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试题

2024-07-08

现代通信技术试题(精选8篇)

现代通信技术试题 篇1

《现代钻井技术》大作业

注意事项:

1、以书面形式手写(纸张大小为A4纸,封面按照统一格式)完成大作业。

2、作业上交截止时间为:2009年10月17日。

3、打印、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论处。

一、解释下列基本概念5分/每题

1、特殊工艺井

除用常规钻井工艺钻的直井之外的井统称为特殊工艺井。

2、大位移井

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定义是指井的水平位移与垂深之比等于2或大于2的井称为大位移井。

3、欠平衡压力钻井

欠平衡压力钻井是指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柱作用在井底的压力(包括钻井液柱的静液压力,循环压降和井口回压)低于地层孔隙压力。

4、地质导向钻井

它可在钻井作业的同时,能实时测量地层参数和井眼轨迹,并能绘制各种测井曲线的一种钻井技术。这种随钻测井(LWD)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是国际钻井的前沿技术。其原理是,由随钻测井仪,测出油气层的渗透率或电阻率后,将信息发至地面的闭环钻井调控台,经电脑优选参数自动下达指令给井下随钻测斜监控仪,以便按照指令增斜、减斜或调控方位。还可跟踪油层电阻率、渗透率,并指导轨迹控制,能在薄层内水平钻进。这一操作原理,又称为地质导向(geological steering)。这种钻井对保护油气层,提高钻井成功率、降低作业风险,提高钻井效率和降低钻井成本均具有显著的效果。

二、回答下列问题10分/每题

1、欠平衡压力钻井的优越性?

1.减轻地层伤害,解放油气层,提高油气井产能。对于低渗油气藏,压力衰竭的油气藏,这一优势更为突出。

2、有利于识别评价油气藏。钻进过程中井内钻井液柱的压力低于地层孔隙压力,允许地层流体进入井内,这有利于识别和准确评价油气藏。

3、减少完井后地层改造的费用。

4、明显提高机械钻速。欠平衡压力钻井比超平衡压力钻井井底岩石容易破碎,而且井底易清洗,机械钻速大幅度提高,同时减轻了钻头磨损,提高钻头的使用寿命。

5、减少或避免压差卡钻和井漏事故的发生。

6、节约钻井时间,降低钻井费用。

2、钻井过程中地层伤害的主要方式?

(1)固相颗粒及泥饼堵塞油气通道;(2)滤失液使地层中粘土膨胀而堵塞地层孔隙;(3)钻井液滤液中离子与地层离子作用产生沉淀堵塞通道;(4)产生水锁效应,增加油气流动阻力。

3、大位移井的特点?

(1)、水平位移大,能较大范围地控制含油面积,开发相同面积的油田可以大量减少陆地及海上钻井的平台数量;(2)、钻穿油层的井段长,可以使油藏的泄油面积增大,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井产量。

4、发展特殊工艺井钻井技术的意义?

采用特殊工艺一般是结合该井的具体情况如地层岩性,地应力,地层压力等,以便配置合适的钻具,井身结构,钻进参数,从而实现快速钻井,节约成本的目的。

三、论述题 20分/每题

1、结合本油田油气藏的特点,谈谈如何用钻井的手段提高采收率。

一.项目背景

全球能源逐渐显现紧张态势,并且各行业要求可持续发展呼声日高。所以总公司对油层保护工作力度逐渐在加大,要求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资源。

屏蔽暂堵保护油气层钻井液技术主要用来解决裸眼井段多压力层系地层保护油气层技术难题,其原理是利用钻井液液柱压力与油气层孔隙压力之间的压差和钻井液中的固相,在油气层被钻开的极短时间内在近井筒井壁附近形成渗透率接近零的屏蔽暂堵带,此屏蔽暂堵带能有效地阻止钻井液、水泥浆中的固相和滤液继续侵入油气层,对油气层造成污染,形成的屏蔽暂堵带能够通过射孔解堵。

二.两溶性暂堵剂的研发依据

油层保护工作的最终目的尽可能使产层保持原始状态以获得最大的产能,那么如何实现这个目的呢,那就是尽量减少泥浆中的固、液态物质进入产层,即使不可避免的进入产层,也要做到液态物质尽量不影响产层,固态物质能够在日后的处理工艺中被处理掉。两溶性暂堵剂本着以下两点原则进行油层保护工作的。

1.直接对产层进行可恢复性封堵,减少其它固相颗粒进入地层。

2.提高泥饼的致密度,降低液相物质进入地层

三.产品作用机理及特点

1.用特殊工艺使对地层进行封堵的微粒子的直径可塑可变以适应不同直径的孔喉。

2.在地层刚被打开形成瞬时失水的瞬间,产品中的油溶性微粒优先吸附在地层表面,在压差作用下对地层孔喉进行封堵,阻止固体颗粒进入地层。

3.瞬时失水结束,泥饼形成阶段中,产品中水溶性部分与粘土颗粒作用,使泥饼更加致密,降低泥浆失水,减少液相对地层的污染。

4.因为产品微粒形状可塑,粒径可变,所以适应性非常广,尤其适用于底孔隙度、低渗透率的地层。

四.对作用机理的分别说明

(一)产品为粒径可变的膏状体系

固体堵剂的暂堵颗粒尺寸是固定的,其适应不同孔隙直径的地层有其局限性。

而两溶性暂堵剂通过特殊工艺把堵机颗粒分散成不同直径的可塑性颗粒, 其直径覆盖范围大且粒径可变,能更好的适应不同地层,而目前实现此目的的较为可行的工艺就是膏状体系。

(二)两种方式的暂堵过程

FLOCK对地层的封堵分两种情况, 其一 就是当堵剂颗粒尺寸大于地层孔隙是的封堵过程;其二是堵剂颗粒小于地层孔隙的情况。这两种情况下的封堵过程是不同的。

1.当堵剂颗粒大于地层孔隙时

a.覆盖.b.变形挤入.c.形成铆钉式封堵.由于堵剂颗粒大于孔隙直径,所以堵剂首先覆盖在孔隙上,又因为堵剂颗粒是可塑性的,于是在泥浆压差作用下部分挤入地层,在压力平衡和泥饼形成后,形成类似铆钉式的封堵。这种方式适用于低孔隙、低渗透的地层。

2.当堵剂颗粒小于地层孔隙时

a.填充.b.挤压合并.

b.形成填充式封堵.由于堵剂颗粒小于孔隙直径,堵剂直接填充在孔隙中,同样因为堵剂的可塑可变性,堵剂之间发生粘连,加之泥浆压力的作用,形成填充式封堵。这种方式适用于高孔隙度、高渗透率的地层。

(三)增加泥饼的致密性

FLOCK具有独特的双溶结构, 形成泥饼的粘土颗粒是亲水性的, 而FLOCK的水溶部分也正好具有亲水结构,这种亲水基团携带可塑的亲油部分吸附在粘土颗粒表面,由于亲油部分是可塑的, 所以提高了泥饼的致密度,表现在高温高压滤失量的降低上。

五.FLOCK的技术指标

为了准确体现该产品的上述特性,特制定了如下技术指标,标准号为Q/12DGY3491-2004。

项目指标

外观 深褐色或黑色膏状物

油溶率,% ≥85

水溶率,% ≥50

高温高压滤失量,mL(120℃)≤30

荧光级别 ≤

4六.现场实验及使用情况

自2004年以来该技术首先在枣83×

1、歧北

21、港东12 ×1等13口井上作了试验,根据实验数据统计,产层表皮系数平均为-2.38,最低为-4.02,充分显示了该产品对产层优异的保护作用。从2005年到现在,在勘探、开发及评价等上百口井上应用,使用结果显示该项技术保护油层效果可靠稳定,现场易于操作,不影响泥浆其它性能,解决了以往现场施工作业中存在的泥浆发泡、提粘、糊振动筛等问题,取得了成功。

七.关于成本问题

与传统产品先比,该产品在具有不可比拟的油层保护特性的同时,不增加材料成本。另外由于加量比传统产品少的多,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稳定了泥浆性能,减少了由于副作用而带来的复杂情况的发生。

2、科学化钻井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如何达到?

总体目标:

1.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向多学科紧密结合、提高油井产量和油田采收率方向发展

3.向有效开采特殊油气藏方向发展

如何达到:

1.能引进的采取引进一消化一创新的技术路线来跟踪前沿,不能引进的国内自主开发;

2.在水平井钻井技术、多分支钻井技术和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三大新钻井技术方面,我国目前还有许多基础工作要做,建议有计划地组织攻关;

现代通信技术试题 篇2

近两年安徽的中考现代文阅读是严格遵守上述要求而进行设题的, 但又不失灵活。2007年安徽的现代文阅读选了两篇文章, 一篇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的散文《冰心姥姥您好》 (22分) , 一篇是科技说明文《从织布机到计算机》 (18分) , 总的现代文阅读占40分。2008年则选了两篇散文, 一篇是朱自清的名篇《匆匆》 (18分) , 一篇是周岩璧的《系在风筝线上的……》 (22分) , 现代文阅读总分也是40分。从近两年安徽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材来看, 我们发现命题者对散文, 特别是对散文名篇是情有独钟的, 这一点已给广大的考生提了个醒, 我们在备考时应注意散文的阅读与练习。

那么, 他们在设题上又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们对2008年的两篇散文试题进行的逐题解析, 以期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一] (18分)

匆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但是, 聪明的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声音, 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 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 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 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1) 太阳他有脚啊,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 伸出手遮挽时, 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天黑时, 我躺在床上, 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 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 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 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 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 除徘徊外, 又剩些什么呢? (2)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被微风吹散了, 如薄雾, 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 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 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 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匆》是一篇抒情散文, 设置了五道小题, 分别从语段概括和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修辞手法、思想感情、句子仿写等角度进行了考查。

1. 文章开头写了哪些自然现象?请加以概括。 (3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语段的分析与概括能力。我们在做这样的题目时要注意仔细推敲题干, 弄清题目要求。本题中要注意这些词语:“开头”这一词表明我们做题的范围是在开头第一段, 我们只要仔细探究本段即可, 其他的段落可以不顾。“自然现象”表明我们所找的是作者所写的自然界中的现象, 如花开花谢、潮起潮落等, 而非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明白了这两项要求之后, 我们就可以准确而快速地找到答案。另外, 我们还要注意要用自己的话把答案给概括出来, 这样会更简洁一些。

答案:燕子去了又来, 杨柳枯了又青, 桃花谢了又开。 (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2.从第二段看,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原因是什么? (4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其实是对文章句子的理解。题目中已提示“从第二段看”, 因此, 做好本题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地探究第二段的有关内容。“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一句是写作者伤心的, 为什么伤心呢?由于这句话是本段的最后一句话, 因此, 它的原因主要在这句话的上面, 我们可从上面来找。上面有两句话,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写时间的流逝, 二是写自己内心的感受。明白了这两点, 不难得出本题的正确答案。

答案:时间在无声无息中流逝;而自己虚度时日, 内心感到不安。 (前一句1分, 后一句3分。意思对即可。)

3.从文中画线的两句中任选一句, 指出它的修辞手法, 并说明其作用。 (4分)

(1) 太阳他有脚啊,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2)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被微风吹散了, 如薄雾, 被初阳蒸融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及其作用的理解。我们做这样的题目时心里要明白常用有哪些修辞手法, 以及每种修辞手法的作用。由于这一题是二选一, 这就无形之中降低了本题的难度, 我们做题时要选一个自己觉得容易的来做。这一题也启示我们将要参加中考的考生要注意掌握住《语文考试纲要》所规定的初中生应掌握的常见修辞手法以及每种修辞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这样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题目就容易了。

答案:第 (1) 句运用拟人手法, 赋予太阳以人的情态, 用“脚”“挪移”把时间的流动表现得具体可感。

第 (2) 句运用比喻手法, 把日子的逝去比作轻烟被吹散、薄雾被蒸融, 化抽象为形象, 表现了“我”在逝去的岁月里没留下什么痕迹。 (任选一句。“修辞手法”1分, “作用”3分。意思对即可。)

4.第四段中, 作者用了一连串问句, 表达了他的哪些感慨? (4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我们做题时当仔细探究这些问句, 第一个问句“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 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显然表达了作者对逃去如飞日子的感叹。第二个问句“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 除徘徊外, 又剩些什么呢”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无所作为的深深自责。后面的四个问句显然表明作者渴望自己应有所作为。

答案: (1) 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 (2) 对没有作为的自责; (3) 对自己要有所作为的渴求。 (答对两点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5.珍惜时间, 有所作为, 是我们从上文中获得的有益启示。请以“时间”为开头, 仿照例句在下面的横线上再写一个句子。 (3分)

例句:时间在农民辛勤的耕耘中, 结成了金黄的麦穗。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综合运用——句子的仿写。我们在做本题时要注意仿写的要求:1.句式要统一。句式, 即句子的结构形式。句式要统一, 是指仿句与例句的结构要一致。这就要求考生仿写前仔细观察。例句是什么句子, 我们仿句也要写什么句子, 一定要一切向例句看齐, 来不得半点的“二心”, 这样才能仿出符合要求的句子来。2.内容要协调。内容要协调,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仿句和例句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 要能够互相搭配, 互相衔接, 千万不能风马牛不相及。如本题内容上应是写不同的人对时间的感悟。二是仿句与例句的立意要一致。仿写句子不仅要求考生能正确掌握基本的语言操作技巧, 而且要注意立意。例句的立意如果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那么仿句的格调也必须与其保持一致。3.修辞要相同。修辞要相同是指仿句和例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要完全相同。仿写前要仔细审视, 看例句用了哪种或哪几种修辞方法。我们在仿写的时候也要用上这些修辞方法, 这样你仿出的句子不但有形似, 还有了神似, 才符合要求, 才能得满分。

答案:示例: (1) 时间在学生笔墨的流淌中, 绘出了美丽的画卷。 (2) 时间在冰川悄悄的融化中, 汇成了浩瀚的江海。 (内容1分, 表达2分。意思对即可。)

[二] (22分)

系在风筝线上的……

周岩璧

(1) 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 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 偶见数点风筝, 袅袅娜娜地飘挂天际, 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的诗句。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 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2) 在乡下, 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 摔打惯了, 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 即便有些寒意, 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 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3) 人们都说, 男孩子手笨, 没女孩子手巧, 就连那宝二爷也疯疯傻傻地说:“我见了女儿便清爽, 见了男子便浊臭逼人。”这岂不有些重女轻男了吗!不是吹, 我们男孩子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 却从手中飞出过巧夺天工的风筝!嗨, 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 有的是时间, 有的是专人指教。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得脚不沾地。常趁放学后的间隙, 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 或干脆跑到野外去, 因为家里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

(4) 我们先偷偷找来竹篾, 且要绿皮的, 有韧性的, 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接着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 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 拼在一起, 悉心系好, 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处, 唧唧喳喳商量一阵, 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 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 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最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 一头系在风筝上, 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 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 求爷告奶, 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5) 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 开始放吧。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 从辽阔的麦田里, 迤逦的大道旁, 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 腾腾热气捧着, 悠悠飞向空中, 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 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6) 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 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 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 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 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这通常极难放, 因野外有风, 蜡烛又不顶风, 所以总是熄灭。但偶有做成功的, 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 “信号灯”明灭闪烁, 随风筝飘飘洒洒, 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 如醉如痴。

(7) 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 任你如何摆布, 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 一脚踏翻它的, 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 找出毛病, 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 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 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 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 不胜惋惜……

(8) 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 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 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9) 啊, 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本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 共设置了五道小题, 分别从景物描写的作用、对语段的理解概括、重要句子及重要词语的含义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综合考查。

1. 第 (1) 段描写仲春的景色, 有什么作用? (4分)

解析:本题是考查景物描写在文章中所起作用的题目。景物描写也就是自然环境描写, 它是描写自然界的景物, 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l) 写景衬托人物心情; (2) 写景点明时令、地点; (3) 写景表现人物关系; (4) 写景表现人物性格。我们做本题时应结合第一段来具体分析, 这样是不难找出答案的。

答案: (1) 点明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 (2) 触景生情, 自然引起下文对童年的回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 根据第 (4) 段内容填空。 (4分)

做风筝的过程:找来竹篾→ () →糊纸涂色→ ()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但题目又要求根据第 (4) 段内容来填空, 这样就降低了本题的难度, 我们做题时仔细地探究第 (4) 段的内容即可。我们先看这帮小朋友找来竹篾之后的动作:“接着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 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 拼在一起, 悉心系好, 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显然这是对竹篾的处理, 也就是说把竹篾制作成风筝的骨架。然后他们又“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 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 这显然他们是在糊纸涂色。最后他们“又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 一头系在风筝上, 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 这显然是在系缠放线。我们做题时要注意把握文中出现的表明先后顺序的词“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 这道题就很好做了。

答案:制作骨架系缠放线 (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3. (5) (6) 两段已写了放风筝时的欢快情景, 为什么还要写第 (7) 段? (6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为什么还要写第 (7) 段”我们就应从第 (7) 段所写的内容以及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来考虑。第 (7) 段写的显然是放风筝失败的体验。放风筝有成功也有失败, 这很正常, 作者这样写显然写的是真实的童年生活, 也是童年生活情趣的表现。

答案: (1) 第 (7) 段写放风筝失败的体验, 与前两段写放风筝成功的快乐, 都是童年生活的真实反映; (2) 使童年的生活更有情趣; (3) 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 谈谈你对第 (8) 段画线句含义的理解。 (4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体会句子深层含义, 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 结合写作背景体会句中深层含义。 (2) 结合具体语境体会句中深层含义。 (3) 结合写作手法体会句中深层含义。本句综合以上三种方法我们可以看出既表现了作者以风筝为载体, 对童年生活的无限回忆, 也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眷念之情。

答案: (1) 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快乐, 常常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2) 已经逝去的童年, 在记忆中有时清晰, 有时模糊, 却是永难忘怀的; (3) 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深深的眷念之情。 (答对一点得2分, 答对两点得满分。答出“对故乡思念”之意的, 可得1分。意思对即可。)

5. 为什么说“我”的童年是“鹅黄色”的? (4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本题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难度相对大一点, 我们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可从以下方法入手: (1)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 理解词语的隐含义。 (2) 结合词语本义, 理解词语的临时义。 (3) 依据相关文字的思路, 把握词语含义。 (4) 从表面入手, 体味词语的深刻的内涵。本题中的“鹅黄色”, 显然童年是没有这种色彩的, 它应是一种象征义, 隐含义。我们应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文中的“鹅黄色”是用来形容仲春的绿意的, 现在童年也是“鹅黄色”的, 这样我们就可把童年与春天联系起来, 这样这一题也很好做了。

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选登 篇3

听泥土说话

①儿子失败了,带着沮丧从那个城市回来。母亲是个哑巴,从菜园里回来,见了儿子就明白了一切,用手比划着,又觉得比划不清。于是,将准备放下的锄头又拾起来,挖了一块土递给儿子。

②这一夜,儿子没睡。月光照在方桌上,方桌上放着那块泥土。儿子望着泥土出神。后来,他仿佛感觉到泥土在跟他说话。是啊,没什么大不了的,就算输光了一切,家乡的泥土输不掉。就算不被任何城市收留,这块泥土会接纳他。就算失败如影相随,只要是块泥土,播下种子总有发芽的机会。儿子看着泥土一夜没睡,对着月光想了一夜。

③第二天,儿子走了,________________。

④带上那块泥土上路。儿子的心如泥土般踏实,性格如泥土般坚韧,待人如泥土般诚恳,为人如泥土般坦荡。

⑤十年的挣扎、打拼,儿子成功了。一身光鲜从城里回来,得意洋洋。

⑥母亲从菜园回来,显然较之十年前已苍老了许多。儿子接过母亲的锄头,怨责母亲:“您老这是何苦?这锄头您今后再也用不上了。”说完,就要把锄头扔了。母亲比比划划,感觉到比划不清时,又把锄头重新拾起来,挖了一块土,送给儿子。

⑦一如十年前的那个夜晚,月光照亮了儿子屋里的小方桌和方桌上这块新的泥土。眼前的情景让儿子想了又想,又和泥土对了一夜的话。泥土永远处在低处,所以不会从高处落下来,跌得很痛。月光下,只有泥土黑漆漆一片,它不以光亮示人,它的光芒永在内心,才有质朴浑厚的力量。泥土不会因为身处高峰而自傲,也不会因为身处低谷而自卑。每一块泥土都很自然、平静、从容,所以才如此博大、深厚。

⑧第二天,儿子走了,带着深深的羞愧。

⑨从此,儿子处世如泥土般低调,性情如泥土般内敛,为人如泥土般虚心,对待成败得失亦如泥土般自然、平静和从容。

⑩几年之后,与儿子同时发迹的伙伴,三三两两地从很高的位置掉下来,跌得很痛,只有儿子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11}“发迹之后,我就扔掉了那块土。不过,好在失败之前,母亲送给了我这块土。”儿子常对朋友们说,“再把这块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个人生。”

⒈文章构思巧妙,两次写儿子在不同经历中倾听泥土说话,第一次是在___________时倾听,听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在__________________时倾听,听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文中的“泥土”仅仅是指自然界的泥土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阅读全文,仿照第⑧段,在第③段的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

第二天,儿子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⒋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再把这块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个人生”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昔有孟母,为儿成才,三迁居地;更有岳母,苦心刺字,教儿“精忠报国”。

材料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材料三:有一对年轻父母,在空中缆车坠毁的瞬间,擎起爱的双臂,将儿子高高托起。父母不幸遇难,儿子的生命却保住了。

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湖北黄冈市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老海棠树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的海棠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扫院子,“刷拉刷拉”的声音把我惊醒。我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⑥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⑦……

⑧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⒈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⑤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第②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在文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品读第⑥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的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⒋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⒌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一、1.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念,只要播下希望的种子,就一定会有成功的机会。成功成功了,不要得意洋洋,应该谨慎、低调、虚心地待人处世。 ⒉文中的“泥土”不仅仅是指自然界的泥土,更是母親的化身。母亲平凡、朴实如泥土,她巧妙地借泥土告诫儿子如何为人处世,并传达出对儿子深深的爱。 ⒊带着无比的自信。(带着灿烂的笑容;带着美好的梦想。)⒋画线句子意味深长。此时的儿子已深深地领悟到:这块土寄托着母亲的期盼,蕴涵着为人处世之道。如果失去了这些,就意味着失去了人生的一切。 ⒌母爱是无声的,母爱是无私无畏的,母爱是无处不在的。(意近即可)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篇4

一、选择题

1.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A.系统方法

B.直观方法

C.科学抽象方法

D.理想化方法

2.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A.习题集

B.录像带

C.教室环境

D.教科书 3.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有两个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组,它们是“资源管理器”和()A“回收站”

B“剪贴板”

C“我的电脑”

D“我的文档”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CPU能直接读取硬盘上的数据

B CUP能直接存取内存储器中的数据

C CPU有存储器和控制器组成D CPU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

5.在Prowerpoint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将所有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A)普通视图

B)大纲视图

C)web视图

D)幻灯片浏览视图 6.下列哪个不是INTERNET上的安全标准

A.S-HTTP

B.SSL

C.HTML

D.SEL 7.计算机病毒最其本的特征是:

A.自我复制

B.破坏磁盘中的文件 C.引起用户注意

D.减缓CPU运行速度 8.在E-Mail系统中常常遇到的“邮件炸弹”的是: A、一种炸弹

B、一种病素

C、一种软件名

D、一个邮件

9.INTERNET上的声音、图象、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是:()

A.模拟信号编码

B.二进制编码

C.音频信号编码

D.视频信号编号 10.通常所说的现代教学媒体是指()A.黑板,教科书,图片等

B.教室,校园,周围社区等 C.班风,校规,校纪等

D.投影,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等 11.银幕上投影的图像画面出现 “上窄下宽”的几何失真,这是由于()造成的。

A.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前倾斜

B.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后倾斜 C.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左倾斜

D.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右倾斜 12.录像机放像时不能正常放像,指示窗口出现“d”指示,则表示录像机()A.有机械或电路故障

B.录像带坏

C.处于自动保护磁头状态

D.太热 13.CAI的课件是属于()A.CBE软件

B.系统软件

C.游戏软件

D.课本 14.“发现学习法”就是要求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中()A.自己发现规律

B.有所创造发明 C.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并作出发现

D.培养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推测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15.

不属于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内容的选项是()A终结性测验分析

B 学习需要分析 C学习者分析

D 学习内容分析 16.

不属于学习者分析的内容是()A学习者分析

B 学习风格 C年龄特征

D信息加工分析

17.下面提供的关于教学设计构成的四个基本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学生、目标、策略、评价

B 教学媒体、学习需要分析、形成性分析、学习目标 C 测验、调查、教学形式、教学媒体 D 评价、决策、规划、教学内容

18.学生的特征分析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学生的年龄、学历、初始能力

B 学习的一般特征、初始能力、学习风格 C 学习风格、初始能力、学习兴趣 D 学生的社会环境、初始能力、一般特征

19.下述关于教学设计的提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A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是关于人类学习心理的学习理论,及在其基础上建立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般教学理论和人类传播活动的科学理论

B从性质来讲,教学设计是一种具有规划,研究,决策性质的操作过程 C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建构能 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优化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活动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D教学设计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不用总结性评价.20.多媒体组合教学就是()A.在一堂课中使用了不止一种媒体

B.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构成优化的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达到教学过程优化

C.多种媒体同时对同一情景展示的课堂教学 D.必须是视听结合才行

21.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教学目标完全不同于教学目的,两者无相互关系 B.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是类似的

C.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其实质是相同的

D.从某种角度来看,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

二 是非题

1.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并称为“主线”的三种教育实践分别是视听教育、程序教学和在教育中引入系统方法。()

2.教学媒体的共同特性有: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从属性、能动性和工具性。()

3.教学媒体适合于四个方面的教学:动作技能的培训、社会中的相互作用和人际关系的学习培训、决策能力的培训、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

4.教学设计的任务包括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两方面的设计工作,具体的任务内容是:分析研究教学任务或教学问题,分析研究学习者的情况,并以可以操作的形式写出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选择相应的媒体,形成为特定教学目标服务的有效的教学过程、形式和方法,构建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案,即初步方案;对初步方案进行试用和评价、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做必要的调整,逐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5.学习内容分析工作主要分为四方面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对教学目标进行信息加工分析和确定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组织、初步评价。()

三、填空题

1.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全过

程。

2.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___________。

3.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透射式幻灯机是根据___________原理设计的,即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镜会聚照亮幻灯片,再通过放映镜头在银幕上形成___________的幻灯片图像。

5.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___________及传播理论。6.使用投影仪时,一般要使投影仪与银幕的距离在__________范围内。若投影仪与银幕的距离太远,则会造成投影的图像___________。7.定阻式扩音机与喇叭配接时,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条件。

8.照相机要减小一倍曝光量,则所选择的光圈系数值是___________。9.如果录像机与电视机是采用线路输出输入联接方式联接,则电视机需工作在___________方式。

10.录像电视教材从表现形式上有讲授型、图解型、演示型和___________等四种。

11.PC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内存储器、外存储器、___________和输出设备组成。

12.被誉为现代教学论的三大典型代表是苏联赞可夫的___________,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教学论和联邦德国瓦根舍因的___________。

13.加涅提出的五类学习结果是理智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___________,____。

14.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___________和程序性。

15.学习评价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性评价。

16.多媒体优化组合的五个原则是:需要与合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___________,易于操作。17.教学设计是将___________作为研究对象的。

18.教学设计成果评价有五个基本步骤,分别是:制定评价计划、_________、试用设计成果和收集材料、_________、报告评价结果。

19.教学组织形式由三种主要基本形式,即______形式、______形式、合作小组学习形式。

20.学习内容分析工作主要分为四方面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对教学目标进行信息加工和确定学习内容、________初步评价。

21.教学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分为6条:_____________,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有效运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教学方式灵活多变、适用范围广,为业余学习和终身教育提供物质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两种主要模式:_________模式和

__________模式。

1.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全过程。

2.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___________。

3.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透射式幻灯机是根据___________原理设计的,即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镜会聚照亮幻灯片,再通过放映镜头在银幕上形成___________的幻灯片图像。

5.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___________及传播理论。6.使用投影仪时,一般要使投影仪与银幕的距离在__________范围内。若投影仪与银幕的距离太远,则会造成投影的图像___________。7.定阻式扩音机与喇叭配接时,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条件。

8.照相机要减小一倍曝光量,则所选择的光圈系数值是___________。9.如果录像机与电视机是采用线路输出输入联接方式联接,则电视机需工作在___________方式。

10.录像电视教材从表现形式上有讲授型、图解型、演示型和___________等四种。

11.PC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内存储器、外存储器、___________和输出设备组成。

12.被誉为现代教学论的三大典型代表是苏联赞可夫的___________,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教学论和联邦德国瓦根舍因的___________。

13.加涅提出的五类学习结果是理智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___________,____。

14.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___________和程序性。

15.学习评价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性评价。

16.多媒体优化组合的五个原则是:需要与合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___________,易于操作。17.教学设计是将___________作为研究对象的。

18.教学设计成果评价有五个基本步骤,分别是:制定评价计划、_________、试用设计成果和收集材料、_________、报告评价结果。

19.教学组织形式由三种主要基本形式,即______形式、______形式、合作小组学习形式。

20.学习内容分析工作主要分为四方面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对教学目标进行信息加工和确定学习内容、________初步评价。

21.教学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分为6条:_____________,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有效运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教学方式灵活多变、适用范围广,为业余学习和终身教育提供物质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两种主要模式:_________模式和__________模式。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A 2.C 3.C 4.B 5.D 6.C 7.A

8.B 9.A 10.D 11.B 12.C 13.A

14.D 15.A

16.D

17.A 18.B 19.C 20.B 21.D

二、判断题

1对 2对3错 4对 5对

三、填空

1.教育传播系统

教育信息传播活动 2.人力资源

3.理论

实践

4.光学透镜成像

放大倒立

5.学习理论 6.1.5m~2.5m

太暗淡

7.阻抗匹配

功率匹配

8.变大一倍

9.AV

10.表演型

11.主机

输入设备 12.“新教学体系”

范例教学论 13.动作技能

态度

14.综合性 15.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16.从不同角度增加信息量

17.教学系统 18.选择评价方法 归纳和分析资料 19.班级授课 个别化学习

20.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 学习内容组织

21.传递教学信息标准化

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发生改变 22.辅助学习模拟环境

四、名词解释

1教学媒体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的媒体,它是在教/学活动中,传递、承载和控制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或中介,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多媒体系统是指至少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为“补充”的媒体的组合系统。

3指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活动最终结果而进行的评价。借以进行鉴定、区分等级和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作出评定。

4教师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学生通过与计算机交互作用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

5以光纤电缆为通道,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交互工具,使用能传递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信息的四通八达的信息网,连接道千千万万个计算机用户。光缆具有信息量大、抗干扰性能好、可提供进行双向交流和开展大范围内合作的条件。

6按一定的系统,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遵循一定的目标进入教育传播过程之中,供传受双方进行交换、控制的内容。

7也称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对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明确阐述。

五、简答题

1.教育技术内涵,即定义为:“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外延涵盖了五个领域,教育技术领域是:开发、应用、管理、设计、评价五大领域的理论和实践。

2.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及教育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技术也将不断地发展,其发展的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将日益自动化、微型化、多样化;②现代教育技术将日益网络化;

③现代教育技术将日益大众化、综合化、多媒体化;④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将日益系统化、科学化。

3.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和科学技术等。

4. 摄像机的摄像原理是通过使用分光镜头,将光分解成红、绿、蓝三种成分的光。然后一句其光强的大小,用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对该电信号进行方法处理后,转换成亮度信号、彩色信号、同步信号等组成的视频信号。5.答题要点:

①提供丰富的动态视听结合的感性材料,加速学生感知和理解的过程;

②具有多视点、可变时空的表现手法,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③丰富文字教材的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④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

六、论述题

1.教学媒体的选择思路是:对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策略、媒体的教学特性和功能、经济性与适用性进行整体考虑,择优选择适合的教学媒体。选择教学媒体的基本方法有四种:问题表、矩阵选择表、流程图和戴尔的经验之塔。

问题表是列出一系列相关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寻找发

现适用于一定教学目标的媒体。

矩阵选择表是将教学媒体的种类为一维,以它们的教学功能做另一维,进行列表,再用一种评价尺度反应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平价尺度可用高、低、中三种层次。

流程图是将选择过程分解维一套按序排列的步骤,每一步都有相应的标有“是“和”否“的问题,选择问题的是与否则进入不同的分支步骤,回答完问题,会有一种或一组媒体被确认为是最适用的。“经验之塔“是美国媒体教育家戴尔提出的,它将媒体提供的学习经验进行排列,形成金字塔状,由上而下共11层。见图所示,越

往顶层,越抽象。

2.关于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功能,有这样一些较为成熟的研究结论: 教学媒体一般是灵活可以替换的。如通过阅读印刷品实现的教学目标,通过其他媒体(如电视教学)同样可以实现。每一种教学媒体都有其优于其他教学媒体的地方和善于表现的内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同是电视录像教学片,对有些信息内容可以表现的非常恰当,教学效果好;而对另外一些内容则效果不佳。不存在对任何教学目标都最适用的“超级媒体“。但是对某一个特点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说,存在使用某一种媒体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媒体情况,即不同的媒体有各自的长处与短处。

运用媒体的方式、方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教与学的效果。使用媒体不会“自动“促进学习。根据媒体特性和学生的需要特点,考虑学生的特点,教学的需要,经过仔细选择、设计、编制的媒体,对学生的学习有明显的帮助。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试题 篇5

A、用于教育中的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两个方面的技术B、在教育中所能看到的实体形态的技术

C、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形态的技术D、在教育研究中归纳出来的知识形态的技术

2、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资源的(C)的理论与实践。

A、设计、开发、应用、组织、管理 B、开发、设计、建构、管理、评价 C、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 D、应用、实践、设计、管理、评价

3、(A)被认为是教育技术的四个基础学习理论。

A、视听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与系统科学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系统理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经验之塔理论

4、教育技术的范畴涉及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A、协同作用的 B、线性的C、顺序排列的 D、互为倒置的

5、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即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本质上看是(A)。A、以课程目标为核心 B、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

C、课程目标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构成双核心 D、以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6、多媒体计算机属于哪种教学媒体(D)。A、视觉媒体 B、听觉媒体 C、视听媒体 D、交互式媒体

7、教学设计的四个基础理论是(A)。

A、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B、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与媒体理论

C、控制理论、信息理论、学习理论与媒体理论D、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信息理论与学习理论

8、按评价内容的焦点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C)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C、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D、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9、心理学家皮亚杰在长期从事儿童心理实验研究活动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儿童心理学理论体系,提出儿童的智力与思维发展分为(A)四个阶段。

A、感觉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 B、萌芽期、口算期、表象思维、逻辑思维、C、表象、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推理D、直觉思维、具体运算、逻辑运算、逻辑推理

10、把学习目标分成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个领域的人是(D)。

A、戴尔 B、奥苏贝尔 C、加涅 D、布卢姆

11、下述属于系统观的教学设计活动,而不是传统教学活动的选项是(D)。

A、采用教学策略上,喜欢“一切都照顾到”,基于喜好和熟悉

B、在确定目标上,依据根据全球研究的研究结果和教师的行为陈述目标、对所有的学生都一样

C、在学习内容掌握情况上,少数学生掌握大多数目标、时而成功时而不成功的方式

D、在测验的使用上,用于检查学生的进步状况、确定学生的掌握情况、诊断学生的困难所在、修改教学

12、与多媒体教室环境相比,网络教室环境的优势在于(A)。

A、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于交流的平台 B、能够播放视频和音频信息 C、具有控制各种设备的集成装置 D、能够以多种媒体形式呈现学习内容

13、网络上常见的动画图片格式为(B)A、jpg B、gif C、bmp D、psd

14、下列常见图像文件格式中,哪项为位图图像文件格式(B)A、PSD B、BMP C、JPEG D、GIF

15、下列哪个搜索关键词可以找到图片资源(A)

A、故乡的云 bmp B、狼牙山 wav C、水晶 swf D、北戴河 doc

16、下列哪个工具可以制作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A)。A、PowerPoint B、Word C、PhotoShop D、Excel

17、为图片添加的动画效果属于下列哪种动画。(B)

A、翻页动画 B、自定义动画 C、项目动画 D、以上全不是

18、Powerpoint所提供的(B)功能,可对幻灯片进行超文本链接,从而可使对幻灯片由顺序放映的线性结构,变为人为控制放映顺序的超文本结构。A、自定义动画 B、动作设置 C、预设动画 D、自定义放映

19、Powerpoint课件制作过程中,关于自定义动画,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可以调整顺序 B、有些可设置参数C、可以带声音 D、只能为文字设置自定义动画 20、在幻灯片播放时,如果要结束放映,可以按下键盘上的(A)键。

A、ESC B、Enter C、Space D、Ctrl

21、当利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选取边界较复杂的对象时,需要用到的工具是(B)。

A、魔棒工具 B、磁性套索工具 C、裁切工具 D、画笔工具

22、教师在准备教学资源过程中,当利用photoshop选取图像中颜色相同或相近区域时,需要用到的工具是(A)A、魔棒工具 B、磁性套索工具 C、裁切工具 D、画笔工具

23、当利用Photoshop选取图像中的一部分时,下列选项中我们可以用到的工具是(B)

A、缩放工具 B、裁剪工具 C、移动工具 D、画笔工具

24、在Authorware决定声音与程序同时执行的方式是(D)。

A、等待直到完成 B、同时 C、永久

D、同时或永久

25、设Authorware应用程序的流程中有3个图标,依次命名为a,b,c,图标a和c是显示图标,图标b是移动图标,如果在图标b属性面板中【执行方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同时”,则(C)。

A、图标a的运行完成后,再执行显示图标c B、图标c的运行完成后,再执行显示图标a C、图标a和图标c同时执行D、图标a、b、c同时执行

26、Authorware不具有下列(D)功能。A、一定的绘图 B、文字效果处理C、动画制作D、图像处理

1.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是探讨教学现象内在关系和规律的学科。错误

2.电视媒体教学最大的优势是能表现事物的活动,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正确

4.学习风格源于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学生个性在学习活动中的定型化、习惯化,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正确

6.CAI课件是学习资源的一种,不存在教学设计问题。错误

7.“教育技术”中的“教育”两字,限定了教育技术的教育科学属性。正确 8.学习资源必须与具体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才具有现实意义。正确

9.教学设计作为理论上的一种设计,不是教育技术中的所谓的“技术”。错误 10.教学目标的ABCD编写法包括对象、任务、环境、标准四个要素。错误

11.感官刺激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因此,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媒体形式比单一媒体形式更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错误

12.教学设计的成果不仅仅局限于一份教案。正确 13.教学评价也具有教学功能。正确

14.一个知识单元结束后进行的诊断性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错误

15.教学设计作为理论上的一种设计,不是教育技术中的所谓的“技术”。错误(属于教育技术中的无形技术或者是软技术)

16.感官刺激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因此,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媒体形式比单一媒体形式更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错误。(不一定,多种媒体形式可能影响学生注意力,反而不能集中精力思考)17.一个用ABCD法阐明的学习目标如下:“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在观察各种云的图片时,能将卷云、层云和雨云分别标记出来,准确率达90%。”下划线部分属于“标准”。错误(不是“标准”而是“行为”

18.依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教育目标可分为认知、情感、品德三个领域。错误。(不是“品德”而是“动作技能”)

19.教学媒体可以脱离教师独立起到教学作用。正确(个别化教学所使用的媒体及其软件都可以很大程度上起到教师的作用。)

20.在写电视节目的分镜头稿本时,“技巧”一栏应填“远景”、“中景”„„“特写”等。错误。(技巧一栏填:推,拉,摇,切换,淡变。景别一栏应填:远景,中景,特写等)21.微格教学是依据反馈原理和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正确。

22.多媒体综合教学平台的使用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学更加形象、互动。错误。(多媒体综合教学平台只是一种媒体系统,常用于作电子演示工具,可以使教学更加形象,但是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才是关键。)

现代通信技术试题 篇6

陕西师范大学2012级现代教育技术考试题

2015.7

一、名词解释(7选6)

多媒体课件、MOOC、微课、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学习需要、教学评价

二、填空题

1、数字化教学媒体有哪些

2、“三通”是哪三通

3、课件评价的关键点

4、课件评价种类(国内、国外)

5、多媒体要素包括

6、课堂的内涵演变/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三、简答(4选3)

1、信息化教学设计核心内涵

2、教学的原则

3、课件特征及意义

4、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四、材料题(3选2)

1、几则材料

问题:谈谈信息时代教师观点

2、教与学的关系图 问:谈谈教与学的关系

3、材料

问:谈谈信息时代学习者结合新课改看法

五、综合

1、你对英特尔教育的感受;英特尔文件夹结构

2、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组成

陕西师范大学2011级现代教育技术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整合能力,教学反思,媒介素养多媒体课件

二、填空

三通两平台教学评价分类课件评价的分类新媒体举例视频音频的格式举例

三、简答

CAI课件的基本特征 学习者特征的分析 教学反思的特点

传统教案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区别

四、论述

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看法 信息时代的教师 举例介绍两个新型教学模式

五、综合题: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流程图和说明为啥没有教学反思 英特尔教育作业的文件夹格式和说明为啥有学生作品集

题型是名词解释六选五填空一空一分一共十分,简答四选三论述三选二综合二选一

陕西师范大学2010级现代教育技术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学习者特征: 2.专题网站:

3.信息化教学设计: 4.教育信息化: 5.多媒体课件:

二、填空

1.“三通两平台”指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

2.根据你平时的习惯,请写出两个搜索引擎3.学习分为泛在学习和非泛在学习,泛在学习又可分为时空泛在学习和4.教育信息化创建的新模式 5.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核心6.多媒体课件的评价包括

三、简答题

1.多媒体课件的“信息表征方式多样”对制作多媒体课件有什么作用? 2.分析学习者特征主要分析哪几方面? 3.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传统编写教案的区别?

4.请根据你的常识,写出两种视频的格式,并简述他们的不同。

四、简述题

(1)作为即将去进行教育实习的老师,请谈谈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2)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请你针对此现象给出一些建议

试题库质量控制和评价技术研究 篇7

一、试题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1. 试题设计原则

(1) 目的性原则:《计算机操作系统》将全部试题作为一个整体, 应该符合考试的目的要求, 即通过解答或完成这些题目, 应该能够测出预定需要测定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试题内容、形式、难度等均应服从于考试的目的。 (2) 科学性原则:《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试题表述要科学准确。客观性试题的答案应该确切唯一, 研究型、讨论型题目研讨方向应该清晰, 即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 但要解决的应该是同一个问题;非探讨性问题所给条件要做到既不多余也不欠缺。 (3) 考试与教学要求相一致原则:《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结业考试, 作为目标性检测考试, 其考核内容及试题难度应该与教学大纲要求为准,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试的重点。不能怕学生“押题”而回避教学重点。考题设计的形式和难度要求可以在教学大纲范围之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稍微变动。 (4) 知识与能力并重原则:《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是学生将来从事计算机行业必备的基础知识。不仅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更应该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在试题设计时不能忽略能力的测试, 否则无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2. 试题设计方法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库中包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算法分析题等六种题型。在试题设计之前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以及考试目的, 设计不同难度要求的试题, 供以后抽题组卷时选用。 (1) 选择题的编写应注意:每一选择题的选择项数应保持一致, 单选题以4项, 多选题可设4项;选择支的位置安排要具有逻辑性, 正确支的位置要具有随机性和相对均衡性;正确支与干扰支要具有相似性, 干扰支与题干的联系要与正确支与题干的联系同样密切, 不能生搬硬凑, 人为臆造。 (2) 填空题的编写应注意:填充的内容应该是关键字词, 并要求与上下文有密切联系;一道填空题中不宜有过多、过长的空白, 而且空白处所能填充的内容应该是唯一的;如果填充的内容是计算的结果, 当为概念、法则等常规运算时, 则计算不宜复杂。若是根据某些性质进行计算, 则所用性质应该是重要的或简单的, 不宜过分要求解题技巧, 不能将综合题变成填空题。 (3) 判断题的编写应注意:每个题面最好只包含一个重要概念, 尽量避免两个或多个概念同时出现;试题措辞必须含义清晰, 语句简练, 避免用较长的复合语句命题;尽量不用否定式语句, 尤其不要用双重否定语句故意制造难点;不要用“可能”、“有时”、“通常”等“特加限定词”。 (4) 算法题的编写人们比较熟悉, 这里只强调以下三点:为考核学生对概念、法则的理解而编写的计算题, 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方法而不是对技巧的掌握, 因此计算量不要过大, 数字不要复杂;要注意一题多解, 如果一个题目有多种解法, 且几种解法的难度差异较大, 则可注明要求学生使用的解题方法, 以避免学生回避所要考核的知识点;尽量少出为计算而计算的题目, 要把计算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二、试题质量评价指标

1. 试题难度

试题的记分方法分两种, 客观性题目在评分时, 只有得分和不得分两种情况, 称为二分法, 而主观性题目学生可能得到不超过题目分值的任何分数, 称为非二分法。两种记分方法对应的难度计算方法也不相同, 他们的计算方法这里不详细列出。从计算公式可以知道, 难度值P的最小值为0, 表示该题不难;难度值P的最大值为1, 表示该题很难, 无人做对。难度过大或过小, 都不能区分学生的学习水平。一般情况下, 难度在0.3以下为容易题, 0.3~0.6的为中等题, 0.6以上的为难题。由于难度与区分度有关, 难度越接近0.5, 区分度越高。例如, 在期末考试中, 为了期望平均成绩为70~75分, 适当调整易、中、难题的比例, 设计分值比为5∶4∶1, 且三种试题的平均难度分别为0.19、0.35、0.16, 这样可期望平均难度为0.295。试题的难度与考试的性质有关, 一般说来, 作为教学检查性题目, 其难度不宜过大, 以0.2~0.4为宜, 而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题目, 其难度在0.4~0.6比较适合。

2. 区分度

区分度是反映试题对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区分能力的指标。区分度好的试题, 学习好的学生得分高, 学习差的学生得分低;而区分度低的试题, 从得分上不能判断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一般以试题得分与试卷得分的相关系数作为区分度。相关程度越高, 区分度越好。正式考试试题的区分度应该在0.3以上, 好的试题应该达到0.4以上。对于试题区分度因为区分度与标准差成正比, 所以要使区分度达到0.3以上的良好水平, 成绩标准差应大于12分, 但这会使不及格的人数增多。一般期末考试成绩标准差应控制在10分, 平均区分度以0.25为宜。

3. 信度

在教学评价中, 考试结果的可靠性称为信度, 就是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先后实施两次, 其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的程度, 所以信度是反映考试结果稳定性的一个指标。目标参考性测验信度的估计, 目标参考性试验由许多所要考查的目标组成, 而每个目标又由许多测题组成。在估计这种测验的信度时, 可将每个目标的测题视为一个测题组, 用信度的测试方法, 如再测法、复分法、分半法等来估计每个测题组的信度, 然后用各测题组的复本信度系数来表示整个测验的信度。在估计测题的信度时采用内在一致性信度。信度的最大值规定为1.0, 一般标准化考试要求信度达到0.90。考试的理想结果是学生的考试分数与其真实水平 (“理想分数”) 完全相同, 这时考试的信度最大。

4. 效度

效度是指一次考试在多大程度上测量了需要测量的东西。计算效度一般采用“效标分数”法, 即把学生有关考试成绩和有经验而且了解学生的教师对学生的评定等作为效度的标准 (效标) , 把考试分数和效标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作为考试的效度值。如果测试的结果与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基本一致, 这样的考试有较高的效度。测试过程中, 效度的最大值为1, 表示测试结果符合测试目的, 最小值为0, 一般测试的效度应在0.4~0.7之间为宜。

三、试卷质量统计分析与评价

试卷质量统计分析与评价是考试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我们评价考试质量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它能够为改进考试设计工作, 使之更符合考生实际提供重要信息;也能够为改进命题工作提供大量信息, 提高试题和试卷的编制质量;也是完善题库, 提高题库试题质量的重要途径。试卷质量统计分析与评价主要包括:考试成绩分布的统计估计、考试的信度分析、考试的效度分析、试题的难度分析、试题的区分度分析等。正态性检验是试卷统计分析与评价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指标。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布在外界条件相同情况下, 因受智力影响较大, 通常呈正态分布。当考试成绩分布呈正态分布时, 测试效果符合自然分布规律, 因此, 认为试卷编制得比较成功, 试题质量较好。测试学生总体学习成绩分布可以对试题质量进行粗略的评价。

一份好的试卷, 应该是难度适中, 区分度好, 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并且经考试后, 学生的成绩呈现正态分布。当然, 试卷质量的优劣只有通过试卷分析后才明朗化。因此, 考试后应及时对试卷和成绩进行分析, 删去劣等题, 一般题作修改后可成为优良题, 把优良题存入试题库, 从而不断完善试题库。从题库中抽取试题时不能一味地追求试卷质量指标, 要统筹兼顾, 合理安排, 适当保留一些虽是劣等题但内容很重要的题目。总之, 在试题库的建设中我们应综合地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合理地选择数量适当、难易程度合适、信度与效度适中的题目, 以保证试题管理系统的可靠性、使用性以及准确性, 促进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更加广泛地应用。

参考文献

[1]任占营, 杜其军等.《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7, 9 (2) :92-94.

[2]赵珂.试卷质量指标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7 (4) :134-136.

现代通信技术试题 篇8

一、找中心句,纲举且张

文章中的语段通常是由中心句和展开句组成的,中心句是语段的核心、主旨,而展开句是为中心句服务的,是对中心句的丰富和深化。这些句子意义相互联系,有机地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段落,表明一个相对独立的中心意思。对这些语段进行概括,找中心句是最重要的途径。找到了这些句子,就能纲举目张。

如2008年全国卷Ⅱ第14题:作者为什么说“有孤寂之感”?(试卷材料为季羡林的《马缨花》)

这是对文章局部内容进行概括,组织答案需要准确把握原文第一段(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和第三段(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平城一片黑暗。白天在学校里的时候,同青年同学在一起,从他们那莲蓬勃勃的斗争意志和生命活力里,还可以吸取一些力量和快乐,精神十分振奋。但是。一到晚上,当我孤零零一个人走回这个所谓家的时候,我仿佛遗世而独立,没有一点活气。寂寞像毒蛇似地偷偷地袭来。折磨着我,使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主要信息,亦即中心句。第一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句、第三句都是对第一句的具体叙述,突出了第一句中的“孤零零”和“很深”这两个词语,很显然把握第一句,就答出了其中一个原因。根据第三段可以概括出第二个原因,第三段作者首先用设问的修辞,表明作者当时也有孤独之感,接下来的几句话具体阐述原因。其中“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平城一片黑暗”最重要,是这个语段的中心句,余下的几个句子作者用白天、晚上的不同情绪构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晚上独处的寂寞之情。

答案(1)作者独自住在阴森凄苦的大院里;(2)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平城一片黑暗。

二、去虚留实,删繁就简

这是概括类试题中用得最多的方法,又经常和找中心句结合使用。所谓“虚”、“繁”是指语段中那些起阐释、说明、补充甚或是拓展、引申等作用的句子,这些句子只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关键信息,但它们就像烟雾一样遮住了我们的双眼,概括时我们应合理地删除这些句子,留下关键信息,然后再简明扼要地进行表述。

如2008年江苏卷第18题: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试卷材料为《晚清学人杨守敬》)

这是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题干中“哪几件事”和“重要影响”是关键点。本文所写之事很多很碎,列举哪“几件”事最好呢?那些出现在特定事件前后的点明意义的句子最值得考生关注,如第一段中的“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开端”,第二段中的“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学术生涯的转折点”。第三段中的“从此绝意科举,专注学问”等等。

通过去虚留实,删繁就简,我们先把握住原文相关段落的关键信息。如第一段:“19岁时,听谭大勋讲授汪中的《述学》,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20岁那年,偶然得见清人六严缩摹的《舆地图》,便借来临摹,这成为他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开端。”第二段:“杨守敬曾经热衷科举,25岁起先后六次赴京参加会试。虽然名落孙山,但因此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在日本四年,他搜访阚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第三段:“从日本回国的第二年,年已48岁的杨守敬第七次参加会试,仍以失败告终,从此绝意科举。专注学问。”再对这些关键信息进行加工、提炼,挤兑掉无关的词语,剩下的应该是精华与核心部分,最后分要点写清楚,答案就做好了。

答案(1)青年时代接触考据学,临摹《舆地图》;(2)赴京参加会试,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3)在日本搜访典籍,校勘珍本;(4)第七次会试失败后,绝意科举,专注学问。

三、理清层次,防止遗漏

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应对全文或相关段落作大致的层次分析,勾画出每一段或每一层中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在勾画的基础上,概括出每段或每层大意,再根据要求逐一标出序号分条进行表述,如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等。划分层次时要注意文中的时间词语标志、地点词语标志、作者感情的变化、选材角度或内容的变化以及逻辑关系,如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等,要特别注意语段中的分号和句号。

如2008年安徽卷第14题:文章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表现“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请简要说明。(试卷材料为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

这也是对文章局部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答题时,最好对第二段(如今我摇着车在这园子里慢慢走。常常有一种感觉,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有一天我整理我的旧相册,看见一张十几年前我在这园子里照的照片——那个年轻人坐在轮椅上,背后是一棵老柏树,再远处就是那座古祭坛。我便到园子里去找那棵树。我接着照片上的背景找很快就找到了它。按着照片上它枝干的形状找,肯定那就是它。但是它已经死了。而且在它身上缠绕着一条碗口粗的藤萝。有一天我在这园子里碰见一个老太太,她说:“哟。你还在这儿哪?”她问我:“你母亲还好吗?”“您是谁?”“你不记得我,我可记得你。有一回你母亲来这儿找你,她问我您看没看见一个摇轮椅的孩子?……”我忽然觉得,我一个人跑到这世界上来玩真是玩得太久了。有一天夜晚,我独自坐在祭坛边的路灯下看书,忽然从那漆黑的祭坛里传出一阵阵唢呐声:四周都是参天古树,方形祭坛占地几百平米空旷坦荡独对苍天,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惟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或许这几个词都不足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进行层次分析,题目中明确指出从三个方面进行概括,提示我们本段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留心文段中的“如今”、“有一天”以及“有一天夜晚”等三个时间词语,思路也就非常清晰了。

第一个层次从“如今我摇着车在这园子里慢慢走”到“但是它已经死了,而且在它身上缠绕着一条碗口粗的藤萝”。作者从自然现象的角度写旧照片上的那棵老柏树现在已经死了。第二个层次从“有一天我在这园子里碰见一个老太太”到“我一个人跑到这世界上来玩真是玩得太久了”,从生活变故的角度写多年前到园子里找“我”的母亲已经去世。第三个层次从“有一天夜晚”到文段结束。从心理感受的角度写祭坛里的唢呐声使“我”产生了沧桑之感。

答案(1)旧照片上的那棵老柏树现在已经死了。(自然现象)(2)多年前到园子里找“我”的母亲已经去世。(生活变故)(3)祭坛里的唢呐声使“我”产生了沧桑之感。(心理感受)

四、合并同类,提取精要

有些文章或段落,虽有概括力较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可能并不一致:也有一些并没有相应的概括语句。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应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独立概括。所举语段的信息不止一个,一一筛选之后,看看相关信息、相同信息、不同信息各是什么,都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传达的,然后将相同的进行大合并,相关的进行小合并。不同的并列到一起,从更高的概念范畴进行概括,也就是要把“苹果、香蕉、橘子、菠萝”等概括为“水果”。这种归类处理、提取精要的方法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

如2008年江苏卷第19题: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试卷材料为《晚清学人杨守敬》)

注意题干中使用的是“概括”一词,而不是“归纳”、“总结”,说明命题人不仅要求考生归纳、总结出第一段中“聪明好学,刻苦用功”、第二段中“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第三段中“专注学问”及“博览群书,潜心研究”、第四段中“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等词语和句子。而且要求考生在此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合并,作出概念意义上的概括:如好学精神、治学方法得当、交游广泛、视野开阔等。

答案(1)好学精神:聪明好学,刻苦用功,博览群书。(2)治学方法得当:既有考据学的基础,又能吸收新知识;既能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又不盲从。(3)交游广泛,视野开阔:结识名流学人,游学日本,多方涉猎。

当然。在做概括类试题时,把握文章或文段的主要信息也至关重要。一般说来,不同表达方式的语段主要信息特点是不相同的。如以叙述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有:①叙述的主体;②主体的经历及特征;③叙述意义及目的等。以描写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有:①描写的景物;②景与物的主要特征;③描写的角度及目的、感情等。以议论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有:①议论的话题、中心看法;②证明中心看法的证据;③结论是什么等。以说明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有:①被说明的事物;②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③说明的目的等。抓住了以上信息,再综合运用前文介绍的方法。做概括类试题就比较容易了。

上一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学科全员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县政协提案办理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