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良资产十篇

2024-07-14

企业不良资产 篇1

企业不良资产指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 (资金) 挂账, 以及按规定应提未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类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金额。《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定义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相比较, 不良资产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由此引申企业不良资产的特征如下:一是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 既不能投入生产转化为其他商品带来经济利益流入, 也不能经变现处理带来经济利益流入;二是可流动性小, 不良资产游离于企业资金循环过程外, 成为呆滞资产。

二、企业流动性资产中不良资产的分解与界定

1. 货币资产中的不良资产

企业货币资金的不良资产主要是银行存款中已经很难收回的未达账项以及以借据抵库的现金。

企业就通过定期盘点现金、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 了解未达账款的情况, 分析原因, 找出其中的不良资产。企业尤其要核查以采购名义存入外埠账号中的存款, 定期检查外埠存款使用状况, 及时注销不使用的外埠账号, 查明正在使用外埠账号存款的真实性, 如有挪用或者因其他原因形成呆账的现象, 应查清资金去向, 确定可收回性, 若为损失的, 查明原因。

2. 应收款项中的不良资产

应收款项不良资产可能存在于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项目中。企业应收款项的产生主要是生产经营中会为提升营业额、占领市场进行赊销, 或为及时取得原材料、商品等而进行赊购。

对于应收款项企业应建立账龄分析表并按合同或其他相关协议及时跟进收款, 定期与客户对账, 并建立客户信用档案, 对不同信用等级客户采取不同收账政策。对于长期未发生业务仍有应收款项的挂账的客户应重点关注, 催收欠款未果且变现能力差的应收款项也应确认相应的不良资产。

3. 存货中的不良资产

存货包括原材料、周转材料、在产品、半成品、燃料等。存货中的不良资产产生原因是储备量过大、储备时间过长、毁损、市场淘汰等导致存货的可变现价值小于账面价值。

企业应根据存货购置目的, 确认是否属于不良资产。对于备货供销售的存货, 应就存货外观、实用性、积压时间、型号是否已被淘汰、目前的市场价值等方面判断。对于备货供消耗的存货应核查其实用性、是否在保质期内、是否毁损以及其转化成的最终产品是市场价值做出判断。企业判断市场价值影响时应区别市场正常价格波动和价格的持续性且短期不可逆性下跌, 只有在市场价格持续下降时确认不良资产。对于存货中的不良资产, 企业应根据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差额确认不良资产。

三、非流动性资产中不良资产的分解与界定

1.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的不良资产

固定资产中不良资产主要是存在于毁损、长期不使用且可变现净值远小于账面价值的固定资产中。固定资产中的不良资产的产生既有因人为或自然灾害毁损造成的, 也有因投资决策失误, 盲目扩建项目购入后闲置严重减值的形成的。企业应对固定企业定期盘点, 查看是否有损毁或者长期不使用的固定资产, 并逐一对固定资产进行分析, 判断其账面价值与市场现行价值是否相相符, 是否按标准提取折旧和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中的不良资产是指工程账面价值超过其实际价值的项目。形成原因包括:一是企业为粉饰财务报表将应列入当期损益或者周转材料的支出列入在建工程;二是管理层已经决定停建或者因灾害毁损的在建工程。界定在建工程中的不良资产要定期核查在建工程的建设进程, 认真分辨支出项目中哪些应资本化哪些费用化, 尤其注意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条件, 杜绝将费用化的支出列入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中的不良资产是指可变现净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界定无形资产中不良资产应核实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是否超过法律保护期限, 检查是无形资产是否按期摊销, 应关注同类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判断本企业无形资产是否发生减值。对于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应严格区分资本化和费用支出, 防止虚增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2. 投资中的不良资产

投资中的不良资产包括已入账而无法收回的投资收益和无法收回的投资本金, 产生根本原因是决策失误。主要表现为企业购入有价证券后因市场低迷等因素价格下降, 或是被投资企业经营亏损而形成的投资亏损。投资中的不良资产包括财务报表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中的不良资产。

界定投资中产生的不良资产, 首先, 应检验投资的真实性, 防止企业内部人员将本金或者投资收益私自挪用或据为己有;其次, 应查看被投资方实际经营情况、财务报表和市场价值, 判断有无高估投资收益问题;第三, 应检查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价值是否相符, 确定投资损失金额。对于投资收益不能按合同收回的情况应查明原因, 对于投资成本不能收回的情况, 应区分是投资决策失误还是被投资方的经营失败, 或者是企业领导人以投资名义谋取个人利益而造成的投资损失。

分解与界定企业不良资产还要依托企业健全有效的内控机制。建立健全的凭证制度, 实行不相容职务应严格分离, 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 使得各岗位相互监督和制约, 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 领导层集体表决, 建立起有效的内控机制, 从仅可以制度上防范不良资产的出现, 也便于确认不良资产。

总之, 不良资产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更制约企业资金流转, 企业不良资产滞留于企业各资产项目中, 掩盖了企业真实的资产状况, 有效地界定并分解企业不良资产, 使财务报表真实反映企业资本存量的质量结构, 有助于报表使用者正确判断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生产经营决策。

参考文献

[1]李国良, 范新安, 陈立文.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特征与成因分析——以河北省国有企业不良资产为例.中国市场, 2007;35[1]李国良, 范新安, 陈立文.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特征与成因分析——以河北省国有企业不良资产为例.中国市场, 2007;35

[2]刘广华.浅析企业不良资产的成因及会计管理措施.中国科技财富, 2010;12[2]刘广华.浅析企业不良资产的成因及会计管理措施.中国科技财富, 2010;12

[3]黄德忠.谈企业不良资产的界定.财会月刊, 2007;11[3]黄德忠.谈企业不良资产的界定.财会月刊, 2007;11

企业不良资产 篇2

一、确认及处置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第22条规定: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 目的是使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能够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但不得超过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原账面价值高于预计净残值的差额应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

[例]A电信企业2015年10月31日,铁塔及配套交接资产经评估的公允价值634万元,相关处置税费3.2万元,账面原值1084万元,累计折旧683万元,账面净值401万元,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不再计提折旧,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此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大于账面价值。相关会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1)转为持有待售资产

(2)持有待售资产交割注资完成后:

如A电信企业账面价值不变,经评估的公允价值385万元,相关处置税费1.9万元,应计提减值=401-(385-1.9)=17.9万元。

(1)转为持有待售资产:

(2)持有待售资产交割注资完成后

二、转回持有待售资产的会计处理

第一,转回持有待售固定资产处理。当企业的持有意图或其他条件发生改变,使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再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企业应当将其转回。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转回金额按照以下二者中金额较低者确认:假设该固定资产从未被划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而正常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截止到转回日时的账面价值;于符合转回条件之日的可收回金额。如电源设备B暂停计提折旧时原值2万元,累计折旧1万元,转为持有待售资产账面价值1万元, 经核实后从交接范围剔除,应停止确认为持有待售资产, 转为固定资产管理。持有待售期间应计提折旧0.2万元,则不考虑划归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调整应为2-1-0.2=0.8万元,经评估的资产可回收金额为1万元,设备B重新按0.8万元确认为固定资产。如B设备重新转回固定资产时可回收金额为0.7万元,应补提0.8-0.7=0.1万元减值准备后,按0.7万元确认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如B设备转为持有待售时账面价值0.7万元,同时计提了资产减值0.3万元。 本次转回固定资产时,可回收金额1万元,补提持有待售期间折旧后,账面价值调整为0.8万元,按准则要求,此时应转回原计提的减值准备0.8-0.7=0.1万元。

第二,工程物资的会计处理。A电信企业在10月31日资产交割日能判断属于代建项目的工程余料100万,在后续代建项目的时候不需要领用,在一年内需要把实物交给铁塔公司,则相关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第三,在建工程的会计处理。在建工程满足持有待售资产确认条件的,按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与账面价值孰低,转为持有待售资产,进行账务交接。工程项目由电信企业代建至转资,电信企业于2016年3月31日前完成全部铁塔相关在建工程,以资产形式与铁塔公司进行实物交接。借记持有待售资产,贷记在建工程。注资完成后,将与在建工程有关的持有待售资产结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本。待建期间,相关资产的成本归集,进行备查簿登记。代建项目在代建期间还需要正常领用的,明年工程结束之后,再将剩余工程物资实物交给铁塔公司。

企业同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铁塔及配套资产转让的相关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处置损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企业不良资产 篇3

[关键词] 不良资产国有资产内部原因

根据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2005年11月召开的《不良资产责任认定和处理工作的经验交流会议》的讲话,他认为“企业资产损失的形成,有外部体制原因,也有内部管理原因。中央企业要深刻吸取造成资产损失的教训,深入研究企业产生不良资产的原因,努力防范和减少不良资产产生”。但是,目前对于不良资产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方面,而对一般国有工业企业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研究较少。为此,本文拟以国有企业为对象,重点针对企业内部对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

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目前,国有企业尚未完全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突出表现为不少国有企业还没有进行公司制改革,没有建立董事会。特别是目前国资委监管的150多家中央企业大部分是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独资公司实行的是总经理负责制。由于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缺乏制度监督,造成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比如对外长期投资行为不规范,投资失败项目较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由此也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这样就以各种方式沉淀下来。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造成了从制度上无法避免决策失误和管理水平的低下。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

一些国有企业没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内部控制框架,具体表现在:一些企业缺乏严格的销售管理制度和货款回收奖惩制度;与客户的对账不及时、不连续,甚至存在由于双方经办人员的岗位轮换、离职而成为“呆坏账”、“悬案”;一些工程项目的立项验收制度未建立、对工程物资无严格的购买收发约束手续,财务单据传递不及时等控制措施的缺失与不严等等内部控制的不完善造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是企业不良资产的产生另一主要原因。

三、母子公司管理不健全

由于我国集团企业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不健全,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的监督管理也出现缺位现象,造成各分子公司各自为政。导致母公司缺少对下属公司必要的监督原因是:集团内部管理链条过长。有的集团公司下面有众多的分子公司,在这些分子公司中间有大量的公司属于四级、五级公司。在集团公司中有许多分子公司往往各自为政,擅自对外投资、对外担保、随意调节利润等,母公司不能对这些行为及时了解和适时的监督,造成了下属公司大量不良资产的产生;母子公司管理体系不完善。大多集团公司母子公司管理缺少明确的母子公司管理体系,这些管理体制包括:投融资管理、内部审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等。母子公司管理体系的缺乏使母公司不能对子公司的诸多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进而无法防范分子公司不良资产的产生。

四、财务监督不力

财务监督不力是形成不良资产的助推器。财务监督不力包括:内部财务监督形同虚设。目前,在许多国有企业中,财会人员虽然是企业财务制度的监督者,但是由于企业领导与财会人员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从属关系,再加上有些国有企业负责人法制观念的淡薄,未贯彻执行国家财务制度规定,任意调节企业利润,导致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形同虚设,其结果表现为企业资产质量低下。另外,有些企业未建立诸如存货管理等财务监督的相应制度,也使一部分实物资产落于财务监督之外;外部财务监督似有实无。国有企业上报的年度会计报表虽然也经过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但由于存在委托主体和收费等原因,注册会计师难以真正独立,出具的审计报告不能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状况。同时,政府审计部门由于人力有限,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国有企业每年进行财务审计,造成了国有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外部财务的监督。

五、管理者利益驱动,违规操作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期,由于产权制度不清晰,资产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以牺牲资所有者的利益为代价,造成大量不良资产的产生,表现在:随意进行会计信息处理。有的企业管理者为了任期内的利润,指使财务部门利用不良资产具有一定隐密性和不太直观的特点,不及时确认、少摊或不摊销已发的费用和损失;有的企业领导为把企业规模做大,也不主动进行资产减值的处理。另外,对于前任领导任期内形成的不良资产,因怕影响当期的经营业绩,也不肯处理;许多决策失误的背后是违规操作。一些企业诸如投资决策、对外担保等决策失误的背后实质上是违规操作。一些管理者为了谋求小集团或个人利益,和一些其他的企业内外勾结,以非法达到自己利益的目的,而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形式上的合法程序来实现的。这是大量不良资产产生的主要道德因素。

你是企业的不良资产吗 篇4

如同企业的其他资产一样,企业的人力资产也可分为优质资产和不良资产。优质人力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良人力资产则随时存在着被“剥离”的危险。经济危机的来临,促使企业更加认真地审视其人力资产,以识别哪些是优质人力资产,哪些是不良人力资产。

一般来讲,战略符合度、性价比和可替代性是区分优质人力资产与不良人力资产的三个重要维度。

你所从事的业务符合企业战略么

经济危机下,企业会更加关注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效率,并优先把资源投入到最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最符合企业战略定位的业务中去。不符合企业在经济危机下新的战略定位、对企业利润贡献度比较低或投资回报期较长的业务单元,就会被贴上不良资产的标签。如果企业认为该业务前景堪忧,则该业务单元可能会被出售甚至被整体裁撤。也有的企业会采用相对温和的方式,如进行内部业务重组,这种情况下,高职级人员往往是精简的目标,而低职级人员由于转型相对容易,可能会有转岗的选择机会。倘若该业务困境只是阶段性问题,有待危机后回暖的,企业则会加强成本控制和现金流管理,有针对性地部分裁员,等待不良资产转变为优质资产。这种情况下,高职级人员一般会被保留以便新机会来临时迅速反应,而低职级人员则成为首当其冲的裁员目标。

从战略符合度来讲,企业核心业务的核心员工是最优质的人力资产,所谓“走正道”者最安全。因此,员工明智的做法是,紧密关注企业的发展战略、业务前景和政策导向,敏锐捕捉裁员危险,并有效应对,坚定不移地“走正道”。

你的岗位性价比是最优的么

经济危机下,开源的困难使企业转而从“节流”方面寻求突破,

很多企业开始“苦练内功”,精简机构,优化流程,以降低管理运营成本,提高人工效能。企业在衡量:某部门或岗位的内部交易成本是否低于外部交易成本?是否可以用其他更经济的方式替代,譬如外包?是否可以用更低成本的人才替代?……缺乏外部竞争力和内部竞争力的岗位和人员自然地成为了裁员目标。也有人很形象地总结为“裁闲的”和“裁贵的”,换句话讲,就是看业绩、看薪水,看性价比。

“业绩是硬道理”在危机中显得弥足珍贵。对企业利润特别是中短期利润的影响力成为企业判断优质人力资产与不良人力资产的重要依据。无论高职级人员还是低职级人员,业绩都是影响去留的最重要因素。而业绩差不多但薪水较高,即性价比相对较低的人员,被裁掉的风险也很高。

如果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想在短期内大幅降低现金流压力,压缩人工成本,在保障一定的生产力的前提下,“裁贵的”可能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不过,员工若对企业发展有信心,主动减薪,表达与企业共度难关的愿望也不失为规避裁员风险的策略。

你的岗位可替代性高么

物以稀为贵,人才犹如此。可替代性高的特点之一是稀缺度低,市场上大量供应,容易再度获取且获取周期比较短,获取成本比较低。譬如应届毕业生,有来自于学校源源不断的充足供应。可替代性高的特点之二是岗位适应时间短,企业可以比较容易地培养新的胜任者,譬如行政文员、餐饮服务员等岗位。

总体来讲,低职级人员是可替代性相对较高的群体。加之其对客户、对其他员工以及对公司生意的影响力都很有限,离职成本相对较低,管理者在执行裁员决策时,压力也比较小,因此,这些岗位的员工很容易就成为了裁员的优先选择。

你是企业的不良资产么?如果你对于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都不容乐观,那么,你可能就会被企业贴上不良资产的标签。不过,坐以待毙可不是好办法。寻求转变为优质资产的途径和方法并马上行动,是改变这种窘局的唯一策略。你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劣势,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改善工作绩效,提升性价比,降低可替代性。

企业不良资产 篇5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

1. 平均年限法

操作简便、计算简单、易于掌握是平均年限法主要的优点, 计提的折旧额在每个会计时期是相等的, 呈现出的累计折旧是直线的趋势的。平均年限法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是规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在平均年限法下认为导致固定资产服务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时间。从实际情况来看, 企业中的固定资产可以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很难预测的, 时常会出现早期贡献较大而后期力量不足的问题。

2. 工作量法

平均年限法的延伸是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下不认为设备与折旧的工作强度与时间相关, 固定资产当期工作量与折旧额成正比的条件是单位工作折旧量相同, 假如固定资产的当期工作量为零, 那么当期的折旧额就为零。大多数情况下对大型设备的折旧方法采用的是工作量法, 例如交通运输企业的车辆、企业的大型车床等, 当企业的工作量确定的前提下, 企业有形资产可以得到精准的反映, 并计提相应的折旧额。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 会存在着工作量难以估计的问题, 设备的使用效率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增加无形资产的消耗和后续支出, 增加了固定资产的成本, 企业再生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3.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基础是固定资产的期初余额, 没有将固定资产净残值率对固定资产的影响考虑在其中, 计提的折旧率为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 如果折旧率不变, 那么折旧额也会随着年数的增加不断减少。

4.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一种加速折旧法, 受到了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的影响,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减少会影响到折旧率的减少, 在企业经济效益较高的初期, 就会提高年数总和法的折旧率, 提高企业产品的成本, 降低了企业利润, 当市场产品趋于饱和的时候, 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加速折旧的方法具备风险低、把握度高、低维修费等特点, 可以快速的收回企业的前期资本, 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技术更新造成的设备贬值, 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 是与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相适应的, 也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税款, 因此是大多数企业选择的主要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二、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决定了企业经营负担的折旧费, 可以说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既影响了企业产品的成本, 又影响企业的净收益、产品的定价、国家应该缴纳的税款等,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用于构建固定资产的资金积累和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企业无论采用哪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都会对企业财务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中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企业筹资的影响

企业在使用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消耗, 折旧额就是这部分需要补偿的价值。企业资金一部分是自有资金, 另外一部分是通过外部筹集来的资金, 自有资金积累的主要途径是计提折旧, 在企业更新固定资产的时候主要是通过折旧资金来进行筹集资金的, 从企业长期循环的方面来看补偿资金是货币上的回流, 从一个经营期间和会计期间来看折旧额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折旧额的数量是由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决定的, 这就是指的是年限平均法。在特定的一个会计期间, 如果企业提取的折旧越多, 就表示了企业投入固定资产更新和改造的资金就越多, 也代表了企业自用资金较多, 以及外部筹集资金较少。

企业在规模不变的条件下, 经营过程中对外部资金的需要也会相应的减少, 因此企业的边际成本和综合资本成本也会有所降低, 因此我们要从企业未来发展的筹资环境和资金需要, 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同时企业现金流转的情况会受到折旧数额的影响, 如果固定资产折旧较多, 说明了企业可用资金和更新设备的资金较多。

2. 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 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期间会因为不同的折旧方法对折旧额有不同的差别, 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水平, 随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递增, 给企业带来的利益也会逐渐减少, 相应的固定资产维修费用也会逐年递增。固定资产在年限平均法的折旧方法下, 折旧额在每年都是相等的, 这就会导致企业的前期利润得到虚增, 最终影响到后期利润的真实性。固定资产折旧如果使用工作量法, 工作量是计提折旧的主要依据, 因此是比较可观的。如果采用的是加速折旧的方法, 在前期提取的折旧额会较多, 后期提取的折旧额较少, 因此前期使用固定资产企业会取得较少的利润, 使用固定资产的后期就会取得较多的利润。

3. 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企业可用资金的规模直接影响到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折旧方法直接影响到了企业内部筹集资金的数量, 企业的投资活动也间接的受到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影响, 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投资的速度会由于采用折旧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如果折旧年限较短, 那么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投资的速度就会越快;另一方面企业的会计期间的投资规模受到了影响, 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受到了企业留存现金总量的影响, 现金总量如果较多, 代表企业有较多的资金用于投资, 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在固定资产更新到期之前, 大多数的企业都会将折旧准备金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 因此可以看出折旧准备金可以用于投资。

4. 对企业补偿能力的影响

企业固定资产前期折旧会受到加速折旧方法影响变多, 提高了企业在这个会计期间的成本费用, 这个会计期间的收益也会减少, 同时也减轻了固定资产前期的所得税负担, 企业缴纳所得税的时间也得到了延迟。企业延迟纳税说明固定资产的折旧额较多, 纳税较少, 有利于企业资金使用价值的实现, 可以对企业固定资产技术改造和更新有着积极的作用, 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可以获得无息贷款, 可以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

5. 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在缴纳所得税前, 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是可以扣除的, 也就是说固定资产的折旧额越大,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就越少, 企业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会影响到企业的税收情况。一方面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补偿的时间受到了折旧方法的影响;另一方面折旧方法的选择也会影响到年折旧额的不同, 企业的利润额带来了不同的冲减, 在累进税制和比例税制的条件下承担的纳税时间也会存在差异。在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时候, 比例税制是主要的征收方法之一, 因此企业要考虑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补偿时间受到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影响。

6. 对固定资产收益和风险的影响

固定资产风险指的是固定资产难以回收的风险, 风险的大小会受到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长短的影响, 使用时间会加大固定资产的风险,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提高会加大固定资产的投资风险。固定资产收入受到了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的直接影响, 企业使用固定资产后可以提供的净收入就是固定资产收益, 当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的时候, 既缩短了折旧年限, 又提高了年折旧成本, 企业当期的净收益也得到了降低。因此可以看出固定资产的收入和风险是相互对应的:在加速折旧方法下, 降低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 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年净收入。

7. 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会对企业财务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同时也会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数额、内部流动比率等指标产生一些影响, 同时也会对产权比率、所有者权益比率、存货周期率等产生较大的影响, 可以通过销售率、资产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等指标的影响对企业信息产生影响, 最终影响企业财务杠杆系数。

三、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考虑的因素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以对企业财务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面对多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 从以下几点考虑来选择适当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 从固定资产的消耗程度考虑

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可以通过固定资产折旧来反映, 主要包括了无形损耗和有形损耗, 企业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时候, 要充分考虑到这两个因素, 可以说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方法直接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 其中对于无形损耗较快的固定资产, 应该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 保证固定资产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取折旧。

2. 从固定资产的使用规律考虑

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经营管理所持有的, 并且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称作固定资产。因为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限上有多个生产周期, 可以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将其价值逐渐转入固定资产的成本费用当中去, 在选择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的时候, 要考虑到固定资产的经济利益实现形式, 当固定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使用年限和修理、损耗支出大致相同, 就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企业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可以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规律进行把握, 直接降低了使用过程中固定资产的效用, 因此计入固定资产中的费用和成本的折旧金额也在逐渐递减。

3. 从纳税的角度的选择考虑

企业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时候, 因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支出是纳税, 因此还需要考虑到对纳税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的集团企业,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在不同税制的条件下, 会对企业的税负产生很大的影响。企业为了延期纳税, 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来实现, 进一步发挥出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作用。因为纳税与国家折旧政策是相关联的, 因此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上也是在国家折旧政策范围之内的, 国家为了鼓励一些企业的发展, 在政策上会给予一定的优惠, 如果企业采用了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这样就会给企业资金时间价值带来好处。

4. 从企业财务利益的角度来考虑

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较长, 企业可以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 在产品费用和成本中加入固定资产的价值, 固定资产价值的确认会受到不同的计提折旧方法的影响, 同时产品的销售成本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也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利益, 因此企业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时候要从企业财务利益出发进行充分的考虑。

四、总结

综上所述,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对企业财务可以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企业在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的时候, 企业要考虑到多种因素, 要选择出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尽量减少由于技术改造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努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企业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重要资产之一, 在使用的过程中的消耗也在不断的上升, 固定资产的价值也逐渐的向产品的成本费用中转移, 企业选择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本文从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入手, 分析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企业财务,影响

参考文献

[1]王莹, 王萍.浅论新会计制度的变迁与固定资产折旧[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10) .

[2]石雅娜.探析我国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J].商, 2013 (24) .

[3]唐晓宾.固定资产及其折旧问题的探讨[J].时代金融, 2013 (27) .

[4]喻平, 李婷婷.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分析[J].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4 (04) .

[5]赵福战.固定资产折旧税收政策对产出增长和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基于福建省的投入产出分析[J].税收经济研究, 2015 (03) .

关于企业货币资产存储管理 篇6

年假是企事业单位最长的假期之一, 由于期间的流动资产运用较平时有较大不同, 所以如果能把握好这期间的资金运用节奏的话, 能给企事业单位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一般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在中国民俗的大背景之下, 几乎所有的单位在过年期间基本都会放年假, 一切的经济活动陷入休眠期, 此时单位的流动资产处于上个会计年度的期末与下个会计年度的期初之间, 不与外单位发生经济往来。那么, 在这期间该如何处理单位的流动资产呢?

事业性单位资金最重要的管理原则是稳健。基金、股票、黄金、外汇等投资形式, 虽然预期收益比银行存款大, 因为风险较高, 均不在考虑之列。按照规章制度, 资金只能存入银行。但是同样是银行存款, 不同的存取方式, 不同的存款类型, 取得的收益是不同的, 这里大有讲究。根据不同的时期, 资金需求也就不同。单位事务繁忙时期, 银行业务往来数目繁多, 细碎零乱, 所以每天都要存取, 这段时间自然需要把资金放在银行存活期存款。但是由于春节前后期间的特殊性, 可以根据历史统计数据, 预测春节期间可以暂时不用的资金金额和日期, 转存银行定期存款或购买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七天通知存款”最低起存金额为5万元, 目前的年利率1.49%。而我国现在的普通活期存款的利率只有0.5%。也就是说, 如果在年假之前, 单位会计可以把单位帐户年末结存的所有流动资金, 改为七天定期存款, 那么, 这七天就会多出一些利息。相对于个人少量的存款金额, 这当然是没有多少意义的。但是, 如果资金较多的大型企业, 若资金基数多达上亿, 那其中的利润就很丰厚了。而有些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间短至31天, 但收益率高达4%-6%, 是活期存款利率的10倍左右。

推广到平时, 也可以对资金存储制度做出一些改革。其中比较可行的, 是根据往年每个季度的用度开支对比, 结合考虑当年的预算、通货膨胀、汇率浮动等因素, 做出下个季度的预期发生额E (x) 。设总流动资产为Y, 为保险起见, 可以将约一半备用流动资产即:0.5{Y-E (X) }, 也就是被用到几率较小的一部分办理六个月的短期自动转存业务。选择银行的本息自动转存业务, 这笔资金就将以利滚利的方式, 按照约定的时间自动转存,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动用的话, 就避免了单位会计老去银行转存的麻烦, 简化了程序。比如:有10万元, 先存6个月定期, 假设到期利息为1650元 (100000*3.3/100/2=1650) 。到期后, 如果不用这部分钱, 之后的半年将继续连本带利自动转存, 利息分别为1677.23元 (101650*3.3/100/2=1677.23) , 转存一年后利息总计为3327.23 (1650+1677.23=3327.23) 元, 比存10万元的活期多出2827.23元 (100000*0.5/100=500, 3327.23-500=2827.23) , 这部分次活跃流动资金, 我们可以称之为三线存款。

剩下的约30%的备用流动资产即0.3{Y-E (X) }, 因为有可能要用到, 所以办理相对三线存款较短的定期存款, 比如三个月定期存款等。这档资金用到的可能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需要一定的管理。特别是在月末或年末, 银行面临着存贷比考核的压力, 可以与银行签约短期协议存款, 协商的利率可以超出同期存款基准利率, 银行也很感兴趣。我们称之为二线存款。

剩下的部分划作一线存款。由于最后的这一档资金有较大可能被超支情况用到, 所以它可以设定一个协定存款或者通知存款。协定存款, 就是设定活期存款金额额度为10万, 超出10万元后, 银行就会以10万元的整数倍, 按约定的存期转存为约定定期存款, 如今, 协定存款可谓各种存期齐全, 长期有一年以上定存, 短期有3个月、半年存期等, 不过各家银行的约定转存业务的起始金额要求是不同的。这样处理以后, 即使是需要超支, 也能将超支所带来的利息损失降到最低。

当然也可以买一些保本固定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不能随时变现, 但国有资产不允许进行风险投资, 也就不存在丧失其他投资机会风险回报, 只要保证正常业务运行, 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征得单位领导甚至主管部门的批准, 在以银行存款为主, 银行理财产品为辅的原则下, 购买小部分保本收益固定型银行理财产品, 可以得到比同档次定期存款利率高的预期收益。如2012年1月22日除夕放假, 其实在2012年1月17日前已在结帐赶报表, 基本停止了大批量的货币资金支付活动, 银行结存的数额至2012年2月8日完全处于休眠期, 上班之后单位又处于新年伊始, 而企业的上班时间又比事业单位稍晚一些, 串门拜年的忙于催帐的, 至2012年2月20日只有小部分资金活跃起来, 正好可以赶上一期中国农业银行的保本固定收益类型的2012年第9期人民币理财产品:金钥匙·本利丰。

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篇7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 为了生产、管理、出租等目的持有的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是企业主要的劳动资料, 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 需要经过多个生产经营活动其价值才全部转移。我们把企业投资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 成为固定资金。在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下, 我们把企业生产商品、出租、经营管理和提供劳务所使用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均称为固定资产。

在现代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形势下, 企业的管理也随之改变。现代管理要求企业从整体出发, 整合内部资源, 达到资源综合利用的效果。对于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资源之一的固定资产, 我们也需要采取新的措施, 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 使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很好的配置, 从而达到固定资产的高效配置。

2 固定资产管理的原则

由于固定资产具有投资额大、集中投资、分散收回、专用性强、不易变现等特点, 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全面性原则。由于固定资产在企业全部资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企业的各个部门可能都在使用固定资产, 为了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 我们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管理。对于固定资产全面管理, 我们可以从过程、人员方面进行全面管理。我们知道, 固定资产从投入使用到最终的报废终止使用, 期限超过一个会计期间, 我们对于固定资产管理要贯穿于固定资产的全过程, 对涉及固定资产的每一个环节, 我们都要重视, 进行科学管理。由于企业基本上所有的部门都使用固定资产, 也就是说企业的员工通过固定资产的使用, 为企业创造价值, 为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凡是参与固定资产使用的员工, 都有义务参加固定资产的管理。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 对于员工的要求是:企业员工需要有管理愿望和管理意识, 养成合作精神和随时管理固定资产的习惯, 并认识到对固定资产管理不仅仅是管理层的责任, 还涉及到每个人, 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既然固定资产的管理涉及到企业的大部分人员, 我们在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 就要调动公司各个部门和公司员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积极性。

(2) 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 我们需要建立责任中心, 把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人。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 我们还需要建立定期考核制度, 在评价固定资产管理业绩的基础上, 对责任中心进行奖惩。

3 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 我国一些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漏洞比较多, 固定资产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可以概括为:

(1)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一些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不计提折旧或者少计提折旧, 导致企业账实不符, 会计信息失真, 不能有效的反应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一些企业对于固定资产处置方面缺乏规定, 企业随意处置废弃的固定资产, 不能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 导致固定资产流失。

(2) 企业在固定资产的投资上, 往往缺乏风险意识, 盲目进行投资。我们知道固定资产占用资金一般比较多, 资金回收时间也比较长, 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时候, 若投资决策失误, 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对于企业来说, 固定资产的投资是一项长期的投资活动, 对其进行投资, 我们需要从长期的经济效益出发, 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研究。

(3) 对于固定资产缺乏统一管理, 固定资产浪费现象严重。对于一些大型集团企业来说, 由于企业的经营涉及许多区域, 多个分公司, 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主要存在着重复购置、超前购置、提前报废、家底不清等问题。在采购方面, 集团公司的下属企业各自为政, 根据自身的需要订购设备、多头采购;从整个企业角度来说, 缺乏统一、准确的预算, 导致部分资产重复购置、闲置浪费, 造成资金的浪费;在使用方面, 由于采购权掌握在各个分公司手中, 由其自身的使用部门直接对采购、安装、调式负责, 这样使得实物资产的采购、使用和出入库责任不能分开, 不易实现资源共享, 容易导致账实不符。在大型企业中, 还有可能因为分公司比较多, 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分层管理比较多, 容易造成一级管理部门只有总账目、二级管理部门只有明细账、三级及其以下的单位只有实物资产, 这样就导致下级单位账目不清楚。

(4) 对于固定资产报废缺乏有效的监督。对于报废的固定资产, 一些单位认为这些固定资产已经没有价值了, 不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 如果进行管理的话, 可能会浪费企业的资源, 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这种观点并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对于一些企业来说, 由于固定资产的价值比较大, 一次性报废的固定资产也比较多, 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也比较大, 对于企业来说, 这部分收入还是比较大, 企业还是需要加强对这一部分资产的管理。我们知道, 对于废旧物资来说, 由于废旧物资的使用程度不一样, 企业出售时对于废旧物资持有的动机也不一样, 处理时的参考价值也不一样。加之, 许多公司处理的废旧物资一般都是卖给个体户、私营的小公司, 公司对处理废旧物资的内部控制薄弱, 没有适当的对其进行牵制, 舞弊现象经常出现。我们在许多企业的账簿上根本就看不出报废的资产是什么, 其残值收入又是多少。

4 固定资产管理的应对措施

对于上面我们简单分析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减轻这些不利因素造成的影响:

(1) 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我们进行资产管理的前提, 为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我们同样需要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 明确各个责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使各个责任主体明确其与固定资产管理的关系。同时, 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监督制度, 做到账、卡、实物相符合, 从源头上杜绝固定资产流失现象发生。例如, 我们可以严格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对于清查盘点, 我们首先看不相容职务的分离状况, 企业是否把固定资产记录、检查、核对等一系列工作交由实物资产管理的一个部门去做, 内部约束机制是否发挥。若是企业的不相容职务相分离, 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就相对容易;为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及时揭示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纠正问题, 我们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 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突击检查, 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提高管理意识。

(2) 建立集中采购机制, 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管理。

由于固定资产的价值比较大, 回收期比较长, 对于企业的影响比较大,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 固定资产采购的影响非常大, 我们对于企业需要的固定资产可以集中采购, 一方面获得规模效益, 节约企业的采购资金;另一方面, 也可以加强企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可以设立专门的采购中心, 对各个部分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 对于其需要的固定资产进行认真预算, 在统筹企业资金的基础上, 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编制采购计划,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 加强财务管理, 强化财会人员的队伍建设。

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来说, 我们首先要按照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 建立健全企业的固定资产账簿。我们应该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 例如企业的财务情况、企业的生存情况、企业的设备情况、企业固定资产使用和保管情况, 对企业的财务记录、监督、内审等进行设计, 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其次, 关于折旧费, 也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计提, 不得根据主观意愿随意计提, 对计提的折旧费, 也应报相关部门备案处理, 以便查询及核实。为了加强对资产的管理, 我们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

(4) 对于不使用、闲置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处理, 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对于企业来说, 要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固定资产, 对于企业闲置、没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要按照企业的营运状况把固定资产分为正常运转、不经常运转、报废处理等类别, 并针对每类资产, 按照企业制定的相应政策进行及时处理, 实现资金的快速转化, 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我们对于企业正常运转的固定资产, 不能认为其正常运转了, 就没有问题存在了, 我们还应该从技术水平、经济合理性、资产使用的效率等方面进行考核。通过考核若是发现固定资产技术陈旧、效率低下, 应当及时处理。

5 结语

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我们要从日常工作入手, 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 我们要提高全体员工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积极性, 并使其树立“构建节约型企业”的意识, 提高节约意识, 在维护固定资产管理秩序的同时, 创建节约型社会。

参考文献

[1]秦宝坤, 许旭.浅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商业文化, 2010, (1) .

[2]牛国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7, (6) .

企业智力与知识资产 篇8

有一个比较新颖的观点出自一家名为Bates Gruppen的广告代理商,这家代理商是Bates Worldwide 公司在挪威新成立的分支机构,也是庞大的Cordiant Communications Group集团公司的一部分。

广告代理是一个以无形资产——特别是品牌资产为主的行业,这也是Bates这家挪威第二大商家为什么能成为我们讨论主题的部分原因。Bate许多人为了寻找衡量甚至管理知识资产的方法而滥用会计学原理。殊不知,一部分最为关键的工作与财务是无关的──这些工作多半是为了帮助经理人提高业务绩效而非专为向股东报告业绩而设计的。

有一个比较新颖的观点出自一家名为Bates Gruppen的广告代理商,这家代理商是Bates Worldwide 公司在挪威新成立的分支机构,也是庞大的Cordiant Communications Group集团公司的一部分。

广告代理是一个以无形资产——特别是品牌资产为主的行业,这也是Bates这家挪威第二大商家为什么能成为我们讨论主题的部分原因。Bates公司也在力求自身管理的日趋完善。公司的一位经理简·布里奇菲尔德特指出:“我们拥有的惟一资本就是智力资本,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它。”

Bates公司称其衡量体系为“企业智力”(Enterprise IQ)。这一体系之所以巧妙,是因为它能通过与其他公司的知识资产进行比较后给本公司的知识资产打分。以下便是它的运作方式:

Step One:找出顾客在你这里而不是在竞争对手那里买东西的理由。

在为期一天的研讨会上,公司管理层选出八个、十个甚至十几个原因,例如反应速度的快慢、产品种类的多少、有无创新意识、设计的优劣等,并把它们列成一张单子。这张单子被分发到雇员和顾客手中,请他们给每个项目打两个分数── 一个是对客户的价值,另一个是行业独特性(与对手公司有何不同),分数从一到七分不等。调查反馈回来之后,所有的评估内容都被放置于由标准的横纵坐标构成的象限内。对客户的价值反映在一条轴上,独特性反映在另一条轴上。其中的三、四项可能在右上象限里,这就是管理层、雇员和客户一致认同的公司几个极具价值的独特能力。Bates公司的一位战略顾问巴斯帝安·雷·尼尔森说:“这么做本身就能够开阔眼界。”

Step two:发现产生这些优势的能力──即智力资产。

Bates公司使用了一个标准的程式来描述智力资本的构成,认为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人才)、结构资本(智力产品,如知识产权、经营方法以及软件等)和客户资本(客户关系)。每个公司都是三者兼备,只不过各有侧重。一家三星级饭店强调的是厨师的人力资本;汉堡王快餐连锁店(Burger King)靠的是由食谱和烹饪程序构成的结构资本;一家本地小餐馆之所以生意兴隆,是得益于客户资本──那里的女服务生称呼你为“亲爱的”,并且知道你喝的咖啡里只加牛奶不放糖。

管理层再次召开研讨会。它利用 Bates公司开列的清单列出自己设计的内容,编制出100多项知识资产,然后把它们大致平均地归入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选项下面。所有的内容都必须是可衡量的,不过不是以绝对值来衡量(如培训费用),而是用某个尺度(例如客户的满意程度)来衡量。所有的项目都必须与先前发现的核心优势相关联;如果对你而言反应快慢非常关键的话,那么就得用速度来衡量它。另外,各项中还至少要有60%的内容必须具有可比性,能够一一对应地与权威基准研究得出的数据或者“市场战略的利润效应”(PIMS)数据库里的数据进行比较。

“市场战略的利润效应”方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由通用电气公司(GE)首先提出。当时它研究的是如何综合管理公司的各项业务,如今PIMS为位于伦敦的PIMS欧洲公司所有。它是一个数据宝库,收集了来自上千家公司关于质量、创新力、广告和研发等方面的数据。PIMS并不着重于从人力、结构和客户资本三方面收集数据,但它所拥有的数据大多可以归入这几类当中。

Step Three:计算“企业智力”。

在进行计算之前,必须设定一个100分制的基准分数(这一分数是由 PIMS 制定的,用以测定对利润率的相对影响力),然后与数据库中类似的企业进行比较。在测量企业智力时,Bates公司将100分定为中等值。打个比方来说,如果你在中等值之上,那么你的“企业智力”就将被评为112分。Bates公司下属部门之一Bates设计公司得的就是这个分数。

一旦得到了你的分数,你就可以通过它找出优势和弱点所在。例如,Bates设计公司的智力中最有优势的是人力资本,而最薄弱的是结构资本。雷·尼尔森指出:“我们十分依赖几个明星职工。”认识到这一点后,公司做出了各项决策──最重要的决策就是,为了强化结构资本,与那些明星员工们合作,设法使他们的技能程序化,以便其他员工也能掌握。

企业资产清查报告 篇9

按市局的部署,我们于年前对公司资产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查盘点,现将清查中发现的问题与处理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清查出的主要问题是______原料因采用“______方法”计量,出现大量短亏。谊计量方法本身不可能精确,但由于没有计量设备,明知车辆装载不足,也难以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同供货方交涉。这次计算结果,短亏数竞选______吨,价值______元。考虑到这是20来年积存的问题,计量方法本身又不够精确,经研究决定暂不进行账务处理。拟在明年购置后,将运入新场地堆放,待原有原料发料完结时,再依照实际短亏数进行处理。

二、在材料、低值易耗品、半成品、产成品清查中,净盘亏、毁损数为______万元,主要是积压产成品年久变质报损______万元,其余______万元是___月___日仓库被盗丢失的铝、铜线材料,经报隶迄今尚未破案。对此,我们拟在本年决算中暂予核销,列入管理费用。

三、在固定资产清查中,虽然没有发生短缺和毁损的现象,但却有两笔拖了几年未作处理的悬案:一笔是已故设备科长_________擅自借出一台______机,原价______万元,已提折旧______万元;另一笔是三年前买进一台不能使用的废设备,原价______万元。这两项共计损失______万元,已于___月___日上报公司。

四、现金与银行存款,经过清查,与账面数值完全相符。

五、债权、债务清查,债权方面有三笔由于实行延收货款销售而形成的坏账损失,共计______万元,也已于___月___日上报公司。其余经逐户函讯,均证明无误。债务方面,有一笔拖了多年无法偿付的应付货款______万元,已由我公司主管经理批准核销,列入决算,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其余已经逐户核对无误。

盘活企业资产提高运营效益 篇10

一、“盘活资产”的基本含义

盘活资产是指通过综合运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的手段和方法, 对资产进行价值变现和价值提升的过程。通过盘活资产, 最大限度的发挥资产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最大可能地提高企业运营效益。从某种程度上讲, 也是运用管理和技术手段, 充分挖掘存量资产潜力, 依靠集约增长方式, 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二、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一是国有资产管理在一些企业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 尤其是改制企业存在的问题更显突出。不少企业改制后, 不同程度存在无偿使用国有资产, 即“久拖不结, 无偿租赁, 无限期延续”的问题, 导致企业存量国有资产效益低下, 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处置随意, 流失严重。目前国有资产管理权属复杂, 在处置过程中随意性大, 人为的因素比较多, 有的单位甚至把国有资产处置后的收入作为本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因此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二) 管理机制不健全。

个别企业资产处置采取体外循环方式, 管理存在漏洞, 没有实现闭环管理, 也使得部分闲置资产没有盘活和及时向社会调剂, 造成企业的闲置资产未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这些问题的存在即不利于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更不利于国有资产的盘活和增加企业效益。从这方面来看, 企业的资产运营机制潜能尚没有发挥出来。

三、“盘活资产”的途径

资产按照有无实物形态划分, 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等属于有形资产, 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属于无形资产。根据资产的不同类型和形态, 可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资产盘活。

(一) 非生产性资产的剥离

配合企业的主辅、主附分离工作盘活资产, 把各类辅助性部门分离出来, 明确产权关系和资产界面,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规范的公司化运作, 既能盘活现有资产又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 对于在用的实物资产的盘活

采用资本运作方式, 将资产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分别进行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方式操作, 将设备和其他实物资产与银行或其他单位签订租赁协议, 有效利用资源进行再融资业务, 一方面盘活了资产取得融入资金, 另一方面降低了财务费用。

(三) 资产转让

对企业不需要的资产进行产权转让, 可以快速实现企业的资金周转, 实现企业资产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升级。资产转让的具体方式包括出售、置换、拍卖、抵债等。

(四) 对外投资

闲置资产的对外投资是以企业的部分闲置资产参入其他企业, 让企业已有的存量资产充分发挥作用, 同时借外力扩大资本存量。这种方式扩大了企业资本的支配范围, 盘活了存量资产, 又节省了企业的货币资金。

(五) 债权类资产的盘活

对发生的应收债权, 要建立应收债权分析制度, 债权单位在对应收债权的账龄、风险程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中断业务的长短, 对债权客户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并及时进行催收和索要。对重点客户、大额款项要进行重点分析, 确保款项及时收回, 盘活占用资金, 减少资金成本, 增加企业现金流量。

四、“盘活资产”的具体措施

(一)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资产管理基础体系。

为改变企业资产管理方面的盲区, 理顺管理程序, 要坚持用制度约束业务的管理理念和思路, 进一步理顺资产管理程序, 规范并完善资产管理基础, 使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二) 树立以市场为导向, 向管理要效益的经营理念。

一是对常年闲置的资产应当及时进行清理并形成常态, 建议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对尚有使用价值的资产, 经过市场调研和专业论证, 企业短期无需求的闲置资产, 面向社会公开处置;二是将闲置资产纳入企业统一管理, 并形成常态将有效发挥闲置资产的调剂作用,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降低成本。

(三) 核实生产经营情况, 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一是前期论证。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企业投资规模控制至关重要, 无论是解决资产的相对过剩还是绝对过剩, 都有其必要性;二是采购或建设方式的选择。对于同质固定资产需求量大的可以几家企业联合集中采购, 以取得价格上的折扣, 对于投入资金较少的项目可以采取议标的方式, 而对于投资较大的项目应采取招投标, 对于投资巨大的项目应采取分标段, 引入不同的乙方。三是在日常管理过程中, 严格按项目进度平衡资金计划, 规范执行资金支付程序, 加强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的过程控制, 合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杜绝超计划现象发生。

(四) 加强资金管理, 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一是强化企业资金预算管理。企业应根据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和企业资金的时间状况来科学合理的编制企业资金预算。企业要严格按照资金预算来源筹集、使用和管理企业资金, 不可随意的筹集使用资金, 确保企业的资金预算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资金管理, 对企业资金的有效管理发挥作用;二是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体系, 强化日常资金管理, 包括资金审批制度、资金筹集制度、资金日常使用制度、资金核实制度等;三是完善资金管理监督制度, 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完整。

(五) 确定经济库存定额, 建立动态考评机制, 降低库存占用。

结合年度生产经营计划, 适时调整经济库存定额, 建立存货资金占用动态考评机制。严密关注存货的异常变动, 对超定额指标或超低水平存量的存货向管理部门予以通报和提示, 通过严格的奖惩措施, 将存货资金占用控制在经济库存范围内,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降低存货资金占用水平。

(六) 清理债权, 降低资金占用。

一是对于债权大户, 定期进行资信评价, 预估该客户的风险值, 并进行严密监控, 必要时让对方提供相应的担保和保证措施, 避免最终债权落空;二是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 重视对客户的资信评估, 强调对于合同的审批, 避免履约风险, 加强对于交易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注意保存各种原始资料;三是所有客户建立完善的档案, 并随时更新, 定期评价客户的履约能力和风险系数, 并尽量通过各种途径关注其经营变化。

参考文献

上一篇:必要性及影响下一篇:核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