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拳发展三篇

2024-08-15

孔雀拳发展 篇1

孔雀拳一词诞生于我国云南省傣族的德宏州地区。所谓“孔雀”是因其拳法的形状与孔雀极为相似,属于象形拳种,它是傣族人民在长期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对生产劳作以及动植物形状的模仿,其中又融汇了武术中的长拳、形意拳以及太极拳等拳法特征。当然,它在保持了民族民间传统拳术风格特点的同时,又巧妙地融汇了我国传统孔雀舞的动作要点,它对我国傣族体育文化的流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 孔雀拳的发展问题

2 . 1 孔雀拳的发展现状

2.1.1 不同时期孔雀拳有着不同的存在方式

孔雀拳诞生初期,强调对孔雀原生态模仿的同时,被赋予更多的文化传播的意义。在这一时期的传播过程中,孔雀拳承载了对傣族武术攻防特点和路线的传承,并能从传播的过程中看出傣族武术功法特点和招式的多样性。

2.1.2 不同地域孔雀拳的发展路线也不尽相同

孔雀拳的打法遵循四门拳的路线规律,瑞丽约相创编的孔雀拳遵循小四门打八方的原则,其主要路线有如下两种:小四门和小四门打八方。

例如孔雀拳代表人物杨四的行走路线是:在原地起势后:(1)孔雀步绕行一周;(2)右行到场地右前方;(3)经场地前方直线演练直走到场地左前方;(4)斜行回到场地中央;(5)竖直行走在场地前方亮相;(6)孔雀开屏回到场地中间后方;(7)高空鱼跃到场地左后方;(8)空翻斜打到场地右方偏前一些的位置;(9)回到起点收势。

2.1.3 代表人物及动作风格各有特点

即使是相同的动作如果不同的人操练,风格也不同。例如孔雀拳里的代表人物:旺腊、约相和杨四。旺腊的眼神动时快速灵活,定时气势夺人;约相的眼神定时明亮大方,动时活泼快乐;杨四的眼神静时坚定不移,动时干净利落。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每个练习个体都有着不同的社会经历和对拳法的不同理解,他们在做每个动作时表现的状态也不一样。例如约相的表现朴实大方,表情丰富,具有傣族民间特有的淳朴、温顺等特征;而杨四的动作舒展灵活,刚劲有力,头眼定位干脆利落,更加适合走竞技体育的道路。

2 . 2 孔雀拳发展的推动因素

2.2.1 传统的土司制度注重对傣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傣族历史上创造出了丰富的科学典籍、诗歌、舞蹈等传统文化经典,这些带有对孔雀文化记载的历史经典被当地的土司制度很好地保存并延续下来,促进了傣族孔雀拳的发展。

2.2.2 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了傣族孔雀拳的发展

云南省的傣族处在北回归线以南的亚热带季风区。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农作物多是一年两熟,充足的农闲时间有利于广大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体育娱乐活动。

2.2.3 受传统宗教的影响

孔雀拳的诞生地德宏州以信仰原始宗教为主。历史资料记载:大约公元1000年以前,在我国云南省的德宏州地区,佛教由邻国缅甸传入,而在这些传入的佛经、古代史诗、神话等文学作品有很多关于孔雀图腾的描写,这些无疑为孔雀拳的流传提供更有利的客观条件。

2.2.4 节日庆典是孔雀拳传播的重要载体

我国古代云南十分重视节日庆典,人们认为天地万物皆有灵性,主张在重要节日进行祭祀,以求神灵的保护。而“孔雀图腾”的文化就会在融进古代祭祀的内容后被人们加以弘扬和传播的。

3 孔雀拳的发展途径及对策

3 . 1 发展途径

3.1.1 积极开展竞技体育,推动孔雀拳的传播与繁衍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作为傣族武术代表拳种的孔雀拳,应被积极纳入到少数民族举办的各种体育代表大会的参赛项目中,并借助这一平台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和弘扬。

3.1.2 积极开展各项舞台表演,为孔雀拳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傣族武术审美内涵和特征的多重性要求孔雀拳在进行表演时要具有姿态美、舞蹈美和对民族信仰的神圣美,为了增强舞台效果,表演者在进行表演时要穿着具有很强民族色彩的孔雀服饰,应和着民族乐器的伴奏,赤脚上阵进行表演。

3.1.3 充分利用节庆风俗,为孔雀拳的传播提供更多元化的途径

我国云南有很多传统节日,像泼水节、关门节以及开门节等,随着我国祭祀、赕佛等一些活动的举办,传统体育活动作为民族体育的一部分,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表达。同时,作为民族体育核心代表的孔雀拳也随之出现在了节日庆典的表演舞台上。

3.1.4 积极开展民间教学,为孔雀拳的再创造提供坚实基础

德宏作为孔雀拳的发源地,迄今为止,已经在多地开展有关教学和培训的工作,并且也有数百名学员参与其中。

实践证明:孔雀拳的传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政府统一组织和领导;二是由民间百姓自发而成。就目前情况而言,孔雀拳在传播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教学材料,这为其传播制造了很大的阻碍。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参考的多是以往参赛者的参赛套路和自身创造的套路来进行教学,毫无系统性和针对性,并且有的会根据参赛者的意愿随意加入一些民间的套路,传播效果很不理想。

3 . 2 发展对策

(1)当地政府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孔雀拳现今的发展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研究,创造出具有建设性的、可实施的对策建议或发展策略。此外,孔雀拳是我国云南傣族武术特有的拳种,作为当地政府或百姓,理应为孔雀拳的传播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进而打下更坚实的群众基础。

(2)依据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及需求,不断完善和强化傣族孔雀拳的理论建设,为孔雀拳的传播提供先决条件,同时在不断传播的同时,保留孔雀拳的原始特色和文化特征,并对孔雀拳的套路不断创新和完善,逐步形成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最后以傣族孔雀舞为基点,不断向年轻人传授孔雀拳理论知识。此外,还可以通过学校或者社会等其他教学途径对孔雀拳进行传授和专门培训,壮大孔雀拳练习群体的范围,坚实后备力量。

(3)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通过大量的媒体宣传来加强人们对孔雀拳的认识,积极调动广大民族体育爱好者的参与意识,结合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要求,制定与之匹配的孔雀拳发展计划,促进孔雀拳在我国云南以及周边地区的不断壮大,努力开拓云南傣族孔雀拳的市场,加强政府与民间组织在不同层面上的交流,丰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多样性。

4 结论与建议

4. 1 结论

(1)作为云南傣族武术文化的代表——孔雀拳,他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当地的社会制度,节日风俗、图腾崇拜和民族的思想观念及方式等。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孔雀拳的发展不断地向竞技娱乐的方向靠拢。

(2)我国云南的孔雀拳和孔雀舞属于同源关系,他们发源于同一氏族社会,并共同作用于当地的生产生活中,为云南当地老百姓的体育娱乐服务。

(3)孔雀拳作为云南民间特有的代表拳术,在民间开展不仅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也需要更多的传承人给予实践上的支持和帮助,进而延续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特色。

(4)孔雀拳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因此孔雀拳表演缺乏必要标准套路的支持。

4. 2 建议

(1)当地政府应根据孔雀拳的发展状况制定更为详尽的发展策略,以此来增加对民族武术、傣族武术和孔雀的扶持政策,并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加强对孔雀拳的传播和弘扬,增强云南百姓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意识。

(2)梳理傣族历史传统文化,在传播孔雀拳的同时,将傣族文化赋予到传播过程中,同时根据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要求,编纂具有针对性的及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传播套路,例如民间传播套路和学校传统套路等。

(3)结合竞技体育的要求和民俗文化节日的需要,举办相应的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和民族传统武术表演,树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夯实群众基础,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全面发展。

(4)积极运用当地媒体的力量,加强对云南傣族本土文化的宣传和支持,同时加强对民族体育赛事的媒体宣传,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展演和赛事以电视、广播和新闻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播放。同时向网上上传各类视频和图片,便于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学习和交流。

(5)积极选拨和培养新的傣族孔雀拳传承人,例如选取那些有一定舞蹈基础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好的运动员进行专业培训,壮大孔雀拳的传播队伍。

摘要:傣族的孔雀拳是其武术的代表拳术之一,它的形成与傣族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土司封建社会制度、原始自然崇拜以及宗教佛教的信仰密切相关。然而,孔雀拳历经不同时代的发展和衍变,至今很少有人对它的形成、发展等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本文针对此问题,详细剖析了孔雀拳的文化内涵、发展现状以及阻碍孔雀拳的发展的原因,并依据时代的需求建议提供一套可实施的方案,最终为傣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流变提供更丰富全面的发展线索,也为少数民族传统武术项目的客观存在提供可行的发展途径。

孔雀拳发展 篇2

【关键词】武术拳种;段位制;发展模式

1 当今武术拳种的概况

1.1 武术拳种发展的历史

中华武术萌芽于先秦,初步兴盛于汉,后经历众多封建王朝的演变,在明清处于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就出现了大量的风格特色各异的众多门派的拳种,使得拳种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势头。在清时期的武术逐步脱离了军事领域而转向更大的领域 断多元化,进而出现了各式各样风格各异的拳种,使得武术拳种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根据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出版的《中国武术史》中披露“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有129种之多如太极、劈挂拳、翻子拳、八极拳、长拳、南拳、形意拳、少林拳、戳脚、洪拳、炮捶等百种之多武术拳种呈现出了群星闪耀各放光彩的壮观景象。” [1]

1.2 武术拳种具有的价值

1.2.1 繁多的武术拳种是武术事业发展的源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任何拳种都有发展的潜力,都为发展武术事业提供素材。发展武术事业各拳种都重要的资源,任何拳种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促使我国武术的博大精深;众多拳种为我国武术事业注入新的血液,促进我国武术事业的大繁荣。众的武术拳种发展不仅有利于其自身的传承而且还可以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使得世界人民都能可以通过武术了解中国的文化,更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

1.2.2 武术拳种是中国出传统文化的承担者

武术拳种的创立、发扬都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传统武术套路中对传统文化中的“道”追求思想是武术套路产生的思想基础;传统武术套路中的崇礼构成了武术套路里的伦理道德基础, [3]武术拳种套路的创立、传承、发扬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发展并不断走向完善,今天在对这些武术拳种进行演练和传承的时候,包含在拳种中的文化色彩就能够展现出来,通过武术就能就能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1.3 武术拳种的发展现状

从先秦的萌芽到汉初步兴盛再到明清的鼎盛,武术拳种经历朝代的更替使得数以百计的拳种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发扬、创新共同构建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众多拳种的发展中存在着明显的一个问题各个拳种的发展参差不齐,出现了“社会分层滞后的现象”有的甚至是失传使得传统的武术资源人为的流失。加之西方体育思想的强烈影响之下使得这样的情况更加严峻。深究其原因却是有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之下,才形成今天这样的发展形势和结果。

据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四段以上拳师5万多人,获得高段位的人有363人,这样的数据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很是难堪。我们是武术之乡,武术是我们拥有十三亿人民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的武术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在这样的情况下无不让我们感到惭愧。目前武术段位制的考核内容主要是“以规定的太极拳、南拳、长拳等和一些规定的传统拳以及器械为主” [2]而它们中大部分拳种也并不能形成完整的武术体制, 使得已有多年练习武术经历的人又得重新学习段位制考核的规定内容,使得武术拳种发展的统一化。

2 武术拳种的发展模式——拳种段位制

一直以来都把武术作为竞技项目来抓,因此也诞生了竞技武术项目如竞技长拳、南拳、太极拳、竞赛棍等一些拳种和器械,这样的确也使得武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但却形成了竞技武术独树一帜的场面,使得各个拳种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很多有着悠久历史的拳种也就只能在这中严重不公平的情况之下能消无声息了。现今推行的段位制对武术技击项目在推行和普遍提高方面获得成功的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而我们如今推出的段位制却也存着少许明显的本身没法战胜的缺陷,使得我们们必须重新思考新的发展模式——拳种段位制。

中国武术拳种虽然繁多风格各异但是其中也必然会包含着一些共性的东西而这些共性的东西也就是我们所要运用的,只有通过这些共性的东西才能缩短拳种在发展上的种种不平衡。目前我们现已搜集整理源流有序、拳理清晰的拳种有129种之多,总的拳种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十点,“重术轻力、重智轻勇、用意不用力、以练保战、重视手法、上轻下实、顺势借力、以气催力、以气护身、息力生气”[3]等我们也可以这些特点来进行划分拳种。在此基础之上选择那些具有影响力的拳种,如形意拳、太极拳等提炼出能够反应该拳种风格的技击特色和套路,并将其由易到难的顺序设置段位晋升的内容和程序。这种方法与已推行的段位制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一种拳种只要掌握这一种拳种的技击特征和风格的要领和套路达到在这一拳种之上的精炼精深从而区分于如今武术段位制的“通才”式培养。拳种段位制的内容可以由实战、套路演练和理论研究等主要以实战为主,通过这种规定和引导是中国武术打和练习相结合起来,以这样的方式发展也才有可能实现中国武术拳种的繁荣景象。

拳种段位制是一种以各个拳种为依托在原先推行的基础之上发展而形成,只是在通段的内容上加以改进的并没有完全改变现今推行的段位制的发展形式和发展的的模式,拳种段位制的推行更能促进中国武术拳种的繁多和各自的独特性真正的展现出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浩瀚。拳种段位制的推行更能够促进众多拳种的发展是一种多拳种的全面促进进一步的去除了现有段位制的“通才”式人才的培养,这将会使得中国武术拳种都能有自己的更好的发展空间真正的体现出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

3小结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武术拳种不仅仅成了发展中国武术事业的重要资源,而且也担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承担者,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得了魅力。与其余的体育活动的对照来看,段位制是推进武术拳种迅速发展的有力并且是行之有效的路子,如今这个文化多元化的社会条件下也为武术营造了宽松和开阔的发展空间,拳种也应该按照社会多元化的成长需要和自己的发展的特点,处理长期以来的打练分离的近况,重新恢复起武术中所应呈现的技击本质使得武术不在是“花拳绣腿”提高武术产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 . 中国武术概论/温力著.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

[2]马斌.武术拳种发展模式思辨[J] 体育文化导刊,2012,(6):128-130

[3]中国武术段位教程编写组 . 初中高级段位技术教程 [M] .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

孔雀拳发展 篇3

优质代写

qq:2908224148

一、前言

当前,中国提出了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其中文学复兴是重要的内容和途径。从这个背景来看,对古代叙事诗的发展进行研究,就不仅仅具备文学意义,而且还对当前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启发,并可能为当前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提供有益素材。古代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描述当时社会背景下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加之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运用通俗易懂,因而口口相传,得到民众的认可并引发民众的共鸣。古代叙事诗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并且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与西方古代诗歌的发展进行对比研究不难发现,诗歌的发展要经历“从重叙事到重抒情”的发展脉络。那么,我国古代叙事诗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尽管叙事诗的形成时间不能确定,然而作为反映社会现象想文学作品,必然是基于当时劳动人民的创造实践,这种规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是毋庸置疑的。叙事诗基于特定的社会背景而产生,也会因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了了解古代叙事诗的发展,本文将选取春秋至东汉的代表作《氓》与《孔雀东南飞》进行研究。

二、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形成历程

从原始社会开始便产生了描述生产生活情况的歌谣。在进入奴隶社会以后,乐曲等更为复杂的文学形式得以产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类语言更加成熟,对社会和自然的认知也更加广阔,相应的记录、描述和表达也更加成熟,叙事诗最终得以形成。可见,古代叙事诗的形成大致经历了雏形、萌芽和发展这三个阶段。

(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雏形——乐曲 在原始社会,部落或者氏族在劳动的过程中需要喊号子来鼓舞士气并统一节奏,这种号子经过发展逐渐具有一定的韵律。在祭祀活动中,具有一定韵律的号子配上模拟的劳动场景,加之打击乐器(如敲打木头和石头等),便是的祭祀活动具有一定的神圣性。在祭祀活动中的号子被记录下来便是早期的乐曲。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生产规模扩大,部落及部落联盟向更高级、更复杂的形式发展,奴隶制国家得以形成。在奴隶制国家的祭祀活动中,乐曲会在不同的场合填入不同的词,从而可以对不同的祭祀事件进行记录。至此,乐曲具备了叙事的功能,这便是古代叙事诗的雏形,它会随着生产力及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变。

(二)中国古代叙事诗的萌芽——农业社会的民间诗歌

与原始社会不同,农业社会以更加复杂、更加高级和更加稳定的形态发展。该社会形态下的语言和文字较为成熟,能够对生产、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更好地记录和表达。周朝代替商朝以后,原本禅让制被世袭制替代,社会结构更加稳定,经过近800年的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种植)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经济形态,在该经济形态下,人们能够对自身及社会的事务进行更多的思考,并能够更好地运用文字、乐曲进行记录。这个阶段是古代叙事诗的萌芽阶段,从后来保存下来的叙事诗的形成时间来看,这个阶段产生了大量描述爱情、战争、生产和英雄的民间诗歌。

(三)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

西周灭亡以后,东周继续扮演着“中央”的角色,然而天子的控制范围逐渐减小,到东周末年,各诸侯国逐渐征伐不断,社会结构的稳定性被动摇,国家与国家之间从各个层面展开竞争。为了在争霸中获得更大的发言权,各个诸侯国对各地的民俗进行了汇集,这些汇集的民俗、歌谣经过后人的编撰,以《诗经》的形式面世。至此,叙事诗已经十分成熟,它对春秋战国及以前的社会生产、人民生活以及战争等事件进行了记录,经过传唱让当时的人们能够认识更加广阔的世界。

三、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以《诗经》为标志,古代叙事诗成为成熟的文学形式。在此之后,叙事诗并没有停留在春秋战国的水平上保持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历史步伐的前行而不断变化。从西周初年、春秋战国、到秦朝、两汉,叙事诗的形式和内容都越来越丰富。接下来,围绕叙事诗的文化内涵,将对截止东汉的古代叙事诗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一)周朝叙事诗——《氓》的文化内涵 《诗经·风·卫风》搜集了大量周朝时期的民间爱情叙事诗,其中较为代表性的是《氓》。《氓》的成诗年代大约在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卫是古国名,即今河南淇县一带。而西周最早建都镐京,成王时期兴建洛邑,后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周平王即东周第一代君王。洛邑即是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古代,洛邑与卫国同属中原地区,因此,《氓》同样也能够代表周朝的文化。

《氓》体现出周朝时期民间男女浓厚、淳朴、烂漫而原始爱情味道。尽管周朝被后世推崇为礼乐盛行的时期,然而这并未压制男女之间的情爱。从《氓》的内容可以看出,在表达对意中人的思念时,主人公没有羞于表达,而是“不见复关,涕泣涟涟”。在被男主人公“背叛”后,女主人公的怨恨情绪也是直接而形象的表达出来——“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这表明,在两周时代,整个社会的文化并不追求繁复,也不需要借助典故来阐述主人公自身的思想、观点和态度。同时也表明,在周朝时期的民间情感没有过多的掩饰、包装和压抑,较为原始和质朴。

(二)东周末年的叙事诗——《楚辞》的文化内涵

作为诗歌汇集作品的《诗经》为诗人提供了良好的阅读和创作范本,然而这并没有促进古代诗歌的发展,相反,诗坛在此后长时间沉寂。直到东周末期,屈原(公元前340-278)将楚辞发扬光大,从而使得古代叙事诗迎来了第二个高峰。当时在楚地(今两湖一带)流行着一种句子长短参差、形式较为自且多用“兮”字的民歌,屈原充分运用了这种民歌形式,创作了以《离骚》为代表的许多优秀诗篇,这种带有浓郁楚国地方色彩的文学体裁,被后人称为楚辞。东周末年的民间诗歌有了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方面在保留叙事色彩的同时具备了更多的抒情功能,另一方面,民间诗歌更多的是由文人创作的,其创作者不再是以“无名氏”为主体,而且这些创作者的贵族身份明显。屈原本人来自于与楚王同姓的贵族家庭,且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因此严格来说屈原算是文人,而他创作的诗作也有别于民间诗歌,是我国最早的文人诗作。在屈原的作品中,有些几乎全是抒情,叙事功能不明显,因而不被后世认为是叙事诗。然而,他的作品仍然有大量的优秀叙事诗,其代表作品有《东皇太一》、《湘君》、《湘夫人》等。

屈原的叙事诗多描写楚地的祭祀场景,通过“神化”的形式刻画了东周末年楚国的社会人文,并带有强烈的抒情氛围。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这两首诗歌来自《楚辞·九歌》,是为了祭祀楚国水神而创作。湘君和湘夫人是传说中楚地的水神,两首诗歌分别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湘君》和《湘夫人》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两个悲剧,但合起来又是一幕两情相悦、忠贞不渝的喜剧。说它们是悲剧,是因为赴约的双方都错过了相会的时间,彼此都因相思不见而难以自拔,心灵和感情遭受了长时间痛苦的煎熬;说它们是喜剧,是由于男女双方的相恋真诚深挚,尽管稍有挫折,但都没有放弃追求和期盼,所以圆满结局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当他们在耐心平静的相互等待之后终于相见时,这场因先来后到而产生的误会和烦恼必然会在顷刻间烟消云散,迎接他们的将是湘君在幻觉中所感受的那种欢乐和幸福。

可见,到东周末年,叙事诗已经具有了强烈的抒情功能,以《楚辞》为代表的作品表明叙事诗不再是单一的“叙事”,而是朝着更加多元的内容、形式和功能发展。

(三)秦汉时期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文化内涵

秦朝建立后,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机构——乐府,来采集民间诗歌,对诗歌进行配乐并进行演奏训练。灭亡秦朝而建立的西汉继承了这一机构的设置,在《汉书·礼乐志》中对此进行过记录:“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汉乐府再次推动了古代诗歌的发展,并再次对诗歌的作品进行汇总整理。在被编入《乐府》的大量叙事诗中,代表作有《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由于该诗歌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因而被称为《孔雀东南飞》。

秦汉时期的诗歌既有大量的文人诗歌,又有大量的民间诗歌,且这两种诗歌交融发展,因而很难说某一诗歌的具体创作者。经过长期(西周初年到东汉末年)的发展,秦汉时期的诗歌体裁较为独立,能够对某一事件进行完整而深刻的描述。以典型作品《孔雀东南飞》为例,全诗共357 句,1785 字,其代表了汉乐府诗的最高成就,与北朝的《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壁”。从“孔”诗的内容形式来看,其在延续《诗经》叙事诗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 了“叙事”的内涵,全文概括了一个完整的事件,既有人物刻画,又有语言描写,标志着叙事诗经过从西周初年到东汉末年一千多年的演变,已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诗歌体裁。此外,从诗的内容来看,其叙述了一个发生在民间的爱情悲剧故事,反映出了汉代的民间思想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即封建思想的形成。

四、结语

叙事诗在长期的阶级社会中产生,是当代人们了解古代社会文化的窗口,同时也是研究历史演变的重要借鉴。中国文学发展至当代,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已趋于变质,各类文学作品良莠不齐,极大程度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今天,当我们再次翻开那一篇篇不朽的诗篇,再次领略古代人民的智慧与诗歌作品的艺术魅力,再次探索它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上一篇:化学课中创新能力培养下一篇:硫含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