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设计十篇

2024-09-09

区位设计 篇1

在旅游资源规划的过程中, 旅游地形象设计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形象力”是品牌形成的主要要素, 是现代市场竞争的主体之一。视觉形象是形象识别系统中理念形象和行为形象的外资表现, 直接影响着游客感知。本文通过研究视觉形象的定位和空间设计, 阐述旅游地游客感知的不同区位对旅游地形象设计的影响, 以提高旅游地形象设计。

1旅游地视觉形象设计目的

旅游地视觉形象设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游客的感知, 展示旅游地内在的理念形象和总体独特的魅力, 形象设计核心与前提是形象定位。旅游地形象定位工作对于塑造旅游地形象、扩大知名度、激发居民的归属感、使其主动宣传和参与旅游活动等都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旅游地的形象设计规划, 可达到以下目的:

(1) 通过旅游地旅游资源差异性特征, 以增强旅游者的识别度, 运用注意力营销, 进而诱发游客前往旅游目的地旅游的愿望。

(2) 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美誉度、认可度, 通过不懈努力, 创造当地的旅游品牌。有利于降低游客对旅游出游目的地的决策风险。

(3) 消除旅游者形成的对旅游地的成见和刻板印象, 设计独特的旅游地形象。通过对旅游地的总体规划和旅游产品与形象的策划设计, 对游客产生直观的感知形象。

(4) 使旅游地的各级政府及社会公众对本地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方向有更清醒的认识, 可增强当地各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的荣誉感和凝聚力, 培养当地居民的服务意识, 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2旅游地视觉形象的区位设计

旅游者在旅游地所到之处, 都会对此产生直接感知, 但是不同的地方对游客的视觉感受不同, 有的地方游客比较容易获得强烈的视觉感受, 而另外一些地方的形象力可能比较弱。一般来说, 旅游者在旅游地从事“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时, 往往形成较深的旅游形象, 因此, 旅游景点景区、餐饮、酒店、娱乐区和购物区等是视觉形象感知度较强的地方, 特别是风景游览和观光度假区, 由于其天然独特或人工设计的视觉景观而成为视觉形象的核心区, 其余的地方属于视觉形象的边缘区。本文从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讲述旅游地的核心区形象设计, 按照旅游者的感知效果将区位分为四个区域。

(一) 首印区。在实地旅游形象形成中, 旅游者首先到达目的地的地方称为首印区。根据心理学的“首因效应”理论, 可以解释首印区对旅游形象认知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 旅游地的首印区主要是:

(1) 机场和车站区。机场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队旅游者都会造成一定地出游影响, 是旅游满意度的主要组成部分, 完善和提高机场的宾客服务、交通服务和游客的基本生活服务是机场提高形象的主要出发点。完善改进旅游地交通枢纽区的设施设备, 使其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尤其注意增设为残疾人和小孩服务的设备设施。

(2) 酒店区。宾馆前厅的休息区域沙发座椅齐备, 宾馆商品部个人旅游日常用品齐备, 宾馆商务中心通讯设施保持畅通, 备有客用保险箱和物品寄存处;酒店客房的重点是卫生间;饮食区的重点是卫生和具中阳特色的菜肴面食

(3) 各主要风景区的门景区。游客抵达旅游景点, 首先到的是风景区的门景, 门景区的景观特色会对游客起到“首映效应”, 对游客感知的影响很大, 门景的服务态度、卫生条件以及交通等也是“首映”感知的主要因素。

(4) 主要干道的街景区。游客到达旅游地旅游, 城市景观也是游客感知的重要区域, 城市景观中的主要干道街区是游客接触率最频繁的地方, 对游客感知印象同样起到首印作用。

(二) 最后印象区。最后印象区是指在实地旅游形象形成中, 旅游者离开旅游地或某个吸引物时与其最后接触的地点。根据心理学的“尾因效应”理论, 可以解释最后印象区对旅游形象认知的重要性。因此, 在形象设计过程中, 尽量做到旅游地的最后印象区和第一印象区基本上一致。

(三) 光环效应区。在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 都有一个或者几个核心的景点景区, 会对该旅游的整体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景点如果具备良好地形象, 那么游客对整个旅游地的形象评价就会提升。相反, 如果这些景点对旅游者产生不良印象, 即使其它景点形象良好, 旅游者对整个目的地的映像还是会受主要景点的影响。这些具有放大现象的景点景区就称之为光环效应区。

(四) 地标区。地标区是旅游地中标志性形象所在区域, 是其独有的。该区域是旅游者心中的目的地的代表性区域。地标区是旅游目的地具有传播特征的区域, 是旅游者到该地必须感知的核心区域。

3结论

视觉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地感知满意度的主要依据, 旅游地视觉形象的区位不同对旅游者的感知满意度也不同。在旅游规划过程中, 规划者要清晰地认识到四个空间区位以及每个区位的重要性, 从区位角度出发, 可以帮助视觉形象空间结构设计, 提高旅游地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李东和等.苏州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研究——以部分水乡古镇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4) .

区位设计 篇2

一、深入教材, 浅出课堂

面对众多版本的教材,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 我们应该以大量的知识作为后盾, 重新整合教材, 总结规律与技巧, 让课本真正成为知识的载体, 让教师成为真正的教者。我们更应在准确把握地理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去挖掘有价值的因素,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备课。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这节内容, 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联系实际讨论某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重点是“分析”。要帮助学生分析某个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 以及该主导因素变化的原因及其变化后对工业布局的影响。由于本节教材中的五种导向型工业主导因素的表述十分明了, 学生易从表面上掌握, 而对为什么是这种主导因素、主导因素为何会变化, 以及变化后的结果阐述得不是很明白, 因此, 这就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通过教学设计, 必须帮助学生把握上述问题, 才能达到课标的要求。因此, 本教学设定的策略是, 将学生自己能学懂的“工业生产过程”放在课外让学生自学, 而课堂教学则紧扣上述问题来展开。

由此, 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 自主学习掌握工业生产过程及不同工业的导向类型。

2. 在教师帮助下建构工业区位因素的一般框架。

3. 在教师帮助下学会分析如何判断某一工业的主导因素、主导因素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课堂学习的重点:

1.建立工业区位因素的认知结构。

2.对于具体工业分析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

3.分析主导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教学的难点:

学会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面分析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讲究教法, 不断探究

1. 体验学习。

对工厂布局体验一把“决策瘾”, 并把自己小组的决策结果拿来和大家分享, 接受大家的评判。这个过程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培养学生听和讲的能力, 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提高自己的情商。

2. 探究学习。

对南京市的钢铁工业布局分析及探究如何合理规划,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理的工业布局应该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 读图分析、案例比较。

通过阅读课本上的图, 比较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通过比较, 能够明确鞍钢与宝钢的共性和个性,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工业的区位因素。

4. 讨论、谈话等手段。

在讲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时出示表格, 让学生讨论。

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

思考并讨论:1800年与1985年原料的运费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重有何区别?原因何在?并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和表格的基础上思考和讨论上述问题。通过讨论, 学生各抒己见, 互相评价、启发、补充, 发现疑问, 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 如此循环, 从而获得比较完整、深刻的认识。调动思维和记忆的积极性, 挖掘学生集体和个人的潜力, 扫除认识上的障碍, 最终找到正确的答案, 知识就会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 学生原来的知识迁移了, 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了。

三、体现主体, 重视主导

1. 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要讲实效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广大的地理教师积极地探究地理教学的新途径, 多种多样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异彩纷呈。然而, 在繁华的背后是否存在热闹的空洞、虚假?我认为要想收到实效, 自主、合作学习前必须先让学生明确小组“共同任务”及自身承担的责任, 讨论时教师应融于其中, 巡视引导, 有针对性做一些辅助工作, 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这节课中, 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探究题:通过表格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给出图表, 要求学生对南京市的钢铁工业布局进行分析及探究如何合理规划;南京市的企业搬迁至“化工园”中去, 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切合生活实际、有一定的难度和探究价值。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情境教学中得到了增强。

2.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地理教学

在引出工业的区位因素时, 可以提问:“假若你是一个工厂的厂长, 让你选一个地方建厂, 你要考虑哪些因素, 才能获取最高利润呢?”让学生讨论, 请几个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然后引导归纳, 再用课件显示, 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廉价的地租;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

区位设计 篇3

笔者所任教的高一学生都是典型的“90后”,虽然有不少学生生活在农村,但对于农业生产比较陌生,毫无生活体验可谈。再加上学生关于这节课的学习基本没有前认知,同时这部分知识在教材呈现上并不生动,所以消除陌生感、激发学习兴趣是这节课必须考虑的因素。学生对乡土农业案例和图片资料比较感兴趣,通过引领学生搜集、整理乡土案例和图片资料,以此拉近心理距离、唤起求知欲;同时可降低教学的重心和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区位的含义;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理解自然因素的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用案例分析法,指出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并分类;通过研读组图,探究自然因素如何影响农业区位;通过教师导学,理解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影响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分析,树立地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以及分析事物抓主要矛盾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科技兴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难点: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区位选择,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农业土地资源。

四、教学设计(1课时)

教学准备:①提前3~4天,让学生了解当地农业生产的情况,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实例,指导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就太仓的农业生产情况写一段文字,要求体现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教师经过加工整理,形成合作学习的案例素材);②下发导学学案(内有案例材料:北京种竹失败、太仓积极对接世博),要求认真预习、及早准备;③在教室四周墙壁上张贴“中国温度带图”、“中国干湿地区图”、“中国气候图”、“中国地形图”、“太仓市政区图”以及学生搜集的有关太仓农业的相关图片、资料。

设计意图:课前通过师生共同搜集家乡农业素材并整理成案例,实现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激发求知欲;导学学案能引领开展自主学习;墙壁的图像、资料能创设合作探究所需的情境氛围,便于学生快速进入探究角色。

课堂导入:多媒体展示“太仓市政区图”,同学们找一找,自家的村、镇在哪里?(乡土情境引发探究兴趣)

1.区位的含义

情境创设:太湖平原农业生产和澳大利亚放牧视频;太仓水稻生产与小麦种植景观图。

问题生成:为什么不同地区会有各异的农业生产方式?(由学生根据视频及景观,结合教材文字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家乡农业与澳大利亚农业的图像比对,唤起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加深对农业区位含义的理解。

点拨承转:农业在太湖平原和澳大利亚东南部这两个区位的不同选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农业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如澳大利亚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农业区位因素。

2.农业的区位因素

情境创设:大屏幕投影太仓的农业图像资料。

教师启迪:课前同学们已对太仓的农业进行了广泛的资料搜集,那么农业生产需要考虑哪些区位因素?让我们从搜集、整理的案例材料中寻找一下吧(大屏幕展示并下发到每位学生手中)。

案例一:太仓市城厢镇电站村(略)。

案例二:太仓市陆渡镇横沥村(略)。

案例三:太仓市沙溪镇太星村(略)。

案例四:参观太仓现代农业展示馆(略)。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8个合作学习小组,每两个小组选择同一个案例材料(便于客观公正评价小组活动质量、评定成绩),要求在自主学习基础上采用合作探究方式,研究所选材料,指出其中涉及的农业区位因素。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汇报:6~8分钟后,各小组汇报研讨结果,指出案例中涉及的农业区位因素并说明依据。如果学生对某些因素未能发现,教师应引导其考虑某句话中隐藏的因素。由于每组只研究一个材料,所以要求学生在其它组汇报时,应该认真听取、密切关注。

教师点拨:将各组材料中涉及的区位因素展示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对这些因素进行分类。

学生总结: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等属于自然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和科技等属于社会经济因素。

设计意图:合作探究乡土案例,能使小组内产生积极有效的互动、生成。在合作找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类的同时,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内容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的相对稳定和改造利用

教师启迪: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因素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最重要的自然因素?

叠图探究1:多媒体投影“中国温度图”,再叠加投影“中国农业熟制分布图”。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对耕作制度的影响。

叠图探究2:多媒体投影“中国干湿地区图”,再叠加投影“中国农作物(水稻、小麦)分布图”。引导学生探究降水对作物种类的影响。

展示案例五:北京种竹失败(略)。

展示材料:我国南方地区和北京地区的部分气候资料、“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设计意图:多图叠加以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案例和开放性问题,有利于生生合作和动态性问题的生成。

教师预设:请根据案例材料,提出1~2个你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生成:为何在北京会种竹失败?什么占据主导因素?

教师点拨:除气候因素外,地形、土壤、水源也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重要自然因素。

叠图探究3:多媒体投影“中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四大牧区、三大林区分布图”,再叠加投影“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业,高原、低山丘陵地带适宜发展畜牧业。

教师归纳: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自然条件比较稳定,应该充分利用,但同时也可以适当、合理地改造自然条件不利的地区。如丘陵地区发展种植业易造成水土流失,但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形成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就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功典范。

多图投影:江西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和景观图。

教师启迪:这是江西省千烟洲丘陵地区的农业布局图,请仔细观察这样的农业布局方式与平时见到的农业布局有何不同?

设计意图:各种农业区位因素之间存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教师要引领学生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出发,分析区位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而抓住主导因素,统筹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协调农业人地关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教师承转:自然条件比较稳定,但可以利用改造。社会经济条件呢?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学生生成:社会经济因素不稳定或经常变化。

情境创设:荔枝产地、华清宫、杨贵妃。

教师启迪:唐朝诗人杜牧有一首诗“过华清宫”。荔枝是热带水果,生长于南方地区,要让远在长安的杨贵妃吃到新鲜荔枝,必须快马加鞭,快速送达,而现在很方便就能吃到新鲜美味的荔枝,是怎么运过来的?在购买荔枝时,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包装箱里还有什么?

学生生成:……

教师归纳: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可大大缩短产品运输的时间,加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地在地域上出现分离,并逐渐形成跨地区以至世界性农业区域专业化。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国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荷兰、丹麦、新西兰成为世界主要乳畜产品供应国。阿根廷的牛肉供应西欧人的餐桌,荷兰的郁金香装点世界。(投影相关图片)

设计意图:注重区位条件的变化趋势,才能对农业地理的研究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对于农业区位的多变性,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重点在于分析其发展变化。

展示案例六:太仓积极对接世博(略)。

问题生成: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太仓人为对接世博做了哪些工作?注意到哪些农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

学生活动:交通、市场、政策、科技……

教师归纳:世博会是个大市场,市场是最富变化的因素,市场大小、区位、产品价格、竞争对手以及政府鼓励或拟制政策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市场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区位。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这种农产品生产经营规模就会扩大,反之,就会缩小。太仓濒临上海,市场因素决定了太仓服务上海、成为上海的后花园。

设计意图:区位因素中的动态部分,尤其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体验,同时补充乡土案例,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升华。

展示案例七: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教材案例)。

学生活动:填表1。

教师启迪:请大家再思考一下,在这三个因素中,哪两个因素对于“时鲜业”来说,越来越重要?为什么?从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变化过程中不难发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相比较,哪类因素变化更快?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农业各区位因素的可变性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这些因素可分为两大类: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于一个地区来讲,一定时期内自然条件方面的因素变化不大,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因素则经常变化。因此,农业生产要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

拓展延伸:课后请畅想一下未来太仓农业的发展方向,每位同学撰写一篇小论文。

设计意图:通过撰写小论文的形式,培养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为家乡农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提升自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专家点评:通过课前指导学生搜集家乡的农业素材形成案例,引领学生关注家乡的同时,激发探究欲望。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参与和探究,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内容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教学设计结构合理、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在提升思维能力的同时,有效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江苏省苏州市教科院地理教研员 嵇 瑾)

叠图探究3:多媒体投影“中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四大牧区、三大林区分布图”,再叠加投影“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业,高原、低山丘陵地带适宜发展畜牧业。

教师归纳: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自然条件比较稳定,应该充分利用,但同时也可以适当、合理地改造自然条件不利的地区。如丘陵地区发展种植业易造成水土流失,但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形成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就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功典范。

多图投影:江西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和景观图。

教师启迪:这是江西省千烟洲丘陵地区的农业布局图,请仔细观察这样的农业布局方式与平时见到的农业布局有何不同?

设计意图:各种农业区位因素之间存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教师要引领学生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出发,分析区位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而抓住主导因素,统筹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协调农业人地关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教师承转:自然条件比较稳定,但可以利用改造。社会经济条件呢?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学生生成:社会经济因素不稳定或经常变化。

情境创设:荔枝产地、华清宫、杨贵妃。

教师启迪:唐朝诗人杜牧有一首诗“过华清宫”。荔枝是热带水果,生长于南方地区,要让远在长安的杨贵妃吃到新鲜荔枝,必须快马加鞭,快速送达,而现在很方便就能吃到新鲜美味的荔枝,是怎么运过来的?在购买荔枝时,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包装箱里还有什么?

学生生成:……

教师归纳: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可大大缩短产品运输的时间,加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地在地域上出现分离,并逐渐形成跨地区以至世界性农业区域专业化。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国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荷兰、丹麦、新西兰成为世界主要乳畜产品供应国。阿根廷的牛肉供应西欧人的餐桌,荷兰的郁金香装点世界。(投影相关图片)

设计意图:注重区位条件的变化趋势,才能对农业地理的研究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对于农业区位的多变性,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重点在于分析其发展变化。

展示案例六:太仓积极对接世博(略)。

问题生成: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太仓人为对接世博做了哪些工作?注意到哪些农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

学生活动:交通、市场、政策、科技……

教师归纳:世博会是个大市场,市场是最富变化的因素,市场大小、区位、产品价格、竞争对手以及政府鼓励或拟制政策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市场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区位。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这种农产品生产经营规模就会扩大,反之,就会缩小。太仓濒临上海,市场因素决定了太仓服务上海、成为上海的后花园。

设计意图:区位因素中的动态部分,尤其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体验,同时补充乡土案例,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升华。

展示案例七: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教材案例)。

学生活动:填表1。

教师启迪:请大家再思考一下,在这三个因素中,哪两个因素对于“时鲜业”来说,越来越重要?为什么?从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变化过程中不难发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相比较,哪类因素变化更快?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农业各区位因素的可变性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这些因素可分为两大类: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于一个地区来讲,一定时期内自然条件方面的因素变化不大,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因素则经常变化。因此,农业生产要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

拓展延伸:课后请畅想一下未来太仓农业的发展方向,每位同学撰写一篇小论文。

设计意图:通过撰写小论文的形式,培养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为家乡农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提升自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专家点评:通过课前指导学生搜集家乡的农业素材形成案例,引领学生关注家乡的同时,激发探究欲望。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参与和探究,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内容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教学设计结构合理、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在提升思维能力的同时,有效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江苏省苏州市教科院地理教研员 嵇 瑾)

叠图探究3:多媒体投影“中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四大牧区、三大林区分布图”,再叠加投影“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业,高原、低山丘陵地带适宜发展畜牧业。

教师归纳: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自然条件比较稳定,应该充分利用,但同时也可以适当、合理地改造自然条件不利的地区。如丘陵地区发展种植业易造成水土流失,但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形成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就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功典范。

多图投影:江西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和景观图。

教师启迪:这是江西省千烟洲丘陵地区的农业布局图,请仔细观察这样的农业布局方式与平时见到的农业布局有何不同?

设计意图:各种农业区位因素之间存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教师要引领学生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出发,分析区位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而抓住主导因素,统筹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协调农业人地关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教师承转:自然条件比较稳定,但可以利用改造。社会经济条件呢?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学生生成:社会经济因素不稳定或经常变化。

情境创设:荔枝产地、华清宫、杨贵妃。

教师启迪:唐朝诗人杜牧有一首诗“过华清宫”。荔枝是热带水果,生长于南方地区,要让远在长安的杨贵妃吃到新鲜荔枝,必须快马加鞭,快速送达,而现在很方便就能吃到新鲜美味的荔枝,是怎么运过来的?在购买荔枝时,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包装箱里还有什么?

学生生成:……

教师归纳: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可大大缩短产品运输的时间,加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地在地域上出现分离,并逐渐形成跨地区以至世界性农业区域专业化。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国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荷兰、丹麦、新西兰成为世界主要乳畜产品供应国。阿根廷的牛肉供应西欧人的餐桌,荷兰的郁金香装点世界。(投影相关图片)

设计意图:注重区位条件的变化趋势,才能对农业地理的研究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对于农业区位的多变性,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重点在于分析其发展变化。

展示案例六:太仓积极对接世博(略)。

问题生成: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太仓人为对接世博做了哪些工作?注意到哪些农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

学生活动:交通、市场、政策、科技……

教师归纳:世博会是个大市场,市场是最富变化的因素,市场大小、区位、产品价格、竞争对手以及政府鼓励或拟制政策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市场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区位。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这种农产品生产经营规模就会扩大,反之,就会缩小。太仓濒临上海,市场因素决定了太仓服务上海、成为上海的后花园。

设计意图:区位因素中的动态部分,尤其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体验,同时补充乡土案例,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升华。

展示案例七: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教材案例)。

学生活动:填表1。

教师启迪:请大家再思考一下,在这三个因素中,哪两个因素对于“时鲜业”来说,越来越重要?为什么?从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变化过程中不难发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相比较,哪类因素变化更快?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农业各区位因素的可变性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这些因素可分为两大类: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于一个地区来讲,一定时期内自然条件方面的因素变化不大,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因素则经常变化。因此,农业生产要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

拓展延伸:课后请畅想一下未来太仓农业的发展方向,每位同学撰写一篇小论文。

设计意图:通过撰写小论文的形式,培养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为家乡农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提升自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农业区位教学设计 篇4

【教材依据】新课标教材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一节《农业》第二课时“农业区位因素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选择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课本,充实课本材料,结合时代发展,丰富学生视野,利用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材料展开研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讨论中引导学生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保护农业环境。要充分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宗旨,科学提高学生素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上升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教材分析】本章“农业区域产业活动”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产业活动联系着人类社会和环境,产业活动中的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三个方面是人类最主要的产业活动,也是教材中研究的重点。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学习的基础上具备了一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认识和了解,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具有一定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分析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培养案例分析的能力,通过生活中的地理,理解农业

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学会运用这一理论知识评

价某一地区的农业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乡土地理与抽象理论的结合,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培养对家乡农业生产的自豪感。现代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幻灯片展示案例材料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教学难点 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农业区位的相关案例,整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根据本地区的农业特点,编辑资料;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运用身边生活实际实例——我们当地的水稻种植业,简单的作分析(提问或设问),目的是举例身边实例,这样每位学生都能答上一部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便于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然后让学生归纳,老师总结,这样既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再然后老师给出几组对比图片让学生说出是区位因素的哪一种,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最后给出一个综合思考题,检验学生本节课掌握情况,也帮助学生巩固和灵活运用知识,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在知识点的引导讲解上,利用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案例,得出结论,归纳总结。同时注重随堂练习,用课本知识分析、解决身边的实际农业生产问题,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

Metoo

工业区位类试题解法探究 篇5

一、分析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很多, 主要有原料、动力 (燃料) 、土地、水源等自然因素, 市场、运输、政策、劳动力等社会经济因素, 此外还有社会协作、科技等隐性因素。

首先要清楚从不同角度选择工业区位应考虑哪些因素, 如企业决策者要考虑原料、能源、市场、交通等, 政府决策要考虑国防安全、地区经济发展、就业问题等, 投资者个人可能考虑家乡建设等。不同工业部门, 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 某种工业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几个, 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就以其主导因素为导向。

例1 (2016年高考海南地理卷)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 (约12°S~26°S) 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 吸引国际投资, 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业为主。1997年, 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 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 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 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据此完成 (1) ~ (3) 题。

(1) 除政策优惠外, 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B.劳动力

C.资源D.技术

(2) 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

A.居民收入B.文化传统

C.国家政策D.气候

(3) 当时, 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 主要目的是 ()

A.增加产品销量B.接近消费市场

C.提高设计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

【解析】第 (1) 题, 以羊绒为生产对象的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企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非洲马达加斯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交通运输条件较差, 岛屿面积不大, 且没有原料优势;但马达加斯加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所以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在此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第 (2) 题, 马达加斯加的纬度低, 终年气温较高, 是导致马达加斯加羊绒衫市场需求很小的主要原因。第 (3) 题, 当时, 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 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 故我国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的主要目的是产品出口到欧美市场, 增加产品销量;相对我国, 马达加斯加的设计水平不高;在当地办厂可以增加当地就业, 但不是我国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办厂的主要目的。

【答案】 (1) B (2) D (3) A

【试题评价】本题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工业区位因素, 解析的关键是根据试题要求, 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马达加斯加是非洲发展中国家, 除政策优惠外,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是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纬度位置低, 是当地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原因;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 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 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 可以直接出口欧美市场, 从企业的角度考虑就是扩大产品的销售市场, 建设工厂可以增加当地的就业, 但不是建厂的目的。

例2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Ⅲ) 目前, 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 控制国际棉花进口, 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 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 在国外建纺纱厂, 并将产品 (纱线) 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 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 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 (1) ~ (3) 题。

(1) 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利润比建在美国高, 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

A.离原料产地较近

B.离消费市场较近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2) 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 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

C.投资环境D.市场需求

(3) 该案例表明, 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

A.原料使用量B.劳动力使用量

C.运输量D.设备费用

【解析】第 (1) 题, 纺纱厂是劳动力导向型企业, 在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投入 (即工资) 所占比重大, 从“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 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可知, 该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 说明在越南或者巴基斯坦建厂, 劳动力价格较低。第 (2) 题, 美国生产棉花, 但不是世界优质棉花产区, 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比中国棉花价格低, “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 在国外建纺纱厂”, 说明美国棉花价格与中国相比没有明显优势;美国劳动力价格比中国高;纺纱厂的产品是纱线, 是织布厂的原料, 美国这类工业企业数量少, 所以没有市场优势;但美国为经济发达国家, 社会经济环境稳定, 法律健全, 基础设施完善, 企业协作条件好, 投资环境优良。第 (3) 题, 我国纺纱厂的区位选择经历了国内到越南、巴基斯坦, 再到美国的变化, 由国内向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转移主要是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 减少国内劳动力使用的数量, 而美国生产的纱线运回国内, 说明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劳动力使用数量。

【答案】 (1) D (2) C (3) B

【试题评析】本组试题以具体案例为切入点, 考查了工业区位因素。“纺纱厂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事实知识的识记和灵活运用, 以及材料中中国、越南和巴基斯坦、美国的纺织行业工人工资相对状况, 这一有效信息的准确获取是解答本组试题的关键;同时还要分析不同国家棉花的价格;纱线的用途等。美国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 内部交易成本较低, 因此“投资环境”才是该企业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的主要原因。

二、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不是绝对不变的, 它们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在不同的工业发展阶段,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各种区位因素对工业的影响程度也是不断变化的。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讨论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加;交通运输是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区别) ;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劳动力的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同时,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例3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 “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 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 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 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 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 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 (1) ~ (3) 题。

(1) 与景德镇相比, 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

(2) 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A.产业结构调整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

(3) 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

【解析】第 (1) 题, 与景德镇相比, 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支持, 佛山所在的珠江三角洲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景德镇瓷业市场比佛山的市场更广阔、原材料更充足、技术和劳动力素质更高。第 (2) 题, 由于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 从事瓷业生产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 变为从事商业和交通等其他产业, 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 所以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第 (3) 题, 景德镇是全国的“瓷都”, 生产历史悠久, 产品远销海内外。良好的产业基础, 是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

【解析】 (1) D (2) A (3) C

【试题评析】本组试题重点考查工业区位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第 (1) 题容易错选市场广阔, 错因主要是没有认真分析材料信息, 一是时间与空间信息,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此时中国沿海地区最先改革开放, 而江西的景德镇并没有优惠政策;二是瓷业迅速发展, 一般情况下, 市场的变化是稳健的, 不可能迅速变化, 只有政策的变化有突然性, 可能导致瓷业迅速发展。

解析工业区位相关试题, 一是要根据试题要求, 判断主导因素, 如根据生产投入状况, 可以将工业分为原料导向型工业、市场导向型工业、动力导向型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技术导向型工业;根据试题信息获取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三、能力测试

图1示意我国东南部某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的空间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制造业最有可能是 ()

A.农产品加工业

B.精密仪表制造业

C.高端家具制造业

D.普通服装加工业

2.乙地各企业之间有紧密的生产协作关系, 主要考虑的是 ()

A.建立食品工业城B.节省工资支出

C.建立石化工业城D.减轻环境压力

中国制造2025, 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全球制造业成本指数以美国为基准 (100) 选取了工人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能源成本等决定制造业成本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图2是德国、英国、美国和中国2014年制造业成本指数统计图, 读图完成3~4题。

3.近年来导致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

A.劳动力B.能源

C.原材料D.市场

4.近年来美国推动“再工业化”, 大量制造业回巢, 其回巢的产业类型有 ()

A.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B.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C.技术与资源密集型产业

D.劳动力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平台, 特色小镇给浙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了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图3为“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网络示意图”, 图4为“广东佛山市部分专业镇联系网络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与佛山某专业镇相比, 浙江“特色小镇”的优势是 ()

A.产业专业性强

B.更加注重创新

C.政府支持力度大

D.产业链紧密

6.影响浙江“特色小镇”发展方向的主导因素是 ()

A.先进的技术B.优美的环境

C.市场的需求D.劳动力的素质

7.浙江大力推行“特色小镇”的目的是 ()

A.传承产业基础

B.刺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C.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D.拉动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8.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吉林省东南部, 长白山西麓, 鸭绿江畔的临江市硅藻土资源得天独厚, 储量居亚洲首位, 一级土占30%以上, 硅藻土是由古代硅藻遗骸历经数百万年形成的硅质沉积岩, 在工业上用途很广, 用硅藻土生产的室内外涂料、装修材料除了不会散发出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外, 还有改善居住环境的作用。近年来, 临江市打造硅藻土生产加工产业, 2006年在临江市郊区设立硅藻土工业集中区, 全市现有硅藻土加工企业20多家, 年产量达20多万吨, 开发硅藻土系列产品30余种, 远销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年综合产值达到3亿多元, 2010年被授予“中国硅藻土工业城”的称号。

(1) 说明吉林省临江市发展硅藻土加工业的区位优势。

(2) 分析临江市设立硅藻土工业集中区的原因。

(3) 为临江市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9.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是造船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大量的军事订货和大规模的战时动员, 使美国舰船工业出现了新的发展机会, 到1943年末, 舰船工业的从业人数比1939年增加了16倍, 造船厂从1939年的38家增加到84家, 美国商船生产也加快步伐, 是1939年的50多倍。20世纪50年代后, 日本商船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美国商业造船厂大量向外转移。

(1) 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造船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2) 说明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商业造船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3) 有学者提出, 美国要重振造船业的雄风, 你是否赞同,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工业区位类试题解法探究

1.D读图可知, 甲地制造业人口密度最高, 由此判断甲地制造业可能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所以最可能为普通服装加工业。

2.C乙地各企业之间有紧密生产协作联系, 说明该工业地域可能为石化工业城, 食品工业规模小, 不可能形成大的工业地域;不会节约工资支出, 可以节省生产投资和运输费用;由于工业集中, 环境污染可能加重。

3.A读图可知, 中国制造业成本构成中劳动力比重大, 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导致制造业成本上升, 竞争优势下降。

4.B读图可知, 美国制造业中劳动力成本比重大, 而美国劳动力成本高, 所以回巢的制造业不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美国资源比较丰富, 但美国的资源高消费, 需要大量的资源, 且资源开采破坏生态环境, 所以回巢的制造业不是资源密集型产业;美国的制造业的优势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所以这两类产业会大量回巢, 故B项正确。

5.B对比佛山某专业镇内部联系网络示意图, 浙江“特色小镇”的优势是强调创新成长, 在创新和信息交流方面优势明显, 故B项正确。两者都有地方政府支持, C项错误。

6.C根据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网络示意图, 可知“特色小镇”通过共享空间、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相互配套合作, 降低生产成本, 而最终决定企业发展方向的是市场。

7.C读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网络示意图可知该小镇以创新企业为主, 所以浙江大力推行“特色小镇”的目的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8. (1) 硅藻土储量大, 原料丰富;硅藻土质量好;硅藻土在工业上用途很广, 市场广阔;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2) 有利于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降低企业生产投入成本;节约运输费用;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 形成规模效益;扩大销售市场;集中生产, 有利于污染的治理。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强对硅藻土工业的科研投入, 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宣传, 确保硅藻土产品的品牌优势;延长产业链, 实现经营多元化。

9. (1) 资源丰富, 有雄厚的钢铁工业和制造业基础;大量移民的涌入, 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战争的军事订货, 形成了广阔的市场, 导致美国造船业迅速发展。

(2) 美国劳动力成本上升, 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 造船成本增加;造船厂生产效益低下, 导致商业造船厂大量向外转移。

(3) 赞同。理由:美国经济发达, 创新能力强, 产品的品牌效益好, 有巨大的市场, 同时造船业的发展, 也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区位设计 篇6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于70到90年代,其理论重点是投资动机、投资决策和投资流向三个问题,其中,投资流向就是区位(投资地点)选择问题。考察所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区位选择问题。

1. 以区位经济学为基础的理论,以成本学派和市场学派为代表。

杜能(J.H.Thunen)等成本学派认为跨国公司进行区位选择的目标是成本最小化,由于各国的劳动力成本和技术水平不同,运输和通讯费用不同,相关产业发展水平也不同,使得在投资国选择时成本因素至关重要。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和勒施(A.Lorsh)的市场学派认为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运输成本已不再是决定选址的主要因素,产品的销售才是中心问题,因此,关税、自然资源、风险、行政手续都需考虑。

2. 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的理论,以内部化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代表。

海默(S.Hymer,1960)认为企业到海外进行直接投资的原因在于拥有特定优势,力图借此牟取更大的利润。凯夫斯(R.Caves,1974)、约翰逊(Johnson,1970)和巴克利(P.Buckley,1976)等对去进行补充,认为中间产品市场是不完全的,必须通过内部化来达到节约交易成本的目的。因此,那些造成市场不完全的国家正是对外直接投资应选择的投资区位。

真正将区位因素和对外直接投资结合,并明确提出来的学者首推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J.Dunning,1977)。他认为,区位因素是决定对外投资的充分条件,它不仅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而且也决定了它们对外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和国际生产的类型。

3. 以国际贸易学说为基础的理论,以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为代表。

小岛清(Kojima K)提出的该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己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在母国属于边际产业,居于比较劣势,而在东道国却拥有潜在的比较优势。因此,对外直接投资必然按照母国的边际产业顺序进行,投向在这些产业拥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国家。

通过比较以上理论,我们发现区位理论以东道国区位优势为出发点决定企业的投资地点,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以企业的自身优势为出发点,附带推导出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向。但这些理论都是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因此在指导沈阳市的对外直接投资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一些复杂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及流向仍然无法做出合理地解释和说明。

二、国内研究成果及评价

我国学者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发展的特殊性出发,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与产业选择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而从FDI区位选择本身来看,中国理论界提出的主要观点如下。

1. 就近基准。

认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初期的区位选择应遵循地理上的“就近原则”。“就近原则”,也就是考虑到东道国区位和投资国的地理距离因素。这一基准的本意是通过对邻近地区的投资降低经营风险。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地理位置因素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弱化。因此,地理相近将不再成为对外经济活动关系的主要依据。

2.“慢半拍”基准,或称“地区渐进原则”。

该基准强调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应当首先从那些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近或稍微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开始,随着投资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外直接投资能力的扩张,投资区位逐步向发达国家扩展。应当承认,这种按照东道国经济发展阶段确定区位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慢半拍”是一个仅仅适用于部分产业的区位选择思路,它将中国企业的FDI限制在有限的国际空间内,不利于架构多元化的FDI格局,不能作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普遍的区位选择基准。

3. 多层次或多元化区位选择思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对FDI区位选择的研究,一个基本的结论是架构一个多元化或多层次的FDI区位格局。可以说,实现FDI多元化或多层次化的区位格局,已经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FDI区位战略的基本出发点。问题在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不在于要不要实现投资区位的多元化,而在于如何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多元化区位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基本战略,是以合理区位选择为前提的,或者说是合理化区位选择的结果。

4. 有效资本型FDI的区位选择。

武汉大学的邢建国教授在其专著《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抉择》中,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提出“有效资本型FDI”理论模型(如下图所示),更加适合指导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所谓有效资本是指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效集合生产要素建构或进入跨国性行业增殖链的资本。不同时期、不同区位,资本有效性的衡量标准是各不相同的。“有效资本型FDI”区位选择应该综合考虑资本类型和东道国区位优势,由于有效资本型FDI的构成多元化,其选择的区位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布局。

区位设计 篇7

在关于居住区位的相关研究中,分析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是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制度与政策方面、住房制度以及城市规划方面的因素[13]。微观因素主要包括居民社会属性、收入、家庭生命周期、交通、环境、就业可达性、工作地等,事实上微观因素更直接更具体地影响居民居住区位的选择。因此,对微观因素进行研究,可以在优化城市居住区位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质量,使住宅开发与居民需求相吻合。

1居住区位概念和模型的认识

居住区位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杜德斌认为居住区位是住宅所在的空间位置[14];张文忠认为这种空间位置具有固定性和独特性,不同的居住区位价格不同[15];董昕指出居住区位不仅仅是指住宅空间中所坐落的地理位置,还包括该位置出行的便捷程度以及该位置对居住者产生的非经济方面的影响。总体来说,就是该居住区位的地理位置和在此进行日常活动所需的货币和时间成本,以及该区位的自然人文环境对居住者身心的影响[8]。

居住区位模型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它对估计影响居住区位选择的因素以及对这些因素如何进行权衡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国内仍然缺少对这方面的研究。帕利亚拉和威尔逊将居住区位模型分成三大类:1基于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居住区位模型;2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居住区位模型;3计量经济模型[16]。第一种居住区位模型起源于城市经济学理论,它受农业土地利用和租金思想的启发,理论核心是家庭在居住区位选择时需要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权衡。第二种模型的建立类似万有引力定律,主要来研究影响居民移动的因素和吸引他们的居住地的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三种居住区位模型来自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更明确地说是采用离散选择模型来研究居民居住区位的选择,它基于微观经济的随机效用理论,能够在家庭层面上来研究居住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离散选择模型方法的发展。

2影响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微观因素

居住区位选择的微观影响因素主要针对城市居民而设置,对城市建设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通过对相关文献总结得出,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居民在住房选择过程中考虑最多的因素是房价、房屋位置、交通便利程度、周边配套设施(尤其关注是否有适合子女的学校),而居民自身属性如收入水平、职业、年龄、教育程度等考虑很少[17,18,19,20]。由于城市的形成历史、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个性的不同,影响居民住房选择因素在国家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约瑟夫认为主要有四组因子影响居住区位的选择:居住单元的特点 (尺寸、设计、是否有停车场、噪音大小等);居住区位特征(本地区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质量、安全水平、购物和休闲设施、交通等);可进入性的特征(进入城市多种职能区、购物中心、工作地等的方便程度);居民个人特征(家庭生命周期、教育、 收入等)[21]。库马尔等采用叙述性偏好和显示性偏好数据,研究发现居住地到目的地的时间和成本、租金高低、家庭收入、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和邻里指数(是否走路能到学校、是否有好的环境)对居住区位选择有一定的影响[22]。

本文将影响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微观因素分为两种,共性因素和个性因素,其中共性因素主要是指居住 区位的因 素,个性因素 则与居民 自身相关。

2.1共性因素

2.1.1房价与居住区位的选择房价是居民在购房时考虑最多的因素,刘敬伟选择居住区和小学作为问卷调查地点,研究结果表明60% 左右的居民认为价格仍是现在和未来最重要的影响居住区位选择的因素,多数居民在自己的支付能力范围内选择实用性高的住房[23]。房价主要由房屋的面积和其坐落的地理位置所决定,这就表明当房屋的面积一定时,城市内不同的区位的房价也不相同。王玥等以沈阳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对住房价格距最近的城市中心的交通距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住房的价格受市中心的影响,即随着距市中心距离的减小,住房的价格增加[24],这和我国城市中房价空间分布规律相似。通常来说周边服务设施完善、靠近城市中心、文化和商业密集区的地段房价较高。

2.1.2可达性与居住区位的选择汉迪等表示可达性由潜在目的地的空间分布、每一个目的地的活动质量和特征所决定[25],即由进入一个特定地区的难易程度和地区的特征所决定。因此,居住区位的可达性由该位置的交通条件和进入城市公共设施的便捷程度共同决定[26]。可达性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影响居住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它很好地 解释了为 什么居民 喜欢居住 在城市中 心(因为它为接近 各种活动 机会提供 了一种潜 能)。苏鲁尔等通过计算达拉斯-沃斯堡地区的可达性指数,发现就业地、零售场所、公共停车场的可达性机会的确对居住区位的选择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就业地可达性机会对居民的影响更加显著[27]。在关于可达性的研究中,最多的是交通可达性和就业可达性的研究。

1交通可达性与居住区位的选择。交通可达性是居住区与外部联系的便捷程度,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目的地与居住地的实际距离,二是指交通工具的可获得性[28]。一个地区的交通可达性很大程度上影响居民进行日常活动的方便程度,因此一般有较近的公交站点、轨道站点的地区是居民的首选地。林瑜茂研究了上海市轨道交通与居民居住地选择的关系,表明城市外围区域居民喜欢选择轨道交通站点附近的住房,随着距轨道交通站点距离的增加,住房被选择的机会减小, 与此同时市中心的轨道交通站点对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大[29]。莫林等总结了布鲁塞尔地区关于居住选择的各种案例研究,发现这些研究都认为交通可达性机会的影响不明显,认为主要是居民支付得起多样的交通工具,但是对于依靠公共交通的居民来说情况就不同了[30]。事实上,方便快捷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居住区周围道路数量和公共交通线路数量)对居民的住宅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31]。吕顺[32],张文忠[33]研究发现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区的价值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地区交通可达性水平越高,其房价也就越高,与此同时一个地区交通设施的改善,可以提高居民对该区位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评价水平。潘达采用1998年和2004年曼谷的社会经济调查数据,采用双峰选 择模型 (Bimodle Choice Model) 研究交通轨道建设前后对居住区位模式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月收入高 者 (月收入大 于15 000铢)始终喜欢居住在城市外围,使用汽车进行通勤;不同点是在2004年,当引入轨道交通后, 中等收入者(月收入5 000-15 000铢)开始使用轨道交通,并搬到较原先远的地方居住[34],这也表明一个地区轨道交通的建设可能使居民离开现居地,重新选择居住地。此外赛蒙斯等采用离散选择模型来研究三藩市两性在选择居住区位的过程中对交通因素的敏感性,发现女性相比于男性对通勤时间更敏感[35],也就说女性更倾向于选择交通便利的居住地。

2就业可达性与居住区位的选择。就业可达性也影响居民居住区位的选择,地区提供的就业机会越多,人们选择在这里居住的概率也就越大。 杰西和钱德拉对达拉斯-沃斯堡的研究发现,就业可达性机会对高学历的居民的影响较大,对其他居民影响不 大[36]。现在,随着就业 流动性的 增强,双职工家庭的增多以及城市区域的分散,潜在工作中心的可达性在居住区位的选择 中变得重要。居民在选择居住地和考虑通勤时间时,同时考虑现工作地点和潜在的工作地的可达性。罗德里格兹等人通过控制重要的家庭和邻里属性,采用离散选择模型来研究北卡罗纳州-梅克伦堡县地区就业分中心地区对居民居住区位 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高收入的家庭,进入最近的就业分中心及累积进入所有就业分中心和居住区位选择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对于中等收入的家庭,进入最近的就业分中心对居住区位的选择影响不大,但是累积进入所有就业中心对选择有显著的影响;对于低收入家庭,他们尽可能选择靠近最近的就业分中心同时更靠近所有的就业 中心[37]。

2.1.3环境与居住区位的选择居住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比如光照情况,污染程度,住宅所处的山水形态等。现在, 随着城市污染的日益加重以及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与享受使得居民对居住环境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环境因素在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刘长岐等研究发现随着北京市空气质量的下降,城市居民逐渐开始选择在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的小区购房[38]。亨特基于1 277个家庭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获得的数据建立一个Logit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气质量对居民选择有相对较大的影响,这些家庭愿意权衡市政税的增加和通勤时间的 增加,以获得降 低恶劣空 气质量的 频率[39]。同时城市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对住宅区位的影响也较大,一般家庭会选择地势平坦的地区居住,方便出行,然而对于有钱人建别墅一般选择在山区城市中较陡峭的地段,因为这种地理位置具有的孤傲性和排它性恰好显示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40]。人文环境主要是住宅区的居民属性、公共安全、公共服务设施等。格莱泽[41]和朵拉[42]指出,在发达地区,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环境对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盖达的研究发现, 在布鲁塞尔周围环境安静、安全、交通量低的地区更加吸引居民,此外儿童可以安全的在街上玩耍也是家庭选择居住区位重视的因素之一[43]。现在,随着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居民倾向于选择在教学质量高的学校附近居住[44]。总的来说,居民都倾向于选择环境优良、治安良好、基础服务设施完善的居住区。

2.2个性因素

2.2.1居民收入差异与居住区位的选择居民在进行居住区位选择时,在支付能力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决策。低收入家庭的选择范围最小,以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为主;中等收入家庭会对居住的面积和环境等有所考虑;高收入家庭可以最大限度地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居住区选择。现实生活中,同一收入阶层的居民在消费观念、行为态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他们对住房区位的选择也具有相似的倾向性。郑思齐等通过建立支付意愿梯度模型和区位选择模型,利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详实的社会调查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表明,高收入群体仍倾向于居住在距离市中心较近的位置,但是低收入阶层,受经济的限制,多会选择房价较低,出行购物和上班都较便利的地区[45]。

实际上,早期伯吉斯和霍伊特的居住区位理论就是从收入差异的角度来研究居民居住区位的选择。二者都认为,随着大城市的发展,高收入者多搬到新建的城市外围环境较好的新住宅,低收入者居住在他们搬出的离市中心较近的老住宅区。这主要是由于西方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出现了大量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而郊区也可以提供完善的服务设施和就业, 及公共交通发达和家庭汽车的拥有量多,因此高收入家庭一般选择居住环境质量良好、房屋面积相对较大的郊区。正如皮特等认为西方国家居民搬到郊区居住主要原因就是交通的发达和便利, 以及城市中出现的社会经济问题[46]。然而在我国由于市中心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商业服务业高度集中,高收入阶层偏好在距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居住。例如在上海,高收入住宅主要分布在地段景观资源好、历史文化价值高、高起点成片开发地段以及市中心繁华地段,低收入住宅主要分布在老城厢、旧城区、旧工业区、设施不完善交通偏远的郊区[47]。

2.2.2居民社会属性差异与居住区位的选择居民的社会属性主要是指居民的教育程度、职业、 民族和宗教,出生及生长环境等,居民社会属性的不同会导致其对居住地的选择不同,如王铮等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在居住选择中更注重距交通干道、学校和公园的距离,而房价、距市中心、购物中心和医院的距离关注程度较低[48]。一般来说,从自身安全和心理需求出发,具有相同社会属性的居民倾向于选择特定的居住空间。然而张文忠通过问卷调查对北京市内部居民居住区位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职业居民在宏观居住区位选择偏好上趋于相似,职业对居住区位的选择更多地反映在微观层面上,总的来说个人属性与居住空间偏好之间基本独立[49]。

在居住区位选择研究中,生态学派强调居民的社会特征对特定区位形成的影响。伊文思在1985年出版的《城市经济学》中指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志向相同的人倾向于居住在一个地区,而且需要类似服务的人通常居住在一起, 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突出[50]。行为地理学认为,家庭在做居住区位决策时,家庭的社会地位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特别是在一个社会分层严重的地区,社会分层可以来自于任何形式的分化(能力、 财富、知识、文化等),但住房和区位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51]。在选择居住区位时居民对地区历史和文化的认知在做决策时同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国家,与文化、宗教等相联系的因素和情感在解释居住选择是不可忽略的[52],因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形成的居住分离现象,在旧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中有十分明显的表现[40],如在北京,位于宣武区的牛街一直是回族居民的聚居地。在西方国家,由于种族之间的相互排斥十分激励,相同种族或国籍的人居住在一起,在特定的地域内形成界限分明的少数民族居住区。斯图尔特和加里以洛杉矶为例,对非洲黑人移民家庭和白人家庭居住区位的地域分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洲黑人移民家庭倾向于居住在市中心,而白人家庭倾向于居住在郊区[53]。

2.2.3家庭的生命周期与居住区位的选择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54],不同发展阶段的家庭由于生活和心理需求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居住区位。罗布森[55]基于市中心处于衰落阶段,环境恶化,房价便宜的前提下得出,青年型家庭日常社交活动较频繁,喜欢出行方便靠近市中心的位置居住,因此他们的住房面积一般较小;中年型家庭相对富裕,对居住面积、住宅环境、特别是子女上学条件等要求较高,一般选择城市比较好的住宅区; 老年型家庭社会活动范围相对较小,趋向于选择贴近自然、价格便宜、邻里关系和睦和社区文化生活丰富的住宅区。然而罗布森住房区位选择模式只反映了一般情况[56],比如许多青年型家庭为了靠近父母居住,会选择离市区相对较远的住房。 如刘旺采用采用比奇的分异度指数和GIS分析方法对万科青青家园调查发现年轻型家庭由于文化程度普遍较高,收入较高,大部分拥有私家车, 因此居住区位的选择外移的趋势[57]。王益洋通过对上海市的调查研究表明,市中心区人口平均年龄大,边缘区人口平均年龄小,原因是城市边缘新建了许多住宅区,住房面积大,环境质量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因此许多青年夫妇会选择离开父母,居住在边缘区。而老年人熟悉原有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加上家庭住房和社区环境成为主要的活动空间,则仍多愿 意留在市 中心区[58]。 此外,梁丹等通过对郑州市8个城区居住空间分布现状和城市居民个人居住区位选择进行调查,表明不同年龄和家庭结构的居民对居住空间的选择存在趋同性[59],也就是说年龄和家庭构成对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不明显。

2.2.4工作地与居住区位的选择沃德尔认为工作地决定了家庭对具体区位的选择[60]。陈等人的研究发现工作地的距离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居住区位选择的因素[61]。劳瑞认为家庭到工作地之间的 花费是解 释和促进 家庭区位 分布的原 因[62]。同时有关研究显示,居民在选择住房时会着重考虑该位置到工 作的时间 和距离[63,64]。陈科等基于分层Logit(Cross-nested Logit)模型建立了居住区位和通勤交通方式的组合选择模型, 以《成都市综合交通调查报告》(2010)全市200家企事业单位的5 000名就业员工的调查为数据来源,结果表明:就业者在选择居住区位时,会综合考虑通勤成本和居住成本,且多数人更愿意居住在离就业地近的地方,但对于收入高且有私家车的就业者来说他们的选择范围更加灵活。此外女性同男性相比,她们更希望通勤时间较短,对工作地的选择会更接近居住地。家庭责任假说”(Hou sehold Responsibility Hypothesis)认为女性要承担更多的家庭工作和照顾孩子,因此女性的通勤时间要比男性短。而许多研究都证明了家庭责任的性别差异是造成通勤时间差异的重要原因[66]。

阿伦索,米尔斯和穆特的经典模型所关注的基本问题就是,居民对住房支付意愿的高低很大程度上由居住地到工作地的时间和距离所决定, 居民对离工作地点较近的居住区位支付意愿偏 高。阿伦索[4]的经典住宅区位选择理论,是基于消费者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假设的前提下从城市内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关系研究 住宅区位问题,称之为“互换论”。他指出在单中心城市中(所有的工作都在市中心),在经济能力范围内,家庭在居住成本和通勤成本之间选择效用最大化的住房,两者之和最小才是最佳的区位,通勤成本会随着距市中心距离的增大而增加,而住宅价格距离市中心越近越高。之后米尔斯和穆特在细节上对阿伦索的模型进行了一些修正和改进,形成了米尔斯-穆特 (Muth-Mills)模型[67]。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当富人搬进城市内的废弃地区,翻新和居住在那里时(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后来被称为绅士化(中产阶级化)[68]),该理论已经无法给出满意的解释了。里维拉等采用非集计算模 型(Disaggregate modeling)的方法来研究大马尼拉双职工家庭的空间行为和模拟他们的选择行 为,研究结果证实在大都市确实存在郊区化的模式,更多的家庭在居住区位的选择中愿意权衡更长的通勤距离,也就是通勤时间[69]。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互换论的思想是正确的,但它缺少考虑居民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偏好对居住区位选择产生的影响。

此外,性别也是一个影响居住区位选择的因素,女性一般喜欢在靠近市中心的位置居住。虽然中心区的房价高、居住空间较小、环境质量较差,但是由于 市中心基 础设施建 设比郊区 完善[70],所以大多数中国城市女性居民都觉得选择在城区中心居住会比在郊区更加方便。

3影响因素和居民实际选择之间的关系

家庭居住区位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一系列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对不同的家庭来说重要程度是不同的[71]。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同时各种因素不是独立地起作用,往往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但居民在区位选择过程中也不可能兼顾所有方面,因此要在许多因素之间进行权衡,毕竟一套住房不可能满足所有居住偏好[72],家庭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偏好,进行收益和成本的权衡[73]。其中最经典的权衡理论是阿伦索的关于居住成本和通勤成本之间的权衡,布鲁克纳等在该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城市设施因素,这使得居民在选择住房的过程中还要考虑该位置到城市设施的可达性,居民在这些因素之间寻求平衡[74]。埃普尔等认为居民在选择居住区位时在住房成本和城市公共品之间进行权衡[75]。韦克利等提出居民在居住状况(是一种和住房相联系的社会期望,如对宗教、 环境、文化的期望)和住房质量(住房的物理的、可测量的状况)之间进行权衡[76]。克兰等学者考虑到就业位置在未来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时居民就要关注长期的利益,也就是在居住地到当前工作地的距离和到未来工作地的距离之间进行权衡, 选择最适合的区位[77]。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更加注重游憩活动和环境质量的问题。研究者开始关注居民在住房成本和附近休闲设施之间选择的权衡、可达性(包括到工作地、商场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和居住环境质量之间选择的权衡,可达性和住房成本之间选择的权衡等问题。此外由于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家庭生命周期、性格特质的不同及变化,他们对住房的偏好也会随之不断变化[78]。但最重要的是,居民只能在支付能力范围内选择效用化最大的住房。

4结语

立足区位特点 夯实北京预防 篇8

与各地检察机关相比,北京市检察机关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数量并不多,但是大案要案所占比例很高,这是北京地区查处职务犯罪案件的一个突出特点。从近年查处的案件来看,职务犯罪发生了一些变化,显示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贪污案件比例下降较多,二是受贿案件比例增加较快。这些变化说明,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经费管理制度越来越健全,贪污的机会下降了,但受贿的手段却更加隐蔽。从北京地区来讲,职务犯罪发生比较集中的行业也有一些变化。过去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和医药卫生领域,现在学校和科研机构发生职务犯罪案件的数量呈现增长趋势。此外,涉农方面的案件过去比较少,涉案数额也不大。现在,国家不断加大涉农资金的投入,而基层官员的素质以及对资金的管理却跟不上,这个领域已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区。本次很高兴与预防专刊合作,并诚邀几位区院的检察长,就各自的区位特点,探讨如何做实做好北京的预防工作。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铁路运输分院检察长 高二江

近年来,中国铁路建设飞速发展,连通了大江南北,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提升了人民生活质量。铁路建设技术先进,资金巨大,成果显著。但是,隐藏在光环背后的权钱交易逐渐浮出水面,民众对铁路建设的关注度逐步提高。作为首都铁检机关,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保护铁路资产和建设资金的安全,维护铁路安全稳定和正常生产秩序。近几年,我院深入开展对北京铁路局管辖内工程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我们认为“预防在前,查办在后,源头预防和同步预防相结合”,才是保证铁路建设领域减少职务犯罪的有效手段。一是铁路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必须要取得路局党委的支持,在纪委监察以及建设部门的配合下,才能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二是促动铁路局开展确保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工程安全、干部优秀的“平安工程”活动,通过廉政法制宣传教育等手段督促广大干部养成“我要预防”的主动意识,在建设领域形成全民预防的企业廉政文化;三是以物资采购等重要环节为切入点对重点建设单位进行专项调研,查找风险点制定防范对策,为顺利完成建设任务提供廉政保证;四是预防要从开工前,渗透到施工中,延续到施工后,成为常态预防,对工程主体、资金和质量同步跟踪,有法律的威慑力才有工程的平安;五是将定人、定期、定时联系等动态预防方式全面融入建设领域预防工作中来,提高预防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王 伟

200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后海淀区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地处这样一个科技资源、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特殊区域,我院紧密结合区域特色,结合办案,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职务犯罪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同步预防、专项预防和个案预防工作,充分运用预防调查、预防咨询、预防建议等手段,认真分析海淀区职务犯罪现状、特点、原因及其规律,及时向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提出对策建议,为区域经济发展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近年来,我院预防部门共向有关单位发送检察建议100余份,举办以教育领域、工程建设领域、渎职侵权、贿赂等犯罪为主题的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展览7次,受教育人数达58万余人;与国有企业、科研院校、金融机构、行政执法部门等60余家单位建立预防职务犯罪长效机制;先后在征地拆迁、涉农惠民、科研经费管理等领域开展专项预防;积极推行廉洁准入机制,为辖区相关企业和个人提供行贿档案查询3405次。今后一段时期,我院将继续围绕“十二五”时期中关村重大部署实施、重大项目落地和重要产业优化升级,高度关注核心区建设重点领域和项目的公共资金使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项目实施、审批环节,积极探索在非公领域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开展职务犯罪预防,为核心区建设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诚信的发展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王向明

昌平区作为中关村核心区和北部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城一区一基地”等多个重点功能区已同时进入全面建设期,经济正进入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发展任务异常艰巨。对此,我院紧紧把握区域发展对检察职能的需求,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方式,主动协助各级党委、政府,净化和保障投资环境,在重点投资项目中开展专项预防工作。如,未来科技城建设项目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通过建立检察联络室,为服务国有企业经济发展搭建了一个有益平台;通过建立“检企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机制”,推动未来科技城建设公司自身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建设;通过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同步预防,服务保障15家央企建设项目顺利落地建成;通过与入驻未来科技城的15家央企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有效整合大型国有企业反腐倡廉经验,为企业相互学习借鉴提供了机会,也丰富了检察机关预防工作经验。我院将从大局着眼,通过综合运用各种预防手段,服务和保障重点工程的投资安全、干部安全,努力将未来科技城打造成为“廉洁之城、和谐之城”。在深入推进重点工程专项预防的同时,积极推动党委领导下的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建设,致力于社会化预防大格局构建,举全区之力显著提升预防工作的影响力和执行力。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在促进市场廉洁准入和诚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区委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名义,在全区范围内下发《昌平区建设工程及政府采购领域廉洁准入管理暂行规定》,努力从根源上遏制商业贿赂,净化市场环境、保障投资安全。同时,我院将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加快工作节奏,为区域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司法支撑,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效果,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說明:“三城一区一基地”即未来科技城、沙河大学城、昌平新城、北京科技商务区、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蓝向东

区位设计 篇9

文科组

地理

周伟

一、课标解读

课标: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课标内容解读:“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就是要列举出各个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各因素是从哪方面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

二、教材分析

1、本课处在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联系”的第一课时

2、本节课的学习是探讨下一部分“农业地域类型”的基础,还对后面学习“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类型”及“地域联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1、有的学生对农业的理解只是限制在种植业这个狭义的定义内;

2、根据初中的地理学科的学习对农业生产活动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未深入地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对农业生产进行分析。区位的概念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学生对于布局可能有所理解,但对于区位却并不熟悉。

3、学生只是农产品的消费者,对农业区位因素的理解不深;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理解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学会判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使学生理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人类可以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实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农业的美好,热爱农业,尊重农业生产

2、让学生树立人类改造自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可1

持续发展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

农业区位因素

六、教学难点

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七、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活动教学法,PPT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投影仪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屏幕上连续出现各种农作物及农业活动的图片,每张图片上有一句诗句,邀请学生配乐诗朗诵:

它是我们的生存之本,是一种绿色、一种清新 广阔无边的草原,牧群就像散落的点点繁星 那一片金黄,装扮着油菜花开的季节 还有,那向日葵盛开的芬芳 紫色的,是薰衣草的浪漫

绿绿的稻田,是希望的港湾,是希望的色彩 波光粼粼的水田,映射出一片宁静

那是梯田吗?一缕缕优美的弧线,勾勒出人间最美的画卷 插秧的季节,劳动着,美丽着 那点点的雨露,是生命的印记 即将成熟的水稻,孕育着沉甸甸的希望 农业,是如此美丽

引导学生感受美丽的农业,从而感知从事农业活动是非常光荣的,从事农业活动的农民是值得尊敬的,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讲授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跟农业有关,请大家看到书本P48页,农业的区位因素,在开始学习之前,我们先要弄懂两个概念:什么是农业?什么是区位? 请学生回答问题

生:略

师:结合我们发的导学案的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部分的知识进行学习,把导学案上的相应题目完成,时间为五分钟。

【讨论】学生六人为一小组,合作讨论,分工完成问题,将你们学习中遇到的疑问进行探讨,没解决的问题组长记录好,准备质疑。(讨论时间五分钟)探究活动一:让学生学会分析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1、2、3、4、5、6、7、8、我们国家南稻北麦、东耕西牧的农业布局能不能对换过来,为什么? 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我国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什么也能发展种植业?

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横断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随海拔高度而变化,受什么因素影响? 以前北方一到冬季,每家每户都要购买几百斤甚至几千斤大白菜存在家里,现在再也不储存了,为什么?

为什么以色列能在沙漠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的一些耕地经历了下列变化:1984年,水稻田→1995年,甘蔗地→2000年,鱼塘→2004年,花卉,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探究活动二: 学生自己从材料中找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提高分析探究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人地思想。探究活动三:

提高学生区位分析能力。

【展示】学生上讲台把自己的探究内容的答案抄到黑板上 【点评】各小组学生按照先后顺序,进行点评。

学生六人为一小组,合作讨论,分工完成问题,小组代表登台阐述观点和论据;其他小组补充、修改。教师指导点评。

【能力提高】从这节课中我们可以学到,要分析一个地域的农业区位因素必须从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也要从3

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去考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发展科技、关注市场,才能走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学以致用】请同学们分析自己家乡的农业区位因素,为自己家乡的农业发展出谋划策。【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本人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在准备课件以及上竞赛课的过程中自己收获很多,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具体有以下几个收获:

一、新教学模式的收获。这次教学过程中第一次尝试使用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体会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加深了对没个教学环节的理解。感谢评委组老师对于“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锻炼了学生能力”的这些鼓励和评价。

二、加强了自己对于农业区位因素的认识,备课过程中对本节课中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国旅游就业区位商时空结构研究 篇10

一、区位商模型及研究设计

(一)区位商模型

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简称LQ),也称生产的地区集中度指标,常用于确定一个地区某一部门的专业化水平。区位商通过各产业部门在各地区的相对专业化程度能间接反映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结构和方向[5]。常用的测定区位商的指标可以是产值、产量、就业人数、固定资产等。用就业人数来计算出的区位商,称为劳动力集中度,计算公式如下:

当LQ>1时,表明A产业在该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属于地区专业化部门;当LQ<1时,表明该地区A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低于全国;当LQ=1时,表明该地区A产业专业化水平与全国相当。LQ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产业集聚程度越高。

(二)研究设计

在旅游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对不同地域旅游部门的旅游收入区位商进行了论证。如王娟等(2007)运用区位商模型探讨了安徽旅游星级饭店的地域差异[6];黄静波(2006[3],2007[7])基于区位商模型等经济基础方法分别对湖南省和长沙市的旅游饭店业的优势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产业区位商计算结果,张广海等(2008)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评价[8];邢珏珏等(2005)基于区位商分析了我国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特征[9]。本文将基于国内总就业、第三产业就业视角分析中国旅游就业区位商时空结构,以探讨中国旅游就业在就业结构中的地位及其空间差异。根据统计数据可获取性及一致性要求,选取《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1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6年)》中31个省区相关数据作为区位商计算数据来源(2000年旅游就业人数包括旅游饭店、旅行社、其他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等三个部分,对应于2005年的星级饭店、旅行社和其他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等三个部分旅游就业者)。基于总就业及第三产业就业视角的中国旅游就业区位商计算公式分别采用公式(2)与公式(3)进行:

二、中国旅游就业区位商的时空结构

(一)基于总就业视角的区位商时空结构

基于总就业视角分析中国旅游就业区位商时空结构,可以发现旅游就业在总体就业结构中区域时空差异及旅游业集聚的区域时空差异。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旅游就业的区位商空间结构中,北京、天津、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西藏、新疆等12个省区区位商大于1,说明这些省区从旅游就业角度来看,具有一定发展优势,产业集聚特点明显,其中北京、上海、福建、广东等四省市区位商分居第1至第4名。2005年旅游就业的区位商空间结构中,区位商大于1的省区为北京、天津、辽宁、山西、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西藏、新疆、内蒙古等12个省区,其中北京、上海、海南、广东分列前4名。综合2000年与2005年旅游就业区位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如下中国旅游就业区位商的时空结构特点:

1.基于总就业的旅游就业区位商大于1的省区集中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较少,其中中部地区又比西部地区少。2000年区位商大于1的省区有9个位于东部沿海,西部有2个,中部仅1个;旅游就业区位商的这种空间结构,总体上在2005年依然没有改变,只是中西部地区区位商大于1的省区有所变动。

2.基于总就业的旅游就业区位商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东部沿海省区旅游就业区位商逐渐降低,而中西部地区旅游就业区位商逐渐上升,其中西部地区旅游就业区位商上升更快。除辽宁、海南、浙江等省存在一定幅度的上升外,东部地区旅游就业区位商下降快的有:北京(10.21→5.01)、上海(5.70→3.53)、福建(5.47→1.06)、广东(4.72→3.04)。虽然中西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区旅游就业区位商小于1,但都不同程度地上升了;其中增长较快的有:河北(0.32→0.84)、内蒙古(0.44→2.99)、四川(0.45→0.92)、云南(0.57→0.90)、西藏(1.50→2.43)。

(二)基于第三产业视角的区位商时空结构

基于第三产业视角分析中国旅游就业区位商时空结构,可以判别各省区旅游就业在第三产业就业中的贡献大小及区域集聚程度。表2显示,在2000年,基于第三产业的中国旅游就业区位商结构中,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南、西藏、宁夏、新疆等10个省区的区位商大于1,说明这10个省区的旅游就业在整个第三产业中具有较大的优势,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2005年,基于第三产业的中国旅游就业区位商空间结构中,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云南、西藏、新疆等14个省区的区位商大于1。综合来看,基于第三产业的中国旅游就业区位商时空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区位商大于1的省区集中于东部沿海与西部地区。在2000年,基于第三产业的中国旅游就业区位商大于1的10个省区中,有7个位于东部沿海,3个位于西部地区;而到了2005年,东部沿海有8个省区,西部地区有4个省区,中部地区仅2个省区。

2.东部沿海地区区位商大于1的省区大多存在区位商下降的趋势,但中部地区区位商大于1的省区个数则明显增加。区位商下降明显的省区有:北京(5.02→2.29)、上海(3.55→2.04)、江苏(1.01→0.87)、福建(5.25→1.06)广东(3.98→2.62)等5个省区,但浙江(0.91→1.93)、海南(2.50→3.04)等两省区位商明显上升了;中部地区的河北(0.34→1.07)、山西(0.68→1.09)两省,是区位商增加最快的省区,其区位商到2005年均大于1,成为全国第三产业中具有一定程度集聚的产业。

3.西部地区区位商大于1的省区中,除宁夏(1.04→0.97)的区位商略有下降外,其余的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

4.中西部除安徽(0.57→0.46)的区位商略有下降外,大部分省区旅游就业区位商上升,特别是四川(0.48→0.90)、云南(0.92→1.38)、河南(0.20→0.48)、江西(0.19→0.47)等省区上升显著。

三、结论与讨论

1.从空间结构来看,东部沿海省区是旅游就业主要集聚区,其专业化水平从区位商的大小可以得到明显的反映。从区位商演变的视角来看,东部沿海省区无论是基于总就业还是基于第三产业,除海南、浙江、辽宁等省区外,其它省区的旅游就业区位商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一方面与海南、浙江、辽宁等省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得到释放有关,另一方面,又因为全国其它地区省区的优势旅游资源得到开发而导致沿海省区旅游就业优势地位下降。

2.中西部地区省区的旅游就业区位商不断提高。从总就业角度看,西藏、新疆两省区专门水平较高,其区位商连续稳定在1以上,而云南、四川、内蒙古等西部省区的区位商上升最快,这说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逐渐转化成为了产业优势,并进一步转化为就业优势,中西部省区旅游就业在总就业结构中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从第三产业角度看,中西部省区旅游就业在第三产业中潜在优势明显,西藏、新疆、宁夏等省区区位商稳定在1或者1以上,山西、河北、四川、云南、河南、江西等省区区位商大幅上升,其中山西、河北、云南等省区的区位商更是上升到1以上,可见中西部地区旅游就业在第三产业就业中具有较强的优势,这也表明近年来的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措施为旅游就业功能的提升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厉新建,可妍.国外旅游就业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32-37.

[2]胡小纯.刘小燕.国内外旅游就业研究综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3):81-86.

[3]黄静波.湖南省旅游饭店业的优势特征比较[J].地理研究,2006,25(6):1115-1124.

[4]高伟洁.基于就业结构特点的旅游就业拓展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5):43-48.

[5]苏东水.产业经济学[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99-301.

[6]王娟.安徽省旅游星级饭店地域差异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2(1):88-94.

[7]黄静波.长沙市旅游饭店业相对优势特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5):145-148.

[8]张广海.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评价[J].山东经济,2008(2):145-148.

上一篇:中考测试论文下一篇:虚拟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