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工会职能构建和谐教工之家

2024-07-16

发挥工会职能构建和谐教工之家(共9篇)

发挥工会职能构建和谐教工之家 篇1

我曾为我亲爱的湛江一中写过这样一则宣传标语:岁岁辉煌一中人,年年高考创新高,一路踏歌一路笑。的确,我们是一路笑着走过来的。而给予我们笑的心情的,有我们的领导,我们的同事,我们的学生,当然更有我们的教育工会。

工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倡导和谐的新形势下,工会工作显得尤

为重要。这得从其他部门的职能说起。就说学校的几个关键部门吧:德育处是通过教师来达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目的,她关心得更多的是学生的三好率、全勤率、守纪率;教导处是通过教师来达到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目的,他关心得更多的是学生成绩的优秀率、合格率、升学率;体卫处,也是通过教师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他关心得更多的是学生的体育达标率及各项比赛的成绩——总之,从上到下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教师这个中间人,学生好,他则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学生不好,他则可能狼狈如“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而总务处虽负责发放教师工资,似乎是在致力于教师的福利,解决教师的生计问题,但她也无非按规定办事而已——如此说来,她实际上也并非真的是教师的“财神爷”。而对于更上一级的财政部门,如果一时有困难,拖欠一下教师的工资,那教师也只好“体谅”了。

这样,教师顶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光环,关爱一切的人,而他自己,却往往在这个光环下备受冷落。也许是“爱”得太多了,而“被爱”太少了,这客观的失衡导致了主观的失衡,早在2001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就曾对辽宁省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结果显示: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另据天津市有关专家调查统计,教师中患精神疾病的占10以上,而在其他职业人群中平均为2。这些数字触目惊心,令人不得不去深思:教师这个群体,怎能成为受冷落受漠视的一群呢?

教师的权益由谁来维护?教师的心理由谁来疏导?教师之间的和谐气氛由谁来营造?除了他自己,最亲密的应该就是他的家了吧。

教工之家,应是教师心灵栖息的港湾。教育工会,她的主要职能是维权,这是《工会法》明确了的;她的主要性质是服务,而不是管理提要求;她服务的直接对象是教师(职工),而不是其他。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教育工会是教师(职工)最亲密的家人,而工会工作是学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教育工会在构建和谐教工之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所谓和谐,目前还不能用定量的方式来衡量,用定性的语言来简单描述,就是人气比较顺,心态平和,彼此交往谦让有礼,互敬互助。试问,如教师缺乏权利安全感、缺乏公平公正感,他又如何做到心态平和?没有平和的心态,又如何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没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如何能采取健康的方式去处理人和事?没有健康正确的工作方式,又如何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教师之间的和谐、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事之间的和谐?没有了和谐,又何来的团结互助、体谅宽容、积极向上?没有了这些,领导、教师、家长、学生所期望的中考成绩、高考成绩又从何而来?

可以说,在学校工作中,教师是学校建设及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最需要和谐的一个群体。所以说,对教师的帮助和关心不可或缺,工会的工作不可或缺,工会组织不可或缺。

遗憾的是,目前在某些中小学校中工会工作行政化、边缘化、庸俗化和季节性、福利性、配合性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不可替代性不明显、影响力不高的局面没有在根本上扭转,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不少中小学工会还习惯于以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去组织工会活动,对教职工提出要求多;配合党政工作多,工会自主活动少;文体娱乐活动多,维权服务活动少;传统活动多,创新活动少。这其中的原因是很多的,但要真正扭转乾坤,恐怕要靠工会自己了。

如何提高中小学工会的影响力,以构建和谐教工之家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坚持以人为本。

什么是以人为本?怎样坚持以人为本?最近,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落实到教育工会工作中,就是各级教育工会的一切工作要坚持以教职工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促进教职工的发展为着眼点,以依靠教职工办学为着力点,以力求教职工满意为落脚点。教育系统构建和谐社会是要构建和谐校园,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和谐的教职工劳动关系,从而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较高、骨干稳定的教职工队伍。各级

教育工会的任务是建立健全引导好、保护好、调节好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制度、机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教职工在学校的劳动经济权利、政治民主权利、教育教学权利、自我发展权利,落实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如果落实到心理的层面上,我认为工会应该努力为教师争取更开放的人际空间,更宽松的工作氛围和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支持。在肯定

教师的教育者角色的前提下,我们首先应想到教师也是普通人,作为普通人,教师也是一个需要继续社会化的人,而不是什么所谓的“完人”,他们同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争取社会、家长、管理者更多地宽容、理解、倾听教师的心声,关心教师的情感需要,更多地支持、帮助他们。当然,学校领导也是教师中的一员,学校领导要比普通教师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所以普通教师(包括社会各界人士)也应理解、宽容学校领导,不要过多地求全责备。所有的理解都应该是双向。

湛江一中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有益而深入的探索,就举近三年的事例吧:湛江一中多次派送班主任参加C证、B证、A证心理教育教师培训,后来还请心理专家上门进行C证心理教育教师培训,所有教师均可自愿报名参加;湛江一中于2003—2005年聘请西南师范大学教授来校对教师进行研究生课程培训,也是所有教师均可自愿报名参加,学校给予参加培训的教师补助70﹪的培训费,能取得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学校还给他补助100﹪的培训费,另外还资助、支持多名教师参加其他大学的研究生培训,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机会。湛江一中实行教学上以老带新的政策,三年以内的新教师可以选择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作为自己的指导老师,这样,一方面老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更多的肯定自己、完善自己,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新教师在受指导的过程中缩短了自己盲目摸索的过程,更快地成长起来,新老教师在交流教学心得的同时,也交流了情感,融洽了关系,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所有的助人者和被助者,都会不由自主地在互助中崇高。湛江一中还多次组织或组织参与了各类比赛活动,包括课堂教学竞赛、录象课比赛、说课比赛、各种各样的文娱体育竞赛等等,而这些竞赛也往往是全体动员,竞赛成绩凝聚集体智慧,为实现教师之间的团结互助提供了广阔空间,为教师个人展现自我才能提供了广阔舞台。湛江一中多次组织教职工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让教职工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扩大了教师视野,让教师更多地关注国家大事,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湛江一中每年均奖励在教学教研上有成就的教职工,出版《教研花果集》,联系出版社结集出版教职工优秀论文,联系印刷厂结集印刷教师个人论文集或由教师指导、策划或主编的班刊班报,发动广大教职工参与国家子课题的实验,最大限度地鼓励、支持教职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给予教师更多的荣誉感、受重视感以及温暖感,从而在平凡的岗位上产生不平凡感……凡此种种,都是以人为本的举措,她关注了教职工的情感、意志、兴趣、需要。学校,已经成了教职工成长与施展才能的地方;她更是教职工精神的家园,已经成了教职工学习的园地、教育的课堂、活动的场所、沟通的桥梁、竞赛的舞台、互助的集体,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健康发展。

另外,我认为还可建立健全教职工服务咨询网络。建立教职工心理咨询热线,聘请心理专家,接受教职工心理咨询和心理调适服务。建立教职工法律服务中心,聘请法律专家,为教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司法援助。建立女教职工学院,为教职工提供女性健康、家庭生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讲座、报告、咨询、辅导服务。建立教职工车辆服务中心,提供教职工车辆保险优惠、使用保养讲座、车友活动组织等方面的服务。建立大龄青年联谊中心,为青年教职工交友搭起桥梁。

二、落实维权职责

要落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就要准确把握“合法权益”的含义。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有劳动经济权益、教育教学权益、自身发展权益以及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

那么如何维权呢?目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实行“直议制”。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一种“代议制”,具有效率高的优点,但也有民主程度较低的弊端。普通中小学教职工人数不多,完全高中一般在100-300人,初中100人左右,小学50人上下,多数学校每一周或两周有一次教师集中学习的时间,客观上不存在召开全体会议难的问题。中小学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实行“直议制”的教职工全体会议制度。会议还要切实落实工会作为教职工大会工作机构的职责,防止党组织越位、行政错位、工会缺位的现象,并确保大会主席团成员中教师占多数。

2、推行票决制。教职工大会通过议题的方式一般有无记名投票、举手表决、鼓掌通过等形式,应该明确这三类形式的适用范围。以往一般中小学均采用举手表决或鼓掌通过的形式。这对于一般议题的通过问题还不大,但对于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议题、方案的通过时,不少教职工因为在领导的眼皮底下,不敢大胆、公开地表达自己反对、弃权的意愿,从而造成部分教职工权益被“合法”侵害。

3、执行校务公开制。校务公开是维护教职工对学校事务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制度,是学校党政工齐抓共管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工会要在其中发挥监督作用,建立“二报告一测评”制度。即学校校务公开工作方案(或办法、细则)和校务公开工作总结要向教职工大会报告,接受教职工的审议,落实教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此基础上组织教职工对学校校务公开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建立教职工校务公开工作专门委员会(小组),履行日常监督职责,听取、收集、反馈教职工对学校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建立健全教职工利益诉求的表达、反映、沟通、解决机制。教职工利益诉求能否有效、便捷、无顾虑地得到表达、反映、沟通和解决是衡量一所学校民主建设水平的一个标志,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学校的必然要求。除了教职工(代表)大会、教师座谈会、校长信箱等传统形式外,目前还可以建立定期的学校民意汇集制度和专题的听证会、研讨会制度。工会可以定期召开教职工自愿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投诉、举报、意见、建议。平时开设教职工信箱(或电话、电子邮箱等),确定专人负责接受、收集教职工署名或匿名的投诉、举报、意见和建议,定期汇总,向学校党政部门和上级相关部门报告,并作好相关问题的沟通和调处解决工作。针对教职工反响比较集中、强烈的问题,召开专题听证会,就教职工关注的问题由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作解答和说明。召开专题的研讨会,充分发挥教职工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使学校的决策更民主、科学。上级教育工会还应建立教职工投诉中心,通过专人接待、电话接听、网络接收、信函处理等渠道接受教职工的投诉、举报、意见和建议,及时向有关部门沟通、反映和协调、解决,并及时反馈。

发挥工会职能构建和谐教工之家 篇2

1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 营造和谐民主管理氛围

单位工会组织是职工的“娘家”,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就是工会最根本的职责。工会组织无论在任何时期, 都要牢固树立职工利益无小事之观念, 时刻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重点, 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良好氛围。这主要表现在: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单位管理方面要维护职工的参与权;在参政议政方面要维护职工的知情权;在安全生产方面要维护职工的生命权;在职工教育培训方面要维护职工的受教育权;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要维护职工享受权。

维护单位利益。工会组织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在单位与职工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 使单位的决策、领导的意图及时向职工宣教与落实, 使职工随时了解单位的方针、政策以及各类规章制度, 并及时征集职工意见及建议反馈至单位决策层, 使之决策更具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 做到政令畅通、上下同欲。使每位职工都善于思考, 敢于进言。

作为工会组织, 要做竭力推进民主管理的倡导者与维护者, 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天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提倡人性化、亲情化管理。讲究工作方法, 讲求管理艺术, 与人为善, 交人交心。多一些沟通, 少一些积怨, 多一些理解, 少一些误会, 创造和谐环境。

要充分体现“顺民心、合民意”, 工会干部就要经常深入基层, 到职工中去, 与他们沟通与交流, 掌握思想动态, 倾听他们的心声。并通过调研、座谈、对话、恳谈等多种形式, 让职工说出想说而无机会说的话, 管理层听到想听而无机会听到的话, 使职工有话能说, 有话敢说, 有话有地方说。不苦闷, 不憋屈, 不抑郁。从心底感受到工会组织是“娘家人”, 自己是单位的主人, 是单位大家庭中的一员, 由此形成一种责任感与荣誉感, 焕发出工作热情, 发挥聪明才智, 展现自我价值与魅力, 参与单位管理与决策, 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 以利单位健康发展。

2 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 是实行民主管理的制度保障

要切实实行民主管理, 必须要建立健全一整套民主管理机制。一要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使单位的方针、政策、发展目标, 能充分代表广大职工的意愿, 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 得以充分肯定与完善;二要实施民主评议制度, 单位领导干部要接受职代会对其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评议, 既要评议领导班子的集体情况, 也要评议领导成员个人表现;三要健全政务公开制度, 单位重大决策、单位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等, 都必须公开, 使广大职工参与民主决策, 行使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

公开是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只有坚持一切相信职工、一切依靠职工, 落实班组职工的知情权, 工作过程中尽可能让职工参与进来民主监督管理才可能取信于民。通过班务公开, 民主管理这一平台, 一方面可保证班组工作氛围相对轻松;另一方面可减少员工因猜疑而产生的抵触情绪。总之要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3 开展送温暖活动, 推进干群关系和谐

工会是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抓好送温暖工程, 就是把党组织的关怀及时送到职工的心坎里, 满足职工精神上的需要, 从而加深干群之间的感情, 拉近干群之间的距离, 推进干群之间的关系和谐。西方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单位管理的对象是职工, 要协调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增强单位的凝聚力, 就必须考虑到职工的需求、满足。

基于这样的认识, 单位工会需开展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慰问活动, 以满足职工多种需要。如:针对职工工作压力大, 身体素质下降的实际, 工会建议的每年为职工检查身体, 保证了职工及早发现病情, 及早治疗, 满足了职工身体健康的需要;工会及时慰问生病、住院、家庭困难的职工, 把领导的问候, 集体的温暖带给职工, 满足了职工情感需要;对新分配到单位工作的大学生, 举行座谈会, 对他们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给予关注, 并邀请“老”职工传授经验, 满足了新职工的归属需要;对职工、职工遗属在身患重病时能及时办理赔付手续, 并及时慰问、送温暖, 满足了患病职工的情感需要;单位大力表彰先进工作者、先进集体, 使职工学有方向, 赶有目标, 满足了职工自我实现的需要。

工会从职工的实际需要出发, 开展一系列的送温暖活动, 把行政领导对职工的人文关怀落到了实处, 融洽了干群之间的感情, 能够有效地促进干群关系的和谐。

4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管理心理学告诉我们: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 除了依赖个体认知、动机、态度、能力、个体因素、领导、团体与组织行为之外, 职工的心理卫生与保健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发挥, 要有健康的心理作为前提条件。所以, 创造有利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与心理环境, 是单位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单位应经常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近几年, 集团工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 为营造和谐的单位人际关系, 促进职工的身心健康, 达到身心发展和谐做出了贡献。如篮球赛, 打乒乓球等, 既锻炼了身体, 缓解了职工的工作压力, 又加强了相互间交流和友谊, 身心得到愉悦, 促进了身心发展和谐。又如庆“七一”演讲比赛、团拜会等, 为职工搭建展示个人才能的平台, 促进了职工基本素质和修养的提高, 使职工的创造个性与天赋得到张扬。

和谐能够凝聚人心, 和谐促进事业发展。单位奏响和谐的旋律, 将会为单位的发展和职工的成才注入活力, 使单位的组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营造和谐的单位氛围, 促进干群之间、职工之间的关系和谐, 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单位稳定持续的发展, 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工会要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依靠广大职工, 通过畅通民主渠道, 营造民主氛围, 健全民主管理制度, 乃是工会组织实行民主管理之重举。

5 树立工会干部的良好形象, 促进工会工作顺利进行

集团工会现有17分会, 分会主席都是兼职并担任领导岗位, 掌握和运用工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相对薄弱, 并且时间、精力均有限, 为此, 在加强自身学习的时候, 应该强化工会干部的队伍建设。

主动学习, 完善自我。为了让自己不做上台讲话的“喇叭”, 解决职工思想问题时的“哑巴”, 我先后学习了工会理论知识、法律知识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 并坚持做好读书笔记, 本着“缺什么, 补什么”的原则,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日常工作中养成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记录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并每周总结的习惯, 凡事日事日毕, 做到有计划、有总结, 不断积累工作经验。

总之,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企业, 重要的是让员工成为和谐幸福的工作者, 就一定会凝聚力量, 成就伟业。作为工会组织, 要积极做好“顺民心、合民意”的倡导者、践行者, 以民主管理为强局之本, 以民主管理为维权之源, 以民主管理为和谐之魂。

摘要:促进单位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单位工会组织作为联系上下级的桥梁和纽带, 只有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下, 认真履行工会的基本职能, 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投身到单位的各项工作中去, 才能推动单位的健康和谐发展。

发挥工会职能构建和谐教工之家 篇3

1.在围绕公司安全生产、服务企业和谐稳定发展中作出了显著成绩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发展重中之重。多年来,皖铜公司工会积极配合安全生产部门,始终坚持抓好安全生产,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的合法权益,促进安全工作顺利发展。该公司工会抓安全工作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首先,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患未然”的方针,做到思想重视管理到位;组织健全责任明确;措施得力操作规范。其次,该公司工会从建章立制入手,以制度建设去约束,靠制度去规范。公司工会配合安监、人资部门抓好职工安全宣传、岗位培训等工作,扎实抓好“两措”落实工作。该公司从1999年以来,每年坚持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百万机组集控甲班荣获了2012年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荣誉称号。工会专兼职干部经常深入生产,检查安全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将事故隐患反馈给安全生产部门,从而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落实劳保用品、防护用品是否齐全、完善。在检修时组织专人到现场检查劳保制度执行情况。每年开展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和春秋季安全大检查、迎峰度夏反事故演习活动中,工会干部都积极参与、广泛宣传,为安全生产起到了保驾护航作业。

2.完善职代会制度,坚持厂务公开,在推动企业和谐稳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该公司坚持每年两次的职代会制度,不断完善职代会制度体系,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凡是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公司改革体制等重大决策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都要提交职代全讨论后才能实施,让职工参与公司管理与监督,使职工的民主权力得到充分履行。职代会上公司工会主席代表职工方与企业方签定工资集体协商合同,在企业中形成利益关系和谐的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和职工利益的双蠃。每年召开厂情发布会,坚持厂务公开。

3.深入开展岗位学先进、树标兵活动,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该企业从2000年起,在公司范围内广泛开展以“岗位学雷锋树标兵”为主要内容的评先评优活动。公司工会每年评选20名先进个人,在先进个人的基础上再推荐10名十佳职工标兵。在评比过程中,实行层层把关。对不符合条件的,坚持不予评选,宁缺勿滥。因此,该企业所评选出来的标兵在职工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成为职工学习的榜样和比学超赶的目标。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召开公司大会给予表彰。从2010年开始,每年还组织十佳职工标兵外出旅游参观。用这些职工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事实,激励职工爱岗敬业勇于奉献开拓进取,将学习先进、赶先进精神贯穿到实际工作之中,增强了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和发展后劲。特别是在百万机组建设过程中开展的劳动竞赛,有力地促进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4.围绕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劳动竞赛,促进企业改革发展

近年来,公司工会始终坚持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通过建功立业、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广泛开展,较好地促进了公司生产任务的完成。一是该公司工会每年扎实开展迎峰度夏劳动竞赛活动。2012年迎峰度夏期间公司共发电22.6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3.5%,充分展现出百万机组的先进技术水平。公司荣获了安徽省迎峰度夏先进单位称号。二是精心组织百万机组首次B修立功竞赛活动。共评选出先进集体5个,先进个人15名,为全面完成全年发电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广泛开展技能比武活动。公司工会紧紧围绕百万机组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先后组织开展了钳工技术比武、电工技术比武活动。同时,还支持分工会开展各项技术竞赛活动。如:发电部举办了百万机组仿真机全冷态启动操作竞赛、热控专业开展反习惯性违章知识竞赛活动、粉煤灰公司举办地磅技能劳动竞赛活动。还开展了“双增双节”、 “金点子”和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将此项活动纳入分工会季度考核之中,制定了《合理化建议奖励细则》,仅2012年就收到合理化建议200多条,受奖励职工63人,为振兴公司建言献策。

5.搞好扶贫送温暖工作,真诚为职工排忧解难,为企业和谐稳定发展解除后顾之忧

该公司工会多年以来坚持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积极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对于考上二本以上的贫困家庭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工会始终把扶贫送温暖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积极做好企业职工的帮困互济工作,做到职工生病必看,有思想问题必谈,有困难必帮,职工家庭及邻里之间出现矛盾纠纷必登门说解,职工患重大疾病或遭受天灾人祸必探视慰问及适当补助。每逢节日,还要对特困职工离退休职工烈军属进行慰问。真心为职工排忧解难,让职工真切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公司工会每年还发动职工向公司扶贫联系点特困群众捐献爱心,并适时地参与其它社会救助活动。

6.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精神生活,营造企业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发挥工会职能构建和谐教工之家 篇4

谢久智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日前下发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准确把握本地区劳动关系的现状和特点,深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举措,创新工作思路,健全体制机制,推动全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上新台阶”。作为代表、维护职工利益的工会组织,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职责,发挥维护社会和企业的稳定、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作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源头参与科学维权。《意见》强调:“要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和社会力量,以打造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安全网为着力点,对职工合法权益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维护”。工会源头参与科学维权,提高维权能力,就是通过源头参与平等协商,摆正劳动关系主体双方责、权、利对等关系位置,防止失衡。一是代表职工参与企业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和重大改革方案的出台,防止职工利益受侵害。具体操作上,按照《劳动合同法》要求,企业工会帮助、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工会要参与劳动合同文本修订,尤其是涉及劳动权利、福利待遇等条款。二是工会依据《工会法》、《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支持平等协商与签订集体合同相协调,重在平等协商;坚持把职工关心的劳动关系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重点,不断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增强集体合同制度约束力,提高实效性放到突出位置来抓。

保障职工当家作主。《意见》强调:“建立健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在中小企业集中的地方,建立区域、行业职代会制度”。保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行使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要求。为此,工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职代会为主的民主管理制度,在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重点开展职代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非公企业和工业园区提高职代会的覆盖率建设,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切实维护好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实现企业、职工“双赢”。要把深化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构建和谐劳动者关系的重点来抓,提高企业经营者管理层和职工平等协商,相互监督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

发挥预警化解作用。《意见》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将劳动关系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内容,定期分析研判本地区劳动关系发展状况,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涉及劳动关系的突出问题”。准确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影响劳动关系稳定的问题,把劳动关系争议纠纷化解在矛盾的萌芽之中,是工会组织发挥预警化解作用的体现所在。工会组织在实施诸多的工作职能时,要发挥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形成工会系统常态运行的、自上而下的预防预警机制。工会组织参与劳动争议纠纷调解,要从维护职工利益出发,寻找各方利益平衡点,尽可能采取调解、和解方法,做到案结事了,要注重调解程序的正当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维护职工文化需求。《意见》指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教育引导企业经营者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关爱职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高职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职工合法权益不仅包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还包括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仅要维护职工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而且要维护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职工,用先进文化引导和推动和谐劳动关系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会要引导职工在观念上与企业文化达成共识,帮助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技术素质,让职工了解企业文化的精神,了解企业奋斗目标,认同企业发展的价值观,认同企业精神、认同企业的经营理念,激发职工共同参与企业的管理,提高职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培养职工的团队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让职工在思想观念上与企业达成共识,从而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意见》强调:“工会组织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牢固树立‘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工会维权观,不断提高维权能力”。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工会不断提高整体水平。从维权的作用特性出发,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同时,以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工会组织和干部要审时度势,大胆探索。要敢于反映和表达职工的意愿和要求,要敢于维护劳动者作为弱者在劳动争议中的权益。二是工会干部要加强自身的学习锻炼,系统掌握有关协调劳动关系的各项法规制度,积极吸收和借鉴新经验新方法,用心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服务力。要按照全总的要求,大力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在服务职工中增进对职工的感情,使干部政治智慧的增长,服务本能的增强,深深

发挥工会职能,营造和谐企业环境 篇5

[内容摘要]国有企业工会组织是企业党政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为企业产业经营、科研攻关、和谐稳定中心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认真履行工会职能,团结广大干部职工,凝聚人力,汇集民智,为企业发展营造团结稳定的内部环境。

[关键词]工会和谐企业内部环境

国有企业的和谐发展,需要一个团结稳定的内部环境。作为党在企业中和干部职工保持密切联系的纽带,工会组织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自己的工作方法,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能,完成自己关心职工、团结人心、服务大局的使命。

一、要加强自身组织建设,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

打铁还要自身硬,工会组织要正常履行职能,就要不断加强自身组织建设,打造一支组织有力、职工拥护、领导放心的队伍。首先要健全工会组织机构,完善队伍建设。作为一家企业,工会组织要有自己独立的机构,有自己完整的人员配置,有明确的职责范围,更要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其次要认真加强政治学习。认真学习党的基础理论指示,认真学习时事政策,认真学习了解党的大政方针政策,了解上级的有关文件、指示精神,了解上级工会组织的工作动态,了解企业内部的规划和当前的中心工作,使工会干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再次,加强业务能力学习。工会组织有自己特定的职能范围,工会组织要组织工

1会干部加强业务能力学习,熟悉工会工作政策法规和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为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支自身素质过硬的工会队伍,才能经得起工作考验,搞得好工作,发挥好作用。

二、发挥工会职能,搭建民主管理的平台。

工会组织是“职工之家”,是企业中群众基础最广的组织,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会的职责,既要认真倾听职工心声,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又要为企业决策做好参谋,为企业发展理顺矛盾。工会组织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搭建民主管理的平台,为企业发展营造团结、稳定、宽松的环境。一是要把维护职工的生命财产权利作为头等大事。生命重于一切,安全生产无小事,工会组织要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让安全生产、安全规范在职工中入脑入心,安全事故防范于未然。二是要维护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参与权。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职工具有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工会组织要通过各种有效地途径,拓宽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有效形式,让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使企业决策透明,操作公开,群众知晓,广集民智,广聚人心。三是要做好公务公开,切实维护职工的知情权。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发展,打破吃“大锅饭”时期一碗水端平的现象,经济收入、地位也在逐渐被拉开,在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制度下,决策的主导权主要归结于企业的管理者。但是,民主集中制的实行,更需要广集民智,企业公务公开是广集民智最好的途径,大到规划、计划出台、人事任免、工

资福利、大额资金使用,小到工资奖金发放、小宗物资采购等等,都要让职工知道来龙去脉,尊重职工知情权。四是要维护职工其他合法权利,维护企业的稳定。企业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社会成员的企业员工要享受发展带来的福祉,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群众基础广泛的特点,切实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搭建民主管理的平台,职工的合法权利要得到尊重和维护,但是,有时候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会发生矛盾,个人利益或者小集体利益要让位于全局利益。在矛盾出现的时候,工会组织要起到桥梁作用,搭建职工和党政沟通的平台。一方面把道理讲清,让职工了解企业的发展规划,福利政策,认识任免,规章制度,理顺利害关系;另一方面,把职工的诉求及时反映到党政领导人,完善决策。

三、坚持面向基层,以人为本谋发展。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是企业生存、发展赖以依靠的力量源泉。在企业中,广大干部职工是企业发展的实践基础,思想、理论创新源泉,发展需要依靠人,发展目的是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让干部职工享受企业发展成果。工会组织在开展工作时,要面向职工,坚持以人为本。工会组织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工作,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组织对职工的关心和帮助。一是要坚持面向基层、以人为本,增强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现在企业特征的集中体现。国有企业工会组织,要面向基层,坚持

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要从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入手,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同时要以落实民主管理权责为重点,不断拓宽民主管理范围,切实体现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二是要提高企业吸人才、引人才、留人才的氛围。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成为现代企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干部职工,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科研人才,他们往往决定企业的发展命脉。工会组织要协助党政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举荐人才,让德才兼备的人真正得到重视,真正在能发挥自己实力的岗位上锻炼,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要善于发现企业中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典型鼓舞人,带动人,激励人。要尊重普通工作人员,平日里有关心,急难事有人帮,做出成绩有人发现,思想波动有人交谈。

工会组织是企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在工作实践中,要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发挥职能,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职工的贴心人,领导的放心人,决策的顾问人。

参考文献 [1] 卢辉联 张新颖.论企业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现代商贸工业,2007第11期

发挥工会职能构建和谐教工之家 篇6

构筑和谐劳动关系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没有和谐的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呈现出显性化、复杂化、激烈化的趋势,群众性事件逐渐增多。面临这样的形势,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既是摆在现时期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政府、工会组织和企业组织所面临的一项不可回避的课题。构筑和谐劳动关系,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推进和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理顺工会体制,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条件。

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是工会组织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工会组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随着企业改革的逐级深化,工会组织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工作思路显得明显滞后。建立工会新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创建市场经济体制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保证。

(一)建立学习型工会组织,锤炼一支高素质的工会队伍。和谐的劳动关系与学习型的工会组织建设密不可分。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员工既是建设学习型企业的基本条件,也是形成和谐劳动关系的有力支柱。所以,加大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学习,既是提高职工知识业务素质,解决技术工人匮乏的一大措施,也是迈向学习型社会,构筑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步骤。通过开展理论学习、教育培训、技术创新、技术比武等各种形式的“创争”活动,达成企业经济发展与员工个人进步之间的和谐,同时也实现了双方利益的均衡、机会的公平、心态的平和。创建学习型组织建设要注重体现和谐劳动关系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由此创建学习型组织成为双方利益的平衡“杠杆”,实现劳动关系主体双方走向互利双赢。

(二)发挥工会组织主观能动性与争取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当前,有些地区由于地方政府的不重视,对职工合法维权上缺乏管理力度,导致基层工会在发挥职能上出现了错位,未形成合理规范的工会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是做好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的基础。各级工会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还要善于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善于争取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这是做好工会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把工会组织建设与政府职能部门和本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更好地结合与统一起来。争取把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目标中去,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在党委的领导下,成立由工会、党委、宣传、统战等部门参加的企业组建工会工作协调领导机构,以统筹协调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研究有关重要政策措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三)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增强工会生命力。一是工作方法思路要创新。改变过去单纯依托企业建立工会组织的办法,采取单个企业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多个小企业建立联合会等多种方式,以“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攻势,加大工会的组建力度,不断提高工会组建率、职工入会率和职工的覆盖率。二是在运行机制上要创新。在建会程序和职工的入会手续上,适应新时期企业的特点,力求简便、灵活、易行,千方百计把职工组织起来,充实完善,逐步规范。探索流动会员会籍管理办法,保证会员流动到哪里,会籍关系就接管到哪里。三是领导体制要创新。对改制企业要建立起工会联合会或小企业工会联合会。在从事多种经营或第三产业的企业中建立行业工会联合会,发挥地方工会和基层工会的双重职能。

(四)工会在发挥职能和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上应丰富载体多样性。

工会维护职工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和劳动经济权益主要集中体现在职工代表大会、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上。从目前状况来看,与之相辅的厂务公开制度、劳动合同制度、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劳动关系矛盾预警机制、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制度等群众性劳动安全卫生监督制度、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和法律援助制度早已名存实亡,形成制度与保障的分体状态,职工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主人翁地位。建立和完善适应新时期创建和谐企业的举措显得尤为重要。工会开展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职工民主管理上,不可能只靠单一地职代会来完成解决具体问题和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借鉴有益的国际工会运动经验,形成多元化的劳动关系协调保障制度。

二、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职工权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石。法律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手段,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是实施企业与职工双方权益保障的基础。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劳动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基本依据和保障。但是,由于现行《工会法》和其他相关法规的软弱无力,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上显得力不从心。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全国劳动关系领域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仅为57.1%,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制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普遍偏低,私营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仅为30.5%。在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有的劳动合同中存在内容不规范、形式化现象,甚至还存在“霸王条款”违法行为。《劳动法》颁布实施后劳动合同制度开始实行,对规范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稳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加大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增强职工法律保护意识。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途径和手段主要体现在《工会法》、《劳动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中。要想建立和谐稳定的企业内部环境,维护好

职工的合法权益,把劳动争议尽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必须首先宣传好《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常识,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觉执行《劳动法》和《工会法》的有关政策和广大职工依法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企业工会要充分利用职工教育阵地和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劳动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减少和避免各种矛盾和纠纷的发生。同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日常工作之中,做好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职工树立以企业为家的意识,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新颁布的工会法实施后,邯郸市漳滏河灌溉供水管理处充分利用板报橱窗、内部报刊及定期集中学习等形式,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职工的法律意识,教育职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及劳动纪律,全身心投入到灌区发展之中,为在灌区建功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工会要以各种法律法规为桥梁,沟通双方劳动关系。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工会要牢牢把握职工总体受益的原则,考虑职工个体的差异和承受能力,最大限度地协助企业把职工的公积金、养老金、医疗金、以及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事落实到实处,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因此要特别注意督促和监督《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的执行和落实,引导组织职工学习法律知识,使职工自觉遵守法律,依法维护自已的权益,确保把和谐的劳动关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同时,还要依法督促企业对职工的培训教育投入,把培训当作一项最大福利,让职工终身受用。

(三)加大劳动关系协调的立法、执法力度,尽快形成劳动关系协调的法律、法规体系。一是抓紧制定出台集体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法、最低工资保障法、劳动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协调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加强对国家有关部、委制定的部门规章的清理工作,及时废除、修改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与客观实际不相符的有关部门规章,逐步形成科学、合理、完备的劳动关系协调规章体系。三是加大劳动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及时纠正处理各类违法行为,确保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劳动行政部门要发挥劳动监察机构的作用,及时地查处各类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对于录用童工、拖欠工资、拒绝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费等违法行为,要加大监察和处罚的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完善协商机制,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平台。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协商机制和集体合同制度是企业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制度,是职工与企业自主协商解决劳动关系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加强企业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邯郸市人员聘用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的漳滏河灌溉供水管理处,充分调动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严格按照规程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经充分讨论酝酿、平等协商、几易其稿,就涉及职工关心的工作报酬、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生活福利等问题达成了共识,并由工会代表职工与单位签订集体合同,规范双方劳动关系,体现了劳动关系的合法性和共同决定权,提高了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权利。由于措施得力,保障到位,在和谐的氛围中,圆满完成人员聘用制改革的任务,其经验在全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交流,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三、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劳动关系不稳定的根源在于体制上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缺失与断裂。劳动关系协调就是劳动权利义务的设定和维护,劳动关系协调的基本目的是既要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又要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不可取代的平衡仪、减压器,也是促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经验与现代工人运动史告诉我们,只有建立

协调的劳动关系体制,才能使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增加沟通,获取信息交流,达到最可能的利益平衡。

(一)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劳动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沟通渠道。对企业而言,能否建立一套合法、高效的劳动管理制度,与企业领导层对劳动法规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企业可以结合我国国情和地方企业特点,通过有关制度制定监管机构建立一套逐步完善的劳动管理制度。也可以地方政府和工会组织等部门组织企业举办经验交流会的形式进行交流,还可通过咨询机构、仲裁、法院等部门收集典型案例等形式,宣传劳动法的知识,增强企业的守法意识,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劳动管理制度和建立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正确的导向。

(二)充分发挥企业工会职能作用,为职工行使民主权利保驾护航。一是健全工会干部协管机制。工会组织自身对干部的管理、考核、选用、奖惩没有形成系统的、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机制,影响到工会干部的积极性,不利于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二是坚持做好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企业的发展大计、工作思路、工作安排、财务预决算及审计结果、业务招待费使用、企业福利费、公积金的使用,以及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要在职代会上向职工代表报告并经职工代表审议通过。让职工代表在参与企业管理、实施民主监督过程中,折射出一个企业和谐的民主气氛和职工与企业管理者的和谐关系;三是做好厂务公开工作,满足广大职工的知情权。职工对企业的知情权是创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要素之一。通过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公开,最大限度的让广大职工了解企业的措施制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了解与自已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满足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

(三)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队伍建设,有效地化解内部矛盾。能否有效地协调企业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关键在于劳动关系协调干部队伍是否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通过强化协调队伍的建设,培养造就一批精通法律、熟悉业务、热心为职工服务、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干

部队伍,以适应劳动关系协调的客观需要。首先,要建立好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劳动争议调裁员、劳动争议仲裁员、劳动监察员,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其次是要对担任协调工作人员的学历、能力、政治素养等综合素质把关,确保它们能够适应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实际需要。三是对担任协调矛盾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项业务培训,对有培养前途的人员,要脱产进行深造,尽快培养一批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专业人才。

发挥工会作用 构建和谐企业 篇7

一、依据自身特点, 明确地位和作用

在构建和谐企业过程中, 医疗单位的各个部门所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只有发挥出合力, 才能构建和谐企业。工会作为一个群众组织, 不应等同于其它的某个职能部门, 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 充分发挥自身的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参与职能、教育职能, 在构建和谐企业中起协调、协商作用, 通过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和谐企业的建设中来。

二、监督做好厂务公开, 推动和谐企业建设

以职工代表大会为载体, 积极探索实现企业民主管理的新途径, 采取多种形式扎实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 努力建立健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管理、运行、监督和约束机制, 为公司健康稳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把职代会作为厂务公开的基本载体和主渠道。公司始终把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厂务公开的基本载体, 通过进一步提高职代会质量、丰富职代会内容、规范职代会程序, 使职代会这一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群众参与的源头形式, 在厂务公开中较好的发挥了主渠道的作用。公司坚持每年在召开职代会之前召开预备会议, 使职工代表有充足的时间讨论职代会议案, 广泛征询和听取代表意见;在职代会上, 职工代表共同审议企业的发展规划、生产经营目标、企业的重大决策以及审计工作和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等内容;在职代会闭会期间, 通过职工代表组长联席会议形式, 审议和通过企业不断出台的改革措施和重大事项。这些有效的民主管理形式, 为职工源头参与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创造了条件。

坚持“三个原则”, 推行厂务公开。凡涉及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公开;凡涉及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问题必须公开;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公开。公开内容包括:企业经营、发展规划和生产经营状况;企业重大改革、资产重组、重大投资、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重大决策;中层以上干部任免;医疗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公司在制定重大决策事项时, 都要广泛听取职工群众意见, 职工代表没有通过的政策和管理办法, 公司坚决不予执行。几年来, 职工代表共审议通过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30余项。

三、结合医疗单位企业实际, 充分发挥工会的维护职能

一是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站在职工的角度监督做好全体职工与企业的劳动合作关系签订工作, 保障职工的合法劳动权益。在此基础上, 工会干部还要热情周到地与职工面对面、心贴心, 为广大医护人员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为职工解决好福利待遇等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积极协调各种形式的劳资关系, 协助院方积极维护职工队伍的稳定, 维护各科室的稳定, 进而达到整个企业的稳定, 以此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协助院方解决企业和谐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及时反馈广大医护人员的愿望与呼声, 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热点难点问题。

二是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要进一步拓宽和畅通广大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 特别是涉及医护人员切身利益方面, 比如工资奖金的调整, 各项保险的缴纳、员工福利等相关的制度文件出台前, 要多方征集广大医护人员的想法, 想职工所想, 并如实向企业反映。引导广大医护人员参与讨论、决策和监督, 保证广大员工的权益得到有效落实。

三是工会组织要畅通职工群众诉求渠道。1.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诉求渠道。职代会按规定、按程序召开, 各项职权认真落实, 各工作机构运转高效, 各民主程序发挥作用。在每年度召开的职代会上审议通过了院长工作报告、职代会工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等会议文件。2.加强职代会闭会期间诉求渠道的建设工作。提案办理工作不断加强, 做到了答复率为100%。定期公开经审委员会账目, 让职工群众做到心明眼亮, 精心组织了职工代表巡视活动, 广泛听取和收集一线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为企业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并及时做好厂务公开工作, 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搭建职工展示平台

工会组织应该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建功和劳动竞赛, 激发职工的创造热情和工作活力。大力支持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理论年会, 参观教育、才艺展示等活动, 有一名职工被沧州市总工会授予“沧州市十佳女职工工作者”荣誉称号, 收费窗口荣获沧州市青年文明岗, 财务科荣获河间市妇联颁发的“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

[1]徐利治.新形势下工会的权利和义务[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2]王国藩.厂矿企业如何落实职工的监督权[J].人民论坛, 2011.12.

发挥财税职能 构建和谐楼市 篇8

一、引言

2006年,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从行政、金融、土地、税收等方面多管齐下,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

较大规模的政策调控,但迄今为止,国内大部分城市房价上涨的势头并没有明显改变。2007年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5%。造成房价越调越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调控没有触动现行房地产税制的某些缺陷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要构建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楼市,除依靠行政、金融手段外,更要发挥财税的职能调节作用。

二、现行房地产财税制的缺陷

(一)房地产行业税费过高。我国房地产业的税费名目繁多,负担沉重。目前我国与房地产直接有关的税种多达13种,针对房地产行业的收费项目就更加繁杂。房地产行业税费过高造成多方面的消极影响。

1.加大了开发建设成本,严重扭曲了房地产商品的真实价值,最终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

2.沉重的税负导致大量隐性市场的偷漏税交易。

3.费挤税现象日趋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税收工作,削弱了政府财政宏观调控职能,使得国家税收政策难以发挥其作为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4.收费权利属于基层部门,较为分散且游离于预算外,容易孳生腐败现象。

(二)房地产业税制结构不合理,税收注重流转环节的征收,轻视持有环节的征收。目前我国房地产税制政策基本上是不卖不税,不租不税,一旦租售,则多税并课。从笔者整理的房地产各环节税收(含教育费附加)一览表(见表1)可以看出:中国房地产税费主要集中在流转环节,持有环节只有区区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两个税种,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了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免纳房产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虽未规定个人用于居住的房屋不用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但各地基本上对个人居住用房没有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因此,对个人占用房产几乎就不征税。这样造成有钱人大量购置房地产,占用、浪费了大量土地、房屋资源,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三)一些税收法规的规定给规避税费者留下了漏洞。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8号)本是要加强对个人转让房产的个税征收,按税法规定个人转让房产应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但该通知同时又规定:纳税人未提供完整、准确的房屋原值凭证,不能正确计算房屋原值和应纳税额的,税务机关可根据纳税人住房转让收入的一定比例核定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具体比例在住房转让收入1%-3%的幅度内由地税局确定。这一规定给规避税费者留下了空间,致使政策大打折扣。又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87号)本是要加强土地增值税的征收,但又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有五种情形税务机关可以参照与其开发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当地企业的土地增值税税负情况,按不低于预征率的征收率核定征收土地增值税。给规避者留下了空子,为权力寻租留下了空间。再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将房产赠送他人,不征收营业税,结果出现了大量的假赠与,偷逃营业税。

(四)一些政策缺乏可操作性,严重影响了税收征管的力度,致使税源流失严重。如:土地增值税,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早在1993年即已公布,1994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但该条例及实施细则对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单位及清算条件没有具体规定致使该税种十多年没有依法征收,近期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又如:对个人出租房屋征收个税的规定,由于中国目前的财产登记制度不健全,尤其是不执行私有财产登记制度,严重影响了税收征管的力度,致使不少税源流失。

三、发挥财税职能,构建和谐楼市

(一)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中央党校2006年春季学期进修一班学员的一项课题研究成果指出,目前中国收入分配相当不均,基尼系数为0.46,高于国际上公认的0.4的“警戒线”。按现行分配格局,房价降一半仍然有许多人买不起房屋。要解决大多数人的住房问题,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那就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目前中央高层已高度重视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2006年5月26日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二)利用财税政策,抑制地方政府抵制调控房价的利益驱动。房地产业现在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土地一级市场,各级地方政府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下,大量出让土地,作为积聚财政资金的最好途径。土地交易成了地方政府扩大财源的一个重要渠道,土地收益也成了地方政府的一项主要收入。许多地方土地收入已经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土地已经变成地方政府名副其实的第二财政。并且,土地收益金只是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归属于预算外资金,中央政府鞭长莫及。不仅在土地市场,房地产交易市场的活跃,也为地方政府提供了丰厚的地税收入,很多地方房地产税收占到税收收入的三四成甚至更高。面对如此诱人的暴利,难怪地方政府要对房地产业趋之若骛,也难怪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在地方执行中会大打折扣。因此,改变土地出让金收益分配体制,加大中央分享比例并将其纳入预算制度已成为必然选择。可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城市人口、收入水平、现有居住面积、闲置面积、房价等指标确定土地出让数量特别要明确房地产用地数量。除考虑加大土地出让金中央分享比例外,可考虑将房地产营业税暂时作为共享税,由中央与地方分成。为弥补地方政府财政缺口,解决地方政府负担过重的问题,可实行基数返还政策,即分成后,地方政府实际收入下降后按开始实行分成体制的上一年为基数,由中央财政逐级进行返还。

(三)“明税、少费”,减少简化交易环节税收,增加持有环节税收。这方面国家税务总局地方税司副司长高世星向《财经》杂志作了具体阐述:“改革现有的城市房地产税、房产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增值税,取消相应的有关收费,实现简并税种,构建统一的房地产税制,将是今后地方税务工作的重点。”

“明税、少费”就是要取消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将合理的收费以税收的形式保留下来。

减少简化交易环节税收,一是要降低交易环节的税率;二是随不动产税的开征而取消部分税种。如何减少交易环节税收,笔者认为,当前可采取如下措施:

1.转让环节,根据使用年现对二手房交易实行有差别的营业税率、个人所得税税率,具体税率见表2。对普通二手房营业税免税期先后由一年延长至2年,再由2年延长至5年和强征个人所得税,对炒房者并没有起到限制作用,反而减少了房屋的供给,使二手房市场出现低迷,引起房价上涨。事实上,延长二手房免税期及强征个税,对真正的炒家并没有起到作用。他们一样与开发商、房屋中介、售楼人员配合,炒楼花、签假合同、办理所谓退房、更名、退税的手续。

2.出租环节,调减出租房屋税负,搞活房屋租赁市场。现阶段,仅靠政府财力还无法建设足够的安居房、廉租房供低收入人群居住。在投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鼓励民间资金投资于房屋租赁市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由于现阶段对个人闲置房几乎不征税,对出租行为征予较重的税收,使得一些人宁可让房子闲置下来,也不去出租,有的虽出租了却偷逃税收。因此,对出租房屋的行为,政府应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出租房屋的税收,搞活房屋租赁市场。根据目前房屋租赁收入水平,使房屋租赁的综合税负不高于5%是明智的选择。虽然从表面上看,税率降低了,但实际上却促进了住房二级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将大量的隐性出租房屋纳入正规管理渠道,税收收入不降反升。

增加持有环节的税收就是要做好不动产税的开征工作。鉴于不动产税的开征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现阶段应加强房产税的征收并可将非出租用房的房产税税率适当提高。可借鉴国外经验,引入“第一居所”的概念,对纳税人有多处自用住宅,但其主要居住的一处住所就是第一居所。第一居所人均居住面积在一定的数额之内(如30或50平方米)的部分免征房产税,超面积部分及其他居所一律照章缴纳房产税,同时将计税依据由按房产原值计税改为房产市场价值纳税,使闲置房的房产税高于用来出租时的综合税,盘活闲置用房,使其或出租或转让。

(四)将购房超过30天的退房视销售,照章征收税费。要尽快建立全面、及时、准确的楼市资料统计系统,监测系统与信息发布体系。将全部房源实行网上销售,禁止销售环节中收取定金或所谓“诚意金”的行为,打击房产销售中的欺诈、违规交易、囤积房源和哄抬房价的行为。为打击炒买炒卖行为,可将购房超过30天的退房视同销售,征收税费。

(五)调整契税中普通住宅的界定标准。按照《契税暂行条例》规定,契税税率为3%-5%。财税[1999]210号文规定,个人购买自用普通住宅,暂减半征收契税。2005年国办发[2005]26号文对普通住宅的界定为: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以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的具体标准。允许单套建筑面积和价格标准适当浮动,但向上浮动的比例不得超过上述标准的20%。本轮调控规定“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相应地,契税优惠政策中的普通住宅也应以90平方米为界线,与此次调控政策相协调。

(六)对高档房屋开征消费税。高档住宅、特别是豪华、超豪华别墅,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等稀缺资源,而且容易误导市场价格,引起其他社会成员的盲目攀比跟风,引起不理性的消费行为。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06年上半年,深圳普通商品住宅价格为每平方米7,119.35元,同比上涨18.94%;非普通住宅价格为每平方米13,263.21元,同比上涨竟高达53.57%!开征消费税,可以起到抑制高档住宅的兴建,对稳定房价具有积极作用。

四、结束语

发挥工会职能构建和谐教工之家 篇9

义乌市东河小学 易红艺 *** 学校是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多功能组织,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奠基和辐射作用。学校工会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推动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为人才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近些年来,东河小学教育工会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努力发挥工会自身职能作用,明确新的历史时期肩负的责任,加大维权力度,在维护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代表和维护好教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使工会维权力量不断增强,领域不断拓展,校园内部上下更加和谐,为推进学校的改革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强化以人为本的职能,促进教职工品位素质的和谐

教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能否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构建和谐校园最直接和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强化以人为本,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促进教职工思想品位素质的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保证。工会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应该维护教职工的思想精神文化权益,促进教职工精神生活的和谐,要把努力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组织教职工为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校高水平发展做贡献作为重要任务来抓。

(一)、为了提高教职工的思想品位素质,学校工会强化开展了修师德,正师风、树师表、铸师魂的教育活动。组织教职工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师德教育资料;深入开展 “创新创优,提质提效”主题活动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弘扬优良师德,增强职业道德,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的教育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建立起一种互敬、互信、互帮、互学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促进教职工自身思想品位素质的提高。此外,为减轻教职工面对竞争压力、繁劳工作而带来的身心疲惫,学校工会还积极筹资建设职工活动室,组织开展各项有益教职工身心健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各办公室组织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科技、娱乐等活动,如与兄弟学校的篮球赛、乒乓球赛;校内教职工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篮球赛等。同时开展对教职工心理及职业状态的调研活动,及时了解教职工身心状况,并向有关领导反馈,以便决策时参考。

(二)、努力为广大教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生动活泼的良好育人环境,让教职工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从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职工精神生活的和谐。

二、强化民主监督职能,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的和谐

和谐校园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民主氛围,真正实现教职工当家作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使教职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目标。工会作为职工群众自愿结合的群众团体,是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从实践看,如果学校要出台有关教育教学管理奖励制度,仅仅依靠班子几个人研究一下就马上执行,是不可能顺利落实的。应发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的功能,通过工会组织教职工讨论和酝酿,广泛听取教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再提出试行草案交教代会通过。实践证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为此,学校工会这些年来努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民主管理制度建设:

(1)、发展和完善教代会制度,积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工作。学校在改革发展中,一些制度、方案、措施的出台与实施,会触及教师的切身利益,有的甚至会产生矛盾冲突。工会要充分利用教代会这一维权机制,发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既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学校的改革、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又要旗帜鲜明地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当学校大局利益与教职工个体利益冲突时,工会一方面要引导教师从大局出发,置身于集体的高度看问题,另一方面,对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决策和措施,要理直气壮地建议行政予以纠正,并坚持教代会审议通过。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制度,既能从制度上保证广大教职工享有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又能从制度上充分发挥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作用,这是加强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工作。工会作为教代会的工作机构,要通过大力宣传和扎实工作,使学校领导牢固树立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真心实意地支持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落实教代会的各项职权和代表提案的督办工作,防止教代会走过场和形式主义。同时,要通过加强教代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代表的素质和参政议政的能力,发挥好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2)、以教代会为基本载体,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工作。校务公开是学校的“阳光工程”、“民心工程”,实行校务公开是学校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学校民主建设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推进校务公开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学校行政主持,纪检监察、工会协调、监督,业务部门各负其责,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这些年来,学校工会配合学校行政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工作,从校务公开的实施方法,检查监督等方面积极参与。学校设立校务公开栏,对学校重大事项和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例如,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招生及收费情况;工资、奖金分配方案;教职工聘任情况;职称评聘以及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等都向教职工公开。在公开栏内进行公示或在教代会、全教会上进行报告,使教职工及时地全面地了解学校的工作,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

(3)、积极推进教代会民主评议、监督领导干部职权的落实。在党组织领导下,每年学校工会都认真抓好教代会民主评议工作,引导教职工站在帮助领导、促进学校工作的角度上,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学校领导。把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干部管理部门,供上级党委部门在干部提拔、使用时参考,落实教职工对干部考核、使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强化工会的维权职能,促进教师之间、干群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

和谐校园内涵丰富,涉及到诸多要素,但是最终体现为人与人的和谐,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之间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实质是利益关系的和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经济关系多元化、劳动关系复杂化的情况。尤其是随着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新一轮教师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分配制等具体方案的提出。一些教职工的利益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教职工之间、干群之间的人际关系可能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工会是党组织领导下的教职工群众组织,维护教职工合法权利包括应该享受的政治经济待遇,社会进步的成果以及社会保险等社会福利的权利,这是工会最基本的职责。工会应当关注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因势利导认真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工作,应在学校领导和教职工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和团结的纽带,及时摸准群众的脉搏、了解群众的要求,从政治思想上、经济生活上关心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多做促进和谐的协调工作,强化工会的维权职能。为此,学校工会十分注意抓好以下几点:

1、加大工会源头参与力度,做到维权从源头抓起。这些年来学校工会一直加大工会源头参与力度,积极参与学校对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及有关政策和规章制度的制定,切实把教职工合法权益维护在源头;同时坚持“预防为主,协调为辅”的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原则,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及有关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引导教职工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

学校除国家政策以外的可支配部分的数额增大,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方法加以调节,学校实行岗位聘用制后,根据贡献的大小适当拉开收入的档次。如果收入差距拉得过大,不公不正,教师心里就会不平衡、有想法,就会直接影响教师的积极性甚至学校管理工作。因此,正视利益关系的变化,协调好不同的利益关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这时,学校工会就通过必要的组织、途径和方法预先认真做好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工作,确保学校在改革中教职工情绪稳定,上下和谐。

2、在政治思想上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针对教职工的思想和利益要求,学校工会一直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既统一思想又尊重差异,既提倡奉献精神又保障正当利益,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建设和谐校园的积极性,引导教职工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从教职工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切实帮助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如在政治上关心教职工在成长,组织收听师德教育报告会,积极向党组织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使学校党员队伍不断增添新鲜血液;在业务上组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教坛新秀评比、星级教师评比、学科基本功比武,为教师业务提升提供良好的平台。

3、在生活上关注教职工的冷暖,实行亲情式管理。学校工会在生活上对教职工处处体贴入微。凡有教职工生病住院或女教职工生孩子,工会干部都会到医院看望,带去组织的一片关爱,让他们感到家的温暖;凡有教职工生日,工会干部都会把生日蛋糕和一朵鲜花送到教职工手中,带去一份祝福;教职工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工会干部主动与他们交心;特别对那些因种种原因而造成的特困职工,学校专门进行走访,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送去集体的温暖和工会组织的关爱,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

每年对教职工组织体检,在暑期组织教职工外出疗休养;在“三八妇女节”和重阳节分别组织女教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外出活动,并经常邀请离退休老同志来校参观、座谈。对家庭生活困难职工在教师节或春节期间进行走访慰问。

学校领导全方位关心教职工工作和生活,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努力做到思想上尊重、感情上贴近、行动上深入、工作上依靠,时刻把职工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一方面拉近了领导与职工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有效地增强了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使上下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形成了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健康向上、宽松祥和、团结奉献、争创一流的良好和谐校园氛围。

上一篇:心,要留给懂你的人哲理文章下一篇:世界城市发展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