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名著七篇

2024-08-08

中国史学名著 篇1

一、尚古斥洋的治史精神

在《中国史学名著》中,钱穆是一位非常崇尚古人的学者,特别是古人的思想。他认为古人的思想经历的时间长,而且后人又不断去更新它,因此中国古人的观念是很伟大的。在讲到中国古人思想的源头时,他不主张只从老子、孔子讲起,他认为至 少要追溯 到西周,从周公、召公讲起,其实也就是把中国古人思想的源头又追溯到了更古的时候,大概要早几百年,这样中国古人思想的历史就更源远流长了,我们后人更有必要去向古人学习。所以在看待古人方面,钱穆认为后一代的年轻人要懂得向前人学 习,不要以为 自己是站 在前人的 肩膀上,就可以把自己 看得比前 人要高,看得比前 人重要。为此,钱穆提出“前人所创造的,后人应奉为常识”。此外,他还要求后人不要随便去批评古人。

钱穆在崇尚古人的同时,也在排斥西洋的史学。在中国史学与西洋史学之间,钱穆认为中国的学问有中国的一套,西洋也有西洋的来历,而且中国的要比西洋的先进,所以他以为在治史时不能只想一意地去学西洋,假如“都尽想望西洋的新史学,而忽视了中国的旧历史,那么中国的历史亡了,中国的史学又在何处栽根!”从这里看出钱穆是站在中国历史长远发展的高度,担忧中国史学的根基和发展。他痛心的是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丢掉自己的历史根基。为此他提出:“我们将来所需要的新史学,应该在这些地方,对国家,对民族,对整个文化传统,要有一个宽大的胸襟,要有一番恳挚的感情。”钱穆崇尚古人不单单是中国古人思想之伟大在深深影响着他,更为甚是他对古人传统思想传承的担忧和那一份责任;他排斥西洋史学也不是盲目的,而是要扭转年青一代对中国古人传统思想的看法,重新确立中国历史原有的地位。这些无不体现了钱穆的良苦用心,也表现出他尚古斥洋治史精神的思想。

二、体现辩证思想的治史精神

在钱穆的治史方法中,不少都体现了辩证思想。在辨析史料时,他认为史料中有许多真伪是要辨的,但辨伪不能过分。因为辨伪工夫中寓有甚深义理,不能轻易妄肆疑辨。其实也就是要在治史辨伪时把握一个“度”,如果“度”不注意,就会从一个死角走到另外一个死角,许多原本说不通的就更加 说不通了。把 握住“度”这一点,钱穆在谈到论史的时候,也提出了应需要注意的地方。他说在批评古人的时候,要有新的意见,但不能一味抹杀古人的历史,比如五四运动以来的信口批评,“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等,就是一棒子打死人或是一味的崇尚西方国家。此外,钱穆还提出做学问要上升到整个的大的文化传统和国家社会,不能太单调,把自己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和领域。这从中体现了钱穆是从一个大整体和大范围的角度来看待学问的,也体现了他治学的严谨和科学的态度,充分说明了他那体现辩证思维的治学思想。

三、以“人”为中心的治史精神

钱穆在文中所惯用的治史方法中,不少地方都提到了要注重强调“人”。“人”一指的是书中的人,也就是史书中之人;二指的是书后的人,也就是书的作 者。在谈到史书的体裁时,钱老说,中国历史有三种体裁,一是记事的,二是记年代的,三是记人的,而历史应该以人物为中心,他认为历史上一切动力发生在人,人是历史的中心、历史的主流,没有人怎么会有历史?历史记载 的是人事,人的事应以人为主,事为副,事情只是由人所表演出来的。而且他认为以人为中心是东西方学术上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为什么钱老如此注重人物,特别是注重书背后的人?在马端临的《文 献通考》的序 中有这么一句话:文,典籍也;献,贤者也。钱老认为“文”,指的是书本,“献”指的是人物,也就是识大者的贤人。对于书本和贤人,钱老认为如果只看重书本,不能看重贤人,那就是读死书,死读书,但如果你得到贤人的指点,就会明白这书本中精深的含义。所以钱老得出:做学问,书本固然重要,人物也不例外,而且人物或许比书本更重要的治学方法。

钱穆的治史思想虽然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形成的,但从今天看来,还是有值得学习的一面。现今我们要发扬自己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还需不断向古人学习,前人有许多优秀的方法还须我们进一步学习继承。

摘要:读了钱穆的《中国史学名著》后,深深体会他的治学思想。这些治学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尚古斥洋的治史思想;具有辩证思想的治史方法;以人为中心的治史思想。

中国史学名著 篇2

一、戴乃迭翻译的《红楼梦》

从上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 戴乃迭与杨宪益合译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戴乃迭夫妇的《红楼梦》译本与闵福德、霍克斯合译译本是迄今为止发行量最大、最具权威和最具影响力的两个英文全译本。所不同的是:闵福德、霍克斯合译译本多采用了意译, 在翻译过程中对《红楼梦》原文有不少语言加工, 所以尽管它成功反映了原著的故事全貌, 但在很多细节处偏向于西方人的文化理解和口味;戴乃迭夫妇合译译本则更多采用了难度较大的直译, 既最大限度忠实原文, 又让英文读者在品阅时可以深入理解和细细回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戴乃迭的丈夫杨宪益历来强调翻译过程中忠实原文的重要性, 并将其放在翻译工作上的第一位。对此, 戴乃迭高度同意和赞赏。他们在翻译《红楼梦》时就按照这一原则严格开展工作。因而在戴乃迭夫妇的《红楼梦》英译版中, 几乎到处都是对原文不做变动的直译。当然, 这种翻译方式在中外文化固有差异面前难免碰到无法直译出来的“文化空白”障碍, 每当这时, 戴乃迭就会采用注释方式为读者加以说明。例如在《红楼梦》的开篇处, 曹雪芹在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时, 提到青埂峰下被扔弃的一块石头, 在此, 汉语中的青埂峰与情根峰谐音。这一中文的语意双关埋下了全书故事情节展开的伏笔, 为情种贾宝玉的故事做好了铺垫, 为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写下了序言。如果直接把青埂峰翻译成英文, 英文读者势必无法知晓和理解这一取名的缘由。戴乃迭在翻译这三个字时就很好地注意了这一语意双关处所造成的“文化空白”。在译注中, 戴乃迭向读者交代了青埂峰的取名缘由, 意为“爱之根基”, 有效增进了英文读者对《红楼梦》原著内涵的理解。再比如贾母到清虚观看戏一幕, 贾母问贾珍第三出戏演什么, 贾珍回答演的是《南柯梦》, 听完后贾母便不再言语了。这一幕如果直译, 很难让英文读者理解此时贾母的心境。戴乃迭用注释向读者解释道:《南柯梦》是为悲剧, 与贾母兴致勃勃来看戏时的心境不相适应。此处足见戴乃迭对中国文化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二、戴乃迭翻译的《儒林外史》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长达30余万字, 深刻揭露了中国传统文化至封建社会末期的衰落, 考察了中国文人在明清时期的生存困境与科举制弊端。对这部中国历史文化名著的英译, 困难之大可以想象。尽管吴敬梓是用白话, 而非传统文言将此著完成, 但书中大量诸如“拔贡”、“生员”、“榜眼”等古代中文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使用极少, 甚至连不少中国人都可能读不懂, 要翻译成英文足以考验译者的中英文化功底与翻译素养。

例如《儒林外史》中王冕第一次见到尚未成为九五之尊的朱元璋时, 就称朱元璋有“龙凤之表”。对这一段的翻译, 如果译者不知“龙凤”在中国封建文化中的喻意, 就很可能直译成人的外貌长得像龙凤, 而将“龙凤”视为两种简单的虚拟动物。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戴乃迭自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她将此句译成“在王冕眼中的朱元璋有当皇帝的命相”, 完全忠实了原文的意思, 不致让英文读者曲解。再比如《儒林外史》中的关键词“功名”, 蕴含了深厚的中国封建文化背景和封建社会中后期中国文人特殊的追求, 它与西方语境下的资产阶级在商业社会所取得的、仅用金钱表征的“功名”有明显区别, 多指文人中举当官、光宗耀祖后精神上的满足, 所以王冕会说“功名富贵乃身外之物”。戴乃迭在翻译这一关键词时非常小心谨慎, 她没有仅用一个英文单词去简单翻译“功名”, 而是根据上下文的不同语境将“功名”拆分翻译, 有时译为成功, 有时译为成就, 有时译为名望, 有时也译为名声, 很多时候还用两到三个单词并列译释“功名”, 足见戴乃迭翻译的针对性和严谨性[2]376。

三、戴乃迭翻译的《鲁迅选集》

作为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在文化战线上的主将, 鲁迅以改变国民精神为初衷撰写了总计600余万字的小说、杂文、散文、评论等, 对中国近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鲁迅的著作都以白话文写成, 但多具有深刻的社会寓意, 展现了鲁迅独特的语言风格。所以, 对鲁迅作品的英译绝非易事, 不仅需要译者对鲁迅作品的语言、内容精髓有较丰富的理解, 还需要对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社会状况与性质有着与中国爱国进步文人几乎一致的认识。应该说, 通过戴乃迭对《鲁迅选集》的翻译可以看出, 她近乎完美地达到了这两项要求。

例如全文不到三千字的短篇小说《孔乙己》, 鲁迅的原文将孔乙己穷酸、迂腐, 但又诚恳、善良的个性刻画得细致入微、入木三分, 充分鞭挞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和封建教育制度的腐朽。戴乃迭的译文也同样做到了这一点, 译文震撼了每一位英文读者的心灵, 在国际社会引起了人们对中国封建科举制度的广泛关注。在耳熟能详的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这一部分中, 一个“排”字让无数中国读者看到了既穷困又不愿拖欠酒钱的孔乙己形象, 令人印象深刻。戴乃迭深知此字在全文以及在中国读者心目当中的重要地位, 因此对这个字的翻译, 戴乃迭字斟句酌, 她没有用英文中的“放”、“扔”、“置”等从直译层面上已足以表达“排”字动作的词语, 而是用“平放着”、“平躺着”这样的词来表达孔乙己掏钱、数钱时的缓慢动作与特殊心情, 将中文语境下“排”字的动作与心境的融合准确恰当地翻译成了英文, 方便了英文读者获悉该字背后的精妙之处。再如“多乎哉?不多也”一句, 原文惟妙惟肖地用此句刻画了孔乙己被旧制毒害的酸腐文人形象。戴乃迭从近十万英语单词中选用了一个与之意义最为贴切的古代英语用词, 从而将翻译的“神”与“形”都契合“信”的要求。

四、戴乃迭翻译的《边城》

《边城》的原作者沈从文自幼在湘西长大, 所以包括《边城》在内的绝大多数沈从文作品都是以湘西为创作背景的, 反映了中国“文化大革命”前后一段特殊历史时期下某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乡土文学作家的代表人物, 沈从文作品的艺术性独具风味, 作品语言多有俗话俚语, 给读者一种入乡随俗、乡土气息浓厚的文学美感。戴乃迭在翻译《边城》时, 深感对此作的翻译并不比任何一部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翻译容易, 而且还要对原著的乡土文学美感加以特别的审视、构思, 以再现原作美感丰姿, 而戴乃迭迎难而上, 对《边城》的翻译再一次让中外读者称绝。

例如原文中对象征湘西当地男子勇敢的“豹子”与象征美好的“锦鸡”都加有大量俚语形容词进行描述, 甚至还有一些生僻的象声词。戴乃迭在翻译时避轻就重, 在保留原文意象基础上采取意译的形式, 直接点明俚语的含义, 而对根本无法翻译的暗喻型俚语合理舍弃。这样做既保证了忠实原文, 又言辞简洁、语意明了, 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向英文读者展现了中国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3]55。

总而言之, 戴乃迭以对中文的推敲、揣摩, 对母语英文游刃有余的自如运用, 将质朴译质朴、将绚烂译绚烂, 在对中国名著的英译方面取得了令人无比惊叹的成就, 向后辈翻译工作者们完美诠释了做好一名翻译的要义与精义。

参考文献

[1]王寿兰.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2]陈福糠.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学经典名著 篇3

《格林童话》

作者:(德)雅可布·格林、威廉·格林

简介:《格林童话》是由200多个童话故事组成的故事集,其中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有《白雪公主》《小红帽》《睡美人》《青蛙王子》等。

特点:

A、充满诗意浪漫的想象,比如月亮可以剪成小块,睡美人一睡就是一百年……

B、赞美勇敢、善良和机智,《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就是最著名的例子。

C、故事充满了冒险、神秘和梦幻,比如充满危险的黑森林,风光绮丽的城堡……

《安徒生童话》

作者:(丹麦)安徒生

简介:安徒生,丹麦作家、诗人,因精彩的童话故事而世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其创作的童话被称为“安徒生童话”。

特点:

A、安徒生笔下的人物多优雅、浪漫、多情善感,充满古典诗意美,如《丑小鸭》中丑小鸭变成天鹅后的心理描写。

B、描写充满了生气。如《海的女儿》中描写海底宫殿的时候,用“扇贝随着海水的流动一开一合”等语言给读者描绘了一个“活”的、灵性的海底世界。

C、追求真善美,充满着对弱小者的同情,对强暴者的抨击。无论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是《海的女儿》,都使读者在“美好”而悲壮的死亡面前认识了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舒克贝塔历险记》

作者:郑渊洁

内容:小老鼠舒克为逃避坏名声而离家出走,开着直升飞机在蓝天飞行,碰到不计其数的离奇事情;小老鼠贝塔决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操纵坦克在大地上驰骋,出生入死。而两只小老鼠的相遇,又使很多有趣、感人的故事发生。

特点:

A、小老鼠的形象亲切生动,故事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能让小读者觉得很亲切。

B、想象力非常丰富,故事情节离奇有趣,比如贝塔的坦克既能上天又能潜水。

C、故事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向小读者传递了勇敢、善良、真诚等优秀品质。

编辑姐姐:除了这三部童话以外,我还要给你们提供一个经典童话的书单,你们可以找来好好读一读!

乔乔木、可乐王:耶!

经典童话书单

国外经典童话

《豪夫童话》 (德)威廉·豪夫

《王尔德童话》 (英)奥斯卡·王尔德

《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间故事)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德)于尔克·舒比格

《小王子》 (法)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长袜子皮皮》 (瑞典)阿斯特丽德·林格伦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 (英)帕·林·特拉芙斯

《狐狸的窗户》 (日)安房直子

《夏洛的网》 (美)E·B·怀特

《木偶奇遇记》 (意)卡洛·科洛迪

《绿野仙踪》 (美)弗兰克·鲍姆

《爱丽丝漫游奇遇记》 (英)刘易斯·卡罗尔

国内经典童话

《稻草人》(叶圣陶)

《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

《神笔马良》(洪汛涛)

《阿笨猫》(赵冰波)

《刁狐狸和傻狐狸》(金近)

《野葡萄》(葛翠琳)

《小布头奇遇记》(孙幼军)

《霹雳贝贝》(张之路)

《蓝皮鼠和大脸猫》(葛冰)

《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严文井)

《鼹鼠的月亮河》(王一梅)

《凝固》(白冰)

《毒蜘蛛之死》(冰波)

《草房子》(曹文轩)

《一只想飞的猫》(陈伯吹)

编辑姐姐:读经典童话,长快乐和智慧!不过,要想建造童话王国,还要进入最关键的第三站写美丽童话!

20世纪中国史学名著目录 篇4

夏曾佑1865-1924《中国古代史》(《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孟森1868-1937《明清史论著集刊正续编》

梁启超1873-1929《中国历史研究法》《清代学术概论》 王国维1877-1927《观堂集林》

陈垣1880-1971《明季滇黔佛教考》

岑仲勉1886-1961《隋唐史》

金毓黻1887-1962

李大钊1889-1927

胡适1891-1962

郭沫若1892-1978

顾颉刚1893-1980

范文谰1893-1969

钱穆1895-1990

傅斯年1896-1950

李济1896-1979

翦伯赞1898-1968

周谷城1898-1996

吕振羽1900-1980

向达1900-1966

侯外庐1903-1987

韩儒林1903-1983

尚钺1902-1982

齐思和1900-1980

邓广铭1907-1998

吴晗1909-1969

白寿彝1909-2000

邵循正1909-1973

夏鼐1910-1985

谭其骧1911-1992

唐长孺1911-1994

陈梦家1911-1966

中国名著《活着》 篇5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经典文本,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力作。小说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长经历和心灵历程。作品的结构来自于对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记忆中的时间的感受,叙述者天马行空地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个时间维度里自由穿行,将忆记的碎片穿插、结集、拼嵌完整。

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在后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现实主义为标榜的中国主流文学评论,对《活着》给予了尖锐的批判。例如:认为作者将主人公福贵最终的活着类比为一种类似牲畜一般的生存,并予以唾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尤其是当海外市场对《活着》给予了高度的评论评价后,有关《活着》的另外一些见解渐渐出现。例如:《活着》是繁华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福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个与福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另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

事实上,后一种可能是非常大的,因为余华在冰冷中叙述残酷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这样就会有一个结局: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了印象。因为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

实际上,这又暗示了中国文学的另外一个事实:以现实主义做口号的现实主义其实是最不敢面对现实的。比如:本质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活着》的伟大感可能恰恰源于这里。

也正因为如此,《活着》就明确了一个内容,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但是,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作者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本书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1998年),台湾《中国时报》10本好书奖)(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书奖(1994年),第三届世界华文“冰心文学奖”(2002)年。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与《许三观卖血记》一起,入选中国面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由张艺谋导演改编的同名电影,曾获1994年法国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

作者余华自己是这样说的:1992年春节后,我在北京一间只有八平米的平房里开始写作《活着》,秋天的时候在上海华东师大招待所的一个房间里修改定稿。最初的时候我是用旁观者的角度来写作福贵的一生,可是困难重重,我的写作难以为继;有一天我突然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出发,让福贵出来讲述自己的生活,于是奇迹出现了,同样的构思,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写作时无法前进,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作后竟然没有任何阻挡,我十分顺利地写完了《活着》。他又写道:“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这部作品是文学爱好者的收藏极品!余华让我们见到了什么是最惊心动魄的叙述。“活着”,不管是屈辱还是风光;“活着”,不管是甜蜜还是酸楚;“活着”,不管愿不愿意,喜不喜欢,都得活着……

余华,浙江海盐人,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因父母为医生关系,余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余华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余华在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叶兆言和苏童等人齐名。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和日文等在国外出版。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2年)。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和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他也写了不少散文与文学音乐评论。

小说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活着》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余华在本书的英文版的《序言》里写道:我在1993年中文版的自序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作家的写作往往是从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转瞬即逝的记忆、一句随便的谈话、一段散落在报纸夹缝中的消息开始的,这些水珠般微小的细节有时候会勾起漫长的命运和波澜壮阔的场景。《活着》的写作也不例外,一首美国的民歌,寥寥数行的表达,成长了福贵动的和苦难的一生,也是平静和快乐的一生。

中国文化名著导读 篇6

药学专业 77-1K 药学五班 10101502 陈凯

品味儒家文化 感悟人生真谛

摘要 春秋战国,天下纷争,百家争鸣,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激撞的年代。儒家诞生在这个年代,它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君子。儒家学说“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主张明人伦,倡教化,以高扬人的价值理性为其理论特征。在儒家学者看来,具有道德属性,能够享受道德的生活,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儒家这种重视人伦道德的理论趣向,不仅显现了自身的思想个性,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大传统。这种传统延绵不绝,潜移默化,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并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辨荣辱,立诚信,崇礼仪,建设新道德,提供宝贵的文化思想资源。因此,品味儒家的文化,可以学习儒家的君子思想,感悟出人生的真谛。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品读 道德 人生真谛

儒家重视仁、义,那么,何谓仁、义呢?在儒家学者中,以孔子对仁的论释最为精当和权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孔子之后,儒家学者从具体层面对仁的论释很多。程颐的弟子曾请教对仁的理解,程颐说:“此在诸公自思之,将圣贤所言仁处类聚观之,体认出来。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也。’后人遂以爱为仁。爱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既曰仁之端,则不可便谓之仁。退之曰:‘博爱之谓仁,非也。仁者固博爱,然便以博爱为仁,则不可。”(《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程颐指出孟子、韩愈释仁的片面,告诫弟子们对仁的意蕴的理解不要局限于恻隐之心或者博爱等具体层面,但他自己并未对仁的定义作出更好的说明。程颢论及仁时,则回到了孔子的诠释:“仁至难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欲令如是观仁,可以得仁之体。”(《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在程颢看来,孔子关于仁的论释是最好的论释,只有根据孔子的论释理解仁,才能把握仁的本质。如我们最常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将心比心,肯定别人与自己是平等互动的,才会出现真正的尊重,就像康德所说“不能只以别人为手段,而不同时也以别人为目的。”这种人为主义,不但是普世价值,并且指出了人生的康庄大道。“仁”字有三义,皆与“人”有关。孔子正是以“仁”来照明: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①对于我们,如果能始终保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就能很好的处理与他人的交往,更好的在社会上生活。

义与仁相联。孔子曾将重义还是重利视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根据。据《论语》记载,子路曾请教孔子;“君子尚勇乎?”孔子回答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孔子理解的义既是一种人的内在德性,又是评断人的行为的原则。人要通过正心、诚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每个人心中都要以“仁爱”为本,以“仁义礼智信”为念,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义与利,理与欲的关系。在儒家看来,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他身上所反映的精神价值,精神上的需求应高于物质需求。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这其中体现的就是一种重义轻财的态度,是在贫乏的物质生活中寻求精神富足的心态,强调道德上的幸福感。因此儒家教导人们不为外物所纠缠,身体就轻松愉快;人轻松愉快了,心灵才能得到滋养,才能坚守自己坚贞不变的操守肱②。在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不能以损害仁义为代价的谋求利益,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很多黑心商贩不顾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就只为了谋求不正当的利益,这是道德的滑坡,还是良心的缺失呢?因此,我们要大力宣传儒家的这种思想,让社会的道德处在一个良性循环中,为建设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想在今天继承儒家思想最大的意义就应是对社会道德作出的贡献。现在各国都面临着社会腐化堕落的问题,中国社会一样在受着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侵蚀,而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种弊病是起源于西方社会的,原因就在于西方社会没有中国那样的道德体系,是儒家思想唤起了大多数人的良知来自觉抵制着贪婪的物欲。“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的一句话帮我们划清了两者的界线,中国人赞美君子,鄙视小人,而我想在西方社会则没有这样的爱憎分明,没有那么多人在追求着个人修养的完美,也就是中国经西方有一个更高的道德标准。社会的道德标准的高低对这个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广播、电视中经常宣扬好人好事,如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事迹,而上溯几十年,建国之初的民风要淳朴得多,不需要天天大力宣传好人好事来教育人们;看今天,连搀扶老人过马路也成了广而告之天天播,如果社会的道德标准提高了,那么助人为乐、敬老爱幼等好事也随处可见,不会再被人们看成是多了不起、多稀罕的事了。再上溯两个五百年,去聆听一下孔子的教诲:“刚、毅、木、讷近仁”,意思是刚强、果断、朴实、谨慎接近于仁; “见义不为,无勇也”,意思是见到合乎义的事不做,是没有勇; “君子忧道不忧贫”,意思是君子忧患没有接近正道而不忧患贫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以正直回报怨恨.以恩德回报恩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通过正己而正他人,自己通达而使他人通达„„原来孔子早已为我们制定好了一个很高的道德标准,只是经过了时间的磨蚀和物欲的侵蚀,在现代人心中已经所剩无几了。我们中国人向来以是伟大的华夏民族的一员而骄傲,以礼仪之邦而自居,但在某些方面我们已经输给了日本民族,他们不仅把儒家思想运用于经济中超过了地大物博的我们。而且也把儒家思想中的团体精神贯彻到了全民族中,体现出了可畏的凝聚力。在广岛开亚运会时,几千观众退场后在看台下竟没留下一张废纸,世界为之震动。难道我们还不该觉醒吗.如果不是当年孔子让我们“死记硬背”下来了些道德修养,今天的社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蒙昧的局面,把我们丢掉的儒家思想的精华再捡起来吧,让我们能重新成为名符其实的礼仪之邦。因此,加强儒家优秀文化的宣传教育,不仅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自身,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奇葩。我们要保护和继承优秀的儒家文化,学习其中有益的部分,增进对儒家文化的了解,思考其中的意义,学会该如何做人,该如何做事,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的君子,这或许是儒家文化真正要教会我们的。

中国名著史记学习心得 篇7

寒假,我看了《史记》这本书,这本书让我感受很深。

这本书的作者是司马迁,它用一个个故事,讲述了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刘邦建立很汉王朝的五百年间,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变化。其中让我感受很深的是田忌_的故事了这个故事讲了田忌和齐王一起_,马按奔跑速度分为上中下三等,由于齐王的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都失败了,但是他的好朋友孙膑说,我有办法让你取胜。孙膑先让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输了第一场,接着又让田忌用自己的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第二场赢了,最后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赢了第三场。田忌二比一赢了齐王。同样的马,只要改变出马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从而体现出孙膑的聪明,机智。还有完璧归赵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赵王得到一块和氏璧,秦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这块璧,赵王担心有诈,就派足智多谋的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秦国交涉,到了秦国后,蔺相如知道秦王是假意用城换璧,就冒着生命危险,把璧骗到自己手里,并偷偷让人把璧送回赵国。从这个故事,我又感受到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临危不惧的品质。

通过看这本书,我了解到了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文化,增长了我的智慧,我也被司马迁这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呕心沥血写出《史记》这本书的精神所感动。

上一篇:功能及特点下一篇:留住最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