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与健康十篇

2024-06-25

中职体育与健康 篇1

关键词:中职学生,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

新理念中等职业学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 确定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的总目标为: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进行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促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要使现代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保持完善的健康状态, 就必须认真地开发学校体育规划与科学布局以及体育课程资源利用。

一、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 观念和指导思想的落后

其一, 现在大部分中职学校实行开放招生, 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地区。许多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时期接受的健康教育与目前所接受的健康教育存在根本上的理念差距。部分学生连完整的体育课都没有上过, 技能的差异导致学生间接受能力的差异。部分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必然容易对所学事物失去兴趣。其二, 大部分中职学校对健康教育的弊端在于对“健康”概念认识模式的模糊不清, 这对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是十分不利的。

2. 课程内容的陈旧与教授方法的落后

教育部在修订后的《纲要》中明确规定:“在中职二年级实行拓展模块 (学生自主选项教学) , 让学生选择自身喜欢的课程。”目前, 由于大部分中职学校领导对培养社会紧缺的应用性人才的专业教学方式更加重视, 把更多经费投入到校专业课设置与配备上, 而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相关功能却无法全部一步到位, 导致健康教育只是浮于表面, 流于形式, 并没有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合理化地结合。校方的思想怠慢使多数教师丧失了教学积极性。有的教师在教授过程中, 往往忽略实践教育, 重视理论的教学, 没有很好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3. 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的不灵活

多数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成绩时主要采用定量评价, 而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考核标准过于单一。多数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考核标准, 而对新的考核制度不很适应而难以接受, 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新的评价体系过于复杂而退求其次。

二、相关建议及对策

1. 改善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发展趋势应以以下教学方法为主流:启发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就是在体育教学中, 在教师的指导启示下, 先让学生自己积极思考, 然后教师总结明确结论。研究式教学法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先思考、研究、探索、讨论, 教师后讲解、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合作式教学方法是一种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式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职校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达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教学目标。

2.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要改变以往评价单一化的做法。要求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们不要怕麻烦, 尽量做到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考试与测验相结合。努力做到评价方式多元化。

3. 结合各校特点, 开展阳光体育

长期系统的健身锻炼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 提高骨量, 预防骨质疏松, 从而使骨变得强壮、牢固;身体活动使得关节更加灵活、稳固;经常参加身体锻炼, 可使肌肉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变化, 表现为肌肉的健壮、有力。

4. 转变教师观念, 加强师资培训

教师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转变教师观念十分重要。新体育课程要求体育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 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 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因此, 教师的责任任重道远。职业学校体育教师的师资培训工作相对比较薄弱, 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培训。

总之中职体育校本教材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结合学生的专业特征进行编写, 与时俱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体现中职特征、学校特征、专业特征, 为学生的专业技能添彩, 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学校共同进步、社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元.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J].体育教学, 2008 (5) .

中职体育与健康 篇2

一、中职体育教学要能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

身体健康是中职生在校求学、日后就业的首要基础。因此, 中职体育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通过系统、专业的体育学习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这就要求我们中职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始终将“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与最终归宿。

对此, 笔者进行了积极的贯彻、落实与实践, 教学反响异常良好。如, 在教学“田径类运动项目———跑”这一内容时, 笔者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 组织学生进行了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800米跑等不同难度的跑步训练, 这些训练活动的有效组织不仅帮助学生夯实了课堂上所学的关于规范跑步的技巧, 同时, 更是使他们在长期以往的训练活动中增强了心肺功能, 增加了骨骼的密度及强度, 促进了血液循环, 改善了消化功能……很显然, 这对中职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提升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正面影响。由此, 我们不难看出, 恰当、有效的体育教学及训练能切实达到增强学生身体健康素质这一预期目的。

二、中职体育教学要能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认为,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仅仅向学生传授基础的学科理论知识, 更要通过知识的讲解与阐述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念的树立与形成, 即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与心的综合发展, 两者缺一不可。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中职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学实践。因此, 中职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实际教学内容出发, 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巧妙渗透, 以此作为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突破口。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如, 足球运动需要多人的相互配合, 只有团队间实行了密切的合作, 才能最终赢得该项项目的胜利。这无疑是对学生进行“团结合作”道德价值观念渗透的有利契机。在教学中, 笔者曾精心筹划了一次特殊的足球比赛活动, 即要求一方队员在赛场上亲密互动、密切合作、默契配合, 另一方队员则要自始至终“各自为政”, 不能和其他队员进行合作。在笔者的“授意”下, 这场足球比赛运动以“密切合作”的一方轻松获取胜利而告终。在此基础上, 笔者趁势启发道:“足球是一个多人运动项目, 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 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个人行动, 而是需要己方队员的配合, 像牵制对方球员、创造进球时机等, 因此, 在足球运动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同他人的合作。同理, 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如此这般, 就在足球运动教学中很好地融合了“合作”教育, 而这很显然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合作精神大有裨益。

三、中职体育教学要能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水平

不同于普通院校, 中职院校的创校宗旨在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入初级人才。从这一点出发, 笔者认为, 中职体育教师可以结合所教学生的专业学习特点, 有策略、有计划地融入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体育锻炼知识及健康保健技巧, 这将成为切实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方面。

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如,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需要经常躺在地上同时仰起脖子从事汽车的维修。很显然, 这对于他们的颈椎及身体各部分的肌肉、骨骼都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 笔者在针对该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中, 会特意向他们传授一些能有效活动颈椎、肌肉及骨骼的体育小活动, 像“肩部活动操”“骨骼拉伸操”等。贴合学生专业、职业生活实际的体育教学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增强了其体育学习的欲望及积极性,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大大增强了其职业素质修养, 而这自然就为他们日后以更加健壮的身体素质及体格从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 中职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既要重视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提升, 又要关注学生是否能通过特定体育运动的学习树立起端正、科学的价值观念。此外, 更要结合所教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 适当向其普及、宣传一些专业工作中切实可行的体育锻炼技巧。如此, 才能真正将中职体育教学落实到实处, 也才能推动中职生更好、更长远地进步与发展。

摘要:体育与健康是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的一门必修学习科目。结合教学实践经验, 以身体健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及职业素质水平三个方面入手, 就中职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教学体会与教学感悟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中职体育与健康,身体健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职业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中职体育与健康 篇3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其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为促进学生职业健康服务。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对促进职业健康具其独特的作用。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对中职学生职业健康与安全的促进作用

1.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对中职学生身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毕业后直接参加生产劳动的技能型人才。基本从事生产一线工作,其从事的职业岗位需要他们具备较好地适应社会的身体素质。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健康的体魄是学生职业健康的先决条件。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采用健身、健美、休闲、竞技、游戏等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劳动者。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良好的体能是从事各种技能工作的基础。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从事不同职业岗位的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特定的身体素质。

(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更适应社会环境,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动力和基础。

2.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养成良好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观,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调适就业压力,轻松应对面临的多种压力,适时调节自己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与体育比赛,让学生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从而维持学生的心理平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3.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对中职学生顺利就业具有促进作用

养成良好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观,将有助于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保证其较顺利地取得就业岗位,并能较顺利地在岗位不断成长。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集竞赛性、技能性、娱乐性、教育性、实践性、文化性、社会性为一体,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4.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对中职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养成良好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观,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和较好的自信心,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健康安全地工作,和谐地生活。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与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优良意志品质,更能激发中职学生的竞争意识与正视困难的勇气,冷静而理智地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从而适应自己的岗位要求,促进学生岗位成长。

促进学生职业健康与安全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策略

1.构建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形成重视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理念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承担着运动参与、增强体能、体育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职业素质七大培养目标,这七大目标对于职业健康与安全理念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安全意识,增进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学生健康安全工作的能力。因此在构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就紧紧围绕这七个目标设计不同模块的具体化、真实化、可操作化的教学目标,从而有利于学生建立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理念。

2.选择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建立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基础条件

不同的职业和岗位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是不相同的,意味着对于职业健康与安全的要求也不相同。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要立足岗位需求、满足学生需要,根据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按模块要求优化、整合课程资源,个性化地设计教学内容,以开拓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应用性;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简单易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建立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基础,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从而增强体质,适应快节奏的社会运转。职业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应结合职业特征与专业的特点来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健康的的体育知识、技能与体能,为保证学生拥有来从事相应的职业活动而必备的体力和活动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3.构建有特色的体育文化,增强学生职业健康与安全的企业文化意识

职业健康与安全就是要主动融入企业文化。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还原课程的文化主体地位,强调科学与人文的有机整合,人的主体地位、人的和谐相处、人的文化精神。体育教师依据当前企业的品位、理想、追求和旨趣对体育文化进行选择,培养学生的的个性、理解、合作与创新意识,协调人、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完整人生和心理世界的全面关注,营造出合作、对话与探究的文化氛围,从而培养学生健康企业文化意识。

4.构建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提升学生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综合素质

职业健康与安全的首要条件就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让学生在社会发展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生、学会生存。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构建多元化的课程结构,其策略是研究如何立足岗位需求、满足学生需要,根据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按模块要求优化、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要体现个性化,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要使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要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应用性,要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切实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5.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实施,促进学生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社会适应能力

职业健康与安全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新《纲要》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遵循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倡导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提倡开放式、探究式教学。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采用多元的教学实施策略,采用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和分组方法,选择开放灵活的组织教法,满足学生个性化、职业化的兴趣和潜能开发需要。多元的教学实施可以创设具有职业特色的课堂场景,并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已的爱好和特长,选择不同项目和不同深度的课程形式,引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创新学习。

6.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促进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学生后续发展能力

良好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耐挫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改革教学评价,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纳入学习评价的范畴,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早从培养健全的人格着手,引导学生确立适度的奋斗目标,正确看待得失成败,让学生明白任何事情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但任何事情必须通过努力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工作和生活会存在许多的困难与挫折,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往往会被困难拌倒。唯有正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失败与挫折,克服困难,不断努力挑战自我、战胜挫折,才能做生活的强者。

中职体育与健康 篇4

面对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发重视,而中职体育教育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中职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关系。因此,本文将以当前中职体育教学入手,分析中职学生的特点,探讨中职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提出中职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解决的意见。

0引言

面对现代人们日益重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问题,中职体育教学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因此,为了中职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应当重视中职体育的教学,找到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1]。因此本文将针对中职体育教学进行系统的分析,指出当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系,并且给予其教学的意见。望给实际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分析中职学生心理

1.中职学生特点

首先,中职学生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在小学和初中因为学习方法不明确导致学习信心不足是中职学生所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2]。因此,进入职校以后,学生在心理无法摆脱自卑的阴影,自信心难以树立。

其次,在学生交往之间会出现特殊的“小帮派”现象。职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并且大部分经历相同,使他们在能够得到很好地沟通。因此,很容易形成 “小团体”的现象,这种现象如若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会导致整个班集体出现不良现象,不利于教师对班级的管理。

再次,职中学生对自我的意识不够健全。对于在自己身上发生的问题,不能够正确摆正自己在“矛盾”中的位置,不能正确公平的剖析自己,面对困难和错误以逃避为主。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都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正确的评价。

最后他们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根据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都具有较强的虚荣心和表现欲望。通过表现自己,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而受到应有的重视。得到心理方面的满足。

2.心理健康的定义

从心理学方面广义来说:心理健康就是一种高效并且让自己感到持续的愉悦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基本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与内容保持一致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能够与他人和社会保持一致。并且现在大部分中职学生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3]。

3.中职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1)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学生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青春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正是中职学生的“过渡时期”。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个体开始从儿童进入青少年,其身心变化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性成熟的开始,身体的发展,让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出现独立的需要。产生这种矛盾,学生特别需要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疏导。因此中职学生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需要教师和家长注意其心理健康的建设。

(2)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社会教育的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的影响作用。教师不适当的教育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担忧等不平衡状态。导致学生在关键时期出现心理亚健康等不好的状态,影响学生的学习。

(3)教师是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传授者,许多的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出现在青春期和小学时期。教师的行为直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

二、中职体育教育

1.中职体育课程性质

其课程是以身体的练习为主要手段,游记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两门学科的相关的内容,促进中职学生的体质和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的综合类学科[4]。是实施素质型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

因此为中等职业技术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任务式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不断的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包括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学生体质素养,全面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2.中职体育教育的改革

传统中职体育教育主要注重对于体育技术和身体训练的的教授,而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振聪传统的功能向发展性的功能进行转化,利用对体育与健康的课程对能力和情感体验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社会性,有利于学生在青春期的心理健康。并且通过老师在活动课上的传授,具有自主功能,激发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

3.中职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所追求的目标是相互一致的。通过体育可以树立良好的健康社会行为,并且可以作为生活和学习压力的解放。

其次,体育教育都遵循一个健康三维观,是新课标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培养综合人才的重要课程。并且在体育课程中又是以“活动课程”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已达到从从内到外的教育效果。

通过对体育课程中对身体健康的训练,达到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实习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的健康理念。以身体训练为主要的渠道,将其转化为提高自身的能力,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了解与体育相关的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认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具有良好的情绪和自控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提高抗挫能力。缓解性格差异导致的心理冲突。并且通过体育运动的竞争意识,领悟积极进取的稳定心理状态的重要意义。

最后,能够学会有意识的通过轻松,休闲的体育活动进行心理调节。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和合作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协调沟通能力。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职体育教育的现状和特点,掌握中职体育教学与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系,最后结合现实教学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重要的教学意见。给予作为一个未来职高教师可以更好的进行教学。

中职体育与健康 篇5

1 中职学生不重视体育学习的原因

长期担任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者, 我发现学生不仅是学习成绩不太好, 行为习惯比较差, 连身体素质也是不太过硬。本着面对全体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我首先是摸清中职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 确定学生不重视体育学习的原因, 重视优化其心理品质,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锻炼, 从而不仅仅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 更训练他们的身心素养。结合多年来在体育教学一线的经验, 我分析出中职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 身体素质较差来源于以下原因。

1.1 体质健康基础差

在体育学习与健康锻炼的过程中, 发现由于客观的体质健康状况决定了许多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不理想, 体制健康基础较差。因为学生不重视小学和初中的体育学习, 体育教学中测什么就学什么, 考什么就练什么, 而且由于测试项目过于繁重和重复也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没有将健康锻炼与身体体质科学合理的结合。绝大多数学生长期养成不积极锻炼的习惯, 身体体质健康状况自然不同程度的出现各种问题。

1.2 家庭影响问题大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离异的单亲家庭, 家庭教育环境不太健康, 许多孩子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 变得性格孤僻, 感情脆弱, 心理自卑。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 养成了孩子任性、抗拒和目中无人的非健康人格;还有些家长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子女势必受到这些不良心理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做父母的不仅不能辅导孩子的文化知识, 在培养孩子身心健康方面更很少动脑筋, 对孩子的体育学习和健康锻炼也不太关心, 导致中职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的学习上存在着问题。

1.3 思想认识程度低

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不足, 就会对体育学习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认为体育学习与健康锻炼是玩耍课, 可有可无, 想来就来, 想走就走, 这无疑是自身思想状况出了问题;另一方面,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由于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 经常成为老师批评、家长打骂、同学嘲笑的对象, 为了表示不满与反抗, 他们在外表上往往表现出傲慢骄横的样子, 而其内心却又常常低估自己, 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 对自己缺乏信心。久而久之, 形成了强烈的自卑心理和“表里不一”的心理特点, 不仅排斥知识的学习, 对体育锻炼也不积极。

1.4 自我锻炼意识弱

中职学生惰性比较严重, 缺乏自我锻炼的意识, 也长期适应了体育课教学的常规习惯, 对教师的强制锻炼有依赖性。没有培养出自我锻炼的能力, 只能暂时满足在校期间的体育学习, 难以应付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漫长人生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不断需求。

2 对策

基于学生怕苦、意志不坚定、家庭环境影响等客观主观因素, 导致了中职学生进入行业不能适应岗位工作强度, 无法胜任岗位工作, 学生一进入行业实习就输在起跑线上的现状, 我们能视而不见吗?作为中职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者, 教育好学生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锻炼好学生的体质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生在体育学习与健康锻炼的过程中应取得进步、尝试成功, 在行业岗位实习和工作时才能胜任愉快、体验成功!所以总结出以下的一些解决措施。

2.1 以健康的职业生涯为目标

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体育, 锻炼身体不仅仅是追求体育成绩合格, 更要考虑到今后工作的实际, 奠基健康的职业生涯, 所以必须帮助学生树立目标。为完成这一目标, 在体育学习和健康锻炼时就要依靠学校教育的大环境、大氛围, 依靠家庭教育的支持与配合, 共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职业生涯目标, 形成主动锻炼的良好习惯。比如遇到对体育认识不足, 属于自身思想状况有问题的学生, 应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 不要以粗暴与压服的方式去对待他们, 而只能用讨论、批评与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 取得他们的合作, 并让其积极参加学习与练习、获取成功。又比如学生不能体会到健康的身体在实习就业时的重要性, 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家长心痛孩子也反对时, 老师就应该在备课上下功夫, 依据行业的岗位素质要求, 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 采取合理的组织形式与学习方式, 注重评价的激励性, 启发学生兴趣与思维, 从而营造出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2.2 以扎实的体育锻炼为基础

首先利用好体育课的教学时间, 我采取了“学习—参与—体验—疏导 (动机→方法→习惯) —评价—再疏导—成功—快乐—兴趣”的形式, 注重让学生掌握与运用体育学习与练习的方法, 以学习与练习促进学生体育成绩的提高。除了重视常规课堂, 我更是注重对学生进行扎实的体育锻炼。比如结合学校发起的跑步活动, 要求学生每天早晨坚持到操场跑步, 当发现学生惰性大, 坚持和锻炼情况不理想时, 我又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和同学一起到操场上跑步, 起好带头作用, 同时督促学生。又比如每一学年学校要举行课间操比赛和跳绳比赛等各种体育竞赛, 我就将这些竞赛项目列为学生的锻炼项目, 利用下课时间和课间休息时间让学生在教室、过道上开展锻炼, 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

2.3 以丰富的社团活动为载体

学校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体质成立了很多社团, 其中自然少不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社团。体育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不仅用活动项目发挥引领、组织、渗透、辐射体育锻炼功能, 还吸引了很多不重视体育锻炼、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参与。体育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 体育社团中进行的各项运动减少了学生生病;各类体育活动广泛开展, 体育社团成为了学校各个专业学生人际交往的载体, 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日渐增多, 增强体质锻炼的影响也日益扩大, 丰富的社团活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健康锻炼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2.4 以健康的身心素质为动力

从情感上疏。动之以情, 重视师生间的“心理相容”, 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 主动靠拢学生, 从各方面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怀和照顾, 有效消除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心理对抗。从行为习惯上疏。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生健康体质标准》, 并严格按要求规范自己, 予以细致的、恰当的锻炼方式, 养成他们良好的体育学习与行为习惯。用激励机制去疏。用激励机制去启动内外因, 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 利用运动会、集体比赛、社团活动等各种评比, 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提高学生的身心素养。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生应成为受行业青睐的合格人才, 体育教学工作要服务于学生成长和就业,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学生观告诫着我们:在中职学生的体育学习与健康锻炼过程中, 我们应始终体现“以生为本, 快乐锻炼”,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学生的健康职业生涯奠基,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不重视体育学习的原因, 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 本着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并结合中职学生面对实习就业的工作实际, 从为学生健康职业生涯奠基入手, 提出了解决学生学习体育, 重视健康锻炼的方法, 最终实现每一个学生快乐学习, 终身健康受益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学生,体育学习,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杜宇峰, 徐飞鹏.体育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 (2) .

[2]张华君.快乐体育与体育教学改革[J].福建体育科技, 2003 (3) .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透视与反思 篇6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透视

在现代社会, 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 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有道德、讲品行。具体到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维度上, 其理想状态就是保持人格独立、智力正常、认知正确、心理自控、情感适当、善于思考、意志合理、热爱生活、个性健全、态度积极、行为协调、充满自信、适应良好的状态。唯有如此, 才能在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处理和就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才能以较好的身心状态学习、工作、生活, 享受成长的快乐和生活的喜悦。

中职生年龄基本介于15~18周岁之间, 生理上处于快速发育期, 心理上处于快速成熟期。然而, 基于我国教育体系的基本安排, 中职学校被排在整个教育体系的“低端”, 就读中职院校之后, 生活环境、学校管理、教育模式等都与原本的初中大为不同, 尤其是从原来的“被管理”转向“自我管理”, 又在沉重的择业就业压力下, 难免出现心态失衡、心理健康问题的状况,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 容易产生自卑感

自卑感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自强的复杂情感, 主要体现为不能客观认识自己, 总是认为自己不行、不如别人, 从而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和进取心, 对现实中的自我和想象中的自我产生了评价落差。中职生生源来源较为复杂, 加之社会上对中职学校的偏见和歧视, 以至于中职生在面对理想和现实、成长与成才、学习与就业等问题时, 对自己缺乏一个正确的定位和认知, 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畏缩、怯懦, 对学习和前途缺乏动力, 久而久之, 还会引发厌学情绪和逃学行为, 尤其是在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时表现出基础知识能力不足的问题时, 更加令其产生精神颓废的情绪, 长此以往, 容易产生自卑感。

(二) 逆反心理严重, 自控能力较差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 心理叛逆、情感丰富和易激性是典型特点, 不喜欢受束缚, 对班规校纪和教师的批评教育常常存在抵触心理。同时, 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成人感, 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渴望独立自由, 但是又不清楚以何种方式来体现, 以至于显得另类而偏激。此外, 中职学校以就业为主线, 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导, 离开了升学的外在压力, 导致中职学生在学习上容易放松, 在行为上容易放纵, 缺乏是非辨别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各种不良社会现象的误导, 导致中职生在接触社会的时候容易放任自流、情绪不受控、行为失当等, 社会影响恶劣。

(三) 情绪情感不稳定及封闭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职生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 常常因与自我认知不相符的评价而引发情绪波动, 并且, 情绪的两极性较为明显, 摇摆于理性与非理性、沾沾自喜与一蹶不振、情绪亢奋与失落、喜悦和愤怒等两端, 情绪的变化不受控制, 正是情绪波动的不稳定性, 以至于不理性的行为时有发生。此外, 中职生内心情感丰富, 因担忧情感表达方式不被接受, 较易选择情感隐藏, 情感表现的封闭性或半封闭性, 假使情感没能得到正确的宣泄, 容易导致焦躁、压抑、郁闷等心理问题, 甚至出现自闭的症状。事实上,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具有强烈的人际交往需要, 却因情感的封闭性和不稳定性, 使其在与人交流时常常受挫, 并由此产生焦虑不安感、社交恐惧感, 极其不利于中职生的健康成长。

(四) 适应能力不足

调查显示, 有些中职生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进入中职学校之后, 就要学会独立生活, 必然会引发心理上的巨大反差。部分中职生在生活、社会、环境等方面适应能力差的短板就体现出来了。尤其是在个人目标、行为与学校、社会的要求不符合时, 极易出现不知所措或心理逆反的情形, 不知道如何主动变通来适应变化, 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与解决困难的能力, 容易产生惶恐和郁闷情绪。实际上,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 要迎接社会的挑战必须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才能胜任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对此, 提高中职生的适应能力是中职教育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解决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素质教育关注的一个焦点, 尤其是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 只有解决中职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才能为其成长为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人才保驾护航。

(一) 转变教育观念, 促进心理健康

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于教师来说, 解决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观念的改变非常重要, 要规避传统上只注重中职生专业技术能力提高而忽视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弊端, 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具体到教学层面, 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从培养学生自信心、竞争力、创造力等方面着手, 推行素质教育, 多方面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注重引导, 力戒训导, 积极举行各类职业技能大赛, 让学生通过比赛增强信心, 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相处, 激发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 增强职业发展信心, 从而克服自卑感和对未来的盲目感。

(二) 坚持问题导向, 开展心理辅导

“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 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 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可见, 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在中职生群体中存在, 而且是一个全民性问题。在具体的工作中, 中职学校要针对中职生可能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 建立心理辅导中心, 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咨询信箱、心理宣泄室等心理帮扶平台, 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同时,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的全过程, 尤其是思政类课程, 发挥其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的重要功能, 与班主任一起常规性地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常识教育, 对有问题的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进行长期跟踪辅导, 通过面对面、心对心的真诚交流来矫正心理问题、及时跟进、长期关注, 以便进行更好地引导, 全面关心他们的成长发展。

(三) 开展集体活动, 塑造良好个性

集体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中职生形成健康开朗、善于交往的性格, 针对部分中职生性格内向、封闭性强、社交能力差的问题, 开展球类活动、主题班会、户外拓展活动、辩论赛等集体性活动, 让学生参与活动, 能够帮助中职生走出心理孤僻的“阴霾”,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高尚品德、陶冶情操、磨炼意志、锻炼能力, 不仅是创新能力增长的需要, 更是交往恐惧心理缓解的“良药”, 为中职生建构了一条有效的情感抒发和宣泄“渠道”, 确保其学会交流、懂得交往, 并学会发现自我、战胜自我。

(四) 注重文化建设, 营造和谐氛围

文化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教育资源, 一旦一个人、一个团体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昂扬奋进的文化氛围, 就会产生持续的内在动力, 厚实心理健康的文化底基。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灵魂工程, 在教育活动中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 对中职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道德培养起到有效的正效应。对此, 解决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从校级层面来讲, 就是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以校报、宣传栏、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电视台等为媒介, 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让中职生知晓心理健康对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同时, 建设好墙报、橱窗、心理热线、校园心理信箱等心理健康辅导平台, 形成“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育人效果, 使中职生在和谐文化的熏陶中, 获取心理健康的养料,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结语

总之, 中职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职业化人才的重要“基地”, 必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对中职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涵, 并针对中职生在自卑感强、自控能力差、情绪的封闭性和不稳定性、适应能力差等方面的欠缺, 提出教育观念转变、集体活动开展、心理辅导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对策, 才能解决中职生心理困惑, 疏通心理障碍, 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国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反思[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2) :57-59.

[2]张春英.对“富士康跳楼事件”的反思:关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点分析与建议[J].中等职业教育 (理论版) , 2010 (27) :10-11.

中职体育与健康 篇7

中职体育长期以来未得到重视, 存在着一些弊病。例如, 体育观念陈旧、学校体育教学投入不足、教师缺乏教学积极性、教学内容及形式单一, 缺乏对学生体育意识、独立自主锻炼能力及学生个性的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学校要不断地加强体育的实践工作”, 新课程标准也把“激发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 如何有效地激发中职学生的体育行为, 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2012年给我们最大的意外, 莫过于NBA的华裔球员林书豪了。他是继姚明之后美国职业篮球历史上出现的第二位值得中国人感到骄傲的篮球明星。他的横空出世, 一方面填补了后姚明时代美国职业篮球没有顶极亚裔球员的空白, 重新燃起了中国人的自豪感。另一方面, 林书豪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当代青少年对篮球的兴趣, 大大地提升了青少年对体育活动的爱好。

孔德国认为, “现代意义上的体育明星是那些与视觉形象发生密切关系的、在大型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取相应知名度、能承载人类运动审美理想和愿望、独立支配因个人运动成绩而获得经济效益的、以鲜明的形象性和巨大的感召力产生轰动效应、激起大众体育健身行为、满足体育消费心理、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和尊崇的典型的偶像的运动员。”林书豪现象的出现, 对中职体育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深刻影响到了中职学生的体育行为。

首先, 林书豪作为一个有中国血统的亚裔球员能够在全世界顶尖赛事——美国职业篮球赛亮相, 本身就值得国人关注。他的成长经历——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替补队员变成一个有着相当影响力的篮球明星——无疑是广大青少年值得学习的榜样, 中间的磨难也值得大家好好反思。

第二, 林书豪对篮球运动的执著及热爱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优良品德也符合当前学校阳光体育的精神内涵。当代中职学生普遍素质较低, 干任何一件事都缺乏耐心, 特别是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体育行为, 随机性很强。而林书豪的出现, 使我校的中职学生形成了一股篮球热潮, 学校体育教学也借此机会大力开展篮球运动, 同时带动其他体育运动的开展。大部分同学有了良好的体育行为, 找到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 促进了学校阳光体育的发展。

第三, 林书豪以其在美国职业篮球赛场上相对矮小的身材颠覆了一个怪象, 即中国人只能以高个才能在美国职业篮球立足这一论断。这一点, 对中职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尤为重要。中职学生很多都是原来在校的差等生, 自卑感很强, 不愿参加活动, 他们从心底就对自己没有信心, 害怕失败。而林书豪的出现, 对他们的思想触动很大, 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潜能, 树立起新的自信。他们因此敢于参加体育活动, 敢于挑战自我, 成了名副其实的体育活动积极分子。林书豪现象对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充分利用林书豪现象来培养中职学生体育行为呢?

(1) 在学校开展向体育名人学习的浪潮。名人效应不仅能带动人们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也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学校可采用广播、板报、多媒体等形式宣传体育明星的成长历程, 激发学生奋发向上;通过各种竞赛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使学生了解体育常识, 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价值, 让每个学生掌握一两项体育技能, 由“被动锻炼”变为“积极锻炼”。

(2) 在学生中开展体育挫折教育, 增强学生自尊心及克服困难的信心。我们知道, 中职体育还处在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发展的阶段。现行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很多体育项目的开展需建立在学生良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之上, 而我们的学生的弱点也恰恰在此。因此, 我们很有必要以林书豪现象作为引导学生体育行为的试金石, 以林书豪为榜样, 不怕失败, 永不言败。只有这样, 才能战胜自我, 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 建立良好的体育行为以改造学生的思想, 变后进为先进。良好体育行为是一种积极的活动过程, 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 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具有治疗心理障碍的作用。通过体育活动, 特别是参加一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 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心、自尊心及自豪感, 转移人的注意力, 解除烦恼, 使精神紧张程度得到缓解。林书豪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 关键一点就在于他没有因为暂时的挫折而影响自己对篮球的信心, 没有改变自己已经形成的良好的体育行为, 最终走向成功。这一点, 对中职学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中职学生很多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但有的品行不端, 在老师眼里是个差等生, 在家长眼里是个坏孩子, 没有办法才送到中职学校来。怎么样才能够让他们变后进为先进呢?发挥他们的潜能, 让他们到体育的竞技场去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 以林书豪为榜样不断挑战自我, 这就是体育的魅力所在!他可以净化一个人的心灵, 可以改造一个人的灵魂。这也是美国体育成总之功之所在。, 我想林书豪, 现象不是这也是我单一的个体现象们中职学校体育发, 他折射出我们展的一个方向。中职体育的某些弊端, 需要我们认真反思, 认真总结。只有将体育的本质功能发挥出来, 还体育本来的面目, 即人人享有体育, 人人享受体育的乐趣, 才能将体育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中职学校是学生体育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 只有抓住时机, 从现在做起, 才能够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孔德国.体育明星及其消费文化功能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7 (11) .

中职体育与健康 篇8

关键词:中职生 班主任 班级体育工作

中职学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己任,作为未来一线技术工人的中职生,他们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和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体魄是他们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保障。中职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班级体育工作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引导、督促和检查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责无旁贷,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也是保证中职生顺利就业,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要和岗位环境变化的重要环节。

一、搞好中职学校班级体育活动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体育活动是在班主任指导下开展的班级活动,班级成员均是活动中的一分子。在每次活动中只有大家共同关心、共同参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有的人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活动才能够取得成功。这种团结合作的意识无疑会增强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形成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此外,每次班级体育活动时,班主任的参与也会让学生感到亲切,在不经意中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学生从内心感受到班主任时时刻刻都在他们的身边,关爱他们,使他们主动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和交流,有助于建立起师生间的真诚友谊和深厚情感,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班级学习和生活氛围,促进班级民主管理体系的形成,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有助于中职生自信心的培养

中职生学习成绩普遍不太理想,经历过屡次的考试失败,大多存在自信心不足等问题,但是他们在内心深处又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在班级体育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的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培养中职生的竞争意识,更能够激发他们的成功欲望,有时为了胜利他们甚至还会加倍刻苦地去训练,如果这时辅以班主任正确、适时的引导,必将会重燃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有助于中职生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3.有助于中职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班级体育活动中,从计划的拟定、规则的制定、场地的安排、裁判的组织等等,基本上都是由班级学生、班委和班级体育骨干共同来完成的;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他们要思考、要组织、要分工协调,有时在活动中还会出现各种问题和矛盾,他们还要去沟通、调解,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有助于中职生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会有很大帮助。

二、中职班主任如何指导班级体育活动

1.引导中职生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

中职班主任教育学生学会强身健体,首要任务是强化中职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使他们意识到,强健的体魄是德、智、美各方面素质发展的基础,是未来美好生活的保证,而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实现强身健体。以此引导学生自发、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以适应学习与未来工作的需要。

担任班主任期间,笔者经常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引导学生重视体育锻炼。比如,新生刚入学,笔者就组织班级每名学生搜集一条体育健身方面的名人名言或格言警句,每天在班级小黑板上书写一条,这种自我教育的方式,生动、活泼、直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意识。此外,笔者还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父母一日生活和健康状况,经过讨论、分析,引导中职生认识到:必须有强健的体魄才能适应日常工作,否则身体会出现亚健康状态或不健康症状等等。

中职生如果在校读书期间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毕业以后坚持有效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使其具有强健的体魄,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需要,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之终身受益。

2.精心组织中职生开展体育锻炼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学生在操场上进行自主锻炼的身影,如果班主任老师能够在班级管理计划中增加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指导计划,并有效地进行组织实施,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常常采取以下方法。

(1)以参加学校大型活动为契机。每学期学校都将组织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笔者都会在学期初适时制订班级体育锻炼计划和竞赛内容。如每年的田径运动会,笔者根据班级学生的特长、体质强弱和竞赛项目,将学生分成为长跑组、短跑组、投掷组、跳远组等等不同的组别,在组长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提前进行训练。在学校运动会前,笔者再组织各组学生进行班级选拔比赛,确定班级代表队,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掌握了1~2项运动技能,又备战了校运会,还激发了学生拼搏精神,一举多得。

(2)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不同的锻炼内容和方法。在冬季,笔者组织班级学生参加阳光长跑活动和跳长绳活动;在阴雨天气,笔者指导学生开展室内游戏性体育活动,如跳橡皮筋、踢毽子。有时笔者还会组织开展一些小型的室内素质拓展活动,如“同舟共济”“群龙取水”“冲出亚马逊”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增强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班级成员之间协调与沟通精神。

(3)根据学生的兴趣,组织班级运动队。笔者还根据班级专业性质的不同,在班级中成立了篮球队、排球队、舞蹈队等,经常组织开展班级内部、班级之间和年级之间的体育竞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3.渗透一些体育锻炼的常识

在组织班级体育锻炼过程中,班主任要适时地给学生渗透一些体育锻炼的常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如有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由于准备不充分,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受伤事故,笔者还就不同的锻炼项目应注意的问题作出具体指导。如锻炼前应做哪些准备活动,在运动后应做什么样的整理活动。另外班主任老师要让学生知道自己适合于从事哪些运动项目,对那些身体发育水平较低,心脏功能差的学生,就要建议他们不要参加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而应选择那些负荷较轻,欢快活泼的运动项目等等。在班级体育活动中,班主任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体育比赛规则和组织方法,这是保证班级体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4.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班级体育锻炼

不同专业对未来从业人员的身体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开展班级体育活动时要体现专业特点,使中职生具备适应未来专业岗位所需的身体素质和相关体育技能。如对幼教专业班级,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创编热身操和体育游戏活动,利用课余时间由学生轮流带领同学练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口令节奏和胆量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迈出可喜的一步。笔者常常和学生一起分析本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的劳动特点,找出易疲劳部位,及时地给他们介绍相关的预防知识,减少和延缓他们未来职业病的发生。如汽修专业的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需要较强的臂力和腰腹力量,针对这点,笔者在班级体育活动安排上适当增加学生的上肢力量素质练习,如引体向上、俯卧撑等,以发展学生上肢力量素质,为他们将来实践操作和职业病的预防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中职班主任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中职生强身健体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并不是要重复和代替体育课教学,而是通过班级活动,增强中职生的健身意识,巩固和发展体育教学的成果,丰富中职生的课余生活,陶冶高尚情操,培养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

(作者单位:姚琢,安徽省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

中职体育与健康 篇9

课型:理论

课时:1

教学内容:健康在心理

教学任务:1、初步学习、理解健康的完整概念,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

2、确立保持与增进身心健康的正确态度与行为方式

教学重点: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各位同学,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往往是不同的`,有人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还有人认为没有疾病,身体强壮就是健康,这种理解稍微进了一步,但依然不够完整,今天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健康的话题:

一、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概念: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交往中保持健全的状态

二、心理健康

l 健全的精神状态是指心理方面的良好状态

l 心理健康所共有的特点(包括的内容)

1、 自我控制的能力

2、 能正确对待外界的影响

3、 保持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

三、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健全状态的物质基础,一个人若是健康欠佳或是疾病缠身,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心理和社会交往两个方面。同样,如果心情不好,社会交往不正常或在群体生活中关系紧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健康

四、心理健康测试

五、如何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为了有效地保持和增进身心健康,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在家庭、学校、社会与人的交往中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善于正确地理解对方,并建立起协调融洽的生活与学习氛围;要正确对待学习与生活中碰到的挫折与失败,做到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勇于进取;要建立正常的,有条不紊的生活与学习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努力克服一切不良行为,积极持久地坚持健康锻炼和各种有意的文化娱乐活动

六、课后作业:

1、什么叫健康?心理健康包括哪些内容?

2、怎样才能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七、总结

体育与健康综述 篇10

1、运动健身原则

1.1、自觉积极性原则

没有自觉性和积极性就不可能长期坚持, 也就不能获得体质增强的效果。所以, 身体锻炼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从实践来看, 人们必须克服自身的惰性, 强迫自己去“吃苦”, 通过锻炼使体质增强, 提高健康水平。

1.2、因人制宜的原则

身体锻炼应根据自己的情况, 诸如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体质情况、生活条件等不同情况, 合理地选择、确定锻炼的内容、方法、运动负荷和强度等。

1.3、循序渐进的原则

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 是一个缓慢的、由量到质的过程。身体锻炼必须按人体自然发展规律和超量恢复原理, 去逐渐适应较高的要求, 逐步达到增强体制的目的。

1.4、全面性原则

全面进行身体锻炼是指锻炼必须追求身、心的和谐发展, 身、心的全面发展, 要从适应环境, 抵抗疾病的能力;改善身体形态, 提高机能的功率;陶冶情操愉悦精神, 丰富文化生活, 培养意志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作风着眼。

1.5、适量运动负荷的原则

运动负荷是指进行身体活动时人体所能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过小, 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运动负荷过大, 则会损坏身体健康。决定运动负荷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强度”。

2、发展力量素质的手段

一是发展绝对力量克服阻力的形式是最重要的方法, 采用负荷大, 重复次数少的练习手段最有利于力量的增长。二是发展速度力量的主要方法是采用中等负荷, 尽量多次快速度重复完成动作。三是发展爆发力量发展爆发力量的方法一般采用轻重量, 快速度进行重复练习, 重复的次数越多, 对提高爆发力的效果越好。实施发展力量耐力一般采用本人负荷的40%-50%的强度进行练习。这种练习主要是以消耗能量, 减少脂肪和发展肌肉耐久为主, 不大会增长肌肉的力量和肌肉的体积。四是练习力量应注意的事项。练习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练习过程中, 注意力要集中;练习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重量上, 由轻到重, 速度上, 由慢到快, 次数上, 由少到多;练习时间用隔日练习为好, 通过练习, 逐步找出自己的练习时间;每次练习结束要做放松整理活动。五是耐力素质。力素质是指人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可视为人体在较长时间活动中抗疲劳的能力, 发展肌肉耐力素质主要考虑以发展一般肌肉耐力和心血管系统有氧耐力为主。

3、身体锻炼方法

自然力主要指空气、日光和水。利用自然力锻炼身体可以提高机体的调节机能, 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利用自然力锻炼还可以改善循环系统的功能, 促进新陈代谢, 改善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机能, 提高身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

3.1、空气浴

空气浴锻炼主要是利用气温对人体表面温度之间的差异的刺激, 经常反复作用后提高适应的能力。空气浴主要取决于气温, 但又须考虑到空气温度和气流速度。空气浴按气温可分为四种, 冷空气浴 (气温6~14oC) ;凉空气浴 (15~20oC) ;中等温度空气浴 (21~25oC) ;暖空气浴 (26~30oC) 。采取哪种空气浴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适应的程度来决定。

3.2、日光浴

日光浴是人体皮肤直接在阳光下按照一定的要求, 进行系统照晒的一种方法。进行日光浴锻炼时, 春、秋、冬季宜在上午10时~下午2时, 夏季上午可提前, 下午可延后, 气温一般在18~30o C之间。

3.3、水浴

(1) 冷水浴:冷水浴是指在水温20oC以下进行的水浴。最好从夏季开始, 经秋入冬, 使身体对水温有个适应过程。冷水浴的方法有:冷水浴面、冷水浴、冷水擦身、冷水冲淋。一般冷水冲淋时间为30s-1min, 最长不超过2min。身体强健的人, 可适当延长。

(2) 冬泳:冬泳是一种炼意志、练体质的运动。根据冬泳爱好者的经验, 在参加冬泳的第一年, 有三个阶段必须努力去通过。

4、增强心肺功能, 提高心血管耐力的锻炼方法

健身步行和跑步。健身步行和跑步, 这两种锻炼身体的方式简便易行。健身步行: (1) 散步是最慢速度的走步, 每分钟走60-70步, 平均步长为70-80cm。 (2) 步行是中速走步, 每分钟走90-120步, 速度为80-90m/min, 每次步行30-40min。 (3) 快步走即120-140步/min, 速度为100-110m/min, 每次至少30min。

健身跑。健身跑的作用是有氧锻炼。健身跑这种运动项目是提高人的体力最好的项目之一, 只要身体无病, 没有什么异常, 男女老少均可进行。健身跑的特点是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耐力健身跑能给全身输送较多的氧, 氧量多了, 身体各系统的工作效率也相应的提高。

摘要:从体育锻炼的内涵来说, 它不仅能发展身体, 增强体质, 延年益寿, 而且也是一种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它既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上的需要, 又能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一种乐趣和享受, 故具有锻炼意志, 调节感情之功效。体育锻炼多属室外运动, 人们在阳光灿烂、空气清新的大自然环境下锻炼, 能充分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无限乐趣, 使人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上一篇:民族形象论文下一篇:混凝土抗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