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四块糖三篇

2024-06-15

陶行知的四块糖 篇1

例如, 学生之间打骂吵架, 是任何老师包括校内工作人员都遇见过、调解过或处理过的德育事件。然而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德育理念和方法, 有的老师处理方法是叫人去通知班主任来, 有的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当场对两人一起严厉处罚, 也有的老师不问缘由一味偏袒自己班里的学生, 还有些老师对学生的打闹视而不见, 不闻不问。事件处理的效果也相差很大, 有的是学生继续打, 不理老师;有的是暂时停止, 老师走后继续闹;有的是表面停了, 心里不服;有的是老师在与不在时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变得虚伪;有的则心悦诚服, 改过上进。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教育家陶行知是如何处理学生打架事件, 是如何进行德育的。

“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 当即斥责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放学后, 陶行知回到校长室, 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 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送给他, 并说:‘这是奖给你的, 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 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随之, 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 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 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 你立即就住手了, 说明你很尊重我, 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 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王友手里, 说:‘我调查过了, 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 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 欺负女生;你砸他们, 说明你很正直善良, 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 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 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 我砸的不是坏人, 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 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 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 我再奖给你一块糖, 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 我的糖完了, 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说完, 就走出了校长室。”[3]

从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 陶行知取得了对王友影响深远的德育效果, 对王友同学的品德成长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们来看看, 陶行知先生何以能取得如此良好的德育效果。

首先, 陶行知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他总是用心去感化每一个人。他是学生公认的好老师、好校长, 学生愿意听他的话。陶行知的教育对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权威性和易于接受性。但威信不是天生的, 是在真诚的教育生活中点滴积累起来的。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品德的发展具有导向功能, 作好德育工作, 增强德育实效, 关键是要有一支过得硬的德育工作队伍。要重视德育工作者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要加强对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 使他们具有为学生所信服的道德素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其次, 陶行知具有渊博的知识, 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他是留洋博士, 是教育家, 懂得在恰当的时机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恰当的教育。许多教师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 往往缺乏、淡漠或意识不到德育的使命和责任, 而只专注于学科知识的传授, 将德育的责任推给学校的领导、班主任。这都是对德育工作认识不清, 缺少理论素养的表现。

再次, 我们具体看陶行知的四块糖所表现的高超的德育智慧。一见面, 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送给王友, 是因为他按时来到这里而奖他。这让准备挨训的王友惊疑不已, 软化了王友可能的抵制心情, 轻松了王友紧张的心态, 拉近了双方的感情, 使德育易于接受。人的道德行为是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的, 只有道德情感的参与才能使学生对具体的道德行为产生喜好或厌恶等心理倾向, 激起学生的真情实感, 唤起他们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并将其个人内心道德活动的认知、动机、目的等转化为与道德规范、社会要求相统一的情感体验, 才能发展提高道德水平。所以, 德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以心灵去感受心灵, 是否能以情感赢得情感。缺乏情感沟通, 或者说缺乏积极的情感沟通是当前德育低效的症结所在。陶行知第一步就在和善气氛中用真诚的谈话, 靠融洽的感情进行情感德育。他同时为自己的迟到道歉, 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事实真相来说明道理, 启发王友自觉认识问题, 自觉履行道德规范。

王友还在惊疑之中时, 陶行知又掏出第二块糖放到他手里, 说这是“你很尊重我”而“奖你”的, 使王友“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这么做是启发王友要坚持基本的道德准则:做人要互相尊重。道德的核心就是尊重别人, 能真正做到尊重别人的, 其道德水平一定高。陶行知的德育符合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当陶行知看到王友用泥块砸别人时, 当即斥责他, 这是对他提出严格要求;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没有当场处罚他, 这是充分尊重学生, 不使他过于丢脸。我们现在的许多老师进行德育时, 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耐心, 看到学生犯错时性情火爆, 抓来就处罚甚至体罚。这是把学生当物来管, 没把学生当人来看, 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 没有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 因而效果不佳。

陶行知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 是奖励他的“正直善良”和“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奖的依据是“调查过了”。解决问题进行德育的第一个条件是要实事求是, 不武断下结论, 让学生心悦诚服。陶行知通过肯定王友的优点, 运用疏导的办法来启发诱导王友自我反省认识错误。陶行知没有说一句道德说教的话, 没有说你应该怎么做, 只对王友同学的问题作出适当点评, 激发他的内心体验, 就起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这说明, 只有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尊重学生的道德需要和选择, 激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内化, 才能使道德真正成为学生内在自律的行为规范, 才能使学生在认同的情况下自觉实现道德行为的转变。

陶行知通过第四块糖充分肯定了王友的认错改错的态度和行为, 鼓励他有错就改。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贵在知错能改。陶行知对王友的认错及时给予正强化, 让学生有个明确的方向。现在, 有的老师往往是学生犯错时急, 做好了或改正了却认为是应该的, 是正常的, 不予理会, 甚至视而不见, 久而久之, 道德要求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必然下降, 导致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典型的观点:“只要不犯法和成绩好, 其他都无所谓”, 缺乏高尚道德的理想和追求。特别要注意的是陶行知一直使用的是“奖”字, 而不是“罚”字, 是充分运用发扬积极因素来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是以表扬为主, 以批评为辅的德育方法。另外, 陶行知的谈话时机把握得很好, 叫王友放学后到校长室, 让他有个反省的时间, 而又没有延迟太久, 体现了德育的适时性和及时性。只要达到德育目的, 起到德育效果, 谈话就适可而止, 陶行知德育前后两三分钟就结束了谈话, 决不罗唆。过度的罗唆会让学生反感, 减弱德育效果。我们许多老师给学生做思想工作是翻来覆去, 不厌其烦, 就连旁观者都听腻了, 这样的德育能起多大的实际效果, 是可想而知的。

参考文献

[1][2]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359, 215.

陶行先生的四块糖果 篇2

一、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

对于正上初中的学生来说,这一时期正好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生理上,他们的身体正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开始有了羞涩感,有了对外界事物的好奇感,有了对自身的强烈的审美感。他们开始愿意打扮了,开始注重自己的仪表和言行了。这一切的变化都源于一点:他们的大脑正在不断地汲取营养,在不断地充实自己。这随之而来的是心理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连他们自己也想不到会那么彻底,那么的翻天覆地。此时如果得不到科学的引导,就极易产生逆反心理。主要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点:

1.家庭与社会因素。由于政策方面的影响,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在多子女的家庭中,孩子的社会化有三条线:一是纵向亲子间的影响,二是斜向兄弟姊妹间的影响,三是横向同辈伙伴的影响;而在核心家庭中,缺少了兄弟姊妹这条斜向线的影响,使得独生子女的孩子在家庭中相对较少有情感上的支持,而相对较早地有精神上的独立,而这种精神上的独立使儿童多方寻求摆脱父母的影响。

2.学校因素。首先,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不公正的处理,就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当好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地原谅他,即使批评也是和颜悦色、和蔼可亲。而听说一些成绩不好、调皮捣蛋的所谓“差生”犯了错误时,教师的表现是横眉怒目、声色俱厉,即使“差生”没有明显的过错或根本没有过错时,教师也不道歉。结果是“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恨这个教师,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与教师作对。即使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教师。其次,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时间生活在班集体里,班集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社会,学生们在以社会化学习为中心的共同活动中形成各种关系,每一个学生在这种关系结构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了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班级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班级中活动和交往的主导动机之一是他们力求在同龄人群体中寻找自己满意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那么社会与个性的对立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在班级中没有知心朋友,他们中不少人也向往集体生活,想与同龄人交往,希望在班级里取得一定的地位,试图用各种手段吸引同学们的注意,甚至不惜用与常态相反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二、教师对于“心理断乳期”的对策

1.教师应学会“宽容”。教师的宽容能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上进心。多几分宽容,就会有令人满意的答案。平时,和他们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多给他们一点温暖和体贴。宽容中有信任和期待,有时比惩罚还起作用。教师“揪辫子”“揭疮疤”的做法是最令学生反感的,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对抗行为或自暴自弃。2.尊重学生人格和保护学生自尊心。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自尊和受人尊重是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人的天性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学生更是如此,一旦他们有了进步,就应该立即表扬。否则,学生的心理得不到强化,就会丧失信心。对于后进生,教师更应该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全面充分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恳切地提出希望,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和前程,进步得更快。3.关爱、了解学生。关怀、尊重与赏识。具有敌对倾向的青少年,虽然外表看来满不在乎,但他们内心却充满了痛苦和不安。当学生觉得老师值得亲近、信赖时,就会把老师的教育认为是出于好意的劝导而愿意接受。所以,教师、家长和其他成年人的关怀、体贴,必将有助于他们敌对情绪的缓和以及对立双方心理上的沟通。4.尊重学生人格和保护学生自尊心。教师追求自身的完善,教师要养成一种完整的人格、一种心胸宽广、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气质,一种求实致远、朴实高雅的品位,一种“贵贱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能移”的品格,学生在这样人格的濡化下,才能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读《陶行知的“四块糖”》有感 篇3

今天,我读了《陶行知的“四块糖”》这个故事后,我深有感受。

这个故事写了陶行知看见一位男生拿着砖块砸同学,陶行知把那男生叫到办公室里,通过奖励小男孩四块糖的事教育了他,让男孩知道了错误。

陶行知真令人佩服,因为他的教育方法与别人大有不同。一个男孩在学校里拿一块砖头砸同学,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也是属于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了。要是换做别的老师,早就对男孩不是又打又骂,就是对他拳打脚踢的了,哪还会像陶行知那个样子,心平气和的跟男孩谈话呢,更不会奖励小男孩四块糖果。

陶行知的教育方法与众不同。砸人虽然不对,但是因为那个被砸的男生欺负了女同学。这样看来,砸人完全是为了正义,只不过是行为不当而已。理解对方,帮助对方,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才能说服对方。

我也有过这样一位老师。那是我四年级的语文老师。班上有人打架了会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里。我原以为老师会把他们暴打一顿,但出于意料的是,老师只是教育了他们一下:打架是非常不好的行为,万一打伤了人怎么办,下次不要再这样了。

我读了《陶行知的“四块糖”》后,合上了书。我的脑子

上一篇:隐性约束建筑设计下一篇:高效优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