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2024-05-23

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通用8篇)

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篇1

邮编:710089 内容要点

祥林嫂为鲁迅小说《祝福》中的女性形象。她具有勤劳、善良、质朴的品质,处于社会下层,对封建制度对她的迫害进行了一定的反抗,其形象的典型意义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妇女的经济压迫和精神摧残。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许多读者读了这篇小说,没能被祥林嫂的悲剧所打动,过后感情上更是远离了祥林嫂,那么怎样让读者从感情上走近祥林嫂呢?

下面从小说的构思、道具、祥林嫂反抗的性质、结果、形象的典型意义、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来了解人物的感情世界。

祥林嫂形象: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提出了妇女命运问题,这个形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阅读中要充分挖掘小说的情感因素,要善于寻找巧妙的切入点,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心灵的“情”弦,一旦心灵的“情”弦鸣响,情感的火苗燃起来,那么这个形象就会在你的心中迸射出生命的活力。无疑也会大大的了解祥林嫂,从感情上就会走进祥林嫂。

祥林嫂为鲁迅小说《祝福》中的女性形象。她具有勤劳、善良、质朴的品质,处于社会下层,对封建制度对她的迫害进行了一定的反抗,其形象的典型意义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妇女的经济压迫和精神摧残。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许多读者读了这篇小说,没能被祥林嫂的悲剧所打动,过后感情上更是远离了祥林嫂,那么怎样从感情上走近祥林嫂呢?

下面从小说的艺术构思、祥林嫂反抗的性质、反抗的结果、形象的典型意义、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来了解祥林嫂的感情世界。

一、从艺术构思上看,祥林嫂是一个生命里没有春天的苦命人儿。

祥林嫂从来就没有获得过春天般的温暖,她丧夫、再嫁、失子、死去几个关键情节都是在春天发生的。

1、丽春之日,丈夫夭折。“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在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最低,而一个寡妇的处境更艰难,更何况“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由于丈夫“比她小十岁”,没有留下后代,“夫死从子”之路与她无缘。再说婆婆也不会把她这个“克星”留在家里,无子守寡,此路不通,摆在祥林嫂面前的是一条受人唾弃的改嫁之路。但“生为夫家人,死为夫家鬼”不能自作主张。只能由夫家人任意摆布,即象商品一样被卖掉。看来春天是不属于祥林嫂的,春天也不会带给她温馨与柔情,在封建礼教的摧残下,她的一生里将是没有春天的一生。

2、孟春之日,被迫再嫁。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它依然选择了“名誉”,即永远的有祥林名誉权的“不嫁二夫”的寡妇,于是她逃到鲁家后,非常勤快,然而“新年刚过”的一天,祥林嫂到河边去洗米时,突然被婆家人用极其野蛮的手段,像对待牲畜一样,生擒死拖,把她抢了回去,从卫婆子口里我们知道“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老六”,回家之后,不几天,也就装在花轿里抬去了,不难看出她是在春天被迫再嫁的。尽管当时她一路的嚎哭、叫骂,“喉咙哭哑了”,“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拜不成天地”,可结果还是被他们“七手八脚得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在祥林死后的第一个春天,祥林嫂被迫改嫁。春天,对于她简直就是灾难,春天,带给她的是疯狂的人格侮辱,春天,是她心灵备受摧残。

3、暮春之日,痛失爱子。祥林嫂被迫改嫁后,幸运的做了母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祥林嫂有了儿子,便取得了做人的权利。可“天有不测风云”,贺老六不久“断送在伤寒上”第二次丧夫又给她精神上一个沉重的打击。“幸亏有个儿子”这唯一的的亲骨肉,是她生命里仅存的一丝春光。但“祸不单行”、“春天快要完了”的一天,孩子竟“给狼衔去了”,命运之神不公平的从她怀里夺走了仅有的一丝春光。儿子死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这个悲惨的情节再次发生在春天,而且随着“春天快要完了”,她的生命也将结束。

4、迎春之日,凄惨死去。祥林嫂再次来到鲁家,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四婶四叔柳妈对她的态度完全变了,沦为乞丐后,她的遭遇更是凄惨,常常连饭也要不到,最后带着对生的痛苦,对死的恐怖,在鲁镇祝福声中,在遭受了一连串的致命打击、迫害、摧残之下凄然死去。四叔的“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时候正是万家欢乐、全家团圆的时候,而祥林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竟连春意都未来得及享受,便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人生的历史舞台,贫穷悬殊,反差巨大,这一结局的安排是祥林嫂的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二、从道具、服饰上看,“开裂的竹竿,破碎的心”,“白头绳,表孝心”。鲁迅的作品,道具设置是非常独特的。祥林嫂一出场,一股浓浓的悲剧情调沉重的袭人心鼻。除了得力于作者细致的肖像描写之外,还要归功于作者精心制作的道具:竹篮、破碗、裂竿,“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个形象鲜明独特,极具个性化,人们的脑海里不由得会浮现出凄苦的乞丐形象,极其简单的道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碗“破而空”生活凄凉可想而知,竹竿下端“开了裂”可见沦为乞丐的岁月之长,读罢,怎能不让人心碎悲伤、怜悯。祥林嫂在鲁镇一露面:“头上扎着白头绳”,第二次:“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借此,我们很容易看出她的寡妇身份,表明她是死去的祥林的妻子,这一定位十分重要。头上的白头绳,把她的悲剧命运揭示出来了,注定了祥林嫂一生将在这个名份下生活,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错,可她却要扎上白头绳向世人宣告自己是个灾星,被人认为不吉祥。她本来是遵照封建礼教的规矩“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个婆婆不让她守节,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视她,说她“不干不净”。她苦苦蓄钱捐了门槛,可仍然消除不了白头绳带给她的灾难,带给她心灵的创伤,这样一位妇女,活着毫无自主权,死了还要受人唾弃,生得痛苦,死得恐怖——多么悲惨的命运啊。这一细节是对封建礼教吃人的有力控诉。

三、病态的社会、人们,把祥林嫂推向深渊。

祥林嫂生活在清末,祥林嫂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劳动妇女的悲剧。

当时封建礼教仍在吞噬着人们,二十六七岁的祥林嫂嫁给了十六七岁的祥林,这是一种落后而残酷的畸形婚俗,江浙一带称之为等郎媳,正象当时民谣所说的那样:“二十岁大姐十岁郎,夜夜困觉抱上床。说他夫来年太小,说他儿来不喊娘。”可以看出等郎媳是多么的尴尬和辛酸,祥林嫂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使得“她不很爱说话,别人问了才回答,答的也不多”,只能用无尽的劳动为自己透一口气。

当时的人们冷漠、麻木、自私、愚昧。祥林嫂不被鲁镇所接纳,也是由于当时被封建礼教严重毒害的人们的存在,“夫为妻纲,好女不嫁二男”的夫权思想,可容忍贞洁的寡妇,但却不能容忍再嫁的女人。足以看出当时病态的社会,病态的人们。这样的社会这样的人们酿造了祥林嫂的悲剧性格。这就是祥林嫂所生活的环境。这种环境也是祥林嫂悲剧的一个根本原因。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思考,揭示祥林嫂悲剧产生的必然性,马克思曾说过:“人,归根到底,„„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祥林嫂为什么会死,以及死后为什么得不到别人的同情,显然与周围的人有密切的关系。如下图: 四叔四婶 冷酷 残忍 婆家人 强抢 祥林嫂 嘲讽奚落 鲁镇人

我 同情不愿介入 误导同情 柳妈

除了四婶、四叔、婆家人思想行动上对祥林嫂直接迫害外,周围的人对她的态度也是她终遭遗弃,无人问津的原因。当祥林嫂以再嫁再丧的身份再次来到鲁镇时,鲁镇的人没有叫她“贺六嫂”,而是依旧叫她“祥林嫂”。其声调的阴阳怪气表明世人对她再嫁的身份的否定和非难,并用“祥林嫂”这一永久的称谓对她进行精神鞭笞。柳妈的同情、误导更加重了她的精神负担,使她欲生不能,寻死又不敢。

祥林嫂一生受尽压迫侮辱,在精神方面所受的毒害尤其厉害,虽然她不甘于屈服,然而她面对的不是青面獠牙一望即知的恶霸,它所处的环境甚至充满了“平和”的祝福之祥气,正如“四叔”书房装饰的朱榻大“寿”字以及对联所显现的“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祥和气氛一样,她所处的环境很具虚伪性,可谓杀人不见血。

鲁迅在小说中展示了整个农村以至整个社会复杂的阶级关系,通过这些典型环境的描写,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指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祥林嫂不仅经济上受剥削摧残,而且又受到了肉体上,精神上的折磨。从小说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她反抗的性质以及悲剧色彩是不同的。

四、反抗的性质盲目的,结果是惨重。

祥林嫂的反抗,为了逃避婆家的难堪虐待,她到地主家帮工;为了反抗婆家的捆绑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挣扎;为了摆脱灵魂上的迷信枷锁,她倾其所有到土地庙去捐门槛;临死前大胆的怀疑灵魂的有无。这些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因为她被卖改嫁时的出格反抗是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是受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女不嫁二男”等封建伦理思想的毒害;她之所以倾其所有到土地庙里捐门槛;临死怀疑鬼神有无,是她听了柳妈的迷信话语,怕死后被据成两半分给两个男人。因此,她的反抗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抗争,她的抗争是为了做稳奴隶的抗争,她的抗争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色彩。抗争的结果不是跳出“苦海”进了“狼窝”,就是怀着这种恐怖走向更加痛苦的深渊。当祥林嫂再次来到鲁家,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四婶四叔柳妈对她的态度完全变了,沦为乞丐后,她的遭遇更是凄惨,常常连饭也要不到,最后带着对生的痛苦,对死的恐怖,在鲁镇祝福声中,在遭受了一连串的致命打击、迫害、摧残之下凄然死去。四叔的“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时候正是万家欢乐、全家团圆的时候,而祥林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竟连春意都未来得及享受,便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人生的历史舞台,穷富悬殊,反差巨大,这一结局的安排是祥林嫂的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五、典型意义不同

由于祥林嫂反抗的性质和结果不同,因而这个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典型意义也有所不同。《祝福》里的祥林嫂受着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条绳索的束缚,所承受的压力远比我国古代妇女多得多、重得多。试想,对于一个只求生存的祥林嫂来讲,如果没有婆婆的势利,凭她的勤劳和“顺眼”,很有可能会在鲁四老爷家干下去,而不至于被卖再嫁,再遭厄运;夫死子亡后,如果不是贺大伯赶她,也许会在贺家凹度过残生的;再到鲁镇后,如果不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鲁四老爷在精神上的摧残,她也不会精神麻木、“不见伶俐”,也很有可能会在鲁镇苟且一生;如果没有柳妈的“善意”的指点,她也不会那么快就走上末路,以至于临死也未能摆脱死后的恐惧。可以说封建礼教全方位的压力把祥林嫂一步一步逼到绝境,终至沦为乞丐。当人们欢庆的时候,她却怀着对生的疑惑死的恐惧像“尘芥”一样被扫出世界。祥林嫂的悲剧,使人们看到套在脖子上的四条绳索。尽管她不断挣扎,表现了最大的韧性,依旧冲不破罗网,争不到一个普通人-----实际上也就是鲁迅小说的一个“做稳了”的“奴隶”的资格。作品的深刻意义还在祥林嫂在鲁四老爷等封建势力迫害下,周围的人不但不同情她,反而蹂躏她、践踏她,反而对她的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如丁玲所说的那样:“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她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地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像柳妈就是因同情祥林嫂而给祥林嫂“增加痛苦”的一个。病态的社会以及病态社会的人们的存在造成了祥林嫂悲剧,所以说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悲剧。正因如此,祥林嫂的悲剧在引起人们的同情之后便是凝重的沉默,是那种不是灭亡就是爆发的沉默,是于无声处的惊雷。

六、社会效应上看,祥林嫂更值得同情。

典型意义的差异必然导致社会效应的不同。刘兰芝等古代妇女形象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一千多年,其反封建礼教的思想对封建势力并无多大震动,封建势力照常发展,且年久愈深,到祥林嫂时代积重难返。倒是那些古代妇女形象出现后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来出现了杜丽娘(《牡丹亭》)、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形象。而鲁迅笔下的这个形象出现只有几十年,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势力便被推翻了,中国妇女也完全摆脱了封建礼教这一精神枷锁。我看,这一结果与鲁迅在小说里塑造的这个女性形象不无关系。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劳动妇女长期以来受着封建礼教的迫害和摧残,尤其是经过宋明理学者的大肆宣传,而到清末的祥林嫂、爱姑、子君时代便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所以祥林嫂的命运比刘兰芝等古代妇女要悲惨的多。而统治者最残酷的时候,也就是它们即将崩溃的时候,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鲁迅应运而生。他把妇女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来写他写的妇女问题的小说,比之于同时代的作家写的妇女问题的小说,有着更为丰富、深刻的内容,和更为高出的思想境界。其中重点是他以妇女问题为突破口,在解剖中国社会,解剖它的组成细胞——家庭,从而探索改革中国社会的道路。当然也包括妇女解放的道路。在探索中,他把妇女的命运和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进紧紧联系在一起,把解放妇女,反对封建礼教和反对整个封建制度联系在一起,他“心事浩茫连广宇”的忧国忧民的思想驱动下,毅然弃医从文,挥笔呐喊,写下了《祝福》为代表的一系列反封建礼教的文章,《祝福》让人们“于无声处”听到了“惊雷”,毅然的举起了反封建的旗帜。

在祥林嫂身上他不但写了封建制度加给他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种种绳索和毒害,不但写了他的悲苦生活,而且写了他的反抗和觉醒,开始显露了蕴藏于她本身的反抗力量;祥林嫂这个形象给人以希望,而且预示了妇女解放的道路是无可阻挡地向前发展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祥林嫂这个形象的悲剧里可以看出,妇女要获得完全自由,个性要解放,经济上必须独立、政治上必须自由,她的悲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她处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迫下,最终惨剧发生。由此可以看到,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地位低下,完全没有自己的权利,鲁迅先生就是要揭示她们的悲苦生活,帮助她们寻找出路,争得做人的权利。在鲁迅的二十五篇现实小说中,有三分之一多是以反映妇女悲苦生活和妇女解放斗争为主题或内容的。它们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了妇女问题,塑造了一系列活生生的妇女形象,让她们以各自血淋淋的伤痕、酸苦的泪水,走过读者面前,从而揭示那黑暗的底层生活,这些形象既是独立的,又有其内在的联系性。

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篇2

我们从历史文化和伦理道德的透视中, 可知中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 千百年来早已把贵贱、大小、上下的秩序布置妥帖了, 容不得人们动弹。所谓“天有十日, 人有十等”, 最下贱的一等叫做“台”。然而“台”还有比他更卑的妻。女性就在这种漫长的封建专制的社会中, 属于下中之下、小中之小、贱中之贱的一类。毫无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她们, 必然处于受害者的被动处境。一方面她们受着封建势力、封建礼教的压迫, 过着悲惨的生活;另一方面封建思想己不知不觉地渗入她们的脑髓, 使她们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不自觉地成为封建思想驯服的奴隶和自觉的传道者、执行者, 鲁迅先生正是从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女性身上看到了封建社会的残酷, 也看到了女性自身的弱点, 通过对她们不幸命运的描写, “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

《祝福》中的祥林嫂和《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是两位母亲的形象, 她们以安分、驯顺为主要性格特征, 恪守了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的贞女节夫的“贞节观”。

《祝福》中的祥林嫂丈夫死后不愿再嫁, 便逃到鲁镇帮佣, 只希望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最起码的生活权利。因此, 当她暂时做稳了奴隶, “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地劳作时, 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 脸上也白胖了”。但不久便被婆家劫回, 牲口一样卖到了深山里。她曾头撞桌角, 以死来反抗这被逼再嫁的命运。但她的这种抗争, 分明是信守着传统的“从一而终”、“好女不嫁二夫”的封建观念。她认定了生是夫家人, 死也要做夫家鬼, 她“反抗”时额角上留下的那块疤痕, 实则正是传统女性所谓“贞节”观念的标记。当寡而又嫁, 嫁后复寡的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的时候, 鲁四老爷视她为不干净的浊物。面对鲁四老爷态度的变化, 祥林嫂如临迷雾直到柳妈的一番话才使她茅塞顿开。因此她才将其一生辛劳所得用来捐一条门槛, 以洗刷因再嫁而带来的“罪孽”。但这最终未能改变她的悲剧命运。正是那些腐烂发臭的“传统”、“封建意识”、“道德观念”重重压在祥林嫂头上, 把她埋得不能呼吸, 不能动弹, 将她一步步逼上了生活的绝境, 终使她怀着对另一世界的恐惧走向了死亡。

《明天》中的单四嫂子和祥林嫂一样有着丧夫失子的不幸命运。她年纪轻轻就守了寡, 她时刻牢记“寡妇门前是非多”、“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在单四嫂子的意识中, “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是千年不变的信条, 丈夫死了, 那么她所应该做的便是忍辱负重、养活儿子长大成人, 在寂寞悲苦中打发她的后半生, 这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 更是她理所当然应该选择的活法。作品没有明确地安排她的结局, 只让她做着明天的梦。她寄希望于明天, 幻想她的阿宝明天就会依旧醒来, 好好的活着。“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 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1], 作者抱着对她深切的同情, 没有“惊醒”这位做梦的母亲。然而明天等待她的是什么呢?实在是让人怅惘。

鲁迅先生也曾以理性之笔拨开历史文化的雾障, 揭示女性的命运和生存状态:“我还记得中国的女人是怎样被压制, 有时简直牛羊不如。”[2]“古时候, 做女人大晦气, 一举一动, 都是错的, 这个也骂, 那个也骂。”[3]鲁迅深切同情和怜悯中国女性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并于1918年撰写了具有强烈战斗色彩的论文《我之节烈观》, 谈的就是女性的贞节观, 核心是“节烈”。鲁迅在这篇文章中, 上举三千年社会发展史, 证明近千年来民族的灾难;下联民国以来“表彰节烈”的复古思潮, 深刻阐述了片面强调女子在丈夫死后守节, 在强暴欺凌时殉节, 而纵容男子对女子的玩弄和欺凌, 是一种惨无人道的荒谬行为。鲁迅愤怒地指出:“节”和“烈”是架在中国妇女脖颈上的两把尖刀, 几千年来残害了多少无辜的妇女。鲁迅认为:“道德这事, 必须普遍, 人人应做, 人人能做, 又于自他两利, 才有存在的价值。”[4]“既然平等, 男女便都有一律应守的契约。男子决不能将自己不守的事, 向女子特别要求。”[4]同时指出, 男人大多奉行多妻主义, 却极力要求女子从一而终, 他们将自己不能遵守的贞洁强加到女性身上, 这些不道德的多妻主义者是没有表彰女性节烈的资格的。鲁迅揭示了一个事实:“即如失节一事, 岂不知道必须男女两性, 才能实现”[4];社会舆论却“专责女性”, 封建社会的丑陋就在于, 节烈了, 女人受表彰, 男人不问责任;不节烈了, 女人该受罪, 男人无事。鲁迅就是这样充分展示了节烈这一封建社会的虚伪、卑劣的本质。

对新的历史时代的知识女性即受“五四”思潮影响的新女性, 鲁迅先生也投去了密切注视的眼光。并通过小说《幸福的家庭》和《伤逝》艺术地表现了以新女性为代表的封建家庭叛逆者的形象, 深刻揭示了新女性和旧式妇女同样的局限性——受封建意识浸染的根深蒂固。《幸福的家庭》里的主妇是“五·四”运动那年“决计反抗一切阻碍”而自由结婚的新女性, 但是在整天和劈柴、白菜打交道的现实的痛苦中, 她不得不用面壁虚构的幸福来填补灵魂的空虚, 让小家庭的庸俗生活麻痹自己的意志。她不知道爱情的幸福是不能离开社会的解放而单独实现的。她不仅缺乏从事社会革命的伟大志向, 而且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因此, 在反抗封建礼教方面表现得非常勇敢的女青年, 后来却完全沉湎于家务琐事不能自拔, 又退回到旧式妇女的境界中去了。

至于《伤逝》中的子君就更形象深刻地暴露了新女性们反封建意识的不彻底性并由此导致她们不幸的命运。作为新时代的女性, 她接受了“五四”新思想的洗礼, 喊出了“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信念之明确、态度之坚决, 比起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的斗争要求来, 确实有着本质的区别, 有着很大的进步。毅然冲出父权制家庭, 与涓生联合起来反对包办婚姻, 追求爱情并获得成功。但他们建立家庭之后, 子君沉溺于狭小的家庭圈子, 忙碌于琐碎的家务中, 将全部希望系于涓生所馈赠的爱情, 在不自觉中将自己降低到了一个被施舍者的地位。失去了斗志而变得空虚颓唐的子君, 使得涓生越来越难以忍受。子君最终还是回到了她曾努力摆脱的家庭, 并郁郁地死去。

子君虽然是时代新女性, 但她的骨子里仍根植传统的女性对男性依附的桎梏以及封建“贤妻良母”的角色。结果导致她思想的狭隘和进取精神的萎缩。于青在《并非自觉的女性内审意识》中说得好:“女性谈爱离不开靠山, 寻爱离不开经济, 恋爱摆脱不掉对男人的依附, 已成为一种心理定势, 这正是传统意识中女性的依赖意识的辐射和反映。女性的骨子里仍然是对男性的依附。”[7]“外在的社会之塔重压还不可怕, 最可怕的乃是女性意识深处封建意识的重压。女性意识的彻底觉醒和解放, 是不能不以推翻女性自身的这座封建之塔为前提的。”[7]

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描写, 鲁迅先生不仅揭示了女性的痛苦, 并且为女性解放找到了疗救方法。鲁迅强调了社会制度的变更, 经济上的独立, 才是中国女性解放的真正出路。这些都是他对女性解放所做出的特殊贡献, 也是他对女性解放的认识比别人更为深刻之处。

在女性解放斗争中, 鲁迅不光是为女性助威呐喊, 而且亲身参加到斗争的行列中,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了对女性解放的真诚愿望和决心。1926年在北京国务院门前英勇殉难的三位女性, 使鲁迅看到中国女性的希望所在。他高度评价和赞颂了中国新女性不惜为国献身的英勇精神。这些都使他在女性解放历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他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指出:“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已不是娴稚温柔的东方女性, 个人的独立性, 反抗性在刘和珍君等这些革命烈士者的身上重新被唤起, 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这就是鲁迅描写到了女性的进步历史。他的笔触是敏锐的, 紧跟着时代的潮流。“三·一八”反帝爱国请愿是他关注女性自身解放的一个方面, 是在特殊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苟活者在深红色的血色中, 会依希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 将更奋然而前行。”鲁迅的笔下女性是不断进步的, 其具体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我平素想, 能够不为势利所屈, 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 无论如何, 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 但她却常常微笑着, 态度很温和。”“于是见面的回数就多了, 也还是始终微笑着, 态度很温和。”刘和珍态度温和, 带着微笑, 表明她具备给予别人情感好恶表露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她不再有传统女性那样笑不露齿, 腼腆被动。鲁迅只将笔墨轻轻一点, 就包含了现代文学史上女性形象的全新意义。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中国新女性为改造社会, 为解放自己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刚毅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她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 为中国女性洗涤了几千年来的屈辱, 为女性解放开拓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这条路正是鲁迅的“解放了社会, 也就解放了自己”这条精辟论断的具体体现。

由此可见, 从封建伦理道德的笃信者们——祥林嫂类, 到封建家庭的叛逆者们——子君等的身上, 我们都可以看到封建思想对女性的压迫。鲁迅的作品是一面镜子, 照出了封建礼教和道德对女性的残害, 照出了女性在封建统治压迫下所形成的自身弱点;同时又是一盏明灯, 指引着广大女性在解放自己的道路上不断前进。鲁迅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内涵十分丰富, 还需要我们后人一代代探讨下去。

摘要:女性问题, 始终是鲁迅关注的一个焦点。他通过对祥林嫂、单四嫂子、子君、刘和珍君等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的女性形象的描写, 让我们看到在封建势力压迫下女性的不幸遭遇, 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封建思想对她们的浸染以及从她们身上所表现出来自觉或不自觉的反抗精神。

关键词:鲁迅作品,女性形象,封建思想观念,女性解放道路

参考文献

[1]鲁迅.娜拉走后怎样[M]鲁迅全集:第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59, 161.

[2]鲁迅.忽然想到 (七) [M]鲁迅全集:第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0.

[3]鲁迅.逃的辩护[M]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9.

[4][5][6]鲁迅.我之节烈观[M]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9, 120, 116.

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篇3

鲁 迅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

“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豆腐西施杨二嫂是一个可笑、可气、可恨而又可怜的人物。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她为什么可怜呢?因为她是一个人。一个人是需要物质生活保障的。当一个人无法通过自己正常的努力而获得属于自己那份最起码的物质生活保障的时候,为了生存,就要通过一些非正常的手段获取这种保障了。在这个意义上,她是值得同情的。她原来是开豆腐店的,为了豆腐店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坐着,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年轻和美貌来招徕顾客,“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美”,在豆腐西施杨二嫂这里已经不再是一种精神的需要,而成了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为了这个目的,她是可以牺牲自己的道德。当自己的青春已逝、美貌不再的时候,她就把任何东西都拿来当作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了。她的人生完全成了物质的人生,狭隘自私的人生。

鲁迅笔下的几个典型女性形象:

《祝福》中的祥林嫂: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伤逝》中的子君:蓦然,她的鞋声近来了,一步响于一步,迎出去时,却已经走过紫藤棚下,脸上带着微笑的酒窝。她在她叔子的家里大约并未受气;我的心宁帖了,默默地相视片时之后,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壁上就钉着一张铜板的雪莱半身像,是从杂志上裁下来的,是他的最美的一张像。当我指给她看时,她却只草草一看,便低了头,似乎不好意思了。这些地方,子君就大概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我后来也想,倒不如换一张雪莱淹死在海里的纪念像或是伊孛生的罢;但也终于没有换,现在是连这一张也不知那里去了。

记念刘和珍君(节选)

鲁 迅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记念”表明这是一篇记叙性文章。用“记念”而不用“纪念”是因为“记”是记住不忘的意思,“记”还兼有“记录”之意。“君”是对人的一种尊称。鲁迅用“君”来称呼刘和珍等遇难青年是对她们的礼赞。

《记念刘和珍君》通过悼念刘和珍,深刻地揭露了北洋军阀政府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有力地抨击帮闲文人造谣诬蔑爱国青年的无耻卑劣,高度赞颂爱国青年临危不惧、团结友爱的崇高品质和大义凛然、殒身不恤的爱国精神,呼唤民众、激励猛士,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情感。

正如许广平所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正是这强烈的一字一泪的悲愤之情,才把方方面面的材料凝聚起来,形成整体,所以本文的线索就是这悲愤交加的情感。

鲁迅笔下的三种女性

一、完全被奴役,且无力反抗的女性

祥林嫂是生活在旧时代的妇女,她没有自由,更没有资格去安排自己的人生,在那个年代,女性是没有权力的,她的一生是为了别人而活,为了别人而生存。通过描写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作者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旧制度的黑暗,祥林嫂的死,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对黑暗的封建制度、残酷的封建礼教的血和泪的控诉,她的悲剧更代表着封建社会中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命运。

二、被“吃”且“吃人”的女性

在鲁迅笔下塑造了一批同处在被压迫奴役中却同样以一种高姿态来欺压、压迫别人的女人,例如:祥林嫂的婆婆、柳妈、卫老婆子,她们在生活中被他人压迫,同时自己也在压迫别人,祥林嫂的婆婆与卫老婆子串通起来,将祥林嫂卖给别人家。

三、新女性

这类女性形象是比较进步的,一类是以《伤逝》中的子君为代表的小知识分子女性形象,在新思想浪潮的冲击下,她和涓生大胆地投身于新生活的激流中,为了寻找她真正的爱情,孤注一掷,打破旧习惯,毫不顾及父亲和胞叔的阻挠,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一类是刘和珍等这类女性,是广义上的新女性,她们用战斗去争取社会的解放、妇女的解放,洒一腔热血,溶百丈冰崖!

悲哀的抗争—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 篇4

——鲁迅小说中女主人公形象初探

文学院0503班 王悦 05010316 [内容梗概]:妇女问题,是关系社会文明的重要问题。鲁迅,对妇女问题始终给予极大的关注。他在作品塑造了众多封建社会的妇女形象,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作者在同情她们的命运,关注她们的生活有的同时,也为她们的解放道路作了深层次的探索。

[关键词]:

单四嫂 祥林嫂 子君 爱姑 悲惨 反抗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作家对广大妇女的命运总是寄予了特别的关注和同情。他们以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丰富的审美意蕴,精心塑造了一个个真实动人的女性形象。在这个基础上,鲁迅小说中由单四嫂(《明天》)——祥林嫂(《祝福》)——子君(《伤逝》)——爱姑(《离婚》)四位女主人公组成的妇女形象,不仅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广大妇女在封建礼教统治下所遭受的残酷迫害和所进行的无力抗争,而且对妇女自身所背负的历史的负荷和精神的重压,作了全方位的剖析和多角度的透视,从而体现了鲁迅对中国妇女心态的深度把握和妇女解放问题的非凡思考。在这组妇女形象的身上,深深地烙上了属于鲁迅的那种深邃思想和高超艺术的印记。

《明天》的主人公单四嫂,“是一个粗笨女人”。她勤劳善良,丧失丈夫后,遵循着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观念不敢改嫁。她没有什么非分之想,只想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儿子。然而,厄运却向她袭来。宝儿生病,求签、许愿、吃偏方,宝儿的病依旧不见好转。她只好把希望押在庸医小仙身上。但宝儿最终还是死了,这个寡妇的最后一点希望也随之破灭。

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的单四嫂,养成了逆来顺受、愚昧麻木、毫无抗争意识的奴隶性格。她对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打击和不幸,只是通过所寄托的如梦幻般的“明天”,依旧是永远无法兑现的梦。

鲁迅曾指出,妇女“是做了旧习惯的牺牲①”。单四嫂对封建道德教条的一味遵

从,对自己的命运甘心情愿地任人摆布,这就意味着等待这个可怜寡妇的,只能是更沉重更无穷尽的痛苦和悲哀,是更漫长更黑暗的无情岁月。

和单四嫂一样,《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位勤劳善良的普通村妇,也是被封建礼教吃掉的弱小者。封建社会的买卖婚姻使祥林嫂嫁给一比她小十岁的男人,丈夫死后,其婆婆又将她像牲畜般的卖给贺老六。但第二次婚姻更不幸,夫亡子丧,大伯收房,将她赶出贺家坳。当走投无路的她再次到鲁四爷家作佣工时,她已被封建礼教判定有罪:寡妇再嫁,伤风败俗;克夫克子,更是不祥之物。为赎罪名,祥林嫂用光她的工钱,到土地庙里捐了一条门槛,当作自己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然而,不管她怎么为自己的命运竭力挣扎,她的种种努力始终得不到人们的许可。最后,在人们喜气洋洋的祝福声中,祥林嫂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可以说,祥林嫂是被封建社会政权、族权、夫权、神权这四条绳索活活勒死的。

封建卫道士鲁四爷,他不但对祥林嫂这个廉价劳动者进行残酷的剥削,从身体上对她进行摧残,还从精神上进行无情打击,指责她“不干不净”、“败坏风俗”。最后将她踢出门外,使她沧为乞丐,最终倒毙街头。族权的代表者婆婆和大伯,一个将守寡的她当牲口出卖,一个又将夫亡子丧的她赶出家门。这一出卖一驱赶,充分暴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也使祥林嫂身心受到了打击。之后,社会无处不在的神权思想,又继续给她精神上的重创。柳妈对她宣传阎王对寡妇再嫁惩罚的因果报应,这使从肉体到精神都受着双重奴役的祥林嫂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尽管柳妈这种并非恶意的恫吓带着封建迷信色彩,但愚昧麻木的祥林嫂却深信不疑。当她“捐门槛,赎了罪”后,坦然去拿祭器时,四婶的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无异是死刑判决。封建神权这最后的致命一击,无情地碾碎了祥林嫂最后的希望。除了死,她别无选择了!祥林嫂最终被封建制度这座大山压碎了。她的死,是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彻底批判与否定。

鲁迅在揭示封建势力对祥林嫂迫害的同时,也挖掘出在她身上的反抗因素。但她这种反抗意识是朦胧的。由于长期以来,受着封建反动文化思想的毒害,所以祥林嫂本能地以封建文化所规范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处世为人的依据和标准,故她的反抗是受封建思想意识支配的。她第一次逃到鲁镇工谋生,这种对族权和夫权的反抗本是正当合理的。但她不懂这是她求生存的权利,她逃走的目的只是为了逃避婆婆的虐待,最后她还是被婆婆劫回卖掉。她被强迫改嫁时,也拼命反抗,但这

种是对“从一而终”的恪守,是对封建节烈观的愚忠。最后,她临死时发出的究竟有没有魂灵地狱的疑问,虽然表明她对封建神权思想有所怀疑,但她的思想依旧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祥林嫂这一系列的挣扎和反抗,是不自觉的,其力量是微弱和苍白的,她最终还是被要深蒂固的封建大网络所捕杀。祥林嫂的最终死去,虽然与自己的愚昧软弱不无关系,但根子还是吃人的封建制度。

相对单四嫂、祥林嫂来说,《离婚》中的爱姑,是鲁迅妇女题材小说中最具反抗性的农村妇女形象。爱姑十五岁嫁入施家,婚后其夫另有新欢,要撇掉她。为了不被丈夫离弃,她大闹的,不是离婚,而是不离婚。她在众人面前怒骂其夫为“小畜生”,其公公为“老畜生”,这种大胆、泼辣、不屈不挠的性格,使这场斗争显得激烈和火药味十足。“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最后,在七大人的“调停”下,爱姑的不愿离婚最终还是离了。

在庞大而坚固的封建势力面前,爱姑这条不安分的鱼,只能在水池中掀起几点水花,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被吃的命运。她想凭借个人的力量,去冲破用几千年时间织成的强大的封建罗网,那只能是妄想。当她意识到这点时,却又可悲地把希望寄托在七大人身上,认为他会为她主持公道。而封建秩序和封建利益的维护都是由七大人之流操纵的。爱姑这种天真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最终只能自吞失败的苦果。在潜意识里,爱姑认为被丈夫休掉是“失节”的大事。在封建社会性,只有休妻,没有离婚,而休妻是当时社会被人们尤其是妇女认为最耻辱的事情,被休之人,其地位连寡妇也不如。为此,爱姑才反抗,想讨回一个“说法”。爱姑表现出来的行为,说明她灵魂深处还是被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从一而终”的观念牢牢地统治着。从这一角度看,尽管她的反抗激烈,但其意义是有限的。

单四嫂、祥林嫂、爱姑封建社会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在数千年漫长而黑暗的艰难历程中,所受的封建思想毒害更深,背负着更为沉重的精神重压,灵魂深处被奴化被扭曲更为严重。作者鲁迅对她们表现出更大的关怀与同情,同时也表现出无限的悲哀和忧愤。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在关注妇女问题时,不但把眼光放在农村妇女身上,也把焦点放在城市的新型女性身上。

《伤逝》是鲁迅以城市知识女性作为主人公的作品。子君与祥林嫂不同的是,她受过知识的熏陶,是被“五四”新风浪吹醒的知识青年。她敢爱敢恨,具有叛逆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子君追求个性解放

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的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②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确是大无畏的。子君不但“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而且勇敢地喊出了个性的最强音“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他们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他们受西方自由平等、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奋起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二)、子君与涓生成功同居

共地同居同志趣和追求使两颗年轻的心贴在一起,涓生因为看不见子君而感到“百无聊赖”,并为子君的安全忧心忡忡,“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一旦子君来到自己身边,他就感到内心充实,提着的心也就“宁帖”下来。子君更是为了和涓生恋爱,不顾一切议论和阻拦,毅然冲出封建家庭,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气和决心。她对路上遇到的各种敌意的眼光“全不关心”,两个青年人为着他们的纯真爱情和个人幸福,勇敢地跟周围的封建势力作斗争,并以两人的结合向封建社会予以强有力的回击。

(三)、子君与涓生爱情的破裂

他们同居后,幸福和甜蜜的生活却没有多久就开始有裂痕。子君在建立小家庭后,缺乏远大的生活理想,全部精力忙于烧饭、做菜,忙于饲油鸡、喂阿随,见识越来越短,经常和官太太暗斗。她沉入日常生活而不作超越性人生追求是她生命中的缺陷。而涓生从恋爱转入婚姻后,由于不能从浪漫中回归到日常生活的现实,因而失去了爱情“更新、生长、创造”的心理能力。面临生存危机时,如何处理基本“求生”的难题时,他却避免与爱人共患难,从而在不顾惜爱人或曾爱过的人的生死的情况下先保证自己的生存,涓生虽标榜男女平等,也真心希望子君能与他共同奋进,却仍摆脱不了男权意识,最后还是习惯性地以女性为牺牲,抛弃了子君,最后子君死去。而涓生在他的“悔恨和悲哀”中自责,抱着悔恨的心情迁回原住的会

馆。涓生和子君这一对由浪漫转入婚姻生活的男女也由此而收场。

茅盾在1927年时就曾指出:“主人公幻想终于破灭,幸运的恶化,主要原因是经济压迫。”假如没有封建势力的经济压迫,使这个小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子君就不会成为涓生的拖累而遭抛弃。这是子君失败的原因之一。

此外,子君的失败,主观因素也是显而易见的。她死于自身未褪尽的旧思想和依赖性;她死于自己的懦弱庸俗和谋生无力。子君一心追求的只是婚姻自由,目标如愿后,就把所有的心思和希望投入那个用爱组建的小家庭生活当作整个人生意义,把自己的幸福生活寄托在涓生身上,而忽略了婚姻家庭支柱的经济基础。子君这种全然陶醉在爱巢的生活,已没有了家庭生活以外的斗志,她的性格开始变得平庸怯弱,她已与现实生活脱轨。当家庭经济出现危机,她的幸福梦将要打破时,她曾振动过的翅膀已振动不起来了。经济的压迫,使谋生无门的子君,不得不回归封建家庭,最后无声地死去。鲁迅在早前所写的《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就曾深刻地指出:脱离现实的经济斗争,妇女的个性解放,只能是说诳和做梦。子君正如娜拉那样,“不是堕落,就是回来”。③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地位,没有独立自立的意识,只能依赖他人的女性,是注定要在家庭和社会中遭遇不幸的。子君的可悲之处,在于其身的思想局限与认识局限。

子君虽然成为追求个性解放的牺牲品,然而,她毕竟从封建桎梏中冲出来了。她与封建道德礼教毅然决裂的呼声将会成为时代的强音,她那凄丽的悲剧形象将使中国妇女,从中受到启发和鼓舞。

本着“为人生”的启蒙主义精神,借着对受压迫妇女的痛惜之情,鲁迅以悲愤的现实主义笔调,去揭露病态社会的魂灵。

作者塑造了单四嫂、祥林嫂、爱姑、子君这几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典型,通过她们在封建社会及其道德礼教迫害下的悲苦人生命运,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暗和愚民政策所造成的罪恶。这是鲁迅塑造这些妇女形象的目的之一。

怎样才能使妇女脱离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获得真正的,争得做人的权利,这也是鲁迅深切关注和一直思考的问题。鲁迅对封建社会及其制度历来主张进行坚韧的战斗。

为此,在他的作品中,多处描写了女主人公们的挣扎与反抗。为了使自己获得起码的生存权利,祥林嫂一生都在反抗与挣扎;而爱姑,反抗更是强悍而出格;特

别是子君,自学运用了时代的新武器——资产阶级个性主义和个性解放来对抗世俗,争取爱情自由与婚姻自主。这些反抗,对强大的封建社会及其宗法制度来说虽然是微弱的,但却是顽强的,是茫茫黑幕笼罩下闪耀出的曾耀眼一时的火花,使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女性„„在不远的将来,更要看见辉煌的曙色。④”对这些女性们身上表现出的对封建恶习势力的奋不顾身的反抗行为,鲁迅显然是无限赞同与极力支持的。鲁迅的这一态度,与他指出的妇女要获得解放,必须把妇女解放运动融入社会革命大潮之中,只有解放了社会,妇女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观点是一致的。

半个世纪前鲁迅塑造的妇女形象,她们的反抗与挣扎,虽然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她们这种抗争精神及不屈性格,却启示和鼓舞了无数的后来姐妹,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鲁迅作品所塑造的这些妇女形象,其意义是深远的。

[研究综述]:在作这篇论文之前,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发现研究鲁迅的学者很多,无论是研究他的作品本身,还是研究他的思想特色,抑或是他的文学主张。我想,我是无法跨越这些学者的思想,而挖掘出什么新的观点。本来是准备放弃的,直到在渐江师范学院学报(1981第2期 P9—P16)看到文心慧老师的《鲁迅描写妇女题材小说的深刻性》一文后,我就决定写一篇综论鲁迅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的悲剧形象的论文。对这类题材,李德尧在《自我内省中的苦闷》(荆州师专学报,1986.3,P31—P36)中提出了《伤逝》的情感价值,姚馨丙在《直面惨淡的人生——鲁迅小说中女主人公形象新探》(佳木斯教育研究学院学报,1990.8,P38—P44)中也作了研究。

众多的学者认为,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⑤” 是中国妇女悲剧命运的缩影。鲁迅正是运用妇女解放的尺度,反映了旧中国广大妇女的极端不幸、屈辱、愚昧和痛苦。也正是通过对旧中国妇女悲剧人生的生动描绘,折射出旧中国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极端黑暗、残酷、腐败和反动,从而发出了惊世骇俗、激起千百万青年猛醒和奋进的“呐喊”:“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掉这厨房”、“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⑥

[注释]:

①、《热风·随感录四十》 鲁迅 ②④、《伤逝——涓生的手记》 鲁迅

③、《〈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

⑤、《<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第512页 ⑥、《<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17页

[参考文献]:

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篇5

AS0601112李杰华 摘要:“看客”这一形象经常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出现,它包含了丰富的意蕴,鲁迅先生常常借“看客”形象来揭开中国人灵魂深处的东西。本文通过分析“看客”在鲁迅小说的表现,分析“看客”成其为“看客”的最主要的原因,希望可以引起大家思考。

关键词:鲁迅看客原因启示

毛泽东主席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何其高,林贤治先生在《人间鲁迅》一书中也对鲁迅先生下了断言:“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确实,经过历史的考验,鲁迅这位“民族战士”终于成为了不朽。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分析鲁迅先生笔下“看客”形象得出一个道理。

一.看客形象在鲁迅小说中的体现及其形象,在我看来,鲁迅先生从来都是一名伟大的医生,先是一名“肉体医生”,后来弃医从文,于是便成为了一名“精神医生”。在他的手术刀下面,“看客”是一大焦点。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并且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这就使看客有了普通性,广泛地反映了中国民众的真实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具有辛辣的批判意味。《祝福》中祥林嫂周围的那些人,都可以成为看客,祥林嫂和他们之间存在着“看”与“被看”的关系。祥林嫂身边的看客身份不一,但却充当着同样的角色。柳妈和卫老婆子是下层看客的典型代表,她们身份低微,其实她们和祥林嫂没有什么区别,同样是受压迫的劳动妇女,都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罢了。可悲的是,她们这一类看客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之处,这也是她们最让人觉得可悲的地方:被压迫却浑然不知,自己将自己蒙在鼓里。“‘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异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干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王只好把你

(第—页))据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1]124125“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

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做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

(第页)(第页)得死了去受苦。”[2]125这是“只吃素,不杀生,只肯洗器具”[3]124的“善女人”

[4](第124页)———柳妈的话。每一句每一顿都像针一样刺向祥林嫂的心,向祥林嫂疲惫不堪的心狠狠地撒了一把盐,但是柳妈并没有丝毫地觉悟和同情,她仍然把谈论祥林嫂当做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可谓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从这些下层的看客可以看出,当时的国民是何等的麻木和愚钝,在看客的话语和表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极大的可悲以及国民的劣根性!鲁四老爷和鲁四奶奶在《祝福》中是作为上层人物兼“看客”而出现的。在对待祥林嫂的态度中,他们似乎没有什么表情,既没有同情,对祥林嫂的遭遇也没有感到特别的惊讶。在他们看来,发生在祥林嫂的事情都是再自然不过的,被婆婆劫走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足以见其冷漠和麻木不仁。一定程度上,他们就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他们对下层劳动者表现出来的除了冷漠还是冷漠。这种上层看客何其残酷、冷血、可恶、可悲、可恨!

在《阿Q正传》中,阿Q是看客,同时也是被看的对象。“‘你们可看见过杀头么?’

阿Q说‘咳,好看。杀革命党。哎,好看好看。。。’他摇摇头,将唾沫飞在正对面的赵司晨的脸上。这一节,听的人都凛然了。但阿Q又四面一看,忽然扬起右手,照着

[5](第72——73页)伸长脖子听得出神的王胡的后颈直劈下去道‘嚓’。。。”充当看客的身份,阿Q是兴高采烈的,觉得“好看”,说的时候也是饶有兴致的,而听者也是“听得出神”,这是何等的悲哀与无奈呀!也是因为阿Q看过杀人,所以“阿Q这时在未庄人眼睛里

(第页)的地位,虽不敢说超过赵太爷,但谓之差不多,大约也没有什么语病的了。”[6]73

何等辛辣的讽刺和可悲!民众麻木的程度和可笑可悲的程度可想而知!最后,阿Q被推上了断头台,成为了被看的对象。“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7](第86页)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跑一趟。”这样的结尾不禁使人拍案称绝,鲁迅以“无

异议”的舆论来结束《阿Q正传》,结束阿Q悲剧的一生,这样的方式最能引导读者进行思考,把文章推向了更深的一个层次。通过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们常常可以轻易地对看客进行想像,想像他们的嘴脸,想像他们愚昧的心灵,想象冷漠、麻木、可悲的社会。通过《示众》,鲁迅先生对看客进行了全方位的刻画,写得透彻极致,把各式各样的看客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鲁迅先生在为我们展现看客时,就像为我们展现一幅精彩的画,画里面人物丰富,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尽显生活百态:“刹那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后鼻子胖大汉补满了。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第页)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8]161接下来,鲁迅细致而详细地描写了看客

看热闹的过程,还描写了他们为了看好戏而互相挤压的情景,在无聊之中凸显出国民的愚昧无知。在《示众》中,各式各样的庸众一览无遗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面孔,各个阶层的嘴脸,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阶层,他们尽管拥有不同的身份,然而他们却因为拥有共同的兴趣而凑到一起:做看客、谈论被看者!看客并没有丝毫的兴趣去了解“被看者”为何处于“被看”的位置,看客们只要自己处于安全地带就足以使自己感到满足和愉悦。看客的眼睛充满饥饿,既愚钝又锋利,他们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但是却以看与自己一样受压迫的人们的好戏而满足、快乐,他们的眼睛可以吃掉人的肉体,同时也可以吃掉人们的灵魂!《祝福》就经典地为我们上演了这样一幕:祥林嫂备受压迫,始终处于被看的位置,看客不仅没有表示丝毫同情,相反地,柳妈等把她推向了地狱,使她彻底崩溃,走向死亡的深渊。

二.成其为看客的原因

什么样的人会成为看客呢?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又是怎么样的一种形象呢?而又是什么导致了人们成为了看客呢?如果把我们放置在被看的位置上,我们又会怎样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在思考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得出看客文化的现代意义。首先,成其为看客必须建立在有时间、有精力的前提条件下。封建文化的专制统治压抑了国民的情感,封建礼教的条条框框使他们思想封闭,精神麻木,从而进一步导致了民众心灵的空虚和空洞,于是只要生活中稍微出现了可以观看的事情,他们就会一拥而上,以此来为自己的生活增添点乐趣和刺激。但是看客的快乐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他们通过对被看者的无聊的谈论和嘲讽,来满足自己的抑制了的情感的需要。这是一种麻木、冷漠的庸众心理,同时也是一种病态心理。假如这种病态心理只是反映了社会少数人的精神状态的,那么它就不足为奇,鲁迅先生也就不会把笔锋落在上面。值得注意的是,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祝福》、《阿Q正传》、《药》以及《示众》等作品中看客充斥着整个社会。看客数量之多,看客范围之广,这就使看客变成了一种像镜子之类的工具,它照出了社会丑态,照出了社会的病态!

其次,中国人从众心理一直都是根深蒂固的。从众不一定是不好的行为,但是盲目的从众就会造成不良后果。在鲁迅的笔下,社会盲目从众已经成为一种恶习,这种恶习仿佛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倘使一个人,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着,不久准可以围满一堆人;又假使又有一个人,无端地大叫一声,拔步便跑,同时准可以大家都逃散”。这其实也就是民众愚昧,不能自主思考的结果。所以鲁迅主张“在乌合之前想一想,在云散之前想一想。”遇到什么事情,看客并没有加以任何的思考,他们谈论同类时并没有兴趣去了解他们为何处于被看的位置,自己是否和被看的人有类似之处,如果自己处于被看的位置那会怎样。。。。这些问题的思考对于看客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滑稽的笑话,他们谈论被看的人不需要动脑,他们不需要做任何假设,仿佛思考被视为奢侈和荒诞的行为,看客只需要进行无聊的谈话和议论就会觉得很刺激,心里很满足。人多的地方就想凑过去看看热闹,不怕挤,只怕没有得看!人家看,仿佛你没有跟着去挤反而会变成落伍的人。人家说,我也要参一脚,仿佛不说,就会成为异类。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看客的从众心里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看客将会吞噬掉被看者,自己也将被吞噬!

三.看客们带给我们的启示

看客代表着冷漠、麻木的庸民,他们心灵受到压抑,他们心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一种病态。在鲁迅一针见血的揭露中,他们暴露了丑陋的面目,鲁迅对他们是抱着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但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物欲纵流的现代社会中,这样的看客难道就没有吗?这样的看客难道就少而少之吗?我们已经从劣根性摆脱出来吗?不!看客文化仍没有消失!鲁迅曾经说过“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这句话对于现在的国民仍然适用。中国人似乎一直都处于“看”与“被看”的位置,封建的风气并没有完全从我们的心里清除掉。其实,对于现代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没有充裕的时间让自己去做一名合格的百无聊赖的看客,这是由我们的经济带来的益处。但是,单单经济发展还是不行的。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国民走出看客的圈子呢?我认为,在追求物质之余,我们更应该为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修养,精神不空虚是最起码的要求。再次,保持一颗不被污染的纯净的心。这于我们新一代是尤其重要的。在心灵保存一个纯净的自我,不要因为生活的外在而失去自我,保持独立,保持一份珍贵的自我!

参考文献:

[1][2][3][4][5][6][7][8] 鲁迅著傅光明主编 《狂人日记》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感悟名家经典小说)

阅读书目:

彭定安《走向鲁迅世界》1992年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钱理群《与鲁迅相遇》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北大演讲录之二

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篇6

摘 要:宗璞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个很有特点的女性作家。尽管一般的评论中都说她是个“无性别”作家,即不彰显女性立场,但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女性知识分子形象还是值得研究的。宗璞作为一个女性作家,更擅长表现女性知识分子的细腻与柔情,表现她们的爱情生活。宗璞所写的爱情是纯净的,都是“发乎情,止乎礼”从不涉及性爱内容,这在八十年代文坛也是很有特点的。本文就是围绕这几个方面,对宗璞笔下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分析,表现她们的本色与柔情。

关键词:宗璞;知识分子形象;女性;爱

宗璞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1928年7月26日,冯宗璞生于北京。她的父亲是一代国学大师冯友兰,姑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女作家冯沅君,她的家庭属于一个典型的书香世家。她始终都生活在中国高级的知识分子群中,因此,人们不难看到她的创作和中国文化传统,知识分子的情操以及生活方式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使她笔下的知识分子拥有特有的幽雅、淡泊、内省的精神风貌。

宗璞是一位真诚而严谨的作家,她从小便接触文学创作,1957年以《红豆》蜚声文坛,文革中的经历使她开始对知识分子命运进行反思,又写出了著名的《三生石》《我是谁》等一系列作品,后又开始了抗战题材的长篇巨制《野葫芦引》。宗璞始终对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进行观照。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作者写的最动情最细腻的还是那些女性知识分子。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是很有特点的。从成名作《红豆》到中篇小说《三生石》,再到一系列短篇小说《心祭》《核桃树的悲剧》、《米家山水》、《朱颜长好》、《勿念我》、《长相思》等,宗璞对知识女性的情感体验具有细腻传神的把握。

“宗璞作为一个女性作家,非常关注女性的命运,可她并不仅仅是‘女性文学家’而首先是‘无性别’作家。”①在宗璞的作品中很少彰显女性立场,呈现强烈的女性意识。而宗璞作为女性作家,她是站在了比一般女性更高的角度来描写女性。“她并不希望女性作为特殊群体(甚至或直接就是弱势群体)而接受来自四面八方更多的同情、怜悯和关注,而是期冀女性作为大写的人,勇敢地展现自己的个性与风采,不甘示弱地与男性一道去追寻人生的最高境界,以达到女性的自觉与人的自觉地最终统一,这恐怕才是宗璞心中优美、和谐的两性关系的理想图景。”②

宗璞“所选取的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气质,都有那么一股让人感到灵魂纯净的‘兰气息’‘玉精神’„„她们不仅对个人的伤痛能取豁达的态度,还不忘给别人以温馨,显示了中国妇女特有的貌似柔弱而极坚韧的精神”③

《南渡记》中的吕碧初就是典型的这样的女子。她出身书香门第,嫁给明伦大学教授孟弗之为妻,抗日战争爆发后,她跟随丈夫逃亡到昆明,过着艰苦而颠沛流离的生活。敌机不停地的轰炸使他们不停的搬家,但她却始终细心呵护着她的子女,呵护着她的家。她只是为丈夫和孩子们默默奉献着。在艰难的时光里,她的孩子们都长大了,峨毕业后投身革命,嵋考上了大学,小娃上了中学。他们全家一起承受住了生活的磨难,她和孟弗之相濡以沫。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宗璞笔下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她们不仅拥有传统妇女的贤惠,还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她们虽然柔弱但有智慧,她们更是男人的坚强后盾。

凌雪妍的形象也是很动人的。在《南渡记》中雪妍是个在大户人家长大的小姐,端庄秀丽。父亲的变节令她绝望,当她听到爱人卫葑的召唤,决然地告别了充满耻辱的家,去寻找新的生活。她毅然离家出走,和父亲脱离关系。怀着对丈夫卫葑的爱,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延安追随她那为了革命,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丈夫。她获得了她应当获得的爱情和人格。深刻的体现了一位青年知识女性在国家危亡关头深重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

在《米家山水》中,作者对主人公米莲予高雅也大加赞赏。女画家米莲予的性格就如一幅流动灵运的写意山水画、一首意蕴浓郁的诗。她秀丽、恬静、纤弱、淡雅,追求纯朴归真的生活。作家将主人公的美好心灵予以真诚的表现,令人浮想联翩。

此外,还生动的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比如《南渡记》中精明而不失富贵的绛初,粉妆玉琢的凌太太,忧郁古怪的峨,天真活泼的嵋,娇气、任性、好玩的玹子,贤惠而又自卑的赵秀莲。《红豆》中对革命充满热情的肖素。《三生石》中“狠心冷面”的崔珍。《朱颜长好》中犹豫而坚强的慧亚等。

她笔下的知识分子女性的形象几乎都是高洁的形象。她们为了爱、为了家可以付出一切。她笔下的少女纯洁而活泼可爱,少妇柔弱而不失坚强,中年妇女坚强勇敢。她们对待事情总是充满热情和执着,时刻散发着动人的气息.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宗璞最为擅长的还是爱情题材的小说,她喜欢用细腻的笔触去描绘女性在爱情中微妙的心理变化。《红豆》的纯真浪漫,《三生石》的浑厚温馨,《心祭》的深挚凄婉,《南渡记》的温柔缠绵,都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她笔下的爱情大多是悲剧的,但她却能将这爱情诗化,使人读起来毫无凄凉之感。宗璞所写的爱情是纯净的,都是“发乎情,止乎礼”从不涉及性爱内容,这在八十年代文坛也是很有特点的。

宗璞的爱情题材小说,总是把她所写的爱情与一定的时代背景相联系,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红豆》中江玫和齐虹的爱情就是随着旧中国的崩溃、新中国的诞生而结束的。宗璞的爱情题材小说主要有这样的几类:反映爱情与革命相矛盾的、爱情与家庭相矛盾的、和谐的相濡以沫的爱情的。

革命与爱情相矛盾是现当代文学中经常予以表现的。从三十年代的革命+恋爱模式的小说到“十七年文学”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都有很多这样的作品。《青春之歌》算是这类作品中的一个典型了,林道静摆脱家庭婚姻的束缚而勇敢的走上了抗战的前列,这种勇气让人赞叹。而在“十七年文学”中能够与之相媲美的就只有宗璞的《红豆》了。

《红豆》也是表现爱情和革命相矛盾的作品。在这个短篇小说之中,作者巧妙地表现了主人公江玫的心理变化。宗璞的《红豆》描写了全国解放前夕女大学生江玫与银行家公子齐虹之间的恋爱故事,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男女主人公从相识,相恋到最后决裂分手的全过程。小说真实的记录了江玫性格与心灵的变化的发展历程。江玫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她渴望如诗一般的爱情,也得到这样的爱情。她和齐虹一起谈贝多芬谈肖邦,谈苏轼的《江城子》,他们谈时间谈空间,也谈人生道理。可是他们却在革命问题上产生了分歧。齐虹脾气暴躁,胆小而自私,他反对革命,认为革命是愚蠢的,正是这个致命的分歧,是他们最终分离。小说中的肖素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她其实是江玫的另一面,是她带领江玫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江玫的信仰与追求,符合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发展逻辑。小说通过一个爱情的悲剧,表达了一个在时代巨变面前如何选择自己道路和前途的人生命题。

还有一类是表现婚姻与爱情相矛盾的作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心祭》和《勿念我》。这两个作品都是表现婚外恋题材的。《心祭》的主人公黎倩兮和程抗各自陷入无爱的婚姻,他们在工作中产生了真感情,达到了心灵上的契合。正如成抗在作品中对黎倩兮说的:

“‘我们(指他和妻子柳明)在一起十年了。我们好像不属于同一国家民族,彼此总是听不懂话。最初想,在一起久了,习惯了,就会懂的。可是十年了,还是不行。遇见你以后,我才知道,原来——’,他咽住了。抬起眼睛看定了倩兮,两人都微笑了。微笑和目光吐露了思想,原来他们根本用不着说话。”

可他们始终没有超越精神之恋,倩兮不敢奢求能和他相守一生,只能将这种感情默默的隐藏在心里,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这种既丰富又内敛,既缠绵又理智的感情被真实的表现出来。

《勿念我》写的是一段真实的婚外恋,丈夫戈欣是在妻子绣春过逝后才发现妻子的背叛的。妻子坟前那两枝蓝白色的花象征着她那曾经绚烂的爱,简绣春宁可坚守在无爱的婚

姻,至死也不愿和丈夫离婚。因为在她的理想之中,婚外之爱是婚姻的“补充”,而不是“替换”,她既要满足自己情感的需求,又不希望伤害到丈夫。面对爱与伤害,简绣春刻意隐瞒的背后,表达出知识女性的又一种爱情观。

《朱颜长好》中的慧亚,为了祖国建设,不得不和初恋情人琦分手,回到祖国。她同好友珉结婚,并生了双胞胎儿子。可是在森林的一场大雪中,珉和两个儿子都死了。慧亚一直不忘自己和绮的爱情,在相思中度过四十余年。一个回美探亲的机会,让她巧遇琦的儿子。当琦要求和她见面时,慧亚却拒绝她,因为琦己经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他有了一位善良贤惠的太太和一个踏实能干的儿子,她不能为了自己而去伤害无辜的人。最后慧亚带着无奈和遗憾离开。

宗璞并不避讳对婚外情的描写,而是通过这些含蓄传神的描写更鲜活的刻画人物。吕香阁从玹子手里夺走了保罗,作者也没让她们之间争风吃醋或大吵大闹,而是和平解决。钱明经有了外遇,虽然被妻子发现,小说也并未大肆渲染,也未让他的家庭关系发生动摇甚至破裂,整个矛盾是在平静中解决的。

由此可见,宗璞笔下的知识女性既是真爱的追求者,又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克制在理性的范畴中。作者对她们克己为人的品格,表达了赞美之情。爱情之路和人生的其他道路一样,很难完美。

宗璞的作品中还有一部分表现男女主人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的。卫葑与凌雪妍的生死感情,犹太人夫妇米太太、米老人的苦难相依,孟弗之和吕碧初的灵犀相通。《三生石》中的方知与梅菩提也是这样,作者将那份浩劫中相濡以沫的爱情写得深入骨髓,感人至深。《三生石》写的是中年人的爱情,这份爱情已褪去了初恋的青涩与华美,而多了几分平凡的温情。

梅菩提,因为写一部名为《三生石》的小说受到了批斗,成为“反对学术权威的千金小姐”、“校党委的黑干将”,不久她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她的父亲在批斗中死去,她又查出患有乳腺癌。这样沉重的打击几乎是任何一个女性都无法承受的。面对着丧父、挨批、癌症这些巨大的灾难,梅菩提坚强的活着。她遇到了方知,她的主治医生。别人都不敢和她说话,甚至连一个微笑都不肯给她,只有方知关心她,帮她联系医院床位,并给了她久违的微笑。他们相爱了,彼此给对方取暖。他们的结婚申请被拒绝,但他们相濡以沫的爱情战胜了一切,并在象征爱情的三生石前举行了婚礼,梅菩提最终战胜了癌症,和方知终成眷属。在她们身上表现了博大的爱和坚强乐观的精神。小说情节婉转曲折,有着中国古典戏剧的情趣。

还有一部分是表现少女青涩懵懂的爱情。在战争开始时,尚是情窦初开的少女,逐渐进入了恋爱的季节。峨对老师萧子蔚的精神之恋,嵋与庄无因、殷大士与玮玮的朦胧爱情。宗璞以晶莹剔透的笔调写出这些初恋,是那样的凄美动人。峨苦恋萧子蔚被拒绝,转而接受了喜欢她很久的欣雷的爱情而导致了他的意外死亡;玹与美国男孩保罗从北平相恋到昆明,但到要订婚时却因吕香阁而又断然分手;千里寻夫的凌雪妍,当终于可以和丈夫在一起并有了宝宝的时候,却在洗衣时香消玉殒。只有刚进入懵懂依恋的嵋和庄无因的爱情在小说结尾时显露出明媚的晨曦。

宗璞怀着美好的情感来写这些爱情,哪怕是悲剧的结尾,也总是那么凄美动人。宗璞在写作中始终保持着独立的文化品格,她以真善美的笔触来抒写女性知识分子,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演变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留下了宗璞的足迹。当我们面对宗璞反思文革历史的作品,体味那特定年代时,我们会发现虽然近三十年的劫难给知识分子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创伤,但她却始终以正面的形象去描写知识分子,始终从正面对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进行观照。她写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尤其是那些历经劫难的知识分子,写出了他们高洁的民族气节,我们从中不难看出知识分子那份“纯净的道德感”。

注释:

①赵金钟:《霞散成绮——冯友兰家族文化史》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92页。

②郑新:《命运沉浮中的觉醒——对宗璞小说中知识分子身份的探析》,《学苑漫录》,2006年第5期。

③赵金钟:《霞散成绮——冯友兰家族文化史》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92页。

参考文献:

[1]陈建功:《永不沦陷的精神家园——读宗璞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文艺报,2001年第二版。

[2] 宗璞:《宗璞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3] 杨柳:《宗璞文学创作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4]王爱侠:《回首向来萧瑟处——谈宗璞创作中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反思》,《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4期。

[5]王彩萍:《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写真——宗璞小说<红豆>、<三生石>连读》,《当代文学》,2007年第11期。

[6]王卫平:《走出知识分子的神话——40年代与90年代小说中知识分子的一种考察》,《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

[7]王永兵:《漂泊与坚守——论宗璞《南渡记》、《东藏记》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理论学刊,2004年第3期。

[8]赵慧平:《说宗璞小说的“本色”创作》,《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6期。

[9]郑新:《命运沉浮中的觉醒——对宗璞小说中知识分子身份的探析》,《学苑漫录》,2006年第5期。

简析鲁迅笔下祥林嫂的形象 篇7

祥林嫂勤劳、朴实、忠厚、善良, 然而, 在精神上的折磨, 精神上所受的打击, 却使她异常的脆弱, 终于在鲁镇祝福的爆竹声中, 饱尝人间的辛酸后, 怀着无限的恐惧, 含恨离开了那个不属于她的世界, 祥林嫂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呢?毛泽东同志在谈判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政权、族权、神权三种权力之后, 又向我们指出“至于女子除受这三种权力的支配外, 还受男子的支配 (夫权) , 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 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 是束缚中国农村妇女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祥林嫂精神上的不可忍受的痛苦, 使她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来自封建社会夫权、神权的迫害, 最后吞噬了她的生命, 特别是夫权的迫害, 其实加在祥林嫂身上的神权的压迫、归根结底也还是为了巩固夫权的统治。祥林嫂一开始嫁给了一个比她小十岁的男人, 她表现出中国封建社会那种“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的顺从, 当祥林死后, 她逃到了鲁镇, 做了鲁四老爷家的的雇工, 虽然干的是些沉重的活, 但她反而满足, 嘴边渐渐地有了笑影, 脸上也白胖了。好景不长, 祥林嫂婆婆还是把他带回去了, 且逼她嫁给贺家镇的贺老六, 那时的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 以死来做抵抗。

为什么这时的祥林嫂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拼死反抗?因为“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 “夫为妻纲, 好女不嫁二男”的夫权思想, 可容忍贞洁的寡妇, 但却不能容忍再嫁的女人, 祥林嫂为了生存, 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 为了做一个从一而终的好寡妇, 她以生命为代价, 拼死拼活地反抗。再婚后祥林嫂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幸福, 但是不幸的事件接踵而至, 第二个丈夫的死和阿毛的被狼吃掉, 彻底摧毁了她的精神支柱, 从此她便降入到麻木的精神状态之中了。逢人就是“我真傻……”祥林嫂的再婚已经使她精神上受到了整个社会封建舆论的歧视, 贺老六的死和儿子阿毛被狼吃掉使得这个“谬种”更是为封建礼教的不容, 而更为残酷的是同在鲁四老爷家做工好姐妹柳妈给了致命的打击:“再一强或者事情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 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 倒落了一件大罪名, 你是, 你将来到阴司去, 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 你给了谁好呢?闾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头、分队他们, 我想, 真是……”这时的祥林嫂脸上露出更恐怖的神色, 她的精神支柱彻底跨了。转机再来了, 柳妈告诉了她到土地庙里捐一条门槛, 当作替身, 给千人踏, 万人跨, 赎了这一世的罪名, 免得死了去受罪。“祥林嫂自从受了柳妈的指教, 经过一年的时间, 她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 换算了十二块鹰洋, 请假到镇的西头去, 但不到一顿饭后, 她便回来, 神气很舒畅, 眼光也分外有神, 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在这段简短的叙述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祥林嫂的单纯、朴实、具有强烈生存欲望;不甘受命运支配的强韧性格。自从到土地庙里定了门槛后, 她重新看到了洗雪耻辱罪过避免死后灾难的希望了。”这时, 在她万念惧丧中, 似乎已经照进了一缕温暖的阳光, 她觉得自己已经重生了, 不再是以前那个“谬种”了, 所以“当冬天的祭祖时节, 她做得更出力, 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 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使重新生活的祥林嫂的整个灵魂崩塌了, 心一下子从高空中跌落了低谷, 她所有的希望都成了泡影, 原来一切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这致命一击使本身精神脆弱的祥林嫂一下子崩溃了, 这无异于阴间阳间合一的法庭对祥林嫂的最后宣判!就这样勤劳、善良的祥林嫂, 沦为乞丐, 最后倒毙在漫天的大雪之中。

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篇8

摘 要:看客是鲁迅作品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一类人物形象,在看客身上表现出深厚的悲剧意蕴,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看客形象的悲剧意蕴:人性毁灭的悲哀;民族历史的悲哀;特定时代的悲哀。

关键词:鲁迅 看客 悲剧意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一些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但是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1]这是在面对钱玄同先生“做点文章”的邀请时,鲁迅做出的回答。尽管如此,经过深思熟考虑,鲁迅还是拿起了手中的笔,从此直到1936年离世,他的生命再也没有同推翻这个“铁屋子”的努力和奋战分开过。尤其是1918年到1925年,这期间鲁迅创作的26篇小说结集为《呐喊》和《彷徨》,成为他小说的代表作。这些小说主要是以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为主题,但是很少描绘社会生活的外在情状,而是直指人物内心,他的小说“多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2]。所以在鲁迅的小说中,他着力于揭露阴暗的国民性,看客便成为了小说中极其重要的一类人物形象。在鲁迅收入《呐喊》、《彷徨》的26篇小说中几乎三分之二的小说都不同着墨地勾勒、描画了看客形象,其描写的看客人物众多,层次繁杂,组成了一个看客群落,具有泛指意义。鲁迅在小说中,用几近残忍的笔触,白描看客形象,勾勒看客灵魂,从而揭示了深刻的悲剧意蕴。

一、表现了人性毁灭的悲哀

对于看客,鲁迅曾经下过一个悲观性的结论:“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3]对这遍地皆是的麻木看客,鲁迅可谓痛心不已。麻木之外,这些看客似乎更热衷于从别人的悲哀中咀嚼快乐,这更是人性毁灭的悲哀了。《祝福》中,祥林嫂第二次回到鲁镇,逢人便讲述阿毛的故事,“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得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一面还纷纷评论着。”祥林嫂失去丈夫和儿子的悲惨遭遇并没有引起这些看客的同情,她们来只是为了在品评鉴赏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中得到一种自我满足。不但如此,当阿毛的故事被咀嚼成为渣滓后,这些看客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在祥林嫂身上寻找新的看点。善女人柳妈提出了祥林嫂额角上的伤疤的问题:“你额角上的伤疤,不就是那时撞坏的吗?”“你那时后来怎么竟依了呢?”并且提出了一个更加尖锐的问题:“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将来到阴司去,……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正是善女人柳妈提出的这个问题,使得祥林嫂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最终精神崩溃,走上了死亡的道路。在《祝福》中,看客们仿佛已经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同情心和人性美,他们齐心协力地把祥林嫂推上了死亡的道路。当这些看客以个体的面目在作品中浮现出来的时候,他们的内在欲望便凸现了出来。与《祝福》不同,《阿Q正传》中的看客,多是以一种嘲讽,戏谑的形象出现的。对于阿Q的疤癞头,未庄的人们一见面便假做吃惊地说:“哙,亮起来了!”“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直到阿Q被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地得胜走了。阿Q成了一个类似于小丑的角色,但同时,阿Q也是作为看客而存在的。在城里看了杀革命党之后,阿Q到未庄眉飞色舞唾沫横飞地讲述:“你们可看见过杀头吗?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因为这一节,“阿Q这时在未庄人眼中的地位,虽不敢说超过赵太爷,但谓之差不多,大约也就没有什么语病了。”富有戏剧性的是,阿Q最终也成为了被杀头的人,而且围着阿Q观看的人并不理解阿Q何以要被杀头,也没有任何人同情阿Q,他们只是拿他的杀头当一出戏看,听到阿Q说出半句话来便喊好,而城里人还“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一个可笑的死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在看客身上,丝毫看不到人性的光辉,我们能感受到的是看客的是非感、正义感和同情心的缺乏,甚至是类似于野兽的野蛮习性,他们不但会咀嚼人们的肉体,而且会吞噬人们的灵魂。

二、再现了民族历史的悲哀

国民性的形成必然有其漫长的过程,看客行为也是如此。因此鲁迅描写看客群落的悲剧并非仅停留于人性毁灭的悲哀的揭示上,而是从更深更广的历史角度,表现了一个民族历史的悲哀。在漫长的封建宗法制社会中,统治阶级垄断了教育,使用儒家思想来实行愚民政策,加上特定的生产方式的制约,民众形成了一种麻木不仁无聊散漫的精神状态。这样的精神状态造成了民众精神生活的极端空虚和无聊,在这种情况下,稍有可看之事物,民众们就会蜂拥而至。除此之外,历史上长期的愚民政策也使得国民产生了强烈的盲从心理,鲁迅举例说:“倘使一个人,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着,不久准可以围满一堆人;又假使又有一个人,无端地大叫一声,拔步便跑,同时准可以大家都逃散。”[4]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大批的看客。于是就有了《示众》这样一篇专门表现看客众生相的小说。一囚犯被警察牵着在街上示众,立刻引来无数看客围观。最先发现的是一个叫卖馒头的“十一、二岁的胖孩子”,他“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马路那边了”。紧接着其他人也很快围了过来,霎时间就围了几层的看客,水泄不通,“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这些人围在一起,初为看囚犯,很快便互看起来。看客们看相丑陋,“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而正当这帮人看得无聊之时,不远处一个车夫摔了个跟头,竟引来几个人同声喝彩:“好!”“连巡警和他的牵着的犯人也都有些摇动了。”车夫成了新的看点,很快,车夫离开了,“大家就惘惘然目送他。起先还知道那一辆是曾经跌倒的车,后来被别的车一混,知不清了。”这就是小说《示众》的主要内容,整篇小说没有情节没有主角,所展现的只是看与被看。在看客中,有卖馒头的孩子,有小学生,有老头子,有胖大汉,有工人,甚至还有抱小孩的老妈子,可以说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各种身份的人。由此,“看”便成为一种社会化的行为,显示出看客这一群体牢固的历史和社会根源。

三、揭示了特定时代的悲哀

人物形象之所以鲜活,是因为这些人物具有时代的特色。鲁迅在再现看客的历史悲剧意义的同时,也表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悲剧内容,特别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悲剧根源在这些看客身上表现得相当鲜明突出。在《药》里,革命者夏瑜抱着解放群众的心愿而被杀戮,但他的牺牲非但没有得到民众的同情和理解,反而成了被赏玩被谈论的对象。《药》中的看客们为了看杀革命党夏瑜,天不亮就聚集在一起,“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在对这些看客聚光灯似的描写中,可以看出看客是多么的愚昧落后,他们不仅不对刽子手投以仇恨的目光,不仅不对革命者报以同情和理解,而且以观赏为乐事,一个个看得津津有味。更令我们感到悲哀的是革命者的血最终被自己想要拯救的对象——愚昧的民众当作药给吃了下去。如果说刽子手给予革命者的是身体上的屠杀,那看客们给予革命者的则是精神上的虐杀!另外,还有《风波》里许多不知名的人对革命的迷惑,《阿Q正传》里许多看客对革命的看法,都带有鲜明的时代悲剧内容。正因为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铲除封建势力,没能看出革命的真正力量,革命只能是一个“无根的花环”,革命以后“招牌虽换,货色依旧”,因而悲剧也就势所必然。看客的麻木、无知正是这一时代悲剧内容的鲜明表现。

看客群体是鲁迅向中国文学画廊贡献的一群生动深刻的形象,通过鲁迅笔下的看客,我们深切地了解到了中国时代的悲剧。这不仅仅在当时有着深刻的意义,现在,我们仍然可以从鲁迅笔下的看客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只有看客不存在了,中国人的人性才能算是真正的升华了。

注释:

[1]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9页。

[2]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2页。

[3]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文集(第二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0页。

[4]鲁迅:《一思而行》,《鲁迅文集(第五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6页。

上一篇:读飘有感800字下一篇:优秀社区民警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