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MOOC研究热点分析

2024-05-20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MOOC研究热点分析(通用5篇)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MOOC研究热点分析 篇1

摘要 本研究运用知识图谱技术,揭示当前我国MOOC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MOOC本体研究、课程资源建设及实际应用研究、对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影响研究、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变革和影响研究。针对研究热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进一步加强我国MOOC本土化研究,全力打造我国MOOC优质资源体系,不断创新我国MOOC教学模式,加快推进我国各级学校的MOOC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 MOOC;知识图谱;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8-0011-05

2008年,MOOC悄然兴起。一经问世,MOOC就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新的在线教育革命。美国《纽约时报》将2012年称之为MOOC元年。在这一年里,Coursera、Udacity、Edx三大MOOC平台相继成立,成为推动MOOC发展的重要引擎。后来,普林斯顿大学、加州理工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100多所知名大学纷纷加入Coursera。Edx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就与全球12所知名高校签约,为全世界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在国内,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国立台湾大学相继加盟Coursera;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加盟Edx;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同时加盟Coursera和Edx。此外,以学堂在线、超星慕课、智慧树、果壳网、C20慕课联盟等为代表的中国式MOOC应运而生,宣告了中国MOOC时代的到来。

与此同时,我国针对MOOC的学术研究在近几年也呈现井喷之势。2012-2015三年间,共发表1300多篇相关论文。但在MOOC繁荣发展的背后始终伴随一些争议,甚至出现“Anti-MOOC”的声音。如今,在狂热之后,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MOOC这一新鲜事物:MOOC既不是解决当前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也不能对其无动于衷。为了帮助更多的研究者了解当前我国MOOC发展状况和研究热点,本文采用知识图谱的关键词共现分析方法,其成熟的聚类算法和图形化界面,增强了聚类的科学性和可读性,聚类图清晰地呈现了当前我国MOOC研究的总体框架及热点问题,为相关学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研究技术和工具

知识图谱技术 所谓知识图谱,是通过将应用数学、图形学、信息可视化技术、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与计量学引文分析、共现分析等方法结合,并利用可视化的图谱形象地展示学科的核心结构、发展历史、前沿领域以及整体知识架构达到多学科融合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知识图谱目前主要应用于科学文献中的知识发现,用以揭示领域知识结构和领域的研究重点。

知识图谱中最常用的是共词分析法,它通过对一组词两两统计它们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以此为基础对这些词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反映出这些词之间的亲疏关系,进而分析这些词所代表的学科和主题的结构变化,发现学科的研究热点。共词分析中最常用的是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是文献内容、观点、涉及的问题或类别等方面的标志和提示,是文献思维方法的提炼和概括。关键词共现体现了文献之间的关系和研究的交叉点,可以表达某一领域分支的组成,也能够提示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知识图谱工具:BICOMB和SPSS BICOMB(BibliographicItems Co-occurrence Matrix Builder)全名是书目共现分析系统,由中国医科大学崔雷教授和沈阳市弘盛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BICOMB提供了文献计量分析和共现矩阵生成两大功能,可以对来源文献的作者、期刊、关键词、发表时间等文献计量指标进行统计,也可以对统计结果生成共现矩阵,比如作者合著、引文同被引、关键词共现等。BICOMB支持多种文献数据库,如PubMed、SCI以及CNKI、万方等。

SPSS是一款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统计分析的软件,集数据录入、整理、分析功能于一身。SPSS主要优点有:一是操作界面极为友好,输出结果美观漂亮;二是功能强大,提供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因子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功能;三是支持多种输入数据格式,如dbf、txt、xls等。本文使用SPSS对关键词共现矩阵进行聚类,通过对聚类图进行分析,来揭示当前我国M00C研究的热点。2研究过程和方法

本文研究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CNKI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收录了1994年至今的2200多万篇论文,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农学等领域的国内8200多种重要期刊。CNKI数据库每日更新,保证文献的完整性和时效性。具体研究过程如表1所示。

文献信息统计

本文以CNKI的期刊和特色期刊为数据检索源,以M00C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出1333条结果,除去各种通知、评论、资讯、讲话等非学术性文献,共有1319篇,发表时间主要集中于2012-2015年间。最后通过“导出/参考文献”功能,以NoteFirst格式导出所有文献的指标信息。

指标信息整理 把上述指标信息导入BICOMB,提取出所有关键词,然后合并相同意义的关键词,删除无关的关键词。比如将M00C、M00CS、幕课、慕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都统一为M00C,在线教学和在线教育统一为在线教育,混合式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统一为混合式教学等。对一些与MOOC无关的关键词如问题、应用、开放、特点等做了删除处理。根据关键词与MOOC的相关程度,本文选取出现频次≥9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共计49个,累计百分比达40.9%,基本代表了M00C研究的热点,见表1。最后通过BICOMB导出≥9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研究结果与热点分析

把上述得到的关键词相似矩阵导入SPSS 19中,通过系统聚类分析绘制我国MOOC高频关键词聚类图谱,如图1所示,图谱显示我国MOOC研究热点共有四类。

MOOC的本体研究 该类研究主要集中于MOOC的概念、特点、优势、发展历程以及与其他在线教育的比较,包含17个高频关键词,分别是在线教育、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在线课程、学习体验、斯坦福、信息技术、教学视频、学习过程、传统教育、自主学习、课程设计、教学方法、Coursera、学习模式、远程教育、网络教育。MOOC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席卷全球,吸引众多高校、教师、学生以及商业公司参与其中,必定有其自身的优势。学者围绕MOOC本体进行大量研究,对MOOC进行全方位分析与解读,解决了“MOOC是什么”这一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只有真正掌握了MOOC的本质特征,才能把MOOC的教育理念贯穿在具体行动中。具体内容包括MOOC理念、课程开发、平台建设、学习支持等。这些基础研究为我国MOOC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并帮助网络课程开发人员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架,以新的理念和手段推进我国MOOC本土化发展进程。

MOOC课程资源建设及实际应用研究 本类共包含大学英语、MOOC时代、图书馆、图书馆服务、信息素养、课程建设、在线学习、开放课程、网络课程、关联主义等10个高频关键词,内容涉及两方面:一是MOOC课程资源建设;二是MOOC的实际应用。资源建设始终是所有在线教育的生命线,没有高质量的学习资源,MOOC将无从谈起。目前我国大部分学者已对MOOC课程资源的基本建设达成统一意见,比如:课程资源应该是成体系的,而不应是碎片化的;资源设计应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应是枯燥的满堂灌授课;资源组织形式应该简洁明了,而不应导致学生经常性“迷航”;资源建设要以关联主义为指导,而不应再以传统的理念来实施;资源长度应该控制在10分钟左右,而不应再是传统的45分钟的录像;资源类型应该是流媒体的,而不应是需要下载才能播放;等等。MOOC的实际应用主要是依托于MOOC的课程教学以及图书馆资源建设、服务提升方面的实践研究。由于MOOC教学需要学习者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因此此类实践还大都集中在高校,在中小学开展得较少。

MOOC对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影响研究 本类高频关键词是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高等教育、开放教育、MOOC平台、课堂教学、教学资源、教学质量、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一直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发源地和实践场,对整个中国教育信息化进程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MOOC,人人都能够聆听世界大师的授课,能够与全球的学习伙伴共同互动交流,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免费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大学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象牙塔,不再是社会精英的聚集地,这种自由、开放、包容的开放性大学将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同样的教育机会,无疑对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高等教育的公平、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国际化发展,加快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有关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MOOC时代下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外,我国大学如何借助MOOC扩大自身影响力,在全球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对内,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组织机构、管理方式如何实现根本性再造,这些问题都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

MOOC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变革和影响研究

本类包括SPOC、混合式教学、开放大学、大数据、个性化学习、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教学改革、教学设计等11个高频关键词。将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能够为每一位渴望学习的社会成员提供无时间和地域要求、无费用和学历限制的学习环境,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具有积极意义。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MOOC促使教学模式向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转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中心由教师转向学习者,学生成为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2)MOOC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为学生构建个性化学习空间。MOOC借助大数据技术,不仅能在宏观层次上分析大规模MOOC学习者的共性,亦能在微观层次上分析个别学习者的个别特征和个性化学习过程,所有这些都是传统课程无法实现的。

3)MOOC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学习评价方式。传统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来源于教师,主观性较强。MOOC的评价方式既包括形成性评价,也包括总结性评价;既有教师评价,也有学习者的互评。

此外,学者强调在MOOC教学中要注重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资源和环境;也要关注SPOC这种新型的MOOC形式,目前SPOC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对我国MOOC未来发展的建议

从上面的热点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学者紧随教育国际化大趋势,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对MOOC展开研究,取得一些成果。但是在上述有关MOOC的4个研究热点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的研究不够全面,有的不够深入,还有的缺乏具体措施。必须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丰富和充实研究热点所涵盖的内容,以促进我国MOOC更好更快发展。对我国MOOC未来的发展,下面提出四条建议,供学界参考。

进一步加强我国MOOC本土化研究MOOC发源于美国,其授课语言、思维方式等与我国有着先天的差异,如果直接把美国的MOOC平台和课程拿到我国来使用,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我国要从MOOC对国家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出发,大力加强MOOC的本土化研究,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MOOC发展之路,重点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是借鉴与创新的关系。要认真研究国外MOOC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教育的特点,在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平台开发、学习评价、互动交流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MOOC的创新应用。

二是建设与应用的关系。MOOC开发和建设要以应用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优化教学模式为动力,要贯彻落实“建有所用”的理念,切忌全国上下为赶潮流,一窝蜂而上。

三是政府、高校与市场的关系。当前我国MOOC的发展比较混乱,既有高校自主建设的,也有高校联合创建的,还有市场化运作的,这种各自为政的情况导致力量分散,很难将我国的MOOC做大做强。为了促进我国MOOC积极、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为主体、以市场为动力”的体制,即: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我国MOOC发展战略,并要从上而下分层实施;各个高校要按照政府制订的方案,集中优秀的教师资源,努力开发MOOC精品课程;此外要发挥市场的推动作用,通过营造MOOC发展的市场环境,积极吸收社会力量参与MOOC建设。

全力打造我国MOOC优质资源体系

学习资源是开展MOOC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资源质量的高低优劣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提高我国MOOC资源建设质量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打造以课程为中心的“名师集群”。我国要提高MOOC质量,必须全国一盘棋,集中优秀的师资力量,打造“名师集群”,推出一系列质量较高的“品牌课程”。

2)加强MOOC资源建设的师资和技术人员培训。MOOC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需要多种人员共同参与,不仅包括授课的名师,也包括各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打造我国MOOC优质资源体系,就要不断加强对参与资源建设的师资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使我国的MOOC资源在形式上、内容上、管理上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3)制定MOOC资源建设标准。标准的制定为实现学校间的相互合作、优质资源的共享提供了保障。比如现阶段,我国多所高校正牵头制定《大规模在线课程国家标准》以促进国内高校的MOOC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不断创新我国MOOC教学模式MOOC最大的特点是大规模和开放性,同一门课程会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同步进行学习。学习者的知识储备、学习风格、兴趣点都不一样,导致MOOC教学不能完全满足每个人的学习需求,突破这些问题最重要的一个途径是不断创新MOOC教学模式。由于MOOC的学习者主要分为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因此在设计教学模式时,要认真考虑学习者的主要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在校学生来讲,他们并没有脱离学校教育,主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和MOOC教学两者之间的融合。其中研究和使用最多的是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通过020(线上到线下)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纯MOOC授课的缺陷,也为传统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对社会人员来讲,他们完全出于自己的意愿进行MOOC学习,缺乏学校教师面对面的指导,会比在校学生遇到更多的困难。笔者认为基于信息技术的个性化教学和协同学习将会起到很好的效果。通过使用学习分析、数据挖掘、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充分挖掘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智能推荐适合其特点的课程和材料,并把具有相同特点的学习者虚拟到一个网络教室中共同学习、答疑互助,这对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帮助其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很大的作用。

加快推进我国各级学校的MOOC理论研究与实践 当前我国在MOOC理论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成为制约我国MOOC长远发展的瓶颈。

一是我国对MOOC本体研究不够充分,仅仅停留在MOOC的概念、特点以及与其他在线教育的比较上,而对MOOC思想这一本质的问题鲜有关注。MOOC其实是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核心思想是用技术促进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更好的体验。基于这种思想,可以在MOOC中引入更多的先进技术来优化教学过程,比如通过远程视频和虚拟仿真的结合,把教师和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室,仿佛是面对面授课;通过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技术,打破时空限制,使教学活动随时随地进行。

二是我国MOOC对教育的影响研究大多局限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范围之内,很少涉及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积极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针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普遍性较差,师资力量存在严重的校际差别、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这些问题,或许MOOC会提供一条破解之道。在实践层面存在两大问题:1)有关MOOC的应用研究有待加强,我国MOOC在运行体系、师资培训、课程评价、学习分析、技术研发、经费保障等方面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建立起成熟稳定的机制;2)我国缺乏有影响力的MOOC示范工程,可借鉴和推广的经验比较少。因此,我国要尽快建立MOOC发展的政策、制度、人员、技术保障体系,并努力做好试点研究,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MOOC研究热点分析 篇2

企业创新活动追求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创新绩效,因此,创新绩效成为企业创新领域关注的热点。我国涉及创新绩效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后20年中,在广大学者的努力下,研究日趋活跃,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为了追踪创新绩效的研究历程,一些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向坚等[1]梳理国内外文献对技术创新绩效评价进行综述,归纳了有关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的5个视角。吕淑丽[2]关注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总结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研究的维度、行业和阶段。孙笑明等[3]聚焦在结构洞理论,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归纳了不同层次关于结构洞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崔海云等[4]从资源基础观、创新网络嵌入和组织学习等3个视角对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和回顾。

综观文献可以看出,焦点主要集中于归纳评价企业创新绩效的指标体系,总结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各种因素和影响机理。虽然这些综述分别对创新绩效的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梳理,但是还是存在局限:缺乏对我国创新绩效研究演进路径和研究全貌的梳理与归纳;大多使用单纯的定性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说服力略显不足。因此,本文拟从科学知识图谱的角度,对我国研究创新绩效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期为更全面、更深刻地梳理该领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提供依据及参考。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入选我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刊物能反映我国社会科学界各个学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均为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较为规范的学术刊物,因此本文选择CSSCI作为数据来源。CSSCI严格遵守文献计量学规律,能为研究者实现探寻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和发展脉络,挖掘新的学科增长点等不同目的提供数据源。科学知识图谱正是以这类数据源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像。国内有不少学者用知识图谱对CSSCI数据库进行分析,如:赵慧莎等[5]以CSSCI数据库中1998—2014年419篇区域旅游文献为研究数据构建知识图谱,还原了区域旅游研究的发展历程;吴俊等[6]以2000—2011年我国民族学来源期刊为数据来源,用可视化的方法呈现了我国民族学12年间的研究热点、重要影响力的学者及民族学科研合作情况;朱敬等[7]选择CSSCI中的部分期刊文献做知识图谱分析,得出近20年来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曹烃[8]以被CSSCI收录的6种体育期刊为研究对象,用知识图谱的方法揭示了我国体育研究的现状及未来研究趋势。

Cite Space知识可视化软件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知识图谱绘制工具之一,它是由美国Drexel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博士[9]开发的,是一种适于多元、分时、动态复杂网络分析的新一代信息可视化技术工具,可有效检测科学文献的研究前沿、热点、趋势与动向。本文使用Cite SpaceⅢ做知识图谱分析,在CSSCI数据库中以“篇名(词)”的方式检索“创新绩效”,时间跨度为1998—2015年,得到874篇文献,数据检索的时间为2016年2月1日。

3 当今我国创新绩效研究的知识图谱

3.1 概述

利用Cite SpaceⅢ对874篇文献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时间区间为1998—2015年,时间区间间隔选择2年,每个时间区间间隔选择被引频次居前50位的文章,运行结果显示有282个节点和604条连线,经过聚类,并以关键字为聚类命名。

共引分析的主旨是要通过同时被其他文献引用的频次来表达文献间的关系,即某两份文献同时被其他文献引用,其引用的频次越高,表明关系越密切,亦即意味着这两份文献的学科背景越相似[10]。通过对文献的研读和分析,笔者将创新绩效的共被引文献聚类归纳为4个知识群(见图1)。

在Cite Space中,一个学科的知识基础是对应于研究前沿的所有前期文献集合,研究前沿和知识基础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对应的[11]。知识基础的内涵可以从被引文献的中心度、被引频次等角度进行解读;相应的研究前沿可在对代表性的被引文献解读的前提下,结合施引文献或施引文献中出现频次较高的“核心关键词”与出现频次较低的“普通关键词”的内容进行统计性的推断而界定[12]。本文先结合施引文献对共被引文献聚类组成的知识群做描述性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知识群1至知识群4在施引文献首次出现的时间节点上有先后关系,结合施引文献的篇数,笔者将知识群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新绩效概念的引入阶段,指有研究者开始意识到创新绩效的研究价值并着手开展研究,知识群1属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解决创新绩效研究过程中的核心关键问题,为关于创新绩效的深入研究做好铺垫,知识群2属于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指创新绩效的研究范围逐步扩大,呈现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态势,本阶段包括知识群3和知识群4。

在Cite Space中,聚类与聚类之间通常会有起连接作用的节点,这些节点也会被称为转折点,中心性高的转折点会被用深色外圈(深色外圈节点的中心性不小于0.1)进行重点标注。重点标注的转折点文献一般被认为是提出了重要新理论或具有重大理论创新的经典文献,往往被视为是推动研究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分析这些文献(见表2),可以识别某领域的知识流动与理论演进路径。

3.2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知识群

继20世纪90年代国家创新系统研究风靡全球之后,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区域创新系统也引起了学术界和实践界的普遍关注。我国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研究始于1996年中央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主要包括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同期,国家和地方都开始对区域社会经济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建设活动,各地掀起了兴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热潮,有学者透过繁荣的区域经济现象理性地评价区域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效率,因此,创新绩效的概念被引入[13]。

知识群1的关键节点文献是刘顺忠等的《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评价》,被引频次是12,中心度为0.21;柳卸林等的《中国创新活动的区域差异性探索》,被引频次是2,中心度为0.07。刘顺忠等[14]认为客观评价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是制定区域创新政策的前提,运用数据包络方法量化分析我国各地区创新系统的特点并对创新绩效进行评价,根据结果把我国各地区的创新系统进行分类,针对每类系统提出制定区域创新政策的建议。此文献是被重点标注的转折点文献,文中首次将原本用于成本效益分析的数据包络法应用于区域创新的投入产出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柳卸林等[15]以专利数据作为衡量创新绩效的重要指标,认为创新的人员和资金投入的区域差别是专利活动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关键节点和施引文献关键词(见表3)的解读,可以对知识群1的内容和特点做如下概括:从投入产出的视角,用定量的方法评价区域创新绩效,为决策者制定区域创新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3.3 创新绩效评价指标及其内外影响因素知识群

我国于2006年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这是国家发展战略中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创新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将成为国家的长期行为,而之前仅以结果为导向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存在一定的短期效应和表面性,仅能反映已显现的创新绩效,未能反映对显现绩效起支撑作用的创新过程绩效[16]86。陈劲等[16]87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知识群2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节点,被引频次是21,中心度为0.27。该研究解决了创新绩效研究中核心关键问题———创新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剖析了之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结合技术创新的特点和中国企业创新实际,设计了一类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并重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类指标体系对指导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评价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基于这套指标体系,在后续研究中,研究者把创新绩效收敛为独立变量,创新绩效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都被拓展,表征意义也更为突出。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深入和知识及资本流动速度的加快,研究者们开始意识到仅用“投入-产出”模式已不能解释部分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提升现象,他们的研究触角开始向企业内外两个不同的方向伸展,向外表现为对市场、社会资本等外部资源的关注,向内表现为与组织行为学等研究热点的结合。朱有为等[17]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被引频次为7,中心度为0.21,是连接知识群1和知识群2的关键节点。该研究已经开始将研究视角转向企业外部,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市场竞争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有显著的正相关系。张方华[18]的《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概念模型与实证分析》被引频次为12,中心度为0.12。该研究通过概念模型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可以通过与外部组织的合作和互动来有效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张方华[19]的另一篇文章《资源获取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频次为10,中心度为0.02。该研究通过BP神经网络分析得出企业的信息和知识获取有助于技术创新绩效提高的结论。

组织行为学本质上是关注组织有效性的学科,而创新绩效是衡量创新型组织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因此,一些学者自然而然地把创新绩效放在组织行为学的框架内考量。谭力文等[20]对国内组织行为学2000—2013年的文献进行计量研究,发现创新绩效是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之一。知识群2中李超平等[21]的《变革型领导的结构与测量》和Grayr[22]的《组织氛围和项目成功》分别是界定变革型领导和组织氛围的重要文献,构成了研究基础。结合施引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见表4)可以证实,研究者开始从组织行为学的视阈挖掘影响创新绩效的内生动力。

3.4 开放式创新与吸收能力知识群

知识群3属于创新绩效研究的成熟阶段,研究热点明显高于之前,其中关键的5个节点见表5所示。5篇文献无一例外都把视角放在企业外,表现了对企业外部世界的极大关注,这源自Chesbrough[23]于2003年率先提出的开放式创新概念及相关理论。开放式创新理论认为由于创新复杂性的加剧,企业很难独自研发创新成果,即使企业在创新上有所产出,变化多端的市场也难以忍受漫长的研发周期,同时也很少有企业能长期承受市场随手“馈赠”的创新风险,因此,企业要获得持久、快速的创新能力并减小风险,必须要开放边界,接受创新资源的向外溢出和向内涌入。

检验一种创新模式是否具有有效性和生命力的关键在于它能否显著改善创新绩效。Laursen等[24]的《开放创新:开放度在英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中的作用》在所有被引文献中被引频次最高,它将开放度分为开放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通过Tobit回归模型,应用英国创新调查数据验证了企业开放广度和深度都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存在倒U型关系。该文献从开放广度和开放深度2个维度测量企业开放度的方法以及最后形成的结论被广泛引用。Nieto等[25]的《多样的合作网络对产品创新的不同作用》旨在论证企业分别与供应商、客户和研究机构等不同对象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陈钰芬等[26]1的《开放式创新促进创新绩效的机理研究》基于209家中国创新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开放式创新的机理与作用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上述3篇文章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开放式创新理论的有效性,同时构成了开放式创新不同要素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基础;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开始了对开放式创新和创新绩效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27,28,29]。

开放的本质是外部创新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在创新过程中与外部组织的互动获取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尤其重要,知识的创造和获取以及内外创新资源的整合是创新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26]8。创新系统理论也认为,认知客观世界所得知识,把知识消化吸收后所形成的能力及促进知识创造的学习是一个经济体成长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不是传统经济学所强强调的有形资产的投资[30]。Escribano等[31]的《管理外部知识流: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 265家西班牙企业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谢洪明等[32]的《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组织学习与创新的影响》证实组织学习在市场导向对组织创新的关系中起重要的中介作用。

表6中,除“创新绩效”作为检索关键字词频排名最高外,开放式创新和吸收能力的词频分别列第二、三位。综合被引文献聚类和施引文献关键词可以将知识群3的内容和特点概括为:研究者们用实证的方法验证开放式创新理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探究外部创新资源向企业内部转化过程中吸收能力的作用机理。

3.5 社会网络理论下的企业创新知识群

社会网络理论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成熟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它比较成熟的定义是Wellman等[33]于1988年提出的“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即把“网络”视为联结行动者的一系列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它们相对稳定的模式构成社会结构。而强弱联结、社会资本、结构空洞是社会网络理论的3个核心理论[34]。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由于创新活动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企业与外部环境或企业与企业之间需要频繁地分享并获取创新资源,久而久之它们在接触和互动中会形成一种纽带,即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包含着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资源与信息,并且会在互动中不断地扩展和重构,形成社会关系网络。随着社会学相关理论逐渐渗透到经济学领域,社会网络成为解释复杂网络现象的有力工具,学者们开始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审视企业创新活动,有学者开始意识到企业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周围企业的关系强度正影响着企业的创新效率和创新绩效[35]。

知识群4共被引文献中被引频次最高的3篇文献的研究主题均为社会网络和企业创新。Capaldo[36]的《网络结构和创新:双网络作为特殊关系能力的重要作用》的中心度为0.05,被引频次为14。该研究的对象为意大利3家家具设计业的领头企业,通过对比企业在创新高峰和低谷时期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数据,证实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对创新绩效有明显的影响。该研究中对知识密集型企业创新绩效二级指标的设计以及对强关系和弱关系优缺点的论述被国内文献广泛引用。Inkpen等[37]的《社会资本、网络和知识转移》的中心度为0.04,频次为10。该研究是界定社会资本维度和网络类型的经典文献,从社会资本的3个维度来论述3种企业网络的知识转移机理。Koka等[38]的《联盟网络的设计:网络位置、环境变化和企业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中心度为0.03,频次位8。该文献重点论述企业在联盟网络中的位置在不同环境和企业战略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合施引文献的关键词(见表7),可以将知识群4归纳为:根据社会网络理论研究社会网络各要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应用Cite SpaceⅢ,基于CSSCI数据库和文献共被引分析技术,绘制出国内创新绩效研究的前沿文献共被引聚类知识图谱,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关键节点被引文献的内容分析与施引文献关键词的词频和内容剖析,推断出当代我国创新绩效前沿、研究主题及其演进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关于创新绩效的研究在时间上可以划分3个阶段,内容聚集上呈现4个知识群。知识群1属于第一阶段,为准确评价区域创新效果,创新绩效被引入研究视野。知识群2属于第二阶段,经由学者们重新“赋值”,创新绩效的表征能力增强,研究领域向企业内外分别拓展。知识群3和知识群4属于第三阶段,开放式创新理论应运而生,社会网络理论迅速发展,创新绩效研究出现新的增长点。还可以看出,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仍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在第二阶段中,研究者将会继续探究更为复杂、更为真实情境下的创新绩效成因,创新绩效的前因变量会从单纯的内部或者外部拓展为内外结合,即外部市场、技术和政策环境与企业内部组织行为等因素共同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第三阶段中社会网络理论下的企业创新研究正是成长时期,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网络理论对社会现象的解释能力增强;同时,社会网络还成为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因此,未来个人、团队、企业甚至跨区域、跨联盟、跨国等不同层面的社会网络将成企业创新绩效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区域。

摘要:以与创新绩效相关的874篇文献为样本,绘制我国创新绩效研究前沿知识图谱,可以看出其有3个研究阶段包含4个知识群,即概念引入阶段的“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评价知识群”;发展阶段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及其内外影响因素知识群”和“开放式创新与吸收能力知识群”;成熟阶段的“社会网络下的企业创新知识群”。通过对关键节点被引文献的内容及施引文献关键词词频与内容分析,推断出创新绩效的研究主题及其演进路径。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MOOC研究热点分析 篇3

摘 要:随着MOOC在国内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高度关注话题。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检索到的5212篇MOOC主题文献为分析对象,采用CiteSpaceⅢ软件进行内容分析,并用共词聚类方法揭示出我国当前MOOC研究主题集中在七个方面:教学模式、资源建设、课程设计、图书馆服务创新、高等教育改革、学习分析、理论研究。其中翻转课堂、混合学习、在线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等是目前MOOC研究的热点,基于MOOC的创新教学方法、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新型在线学习模式等领域是MOOC研究的未来趋势。

关键词:MOOC;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3-0023-05

一、引言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简称为“慕课”。被人们视为一种新型的在线学习,意为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课程内容,免费提供给遍布各地的学习者进行学习,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2012年被称为MOOC元年,随即在我国掀起一场慕课热潮,国内诸多名校教师团队在Coursera、Edx、Udacity平台上开设课程,并建设起自己的课程平台,如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北京大学的华文慕课、上海交大的好大学在线等。与此同时,我国学者针对MOOC开展各类的研究,公开发表论文数量急剧增长,因此将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对我们掌握国内MOOC的发展脉路与认清研究主题分布状况有着重要价值,同时可以给有关研究者提供文献分析结果,有利于更好地展开MOOC研究。本文将通过文献计量学的共词聚类方法,对我国当前MOOC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以分析和探讨MOOC研究当前的热点与趋势。

二、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主题词=“MOOC”OR主题词=“MOOCs”OR主题词=“慕课”OR主题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OR主题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检索式,选择年份范围在2012~2016年,在文献分类目录下设定学科领域在教育和信息科技等有关领域,共检索出文献数量结果为5416篇。经过进一步的筛选工作,得到的实际有效文献数量为5212篇。在知网文献管理中心分批次地将检索结果导出为Refworks引文格式,使用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Ⅲ自带的Date格式转换功能,得到最终能够被软件识别的数据格式。

2.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文对搜索文献进行处理和可视化分析采用的是CitespaceⅢ软件,它是由美国的陈超美教授运用Java程序开发的引文分析软件。基于CitespaceⅢ可视化分析技术得到的知识图谱,可以展现出一个知识领域来龙去脉的演变历程,并且会自动标识引文节点文献和共引聚类表征的研究前沿[1],因此在科学文献中能够准确快捷地描绘出研究领域的核心热点与最新趋势。笔者使用CitespaceⅢ软件分析收集的MOOC相关文献,对我国MOOC研究文献的主题词频次与中心性做统计,并形成文献主题词共現网络图和聚类图谱,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MOOC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

三、MOOC文献的年度分布

根据历年MOOC研究成果的发表数量,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领域研究的历来状况以及整体的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近5年以来我国MOOC的研究呈现出逐年迅猛上升的势头。2012年,我国学者在核心期刊上仅有3篇文章发表,主要是对MOOC课程模式和特点作介绍,处于新鲜事物的引进阶段,仅吸引到少数学者的关注;2013年,对MOOC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共有178篇文章发表,表明MOOC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2014年,MOOC的研究成果有着大幅度的提升,共发表了1344篇文章,说明MOOC在我国教育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15年,同比14年的研究成果数量还是保持大幅度的上升,总共有2823篇文章发表,同时2016截至到目前为止(具体时间为2016年6月5日),已发表1068篇文章,说明我国MOOC的当前研究状况仍在持续的深入中。

四、MOOC的研究主题分析

1.关键词的聚类分析

本研究通过设定CitespaceⅢ节点类型为“Keyword”进行共词分析,时间跨度在2012~2016年,时间区间为1年,筛选方式为topN=50,选择pathfinder算法,生成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如图2所示。图中共有124个节点和208条连线,其中每个节点的半径大小表示被引频次的高低,外面一圈圈的不同颜色对应的是相应的被引年份,连线的不同颜色表示首次被共引的年代,粗细代表被共引的次数。各色圆环标识为高共被引关键词聚类节点,代表研究核心热点或者前沿领域。

笔者根据CitespaceⅢ软件计算出的关键词频次和中心度如见表1和表2所示,进一步对我国MOOC研究领域的热点与趋势作分析。在去掉“MOOC” 、MOOCs”、“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等主题检索词以后,中心度排名靠前的关键词有在线课程(0.29)、在线教育(0.18)、教学改革(0.14)、开放教育(0.13)、斯坦福(0.13)、信息技术(0.11)、学习体验(0.10)、教学模式(0.09)、学习过程(0.08)等;关键词被引频次靠前的是翻转课堂(582)、教学模式(482)、教学改革(462)、在线教育(352)、高等教育(329)、高校图书馆(242)、SPOC(192)、大学英语(143)、学习过程(115)、自主学习(108)等。中心度与被引频次的关键词均能反映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从表中可以看到有些关键词不仅被引频次高,中心度也比较高,如在线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学习过程、信息技术、高校图书馆等,说明这些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凸显出在我国MOOC研究领域的重要性。

通过共词聚类分析,把距离较近的主题词聚集形成相似类团,从而能够让我们明确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2]。运用CitespaceⅢ软件生成带有标签的共词聚类视图,如图3所示,从聚类标签视图来看,我国当前的MOOC研究主要分为七大聚类:

(1)聚类 #0混合式学习,涵盖翻转课堂、在线教育、远程教育、传统教育、大学英语、SPOC、高职院校、开放式网络、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等关键词。

(2)聚类 #1 高校教师,涵盖在线课程、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学习过程、斯坦福、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等关键词。

(3)聚类 #2 开放学习,涵盖在线学习、课程设计、教学方法、coursera、MOOC平台、传统课堂、课堂教学等关键词。

(4)聚类 #3 服务创新,涵盖高校图书馆、高职教育、地方高校、教育信息化、教育改革、混合式教学、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图书馆服务、应对策略等关键词。

(5)聚类 #4 教育革命,涵盖教学改革、教学设计、课堂教学、高等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学习体验、发展趋势、网络教学、网络教育、教育模式等关键词。

(6)聚类 #5 学习分析,涵盖的主要关键词有大数据、移动学习、互联网+、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信息素养、人才培养等。

(7)聚类 #6 xmooc,涵盖的关键词有开放教育资源、开放课程、精品课程、联通主义、cmooc等。

2.我国当前MOOC研究的热点课题

结合关键词聚类分析的结果,并以聚类图谱的关键词为线索,追踪相应的文献进行梳理和研读,总结出当前我国MOOC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

(1)围绕MOOC构建的创新教学模式

MOOC在广受追捧的同时,面对尴尬的高辍学率遭遇了人们对MOOC学习效果的质疑,一些批判者指出MOOC以教学微视频和章节测试为特点的教学模式,采用的仍然是传统教学中行为认知主义教学法,没有能够针对学习者差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研究者围绕MOOC的教与学问题进行了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刘静静和张立国基于MOOC教学平台,根据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和xMOOC课程模式的特点,构建出混合学习环境下的MOOC教学模式[3];曾明星等人分析了MOOC和翻转课堂的两种教学模式特点,为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提出以两者为基础的由情境、交互、体验和反思四个要素构成的深度学习场域[4];李艳和张慕华在本科生课程中运用融合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法教学,对学生、教师和课程等进行分析,发现学习者的情感体验、认知技能与能力有提升,思想观念和交流互动有转变等[5]。MOOC在引起高等教育领域极度重视的同时,也迅速地影响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该领域关注点主要在借助MOOC的优质课程资源和在线学习模式,丰富和提高高职教育中的教学活动内容与质量,使之融入到信息化教育的改革进程中。

(2)MOOC影响下的我国高校开放课程资源建设

MOOC广泛受人们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面向全球学习者提供免费开放的名校名师课程,并且结合了学习活动,增加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交流,提供促进学习支持工具与服务,尊重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支持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王颖等梳理分析了MOOC的发展特点:多样化的合作運营机制,基于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开设课程,强调学习互动性的结构化课程设计,具有交互性的微视频为主要学习资源,提供不同层次的章节测试,给出了发展我国教育资源建设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并具有可持续性等启示[6]。焦建利认为从MOOC的发展,我国的教育资源建设得到体制机制创新、创用共享、重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启示[7]。郑旭东等认为高质量的MOOC课程对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大借鉴意义,从课程建设、教学资源设计、共享平台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等四个方面给出我国精品课程建设意见[8]。

(3)MOOC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决定MOOC质量的关键,钱玲等人认为优质的MOOC设计会存在共通规律和本质特征,通过MOOC平台上的具体课程为例,得出知识与信息聚集、知识重组与连接、知识的运用创新、资源的共享四个MOOC设计的关键策略和一些具体方法[8];姜强等人认为MOOC设计质量是影响MOOC进展的本质问题,根据技术维度和教学维度构建了影响MOOC设计质量的指标规范,教学维度有教学设计和评价两种类别22个指标,技术维度涉及有关用户、资源、工具和分析四种类别34个指标,认为MOOC以后的设计方向是强调交互性的个性化模式,即MOOC2.0[9]。

(4)MOOC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MOOC对传统课堂中的教学模式产生影响,高校图书馆在这种背景下所扮演的角色、服务职能与内容也相应发生转变。游祎从课程学习的支持、提高信息素养、课程合理合法使用三方面阐述了MOOC环境下图书馆支持的职能服务[11];傅天珍和郑江平在MOOC发展的趋势下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问题,认为图书馆面临着服务需求、版权许可权限、教学资源变化、教育信息化产业链发展的四项挑战,指出自身开展MOOC课程满足信息素养技能需求、从师生和平台资源角度提供导航、扩大教学资源的版权范围并提倡知识共享与开放获取等四条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12]。

(5)MOOC促进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研究

在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背景下,MOOC对传统高等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影响,同时大家认为更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改变当下传统教育中日益凸显的弊端,实现我国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焦建利在MOOC发展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分析了其给大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给出大学应该如何面对MOOC带来的挑战建议[13];郑雅君和陆昉思考MOOCs的风靡原因是时代的迫切性需求,认为我们在分析研究MOOCs发展要认清时代使命、反思教学价值、变革教学观念,将开放教育资源与传统课堂相结合,推进传统课堂的教学变革[14];曲大为和张鹏提出SPOC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结合MOOC与传统教学方法是当下高校教学改革的理性选择,有效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共享优质课程,推动教育教学与制度的改革创新,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效果[15]。

(6)MOOC学习者的学习分析

MOOC平台能够详细记录学习者信息和学习行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为研究者提供重要的线索进行分析评估。王萍基于edX平台上开放的第一个MOOC学习者数据集,使用数据分析方法对用户类型、特征及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16];李青和赵越认为在线学习中产生了大量数据,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运用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有着重要价值意义,为了解决统一收集形式与格式标准问题,尝试制定出一项学习分析数据互操作规范——CaliperAnalytics[17];薛宇飞等以清华大学在edX平台上开设的“财务分析与决策”课程为例,对选取的不同国家5000余名学习者的在线学习中发生的行为数据分析,考察他们在课程进行到不同阶段的变化特点,探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行为特征[18]。

(7)MOOC课程的理论基础研究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是当前MOOC两大分支之一的cMOOC的理论基础,它是由斯蒂芬·唐斯和乔治·西蒙斯面向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学习提出的,该理论把人的学习看作网络形成过程,认为知识分布在学习网络的节点上,这里的节点包括个人、图书馆、书籍和网站等学习源;强调学习者经过解释和重构这些网络节点信息实现有意义联结。相对应的另一分支是基于行为主义的xMOOC,Coursera、Udacity、edX等是该类的典型项目,它侧重教学资源的传递与重复,学习者在既定的时限内完成教学微视频、测试与作业主要学习内容,相似于传统高校课堂的接受式学习理念与学习方式;cMOOC则侧重联结网络资源的社会网络学习,学习者自主控制学习过程,生成与构建知识结构[19]。

3.我国MOOC研究主题的发展趋势

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的基础上,设定CitespaceⅢ视图效果为“Timezone”,生成MOOC研究前沿关键词共现时区分布图谱如图4所示,以直观呈现出我国MOOC研究主题发展趋势。可以发现自2012年以来,每年的研究主题都在不断丰富,说明我国对MOOC研究领域的探究在不断深入。通过时区分布图谱中呈现的关键词,可以看出历年来我国MOOC研究主题前沿发展有网络课程、开放教育、在线教育、高等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方法、计算思维等领域。

追踪相关文献及分析,笔者认为我国MOOC未来研究主题的方向主要有:一是基于MOOC的创新教学方法,MOOC运用于学科教学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契机,在课堂教学中研究者探究结合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实现与MOOC的优势互补。MOOC为实施翻转课堂和混合学习提供学习资源与在线自主学习环境;融合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课外时间通过在线学习方式完成新知识学习、课堂上通过分享与协作交流实现知识的内化,将课上与课下学习进行有机融合,优化了教学的效果。二是后MOOC时期在线学习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在经过MOOC热涌现象下的冷思考,研究發现影响MOOC可持续发展下去的教学模式单一与学习持续性低等问题。针对MOOC自身存在的不足与局限,祝智庭和刘名卓认为强化在线学习规律研究、创新在线教学新模式,将是改善MOOC教育成效的不变命题[20]。MOOC自cMOOC发展到xMOOC之后,相继在人们视野中涌现出一些新型在线学习形式如SPOC(私播课)、DLMOOC(深层学习公播课)、MOOL(大众开放在线实验室)、DOCC(分布式开放协作课)、MOOR(大众开放在线研究课程)等,出现的这些自MOOC转变而来的在线学习形式,也许会成为未来MOOC的发展动向。三是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分析有关MOOC学习者的信息并深入挖掘学习行为数据,评估与测量学习者的整体特征与个体学习情况的差异,个体差异主要体现的方面有学习技能与偏好、认知特征、参与动机、学习进程和学习绩效等。根据他们的差异性,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与建议,设计优良课程资源、精心组织学习活动,进行针对性及时性的学习反馈与诊断评价,有助于提高MOOC课程设计质量,达到提升学习者的学习体验效果。

五、结束语

通过对MOOC文献的可视化分析,得出我国目前MOOC研究的热点课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能够对MOOC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得到客观全面的认识。MOOC在不断完善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会迎来越来越多的挑战,同时对我国传统教育制度产生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本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只是选取了CNKI数据库范围内的学术文献,可能忽略了一部分的有价值的研究内容,后续研究需要加大分析数量与扩大数据来源。

参考文献:

[1]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242-253.

[2]张思琦,张文兰,李宝.国外近十年深度学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引文分析及共词矩阵的知识图谱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6(2):64-72.

[3]刘静静,张立国.混合学习环境下xMOOC 应用模式探究——以Coursera平台为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5):9-16.

[4]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徐洪智,董坚峰,覃遵跃,郭鑫.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41-49.

[5]李艳,张慕华.高校学生慕课和翻转课堂体验实证研究——基于231条在线学习日志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5):73-93.

[6]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67-75.

[7]焦建利.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7-18.

[8]郑旭东,陈琳,陈耀华,李振超.MOOCs对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启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76-81.

[9]钱玲,王霞,赵明媚.MOOC 设计成功的关键要素与策略分析——以哈佛大学ChinaX课程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5(8):23-29.

[10]姜强,赵蔚,李松,赵艳.MOOC低完课率现象背景下的设计质量有效规范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1):51-58.

[11]游祎.“MOOC”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4(6):61-65.

[12]傅天珍,郑江平.高校图书馆应对MOOC挑战的策略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 (1): 20-24.

[13]焦建利.MOOC: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教育网络,2013(4):21-23.

[14]郑雅君,陆昉.MOOC3.0:朝向大学本体的教学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14(1):5-9.

[15]曲大为,张鹏.慕课与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5 (5):119-122.

[16]王萍.基于edX开放数据的学习者学习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4):86-93.

[17]李青,赵越.学习分析数据互操作规范IMS Caliper Analytics解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2):98-106.

[18]薛宇飞,黄振中,石菲. MOOC 学习行为的国际比较研究——以“财务分析与决策”课程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5(6):80-85.

[19]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3-19.

[20]祝智庭,刘名卓.“MOOC”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4(3):36-43.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MOOC研究热点分析 篇4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通过CSSCI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式设定为:“主题词=休闲体育,时间=2011-2015年,期刊=体育”,共检索到有效文献52篇,讲这些文献以“Refwork”格式下载保存。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 III软件。“该软件将信息可视化方法、文献计量方法和数据挖掘算法有效结合,主要用于分析某一知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及前沿问题,并将该知识领域中的海量庞杂的文献数据转化为图像,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使科研工作者能直观观察到文献数据所隐藏的信息”。本文运用该软件来绘制休闲体育研究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的网络共生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休闲体育科研论文的作者分布

在软件主界面将Time Slicing设置为“From 2011 To2015”;Years Per Slice设置为“1”;Term Type设置为“Burst Terms”;Node Types设置为“Author”(作者)后运行软件,得到我国休闲体育科研论文作者网络共生图(图一),图中共有节点78个(代表作者有78人),作者间的连线34条(代表作者之间的合作程度),从图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作者以孤立的点出现在图中,作者间的合作研究也以2-3人的小型团体为主,图中最大的合作研究团体是以柏慧敏、王大鹏为中心形成的“柏慧敏-许风-卢高峰-陆英浩”、“王大鹏、李国强、王则兴-蒋忠伟”4人研究团体,3人研究团体有“邱亚君-梁名洋-许娇”、“刘丽娟-林莉-刘媛粒”、“金银日-江宗岳-姚颂平”等,这说明当前我国学者在休闲体育的研究上以独立研究为主,各学者间的合作成都不强,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合作研究网络。此外各学者间的合作多以同事、同学关系为主,跨国间的合作没有,这不利于我国休闲体育的进一步深化研究。

“核心作者用公式表达为,发表N篇以上的作者称为核心作者,其中N为论文篇数,为在所统计的年限内最高产作者的论文篇数”。根据上述计算方法,N=1.498,因此本文将发文量≥2的作者定义为核心作者。从表1可以看出,核心作者共有7位,邱亚君以4篇发文量居于首位,柏慧敏以3篇的发文量位于次席,其他5为作者的发文量均为2篇。浙江大学的邱亚君老师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女性休闲体育方向上,并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篇文章均发表在体育科学上,分别是《中国女性休闲体育行为限制因素的质性研究———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女性休闲体育限制因素特点及其与行为的关系研究》、《生命周期和女性休闲体育行为动机因素研究》、《休闲体育行为变通策略的探索性研究》,为我国休闲体育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2.2 休闲体育科研论文的机构分布

在软件主界面将Node Types设置为“Institution”(机构)后运行软件,得到我国休闲体育科研论文机构网络共生图(图二),图中共有节点45个。从图中可以看出,各机构间的合作程度也不高,其中以上海体育学院和成都体育学院为中心形成了合作网络,其他各机构间的合作程度较弱,多以孤立的节点出现在图中,图中除了专业的体育院校外,一些综合性大学,例如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师范院校,例如乐山师范学院、西南师范大学等也参与到了休闲体育的研究中。图中上海体育学院的节点最大,通过软件数据库统计后得到表2,从表2可以看出,上海体育学院以6篇的发文量排名第一,华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成都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均以3篇的发文量位于次席,从表2可以看出,体育院校仍然是休闲体育研究的主力军,关于休闲体育的研究成果颇丰,为休闲体育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3 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热点分析

在软件主界面将Node Types设置为“Keyword”(关键词)后运行软件,得到我国休闲体育关键词网络共生图(图三),图中共有节点136个,连线111条。从图中可以看出节点较大的关键词有“中国”、“休闲”、“女性”、“体育社会学”等,结合表3可以看出“休闲体育”排名第一(中心度0.07,频次36)、其他高频词关键词还有“体育社会学”(中心度0.03,频次5)、“休闲”(中心度0.04,频次5)、“女性”(中心度0.05,频次4)等。从关键词的频次可以看出学者们的研究集中在女性休闲体育行为、休闲体育的影响因素、国外休闲体育的研究、休闲体育产业、不同群体的休闲体育行为几个方面,在女性休闲体育行为方面的研究成果有《中国女性休闲体育行为限制因素的质性研究———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女性休闲体育限制因素特点及其与行为的关系研究》、《生命周期和女性休闲体育行为动机因素研究》等;在休闲体育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制约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困境探析》、《休闲体育行为发展阶段动机和限制因素研究》等;在国外休闲体育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有:《美国大学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等;在休闲体育产业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我国休闲体育产业集群的壁龛性及其市场拓展的衍生路径探究》等,这说明学者们已经从不同角度对休闲体育进行研究,产出了大量研究成果,但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上述几个方面。从表3中还可以看出,关键词的频次和中心度没有对应关系,表中中心度较高的关键词有“中国”、“休闲体育”、“女性”、“日本”,这说明学者们以上述高中心度关键词为切入点,对休闲体育进行研究。

3 结论

1.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作者共78人,核心作者共7人,作者间的合作研究程度较弱,作者间以2-3人的合作研究团体为主。

2.体育院校是休闲体育研究的主力军,关于休闲体育的研究成果颇丰。非体育院校也参与到休闲体育的研究中,但各研究机构间的联系较少。

3. 学者们以“中国”、“休闲体育”、“女性”、“日本”等为切入点对休闲体育进行研究,研究集中在女性休闲体育行为、休闲体育的影响因素、国外休闲体育的研究、休闲体育产业、不同群体的休闲体育行为等几个热点领域。

参考文献

[1]孔垂辉.体育核心期刊休闲体育论文研究的现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39-41.

[2]罗艳蕊,王建珍,季浏.我国体质研究状况的知识图谱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3):63-66.

[3]王新才,袁小玲.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现状分析[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2,(4):63-68.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MOOC研究热点分析 篇5

关键词:档案学;知识图谱;研究热点;CSSCI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 of CSSCI(2000~2014),using the CitespaceⅢ as visualization tools, the article drew some mappings of the key words,citation,institution,author and co-author to reveal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rchival scienc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hot is involved Archives Management, Archive Science, Electronic Records, Archive Work , etc., Cloud technolog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chive security, Digital archive resources, Social memory may become the frontier of research; the basic theory tutorial and classic works of archive science are the main sources of knowledge; high yield institutions mainly focus on the archives profess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ademic backbone prefer theory study; cooperation in the institution based on small groups while the research between institutions are looser.

Keywords:Archives science;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 Hotspots of research; CSSCI

1 引言

对学科进行知识图谱绘制,便于直观掌握学科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既可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亦可对后人研究学科起到参考作用,同时也可对学科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贺颖、祝庆轩以CNKI(1999~2008)中档案学四大基础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整理理论、价值鉴定理论的相关文献,加以统计、分析、绘图, 梳理档案学理论发展的脉络, 并指明档案学理论未来发展趋势[1]。马海群、姜鑫以CSSCI(2002~2010)中档案学研究被引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关键词共现分析方法绘制了中国档案学研究主题的知识图谱[2]。卢小宾、高欢以WOS收录的6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档案学期刊的数据为基础,从地域分布、研究机构、研究内容与热点等方面进行图谱构建并分析[3]。本文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CSSCI收录档案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从关键词、引文、机构、作者、作者合作等角度分析我国档案学学术发展情况。

2 数据来源与知识图谱绘制工具

本文采用CSSCI数据库中2000~2014年的数据,文献类型为论文,二级学科分类为档案学,共查检出相关文献共3964篇。目前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的主流软件有Ucinet、Pajek、Histcite、VOSviewer、CiteSpace等,本文使用可视化、可分析软件CitespaceIII作为知识图谱绘制与研究工具。数据处理时,均以两年为一个时间切片,分别选择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研究机构、作者共被引和作者合作,并进行合适的参数调整,分别得到以下相应的知识图谱。

3 档案学知识图谱绘制及分析

3.1 关键词共现图谱及分析。关键词是对文献主题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献的精髓所在。通过分析关键词,可探索出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本节将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图1),以揭示档案学知识演进,同时发现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

图1 2000年~2014年档案学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1中,节点大小与其关键词出现频次(Frequency)成正比。含有深色外环的关键词节点是所在年度的研究热点,深色外环的宽度与突变率成正比,若具有较大突变值(Burst),表示其关键词可能代表学科研究前沿。上图呈现的是出现频次大于20的关键词。由于篇幅有限,表1中只列出了出现频次的前30个关键词,本次研究数据始于2000年,故2000年出现的关键词突变均设为–。从表1可知,档案管理、档案学、电子文件、档案工作、档案馆、档案信息、档案利用、档案保护和数字档案馆是这15年来国内档案学学者们使用最频繁的关键词。

表1 2000~2014年档案学来源期刊热点关键词

由表1和图1中信息,将我国档案学研究主题归纳为四大领域。需要说明的是,四大领域并不代表档案学学科全部组成,这样划分便于本文归纳、统计及分析。下面将分别阐述各个领域的发展脉络与趋势:

(1)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是档案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主要分布在图1的中心位置)。热点关键词主要包括2000年的档案学、档案法、文件生命周期、档案价值、档案鉴定、文件、电子文件、档案教育,2002年的来源原则、现行文件,2004年的元数据、档案文化,档案学专业,2006年的档案法、学科建设,2008年的高等教育、信息公开,2010年档案学教育、信息伦理,2012年的文献计量,2014年的长期保存、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该领域主要针对档案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与范式、学科建设与发展、文献分析方法等基础理论研究。从热点关键词可以看出,基础理论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势,促使基础理论研究迈上新的理论高度。同时,从表1看出档案学从2000年开始成为国内档案学学科的研究热点,结合图1中档案学节点各颜色圆环厚度,可知其一直是我国档案学者最为关注的核心领域。

(2)档案工作与管理研究从2000年至今一直是档案学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随着基础理论多学科交叉研究持续升温,档案工作与管理也日渐成熟并紧扣时代发展,热点关键词主要包括2000年的档案管理、档案工作、档案利用、档案保护、档案服务、档案鉴定、电子文档、电子文件管理、企业档案、科技档案,2002年的档案编研、人事档案,2004年的知识管理、政府信息公开、档案保护技术,2006年的公共档案馆、管理模式、信息资源管理,2008年的档案管理体制、高校,2010年的档案安全、资源整合,2012年的公共文化服务,2014年的顶层设计等。由此可见,档案工作与管理逐渐呈现出网络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的趋势,档案服务日益趋于多样化和综合化。

(3)档案信息化研究从2000年至今一直是档案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信息化拓宽了档案的研究领域、转变了工作与管理模式等,档案信息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热点关键词主要包括2000年的档案信息、电子档案、信息技术,2001年的数字档案馆,2002年的档案信息化、信息安全,2004年的档案数字化、档案网站、电子政务,2006年的信息服务、数字档案,2008年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公开,2010年的云计算,2012年的数字档案资源、数字遗产,2014年的数字保存等。从发文数量看,近几年稳步增长,可见信息化研究的关注度持续升温,但高频关键词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这意味着学者对档案信息化研究日益呈现出细微化、多样化和实用化。从表1可以看出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和档案网站的突变值较大,从近年研究情况来看,它们仍是档案学者们的关注热点。

(4)历史档案及其保护与开发研究在这15年里也引来学者们不断的关注。我国悠久的历史为各个历史时期积淀了丰富的档案资源。热点关键词从2000年的历史档案、档案文献、档案价值、档案鉴定、档案史料及2002年的民国档案的研究,到学者持续关注历史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如2006年的文化遗产,2008的口述档案,2010年的史料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的社会记忆,2014年的档案文献编纂。由此可见,学者们在对历史档案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抢救和保护历史档案的途径和措施。

此外,2010年至2014年未出现高频关键词,但存在突变值较大的关键词,如2010年的云计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安全,2012年的数字档案资源、社会记忆。从这5年档案学研究热点来看,这些突变值较大的关键词可能成为档案学的研究前沿。

3.2 文献共被引图谱及分析。知识基础是由引用研究前沿术语的科学文献所形成的演化网络的引文和共引轨迹,它能相对稳定地反映某一学科领域前沿的本质,有助于预测动态趋势[4]。本节将绘制文献共被引图谱(图2),以揭示这15年来国内档案学知识基础,及对档案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和论文。整理数据时,对参考文献格式、作者姓名等均做了规范化处理,添加参考文献的出版时间,统一同一作者(主要是国外作者)姓名,如特里·库克,在参考文献中出现过库克·特里、T·库克和库克·T.。

图2 2000~2014年档案学文献共被引图谱

结合图2并进一步查证得出,2001年冯惠玲的《档案学概论》(频次116)、1988年吴宝康的《档案学概论》(频次70)、1994年周雪恒的《中国档案事业史》(频次59)、2006年冯惠玲的《档案学概论》(频次57)、2000年郭莉珠的《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频次39)这5篇文献是我国档案学最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冯惠玲1998年的《电子文件时代新思维》(频次37)、2006年的《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刍议》(频次18),2005年的《档案学科的“十五”回顾与“十一五”展望》(频次17)、2005年的《论档案馆的“亲民”战略》(频次16)及胡鸿杰2005年的《论中国档案学的学术尊严》(频次14),是引用频次最高的5篇学术论文,对我国档案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国外学者谢伦伯格,T·R.的《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频次53)、特里·库克的《1898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频次36)和《铭记未来——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作用》(频次12)、弗朗西斯·布劳因的《档案工作者、中介和社会记忆的创建》(频次12),这4篇文献对我国档案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见,国内学者在研究本国学者研究成果的同时,也重视研究和引用国外档案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研究还发现,在频次大于10的共被引文献中专著所占比例约61%,说明我国档案学的知识基础主要来源于档案学基础理论教程和经典著作。而国外文献中未出现高被引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更多的是档案学应用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5]。

3.3 研究机构图谱及分析。本节绘制了研究机构图谱(图3),以发现我国档案学具有学术影响力的机构及研究机构分布特征。上世纪末出现了高校合并潮,在数据处理时,将统一为当前高校名称,同时将分支机构名称统一为机构名称。

图3 2000~2014年档案学研究机构图谱

从图3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大学的发文量遥遥领先于其他机构,它是我国档案学科和档案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因此,它的学术影响力无可置疑位居首位。其他具有突出贡献的有武汉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安徽大学、湘潭大学、黑龙江大学、云南大学、国家档案局、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大学。国家档案局掌管全国档案事业,在档案学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国家档案局外发文量大于50的机构皆为高校,经查证,这些高校均设有档案学相关专业,汇集了大批全国知名档案学学者,为我国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4 作者共被引图谱及分析。作者共被引是指两个作者的文献同时被第三个作者的文献引用,作者共被引频次越高,说明作者学术相关性越紧密。本节将绘制作者共被引图谱(图4),以发现对我国档案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同时有助于分析学者研究的学科热点及领域。

图4 2000~2014年档案学作者共被引图谱

从图4可以看出冯惠玲、吴宝康、何嘉荪、胡鸿杰和陈兆祦是国内档案学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五位学者,他们的研究对我国档案学学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另外国外学者谢伦伯格,T·R.和特里·库克对我国档案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研究发现,高频前几十位作者基本上都是国内外档案学知名专家或学者,他们在学科领域的研究具有学术前瞻性和前沿性,引领我国档案学发展方向。

结合图4并查证这些高被引作者的著作和论文,通过归纳和分析,将这些被引作者划分为如下四大领域的学术骨干,如表2所示。

表2 档案学四大领域学术骨干

可见,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且具有影响力的学者最多,最具影响力的前五位学者主要贡献也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学科各领域之间存在一些交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同时对多个领域做出重要贡献。进一步查证高被引作者机构及文献,发现高被引作者以高校档案相关专业教师为主,而非档案馆工作人员。因而,对档案工作实践和面临的具体问题探讨较少,更多倾向于理论研究。

3.5 作者合作图谱及分析。作者合著是作者科学研究合作的重要表现形式[6]。本节将绘制作者合作图谱(图5),以发现档案学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及学者间科研合作关系及特征。

图5 2000~2014年档案学作者合作图谱

图5中,节点大小与学者发文量成正比,从节点大小来看,张美芳、王萍、马仁杰、蒋卫荣、丁华东等是档案学高产作者。从整个图谱来看,节点较为分散,节点间连线较少且连线较细,表明很多学者没有与其他学者产生较强的科研合作关系。进一步考察发现,图谱中心位置存在两个较大群簇,但群簇内合作也不够紧密(节点间连线均较细)。其中一个群簇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主要成员包括冯惠玲、黄霄羽、安小米、刘越男、周毅(曾就读中国人民大学)、张宁等,主要研究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管理、中外档案研究、档案信息化研究。另一个群簇来自武汉大学,主要成员包括朱玉媛、周耀林、王新才、吕元智(曾就读于武汉大学)等,主要研究历史档案及其保护、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管理、政务信息。另外也存在一些较小群簇。这些团体主要来自(或曾经来自)同一研究机构,以师生或同事关系合作较多,机构间科研合作较少,致使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受到限制。但面对日渐增多的复杂问题,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学者共同合作解决,以发挥科研团体综合优势,提高学科发展水平。因此,建议学术机构应该通过基金项目、学术会议等平台[7],拓宽学者间合作深度与广度,加强学者间学术交流。

4 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2000-2014年CSSCI数据库中档案学文献数据进行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15年来,学者主要围绕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工作与管理、档案信息化、历史档案及其保护与开发四大领域开展档案学研究,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档案管理、档案学、电子文件、档案工作、档案馆、档案信息、档案利用、档案保护和数字档案馆等。研究主题逐渐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研究趋势,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并紧扣时代发展。云计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安全、数字档案资源、社会记忆可能成为档案学的研究前沿。(2)国内外学者的高被引学术著作和论文我国档案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档案学基础理论教程和经典著作是我国档案学的知识基础。(3)档案学研究机构主要分布于设置有档案相关专业的高校,中国人民大学的学术影响力位居首位。(4)档案学学术骨干主要贡献集中在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档案工作与管理次之,其以高校档案相关专业教师为主力军,作者的部分研究成果实践性不强。(5)科研合作以同机构的小团体为主,机构间科研合作较松散。

此外,我国档案学学科研究还需做出以下努力:①突破传统研究范式,推动档案与多学科的深度融合研究。②作者加强实地调研,以提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③学术机构构建交流合作平台,以加强学者间的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

*本文系四川省高校档案协会科研基金项目《我国档案学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项目编号:150305)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贺颖,祝庆轩.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档案学基础理论进展研究(1999 -2008年)[J].图书情报工作.2010(2)

[2]马海群,姜鑫.我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演进的知识图谱分析[J].档案学研究 2013(4)

[3][5]卢小宾,高欢.基于Web of Science的档案学研究热点分析[J].档案学通讯2015(3)

[4]Chen C M.CiteSpace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3):359-377.

[6]赵健,孙畅,崔海兰.基于知识图谱的《图书情报工作》分析与评介[J]. 知识管理论坛.2013(1)

[7]孙鸿飞,侯伟,于淼.我国情报学研究方法应用领域作者合作关系研究[J]. 情报科学.2015(4)

上一篇:英语绘本课程纲要下一篇:个人劳动教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