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十篇

2024-05-18

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篇1

一、会计文化的溯源

1.文化的概念

对于文化的概念, 专家学者见仁见智, 各有见地。不同的学科从不同角度出发, 不同的学者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 艺术、教育、科学等。”

2.会计文化的含义

狭义的会计文化, 是指在人类社会中会计职业领域内业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为所有 (或大多数) 成员所接受或共同享有的会计意识形态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实施。广义的会计文化, 是指人类社会已经创造出来的有关会计方面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会计文化的基本组成要素为会计物质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会计文化这四个基础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多角度的会计文化体系, 为会计组织的和谐、健康发展发挥各种功能和作用。

3.企业会计文化的含义

企业会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会计文化通过弥补会计“法制”式刚性管理的不足, 以价值观、信念、社会责任感等所构成的柔性管理来激励、引导企业会计行为, 构建和谐的企业会计环境, 从而实现企业会计目标, 规范企业管理行为。企业会计文化对丰富企业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二、中国文化对会计文化的影响

各国文化是多样的, 不同国家和地区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也是不同的, 对会计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特别是一些文明古国。中国会计文化要走向世界, 就要借鉴和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文化并不断深化和创新。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会计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会计文化的主要原因有几下几点。

1.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伦理文化

在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 一直以儒家思想为主导, 伦理文化主要侧重于德治而轻于法治。伦理道德问题贯穿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也对会计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会计人员的行为始终受到伦理道德的影响和制约, 以无私奉献、廉洁奉公为核心思想。主要以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行为, 依靠会计人员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行为。

2.中国文化的环境是政治文化

儒家提倡“克己复礼”, 便是以政治理想制约个人欲念;墨家忧世风日下, 要遵道利民, 最终尚同于天下;法家主张为“圣人执要”出谋划策, 更是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情。这些, 对中国传统会计文化有着直接、深远的影响。

3.中国文化的中心是人事文化

现代管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 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历史是生产必须管理, 管理必须核算。然而核算离不开会计, 最终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但是人事文化作用表现比较突出, 主要为会计行为本身常常为了处理协调好各方面关系而不得不牺牲会计的原则性和伦理道德性。

中国会计文化建设不能离开对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继承和发展, 把优秀的中国文化传统和观念与市场融为一体, 相得益彰, 相互发展, 摒弃民族虚无主义, 重新阐释儒家思想观念, 将之有机地融入我国的会计文化建设中去, 会极大地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

三、中国文化促进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经济体制的改革, 民主法制的进一步完善, 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 我国的文化建设必然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中国文化以其深厚的底蕴, 在促进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伴随文化建设的发展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适应企业环境发展

企业会计文化需要在良好的会计环境中形成和发展, 企业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也会引起会计文化的变迁。现在我国大力建设和发展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 企业会计文化也应随着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会计文化, 从而推进并完善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建设。

2.促进企业会计改革与发展

中国会计文化是对中西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种积极的传承和延续, 体现着中西现代管理文化的精髓思想。因此要强化会计文化对会计的积极影响, 促进企业会计改革与发展, 以适应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需要。对于目前企业会计行业出现的错弊和人为的差错, 应加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 改革企业会计法制法规管理体制, 加强中西方会计文化的融合, 提高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 从而积极促进我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

3.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是会计文化在会计实践过程培养会计人员的基础和中心。当前, 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袭, 企业会计领域中一些人立场不够坚定、贪图享乐, 守不住道德防线, 通过做假账、挪用公款等犯罪行为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恪守中国文化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 加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品质,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积极促进作用更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会计文化建设对促进会计改革与发展, 加强会计人员思想道德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是极为重要的。因此, 会计文化建设既要吸取我国传统会计文化的精华, 又要善于借鉴国外会计文化的先进之处, 对于我国会计文化的创新, 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中国文化促进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原则

会计文化建设所应遵循的原则, 是人们通过对会计文化及其规律性的了解, 对会计文化提出的基本要求, 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是中国文化在促进会计文化改革与发展过程当中重要的理论依据。根据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成果, 中国文化促进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原则主要为以下几点。

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是指在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中, 坚持系统思想和整体观点, 不断评估各要素对企业整体会计文化质量的影响, 实现企业会计文化的整体优化。整体性原则是构建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会计文化, 促进企业会计文化发展、完善的原则。因此在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综合性的会计文化建设计划, 把握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 并从整体上来考虑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中组织、协调、措施等方面之间的关系, 要始终保持其整体性。

2.共性原则

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共性原则是指在相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 会计组织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其自身的文化建设具有共同的组织文化的性质。在不同时代, 不同企业的会计文化中都包含有一些超越自身特点, 因而具有共性的价值观念, 这是会计文化本身科学性的反映。这些共性的认识虽然还有缺陷和不足, 但却是形成真理的基础理念, 是各种不同会计文化之间进行交流、互相促进的条件。因此在中国文化促进会计文化建设的进程中, 尽管内容和形式随着改革与发展的进程而不断变化, 但在实践和观念的总结中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的基本点却一直保存下来。这也就是在企业会计文化建设过程中共性原则的表现。

3.持续性原则

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程, 尽管一定时期内企业会计文化仍处于初始稳定发展的状态, 但它并不是停滞不前的。企业会计文化的建设除了强调对中国文化的历史继承性, 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 因时因地制宜, 不断研究和解决会计文化建设创新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 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创新从来就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 而是时时创新不断发展的。

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篇2

一、中华文化——文化定位的传统依据

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 江泽民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是……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里明确提出了:“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之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

1.中华传统文化——割不断的文化血脉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 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 但它并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 而有着活的生命。“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 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 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 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 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 没有进步”。传统文化所满足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具有鲜活的现实性, 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 为我们建设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价值观是文化系统的核心。不同时期的文化创造, 总是受到特定价值观的范导, 文化本身在某种意义上既可以看作是价值理想的外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发展中, 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理欲等关系的规定, 逐渐展示了自己的价值观念, 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价值观念的基点:

整体主义。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在其基点上是整体主义的。这又分为二个方面, 其一, 就整体自身来看, 强调整体本位。整体是始点, 整体的利益不仅高于一切而且就是一切。其二, 就整体与个人的关系看, 强调整体大于个体。在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中, 个人没有个性、人格, 个人是有待于被整体融合的异己的力量。

第二, 价值观念的目标:

禁欲主义。中国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 生产力水平低下, 追求经济利益和物质享受的客观经济条件一直未形成。小富即安, 知足常乐。中国传统的人格模型就是:凡英雄皆无感性欲求, 个人生活白璧无瑕, 大公无私, 舍身充己;凡恶棍者荒淫无度;个人生活腐化随落, 自私自利。

第三, 价值观念的调控:

德性主义和人治主义。中国价值观念为了确保顺利地从整体主义的价值基点走向禁欲主义的价值目标, 便建立起正面的价值调节和控制机制:德性主义与人治主义。当道德不足以感化人, 使其放弃个人欲念的时候, 便强调用人治手段作为补充。

3.中国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价值

产生于“轴心时代”的中华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是否还有生命力呢?我认为, 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经济全球背景下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

第一, 在构建全球化伦理规范时借鉴中华文化。

解决经济全球化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必须依靠一切文化所认同和推崇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中华文化确实包含着适应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许多观念, 这里择其要而说明之。其一, 关于“仁”的观念。孔子提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它被称为全人类伦理的“黄金法则”。其二, 关于宽容和妥协的精神。孟子说:“仲尼不为己甚者”。《世界人类义务宣言》把诚实和宽容列为人类重要的义务。

第二, 从中华文化中汲取智慧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和而不同”可以作为人们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基本原则。经济全球化时代, 各个国家和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任何一个国家的兴衰都会对他国造成影响, 人类共同利益的出现并未有取消和削弱各个民族国家的利益。全球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以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为基础, 我们追求的应该是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化。

二、多元共生——文化定位的时代背景

三千余年来, 不是一种文化, 而是希腊文化传统、中国文化传统、希伯莱文化传统、印度文化传统以及阿拉伯文化传统等多元发展的。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经济、科技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一体化, 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精神文化是否“趋同”呢?这类文化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趋同。多元共生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景观。

1.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

对于文化的多元发展, 德国奥斯瓦德·斯宾格勒认为世界历史上有八种自成体系的伟大文化, 即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墨西哥的玛雅文化、西亚和北非的伊斯兰文化和西欧文化。这是他的文化多元起源论。

1922年汤因比划分出世界上的21种文化类型, 即埃及文化、苏美尔文化、巴比伦文化、叙利亚文化、阿拉伯文化、米诺斯文化、赫梯人文化、希腊文化、西方文化、伊朗文化、印度河文化、中国文化、日朝文化、远东文化、东正教文化、俄罗斯文化、安第斯文化、玛雅文化、尤卡坦文化和墨西哥文化。

冷战结束后, 南北矛盾加剧。“西方文明”远没有被世界各族人民接受为“普世文明”, 相反, 人们愈来愈认识到现代化并不就是西方化, 民族文化认同和复兴的潮流日益强劲。西方的一些学者已经认识到西方中心主义的没落, 西方文明只是多元文明的一种。世界正在走向一个多极和多文化的世界。

2.文化多元发展的文化学意义

文化多样性的产生与现实环境的多样性直接相关, 同时, 多样的文化, 也有助于多样生态环境的保护,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如果文化多样性消失, 生物多样性将难以保持, 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将意味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当地球上只有人类这一个生物的时候, 人类也就招致了灭亡之灾。故保护文化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自身。

3.文化多元化进程中的二种危险

多元文化与全球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个没有坎坷的坦途。有些民族由于长期压抑, 出于对自身的保护, 就会以文化相对主义为准则, 结果演变成“文化孤立主义”或称“文化部落主义”。另一方面, 某些仰仗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优势, 处处强加于人, 企图用自己的意识形态一统天下的“文化霸权主义”也实际存在。

文化部落主义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强调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别, 尊重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 强调寻求理解、和谐共处。从这些方面说文化相对主义无疑是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但另一方面, 也显示了自身的矛盾和弱点。它只强调本文化的纯洁而反对和其他文化交往, 结果使本身的文化发展走向停滞。文化霸权主义往往依托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强势, 这种霸权主义的表现东西方都有。但当前文化霸权主义重要表现是西方的文化霸权, 其特征主要如下:首先, 以经济实力为基础, 推行西方价值观念。其次, 利用全球化教育和文化交流进行文化殖民。第三, 借助大众媒介和信息技术进行文化扩张。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文化定位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整个长期阶段的文化定位, 不是三年五年、十年五十年, 而是涵盖整个社会主义阶段, 这是一个长远规划。

1.初级阶段文化: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第一层含义, 即它已经是社会主义文化, 其性质是社会主义的, 这决定了它在本质上区别于封建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初级阶段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 它以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为特征。

初级阶段文化的第二层含义, 即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 具有不发达、不成熟、不完备的特点。由我国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的条件所决定, 在这一阶段, 如同政治、经济不发达、不成熟、不完备一样, 文化也是处在不发达、不成熟、不完备状态。

2.正确发挥主流文化的主导作用——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

在我国当前初级阶段文化系统中, 存在着几种相对独立的文化类型, 它们主要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的主流文化, 以学术文化、高雅文化为代表的精英文化, 富有生命力的民间通俗文化和日益成为我国流行文化的大众文化等。主流文化对社会成员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形成和变化发生重要的影响, 对整个社会起整合和协调稳定作用。而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是当前不争的事实, 尤其是大众文化的冲击。如何正确发挥主流文化对大众文化的主导是一个重大课题, 不然有失去大众文化阵地的危险。这个主导作用尤其在初级阶段至关重要, 将来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更高阶段, 主流文化的主导作用则容易得多。故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要慎重处理大众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问题, 正确发挥其主导作用以确保大众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文化定位的理论先导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是1979年提出的, 1996年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是1991年提出, 到1997年形成党在初级阶段的文化纲领。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

在我党的文献中,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最早是由时任中央副主席的叶剑英提出来的, 他在1979年9月29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 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 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 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党的十二大报告首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含义和重要地位, 报告指出, 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党中央于1986年9月召开了十二届六中全会,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 它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决议》标志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基本形成。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国情方面的理论基础。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

1996年10月,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专门讨论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关系

1997年,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 同时使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二个概念, 明确指出二者的主要内容是一致的。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 这一过程显示出两条主线和两大阶段。所谓两条主线, 一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 一条是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而言, 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所谓两大阶段, 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从提出到逐步完善大致经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991年7月, 江泽民首次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轮廓, 1997年十五大, 江泽民正式把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联系起来。十五大标志着我党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已经形成。

五、实现民族复兴——文化定位的历史使命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华民族复兴成为时代最强音。进入新世纪,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 多处提到“民族复兴”的字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之间有何关系呢?我们认为中华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标志。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当代的中华文化。

1.中国近现代的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

1840年, 大英帝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 中华民族陷入双重危机之中——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的。

近现代中国关于谁先提出走出民族危机实现民族复兴的主张已经很难考证, 但中华民族复兴观念的萌芽至少可以追溯到孙中山先生在清末所喊出的“振兴中华”的口号。直到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伦》一文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后, 中华民族的复兴方显露新的曙光。

新中国成立后, 我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党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

2.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标志

文化与民族自从诞生之日起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难舍难分, 即便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也很难找到脱离民族主体的文化和没有文化特色的民族。正是这种亲缘关系决定了文化在民族复兴中的独特价值。

第一, 文化的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所创造和享用的文化, 这种文化一方面具有与其他民族文化相区别的特色和个性, 另一方面, 则因为它的长期存在而形成的传统和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二, 民族的文化性是指民族的存在已经超越了种族的存在则成为文化的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

第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杠杆。一种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其始终洋溢着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传统的历史积淀, 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 是把一个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民族的兴衰与民族精神的健康或堕落、高昂或低沉直接相关。故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必须弘扬传统民族精神, 培育新的民族精神。

第四, 中华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民族复兴的实现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多个方面, 经济实力是个根本, 政治发展是关键, 但如果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是不可能有民族复兴的。当然, 这里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这种文化实现了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中华民族复兴之日也正是中华文化复兴之时。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8.

[2]戴茂堂, 江畅.传统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1.41.

[3]论语.颜渊[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

[4]孟子.离娄下[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

[5]论语.子路[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

[6]中华孔子学会, 云南民族学院编.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82.

[7]于幼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110) .

[8]李文海.“振兴中华”口号的由来[N].人民日报, 1982-4-30.

科学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篇3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企业文化

王大明同志在论坛中的讲话中认为 ,这次论坛是在我们党和国家全面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活动、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举办的,这次论坛既是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也是在探讨和研究企业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应当说这次论坛是一次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理论价值的研讨会。他重点讲了研究科学发展观时比较重要的五个题目:即“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如何重建企业的诚信”,“如何坚定共同发展的理念,建立全面协调的利益关系”,“如何强化企业的使命和战略意识,使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李世华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当前,企业发展正面临着全球金融危机和内部深层次矛盾的挑战,企业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对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应该成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不懈的追求。

她同时强调,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明确企业主业和市场定位,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制定和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引导企业一定要着眼于解决影响、制约企业科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近几年来,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都是围绕着中央企业“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发展战略进行的。例如:如何加强企业集团文化战略,以促进和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如何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以创新文化引领中国创造,促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加强跨文化管理,促进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如何加强企业文化融合,以促进企业调整重组的顺利实施,等等,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企业要以自身的历史文化为基础,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未来的发展战略为依据,精心构建起企业价值理念体系,包括理论体系、规划愿景、提炼企业精神、确立共同价值观和提出与企业管理支撑相匹配的经营管理理念,形成并不断巩固全体员工为企业科学发展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价值理念体系的构建和文本化的完成,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起点,更重要的任务是要把这种表达出去的企业价值观进行转化,使企业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灵魂,并以此支撑和引领企业发展战略,调整企业组织结构,配置企业人力资源,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再造企业管理流程,优化企业员工形象,指导充实员工精神文化生活,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考核企业和员工的业绩。这种转化是基于企业负责人率先垂范、企业内部管理层和人力资源管理多环节的全面转化,是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完善并形成一套企业内部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使核心价值观固化于制度体系,外化于行为体系,贯穿于考核评价体系。她特别指出,在企业科学发展的同时要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如何做到统筹兼顾?与会企业代表结合本企业实践,畅谈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新体会、新思路、新作法。

创建于1974年的山东招远集团有限公司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习得、共同遵循和维护的基本认识。文化对企业,就像空气对于人一样不可或缺,没有文化,企业就失去了存续的前提和保障,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够强有力地推动着企业持续成长。

2008年7月,招金集团开始实施企业文化管理项目,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座谈、调查问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掌握了大量客观、真实的企业信息,最终,招金集团锤炼出了以“合”为核心、具有企业个性的“大道合行”企业文化体系,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意识,激发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了企业管理升级,促进了企业高效快速发展。

刚刚获得“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称号的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简称同煤集团),将文化理念融入企业管理制度中,实现“制度管企,文化管人”,从而使员工做到尽心履职责、主动抓工作、落实全过程。同煤集团还通过开展20万员工同读一本书、集中精力共抓一件事、公司上下共建一道景、媒体宣传共唱一个调的“四个一”活动,统一员工思想意志,形成心齐人和的强大合力。在实施文化建设中,同煤集团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基层区队,把管理的突破点选在岗位的精细管理上,建立覆盖全员的4E6S岗位精细管理标准,系统整合了安全、生产、经营、技术等十大类制度,对每个岗位的作业标准、工序流程进行了细化、量化、具体化,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有标准。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实施干部走动式管理,建立起从集团领导到普通员工、自上而下、层层递进的管理模式和闭合机制,设立了走动式管理网络图,明确规定了各级干部走动式管理的次数、班次、时间、巡查内容和区域范围,实实在在地把管理制度落实到安全生产全过程。今年上半年,同煤集团安全百万吨死亡率实现了零目标。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峰峰集团有限公司在积极推进精细、精准、精确、精益、精美管理中,以打造“九力”为目标,即:凝聚力、亲和力、执行力、管控力、经营力、现场力、创新力、学习力、文化力——团队,为此,集团公司建立起了责任明确的领导机制,并成立“五精九力”办公室,规范运行控制机制,编制了“五精九力推进表”,从时间要求、推进方式、具体内容、落实单、项目带头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安排,形成了事前定任务、事中抓控制、事后严考核,做到了外有压力,内有动力。试点单位在定项目、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间、定进度上实行报表管理,做到每日一记录、每周一调度、每月一讲评、每季一考核,使“五精九力”推进的每一项工作落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什么时候完成等做到心中有数,保证了建设效率和质量。

现场会上,同煤集团被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授予 “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称号。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北京市第八届政协主席兼党组书记、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王大明,国务院国资委副巡视员、中央企业党建政研会秘书长李世华出席会议并共同为同煤集团“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揭牌。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所所长汪同三应邀到会,并作了题为“2009年及未来5年中国经济形势预测分析”的报告。山西省政府以及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和特约研究员代表,全国有关企业主管部门、行业和地方的相关学会、协会、大专院校、社科院等研究机构和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出席了会议。

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篇4

段俊平摘要:我国的企业文化,应该是适应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企业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企业文化,是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企业文化,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企业文化„„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企业已经成长为强国富民的中流砥柱,中国企业家群体也在逐步发展壮大。但是,当前有些企业却弥漫着急功近利、缺信少德、浮夸虚妄的不正之风,也有一些企业领导背弃了起码的道德和良知,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如过去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事件以及屡禁不止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现象,都反映出一些企业道德良心的丧失。为什么这些企业的道德防线如此脆弱,为什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么轻易就被“唯利是图”所代替?究其原因,根本上是价值观出了问题,企业文化出了问题。他们太注重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了,而把最重要的民族优秀文化束之高阁,甚至完全摒弃了,他们缺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企业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当代企业文化必然受到当代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又决定了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如何用优秀文化抵御糟粕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经营道德是社会文化和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所遵从的道德规范,必然与其所处的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企业在构建现代企业经营道德体系时,必须以传统文化伦理为基石和渊源,将其精华部分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中的现代企业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当今企业文化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的企业文化,应该是适应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企业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企业文化,是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企业文化,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企业文化。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倾心打造中国企业文化的“中国 模 式 ”。

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经历了一系列的文化变革,在文化进步发展的总体趋势中,也曾走过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弯路,也曾出现过“全盘西化”的噪音。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这样那样的观点是不足为奇的。比如,有人对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嗤之以鼻。殊不知,西方自十八世纪就已开始学习和吸收中国文化。《世界通史》的作者斯洛夫是这样概括那段历史的:“中国人拥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政治和提供社会凝聚力及思想理论基础的学说。西欧从贫穷和默默无名中拿出了中国的文化与发明,引起了更大的技术进步和更多的制度变化。最终的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成现代文明。”这对于妄自菲薄、数典忘祖的人来说,应该是个深刻的启迪。如今,确有一些人以学习西方当代知识为时尚,而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为迂腐。一些咨询公司在帮企业建设企业文化时,也是喜欢搬弄翻译过来的时髦词汇,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精髓不屑一顾。这种倾向的结果,就是企业文化与管理实际脱节,与员工的心理认知脱节,出现“两张皮”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打造企业文化的“中国模式”,首先要从认知和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入手。这一步必须是坚定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国企业软实力的源泉,是企业灵魂之所依,是我们从理论到实践打造“中国模式”的根基。一个优秀的企业,除了要向社会做出经济贡献,还要履行其社会责任,这应该成为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门主课。

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而不是以利润为唯一目标和最高目标,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持久的生命力,能使企业真正做到基业常青。同仁堂的例子是很好的说明。这正是《易经》所说的:“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我们都是从中华民族的传统中走来的。因此,我们既要充分发挥我们这一代人的创造力、变革力,也要充分认识优秀传统在现实生活中的永恒性、有效性,而不能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宝贵经验的结晶,是一笔十分丰厚的资源,是我们进一步发展和创造的重要基础。任何发展都是在一定基础上的发展,任何创造都是在特定前提下的创造。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在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

出更大、更独特的作用。(更多有关中国文化现状,可以参见爱维龙媒段俊平先生《中国文化现状之麻将与微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饱含着激励我们去建设、去奋斗的精神力量与道德基础,饱含着许多关于人、关于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刻认识。就连当今西方都在继续研究借鉴中国文化,我们怎能弃之如敝屣呢?比如,孟子曾提出“与人乐乐、与众乐乐”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那么今天的企业不是也应该“与人乐乐、与众乐乐”吗?这种朴素的价值观在传统文化中随处可见。如果我们以此来教化、规范企业的道德和行为,并进一步强化法治,那些坑国害民、损人不利己的事件肯定会大为减少。(更多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参见爱维龙媒段俊平先生《易经精神与中国人》)

因此,我们在探索企业文化的“中国模式”时,应当把传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认识。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过去的情况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 企业不应忘记祖先留给我们的制胜法宝。创建企业文化的“中国模式”,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价值观,是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件,中国企业应当为此而不懈努力。

浅述中国古代音乐治疗的文化特色 篇5

首先, 中国古代对于音乐和治疗的关系的理解, 以及对此理解的表达的方式与西方是有所区别的。我们的祖先把音乐、治疗、药物等的关系的理解更多地体现在了文字的字形之中。就汉字的造字规律而言,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是以形体表意为主, 兼能表音, 是音、形、义三者的完美结合。翻开《古代汉语词典》便可发现, “乐”字的读音有 (1) yuè、 (2) lè、 (3) yào、 (4) liáo (5) luò。不同的读音, 对应不同的意义。那么, 哪个意义是“乐”字的本义呢?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说:“所谓的本意, 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一个词往往不只具有一个意义。当它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意义的时候, 其中应该有一个是本义, 另外还有一个或者一些引申义。文学家凭什么辨别本义呢?主要是凭字形。分析字形, 能说明字的本义, 从而有助于了解词的本意。许慎的《说文解字》主要是凭字形来说明字的本义。”在甲骨文中“乐”字的写法为, 从丝, 从木, 丝为弦, 字象木上之弦, 为古乐器琴瑟之形。《说文解字》对樂字的解释是:“五音八声总名, 象鼓鞞木虡也”所谓的五音八声总名, 用通俗的话来讲也就是音和乐的统称。这因该是“樂”字的本义。与读音lè对应的“愉快”之意, 应该是由音乐可以带给人的身心愉悦的感受引申而来。乐字的另一个读音就是yào, 意思可以解释为“喜好”, 其实就是lè的读音所对应的“愉快”的意义的意动用法, 即以……为乐, 以……为 (可以带给人) 愉快的 (事物) 。如, 鲍照的《登庐山》诗之一:“乘此乐山性, 重以远游情。”再如, 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夫水, 智者乐也”。再看“药”字, “药”字的繁体字为“藥”, 《说文解字》中对藥的解释为:“治病艸, 从艸樂”。又跟据《说文解字》将乐解释为五声八音总名, 樂加艸头, 故为治疾病之艸总名。此处的“艸”字头下面的“樂”字既是“藥”字的音符, 又兼具有意符的作用。由此可见藥 (药) 字的读音是从樂字的yào的读音而来, 而“藥字为治病之物”的意思即是从樂字的“以……为 (可以带给人) 愉快的 (事物) ”的意思得来。因为音乐可以带给人愉快, 所以也便有了医治、治疗的功能。 (中医和西医都已经证明愉快的情绪可以促进人体的身心健康, 此处不再多言) 。再看乐字的下一个读音liáo, 在《诗经·陈风·衡门》中, 有:“泌之洋洋, 可以樂饥”的句子。此处的樂 (乐) 字在《古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通療 (疗) , “樂饥”也就是“疗饥, 充饥”之意。而療 (疗) 字, 在《说文解字》中就写作“”解释为:“治也, 从疒樂……療或从尞”。此处“樂”既是字的音符, 也兼有意符的作用。可见“疗”字与“乐”字是有通假关系的。而“疗”字的读音是从樂字的liáo的读音而来, 而“疗”的意思也是由樂字的“医治、治疗”的意思得来的。

其次, 中医的“治未病”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黄帝内经》之“素问·四时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譬如渴而穿井, 斗而驻兵, 不宜晚呼?”这一思想在中国音乐治疗中也有所体现。如《吕氏春秋·仲夏纪·侈乐》中就讲到:“世之人主, 多以珠玉戈剑为宝, 愈多而民愈怨。国人愈危, 则失宝之情矣。乱世之乐与此同。……以此骇心气、动耳目、摇荡生则可以, 以此为乐则不乐。故乐亦奢, 而民愈郁, 国愈乱, 主愈卑, 则亦失乐之情矣。……失乐之情, 其乐不乐。乐不乐者, 其民必愿, 其生必伤。”唐代的名医孙思邈在其《千金药方》中说:“古之善为医者, 上医医国, 中医医人, 下医医病。”可见, 中国的医学自古就深刻的认识到等到疾病已经发作的时候再去治疗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下策, 即“下医医病”。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要在问题还没有成为问题的时候将它解决掉。而解决的方法也是分高下的。对于个人的保健与调理只算作中策, 即“中医医人”。对于群体或者说社会伦理学意义上的, “调理”才是上策, 即“上医医国”。中国音乐治疗的现代治疗师吴慎就曾经提到“现代人为何如此多病?美国是一个先进、卫生的国家, 有着发达的医疗体系, 为何却有这么多的癌症患者?”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现代化的甚至是“发达的”国家的人们大都面临政治、经济、宗教等各方面的竞争, 从而导致压抑、焦虑、郁闷等等。音乐可以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 或者使某种被压抑的情感的到释放, 因而恢复和保持住心理的健康。音乐还可以“通伦理”。孔子曾说过:“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于是孔子孜孜以求“正乐”, 对不符合“雅颂之音”的音乐加以修正, 以使之“敦风俗, 立教化”。这就是从“上医医国”的层面上对音乐的治疗作用所做的实践。这不但是提倡预防医学的医学思想, 而且也是深刻的哲学思想。把治未病的高度提升到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的层面上。不能不说是高妙而深刻的。

再次, 中国古代音乐治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她的“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的整体论思想。我国古代往往是在“阴阳”和“五行”的基础上来阐述的这一思想的。《吕氏春秋》中说:“音乐之由来者远矣, 生于度量, 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 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 一上一下, 合而成章。”在《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中讲到:“五脏之象, 可以类推, 五脏相音, 可以意识”, 意思是说五脏的征象, 可以通过与其相似的事物进行推测, 五脏与声音相应, 可以凭意会。现将中国古代音乐治疗中的五行与五音、五藏等等的对应关系可以整理成下表:

由此表可见, 中国古代音乐治疗所表达出的是一幅天人万物交融、互感、互应、互渗的图景。中国古代音乐治疗所映射出的这种整体论的思想, 是东方思维模式的最有典型意义的代表。通过本文的归纳整理和研究, 浅显地发掘出了中国音乐治疗的一些中国文化特色, 这对于推动中国现代音乐治疗的发展和世界现代音乐治疗的发展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 1963.

[2]马如森.殷墟甲骨文常用字典[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8.

[3]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4]吕不韦及其门客.吕氏春秋[M].黄碧燕译注.广州:广州出版社, 2001.

[5]申荷永.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6]吴慎.生命之乐:吴慎中国音疗[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8.

[7]黄璐.《黄帝内经》中关于音乐治疗的史料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篇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甚至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同时, 各种人类活动又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开始传播之时起, 我国文化就开始慢慢地具备了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并在国人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文化形态。我国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 能够引导人们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以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社会主义,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1] 。

第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以饱满的精神投身于现代化建设。同时,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可以为国民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从而提升人们的知识水平, 进而使现代化建设具备强大的智力支撑。

第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众所周知, 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其中文化越来越凸显出了其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作用, 世界各国的文化层面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各国都在努力寻求提升本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正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直接动力和客观需要。只有加强文化建设, 才能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增加获胜的砝码。

二、文化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

费孝通先生在描述20世纪的局面时说:“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联合起来, 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 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 而我们现在的文化就处在这种形成的过程中。”[2] 因此认为, 文化全球化就是指世界上的一切文化以各种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相互交融与排斥的过程。

1.文化全球化的特点

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动态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它具备一定的特点。首先, 文化全球化是世界各国人民不断交往的必然结果, 它是伴随其他全球化过程而来的, 因而它具有不可抗拒性。其次, 它还具有一定的狭隘性, 每一种文化在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的时候, 它都希望以本文化为本位, 去吸收融合掉其他文化, 因此具有一定的狭隘保护主义。最后, 文化全球化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它的发生多半都不是独立进行的, 它隐藏在纷繁的人类活动之中, 它所造成的影响没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 并且具有长期性, 短时间内是不会凸显出来的, 因此其具有极强的隐蔽性。

文化全球化所具备的这些特点, 就注定了它是一把双刃剑, 必将对各种文化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加快了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 参与到全球化的过程中去。因此, 我国的文化也必然避免不了文化全球化的冲击, 受其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

2.文化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影响

从文化全球化的定义就可以看出, 文化全球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它的最主要的积极意义就是促进了世界上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对于我国来说, 一方面, 文化全球化就直接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从而使外来文化与我国文化相结合,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 文化全球化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世界, 拓展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空间, 增进了国外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接纳, 从而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在国际上更具影响力, 提升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3.文化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 包括道德在内, 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而言, 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全球化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 重新调整一种相互关联的秩序, 从而使人类获得可以持续的利益与发展。文化全球化的一个客观后果, 是它有利于强势文化的传播。西方文化借着全球化的大潮以难以遏止之势涌入非西方国家, 在某种程度上文化的交流也异变成了文化的渗透和入侵, 对非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构成威胁[3] 。

作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综合国力还是没有西方一些大国强大, 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 还是欠缺一些综合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的支撑。这样一来, 西方文化就很容易冲淡我国文化的精神实质和价值理念, 使我国国民在面对世界文化大碰撞之时容易迷失方向, 受到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资产阶级文化的腐蚀。

西方国家利用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 不断地行使其文化霸权, 挑战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 以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渐渐地消磨中国文化的民族特性和社会主义特色。对于这一点,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 我国应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意识, 并给予有力的回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对文化全球化的策略

文化全球化所产生的影响, 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说, 既是良好的发展契机, 又是巨大的挑战。我国要正确地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 就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为策略, 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1.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要问题就是方向性问题, 这是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 它理应成为指导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否则, 我国的文化建设就会陷入多元化的混乱之中, 最终失去其中国特色。在新的历史时期, 随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完善。在此背景中, 我国文化的建设也必须以此为指导, 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 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活力, 才能更有底气地迎接文化全球化的挑战。

2.以荣辱观念为要求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核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要求,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目标和新任务, 树立社会荣辱观本身就是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此外,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通过共同的价值尺度, 引导和帮助人们约束自我、提升境界[4] 。由此可见, 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巨大的凝聚力,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集中概括和提炼。通过在全体国民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念, 能够使人们对中国文化的实质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从而在我国形成一种属于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核, 这是在参与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 保证我国文化的特色和独立性的前提基础。

3.以传统文化为本位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岁月里积淀下来的, 它具有其高度的合理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和创新。对于传统文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中要注重吸收其精华, 剔除其糟粕, 推陈出新, 从而使我国的文化建设更具历史厚度和时代精神。除此之外, 面对文化的全球化, 我们必须要学会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 进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大限度地包容人类创造的一切积极文化成果和精神财富。但是, 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要以坚持本民族文化为本位, 保持我国文化的独立性, 才能使我国文化更具特色, 不会被文化全球化的浪潮吞没。

4.以综合国力为后盾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提到:“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 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浪潮的不断冲击, 我国的文化建设不能仅仅是被动的接受和应对, 而应该转换观念, 努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软实力, 使我国文化积极的、主动地走出国门, 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国文化精神, 切实地参与到全球的文化大交流和大碰撞中去。这就要求我国在进行文化建设的同时, 要更加注重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等各方面的建设, 努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只有这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会有强大的后盾, 才会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具备更强大的冲击力。

总之, 在文化全球化不断深入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我国必须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以传统文化为基础, 实现我国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同时, 要努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增强中国文化的凝聚力, 建设具有强大的本民族精神内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这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会更具竞争力, 以更加稳健的身姿屹立在文化全球化的潮头。

参考文献

[1]秦宣, 刘建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8:148.

[2]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J].读书, 1998, (11) :8.

[3]万是明.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浅析中国竹笛音乐文化及艺术特色 篇7

一、竹笛的音乐文化

(一) 竹笛与礼乐文化

中国是礼仪之邦, “礼”指的是社会交往中的礼仪, “乐”指的是音乐和舞蹈。长期以来, 礼乐成为大家必须遵守的制度, 君王以礼治国, 人民以乐活跃生产, 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我国的第一支骨笛是在河南省舞阳县新石器时代古墓中出土的, 它和现代竹笛一样拥有七个孔, 并且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乐。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新时期时代人类发明了骨笛, 懂得欣赏音乐。笛作为演奏中华民族的礼乐文化的乐器之一, 传承中国灿烂的五千年文明。

(二) 竹笛与诗词文化

中国拥有十分深厚的诗词文化底蕴, 从古至今, 人文墨客与竹笛留下了不解之缘, 很多优秀的诗词都是在笛声围绕中写下的, 竹笛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重要贡献。文人在很多诗词中都充分的肯定了竹笛的气质, 将笛声比喻为“荡涤之声”、“纳之雅正也”。很有豪情万丈的历史巨章都是诗人个人情感与笛声的结合, 如“笛声谁知壮士心, 沙头空照征人骨”;《思旧赋》诗人将自己悼念友人的悲伤情感与笛声相结合, 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优美的笛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其实要在先秦时期, 很多诗词歌赋都与竹笛有关, 此后经久不息一直沿用, 到唐朝时期达到了顶峰。优美笛声点燃文人智慧的火花, 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抒发他们的情怀, 为我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三) 竹笛与宗教和民俗文化

竹笛与宗教和民俗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我国古代四大传统音乐主要包括:宫廷、人文、宗教、世俗, 竹笛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宗教中笛子作为一种法器被使用, 他们认为竹笛能够通神, 笛音能教化众生。为了增加宗教的影响力, 使宗教音乐被大众广泛接受, 将宗教音乐与民俗音乐结合起来。悠悠笛声不仅代表神的旨意的传达, 也包含了人们对神明的敬畏之心。

竹笛在民俗文化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样化的民俗文化融合了民间艺术特色, 通过笛声使人们领略到民间风俗的艺术魅力。中国民俗文化种类繁多, 竹笛作为民间鼓笛类乐种的主奏乐器, 主要应用于婚丧嫁娶等风俗节日。在这个过程中还产生了很多世俗乐队, 世俗乐队之所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是由于世俗乐队结合了民间的艺术形式, 并运用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竹笛是中国民俗的象征, 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的民族特色和风情, 了解到了中国历史悠久的民俗与宗教文化。

二、竹笛的艺术特色

竹笛艺术在发展过程中, 不断交流融合形成新的演奏形式。演奏形式打破了南北的界限, 出现了技巧、风格兼容并蓄的新演奏形式。例如:从这一时期开始, 很多大师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融合南北竹笛演奏的优势, 其中的代表作有《三五七》。竹笛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断吸收新的演奏形式, 促进竹笛艺术不断发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以刘森为代表的演奏艺术家, 打破传统的南北派别, 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新形式, 引领竹笛艺术走向了新的演奏形式。新的演奏形式既包涵南派的委婉细腻, 又包含北方的高亢明亮, 同时将不同演奏技巧融入到竹笛演奏中, 开辟了笛声的旋律歌唱性和抒情性特征, 大大拓宽了竹笛的演奏艺术道路, 促进竹笛艺术进一步发展。

乐曲特点在气息手指上的技巧:气息的运用要求带有密集的气颤音, 并且吹奏时以运用气滑音和气冲音为主, 从而使演奏出来的音乐如何歌唱一样优美。这些技巧在南北派别中很罕见。刘森的《牧笛》采用了这种演奏技巧, 并受到大家的欢迎, 为这种演奏方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乐曲特点在运指技巧的基础上, 吸收北派中的优点, 形成一种特殊的演奏技法, 代表作《云雀》, 这是新时期的主要使用演奏技法。超高音的演奏在新演奏技法上的应用特别明显, 如《牧童》的演奏将竹笛的演奏音域提高了二度, 打破竹笛演奏的局限。《敦煌印象》更是将竹笛的演奏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为以后表现力强、手指跳跃幅度大的曲子演奏提供了借鉴。难度大的演奏技巧还有很多, 这充分体现了竹笛的音乐表现力, 鼓励演奏者将新的演奏技巧融入作品中, 不断完善竹笛的演奏技巧, 将竹笛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乐曲特点在曲调旋律上, 不在局限于民族音乐上, 而是利用民族舞蹈中的音乐, 使竹笛音乐具有抒情性、叙事性、以及歌唱性。例如:《牧童》中采用西方手法进行改编, 使其更加富有中国特色, 表现中国唱腔, 具有歌唱性, 为以后竹笛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三、结语

竹笛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象征, 是深厚文化底蕴的表现,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竹笛艺术给我们精神上的供养, 心灵上的净化, 情感上的升华, 使我们以客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在竹笛的演奏技术上要与时俱进, 勇于打破常规, 不断吸收新技术, 为竹笛的演奏开辟新的道路, 促进竹笛艺术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卫东.浅析中国竹笛音乐文化[J].音乐大观, 2013, 23:183.

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篇8

【关键词】承德避暑山庄;建筑特色;中国文化

一、对承德避暑山庄与国家文化的概述

为了实现对国家文化历史底蕴的全面研究与考察,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国家的建筑,古建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古建筑所呈现的特色,反映了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发展现状。承德避暑山庄是重要的历史古建筑,风格特征明显,具有独特的气质,气势磅礴,是中国三大古建筑之一,与北京、曲阜具有同等的地位。同时,承德避暑山庄在建筑上的特色秉承我国多民族的文化,提倡文化的融合和影响,相互进行内容上的渗透,追逐完美性,建筑特色展示了深厚的中国文化。

二、对承德避暑山庄建筑特色的介绍

1.体现了南北建筑特征的全面融合

在承德避暑山庄内部,主要包含四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是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以及山峦区,四个部分各具特征,特点分明,景色优美,更加怡人,每个区都将各自的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各个区内的建筑特色差异明显,各不相同,相互呼应和映衬。每一建筑都实现了与自然景观的有效结合,完美性更强,给人以回归自然的感觉。承德避暑山庄在建筑规模上不大,但是,吸取了南北建筑艺术上精华,立足建筑角度,在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围主要采用了青砖灰瓦的风格,颜色主要是自然的本色调,风格给人以雅致、庄重的感觉,独显简朴,同时,简单控制得十分有度,这种风格特征与北京故宫具有明显的差异,但是,独显静谧性,风格上更显皇家园林的气质。纵观整个山庄,能够深刻体会到南方景观的细致之美,例如,在湖区,建筑上更显小桥流水的感觉,另外,烟雨楼,被称为南方建筑的标本,整个建筑都体现了南方所具有的细腻和静谧的感觉,同时,建筑中的四面云山、万壑松风建筑群等,极具北风建筑的雄伟和壮观,独具实用性。也就是说,避暑山庄在布局、构型方面,实现了博采众长,极具协调之美,浑然天成,在意境上既有人工雕琢,也有天然生成的,集合南北园林的特点,实现了与外界的有效统一,是跨时代的作品。

2.山庄的建筑与周边自然景色交相呼应,诗画一般

山庄建筑与周边自然景观交相呼应,自身的建筑特点更加明显,其周边树木茂盛,山峦跌宕,沟壑众多,建筑的主要色调是青灰色和鲜红色,将黯哑、热情的色调与周围的树木融为一体,尤其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季交换,随之发生变化,不同的季节就会呈现更加别具特色的避暑山庄,极具视觉冲击。在周围的树木中,有的高耸入云,如古松,有的低矮密麻,也有质地坚硬的灌木和乔木,同时,也有给人以舒适感觉的荷花,在炎热的夏天,可以发挥遮阴避雨的作用,对园林景观中的空旷的不足予以弥补,彰显园林设计的完善性,二者更好地融合在以期,如诗如画。

三、承德避暑山庄建筑特色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的发展特点

1.体现文化的民族多样性以及形式的多样化

对于承德避暑山庄而言,其建筑上具有不同的风格,将多个民族的特点集中在一起,尤其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体现,更加淋漓尽致,这正是我国文化的多民族性和多样性。在清代以前,承德聚居了多个民族,他们都希望在这个地方能够留下自己民族文化的印记。此时,承德避暑山庄发挥了其在承德的重要地理位置的特点,诸多民族都希望在山庄文化中将自己民族的价值和内涵进行完美的呈现,使得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在承德避暑山庄中进行展现,就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同时,这种不同文化的组合也造就了山庄独特的文化价值。山庄承载了多个民族文化的内涵,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更加全面、充分的体现出来。

2.体现中国文化的和谐美

在中国文化中,和谐一直被追求,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的价值更高。避暑山庄的建筑之间和谐不乏别致,同时,建筑与自然景观之间也相互映衬,形成更加完美和谐。和谐的性质不仅体现在山庄内部,同时,山庄与周边寺庙之间也相互融合,主要存在12座寺庙,主要由普宁寺、安远庙等,它们与山庄相互独立,但是,单独建筑与整体建筑、与周边环境存在这密切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形成相互融合、和谐之美。在历史上,中国倡导“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观念被流传下来,其价值一直被追捧。

3.重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不管任何建筑,其最初的目的都是为了供人们在老后能够安身立命,实现生活与精神的寄托,尤其对于中国的古来建筑,更加注重对静默养气功能的追求,避暑山庄就是中国古老建筑的典型代表,更加全面体现了人文精神。对于避暑山庄的设计,将人作为和谐设计理念,以人为中心,借助避暑山庄,实现对人与人、自然以及社会的和谐性。避暑山庄的建筑本身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各种建筑都具有其自身的人文精神,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每一个建筑、走廊,都极具人性的特点和精神,它们之间的距离的设计、房屋的规模、内部构建的摆设,虽然经过了多次的修缮,但是,仍能体味其原有的痕迹,对人本的关怀深深展现在其中。以人为本的精神得到传承,虽然叫法不同,但是,在这几百年的建筑中,对这种精神进行了全面的贯彻,形成至善的人文关怀。

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篇9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核心竞争力;以人为本;事故预防

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重特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其负面影响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最不和谐的因素。据统计,2004年,全国有13.6万人死于安全事故,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29起,平均每3天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共14起,不到一个月发生一起。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我国GDP的2%。煤矿的安全形势更不容乐观,由于我国高瓦斯矿多,2004年的100万吨死亡率为3人,是美国的100倍,波兰和南非的10倍。我国煤矿产量占世界的31%,但煤矿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煤矿死亡人数的79%!今年,重特大事故仍呈上升趋势。据统计,2005年1月至5月,全国共发生5起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97人,同比增加237人。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企业到底怎么了?也许有人会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企业都是高风险的行业,安全事故在所难免。的确,高风险企业发生事故的概率远远大于其它行业,但是不能把重特大安全事故同高风险企业划等号。当前,安全事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牵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随着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逐步深入,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和焦点问题。

一、杜邦公司的安全文化和安全理念“本公司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杜邦公司对安全控制很有信心。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就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安全是企业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应该说,杜邦200年历史,前100年的安全记录是不好的。1802年成立时以生产黑色炸药为主,发生了许多事故,最大的事故发生在1818年,当时杜邦100多名员工有40多名在事故中死亡或受到伤害。企业面临破产。杜邦公司在沉沦中崛起后得出一个结论:安全是公司的核心利益,安全管理是公司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安全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先权。在后100年形成了完整的安全体系,安全取得丰硕成果,并获得社会的认同。所有的成绩与杜邦建立的安全文化和安全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杜邦安全文化的本质就是通过行为人的行为体现对人的尊重,就是人性化管理,体现以人为本。文化主导行为,行为主导态度,态度决定结果,结果反映文明。杜邦的安全文化,就是要让员工在科学文明的安全文化主

导下,创造安全的环境,通过安全理念的渗透,来改变员工的行为,使之成为自觉的规范的行动。

杜邦的安全文化和安全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预防为主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这是杜邦从高层到基层的共同理念。工作场所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安全,决定伤害事故是否发生的是处于工作场所中员工的行为。管理者并不能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场所,它只能提供一个使员工安全工作的环境。企业要提供一个安全工作场所即一个没有可识别到的危害的工作场所是不可能的。在很多情况下,是人的行为而不是工作场所的特点决定了伤害的发生。正因为所有的事故都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人对物的行为所发生的。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安全理念加以控制,抓事故预防就是抓人的管理,抓员工的意识(包括管理者的意识)、抓员工的参与,杜绝各种各样的不安全行为(包括管理者的违章指挥)。

管理优先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负责。“员工安全”是杜邦的核心价值观。杜邦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对其公司的安全管理承诺是:致力于使工人在工作和非工作期间获得最大程度的安全与健康;致力于使客户安全地销售和使用我们的产品。为了取得最佳的安全效果,各级领导一级对一级负责,在遵守安全原则的基础上,尽一切努力达到安全目标。安全管理成为公司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安全管理的触角涉及企业的各个层面,做到层层对各自的安全管理范围负责,每个层面都有人管理,每个员工都要对其自身的安全和周围工友的安全负责,每个决策者!管理者乃至小组长对手下员工的安全都负有直接的责任。

行为控制不能容忍任何偏离安全制度和规范的行为。杜邦的任何一员都必须坚持杜邦公司的安全规范,遵守安全制度。如果不这样去做,将受到严厉的纪律处罚,甚至解雇。这是对各级管理者和工人的共同要求。工作外安全行为管理和安全细节管理,是杜邦独特的安全文化。“把工人在非工作期间的安全与健康作为我们关心的范畴”,在工作以外的时间里仍然要做到安全第一。杜邦认为工伤与工作之余的伤害,不仅损害员工及其家庭利益,也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铅笔不得笔尖朝上插放,以防伤人;不要大声喧哗,以防引起别人紧张;过马路必须走斑马线,否则医药费不予报销;骑车时不得听”随身听“;打开的抽屉必须及时关闭,以防人员碰撞;上下楼梯,请用扶手。”这些规定,看似繁琐,实际上折射出管理层对员工生命权和健康权的关注。

安全价值安全生产将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在杜邦公司所坚信的10大信条里,确信“安全运作产生经营效益”,安全会大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地位和社会地位。杜邦很会算安全效益帐,他们把资金投入到安全上,从长远考虑成本没有增加,因为预先把事故损失带来的赔偿投入到安全上,既挽救了生命,又给公司带来良好的声誉,消费者对公司更有信心,反而带来效益的大幅增长。

文化模型安全文化建设的四个阶段。杜邦认为,安全文化建设从初级到高级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然本能阶段。企业和员工对安全的重视仅仅是一种自然本能保护的反应,安全承诺仅仅是口头上的,安全完全依靠人的本能。这个阶段事故率很高。第二阶段,严格监督阶段。企业已经建立必要的安全管理系统和规章制度,各级管理层知道自己的安全责任,并作出安全承诺。但没有重视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员工处于从属和被动的状态,害怕被纪律处分而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制度没有自觉性,依靠严格的监督管理。此阶段,安全业绩会有提高,但有相当大的差距。第三阶段,独立自主管理阶段。企业已经具备很好的安全管理系统,员工已经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员工把安全作为自己行为的一个部分,视为自身生存的需要和价值的实现,员工人人都注重自身的安全,集合实现了企业的安全目标。第四阶段,互助团队管理阶段。员工不但自己注意安全,还帮助别人遵守安全规则,帮助别人提高安全业绩,实现经验分享,进入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构建我国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

人类的一切生活及生产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都离不开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安全文化作为文化概念的分支,是指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合,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行动方式。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上安全文化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已经十余年了。安全文化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都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经济利益的多极化、劳动用工形式的多元化,意识观念的多彩化,使安全文化建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安全价值观、安全方式、安全行为准则以及安全规范、安全环境在整体上与国外先进企业存在较大差距。安全文化喊得多,做的少;表面功夫多,深层培育少;拼接组装多,个性特征少。在安全文化和行为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忽略

“以人为本”是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只注重对“物”的管理,以“事”为中心,“物比人贵”,“对事不对人”,忽视人的价值,“安全为了生产”,所以“生产必须安全”。二是认为安全投入是增大企业负担,效益好的企业可以投入,效益差的企业没有必要加大投入,导致恶性循环。三是生搬硬套,文化感召力和渗透力不强。四是上热下冷,执行力层层递减。五是忽略细节,以至于大堤溃于蚁穴。六是没有把安全文化建设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系统中去思考,更没有将安全文化建设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没有承担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杜邦安全文化和安全理念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在我国,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应当把握以下要点:

1、要把安全文化建设放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认识。我国的安全文化体现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向劳动者负责,向全社会负责,给广大群众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的安全和根本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到保护先进生产力发展,集中反映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五大重要任务,是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贯穿于安全文化建设之中,才能切实把握住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顺应发展的时代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安全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培育“安全人”。人的安全活动是文化系统中最古老、最基本的部分,属于元文化。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人的安全意识强弱,安全文化素质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可以说“以人为本”是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人的人本观念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准则。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3、安全文化建设应从最高层领导开始。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企业中人的行为总是受到最高层领导的支配,安全文化建设应从最高层领导开始,层层传递,直至最基层。因此,领导对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是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的关键。要将“事故猛于虎、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根值于各级领导的头脑中,使各级领导成为企业安全文化的倡导者和培育者,成为企业安全文化的设计者和执行者。由于安全工作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领导不可能全面顾及,因此,安全生产责任制成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最基本的制度。安全文化的作用就是要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在人们的意识中固化、在企业的制度中深化、在员工的行为中强化。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管理和监督组织体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各级领导者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各单位正职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副职负主要责任、其他副职负分管责任、安全总监负监督责任、操作人员负执行责任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同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对安全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将安全生产指标纳入经营业绩考核,使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分层次管理、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共同承担起安全生产责任,构建起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生产责任网络体系。

4、安全文化建设要注重培育执行力文化。企业执行力文化,是保障企业有效执行的员工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财富》杂志认为:“70%企业的失败的原因不是缺乏好的战略,而是缺乏有效的执行。”执行力文化反映企业的品质,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决定企业的成败。安全生产最大的黑洞是没有执行力。安全文化培育执行力,就是培育安全生产的权威。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讲到大工业生产的权威问题时提出:进门者请放弃一切自治!在现代化工业链生产过程中,必须服从企业的纪律、规章和制度,不能自治,这是工业化大生产对每一员工的要求。将执行力融入企业文化中,就是要培育一大批执行型的各级管理者,培养全员的执行理念。安全的执行力文化必须从严抓起,要做到严密实施,严厉检查,严肃奖惩,严格落实,离开了“严”字,再好的机制也是一纸空文。要加大违章的处罚力度,使其不敢违章,不敢违规,安全生产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要用铁的手腕,铁的纪律,铁的面孔来抓安全生产,做到规范管理、标准作业、遵章守纪、奖惩分明,防止执行力层层递减,形成“教育使其不为,制度使其不能,奖励使其不怠,严惩使其不敢”的安全文化氛围。

5、安全文化建设要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观念。要高效、高质量地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走预防为主之路,必须采用超前管理、预防管理的方法。首先,预防型管理要强调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往往不是因为缺少安全知识,而是因为缺乏安全意识或缺少责任感造成的。因此,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养,是预防型管理的首要任务。其次,预防型管理要注重安全投入,从物的方面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现代工业生产系统是人造系统,是人可以改造的系统,是可以通过“打补丁”不断完善的系统,这在客观上给预防事故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所以说,任何事故从理论和客观上讲,都是可预防的。要消除增加安全投入是增大企业负担的错误观点,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安全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发达国家的安全投资占GNP3.3%,我国现阶段占1.2%;合理条件下的安全投入产出比是1:6;安全生产的贡献率占GNP的1.5~6%;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后整改效果的关系是1:5的关系。可以看出,安全

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篇10

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我们党通过肃清帝国主义文化思想、封建主义思想和批判资产阶级腐朽思想, 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教育人民”的人民学习马克思主义运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及文艺整风运动, 从而与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划清界限,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文化转变为社会主义文化, 这是我们党探索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质的飞跃。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同时, 也在探索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 提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双百”、“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本方针;清醒认识到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性对立, 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谁胜谁负的斗争, 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关于文化建设的具体经验, 从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由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认识不足和革命文化的思维模式的惯性在社会主义成立后并未停下脚步, 在“左”的思想指导下, 使我们党探索文化建设道路误入歧途, 给新中国文化事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新探索。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着手文化领域的拨乱反正, 通过调整“二为方向”、坚持“双百方针”、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确立新时期文化建设纲领及恢复和发展公共文化事业, 使“文化建设实现从从属于政治的附属地位到获得相对独立发展的转变, 从服务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自觉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的转变。实践证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开辟了一条成功的文化新道路, 这是我们党探索文化发展道路新的质的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条件下, 为探索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开拓了新局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鲜明地提出了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建设什么样文化发展道路根本问题, 强调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把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逐渐形成了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文化单位的所有制结构和文化建设的格局, 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发展大局, 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 阐明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建设和谐文化,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些表明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探索历程, 一是必须把握好文化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文化发展道路既有自己特殊规律, 又受社会整体发展道路的制约。因此在探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道路的同时, 又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趋向;二是必须把握好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上的反映, 但是决不能用它来概括文化的全部作用。历史证明:政治同文化的关系处理得好, 文化道路也会健康发展;反之, 文化道路也会经历挫折。“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事业的低潮就是例证。新时期以来, “二为”方向的调整, 纠正了文化与政治不正常的关系, 为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三是必须把握好文化发展道路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历史证明: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具有创造的活力和开放的胸怀, 这个民族就会强大与兴盛;反之, 这个民族就会衰败与落后。尤其在当今国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较量的格局中, 在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多样性的形势下, 中国文化发展道路既要保持民族文化特色, 又要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 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又要满足人们精神多样需求。只有这样在探索中不断改革创新, 开放交流, 才能使社会主义的文化道路充满生机活力;四是必须把握好文化发展道路的人民性。历史证明:什么时候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 文化发展道路就比较成功;什么时候文化违背和脱离了人民, 文化发展道路就会呈现波折。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性质是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以人为本,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因此推动文化创新、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 都要以为了群众、依靠群众, 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为前提和目的。

上一篇:英语粘连句下一篇:开放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