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十篇

2024-05-16

罗马帝国 篇1

一、帝国军事力量的衰弱

如同整个罗马国家一样, 罗马的军事实力的衰弱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共和国早期的公民兵制, 到维爱战争时期的薪饷制度, 再到马略之后兴起的常备军制, 罗马军队在长达数百年的战争中成长壮大为一支能够适应并主导其所处时代战争模式的强大军队。而在古典时代制约了罗马军队在实际的扩张战争中所能取得成就的乃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国家战争潜力, 包括军队数量、兵员素质和军队的战斗意志。

在共和国如日中天的时代, 罗马的军队几乎永不枯竭。当皮洛士的使者在亲眼目睹了罗马人踊跃参军的情景时, 他惊惧的感慨道:“我们是在和一条九头蛇作战。”[2]紧随其后的第二次布匿战争初期, 罗马军队损失惨重, 但即便如何风雨飘摇, 罗马仍能行有余力的维持在西班牙和西西里的战事并掌握大量后备部队。在斯巴达克斯掀起了波及整个意大利的奴隶起义后, 将元老院在派出克拉苏并召回东方的路库鲁斯和西班牙的庞培及其麾下计30万围剿大军视作起义奴隶们的极高荣耀。

与共和国时期相反, 在进入帝国之后, 在奥古斯都亲自以土地或金钱偿付解雇了30万名士兵后, 罗马的应役兵源就一直呈下滑趋势。奥古斯都时期意大利的适役男性人口总数已少于100万, [3]512军队的数量在公元6年约为32.5万~35.6万人, [4]133到了公元20年, 这一数字已减少到31.8万~34.8万人。[4]147而在朱利乌斯—克劳狄王朝末期, 来自行省的士兵比例已经达到一半以上, 到了公元100年, 每5个军团士兵中仅有1个来自意大利。如果我们将视野拉远到公元3世纪卡拉卡拉时代, 常备军团中来自于意大利的公民比率已经从奥古斯都时期的65%下降到不足10%。[5]177

适役兵源数量的逐年减少在使帝国兵力捉襟见肘之外亦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 即由于兵源匮乏而使得大量的行省居民、被释奴乃至蛮族进入军队, 大大拉低了曾经拥有极高战斗素质的罗马军团的战斗力, 以纪律严明、坚忍强韧著称的罗马军队在失去了罗马公民作为支柱后, 迅速被入伍的行省乃至蛮族补充兵员所带来的不良风气感染。在拉丁战争中曼利乌斯对军纪的严苛要求早已成为过去, 即便是克拉苏斯所动用的什一抽杀令对整肃军纪所能起到的作用只怕还不及导致兵变可能性的百分之一, 士兵们甚至为拒绝履行劳作任务而发动叛乱, [6]18皇帝们为笼络军心所发放的赏赐反而让他们欲壑难填。

在共和国时期, 军队以为国征战为耀, 视在两军阵前勇敢战死为无上荣光。军官们为激励士兵们的斗志, 常将旗帜投向敌军的阵列之中, 即便是名誉极度恶劣的卡提林纳, 撒路斯提乌斯也对他及其麾下党羽的英勇战死而感叹不已。[7]178波里比阿将赫拉提乌斯的传奇视作罗马人所值得效仿的英勇行为的夸耀、李维对戴克尤斯在维苏威山的战斗中的牺牲倍加推崇在帝国长久的和平之后已不名一文。帝国时代的罗马士兵不再以热忱而著称, 不再是试图彰显男子汉气概的战士, 而是长期服役追求升迁的职业军人。对于罗马公民, 军中25年服役的酬劳和目的不是英雄之死而是退役时的一笔解雇授予, 非罗马公民则能指望他们的效力能够换回罗马的公民权。军队开始变得懦弱懒惰, 逃避劳役和训练, 先是丢弃沉重的武器装备, 随后便是在战场上逃跑。[8]37随着军队中士兵本地化程度的加重和蛮族比率的不断上升, 军队逐步失去了对国家的忠诚, 他们把不断参与、发动军事叛乱和哗变, 参加各种内战, 拥立皇帝以希求巨额赏赐作为主要任务, 对拥立之功的重视远远超过对战场荣誉的渴望。对于这些短视的士兵们来说, 倚他们为支柱的皇帝们的赏赐唾手可得, 而帝国的征服事业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却需要他们所不能够付出的鲜血、汗水和眼泪去换得。

二、内部权力倾轧对对外战争牵掣的显著增加

作为定鼎地中海霸权的试炼, 布匿战争带给罗马的, 不仅仅是西西里、撒丁尼亚、阿非利加、远近西班牙又或是随之践行的新的行省制度, 亦未止步于使之确立对地中海的霸权又或是对当时已知世界的无上威压。罗马人从皮洛士战争中滋生的“自我意识”, 如同开闸的洪水一般欢呼雀跃着向有着无限可能和机遇的整个世界汹涌奔流。[9]107在这种以当时绵延不绝似乎永远看不到边际的征服世界之旅的大背景下, 一切内部的矛盾都被控制在可调和的状态, 甚至被矛盾双方所刻意压制。

当施里芬元帅谈及坎尼战役时, 他着重的提出:“一个完全的坎尼会战在历史上是极其少见的。要完成这样的会战, 一方面需要一个汉尼拔, 另一方面还需要一个瓦罗。”[10]172盖乌斯·瓦罗出于民主派钳制元老派的目的被选为执政官, [11]279又在法比乌斯·马克西姆斯交卸了独裁官职务后不惜采用与他的执政官同僚公开激化矛盾的方式强行与汉尼拔决战, [2]160民主派与元老派之间的矛盾在应对汉尼拔入侵的战略上由是暴露无遗, 而罗马则因此遭受到了其历史上最惨痛的战败:7万人阵亡, 三分之二的官员、80名元老级人物被杀。即便在如此沉重的打击下, 当仅以身免的瓦罗返回罗马时, 元老们依然前往城门欢迎他, 感谢他没有对国家的命运丧失信心。[11]这一做法与迦太基的军事传统迥然而异, 达成的效果亦截然不同。面对着严重的时局, 领袖们的烦言归于沉寂;自此之后, 罗马人矢志的只有如何挽救共和国于危亡。事实证明, 即便是在遭遇了战事失利、同盟叛离、国土沦丧、举城挂孝等黑云压城的时刻, 罗马人以其固有的坚韧勇毅弥补了内部的矛盾与纷争, 御侮于外共赴国难。应当说, 在通过布匿战争走上地中海霸主的道路上, 罗马人在这最危急时刻的团结一致所发挥的影响远远超出于他们同样傲于群邻的纪律性、组织度和战略战术。即便这团结在共和国后期因形式所迫而在新的军事制度和共和国内部高层权力斗争的影响下不复显现的时候, 一种决不因阋墙于内而使外敌得利的默契仍然存在。

当民主派的军队利用五天五夜的屠杀和劫掠来满足马略复仇的渴望时, 苏拉仍然坚持在与米特拉达梯斯交战的前线, 深知这个敌人对于罗马威胁程度的苏拉仍然没有牺牲罗马国家的利益去缔结能使米特拉达梯斯得利的条约以从东方抽身。[2]同样的, 当苏拉的军队用更加残酷的屠杀宣告其独裁政权的建立后, 逃往并继而占据了西班牙的塞尔托里乌斯即便在多次击败了苏拉派军队之后, 也不曾有过一丝一毫脱离罗马独立建国的野望, [12]内部的战争再如火如荼, 罗马仍然在形式上保持着它的统一。而当安东尼在遗嘱中将罗马的领土和财富馈赠给埃及女王的企图被公之于众后, 罗马的愤怒立刻将这位恺撒军中宿将和他的势力打得粉碎。

随着内战的结束, 罗马进入新的帝国时代。最终胜出的奥古斯都并不仅仅将军队作为统治的基石, 更视他们为潜在的内乱之源。在内战时的60个军团被削减为28个, 并被命令按照需要驻扎在意大利之外各个行省。公元前23年交卸了执政官职务之后, 奥古斯都通过所指派的兵团司令, 仍然牢牢的将各个行省的军队控制在自己手中, 而作为对驻扎在行省中各军团的钳制, 在公元前27年, 奥古斯都以自己的私人卫队为基础, 组建了9个大队的近卫军。即便近卫军享有种种特权并肩负重要使命, 他们的忠诚也始终未被完全肯定和接纳。[13]307

公元14年奥古斯都死后, 由于其他可能的帝位继承人—玛尔凯路斯、阿格里帕、杜路苏斯等人先后死去, 提比略波澜不惊的继承了奥古斯都留下来的庞大帝国。作为登上皇帝宝座的第一个祭品, 前皇帝的外孙阿格里帕被毫不留情的杀死了。[6]18出于贪婪懒惰和对帝位继承者的不满, 潘诺尼亚和日耳曼的军团先后发生了叛乱。[6]28这两起叛乱打破了甫登大宝的提比略的幻想—他没有奥古斯都那样对于军队超绝的掌控能力和在军队中无可比拟的威望。相反的, 一个潜在的帝位竞争者—提比略在奥古斯都授意下收养的杜路苏斯之子日尔曼尼库斯, 由于在军队中所受到的爱戴而变得越来越有威胁。[6]P36-39距离控制易北河一步之遥的日尔曼尼库斯被寻找借口匆匆调往东方并在那里遇害, [6]98自公元9年瓦鲁斯的惨败之后开始的对日耳曼人报复性的攻势就这样在公元16年停止了。[6]85提比略的统治持续到公元37年, 他一直为镇压国内的叛乱焦头烂额而从未进行过征服战争, 在此也许有奥古斯都遗嘱上不得进一步扩展帝国边界训诫的影响, 而更多的使用外交手段去维护帝国边境的安全, 但相信更多的是源于帝国内部的不安定因素和保证没有强有力的军团司令问鼎帝位的需要。[14]15

在经历了短暂而又荒谬的盖乌斯·凯撒的统治后, 克劳狄乌斯成为帝国的统治者。值得一提的是, 尽管在即位之初就发生了接二连三的叛乱和谋逆, 但初步建立起来的帝国中央官僚机构和从负债累累中恢复过来的良好财政足以为帝国的对外政策提供基础, 长达37年的沉寂后, 罗马的战鼓再一次在域外隆隆响起, 但帝国广阔的疆域和有限的军队此时只能保障在一个方向上的大规模战事, 与在奥斯托利乌斯指挥下节节胜利的不列颠战场相对的是在东方失去了从奥古斯都时代开始即已存在的对帕提亚的缓冲—亚美尼亚。从公元58年克劳狄乌斯统治时期即开始时断时续的交战在初来乍到却对一直负责东方战争的科尔布罗十分嫉恨的凯森尼乌斯·帕伊图斯的鲁莽指挥下大败亏输, [6]颇为讽刺的是, 在罗马人又一次遭受轭门之辱的时候, 元老院命令建造庆祝帕提亚战争获胜的胜利纪念碑。而最终获得胜利并将罗马的权威重新施加于亚美尼亚的科尔布罗, 却因为其所获得的崇高荣誉而被尼禄下令处决。

总的来看, 在朱利乌斯—克劳狄王朝统治时期, 罗马的疆域并无如共和国中后期一般的急速膨胀, 帝国对边疆的经营更多的是为已有领土建立起有效的缓冲区域或占据有利的防御地带, 奥古斯都之后的几任皇帝由于缺乏对军队的完美控制能力, 在涉及军队事务时的无不是以防范军事将领为第一要务。这种行为在尽可能的为皇帝们提供对军队控制的保障的同时, 也在侧面对帝国的对外战略指导思想施加了较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 军纪涣散、忠诚缺失等因素在军队衰落的主观原因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而罗马帝国内部权力阶层各种矛盾激化, 不同派系之间相互倾轧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表现, 这些直接或间接原因是导致罗马对外征服活动衰落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罗马共和国为帝国所取代后其对外征服活动整体上呈衰落趋势。此种衰落在系由罗马军纪涣散、忠诚缺失导致军事力量之衰弱权力阶层各种矛盾激化、不同派系之间, 权力斗争相互倾轧等诸多因素系统综合所致。随着对外征服活动的衰落强大的罗马国家的整体实力和活力也日渐萎缩走向枯竭。

罗马帝国 篇2

汉与罗马两大帝国占据着东西方的两大文明, 公元2世纪初图拉真皇帝 (98—117年) 统治时。罗马帝国的版冈儿乎与现在的美国一样辽阔, 其辖治的人口达到l亿以上。而此时中国的东汉王朝也正值鼎盛时期, 据《晋书·地理志》统计, 其治下的人口达0.56亿, 形成了古代世界两大文明中心。然而这两大文明却并不知道各自的存在, 并没有在各自的文明中相遇。但在其发展扩张的版图中能看出两大帝国的共通之处, 虽然没有直接得交集, 但是在扩张之路上却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2. 畅想之一战争

中国汉朝时期与古罗马当时同是雄踞世界东西方两大文明的中心, 它们同时都遭受过北方游牧民族的冲击, 却产生了各自不同的结局:一个解除了这种威胁, 并将这种威胁远逐他方, 而另一个却在这冲击浪潮中灭亡。

2.1 古罗马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

公元1世纪末, 匈奴人在东汉帝国的打击下开始向西迁移。300年后, 他们出现在东欧平原, 把同为北方游牧民族的东哥特人摧毁、西哥特人赶入西罗马境内。到5世纪初, 匈奴人开始横扫罗马帝国, 在公元443年, 东罗马战败求和, 公元451、452年匈奴人两次进军意大利, 兵临罗马城。不久, 西罗马在另一支北方游牧民族日耳曼人的攻击下, 废黜了最后一个皇帝而寿终正寝。

2.2 中国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

早在1世纪初, 北方游牧民族便对中国经常进行侵袭, 仅在西汉文帝至昭帝的80多年中, 匈奴掳掠去的汉民至少在10万人以上。但面对匈奴人的威胁, 汉帝国并不像古罗马一样节节败退, 而是坚守领地, 奋力抗击。公元91东汉帝国将匈奴逐出漠北, 解除了匈奴人对汉帝国构成的威胁。

同是两大文明中心, 同是处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冲击下, 东汉帝国能迫使匈奴, 人西迁, 而罗马帝国却为蛮族所败乃至灭亡。综观汉帝国与罗马对游牧民族的战争, 我们不难发现: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争随着经济的发展有起有落, 时战时和, 战争中既有和亲这样政治上的联系也有互市这种经济上的交往[1]。罗马对蛮族的战争只是通过胜败来决定帝国的盛衰, 没有起伏, 更没有政治和经济上的交往。汉帝国对匈奴战争有着充分的组织准备, 而且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每次战争胜利后都有巩固边防, 这是罗马帝国所望尘莫及的。汉文化扩张到哪里就在哪里扎根, 而且那些受汉文化影响的匈奴人将目标转向了西方, 罗马帝国因此灭亡, 可以说罗马帝国的灭亡与汉文化的影响力多多少少有着内在的联系。

2.3 汉与罗马帝国战争相遇

当两大帝国相遇, 基于当时与北方游牧民族战争的背景可以推出, 汉帝国必定会战胜古罗马帝国, 这是基于两种文明的内在凝聚力强弱来推断的。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使汉民族形成了很强的土地观念和与之相依的抵御外部侵扰的天性, 再加上汉朝建立之际又推行了“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 使儒家思想的纲常伦理深入人心, 这种文化有其很强的闭关性和顽固排外的民族凝聚力, 这种文化凝聚力使得其在与外来民族的战争中要么迫人臣服或驱除, 要么就迫其改造而融合同化。

而古罗马帝国是一种非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 就没有中国农民那种牢固的土地观念, 其帝国历史就是一部征战、掳掠和奴役战败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它没有汉民族那种内聚力, 帝国范围内没有统一的民族共同心理, 无法从文化上去征服、同化领域内的各民族[2]。

以上两大帝国的经济文化结构上的差异性乃至受其影响的政治治理机制的差异, 使得在其各自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时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由此可推断, 如果汉帝国与古罗马帝国之间也发生了战争, 汉帝国必胜, 古罗马帝国必败。

3. 畅想之二结盟

中国自春秋、汉唐直到元朝一直是在战争中与被战败国的结盟中形成的以汉文化为中心的区域中发展建立起来的, 具有良好的结盟意识, 中国多名族的文化与此息息相关。

古罗马的战争性质是在战争中掠夺而享受, 将其他国家吞并消亡并没有在战胜后建立新的文明秩序, 形成统一的文化影响力, 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战争不断, 结果在结盟与反同盟中土崩瓦解, 使得煊赫一时的罗马帝国走向分裂, 是一种野蛮吞并的意识, 不是民心所向。

3.1 中国在战争结盟中形成以汉文化为中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中国自秦始皇统一, 中央集权后, 在西汉初期, 通过与周边异族和亲的政策取得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为西汉争取了发展生产、扩充军备的时间, 到了西汉武帝时, 财力雄厚, 经济繁荣, 面对异族的骚扰, 开始了主动反击, 周边异族纷纷向汉屈服称臣。由于和亲的政策也使得汉民族与其它多民族之间有了血缘融合, 增强了汉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在与汉的结盟中, 由于汉文化的强大向心力, 又从客观上加速了多民族之间经济、文化、政治上的“大统一”, 为建立以汉文化为中心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奠定了基础。

3.2 古罗马在战争掠夺中享受而被分化瓦解

古罗马由于经济结构是非自给自足的特点, 虽然它有强大的军团制, 庞大的常备军数量, 但它的兵源不是经营土地的小农, 而是城市无业游民, 是帝国政治冒险家们豢养的工具。他们不是为了荣誉而战, 而是为了财富和享受而战, 因此帝国的战争是掠夺性和残酷性的, 罗马人崇尚的是武功和冒险, 其结果是民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化, 反抗帝国的统治也越来越强烈, 最终使古罗马帝国避免不了分化瓦解的结局。

3.3 古罗马在战争失败中向汉称臣

正因为汉文化固有的排外性和自我发展起来的思想体系, 相比与古罗马的世俗文化和外来成分杂散混和文化, 更富有内聚力。所以古罗马对外族的侵袭只能采取镇压的办法, 而没有像汉文化那样去征服、去同化。在古罗马遭到多民族的反抗时, 就再无力和汉帝国进行有效抗争。因此, 如果汉帝国和古罗马帝国发生战争, 古罗马帝国只能在失败中向汉帝国屈服称臣。

4. 畅想之三同化

中国经过春秋、东西汉时期的结盟, 在不同时期的区域文化相互冲突、吸收和融合中, 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汉文化共同体, 显示了汉文化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大一统思想的内聚力。

4.1 古罗马在与汉结盟中被同化

汉文化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其历史进程中, 不论是羯族的前秦时期, 拓跋氏的北魏也好, 还是后来的鲜卑人的唐朝也好, 蒙古人的元朝也好, 满人的清朝也好, 最后都被汉文化同化掉了, 使汉民族逐步成了统一多民族的主体民族, 诞生了世界上最为悠久、富有强大生命力和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一事实表明, 汉帝国的文化先进性, 无论是从生产能力、生产工具、科技进步、还是生活方式甚至文化艺术上都是连游牧文化都不如的古罗马文化 (更何况北方游牧民族文化还将古罗马文化冲击的支离破碎) 所远远比不上的, 因此, 古罗马帝国与汉结盟后, 其最终走向必定会与其它异族一样被汉文化所同化。

4.2 丝绸之路为东西文化的交流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好在古罗马帝国与汉帝国没有发生战争相遇, 从而保持了当今世界千姿百态的东西方两大文明。在这一历史进程中, 由于汉帝国的开放眼界, 主动派出使臣张骞, 开通了东西方两大文明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为东西方友好往来搭建了桥梁,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科技发展, 使人类在征服与被征服中不断向前发展。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 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丝绸之路上, 也流传着许多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佳话和传说[3]。丝绸制的服装成为当时贵族们的高雅时髦装束。在当时很多使用材质都可以看到希腊罗马时代人们所穿着的丝绸服装。

同样丝绸之路的开通, 对国人的文化心理、文化艺术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并形成了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 这些都渗透在中国艺术之中,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以这么说, 中国的大一统思想引导其在打败一个国家会从文化和思想上去征服和同化, 而古罗马只是享受一种战争带来的快感和吞噬, 肯定会在战争中失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具有强大的历史底蕴, 古罗马遇上了必将俯首称臣, 被汉朝征服同化。然而历史上并没有相遇, 只是丝绸之路的互通带给了两大文明间的隔空对话。

而今天古罗马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古罗马的消亡也消逝了其本来的面目, 虽然罗马城还在, 罗马人却没有了。而汉文化却在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不断繁荣, 汉民族血脉延续至今。

摘要:本文以古罗马与汉两大帝国为背景, 依托当时的历史线索运用比较分析对两大帝国进行相遇的畅想。事实告诉我们古罗马与汉两大帝国在历史上并没有在各自的疆土扩张中相遇, 但我们可以作一个假想:如果两大帝国真的在其扩张之路中相遇, 它们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本文通过推断论述试图得出一种合理的结论:因为汉文化的强大内聚力和辐射力, 使得两大帝国在战争中结盟, 但在汉文化的同化中消亡。

关键词:古罗马帝国,汉文化,汉帝国,丝绸之路,畅想

参考文献

[1]张齐政.《也谈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兼与汉帝国比较》[M].湖南, 2001年4月.

[2]郑志清.《伦匈奴冲击下的中西文明》[M].衡水学院学报, 2001年2期.

罗马帝国万世流芳 篇3

文字贡献:拉丁文

今日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字母原是罗马人发明的,随着罗马人征服西方世界而撒播。我们现在用的英文大写字母与公元前600年罗马人用的完全一样;我们今天用的小写形式也是罗马的抄写员后来发展出来的。

拉丁文像罗马人生活中的许多其他事情一样,合理又实用,是经过精雕细琢的产品。因此,拉丁文在学校里已经教了2000年,为的是帮助学生把自己的语文和其他语文掌握得更好。世界各地每天都有拉丁文出现在谈话和文件中。

罗马人酷爱文字,凡事均有笔录,在整个统治时期都把普及拉丁文放在第一位。因此,我们今天对2000年前意大利中部的了解还多过三个世纪以前的北美中部。

最大遗产:法治

有些学者认为,古罗马留给我们最大一笔遗产就是整套的法令和判例法。以成文法来保护个人免受他人或政府机构侵害,是罗马人发明并付诸实践的。今天世界各地仍然实行这种做法。

罗马的老百姓和统治者抗争,决定要法治而不要人治。在平民百姓的压力下,统治阶级被迫颁布成文法。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出现于公元前450年。由查士丁尼大帝主持编纂的法规汇集、法典和修订法于公元534年完工,其后西方国家的法律都以此为蓝本。

对现代社会影响至深的,当属罗马人对法律神圣权威的真正尊重———现代人都同意:尊重法律权威是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如果像尼禄之类暴君要践踏法律,臣民是无法制止的,不过在大多情况下,罗马皇帝也自知应守法。

罗马人的立法过程对现代民主政治制度也有深刻的影响。在罗马共和国时代(公元前509~公元49年),立法是两院制程序,须先在由公民组成的平民会议通过,然后经上层阶级代表———元老院———批准,再以罗马元老院和人民的名义颁发。后来,美国的开国元勋创建民主政府,就以罗马共和国为蓝本,规定所有法律须经两个立法机构通过。世上几乎每一部民主宪法都是用这种模式。

建筑贡献:发明混凝土

罗马人对建筑工程重大的贡献,当然是称为“黏浆”的万用材料。这是种用火山灰岩、石灰和水拌成的石浆,再加入碎石或碎砖,尤为坚固,且增添色彩。这就是世上第一种足以支撑大跨度建筑的混凝土。罗马人发明了混凝土,大拱门、大圆顶、大拱顶就都能自己立起,无需像希腊建筑那样靠许多柱子支撑。

罗马人建造圆项大建筑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建的———城市规划艺术是他们留下的又一宝贵遗产。罗马的城市均经精心布局,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如棋盘,公园、庙宇、市政府大楼等犹如棋子。美国首都华盛顿市内有狭长笔直的树荫路,两旁高楼林立,大马路的相交处则是圆形的或方形的广场,非常像罗马的布局。

高明的公路系统

罗马人办事讲究规划。不仅体现在城市设计上,亦可见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郊外公路系统。罗马的公路建得很高明,铺路石下有三层结构,路面由中线向两边倾斜,方便雨水流走。每隔一罗马里(1000步)竖一个路标,标出离下一个城镇的距离及筑路连队番号等资料。快马信差每走一段距离就换马,一天可走320公里。

建于公元前312年的亚壁古道,全长逾410公里,把罗马和亚得里亚海沿岸的殖民地连起来。这条路或许是最著名的罗马公路,但与后来建造的罗马直达公路相比却又相形见绌。连接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图密善大道,连接罗马和拜占庭的埃那歇大道,都比亚壁古道长得多,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作用也重要得多。其中埃那歇大道向东延伸,穿越土耳其,南经贝鲁特而达叙利亚。

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从古罗马所继承遗产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罗马人并非刻意给我们留下什么遗产。他们造出实用的字母,完善自己的语文,写下包罗万象的法典,建立洲际公路网,建起一座座宏伟圆顶建筑,首创错综复杂的城市规划,都是因为他们有一种“要干就要干好”的信念。罗马人干起事来,是不获成功誓不罢休的。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历史优秀教案 篇4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罗马城邦的兴起,简单说出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过程中的重要时间、事件及人物。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3.认识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奴隶制危机。

【教学重点】罗马发展历史、《十二铜表法》

【教学难点】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有一句俗语叫“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罗马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吗?

条条大路通罗马:是指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一种,人生的路也不止一条等着我们发现。条条大路通罗马是著名的英语谚语。出自罗马典故。古罗马原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 罗马城邦

1.时间、地理位置:公元前10,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公元前5,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3.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部法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4.罗马共和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奴隶起义是斯巴达克起义。

知识点二 罗马帝国

5.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建立者是屋大维,他首创了“元首制”。

6.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知识点三 罗马帝国的衰亡

7.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 罗马的起源

1.结合“母狼乳婴”图,讲讲罗马起源的传说故事。

关于罗马城的起源有一段传说。相传罗马城创建人是孪生兄弟罗慕路斯和勒穆斯。他们的母亲是一位国王的女儿。她的叔叔篡夺了王位,并派人把她生下的这对孪生兄弟投入台伯河。两个孩子被冲到河岸上,一只母狼照料他们。后来,一对牧羊夫妇收养了他们。兄弟二人长大后,得知了身世,合力杀死篡位者,恢复了王位,建立了新城。后来,新城被命名为“罗马”。

探究二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兴亡

1.阅读教材P22,找出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并说说罗马共和国是如何管理的。

时间:公元前509年;国家管理: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2.如何看待《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探究三 罗马历史发展线索

1.阅读教材P22~P25,整理罗马发展线索示意图。

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509年)⇒ 地中海霸主

(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开始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分裂

(4世纪末)⇒西罗马帝国灭亡

(476年)

2.讲讲罗马爆发严重的社会危机斯巴达克起义的时间、结果及意义。

时间:公元前73年;结果:被血腥镇压;意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3.罗马共和国为什么会发展为罗马帝国?

社会危机严重,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

4.罗马帝国危机的表现有哪些?其实质是什么?

表现: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财政危机,民生凋敝。实质:奴隶制危机。

罗马的发现之旅 篇5

作为意大利首都,罗马一直都是举世闻名的。同时在未来几年中,罗马也将成为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城市。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一个名为“RomArtMundi”的项目就此诞生。该项目旨在通过提高旅游网络和企业间的合作;并提供高性价比的质量服务,来开拓中国市场,从而促进罗马的旅游业。

RomArtMundi”为大众提供感受意大利文化的机会:游客既可沉醉于罗马的悠久历史,聆听意大利的传统歌剧,还能细细品味这座拥有绘画、雕塑等艺术品的艺术之城。同时“RomArtMundi”还可提供一些新奇之旅:环城主题游。如果游客参加的是水主题的旅行,可在一位导游的陪伴下游遍全城,并为你娓娓道来各处喷泉的历史。而通过品酒和美食之旅,游客能体验到地道的意式风情美食。此外还有多种其他形式的主题旅行可供选择,例如艺术和工艺品之旅、绘画之旅、广场之旅、花园之旅等。

“RomArtMundi”还会在中国(尤其是上海)和罗马进行推广活动。推广活动将会通过传统渠道和网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邀请部分游客和旅行策划者前去意大利,尽全力为您创造难忘的意大利之旅!

The Chinese tourism market has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ver the lastten years,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Chinese tourism flows towards Europe.Among the European countries,Italy is one of the main destinations.Chinese flows towards Italy,mainly comesfrom the biggest urban centers:Beijing,Shanghai and Canton.The main destination areas are Veneto,Tuscany,Lombardy and Lazio.

As the capital city of Italy,Rome is very well known and has big potential for increasing the Chinesetourism flows in the coming years.In this context the project named“RomArtMundi”was born.ThisProject aims at promoting in theChinese market the experience ofRome in the field of art and handcraft through: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tourism network and theenterprises (hotels,restaurants,museums,monuments,tourism service providers but also thehandicraft and art sector);the high quality of the offer based on a high quality/price ratio.

RomArtMundi gives the opportunity to touch Italian culture:a fullimmersion in Rome,city of art,a travel through its history and itsartworks like painting and sculpture but also the Italian traditional music the Opera.

RomArtMundi organizes also somecurious tour:themed tour around the city.For example,if you join thewater tour,a guide will accompany you through the city,telling you the story of his many fountains;otherwise through wine&food tour you can livethe experience to eat in an Italian way.Other tour proposals will be art&crafts tour,paintings tour,squares tour,gardens tour and much more.

RomArtMundi also aims to organize promotional events both in China(especially in Shanghai) and in Rome Promotional activities will beorganized using traditional channels and Internet.

TI构建模拟帝国 篇6

近日, TI宣布推出业界最低功耗的4通道16位1.25 GSPS数模转换器 (DAC) 以及15A与25A SWIFT降压转换器。虽然归属不同的产品, 但是它们都是针对通信应用, 可见TI对通信领域十分重视, 对3G和4G通信市场充满期待。TI的工程师们与记者分享了新推出的模拟产品的独特性能和优势。

低功耗、高速DAC

无线基站制造商面临的挑战是需要不断推出既可确保低功耗, 又能突破带宽与性能限制的系统。DAC3484及其两款关联DAC就可帮助设计3G、LTE及WiMAX基站、宽带中继器以及软件定义无线电的客户优化系统, 以更小的封装实现低功耗。TI高性能模拟器件事业部产品应用工程师冷爱国把该芯片与其他竞争的产品进行了比较, DAC3484在1.25 GSPS速率下比速度最接近的4通道DAC快25%, 而每通道功耗仅为250 mW, 比性能最接近的同类竞争产品低65%。此外, DAC3484 9 mm×9 mm的多行QFN封装还比其他4通道DAC解决方案小40%, 可实现更高密度的主发送器与分集发送器;支持高达250 MHz的宽带功率放大器线性化;具有更高输入总线的DAC34H84或双通道DAC3482可支持高达500 MHz的线性化带宽。

冷爱国先生还强调了DAC3482的其他一些独特性能:16位交错式1.25 GSPS输入可将I/O数量锐减一半, 从而可降低FPGA成本, 简化电路板布线;2x~16x内插可降低接口速率以及FPGA/DUC成本;多DAC同步可为分集与智能天线无线电降低设计复杂性;两个独立32位数控振荡器 (NCO) 支持独立微调的宽泛输出频率;支持增益、相位与组延迟校准, 连接TRF370315等IQ调制器时, 可抑制不需要的边带, 如图1所示。

SWIFT降压转换器

集成NexFET的SWIFT降压转换器TPS56221和TPS56121以业界最小的封装实现最高功率密度与效率。TI电源产品业务拓展工程师吴涛介绍到, 它们不但提供300 kHz、500 kHz以及1 MHz三种可选频率以实现更高的设计灵活性, 而且还支持4.5 V~14 V的宽泛输入电压。其总体解决方案尺寸仅为315 mm2, 比其他分立式方案小30%;在25 A与15 A峰值负载电流下, 效率都超过90%;功率密度高达200 W/in。25 A、14 V TPS56221与其他25 A解决方案相比, 功耗降低20%, 效率提升5%, 开关速度提高1.5倍;而15 A、14 V TPS56121可在15 A电流下将效率提升3%, 开关速度提高2倍。吴涛先生还向记者透露, 集成NexFET将是今后TI针对高电流和高功率密度应用产品的一个趋势, 以充分发挥NexFET的优势。

蟠桃新秀——罗马红引种表现 篇7

1 植物学特征

一年生枝黄褐色, 多年生枝灰色, 当年新梢绿色。叶片披针形, 浓绿色, 叶片长13.2cm, 宽3.5cm, 7月中旬调查枝条长65cm, 节间长1.9cm。花芽起始节位为2~3节。花色粉红, 花中大。

2 物侯期

在山东潍坊3月中旬萌芽, 4月上旬开花, 花期1周左右, 7月中旬果实成熟。此时尚无其它蟠桃上市, 市场前景看好。

3 生长结果习性

树势中庸, 树姿开张, 萌芽率高, 成枝率中等。长、中、短果枝均结果良好, 成花易, 坐果率特别高, 生产中要很好地疏花蔬果, 以便生产出大个头的优质商品果。

4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扁圆形, 具有蟠桃的典型形状, 圆正匀称, 直径6.5cm, 厚3.3cm, 果实整齐度高。平均单果重100g, 大者200g以上。绒毛短而少, 底色淡绿白色, 着鲜红色至浓红色, 果实全红, 树冠外围、内膛以及梗洼、萼洼处均完全着色, 美观漂亮。果肉乳白色, 完熟后近果皮处果肉微红色。含可溶性固形物13.7%, 果肉硬度9.69kg/cm2, 耐贮运, 汁液少, 清香脆甜可口, 品质极优。完熟时果实变软, 离核, 核特别小, 平均重2.46g。果实可食率96.31%。萼洼处极少发现裂果现象, 这是蟠桃难得的优点。

5 抗性强

该品种抗性较强。经多年观察, 春天花期遇低温, 多数桃品种受到冻害, 坐果率很低, 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而罗马红蟠桃基本未受冻害, 坐果正常, 仍需要疏果。

6 综合评价

罗马帝国 篇8

这一民族从何而来?他们是些什么人?为什么突然出现于欧洲?

这些问题虽然历经讨论,但一方面仍然见解纷纭,未能统一;另一方面讨论停留于粗疏的理解阶段,缺乏深入与有创造的见解,有待深入。

有鉴于此,对于这一支民族的历史渊源与西迁原因提出新的看法是有必要的。

中国古代匈族起源

这支来到欧洲的古代民族在欧洲的语言中被称为Hun人。关于Hun人即匈奴的说法,最早来自18世纪初法国耶稣会士冯秉正(Josephde Moyria de Maillac,1669~1748)所译朱熹《通鉴纲目》法文版,后为西方学者所广泛采纳,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英国人吉本(Edward Gibbon)的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以后中国学者也逐渐接受了这一观念,洪钧、王先谦、章太炎、梁启超等人先后介绍过这一说法。但是,近年来国际国内一直有一批学者反对此说,西方当代有不少学者也反对这种说法。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对此重新审视。

匈奴,是最早在中国北方活动的游牧民族。自古以来,从阿尔泰山到伏尔加河的大草原上,是古代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大舞台,在激烈的战争中,不断形成新的民族,又不断重新组合,形成越来越大的民族集团。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匈奴应当是在公元前3世纪前所形成的大民族之一,其所活动的区域也是最早使用青铜器的地区之一。所以有人推测匈奴起源极早,至少在3000年前就在这一地区活动,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道:“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笔者认为,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所谓“荤粥”,这一民族很可能就是以后的匈奴。从各种典籍中屡次提到荤粥,可以证明两点:一,这个民族与汉族关系密切,他们居住地不会太远,就在中国北方边界活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鹿之阿”。可见其地甚至会深入中原。二,在众多古代民族中,这是一个比较强盛的民族,其力量足以与中原民族进行较量。

关于荤粥即是匈奴,前人早已经有过类似说法,乐产《括地谱》中说过:“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妻桀之众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中国谓之匈奴。”

这种说法在中国历史上是常见的,一是把异族说成是黄帝子孙,以证明同种同宗。而且把一个民族说成是一个人,也是世界古代史上常见现象,如“以色列”是一个民族,同时历史上有同名的一个人。以此类推,獯鬻是族名,可能来自于人名,这是古人思维的习惯。其二,獯鬻妻其父之众妾,这其实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历史现象,父亡妻后母,这可以说是古代游牧民族所特有的一种风俗,其中含有一定的母系社会因素。

另有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民族史》(东方出版中心,1987年版)中也曾指出:

此族在古代,盖与汉族杂居大河流域,其名称:或曰猃狁,或曰獯鬻,或曰匈奴,皆一音之异译。

笔者认为,以上说法仍然未能确切说明匈奴的来源。另外,近年来一些作者把北方边疆诸多民族如殷商时的鬼方等全部看成是匈奴,也是值得探讨的。

甲骨文“亚凶”即匈奴

匈奴在北方的存在为时既久,而古代文献却没有记载,显然是受到文字等原因的限制。可以推断,在殷商时代,就有匈奴在北方活动,而且是重要的势力,那么在甲骨文中应当有相应记载。甲骨文中有一个古代民族长期与中原对峙,这就是亚凶(甲骨文中的凶字下应加十字──笔者注)。

甲骨文与金文中,亚凶作为一个民族非常多见:

己未卜,凶子亡疾。(《殷虚书契后编》,二卷,罗振玉编, 下,29,4)

贞,使人于凶(《龟甲兽骨文字》,二卷,林泰辅编,1,26,18)

戊寅口口于凶鹿(《铁云藏龟》,刘鹗编,42,1)

丁卯……兽正……凶,集口百六十。(《殷虚书契后编》,罗振玉编, 下,1,4)

……

简略地说,亚凶,就是猃狁,也即严狁,这是匈奴的一个重要古代部族。匈奴是一个大的民族,其中分为不同的小部族。匈奴的部族统称为“匈”,也就是“荤粥”,即是以后进入欧洲的Hun人,Hun与荤、匈都是一音之转。从最早的匈奴部族来看,亚凶即严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长期与中原民族进行斗争。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征伐文字是关于他们的,其与土方等少数民族一起,被看作敌人。另外,他们是一个狩猎民族,所使用的主要是弓矢。

卜辞中有一条:

于王曰匈凶方矢(《殷虚书契后编》,罗振玉编, 下,17,4)

郭沫若解释说:

凶方与殷亦有和好之时,其国当长于为矢,故殷人求之也。凶方乃严狁之一族。《考工记》云:“胡无弓车,胡之无弓车者,非无弓车也。夫人而能为弓车也。”胡即严狁之异称。(《郭沫若全集》,考古编,2,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这些说法都是非常正确的。胡,即荤,也就是匈,亦即为凶,胡人起初主要指匈奴,以后成了北方异族的统称。土方与亚凶居地位置,据郭氏猜测应在北方,土方在山西北部,而亚凶在河套地区,距殷地有10日以上的路程,按每日80里的行程计,大约有千里之遥。从方位与距离看,应是匈奴无疑。

王国维曾有《鬼方昆夷严允考》一文,其中说到:

我国古时有一强梁之外族,其族西自、陇,环中国而北,东及太行、常山间,中间或分或合,时入侵暴中国,其俗尚武力,而文化之度不及诸夏远甚,又本无文字,或虽有而不与中国同。是以中国之称之也,随世异名,因地殊号。至于后世,或且以丑名加之。其见于商、周间者,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其在宗周之季,则曰严狁,入春秋后,则谓之戎,继号狄。战国以降,又称之曰胡,曰匈奴。(王国维:《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王国维虽然精于考证,但是其所言鬼方即匈奴之说,亦稍显武断。而且还对于甲文中的亚凶也注意不够。

从文献中还可以看出,匈奴的“奴”字也应当有其出处,中国异族虽多,但以民族而称其为奴者并不多见,可见亚凶即匈奴民族可能在某一时期曾经被殷商所征服,成为殷商的臣仆,也就是奴隶。《尚书》微子篇云:“今殷其沦丧,我罔为臣仆。”为臣仆就是成为奴隶。而奴役蛮族,或是以其为军队,是历来文明民族的重要殖民方式。罗马帝国就长期使用蛮族为军队服役,以至于最后军队蛮族化,这也是罗马帝国军队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古代印度曾经大量使用突厥人为军队,甚至作战双方都是突厥人,就是明显的例子。由于匈奴曾经被奴役,所以汉人一直称其为匈奴。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由于历史久远,加之缺乏文字记载,其证明只能有待于将来的历史发现了。

其二,甲骨文中,亚凶族的凶字是一个象形字,关于这个字是什么,我的看法是,凶就是弓箭的象形字。匈奴向来以狩猎为生,使用弓箭是其不同于中原民族的特征,对于农耕民族而言,以弓箭作为匈奴的代表是十分合理的。汉霍去病墓前的石雕名曰马踏匈奴,被踏在马前蹄下的胡人手持弓箭,颇具代表性。这个字的写法其实比较多,有的字中还有明显的带有犄角的羊头,证明其与猎取野羊之类动物的关系。但大多则直接与弓箭形状相同。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尤其是甲骨文,是以象形与表意为手段的符号体系,以弓箭为符号表示匈奴这个民族,是顺理成章的。

这样,我们可以确认,亚凶就是匈奴,也就是以后从中国北部消失,而在欧洲出现的Hun族。他们仍然保持了自己的称号,并且成了欧洲最具威胁力的游牧民族。

匈族西迁的走向

关于匈奴的走向,也有学者有不同意见,《剑桥中国秦汉史》的作者之一余英时先生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看法主要有两点:

第一, 匈奴与匈人(Huns)“不能等同”。他征引的是西方学者的一些论著,如拉施克《罗马与东方贸易新探》等。我们不知道他所说的“不能等同”的确切含义是什么。但我们认为匈奴民族西进欧洲是一个历史事实,并且由此引起已经风雨飘摇的罗马帝国最后崩溃。

第二, 匈奴中的一支北匈奴在公元91年逃往西方。那么,这个“西方”是逃往何处呢?

余英时先生认为是伊犁河流域:

受各方的侵扰,北方的单于难以维持他的地位,便逃往西方。特别是北匈奴遭受来自新兴的鲜卑联盟的威胁,后者在公元87年给予匈奴巨大的打击,杀死北方的单于,剥他尸体的皮。这次灾难性的失败使部分北匈奴南逃;包括20万人的58个部落─其中8000人能作战─来到边境的云中、五原、朔方(在鄂尔多斯)和北地(宁夏)四郡向汉朝投降。公元91年,北匈奴的残余向西远徙至伊犁河流域,他们对外蒙古和中亚的统治结束了。([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 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匈奴确实有西迁伊犁河流域的史实,但这只是前期,北匈奴占领西域之后,最终不能立足,远走欧洲是以后的事。

匈奴在中国北方称雄近800年,从公元前3世纪,也就是战国后期至南北朝初期,即公元5世纪初。自从匈奴这个名称出现起,它已经是个强大的民族,战国时的秦、赵、燕三国的长城就是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而修筑。秦朝建立后,派遣蒙恬发兵30万,北击胡人就是匈奴,“略取河南”,与匈奴分立。秦末汉初,冒顿即匈奴单于之位,他战胜东胡、月氏、楼烦等少数民族,并且一直进犯到了秦朝所建立的河南寨。匈奴并没有就此而止,而是北上与西向,征服浑庾、屈射、丁灵、鬲昆、薪犁等国。汉文帝时,匈奴又西征西域26国。西汉初,匈奴建立起北自西伯利亚,东到大兴安岭,西到帕米尔高原和新疆伊犁河畔,南到河套地区的大帝国。这种兴盛局面到了汉武帝时代开始转衰。汉匈大战40多年,汉朝占据了河西地区与黄河南北,匈奴败走大沙漠以北。从此,匈奴内部陷于纷争与战乱,多次发生几个单于并存的局面。

最为激烈的斗争是呼韩邪单于与哥哥郅支单于之间的争夺。公元前52年,呼韩邪单于在内部斗争中失败而降汉,并且南迁到汉朝的光禄塞,汉宣帝将王昭君嫁给他。在汉朝帮助下,呼韩邪单于统一匈奴民族。郅支单于对于汉朝庇护呼韩邪十分不满,杀了汉朝的使者,带领人马向西域进发,征服西域城邦小国后,与康居结盟。公元前36年,汉西域副校尉陈康在康居战胜郅支,匈奴残部开始了西迁。

呼韩邪的匈奴国家后来分为南北匈奴,北匈奴在漠北势力强大,并且占有了西域。而南匈奴逐渐溶入汉民族之中。所谓西迁,主要是指公元89年汉将窦宪攻破北匈奴后,北匈奴中的一部分与郅支残部合在一起,继续向西。其开始时间一般认为是公元91年,至于其具体路线现在尚不能完全确定,大致可以说是沿着位于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的咸海北岸向西到达伏尔加河流域,从公元3世纪到公元4世纪中叶,匈奴在这里得到迅速发展。其原因是这里处于罗马帝国的边远地区,它的势力不能控制这一地区。斯拉夫人与其他蛮族在这里各自独立,为匈奴在这里的休养生息提供了条件。经过与强大的汉朝军队战争锻炼的匈奴在军事上是远远强于其他蛮族的,他们很容易地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

如果匈奴主要力量定居于伊犁河流域,这里仍然是汉军的势力范围,进一步的征伐必不可免。况且匈奴是游牧民族,不会停止对于农业民族的进犯。所以如果余先生所指的北匈奴为后汉新莽之乱后匈奴分成两大部──北匈奴与南匈奴──之中的北匈奴,那么这一部西去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后汉书·南匈奴传》中记载汉章帝时北匈奴的内乱与走向:“北虏衰耗,党众离畔,南部攻其前,丁零寇其后,鲜卑击其左,西域侵其右,不复自立,乃远引而去。”这里所说远引而去,就是西进欧亚大草原,这是当时北匈奴的惟一出路。它所余留的部族并没有为南匈奴所收留,反而归顺了鲜卑人,《资治通鉴》中记载:“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其实以上所描述的对于匈奴的大合围中,主要力量应当是当时强大起来的鲜卑人,匈奴早在汉初就已经征服了鬲昆、薪犁等民族,后又平定西域邦国包括楼兰、乌孙、呼揭等26国,帕米尔高原与伊犁河流域早已经是它的旧地了,不可能再突然崛起成为主要敌人,所以经过这里西去的可能性最大。至于南匈奴,以后融入汉民族,史书记载清楚,不必再议了。

欧亚大陆上的文明冲突

于是,在4世纪中叶,匈奴大部队突现欧洲,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军事征伐。

德意志民族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中记载了哥特人与匈奴人之间的恩恩怨怨。这是一首长达9000多行的史诗,产生时代大约在公元1200年前后,史诗中所描述的历史生活是匈奴入侵所引起的欧洲民族迁移的往事:尼德兰的王子齐格夫里特杀死巨龙而得到了尼伯龙根族的宝物,他爱上了勃艮第国王巩特尔的妹妹克里姆希尔特,而这位国王也在齐格夫里特的帮助下娶了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为自己的王后,于是同意了齐格夫里特的求婚。事后布伦希尔特得知巩特尔是靠齐格夫里特的能力才与自己结婚,感到自己受了侮辱,于是让侍臣杀死齐格夫里特,而且沉宝于莱茵河。克里姆希尔特痛失夫君13年后,为了替夫报仇,嫁与匈奴王埃采尔。这位埃采尔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阿提拉(Attila)。克里姆希尔特请巩特尔与哈根等人前来赴宴,借机将他们杀死。于是尼伯龙根之宝便无人知道其下落了。而东哥特狄特里希当时也在匈奴处,他手下有一个勇士名叫希尔德布兰特,感到克里姆希尔特的行径过于残忍,遂奋起诛杀克里姆希尔特。

这段史诗是有其历史事实为背景的,但人物是虚构的。史诗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就是日耳曼蛮族国家勃艮第于公元457年被匈奴所灭的历史大事件。其实诗中所出现的匈奴王阿提拉早在453年就在潘诺尼亚(Pannonia)逝世。当然,对于史诗不能完全按照历史来研究。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这首史诗虽然成于中世纪,但是对于匈奴王的无宗教倾向却大加赞扬,诗中描写匈王宫廷中宗教信仰自由时说:

在他那儿还有一个难得看到的现象,那儿并存在基督教和异教的信仰。

尽管他们每一个人遵守着自己的习俗,国王对他们却一样赏赐,使人人心满意足。

从中可以看出,直到史诗形成的13世纪,哥特人对于基督教的信仰仍然并不像以后那么虔诚,这些人本身也是从异教徒皈依过来的,可能保留了其先祖自然神崇拜的部分信仰。匈奴人肯定是持异教与基督教并存的态度,这与以后的蒙古人宽容地对待各种宗教是一样的。

大约于公元360年前后,匈奴沿伏尔加河而下,来到下游,定居于这里。历史学家阿米阿纽斯的《罗马帝国后期史》中说,公元374年,匈奴人渡过伏尔加河,进攻阿兰人(Alans)。阿兰人使用了中东人与欧洲人所习惯用的战车迎战。但是,罗马人的战车在对付一般的步兵时屡战屡胜,而对于灵活驰骋于战场上的匈奴骑兵则显得十分笨拙。结果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战车民族无法战胜散骑兵。这可能是以后罗马人、哥特人在战场上被匈奴所战胜的主要原因之一。历史上对付草原骑士的战争中,最早汉朝经过与匈奴多年交战,不能抵挡匈奴骑兵,最终是汉将霍去病等人以骑兵胜之。印度人与突厥、阿拉伯人的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仍然是不能对付灵活机动的骑兵。

战胜阿兰人并灭其国后,公元375年,匈奴进攻里海附近的东哥特人,这些东哥特人随即被征服。继而开始攻击西哥特人,西哥特人不能抵挡,公元376年,西哥特人被迫渡过多瑙河,逃向色雷斯地区。公元395年,匈奴人突然转向了近东地区,他们进入亚美尼亚、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挥师急进,如疾风暴雨般无人可挡,沿途攻陷所有城邦,俘虏臣民,直到波斯帝国。最终在波斯首都哥列斯封与波斯军队决战,然而不敌波斯军队,退回到伏尔加河流域。

5世纪中叶,匈奴再一次令欧洲震动,著名的匈奴王阿提拉的部队攻入东罗马的巴尔干地区,罗马人被迫割让潘诺尼亚地区。公元451年,阿提拉发动对于高卢地区的进攻,并与东哥特人联合在一起,与西哥特人大战,双方都损失惨重。次年,阿提拉进攻意大利,以后在接受罗马的进贡与联姻的条件下,才收兵回到潘诺尼亚地区。匈奴人的衰亡是以阿提拉的死去为标志的,公元453年,阿提拉在新婚之夜突然去世,这一消息令整个欧洲震动,以后有许多文学家写出了美丽勇敢的新娘为复仇杀死匈奴王的故事。阿提拉死后,匈奴失去了统帅,遂一蹶不振,迅速衰败。

值得注意的是,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说到匈奴人哀悼阿提拉时说:“这些野蛮人,根据他们的民族习俗,全部剪下一绺头发,在自己脸下无端刺上几刀,他们要用武士的鲜血,而不是用妇人的眼泪来哀悼他们的理应受此殊荣的英勇的领袖。”这一场面与有些西方学者所记述的匈奴民族与斯基泰民族的风俗是相同的,即祭奠时常常划破面颊,以便“血泪合流”,以示悲痛。

但是,匈奴人却定居于欧洲,并没有完全销声匿迹,直到6世纪,匈奴人还曾与突厥人联合作战,不过已是强弩之末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以后相当多的匈奴人被迫从潘诺尼亚地区离开,但这个地区却永远烙上了匈奴人的印痕,潘诺尼亚地区包括今天的匈牙利、奥地利北部和克洛地亚。这个地区虽然以后又经受过突厥人与蒙古人的侵略,但最早来到这里的游牧民族,并且长期定居于此的,可能仍然是匈奴而非其他人。有的学者说,匈牙利Hungary一词最早的词根来源可能就是Hun,也并非不可能。

匈奴西迁引起哥特人的一系列变化,使哥特人南侵,以致引起了罗马帝国的大崩溃,这是欧亚大陆间文明交往的重要事件。匈奴民族是一个游牧民族,虽然在伏尔加河流域长期生存,但其文明水平与罗马相比仍然是落后的,匈奴入侵对于意大利等地甚至高卢这样一些地方的社会生活显然会造成一定的混乱,这是无可怀疑的。另一方面,这种入侵对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建立起了推动作用,这也是一种文明间关系的辩证发展。

最后有两点要特别强调:

其一,从人种来看,Huns确实是亚洲人而不是欧洲人,这是明确的。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描述:

不知名的野蛮人的军队,从北部冰封的地区钻出来,已在欧罗巴和阿非利加最美好的省份建立起了征服者的统治。([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这些人显然不是罗马人所熟悉的蛮族哥特人和汪达人等,吉本认为就是匈奴人。关于匈奴的人种,其实西方学者记载不多,法国勒尼·格鲁塞(René Grousset)引用了戴遂良的一段描述:“他们的身材是矮小的,有粗短的体,圆而极硕大的头,脸宽,颧高,撇开的鼻翼,相当稠密的上唇须,除了在颔上的一簇硬毛外没有胡子,在穿孔里戴着一个环子和长耳朵。”这是在古代中国北方的匈奴种族的画像。1998年出版的纽约时代丛书中有一本麦克库洛夫(D.W.McCullough)编的《野蛮人编年史》,书中有人这样描述令整个欧洲为之胆寒的匈奴人:他们身体短小而粗壮,头很大但眼睛小,胡须不多,低鼻梁,是一种亚洲人种。可以说无论是在亚洲人或是欧洲人的观察中,匈族人种的特征大同小异。

其二,改具有歧视意义的“匈奴”一词为“匈族”。匈族是中国蒙古人种,属于中华民族,对于中华文明有过相当重要的历史贡献。中华文明是由多种族多民族所创造的,古代中华文明的主要人种有中国蒙古人种、印欧人种、图兰人种、白色人种、马来海岛人种等多种族,他们从上古三代时期就在中原周边生活,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因此,我们不应再用“匈奴”名称,而应改称“匈族”。这种说法是符合其历史实际的,也可以与西迁以后的匈族联系起来。

罗马法形成过程的教学探索 篇9

一、内忧外患共和初

教学时, 笔者在廓清罗马建城到扩张、王政到帝国的内容后, 继而点题:“罗马以军事立国, 以法律治国, 那么罗马法又是如何形成、治理国家?”本段结语点明本课重心是法律, 学生知道罗马以法治国, 但是对于罗马法如何形成以及如何治国则感到疑惑。笔者接着利用罗马城地图介绍罗马建城之后实行王政制度, 在狭小的罗马城内通行的是习惯法。然后出示将军罗莫洛斯遗产纠纷案, 并让学生思考: (1) 法官会倾向哪一方?此案会有什么结果? (2) 习惯法对贵族意味着什么?对平民意味着什么?

案例重在说明:王政时期, 因为习惯法的不确定性和伸缩性, 所以贵族可以随意解释法律并垄断司法, 这种情况势必会引起平民的不满。笔者对此却搁置不提, 转而引出罗马人推翻异族伊达鲁里亚人的统治, 从王政进入共和初, 自己当家做主时, 却依旧承袭王政遗风, 垄断司法。不仅如此, 贵族还在政治上享有独权, 平民无权染指元老院与执政官。贵族在经济上享有特权, 平民战时保家卫国, 平时务农纳税, 却无权分享土地, 致使平民无地少地;贵族广占公田的同时放债勒索, 平民有沦为债务奴隶之危。贵族往往又会利用司法特权来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翻身做主的罗马人并未改善王政时期的状况, 反而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贵族与平民在政治、经济、司法上的权利失衡最终导致民声沸腾, 平民撤离罗马城与贵族展开斗争。同时伊达鲁里亚人又对罗马城进行反攻。共和初期的罗马既有内忧又有外患, 罗马何去何从?最终, 罗马对内妥协, 对外应战。

那么如何妥协呢?妥协的产物就是法律。法律又如何达到调解之效呢?在于它是否满足或者说是否解决平民与贵族在政治、经济 (债务奴隶、土地) , 以及司法上的需求与矛盾。为说明此点, 笔者出示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其中, 第9表: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 是专属百人团大会。第3、第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 交付法庭判决, 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 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然后让学生思考: (1) 十二铜表法保障了哪些人的哪些权利?又有何局限? (2) 十二铜表法解决了共和初期哪些问题?又遗留了什么问题? (3) 罗马平民将如何应对?

此法保障了私有财产权、人身自由、生命安全。然而这个“人”却有局限性, 它更倾向贵族与富裕平民, 因为只有这两类人才有可能成为债权人, 普通平民的人身安全、自由依旧岌岌可危;贵族与平民不可结婚, 这断绝了平民向上流动的途径, 为贵族阶层树立了坚不可摧的壁垒。

十二铜表法的进步在于它维护了平民自由、人身安全, 然而这种维护具有范围的局限性。笔者继而引导学生爬坡进入第二问, 顺势得出此法只解决共和初期三大矛盾中的司法垄断, 从法律落笔成文, 判案有法可依, 贵族不可随意解释法律, 随时判案;但未解决政治与经济问题。平民将继续要求扩大自己的权利, 以期满足自己在政治、经济上的诉求。

这样通过设立上述三个问题, 围绕着 “解决问题”“遗留问题”“产生行动”层层递进, 从史料中撷取信息, 在信息中理解罗马法的进步, 在信息中分析历史发展走向。

二、凯歌行进共和中

面对平民进一步的要求, 罗马政府又会如何应对呢?笔者出示罗马城图与罗马共和扩张图, 并让学生思考: (1) 罗马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 (2) 罗马的对外政策有何转变? (3) 罗马如何处理平民的要求以保证新的对外政策得以实施?

从地图对比能够撷取罗马共和时期扩张的态势, 联系上文所述, 学生自然得出罗马从共和初期被动应战转变为主动外扩, 罗马疆域不断扩大。为了保证外扩顺利, 罗马需要保证内部稳定, 故再次与平民妥协。

出示妥协成果即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只有公民才能享有法律的保障和赋予的权利。公元前445年, 废除平民不得和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 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公元前326年, 废除债务奴隶法。公元前300年, 平民可以担任政府任何职位。然后让学生思考: (1) 公民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它保障了哪些权利? (2) 公民法满足了共和以来平民的诉求吗?

公民法是十二铜表法的进步与完善。它废除通婚禁令、债务奴隶;授予所有平民公有土地分享权、政治权利, 使上层民众可以与贵族合流, 下层民众获权, 保障所有民众的自由、安全。彻底解决共和以来平民与贵族在政治、经济上的权利关系, 扩大罗马统治基础, 维护社会稳定。

公民法的内容包含了公民与国家、公民与公民之间的权利关系, 故而它是公法与私法相混合的法律。其作用不仅仅是解决内部矛盾, 保证罗马对外扩张无后顾之忧, 还在于对民众许之以土地, 民众成为推动外扩的动力。罗马法的双重意义在于既解决矛盾又推动外扩。

三、繁荣昌盛帝国时

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已经厘清罗马内部平民与贵族权利关系的调整, 解决共和初期政治、经济、司法三大矛盾。罗马从共和初对内安抚、对外应战转为共和中对内调整、对外扩张, 逐渐发展成为帝国, 随之产生新问题。所以笔者呈现罗马疆域扩张图与以下材料、问题:

材料一麻烦就在于人口众多, 管理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屋大维的顾问

材料二国土的不断扩大…… 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公民内部, 公民与非公民之间因经济往来而出现的纷争已愈演愈烈。

———叶秋华《关于罗马法的几个理论问题》

(1) 从共和末期进入帝国时期产生了什么新问题? (2) 公民法能够处理新的社会关系与问题吗?为什么?

从共和到帝国时期, 由于疆域扩大, 不同民族的人聚集于帝国境内进行商业交往, 公民法无法处理涉及非罗马人的事务。然而, 仅仅因为公民法适用范围的局限性才催生万民法吗?笔者进一步出示公民法关于商业贸易的规定。

实现出卖或转让, 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以现金进行交易;二是必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 并应为罗马公民;三是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 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请学生思考:公民法还有什么局限性?

商业活动讲究交易双方平等, 物品价值平等, 交易过程自由、灵活。商贸程序的繁琐, 交易双方的不平等, 将会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继而提出罗马的应对之道———万民法, 它在适用范围、内容上进行调整。万民法的适用范围为罗马人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与外邦人。其内容主要涉及贸易、财产和合同契约等私法。规定契约自由, 遗嘱自由, 财产权不受限制等。然后让学生思考:与公民法相比, 万民法在适用范围与内容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非罗马人与罗马人享受同一法律赋予的权利, 万民法成为罗马境内的国际法。它关于贸易、财产、契约等规定使商贸程序化繁为简, 具有灵活、自由的特点, 更适合商贸活动的要求。所以恩格斯认为“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它以处理私人事务, 调整私人之间权利关系为核心, 以私法为主, 改变公民法公私混杂的现象。所以罗马人愿意与非罗马人分享法律权利, 既因帝国发展所需, 也因分享的多为私权而非公权。

此后笔者简要介绍公元212 年卡拉卡拉敕令使非罗马人获得公民权, 公民法与万民法合流;查士丁尼时期, 《民法大全》的诞生则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确立。

罗马法形成重在三阶段。罗马人推翻异族伊达鲁里亚人, 从王政进入共和初。这一时期罗马贵族与平民的主要矛盾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司法、政治、经济 (公有土地、债务奴隶) , 最终导致平民与贵族斗争。十二铜表法是两者斗争、妥协的产物之一, 它标志着成文法的诞生, 但只动摇贵族在司法上的基石, 于政治、经济上未有突破。故而在共和发展时期, 平民进一步争取自身权利。历经漫长岁月, 法官的告示与审判案例, 政府颁布的法规与文献, 公民大会与元老院的决议, 执政官的行政命令等汇成公民法, 最终实现平民与贵族政治、经济平等。这种权利与地位的嬗变确保了境内安定稳妥, 有利于推动对外扩张, 罗马开始从共和制进入帝国制。随之而来的是罗马面临版图扩大、商业繁荣带来的新问题, 矛盾渐变为罗马人与非罗马人, 由此催生万民法。相较公民法公私混杂的局面, 万民法更加重视私法。罗马人愿意通过分享私权来处理日益复杂化的社会关系以及商贸活动。毫无疑问, 成文法的诞生和发展就早期而言是平民试图以法律来确立、维护自己在政治、经济、司法上的权利, 罗马上层应势而为, 两者相互妥协应运而生;发展至后, 则是罗马人顺时而动, 与非罗马人妥协的结果。

摘要:罗马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矛盾, 贵族与平民以及罗马人与非罗马人在解决矛盾中, 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继而推动罗马法的形成。

早期英帝国叩击中国大门的尝试 篇10

关键词:清代,英帝国,中英关系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英国成为一个重视商业的典型国家。追求财富和个人幸福等权利,引发了英国国内上下对海外商业活动特别高涨的热情。中英贸易建立前,英国君主为支持本国商人开辟对华贸易,曾屡次致信中国皇帝,希望获得中国皇帝对本国商人的理解和保护。从已见1553年和1596年伊丽莎白先后致中国皇帝的两封信来看,信中除介绍持信商人要求保护外,还向中国皇帝宣扬了通商互惠原则,并按英式的商业秩序构建起最初的英国对华通商愿景。但因携带信件的商人都未能成功到达中国,英国君主的这些意愿未能进入中国的政治领域。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英国仍然是另一个世界中的、一个遥不可知的国度。

中英通商后,英国政府继续尝试与中国皇帝进行沟通,从政治上为其国民的经济利益提供支持与保护。1787年英王乔治三世任命卡斯卡特中校为特使出访中国,并携带一份致乾隆皇帝的信,主题仍为对华通商。英王在信中友好地表达了对华通商的愿望,称“由陛下的先人建立,并由陛下本人之长远及富强治理的经验已证实,在广大帝国范围内建立与远方各国的贸易,增进相互之间的福利、发明、工业和财富;伟大的上帝将各种不同的土壤和气候赐予散居世界各处的子民”。英王在信中表示希望能够改善中英贸易现状,称“深信陛下长期以来,已有意于在适合双方君主荣誉与安全的公平及平等的原则之下,鼓励臣民之间的这种交换货品的政策”。这一信件反映出英国君主希望能够为英国商人的在华事业保驾开道的意图,也体现了英国最早试图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尝试与努力。

此次为英国首次正式向中国派使访问活动,故信中向中国皇帝指明外交活动的必要性,称“为了建立我等心中热望增进之友谊,使能迅速改善两国臣民在频繁商业交易中所产生的不便与误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等认为适宜于委派一位特使前往陛下庄严的朝廷”。英王在信中特别介绍卡斯卡特是出身名门的“大不列颠议院成员”,持有英王正式签发的委任状的使者,“恳求”中国皇帝“赐予接待,并惠予倾听”。英王在信中明确提出要求中国对英国在华侨民权利提供法律保护:“赖陛下之明智与公正,惠予我国安分守己之臣民,居住贵国领土内,在陛下颁发之律令下,自由买卖,而其生命财产之安全亦受帝国保护”,并希望不施用“连坐”制度,“即一人不致因别人之罪而受害”。这表明,在中英通商之后,英国对于中国的政治和司法体系,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注意到在某些领域两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可以认为,英国对华通商的愿景在卡斯卡特中校出使时期已经建立。由于社会内部思想文化所特有的惯性作用,英国试图将西欧社会中的准则向东方推行,在中国建立起资本运作所需空间。正如商品经济本身不是一种纯粹的经济行为,而是需要必要的政治制度和法律程序的保障一样,英国对华通商从一开始就涉及中英两国在政治和法律领域之间的沟通问题。但由于各自的传统,中英两国在政治文化、外交体制和法系等领域具有相当的差异。随着中英通商的发展,两国间的距离已不是单纯的地理意义上的间隔。从相遇到相识相知,两国文化价值观体系因两国商人和官吏间的相互交往而开始产生直接的互动。

然而,英国为改善对华通商谋求达成中英两国共识的努力却屡遭失败。卡斯卡特中校在途中病殁,使英国第一次向中国派使行动于途中夭折。此后,英国政府于1792年和1816年先后派马戛尔尼勋爵和阿美士德勋爵出使中国。两位公使先后继承卡斯卡特中校未竟之使命,尝试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改善英国对华贸易状况。但两位公使抵华后,均被作为纯粹意义上的“贡使”对待,英国对华外交努力接连遭遇失败。事不过三,作为正式的国家行为,一个正在崛起的英帝国在一系列挫折面前的耐心和热情,值得深思。在中国朝贡体制的观念和礼制面前,英国对华交往陷入困局。

然而,在外交活动无效的情况下,当时英国政府并不倾向于使用武力改变中英关系。英国政府对此后的一起东印度公司与广东当局间的严重冲突的反应便可反映出其立场。1831年5月12日,广东巡抚在未事先通知的情况下率武装随从闯入英国商馆,逮捕一名通事并当场对行商进行威胁,同时下令连夜拆毁公司在河岸冲击 (下转P168) (上接P162) 地上建造的码头,毁坏商馆至码头沿途的大门、台阶和植被,且于当天颁布了八条管理夷人的章程。在英国传统的观念中,住宅和财产具有神圣性,不容王权随意侵犯。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委员会对广东官吏行为强烈不满,在抗议无效的情况下决定停止对华贸易,建议英国政府对华进行武力威胁乃至报复,以改善英国商人在华权利,并提出占领岛屿作为贸易基地的建议。印度总督本廷克勋爵对在华商人表示支持,并致信海军要求协助。在广州驻华商人的建议和要求下,印度殖民当局派出战舰向广东当局递交了抗议书。但是,广州委员会的做法遭到东印度公司董事部的反对,委员会被迫解散。英国政府对董事部的做法表示赞同。本廷克向格雷政府提出异议,海军大臣詹姆士·格雷厄姆在向其解释英国政府政策时指出:“对华贸易是我们唯一的目标;征服中国将会面临失败的危险,武力维持之下,不会有繁荣的商业。”随着新的广州委员会的成立,英国对华贸易依旧在广州制度下进行。格雷厄姆的解释朴素而有力地说明了商业扩张的特点,及其与武装领土侵略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次争执最终能得以和平解决,说明当时英国政府尚能坚持和平基调,以缓和手段处理中英关系。

回顾历史可知,早在鸦片战争之前英帝国就对中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多次发起外交活动,试图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为英国商界进军中国市场开路。然而,受当时客观地理环境的限制和两国文明差异的影响,几次外交努力均告失败。两国关系陷入停滞局面,给后世中英关系的演变蒙上了历史的阴影。英帝国在对华交往方面悲观情绪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变化,而是有其历史渊源。

参考文献

[1]张轶东.中英两国的最早接触[J].历史研究, 1958 (5) .

[2][美]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M].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组, 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1.

[3][英]格林堡.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M].康成,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上一篇:大型护环下一篇:加权补偿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