小学生作文家乡的景色

2024-07-05

小学生作文家乡的景色(精选13篇)

小学生作文家乡的景色 篇1

我家后面有一片竹林,那儿有很多毛笋,没过几天,我和弟弟就上山挖笋,一路上可美了,最先看到的是一条清澈见底、迂回而又明亮的小溪。小溪中生活着很多翻车鱼,咱们小孩最喜欢玩这种鱼了,小溪边长着两排绿油油的小草和五花八门的小花,这些草特别特别奇怪,有的一碰它叶子就缩了起来,有的会割伤人的手,还有的能流出胶水……可为什么会长成这样的呢?我们小孩自然不会当一个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人。

随着小溪叮叮咚咚的声音,我们来到了竹林,那儿的竹子可高了,有7、8米高,我们在高一些的竹子旁挖笋,因为那儿的笋多。挖完了笋,我们爬到山顶。望望远处的瀑布,瀑布很小但很好看,成了我们这不起眼的小山村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有时,我们还会捡袋树叶,从上往下倒,给乡亲们一个天兵降雨。

小学生作文家乡的景色 篇2

一、养成作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大凡人们读书, 只贪图一时的心领神会, 与作者一时的思想碰撞, 心灵交融的莫大快感, 从而忘记了读书的另一重要的目的意义, 即消化、吸收。学生尤其爱犯这类毛病。要想培养学生作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

1、明确作读书笔记的目的意义, 培养兴趣。

教学之中宜首先给学生讲明作读书笔记的目的及意义来激发他们的巨大热情。实践证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认识提高以后, 作读书笔记就不再是他们的任务和负担, 而是兴趣之一。其次用名人作读书笔记的事迹来激励他们。如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 在大英图书馆一坐就是数十年, 作读书笔记手稿达40万余页;欧阳修平生手不释卷, 一有心得、灵感就付诸笔端, 哪怕身处“三上” (马上、厕上、枕上) , 亦不例外。最后还得让学生明白, 很多文章的写作均来自于引用或转借他人所作。如宋代黄庭坚领导的江西诗派作诗就有点铁成金的作法, 就是大量借鉴前人, 再化腐朽为神奇, 成就自己的作品。近代甚至有人提出“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偏激观点, 抄虽不足取, 但适当引用确能使文章画龙点睛、锦上添花。大量名人的事迹必将激发学生的热情, 促进习惯的养成。

2、耐心指导, 养成习惯。

教学最初可以给学生布置定期检查读书笔记的任务, 以后逐渐培养只要读书就须作笔记的习惯。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 关键的一环还在于对其运用上, 在作文检查上可以对学生运用读书笔记的地方写上鼓励的话语, 如“此处引用得当, 乃画龙点睛之笔”;“名人言行, 是大家永远的表率”;“名人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你以母亲的背影为题材仿写了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 感情真挚, 催人泪下, 不失为一篇成功之作”。通过批语, 学生尝到写作的成功感, 得到意外的惊喜, 既激发了他写作的激情与兴趣, 又让他真正地认识到读书笔记的作用, 养成读书必作笔记的良好习惯。

二、指导作读书笔记的方法

读书笔记关键一点要体现读者对作品理解、吸收的深度、广度, 原则上要做到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做到所选内容为自己喜欢、接受, 能为自己所运用。

1、原文摘录。

首先是摘录优美的词句。描写性的词句栩栩如生, 能让我们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议论性的词句使人感觉铿锵有力, 掷地有声;成语言简意赅, 耳熟目详。俗语雅俗共赏, 简明易懂;名人名言, 如黄钟大吕, 谆谆告诫, 使人信服, 无可辩驳。一篇文章优美语句使用得当而且较多, 让人感觉作者才华横溢, 文采飞扬。摘录词语可以分别归类:如描写景物的句子可归一类, 须知一切景语皆情语, 许多文章皆须景物描写来表情达意, 来勾划意境。写人类词语可归为一类, 要想使人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果没有恰当的语句组合, 准确的词语表达那是很难奏效的;要想表达胸中喜怒哀乐得失懊悔, 若没有抒情语句的导引, 纵有万丈豪情在胸, 出口也将黯然失色。须知写作的最好的老师就是他人留给我们的优秀作品, 那是我们写作的范本。

其次是摘录优美段落。作文中的开头俗称凤头, 凤凰的头部, 小巧玲珑, 美丽动人, 作文的开头亦然。俗话说好的开头即是成功的一半。读书遇到好的开头, 要特别留意, 有的段落增之一词难免蛇足之嫌, 减之一词则意犹未尽, 只有长久把玩, 方能品出个中滋味。作品的过渡段落, 具有承上启下的功效, 寥寥数字能联结全文自成一体, 是我们写作极佳的临摹本。作品的结尾俗称豹尾。有的结尾言简意赅, 收束全文落落大方, 决不拖泥带水;有的结尾点明中心, 抒发感情, 热烈奔放;有的结尾点到为止, 言有尽而意无穷, 令人遐想不已。各自不同的优美段落, 自有其特色, 宜原文摘录, 做到时时回头翻阅, 既节约了时间, 又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知识。虽然我们有很多写作技巧、理论值得探寻, 但若抛开具体的句子、词语, 一切技巧、理论俱无从谈起, 若不是平时的厚积, 焉有关键时刻的薄发。

2、摘录大量事例。

有些特殊的文章不但要引用优美的词句, 还要使用大量的事例来证明。实践出真知, 事实胜于雄辩, 特别是议论文, 如果平时缺少积累, 缺少搜集, 那是很容易陷入理论空谈的泥潭。摘录中可以是原文摘取, 也可是概括性地简录;对某些具有共同特点的事迹还可以分组归类收集, 如名人求学类:马克思、毛泽东等人发奋读书的故事;鲁迅少年时在书桌上刻下“早”字作为座右铭;如立志类:唐代李白受铁杵磨成针的启发而发奋学习的故事;周恩来少年时代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事例搜集多了才会让我们写作时顺手拈来, 左右逢源。

3、勤写中心思想、段意。

文章的中心思想即文章的主旨、作者的写作目的及作品的主要内容。我们读一篇文章首先就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通过不断分析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 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构思立意能力。一篇文章也只有思想正确, 立意高远方能称有价值、有意义。写读书笔记就是通过认真阅读文章, 掩卷精心总结, 书中自与古人会, 找出作品主旨, 对思想上与作者暗合之处、争议之处、值得借鉴之处尤其需要记录下来, 它不但是写作引用、借鉴的内容之一, 也将是自己记忆长河中的珍宝。文章的段落即文章的线索、脉落, 即作者的构思、作品的谋篇布局, 从中获取大量的写作技巧。

通过总结文章的中心、段意, 学生不但会积累、吸收他人大量的思想观点、写作技巧, 也是语文学习中的一次阅读训练, 收获必将不小。

4、勤写心得体会, 捕捉写作灵感。

小学生作文写作的技巧方法 篇3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20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129

这里和大家谈谈小学高年作文的写作技巧方法问题,低年级的作文如果谈技巧方法问题,好像为时过早,也不符合实际的教学要求。万丈高楼平地起,学生作文能力的强弱,很大一部分跟教师的指导和训练分不开,甚至教师的水平有时候决定了学生的水平。古人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本文就自己的点滴体会,和各位同仁一起探讨。

一、读名著名作积累基本的作文素养

现在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稍显浮躁,急功近利,有时候甚至于杀鸡取卵的情况也有,那么学生的作文训练就容易走歪路。典型的例子就是强迫学生背作文选里的作文,我对此很不认同,因为我从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体会到,这是一种最原始的教学方法。针对此种情况,我认为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大量的阅读名著名作,阅读达到一定的量,不用教师讲,学生的作文自然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了。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读什么名著名作好呢?作为中国人我以为四大名著里的《三国演义》是首选,一是可以普及一定的历史知识,二是可以学到写作方面的技巧,三是还能学到古人的计谋智慧,最主要的还是能积累大量的词汇,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掌握部分写作技巧和方法。在阅读方面,我的观点是不能突飞猛进,看上去读的书很多,问他具体情节的时候一问三不知,那么对于这样的阅读不读也罢。我的观点是要读就读透、读明白,读过后要有收获。

二、制定好计划,安排好时间

写作就和僧人修行一样,靠的是时间和意志,靠的信仰和崇拜精神。如果心思浮动,是读不好书的。现在很多学生,不管小学生还是初中生、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都是低头族,吃饭的功夫都不忘玩手机。对于古典名著,估计连书名都说不出。每当作文交上来,总能看到抄袭的影子,有的抄袭得一模一样一字未动,这是应引起反思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依然坚守作文是一块灵魂的圣地,是高雅艺术的殿堂,绝对不能马虎。所以,不管世事如何纷繁复杂,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行走在通往文学殿堂的正规路上,帮助学生制定好时间表,一学期读一本什么书,每天什么时间来读书比较科学,然后给学生给予精神鼓励,让他们信心饱满,开足马力,每天读好书,读好每本书。

三、读读写写,适时展示

小学生的注意力持久性不强,对于阅读,坚持得好就是一周的时间,不好的一天都坚持不到。刚开始阅读的时候,信心满满,过不了多久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坚持不下去了。这时教师可以转移一下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来写作,检验阅读的效果,当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写出来的时候,可让他自己看看进步了没有。这时,大多数学生认为没什么明显的变化。教师就要告诉学生,阅读是个漫长的过程,写作更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急功近利是不行的,好让学生重拾信心,再度投入到阅读当中去。这样反反复复的训练一段时间后,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会有很大变化的。教师可从中挑选好的,进行表彰奖励,或者帮助学生发表作文。一般情况下,学校有校刊,向学校的校刊推荐学生的作品,也可以推荐到当地的文学刊物上发表,比如高台的《表氏文化》《大湖湾》等,上等的还可以发表到《张掖日报》的学生天地栏目。特别优秀的发表到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的《小学生天地》杂志上。这样给学生精神上的鼓励,会让他们觉得读书能带来快乐,带来收获。

四、随时随地写下瞬间的灵感

作文是有灵感的。比如看到某个人的言语行为,突然想起这就是某类人的典型代表;看到雨后清洗过的万物,心中就想起了古人写景的名句,或者是自己心中萌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就想写几句话,表达一下此时此刻的心情。鉴于此,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不管长短,写下来,或者是在脑海中构思成一个完整的情节。只要坚持下去,当拿起笔来的时候,曾经的情节就会一一浮现在脑海中,那么我们顺势写下它,再经过加工润色,一篇美文就产生了。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有时候还要学会抄录,好的字词句子段落,摘录下来,反复研磨,从中会发现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而在以后的写作中加以应用。

五、加强作文的修改

小学生写作文,很少有静下心来细细修改的,但是作文是修改出来的。我在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忽略了修改,只要学生写完交上来就行。所以,学生写完后一定要让他们在从头到尾细细读一遍,看看有没有问题。根据我的经验,第一遍作文,从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等到谋篇布局、中心的提炼等等方面,问题很多,所以,这一步万万不能少掉。

小学生作文,说到底一是阅读二是练习写作,这两步要同时进行,就像人两条腿走路一样,少了哪条都不行。所以,教师在日常的训练中,要长期的坚守,以科学的方法技巧,指导学生,这样以后方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小学生150字作文:家乡的景色 篇4

高大雄伟的山碧绿碧绿的,就像是那无瑕的绿翡翠,大山无时无刻都在用高大的身躯为我们挡着任何危险,不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酷暑严寒,它都在保护着我们,就像是一个守护神。

高大雄伟的山上有着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草,远看,草绿得像是用染料染上去的。近看,草便是像刺一样,用手把草扒开,成千上万的小花躲藏在下面,那就像是许多害羞的小姑娘。

在我家的门前流淌着一条小河,这条小河清澈见底,还能清楚地看见河底的沙石,还有活泼的小鱼儿在游泳呢!

小学四年级作文:家乡的景色 篇5

这苍翠的群山中盛开着杜鹃花、山茶花、野菊花、星星花等绚丽多姿的小花。春天新生的小草躺在地上像是低着头和蒲公英说悄悄话,那些不知名的野花、野草在春风中摇头晃脑。过了清明,山上到处开满了杜鹃花,像铺上了红地毯,田野里的桔子树也开满了白花,像满天星挂在树枝上。远远地就能闻到桔花的清香。

到了秋天,黄橙橙的桔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树上,农民伯伯就急急忙忙地去采摘一个个又大又黄的桔子,大家乐得像吃了蜜一样甜。

小学生作文家乡的变化 篇6

“妈妈,这柏油路铺路时味道也太难闻了!”我看着这才铺好不久的柏油路,冲妈妈发牢骚。“你也不想想,以前的水泥路,硬邦邦的,上次你在路上摔了一跤,流了好多血呢!现在这路,虽然铺地的时候味道太难闻了点,但至少摔得没那么疼了!”妈妈在一旁语重心长地指导我。

是啊,我曾听班主任老师说过,他们小时候,连家里的地都是泥土,根本没有地板。一到下雨天,那泥巴,真是„„更别说走的地了!现在,政府用柏油铺路让我们行走更方便,而我却还要发牢骚,真是太不应该了!

为了方便常州儿女通行,常州市政府还特地退出了快速公交车----BRT!现在BRT站点已经布满常州城。常州儿女们已经能够享受用普通公交车一样的钱,坐上快速公交车-----BRT!

想不到短短地几年,常州已经有了这么多的变化。我们将来一定要好好学习,回报我们的故乡-----常州哦!

“***,回家乡看看吧?”爸爸再一次问我。我还是那句老话:“不,永远也不!”这时,勾起了我以前在家乡的事:我们睡觉的地方是睡在干干的茅草上,没有蚊帐,晚上蚊叮虫咬,害得我整宿整宿睡不着觉;门前是一堆堆的牛粪,又臭又脏,一脚踩下去,脚也不知变成了什么样;泥泞的路到处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个脚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脚抽出来,可鞋子却留在泥潭里……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现在家乡„昔非今比‟了。”我暗暗地想:这是真的吗?于是我就跟着爷爷坐着汽车回家乡了。

来到了家乡,啊!真美!难道这是我的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没有呀?本来以

前那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小路,现在已变成一条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高楼大厦拨地而起。我和爸爸来到叔叔家,哇,叔叔家也变了,墙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好像是粉装玉砌的,好像是银装素裹的。家具也崭新的,刻着龙凤图案。房子很大很大,他们再也不用灶头煮东西了,都换成煤气炉,方便快捷……我好像到了人间仙境。叔叔带我走进一个房间,掀开一块花布,呀,这正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东西——电脑。叔叔熟练地操纵着电脑,犹如在谈钢琴似的。姐姐也有一台电脑,她也挺会打电脑。以前那重男轻女的旧社会观念现在也没了。我想不到家乡人的素质提高得那么快!吃过午饭,我悠闲地散步,看见远处那些农民不再用老黄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式各样的拖拉机犁地。犁地时发出的声音如同赞扬家乡的变化。

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创作 篇7

关键词:作文,热爱生活,因材施教,修改

人类生活在五光十色的自然之中。春、夏、秋、冬, 风、霜、雨、雪等气候现象;春种秋收、日出日落等节令时序;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动物植物, 还有那数不胜数的名山大川, 富饶的沃野、草原, 浩瀚的沙漠、海洋, 构成了这个丰富的大千世界。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 必须要接触它, 并了解、观察、感受它, 以至加以描绘。把这些再现于字里行间, 就是景物描写。

那么, 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好这样的作文呢?作文源于生活。只有让学生经历生活, 才能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事情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才能让自己看到的大自然的美景流淌在笔下。也只有教师进行正确引导, 培养学生的兴趣, 才能帮学生将生活中的素材运用于作文当中。

多年的教学经验, 让我积累了一些辅导学生写作文的经验, 这些经验对学生的习作有了很大的帮助。

一、热爱生活, 积累活鲜活的材料

(一) 感受校园

学生的生活大部分都在学校。课堂上的探究学习, 课间里的愉快活动, 都会给每个人留下难忘的记忆。教师要提醒学生每天在自己的脑海里记住这些瞬间, 也提醒学生们注意观察, 在玩中、在学习中将一些精彩的瞬间记在心里, 作为日后的写作素材。

(二) 亲近家园

家是学生温暖的港湾。伟大的父爱母爱其实就在平凡的生活中。让学生在自己的记忆深处捞出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 感受父母的爱, 品味父母给予的温暖。如一次家务劳动、一次可口的饭菜、每天上学的接送……都是写作的最好素材。

(三) 关注社会

社会的正能量对孩子的影响很重要。一个国家的强大、一个榜样的作用、一个明星闪耀的光环, 都能鼓舞孩子。

二、激发写作兴趣, 写生活中的事

(一) 从口头语言训练开始

创作是一个从说到写的过程。首先训练学生把生活中的事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哪怕只是一句话, 哪怕是一件事的片段。让学生用流畅的语言说出来, 尽量说得有序。

(二) 激励学生动笔写作

从说到写是作文的一个过程,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 抓住每一处闪光点, 进行激励性评价, 以增强学生的创作信心, 给学生成功的感受。

(三) 自评和互评相结合

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生活愉快地表达出来, 并取别人之长, 补自己所短, 行成强烈的竞争意识, 学习优秀的写作方法, 改正自己的不足, 给学生一个自主写作的天地, 让学生在写、修改等过程中享受快乐。

(四) 教师引导

以真实为基准,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有意义的事, 并通过学习典型范文, 让学生知道怎样去选材料。让学生懂得在自己的身边取材, 挖掘身边可写的素材, 让学生知道一切创作来源于生活。

三、给学生创造写作的平台, 展示真实生活

(1) 充分发挥八次习作例文的导向作用,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写出鲜活的生活。并且能感受到在生活里成长的快乐; (2) 因材施教, 分层次要求, 让每一个学生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 (3) 开展生活创作兴趣小组活动。结合学生不同的个人生活, 去创作不同形式的作文; (4) 定期开展生活创作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形成超越氛围; (5) 互帮互教。以优带差。让优秀的学生帮助没兴趣的和创作有困难的学生; (6) 以点带面。让愿意当小老师的学生, 来教其他学生。让学生在一种荣誉中, 去促进自己努力学习。感受到自己在成长中的快乐。

四、精雕细琢, 绘成精彩生活

首先, 找出不足。做到四看:一看是不是真实生活;二看遣词造句是不是生动形象;三看布局谋篇是不是合理;四看思想是不是积极向上。其次, 修改不足。做到先自改, 然后同学互改, 最后教师帮助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再次, 用范文引领。修改之后, 教师让学生共同推荐三个层次的三篇文章。然后展示阅读, 让学生比较, 进行初读、再读, 在真实的生活里感受快乐, 感受成功, 感受情感, 感受精彩。最后, 悟到深处, 放飞梦想。

让学生真正掌握写作的技巧, 快乐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他们会写了, 愿意写了, 还会不成功吗?

五、激励, 让生活在笔尖跳动

如果说一个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那么, 一篇优秀的文章就是激励出来的。

在班级中, 有一个学生每一次写作文时都是三言五语。这时教师根据其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分析:问题一, 自己没有写作兴趣;问题二, 写得空洞, 不是自己的生活。于是因势利导, 让孩子在生活里观察, 积极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作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 孩子终于写了一次班级劳动, 尽管语言很少。这时, 老师给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这次习作你的进步很大, 你用最精炼的语言, 写出了你在劳动中的真实感受。老师也期待你在下次习作中用更多的表达方式来抒发你对生活的热爱。在习作讲评时, 教师在班级里表扬了这位同学。在第二次写《校园的秋天》时, 这位同学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抓住了校园秋天景色的特点, 把秋日的落叶随风飘下的样子细致地写了出来。到了期末的时候, 这名同学的习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小学生作文家乡的景色 篇8

一写:语文学习的最高能力

自吕叔湘先生提出语文教学“高耗低效”以后,1997年《北京文学》推出一组文章,大肆攻讦,语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抨击,但大多谈的是阅读教学。关于作文,谈得很少,可见他们还不了解语文。说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不仅看他读了多少书、识了多少字,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写出怎样的文章。我认为语文学习的最高能力乃是——写,为什么?因为写最具创造性。当然,这是写,而不是抄袭与剽窃。除此之外,还因为写是一个具有历史性与文化性的动作。人类最初也会听、说、读,直到文字的出现。所以写是在听、说、读发展到一定阶段。适应特殊生活需求和历史发展规律必然产生的高级能力。自从人类会写之后,人类的文明才得以保存,历史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一个盲人在街头乞讨,匆匆而过的行人置若罔闻。一位作家经过,给他写了一行字:“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行人看后纷纷慷慨解囊。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写让人类更好地化妆了自己,把自己变成了真正的文化人。然而写也有不同层次,如果写,仅仅是听说读的简单重复,就失去了它的个性价值。那么,写的本质是什么呢?是创造,是一切皆反求诸己的原创性言语智慧。正因为如此,语言的魅力才被空前激发出来了,才会有“点石成金”“脱胎换骨”式的审美奇效。

“爸爸精疲力竭地回到家了”与“爸爸回到家时已经精疲力竭了”哪个更贴切?只有写的人才清醒。所有的人都生活在语言的包围中,但写可以让我们驾驭这令人窒息的语言,让语言为我们服务,享受一种丰实的寂寞。而不被它淹没。所以写不失为一种自我成长的语言骨架,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拾起这个有用的生活零件。

二,“四X”作文法:打造有效的写作链条

1让学生希望写作文

学生为什么会不希望去写作文呢?通过调查走访,我们发现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写作动机缺失:(1)无趣,(2)无用,(3)无法,(4)无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罗里达州州立大学教授约翰M·凯勒认为,影响学生动机形成有四个主要因素:注意、相关、自信、满意,取其每个英文单词的第一字母,简称为ARcs。该模型主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要引起他对一项学习任务(学习目的)的注意和兴趣,其次使他理解完成这项学习任务与他密切相关,再则要使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这项学习任务,从而产生自信,最后让他产生完成学习任务后的满意感。

为此,在写作的入门阶段,我们要努力去(1)刺激需要、(2)激发动机、(3)引起欲望,通过入门教学使学生树立对写作的信心和兴趣。我们可以将写作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拎出来,提醒学生注意,使他们能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把握重点、对症下药。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的问题。并分成各个专题依次对学生讲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你熟读过某一经典吗?

(2)你特别关心过某一位作家吗?

(3)你有一份特别喜爱的报刊(电视栏目、广播节目、电脑网站)吗?

(4)你有一次动人的人生经历吗?

(5)你精通一种文字游戏吗?

(6)你有一个写作的小窍门吗?

(7)你进人过物我两忘的文学创作状态吗?

(8)你熟悉某一类题材(校园风铃、读书做人、点击社会、民俗拾趣)吗?

(9)你有一篇自己撰写的妙文吗?

(10)你有一则投稿的经验吗?

(11)你擅长某一文学体裁吗?

(12)你有一本高质量的笔耕录吗?

(13)你通过写作发现过、创造过什么吗?

(14)你有自己的写作习惯吗?

(15)你有一位特别要好的文学伴侣吗?

(16)你有一则特别诱人的文艺信息要告诉老师和同学吗?

(17)你经常去书店或图书馆吗?

(18)你钟情于除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或科学吗?

(19)你懂另外一种语言吗?

(20)你渴望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吗?

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对照上述问题,认真学习,不断反省,最终使自己能铿锵有力地回答它们。学生热情很高,在学习的过程中又补充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了他们常谈的话题。伴随着对这些当初令他们头痛的问题的圆满解决,一篇又一篇的习作变成铅字了。写作的兴趣也潜滋暗长且越来越浓了。

2让学生习惯写作文

我们让学生明白,也让我们自己明白了写的重要性之后,——这种重要性是要站得很高才会见着的——接下来更为有价值的事情就是考虑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写好作文关键要做到:量变导致质变。也就是说要加强平时的训练,功夫要下在课堂之外。由此我们提出“每人一本,一手好文”,意思是让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作文练笔本,悉心记录下自己在写作道路上的点点滴滴的稚嫩的脚印,细细碎碎的浅薄的思考,恩恩爱爱的痛苦的情愫,让写作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当年杜甫写诗,写到一种最高境界:无处不可写诗,无题不可写诗。写诗而用于交际与生活,所以他的诗能够写好。作文要写好,唯此一途。

在日常练笔中,最容易出现的写作误区是学生将其当作日记来写。所谓练笔,应然的状态是每写一篇,都视作考试的;而日记式的,则是完全自由状态下的“流水账”。这种练笔是无效的。我们的办法是:首先要强迫学生把练笔写长,如果写长了,日记体就不管用了,至少要加进许多思考的味精才行;其次是命题让他们写,然后用心批改和遴选,彰优遏劣。这就要求他们构思和攀比了;再次让他们以新的形式写,比如有的学生边写边画,图文并茂,还有的学生将靓丽的摄影与自己的心灵之音有效的结合起来,做成电脑的动画或图片,给人感觉也是耳目一新的;最后我们分成一个训练梯队,有班级的实验班,年级的兴趣小组(讲座),学校的文学社,定期从这些训练梯队中选出好的稿件,向外推荐。我们相信,最终一定能使一部分学生脱颖而出。

3让学生喜欢写作文

我们引导学生选择投稿作为突破口,切实养成瞄准自己的读者群而写作的习惯,做一些具体实在的、“有据可查”的写作实践功夫,把文章写到发表的水平上来,让自己感受一下写作的成就感。我们提出要在高中三年让每一个学生在发表文章上实现零的突破。首先,向他们传授写作知识,印发《投稿指南》;其次,立足校园,给他们建立四个写作素材系列,即读书做人系列、点击社会系列、民俗拾趣系列、校园风铃系列,在此基础上布置硬性的写作任务;再次,由写作骨干组稿、改稿,由我定稿,再进行集体投稿和自由投稿;最后,根据发表情况,请发表文章的同学介绍经验,开展纵横对比,组织讨论、辩论、取经等对口交流活动。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点评、总结,提醒他们哪些可人文,并敦促其看书、活动、投稿。长此以往,同学们一定能主动地到编辑部送稿,跟编辑同志直接交流;能谦虚地向其他专业的同学请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喜欢逛书店、听讲座、看画展、影展、上网浏览搜索有用信息,通过写作将语文学习的“胃口”充分吊起来;还能和其他同学一道,利用节假日,结伴去户外采风,从大自然中、从名胜古迹中、从乡土文化中,汲取写作素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同学们能够写起来、作起来了。

学语文的本质,可以说最终都落实在写作能力上,这个是没有多大问题的。目前的动力,顺着上面的思考,有两条途径:一是让学生成为应试写作的高手,在考试卷上拿高分;二是让学生成为校园写手,在各类媒体上发表文章。不过,这都是“急功近利”之举,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学生通过写作,学会诗意地生活。最近,我重温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发现他有诸多关于“写作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重要的乃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方法”的论述和做法。我认为这是他对写作形成“深刻的兴趣”的原因。写作,是对学生终身有用与有益的技能,我们要设法在中学阶段,给他们一些有效的指导。最关键的,是要他们热爱写作、痴迷写作。

4让学生细致写作文

(1)以诗歌为训练起点。诗之于文学创作者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中学生正值写诗的金色年华,不过如何引导学生写诗,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与学习。因为我们自己往往也是门外汉。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读、评、写、诵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写诗训练。老杜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诗的主要目的是积累,关键是教给学生如何选择读的内容和读的方法;评的诗主要是学生自创的,为了促进理解分析、欣赏批评和相互学习;写诗是核心目的,是亲身实践;诵诗主要是对自己写的诗和在读诗过程中发现的优秀篇什进行朗诵表演,促进对诗美尤其是诗歌音乐美的感悟。朱光潜先生说:“一首诗到了手,我不求甚解,先把它朗诵一遍,看它读起来是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声音节奏。如果音节很坚实饱满,我断定它后面一定有点有价值的东西;如果章节空洞零乱,我断定作者胸中原来也就很空洞零乱。我应用这个标准,失败的时候还不很多j”我们鼓励学生利用一切机会写诗,写好诗并向外投稿,同时大力提供朗诵表演的场合,在校园里掀起一股读评写诵的热潮。

(2)以问题为思维核心。我认为中国学生作文的最大缺陷是缺乏问题思维,即作文不是围绕某个问题展开的(更谈不上富有层次地展开),它表达的是一种飘浮不定的情绪,没有性情,没有智慧,没有资料,没有研究,审美而不判断,始终处在“半昏迷状态”。这也是中外学生作文的最大区别所在。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智慧;没有智慧,就没有价值。而没有价值,没有智慧、没有思考、没有问题的情感是不美的、不深刻的、不动人的。所以溯本求源,问题应该是作文的核心。议论文可以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进行,记叙文主要表达的是一种审美感情,是通过直接描写这个问题而间接提出这个问题的。就生活作文而言,问题从发现而来;就考场作文而言,问题应该从审题而来。我们要从Ouption中提炼出Problem,在构思中下番功夫研究一下这个问题,用自己的笔来表达自己的声音,给别人以心灵的启迪,使自己的作文充满智慧,充满诗意,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

(3)以细节为关键技术。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写作亦然。我们要彻底地认识事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尤其要“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艺术论》)。《红楼梦》第27回载,薛宝钗在厢房外偷听丫环说春话,被丫环发现,躲闪不及,情急之中喊道:“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房内的丫环们犯愁了:被薛姐姐听见还好,被林姑娘那个伶牙利齿不饶人的小姐听见了怎么得了?其实以林姑娘那样的为人,绝不屑于墙外有耳,可被薛宝钗金蝉脱壳、就势栽赃,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薛宝钗真是煞费苦心、害人不浅。“观人者,必于其微。”曹雪芹一笔带过,虽是家常琐事,却有一般文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透视薛宝钗扭曲的、阴暗的灵魂的窗口,瞻前顾后,凉风飕飕,我们不禁替林黛玉担惊受怕了。我们要善于抓住事物、人物的特征,开展区别性思维,“求小同而存大异”,大题小作,小处见大,写出于细微处见深情的妙文来。

三语商:语文素养的写作实践

“四X”作文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原来写作训练的内在系统(选材一构思一表达一修改)扩大成为一个更为广泛的外在训练系统,这种放大的逻辑合理性在哪里呢?就是基于语文素养的新认识。我们如何去界定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很高呢?我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看其实践智慧,语文素养只有在现实生活的使用中才能见其高下。因此,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不可少的应该是一种使用着的语文素养,我称之为“语商”,它应该是我们写作教学的有效目标。

写作训练之所以高耗低效。是因为我们训练的逻辑半径太小,生活半径太小,就写作训练写作,近亲繁殖,营养不良,思路闭塞,系统性、层次性、综合性不够,最终经不起社会的检验。不过,我们并没有向社会作过多的延伸,因为“语商”和“财商”一样,学校里和社会上仍然应该有一个分工、分层训练的问题,我们的任务是努力去给学生的“语商”打好经典的底子。“四X”作文法,任重道远,前景广阔!

小学生作文家乡的明月 篇9

乡村的风景是那么的美好,却又不同于城市的风光。一望无际的田野使人心旷神怡;风儿徐徐吹来,夹着野花和泥土的芳香;还有那怡人的稻香与蟋蟀的热情问候。啊,这便是秋天了!从我懂事起,魂萦梦绕的常是秋天的月,秋天的`雨……

秋天里,天格外高,格外蓝,仿佛透明一般。我常双手支颊,痴痴地想,如果能透过蓝看看天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那该是多么有趣啊!月亮如水洗过一般,无依无托地浮在空中,几颗星星散落在苍穹,寂静的村庄黑乎乎的,那高高耸起的是一片树林。漫步在这树林里,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儿时的梦常和月联系在一起,梦中的月也总是格外的神秘。哥哥告诉我,月是以静为美的。有月的夜晚也是玩耍的好时光,小伙伴们聚在月下,喊着闹着,月姑姑看得见吗?听得见吗?啊,她看见了!听见了!“瞧,她在跟我走呢!”“不,在跟我走,她不明明在我头上面吗?”“谁说的,她在我头上嘛,我走她也走,我停她也停。”啊,月姑姑她有分身术,她在我们每个人的头上面……

慢慢地我长大了,再也不相信“小猴子的瓢掉进了天上,将月亮砸碎了”的故事,也知道月宫中并没有嫦娥和吴刚,西王母的灵丹妙药更失去了它的魅力。但我却更离不开月了,每逢明月高悬之夜,我总睡不着,常会深夜起床,伫立于窗前,看几眼西沉的明月。月是美好的,她把圣洁的月光赐给人间。

家乡景色小学四年级作文 篇10

我的家乡在溧水县城的西南角二十公里明觉镇,过了明觉大桥沿着水库大梯向西一公里就到了——水库里。

水面上的野鸭在嬉戏,一会儿钻到水里,一会儿又蹿出水面,好像在捉迷藏。河边有几条大水牛,有的在品尝着小草,也有的在不紧不慢摇着长尾巴在赶苍蝇,不时还有白鹭飞过来跟它们作伴。田野里,农民伯伯在茫茫碌碌,有时累了在田埂上休息说说笑笑。

水库边有一片大树林,松树上也有许多白鹭在休息,远远望去就像片成熟的棉花地。

夏天的晚上,青蛙跟知了在争鸣,也有许多小昆虫来凑热闹,萤活虫提着小灯笼在巡逻。早晨起来,小草顶着露珠晶莹剔透,使人忍不住舔几下美滋滋的。

我的家乡虽然没有名胜古迹,但在我心里是一首诗一幅画。

我爱我的家乡。

小学生作文家乡的景色 篇11

【关键词】小学 语文 作文 想像能力

当代社会上许多创新的文化、科学的发明都是想象能力不断涌现并最终实现的成果。在评价一个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时,其想象能力的高低也应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新标课下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还应重点关注小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能力的激发。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应认识到小学生想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使小学生想象能力得到培养。

1、教师对想象力特征进行认识,提升教学能力

当前,大多数学校与教师都已经认识到了小学生想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能力培养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提升,那么小学语文教师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对教学能力进行提升呢?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想像能力进行培养,首先应对想象力的内隐性、思维的创新性等特征进行细致的研究,了解想象力的特点,对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怎样的想像能力是合理的、具有指向性等问题进行关注。小学语文教师只有认识到想象力的特征,在小学语文作文中对小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才更轻松可行。

2、不断丰富小学生知识储备

实现想象能力的过程是通过对大脑中储存的表象进行改善并重组的过程,通过对原有的认知重新形能新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也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想象能力理解为丰富的想象力下必然有丰富的积累,当一个小学生拥有丰富的生活与知识储备,随之而来的是他的想像能力越丰富,相反,其想象力会相对较差。因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小学生头脑中储存知识的多少,如何不断丰富与充实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小学生阶段没有经历过丰富的人生阅历,知识的学习还停留在基础阶段,仅仅依靠这些信息的储备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途径,如带领学生参与社会观察活动、进行调查、采访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积累进行充实。通过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声音以及丰富的图象等等进行积累,使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写作过程将更加得心应手,想象能力也因此得到相应的提升。例如在布置小学生写作《小草赞》时,教师通过布置学生课后对小草进行观察,在课堂上进行图片的展示,给学生积累关于小草的词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对小草的观察、图片、词句的积累,在这些基础上展开丰富想象,才能写出富有创造力的作文。

3、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创新思想

想象力的培养方式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培养方式主要为静态想象、梦境想象及系统发展性想象等一系列方式。在小学语文作文中对学生进行想象力培养,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当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从浅显易懂的知识入手,以小学生较容易理解的静态想象力与梦境想象进行培养,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想象能力以后再以难度相对较高的系统发散想象法对学生进行培养。我们一直认为,想象能力即是创新的能力,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具备丰富的知识经验储备才能更好的创新出新的思维。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虽然已有一定的生活与知识积累,但在写作中还是缺乏思维的创新,其思维能力被禁锢住,是僵硬的缺乏个性。经过分析可以了解,这些学生在思维方法上往往受到了思维定势或者从众思想的影响,缺乏创新的意识与主见,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创新个人思想,打破从众心理。例如在《给老师的一封信》写作中,很多小学生都会把老师比喻为蜡烛,比喻为园丁,很少有学生能进行创新。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应鼓励学生打破固定的思维,以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对教师在教学中某些欠缺的部份进行大胆表达,比如是否受到过老师的误解,老师教学方式上有哪些不能理解。通过在作文写中对自己的真实心理进行表达将是一次思维创新的过程,改变了思维的定势,打破了从众的心理,使小学生拥有更丰富的想象能力。

4、进行想象能力的写作训练

一个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其作文写作质量必然会有清晰的表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可通过学生想象能力进行切实有效的训练,使小学生想象能力得以提升,例如对课文进行续写。续写是以原文为基础,通过对原文的思想,对文章进行延伸创过的过程。例如教师可以设定学生熟悉的、有丰富故事情节与人物特性的某一课文,引导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进行续写。如《小马过河》《守株待兔》等课文,通过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续写故事,能使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与想象能力得到极大的调动与发挥。其次还可以通过扩写的方式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能力,大胆创新。例如对小学课本中一些已有的古诗进行扩写,通常一篇古诗字数很少,可以要求学生结合古诗的意思将几十字的古诗扩写为一篇几百字的作文,这种扩写的训练形式对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成效最为显著。

结语

在素质教育受到越來越多关注的今天,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对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进步意义。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对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相信通过教师的不断创新与尝试,丰富教学试法,必定能为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周静芬.试论如何激发孩子想象力上好作文课[J].教师 ,2013, (9)

小学生作文家乡的景色 篇12

一、注重教材利用与课外拓展延伸相结合

课本中选择的优美文本都是学生学习与练习写作模仿的范本, 而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往往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文本中的字词的识记和文章内容的理解, 忽略了对文本结构和作者潜词用句艺术的引导与指导。所以教学时, 教者要有意识地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理解, 了解作者谋篇布局的结构特点、潜词用句的技巧和表达情感的方式等, 让学生对某类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感知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框架。但仅仅靠一篇文章就能让学生学习把握某一类文章内在的架构显然是不够的, 因此, 我们有必要在课余时间, 根据所学的文本内容与题材、结构、写作方式等, 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拓展延伸, 寻找与其相似或相近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拓展延伸, 深化其对此类文本的把握能力, 增强其对这类文本的结构、表达方式等能力的训练, 长此以往, 学生才能真正地从范本中获得架构的本领, 为提升学生作文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习惯培养与日常积累相结合

笔者认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与日常的阅读积累是密切相关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写作的营养, 通过阅读积累, 才能把事物描写准确生动, 才能写得具体。“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有了一定阅读量的基础还应引导、指导学生学会去思考, 教会学生去品读、去感悟,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 带着思考去领会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方法、写作技巧,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中悟出写作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读有所思, 思有所获, 为学生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 教师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同时摘抄好词佳句, 写有一定层次的日记或读书心得, 在写作中学会进行巧妙应用好词佳句的习惯, 这样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取营养的效率和价值更高, 在写作时达到“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三、注重生活体验与情感表达相结合

其实, 作文大多来自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拿来让学生进行写作表达的题材。小学生虽然年龄小, 但必定有自己的生活体验, 而且其情感丰富, 视角独特。为此, 我们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找题材、找源泉, 另一方面还可以多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中的一些角落, 让学生去观察, 去思考, 去想象, 去构思, 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获得写作的灵感与题材。同时, 我们要为学生搭建表达真实情感和体验的平台, 让学生在自由的表述中各抒已见, 各谈所想, 这样让学生情感深处荡起波澜, 激起兴趣, 其效果往往事半功倍。我们还可以从平时的教学入手,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自身的教育力量, 渗透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热爱真、善、美, 鼓励敢想、敢写, 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情趣和情感表达水平。

四、注重口语表达与技巧指导相结合

在学生正式动笔写作文之前, 不妨让他们预先用“口语”表达一下, 也确实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说话要是不“痛快”, 学生本人心里有数, 同学可以获得相应的启迪, 引以为戒, 而教师则可以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此外, 学生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集思广益, 博采众长, 为随后精彩的书面作文埋下伏笔。同时, 结合学生表达, 重视训练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 可以先指导学生练词句, 再练段落, 最后到全篇, 还可以先练结构, 再练表达方式, 最后练修缮提升, 做到有条不紊, 有序发展。

五、注重作文讲评与反思相结合

作文指导与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切不可走过场, 一点儿实效也没有。教师可以突破以往的全由教师包办讲评的传统, 适时让学生成为讲评的主角, 让学生参与进来, 把讲评和反思的机会留给学生, 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与反思中获得进步的空间, 当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点拨与指导,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交流与展示中真正获得成功的体验, 为培养学生作文兴致提供可持续动力。写作毕竟是一件费时费力费脑筋的事, 为了维持和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应充分利用时机在班上开展各种作文比赛和评比活动。而在评选过程中, 教师就可渗透“作文点评”的训练了。刚开始时教师应示范如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 可提供点评的范围、方法和要求等, 也可利用某些作文刊物上选登的优秀作文的“教师点评”作为参照和借鉴。一段时间之后, 教师就可以根据一定的原则要求学生撰写作文点评了———可采用小组合作过渡到个人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文章鉴赏水平,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取长补短, 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将讲评与反思有机结合, 做到既讲评到位, 又反思成功。

此外,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 并及时给予多种形式的鼓励, 引导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去努力, 这样他们的作文写作水平才会真正得到提高。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和写作的重要任务。而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一直停留在常规的教学状态下, 作文教学的实效不高, 学生的作文水平未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本人尝试在平常的作文指导与教学中注重抓好“五个结合”, 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小学生作文家乡变了 篇13

吉利风景优美。穿过吉利区有两条主干道,北边是中原路,南边是河阳路。两条道路宽阔平坦,四辆车能并排通过。机动车道两边有绿化带,种着高大的松树柏树,通往双苑社区的路上还种着桂花树,每到秋天路上弥漫着桂花的香味。自行车道两边铺着花砖,种着茂盛的梧桐树,给在树下行走的人们带来了阴凉。在靠近双苑社区的地方,有一个广场叫河阳广场,有好几个足球场那么大呢!那里绿草茵茵,鸟语花香,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有人来河阳广场晨练或散步。河阳广场的对面就是大超市——大张盛德美,它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吉利区风景美,交通便利,可是他以前的面貌却不怎么样。以前吉利区的道路有很多都是石子路,车子一过就尘土飞扬,有些路虽然是用柏油铺成的,但是缺少维护,变成坑坑洼洼的了。路很窄,只能两辆汽车交错而过,所以妈妈小时候常常抄近道,走小路上学校。

那时候,家里有辆自行车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家里的自行车都是直梁车,只有大人才骑,爸爸、妈妈小时候都是走路上学。不像现在的家庭,很多小孩都有自己的小自行车,大人们就更不用说了,很多人家还买了小轿车,出行非常方便。现在除了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和汽车,也已经成了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

上一篇:年度园区总结下一篇:督查督办工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