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国留学生十篇

2024-05-21

高校外国留学生 篇1

关键词:地方高校,人性化管理,留学生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来华留学生的数量正在逐年增长。目前的国际形势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地方高校为了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加快国际化进程, 积极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 不断拓展留学生招生渠道, 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

1 地方高校开展留学生教育的意义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来华留学生教育, 把它看成是国家外交政策的一部分和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 更把它看成是促进我国改革开放, 增进与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 利于吸收和利用国外智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利于促进国际间理解并维护国际和平环境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留学生教育是我国实现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形式, 对我国的经济、文化和外交工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教育效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甚至国家声誉。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环境下, 接收外国留学生人数的多少、层次的高低, 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地方高校发展留学生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办学的国际化, 提高地方高校的知名度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多元文化的校园有利于增强地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国际意识。

2 地方高校外国留学生人性化管理的意义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 地方性高校的规模和数量发展迅猛, 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地方高校大多是分布在省会之外的地市级城市的本科院校。知名度、学术声誉与重点大学相比处于劣势地位, 大多数地方高校既不处在省会城市, 也不处在旅游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其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这决定了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与知名高校和省部级重点院校的差异性。也决定了地方高校在日趋激烈的招收留学生竞争中的严峻性。地方高校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留学生市场取得一席之位, 保证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就应该在留学生管理上突出人性化管理。留学生管理是留学生教育的基础性工作, 是来华留学生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 离开人的全面发展, 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的全面发展, 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就是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 一切为了人, 一切服务于人。[1]

对外国留学生人性化管理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以外国留学生群体为工作重心, 不仅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出发, 而且也从被教育管理者的角度出发, 以双向的视角或换位思考, 研究外国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更多地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个性特征, 以理智、尊重、关心的态度, 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管理。[2]

人性化的留学生教育管理, 并不是不要规章制度, 也不是要放弃民族自尊, 而是要承认差异, 不强求一律。

3 地方高校留学生管理人性化具体做法

3.1增强服务意识, 生活上细微关怀。3.1.1地方高校因为留学生数量不是很多, 我们更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 使留学生有一个优良的学习、生活场所。我校近年为留学生提供了新的宿舍, 配置先进, 设施齐全, 大大改善了留学生的住宿条件。留学生教室也都配置了多媒体设施、新的课桌。良好的居住、学习环境, 留学生到校后, 有宾至如归的感觉。3.1.2留学生初来中国, 感觉最困难的是刚刚入学的一段时间。语言交流存在障碍, 对留学国家的国情、文化不了解, 饮食、住宿都不习惯, 又没有朋友, 深刻地体会到在异国他乡生活的诸多不便和不适, 真切地感受到难耐的孤独和寂寞, 他们迫切需要的不只是舒适的生活和安静的学习环境, 更需要一种人文关怀, 尤其是年纪稍小的学生。留学生刚刚入学的一段时间, 我们会安排专门人员帮助留学生熟悉新的校园生活。介绍学校及周边环境。新留学生刚到校, 饮食不习惯, 胃肠不好, 会影响上课学习。我们通过了解已入校的留学生, 知道他们比较喜欢吃我校周边清真饭店的兰州拉面, 食堂的扬州炒饭、饺子、广东煲仔饭等食物, 可向新来的留学生推荐, 使他们早日在饮食上适应。3.1.3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 刚到中国, 对所处城市的气候可能不适应。比如我校, 地处粤北山区, 温差比较大, 留学生刚开始不习惯, 说这里的天气“奇怪”。我们在留学生宿舍一楼大厅, 比较醒目的地方, 每天都公布天气预报。在天气变化的时候, 留学生管理人员也提醒留学生, 特别是年纪小的留学生, 及时增添衣服, 注意防寒保暖。天冷的时候, 给留学生加棉被。注意观察生病的同学, 去宿舍探望, 带学生到医院看病。特别是刚到中国的留学生, 有病往往不去医院, 服用从自己国家带来的药。这些药往往并不对症。我们就要耐心说服生病的留学生去医院看病。总之, 我们管理者要本着服务的理念, 切实关心留学生的身体健康。3.1.4在作息时间方面, 有些留学生在国内过惯了夜生活, 有晚睡晚起的习惯。来华后, 他们对学校的作息时间不适应, 上课迟到、缺课现象普遍存在, 妨碍正常教学。试图短时间内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非常困难, 需要有一个转变和适应过程。我们尝试着在第一个学期安排课程时, 尽量第一节课不安排。以后, 学生逐渐适应中国的上课时间了, 再逐渐安排第一节上课。3.1.5做好迎来送往工作, 地方高校一般地处中、小城市, 没有机场, 交通不方便。到我校学习的留学生, 我们会派人专程到广州机场去迎接, 离校时设宴欢送。这样做会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关怀。3.2以人为本, 个性化管理。地方高校的留学生基本上以短期生为主, 短期生的特点是停留周期短, 流动快, 来源复杂, 年龄差异较大, 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宗教信仰、来华目的, 汉语水平和对中国的了解程度各不相同, 相对于学历生来说, 问题肯定要多, 管理难度要大。因此, 管理人员更要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 心理素质, 职业道德, 不断提高国际视野和法律意识。善于与留学生交朋友, 建立友谊。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及沟通技巧。3.2.1由于留学生入学时间不一样, 学习期限不一样, 流动性很大, 汉语水平不同, 来自国家不同, 年龄差距较大等等, 这就要求留学生管理者要以人为本, 认真研究留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 更多地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个性特征, 与学生多进行沟通。要学会换位思考, 要注意从留学生的心理角度考虑问题, 要注意认识、研究留学生的各种心理变化。3.2.2作为一名从事留学生教育的工作者, 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工作鲜明的涉外性。对待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学习的留学生, 不论国别, 性别, 种族, 信仰, 我们都要一视同仁, 不偏心, 不偏爱, 不歧视, 决不能凭个人的喜好或感情用事。真心关心, 帮助, 爱护他们。由于文化上的差异, 价值观念, 生活习惯不同, 留学生可能会对我们的一些制度, 生活条件等有不同的认识。因此, 定期、专门地召开留学生代表座谈会, 研究解决留学生生活, 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及时解决。3.2.3对留学生教育管理中, 注意针对不同国家的民族和文化特点, 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 收到了较好的管理效果。比如, 欧美学生比较注重以自我为中心, 凡事都喜欢问为什么, 我们就尽量向他们提供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和德国、英国留学生交往, 则应比较谨慎, 注意说话的准确性和语气。日本学生尊师懂礼, 易于管理, 但比较拘泥于细节与小事, 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足够的细心和耐心。韩国学生比较熟悉中国的人情世故, 在一些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时常常会提出通融的要求, 就需要我们在坚持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前提下充分予以解释和说服等,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2]3.3丰富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内容, 组织各种健康有益活动。留学生来自异国他乡, 生活在一个文化氛围迥异的环境中, 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挫败感, 缺乏性心, 严重者甚至产生心理危机。因此, 留学生管理者要丰富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内容, 组织各种健康有益活动。3.3.1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经常组织留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有益的文化交流活动。例如:举办中国文化讲座, 学习中国歌曲, 学习中国书法, 学习中国功夫等。组织留学生在市内或去外地参观博物馆, 历史名胜古迹。这不但能增强留学生学习的动机和信心, 也能加强留学生对中国友好的感情, 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校园建设。3.3.2旅游是一种走出教室学习和运用语言、了解中国文化的理想途径。来到地方高校学习的留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投身到了旅游者的行列之中。地方高校所处的城市, 一般都是中等城市, 没有大城市的繁华, 所以留学生往往出外旅游的次数比其他高校更多。做为地方高校的留学生管理者, 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 对于留学生有时利用休假时间外出旅游没按时返回上课, 给予适当的照顾, 但是前提条件是要事先请假, 而且原则上耽误上课时间不能超过三天。事实上, 留学生旅游回来, 感受都颇多, 为中国的美丽风光, 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折服, 这种眼见为实的感觉, 胜过我们的讲解。3.4做好文化沟通工作。管理者要善于进行文化沟通, 由于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大洲的不同国家, 他们在民族、语言、宗教信仰、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会影响彼此间的和睦相处, 来自各国的不同文化也时有冲突和摩擦。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在对外国留学生的管理上必须充分考虑并积极应对由此产生的种种问题。这涉及到方方面面, 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3.4.1在理念上必须尊重和包含不同文化的存在。在千差万别的文化习俗中。总有一些为各种文化所认同的道德标准。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的教育思想。这个思想很快被世界各国所认可。由此可见, 道德素质教育的思想与实践对中西方来说, 都是永恒的主题。所以我们要抓住不同社会制度下共同的或近似的内容对留学生加以积极的引导, 进行思想道德教育。[3]3.4.2管理者多与留学生沟通与交流。在沟通中增进理解, 在交流中建立友谊。多举行一些中外学生共同参加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 使留学生之间, 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多, 使我们的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感染留学生。当留学生的交际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留学生时, 他们的事业也会变得开阔, 他们对学校、对中国的情感也会随之增加, 通过活动使其在活动中感受学校的温暖, 感受集体的关爱, 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感受中国人民的热情与友好这就需要管理者细心观察、认真分析, 深入做好文化沟通工作,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 使学生在尊重别人文化心理的基础上, 相互理解、相互宽容, 平等对话, 和睦相处。

综上所述, 地方高校在留学生管理工作中, 只有深入扎实地工作, 结合实际研究和探讨适合自身的方法, 才能使留学生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这前所未有的发展留学生教育的新机遇下开创地方高校来华留学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覃世琦.论以人为本与高校学生管理[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 (6) :1-2

[2]宫兴林, 章燕.加强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北京教育, 2006 (5) :

高校外国留学生 篇2

所谓外国文学,就是指中国文学之外的世界各国文学。长期以来,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文系都普遍开设外国文学课程,在培养方案中属于核心主干课程。该学科的建设分为两个阶段:建国以前,我国高校的中文系学生(即国文系)并不开设外国文学,核心课程是以“国学”为中心的课程。其他国家的语言和与之相应的国别文学则由外文系开设。1952年国家大规模调整高等院校院系设置。在随后的教育部制订的师范院校中文系新的教学方案中,外国文学被规定为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必修课,自此,外国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了中文系的课堂。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交流更加便捷和深入,单纯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1998年教育部在中文系专门设立了二级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由世界文学代替了昔日的外国文学。应该说这种调整是符合学科发展实际的,全国很多大学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的院系已经作了调适。但也有相当数量的高校仍然沿用过去的外国文学概念,用传统的甚至是过时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学生进行课堂讲授,已经明显陷入学科困境,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外国文学教学才可能走出困境,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1 存在问题

1.1 外国文学与翻译文学的关系

大学中文系所讲授和研究的外国文学基本上是翻译成中文的外国文学理论著作和作品,而学生阅读的也几乎全部是翻译过来的外国文学,我们很少或者不能通过原文去阅读所有那些我们必须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实际上我们也不可能通晓所有民族语言,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我们又必须承认,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天津师范大学曾艳兵教授表述的很清楚:“任何翻译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忠实于原作,成为它的复制品。同时,任何翻译都会不可避免地加上译者的理解、风格等个人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便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文学已不再简单地属于外国文学,它也应当属于本国文学的一部分。”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中文系开设外国文学课程是不适宜的,必要性遭到质疑。但近半个世纪我国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现实表明,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处理外国文学与翻译文学的关系,这是我们的外国文学教学存在的首要困境。

1.2 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外国文学教学都普遍存在着孤立地进行国别文学的教学现象,基本模式是由主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指定教材讲授思潮、运动、流派、作家、生平、创作等文学史知识,学生被动听课、做笔记,然后考试背笔记,学习过程机械僵化,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更遑论建立学科知识体系。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文本分析。外国文学经典文本是人类历史上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与文化遗产,是人类不可替代的永恒的精神家园。但随着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由新媒体带来的“阅渎革命”,使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着种种尴尬和困境。甚至一些作品我们老师都没有细读,学生更加陌生,却在做大段的分析,最后得出书上已有的结论,这是十分荒唐的。现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时很少选择外国文学方向题目,即便进行这方面的写作,也是浮光掠影,质量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们的此种教学模式使学生难以深入知识内部,无法提出问题,流于表面。

1.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外国文学教学尤其如此东西方在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上都存在差异。学生对西方哲学、历史、宗教、习俗知之不多,视野受到限制,学习困难较多。目前高校大多仍然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基本是老师讲学生听,缺乏互动和讨论。虽然许多老师开始使用多媒体手段,但据笔者了解,尚处初级阶段。同时学术界又在广泛讨论多媒体教学之利弊,甚至有的高校不分课程具体情况对技术手段加以限制,致使很多老师陷入惶惑之中。教学方法的困境不可等闲视之,要让学生达到萌发兴趣、主动探究、深刻理解的目标,就必须摈弃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探索创新新的方法与手段。

1.4 考核评价

经过半个世纪外国文学教学实践,各高校已建立起课程考试题库,课程结束时的考试已步入常态化,似乎十分完善。实际上正是这种常态化掩盖了考核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单一的考核方式、固定的题型、大致相同的内容、指定的教材、框定的范围、基本的阅卷程序等,使学生完全沦为背诵机器,成为知识复读机。考核作为学习终端,对整个学习过程影响巨大,科学合理的考核不仅能检验教学的实际效果,更能引导学生进行灵活深入的学习,主动积极的思考,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2 出路思考

2.1 引进比较文学概念和方法,促进学科发展

“外国文学并不等同于翻译的外国文学,这使我们必须将外国文学教学与比较文学的教学结合起来。”(曾艳兵语)这是十分正确的观点。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离不开翻译文学,二者既有紧密关系又有显著区别,因此,我们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到翻译文学的特点、价值及其局限;同时在可能的条件下又应当经常性的将译本与原著进行对照,去考察其中由于翻译过程中信息改变所引起的内容的增删、更改或杜撰;文本之间的变异、错讹;改变的原因和效果,如此我们的教学才是全面的,科学的和深入的,外国文学和翻译文学的困境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实际上比较文学的观念和方法引入外国文学教学具有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歌德都早已提出过“世界文学”的概念,事实也证明他们的预言是准确的,尤其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学艺术越来越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产品。比较文学因为具有跨民族、跨学科、跨文化性而把中外文学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和网络,从而使人们能够站在更高的视点上宏观把握整个世界文学的本质,建立起整体文学的概念,这将极大促进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整体化、科学化,以体现教学的真正本质、特点和意义。

2.2 针对目前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许多从事该课程教学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提出了很多具有创新性的见解

在文学史类教学中,"文本阅读+影视观赏+课堂讨论"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受到推崇,较之于传统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但对于外国文学教学实际,仍然存在视野狭窄、课时限制等弊端。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内容量大面广,具有综合性、理论性、现代性、时空性等特点,要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2.2.1 以问题带动教学

问题乃理解之门,对要讲解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针对需要解决的的核心知识,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围绕问题展开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比如讲授中世纪文学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框架问题:当一种宗教成为时代的精神支柱时,文学会显现怎样的状态?然后有以下内容问题:何为基督教?中世纪基督教的本质是什么?基督教文化与古典文化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最后通过具体问题诸如中世纪四大文学现象、但丁《神曲》等的学习解析可,可以较为全面深入第把握学习内容,也可以解决课时量不足的问题。

2.2.2 倡导研究性教学

外国文学研究型教学的核心是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由教师为主转为以学生为主,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的是通过引发和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促使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种模式强调教学重点与学术研究步骤相结合,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助、对有争议的问题的探讨、科研小组成果的展示、课外辅导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2.2.3 加强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通常是指“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的一种文学阅读与批评方法。这种方法有时也被称作“充分阅读”(adequate reading),它是开展外国文学教学的基本保证。传统教学并不注重文本阅读,而老师只是根据作品梗概进行分析,学生阅读作品选译完成整个学习过程,结果只是印象式的读后感或者概念式地背教科书,这显然存在重大缺陷。因此,精选文本,进行译文和原著进行对照(尤其是诗歌作品)讲解、结合文学理论进行分析,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2.4 观赏影视作品辅助教学

大量外国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片,它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可以和文本细读结合起来,相互印证,形成一个有机体,能够补充课堂之不足,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以上四种方式应该相互结合,互为支撑,形成一个有机灵活的新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调整,使外国文学课堂教学实现新的突破。

2.3 提倡网络环境下教学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实现了共享,多媒体技术得到普遍广泛应用,互联网信息使课内外学习紧密联系,为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性学习提供了巨大空间。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通过幻灯片、图片、视频、音频、网上资源、精品课程网站、论坛等方式,拓展课堂教学空间。网络环境实际上为我们走出外国文学教学困境提供了最大可能。

2.4 创新考核方法,重视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即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在两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完善课程论文、平时作业、小组讨论、课堂问答等环节的评价体系,适当提高其成绩比例,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阅读和思考;二是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将闭卷、开卷、口试、答辩等结合起来,既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以较高层次的主观性试题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对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有良好作用。

3 结语

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领域正在经受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也带给我们困惑。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提高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目的,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只有进行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变革,才能走出目前面临的困境,实现新的超越。

参考文献

[1]韦勒克,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2]林精华,吴康茹,庄美芝主编.外国文学史教学和研究与改革开放30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3]曾艳兵.外国文学学科的困境与出路[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1).

高校外国留学生 篇3

高考失意型:不满录取高校转而选择留学

学生档案:周超,读完高三再选预科,现就读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

对于大多数预科机构来说,招收的学生多是高二的学生,甚至高一的学生。周超是预科学习机构里少有的高三学生,也是少有的被国内重点高校录取而又选择放弃的高三学生。

周超告诉记者,他2006年参加高考,高考成绩605分,被深圳大学录取。“我对自己的分数不是很满意,录取学校也不是很理想,我想读的是中大。”周超说,放弃深圳大学,主要是因为录取不理想,另外是觉得在国内读大学,自己的出路不广。于是,他选择了留学预科。

“放弃深圳大学后,我的目标就是出国留学,但我没有盲目地为了出国而出国。”经过一番思考后,周超决定先在国内读预科,再计划留学专业、国家和学校。在他看来,没有读预科,可能到国外会出现课程跟不上、学业不精的情况,不如先在国内把基础打好再出国。最终,他选择了华师的A-LEVEL,一来可体验国内大学的生活,二来A-LEVEL属于专业考试,在国外留学也很有竞争力。

“对我来说,参加高考让我没有了遗憾。更重要的是高考影响了我,包括我现在的留学生活。”周超说,高考让他学会了吃苦,在3年的磨练中他的心智更加成熟;而在A-LEVEL的学习中,他更是认识到弥补年龄差距的重要性,比如在A-LEVEL期间他就提前做了一些兼职。“总的来看,高考使得我的学习生活目标更明确、有计划、有安排,教会我怎样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是受益一生的一次考试。

国外读预科型:身处英语环境语言提高神速

学生档案:翟同学,原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专业,大一下学期决定出国留学,今年9月入读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生物化学专业。

与其它在高中阶段选择留学的学生不同,翟同学是在读大学过程中“激流勇退”,选择了从另一个新起点开始。原就读于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专业的翟同学,由于专业不理想,在大一下学期决定出国留学。随后,他选择了在国外读预科。

他告诉记者,在国外读预科课程的最大收获是:英语能力提高很快,目前已能应付课堂学习和日常交流。他说,自己到英国两个月后就明显感觉英语能力提高了,尤其是写作。“除了在课堂学习,一周5天每天我都要完成作业,每天下午课后必须有一小时在预科中心的语言培训中心免费利用视听材料练习听力和口语而与来自不同国家的舍友每天餐后的英语闲聊,更是对语言能力提高帮助很大。”

此外,通过在英国的预科学习,他不但适应了英国的教学方式,也对当地的生活习惯、习俗和如何与当地人交往等都较清楚。

翟同学特别提醒那些准备在国内读预科的同学,要了解清楚该项目的合作院校有哪些。对于那些标出“读完该预科可申请国外百所名校”口号的,也要值得注意,因为在国外,许多高校“可申请”不等于“受承认”、“被录取”。任何学生都有资格申请,关键在于能否被录取。

精心准备型:高一读雅思萌发出国念头

学生档案:Amy,原就读于深圳实验学校,成绩中等偏上,现就读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生化专业

Amy选择读预科,可以说是目前出国留学热潮中少有的一类学生:高一就开始了解出国知识、着手准备,从香港、台湾等各地买来一堆关于出国升学的参考书籍。现在,Amy谈到自己的出国留学之路,她都会感叹“家里为了帮助我出国,把能买到的出国升学的书都买了,有整整一个书柜”。

在刚上高中时,Amy并没有出国留学的打算。直至高一的假期,她报读了雅思班,在与一些重点大学的哥哥姐姐们聊天之后,她才萌生了出国留学的念头。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之后她的所有学习和活动,都是围绕怎样出国留学进行。

Amy和她的家人属于非常理智的一群人,她告诉记者“有了出国的念头后,我和父母就开始搜集所有的出国留学资料,最后确定先读预科。因为家里表姐在英国读预科,读的也是A-LEVEL,费用很昂贵,每年动辄一二十万元,所以我选择了在国内读预科。”但国内的预科项目也很多,Amy和父母就利用节假日,把所有的预科项目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选择A-LEVEL。

她指出,不管到哪个预科中心,建议考生从三个方面准备自己的预科学习:一是了解多个国家的教育体制;二是了解有意向学校的就业和学校排名;最后,再锁定几所把握较大的学校,准备材料、复习考试。

学习一般型:换一条路实现入读名校梦想

学生档案:Jacczy,原就读于广州执信中学,成绩中等,现就读于美国维斯康汀大学统计学专业

Jacczy是在读高二时选择放弃国内高中学习而读预科的。提起放弃高三学习的原因,Jacczy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的高中学习让她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每天拼命上课、复习、考试,对于成绩一般的她来说,觉得很痛苦。另外,Jacczy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出国走走,特别是很向往能到香港读大学。但按照她当时的成绩,通过国内的高考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于是,Jacczy选择了另一条路一预科学习。

在A-LEVEL学习的过程中,Jacczy觉得学习非常轻松,也很有乐趣,告别了国内高中那种埋头苦读、考试的痛苦。“我觉得我不是算很认真的那种学生,能被维斯康汀大学录取,有很多因素影响,但我想更多的是录取体制的不同。”Jacczy表示,像美国的大学,对高考成绩并不是很看重,学生人读后重要的是在学校的学习,能不能顺利毕业比能不能录取更关键。

高校外国留学生 篇4

教师职业技能PK大赛

作为教师,厚实的学科知识、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和过硬的施教能力缺一不可,所以对于在校本科生而言,在强调以学科专业和教育理论知识的培养为主体的前提下,必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其教师职业基本能力的训练。为有效推动教师职业能力训练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在校本科生自觉加强教师职业能力训练,“武汉新东方”学校决定举办武汉地区部署高校外国语学院学生教师职业技能PK大赛,充分调动同学们增强师范技能的积极性,促进和推动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活动主题:武汉地区部署高校外国语学院学生“三尺讲台,秀我教师风采”教师职业技能PK大赛

二、活动目的:加强学生对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视和体认,引导广大

学生自觉、自主进行师范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其从师任教的基本素质。

三、主办单位:武汉新东方学校

承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活动负责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五、活动时间:2011年4月17日至5月14月

六、活动对象: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七所高校外国语学院学生

七、试讲内容:(在以下项目中自由选择)

A.灵通少儿英语课程,朗文少儿英语课程;

B.中学英语中高考应试课程(口语、语法、阅读、作文、听力、写作)

C.新概念系列课程、大学四六级课程(口语、语法、阅读、作文、听力、写作)

★各高校初赛方案

一、比赛时间:2011年5月1日前

二、比赛形式:由各校外国语学院根据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决赛方案自行组织活动报名及初赛,最后决出参加决赛的选手,其中,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参加决赛的选手名额为70名,其他六所部属高校外国语学院每校各21名选

手入围参加各自学校的决赛。

★各高校决赛方案(以下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决赛方案,其他部属高校外国语学院请参照执行)

一、活动背景:

试讲是教师技能中的重要环节,是每位教师都应当重点培养的素质。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和鼓励在校生自觉完善自我,加强教师职业能力,特别是讲课能力,使同学们能为以后面试中的试讲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们自觉提高教师技能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教学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展现在校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二、活动目的:

增强在校生对自我训练的重视,鼓励在校生自觉进行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教师素养。通过试讲大赛,优化教学过程,促使同学间互相吸取好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明确教学活动的重点、难点,有效提高同学们的教学水平,与此同时,提高广大有志从教的在校生关注历年教材及优秀教学方案等,为将来的择业做好准备。

三、活动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武汉新东方学校

承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及其外国语学院

四、活动对象:

华中师范大学等七所高校外国语学院初赛晋级选手

五、活动时间:2011年5月8日(周日)下午14:00-17:00

活动地点:3319、3218,分两个赛场同时进行比赛

六、试讲内容:比赛内容(在以下项目中自由选择)

A.灵通少儿英语课程,朗文少儿英语课程;

B.中学英语中高考应试课程(口语、语法、阅读、作文、听力、写作)

C.新概念系列课程、大学四六级课程(口语、语法、阅读、作文、听

力、写作)

七、奖项设立: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

八、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和安排1、2011年5月5日前申请教室

2、活动前期宣传(广播台、海报、网络媒体)5月5日三号楼前海报宣传、网络媒体宣传5月6日在学校广播台进行预告宣传

3、邀请评委(具体人数见附件二)

4、比赛期间宣传(网络媒体)5月8日复赛邀请媒体记者前往观看

5、比赛后间宣传(网络媒体)

5月8日活动结束同时在校内媒体播报并附视频影像;并在院网上对获奖名单进行公布;

(二)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具体安排 1、5月6日前上交试讲比赛PPT课件

2、比赛当天选手提前半小时即周日中午13:30到场,抽签决定比赛顺序,对于错过抽签的选手根据到场时间按次序排在已抽签选手之后。

3、开始比赛,选手每人试讲时间控制在7分钟内,超过规定时间者酌情扣分;试讲展示必须结合PPT课件展示。每位选手试讲结束后评委对其综合表现进行打分(评分细则见附件一)

4、每7位同学为一组,每组试讲结束后进行十分钟现场互动环节。期间选手和评委可适当休息。

5、四组比赛结束,宣布各选手比赛成绩。

★颁奖仪式

一、活动目的:

试讲大赛提高了广大在校生对师范技能的关注程度,通过这次比赛,一些优秀的同学脱颖而出,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教师技能。为表彰这些同学,同时也为增加更多同学培养师范技能的积极性,武汉新东方学校决定对于各校获奖选手进行

最后表彰,总结试讲大赛活动所取得的成就,从而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及相关意识。

二、活动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武汉新东方学校

承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三、活动对象:

七所高校中在武汉地区部署高校外国语学院学生教师职业技能PK大赛中获奖的同学,各位评委老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支部书记,英语系辅导员等。

四、活动时间:2011年5月15日(周日)下午3:00-5:00

活动地点:待定

五、奖项设立:

华中师范大学及另外六所高校分别设立: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

六、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和安排1、2011年5月12日前申请教室

2、活动前期宣传(广播台、海报、网络媒体)5月12日三号楼前海报宣传、网络媒体宣传5月12日在学校广播台进行预告宣传

3、邀请评委及嘉宾

4、活动期间宣传(网络媒体)5月14日复赛邀请媒体记者前往观看

5、活动后间宣传(网络媒体)

5月14日活动结束同时在校内媒体播报并附视频影像;并在院网上对获奖名单进行公布;

(二)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具体安排

1、支持人致开场词

2、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李刁书记致辞

3、七大高校评委老师代表发言(华中师范大学和外校各一名,可对各高校的决赛进行点评)

4、新东方领导讲话

5、公布获奖名单,颁发奖状

6、支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七、活动说明

新东方学校会为每个参加初赛和决赛活动的选手提供相应的实习和岗位机

会。凡是参加教师职业技能PK大赛决赛的选手可获得参加新东方初试机会;晋级决赛的选手可获参加新东方复试机会。

附件一:教师职业技能PK大赛评分标准

“三尺讲台,秀我教师风采”教师职业技能Pk大赛评分标准

在穗外国留学生称呼语研究 篇5

一在穗外国留学生称呼语的现状调查

( 一) 问卷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是在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院校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共发放问卷180份, 收回问卷150份, 有效问卷130份, 20份问卷因选项雷同或问卷未完成等原因被判为无效。其中初级阶段留学生49名, 中级50名, 高级31名; 这些留学生以东南亚留学生居多, 既有华裔的, 也有非华裔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初级、中级和高级, 是根据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及所掌握词汇的量来划分的, 也就是按其现在所在年级来划分的。另外, 我们还对留学生是华裔还是非华裔进行了区分, 以期发现华裔与非华裔留学生在汉语称呼语习得方面的差异性。同时, 为了全面了解汉语教师在称呼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还设计了汉语教师访谈问卷, 访谈对象是在教学一线的对外汉语教师。

( 二) 问卷设计

在穗外国留学生称呼语调查问卷共有26个问题。问卷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 前面8个问题是对留学生基本情况、汉语学习情况以及对教材和教师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 后面18个问题是对留学生汉语称呼语使用情况的调查, 主要是社交称呼语, 具体有姓名称呼语①、职业称呼语、通用称呼语、拟亲属称呼语等几个小类。

( 三) 问卷操作

为了尽量做到调查的科学性, 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 我们分别选取了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留学生各四个班, 委托任课教师作为本次调查的工作人员。具体要求如下:

⒈要求被试独立并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

⒉除极少数需要填写外, 绝大多数都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

⒊不要求被试长时间思考, 以免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原则上是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当场做完。如果遇到不清楚的地方, 教师可及时作出解释。 答卷由任课教师当场收回, 整个过程用时约十分钟。

二在穗外国留学生称呼语的统计分析

( 一) 回避策略的使用分析

初级阶段留学生在称呼时使用“你好”的最为普遍, 占初级人数的35. 85%; 中级的比例次之, 占中级人数的22. 67%; 高级的最少, 占高级人数的13. 62% 。如图1所示。这些留学生把问候语“你好”当成称呼语来使用。在称呼语的使用上, 采用了回避策略。不过, 随着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汉文化的逐渐熟悉, 留学生对“你好”的使用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汉语水平越高, 其使用回避策略的就越少。

在没有使用回避策略的留学生中, 其称呼语的使用也是比较单一。比如, 同学之间称呼多为姓名称呼语, 直呼其名; 在学校称呼其他人都为老师; 在校外, 称呼陌生男士多为先生, 称呼陌生女士多为阿姨, 忽视了称呼对象的年龄、身份等特点。对“老师”“先生”等称呼语的过度泛化, 存在称呼语不够丰富的现象。

( 二) 拟亲属称呼语的使用分析

从初级、中级再到高级阶段, 留学生对拟亲属称呼语的使用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如图1所示。初级阶段留学生使用拟亲属称呼语的比例为23. 79%, 中级阶段为32. 67%, 高级阶段为39. 17% 。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 留学生对汉文化越来越熟悉, 对拟亲属称呼语的使用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例如, 在称呼中年非知识分子的男性时, 初、中、高三个阶段留学生使用“叔叔”和“大伯”等拟亲属称呼语的比例分别为36. 73%、60%和80. 64%。

其中, 华裔留学生对拟亲属称呼语的使用明显高于相同汉语水平的非华裔留学生, 如图2所示。初级阶段华裔留学生使用拟亲属称呼语的比例为28. 87%, 非华裔留学生的比例为18. 52% ; 中级阶段华裔留学生使用拟亲属称呼语的比例为35. 33% , 非华裔留学生的比例为30% ; 高级阶段华裔留学生使用拟亲属称呼语的比例为40% , 非华裔留学生的比例为38. 34% 。华裔留学生对拟亲属称呼语使用的平均比例为34. 73% , 而非华裔留学生的平均比例为28. 95%。可见, 华裔留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长辈和亲友的影响, 无形中受到汉文化的熏陶, 对中华民族“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文化内涵有更深的体会, 能够更主动地使用拟亲属称呼语, 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而非华裔留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这方面的影响较少, 对拟亲属称呼语在汉语交际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随着留学生对汉文化的逐渐熟悉, 华裔与非华裔留学生对拟亲属称呼语的使用差异逐渐缩小, 如图2所示。初级阶段华裔留学生对拟亲属称呼语的使用比例比非华裔留学生的使用比例多10. 35%, 中级阶段华裔留学生比非华裔留学生的使用比例多5. 33% , 高级阶段华裔留学生仅比非华裔留学生的使用比例高1. 65%。外国留学生对汉文化越熟悉, 其对拟亲属称呼语的使用也就越频繁, 华裔与非华裔之间的差别也就明显减少。

留学生在使用拟亲属称呼语时最大的困惑是, 经常忽视称呼对象的年龄而使用了不当的称呼语。 例如, 有的称呼70多岁的老爷爷为“叔叔”, 称呼70多岁的老奶奶为“阿姨”。殊不知, “叔叔”作为拟亲属称呼语, 对象是跟父亲辈分相同而年纪较小的男子, 显然不适合称呼70多岁的老爷爷。“阿姨”作为拟亲属称呼语, 对象是跟母亲辈分相同、年纪差不多的无亲属关系的妇女, 显然不适合称呼70多岁的老奶奶。

( 三) 具有地域特点的称呼语的使用分析

所谓地域特点的称呼语, 是指某些称呼语在某一地区使用频率很高, 是这一地区的常用词语; 但在其他地区很少或基本上不使用。比如, 北方人称呼青年男女多为“小伙子”“姑娘”, 而广州人多为“靓仔”“靓女”。

我们在调查问卷中有4道题涉及“靓仔”和“靓女”这两个词, 就是想考查一下具有地域特点的称呼语对留学生习得汉语的影响。具体统计数字如图3所示。初级阶段留学生使用具有地域特点的称呼语的平均比例为16. 67%, 中级阶段为21. 43%, 高级阶段为80. 77%。也就是说, 在称呼陌生女青年时, 初级阶段留学生使用 “靓女”的比例为11. 11%, 中级阶段为19. 05% , 高级阶段为75% 。我们看到, 随着汉语水平的逐步提高, 留学生称呼语的地域性逐渐增强。

另外, 相同汉语水平的华裔留学生所用称呼语的地域特点明显高于非华裔留学生。如图4所示, 华裔留学生具有地域性特点的称呼语的平均比例为26. 92%, 而非华裔留学生则为15. 38%。 例如, 在称呼陌生女青年时, 华裔留学生使用“靓女” 的比例为21. 82%, 非华裔留学生则为10. 91%。这与许多留学生其所在国的家庭语言还是保留着粤方言, 或其所生活的社区属于粤方言区有关。即使他 ( 她) 不会说粤方言, 但岭南文化对其影响还是深远的。

( 四) 其他类型称呼语的使用分析

初级阶段留学生使用其他类型称呼语的平均比例为40. 45%, 中级阶段为44. 67%, 高级阶段为47. 21% 。随着汉语知识的逐步积累, 程度好的留学生在称呼语的使用上出现了多样化的倾向。例如, 在称呼陌生男青年的时候, 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的留学生使用“靓仔”“帅哥”“小伙子”等其他类型称呼语的比例分别为12. 24%、14%和38. 71%。

在其他类型的称呼语中, 留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职业称呼语。我们对“警察、出租车司机、 收银员、酒店男服务员、酒店女服务员”等5个称谓对象的调查问卷统计显示, 留学生对职业称呼语的使用占其他类型称呼语的比例约为67. 82%, 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称呼语中非职业称呼语的使用比例。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访谈, 留学生普遍认为, 使用职业称呼语比较直接, 也比较简单。他们说, 现在都不敢随便使用“先生”“小伙子”这些词了, 因为老师经常批评他们使用错了, 但具体错在哪里, 他们还是不明白。他们说使用职业称呼语最大的好处是不容易出错。

三汉语称呼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汉语教材存在的问题

汉语学界对称呼语的分类不尽相同, 我们主要列举以下四种分类: ( 1) 祝畹瑾 ( 1994) 将称呼语分为六类: 亲属称呼语、特殊亲属称呼语、姓名、通用称呼语、职衔、零称呼语; ( 2) 李明洁 ( 1997) 将现代汉语称谓语分为指称语、称谓语、面称语、背称语, 称呼语、招呼语; ( 3) 卫志强 ( 1994) 将其分为姓名、职业或职务名称、亲属称谓、表示身份的名称、某些等义于名词的词汇形式和零称呼等; ( 4) 郭芸、梁永刚 ( 2008) 将称呼语分为行业、职业称呼语, 姓名称呼语, 亲属称呼语, 身份、职务称呼语, 通用称呼语, 零称呼语。

各家对称呼语的具体分类虽然不同, 但却反映了一个共同现象, 即汉语拥有非常丰富的称呼语。但是, 我们的调查问卷却得出, 79. 23% 的留学生认为教材中称呼语不够丰富, 仅有20. 77% 的留学生认为教材中称呼语很丰富。鉴于此, 我们选择了两套具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教材, 对其称呼语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这两套教材分别是《汉语口语教程》和《博雅汉语》。

《汉语口语教程》是为各国汉语学习者编写的一套口语教材。全书共六册, 初级、中级和高级各两册。该教材适用于初、中、高不同水平的汉语学习者, 适用于正规大学留学生本科口语课堂教学, 也适用于非学历教育的长短期进修班或速成班。该教材的使用范围较广, 颇受国内对外汉语学界的欢迎。

《博雅汉语》分为初级、准中级、中级和高级四个等级。为了适应初级水平学生的需求, 初级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以结构为纲, 寓结构、功能于情境之中的编写原则, 力求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内容上突出实用性。准中级以功能为主线, 围绕学习者感兴趣的话题编选自然的语料。中级以话题理论进行编写, 课文既符合语言学习规律, 又典雅活泼; 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出发, 围绕人情、人生、环境、社会、文化等话题展开, 既有趣又实用。高级以语篇理论为依据, 内容以名家名作为主, 注重语言的规范与典雅。该教材的使用范围较广。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 这两套汉语教材在称呼语编写上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教材中称呼语类型分布不均衡

统计分析显示, 这两套汉语教材中出现的称呼语类型分布不均衡。《初级汉语口语教程》 中出现了五类: 姓名称呼语、职业称呼语、通用称呼语、职务称呼语和拟亲属称呼语, 相对来说比较全面; 《中级汉语口语教程》中出现了三类: 姓名称呼语、职业称呼语和通用称呼语; 《高级汉语口语教程》中出现了两类: 姓名称呼语和职业称呼语。《博雅汉语》的初级教程中出现四类: 姓名称呼语、职业称呼语、通用称呼语和亲属称呼语; 《博雅汉语》准中级教材中出现了两类: 通用称呼语和拟亲属称呼语; 中级教材中仅出现了通用称呼语一类; 高级教材中仅出现了姓名称呼语一类。可见, 在《汉语口语教程》和《博雅汉语》两套教材中, 称呼语的类型分布不均衡, 没有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逐渐丰富, 而是初级阶段称呼语类型比较丰富, 中高级阶段逐渐递减, 不符合语言习得规律。

2. 教材中各类称呼语出现的频率差异较大

《初级汉语口语教程》中共出现了五类。其中, 姓名称呼语出现21次; 职业称呼语 ( 只有 “老师”) 出现18次; 通用称呼语中, “先生”出现6次, “小姐”出现6次, “师傅”出现1次, “同学们”出现1次; 职务称呼语出现2次: “经理”和“班长”各出现1次; 最能体现汉文化的拟亲属称呼语只出现3次, 其中“大姐”2次, “叔叔”1次。《中级汉语口语教程》中共出现了三类。 其中, 姓名称呼语出现3次, 职业称呼语 ( 只有“老师”) 出现9次, 通用称呼语“苏小姐”出现1次。《高级汉语口语教程》中共出现了两类。其中, 姓名称呼语出现3次, 职业称呼语 ( 只有 “老师”) 出现9次。

《博雅汉语》初级教程中共出现了四类。其中姓名称呼语出现27次; 职业称呼语 ( 只有 “老师”) 出现7次; 通用称呼语出现10次, 其中“师傅”只出现1次, “小姐”“先生”和“同学” 各出现2次, “同志”“女士”和“朋友”各出现1次; 亲属称呼语出现1次。《博雅汉语》准中级教程中共出现了两类: 通用称呼语出现6次, 其中“朋友”“老板”“各位”“先生”各1次, “小姐”2次; 拟亲属称呼语出现1次, 即“大姐”。《博雅汉语》中级教程中只出现了通用称呼语一类, 共2次, 其中“小姐”和“同学”各1次。《博雅汉语》高级教程中只出现了姓名称呼语一类, 即“毕淑敏”。

可见, 各类称呼语出现的频率差异较大。

3. 教材中没有针对称呼语的练习题

这两套教材中没有出现针对称呼语的任何练习题。这不利于留学生对汉语称呼语的学习和巩固。因为对学生来说, 练习是自我检测的渠道, 可以将语言知识内化为学生个人的语言能力, 增加语言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对教师来说, 练习是教学过程的辅助, 可以检查学生的习得情况; 对教材来说, 练习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无论学习到哪一个知识点, 都需要多种多样的练习。

( 二) 汉语教师存在的问题

问卷调查中, 我们设计了留学生对教师称呼语授课满意度的问题。统计显示, 54. 62% 的留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称呼语不够丰富, 仅45. 38% 的留学生认为很丰富或比较丰富。鉴于此, 我们对华文学院15位对外汉语教师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我们发现, 教师在称呼语授课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 对称呼语教学重视不够

大多数教师认为留学生会说, 不需要讲太多; 有的教师在授课时根本没有意识到教称呼语这一知识点; 有的教师即使意识到了这一点, 也只是注意到常见的几个称呼语。

2. 课堂上使用的称呼语不够丰富

访谈中我们还发现, 除了1位教师认为自己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称呼语之外, 其他14位教师都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对称呼语运用得很少, 有的甚至从未注意到这个问题。即使偶尔用到, 也只是局限在“爸爸”“妈妈”“师傅”等几个常用的称呼语上, “叔叔”“阿姨”“服务员”和“小姐”用得比较少, 汉语常用的其他类型的称呼语基本上没有用到。

3. 对教学对象的母语和本土文化缺乏了解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 其教学对象来自世界各地, 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 在学习汉语称呼语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般来说, 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 日本和韩国的称呼语与中国的有许多共同点, 这两国的留学生在学习时就比较容易。欧美、非洲以及拉美等地区的国家, 其文化与中国的差异非常大, 对这些国家的留学生来说, 学习时就比较困难。大多数教师只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比较熟悉, 而对东南亚诸国、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国家了解得比较少。这必然会影响其称呼语的教学。

( 三) 外国留学生个人因素的干扰

1. 学习目的

在对外国留学生的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 他们中的一些人来中国学习汉语是为了满足经商的基本交际需要, 并不是因为喜欢汉语和汉文化而学习汉语的。他们的学习目的比较单纯, 认为没必要学得太细, 因而对汉语的很多方面重视不够, 汉语称呼语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2. 回避策略

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称呼语时, 经常采用回避策略。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交际对象通常为班里的同学。他们在课下交际的对象通常是自己的同胞, 有时也会与班上其他同学交流, 偶尔才会与中国人交流。这样就不利于及时发现在称呼对方时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经常使用零称呼。留学生在与周围的人交流时, 通常不用称呼语, 而用“你好”“请问” 等代替。

( 四) 母语和本土文化的负面影响

即使汉语水平比较高的留学生, 在使用汉语称呼语时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母语和本土文化的负面影响。比如, 在乌克兰, 人们称呼别人时一般是直呼其名以表示关系亲密。乌克兰人称呼不认识的中年女人为“妇女”, 而我们通常不用这个称呼语。他们称呼年轻女孩为“姑娘”, 称呼年轻男孩为“小伙子”, 这些称呼可以用在同龄人之间; 而我们通常不能用在同龄人之间。另外, 为了表示对老师或领导的尊重, 我们通常会在姓后面加上职业、职衔等, 比如“李老师”“李教授”等。乌克兰等国的留学生对此无法理解, 因为在乌克兰的文化中, 称呼年龄相仿的人应该直呼其名, 以示亲切; 如果需要表示尊敬, 则需要采用“名字+ 父称”的形式。

还有的留学生称呼陌生的小男孩、小女孩为“小孩”或“小男孩”“小女孩”, 称呼邻家小女孩时直呼其名, 给人感觉不够亲切。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偏误,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汉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汉文化中有家国一体和尊老爱幼的概念, 因而即使在称呼陌生人的时候, 我们也会尽量使用拟亲属称呼语。比如在称呼没有亲缘关系的小孩时, 通常会用“小弟弟”“小妹妹”等很亲切的称呼语, 以示对他们的亲近与爱护。

( 五) 汉语称呼语系统中的缺环

汉语称呼语从古至今不断地发展变化, 到了现在, 有很多古代的称呼语已经被时代淘汰或其内涵发生了变化, 一些新的称呼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涌现。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 现代汉语称呼语系统中存在着缺环现象。缺环现象是由于社会变迁、人们观念的改变, 称呼语系统中出现的或系统不对称, 或与人们身份、地位、交际语境不切合, 从而影响到系统性和交际效果的语言现象。汉语称呼语的缺环现象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 通用称呼语的缺环

通用称呼语的缺环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男性称呼语的缺环。如称呼年轻男性通常用 “帅哥”“靓仔”“小伙子”等, 但是称呼中年男性, 汉语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再比如学生称自己的老师为“老师”, 称老师的妻子为“师母”, 但如果老师是女的, 学生该如何称呼老师的丈夫呢? 似乎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称呼。第二类是女性称呼语的缺环。“小姐”在《现代汉语词典》 ( 第5版) 中有两个义项: ①旧时有钱人家里仆人称主人的女儿。②对年轻的女子的尊称。 可见, “小姐”一词传统意义上来讲是褒义词。但是到了现在, “小姐”一词却又多出了一个义项: 对从事色情活动的女子的贬称。普通人很少再用这个词来称呼年轻的女孩。随之而出现了“小妹”一词, 但是使用并不广泛。对年轻女性的称呼还是存在缺环现象。

2. 专用称呼语的缺环

在学校, 我们最常用的称呼语是“老师”。但是, 学校里的工作人员并不都是老师, 还有教室清洁工、管理人员、门卫、餐厅的厨师、餐厅的服务员、宿舍楼的管理员等等, 学生们经常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他们。比如说, 宿舍管理员如果是中年女性, 可以称之为“阿姨”; 但有的管理员才三十出头, 比学生大不了几岁, 就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了。叫“阿姨”不合适, 因为她们年龄与学生相仿, 叫“老师”也不合适, 因为她们并不从事教学工作。又如, 有些人家里会请钟点工, 如果钟点工是女的, 我们很自然地称之为“阿姨”, 但如果是男的, 该如何称呼呢? 再如, 我们称呼老师、医生、护士的时候可以直接用职业称呼语, 但是对于一些社会地位比较低、从事体力劳动的职业, 如门卫、清洁工、理发师、鞋匠等却不能直呼其职业, 否则会被认为是很不礼貌的。

四结语

称呼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应受到充分重视。但根据问卷调查我们发现, 汉语称呼语在教学和教材编写方面均存在许多问题。教材中称呼语的编写应该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不断丰富, 应该凸显具有汉文化特色的拟亲属称呼语和具有地域特色的称呼语。同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运用不同的语境材料让留学生掌握恰当、地道的称呼语, 充分利用教学语境来提高称呼语的教学效果。

由于条件限制, 我们只是选取了在穗外国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探究了他们在称呼语使用上的规律和存在的偏误, 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并没有涉及其他地方的留学生, 更没有涉及国外的汉语学习者。这些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郭芸, 梁永刚.汉语称呼语的使用和变化[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8, (5) .

[2]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4) .

[3]李红霞.称呼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2006.

[4]李明洁.现代汉语称谓系统的分类标准与功能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7, (5) .

[5]李晓琪.博雅汉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8) .

[6]曲卫国, 陈流芳.礼貌称呼语的语用学解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6) .

[7]王成.传统文化与当代个人修养[J].东岳论丛, 2001, (1) .

[8]卫志强.称呼的类型及其语用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 1994, (2) .

[9]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10]杨寄洲, 贾永芬.汉语口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11]祝克懿.口语称谓语的缺环现象考察[J].修辞学习, 2004, (1) .

我被一个外国学生投诉 篇6

杰克的中文说得很不错, 这得益于他多年的中国生活经历, 我与杰克交流没有语言障碍。我猜想, 美国孩子和中国孩子应该大致相同吧!

当我真正成为杰克的老师之后, 却发现杰克的言语和行为常常有我无法预料的“异样”, 杰克的某些所作所为甚至会让人吃惊不已——

那是一节数学课。

课前我临时有事, 无法及时赶到教室给学生上课。这种事并非偶然, 这种状况也会时常发生——比如有时要去上课, 学校相关部门临时通知要参加一个会议;再比如有时候家长来访, 与家长谈话时间超时, 也会造成上课迟到。

其实学生遇到老师上课迟到的情况, 大多会很“镇定”并且很“理解”地认为:老师应该临时有事耽误了。学生这样想过之后, 多会拿出课本自行学习, 一直等到老师来上课, 如果老师一直没来, 学生上一节自习课的情况也是有的。

可是这次, 我上课误了些时间, 在教室里等我上课的学生, 除了原来那些人, 还多了一个叫杰克的美国学生。

杰克见我不能按时来上课, 他并不像其他同学那样“理解”老师, 耐心地等老师来上课, 而是非常不理解地抱怨起来:老师怎么能这样呢!

抱怨过后, 杰克居然有了更进一步的号召:老师不能按时来上课, 我们应该投诉他。

别人都在上自习, 杰克居然开始草拟投诉信, 并要在投诉信上寻找签名的支持者。

投诉老师?其他同学无比惊讶——老师不就没按时来上课嘛, 这算什么“大错”, 有必要投诉?再说了投诉自己的老师, 感情上说得过去吗?还有一个问题是向谁投诉呢?再有就是投诉之后师生之间还能和平共处吗?

……

事后好多同学向我说起杰克要投诉时, 他们脑子里立即翻滚起上面许多关于“投诉”老师的种种问题。其实, 这种种疑问的产生, 是源于他们作为中国孩子所具有的思维方式。

正在杰克“情绪激动”地鼓动大家投诉老师的时候, 我匆匆忙忙地走进了教室, 很抱歉地向大家解释:“刚才因为临时有事, 误了上课时间, 真是对不起大家了。”

我迟到了, 向大家道歉, 算是很诚恳, 老师这样做总归行了吧?杰克不会再去想投诉老师的事了吧?

可是杰克却对我直接说:“老师, 因为你来晚了, 我正在起草一份投诉信, 我将把投诉信递交给校长先生。”

听了这样的话, 我非常惊讶, 然后又快速平静了自己的情绪:“嗯, 这是你的权利。现在咱们开始上课, 好吗?”我觉得这样安慰一下杰克也就是了, 也算是临时“应付”他一下, 他毕竟是个美国学生嘛。

可是下课后, 杰克真把投诉信交给了校长, 对我的误课行为进行了正式的“投诉”。校长还专门为此事找我谈话, 弄得我很是尴尬——居然被一个学生投诉了, 这是我当老师后, 首次有学生公开告我的“状”。

我觉得杰克很有“意思”, 就找杰克谈话, 问他为什么要投诉我, 就不怕会因为投诉影响师生关系和老师的教学情绪?

杰克说, 投诉老师犯的错误是我应该做的事, 我觉得老师会支持学生做应该做的事情。至于投诉能不能影响师生关系和老师的教学情绪, 我认为这些问题应该不存在。因为投诉的事是在正常范围内、用正常手段进行的, 一个正常的人不会因为一件正常的事而引起不正常的反应……

听了杰克的话, 我感觉这个美国学生很直爽, 也很直接——这或许就是美国式的处事方式。

其实, 我一直很珍惜被杰克投诉这件事。因为这件事, 让我真正发现了美国孩子和中国孩子在思维和行事方式上的差别。试想哪个中国孩子敢投诉老师, 更何况是开诚布公地投诉老师呢?

高校外国留学生 篇7

可能补语是一种组合式述补结构, 说明由动词谓语表达的动作行为产生某种结果的可能性。关于可能补语的类型, 过去学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分歧, 有的分为两类, 有的分为三类, 有的分为四类。两类分法以王力 (1985) 和黄伯荣、廖序东等 (1997) 为代表。他们把可能补语分为“述语+得/不+补语” (爬得/不上) 和“述语+得/不得” (动得/不得) 两种形式。三类分法以丁声树 (1961) 、刘月华 (1980) 为代表, 他们把可能补语分为述语+得/不+结果/趋向补语、述语+得/不+了 (1iao) 、述语+得/不得三种。四类分法以赵元任 (1979) 为代表, 他把可能补语分为述语+得/不+补语、述语+得/不+了 (来) 、述语+得/不得和词汇的可能性 (来得/及) 四种。现在学术界一般采用了三类的说法, 本文所采用的可能补语也主要依据刘月华的说法的第一类来研究留学生在可能补语否定形式方面出现的偏误。

动词+得/不+结果/趋向补语

肯定形式 否定形式

看得见 看不见 (动词+结果补语)

写得完 写不完 (动词+结果补语)

说得清楚 说不清楚 (动词+结果补语)

进得去 进不去 (动词+趋向补语)

拿得出来 拿不出来 (动词+趋向补语)

二、留学生可能补语否定式使用的偏误类型

可能补语对于留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尤其是对于可能补语否定形式的使用, 常常会因种种原因出现偏误。

笔者以偏误分析及其他相关理论为指导, 对留学生关于可能补语否定形式的练习中出现的一些有问题的句子进行偏误分析, 总结出其偏误类型, 分析其偏误成因, 并借此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鲁健骥把初学汉语的外国人语法偏误分为四种类型:遗漏、误加、误代、错序。留学生可能补语否定式使用的偏误主要是误加偏误、误代偏误和错序偏误。

1. 误代偏误

误代偏误是由于从两个或几个形式中选取了不适合特定的语言环境的一个形式造成的。如:

(1) 老先生耳朵不好, 你说的话他都不能听得见。 (误)

老先生耳朵不好, 你说的话他都听不见。 (正)

(2) 这个故事我没听懂, 所以我不能说得上来。 (误)

这个故事我没听懂, 所以我说不上来。 (正)

(3) 这个桌子太大, 我一个人不能搬得出去。 (误)

这个桌子太大, 我一个人搬不出去。 (正)

此处该用可能补语否定式的地方, 学生多用能愿动词代替, 产生这种偏误的学生多是英语国家的, 因为英语中没有与可能补语对应的形式而有与能愿动词相对应的助动词can’t, 受母语负迁移影响产生偏误, 产生例 (1) 到 (3) 的偏误, 产生这一偏误的还在于留学生对于目的语的规则泛化或老师教授方法不得当, 如留学生在习得这一语法点时, 老师可能会讲授可能补语的基本涵义。

动词+得+结果补语 (趋向补语) →义为:能做某事,

动词+不+结果补语 (趋向补语) →义为:不能做某事。

如:看得见→能看见 进得去→能进去

看不见→不能看见 进不去→不能进去

这种讲授法学生会将这一规则泛化为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就是用能愿动词不能+可能补语, 而忽视可能补语的限制条件, 可能补语与“不能”不可以共存。

2. 误加偏误

误加偏误常出现在一些语法形式中, 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必须使用某个成分, 但当这些形式发生了某些变化时, 又一定不能使用这成分。这时, 初学汉语的外国学生就常常由于不了解这种条件的变化仍然使用这个成分, 因而出现偏误。

(4) 昨天老师上课讲的我都听得懂了。 (误)

昨天老师上课讲的我都听得懂。 (正)

可能补语的语法意义主要是主、客观条件是否允许实现某动作变化结果等。因此, 一般用于未完成的动作或临时变化的情况。所以动词或补语后一般不能用完成意义的“了”。造成这种偏误的原因仍在于对于目的语规则泛化, 学生在习得“了”表示完成意义之后, 以为任何一个动词后都可加“了”表示完成, 忽视了可能补语的局限性。类似的病句还有

(5) 那时候我还小, 爬不上去了那梯子。 (误)

那时候我还小, 爬不上去那梯子。 (正)

3. 错序偏误

错序偏误指的是由于句中的某个或某几个成分放错位置造成的偏误, 留学生汉语可能补语否定式使用时造成的错序偏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a.宾语位置一般在可能补语之后, 或主语之前, 但留学生常造出下列病句:

(6) 我看这本书得懂。 (误)

我看得懂这本书。 (正)

这本书我看得懂。 (正)

(7) 屋里太暗了, 照像不了。 (误)

屋里太暗了, 照不了像。 (正)

b.动词之后是复合趋向补语, 宾语为单音节词时, 宾语一般置于复合趋向补语之间。

(7) 说不出来话→说不出话来

直不起来腰→直不起腰来

爬不上去山→爬不上山去

c.表示不可能的程度差别时, 程度副词一般放于补语之前, 不放在动词之前, 如:

(8) 黑板上的字太小, 我不太看得清楚。 (误)

黑板上的字太小, 我看不太清楚。 (正)

通过偏误类型和对各种偏误类型的分析, 我认为留学生使用可能补语的否定式的偏误主要集中在可能补语否定式的搭配, 否定式的使用限制条件不明确, 宾语在可能补语否定式中的位置及有程度副词修饰时, 程度副词位置四个方面。而造成这四个方面的原因主要有:教材对于可能补语的处理状况, 母语的干扰、目的语规则泛化、教材编排和教序不当及学生在学习时采取的回避态度等。

三、解决对策

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可能补语及否定式的过程中, 产生偏误不可避免, 因为其母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语法点,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找出相应的对策, 使他们逐步接近目的语:

1. 了解学生母语, 将母语与汉语对比研究, 预测出母语可能产生的影响, 从而确定教学的难点。

2. 教师上课前要充分备课, 更要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汉语理论修养, 还必须掌握充足的可能补语否定式的偏误材料, 对造成偏误的成因、偏误的类型等要有理性的认识, 然后确定可能补语否定式的习得重点, 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练习过程中还应想法限制学生使用回避策略, 鼓励学生多说多练, 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根源上避免偏误。

3. 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 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 理解可能补语基本意义以外的引申意义。

4. 简化可能补语的教学内容, 细化其结构形式的教学, 教学中应循序渐进, 如先复习能愿动词, 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再学习可能补语及否定式。

5. 教学、教材的编写要有针对性, 减少母语、目的语以外的干扰。

由于时间有限, 笔者对偏误类型、偏误成因及有解决对策问题的论述还不是很详细, 希望以后能够继续深入、细致地研究, 更好地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4, (1) .

[2]田化冰.关于可能补语的教学[J].安徽师专学报, 2001, (4) .

[3]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 2008.

补贴外国留学生的是与非 篇8

对于为何大方补助外国留学生,江苏官方的解释有两点:这些留学生的培养,有效建设了国际友好人士网络,为外交全局做出了贡献;此外,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事业有利于增加社会消费。

有人估算,如果外国留学生达到5万人的目标,一个学年好几十个亿就出去了。这里有所误解。根据江苏省的相关文件,奖学金有申请门槛,最高的9万是给理科博士的全额奖学金标准。目前可以查到的一个公开数据是,江苏在2011年资助265名外国留学生共计600万元,人均2.3万左右。整个江苏的外国留学生有一万好几,可见并非是留学生就给补贴。

对优秀人才许以高级别的奖学金是国际惯例。一来吸引优秀人才来做科研、就业;二来,许多优秀人才即使留不住,未来学成归国,也许就是社会精英栋梁,能够对两国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就像有的网友所言,不管哪个国家,都会给留学生一些资助,这是文化的交流,没人愿意来才是可悲,一个大国气量要大点。

官方的资料还说,据权威部门测算,一名外国学生在境内的年消费约为10万元人民币。吸引10000名外国学生来江苏留学,就会带来近10亿元的入境消费。

通过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等地的情况就知道,提供国际教育服务的确可以创收。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数据是,在2012~2013年度,国际留学生共为美国经济贡献超过240亿美元。

然而,国家层面的留学生乃至访问学者奖学金项目,与地方政府层面的留学生奖学金项目,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毕竟地方之间的公共外交和国家之间的外交是不同的,象征性也不同。

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公益团体、国际组织其实都可以设置国际留学生奖学金,不过考量会有所不同。具体到地方政府,若是奖励留学生,主要会牵扯到本地纳税人的钱,因此更需以该奖学金制度对于本地的利害关系来考量,并且也不该是本地大学留学生奖学金的主要提供者,纳税人不该负担那么多的留学生。

不只江苏,在国家留学基金会的官网上可以看到有30个省市都设立了地方层面的“留学生国家奖学金”。但是,江苏教育部门的行动恐怕更多原因在于,自己在这场“吸引国际留学生”的竞争中落后了。在一份《“留学江苏行动计划”新闻通气会》的新闻稿中就谈到,教育部于2010年发布了《留学中国计划》,确立了到2020年来华留学生规模扩大达到50万人的发展目标,然而,“(江苏)在2013年外国留学生教育规模排名已落至全国第六位(历史上曾位列第三),这与江苏高等教育在全国的位置极不相称。”

看来这里更多还是个“面子工程”。

中国正从一个留学生输出大国,逐步转向开始大量吸收留学生,也需要为国际留学生提供奖学金了。这次事件倒是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视点去讨论留学生奖学金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发放。

毕竟当你走向世界的时候,世界也在走向你。

Q&A

@中国新闻周刊:如何看待高额补贴部分外国留学生?

外国留学生端午节体验 篇9

白俄罗斯姑娘包粽子“处女秀”

25岁的娜塔妮亚是白俄罗斯人,目前在重庆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洋人街民俗文化馆里,娜塔妮亚现场拜师,跟师傅学起了包粽子。

她看着两片长叶子在师傅手上翻腾几下,就变成了有棱有角的粽子,发出啧啧赞叹声。

可当轮到娜塔妮亚自己动手时,她却犯难了,卷叶、裹米、包扎,看似简单的几个动作,学起来并不容易。缠来裹去,不是包成扁的,就是漏米。

和娜塔妮亚一样,留学生们包出的粽子极具个人风格,大大小小形态各异,有的是平的,有的一个“角”也没有,有的粽子还没等学生松手,米粒已经从粽叶里散落出来,现场一片欢笑。

老挝女孩许愿树祈福

“心想事成”、“生意兴隆”、“身体健康”……昨日洋人街的10棵黄桷大树“变身”为平安许愿树,树上垂下五色彩线,挂上红灯笼,张张祈福卡片随风摇曳。不少市民来到树下,执笔在祈福卡上写下祝福,共祝国泰民安、全家幸福。

来自老挝的女留学生维拉颂也不能“免俗”,她在祈福卡上用家乡话写下了“顺利毕业”几字。维拉颂是重庆大学法律系研究生,已经在重庆生活4年了。

她说,自己今年7月就将毕业回国,最后一年在重庆过端午,感觉特别留恋。

越南小伙子也过端午节

受中华文化影响,亚洲地区的不少国家也都有自己的端午活动。

越南留学生陈广庆是一名标准的帅小伙,他告诉大家,越南也是在阴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他们的主要内容是吃粽子、端午驱虫。在那一天,父母会给孩子们准备很多水果、身上戴五彩线编织的吉祥符,大人们会饮雄黄酒,并在小孩身上涂雄黄酒驱虫。“我们认为,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高校外国留学生 篇10

在外国学生的汉语词汇学习过程中, 同素逆序词因其外形的相似性, 往往让学生难以辨认, 使用中也存在不同种类的偏误。现将一定语境中语素顺序使用正确的词描写为AB式, 将与此逆序的偏误词描写为BA式, 通过检索大规模的汉语中介语语料, 发现外国学生在使用同素逆序词时的偏误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汉语中只存在AB式, 不存在BA式;二是AB式和BA式词语在汉语中都存在, 但使用时在语法、语义上存在偏误。

一、汉语中只存在AB式, 不存在BA式

典型的例子有:

1.介绍—绍介

(1) *我真高兴有这个机会来给你们绍介安老师。

2.外出—出外

(2) *一到放假他就出外旅游。

3.工作—作工

(3) *我的同事作工的时候非常努力。

4.上升—升上

(4) *夏天温度升上很多, 我很不习惯。

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出现这样的偏误, 一方面是因为未能准确习得词语, 记忆存在偏差, 另一方面, 有一部分日韩学生是因为受母语中汉语词负迁移的影响, 这些词大多沿用了古代汉语的语序, 与现代汉语词汇的语素顺序不一致。总体来看, 此类偏误在同素逆序词的偏误中所占比例不高, 原因可能是因为留学生在学习词语时, 大多是整词习得, 很少以语素为单位。

二、AB式和BA式在汉语中都存在

相对于上一类偏误来说, AB式和BA式在汉语中都存在, 然而二者在一定语境中不能互相替换造成的偏误更为多见。这是因为许多成对的同素逆序词在语法及语义的使用方面有一定差别。

(一) 语法方面的偏误

首先, 词性不同的同素逆序词在句中的语法作用及能够充当的成分不同。如:

1.对面—面对

(5) *那以后, 我不好意思对面他。

(6) *我们学校大门的面对是餐馆。

“对面”是处所词, “面对”大多作动词, 句 (5) 中画线部分为谓语, 应该由动词“面对”充当, 而句 (6) 中画线部分为主语, 使用方位词“对面”更合适。

2.犯罪—罪犯

(7) *早上我看新闻, 有一个犯罪逃跑了。

“犯罪”是动词, 而“罪犯”是名词, 指“犯罪的人”, 句中“逃跑”的主语应该用名词“罪犯”充当。

3.黄金—金黄

(8) *打开窗, 早晨黄金的阳光照进我的房间。

本句的语境中主语“阳光”的前面是想用表示颜色的定语修饰, 应当用形容词“金黄”, 而不是名词“黄金”。

4.下乡—乡下

(9) *我们想周六去下乡玩。

“下乡”是动词, “乡下”是名词, 句 (9) 中动词“去”的宾语应当用名词“乡下”充当。

5.雪白—白雪

(10) *我的猫叫雪球, 因为它的毛像雪白一样。

“雪白”是形容词, “白雪”是名词, 句 (10) 中的“像”的宾语应当用名词“白雪”。

6.色彩—彩色

(11) *现在中国人的家里都有了色彩电视机。

“色彩”是名词, 而“彩色”是形容词, 学生在句 (11) 是想用形容词“彩色”作定语, 修饰名词“电视机”, 却误用成了“色彩”。

7.实现—现实

(12) *电视上唱歌的年轻人想现实自己的音乐梦想。

“实现”是动词, “现实”是名词, 句 (12) 中情态动词“想”的后面应使用动词“实现”, 加宾语“音乐梦想”, 名词“现实”在句中不可以作谓语。

(二) 语义方面的偏误

相对于语音、语法方面来说, 语素顺序的变化对词语语义方面的影响最突出, 因此语义方面的偏误在外国学生使用同素逆序词的偏误中所占比例最高。同素逆序词的词义之间有的有联系, 也有部分没有直接关联。

A.词义之间有联系的偏误

1.蜜蜂—蜂蜜

(13) *在我的国家, 我们早上吃蜜蜂涂面包。

“蜜蜂”是一种会采花蜜的昆虫, 而“蜂蜜”是蜜蜂用采集的花蜜酿成的黏稠液体, 二者词义间有联系, 但句 (13) 中用来涂抹面包的显然是“蜂蜜”, 而不是“蜜蜂”。

2.饭盒—盒饭

(14) *同事每天吃他的妻子给他准备的饭盒。

“饭盒”指的是用来装饭菜的盒子, “盒饭”是装在盒子里的饭。句 (14) 中“吃”的对象应当是“饭”, 而不是“盒子”, 所以此处的“饭盒”是同素逆序词使用偏误。

3.到达—达到

(15) *为了到达这个目标, 他每天努力看书。

(16) *那个地方坐地铁就能够达到。

“到达”大多用来表示到某一具体的地点或阶段, 而“达到”多指到某一抽象的目标或程度。句 (15) 中“目标”作为抽象概念, 前面应当使用“达到”。句 (16) 中“那个地方”是具体地点, 后面用“到达”更加恰当。

4.产生—生产

(17) *在这些标签上不仅写了价格, 而且写了产生的地方, 产生者的名字, 等等。

(18) *父母不能理解孩子, 孩子也不能理解父母, 结果生产代沟。

“生产”表示人们使用工具创造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也可以表示生孩子。“产生”表示由一定的条件、因素, 使得已有的事物生出新的事物。“生产”的一般是具体物品, “产生”的一般多是抽象事物。因此, 句 (17) 中“地方”“者”这样的具体事物前应使用“生产”, 而句 (18) 中的“代购”是抽象概念, 前面应用“产生”。

5.儿女—女儿

(19) *她有两个儿子, 一个女儿, 工作都很忙……女儿们很少回家吃饭。

“女儿”是父母生的女孩, 而“儿女”的意思是儿子和女儿。此处想表达的是“儿子和女儿”, 但学生忽视了语言约定俗成的特点, 误认为并列结构的词语语素顺序可以互换, 造成了偏误。

6.回来—来回

(20) *伊藤说他星期日从北京来回。

“来回”指的是来与回, 指的是在两个地方位移一个轮回, 此句只涉及从北京位移一次, 应该使用的是“回来”, 而不是“来回”。

B.词义之间无联系的偏误

1.度过—过度

(21) *这个寒假我在北京过度。

“过度”的意思是超过适当的限度, “度过”的意思是经过一段时间, 二者在词义上差别较大, 句 (21) 中表示在北京经过一段时间应使用“度过”, 而不是“过度”。

2.故事—事故

(22) *今天路上遇到交通故事, 公共汽车撞了出租车。

“故事”指的是旧的事情或者是编造出来的事, 而“事故”的意思是意外的灾祸。本句中“公共汽车撞到了出租车是真实发生的意外, 因此不可以用“故事”。

3.会议—议会

(23) *老师说下午有一个议会。

“议会”和“议会”都是名词, 但一个指的是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 一个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在句 (23) 的语境中, 学校里的开展的是“会议”, 而不是“议会”。

4.出发—发出

(24) *他出发了一个奇怪的声音。

“出发”的意思是起程到别处去, “发出”的意思是发生声音、疑问, 发布命令、指示, 或送出货物、信件等。句 (24) 中的宾语是声音, 应使用“发出”。

5.工人—人工

(25) *夏季两三个月不下雨, 所以会工人降雨。

“工人”是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人工”是人为、人做的、不是机器或自然的成果。“人工降雨”作为一个固定词组, 指的是用人工促使云层降雨, 这里使用逆序词“工人”为错误。

参考文献

[1]李冰.汉日同素异序词对比分析———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中心.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社会科学版) , 2008 (四)

[2]王静.对留学生同素异序词的习得情况的调查研究.理论研究, 2012 (四) .

[3]易娟.日汉同素异序词浅析及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 2012 (五) .

[4]张巍.联合式同素逆序副词的历时考察及应用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8 (六) .

上一篇:金属铜配合物下一篇:随机效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