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河县城镇化建设农机化发展实施方案

2024-06-11

饶河县城镇化建设农机化发展实施方案(精选4篇)

饶河县城镇化建设农机化发展实施方案 篇1

饶河县2012年-2015年

城镇化建设农机化发展实施方案

县政府: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沿乌苏里江四县(市)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利用机械化措施解放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城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现结合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制定饶河县2012年-2015年城镇化建设农机化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101次常委会和加快推进沿乌苏里江

四县(市)城镇化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为目标,紧紧围绕发展大农机助推城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按照重点建设5个中心城镇,40个中心村,沿依饶和饶建公路呈“一轴两翼”的规划布局,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不断调整优化农业机械资源配置结构,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扩大农机经营规模,走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的发展路子,为我县城镇化建设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从2012年起至2015年共四年。新建大型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20个;围绕中心乡镇建设乡镇农业机械管理站5个;县级农机推广培训基地1个;农机维修(中心)点5个;中心村农具停放场40个。共需投入资金4.25亿元。

(一)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

我县已建1000万元以上规模大型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5个,规划在2015年前新建旱田合作社10个,水田合作社10个,合作社总量达到25个,规模经营耕地面积达9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0%。

1、新建旱田农机合作社10个。我县近几年来玉米面积大幅增加,预计种植面积将稳定在70万亩左右,因此,新组建的10个旱田合作社以玉米合作社为主。规划:2012年组建3个玉米合作社;2013年组建3个玉米合作社;2014年组建2个玉米合作社;2015年组建2个玉米合作社。每个合作社农机装备投入1000万元,场

库棚建设250万元。10个合作社,共需投入资金1.25亿元,规模经营耕地面积50万亩。

2、新建水田农机合作社10个。我县现有水田面积22万亩,预计2015年达到50万亩左右,水田面积的不断扩大,对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提出新要求。规划:2012年组建3个水田合作社;2013年组建3个水田合作社;2014年组建3个水田合作社;2015年组建1个水田合作社。每个合作社农机装备投入400万元,场库棚建设130万元,10个合作社共需投入资金5300万元,规模经营耕地面积20万亩。

(二)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1、建设乡镇农业机械管理站5个。围绕五个中心乡镇建设集农机管理、监理、推广和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乡镇农业机械管理站,每个管理站配备推广技术人员2人,农机监理工作人员4人。规划:2012年建设1个;2013年建设2个;2014年建设2个。每个农机管理站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主要设施包括培训教室、训练场地、办公室、办公设施、车库和附属设施等,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场地硬化;推广用车及推广示范机具,监理用车及训练考试车辆,检测设备等,需资金500万元。全县5个乡镇农业机械管理站共需投入资金2500万元,需由省级财政全额补助。

2、建设县级农机推广培训基地1个。以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目的,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机人才的需求。配备农机推广技术人员4人,教职人员6人。规划:201

2年建设。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主要包括:办公室、教室、电教室、资料室、食堂、宿舍、训练场、车库、仓库及教学、推广用设备等,共需投入资金700万元,需由省级财政全额补助。

3、建设乡镇农机维修(中心)点5个。在5个中心乡镇建设标准化农机维修网点,以满足各类先进农机具对维修服务的需要。规划:2012年建设1个;2013年建设1个;2014年建设2个;2015年建设1个。按标准化配备维修、检测设备,每个中心修理点需投入资金300万元。共需投入资金1500万元,需由省级财政全额补助。

4、建设中心村农具停放场40个。在每个中心村建农机具停放场1个,农机户机具作业结束不进村,在农机具停放场统一集中存放保管。规划:2012年-2015年每年建设10个。每个农具停放场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库棚面积4000平方米,需投入资金500万元。共需投入资金2亿元,需由省级财政全额补助。

三、推进措施

1、成立以主管农业县长为组长的城镇化建设农机化发展项目规划建设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项目总体规划、管理、指导和项目实施。

2、采取各种筹资方式,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调动集体和农民个人购置大型农机具的积极性。筹措资金,加强政策扶持,确保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的完成。

3、建立加快土地流转激励机制,实施土地流转补贴政策,鼓励农民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流转耕地,为合作社规模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4、加大对合作社场库棚以及重点村农具停放场的补贴力度,为合乡并村打好基础。

5、抓紧落实农机具强制报废补贴制度,加快淘汰超过使用期限,马力小、效率差、高能耗、技术含量低的农机具报废更新步伐,为大型先进农机具的使用提供条件。

6、在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上要因地自宜,符合县情,通过组建乡镇农业机械管理站,配齐配全工作人员和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和能力,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服务体系,把乡镇农机管理、服务、推广、安全等工作切实抓好。

附:2012-2015年农机化项目汇总表

(一)2012年农机化项目表

(二)2013年农机化项目表

(三)2014年农机化项目表

(四)2015年农机化项目表

(五)饶河县农机总站

饶河县城镇化建设农机化发展实施方案 篇2

关键词:农机合作组织;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43-1

1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原则是以农民为主体,采取加入合作组织自愿,退出合作组织自由,市场化运作,因地制宜发展的准则,以惠益全体成员为宗旨,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全县现有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45个,其中农机固定资产超百万元的11个,机械设备价值50万以上的34个。年单项农机作业量5000亩以上的2个,2000亩以上的43个。

经营运行以机耕、机播和机收等综合性农田作业服务为主,以成员加定单作业、承包作业、跨区作业等多元形式,不断扩大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规模。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和农村经济积累的不断增强,在成员的结构层次、拥有农机设备数量和科技含量、以及农机作业规模和服务范围上,都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基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迅猛发展。

2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对现代农业的作用

实践证明,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机作业市场与农民间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在缓解农户个体经营与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矛盾,提高农机作业效益、增强农民抵御农业生产风险的能力、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建立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在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下,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为:

(1)进一步延伸了农业产业化链条,实行了一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合作组织主动与各种植大户、农户协作配合,解决了农忙期间劳动力不足、生产效率低和农产品质量差等问题,以合作高效的农机作业服务,使“企业+农户”的经营运作模式向“企业+合作组织+农户”产业化模式转变。

(2)进一步拓宽了合作组织经营服务范围。合作组织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独立带动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把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向市场,从事第二、三产业,为农村城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农机合作组织根据粮食加工企业的质量要求和生产技术规程,建立与企业配套的粮食生产基地,在确保粮食稳产高产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粮食的优质品率,有效地提升了粮食市场的竞争能力。

(4)进一步增强了农业产业化的带动效应。农机合作组织是农民的自愿组织,代表着农民群众的诉求和心声,通过合作经营,利益同享,风险共担原则,把更多的农户凝聚起来,对发展现代农业将起到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3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困境

3.1由于土地流转不畅,阻碍了农业规模化生产

柳河县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滞缓是造成土地流转不畅的主要原因,全县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土地流转、中介机构租赁市场,域内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不能及时有效沟通。同时,土地流转没有一个标准的可操作的参考价格,造成租承方竞相压低租金,农户漫天要价的无序竞争局面,从而严重影响了合作组织规模化生产经营活动。

3.2 资金投入不足,机械装备水平低

政府和财政对合作组织建设发展资金的投入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瓶颈。现有合作组织的机械装备水平同过去相比,虽然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是相对于农业机械现代化以及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来看,那是远远不够的。

3.3 组织规模化程度不高,竞争能力差

全县农机合作组织数量虽多,但规模不大,效益不高,综合实力不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虽已建章立制,但基本还是停留在组织机构层面,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经营,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合作运行机制。

3.4 思想认识肤浅,管理不到位

虽然有关专业合作组织的法律法规已经出台,但是合作组织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运行,还需要有许多制度因素,真正组织实施起来还有一个过程,组织因素和实践因素也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4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建议

4.1 在贯彻落实政策过程中加快发展

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的同时,制定完善的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路线和措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扩大财政资金投入,尤其在合作组织基地建设和机械装备更新方面,政府和财政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在新技术的引进和培训方面,应予以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2 在自律自强中稳步发展

要坚持在建设发展中规范,在自律自强中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科学培育等来增强实力,有效促进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政府要以“服务于民”为出发点,从政策扶持、组织保障、信息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为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构建可操作平台。

4.3 在土地合理流转中科学发展

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是实现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关键环节,通过公平竞争承包、公正有效租赁等交易经营理念,搞好集中、大面积土地流转,完善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为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饶河县城镇化建设农机化发展实施方案 篇3

实施建议方案

为确保清水江大桥建设顺利实施,经请示县政府领导同意,定于2011年6月9日举行清水江大桥建设开工仪式。为抓好仪式各项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建议如下:

一、时间、地点及举办单位

(一)时间:2011年6月9日

(二)地点:校场坝清水江大桥建设点

(三)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剑河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剑河县交通运输局

协办单位:贵州省路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三、活动内容

1.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勇志主持 2.县委书记江朝伦致辞 3.施工单位代表发言 4.监理单位代表讲话 5.领导为项目开工剪彩 6.鸣炮

四、组织机构

为保证清水江大桥开工仪式顺利进行,成立剑河县清水江大桥建设项目开工仪式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 长:陈通权(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副 组 长:李昌钦(县委常委、副县长)成 员:龙安平(县政府办副主任)

姚绍荣(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杨顺友(县公安局副局长)彭文心(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张建新(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杨天斌(县消防队大副队长)

罗国辉(县国资公司经理)

欧 德(县安监局副局长)

左剑斌(县公安交警大队队长)

李建军(县供电局副局长)

熊永花(县气象局副局长)

吴胜梅(革东镇镇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等五个工作机构,具体办公人员由各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一)办公室 主 任:龙安平

成 员:谢梅仙 罗幸荣 石万达 邓世鹏 王 超 主要职责:1.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事务;2.负责各工作组及有关部门的工作衔接和统筹协调;3.负责起草各种讲话材料、会议议程;4.草拟邀请相关领导人员名单;5.根据日程安排,通知县有关领导参加活动;6.负责协调与施工单位安排好活动经费和后勤保障工作。

(二)会场布置组

组 长:罗幸荣

成 员:(由剑河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抽调人员)主要职责:1.负责开工典礼现场气氛营造的策划、会场布置、会标制作、音箱设备及舞台鲜花、桌椅摆放;2.安排来宾座次;3.做好活动期间的气象预测报告;4.负责现场礼仪;5.筹集炮火和安排鸣放地点。

(三)剪彩奠基组 组 长:谢梅仙

成 员:(由县交通运输局抽调人员)主要职责:负责开工项目剪彩有关筹备工作。

(四)宣传报道 组 长:姚绍荣

成 员:姜丹峰 李作明 李代虎

主要职责:负责开工典礼活动新闻报道工作。

(五)安全保卫组 组 长:杨顺友

成 员:吴胜梅 欧 德 吴荣彪 左剑斌 李建军 杨天斌 主要职责:1.制定安全保卫方案,保障活动现场及宾馆来宾的安全保卫工作;2.维护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3.做好活动期间鸣炮安全和电力保障工作。

五、参加活动人员

(一)邀请嘉宾

1、监理单位代表;

2、施工单位代表;

(二)县内参加人员

县四大班子分管联系领导,项目开工仪式领导小组成员,县国资公司、县交通运输局全体干部,施工单位代表及部分工人等。

六、其他事项

(一)邀请方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代表由县交通运输局邀请。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工作组要相互协调配合,认真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并做好组委会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施工队戴安全帽,着工作服,施工机械进场。

剑河县国资公司

剑河县交通运输局

饶河县城镇化建设农机化发展实施方案 篇4

一、小城镇发展概况

XX镇位于XX县城南,距205国道10公里,南北261省道纵贯全镇,东西泥团、泥新两条县级公路在镇区交汇,沿海高速路在镇区南部留有出口,交通便利,地理位臵优越。全镇耕地面积7.9万亩,人口2.66万,镇区辖泥

一、泥

二、泥三等6个村,常住人口4245人。

XX镇是河北省150个重点小城镇之一,近几年,一直致力加强小城镇创建:先后启动镇区四期旧改,累计投入近8000万元,拆迁长度达1000延长米,建设二层商住楼房100余栋;推进人行道硬化,镇区261省道两侧5600平米人行道实现彩砖硬化;搞好镇区绿化,主干道两侧栽植法国梧桐300余株;实施镇村改水,5个村已经完成,8个村正在推进,全镇近万村民及商户将喝上营养卫生的自来水;不断推动净化、美化等各项工作,镇区环境持续改观。尤其是2009年积极引进了投资近亿元的华夏新农泥井新市场项目,为镇区2.5万平米商业街注入活力,现容纳餐饮服务、医疗保健、商业金融等各类商贾150余户,每年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000余人,小城镇品味和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

二、小城镇发展总体思路

为了贯彻落实《秦皇岛市落实<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 划>实施方案》(秦政【2012】125号文)中对重点镇扩容升级工作的要求,我镇立足镇情,对小城镇建设进行重新谋划,确定今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按照上级文件关于对重点镇扩容升级工作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建管并重”的方针,立足镇域区位、资源、产业优势,从“网、框、力”(即:公路网、总框架、软实力)三个方面扎实创建,从“立、建、树”(即:立制度、建队伍、树新风)三个环节强化管理,持续推动小城镇建设上档升级,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小城镇综合承载及辐射带动作用,为镇域经济社会和谐跨越发展推波助力。

三、小城镇建设具体规划

一)镇区近期建设规划(2012年——2015年)立足镇域区位、资源及产业优势,从“网、框、力”三个方面加强创建,力争在2012年—2015年间建成交通便利、产业兴旺、环境靓丽、底蕴深厚的省级一流优美重点城镇。

1、镇区规模。2015年,镇区总人口为0.55万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为130平方米,建设用地规模为40公顷,2、培育软实力。软实力,就是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提升小城镇的建设档次和文化品味。下一步,将围绕“绿、亮、洁、蕴”四个字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上档升级。

1)、绿,因地制宜,见缝插绿。一是主路全绿,在现有绿化的基础上,对镇区261线和泥团、泥新路实行全面绿化,争取绿化普及和成活率达到95%以上。二是适地增绿,灌木 与地被植物相结合,栽植于镇区公路沿线适当地段,将镇区昌乐线打造成1条园林式道路,实现景观协调和环境再造,力求镇区主干道绿化面积达到道路用地总面积的25%以上,次干道20%以上。三是广场添绿。在镇区中心设立一座休闲广场,建设成为绿意盎然、环境优美的活动场所,让村民享受和城市一样的休闲娱乐氛围,不断增强民众的生活幸福指数。四是全方位补绿,号召镇区各单位在办公场所植绿增绿,镇区村民在居住院落插绿添绿,组织镇区各村在村主副路旁栽绿铺绿,全面扩大绿地面积,使镇区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绿地率达30%以上,人均绿地7平方米以上。

2)亮,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在镇区261省道和泥团、泥新公路两侧安装路灯120盏,方便群众夜间出行,纵向拉长镇区功能。立足发展,量力而行,逐步推进镇区街面霓虹灯等亮化工程,打造明亮璀璨的现代城镇。

3)洁,统筹规划,全盘运作。

①、饮水改造工程。继续推进镇区居民的饮水改造工程,饮用水源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且保证率在95%以上。

②、环境卫生规划。

在镇区规划1座垃圾转运站,规模10t/d,占地0.3公顷,与周围建筑物间距不小于10米。居住建筑用地内应设臵固定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不超过70米。

镇区道路两侧设废物箱,商业性街道间隔25-50米设臵,交通干线设臵间距为50—80米,一般道路设臵间距为80—100米。杜绝夏收、秋收期间秸秆焚烧现象,使城镇农作物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率达到100%,着力营造整洁优美的镇域环境。

4)蕴,深度挖掘,持续推进。一是在镇区信用社旧址上规划一个文化中心,结合休闲广场建设,充分挖掘镇域特色,全力增强文化底蕴,逐步形成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轴心,辐射带动全镇浓郁文化氛围的日益形成。二是以泥井新市场为平台,充分发挥其区位、资源优势,深度挖掘其文化传媒作用,借力生力,借势造势,通过新市场来持续带动新城镇、新农村、新村民的不断发展进步,打响“华夏〃泥井”这一文化品牌。

二)镇区远期规划(2015年—2020年)

1、镇区规模。2020年,镇区总人口为0.7万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为116平方米,建设用地规模为150公顷。

2、编好公路网。拟在镇区西侧开通1条外环路,在缓解北戴河机场建设带来镇区交通压力的同时,又可以拉大镇区框架,与机场高速引线、261省道、沿海高速以及泥团、泥新等县级公路一起,织出全镇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以路畅通带动镇域大发展。

3、环境卫生规划。

1)、在镇区南部选址,建设1个垃圾填埋场,使生活及建筑垃圾均得到无害化处理,2)、规划镇区主要街道两侧、公共设施以及市场、公园、广场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宜设臵节水型公共厕所。主要道路和 繁华地段设臵间距不超过500米,一般道路设臵间距不超过800米。共规划8座公厕。

3)、规划1个污水处理厂,使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得到及时处理,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4)、普及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电等民用能源,使民用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80%以上;

5、给水厂规划。规划在镇区建1座水厂,规模0.2万立方米/日,占地0.2公顷,并保留一定扩建能力。

6、拉大总框架。镇区向南拓展至刘坨沟,承接昌黎装饰建材城拆迁,在华夏新农市场南、沿海高速路引线北规划土地500亩,谋划建设新的县级装饰建材城,充分利用其沿海高速与261省道交错的区位优势,将其包装打造成昌黎南部装饰建材行业的一个物流重地;镇区向北延伸至赵家港沟,抓住调编机会,将261省道两侧更多地调编成建设用地,在镇区北部规划工业园区,将引进的法拉菲庄园酒业、众诚中科科技建材、奥成畜牧养殖加工和菲尔诺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园4个项目规划其中,强化服务与管理,将园区培育成招商兴镇的沃土;中部在原有2.5万平米商业街的基础上,继续向东西扩充,依托区位优势,以华夏新农泥井市场为龙头,引进连锁、加盟等现代经营方式,打造商贸、物流、服务、娱乐的大型集散地,形成“南城中街北园区”的发展格局。

四、小城镇管理保障措施

将管理举措作为推进建设、加快发展的根本保障,从“立、建、树”三个环节不断强化,整合资源,统筹力量,为城镇大发展、快发展、和谐发展奠定扎实根基。

1、立制度。积极争取县城管局、交通局的大力支持,就镇区环境综合整治问题联合发文、统一管理、协调运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包括落实商户门前三包(包门前卫生、包门前绿化维护、包门前环境秩序)、垃圾定时倾倒清运、镇区路段日扫日洁、两侧边沟定期清理等,以制度规范行为、优化环境,打牢建设整洁城镇的攻坚战和持久战。

2、建队伍。立足镇情,整合资源,建好三支队伍:一是保洁服务队,一时清扫不能解决时时及长久整洁问题,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择优吸纳社会力量组成专门的保洁服务队,每天清扫路面1次,每日晨7时垃圾统一清运,真正做到日产日清日洁;二是绿化养护队,由镇地方道路管理站牵头,组成绿化养护队,对广场及道路两侧按规划及时绿化、空缺地段及时补足,枯株死株及时更新,植被按时修剪、浇灌、施肥、除虫,全力营造绿色健康城镇。三是公共秩序维护队,由镇国土所牵头,组成公共秩序维护队,负责镇容镇貌及公共秩序的监察管理,严禁违法违章建筑,整治不规范牌匾广告,杜绝损害镇容镇貌的行为发生,营造和谐文明的镇区环境。

3、树新风。结合“蕴”字建设,持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培树健康文明的泥井新风尚。坚持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干部党员全面发动,通过言谈举止、标语口号、宣讲教育等方式,倡导现代文明理念,不断推动文明城镇发展进程。推 进镇区单位星级管理工作,评星定级,奖优惩劣,通过公开公示,让文明环境成为“脸面”问题,以标星为导向,在镇域树立起文明光荣、粗陋可耻的价值取向。开展文明使者、文明家庭、文明商户评选活动,胜出者给予适当奖励,优先落实相应政策,依靠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人人讲文明、户户树新风、社会大发展的和谐氛围。

五、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

小城镇,作为全 镇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应致力发挥区位、资源、产业三大优势,统筹抓好农、工、商三个结合,走出以城富农、以城兴工、以城擎商的全面发展路子,使之真正成为统筹城乡的“经济增长点”,推动镇域跨越发展的“经济增长极”。

1、统筹城乡,走出以城富农之路。一是以华夏新农市场为依托,全面构筑农户与市场的对接平台,为农产品适销对路、农户增收致富打开通道;二是通过建优小城镇,不断加大镇区承载,更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户开辟新的增收路子,同时,积极促成农村土地、人才等资源的合理流动,加速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三是将小城镇作为农民与外界进行经济文化沟通的桥梁,突破其视野狭隘、信息匮乏等瓶颈,加速农民城市化步伐,推动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的全面跨越发展。

2、谋划长远,走出以城兴工之路。一是立足现状,着眼长远,在城镇规划布局中,划出北部工业园区,搞好园区 内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管理与服务,引导工业向园区聚集,努力打造镇域“飞地经济”;二是在城镇文化建设中,融入热情、诚信、文明、和谐的招商理念,打造宜居宜业的留商平台,致力引进一批有发展前景的工业项目,聚集起工业腾飞的恒久能量。

上一篇:谈谈对我国公务员范围的理解下一篇:电力劳模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