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的社区教育三篇

2024-05-30

城乡居民的社区教育 篇1

建立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跟踪城乡社区居民健康状况, 是促进城乡社区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抓手。全国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 2008年全国慢性病总病例数达到2.6个亿。专家预测到2020年, 慢性病死亡比例将上升到85%[1]。实践证明, 有效的健康服务管理是降低慢性病死亡率和国家医药费支出的有效手段, 是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的参考依据。

为推进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卫生部制定了工作目标, 到2011年底, 居民建档率农村要达到30%, 城市要达到50%。到2020年, 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科学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 更好地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2]。就此, 卫生部出台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服务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标准》等一系列制度规范, 推动了健康档案工作深入发展。为进一步了解我省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 研究其管理水平, 促进其健康发展, 2012年初, 笔者随辽宁省卫生厅组织的调研组, 深入辽宁省的沈阳、大连、鞍山和盘锦四个城市, 即我省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医改的试点城市, 每个城市抽取四家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 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情况调研。

二、我省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与水平

根据2011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 辽宁省总人口4375万人, 其中, 城镇人口占62.10%;乡村人口占37.90%[3]。调研的4个城市中, 共有社区卫生服务站228个, 乡镇卫生院320个, 分别占全省53.8%和32.9%。

1. 取得的成绩

(1) 建档率较高。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 到2011年底, 上述四个城市为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达60.21%, 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居民的建档率为30.03%。沈阳市11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健康调查”任务, 9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入户为每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其中, 于洪区陵西卫生服务站, 在全社区64983人口中开展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他们通过义诊、入户走访、门诊、住院患者信息记录、孕妇产前检查、儿童体检、预防接种等多种途径, 在街道、派出所、防保站等部门协助下, 建立健康档案61146份, 建档率达94.1%;其中, 高血压人数11400, 建档率31.7%;糖尿病人数3409, 建档率56.38%;残疾人数642, 建档率98.13%。

(2) 内容丰富。居民健康档案主要由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体检表、接诊记录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等组成[4]。个人基本信息除了有居民个人血压、血糖、身高、体重等信息外, 还有既往病史、遗传病史、生活习惯 (抽烟、喝酒) 、家庭成员等记录。对18岁以上的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病以及残疾人、孕产妇、儿童等有特殊的健康档案。还有卫生服务站人员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居民合理用药指导记录, 有为孩子预防接种、孕产妇定期检查提醒记录。

(3) 分类管理。健康档案分为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疾病控制和医疗服务等档案。这些卫生服务站将若干份健康档案进行有机的分类, 管理规范。其中, 儿童保健档案含有出生登记、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健康体检、体弱儿童管理等;妇女保健档案含有婚前保健服务、妇女病普查、孕产期保健服务、产前筛查等;疾病控制档案含有预防接种、传染病报告、结核病防治、艾滋病综合防治、职业病报告等;疾病管理档案含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肿瘤、精神病等管理记录;医疗服务档案含有门诊及住院的诊断与治疗、健康体检资料等。

(4) 有数据分析。我们在调研中发现, 四个不同城市的16家卫生服务站都有资料分析记录。儿童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 2009年至2010年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1—6岁儿童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平均接种率达90%以上, 达到规定要求。其中, 兴隆台区卫生服务站对居民健康资料分析详细, 即2009年至2010年妇科病资料统计显示, 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占妇科患病例数78.67%, 宫颈类感染占65.43%, 外阴阴道炎占25.65%, 盆腔炎性疾病占9.26%, 妇科恶性肿瘤检出率为1.98/10万, 子宫脱垂率为1.85%。疾病管理资料分析, 高血压病发病率为27.13%, 糖尿病发病率为5.64%, 恶性肿瘤发病率为0.95%。

2. 建档质量与水平

目前我省相当地区质量差、水平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质量不高。目前, 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卫生站人员上门建档与体检, 这种形式采取的机会并不多。我们调研组随卫生站人员走访了一栋居民楼。这12户居民中只有3户人家“放行”, 另9户不是家中无人应答, 就是拒之门外, 有的还冷言相对。二是坐等上门形式建档, 即依托居民到卫生服务站就诊时建立健康档案, 但由于居民就医愿意到大医院, 也造成卫生服务站档案覆盖率较低。三是借助大专院校学生寒暑假上门建档, 学生未经专门培训, 也是影响档案质量的因素[4]。

(2) 不能共享。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居民健康档案只是一次性输入, 成为只能反映当时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死档”, 资料并不能及时更新与添加, 对慢性疾病的追踪、随访, 甚至居民个人进行的体检以及住院治疗等所产生的数据不能及时输入。与公安、街道、计生、民政等部门的软件互不兼容, 服务站与居民家庭、服务站之间、服务站与大医院之间没有联网, 不能达到资源共享。

(3) 利用率低。各种不同版本的居民健康档案, 特别是各自为政的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不但维护费用高, 而且利用率低。在调研中我们看到, 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将高血压疾病管理软件设计成动态管理, 专门聘用人员将社区医师追踪、随访的资料添加到该软件中, 而对这项管理的社区医生既不会使用该软件, 也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化软件去分析病情, 仅仅作为一种摆设供上级领导视察与观摩, 使管理与实际相脱离。

三、原因分析

造成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质量不高, 不能共享, 利用率低的原因很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 不能双向交流。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仅着眼于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的管理, 不能与Internet融为一体。健康档案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互相隔离, 只能进行有限的调查和被调查, 居民由于得不到有价值的健康卫生信息和有效的基本卫生服务而失去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

2. 信息成为孤岛。

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费尽千辛万苦, 走访入户进行档案信息采集, 将这庞大数据输入和整理, 才形成居民的健康档案。而未与当地大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或体检信息系统相嵌, 居民看病或体检信息收集不到, 造成动态管理虚设的尴尬局面。没有让居民的健康档案“活”起来, 更没有使健康档案发挥保证居民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健康护理、推进病人康复的作用。

3. 经费不到位。

卫生部明文规定, 2010年按常住人口人均不低于15元的标准进行专项补助, 且资金必须专款专用, 要求在每年农村居民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开始之前预拨当年经费的70%。我们在调研中发现, 有的县区直到2011年1月才预拨了2010年经费的30%。就是这30%中也有部分变成了乡镇一级的督导检查伙食费和劳务费。

4. 保密性不强。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包括遗传病史、既往病史等个人隐私。但目前好多卫生服务站对居民健康档案的保密做得不够, 健康档案不密封保存, 结果查询系统也不锁定, 没有这方面的规章制度, 任何工作人员都可以随时查阅, 造成居民隐私外露。

四、改进建议

要想扎扎实实地作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 就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 提高全民健康档案意识。

通过宣传使居民认识到健康档案对其健康的重要性和依从性, 使之积极配合卫生服务站搞好立档工作, 并及时把自身体检资料、到医院就医信息反馈给卫生站医务人员。还要提高各级领导对居民健康档案的意识, 使各级领导认识到居民健康档案潜在价值, 健康档案是制定卫生政策的重要依据。

2. 增加政府投入。

为保证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 应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一是对居民健康体检费用的补助, 可结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给予一定补助。二是对卫生站健康档案工作人员补助,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三是要在设备上加大投入, 要将卫生站信息化管理纳入发展规划中, 依托大医院Hl S系统, 建立全面、动态、对接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网络。

3. 培养高素质人才。

要高度重视健康档案人员的培养, 加大培训力度。一是对居民健康档案内容、管理制度进行培训, 要进行信息学和计算机等知识培训, 使其提高管理能力;二是对人员进行医学知识的培训, 或到高等医学院校进修, 提高其解决问题的业务能力;三是引进相关高校毕业生来站工作。

4. 建立统一信息平台。

当前各地都在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但因没有统一的规划, 使电子健康档案仅仅起到存储的作用, 没有达到有效利用和动态管理的作用。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后, 居民可通过电子信息卡, 输入个人健康信息, 在为居民提供保健预防的前提下, 也为上学、入伍、就业、婚前、优生等健康体检, 为传染病的防治、医疗保险、法医鉴定、捐献血液等提供参考数据。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 要想推进健康档案工作上质量上水平, 一要以服务为切入点, 通过门诊服务、入户服务、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途径, 来提高健康档案建档率。二要建立健康档案调取、查阅、记录、存放等制度, 加强对健康档案的管理, 保障信息安全, 提高健康档案使用率。三要充分利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 加快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提高电子化建档率。四要按照卫生部统一部署, 结合居民健康档案建设任务和要求, 着力推动居民健康卡建设。五要加大培训力度, 尤其是加强城乡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培训, 提高其信息化工作能力。六要加强宣传, 提高居民对健康档案的认识, 使居民主动配合和参与健康档案建立工作。七要加大督导考核力度, 将健康档案建立的数量、质量和居民满意度纳入考核范围, 科学核定建立健康档案经费补助标准, 调动基层卫生人员提供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 要积极采取措施, 广泛动员各方力量,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确保我省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高, 水平好。

摘要:对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及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 探索与构建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科学化管理工作方法。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 建议采取措施, 加强管理, 提高水平。

关键词: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公布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 (卫生部办公厅网站公布) .

[2]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指导意见.卫妇社发[2009]113号.

[3]辽宁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城乡居民的社区教育 篇2

一、镇平县城乡社区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开展的经验

1.思想统一,认识到位

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影响社区教育的地位和发展速度。近年来,我县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已经从发展实践中认识到了社区教育的重要作用,想方设法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向“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方向发展。

2.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我县成立了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成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社区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建立了评估制度,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评体系。初步构建起了“以县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发挥行业部门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全县22个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管理网络。

3.创造条件,打造平台

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建立健全我县城乡社区教育和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适当超前的原则,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开辟专用教室、活动场地,添置科普图书,更新课桌凳,配置电脑、电视机、DVD、光盘等多媒体电教设施,基本满足了社区居民学习活动的需要。

4.整合资源,配强师资

在教师缺编的情况下,我们给每所乡镇办社区教育学校配备了3名专职人员;聘请农业、林业、水利、科技、畜牧、卫生等部门的多名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请有一技之长、经验丰富的“土专家”担任实习指导教师;还通过各种途径邀请了800多名热心的志愿者充实到教师队伍。其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占86%,“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4%。在教师队伍中有省级职业教育专家1名,省工艺美术大师1名,玉雕大师3名,形成了专兼职结合、各有所长、人才齐备的终身教育服务队伍,基本能够满足全县各类教育对象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5.健全机制,提高质量

一是规范管理。我们建立了一系列培训管理和奖惩制度,定期进行业务指导、督导、检查。二是建立了乡镇办社区成人学校与中小学校联办、与职业教育相沟通、与相关部门合作的培训机制,实现了强弱联合、优势互补。三是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服务水平。每年划片举行教科研活动和优质课比赛,举办全县社区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为教师提供观摩示范、交流心得、更新理念、提高素养的平台。四是改革教学方法。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以满足人们的各种社会需求和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根据农村的生活特点和居民实际需要,开发居民最容易从事的技术岗位,开发社区原生态的特色文化。把身边的榜样、身边的故事汇编成活动精品课程,利用农闲、饭后等时间,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趣味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方式,多渠道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产生活技能培训、生存能力提高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提高了实效性,使社区居民在培训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能够学以致用,使乡镇办社区成人学校真正成为推动人们生产生活的原动力。如杨营镇社区成人学校开设的家庭教育课,结合居民身边的案例,介绍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令居民受益匪浅;张林乡社区成人学校结合乡情、农时,介绍麦田科学管理办法,讲授浇水、施肥等实用技术,受到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石佛寺社区成人学校教师传授的激光雕刻玉器技术,使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培训效果显著;枣园的青少年文化宫,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器乐、书法、围棋、舞蹈等培训,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来学习,成了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的“第二课堂”。此外,许多社区学校为整合教育资源,还积极寻求共建单位的支持配合,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如社区广场舞培训,每到夜幕降临,人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练习舞蹈,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6.示范引领,辐射带动

22所乡镇办社区成人学校共有示范基地、示范项目200多个,辐射带动2万多户居民,年收益3亿多元,辐射户年人均纯收入提高3000元至5万元不等。特别是石佛寺镇,作为河南省玉文化产业基地,带动全县11个乡镇50个村20万人,从事玉雕加工与销售,年销售额达150亿元。贾宋镇的艺苑苗木合作社,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营销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种植热情和合作社的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合作社成员由原来的12户发展到458户,种植面积由原来的500亩发展到2万亩,各类苗木百余种,共2000万株,年销售1000万株,产值达到2.6亿元。

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多元化、多渠道的培训,彰显出我县城乡社区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显现出城乡社区教育新的生机与活力。2014年我县共开展各类职业培训3600期次以上,累计培训55万人次,占全县常住人口的54.5%,极大地增强了城乡社区居民的学习意识,形成了全民学习的浓厚氛围,居民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二、我县城乡社区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

1.专项政策配套滞后

目前,城乡社区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发展的领导机构尚未健全,各乡镇办、各部门对如何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也缺乏统筹规划与具体安排,实际动作不多。相关工作暂由县教体局负责,管理职能缺失,功能发挥不到位。政策性、指导性的文件欠缺,管理部门除了作出一些方向性的要求,对城乡社区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的地位、目标、任务、载体、机构、教师编制、经费、实施路径、考核评估等,未给予明确规定与要求,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

2.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未能充分发挥培训作用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可用于技能培训以及面向广大群众终身学习的优质资源十分匮乏。一是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专用教材、专业教师缺乏,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二是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比较简陋,阵地不健全,经费紧张,培训辐射力度较小,未能惠及全体居民。三是各类教育和培训机构各自为战,相互之间缺乏协作,各种教育资源难以做到共享。四是培训信息沟通不畅,各部门对培训政策难以用足用好。

3.居民参与度有待提高,活动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由于受经济环境、社会氛围和个人因素影响,居民对终身教育投入缺乏热情,自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农村,农村主要劳动力常年处在辛勤劳作的状态中,其中一部分人甚至长期出门在外无暇参加学习培训,而他们恰恰又是最需要技术、渴求技能的重要群体。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居民个人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更不利于形成“人人乐学”的社会氛围。

三、加快建立健全城乡社区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的对策建议

1.健全机制,明确政府责任

政府是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笔者建议政府出台健全县级城乡社区教育和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指导性文件,明确政府的主导责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家庭齐参与的发展格局。

2.统筹管理,整合开发社会资源

合理利用和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实现全社会各种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共赢,是加快推进城乡社区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举措。笔者建议本县社区(成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协调功能,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尽可能多地整合人事劳动、组织、财政、发改、民政、宣传、农业、文化、卫生、妇联、共青团、残联、司法、老年教育机构等部门的经费、设施、专家等资源,尝试以乡镇办社区成人学校为主体、以村级社区学校为基础,承接和实施各单位的培训职责,努力探索出“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社区参与、服务群众”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为城乡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

3.拓展渠道,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一是提高财政投入。教育部教职成[2004]16号文件要求,全国的社区教育试验区应按照常住人口人均不少于1元的标准落实社区教育经费。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作为城乡社区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专项经费,由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一部分,用于推进整体工作,其余大部分应按照具体工作任务的要求,拨付到终身教育发展平台。二是市场化经营补充经费。在加强政府监管、实施专业机构管理运作的条件下,推动社区教育中心、学校部分项目开展市场化经营,努力开办具有社会适应性的课程和培训,适当收取学费,以收补支,不断拓展县乡终身教育发展空间。三是激励社会投资。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努力发动慈善捐款,鼓励企业、个人捐助社区和终身教育,吸引积聚更多的社会力量。

4.创新形式,搭建网络学习平台

互联网时代,网络教育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使具备上网条件的居民不离家、不离岗就能享受到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应加快建立数字化平台,实现跨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为各种社会机构和成员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教育服务。

5.营造氛围,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

营造处处能学的学习环境,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激发社区居民的学习兴趣。要采取办板报、办海报、发放宣传品等多种形式,营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让广大居民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活动,推动居民树立起终身教育理念。二是加强教育活动策划,吸引群众参与。注重开展群众学习需求调查,了解社区发展和居民生活对教育学习的需求,设计出适合不同群体学习特点的课程和项目,努力解决居民实际问题,引导群众自觉主动参与终身学习,陶冶情操,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市民文化素质。三是指导机关团体建立学习型组织,大力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提高政府、社会、家庭对城乡社区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重要性、规律性的认识,积极营造终身教育的良好环境,推动学习型社会形成。

城乡居民的社区教育 篇3

我市养老保险工作会议召开后,社区社保站立即召开专门会议,对我社区居民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任务目标进行部署,将任务目标细化,责任到人,做到齐抓共管,确保足额完成今年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

连日来,社区社保站工作人员在辖区内集中发放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宣传资料,向社区居民详细讲解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要点,耐心解疑释惑,引导社区居民踊跃参保、号召居民早缴费,持续缴费,通过宣传增强了参保人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意识。社区社保站通过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和政策问答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消除居民对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误解,及时把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程序、缴费档次等相关政策宣传到户,做到家喻户晓,提高群众知晓率,让辖区广大居民都能够享受国家的好政策。

上一篇:BT模式下项目管理下一篇:借助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