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适宜性九篇

2024-08-21

驾驶适宜性 篇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机动车辆的增多, 营运车辆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日趋严峻。据统计, 2011年, 全国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中, 营运车辆肇事比重为23.9%;在特大交通事故中, 营运客货车的肇事比重更是高达85.1%。从事故致因来看, 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人-车-路-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在其中, 由于驾驶员原因所导致的事故比例占70%以上[1], 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研究表明, 部分事故常发的“事故倾向性驾驶员”在感知觉、注意力、技能、人格、态度等方面与安全驾驶员存在显著差异[2];这主要与他们的职业环境以及心理、生理素质有关, 由此引出了“驾驶员适应性”的概念。

驾驶员适宜性, 是指准备或已经从事汽车驾驶工作的人员, 其心理、生理素质适宜于驾驶工作的程度。传统的驾驶员适宜性研究主要着眼于驾驶员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个体差异的静态检测, 并以此判断个体对担任驾驶工作的适宜程度。然而实践表明, 利用一系列驾驶员适宜性检测设备, 固然有助于甄别出心理和生理上先天性不适宜驾驶工作的个体, 但也应看到, 即便是初始生理和心理素质良好的驾驶员, 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亦可能出现驾驶失误。特别是对于营运车辆驾驶员来说, 由于其工作强度高、连续行车时间长、行车环境复杂, 驾驶适宜性的衰退特征较为明显。有鉴于此, 本文在分析驾驶员适宜性短期和长期演化规律的基础上, 对国内外营运车辆驾驶员职业生涯的适宜性演化特征进行对比, 旨在揭示我国道路运输环境对营运车辆驾驶员适宜性的动态影响, 从而引发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2 驾驶员适宜性演化的影响因素

2.1 驾驶员适宜性短期演化的影响因素

一般认为, 驾驶员适宜性的短期衰退主要是由疲劳所致。目前, 针对疲劳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连续驾驶时间、行驶环境以及排班制度等方面分析驾驶员疲劳程度的影响因素;二是通过检测装置对驾驶员的疲劳状态进行监测, 并分析其疲劳特征。

2.1.1 国外研究概况

以美国为例, 早期的驾驶疲劳研究主要从医学角度出发。基于研究成果, 1935年美国公共卫生服务署制定了城市机动车驾驶时间管理条例[3]。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管理者和研究者开始开展针对驾驶疲劳的实验性研究, 并将控制疲劳驾驶上升到立法层面[4]。基于工作排班制度、休息时间、饮食习惯对疲劳影响的研究成果, 美国于1989年修正了驾驶员工作时间规定[5]。1996年, 美国的Dennis Wylie等人对驾驶时间与疲劳关系开展了深入研究[6], 为北美国家交通部门制定最长驾驶时间的管理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中, 针对营运车辆驾驶员疲劳驾驶问题, 也产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000年Anne T Mc Cartt等人针对长途货运驾驶员睡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7];2010年, 美国针对公交驾驶员排班制度与疲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间断性睡眠对疲劳有较大影响的结论[8]。这些研究针对行业特点, 为营运企业的合理排班提供了科学依据。

2.1.2 国内研究概况

相对于国外, 国内的相关研究方兴未艾。2009年, 马艳丽等人基于实验心理学测试法与主观疲劳调查法得出连续驾驶时间不宜超过3.5 h的结论[9]。2011年, 刘坚等人针对长时间单调驾驶对驾驶员疲劳、反应时间、驾驶速度进行了真实环境下的仪器测评试验, 结果表明在连续驾驶时间超过3 h后, 驾驶绩效出现明显劣化[10]。2012年, 仲梅提出了3个易疲劳的“危险时段”, 有助于交通管理部门对行驶车辆进行重点检查[11]。

此外, 针对不同行车环境对驾驶疲劳的影响:2009年, 徐济宣等人认为驾驶员反应时间会随着道路环境的能见度增加、眩光增强、路面亮度减少而增加[12];2011年, 徐冬青等人通过定量和主观评价的方法, 发现草原公路上连续行车110~120 min即会呈现疲劳状态, 驾驶员较普通公路来说更易疲劳[13]。

2.2 驾驶员适宜性长期演化的影响因素

驾驶员适宜性的长期演化主要与年龄、驾龄和工作环境有关。

2.2.1 国外研究概况

2003年, 美国的Pablo Lardelli Claret针对驾驶员的年龄、性别与交通事故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25~49岁的男性驾驶员和25~44岁的女性驾驶员引发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最小, 而老年驾驶员随着年龄的增加,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高[14]。同年, 欧洲的P.Philip等人对高速公路上114名长途驾驶员进行了针对疲劳和驾驶能力的调查实验, 发现年龄和驾驶时间是影响驾驶能力的主要因素[15]。2010年, Janine Duke等人针对重型货车事故与驾驶员年龄的研究, 提出驾驶员年龄与事故率成“U”型曲线关系, 20岁以下及60岁以上的驾驶员事故率较高[16]。2012年, Chien-Ming Tseng对台湾的公交司机进行调查, 得出驾龄6~8年的公交司机事故率最低, 驾龄在3年以下的司机事故率最高的结论[17]。

2.2.2 国内研究概况

2008年, 李金库指出遇到紧急状况时, 驾龄低的驾驶员紧张度越高, 而年龄因素的影响程度较驾龄小[18]。同年, 张开冉对驾龄少于3年的驾驶员进行反应测试, 发现信息复杂度越高, 新驾驶员的反应能力越差[19]。2009年, 胡江碧通过对109国道典型路段的事故驾驶员的特征进行统计, 发现年龄小于33岁、驾龄在3年以下的驾驶员事故倾向性较高[20]。2012年, 王华荣等人针对长途客运司机进行调查, 发现35岁以下的驾驶员注意广度显著优于35岁以上, 而注意力与驾龄无显著关系[21]。

3 营运车辆驾驶员适宜性长期演化特征的中外对比

如前文所述, 驾驶员适宜性研究者通常采用仪器检测或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驾驶员进行抽样调查, 得以发掘驾驶员适宜性的个体差异、影响因素以及驾驶员适宜性演化的规律。除此之外, 可以进一步针对具体行业, 对比国内外营运车辆驾驶员职业生涯的演化特征, 从而反映出驾驶员适宜性衰减的长期特征。

3.1 公路货运驾驶员适宜性长期演化的中外对比

通过对比2000年美国货运市场调查结果[22]以及我国广东中山、江门和肇庆三个城市392名货运驾驶员的抽样调查结果[23], 可以发现其年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图1所示。

可见, 我国的货运驾驶员大多数是中青年男性, 主要集中在26~45岁;美国货运驾驶员的年龄跨度较大, 多数在26~55岁, 而56岁以上的驾驶员仍占到16.7%。与我国相比, 美国的货运驾驶员年龄偏大, 反映出其驾驶员适宜性保持得较长久, 衰减更慢。

3.2 公路客运驾驶员适宜性长期演化的中外对比

通过对比2001年加拿大公路客运行业的调查结果[24]以及从南通某汽车客运站抽取的233名驾驶员信息[25], 亦发现其年龄分布存在差异, 如图2所示。

可见, 加拿大的公路客运驾驶员年龄多集中在41~60岁, 甚至有部分驾驶员年龄在60岁以上。与我国相比, 加拿大客运驾驶员年龄偏大, 结束驾驶生涯的时间较晚, 反映出加拿大部分客运驾驶员适宜性保持的更长久, 衰减更缓慢。

3.3 城市公交车驾驶员适宜性长期演化的中外对比

通过对比2001年加拿大公交行业的调查结果和来自上海15家公交企业的调查数据, 将我国和加拿大公交驾驶员年龄分布对比如下:

与公路客货运行业的情况不同, 我国公交车驾驶员职业年龄的峰值较加拿大偏晚, 其原因在于, 我国的公交企业以国营为主, 对年轻驾驶员的吸引力不足, 导致大龄公交驾驶员常常得工作到退休年龄。与中国的另一区别是, 加拿大部分公交车驾驶员的年龄超过了60岁。

2.4城市出租车驾驶员适宜性长期演化的中外对比

通过对比合肥市2 373位出租车司机的调查数据[26]和针对新西兰238名出租车驾驶员的调查结果[27], 其年龄分布差异如图4所示。

可见, 我国出租车驾驶员的年龄偏年轻, 年龄范围集中在30~40岁;而新西兰的年轻出租车驾驶员比例较小, 很多驾驶员都在40岁以上。与我国相比, 一方面, 新西兰的出租车驾驶员适宜性保持得更长久, 衰减更缓慢;另一方面, 亦反映出新西兰的出租车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较低。

4 结论

驾驶适宜性 篇2

辽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处于华北、长白、内蒙古三大植物区系过渡地带,属于大陆季风性干旱气候。年均温度5.7~8.6℃,年降水量450~550mm。以低山丘陵为主,占总面积的69%,平原占23%,沙荒地8%;土壤以褐土为主,耕地中水田少,旱田多。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近些年国家和省市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种牧草沙化治理工程项目。截至2013年末,仅凌源市种植牧草百万亩以上,有效地提高了地表植被覆盖度。

辽西半干旱地区的凌源,位于北纬40°35′50″~41°26′;东经118°50′20″~119°37′40″,是辽宁、内蒙、河北的三省交汇处。境内多低山丘陵,平均海拔高度500m左右,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耕地面积只有74万亩,人均耕地不足1.5亩,是个人多地少的山区县级市。由于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和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凌源市的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干燥炎热,春季大风干旱,风沙天气多见,有“十年九春旱”之说。年平均气温8.4℃,≥10℃活动积温3413℃,无霜期140~150d,年日照时数2776h,年均降水量474.8mm,4~9月生长季降水量438.1mm,地处中纬度温带区,受所处的地理环境影响,降水量不算少,但分布不均,雨热基本同季。

由于辽西北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在牧草种植上难以一次种植而形成盖度,均需要一两次补种,而牧草的补种时间决定了牧草能否正常生长和越冬。对此,针对辽西地理气候条件而进行的牧草补种试验研究,并通过采取分期播种试验、田间调查分析及总结本市牧草补种多年实践种植经验,进行综合分析与论证,从而为辽西半干旱地区如何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牧草单位面积存活率和产量而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一些前所未有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实践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牧草种植概况

在辽西地区,无论牧草种植还是生长都是依靠自然条件,也就是依靠环境地理气候条件。在凌源地区多数牧草春、夏、秋三个季节都可以种植,但由于各季节气候特点不同,对牧草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无论哪个季节一次播种牧草保存率很难达到标准,一般在30%左右,都要经过补种才能达到70%左右形成一定盖度;通过补种牧草亩产干草由30kg以下提高到90kg以上。辽西地区种植牧草以沙打旺、草木樨和苜蓿等豆科牧草为主;通过封山禁牧、围栏封育、补播改良等综合措施治理,多数治理区草原植被盖度都在70%以上,亩产干草均达到100kg以上,初步遏制工程区草原沙化、荒漠化势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取得预期效果。

2.2 牧草种植种类与地势

种类为沙打旺、草木樨和紫花苜蓿;种植地势为25°左右半阴坡,坡地自下而上播种紫花苜蓿、草木犀、沙打旺。在春季种有牧草覆盖度低于30%的地块进行补种试验。

2.3 种植设计与调查

牧草补种时间为夏初到秋末6~8月,每10d3种牧草各种植1次,15m2为一单元,分8期到8月末结束;即每旬5、15、25日为补播期,9月末越冬前统一进行实地调查进行分析。

3 牧草补种的适宜气候条件分析

一般牧草种子要10℃以上才能种植,所以播种时间土温应该高于10℃。辽西地区牧草种植依靠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而该地区4月10日气温就能稳定在10℃以上,而此时降水稀少,所以春季播种很难出全苗,就是利用好降水出苗率很好,由于阶段性干旱也很难全部保存下来,补种时间太晚就是出全苗也很难越冬,温湿度条件至关重要,所以牧草补种时温度和降水条件匹配就成为考虑关键。

根据辽西凌源地区气候特点,水热条件最佳匹配时期为6~8月,也是该地区夏季防汛期,所以牧草补种时期以此期为主。凌源地区牧草补种时期气候条件及9月末牧草盖度情况见表1。

大多数牧草的最适宜生长温度在20~25℃,主要降水适宜地利条件好,牧草经过补种达到达到标准盖度是不成问题的,但辽西地区就不同了。从表1可以看出,种植牧草在辽西地区关键是决定于种植及后期降水条件。由于7月下旬到8月上旬降水稀少出现伏旱之前及此时间补种牧草几乎没有效果,7月份之前补种的牧草由于阶段性干旱和短时强降水部分牧草旱死或溺死,而8月上旬到月末补种的效果最好。

4 结论

辽西地区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势在必行,而牧草种植最佳季节是春季,但由于辽西地区特殊地理气候条件限制,一般牧草种植都要经过补种才能达到一定盖度;而牧草种植品种以紫花木樨为主,其次以草木犀、沙打旺为辅。

4.1 合理区划补播区域,保证补播效果

根据草原原生植被情况、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和当地气候因素进行补播作业地块区划。对地处阳坡、土质瘠薄地段区划为抗旱、耐瘠薄的沙打旺和草木樨牧草品种补播区;对地势平缓、土质较好地段区划为苜蓿补播区。补播区植被盖度要在30%以下,土层厚度最好不少于10cm,坡度最好≤30°;土层极其瘠薄的,如砾石质地、石质山不能作为补播区域,地处阴坡、半阴坡土层较好的地段补播效果最好。

4.2 适时播种,规避不利气候条件

主要考虑生长阶段规避不利气候条件,例如极冷极热、干旱、泥石流等,凌源市主要考虑的是牧草的越夏和越冬,以及夏季牧草的抗旱抗溺性。在凌源地区,大多数牧草春、夏、秋三个季节都可以播种,但由于各季节气候特点不同,对牧草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春季5月末之前播种,如果土壤墒情好,补播措施得当,出苗率高,此时高温天气少,雨水不多,害虫和杂草相对较少,利于牧草幼苗根系发育和植株成长,保苗率高。但该地区春旱多发,春播易受气温干旱影响,造成播种无苗。夏季7月末前播种,一般年景夏季土壤墒情较好,补播出苗率也不错。但由于高温暴晒天气多,大多牧草幼苗抗晒能力差,如果土壤稍旱时,经2~3d高温暴晒就会造成大量幼苗死亡。同时夏季害虫发生多,杂草生长快,都会给牧草幼苗存活生长造成危害,导致牧草幼苗损失、滞长或枯死,夏播保苗率低。夏末秋初播种,此时雨季后期,土壤墒情好,气温偏高,补播牧草易于出苗,而且由于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日照时间缩短,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利于牧草幼苗生长。选择夏末秋初播种利于补播出苗和保苗,但时间不易过晚,否则牧草幼苗不能越冬。

4.3 机械整地,是提高保苗率的有效措施

不同的整地方式对牧草补播出苗率和保苗率有明显的影响。凌源市2009年开始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补播种草,先后实行3种整地方法。2009~2010年是用人工挖穴整地,要求穴口直径不小于20cm,穴内活土层不少于10cm,补播种植沙打旺和草木樨。这种整地方式种草出苗率达到80%以上,到9月份保苗率仅为35左右。2011~2012年借鉴水保工程的“鱼鳞坑”和“水平槽”方法进行整地,在坑内种草,出苗率也能达到85%以上,保苗率略有提高,达到42%左右。为进一步提高草原沙化治理牧草补播保苗率,2013年在部分补播区域探索使用机械整地,即用“钩机”将补播区域全面翻耕,使活土层达到20cm以上,并适当平整后播种,这样,出苗率达到90%以上,保苗率达到80%以上。实践证明,在同等条件下,机械整地种草是提高保苗率的有效措施。

4.4 合理用种,是保证补播效果的关键环节

补播牧草必须合理控制播种量,草原沙化治理补播一般每亩播种量2~3kg。穴播每穴点播种子10~20粒;条播每延长米播种100~200粒;撒播每平方米播种300~500粒。点种时让种子均匀分布。播种量不足出苗过稀,达不到治理效果。播种量过大,幼苗聚堆生长,相互争营养,导致苗弱甚至死亡。因此,保持合理的播种量是保证补播效果的关键环节。

4.5 加强管护,是维持牧草成长的重要保证

牧草幼苗抗逆性差,补播后必须加强管理。一是加强鼠虫害监测,发现灾情尽早防治。二是经常查看出苗情况,发现缺苗及时补种。三是加强看护、尽早围栏,防止人畜进入破坏。

摘要:根据辽西凌源地区气候特点及牧草种植情况,开展了牧草补种试验研究,探讨了最佳补种时间及补种牧草,根据多年补种经验措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生产建议及技术措施。

关键词:牧草补种,生产措施,试验研究,气候

参考文献

[1]周国华.朝阳地区百年降水变化特征及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0(1).

驾驶适宜性 篇3

摘要:机动车驾驶教练员即驾校教练是近年来需求增长较快的职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驾校教练的需求还将持续增长,对教练的业务水平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当前,判断一名从业者是否适宜从事教练工作,往往仅以从业资格、学历水平等为标准,却忽视了人格、气质等心理因素。因此对从业者进行职业适宜性评价,帮助管理者选人、用人,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本研究将16PF应用到驾校教练的职业适宜性评价中,探讨这一人格量表在职业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职业适宜性;驾校教练

一、前言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汽车整车制造行业需求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产销量逐年攀升,且乘用车数量占比已达83.27%。乘用车占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中小城市、县乡市场的需求增加,居民对代步工具的需求巨大。

汽车的普及不仅让汽车厂商受益,也促进了驾驶员培训机构的发展。国家于2014年正式发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资格条件》、《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训练场技术要求》、《机动车驾驶教练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等文件,提出了与驾校、驾驶教练员、教练场地等有关的国家标准。

职业技能标准中的驾驶教练员即驾校教练,文件从职业能力特征、文化程度、岗前培训等多个方面规定了成为驾校教练需要达到的标准。这些标准涵盖了教学能力、学习能力、普通话、身体状况等内容。但未对教练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提出要求。驾校教练与普通职业教育教师不同,教学过程中示范教学比较高,有些科目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何与学员有效沟通、如何快速反应处置危险状况都对教练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要求。

国内以驾校教练为主题的研究较少,且都集中在综合素质、职业道德、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尚未发现有关驾校教练心理素质的专项研究。对驾校教练的心理素质分析是对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补充,研究的结论还可以为驾校教练的选拔提供参考,为提高驾校的教学水平提供支持。

二、职业适宜性的概念及评价

(一)职业适宜性的概念

任何职业活动都要求从业者达到一定的职业水平,并保证其产品或劳动成果符合行业要求。同时,职业活动还要求从业者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热爱岗位、锐意创新。职业不同,对从业者的要求和标准也不同。此外,从业者之间也有个性差异。从业者选择职业时应当考虑,其个性特征能否保证他从事某一职业并获得成功。同样,在招聘某一职业的从业人员时应当考虑,该职业的客观条件允许具有哪些个性特征的人参与。

任何行业都要面临从业者的个性特征与所从事的职业匹配的问题,这就是职业适宜性问题。职业适宜性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个体的职业素养及其发展水平与所选职业或所任职务对从业者的要求的一致性程度。

(二)职业适宜性的评价

职业活动对从业者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如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文化水平、从业经历、宗教信仰、政治倾向等。相对于这些要求,从业者的心理素质往往被忽视。职业心理学认为职业适宜性是一个由四个子成分组成的复杂的心理结构。进而建议评价一名从业者的职业适宜性时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职业倾向性,即思想政治品质、世界观、动机稳定性等;

2.知识、技能、才干,即与所从事工作有关的技能水平、普通教育水平等;

3.职业心理特征,即从事工作所需心理操作过程的发展水平;

4.神经系统特征,即高级神经活动特征,如情绪的稳定性等。

职业适宜性的四个方面中,除知识、技能、才干可以通过职业技能认定、学历认定等方式进行判断外,其他三项均属于心理学范畴,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方法进行鉴定。

三、16PF在职业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一)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是由卡特尔教授使用因子分析法开发的人格测验。该测验于1979年引入中国,广泛应用于人格测验、人事选拔、心理咨询等领域,是我国最流行的人格测验之一。16PF中的乐群性、稳定性、规范性、敏感性、幻想性、变革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等人格因素都与驾校教练的工作有关。因此,将16PF运用到驾校教练的职业适宜性评价中是必要的、可行的。

(二)研究设计

16PF第一版于1949年问世,至今已经历了四次修订,最新的版本为2000年修订的第五版。本文此次研究使用的16PF量表为第五版的中文版,共185个题目。国内学者对该版本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量表的重测信度和结构效度较好。

使用16PF中文版在某驾校施测,施测方式为纸笔测验,施测时间30分钟。所有被测试者均为男性教练员,28~55岁,平均年龄45.5岁。所有教练都已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取得从业资格,职业资格等级从最低的四级机动车驾驶教练员到最高的一级机动车驾驶教练员。

(三)结果与评介 根据16PF的计分规则,将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后,各因素得分在8分以上为高分,3分以下为低分。从业者在各项因素上的得分不同,适合的职业也有所区别,综合各项因素的测量结果,可以用来评价驾校教练的职业适宜性。

乐群性因素主要测量从业者热情对待他人的水平,高于8分的教练很乐意与学员交往,具有较高的合作与适应能力。在该测验上得分较高者适合从事教师和销售。驾校教练的工作与职业教育教师相似,应当具有较高的乐群性。调查结果显示,该校教练仅4%属于高乐群性人群。在该因素上的得分集中在5-6分,占总人数的64%。这表明目前该校教练的乐群性处在平均水平。

稳定性因素主要测量从业者在面临生活中的变化时的情绪稳定性。在该因素上,低分者表现为易激动、易烦恼,受环境影响较大。高分者情绪稳定、成熟,面对变化沉着冷静。具有高稳定性的从业者适合从事教师、工程师等。驾校教练也应当具有高稳定性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校仅4%教练属于高稳定性。得分集中在中等水平的5分,占总人数的30%。

规范性因素主要测量从业者遵从社会化标准的行为和外在强制性规则的能力。驾校教练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规范,通过示范和讲解将文明的驾驶习惯及交通法规传授给学员。这就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规范性。调查结果显示,该校教练有10%具有高规范性,是各相关因素中最高的。得分集中在5-7分,占总人数的74%。

敏感性因素主要测量从业者在社会情境中感觉轻松的程度。低敏感性的从业者遇事理智、客观,独立处理当前问题能力较高。高敏感性从业者易受感动,富于幻想,偏女性化。驾校教练的职业特点要求其具有较低的敏感性。调查结果显示,驾校教练在这一因素上得分最为分散,高敏感性占6%,低敏感性占8%。得分集中在平均的5-6分,占54%。

幻想性因素主要测量从业者关注内在思维过程与关注外在环境因素之间的平衡程度。低幻想性者关注外在环境因素较多,做事合乎成规,在紧要关头可以保持冷静。高幻想性者在决策时常以主观因素为出发点。相较而言,低幻想性者更适合从事驾校教练。调查结果显示仍有4%为高幻想性者,多数教练的幻想性处在较低的3-5分水平,占总人数的64%。

独立性因素主要测量从业者融合于周围群体及参与集体活动的倾向性。高独立性者独立性强,独立完成工作任务,不依赖同伴,也无意控制或支配同伴。因此,高独立性者更适合从事教练工作。调查数据显示,该校教练的独立性普遍偏低,得分集中在2分,占总人数的26%。仅有4%教练属于高独立性者。

自律性因素主要测量从业者是否具有清晰的个人标准,并以此为标准规划自己的行为。驾校教练的工作需要具有较高的自律性,要求教练言行一致,能够合理支配自己的行为。低自律性者则很少考虑他人感受和需要,不适合从事教练等相关工作。调查结果显示,该校有4%教练属于高自律性者,没有低自律性者,得分集中在品均分及稍高的5-7分,占总人数的78%。

紧张性因素主要测量从业者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耐心、稳定程度,以及在此过程中的躯体紧张水平。对于驾校教练来说,低紧张性者在与学员交流时可以保持平静的心态,高紧张性者缺乏耐心,在教练工作中很难与学员沟通。调查结果显示,该校有4%教练属于高紧张性者,有8%教练属于低紧张性者。得分集中在平均分附近,得分为4-7分的教练占总人数的50%。

四、结语

检查适宜性专项监管总结 篇4

(第一季度)

为规范临床医务人员诊疗行为,严格遵循临床检验、影像学检查、腔镜检查、各种功能检查、电生理、病理等各种辅助检查项目的适应证,医务部监管组特制作了临床适宜性检查专项监管表单,对全院相关临床科室随机抽查第一季度出院病历2份,通过查看临床诊断、辅助检查医嘱、病程记录、会诊情况,确定除常规检查以外的其他辅助检查是否有适应证。

一、存在问题:

1.共抽查13个临床科室108份病历,绝大多数(93.52%)病历医嘱中开具的辅助检查符合适应证。

2.有7份病历中存在不适宜检查(病历记录中未体现有明确适应证),不适宜检查所占比率为6.48%。

3.涉及CT、MRI等大型医疗设备的不适宜检查有4例,占3.70%。

二、原因分析:

1.个别临床科室医师对诊疗指南掌握不透彻,特别对常规检查以外的其他辅助检查的适应证把握不到位,导致CT、MRI等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过度。

2.有的病例或许有检查适应证,但病历文书中未能体现针对此项检查的依据,同时对某些重要检查结果亦无分析记录。

三、整改建议:

1.各临床科室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把握辅助检查尤其是大型医疗

设备检查的适应证。

2.强调临床医师注意在病历文书中(病程记录及会诊记录)体现重要/特殊辅助检查的依据,同时应及时将检查结果及分析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3.医务部加强监管,定期对临床检查适宜性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督促其积极整改,避免无适应证的过度检查。

四、效果评价:

1.我院临床检查适宜性总体情况较好,过度检查、滥用大型医疗设备进行检查的现象占极少数;临床科主任及各级医师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强。

2.经过针对临床检查适宜性的专项监管,促进了各临床科室在实际工作中注意严格掌握检查适应证,进一步规范了医务人员诊疗行为。

医务部监管组

黄土丘陵区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 篇5

1 项目区概况

榆中县地处黄土高原西部, 甘肃省中部地区, 属省会兰州市所辖三县之一。本次研究的示例项目区位于榆中县东南部的丘陵山区, 气候类型属温带半干旱气候, 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和季风性气候特征, 四季分明, 光能资源比较丰富, 但降水稀少, 年降水量400~600mm之间, 年平均温度14.5℃。区外交通十分便利, 109省道、陇海铁路与在建的兰渝铁路均从项目区东侧经过。但项目区地处丘陵山区, 地势高差较大, 农民生活生产条件恶劣, 这些现状与区外各项优越条件造成强烈反差, 加之当地降雨稀少, 且缺乏相应的水利设施, 根本无法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 因此, 造成了现有耕地产出率极其低下, 而农民难以利用区外优势资源摆脱贫困的局面。

2 评价方法

2.1 划分土地评价单元

项目区地处丘陵山区, 本次土地适宜性评价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依据耕地后备资源分类系统, 以2012年影像为底图, 通过野外调查, 并参照项目区1:10000现状图, 根据高程、交通条件、土壤类型、地形地貌的不同将整个项目区分别划分为三个评价单元。

2.2 参评价因子选取

根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范》等资料, 结合项目区实际, 在征询当地土地、农业、水利等部门意见的基础上, 选择如下因子作为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的评价因子:地形坡度、灌溉条件、有效土层厚度、土壤p H值、土壤含盐量、土壤质地、土壤养分、对外交通条件、风害、生态退化可能性。

2.3 因子权重确定

根据项目区自然条件和作物耕作制度, 在征询当地农业、水利、土地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 运用特尔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

2.4 评价模型

本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采用多因素权重和评价模型评定各评价单元的适宜性等级, 其模型为:

式中:Si———评价单元适宜性分值, i=1, 2, …, n, n为评价单元;

Pj———第i个评价单元第j个评价因子的得分值, j=1, 2, …, m, 为评价因子;

Wj———第i个评价单元第j个评价因子的的权重。

2.5 评价因子适宜程度分级

参考《土地开发整理技术标准》中关于农用地的参评标准, 以及玉米、蔬菜等不同农作物对土壤的要求, 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分级, 将其适宜程度分为非常适宜、适宜、中等适宜、临界适宜和不适宜5个等级。各评价因子适宜程度分级情况见表1。

2.6 评价标准

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最大值为5、最小值为1的分级情况, 土地适宜性等级标准划分见表2。

3 结果与分析

运用特尔斐法, 确定因子权重见表3:

项目区评价单元土地属性见表4。

根据表4各评价单元土地性质及评价模型, 得到项目区各评价单元土地适宜性分值见表5。

根据上述评价方法和标准, 划分结果见表6。

项目区各评价单元土地适宜性分值划分结果, Ⅰ区满足Si>4, 程度为适宜;Ⅱ区满足3

4 结论与讨论

基于评价结果, 对项目区土地整治作如下建议:

1) 适宜区的土地, 应尽可能采取集中连片整治, 同时参考地方多年耕作习惯以及适应现代化耕作机械的要求, 沿等高线修建水平梯田, 在施工后最初几年内最好种植多年生或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 然后将这些植物通过压青、秸秆还田、过腹还田等多种方式复田, 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 除释放大量养分外, 还可以转化成腐殖质, 其根系腐烂后也有胶结和团聚作用, 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如项目能得以顺利实施, 不但能有效扭转项目区人口大量增加的情况下耕地不断减少的失衡趋势, 提高土地生产力, 还能大幅提高项目区植被覆盖率, 对改善当地农业小气候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 较适宜区的土地, 推高填低, 尽可能做到挖填平衡, 将原难以利用的土地尽可能地恢复为耕地, 最大限度地增加耕地面积。建议群众自发通过绿肥法进行后续土壤改良工作。绿肥是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最有效方法, 常见绿肥有紫花苜蓿、豌豆等, 其生命力旺盛, 在自然条件较差、土壤较贫瘠的土地上都能很好地生长;

3) 临界适宜区的土地, 考虑生态发展的需要和整治工作的困难程度, 不建议实施土地整治, 可撒播草籽, 以增加景观效益、有效抵御风害、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中小城市体育场馆适宜性设计研究 篇6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 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举办, 中国体育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相对于大城市和中心城市而言, 大量的中小城市体育场馆规划和建设起步较晚, 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 中国体育场馆建设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建设重心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 场馆规模重大中型轻小型, 场馆定位重竞技型轻群众型;另一方面, 中小城市体育场馆的设计建设模式也存在不合理性, 片面套用大城市的规划设计模式, 造成开发、设计、使用中的一系列问题。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观念转变, 当前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也正经历着重大变革, 给中小城市体育场馆的设计和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小城市体育场馆的科学发展之路是当务之急。

一、中小城市体育场馆调研与分析

目前, 中国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发展迅速, 大批场馆已经投入使用, 可以说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发展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了解实际情况, 从中发现问题并且总结经验, 我们针对江苏、安徽等省份的昆山、江阴、张家港等十余个中小城市的体育场馆进行了实地调研 (表1) , 根据调研情况可以发现以下几点问题。

1. 体育场馆的选址与规划布局不尽合理

体育场馆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城市之中, 它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周边环境的支持, 同时它的存在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 选址的科学性、系统性是体育场馆建设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从调研情况来看, 许多中小城市体育场馆的选址存在选址不科学、区域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调研可见, 大部分场馆在选址过程中, 较为孤立地考虑场馆个案, 缺乏对体育设施的统筹规划, 同时过多关注体育场馆对城市发展的刺激作用, 而忽视场馆的自身运营需求, 许多新建场馆离老城区距离较远, 甚至个别场馆建在城市郊区的边缘地带, 由于大型赛事活动与群众平时健身活动的服务半径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较远的到达距离问题直接导致场馆赛后使用率较低。新建现代化设施不能为群众所用, 而群众所方便使用的区域场馆设施又明显不足。另外, 大部分场馆的建设仍以套用大城市“体育中心”、“一场多馆”的集群化规划布局模式为主, 将大量的场馆集中在同一区域, 过分强调服务于竞技比赛的需求 (图1) , 但受中小城市人口规模有限、赛事等级不高且数量较少等因素影响, 这种方式不但不利于场馆功能的发挥还导致其运营困难。

2. 体育场馆的使用率较为低下

调研可见, 许多中小城市体育场馆赛后运营呈现出“空置化”状态, 特别是体育场空置现象更加严重。从建设时间相对较早、场馆运营已基本走上正轨的昆山市与张家港市体育馆的近5年活动情况统计表中可以看出, 两馆各年使用率均低于40% (表2) , 而且使用过程中各种活动比例不均衡, 体育场馆的体育主体性表现不足。以昆山市体育馆为例 (图2, 图3) , 文艺演出等活动较多, 竞技比赛相对较少。另一方面, 与大量投资数亿元人民币的现代化大、中型竞技型场馆的经营惨淡、效益低下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群众健身热情高涨, 各种运动健身形式丰富多彩, 大量城市居民在公园、广场甚至是路边、立交桥下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然而, 由于空间、设施等方面的限制, 群众健身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由此可见, 依靠建设一两处大型体育场馆来解决整个城市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 显然是不合理也不现实的。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由于中国缺乏吸引观众的高水平竞技项目, 因此难以形成成熟的竞赛市场, 尤其是受群众喜爱的三大球和田径项目水平偏低, 直接影响了群众到现场观看的热情, 致使体育场馆的观赏功能得不到有效利用。目前, 中国体育健身消费市场和竞赛市场还不够成熟, 为避免建设浪费, 中小城市体育场馆的规模、类型、建设模式等应根据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和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适宜性设计。

二、中小城市体育场馆适宜性设计对策

“适宜”在《辞海》中解释为“合适, 相宜”的意思, 符合东方文化中的“中庸”思想, 调和折中, 讲究事物的发展过犹不及。体育场馆的适宜性设计, 是指与中小城市现有人口规模、实际使用需求、地域文化特色、经济及技术能力有机结合, 在理性的设计理念指导下, 追求科学、可持续的发展。

1. 规划布局的适宜性

(1) 场馆规划布局的整体性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讲, 作为重要公共建筑, 体育场馆毋庸置疑具有一定的“触媒”效应, 对于带动和刺激所在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场馆的设计规划时, 不应该孤立、片面地考虑问题, 过于夸大体育设施的刺激作用, 而忽视了其本身功能效益的发挥。体育场馆不是带动城市发展的“灵丹妙药”, 如果不能理性分析、合理运用, 自身无法实现良好运营的体育场馆甚至会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毒药”。例如雅典奥林匹克中心, 在2004年承办夏季奥运会之后利用率一直很低, 媒体甚至用“门可罗雀”来形容其赛后使用状况。这些场馆的建设在短暂的喧嚣之后, 给自身和城市带来的却是长久的“伤痛”。

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 作为这一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做到“整体规划、分级建设、系统开发”, 实现场馆与周边环境的整体、协同发展, 合理地发挥其在城市中应有的作用。考虑中小城市规模较小、人口较少的实际情况, 可突破大城市“体育中心”的集中建设模式, 探索分散发展、分步发展、综合发展的道路。

(2) 场馆开发建设的动态性

当前, 我国正在强调和加速推进中小城市的发展建设, 在这一背景和历史机遇下体育设施能否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并合理地促进城市的科学发展成为必须重视的问题。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场馆的设计建设应与这一动态过程相结合, 不可片面强调一时的作用而忽略长远发展。[2]在中小城市体育场馆的设计建设过程中, 首先应该合理制定体育设施的长期发展计划, 将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纳入城市的长远发展计划之中, 变静态为动态, 根据城市的发展计划分步建设、可持续发展;其次, 在设计建设之初应该为体育场馆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 以解决人口增长、使用需求增加甚至目前尚不可知但未来有可能面临的问题。另外, 应该重视和促进场馆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发展, 通过群集效应、整体发展, 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场馆规划和设计过程中, 系统地制定了赛时与赛后、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长期发展计划, 指导场馆和周边城市环境的科学设计、合理开发, 取得了巨大成功。德国凯泽斯劳滕等多个城市不是一次性建设大型场馆, 而是根据城市人口、俱乐部等级等因素, 在设计之初为场馆预留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场馆规模随着该城市足球俱乐部等级的不断提升在几十年中动态加建、有机生长, 使场馆与实际需求始终较好结合, 大大减轻了一次性建设所带来的巨大资金压力。

2. 功能规模的适宜性

中小城市场馆设施的开发建设要充分考虑城市人口、社会需求等因素, 合理确定场馆规模、等级和功能结构, 并探索适合中小城市特色的场馆设计模式。

(1) 合理定级

从体育设施的宏观规划布局来看, 以省为单位, 省会级大型城市与中等城市、小城市之间应该适当拉开场馆规模和建设等级之间的层次, 形成合理的级配关系, 避免重复建设。不同于大城市以承办亚运会、全运会等大型综合赛事为建设目标定位, 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应以承接全国性综合运动会单项赛事、地区性综合运动会和地方性运动会为主。因此, 建议大部分场馆按乙、丙级标准建设。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 如确有较明确赛事目标, 并且城市综合实力较强, 经科学论证后可适当考虑建设甲级场馆。总之, 中小城市体育场馆的设计建设更应该重视城市日常的实际使用需求, 场馆规模和建设标准的确定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根据当地的人口、经济条件与城市实际需求, 合理确定。不顾实际的贪大求全, 不但会增加建设负担, 造成资源浪费, 也会为场馆的日常使用带来困难。

(2) 重馆轻场

通过对中小城市场馆运营情况的实地调研, 我们发现体育场的实际利用率远远低于体育馆与其他场馆。例如, 江阴、芜湖等城市的体育场, 年均举办竞技赛事和文艺演出不超过10场, 维护费用较高的大量场地和座席闲置。与大城市体育中心以场为核心的建设模式不同, 建议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可以适当“强化馆, 弱化场”、“先建馆, 后建场”, 以与城市实际需求相适宜,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多元综合

在场馆的设计过程中, 从实际情况出发走综合化、集约化、多元化的发展之路, 将体育场馆与其他类型建筑相结合综合开发, 是节约资金、弥补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功能单一、利用率不足的有效方法。例如, 阜阳市综合体育馆 (图4) 将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馆、剧场、会议中心、展览中心有机结合, 在4万余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中满足了城市的多元使用需求, 做到了资源的合理整合、集约使用。常州市体育会展中心将体育建筑与会展建筑融为一体, 利用“场馆综合”的设计方法, 有效地节约了用地, 实现了设施的共享。昆山市体育馆将训练馆与比赛场地紧密结合, 在满足比赛和平时训练使用需求的同时, 通过活动移门的设置使比赛场地与训练场能够相互贯通, 并通过组合形成不同的功能空间, 满足比赛、文艺演出、会议、展览等多种活动的需求, 为“以馆养馆”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5) 。

(4) 内外兼修

中小城市的体育场馆不仅室内空间重要, 室外场地更是市民休闲健身所喜爱和迫切需要的场所。淮南市体育文化中心每天都有近万人次在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锻炼。开放的外部空间、良好的环境和设施条件成为吸引人群的主要原因 (图6) 。江阴市体育中心在外部空间中设计了广场、多功能活动场地、极限运动场地等丰富的室外设施, 使所在区域成为满足群众需要、吸引群众参与、集聚人气的休闲健身乐园, 带动了场馆自身的经济效益以及周边商业的发展。从上述实例可见, 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应该“内外兼修”, 重视外部空间对城市的服务功能 (图7) 。

3. 技术的适宜性

中小城市体育场馆的设计建设要在满足经济合理性的前提下, 结合城市的技术实力, 科学评估和论证技术应用的适宜性。片面地追求高新技术的应用, 会增加体育场馆的投资压力和建设难度。

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 (图8) 设有国内首次采用的大型开合屋盖系统, 两片屋盖的总重量高达2 200 t, [3]而建成后, 投资巨大的开合屋盖却很少使用, 产生不了实际的使用效益。虽然南通市经济基础较好, 但过于夸大技术的标志作用也是资源的一种浪费。在金华市浦江县体育中心的场馆设计中, 设计者将体育馆的主要承重构件环绕建筑外轮廓以合理的柱跨均匀布置, 同时将建筑构件本身的形态进行合理的细节设计, 使之成为建筑形态的重要组成要素。设计者称:“我们反对不顾平面功能限定的夸张变异的造型手法, 也不认同无视结构基本概念而刻意制造的如大跨度、大悬挑、大变形等所谓的结构的‘高难度’, 我们坚持在功能和结构合理性的限定框架内细致推敲, 力求打造建筑的独特气质[4]。” (图9) 技术的适宜性正是指这种在功能合理的前提下, 在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 运用合理的结构与朴实的形态阐述体育建筑的力量与技术之美。

4. 形象创作的适宜性

通过调研可见, 在部分中小城市体育场馆的设计建设过程中, 存在过度设计、表里不一、片面追求标志性和视觉冲击力的现象。形象创作的适宜性是适应性与合宜性的辩证统一。所谓适应性是指建筑的形象创作应该与所在城市特有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内涵相结合。与大城市相比, 中小城市体育场馆的创作更应该强调地域适应性, 走特色发展之路。合宜性则追求在形象创作过程中的适度、真实与合理, 使建筑形象与功能要求、结构技术、经济条件协调统一。简洁而不夸张, 真实而不虚假, 特色与内涵兼具是中国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形象创作应该遵循的道路。

广东省梅州市的梅县文体中心 (图10) 建筑形象创作简洁朴素又不失地域特色, 建筑平面结合屋盖结构选型而采用正圆形, 外墙采用竖向排列陶土棍并选取接近客家传统民居墙体颜色的土黄色作为主体基调, 通过疏密有致的排列形成独特的、具有客家文化气息的外立面效果, 使人联想到客家传统的“围龙屋”。[5]安徽省凤阳县体育中心体育馆 (图11) 遵循“序中求变”的设计策略, 采用18瓣相同的单元旋转围合形成一个整体, 形态具有结构合理性, 相同的建筑构件便于施工, 同时通过其形象所隐喻的“太阳图腾”的创作立意, 与凤阳县深厚的文化底蕴紧密契合。从目前的国际趋势来看, 发达国家的大部分体育场馆设计重点放在建筑功能的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以及结构技术、生态技术的合理应用等方面, 所表现出的建筑形态特征也大多简洁朴实、表里如一, 绝不夸张虚假、矫揉造作 (图12, 图13) 。

三、结语

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发展迅速, 从上述分析、研究中不难看出适宜性设计策略之于中小城市体育场馆设计的重要性。这本是非常基本的设计概念, 但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却往往被忽略和轻视。作为体育场馆设计者, 我们应坚持将这一概念贯彻到设计进程的始终, 并不断进行完善和充实, 使中国中小城市体育场馆走上科学、理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 中小城市体育场馆逐步受到重视并正在成为建设的重点。由于中小城市在人口规模、经济水平、技术能力等方面与大城市存在差异, 其体育场馆不能简单套用大城市的设计建设模式。本文通过实际调研与分析, 提出适宜性是中小城市体育场馆设计建设的核心思想, 并结合实际工程项目, 从规划布局适宜性、功能规模适宜性、技术适宜性与形象创作适宜性四个方面阐释中小城市体育场馆的设计对策, 旨在探索适合中国现实需求的中小城市体育场馆科学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小城市,体育场馆,适宜性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绿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2]罗鹏.大型体育场馆动态适应性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2006.

[3]江苏省建设厅, 江苏省体育局,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中国江苏体育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4]颜慧, 胡慧峰.体育中心的整体性设计策略—浦江县体育中心设计回顾[J].华中建筑, 2012 (11) :63-66.

[5]孙一民, 汪奋强, 叶伟康, 等.梅县体育中心[J].建筑创作, 2012 (7) :46-63.

适宜性区域游戏规则的探究策略 篇7

关键词:区域游戏;规则;适宜;策略

在幼儿园游戏区域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搭建“脚手架”,利用环境提示、情境设置、材料提供等多角度进行规则预设,保证幼儿游戏时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在实践中,我们也力求做到,教师对幼儿的控制少,赋予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幼儿处于“主动自由的状态”,遵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

在幼儿园适宜地践行区域游戏游戏规则,创设一个开放、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幼儿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教师时刻保持对幼儿心理需求的敏感,不代替幼儿思考,不控制幼儿行动,使幼儿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尝到成功的滋味。笔者尝试了一些探究,摸索出一些实际可行的策略,下面笔者将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教师替代型策略向幼儿主导型策略转化

在区域游戏实践规则的研究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环境提示进行规则预设,历经了教师替代→幼儿参与→幼儿主导的图文并茂表示规则的实施过程,教师的理念与策略发生了变化,从教师替代型策略转变为幼儿主导型策略。

下面用一组图片来说明:较早开展区域游戏建立规则时,教师在每个区域都放置关于游戏的提示板,为幼儿提供如何使用区域游戏程序和方法,且用较多的文字描述(图1);后来发现,这种方式对幼儿并不能起到积极的提示效果,因为有的孩子看不懂;接着出现了图夹文的规则(图2);再接下来,教师发现游戏是幼儿的游戏,应建立起一种幼儿自觉遵守的规则,于是有了教师和幼儿共同商定规则、幼儿之间一起商议区域游戏公约,教师越来越注重孩子的主体地位,时刻遵循“孩子在前,教师在后”,孩子把自己商定的规则画下来,请教师配上文字(图3)。因此,区域游戏中的规则也以此为立足点、突破口和途径,延伸到了班级区规则和幼儿一日生活规则(图4、图5)等,让规则在幼儿生活中潜移默化,促进了幼儿社会性技能的发展。

二、点餐式为辅预约式为主的策略

幼儿园区域游戏是经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认真制订的方案,再为幼儿提供各类材料的过程,幼儿游戏之前,有的教师会像服务员为顾客提供菜单一样,让幼儿选择区域。对于一些幼儿而言,这种点餐式的策略效果是不错的,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为游戏选择提供指导并帮助那些不能作出积极选择的幼儿,但是这样幼儿并没有真正地自由选择游戏,对于多数幼儿来说,这样的方法却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考虑用怎样的方式为幼儿提供更大的自由的空间、让幼儿选择他们想玩的区域呢?运用预约面板,是教师们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策略。一些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了一块预约板(图6),上面有班级里的各个区域游戏域(是由大家共同商定设计的图画),旁边附有便于幼儿选择的照片插卡。幼儿在前一天放学前预约第二天想玩的区域,把代表自己的照片插卡插到该区域的插孔里。幼儿自己做选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他们在前一天进行预约,教师可以提前关注幼儿的游戏水平,预设将在这个区域提供怎样的支持,如提供该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来支持其高水平游戏;幼儿通过预约,事先了解本区域规则,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有时也可以做物质准备,如“好玩的纸浆”区域,选择这个区域的幼儿须前一天泡好废纸,他将会在预约后到那个区域游戏作好浸泡准备。

三、教师隐性控制策略与幼儿开放性选择策略兼并

在开展区域游戏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游戏选择人数的控制,笔者在观察中发现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当一个区域的幼儿人数超出规定人数时,并没有影响游戏的开展和质量,反而会带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社会性协商、与同伴分享与合作的机会。

例如,在刚刚创设的“胡一刀面馆”区域游戏里,教师投放了两张桌子、六张椅子及各种工具(如面粉、盆子、装水的壶、擀面杖和塑料切刀等),六张椅子提示幼儿入区人数是六人。新的区域给幼儿带来的新鲜感难以阻挡,他们作出了自己的游戏选择,最终有九位幼儿聚在了一起,其中六个坐着,三个站着,过了一会儿,站着的幼儿中有一位女孩搬来了一把椅子,当她搬来时其他人都移动自己的椅子为她腾出了一个地方,没有任何评论。接下来,另外的两位幼儿也顺势搬来了椅子,大家也一样挪了挪,为他们空出了位置。在接下来的和面、搓面、擀面等环节中,大家平分着面团,面团较多的幼儿会再分一些给少的幼儿,他们揉、搓、压、切着面团,还相互讨论着自己做的什么,个个脸上洋溢着快乐和满足感。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通过放置一定数量的椅子,表示该区域的人数限制,如桌子旁边放了六把椅子,意味着这里只能坐六个人,这是教师预设的隐性规则,但是面对活动中幼儿的变数,教师并没有立刻介入加以制止,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支持幼儿的游戏中。而且这个区域游戏的九个幼儿共同解决了许多问题(如搬来比设定多出来的椅子、挪动自己的位置为他们腾出空间接纳别人、分享自己的一份面团相互合作),给幼儿提供了开放性选择的机会。教师首先要了解班级的每一位幼儿,在他们活动时细心地观察幼儿的游戏,时刻准备着在必要的时候为其提供开放性选择的机会。不管怎样,为幼儿提供开放性选择的机会,让他们运用高水平的社会交往技能,是教师应当树立的目标,尤其对那些四岁将近五岁的幼儿以及学前班幼儿而言。

全美幼教协会关于“发展适宜性实践”的观点声明,教师主导和儿童主导的游戏活动都是有价值的:“在儿童主动和自发的游戏以及教师计划和组织的活动、项目和经验中,儿童都能获益。”(Copple and Bredekamp,2009,49)。适宜性地实施区域游戏规则,应赋予幼儿开放、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教师时刻保持对幼儿心理需求的敏感,不代替幼儿思考,不控制幼儿行动,使幼儿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尝到成功的滋味。

参考文献:

[1]Efthimios Trevlas Vasilios Grammatiko Poulou,Nikolaos Tsigilis &Evridiki Zacho Poulou[J] . Evaluating Playfulness :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Children’s Playfulness scale,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2003,(1).

[2]程英.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问题的检视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2).

[3]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30.

驾驶适宜性 篇8

关键词:玉米;种植区分布;气候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4-30-1

经研究发现,植被与气候间是相互作用的,每个气候类型区域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植被类型存在,这种现象引起了气候学、生态学、植物学等各界学者的高度重视,作物的种植同样也与种植区域和气候有直接关系,针对玉米气候适宜性,我国已有相关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全国性的分析,由于研究的时间、阈值选取等条件的不同,其研究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严重制约了我国层次的玉米生产布局以及玉米作物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制定。

玉米的种植面积虽然要小于水稻和小麦,但其产量却位居首位。玉米除了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之外,由于其成本较低还被广泛应用于饲料和工业生产之中,所以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气候,目前全球气候变暖,随着气候的变化使玉米的种植界线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保证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需要清楚地掌握气候变化趋势对玉米种植区的影响以及潜在的或开发的玉米种植区域有哪些,这样才能制定出相应的策略,进行气候适宜性分析并据此对我国玉米种植区进行合理的划分。

1 主导气候因子对我国玉米种植区分布的影响

由于我国缺乏全国性的潜在气候因子方面的研究,这直接影响了我国对玉米种植区分布选择的准确性,所以需要对影响我国玉米种植区分布的潜在的气候因子进行定量评价,通过评价各潜在气候因子对我国玉米种植区分布影响的贡献值,可以将影响我国玉米种植区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筛选出来。研究表明,影响我国玉米种植区公布的各潜在气候因子包括湿润指数、年降水、无霜期、最热月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0℃积温等。根据各潜在气候因子的影响贡献值可以确定其主导气候因子有湿润指数、年降水、无霜期、最热月平均温度等8个主导气候因子,这些气候因子的累积贡献值都可高达91.5%。

2 根据气候适宜性划分我国玉米潜在种植区

玉米是适应性较强的粮食作物,所以其分布范围也较为广泛。经研究得出,在我国最适合种植玉米的区域面积仅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4%,适宜种植玉米的区域面积占总陆地面积的25%,次适宜的种植玉米的区域面积占总陆地面积的40%,不适宜种植玉米的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31%。受气候条件的约束,我国玉米种植区目前主要表现为东北-西南的狭长带状分布,所以我国玉米种植区主要集中在辽宁、吉林、河北、山东、山西、黑龙江、河南等省区,而且各气候适宜区的气候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辽宁、河北、吉林、河南等地区地处寒温带和中温带,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气候,是玉米种植的最佳区域,其热量条件非常适宜而且没有高温危害,这一区域的自然降水也符合玉米生长的需求;黑龙江、山东、四川、云南等地基本上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范围,这些区域的气候是玉米种植的适宜区域,其平均温度适宜,而且大多地区都设有灌溉设施,能够有效地保证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广西、新疆、浙江、海南、甘肃、福建、台湾等地则属于次适宜玉米种植区域,其中新疆、甘肃部分地区虽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但其降水不够充足,气候较为干燥,必须拥有良好的灌溉条件才能满足玉米的种植需求,在浙江、江西、广西等地虽然雨水、光照都能满足玉米的种植条件,但这些地区大都存在严重的热害,而且其降水量过多,所以也只是次适宜种植玉米的区域;四川西北部、新疆北部和南部、西藏大部分、青海等地区由于气候干旱、高寒或灌溉条件不够,都不适宜种植玉米。经比较发现,随着气候变暖,目前我国气候最适宜种植玉米的区域发生了变化的现象,原来的河南、山东两省都属于气候最适宜的玉米种植区,现在变成了适宜区和次适宜区;原来气候不适宜的玉米种植区域,如内蒙西部,现在已为适宜、次适宜区。这是由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玉米作物品种在不断的改良再加上气候变暖增强了玉米作物的抗旱能力,延长了玉米作物的生育期,这也是造成气候最适宜种植玉米区南移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降水量会不断下降,温度也会随之上升,干旱将更加严重,这样的变化会使西北内陆一些气候最适宜的玉米种植区逐渐转变成适宜区和次适宜区。

3 主导气候因子阈值分析

每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都受到一定气候条件的制约,从而也影响了作物的布局。通过分析8个主导气候因子与我国玉米种植区的地理分布信息相结合,根据两者的关系给出各主导气候因子的阈值,据此来分析我国玉米种植区的气候特征,最终得出我国玉米种植区分布的气候适宜性等级划分。

另外,制约我国玉米种植分布除了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外,还受到地理特征、土壤类型、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社会经济结构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生产活动中,玉米种植区域的分布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要注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因素。

驾驶适宜性 篇9

关键词:农林生物质发电;区域适宜性;产业布局;模糊层次分析法;加权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4-0290-05

收稿日期:2013-12-06

作者简介:马哲(1985—),男,河南武陟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E-mail:zhema@126.com。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布局和规划是国家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前提[1],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2],尽管《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生物质发电的总体发展目标,但是尚未形成省级及以下政府的产业发展规划体系,不利于产业的优化布局和长远发展[1],有待于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产业发展区域适宜性评价是对一个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是否适合发展某种产业的综合性评价,是进行产业发展布局和规划的依据[3]。

农林生物质能发电是我国生物质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根据《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农林生物质能发电占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目标的60%以上,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涉及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能源等多个方面,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适宜性差别很大[4]。《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生物质能的发展要“因地制宜”,规定生物质能发电产业主要在“粮棉主产区”和“重点林区”等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开展,这种以“资源条件”为单一决策因素的规划缺乏科学和系统性。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综合性的评价指标,对我国各省(市、区)的农林生物质区域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为产业规划和布局提供参考,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实现改善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和能源安全等的综合效益。

1研究方法

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区域适宜性分析涉及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能源等多方面因素,属于多属性决策(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MADM)问题[4]。多属性决策问题有多种分析方法,其中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被广泛地应用于能源规划和综合评价等MADM问题的研究[5]。在生物质能源问题的分析上,层次分析法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微观层面的项目评价[4,6-7]以及宏观层面的区域规划和评价[8-9]。

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层次分析法在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和调整方面较困难,同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与人类思维的一致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相关学者提出了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10]。本研究首先采用FAHP计算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简单加权法求得各省(市、区)的综合评价值,并通过ArcGIS软件分析我国各省(市、区)指标值的空间分布,使结果的呈现更加直觀;再根据FAHP确定的权重,采用加权聚类分析法对全国各省(市、区)进行分类,并结合综合评价值形成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区域适宜性评价。

1.1指标权重的计算

2指标体系设置

本研究中设立4个层次的指标体系,分别是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和评价指标层。在准则层和子准则层指标的设置上体现全面性的原则,指标的设置要全面反映影响农林生物质发电适宜性的各个因素;在评价指标层的设置上要能准确表达子准则层的含义,同时又要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准则层和子准则层指标的全面性体现在既考虑到企业层面的资源可得性、发展成本和当地能源需求等因素,同时,又要考虑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改善、资源节约和农村发展等外部性影响和需求,从而形成一个综合判断指标体系。根据以上原则,在回顾和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8-9,19-21],又咨询了农林生物质发电领域的相关专家后,最终形成了表1的递阶层次结构表。表1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区域适宜性评价递阶层次结构

目标层(A)准则层(B)子准则层(C)评价指标层(D)中国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资源(B1)农业生物质资源量(C1)粮食产量(万t)发展区域适宜性林木质资源量(C2)活立木总蓄积量(亿m3)化石能源资源量(C3)煤炭储藏(亿t)需求(B2)供电需求(C4)电力消费年增长率(%)集中供热需求(C5)城市集中供热增长率(%)空气污染改善需求(C6)省会城市空气治理指标——二氧化硫(mg/m3)治理秸秆露天焚烧(C7)剩余秸秆量(t)带动农村地区发展(C8)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元)小火电改造需求(C9)“十一五”小火电关停目标(万kW)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的需求(C10)剩余秸秆量(t)发展条件(B3)人力成本(C11)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原料分布密度(C12)人均单位面积资源量[t/(人·km2)]交通条件(C13)单位国土面积3、4级公路里程(km/km2)气候适宜度(C14)缺省当地居民配合性(C15)人均资源量比人均纯收入(t/元)当地农林产业发展水平(C16)农林加工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元)地方政府支持度(C17)政府效率(%)注:实际计算过程中发现“气候适宜度”指标在权重的评价中所占的权重最小,而且气候指标涉及到温度、降水量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动态变化、空间分布等情况,很难用单一的数值代表,因此在综合评价值的计算中省略不计。

nlc202309011517

3数据来源

3.1模糊互补判断矩阵

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由专家采用9级标度法[10]给出,专家来源包括相关学者、新能源投资分析师、生物质电厂运营商和能源咨询分析师等,他们在生物质能发电领域有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对该问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3.2评价指标层数据

评价指标层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相关统计年鉴包括:《2012—2013国家统计年鉴》《2009年中国电力统计年鉴》和《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2012》等,其中部分指标(C7、C10和C17)的数据来自于相关学术论文[22-23]。

4结果与分析

4.1组合权重

根据FAHP法求得的组合权重即层次总排序如表2所示。准则层中3个元素的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是资源>发展条件>需求,说明资源因素对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开发影响最大,这是项目能够顺利运行的基础。其中,区域化石能源的丰富程度虽然会影响到项目的开发,但还是农业生物质资源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在目前的收集模式和技术条件下,农业生物质由于相对便于收集和运输,作为原料来源的农业生物质比林木生物质所起到的作用更加突出。

5结论和建议

本研究利用FAHP法和加权聚类分析法评价了中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市、区)发展农林生物质能发电的适宜性,形成了以下结论。

对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的规划和布局要首先进行区域适宜性评价,而该评价过程涉及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能源等诸多因素是一个多属性决策分析过程,要综合的加以考虑。在指标大类上,本研究将各个分析指标整合为资源、需求和发展条件3个评价因素,它们的重要性排序为资源>发展条件>需求,但是资源条件并非是唯一影响因素,比如潜在发展区虽然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需求和发展条件较差,使得适宜性并不十分突出。因此,在未来的规划和布局中要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加大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指标的分析,真正实现“因地制宜”。

目前,在生物质能源项目中,农业生物质资源的重要性要高于林业生物质资源,林业生物质能开发的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的主要需求来自于改善环境质量和控制秸秆露天焚烧,对于项目所产生的能源产品的需求为次要因素;政府的扶持和当地居民的支持对于生物质能源项目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促进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需要提高重视,加大支持和宣传工作。

中国除港澳台以外31个省(市、区)根据是否适宜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可以划分为4类,其中重点发展区是目前最适合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地区,国家应该重点扶持;潜在发展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虽暂不作为发展重点,但是需要国家在长期规划中予以重视;普通发展区综合条件一般,可以选择在条件较好的县(市、区)重点开发项目;最后,应该严格对不适宜发展区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审批,防止盲目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李艳芳,岳小花. 我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37-41.

[2]范丽艳,张瑜. 我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13.

[3]席广亮,甄峰. 绿色产业发展适宜性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河南科学,2008,26(10):1276-1280.

[4]Ma J G,Scott N R,DeGloria S D,et al. Siting analysis of farm-based centralized anaerobic digester system for distributed Generation using GIS[J]. Biomass & Bioenergy,2005,28(6):591-600.

[5]Wang J J,Jing Y Y,Zhang C F,et al. Review on 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 aid in sustainable energy decision-making[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 Reviews,2009,13(19):2263-2278.

[6]胡艳英,王述洋.构建生物质发电项目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10,41(9):90-94.

[7]丁美,籍春蕾,邹碧莹,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江苏省生物质能开发方案综合评价研究[J]. 中国沼气,2011,29(4):36-40.

[8]侯剛,李轶冰,席建超,等. 中国秸秆生物质发电区域适宜度分异评价[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6):189-196.

[9]van Dael M,van Passel S,Pelkmans L,et al. Determining potential locations for biomass valorization using a macro screening approach[J]. Biomass and Bioenergy,2012,45:175-186.

[10]张吉军.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J]. 模糊系统与数学,2000,14(2):80-88.

[11]宋光兴,杨德礼. 模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及一致性改进方法[J]. 系统工程,2003,21(1):110-116.

[12]张吉军. 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一种新方法[J]. 运筹与管理,2005,14(2):59-63.

[13]吉建华. 基于群组决策中一致性指标的专家赋权法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0):41-42.

[14]李继军,潘亚. 群体决策和AHP法结合确定指标权重[J]. 基建优化,2006,27(6):27-29.

[15]杨保安,张科静. 多目标决策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M].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47.

[16]叶宗裕. 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J]. 浙江统计,2003(4):24-25.

[17]桂云苗,朱金福. 一种用信息熵确定聚类权重的方法[J]. 统计与决策,2005,8(16):29-30.

[18]王强. 基于权系数的区域经济结构聚类分析[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2):101-104,112.

[19]那伟,祝延立,刘鹏,等. 吉林省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适宜性评价分析[J]. 可再生能源,2010,28(5):134-138.

[20]包风霞,杨改河,冯永忠,等. 陕北黄土高原农村户用沼气区域适宜性评价——以延安市为例[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11):117-122,129.

[21]陈豫,杨改河,冯永忠,等. “三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3):174-178.

[22]蔡亚庆,仇焕广,徐志刚.中国各区域秸秆资源可能源化利用的潜力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11,16(10):1637-1646.

[23]唐任伍,唐天伟. 2002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测度[J]. 中国行政管理,2004(6):64-68.

上一篇:文件监测下一篇:武器控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