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与经济周期三篇

2024-07-01

人口结构与经济周期 篇1

(一) 经济增长对就业总量的影响

一般认为, 经济增长能带来就业增加。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运行证明并非如此。就业受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是经济增长的高就业阶段, 经济快速增长带来就业的增加, 就业弹性系数较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 中国经济增长依然保持较高速度, 但就业人员增长幅度却很小, 远远赶不上每年的劳动力供给量, 就业弹性系数急剧下降。其原因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趋于下降, 资本、技术等投入要素及制度性要素的贡献率提高[1]。因此, 经济增长时, 就业不一定增加, 经济增长能否带来就业的同步增加, 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

(二) 解决就业问题有利于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人口众多, 资源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严重的失业问题影响着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扩大就业, 充分利用中国劳动力资源, 尽可能的用技术和劳动力替代各种自然资源, 发挥人的主动性, 鼓励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人是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解决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保证社会稳定。同时, 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

(三) 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

不同的产业和行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同。经济发展初期, 以农业和工业为主, 技术水平落后, 劳动者依靠体力劳动就能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因此, 科学文化素质低但身体素质好的劳动者占大多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使着经济结构不断调整, 随之产生大量的结构性失业。即所谓的长期失业和短时期职位空缺同时存在, 经济和社会承受着转型期的痛苦。之后, 劳动者会根据市场的需要转变求职观念, 提高自身素质, 成功实现就业, 产业结构决定了就业结构。

(四) 合理的就业结构有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 如果人能积极有效地掌握各项技能, 提高自身科学文化水平, 就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研究经济运行规律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 提前做好各项人事准备。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培养科研人员和技术熟练工人。同时, 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人才队伍, 提高服务质量。

二、中国人口就业结构现状

(一) 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是指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它依据人本身所固有的自然、社会、地域的特征, 将人划分归类, 然后计算所占的比重。通过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从年龄构成看, 中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 2005年, 中国总人口达130 756万。从年龄结构来看, 0~14岁的26 504万, 占20.3%, 15~64岁的94 197万, 占72.0%, 65岁及以上的10 055万, 占7.7%。这意味着有劳动能力的人群 (即青壮年和中年人) 占总人口的72%, 整个社会的人口抚养和赡养负担比较轻。人力资源属于高层次的资源, 可以部分替代自然资源, 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同时, 随着知识的增加、经验的积累和个性的日趋完善, 人力资源可再生、可反复利用[2]。

2. 从学识结构看, 中国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据资料显示, 2004年, 中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3.6%;人口粗文盲率 (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减少到8.33%, 比1990年时下降了7.55个百分点[3]。高考扩招以来,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大量的适龄青年进入大学, 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快速提高。大学生正逐渐成为人才市场的主要求职者, 这有利于中国朝着依靠科技创新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同时, 中国高水平技术工人供不应求, 科技领军人物和前沿学科带头人缺乏。

3. 从人口发展角度看, 中国老龄化问题逐年加重。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生育率大幅减少, 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得人口寿命越来越长。2005年底依据全国1%人口抽样, 显示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 055万, 占总人口数的7.7%[4]。按照国际标准评判, 中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行列, 且老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据预测, 到2020年,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1.64亿, 占总人口比重16.1%。快速步入老龄化影响经济发展, 给社会带来较大的压力。

(二) 就业结构

所谓就业结构, 是指在整个劳动者群体中, 事先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和归类, 然后研究各类所占的百分比。其中有就业部门结构、经济类型结构、地区结构等。

1. 第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逐渐加大。

就业部门结构是指就业人口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布。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一、二产业就业人数趋于下降, 第三产业快速增长,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是规律现象。1980年以来, 中国从事第一产业就业的比重从69%降低到49%。相应地,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从18%和13%提高到22%和29%[5]。

2. 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吸纳能力最高。

就业地区结构是指就业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布。它与经济发展、自然地理区位以及政策影响相关联。沿海地区、江河流域往往是经济发达区域, 就业人口密度大。中国目前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比重大约为40%、32%和28%。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第三产业发达, 就业机会较多, 吸引着大量的劳动力。

3. 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渐加大。

就业经济类型结构, 是指就业人口在不同性质的企事业单位的分布, 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体。就业的经济类型结构是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而发展起来的。其中, 国有经济吸纳劳动力数量在缓慢下降, 非国有经济吸纳速度相对比较迅速。

4. 中国就业问题不容乐观。

就业是公众获取收入的主要途径, 是民生之本。然而, 中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失业问题。在2001—2010年间, 中国每年新增劳动人口大约为1 200万, 然而, 全国城乡新增就业岗位仅950万个, 仍有250万的就业岗位缺口[6]。资金、先进设备的引进及新型工业化道路, 导致大量人员下岗, 结构性失业并存。严重的失业问题影响中国技术进步、资本深化和产业结构升级。

三、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快速发展

(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部署

人力资源开发是指, 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并对其进行教育投资, 通过知识积累, 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实现依靠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尽快安排大量的经过简单和短期培训的体力劳动者就业, 有效利用已经培养出来的优秀脑力劳动者, 并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政府出台有利于促进劳动者就业的政策;把国企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的政策结合起来, 让就业成为各级政府的民心工程[7]。

(二)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

1. 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目前中国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 需尽快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政府应提供各项技能培训, 利用财政税收、银行贷款等各种优惠政策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加强农业生产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逐渐普及农业绿色资格认证制度,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 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农田水利、电网、通讯设施、医疗卫生服务、生态环境以及农村文化活动场所[8]。对农民生产进行有效的科学指导, 发挥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的作用。

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关键在人才的培养, 努力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 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是中国经济实现腾飞最为关键的环节[9]。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制定政策进行扶持。职业院校要实施订单式培养,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紧跟人才市场需求。企业要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重视新技术使用和新产品开发, 提高国际竞争力。

3.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与扩大就业人口。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 第三产业吸纳劳动者的能力越来越大, 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将引领世界, 保险、金融、证券、教育、医疗卫生、科学研究等将快速发展。大学生将是从事高端服务业的主力军, 建设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同时, 规范低端服务业的发展, 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摘要: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就业增加, 用技术和劳动力替代自然资源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决定了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的合理化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 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但老龄化问题突出。当前, 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东部沿海地区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 但劳动力就业仍不充分。政府应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人力资源开发。

关键词:就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人力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蒲艳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本深化过程及其就业效应[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3) :13-16.

[2]王首道.以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21-25.

[3]赵景峰.中国人力资源与劳动就业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3, (4) :13-17.

[4]史及伟, 杜辉.中国式充分就业与适度失业率控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168-175.

[5]蔡昉.中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化[J].学术述评, 2007, (2) :15-18.

[6]赵军山.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就业增长战略[J].日本研究, 2002, (3) :27-31.

[7]谈松华.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强国战略[C].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 2006.

[8]胡鞍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J].改革, 2001, (1) :5-10.

人口结构与经济周期 篇2

许多学者单独对经济周期波动或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比较多, 而对这二者之间的关联研究并不多。H·钱纳里等人通过研究指出, 在影响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波动要素中, 产业结构变量是一个重要的慢变量。Blanchard和Simon (2001) 按照支出法GDP的分解方法, 认为是每个构成部分自身波动性的减小造成了整体经济的稳定。我国学者从1990年以来才开始从产业结构变动的视角去调研及分析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马建堂 (1988、1990) 从宏微观两个视角详论经济周期波动如何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运行, 经济周期波动可以用不同指标表示出来, 经济波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及其结构、价格及其结构、投资及其结构的周期性波动, 进而引起各个产业的结构调整。孙广生 (2006) 以统计数据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联关系进行研究, 指出整个经济波动是各个产业波动的综合作用, 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工业的增长, 其重工业增速比轻工业快, 故重工业波动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童光荣、刘玮 (2009) 分析经济周期波动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指标基础上, 分析二者关系, 得出第一、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 产业结构是动态变动的, 发现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是不断下降、保持稳定以及逐渐上升。

2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经济波动的根本因素

在每次经济长期波动过程中, 产业结构都会经历大的调整, 而技术创新是促进整个经济长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技术创新导致一批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和发展而取代旧的夕阳产业, 从而对整个产业结构产生巨大的调整, 新旧产业间的不断更替而引起长期的经济波动。随着新兴产业的基础创新在产业间的不断扩散和渗透, 使整个经济进入高速的扩张期, 但随着创新溢出效应的逐渐消失, 主导产业逐步成熟, 连带效应逐渐减弱, 经济转入低速的平稳期发展。因此, 技术创新是连接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本因素。

2.2 扩大投资是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周期波动的推动因素

投资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 是加速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因素。在社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 经济发展要实现增长战略目标, 依据总供给与总需求协调发展的条件, 不断追加投资, 另外要根据社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需要调整投资方向。而投资数量与规模的扩大、投资速度的加快及结构的改变, 会在短期内通过投资需求的数量及投资结构对社会供需的数量及产业结构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在经济发展的投资过程中, 小量的投资规模会使经济增长速度太慢, 这必然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后劲, 这样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供给的结构性短缺, 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经济萎靡及增长的萎缩;而任意扩大投资范围及投资规模, 过快的投资增长速度会导致投资结构的不合理及投资需求的快速膨胀, 引起通货膨胀, 造成整个社会经济的波动, 从而阻碍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2.3 需求变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

需求变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H·钱纳里将恩格尔效应作为研究的依据, 通过相关数据分析, 发现国内需求份额的变动以及生产迂回化导致对中间产品需求变动, 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筱原三太郎通过研究, 则将需求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独立机制, 提出了通过需求收入弹性概念来考察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下, 社会需求的改变会导致不同产品的需求弹性发生变化, 从而引起所在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 进而引起经济波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均收入的提高, 居民消费结构和社会需求结构都会相应的发生阶段性变化。工业化进程会使社会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社会大生产的机械装备率上升;收入水平的提高会进行更多的非食品消费, 食品消费所占需求比重降低, 服务需求增加, 居民的消费结构将逐步升级,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 需求弹性高的产业部门的需求增长速度会加快, 这样会导致整个经济成分的调整, 引起新旧产业的更替及轮换, 从而部门的波动导致整个经济的波动。

3 浙江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联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是由于三次产业相互之间的比重不断变化而发生的, 三次产业比重的周期性变化, 构成了整体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并且各产业的波动对经济周期波动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随着三次产业的周期性变动及产业之间的结构调整, 整体经济就会呈现不同的波动特征。第一产业主要由农、林、牧、副、渔等构成, 极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第一产业的波动不是很稳定;第二产业主要由周期性行业所构成, 因而第二产业的周期性波动较大;第三产业是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主要是服务业, 自身所具有的地域及服务的特点, 决定了其不易受到外来的冲击, 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 波动幅度较小。因此, 当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小时, 经济的整体性波动会表现为中等程度;但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时, 经济的整体性波动会表现为剧烈程度;当第三产业比重变大, 第一、二比重持续下降时, 经济会呈现稳定趋势。

图1表示了浙江1978-2012年生产总值增长率和三次产业增长率的变动趋势, 三次产业与浙江经济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波动大体一致, 表明了浙江三次产业与整体经济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关联关系。由图可知, 在1978-1995年间, 浙江第一产业增长率的波动较为剧烈, 并且绝大多数年份增长率是低于浙江经济增长率的, 是拉低浙江经济增长及影响浙江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第二产业增长率波动也表现为剧烈, 但绝大多数年份是超过浙江经济的增长率, 说明第二产业对浙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第三产业与浙江经济的增长率较为一致, 说明第三产业对浙江经济起到平抑作用。1995年至今, 三次产业增长率的波动与浙江经济较为一致, 这使得浙江经济波动越来越平缓。

摘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联性是研究的难点, 本文从技术创新、需求变动及投资等影响因素分析二者的关联性, 并以浙江为例分析二者的关联性。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周期波动,关联分析

参考文献

[1]Kuznets, S. (1971)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Total Output and Production Structu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张新华.经济波动中的产业结构变化[J].管理世界, 1988 (2) :27-31.

人口结构与经济周期 篇3

关注或观察一个国家,如果是短期,一二年或三五年,你完全可以忽略掉人口因素,因为人口无论是总量或结构,短期内变化不大。但如果是中、长期,10年、20年或30年、50年,那就完全不能忽略人口这个因素了。

美国在二战之后,从一个一般的大国发展到强国,再从两级强权到超级霸权,为时不过一甲子光阴。其中各种软实力、硬实力等等自然不在话下,但不能忽略还有一个青壮化的优势。一个处于青壮化阶段的国家,可以同时享有供给面(有活力、冲劲、创新,肯冒风险)及需求面(有购买力、有内需)两种优势。美国战后有约20年左右高出生率下的婴儿潮(约8000万人,占全美人口1/4以上),在1965年之后开始进入社会,美国进入青壮期,整个社会蓬勃而有活力。从去年(2010年)开始,婴儿潮人口开始步入老年,每天8000人退休,正式进入老龄社会。

美国之后是日本,1960到1990年,是青壮时期,生龙活虎,缔造了“日本第一”。1991年大泡沫破灭,一沉不起,迄今20年矣,原因固不止一端,但老龄化肯定是个关键因素。日本目前65岁以上老人占全国1.3亿人口24%,是所有发达国中最多的国家。

跟在日本之后的是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自1970到2000年,这30年间,也是生龙活虎,但进入到新世纪以后,先后步入老龄社会。中国台湾由于“少子化”情况严重,尤其明显。新加坡则大胆采用优质人口“进口”(移民)政策来化解老龄化压力。

四小龙之后,紧跟着的即是中国大陆了。从1980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010年,也是30年的青壮化时期,3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9.8%,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两个“人口红利”:(1)一胎化政策,使所有父母抚育成本大幅降低;(2)整个社会还未进入到像日本一样的老龄社会,安养成本尚未大幅提高。这就好比赛跑时卸掉了两个包袱,跑得焉能不快。

然而也正由于30年来的一胎化政策,相关政策的副作用近年来也开始浮现出来了。从这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可以看到:(1)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十二五”期间内达到高峰后即将掉头下降,换言之,中国即将开始进入老龄社会;(2)一胎化政策也导致男女性别的明显失衡,在某个阶段将有数以千万计的适婚男性择偶困难;(3)家庭组织亦因一胎化政策受到扭曲而异化,从而对孩子性格之形成产生连社会学家都难以确知的影响……

鉴于各国和地区的经验,从欧美到日本到四小龙无一例外,当政府开始警惕到出生率下降,决定改采奖励生育政策时,都为时已晚,政策效果几乎为零。这些前车之鉴应该可以给我们一种提醒,人口政策是不是到了该与时俱进、改弦易辙的时候了。

更何况一胎化政策开始就可能存在着一些误区。1979年一胎化政策酝酿成形的时候,正值改革开放时代的开始,当时8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未能解决,因此很容易在逻辑上得到一个必须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推论政策。但事实上,在邓小平推动改革之后,才几年,农业生产力与农村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1986年左右基本已解决吃饱饭问题了。可见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好的体制,而不是严格的生育管制。

上一篇:老年人口安全下一篇:内轮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