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改革与经济全球化十篇

2024-06-28

经济改革与经济全球化 篇1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2009年12月23日报道, 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 (OECD&CERI) 近期出版了《通往2030年的高等教育———第二卷:全球化》一书, 分析了高等教育系统的现状, 预测了从现在到2030年之间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带来日益加速的知识流动、人才与资金的跨国合作和竞争。这些变化将对高等教育产生哪些机会与挑战?国家及高等教育机构如何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并从中受益?本书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综合性与结构化的视角。书中探讨了高等教育领域学生、教师和机构流动性方面的交叉议题, 以及提高教育水平和改善管理机制的问题, 内容涵盖了大部分经合组织国家以及非经合组织国家的最新情况。该书将中国与印度喻为“醒来的巨人”, 特别介绍了两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和未来发展趋势, 对欧洲博洛尼亚教育改革进程进行了反思。

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在2008年出版了《通往2030年的高等教育———第一卷:人口》, 该书重点关注经合组织成员国的老龄化问题及移民和少数群体情况。通过具体详实的数据显示人口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对高等教育制度和机构产生了哪些影响———包括学生入学、教育程度、教学人员和政策选择等, 国家和高等教育机构应采取哪些措施抓住机遇, 面对挑战。

经济改革与经济全球化 篇2

1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经济全球化就是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将世界各地的经济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使其成为一个经济整体。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世界各地间可以进行自由往来, 在技术、资本、人才等方面互相交流, 互相促进, 不分国界和地区, 实现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在实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 一方面可以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的流通, 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取长补短, 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整体。另一个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市场准则, 经济行为进入统一规范化阶段, 这样可以对全球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使经济发展更加快速。

2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1 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2.1.1

有利于吸引外资中国的经济市场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 因为中国人口众多, 不但劳动力充足, 并且消费能力也高, 所以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发达国家纷纷看中了中国市场, 向中国市场投资, 兴建公司和工厂, 这样的话大量的资金就涌入到中国。在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 很多国际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也随之一同进入到中国市场, 对于中国企业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增加了推动力, 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大的推动作用。

2.1.2 对贸易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促进了全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在国际市场上, 我国的对外贸易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 出口额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大的影响。由于对外贸易的经济持续增长, 为我国的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2.1.3

逐渐提高的背景下, 农村不在需要大量的人口从事农业劳动, 大部分都是机械化作业的模式完成的, 那么这就导致了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对于这部分人口的分配问题就成了国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许多外资企业纷纷在中国兴建工厂, 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那么农村人口涌向城市, 充实到这些企业当中。在科技时代的背景下, 企业将更加看重技能型人才, 对于这部分人才的利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2 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不单单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同时也会使我国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2.2.1

受发达国家的制约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中国家, 在经济的发展上还是会受到技术和管理理念的限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 占据经济主导权的还是少数的几个发达国家, 这些发达国家在制定市场规则的时候, 非常明显的是偏向于自身国家的利益, 他们可以通过各种贸易壁垒来保护自己国家的经济利益。当中国生产的产品涌入到他们的国家, 对他们国家同类商品造成冲击的时候, 他们就会采取一定的贸易手段, 比如说贸易壁垒来阻止中国的产品进入到他们的国家。这种做法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制约。

2.2.2

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发达国家会利用他们的资金优势来实现产业转移, 在本国发展低能耗, 高技术型的产业。而将高能耗, 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为他们制造出大量的成品。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由于受到资金和技术的制约, 只能是无条件的接受发达国家传导过来的高能耗与高污染的产业, 使我国的资源受到了很大的消耗, 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对我国的环境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3 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3.1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努力, 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在资源配置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仍不够完善, 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根据市场经济规律与规则, 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政企职责分开, 政府为了给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应注意完善国有资产管理, 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从本质上转变企业经营机制, 使经营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科学、规范并且富有生机和活力, 从而使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得到提高。我们还要创造开放、竞争、公平、有序地多元市场环境, 从而进一步对市场体系进行完善。

3.2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 更是经济大国, 在国际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要注重吸引外商资本, 但更重要的是提升国际投资的质量。通过引进竞争的办法, 燃起我国民族工业的竞争意识。国家应该引导有条件的产业和部门直接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从而使相应的企业追求新技术具有更大的动力, 积极完善企业管理方式, 提高生产效率, 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大的利润。

3.3

关注产业转移带来的问题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可能对我国环境、资源以及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避免在国际经济产业链中一直处于低端的位置。在开放规模被扩大的同时, 应密切注意国际游资的动向并加强经济监管, 避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漏洞从而对我国经济造成影响。

3.4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的进步与不断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条件和基础。因此中国应加速科技的创新, 坚持科教兴国的方针战略, 大力发展科技,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不断创新, 提高科技含量, 从而使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上更具国际竞争能力。我们应运用先进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使传统产业技术含量得到提升, 从而促进发展生产力, 使中国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总结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 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对外资的吸引, 有利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还有利于剩余劳动力的分配, 但是与此同时, 我国经济发展仍受发达国家的制约, 还要承担产业转移带来的不良影响。为此, 我们应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避免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 并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从而使我国经济适应经济全球化, 更好更快的发展。

摘要:在世界各地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经济发展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 经济发展全球化对中国的经济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对全球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他们都是互相联系, 互相促进的。本文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念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 (3) :3-5

[2]吕延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 (07) :10-14.

G20机制化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篇3

【关键词】G20 全球经济治理 金融危机 中美关系

【作者简介】王国兴,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成靖,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法学博士。

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深刻暴露了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后全球经济治理的不足。由此,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二十国集团(G20)匹兹堡峰会确立G20今后将机制化,有望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的主要论坛。不少人对其寄予厚望,将其视为后危机时代改革全球经济治理框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效载体。如有专家就认为:“G20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新的国际合作框架基础。它的历史使命不应仅仅局限于解决眼下的国际金融危机,而应随着21世纪国际地缘政治的发展变化,肩负起建立国际未来新秩序的使命。” 不过,在我们看来,本次金融危机所触发的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才刚刚起步,G20机制化不过是其重要的标志之一,其未来前景还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当然,不管怎样,全球经济治理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全球化步入新时代的要求,这是毫无疑问的。

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治理

一般认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启了人类社会的全球化进程,世界由彼此割裂的碎片化状态逐渐向互相融合的一体化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人们已普遍意识到世界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时代转换里,这个时代转换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军事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到人与人的生活交往方式、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国家及地区间相互关系、国家与国际组织间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等等重大问题。可以说,“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的最明显、突出、重要的发展趋势,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所以很多人都说,现在整个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时代。总之,全球化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

在这一历史发展进程中,并行着多维度的全球化进程,即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法律全球化、公共事务全球化等,其中,经济全球化的事实比较无人质疑,而其他维度的全球化却广受批评,这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不须赘言。经济全球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权威解释,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但经济全球化在带来全球经济加速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增强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不可测的全球性风险,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如安东尼•吉登斯和乌德里希•贝克所描绘的“风险社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风险社会”里,全球经济已经错综复杂地联结在一起,一国经济发生问题,往往会引起地区性乃至全球性的经济风险。这些风险和危机非一国政府力量所能控制,这就要求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银行金融机构等国际行为体共同合作,进行“全球经济治理”。

与全球化进程相契合,全球治理的概念缘起于上世纪90年代,并越来越成为学界热议的问题。尽管全球治理理论仍有许多争议,但在对全球治理的总体认识上,一般认为,全球治理是指国际社会各行为体通过协调、合作、确立共识等方式参与全球公共事务的管理,以建立或维持理想国际秩序的过程。这一治理既不是世界政府也不是民族国家行为体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合作,以及从地区到全球层次解决共同问题的新方式。 在全球治理的议题中,包括全球经济、人类安全、气候环境、公民社会、能源利用,等等,其中,最为核心和最重要的议题自然是全球经济治理,因为无论是气候、环境还是能源等方面的问题,往往都是由经济发展所衍生的次生问题。金融危机前,全球经济治理框架早已形成,这一框架以美国为主导,以IMF、世界银行和WTO为国际经济交往的支柱,以G8为协调平台。显然,这是一个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主导的、符合西方国家利益的经济治理框架。

二、全球经济治理改革与G20机制化

全球经济治理框架虽然早已形成,但并不符合后冷战时代民族国家体系的要求,本次全球金融危机无情地从两个方面揭露了这一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不足:一方面,该治理框架所预示的经济全球化方向,实际上意味着资本的单边逻辑,伴随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体系在全球的过度扩张,其中包括美元信用的滥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失衡等,最终导致危机的发生;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该框架中处于“被全球化”的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西方确立的价值观、经济交往规则和被迫服从现行全球治理框架。一旦危机来临,发展中国家往往受到更大的冲击。

应当说,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客观必然进程,是迈向人类社会更高历史阶段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虽然有全球经济危机等负面后果,但正如前述,这主要是由于当下的全球经济治理是由西方国家主导而缺乏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所造成的。同时,负责对全球经济进行协调的G8已经无法反映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变化的现实,其构成缺乏代表性,无法担负起协调全球各方应对危机、复苏经济的努力。这些都表明,现行全球经济治理框架已经落后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我们进行全球经济治理改革,以推动世界经济健康、有序发展,避免全球性危机的重演。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全球金融危机来袭之机,G20峰会迅速走向前台,承担起危难之际增强全球信心、协调各方共同应对危机的重任。时至今日,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正在渐渐散去,G20峰会应该说功不可没,G20的机制化也因此成为应对危机触发的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一个起点,更代表了全球治理改革的一种正确方向。但是,机制化后的G20能否开创一个崭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局面,仍然存有疑问。毕竟,至少到目前为止,G20的机制化仅仅是在现行框架下对全球经济治理的一种技术性修正。

首先,现有国际经济格局未发生根本改变。金融危机虽然给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但美国的经济基础并没有受到根本打击,美国经济总量仍是全球第一,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具创新性的经济体。欧、日虽然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比美国还大,但它们的经济总量依然庞大,仍然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中国经济虽然在危机中依然强劲增长,2009年GDP总量接近5万亿美元,直逼日本,但与美国之间的差距仍然相当大,特别是在人均GDP以及引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上,与美国更是相去甚远。至于印度、巴西等其他新兴大国,追赶的目标还仅限于英、法、意。

其次,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依然稳固。虽然在危机的冲击下,市场一度表现出对美元前景的悲观预期,但随着危机的蔓延和深化,美元并没有崩盘,甚至因祸得福,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险港湾。近期,欧元、英镑由于债务危机相继走软,更映衬出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牢固的霸主地位。这种情况与上世纪30年代发生的全球经济危机完全不同。在那次危机中,当时的世界通用货币英镑币值暴跌,直接导致当时的国际金融体制的崩溃,并将全球拖入了大萧条,最终催生了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相应的全球经济治理框架。

再次,到目前为止,全球经济治理的基本框架仍然是由IMF、世界银行以及WTO组成。本次金融危机并未造就出一个新的世界经济秩序,“尽管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一定打击,但其严重程度不足以引发类似于毁灭性战争后的世界重组”。 由此,国际经济交往规则仍然主要由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包括WTO框架内的贸易救济措施、IMF和世界银行的贷款和发展援助等,特别是全球经济议题的设置,还主要有利于发达国家而非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当然,现有框架增加了G20这一国际经济协调更大的平台。

最后,G20是国际合作应对危机的产物,与G8在本质上并无不同。灾难性的动荡往往成为对全球经济治理框架进行技术性修正的良机。G8的雏形是1975年为应对第一次石油危机由美日英法德举行峰会而形成的,后来实现机制化,并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化。与之相似,G20在危机前仅是非正式的部长级论坛。如果没有这次危机,G20高密度的三次峰会及迅速机制化是很难想象的。罗伯特•希勒曾建言G20峰会:“问题的关键还是信心问题。” 仔细品味他的话,我们能发现,危机中的发达国家急于拉上新兴国家召开G20峰会,就是为了展示力量,增强全球的信心。因而,我们也有理由怀疑,危机过后,“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好转,G20是否还拥有足够的动力推动其在更广泛的经济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我们看到,G20机制化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起点,目前只不过在现行诸多层面上增加了又一个国际协调平台,是发达国家不得不对自身经济实力下降、新兴国家经济在全球比重上升之现实的回应,因为“现存的国际机构对目前世界面临的难题已无能为力,改革迫在眉睫,而当前没有比G20 更好的替代组织”。 但是,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其他层面尚未发生根本改变,甚至G8也没有变。

另外,机制化的G20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缓解全球经济治理的困局作出了贡献,但其本身的有效性仍有待检验:

一是G20虽然扩大了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权,但对其开展国际经济协调之效率的置疑也随之而来;

二是G20仍然是一个主要由美国选定成员的大国集权俱乐部,国外有学者就强烈抨击G20的合法性:“自我选出的G20无视小国的国际权利,打着多边主义的旗号替它们作决定。实际上,这是一种国际黑帮规则,既无法得到局外人的尊重,也得不到他们的遵从” ;

三是以往三届峰会实际协调成效不佳,特别是关于反对保护主义、结束多哈回合谈判等承诺均未兑现。匹兹堡峰会前发布的一份由WTO、OECD和联合国贸发会议共同起草的报告,评估了G20成员自伦敦峰会以来采取的贸易和投资措施以及各方信守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承诺的情况。报告认为,整体看来,G20成员虽然没有广泛使用贸易和投资限制措施,但继续以有限的方式采取各种关税和非关税措施,这些措施阻碍了贸易流动。最主要的危险是G20成员继续向保护主义压力让步,特别是在失业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四是危机后西方国家与新兴国家分享其固有全球经济治理权力的意愿存在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处于低谷时协调各方达成一致比较容易,但经济开始恢复时协调各方就很难在国际层面上达成共识。尤其是,奥巴马的外交协调战略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推出的,借助G20平台与新兴国家合作应对危机是该战略的重心之一。近期,随着美国经济逐渐复苏,美政府与新兴国家协调时的姿态渐趋强硬,中美经济关系因此甚至濒临贸易战的边缘,这些都进一步加重了新兴国家的疑虑。

但是,G20代表的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即西方发达国家必须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大国协调国际经济事务。“西方最终不仅认识到,世界经济力量的平衡已经转向了东方,而且,他们也迫切需要东方的支持,以将世界从现在的经济困境中解救出来。” 因此,“从长期看,G20要成功,不是很容易,主要的难点是西方国家和新兴大国如何合作与分权”。 合理的推测是G8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与G20一起构成国际经济协调多个层面中的两个主要平台。这正如美国人自己设想的:“要完全将G8抛弃,或者指望G20能够成为解决一系列政治问题的全球领头羊,时机还不成熟……一般认为,奥巴马政府至少应当留一手,将G8作为一与G20机制相平衡的谈判机制。”

三、美国的全球经济治理改革“路线图”

目前,金融危机的阴影正在逐渐褪去,美国经济已经度过最困难的时刻,复苏的曙光已经出现。据最近公布的数据,美国2009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达5.7%,为连续第二个季度增长,也是6年多来的最大季度增幅;失业率已脱离两位数区间,各大企业2010年2月公布的计划裁员数创自2006年来最低,等等。数据鼓舞人心,美国政府和大多数经济学家相信美国经济已站稳了脚跟。展望后危机时代,加强金融监管、发展低碳经济和扩大出口已经成为美国对外经济的三大战略,为此,美国将顺应形势的要求推动改革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紧紧掌握改革的主导权,使改革服务于三大对外战略。

首先,顺应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要求,对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持积极立场,以确保美国对改革有足够的影响力,同时毫不犹豫地驳回可能损害美国利益的议题,使改革过程及其结果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现存体系虽是由美国主导创造,符合美国利益,但并不意味着对其改革就必然损害美国利益。相反,在改革的大势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主导对现存框架进行改良、完善,才能保证改革向不损害既有框架下美国利益的方向发展。

其次,主导全球经济治理向包括新兴国家在内的新体制过渡,以重建并强化美国在本世纪初下降了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并“用美国以往领导国际社会发展出的国际制度、条约、规定、行为准则等全面架构,指引、培养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 也就是说,在改革现存框架的过程中,促使新兴国家最大程度遵守美国所主导建立的各项国际规则,确保面对全球威胁时得到新兴国家最大限度的合作。

第三,把提供全球基本公共产品的责任从美国等单个或少数西方国家转移到一个更大的平台上,要求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大国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和责任,甚至不惜为此牺牲自己的“短期”利益。为此,美国还致力于创建和维持一系列的工具和手段,以监督各国分担义务和责任,G20匹兹堡峰会创设的“各国相互协调和评价”机制,已就此迈出了第一步。

第四,支持在现有全球经济治理框架基础上的改革,从而避免对整个框架大动干戈。即便如此,其前提仍然是不能危及美国的领导地位。例如,美国支持发展中国家改革IMF和世界银行的要求,包括投票权改革,但前提是中国等新兴大国的投票权得到提高的同时,不能动摇美国在这两个机构中的否决权。

经济改革与经济全球化 篇4

一、经济全球化将推动经济转轨进程。以加入WTO为标志,我国的改革进入新阶段

经济全球化将推动我国的改革进入新阶段,例如:经济全球化大大增加了对政府的压力,彻底的政府改革不可避免;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全面的市场竞争,加快企业改革,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具紧迫性;经济全球化强调金融的国际化,金融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将首当其冲。

加入WTO为我国提供了新的改革动力。加入WTO是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全面开放阶段,逐步放开包括金融、保险、电讯、会计、咨询、旅游等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我国加入WTO,目的是通过开放市场来解决经济转轨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放倒逼改革是未来几年我国经济转轨的新特点,以全面开放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大破除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以形成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从而在改革开放中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加入WTO,给我国经济改革留下的时间和空间都十分有限。进入新世纪,改革更具紧迫性。加入WTO,参与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转轨的紧迫性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强烈,改革受到严格的时间限制。同时,改革又要面临国内外的双向压力。既有国内压力,又有国际压力。前20年我们的改革虽然存在国际压力,但是因为没有加入WTO,一些规则的遵守带有很大弹性,今后不遵守就要受到惩罚。因此,改革的内容必须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规则。从这个意义说,加入WTO是我国的第二次开放,第二次改革。

二、经济全球化将促进经济转轨国家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的结构性重大变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我国应当积极推进结构性改革

我国按照WTO的规则参与经济全球化,必然使原有的产业结构、体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为此,未来几年,我国经济转轨的重要任务在于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在保持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抓住机遇,适时地实施和推进结构性改革,就能加快体制创新,从而为促进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的较快发展提供真正动力。

结构性改革是改革推进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它强调制度框架的改革和经济调控规则的改变,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及规制环境。我国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经济体制转轨正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挑战:其一,我们采取的渐进式改革的方法在实践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改革中积累和遗留下来的深层次问题、结构性矛盾日益集中地突现出来,日益对改革进程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形成制约;其二,无论是在宏观经济层面或经济运行层面,结构性调整和结构性改革交织在一起,结构调整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为结构调整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这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重要特点;其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从外部对我国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进程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动力和压力。

由于体制性的结构问题成为改革的突出矛盾,因而实行并加快结构性改革是新形势下改革的重要选择。推进结构性改革,对我国“十五”时期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促进经济的较快增长,对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应当说,20多年的改革实践已为结构性改革创造了很好的基础。在当前宏观经济和社会都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实施结构性改革的条件也是比较有利的。

经济改革与经济全球化 篇5

一、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国际经济冲突的含义

现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上各个国家间产生经济的冲突是一定会发生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不能够完全消除。对于国际中的一些“经济潜规则”问题、缩短南北间的经济差距问题等等都需要对其进行安全平稳的宏观调控。国际间曾经存在不平等的国际秩序和规则,权力的独断性在整个大的国际经济形势的冲击逐渐失去了原本所具有的价值,从专制性的地位变成了大众性的规则。全球化经济在逐渐迅猛的发展中,各个国家都在捍卫本国的主权,对本国的经济也有着一定的主导权力和控制能力,但是在一体化经济的背景下,需要国家对经济自主权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弱。这样的国际矛盾慢慢成为了各国关注的热点话题,从一个角度来说,各个国家认为,在国际间形成众多的国际性跨国公司是对本国经济的一种掠夺策略,跨国会对本国经济的自主性控制方面有干扰性。

二、目前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冲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影响下的今天,全球一体化为很多国家带来了不少便利的条件,也为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全球经济中迅猛发展的自由经济,商品和服务等资本的流通程度也在逐渐加深,它们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多的商品流通量,这样就会导致经济全球化成为了经济发展必经的道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由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同,背景不同,所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冲突,每个国家的经济在表面看似安稳的,但经常会有不安定的因素存在。在国际秩序形式逐渐转换的前提下为了营造一个和谐的全球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世界经济旨在规定一个安全平稳的经济秩序和规则。在这种秩序和规则下,将削弱国家自身对经济的控制力和约束力,但是会因为各个国家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这种方法会加强政府对本国家的经济干预,通过了政府的干预,各个国家的经济会优先并大部分考虑本国的经济现状,这也使各个国家间在进行经济往来时冲突发生的几率会不断加大,政府对国际经济自由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干预,也因此产生了国际上的经济冲突。

三、国际经济冲突的造就点

政府的强烈干预是导致国际经济冲突产生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政府旨在保护本国经济不受烦扰所以会采取相对保守的经济态度致使国内的经济开放程度逐渐减小,因此,会对自由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干扰,使得本国经济在大的经济环境面前丧失一定的竞争力,最严重时,可能会脱缓本国的经济发展进展。

所谓经济一体化发展,是以整个国际全球化大背景为前提的,既想享受自由发展的经济模式带来的便利,又要以保护国家利益为重,以本国的经济发展策略为旗帜,再加上政府对本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上发展的干预,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最终引发了国际间的经济冲突。在政府的参与下,对本国的经济控制要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和相应的经济法律规定,这种政策的制定不仅是对本国的经济保护,同时也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体也产生了一定的干扰性,在某些利益上作出了一定的牺牲,对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是一种障碍。一方面,政府对自由经济进行干扰,它的目的就是使国外的经济发展对本国的经济产生干预并且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实施一定程度的保护意义。另一方面,政府在面对国际经济对本国经济造成影响时会采用相应的法律措施和手段来遏制这种现象,如各国间针对国际经济的冲击一般都会设立贸易壁垒等,政策和法律的双管齐下,使经济自由化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全球化经济是一种自由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国际经济大背景的存在为前提的,所以每个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政府的管制存在于整个全球化经济发展中,又影响着整个国际经济的发展,所以,本着“国家经济上进行合理的放宽,在主权上进行必要的控制”这个原则和规定,政府的控制程度是国际经济冲突产生的根源。有些错误的理解在于全球化是想要对每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控制从而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经济体,但实际上,真的全球化是求同存异,为整个世界的经济构建出和谐良好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大家友好竞争各自发展。

四、针对国际冲突的相关国际经济法

国际经济法对国际经济冲突的控制能力主要体现在国际经济法在发生经济冲突时起到的约束和控制的程度上,以及它的适用性和能力的广泛性上,从目前的国际经济状况来看,国际经济法对国际经济冲突的解决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经济的发展作为整个国家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的地位和实力的象征,因此经济冲突必然引起法律上的冲突。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它需要合理的经济市场规则,它要使每个国家能够愿意接受这个规则,并且按照这个规则合理合法地发展本国的经济,但是现在的国际经济规则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

五、减少国际经济冲突的对策

(一)构建国际经济体制。

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法抵挡经济球化的趋势,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模式的前提下,在国际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构建合理的经济体制才是减少国际经济冲突最好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构建国际经济法案,从而让每个国家都能够合理有效地参与到经济法案当中来,这是保证全球化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必然方法,这样能够保证每个地区的经济有序发展。要想制定健全并强大的法律体系,就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做好国与国,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协议,对其法律的适应过程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估。然后,制定符合国内和国际的法律权限,通过各国间的相互协商最后进行具体的安排。

(二)正确面对冲突。

国际经济冲突是无可避免的,每个国家都应该正确面对自身以及其他国家所管辖的冲突,冲突发生后,要立足于国际经济冲突的减小或解决的视角,正确面对冲突不盲目不冲动这样才可以想出较完美的解决对策。未雨绸缪才能应对自如,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要对本国的经济体系做到全面的了解,了解自身经济体制的性质,通过合理的协商和适当的退步和对管辖权的合理分配从而把各国的国际间的经济冲突得以解决。这是有效规避国际经济冲突的良好解决办法,每个国家在解决国际经济冲突的时候,都应该予以一定程度的认识。

(三)采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办法。

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实则是一种逐渐进行的经济发展态势,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各个国家间的合作,以及区域性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国家间采用的如贸易壁垒式的潜规则,以及全球化并没有真正全球而只是发生在几个国家间的这种现象。因此,为了规避国际经济的冲突时,要在小范围内进行合理的磋商和探讨,在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进行多元化的合作,谨记合作双赢互惠互利的原则,作出适时的让步,这种方式在解决政府对经济全球化干预上面也有一定的成效。在经济合作中要制定出合理合法有效的合作模式,使得各方面的风险降到最低,使国际经济冲突出现的概率慢慢减小,最终使得国际冲突的办法得到合理的解决。

(四)构建合理的经济摩擦相对应的体系。

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各个领域,各个企业应该怎么样有效避免国际经济冲突?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经济体系,要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使企业的财务数据和账目清晰便于分析,同时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从行业的层面来说,为了避免各种冲突的发生,就要号召行业权威组织一个有威望的机构,在这个机构中每个行业或企业的组织有一定的话语权,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平等的经济经验,及时调整相应的应对体系。

六、结语

根据本文的分析和探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发展一定会是蜿蜒曲折的,每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情况不同,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就大不相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压力都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在关于经济的利益冲突一定会存在的前提下,要做好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就是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有一个良好稳定和谐公平高校的国际经济环境,对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是必要的,也是每个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呈良好发展态势,在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的同时,为了能够减缓日益矛盾的国际冲突,能够让国际间各个国家的经济冲突减小,让世界各国间的经济可以正常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构建出一个安稳和平的国际经济市场。培养和谐的国际经济市场营造出各个国家间合理的经济利益,需要制定能够让贸易交往的国家共赢的国际经济策略,从而慢慢缩短国际间各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的落差,提高全球人民的生活水平,最终把全球化经济下的国际冲突减小,进而合理规避。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经济战略

参考文献

[1]许多,肖冰.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冲突问题及其应对[J].江苏社会科学,2010,2

[2]邓云赟.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冲突及其措施[J].中国商贸,2014,28

全球经济衰退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篇6

由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 对全球经济的增长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从目前获得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机构的预测报告看, 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入了衰退。

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 美国2008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按年率计算下降3.8%, 创下了1982年第一季度以来最大的单季降幅。这是美国经济连续第二个季度下降。2008年全年, 美国经济仅增长1.3%, 增幅小于2007年的2.0%, 为2001年以来的最小增幅。导致去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降幅加大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出口急剧下降以及企业设备和硬件投资降幅迅速扩大。美国经济增长重要推动力的商品和服务出口猛降19.7%, 创1974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大降幅。企业设备和硬件投资猛降27.8%, 为1958年初以来的最大降幅。

在亚洲, 日本内阁府2月发表的统计速报显示, 受到出口大幅下滑拖累, 2008年第四季度日本GDP环比按年率计算下降12.7%, 为1974年石油危机以来的最差表现。2008年全年, 日本经济实际增长率为负0.7%。出口是其最大的拖累, 去年第四季度, 日本出口下降了创纪录的13.9%, 主要因为发达经济体全面衰退影响了对日本产的汽车和电子产品的需求。在过去十年中, 日本经济对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不断上升, 1999年, 日本的出口占国内经济的比重还不过10%, 现在则已达到16%。日本的主要出口企业如丰田、索尼和日立等近期均公布或预报了罕见的亏损, 并计划大量裁员。

根据欧盟公布的数据, 欧元区15个国家2008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均会出现了0.1%的负增长, 由于该区第二季度已出现0.2%的负增长, 预示整体经济已陷入衰退。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步入了十二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 该国2008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5%, 加上第二季度的0.4%负增长, 令该国继2003年后再次陷入了经济衰退, 而且是12年来最严重的衰退。德国经济的倒退主要受贸易逆差影响。随着欧元转强, 加上海外国家同样受到经济低迷的打击, 对德国出口货品的需求大幅减少, 多家德国企业均面临减产。西门子公司公布2008年第四季度亏损24.2亿欧元, 并计划在2010年底前裁减逾1.67万名员工。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的衰退,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主要可以表现在:

1. 面临着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趋缓的双重压力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根据中国社科院的预测, 2008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将在10.1%左右, 比前一年降低1.8%。2009年GDP增长率将进一步下降到9.5%左右。2008年以来, 中国面临着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尽管美国经济放缓, 将有助于缓解全球通胀压力, 但两大因素可能使中国的通胀压力继续增加。一是大量国际资本流入中国, 迫使央行继续大量投放基础货币;二是美元贬值继续推动全球能源价格和初级产品价格上扬, 造成原材料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 并最终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由于目前中国对能源和部分原料价格实行了价格管制, 输入型通胀还不明显, 国内制造业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和充分的市场竞争, 也消化了大部分进口原料价格上涨因素。但随着能源和原材料定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以及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放缓, 中国可能面临更大的通胀压力。

2. 外贸进出口增长开始下降

中国的对外贸易出口在这次全球经济衰退中受到了最直接的影响, 外贸进出口增长开始下降。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2009年1月中国商品进出口总值为1 418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下降29%。其中出口904.5亿美元, 下降了17.5%;进口513.4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43.1%, 这已是进出口连续三个月负增长。大宗商品价格的跳水和外需的疲软使进出口数据同比大幅度下降, 而且进口降幅远高于出口降幅, 则表明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的下降。在外部经济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 预计全年的外贸都将出现持续负增长。

三、全球经济衰退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策略

1. 鼓励消费、扩大内需

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日益提高, 物质财富也日渐丰富。但中国居民的消费率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 还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居民消费率由2000年的62.3%逐步下降到了2007年的49%, 消费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还处于相对次要地位。当前, 受金融危机影响, 全球经济衰退仍在不断蔓延, 中国在出口形势严峻、经济发展增速减缓的情况下,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 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中国内需不足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人们没有从经济发展中普遍且充分的受益, 导致消费力滞后。北京大学周其仁教授指出, “中国目前所谓的内需不足主要是因为国民收入分配问题”。居民所得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到一半, 而政府占有的收入比重过高。所以, 政府应该进一步改变收入分配制度, 将更多的财富分配于民, 刺激民众的消费欲望。

二是由于国家社会保障系统尚不健全, 阻碍了人们的消费欲望。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过度超前消费而引起的。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 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比我们的更加健全, 才使得美国公众有信心消费。相对于美国人的过度超前消费模式, 中国人又显得过于保守, 人们更愿意把钱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中国政府已经颁布了投入4万亿元来扩大内需的一系列举措, 以本次扩大内需为契机, 建立良好的医疗保险制度与退休金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 可以提升公众的消费信心。

2. 保障出口、促进产业升级

中国经济发展的对外依赖程度比较高, 出口拉动经济占GDP增长的比重高达45%左右。美国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中国出口产品的25%的是出口到美国市场。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 美国经济增长萎缩, 居民消费愿望大大降低, 加上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抬头, 中国对外出口量大幅下降。为了抵御全球经济衰退对中国商品出口的不利影响, 国家及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政策措施。在2008年下半年两次调高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了3 770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约占全部出口产品的27.9%, 并调整了部分钢材、粮食、化肥等产品的出口关税。针对日益严峻的形势, 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 尽可能做到足额退税。此外, 进一步推动银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 以降低出口收汇风险;稳定人民币有效汇率;改善加工贸易政策环境;鼓励地方政府出台诸如出口企业的融资担保基金、减免收费、贷款贴息等应对措施, 都有利于促进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

金融危机还使得中国大批的中小企业倒闭。统计数字显示, 2008年上半年就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 超过2 000万工人被解雇。这说明过去压低产品价格, 以出口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必须加以改变, 促进产业升级成为当务之急。产业升级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效率的提高才能促使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金融危机的出现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并推动中国产业格局的进一步升级换代, 并逐步改变产品低附加值、低利润局面, 摆脱在国际分工中的“初级加工者”角色, 逐步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

3. 加紧储备国家重要战略能源

受经济衰退的影响, 全球范围内对资源的需求骤然下降, 加上短期内美元的走强, 导致了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国际原油价格已由2008年7月的每桶超过140美元暴降至当前的每桶40美元以下, 铁矿石、铜材、铝土矿等资源价格也大幅下跌。当然, 这只是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一个短期现象, 不可能改变长期的供求关系。当世界经济走出衰退, 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很可能加速上涨。

目前, 对于依赖进口资源程度较高的国家而言, 提供了难得的以低价构筑资源储备的机会。例如, 尽管美国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 但最近仍在大举囤油。2008年12月, 美国原油进口量由11月的2.62亿桶上升至3.20亿桶。截至2009年2月中旬, 美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已经超过7亿桶, 而商品原油库存已经达到3.5亿桶。相比之下, 2009年1月中国的原油、成品油、铜及铜材、铁矿石、天然橡胶的进口量均出现大幅下降, 因为很多中国企业在去年资源价格高涨之际, 大举进口以规避价格继续上升的风险, 而在国内需求下降、资源价格暴跌之后, 不得不消化库存。然而, 从长远来看, 尽管资源价格暴跌造成了存货价值亏损, 但资源价格暴跌也为中国企业在长期内降低资源成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 在中国政策性银行提供的资金支持下, 中国企业在2009年初加紧了在能源领域的对外扩张, 中国铝业集团向力拓增资195亿美元, 将整体持股比例增至18%, 并获得力拓集团有关铁矿、铜矿与铝矿的部分股权。中国五矿集团斥资17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公司的全部股份, 这都为中国储备更多的战略资源奠定了基础。

总之, 全球经济的衰退会在短期内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包括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可能进一步放缓, 中国的出口增长还会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 进而使得中国的就业形势也更加紧张等。但是, 如果我们能够化危机为契机, 变被动为主动, 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策略来应对金融危机, 就能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摘要: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 使得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随之震荡下滑, 全球经济开始出现衰退, 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出现了放缓的趋势。世界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更为直接的影响是出口下降, 一大批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相继倒闭。正视经济衰退的存在, 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 保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是我们现在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中国经济

参考文献

[1]李向阳.国际金融危机与全球经济展望[J].求是, 2009, (2) .

经济改革与经济全球化 篇7

一、全球化早期对世界各国教育制度的影响概述

全球化, 无论是被界定为“经济一体化”还是各种不同社会体系相互连结起来形成的“复杂情势”, 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据西方经济学者的考证, 构建世界经济体系的进程发端于第14世纪, 至少是在第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在教育领域, 最早受到全球化冲击的是开创于欧洲后被移植到美国并为当今各国所认可的“国家教育制度”。全球化在19世纪对教育造成的巨大冲击表现为殖民者列强将此类国家教育制度“输送”并“强加”给了殖民地国家。在当前的全球化浪潮到来之前,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无不受到“西方的”价值观念的冲击, 无不为外来的经济力量所左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 所有既存的民族国家均拥有一套教育制度, 不过, 它们在教育目标、结构及内容上大同小异。在1945之后获得独立的绝大多数民族国家寻求摆脱其前殖民宗主国业已确立的教育制度, 使之扩张范围, 但是此类变革性的努力收效甚微, 残留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并没有被太多的改变。少数国家试图构建本国独特的教育制度, 最后选择了欧洲模式。至于谁有权利获得教育机会, 各国的规定差异很大, 但是无论是曾经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还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古巴, 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保持基本不变。

二、当前全球化对教育制度的冲击

1、当前全球化的一般趋势

当前的全球化浪潮已经深刻地世界经济和政治结构。比如, 一个民族国家现在仅凭一己之力控制不了本国货币的币值, 也不可能控制得了资本进出该国领土。没有一个国家现在能够控制住它自己制造的产品也控制不了它所要购买的产品。“在人类历史上, 第一次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任何之物, 得以在任何之地制造, 亦可售卖于任何之地”。任何一种用于交换的产品, 其产地可能分布在世界各地, 也可以向其它国家出口。贸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现象是经济全球化最显著的特征。政府对本国的国民经济不再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和控制。国家计划经济逐渐为市场经济所取代。国家政策的执行取决于公司的合作精神, 以及与其它国家政府的合作姿态。国家主权曾一度为民族国家及其政府不惜动用军事武力所誓死捍卫, 现在受到了公开挑战和质疑, 被认为不当地限制了跨国公司的自由流动。即使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决定于本国领土外采取军事行动之前也不得不与别的国家先行磋商, 以此预先估计海外军事行动的严重后果。各国不再使用关闭国门的手段将自身与外界隔离, 以此阻断瘟疫的流行、毒品的泛滥和恐怖主义的袭击。

2、当前的全球化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冲击

世界经济和文化发生了翻天复地的改变, 可想而知的是现代教育制度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冲击, 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人们大量讨论的话题是:全球化形势下, 教育当如何改革?有的教育改革建议强调教育要增强对其它文化的意识, 学习和借鉴外民族的先进文化。有的教育改革建议则呼吁教育要体现那些能够使一个民族国家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使之变得具有“全球竞争力”。有人甚至提出要使高等教育变得“全球化”。有许多国际组织机构提交的教育改革报告中提到了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各种结构调整活动对教育制度的投入与产出的可能影响, 建议应当如何对现行教育制度进行改革。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部门对外来的结构调整压力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减少对教育服务及其它社会服务项目的支出。在全球化形势下, 净效应表现为获得教育资源的机会减少, 教育资源的分布变得日益不均衡, 以及教育质量在下降。全球化对教育机会的性别公平问题有很大的影响。结构调整同样给公共教育的私有化带来巨大的压力。在高等教育领域, 全球化的冲击表现为职业认证的要求被统一化了, 由此造成高校课程设置的标准化, 丧失了应有的个性化教育内容。欧共体内部 (欧盟前身) 达成的各项协定均要求各机构寻求课程设置的统一性, 变更各成员国所培训的职业的定义。北美洲的大学积极寻找路径, 使学生跨境交流有便利的通道。

对全球化形势下教育领域的这些动向持批评意见的人辩

························I实NTE践LL与IGE探NC索E

称, “我们不计后果地打开了潘多拉之盒”。迄今少有研究成果对全球化之于教育制度的直接效应进行评估的。然而, 对与全球化相关的教育改革政策之执行与效应的研究, 汗牛充栋。有人建议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对教育实行“去中央化”政策。这种去中央化教育主张最初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全球发展模式。所谓“去中央化”教育政策为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所推崇, 并获得了世界银行及其它多边的和双边的援助机构多年以来的支持。有些国家已经采取了去中央化的教育政策, 而有的国家则在考虑是否推行此一教育政策。所以, 对“去中央化教育改革”的冲击力的评估可能会透露出一些关于全球化是怎样影响教育制度的信息, 以及为什么冲击力如此之弱。教育制度“去中央化政策”的合理基础在于它解释了两种不同生产方式的转换——从中央化生产模式到去中央化模式或当地模式或“灵活性”生产模式的转变。这种模式转换被视为经济一体化的驱动力量之一。此种新的生产技术极大地增加了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对信息的利用程度。这一生产过程产生的是新知识而非仅仅应用既有的知识。在一个去中央化的工作场所从事的“知识生产”现在呈现增长态势, 并威胁到传统大学的特权地位。所以, 我们可以合理期待的是教育制度的组织结构发生巨变, 学生被教授些什么、怎样被教育以及被利用的知识来源, 等等发生根本性改变。然而, 根据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根本看不到教育制度有什么大的改变。这一点与教育治理的变革不同。所以, “去中央化的政策”——无论发生在小学还是中学教育管理层次的变化, 无不与“去中央化的教育政策”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 我们看不到教育运作方面有什么大的变化。教育的运作——制度层面, 与教育管理——执行层面, 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根据迄今所看到的研究文献, 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教育的去中央化政策并没有使学生学识获得增长, 也没有增强教育决策效率的提高, 更没有扩大地方当局对决策的参与程度。或许, 最重要的是, 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教育治理所作的尝试更加符合灵活性生产的逻辑, 也没有从根本上变革现代教育的内容及其传递知识的方式。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校都是地方当局在运营, 但是它们与过去由中央政府管理的学校区别不大。我们怎样解释去中央化教育政策的虚热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呢?

三、全球化对教育的冲击原因探究与中国对策

1、去中央化教育政策的冲击力分析

现行去中央化教育政策之所以对教育制度没有发生任何明显的影响是因为教育制度事实上已经“被去中央化了”。这种猜想和假设挑战的是教育制度中央化程度的习惯性分类标准。甚至当管理制度被正式中央化之后, 对教育资源的组织也可能事实上呈现“松散配对”的情况。上传下达的“指令链条”有多个连结点是脆弱的。鉴于最高级别的行政管理机构无力实施日常的监督, 因此, 来自顶层的指令往往需要地方当局的官员再次解释始可使之适用于本地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教书的教师们教的是他们希望传授给学生的东西以及按照他们教师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教书。因为教师们很清楚的是:如果有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 必定是先有通知的。

现代教育制度少有“问责制度”。考虑到地方教育管理之前的实践经验, 宣示一个新的去中央化时代到来的政策可能并不会有什么效果。迄今没有对教育制度中“松散配对现象”作系统的比较研究。最有说服力的是中央要求执行的计划屡遭失败。对于教育政策执行所造成的失败现象一个最常见的解释是, 当地的执行者没有获得重视。换句话说, 中央领导者即使获得了极大的权威也掌握不了多少实际权力。

然而, 并非所有执行中央政策的努力都宣告失败了。即使是在众所周知的松散配对的制度或属于当地管理传统范围的制度上, 也不可以肯定地说所有政策都执行不到位。一种可能的情形是, 中央政策被调适得适应于地方当局的价值观念和地方知识, 由此获得民众支持。这种中央与地方价值观和地方知识的匹配最有可能发生在两种形态的社会中:一是高度一体化的社会;二是文化同质的或统一的社会。那些高度一体化的社会驾驭着高度发达的、有效的人际交流媒介。即使是那些参与者恪守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知识, 他们也有能力清楚地界定自身与他人之间合作的共同目标, 当然包括与中央政府的合作。

通过控制获得的统一性与通过一体化或共享的文化获得的统一性, 显然是不同性质的概念, 而且将两者作出区分, 对于理解教育制度怎样对全球化作出可能的回应, 至关重要。也就是说, 当一国面对来自国家领土外的要求改革教育制度的压力, 当如何应对?

全球化对教育造成的冲击有些已经通过国内制度予以吸收了。一个著例是像“南方共同市场”之类的共同市场协定。它们要求成员国统一课程设置及其内容:在这种中央化的教育制度下, 这些国家的所有学校都被要求讲授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此类政策的实行在那些高度一体化的社会中是最可能的, 或文化同质的社会也是如此。而在那些中央管理者对地方和各个州几乎没有什么控制力的社会, 是没有执行力的。对于那些通过中央政府强加教育政策的社会与业已实现去中央化的社会或在一国的领土单元之间已经实现了高度多元化或碎片化的社会, 全球化对教育制度的冲击是不太明显的。

2、中国的实践与对策

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的努力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不断加速, 最终以世纪之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全球性多边国际贸易体系而步入颠峰状态。事实上我国与市场经济体系对接努力不没有停止, 相反仍在继续加速。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对教育服务的市场开放也作了较多的承诺, 只是相对货物贸易而言, 开放的进程慢、项目少。只是由于我国对外开放教育市场的动作不大, 因此,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波下我国教育制度岿然不动。但是, 教育改革的需求却是时刻存在的, 且有日益强烈之感。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经营战略 篇8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出奇制胜;因地制宜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不影响自己进步的情况下摆脱向全世界的竞争者开放其市场的压力。而且,全球化将继续向前发展,不可逆转。

1.推动经济全球化、导致全球化竞争愈演愈烈的因素

我们可归结为以下五点:一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市场经济思想,进入市场运行机制下的全球轨道;二是技术进步和信息革命在迅速改善着通信联络状况,这是全球化的有效基础;三是技术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扩散、转移和利用速度以及强度一直在以加速度的方式增长,影响着产品制造工艺和所提供的服务迅速更新换代,使它们的生命周期变短,企业需要使产品和服务进入一个从地理上来说更广阔的市场,以补偿它们生命周期缩短带来的不足;四是各国边界对贸易、投资和技术转让的开放,为各国公司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使得各国的竞争对手能够互相进入各自的市场;五是一种新的资金雄厚的进攻型竞争企业正在崛起,他们或和佣政府补助,或通过建立大型联合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经营,以图不断拓展,占领市场。

2.面对经济全球化企业应采取的经营战略

2.1出奇制胜

出奇制胜即用大胆、迅速、打破常规的行为扰乱竞争对手的方寸,从而获取市场份额并提高利润。企业必须在新产品或新的服务项目生命周期早期占领国外市场,在其对手还没有作出反应之前保持绝对优势。而当其他竞争者开始模仿时,企业独有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要想在竞争中出奇制胜,有几种方法可供选择:

2.1.1树立新的品牌战略或重新诠释产品的价值基础

我们通常了解的营销是“给顾客他们要想要的东西”,而新兴的营销观念则提出一种假设,即购买者在一开始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是“学会”想要什么。因此,竞争企业需要率先建立起一系列与产品品牌相关的独特目标,通过广告等途径对顾客不断地施加影响,促使他们从学习、认可到追求这些目标,那么这一品牌必然会在顾客心目中脱颖而出。企业还可以重新诠释质量的含义,并以更低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由此改变竞争的价值基础。例如,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汽车市场中质量的含义从60年代的体积小、功率强,70年代的省油,变为80年代的耐用,90年代的安全性。

2.1.2通过组合或分割产业来改变该产业的服务宗旨和范围

例如,商家在出售某种产品或服务时免费赠送另一种产品或服务。在出售蜂窝电话服务时免费赠送蜂窝电话,这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电话服务的硬件和软件市场。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微软公司和英特网公司对个人计算机业务的分割的成功例子,他们分别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微处理器领域赚取了大量的利润。

2.2因地制宜

一家企业的产品在多个国家经营,既可能在相同的成分,又可能有一些因国而异的成分。产品、服务既要保持其原有的特色,又必须根据当地的不同情况相应作出改变。例如:可口可乐公司为了迎合当地的口味,在美国、英国和印度销售的可口可乐,口味就各不相同。麦当劳在印度供应羊肉汉堡,而不是牛肉汉堡。

这种必要的因地制宜可以给企业带来三大益处:

一是增加市场份额。产品或服务的因地制宜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特定的需要,通过吸引这样的一个顾客群体扩大市场份额。

二是提高价格水平。根据顾客需要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使那些顾客得到的价值增加了,那么价格上升是理所当然的。

三是对地方竞争对手造成压力。大多数地方竞争对手享有一种自然优势,就是他们对当地市场的了解。如果一家全球企业也可以提供满足当地客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地方竞争对手就失去了他们原有的优势。

2.3选择最佳经营地点

每一家公司都要沿着它的价值链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研究与开发、生产、上市和销售等。

为每一项活动选择最佳的经营地点,一方面可以提高动作水平。如果一个公司在计算机外围设备、多媒体或与因特网相关的软件方面非常活跃,那硅谷很可能会有它的办事处;微软决定在英国剑桥建立一个公司研究所,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创立一流的水平,取得全球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成本。把生产活动中的商品成本因素分摊在全球各地经过选择的地点。例如,耐克公司在中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这样一些亚洲国家生产运动鞋,就是利用了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2.4吸取和推广最新的知识

经济改革与经济全球化 篇9

摘 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行逆转的趋向。纵观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性,既为他们提供了空前的机遇,也给跟他们带来巨大的挑战和现实的问题。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接纳措施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且公正运用商业壁垒掩护国内市场,积极面临经济全球化。

关键字 经济全球化 商业壁垒 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特点

(一)生产国际化。这主要是指国际生产领域中分工合作及专业化生产的发展。现代生产分工已经不是在国家层次上的综合分工,而是深化到部门层次和企业层次的专业化分工。这种分工在国际间进行,形成了国际生产网络体系。其中最典型是企业生产零部件工艺流程和专业化分工,例如波音747飞机有400 万个零部件,由分布在65个国家1500个大企业和15,000多家中、小企业参加协作生产。德国拜耳公司与35000多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拜耳向它们提供中间产品,由它们加工成各种最终产品。这种企业层次的国际化,使未来在一个企业内部进行的设计、研制零部件的加工或购入、组装和总装等一系列的活动环节分布到国外进行,即企业的不同部门、工厂、车间,甚至工段、工序等都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组织,从而也形成了生产组织的国际化。

(二)产品国际化。也就是生产总额中出口生产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直接表现为现代国际贸易的迅速增加。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众多的企业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卷入了国际商品交换。现在的国际贸易已占到世界总生产额的1/3以上,并且还在稳步增长。国际贸易的商品范围也在迅速扩大。从一般商品到高科技产品,从有形商品到无形服务等几乎无所不包。在我们的国家里,到处可以吃“麦当劳”快餐,喝“可口可乐”饮料,看“日立”电视机,坐“奔驰”汽车等等

(三)投资金融国际化。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使得国际间资金流动频繁,大大促进了投资金融的国际化。为适应于国际化的潮流,各国放宽了对投资金融的管制,甚至采取诸多措施鼓励本国对外投资的发展。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例,从1991年到1993年,国际直接投资总存量的增长速度相当于世界商品和进出口的两倍,1995 年国际直接投资总存量达25000亿美元。与此同时,国际资本的输出入更加自由,金融资本严重地与商品资本相分离,脱离生产发展而迅速膨胀。目前,世界金融交易量已远远超过了世界贸易量。而世界大银行致力于在世界各国广设办事处、代表处和分行,建立海外附属银行以及附属金融机构,并与其他银行组成合资银行或国际银行集团。有资料表明至1992年2月底全球至少有40家银行的海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保持在25%以上。金融投资的国际化反过来又会促进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

(四)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化。首先从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来看,由于技术对生产和经济的重要作用,生产国际化自然带动国际技术贸易的不断增长。资料表明:1965年世界各国技术贸易总额为 30亿美元,1970年达110亿美元,80年代初为160亿美元,到80年代中期猛增到400~500亿美元。其次,从研究与开发的情况来看,一方面由于各国在科技发展水平上的不平衡,而企业又为了获得先进的科技成果,因而各国间设立研究与开发据点便成了一种趋势,以至于许多企业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与开发网络,从而促进了研究与开发组织体系的国际化。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科技发展以高科技开发为中心,而高科技研究开发投入高,风险大,使很多企业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联合开发,这是现代技术开发活动国际化的又一显著特征。

(五)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生产、投资、贸易发展的国际化使各国间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表现在区域间经济关系上,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以区域为基础,形成了国家间的经济联盟。如欧洲共同体,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等等。欧共体自成立来,一直朝着经济一体

化和政治一体化方向推进。1985年 2月,欧共体执委在《关于完善内部市场的白皮书》中,提出了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目标,确定使12个成员国分散的市场连成一个拥有3.2亿人口的统一市场,在统一市场内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这种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不仅大大推动集团内的经济自由化程度提高,而且也会影响到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对于中国而言,经济一体化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为我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诸多问题。从而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1、有利于利用外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2000年我国利用外资407亿美元,2005年增长到603亿美元,到2005年底累计利用外资6224亿美元,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实现了由对外借款到外商直接投资的转换,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2、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上世纪90

年代,中国的外贸出口以年均14.9%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8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6.2%,成为了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3、有利于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外企的进入可有效地解

决部份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如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直接参与外贸加工业的农村劳动力近两亿,不但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4、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资和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有助于传统产业结构改造和

产业竞争,对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技术合作,可以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差距,增强我国经济技术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5、有利于促进我国的金融市场改革和完善,缩短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型的时间,加

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制度的完善。

(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

1、由于外资投入大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好、回报利润率高的地区和项目,将造成我国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如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是5621亿美元,其中东、中、西部所占的比例为86.25%、9.16%和4.59%,东部地区外资投入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2、外资垄断性并购和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优势,极大地冲击了民族工业与农业,削弱了

国内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外贸出口主要是靠低价竞争和大量低附加值的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特点,却

为之付出了牺牲生态环境和消耗宝贵矿产资源的沉重代价。

三、我国的对策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影响,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大肆发展国际商业。经济全球化进程不停加快,反过来加快了国际商业迅猛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照旧发展中国家,通常积极加入的,都从国际商业中得到了利益。中国应积极加入国际相助,开拓国际市场,大肆发展双边及多边商业。我国可以在世贸构造非藐视原则下,在一个多边的、同等的、互利的框架下,举行双边及多边商业,可以团结宽大第三世界国家,在创建国际新秩序中发挥配置性作用,还能使用世贸构造解决争真个机制,同等地解决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经贸纠纷。因此,应尽快调解我国的外贸政策,革新外贸体制,增强国际之间的相助。

(一)应对国际商业技能壁垒不停升级,提升全球化质量谋划理念。国际商业中技能壁垒

最突出的是质量与尺度体系,未来国际商业已是质量与品牌的竞争,突破国际商业技能壁垒的要害在于尽快提升企业质量谋划战略新理念。应对国际商业技能壁垒,实验全球化质量谋划战略,主要的即是要提升质量谋划战略理念,以质量谋划突破技能壁垒。积极采用国际尺度和发达国家的先进尺度。一方面,质量必须要到达国际技能尺度新要求,取得国际权威技能论证和入口国特别技能允许。另一方面,则要强化得意度质量意识,即开心使产品与服务到达进口国、消耗者、谋划署理者与社会等方面的认可,前进企业国际化谋划的得意度。

(二)加大国有企业革新的力度,加快外贸企业创建今世企业制度的进程,在市场中优越

劣汰,增强我国企业加入国际市场竞争的本事。世界级的大企业通常代表着一国的团体经济,并主宰着世界经济款式。国际市场的竞争很大水平上是跨国公司名牌产品之间的竞争,中国限于国力和财力,很少有跻身国际市场的跨国企业。为了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加快发展自己,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要走强强团结之路,但条件必须加快外贸企业创建今世企业制度的进程,实现“转机建制”。议决创建今世企业制度,可以综合地解决国有企业走向市场所遇到的一系列体制性抵牾。而中小企业由于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轻工、纺织、工艺等)和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国际交换中,通常拥有大企业团体无可相比的谋划上风,应进一步增强谋划管理 ,积极变更和充实发挥它们在外贸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永定、李向阳。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8)

2、张向晨、孙亮。论发展中国家加入多边商业体制的得与失[J],世界经济,1999(6)

3、孔令来。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7)

4、李哲。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寻衅及我国的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

1(1)

5、李惠斌。经济全球化:中国道路[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6)

依旧是抄袭严重呀,要是这样一遍一遍的坎,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你把论文发过来之前,要自己先看看,不要出现一级标题出现两个“一”这样的错误。

文中红色的是原文大段抄袭的,就不能多找几篇,然后分开借鉴吗?就非得一篇抄到底吗?

从内容上说,文章的重点应该放在挑战和对策上,可相反,你文中这两部分最简单了,重点不突出。并且对策当中,主要是针对贸易全球化的内容,而你题目是写的经济全球化,还应该有其他方面的内容。从结构上说,不完整,缺少引言和结论,参考文献数量太少,并且格式不正确。

经济改革与经济全球化 篇10

一、全球化时代的先进文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同样面临着全球范围的竞争,只有先进文化才有可能在这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繁荣。

先进文化应当是兼容并蓄的文化。先进文化有着对其他文化慷慨吸收、鉴别采纳的特点。这种文化的宽容特征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中国唐代的文化、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都具有这种特征,因而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先进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先进文化更应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先进文化应当保持本文化的优良传统。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优良传统,一个国家如果摒弃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就谈不上发展先进文化,也必然妨碍经济发展。民族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现代化不应以抛弃传统为代价,建新楼不一定拆老屋,谱新章未必不能弹旧曲。中国传统文化在信息时代、在全球化时代表现出了独特的生命力,是凝聚全世界华人的精神财富,也是维护国家统一的牢固壁垒。我们应珍惜、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先进文化是有着灿烂未来的进步文化。先进文化不应当受固有的文化糟粕和外来消极因素的影响,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自己,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以宏大的气魄,把人们引向光辉灿烂的未来。先进文化是现代文化,是现代人集古今中外之大成、并且面向未来的创造。先进文化的现代性与传统性并不矛盾,而是现代与传统磨合的产物。这种文化接受传统、检验传统,也能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先进文化的发展上,国家既要尊重历史的选择,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又必须加以支持和引导,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国家有责任在政策中反映先进文化,既推动文化创新又保护传统文化,协调不同的文化层面,督促发展面向未来的、创造性的进步文化。

先进文化必然要和先进生产力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联系。文化属于上层建筑,会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先进文化与先进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目前而言,不与先进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文化就不可能是先进文化。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结果遗憾百年,现在决不可错过已经开始的信息革命。与工业革命不同,这次信息革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领域的革命。先进文化恰恰就是这场革命的先导,先进文化也在参与、反映并利用这场革命。先进文化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紧密联系。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是其他领域进步的基础,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保证。所以,先进文化是民主的文化,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文化。

二、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大特征,是讲平衡和谐,讲人己关系,提倡天人合一。刻写在山东孔庙大成殿上有“中和位育”四个字,可以说代表了儒家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国人代代相传的基本价值取向。位即秩序,育即进步。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中和的观念在文化上表现出文化宽容与文化共享的情怀。对于中国人来说,“天人合一”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天与人之间的社会规范就是“和”。这个“和为贵"的观念,是中国社会内部结构各种社会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在与异民族相处时,出现了“和而不同”的理论。承认不同,但是要“和”,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必走的一条道路,否则就要出现纷争。如果只强调“同”而不讲求“和”,纷争到极端状态,那只能是毁灭。所以说,“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所谓文化,固然可以作广义的理解,把人所创造的一切,从饮食服饰到音乐图画统统包括进来,但是必须明确,其核心还在于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最基本的准则,而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前提又是必须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因此文化的核心之核心就是要确立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就这方面而论,中国文化是有其优长之处的。因为中国文化历来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中国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至其合这样的最高境界来实现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正是同当前的全球化的大趋势一致的。

世界范围的文化趋同和文化多元现象是并存的。文化趋同发展与多元并存,将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全球化不可能消除文化的特殊性和个性,全球化因素及未来世界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决定了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取向。

第一,民族性。文化是民族之根本。历史经验表明,与武力征服相比,文化的征服更具决定意义。自西方殖民主义时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被西方文化同化和消解的例子不胜枚举。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文化趋同倾向特别是被动的文化趋同,将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带来巨大冲击,维护文化的民族性是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前提。民族性是文化最大的个性,文化个性就是文化的优势。比较优势论是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石,文化领域同样存在比较优势问题。西方文化、非西方文化各有所长,面对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人类共同面临的课题,不同文化之间需要取长补短,共存共荣。西方文化中的人文文化传统、不仅是西方的财富,更是人类文明的成果。而中华文化崇尚的社会共同价值、个人与国家的和谐等,为医治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现代文化病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处方。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鲜明的文化个性广延续民族文化传统,既有利于民族国家的独立,也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共同未来。

第二,开放性。坚持文化的开放性,根本目的是为吸收外来文化成果和精华,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创新。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又相互排斥、冲突的辩证发展过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存在与发展都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与世隔绝的,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发生经济文化上的接触和交流,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历史发展与进步,这种接触和交流在总体上呈扩大和增强态势。中华文化具有开放的品格,中国历史上几次大的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都是文化开放的结果。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不仅仅是因为选择了正确的经济、政治改革道路,也得益于开放的文化遗产。没有这份遗产,改革或者开放都是难以想象的。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和开放,既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带来冲击,也给文化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应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开放品格。

以全球化为背景的中国先进文化是民族性与开放性的和谐统一。民族性是文化的灵魂,开放性是文化发展、创新的必由之路。坚持民族的、开放的方向,是应对全球化挑战、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必然选择。而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以民族性和开放性为基本取向的中国先进文化。必将成为世界的先进文化。

三、建设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文化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就是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同于以往任何文化形态,它是中华文化中进步、积极成分的总和,是符合时代需要、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反映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展示未来发展方向。高度的科学性。它尊重客观事实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既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又同一切非科学的、腐朽的文化进行坚决斗争。浓郁的民族性。它源远流长,富有民族特色,渗入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和社会心理的深层,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规范、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以及风俗习惯融为一体,反映大众生活实践,体现人民利益和要求,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不懈的进取性。它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追求理想、勇于创新、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精神,推动自身和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文化的先进性,必须由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出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同经济和政治一样,在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先进文化能够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防御和抵制文化糟粕、腐朽思想、歪理邪说的侵蚀。其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以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先进文化作为精神熔炉,能够引导人们陶冶情操、革新观念、净化灵魂、培育道德新风,促成社会内部各种关系的和谐,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亲和力,保持社会的稳定。

四、推进文化创新,繁荣中华文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种缺乏创新意识的文化,难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创新,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才能使社会主义文化永葆旺盛的活力,在新世纪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推进思想理论创新。思想理论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核心。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重大变化,要使先进文化的发展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其指导地位绝不能动摇。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保持有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

推进文化观念创新。发展先进文化,要求我们敢于从一切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中突破出来。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际、新要求,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确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价值、新观念、新道德、新规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吸引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推进传统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努力发现、总结、提升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进步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新的文化,改造和提高传统文化,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从而使中国文化立足中国现实,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

推进文化体制创新。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当代中国先进文化要求、遵循精神产品创作生产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生产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优秀作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

摘要:全球化因素及未来世界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决定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开放性取向。在当代中国, 文化创新就是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推进文化创新, 繁荣中华文化, 要推进思想理论创新, 推进文化观念创新, 推进传统文化创新, 推进文化体制创新。

关键词:全球化,中华传统文化,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参考文献

[1]贾成祥.中国传统文化概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上一篇:VEGF多克隆抗体下一篇:中学数学有效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