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学习兴趣培养七篇

2024-09-11

机械制图学习兴趣培养 篇1

一、加强学习目的教育, 增强学生的学习愿望, “以需引趣”, 为兴趣的产生奠定基础

1. 重视绪论教学

针对新生初次接触该课, 头脑中一片空白而又好奇的心理, 在绪论讲授时, 利用挂图模型实物及有关资料, 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生产中的经验教训,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图样—实物 (模型) ”的对比分析, 系统地讲授该课程的性质、任务及重要性, 使学生初步明确“为什么要学制图”, “制图在机械设计制造使用中的作用”以及“制图课与CAD/CAM及其它专业课之间的关系”等, 从而使他们对课程有初步的认识, 产生学习愿望。

2. 日常教学中不断加强目的性、重要性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 需不断明确各部分内容的学习目的和意义, 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如在学习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时, 若照课本宣讲, 则枯燥无味, 效果较差。若把制定该内容的意义、价值穿插进去, 大家的学习兴趣就提高了。再举一到两个因技术要求标准有误, 给生产造成损失的例子, 效果更佳。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以新引趣”, 激发学习兴趣

1. 注重直观性教学

直观性教学能促进抽象思维, 增加感性认识。制图课抽象性强, 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中充分利用挂图、模型实物及投影仪等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通过观察、比较、联想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巩固, 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还可利用现场教学环境, 如教室的墙面地面讲解空间投影体系, 以教室门、桌面、粉笔盒、课本、三角板、铅笔等比拟各类空间几何元素, 也可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如通过用柱形玻璃杯喝水时讲圆柱截交线, 杯子平放时水面呈正圆形, 倾斜喝水时水面呈椭圆形, 快喝完时水面呈矩形。讲基孔制和基轴制的选择, 可用买鞋和装斧头手柄为例,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2. 不同内容, 设计不同课型, 采用不同方法

对投影作图内容, 主要采取“以课堂为中心, 同时注重讲练结合”, 加强“类比法”的应用。对机械图样内容贯穿“以作业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 采用“单项突破, 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 注重“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的综合运用, 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精心设计习题课, 融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 注重典型, 采用“示范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 力求深入浅出, 举一反三。对于重点、难点问题, 则“化整为零”, 力求以点带面。

3. 创设疑境

“学则须疑”是古人提出而今仍受重视的一种很好的学习思想。“疑境”的创设应根据教学的内容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 从发掘学科本身的理论魅力着手。例如学习组合体的综合题例时, 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往往有多种, 待题目分析完成, 将学生引入求解的“疑境”之中, 可先由学生叙述解题思路及方法, 然后老师加以补充和总结。又如学习“相贯线”时, 先以轴线正交的圆柱与圆柱相贯的模型为例, 在分析相贯线的性质和特点后, 针对实例中圆柱面所具有的积聚性, 提示可用立体表面取点作素线的方法求得共有点。当求作中发现具体问题时, 引出特殊点的概念并提出如何分析特殊点的问题开展讨论。在学生感到此类问题似乎解决时, 又提出两相贯体之一无积聚性投影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再引导学生学习辅助平面法。这样使课堂气氛紧张与活跃交替, 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全部心理活动贯注于分析、求作、判别等思维活动中。

4. 科学运用迁移作用

所谓“迁移作用”就是指学习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方法等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作用。起促进作用为正迁移, 起阻碍作用为负迁移。要科学地、循序渐进地组织好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把握好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在讲解新知识时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前后贯通, 承上启下。例如, 在学习“读画组合体视图”阶段之前, 对内容的处理以往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讲点、线、面的投影, 后讲立体;另一种是先加入三视图的概念, 并作木模三视图练习, 使学生的头脑中首先建立立体的感性知识。实践证明, 两种安排方法的效果是有差异的。对于前一种安排, 到了“读画组合体视图”阶段, 不少学生感到吃力, 做作业时叫苦, 出现了负迁移的迹象。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点、线、面投影特性与立体的结合不够紧密, 而与读图的间隔又太久, 知识的积累出现“断层”;另一方面是学生对基本体及截交线、相贯线的知识积累太少, 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而用后一种安排, 使点、线、面与立体紧密结合, 在立体投影和截交线、相贯线阶段增加对典型形体及其图形的识记, 使学生头脑中储存较多的常见基本体和典型截交线、相贯线的形体及图形信息, 学习读画组合体视图时再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进行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 学生就容易接受, 起到正迁移作用。

5. 联系实际注重实用

要使学习的对象和方式引起学生的认识兴趣, 还需要多与实际相联系。例如读装配图时, 可展示几种不同结构截止阀的装配图, 在要求学生看懂工作原理、装配关系、结构形状的基础上, 再分析每一种零件的作用以及不同结构形式的优缺点等, 从而引发到生活中常用的水龙头是属于哪种结构、为什么经常会出现漏水现象、应怎样去拆卸、维修等。大家讨论得非常认真, 颇感兴趣。

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不但要注重教法, 而且要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克服厌学情绪, 激发培养学习兴趣。

1.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向学生讲授制图课的学习重点:突出一个“练”字, 养成一个“勤”字, 贯穿一个“严”字, 遵循一个“细”字的基本要求及“多看”“多画”“多想”的学习方法, 使其了解制图学习特点, 对如何学习有初步认识。

2. 加强学习中思维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分清内容主次, 抓住问题关键。制图本身就是在解决“空间物体与平面形相互转换”, 按投影规律绘图, 看图中树立空间想象能力的思维方法。

四、渗透美育, 利用美感, 引发学习兴趣

在制图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多种渠道, 加强美育教育, 把枯燥无味的绘图、看图变为兴趣昂然的“创造美”、“欣赏美”, 使学生获得美的感觉, 启迪学生美的心灵, 培养他们审美能力, 进而增强对课程的兴趣。通过观察、仿效艺术化的板书、规范美观的板图, 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视觉形象, 潜移默化, 产生美感;指导学生观摩范图, 在识图中加强审美意识;严格要求, 认真示范、指点, 使学生在绘图中不断提高审美能力。

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发展稳定学习兴趣

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制图兴趣小组”;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作业展评;举办“制图知识竞赛”, 使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有所创造, 产生一定的成就感。另外, 针对教学内容, 组织参观生产现场、设计现场, 开拓学生的视野, 进一步发展、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内容组织、实例选取、作业形式以及课外辅导等方面, 应注意多联系实际, 多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考虑。

摘要:文章探讨培养和激发高职学生学习《机械制图》兴趣的举措。

机械制图学习兴趣培养 篇2

一、增强教师自身的素质

只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教师除了要非常熟悉所教授的课本之外, 还要知道使用何种方法才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哪些知识要重点讲、慢点讲, 哪些知识只需要了解、掌握即可等等。老师有了“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另外《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和许多课程有关系, 这就要求教师学习计算机、机械基础、机械设计等学科课程, 这样当学生问起这方面的问题时, 我们也能轻松解决, 这在无形中会使学生喜欢我们并且更喜欢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应时刻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 逐步摒弃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的东西, 以更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合理的知识结构, 并结合实际传授给学生, 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很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讲好第一节课

每个人都有好奇之心, 尤其是刚跨入职校的新生, 他们非常关心新课程是否和以前的知识有关联, 害怕初中学的不好, 这门课程可能也学不好, 事先就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 对以后的学习有不好的影响。他们同时又对新课程有所期待, 想有一个新的学习开端。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份好奇与期待, 借助各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成功地上好第一节课。这样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 学生将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到实习车间进行参观, 让他们充分领会到制图在生产加工中的重要性, 对产品生产过程及零、部件建立感性认识, 增强他们学好这门专业课程的信心。

三、理论联系实际, 充分利用教具或模型

《机械制图》课程的在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利用教具或模型给学生实际的立体效果展示、强烈的感官刺激, 帮助学生很快地建立起空间概念。这对学生学好这门课程能起到显而易见的作用, 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实现由空间——平面——空间的转化。

四、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教师在讲授课程一段时间后, 发现有的学生只要老师稍微讲一点儿就会理解, 并且会举一反三, 特别喜欢学习这门课程;而有的学生似懂非懂, 甚至感觉像听天书一样, 失去学习兴趣, 并把学习这门课程作为一种负担。教师这时应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学生教授不同的内容。如让学得好的学生在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之外, 多做一些拔高题, 给他们讲授一些课本所涉及不到的但对他们以后工作非常有帮助的知识;对学得困难的学生降低问题难度, 只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知识即可, 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 为他们以后学好这门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要使每位同学都学到一定的知识, 保持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做好铺垫。

五、注重师生互动,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教学教学”, 教为辅, 学为主, 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职业中学的学生, 因其基础弱, 主动学习的能力差, 坚持听课的时间周期短, 喜欢搞小动作或说话。根据这种情况, 我们在教学中要想法设法把学生的精力吸引到课堂内容上来, 尽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讲到重点的概念、定理等, 我们可以找个别学生读出, 这

既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也可以让那些将要走神的或将睡觉的学生提起精神来, 给他们一种紧张感, 同时给了他们一个“发泄”的机会。学生读完教师再继续讲课, 这样, 他们的注意力比较集中。

2. 当讲到一些点、线、面的投影原理时, 请几个学生把教

室当做三投影面体系逐个讲一下从哪个方向投影得到什么样的投影。对讲得好的极力表扬,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那些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的, 因为怕叫到自己, 这时也会仔细听, 听学生讲过几遍后, 基本也能掌握了。

3. 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如点、线、面的投影,

我们可以让学生用纸做成一个三投影面体系, 用铅笔在三投影面体系里面比划, 这对于学生学好这一章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经过亲自动手之后, 学生的印象很深。

五、勤做考核, 及时反馈

对于讲过的内容要勤做考核、总结。不论是课前复习章节总结、还是小考、月考, 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还没有掌握的内容, 及时讲解、加深, 多做练习题加以巩固, 直到学生掌握了再开始将新的内容。同时可以让同学之间交流, 如学生互相测试或互相批改试卷, 这样学生对于自己还没有掌握的知识印象深刻, 同时对改正完的正确知识也会记忆深刻。同学之间的这种交流更胜于同老师的交流。

六、用多媒体技术辅导教学

尽管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它在课堂上的操作却十分简便, 它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 更能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同时, 它也代表着《机械制图》的教学发展的方向与一个职业学校的教学水平。

七、培养学生专业意识, 做好学生专业引路人

专业意识是学生建立专业兴趣的基础, 是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本动力, 培养好学生的专业意识对于促进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利用课堂、讲座等多种形式跟学生介绍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专业发展前景, 使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及其在未来岗位和社会中的作用,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让他们热爱自己所学专业。一个好的专业教师要能把握职业走向, 把握就业趋势, 做学生的引路人, 指导学生怎么去做。

总之,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 以上几点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 必将有更加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推动制图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摘要:针对学生学习机械制图比较困难这一实际情况, 教师要增强自身素质, 讲好第一节课, 采用分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和及时反馈这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机械制图。

关键词:教师素质,第一节课,层次,反馈,理论+实际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业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和切入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2.

[2].吕文升.方天培.《现代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3].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4].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机械制图》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3

一、精彩的见面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对于任何陌生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相当重要的。教师要把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激发出来,首先要给学生“闪亮”的第一感觉,让学生有兴趣了解教师,从而进一步研究教师所教的学科。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谈话语、幽默风趣和博学多才都能把学生吸引到自己身边,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一个美好形象。许多时候,学生对某位教师的敬爱会延伸到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中,带着“爱”的心学习,当然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反之学生如果讨厌这位教师,就会讨厌他的课,他教的学科。上课不好好听,课后作业打折扣,最后一塌糊涂。而学生对教师的喜好,往往在前几次的打交道中就初步形成。因此,在开始的几节课,特别是第一节课,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让学生喜欢上你。

二、声情并茂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一节课由不同教师上,教学效果可能会迥然不同,这就是课堂教学艺术带来的差异。如果执教教师语言呆板、空洞,课堂死气沉沉,很容易让学生乏味、厌烦、昏昏欲睡。相反,如果教师能巧妙地运用语言,快速地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并迅速地对这些信息做出综合性分析和判断,采用适当的、最优的对策和措施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知识点上,就会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重要知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认为要注意三个方面:

1.教师要注意语调的变化。对于一般的描述性内容就用一般的语调,对于重要的原则性内容要用严肃的语调,教师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不同内容、不同要求、不同目标适度变换自己的语调,但要注意不可大起大落,故作腔调。

2.要有节奏感。语速不要太快,太快学生来不及思考、理解,更别说消化,囫囵吞枣的结果是什么滋味都没尝出来。语速也不要太慢,更不要颠来倒去地重复,这样既浪费教学时间,又会使学生厌倦,打不起精神。语速一定要适当,让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3.要有情感。缺乏情感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是失去美的教学,是没有灵性的教学。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是有智慧、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当学生以美的感受和审美的情感投入学习时,其智慧得到更好地发挥。刻板的、僵硬的教学关系难以激活学生的灵性,难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为学生营造健康、和谐、民主、融洽、愉快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制图这门学科需要将空间物体表达成平面图形,或由平面图形想象空间物体,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空间想象力。如果教师一味地对着平面上的图形讲课,就如纸上谈兵,学生被动地接受不感兴趣的东西,有时还会产生厌学情绪,使他们视学习为负担。反之,教师若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组合体的视图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电脑三维立体图,将组合体上的每个部分都用不同颜色线条绘制出,并让学生从各个方向进行观察、分析,那他们就可以很直接地看到其立体结构,再根据其结构绘出三视图,这样就可避免学生因想象不出组合体的立体形状而作不出三视图,从而失去学习制图兴趣的情况。另外,电脑中的色彩、立体造型对学生感官的刺激,能防止学生产生心理疲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快、渴求的心理状态,不仅可以避免厌学情绪,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又如在装配图部分的学习时,由于一张装配图上有几十个乃至上百个零件,学生从未见过,如果没有感性认识,看着平面视图向学生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很空洞。如果进模型室或下厂直接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再经过装、拆实践,学生不但会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且很容易理解其装配结构及工作原理。

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用橡皮泥等材料自制模型,边做边学,既有趣又形象、生动,从而很好地掌握知識。

四、组织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几次制图竞赛,如抄画图形比赛、三视图补图、补线比赛、读零件图、装配图比赛。每次比赛设立一、二、三等奖,并准备一些小奖品、一支钢笔、一块橡皮、一本作业本,营造争当制图能手的浓烈气氛,让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每个奖项的获奖人数都多一些,尽量让多一些的学生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更努力地学习,同时鞭策后进,使整个班级一起进步。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师教学质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课堂上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把自己的感情和精力都投入学习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幼龙主编.机械制图(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2]冯桂辰,崔素华著.你不可不知的机械制图200个关键点.

机械制图学习兴趣培养 篇4

冯婧,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

摘要: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现状,本文提出改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制图,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也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技术基础课。它将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工作中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打下必要的基础,也是培养中级技术工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无论是技术人员, 还是一线的生产工人,如果连图都看不懂, 更不用说加工零件与装配机器;而且学好制图这门课程, 将会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良好基础, 学习其他课程将事半功倍, 否则将事倍功半。例如:如果学生没有学好《机械制图》,那么他在测绘实习时就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有可能根本不知如何用图形表达零件的形状。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即学生的学习兴趣呈递减趋势。大部分学生刚刚初中毕业,而且基础知识薄弱,本身对学习的兴趣就不大。对这些学生来说,《机械制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而且并不是一味地听老师讲,自己动手画图的机会比较多,因此开始学的时候兴趣都比较大。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越来越难,很多学生就开始打退堂鼓,学习兴趣也越来越小,以至根本无法继续学习。依我的经验,开始学习的人数可达90%以上,讲到三视图的时候,就只剩70%了,这以后就越来越少,等到学期末时,就只有几个学生在学了。

一直以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始终保持着学习兴趣,是一大难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上好第一堂课。

无论哪一门课,第一堂课都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有些学生存在这样的想法,“以后我又不从事画图工作,而且用CAD画起来更方便,学这个没用”。由此看来,一定要先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制图以及学好制图的优势,使其充分了解这门课。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列举一些实例,比如某个学生由于制图学得比较好而找到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再如某个学生由于没有学好制图而导致另外一门课受到影响,等等。

其次要让学生发现制图中比较有意思的地方,使其愿意学习。没有一个学生不愿意学好一门课,只是当他遇到困难或失去兴趣的时候才会放弃。如果他总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乐趣,那么他就会始终保持着学习的兴趣。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可以准备几张零件图与装配图给学生看,还可以准备一些挂图与模型或电子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下立体的图形,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最后,一定要给学生打预防针。制图中的“规矩”较多,必须依照国标来画,因此不像美术那样随意。记住这些“规矩”确实很枯燥,很多学生嫌麻烦、没有耐心,这也是减少学习兴趣的一个方面。第一堂课就跟学生讲明白,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日后的学习中,也可以多一点耐心。

二、因材施教,精简教学内容。

每年的学生整体素质都不尽相同,教学课时也都不同,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精简教学内容。

现在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是机械加工方面的工作,绘图能力要求不高,只是对读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首先把教学目的调整为以培养丰富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和识、读机械图纸的能力为主,领会图纸的一般绘制过程。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一是淡化对学生进行画法几何内容的教学,重点只讲授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以及基本体的投影作图,放弃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相对位置的教学;二是简化立体表面交线的教学,截交线和相贯线是整个制图教学的难点,但在实际生产中,这类线只用一般的曲线来代替各种复杂的交线,所以在教学中可只要求学生掌握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的简单截交及两个垂直圆柱的相贯等内容;三是灵活处理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教学,重点定位在标注上,对术语可以通过后续课程的学习达到应有的要求。四是改变教学内容顺序,如:把各类尺寸标注法放在一起集中讲授。

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或习题,用精炼的语言,准确讲解教学内容。

三、改善教学模式。

检验教学效果的好坏不看教师“教了多少”,看学生“学到多少”,那么教师的备课就“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1.优化教材。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及自身教学经验,重新优化组织教材,不能教材怎么编,我就怎么讲。因此,教师要吃透教材,把每一个章节的知识精髓归纳总结出来,突出重点和难点。

2.层次化教材。遇到难点,很多学生会知难而退,失去学习兴趣。一次,对难点、重点问题要细致分析,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想方设法把比较抽象、难理解的问题通俗化,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弛适宜的结构,使知识结构层次化。不能偏离教材和远离学生。

3.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在讲授时,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图形的兴趣性,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投影现象,如电影、阳光下的物影等,说明投影原理。再让学生们自己找一些投影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投影并不神秘。然后组织学生对照挂图,阅读书本,启发学生总结出投影规律。

4.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打开他们的思路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通过他们的独立思考、集体讨论、相互补充,然后水到渠成地导出结论。如下面一道例题:已知某一物体三个视图的外轮廓,求其完整三视图。教师可逐步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哪些物体的主视图为长方形? 学生:长方体、圆柱体。教师:哪种物体的主视图为长方形,俯视图为圆形?

学生:圆柱体。教师:圆柱体的左视图应与主视图一样,为什么现在是三角形?

学生:对圆柱进行切割。这样一步步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便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并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5.活跃课堂气氛。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较小,定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就要改变老师唱独角戏的情况,有意识的提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而学生又感兴趣的问题,或让学生分组做一些有趣的练习,进行比赛等等。

四、使用好教学辅助工具。

制图本身比较抽象,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日常见到的零件比较少,很难凭空想象出其立体形状,对于相贯线、截交线等较为复杂的图线,就更难想象了。因此,利用挂图、模型、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可将立体形状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可用Solidworks软件制作动画,模拟零件的组合、切割以及装配。在讲授组合体时,可将模型发到学生手中,让其边观察边作图,充分理解投影规律。在讲标准件时,可给学生放一些加工的视频。多让学生观察、接触到一些实物,就会激发其学习兴趣,促使其不断学习。

总而言之,通过改进各种与学习相关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有学生爱学了,教学效果才会理想。参考文献:

[1] 钱可强主编,机械制图(第五版),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7月; [2] 刘吉敏,如何在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职业技术,2008.11,总第99期; [3] 王新影,试论中专机械制图课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24卷;

机械制图学习兴趣培养 篇5

一、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对于中职类学校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 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因此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也有自身的特点。要使学生学习好, 教师的方法要得当;要求教师上课前备好合理的教案;每备一份教案, 可将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的问题, 然后逐个解答每一问题, 直至全部解答完毕, 而后进行每小节、每一章节及整本书的知识汇总和总结。如“机械制图”中的剖视图一节, 首先复习视图的表达及特点, 然后引入新课:1.什么是剖视图?2.采用剖视的目的是什么?3.如何画剖视图?4.机件实体如何表达?5.如何确定剖切的位置?6.如何进行标注?7.剖视图如何配置?8.剖视图如何分类?9.何时采用何种剖视?等等。这样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 加强直观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中职院校的学生想象能力相对较差, 因此,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应当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及一些实物模型, 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讲“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时, 教师可以自己先制作好一个如图1所示模型 (中间虚线为对折线) ;分别将其三部分当作V面、H面、W面。

可以利用“凸”字形进行教学, 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三视图的形成, 并能够在脑海中形成基本的投影以及视图的概念, 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空间构思能力。

(二)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机械制图教学, 即便利用教学模型也只能看到一些零部件的外形或简单内部结构, 无法演示变形过程, 学生无法很快建立空间概念, 很难理解图形与物体之间的内部联系, 要掌握看图和绘图的基本原理比较困难, 所用的时间也多。如果我们将抽象的空间概念通过CAI课件展示给学生, 那么学生就能够深入了解三维立体图形的内部结构,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训练空间, 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空间概念。

(三) 运用语言艺术, 激发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教学中的比喻性就是把教材抽象的理论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把所要讲的内容表达出来, 降低知识难度,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基本视图的投影方法中, 视图的展开至同一平面内如图2所示, 用一圆表达三个视图投影规律。长对正, 高平齐, 而宽相等是个难点。把左、俯视图置于一同心圆中, 例如田径赛场的跑道转弯处于直线部分是相等的。

机械制图教学的总结性语言就是抓住一些概念的主要特征。总结概括为口诀或顺口溜, 学生在读口诀的过程中, 能够快速记住所学内容, 这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水平, 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进一步达成。如:在直线、平面的投影时, 其投影特性可归纳为以下口诀:

两平一斜线, 投影面平行线;两垂一点线, 投影面垂直线;三斜线一般位置线。

两面一斜线, 投影面垂直面, 一面两线, 投影面平行面;三面一般位置面。

在讲螺纹规定画法时, 可以编成如下顺口溜:

表示螺纹两种线, 用手摸着来分辨, 摸得着画粗实线, 摸不着画细实线。

这种教学方式与学生的特点相适应, 能够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获得知识。

三、机械制图与Auto CAD结合

所谓的Auto CAD其实就是指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 CAD软件具有强大的绘图功能, 广泛应用于教学、建筑、电子、化工等行业, 是精确地进行机械零件设计、绘制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最佳软件。Auto CAD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手工制图存在的弊端, 与传统手工制图相比, 该软件的绘图功能非常强大, 编辑功能也特别多, 能够快速做出机械图样, 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机械制图效率的提高。“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 为了更好地利用计算机系统, 组织实施好整个教学过程, 绝大多数教师认为,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将机械制图和Auto CAD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在机械制图中利用Auto CAD进行观察→想象→分析→绘图, 是学生具有表达机械部件和零件结构形状, 识读和分析各种视图的能力, 是这两门课程最终学习目标。学生如果想要完成学习目标, 缺乏必要的空间分析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是不行的。教师可以先利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进行分析, 而后展示三维模型, 如此反复训练, 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形体分析能力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绘制零部件的过程中, 我们使用该软件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在利用该软件绘制二维零件图的时候, 学生免不了会遇到自己读不懂的图, 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读图水平的提升, 而应用该软件, 我们则可以有效避免出现上述问题。

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改进过程中, 都要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 因此, 在进行教学手段改革以及教学方法创新方面, 我们应当以此为主要依据,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社会输送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因此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与“机械制图”课的教学特点和要求, 努力探索教学方法, 使“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跃上一个新台阶。总之,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应当不断激励学生, 鼓励学生, 实现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使学生尽快增强识图和绘图的能力, 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邝明.关于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设计[J].工程图学学报, 2004 (4) .

[2]李杨, 杨文通, 张爱平, 等.工程图学教学思路和方法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工程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 2006.

[3]易敏, 赵勇.浅析Auto CAD教学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6 (20) .

[4]阮予明, 林党养, 吴育钊.《机械制图与CAD》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 (10) .

机械制图学习兴趣培养 篇6

1 教学内容难易适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一个初中毕业生, 到职业学校学习, 直接接触机械, 他们肯定不知所措。他们大多文化知识薄弱, 逻辑、抽象思维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都不太强, 要让他们一下子从纯理论的文化课学习, 转化为对机械方面的知识学习, 确实不容易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 由简而难, 把一些难易理解、抽象的术语, 转换为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语言, 而且给学生以想象空间, 教师提问问题, 不要太难, 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应给予学生期望, 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拉近老师与学生距离, 是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交流中,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每一节课程内容, 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

2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上好第一节课, 而且要上好每一节课, 这就要求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 认真分析、研究每节课内容、重点、难点。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 学生在听课时, 才能不停地思考, 注意力才能集中。

2.1 采用情景教学法

教学情境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 有目的创设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景, 学中求新。在教学过程中, 是激发他们动脑思考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练习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创设情景, 例如在学习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时, 让同学们想象在骑自行车, 这时, 路上有障碍物, 我们应该刹车, 那么, 刹车时, 我们自行车上制动器起作用, 自行车不就停下来了吗?在比如, 我们在座公交车, 想象公交车到站了, 是不是司机要打开车门, 车门的开启不就用到我们学的离合器了吗?这些实用性的例子, 简单实用, 既让同学们掌握了知识, 有知道了它们的用途,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思考问题。还有什么东西和我学的知识有联系呢?

2.2 采用模型教学

在《机械基础》教学中, 接触最多的是机构, 每当学习一项新的机构, 我们应该以机构的模型导入, 带同学们到展示柜前, 让学生先通过有动感、直观、形象逼真的模型, 了解机构知识点,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同学们交头接耳, 兴趣盎然, 有了感性认知时,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所讲课程内容, 采用直观教学, 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对机构的认知难度, 利用他们的好奇心理,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3 采用多媒体教学,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凭借生动、形象、鲜明的视觉、视听效果,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而且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和机构、具体图形能够直观、形象、生动, 课件不但是教师的表达工具, 真正改变传统教学中说教模式, 是学生快乐的学习。

如各种机构教学, 除利用教学模型外, 要求有动感演示, 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 会把枯燥的、抽象的、陌生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例如, 在讲齿轮传动时齿轮之间是如何连接, 如何传动, 光靠老师讲解, 学生想象, 学生往往难以理解, 那么我们就利用多媒体课件, 用动画的形式演示, 一目了然, 轴、齿轮的连接, 齿轮如何传动, 齿轮之间的啮合, 让学生加深对齿轮传动的理解, 并且让学生联想。在例如, 铰链四杆机构, 凸轮机构, 链传动等, 这些机构都可以通过动画演示, 帮助学生对机构特性的理解,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并且让学生产生联想, 再结合平时生产中的实践, 它们之间的联系, 是各个知识点相互渗透, 让学生把复杂、抽象、繁多的内容, 通过演示, 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改变过去整节课都是教师在讲, 学生蒙蒙懂的听, 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以致用

机械制图学习兴趣培养 篇7

“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课程是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和发展起来的科学, 与生产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是基本概念多, 理论知识比重较大, 知识点多, 牵涉知识面广, 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造成多数学生对该课程感到抽象、枯燥无味, 难以理解, 学习兴趣不高, 长此下去, 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同时, 课程内容比较松散, 内容庞杂, 各章节自成体系, 前后知识的逻辑、关联性不强, 相互之间又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而且实践性和应用性强, 给学生学习带来较大的困难, 如果在课程教学安排上, 没有安排相应的实训课程, 学生又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 不能将实习实训过程中的仅有的一点实践经验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 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或缺乏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培养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 作为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精心组织, 选取现实生产实际相关的课题作为基础理论教学案例, 通过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实际案例分析讲解吸引学生积极思考,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习兴趣。

1.1 从教学内容组织上, 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文件的制定和处理现场工艺问题的工作能力。该课程有别于纯理论或实习实训教学, 根据该课程的特点, 若采用常规的理论教学方法, 像基本概念如直接按照教材的定义讲解, 加上学生实践经验少, 理解困难, 收效甚微, 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课程特点和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 从实习实训的生产实践中引入基本概念、理论, 吸引学生积极思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解工艺过程的概念之前, 可以引用学生机械加工实训时, 轴类零件加工为案例, 零件生产过程中, 零件是怎样装夹的?是采用什么方法获得各个加工表面的?加工过程中经过哪些加工步骤?在零件车、铣、磨削等实习加工时, 又由哪些操作步骤完成加工?这样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思考, 从而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对生产实践过程总结, 了解零件工艺过程概念也认识了工艺过程的组成, 同时也达到对“工序、安装、工步、走刀”等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像“工序”与“工步”、“工步”与“走刀”的区别, 将这些不容易理解的、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 通过实践过程的展现, 帮助学生学习理解, 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以课堂教学为主,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挖掘课堂的潜力, 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那么, 采用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的途径。例如:讲授轴类零件加工时, 可以先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像零件使用的什么材料、具有什么性能?毛坯的种类有哪些、如何选择毛坯?零件有哪些主要技术要求?零件加工划分为几个阶段?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大致怎样?成批生产时宜安排多少工序?如何选择定位基准?等等。学生围绕这些问题积极思考, 带着这些问题去寻找答案, 对以前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应用, 也将实习过程中的实践过程与理论课程学习相联系, 学生会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形成了教与学的互动, 学生很快就进入参与状态, 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明显提高, 同时课堂教学气氛也活跃起来。

1.2 利用课程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是编制设计机械加工工艺文件以及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工艺问题的处理能力。为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内容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案例要结合理论知识, 联系生产实践进行教学,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提高学习兴趣。例如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设计, 除应用课程知识外, 还必须从机械加工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三方面分析并加以论证, 才能为零件制造设计一个高效、合理的加工路线, 也就是将企业的金属切削机床、切削刀具、夹具等工艺装备进行有效的组合, 但前提条件是在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情况下。而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工艺问题的处理是根据零件加工的实际情况, 分析影响各工艺因素 (如机床的几何精度、刀具材料和几何角度、夹具的定位误差以及使用状况、操作者的技能、加工方法和切削参数等) 对零件质量的影响, 分析和调整工艺过程, 从而达到保证质量的目的。在设计工艺规程和处理工艺问题时, 其“工作过程”决定了它需要应用多门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分析问题、研究问题,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在实际生产中轴、套、机体、箱体、齿轮等零件的种类繁多, 现有的生产条件、生产规模、设备情况因企业而异, 如何合理进行零件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3 利用生产现场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由于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 合理安排实际生产现场参观考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参观本地企业的摩托车、汽车零件的加工生产线、装配线等, 让学生认识、了解生产系统和工艺系统,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认识现代制造和传统制造等;了解多轴加工中心、制造单元等现代制造技术。这样, 学生对机械制造业、现代化大生产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认识, 认识了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 也了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对该课程也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把学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那么, 教师上理论课时学生也会积极主动的配合。

2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学生有想要学习转变为要学会”

学生具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转变为想学、要学, 那么, 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应使学生形成专业知识体系, 学生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增强学习兴趣, 使之乐学。如何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技能呢?教师应根据该课程的特点 (课程是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和发展起来的科学, 具有实践性强。) , 抓住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结合生产实践, 讲透课程重点;二是课程的发展, 突破课程难点;三是组织实施好课程设计。

2.1 课程的重点是关键、核心

如何讲透课程重点呢?要求教师把关键的内容讲清楚, 重基本概念, 重解决疑难点。学生不仅由此抓主要矛盾, 而且能举一反三。“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以机械零件加工以及加工质量为主线, 在教学中都抓住基本原则进行讲解。原则讲清楚, 学生制定各种零件的工艺规程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师在讲透课程重点的过程中, 善于从学生的实习实训中引出问题, 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即教师的“讲”要诱导学生的“想”。从而引导学生从分析、观察、实践的结果中推出结论, 获取知识技能。如讲轴类零件的加工时, 从学生已有的实践经验出发, 采用中心孔定位引出轴类零件加工使用“基准重合”原则;套类零件加工采用“互为基准”原则;箱体类零件加工定位使用“一面两孔”定位是采用“基准统一”原则;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如零件使用的材料、采取的热处理工艺、精度等级不同以及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精度、表面质量问题, 让学生分析、思考, 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和理解。

2.2 突破课程难点

突出难点的方法就是在深入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 努力寻找新旧知识点联系, 把新工艺、新技术难点编成几个带有启发性、相关联的问题, 随着问题的解决, 难点也就自然被突破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讲透重点、突破难点是不够的, 还必须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原则, 形成规律和提高知识技能, 通过分析、理解、综合、比较和概括等,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局部的分散的发展成为有联系的整体。

2.3 组织实施好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

课程设计是本课程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重要环节。课程设计的课题选材, 最好选择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课题, 如企业现正在生产的产品, 根据产品分组进行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 , 独立完成, 发挥团队作用。重点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创新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 使学生受到一次接近实际的生产实践训练, 全面实践和了解产品从设计、分析、制造、装配的全过程,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协同工作能力的培养, 构成学生的综合能力。

3 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给学生自学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方法是由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或直接由学生复述要点,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其次是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 让学生善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宏观到微观、从个别到一般地看问题, 逐步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不仅能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 达到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该课程具有实践性极强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会, 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兴趣,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促进学生学习。为以后的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 除完成课后练习作业外, 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课程预习和复习, 帮助学生选择一些相关的手册和资料, 查阅课程相关资料, 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过程变为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过程, 促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 不限制于书本, 勇于探索, 把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 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突出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自学方法, 学会学习。

摘要:高职院校是以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 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性应用课程,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学”,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何勇《中职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运用》[J];广西教育;2009年第21期;85-86

[2]黄江波浅谈中专《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课程教学[J];福建轻纺;2007年第6期;22-25.

上一篇:传统相册下一篇:空间信息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