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充三篇

2024-05-07

四川西充 篇1

一、西充县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在新农村建设上, 西充县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通过“积极发展生产、培育新型农民、倡导精神文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 积极发展生产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西充县坚持用工业理念抓农业, 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该县注重培养市场主体, 按照市场劳动、龙头牵动、科技驱动、改革推动的思路, 着力做响西凤脐橙、充国香桃、龙竹笋、二条海椒“四大品牌”。壮大其乳、蚕、竹、果、猪、蔬“六大产业”, 共建成绿色生产基地38个, 绿色食品产业化企业11家, 成为全南充市唯一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与此同时, 西充县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新型农业, 合理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谭鑫特色蔬菜开发有限公司在凤鸣镇租赁土地800亩, 以种植广东菜心、日本袖珍黄瓜等稀缺蔬菜为主, 产品直销重庆、成都等地的各大宾馆和超市, 带动了全村各项产业的发展, 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西充县注重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 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 近年来, 该县每年输出近15.2万人剩余劳动力, 劳务输出已由县域经济的“一个补充”变成了“一个产业”, 推动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二) 培育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首先要有新农民, 西充县始终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看, 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知识型新农民。通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 定期举办培训班等形式, 向农民传播知识, 促进农民观念的更新和技能的提高;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和农村产业调整的需要, 组织农民学习实用技术和就业技术, 提高农民技术水平, 提高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能力;狠抓农村基层干部和业主大户、种植大户、专种户以及经营户的先进实用技术培训, 提高他们的科学种田技术, 使他们真正成为农科知识的掌握者、传播者, 成为农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引路人, 辐射带动全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 倡导精神文明, 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该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通过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加快发展新农村事业, 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净化乡村风气。制定村镇建设规划, 抓好硬化、绿化、净化、美化村镇建设工作, 做到村容整洁;加强农村道德建设, 在农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快文化站、广播站的建设, 为农民奉献更多喜闻乐见的作品, 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着重建设好村级组织活动室, 发挥其“八有”功能,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创造和谐发展环境

西充县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民主法制、促进人与社会及自然的和谐共处, 注重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种乡规民约, 提高乡风文明程度。加强农村法制建设, 该县深入开展了农村“五五”普法教育和平安创建活动, 增强农民法制观念, 增强农民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 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与监督权;认真抓好安全生产,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建设好社会治安防控系统, 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为农民创造安定和谐的环境。

二、西充县新农村建设成效

经过多年的努力, 西充县在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指导下, 农村事业发展迅速,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呈现出“经济繁荣、村民生活宽裕、人民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

(一)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截至2008年底, 西充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3194元, 是1978年的26.5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 完成62.5公里城网光纤改造和218个自然村“村村通”工程, 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业余生活;廉租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建设成果显著, 人民居住环境逐步改善;在消费方面, 农民的消费也日趋合理, 食品消费中用于食用油和肉、蛋、奶及水产品的消费支出快速增加, 家庭收入中用于食物支出的比重逐渐下降, 教育性支出显著上升, 恩格尔系数呈递减趋势。

(二) 社会事业长足发展

近年来, 该县引进、示范、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良新品种, 以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的积极就业格局已形成, 社会保险覆盖面积不断扩大, 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不断完善城乡卫生体系, 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通乡通村公路条件明显改善, 城乡电网改造和水利建设不断加强;计划生育政策得到较好落实, 优生优育观念深入人心;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为主体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建立, 让西充人民安居乐业, 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改革开放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了西充人民。

(三) 农业产业经济发展迅速

一分耕耘, 一份收获, 仅仅几年时间里, 全县引进龙头企业和业主大户80多家, 为了提升产品科技产量, 龙头企业纷纷开展“院校合作”模式, 与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院企共建, 吸收最前沿的农业技术和成果, 极大地提升了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 效益倍增, 促进了农业产业经济大发展, 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四) 特色农业规模取得成效

目前, 西充县已成功列入国家产粮大县、产油大县、柑橘核心地县, 引进丰慧、龙腾等农业龙头企业和业主大户10余户, “东桑西移, 项目顺利通过商务部验收, 充国香桃、西凤脐橙、麻竹笋等基地规模不断拓展, 特色农业规模取得良好成效。

三、借鉴意义

西充县的新农村建设成效喜人, 引人深思, 其成果及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但也有其可以推广的普遍性, 对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坚持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 是新农村事业长足发展的有效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把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人为本, 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三农问题, 努力做到城乡共融、协调发展;注重社会公平,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注重民主法制建设, 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西充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正是始终坚持和谐发展这一方针,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一跃成为南充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大力发展农村产业, 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的长期持续发展, 关键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要不断更新观念, 树立现代市场经济理念和“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的理念, 大力发展农村产业, 走农村产业化发展道路。西充县实行“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全新模式和“政府引导、龙头支撑、协会组织、农民参与”的全新机制, 为西充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最有说服力的诠释。产业是支撑, 项目是载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创新思路、创新机制, 关键是要狠抓优质农产品填充, 培育龙头企业, 建好基地, 发展好经合组织, 培育好品牌, 推动优质农产品加工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在这一方面, 西充县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意义。

(三)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要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带动农村”的战略方针, 建立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建立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发展机制, 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保护力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实行两项政策倾斜:财政政策向农村倾斜, 把农村、农业列为重点扶助、重点投入对象;金融货币政策向农村倾斜,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 努力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深化3项制度改革:落实农村税费改革的配套措施, 彻底根除农村“三乱”问题, 推动城乡就业体制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推进城乡保障制度改革, 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保体系。构造4个城乡互动平台: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农村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 构筑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农副产品流通渠道, 建立农业工业品经销网络, 构筑市场对接平台;推动城乡文化交流, 繁荣农村市场文化, 构筑文化融合平台;在法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上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 构筑政治平等参与平台。

(四) 加强土地流转, 实行土地规模经营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的同时, 必须加快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改变原土地不利于标准化生产、不适合于大规模作业、不利于调整产业结构等情况, 坚持自愿、依法、有偿原则推进土地流转, 通过建立农业企业、倒包、合伙经营、成立农场等方式, 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截至2008年底, 西充县合理流转的土地已有8.6万亩, 8000多户农民走出田园, 从事农副产品运销的农民达3万多人, 人均增收达360多元, 农民来自流通领域的收入占总收入的一半左右, 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途径。

(五) 加大人才的开发, 注重人才培养

21世纪是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 是竞争激烈的时代, 而在这激烈的竞争中人才始终是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 在新农村建设中, 人才同样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新农村建设关键要注重人才培养, 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人才。西充县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重要资源,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概念, 认真实施人才开发“双五”工程, 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重点, 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5支人才队伍建设;抓好盘活存量人才、开发结实人才、造就拔尖人才、引进需要人才、激活各类人才5个关键环节。总结发现本地人才, 激励回引外出务工人才, 积极培养适用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 健全和规范人才市场, 提高人才市场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制度, 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晓娜, 曾菊新.加强城乡关联、统筹城乡经济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报, 2004 (2) .

[2]、宋洪远.现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J].农村工作通讯, 2006 (4) .

四川西充 篇2

1西充蚕茧质量现状

西充蚕茧质量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西充县蚕茧质量最好时期,上车率95% 以上,解舒率70% ~ 80% , 干茧出丝率41% ~ 43% , 茧丝长1000 ~ 1200m。但是,由于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开始分户养蚕,养蚕农户猛增, 蚕儿饲养和蔟中管理技术普及不到位,加之茧站收烘设施跟不上,蚕农出现卖茧难,茧站无法坚持抽样验级定价,采取 “眼看、手摸、口喊价” 的原始方法收购统茧,全县蚕茧质量开始普遍下降。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蚕茧大战和茧贩子抢茧,收茧秩序混乱,买卖双方均不顾蚕茧质量,茧站普遍收购毛脚茧,蚕农看谁的价高就卖给谁,蔟中管理不按要求通风排湿,有的甚至紧闭门窗,以增加重量多卖钱,造成蚕茧质量进一步下降,全县上车率仅75% ~ 83% ,解舒率51% ~ 59% ,干茧出丝率38% ~ 39% ,茧丝长1100 ~ 1400m。近年来,虽然在方格蔟推广等提质增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蚕茧质量没有明显提高, 制约了西充蚕桑产业持续发展。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蚕茧经营机制不顺

西充的现状是蚕业管理部门负责蚕桑生产, 龙头企业负责蚕茧收购,往往各行其事,甚至相互埋怨,管理部门说收购企业收茧不按质论价; 收购企业说蚕茧生产质量太差,没有形成引导蚕茧质量提高的合力。

2. 2科技推广难度较大

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从事养蚕的蚕农基本是年迈体弱的老人,接受新技术、新蔟具能力有限,且大多数蚕农仅把养蚕作为贴补家用的一种生产方式,技术推广难度大, “小蚕共育、统防统治、省力化蚕台、优良蔟具” 推广面小,养蚕单产低质量差。

2. 3蚕茧收购导向不明

蚕茧收购企业受大环境影响,自身发展艰难, 产业带动能力弱,没能推行仪评收茧,按质定价, 实施统茧收购,优质蚕茧不能优价,蚕农不愿使用优良蔟具,更不愿选茧出售,严重影响蚕茧质量的提高。

2. 4资金设备投入不足

一是近年西充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对整个产业仍投入不足,特别是在推广 “统防统消、 优良蔟具、仪评收茧” 等方面更是如此。二是大多数蚕农养蚕效益不高,对蚕房、蔟具、消毒机具等设施设备无心投入,靠传统方式养蚕,单产质量难以提高。

3影响茧质的主要因素

3. 1气候环境条件

西充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气候高温闷热潮湿,影响蚕的结茧率和解舒率。地理气候条件是造成西充茧质低的因素之一,但不是绝对因素, 川东北的涪城就生产出了全国优质的蚕茧。

3. 2蚕品种的影响

目前,西充推广使用的蚕品种,均是按健康性强、好养、多丝量、高产、出丝率高等育种目标,通过多年试验鉴定,选育出来通过审定的现行品种,所以,从遗传性状看对西充蚕茧质量影响不大。

3. 3饲养管理水平

蚕儿饲养管理中若消毒不严、眠起处理不当、 密饲掉食,必将造成蚕病危害,减少上蔟头数, 降低结茧率和健蛹率、全茧量,增加死笼茧、内染茧和血茧。目前,西充县小蚕共育面低,小蚕分户饲养,温湿调控差,蚕儿发育不整齐,体质不强健; 大蚕饲养蚕农普遍习惯密饲,且蚕前、 蚕中、蚕后消毒不严格,在夏、秋季蚕病时有发生,是造成西充蚕茧质量低的主要原因。

3. 4蔟具及蔟中管理

一是不良蔟具的影响。我县不少蚕农为节约成本,大量使用麦草捆、油菜杆、草笼等不良蔟具,吸湿排湿效果差,增多柴印、黄斑、双宫等下脚茧,降低上车率和解舒率。二是上蔟过密, 增大双宫等下脚茧比例,影响蚕茧质量。三是蔟中高温多湿等不良环境将使蚕茧解舒、清洁净度、 生丝品质严重下降。蚕儿从熟蚕到结茧排出的粪尿约为熟蚕体重的一半,极易形成蔟中多湿不良环境,但是,西充多数蚕农对上蔟后的翻蔟晾蔟、 忽视通风排湿,是影响西充蚕茧质量关键因素。

3. 5采茧及收烘影响

一是采茧对茧质的影响。西充不少蚕农习惯早采茧( 毛脚茧) 或采混合茧,易造成蛹体出血, 增加内印茧,或蚕茧相互污染,增加血斑茧,并影响茧层水分散失,降低解舒率。二是鲜茧装运不当,许多蚕农采用编织袋、背篓、塑料袋等工具装运鲜茧,使茧层发生蒸热,解舒下降,降低茧质。三是收烘对茧质的影响。西充目前实施统茧收购,统一扣下脚茧或水分,没有拉开质量价差,好茧次茧一个样,关键看重量,严重打击了蚕农提高质量的积极性,严重影响蚕茧质量。

4提高蚕茧质量的建议

4. 1创新经营机制,形成提质合力

改变现有的蚕业部门只抓蚕桑生产,收购企业只管蚕茧收购的分割机制,学习荣县蚕桑产业管理模式,蚕业部门和龙头企业深入融合,形成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合力,助推蚕桑产业提质增效。

4. 2强化技术推广,提高养蚕水平

一是与气象部门紧密联系,系统分析历年蚕期气象资料,科学制定养蚕布局,合理安排蚕种出库日期,趋利避害,使蚕期和蔟中尽量处在适温干燥的良好环境,为提高茧质提供良好的气象条件。二是完善推广体系,搞好养蚕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提高养蚕水平。三是大力推广小蚕共育、统防统消、室外蚕棚省力化蚕台育等主体技术,改善养蚕设施设备条件,确保稀蚕良桑饱食, 严格蚕前、蚕中、蚕后彻底消毒,控制蚕病危害, 提高蚕茧单产质量。

4. 3推广优良蔟具,强化蔟中管理

一是大力推广纸板方格蔟、塑料折蔟等优良蔟具,以减少下脚茧比例,提高蚕茧茧质。二是强化上蔟及蔟中管理,示范推广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提高劳动效率,加强通风排湿,做好翻蔟和晾蔟,坚持 “三匀”即熟蚕老熟均匀,不偏生; 上蔟密度均匀,不偏密; 蔟室光线均匀,不偏光; “三干燥”即蔟室、蔟具、环境干燥。三是坚持适时采茧,保全蚕茧质量。采茧应在化蛹后进行, 一般春季在上蔟7d、夏季5 ~ 6d,秋季6 ~ 7d后比较适宜。

4. 4推广仪评收茧,强化质量导向

西充县增加农民收入的实践与探索 篇3

近年来, 县委、政府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的前提下, 为适应市场需求, 突出区位优势, 狠抓辣椒、果树、蔬菜、花生等优势经济作物, 按照“一项产业, 一片基地, 一个龙头, 一根链条”的思路, 推广现代农业科技, 加速土地流转, 建立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农业, 精心打造市委、市政府规划的“顺西高新农业产业带”, 推动我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初步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但是由于诸多原因, 目前仍存在绝大多数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

一、西充农民收入现状

1. 农业内部收入

主要是种植业 (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等粮食作物, 辣椒、蔬菜等经济作物, 充国香桃、柑桔、梨、葡萄等果树及林业) 和养殖业 (生猪、奶牛、鸡、鸭、鹅、兔、鱼等) 。2007年我县种植业 (含林业) 收入人平1 071.1元, 其中农业生产资料等支出341.2元, 人平纯收入729.9元;养殖业收入人平1 294.5元, 其中生产资料支出658元, 人平纯收入636.5元, 人平总计为1 366.4元。

2. 农业外部收入

2007年主要是外出务工收入, 人平1 040.9元;农户从国家、集体得到的政策性补贴人平61.2元;家庭经营的非农业收入、经营企业赢利、其它非借贷资金和利息这3项人平348.1元, 人平总计为1 450.2元。在农业外部收入中, 劳务输出19.8万人, 实现劳务收入13.2亿元, 人平收入6 667元。

由此可见, 2007年全县农业外部收入比农业内部收入人平高83.8元, 农业内部人平收入比劳务输出人员人平收入低5 300.6元。要从根本上稳定农业基础, 必须让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增加收入, 提高他们的务农积极性。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1. 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年龄较大, 文化素质较低

据调查, 村社一级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壮年85%以上均外出务工, 剩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年龄大多在45岁以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 传统农业观念浓厚, 创新意识淡薄, 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 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不适应现代农业需求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虽然充分给予了农民的自主经营权利, 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使超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很不适合现代农业的市场化、规模化经营。特别是国家免征农业税以后, 有的全家外出, 撂荒的土地零星分散, 不能集中使用。

3. 农业生产成本高, 严重挫伤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据调查2008年主要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 肥料1kg上涨0.15~0.4元, 农药1kg上涨1~2元, 生产1亩粮食多投入生产资料30元左右, 全县要多投入3 175.7万元, 人平减少收入49.6元。

4.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 基层断档严重, 农情信息不畅

近年由于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科研经费短缺, 农技服务网络不健全, 县、乡镇一级农业技术人员靠政府发部分工资, 基本无工作经费, 农技服务工作报酬低, 农技人员分流现象很普遍。

5.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

为了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我县就引进了浙江省著名企业“李子园牛奶有限责任公司”, 建立了辣椒等农产品加工企业, 初步构建了“企业+品牌+认证+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但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使初级农产品的生产质量、产量不能统一控制, 曾严重影响了企业按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优质奶源缺乏、鲜辣椒过剩等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 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加速土地流转, 彻底打破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格局, 是农业产业化的迫切需要。

6.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工作亟待加强

全县每年推广优质粮油品种5~8个, 龙头企业顺发米厂生产的“充国牌”大米远销成都、重庆;充国香桃、西凤脐橙、青-39脐橙、西充二金条辣椒等果蔬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但这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工作, 离外贸出口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7.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已成为农民致富的瓶颈

全县44个乡镇, 595个村, 5 470个社, 共有公路514km, 平均每个乡镇只有公路11.7km, 村、社基本没公路。水利灌溉工程 (包括塘、库、堰) 等公共设施年久失修, 损毁严重, 农业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极差, 偏僻的村、社尽管有独特的生态资源发展种、养殖业, 生产优质农产品, 但苦于交通不方便, 很难招商引资。

8. 农业行政执法体系不健全, 坑农、害农现象仍存在

全县有280多个农资经营门市, 专业性的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只有县农业局, 乡镇一级无农业行政执法机构, 县农业行政执法人员除工资由县财政负担外, 没有执法设备和经费, 工作难度大, 违规农业投入品给农民造成严重损失的案件屡禁不止。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1.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1) 优化调整粮经结构

在保证粮食总产量的前提下, 全县推广“粮·粮”, “粮·经”、“粮·饲”3种旱地多熟制新模式, 运用增、间、混、套等种植方式, 扩大辣椒、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和饲料、饲草播种面积, 其中“粮·粮”模式改麦、玉、薯一年三熟为麦、菜、玉、玉、薯、豆、菜一年七熟;“粮·经”模式改麦、椒一年两熟为麦、菜、椒、玉一年四熟;“粮·饲”模式实现了小麦套种饲料、饲草、蔬菜, 轮作夏玉米、甘薯。全年农作物总播面达到157.1万亩, 复种指数提高到318%, 比传统种植模式提高38.6%。粮经比例为5.8∶4.2, 基本实现了我县农业发展“十五”计划的5∶5目标。新模式可增收粮食3 825万kg, 人平68kg, 增收现金24 392.5万元, 人平43.6元, 实现了钱粮双丰收。

(2) 优化调整种养结构

以牛奶加工企业浙江李子园为依托, 制定收购牛奶保护价, 实行订单收购。通过土地转让、租赁、入股等多种方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 建立奶牛养殖小区, 培育种植饲草大户;形成专业化、集约化的奶牛养殖基地, 实现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 粮、经、饲比为5∶3∶2。2007年上半年李子园公司就实现产值6 800万元, 税利280万元, 农民种草养牛收入1.8亿元。因发展奶牛养殖推动了饲草种植, 全县奶牛基地种植饲草12万亩左右, 改变了传统的“种苕养猪”模式。

(3) 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

推广运用现代育种科技新成果, 全县种植优质水稻15万亩, 优质油菜10万亩, 优质花生7万亩, 精选“二金条辣椒”6万亩, 优质大豆10万亩, 无公害蔬菜10万亩, 优质水果7万亩, 优质饲料饲草5万亩, 优质麻竹笋“竹娃娃”l万亩, 优质率达70%以上。全县按照“东桃西橙”、“一线两片四点六园”布局果业生产。东桃指古楼等乡镇“充国香桃”生产基地2万亩, 西橙指凤和、义兴、占山等乡镇成片高换、新栽的“西凤脐橙”1万亩及“青-39”脐橙3.5万亩左右, 基地农民每年人平可实现纯收入2 300元左右。优质蔬菜、生猪基地, 沿国道212线布局, 以晋城镇、多扶镇、凤鸣镇、中岭乡为中心的土地, 采取租赁、转让经营权等方式招商引资, 现已建立了龙兴公司、西三井村、龙腾公司、胖土地等农业产业化企业, 农民承包的土地由企业支付租金, 每年租金地300~350元/亩、田400~500元/亩, 同时农民在企业务工, 每月又可收入1 000元左右的务工费。

2. 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1) 西充农业产业化现状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县农业就逐步调整产业结构, 改革传统农业, 因地制宜培育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条, 着力一、二、三产业互动, 通过市场牵动, 龙头企业带动、政策推动, 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紧密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方式, 开拓了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可喜局面。如:按照“公司+品牌+基地+农户”模式, 建立了李子园专业化牧场与牛奶加工基地;按照“协会+品牌+基地+认证+农户”模式, 建立了充国香桃、西凤脐橙、青-39、西充二金条辣椒生产加工基地, 其中“充国牌”获国家工商注册、西凤脐橙获“中华名果”称号、“青-39脐橙”获农业部优质果品金奖、国际农博会银奖、“西充二金条辣椒”无公害生产基地获国家认证。按照“公司联姻院校科技+品牌+基地+农户”模式建立了四川日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该公司的“有康牌”系列禽产品鸡蛋、肉鸡、肉羊等3项产品均通过四川省畜牧局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认证和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 该公司获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按照“公司+基地+协会+农户”构建的四川天盛竹业有限公司, 生产的“竹娃娃”系列产品营养丰富, 香脆可口。位居西充县城与南充市国道212线两侧的西三井村农民利用交通优势,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田变地调整粮菜比例, 自发建立了无公害蔬菜、葡萄基地。目前1 187亩耕地, 粮食、经作 (蔬菜、葡萄) 面积比为2∶8, 农产品远销川渝等地, 种植业人均年纯收入4 500元左右, 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倍。2009年上海龙腾公司又在该村投资1 500多万元, 按每亩每年给农民付360元租金租地200亩, 兴建年产2万头瘦肉型猪养殖场。

(2)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措施

一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改善投资软环境, 进一步鼓励外商以合资、合作、独资等方式来我县兴办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发农业生态资源。二是搞好农业标准化建设, 按国家、省、市制定的农作物生产技术规程, 严格检验、检测, 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 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积极发展专业技术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 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系起来。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业增收条件

结合中低产田土改造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搞好农田基本建设, 全面实施村村通工程, 不但修好村、社公路, 而且让电话、电视、互联网络进入千家万户, 成为农民致富的桥梁。

4. 改革农业技术服务体制, 为现代农业服务

一是对县、乡、村、社农技人员实行竞聘上岗, 定岗定责。二是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农业科技人员采取招商引资、技术承包、兴办农业技术服务实体等方式开展有偿服务, 以科技效益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中介服务体系, 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 依托国内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农技部门的高层人才, 组建农业高新技术专家系统信息交换平台, 聘请他们参加以农业高新技术评价、论证、推广为主要职责的中介服务机构, 加速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在市场流通, 逐步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交易市场。四是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根据《农业法》“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规定, 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5. 认真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 实现以工补农

一是以全县实施的“阳光工程”为契机, 积极争取资金, 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和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培训, 提高农村务工人员的劳动素质。二是兴办职业教育, 进行与企业用工衔接的专业技能培训, 为用工单位输送合格人才。三是政府有关部门应关心务工人员的生活情况, 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6. 健全农业法制体系, 依法管理农业

严格按《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系列法律法规管理农业, 建立产前、产中、产后生产环节和市场环节的监督检验机制, 依法查处违规农业投入品和劣质农产品, 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7.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上一篇:开窗减压下一篇:教育心理学与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