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普通高校十篇

2024-05-29

山西省普通高校 篇1

1.1 研究对象

以山西省普通高校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大同大学的全日制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阅读和查阅近年来关于太极拳教学的有关资料,了解山西省普通高等院校的太极拳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拟定普通高等院校的太极拳教学调查内容。

1.2.2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推理。

1.2.3 专家访谈法

访谈部分从事太极拳教学的老师、教学管理领导;并收集和分析各普通高等院校的太极拳教学大纲(计划)和太极拳教师的教案等。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普及太极拳教学现状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是指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体系,通过对山西省各大高校调查可知:高等院校开展的太极拳教学内容的选用主要是依据专业体育院校的简化24式太极拳教材,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存在内容安排单一,内容较为陈旧单一,影响教学效果,缺乏吸引力;实际教学中太极拳理论的学习偏少,不能引导学生对太极拳的正确认识,只有几所普通高等院校太极拳教学大纲有理论课时的规定,且太极拳教师教案中理论课教学内容只有太极拳分类、基本特点等内容。

2.1.1 高校太极拳教学的传授

大部分高校是专业的体育老师进行传授太极套路和理论知识,也有一部分是校外的太极拳爱好者。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练习,它在学生的初学阶段有着重要作用,这是由太极拳套路的动作特点所决定。太极拳教学一般离不开套路教学,从调查中得知,目前教学过程呈现两种现象:一是重视动作质量型,即从基本功和套路中的难度动作进行教学,然后再学习套路,可是短短几个课时根本无法完成教学计划中的整套动作,即便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质量也不理想;二是完成任务型,先把一些有关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大致介绍一遍,即开始套路教学,虽然学生能勉强学完整套动作,但动作的规范性明显不理想,结果不能令人满意。这种教学方式一般只强调动作的外形,注重动作的过程和线路,使学生觉得武术动作有名无实,这是学生对武术教学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2.1.2 高校太极拳的学习者

学习者传统是被看成“接受教育者的教育”的人。而现在观点“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现在山西省普通高校可以让学生自己以选修方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学。从访谈中了解到,学生大部分选择太极拳是为了能够强身健体。男生更愿意选择力量或速度要求更多的项目。而女生更愿意选择柔,缓的太极项目。

2.1.3 高校太极拳的教学内容

当前普通高等院校太极拳课教学内容安排不太合理,这种陈旧单一的太极拳教学方法不适合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一方面没有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的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太极拳理论课教学强调不够,没有把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继承,没有发挥出太极拳对学生的武德教育和礼仪规范教育的功能。普通高等院校太极拳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遵循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校教学设施等,从丰富的太极拳知识、套路审美、技能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精选出来适宜的教学内容。

2.1.4 太极拳课堂教学组织的实践情况

体育教学过程的安排主要受制约于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技能适应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和项目特点,太极拳课堂教学过程也不例外。但调查发现:当前山西省普通高等院校太极拳教学组织过程随意性较大,约有90%以上的太极拳教师觉得太极拳课没有什么可教的,就是那么几个动作,致使太极拳课放任自流现象严重,出现太极拳课堂上,学生要么跟跟音乐,要么两人推推手等,太极拳的内容实质及教师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2.2 影响高校太极拳运动发展的因素

2.2.1 课程设置情况

由表1可见,这样的课程设置在短短几个课时内根本无法完成教学计划中的整套动作,效果很不佳。使学生慢慢失去了对太极拳学习的兴趣,太极拳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多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才有利于太极拳的发展。

2.2.2 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师资

目前,在太极拳教学中,大多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套路动作练习,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所呈现出的教学现状影响了学生对太极拳内容的学习与接受。从调查中得知,山西省有些高校的教师只会打一套简化的太极拳,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没有深刻的理解,简单的教学方法加上机械、扭曲的动作,最终导致了学生中的爱好者对太极拳失去原有的兴趣。根据国内外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学改革与创新要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让学生参与到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更科学、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以前一些课程安排的时间太长,有的甚至要用一年时间,效率较低,这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节奏慢,缺乏自主性;也导致了教师不善于把最核心的课程内容提炼出来。

2.2.3 学生自身原因

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现在的学生大部分缺乏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也是制约太极拳运动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很多学生仅仅对太极拳动作有所了解掌握,而对太极拳运动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使太极拳教学的完整性受到了质疑。太极拳理论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植根于传统哲学、中医学、兵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等古典文化基础之中,并逐渐形成了融拳、哲、医三理于一身的文化理论体系。太极学说是太极拳理论形成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是太极拳理论形成的辩证法基础,“天人合一”整体观是太极拳理论存在和发展的理想基础”。所以,要想领悟太极拳的真谛,必须了解传统文化,学习太极拳的理论基础。调查结果表明,制约山西省高校太极拳运动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学生普遍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教师要有精辟形象的讲解,规范正确的示范,还要合理运用分解和完整法进行教学,同时学生也应该有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太极拳。现在的学生大多数还是对传统文化不太理解,学生应该也从自身找问题,配合老师,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学生兴趣浓郁,但发展现状不乐观。体育锻炼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

(2)制约太极拳发展因素:一是课程设置情况;二是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师资;三是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理解不够。

3.2 建议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结合起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2)对学生加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为太极拳运动在高校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摘要:文章针对山西省高校普及太极拳的现状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具体的阐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高校应改进太极拳教学方法,增加授课时数,对教师加强业务培训,加强理论教学,重视课内外衔接,以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的要求,并与终身体育接轨。

关键词:高校,太极拳,发展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编写组.太极拳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8.

[2]席庸.太极拳与科学健身[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肖宏,周为.试论太极拳的发展前景[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6.

[4]张少云,徐振兵,石玉虎.论普通高校体育的现状与改革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6(2).

[5]叶伟.浅析太极拳的文化内涵[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7(2):85-88.

[6]刘忠伟.21世纪都市太极拳发展与现代社会亚健康[J].搏击·武术科学,2005(3):3.

[7]曹晓卫.太极拳发展之路[J].中华武术,2003(12):51-52.

[8]赵连保,李传单.论太极拳理论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J].搏击·武术科学,2004(5):42-44.

山西省普通高校 篇2

(一)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实体经济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从总需求的角度看, 当前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而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又远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 达到60%左右的水平。以净出口为例, 2007年我国11.9%的经济增长中, 有2.6%是靠净出口拉动的, 但是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自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期间, 据统计:我国90%的出口企业订单减少, 订单同期平均跌幅为36%。直接导致的结果是, 2008年我国净出口对当年经济增长率的拉动急降到仅0.8个百分点。全国各地经济发展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作为以能源重化工基础产业主导的山西省2009年全省GDP一季度下降8.1%, 上半年下降4.4%, 经济发展前景堪忧。

(二) 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择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

20世纪90年代后期, 由于我国大规模经济体制改革, 城镇调查失业率在2000年曾达到7.6%的最高水平, 从2002年开始这一指标逐年下降, 2007年已降至5%左右。2008年我国实体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失业人数激增,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12月15日发布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公布的数据: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攀升至9.4%。

近年来, 由于高校不断扩招致使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制度改革及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等因素本已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困难, 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无疑将使已有的困境雪上加霜。一方面因为高校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 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 不能立即为企业作出经济贡献, 当企业经营面临困境、利润下降时, 减少开支降低成本是第一选择, 因而会缩减对高校毕业生的用人需求。另一方面, 大学生在企业从事的一般是业务管理岗位和技术管理岗位或营销职位, 而缩减管理岗位减少人工成本是企业减少成本管理通常采取的做法。同时, 受金融危机影响, 许多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因为原有企业不景气面临失业也加入到再就业的行列, 成为高校毕业生强有力的竟争对手。据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与腾讯教育频道2009年9月发布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月度报告》显示:2009届高校毕业生截至2009年8月25日的全职工作签约率仅为57%。其中还不能排除许多高校为追求所谓“就业率”而使众多毕业生“被就业”的情况。故研究后危机时期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心态, 将对毕业生就业中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具有突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后危机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择业心态矛盾突出

择业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 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选择, 也是对其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择业心态是指毕业生在择业期间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状态, 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后危机时期各种矛盾和冲突交织在一起, 导致高校毕业生择业心态亦十分复杂。本文作者对山西省较有代表性的6所高校 (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太原师范学院) 的毕业生进行了相关话题的问卷调查, 发现后危机时期高校毕业生择业心态具有以下突出矛盾:

(一) 择业主观期望高, 但对客观就业前景缺乏了解

择业期望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现实可能性的就业意向。在此次问卷调查中, 当被问及择业的首选目的地时, 毕业生中有60%的人选择去沿海大城市, 有26.7%的人选择到中小城市, 仅有13.3%的人愿意回家乡或留在山西省内;而对于未来的薪金期望, 有60%以上的人选择月薪2000元-3000元。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 2009年8月, 根据我国权威人力资源服务商“智联招聘”发布《2009年上半年职场薪酬报告》结果显示, 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9年不同城市的高校毕业生起薪点与2008年相比均有所降低, 本科毕业生起薪点为1825元, 下滑11.37%。而在山西这样的以能源等传统产业为支柱的内陆省份, 普通高校办学水平与师资力量均落后于发达城市, 毕业生对未来工作环境、工作条件、薪金要求的期望显然说明其对宏观就业前景缺乏基本了解。

(二) 对所学专业认可程度低, 但又缺乏主观能动性

与西方众多大学本科阶段的博雅教育 (LiberalEducation) 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 注重通识教育, 培养人文素质的模式不同, 我国的普通高等院校大都从社会经济“有用性”的标准出发, 以为社会输送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 故各个专业间的差异与限制较为明显。

而遗憾的是,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 有73.3%的高校毕业生对学校现有的专业设置与教学安排不满意, 有36.7%的毕业生选择在毕业后继续深造, 在选择毕业后找工作的毕业生中, 只有54.3%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从事了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凸显出毕业生对所学专业认可程度低的现状。但同时, 毕业生对改变现状又缺乏主观能动性。反映在日常学习中, 极少涉猎其他学科知识, 亦难得参与实践以拓宽视野或加深专业研究, 寻找专业与实践的契合点,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即使是在众多高校均已开设的双学位课程学习中, 学生出于功利目的报名的积极性很高, 而学习与钻研却热情大减。

(三) 实现个人价值愿望强, 但又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准备

个人价值所表达的是人们的社会需要与价值目标, 是人生观的核心。我国高校毕业生在经历了中考、高考等严酷的层层选拔和十余年漫长的学习生涯后, 理应渴望将所学变为所用, 通过就业这一关键环节实现个人价值。

而在此次调查中, 半数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却承认自己没有明确的理想, 熟知我国经济发展中城乡二元差异与区域差异造成广大农村、中西部地区与中小城镇人才缺口极大的现状却不愿去经济欠发达地区或乡村工作, 并称主要原因是害怕未来个人发展缓慢, 将可能与时代脱节, 落后于同龄人。

此外, 在对高校毕业生择业途径的调查中, 有50%的毕业生选择招聘会, 有33.3%的学生仍然选择通过亲戚朋友的关系介绍, 仅有11%的学生选择网络招聘, 选择毕业后创业的学生寥寥无几。说明在新的时代和经济背景下, 高校毕业生依旧难以改变传统的“等、靠、要”的心理, 依旧抱着“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不合时宜的就业观念。诚然, 学历与素质是市场选择人才的的重要参数, 而与学历、素质相比, 缺乏激情、缺乏远大的抱负和艰苦奋斗精神准备的人才, 市场更不欢迎。

(四) 对外界社会充满好奇, 但知识与经验严重不足

有些讽刺的是, 作为成年人的高校毕业生对外界社会充满好奇, 主要原因却是因为毕业生对校外生活缺乏了解。例如, 在此次调查中, 有78.6%的毕业生在本科四年的时间中, 没有真正参与过两个月以上的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对全球经济的新形势以及我国在后危机时期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知之甚少。

三、后危机时期高校毕业生矛盾心态原因分析

首先, 我国普通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大致年龄在20岁-25岁之间, 本身就处于人生心理矛盾突出时期, 在心理发育上往往还不够稳定, 表现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开放与封闭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等。而后危机时期的高校毕业生基本上属于80年代 (即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以后出生, 独生子女数量众多, 在心理特征上更多存在缺乏协作精神、适应能力差、情感脆弱等特征, 加之近年我国高等教育中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严重缺失, 使得其在择业时一方面很难对自身有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认识, 另一方面又存在耐受力差、好逸恶劳的择业心态, 陷入恶性循环的择业怪圈中。

其次, 自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实行扩招以来, 除每年毕业生数量猛增外, 各个高校都参与扩建并针对学校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就业制度等进行了一系列基础改革。高等教育的成本逐年增加, 而高等教育的质量及社会的认可程度却没有随教育成本的上升而快速提高, 反而有下降趋势。如果这一矛盾得不到有效化解, 从衡量成本与收益的社会经济人角度出发, 高校毕业生择业中突出的矛盾心态就会存在, 并持续影响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

再次, 全球金融危机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和速度冲击各国实体经济, 对于我国这样的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尚处于摸索阶段的发展中大国而言, 还没有真正全面参与和应对全球经济变化的经验。不断迅速变化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要求高校毕业生能够较快反应并积极适应, 这确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难免在心理上产生矛盾。

综上所述, 我们应给予后危机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择业心态必要的关注和引导, 并在就业市场制度、高校教育改革、经济发展研究等诸多方面予以配合, 以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困境与突出的矛盾心态。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9[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2]、张华钰.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得到遏制[N].中华工商时报, 2009-11-23.

[3]、蔡昉, 王德文.化解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冲击[N].中国信息报, 2009-02-18.

[4]、汝信.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5]、屈小博.金融危机对外向型企业就业的影响[J].中国劳动经济学, 2009 (11) .

[6]、汪晓村.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理念与机制[M].科学出版社, 2008.

山西省普通高校 篇3

【关键词】山西省太原市 高校羽毛球运动 现状 对策

羽毛球运动是一种老少皆宜、有助于身心健康的运动项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与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我国的羽毛球运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羽毛球运动凭借其自身项目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参与,无论是在竞技领域、大众健身还是学校体育中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羽毛球运动还是一项既有健身价值又具有终身体育性质的运动。它具有简易性和复杂性的统一、竞争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普及性与提高性的统一等独特个性,而这些特征都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因此在普通高校中备受师生青睐。

一、太原市五所高校体育活动中羽毛球运动开展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中北大学的场地数为18片,山西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均为6片,山西财经大学8片,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仅有2片。高校羽毛球场地较为短缺,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上课的需要。另外有些学校的羽毛球场地与篮球场地或排球场地套用。例如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经调查:太原市高校羽毛球教师大多数为硕士16名,博士1名,学士4名。其中羽毛球专业教师达到国家二级及以上的人数很少,仅有一人为国家二级运动员。在学生的抽样调查中了解到,每次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学生一般活动30分钟以下的占15%,30-60分钟的占60%,60分钟以上的占25%。每周打球次数,达到两次以上的占80%,每周打球一次的占20%。

二、制约山西省太原市普高校羽毛球运动开展因素的分析

2.1 高校场地制约

尽管太原市拥有羽毛球场的高校较多,但各高校的羽毛球场地数量较少,限制了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进行羽毛球活动的空间,不利于更好的普及羽毛球运动。

2.2 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质量不高

目前教师团队水平的有限,影响了羽毛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要提高学校整体羽毛球运动水平,必须要有一批扎实的理论知识,良好地基本技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比赛经验的教师团队。

2.3 高校对羽毛球运动不够普及

目前学校羽毛球教学开展条件比较差,学校不能给予充足的课时,无法保证系统羽毛球课程的质量。羽毛球运动相关的课内外活动不给予足够的重视。高校的比赛只是在水平较高的学生中进行,热爱羽毛球运动的学生而没有参赛的机会,不利于羽毛球运动的普及。

2.4 政府对羽毛球运动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山西省没有出色的羽毛球成绩,政府不予以重视羽毛球项目,导致高校领导对羽毛球运动的忽視。从而羽毛球运动场地、设施短缺,课时不予以保证,相关的费用很难到位。

三、山西省太原市普通高校羽毛球发展对策与思路

3.1 加强场馆设施建设,科学提高现有场馆使用率

结合相关部门不断提高羽毛球场地的质量,并进行长期而有规划的维护和管理,不断提高羽毛球场馆的利用率。学校可以利用场馆多举办一些有偿活动,课余时间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对外开放,可以达到以馆养馆的目的。在室外场地可以安装简易的羽毛球设备,增加羽毛球场地,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到羽毛球运动,更好的普及羽毛球运动。

3.2 转变观念,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提高羽毛球运动项目在高校中开展的重视程度。各高校应不断加大对羽毛球运动的宣传力度,使学校加强对羽毛球运动的重视程度,为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3 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同时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是双边互动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遵循羽毛球球运动的规律,把握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科学的安排教学计划内容因材施教。

3.4 优化羽毛球课程结构,改革与完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

学校应该适当的增加羽毛球开课学时,课程设置要考虑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现实需要。可以在课余时间开设羽毛球俱乐部和羽毛球社团,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羽毛球运动,使羽毛球运动更好地普及和发展。

四、小结

随着羽毛球运动的普及,羽毛球运动进入了高校体育课堂,并成为大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由于太原市各大高校自身存在的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各个方面的原因,使得羽毛球运动在高校开展并不理想。本文通过为太原市各大高校羽毛球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高校羽毛球运动开展的因素,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方案。通过此建设性意见可以提高山西省太原羽毛球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韩畴鹏,普通高校羽毛球专项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与生活,2010年:166.

[2]石昊天,长春市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分析[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86.

[3]侯鹏飞,太原市杏花岭区群众羽毛球运动的现状调查[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48.

山西省普通高校名单 篇4

大学、专门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简称高校。从学历和培养层次上讲,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大学仅仅是高等学校其中的一部分。专门学院如医科大学、戏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如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都是高等学校系列。那么,山西省普通高校名单有哪些呢?详情如下:

序号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 所在地 办学层次 备注山西省(79所)265 山西大学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266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267 中北大学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268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269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省 晋中市 本科   270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271 长治医学院 山西省 长治市 本科   272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省 临汾市 本科   273 太原师范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274 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省 大同市 本科   275 晋中学院 山西省 晋中市 本科   276 长治学院 山西省 长治市 本科   277 运城学院 山西省 运城市 本科   278 忻州师范学院 山西省 忻州市 本科   279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280 山西中医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281 吕梁学院 山西省 吕梁市 本科   282 太原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283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太原市 本科 民办 284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太原市 本科 民办 285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太原市 本科 民办 286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晋中市 本科 民办 287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临汾市 本科 民办 288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太原市 本科 民办 289 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太原市 本科 民办 290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太原市 本科 民办 291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太原市 本科 民办 292 山西工商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太原市 本科 民办 293 太原工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294 山西传媒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295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山西省 阳泉市 本科   296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297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298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长治市 专科   299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00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晋城市 专科   301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02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03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04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05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大同市 专科   306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长治市 专科   307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08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09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10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运城市 专科   311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阳泉市 专科   312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临汾市 专科   313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14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15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16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17 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临汾市 专科 民办 318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19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20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21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长治市 专科   322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23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24 山西管理职业学院 山西省 临汾市 专科   325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26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忻州市 专科   327 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晋中市 专科 民办 328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晋中市 专科   329 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晋中市 专科 民办 330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运城市 专科   331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省 运城市 专科   332 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太原市 专科 民办 333 山西经贸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34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朔州市 专科   335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运城市 专科 民办 336 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37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省 晋中市 专科   338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省 阳泉市 专科   339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40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 山西省 运城市 专科   341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省 运城市 专科   342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省 朔州市 专科   343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吕梁市 专科

山西省普通高校 篇5

灰色关联理论

1. 基本理论

灰色系统理论, 是由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首创的一种系统科学理论 (Grey Theory) [1]。灰色关联分析, 是灰色系统理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此方法是定量比较系统之间、或系统内各因素之间, 在发展过程中随时间转移而相对变化的研究方法。灰色系统, 是指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 它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 去了解、认识现实世界, 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和演化规律的正确把握和描述[2]。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是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 它是以各因素的样本数据为对象, 用灰色关联度来描述各因素之间关系的强弱、大小和次序。关联度, 是两个系统之间的因素随时间或不同对象而变化的关联性大小的量度, 其实质就是对关联序列进行相似、或相异程度的分析计算。序列所表达对象的发展变化态势越一致, 关联度越大;反之, 关联度越小。研究的序列可以是时间序列, 也可以是空间序列。灰色关联分析对数据要求较低, 且计算量小, 便于应用[2]。

2.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应用的前提

由于影响高校教师努力工作的激励因素较多, 而且相当复杂, 如薪酬福利、职称晋升、奖励荣誉和校园文化等, 具有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 也就是具有广泛的灰色性。说明高校教师激励因素系统符合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因此, 为了实现高校利益的最大化, 我们可以把高校教师激励因素系统视为灰色, 用灰色系统理论来研究高校教师的激励问题。

实证分析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影响山西省高校教师的激励因素,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方法, 对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太原工业学院六所高校的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在职教师 (包括双肩挑教师) , 不包括不上课的行政人员、离退休人员和非正式编制人员。在选择样本时, 采取每个学校均匀分布样本的方法, 即每个学校各发放约100份问卷。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 回收问卷609份, 回收率93.7%, 有效问卷594份, 有效率达97.5%。

1. 激励因素的选取

笔者在激励因素的选取上, 以ERG需求理论为主要依据。因为, ERG理论较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更简单、更符合实际[3]。ERG理论把生存需求作为最根本需求, 个人成长发展作为最高要求, 把关系需求作为促进实现生存需求和个人成长发展需求的工具。笔者结合高校教师对社会地位、学生认可、以及在学术上和专业领域的带头作用等特点, 将ERG理论的三个需求层次, 改进为“生活质量需求”、“个人发展需求”、以及“关系需求”三个层次, 并设计出17个具体的激励因素, 如表1所示:

问卷对各个激励因素的重要性程度采用了李克特 (Likert) 五点尺度经行测量。即: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和很不重要五个选项, 并分别赋予这五个选项5分至1分的分值, 以便于统计。

2. 数据处理

调查时, 为了计算方便, 将薪酬待遇、福利待遇和居住环境合并为薪酬福利。原因是这三项都属于生活质量需求层次, 且分值较高并位居前三位, 将其合并, 不影响分析效果。得到表2中的原始分值, 作为灰色关联分析的数据基础。

将各个激励因素原始分值排成比较序列, 如下:

其中, Y1为薪酬福利, Y2为领导赏识, Y3为团队合作, Y4为尊重, Y5为行政部门支持, Y6为同事关系, Y7为学生认可, Y8为培训提高, Y9为职称晋升, Y10为专业带头, Y11为科研及经费, Y12为奖励和荣誉, Y13为公平的机会, Y14为挑战性工作, Y15为校园文化。

令参考数列为Y0, 取每一个个性属性高校教师的最大值作为参考数列, 得参考数列为Y0={5, 5, 5, 5, 5, 5}。此数列是山西省高校教师对所有激励因素的最大重要性程度。由于各个因素的单位都一样, 因此, 这里不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直接求序列差。

3. 求序列差及最小值和最大值

根据原始分值, 利用公式计算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之间的差序列, 公式为:Δi (k) =Y0 (k) -Yi (k) |i=1, 2, …, 15k=1, 2, …, 6并选出序列差中的最大值Δmax和最小值Δmin。差序列如下:

Δ1= (0.37, 0.34, 0.17, 0.29, 0.30, 0.44)

Δ2= (0.89, 1.17, 0.83, 0.84, 1.20, 1.00)

Δ3= (0.52, 0.66, 0.50, 0.51, 0.60, 1.00)

Δ4= (0.80, 0.97, 0.67, 0.72, 0.93, 0.88)

Δ5= (1.02, 1.03, 1.17, 0.88, 1.10, 1.13)

Δ6= (0.67, 0.90, 0.83, 0.60, 0.78, 1.00)

Δ7= (0.45, 1.00, 1.00, 0.35, 0.83, 1.13)

Δ8= (0.67, 1.17, 1.33, 0.60, 0.83, 1.38)

Δ9= (0.45, 0.55, 1.83, 0.37, 0.68, 0.81)

Δ10= (0.78, 0.90, 0.33, 0.63, 0.93, 0.94)

Δ11= (0.69, 0.93, 0.50, 0.56, 0.83, 0.94)

Δ12= (0.95, 1.14, 0.67, 0.79, 1.13, 1.44)

Δ13= (0.69, 1.10, 0.17, 0.60, 0.95, 0.94)

Δ14= (1.31, 1.41, 0.83, 1.26, 1.43, 1.44)

Δ15= (1.02, 0.79, 0.83, 0.79, 1.23, 0.94)

Δmax=max max|Y0 (k) -Yi (k) |=1.83i k

Δmin=min min|Y0 (k) -Yi (k) |=0.17i k

4.计算灰色关联系数及关联度

(1)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根据公式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式中ρ为分辨系数, 是用来虚弱Δmax过大而失真产生的影响, ρ∈[0, 1], 社会经济领域一般取0.1—0.5之间为宜, 一般取0.5[4], 这里按0.5计算, 计算得灰色关联系数如下:

ξ1= (0.8444, 0.8612, 1, 0.9004, 0.8930, 0.8007)

ξ2= (0.6009, 0.5198, 0.6206, 0.6192, 0.5130, 0.5666)

ξ3= (0.7584, 0.691, 0.7668, 0.7605, 0.7162, 0.5666)

ξ4= (0.6338, 0.577, 0.686, 0.6632, 0.5897, 0.6061)

ξ5= (0.562, 0.5566, 0.5212, 0.6032, 0.5385, 0.5319)

ξ6= (0.6837, 0.5989, 0.6206, 0.714, 0.642, 0.5666)

ξ7= (0.7931, 0.5666, 0.5666, 0.8585, 0.6236, 0.5319)

ξ8= (0.6837, 0.5198, 0.4826, 0.714, 0.6236, 0.4738)

ξ9= (0.7931, 0.7397, 0.3948, 0.843, 0.6824, 0.6281)

ξ10= (0.6396, 0.5989, 0.8692, 0.7032, 0.5897, 0.5857)

ξ11= (0.6771, 0.5877, 0.7668, 0.7365, 0.6236, 0.5857)

ξ12= (0.5808, 0.5285, 0.686, 0.6361, 0.5319, 0.4612)

ξ13= (0.6771, 0.5375, 1.0031, 0.714, 0.5818, 0.5857)

ξ14= (0.4871, 0.4659, 0.6206, 0.4998, 0.4637, 0.4612)

ξ15= (0.5620, 0.6352, 0.6206, 0.6361, 0.5070, 0.5857)

(2) 计算关联度。由关联度公式, 计算得每个因素的关联度, 并对关联度进行排序, 结果如表3:

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

(1) “薪酬福利”最重要。从分析结果看, 山西省高校教师更加重视“薪酬福利”。“薪酬福利”的关联度为0.8838, 远远高出排名第二位的“团队合作”0.7099。而且不论职称高低、年龄大小, 灰色关联系数都很高, 均在0.8以上, 在每个个性属性中都排名第一。这可能是由于山西省经济不发达, 整个地区居民收入水平不高, 且因为是地方性大学, 省政府的财政投入较沿海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国家211和985高校有很大差距, 再加之其他行业的收入较高, 导致山西省高校教师对薪酬福利提出较为强烈的要求。特别是近几年房价水平一直偏高, 又不允许单位建福利房, 好多年轻教师工作10多年, 仍买不起住房, 或者买了商品房, 也成了“房奴”。即便是有住房的老教师、教授也对住房的面积、舒适度和环境不满意。可见, 在目前的情况下, 改善物质生活质量条件仍是当前山西省高校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

(2) 个人发展因素比较受关注。在重要度排名前5位的激励因素中, 有3个是个人发展因素, 分别是“公平的机会”、“职称晋升”和“专业带头”。说明山西省高校教师比较重视个人的发展, 对“公平的机会”、“职称晋升”和“专业带头”有很大的需求。这可能与高校的性质有关。高校属于事业单位, 是高级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 他们除了重视物质需求外, 还比较重视自己事业的发展。因此, 他们更需要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 渴望公正公平的发展机会, 以实现“职称晋升”和“专业带头”的需求。

(3) “领导赏识”和“行政部门支持”不是重要的激励因素。这与高校教师的特点和身份比较符合。说明高校教师重视自己的本职工作, 对行政管理部门和领导的态度并不太重视, 这点与企业和其它行政事业单位不同。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 由于高校教师的收入, 要么是财政直接拨付, 要么是学校规定统一标准, 刚性较大, 教师收入多少和上级领导没有太大关系所造成的。

(4) 需求存在差异性。职称、年龄不同, 需求也有所不同。职称越低、年龄越小, 对“薪酬福利”、“职称晋升”的需求越高、越需要进行培训 (学校间的交流或出国访问等) 。而正高职称教师更需要“领导赏识”、“尊重”、“专业带头”、“科研及经费”、“奖励和荣誉”和“公平的机会”, 他们最不需要职称晋升和培训。这是因为, 正高级职称是高校教师的最高职称, 同时, 他们在教学和科研领域都已有所建树, 所以, 不再需要晋升和培训。

2.政策建议

(1) 提高高校教师的生活质量。只有提高薪酬福利, 改善生活质量, 高校教师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才不会有大量“跳槽”、兼职的现象。因此, 一方面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 尽量提高高校教师薪酬及福利待遇, 确保其处于社会中等偏上的位置。另一方面, 想方设法改善教师住房条件, 由学校组织, 教师出资, 解决住房问题。另外, 还应为部分教授、博士提供更加宽敞、舒适的居住环境, 建设“博士苑”、“教授苑”等。

(2) 实行差异化激励。不同的高校教师, 其最迫切的需求也不同, 只有真正满足其最重要、最迫切的需求, 才能起到激励动机的作用, “一刀切”的激励措施不能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最好能定期对教师需求进行调查, 制定菜单式的激励措施, 由教师自己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这种基于教师需求的激励方法, 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又能提高高校管理的效率。

(3) 提供公正公平的发展机会, 创造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教师往往患不均高于患寡, 关心差别程度胜过关心利益本身。高校在制定各种政策时, 确保所有的激励措施都要保证公平, 增加普通教师的参与度, 增加信息和各项政策的透明度, 让每位教师都能处于平等的竞争平台上。

(4) 适度加大院、系级领导的权力, 尤其是财政权力。院、系级领导是教师的直接管理者, 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度给予院、系级领导一定的财政支配权力, 如有奖励教师的财政能力, 可以提高院、系级领导的权威性, 起到直接管理者激励教师的作用, 也就可以改变高校教师不重视“领导赏识”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邓聚龙.灰色理论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2]何瑛.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新疆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经济, 2012 (1) .

[3]韩正林.西部省属高校教师激励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山西省普通高校 篇6

关键词:高校体育专业,八段锦,可行性,现状

1、前言

近年,随着人们健身养生意识的增强,对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重视也被推到一定高度。健身气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紧密结合中医学基本理论、民族传统养生、保健康复、强身健体等锻炼方法和呼吸吐纳、形体活动、心理调节等运动形式,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而八段锦作为我国古代优秀的健身气功之一,它有“坐八段”和“立八段”之分。 立式八段锦由坐式八段锦发展演变而来,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完全符合运动学和生理学的规律。立式八段锦减少了吞津、按摩等方法,在意念方面的要求也没有坐式八段锦高,只是加强了运动器官的锻炼,动作简单易学,健身效果明显,而且对场地设施要求不高,便于推广,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可接受性。由于高校体育专业作为学生在校进行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一批有着专业体育知识技能的人才的重任,因此,在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八段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2、八段锦在高校体育专业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2.1、八段锦锻炼效果全面有效

八段锦作为中国古代导引术的一种, 以其绵缓的身体练习,不仅可以影响到心境的状态,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塑造健康的人格,从而避免一些现代文明病带来的困扰。 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代体育的缺陷, 可以说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真正达到“调神”、“调形”、“调息”效果的一种有效健身方法。

2.2、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八段锦是从北宋起便开始流传的一种蕴含气功动功功法的“小劳之术”,是国术精华之集“锦”。 在其衍变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地汲取了哲学、文学、美学等其他文化的精髓,融合了我国传统的中医养生学和气功理论。它通过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原理,针对人体的心肺、脾胃、肝胆、肾等器官,采用伸展、摇摆等各种动作,起到怡养心神、强身健体的效果,在现代养生保健生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八段锦, 不仅有利于提高自身内涵素养,而且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2.3、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八段锦讲究端操内省、守一明法、顺应四时、与天为一,追求内外相兼,注重整体的和谐发展。 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八段锦不仅能为各高校带来新活力,增添新气象,有助于完善学科建设,而且学生通过练习八段锦可以领略各种文化相融的和谐,锻炼和谐解决矛盾的思维方式,这不失为构建和谐校园的一种有效途径。

3、八段锦开展的因素分

3.1、竞赛交流与俱乐部团体的开展情况

近些年,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阳光体育等计划的实施和一些大运会、省级地区重大赛事的举行,以及一些俱乐部团体的组织成立,这些为武术进行竞赛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根据表1结果可知:各校都设有武术俱乐部,并且有去参加比赛,比赛项目一般为拳类,器械类,套路,涉及各项目深度、专业度较高。但是学习比赛内容的广度不够,武术课程项目的建设需进一步健全完善,这些说明了武术俱乐部所提供的平台还没被很好地利用起来。

3.2、影响高校八段锦开展的因素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 在影响高校体育专业八段锦开展的因素中,明显排在前三位的是学校重视度、课时限制和师资配备。调查表明,由于教学大纲没有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师资配备不均等,八段锦在各高校体育专业的开展一直受到影响。另外,调查中还发现,各高校场地器材充足,除了一般开设的课程占用场地外,仍然有很多空余场地没被利用起来。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八段锦作为一种健身功法,不仅有利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生理机能、心理健康、意志品质,而且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2)山西省各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对八段锦不是很熟悉,对八段锦的宣传力度不够,推广范围狭小。 但是学生对八段锦学习兴趣高昂,积极性很高,跃跃欲试。而且动机明确,强身健体,了解传统养生文化,增强意志品质等各有不同,这非常有利于八段锦在各高校体育专业的开展。

(3)山西省各高校体育专业八段锦教师的人员数量、年龄、职称结构以及从业年限都基本合理,师资力量较好。 但是还存在着八段锦开展不乐观,教师利用率不高,改教其它课程的现象。

(4)山西省各高校体育专业武术俱乐部开展情况良好,经常参加比赛,但是还存在比赛内容单调的问题。

4.2、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增设八段锦课

各高校应该利用广播、板报、表演、交流会、比赛、课堂教学等方式,对八段锦的功理作用、习练要义进行宣传,提高学生对八段锦的思想认识。 以选修课的形式,增设八段锦课,适当增加课时。 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学习情况,成立小团体,互助学习。这样有益于扩大八段锦的影响力,传播八段锦的特色精髓

(2)合理配备师资,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来自于教师的传授,因此教师的专业化尤为重要。 各高校要本着专业的态度,合理充分地将现有八段锦教师安排到位,对于一些课程项目缺乏专业教师授课的情况,可以从外引进和聘用专业教师。 同时,组织进修班或者通过参加学术交流等途径,对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素养进行提升,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从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提高重视,加大支持力度

八段锦在山西省各高校体育专业还是陌生课程,而一项新课程的开展,必须得到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各校领导应适当投入资金充分发挥武术俱乐部的作用,建立一支八段锦高水平队伍,定期组织参与各高校间的比赛汇演,加强各高校间八段锦的学习交流。

(4)完善高校体育专业学科体系,成立课题小组

山西省普通高校 篇7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的总和。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 具有与其他产业相同的共性, 即注重市场效益、讲求经济效益, 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产业部门的特性。其产品的重要功能还在于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发展社会生产、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体育赞助是现代企业营销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办法, 它的出现促进了体育和企业之间的发展, 并且加强了两个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 从而提升了体育与企业以及不同行业的生产效能, 促进了体育和企业生产效率的共同提高。体育赞助是提升企业形象, 扩大产品销售, 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切实需要。

2013年, 全国的体育产业的产值为8000亿左右, 据估计到2030年, 全国的体育产值将会达到50000亿左右, 对我国的GDP贡献达到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 这和世界发达国家的体育产值基本一致, 因此对体育的产值应该重视, 尤其对全国高校的体育产值更要重视。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企业对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开展体育活动赞助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和查阅有关民营企业对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对体育的活动的赞助情况, 并对参与赞助的企业代表人, 高校的主管这项工作的部门进行了调研。

2.2.2 问卷调查法

制定与本研究相关的调查问卷。问卷调查主要通过对全省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 共发放问卷600份, 回收有效问卷500份, 回收有效率为83.3%。

2.2.3 访谈法

以面对面口头交流和电话交流的方式, 对我省普通本科院校的部分领导、体育活动举办方、体育赞助商进行有针对的访谈。

2.2.4 数据统计

将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整理后计算出相关数据。

3 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省体育活动的开展逐年增长, 这主要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体育活动需求量的增加, 企业由于自身的发展加大对体育的资金的扶持力度, 据统计2009年我省普通本科的体育活动大概为48次, 2010年体育活动大概为52次, 2011年体育活动大概为62次, 2012年体育活动上升为67次。其中体育赞助的比例也在逐渐增长, 2009年有体育赞助的体育活动仅为体育活动中的41%, 2010年增加到50%, 2011年增加到59%, 2012年增加到62%。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 我省各个普通本科院校在增加举办各种体育活动的同时, 企业对体育的赞助也随着高校体育活动开展次数增加而增加。可见企业的赞助商对体育活动开展, 能够扩大本企业的知名度以及产品的市场开发, 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对某企业主电话访谈中可以一探究竟, 高校体育活动开展越频繁, 对企业的知名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看出, 企业对体育活动的支持和无企业对体育活动的支持的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也有很大差距。有体育赞助支持的体育活动一般开展规模较大, 参加人数较多, 奖励丰厚, 并且竞技性强, 尤其是校一级的活动受到赞助商的青睐。

从调查结果中, 可以看出山西省高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发展迅速, 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资金的影响会导致一些体育活动开展频率不高规模较小、开展的效果一般,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在对部分开展体育活动的主办方的访谈中得知, 在举办体育活动时, 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学校的支持力度以及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也会对体育的赞助产生很大的影响。

从表三中我们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对体育的赞助资金对体育活动开展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在举办体育活动时, 应该鼓励更多的学生多引进一些新颖的体育项目来吸引更多的赞助商来赞助体育活动的开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活动开展的与体育赞助在互动中相互发展, 相互促进。高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体育赞助的发展, 使企业的知名度得到一个快速的提升, 有利于提高赞助商的知名度, 并为企业的发展挖掘潜在的消费者群体,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与我省各院校各部门的联系, 企业的赞助为高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实物等支持, 使高校体育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提升体育活动的水平与档次,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

我省本科院校体育活动与企业对体育的赞助互动, 使我省的体育事业的发展正在稳步前进, 这样不仅有利于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更利于我省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快速升级。能够吸引一些新的体育项目的开展来更多的为人民服务。并在发展之际获得新力量, 呈现出体育这样强盛的生命力。

4.2 建议

目前, 我省高校体育活动与体育赞助的发展呈上升趋势, 但是在开展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与缺陷, 在此笔者提出一些建议, 希望对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院体育活动与体育赞助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开拓市场, 使本科院校的需求和赞助商的利益达到“共赢”。

企业最终都是以获得利益为目的的, 如果企业在我省本科院校的体育活动中不能够获利, 企业就会缺乏赞助的动力, 甚至会影响他们对体育的支持的力度, 因此, 我省的本科院校要从自身出发, 积极配合本院体育活动的赞助工作。在开展体育活动工作的同时, 在优先满足企业的条件的基础下, 在满足自身的利益。总之, 赞助活动目的使双方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实现双赢的结果, 从而激励企业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赞助。

2.树立“学校品牌”意识。

我省本科院校应该利用自身在本地区的社会中的知名度, 和公司及企业进行合作, 由企业冠名开展各种体育活动, 甚至可以赞助参加山西省大学生运动会的运动队、参与体育场馆建设等, 从而促进本地区本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3.政策扶持。

作者认为, 我省的各个本科学院应该成立专门的领导和监督小组, 把体育赞助工作抓紧落实, 对学院和企业在赞助方面的各项规定进行整理, 予以充实和提高, 使之更加完善和有效, 通过一些政策, 鼓励企业赞助学院体育活动, 通过体育赞助与体育活动的联系不断加深企业和学院的联系, 促进本学院体育事业的发展, 并进一步带动本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伟, 宗德宏.中国体育大赞助[J].体育博览, 1991 (6) .

[2]左道.体育与现代经营意识[J].体育博览, 1991 (6) .

[3]韩振勇.全国排球联赛赞助营销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 2003.

山西省普通高校 篇8

这是江西省高校新闻研究中心成立后召开的首次工作会议。会议要求,中心作为全省高校从事新闻宣传研究的专业机构,今后要加强研究,当好智库,紧密结合江西教育实际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创新教育新闻宣传、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推出一批有理论深度、有实践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加强全省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和提升工作水平,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打造江西教育升级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智力支持。

史蓉蓉对省高校新闻研究中心今后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她希望,省内各高校和中心聘请的专家委员们积极为中心出谋划策,踊跃参与、密切配合中心开展各项工作,为尽快打开工作局面提供有力支持,尽快形成工作合力。

山西省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篇9

1、学校按照户口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所划定的就近入学的学区范围及有关要求招收新生。

2、初中新生入学时,要将原小学的学生档案、户口及住房证上交该校审查,合格后学生凭盖有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学籍管理章和学校章的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到学校报到。

小学新生入学时,要将户口和住房证上交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合格后凭辖区教育行政部门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学校报道。

3、新生在规定时间报到后,即取得相应学校学籍。

4、非本学区的学生该校一律不予建立相应学校学籍。

5、新生自报到之日起,两周之内未到该校报到,学校可取消入学资格(特殊情况除外)。

6、学籍内容包括:加盖辖区教育局学籍章和相应中学学籍章的录取通知书,小学生毕业登记表,教育局统一制定的素质手册。

转学

1、学生因家庭搬迁等情况要求(在市内)转学的,学生本人及家长可持变动后的户口及住房证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校长及有关负责人签字批准后,学校可办理转入、转出手续。

2、特殊情况的学生由学生本人及家长提出申请后,由校长批准并且上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转出转入。

3、其它情况一律不予转学。

4、毕业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允许转学。

借读

1、符合借读条件的学生。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安排和特殊情况的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现有情况,经校长批准后,方可在该校借读,借读学生按上级规定收取借读费。

2、对于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按有关政策办理。

3、借读学生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回户口所在地参加毕业考试的学生,经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校长批准后可在该校参加毕业考试。

山西省普通高校 篇10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陕西省目前共有专科以上学校85所, 本研究内容为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 7所军事院校由于管理方式不同, 故被排除在研究对象以外;在剩下的78所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 查阅大学生经商方面的核心期刊杂志和硕博论文等文献资料, 一方面, 对目前研究现状有个整体的认识, 找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为设计调查问卷提供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在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 本研究设计出2套调查问卷, 1) 在校有经商经历的大学生对于经商的看法;2) 有关专家对此问题的看法。第1套是大学生在校经商发放正式学生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12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91.2%。问卷内容包括:经商时间、经商目的、父母是否支持、目前或曾经经商的方式、经商的成本来源、经商过程中最大的优势、利用什么时间经商、在经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否要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等。

(3)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3.0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大学生在校经商时间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 有756人的经商时间少于一年的, 占82.89%;经商时间为一到两年的有132人, 占14.48%;没有人经商持续两年到三年;只有24人经商超过三年, 占2.63%。

2. 大学生经商的目的

有44.74%的学生为了赚钱从事经商活动;21.6%的学生则希望通过经商广交朋友;21.6%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经商;另有12.6%的学生出于其他目的。

3. 父母是否支持

48.68%有经商经历的学生家长支持子女经商, 15.79%的家长持反对意见, 而35.53%的家长对此并不知情。

4. 经商的成本来源

48.68%是无成本经商, 17.11%是在家人的帮助下进行的经商的, 26.32%的人选择与他人合伙, 7.89%的人寻求别的来源。

5. 经商过程中的最大优势

51.32%的人认为自己大胆自信, 活波开朗;5.26%的人认为自己有出众的仪表;18.42%的人兴趣广泛, 知识渊博;10.53%的人认为自己具有某项特长;14.47%是由于别的原因。

6. 与专业的关系

5.26%认为经商方式与专业非常有关, 21.05%的人认为有关, 40.79%的人觉得关系不大, 18.42%的人认为无关, 14.47%的人一点关系也没有。

7. 经商时间

22.68%选择在周末做, 11.84%会在类似五一长假的时候做, 18.42%的人会选择寒暑假, 46.05%会选择在任意时间做。

8. 经商活动与上课时间冲突时的选择

没有大学生选择故意逃课经商, 32.9%的人有选择的逃课, 32.42%选择两者兼顾, 27.63%的人会放弃活动, 5.26%的人还有其他的选择。

9. 在经商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15.79%的人觉得在经商活动会遇到的困难是认为不足, 18.42%的人认为是资金不足, 44.73%的人认为是经验不足, 18.42%的人怕上当受骗, 2.63%的人还有一些其他的顾虑。

10. 在经商活动中遇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89.47%的人遇到问题会积极想办法解决, 6.58%的人会选择忍气吞声, 自认倒霉, 没有回想着反正不干了, 找机会报复, 然后走人, 2.95%的人会不知所措。

11. 是否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经商指导机构

22.37%的人觉得学校非常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经商指导机构, 48.68%的人觉得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经商指导机构, 15.79%的人觉得无所谓, 11.84%的人觉得没必要, 1.32%的人觉得非常没必要。

12. 经商月收入

57.89%的人经商月收入在300元以下, 28.95%的人经商月收入在300—500元, 9.21%的人经商月收入在500-800元, 2.95%的人经商月收入在800元以上。

13.经商收入主要用在何处

61.84%的人会把经商收入作为生活费, 减轻家里负担, 25%的人会作为额外的零用钱, 6.58%的人会选择交往朋友 (包括恋爱) , 6.58%的人会用作他用。 (见表2-13)

14. 经商过程中的收获

7.89%的人觉得经商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消费水平提高, 52.63%的人觉得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 78.94%的人认为自己对社会的了解加深了许多, 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59.21%的人会更大胆地与他人交流。

三、讨论

1. 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及氛围

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 我国经济也有一定困难, 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 学生就业压力较大, 需要大学生们自主就业, 专家们认为大学生经商也算就业, 国家为自主就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条件。大学生毕业后经商也是自主就业的一种形式, 多数学生家长也支持孩子从事一定的经商活动, 认为在校有一定的经商经历也没有坏处。以上社会个方面的因素促进了大学生“人人经商”环境的形成。

2. 大学生在经商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

大学生从事经商的时间短, 大多数人经商时间不到一年;经商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它需要较长时间的经验和能力的积累, 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经商时间太短使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商业规律, 达不到很好地效果。经商目的不明确, 近半数的学生为了赚钱而经商。大学生在校经商主要目的是获得直接经验, 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 大学生经商目的本末倒置, 是大学生对在校经商的最大误区。经验不足是学生在经商活动会遇到的最大困难, 其次为资金短缺。近半数的人为无成本经营, 近半数的学生在任意时间经营, 近6成的大学生经商月收入在300元以下。大学生在校经商的效率低下, 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指导。

3. 大学生在经商过程中的有利因素

在经商过程中, 学生认为大胆自信活泼开朗是最大的优势, 与专业课无太大的关系, 多数学生能够较好的处理好经商实践和学习的关系, 多数大学生的经商收入作为生活费减轻家里负担, 多数人认为在校经商对社会的了解加深了许多, 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生活更加充实, 能更大胆地与他人交流, 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及各方面的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1. 我省大学生经商还处于自发阶段, 还未形成规模, 多数学校还未重视此问题。

2. 大学生目前就业较为困难, 自主就业为国家提倡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毕业经商也是自主就业的一部分。

3. 家庭贫困和就业压力大是多数大学生走上经商道路的主要原因。

4. 学校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经商指导机构, 指导大学生关于商业方面的知识。

5. 学校应适当解决大学生经商的资金问题, 发放小额无息贷款。

6. 大学生应结合自己的经济基础选择适合的经商方式。

7. 大学生应以学习为主, 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 结合所学专业, 转变自己的思想, 提高自身社会实践能力, 应该正视经商现象, 淡化利益观念, 以在经商过程中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8. 大学生应多与家长沟通, 争取得到家长的, 获得更多的支持。

9. 学生工作者在学生管理过程中, 应正视大学生的经商现象, 把大学生经商作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 进行有效的管理, 对大学生经商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为大学生毕业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摘要:大学生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社会群体, 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大学生教育问题不容乐观, 大学生群体的经商行为比较频繁, 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因此, 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的在校经商方面研究。目前关于大学生在校经商的研究还很少。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在校经商现状和发展方向的调查研究, 为大学生在校经商提供思路, 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和就业。

上一篇:红线下一篇:化工制药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