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十篇

2024-05-31

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 篇1

一、高职院校确立软件人才培养方向的依据

(一) 国际1T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相对于既懂rr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掌握软硬件设计的专业技术人才而言, 软件人才主要从事编程、录入等大量的基础性技术工作, 包括客户服务、程序开发、商业策划、媒体编程、网络管理等。可以说, 在一个大型软件开发项目中, 是他们将软件的设想转化成了现实的产品。实际上, 国外软件开发领域早已活跃着一批从事简单程序编写工作的“数字人才”。

(二) 中国软件业的现状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在发展软件业的开始阶段, 软件研发被神秘化, 编程过程所需技术知识被夸大, 加上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笼罩, 高校甚至高职的在读生和毕业生, 也大多以比尔·盖茨、王志东等为楷模, 一心想独立开发软件, 成为软件市场上的个人英雄, 进入软件公司后也乐意当多面手, 开发、设计、编程、录入等一应全包。

(三) 高职院校培养软件人才优势。目前软件人才培养的模式主要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两种。传统学历教育培养的学生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和理论教育, 但由于传统教材更新慢, 同时又缺乏实践机会, 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是理论有余而实践操作经验不足, 不能马上适应企业的需要。非学历教育往往由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承担, 教材与教师都来源于软件企业, 课程针对企业需要, 教师有丰富的项目经验, 所以培养出的人才更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软件人才的优势。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实用型人才, 并不是从事开发研究的高层次人员。与本科教育相比, 其毕业生理论知识不够充分, 但动手能力相对较强。与非学历教育相比, 因为学生要接受专业的理论教育, 其理论知识的基础还是比较扎实的。这样, 高职培养“软件人才”可以走一条高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道路, 即介于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 兼有传统的大学理论教育与有效实用的职业培训教育的特点。

二、高职院校培养软件人才目标和方法

高职计算机专业“软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使学生在计算机专业理论、程序设计、数据库、网络技术等方面接受较系统、较深入的专业理论教育, 通过大量有针对性的实习, 强化知识的理解与吸收,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调整课程结构。

避免大而全。实行少而精用一年的时间重点学习专业基础课。强调《C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 与之相关的数学与英语课程也要同步学习。用一年半的时间进行软件开发相关课程的重点学习与实践。可以采用如下具体课程安排:程序设计, 包括、{WIN32API) 、{Delphi) 等;数据库开发, 如《数据库原理》、《SQLServer) 等;网络技术, 如《计算机网络原理》、{JAVA}等。结合开发工具还可以讲述《应用软件解决方案》、《事件编程技巧》等课程。如果条件容许, 最好能开设心理学课程, 因为在软件设计过程中, 各种非预料性情况都可能发生, 开发人员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所以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最后半年可以介绍学生到软件公司学习, 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提高能力, 积累经验。

(二) 改进教学方法。加大实习力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要牢牢把握“实用性”思想。

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功底, 过多、过深的理论学习不符合软件蓝领的培养要求。这部分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 根据培养的实际需要, 对专业知识进行适当的取舍。软件开发课程的教学, 必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两种以上的开发工具。要丢弃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 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授课, 采取启发式教学, 边教学生学习使用开发工具, 边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 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 既掌握了开发工具的使用, 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两种以上的开发工具, 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时, 就要开设相关实习课程。实习中教师与学生组成开发小组, 教师充当系统分析员或高级程序员的角色, 学生充当软件蓝领, 模拟实际的软件开发环境, 强化学生的编码能力和编码意识,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 加强师资力量。

完善配套设施整个改革中, 教师始终起着关键作用。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 对教师的要求也要相应提高。讲授理论课程的教师应具备中高级职称, 有多年教学经验, 通过理论的讲授, 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而进行开发课.程讲授的教师应具备软件工程师以上水平 (获得过相关的权威认证) , 参与过一些软件项目的开发, 这些教师不要求太高学历, 但要能够跟随软件业的发展, 及时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条件容许的情况下, 可以从软件公司聘请一些职业技术人员兼课, 他们的经验对学生来讲非常重要, 切身的体会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经验。相关的辅助设施也应达到相应水平。例如, 计算机实验室的规模、计算机的性能、校园网络的建设、图书馆的藏书量等等都要达到配套要求。

加入WTO以来, 中国的软件业正向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软件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

相信通过改革, 高职计算机教育完全有能力培养出大量具备较强竞争力的, 实用型的软件人才, 为高职教育开辟新的发展方向。

摘要:通过介绍我国软件业的发展情况, 分析中印在软件业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上的差异, 以及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 指出软件蓝领作为高职计算机软件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并提出了与之相关的改革意见。

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 篇2

1 学生软件系统开发能力不高的原因分析

1.1 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

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可以从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找到相关的依据。专业必修课是高职学生必须修读和掌握的课程,是一个学生学好专业的基础,也是一个学生从事工作以后进一步提高和发挥自身潜力的根本。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重视这些基础理论是十分正确、十分重要的,也是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一个基本的、重要的条件。但是,我们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对实践教学却重视不够,主要体现在:1)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理论课时占的比重还比较大,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少。2)任课教师重理论的讲解和分析,对这些理论和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介绍却比较少,一般满足于一些验证性实验的指导,对提供给学生进行的一些设计性或综合性的实验缺乏足够的热情,培养的学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验证性的编程。3)学生实验指导书注重课本的配套练习,强调验证性的实验,而针对实际应用的实验例子、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例子很少,指导教师往往也因为实验课时量少,也没有给出更多的实用例子给学生练习。针对学生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训练少,造成学生在学完一门课程后,只知道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对实际的应用和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知之甚少。由于学生每门课程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训练,一个综合多种技术的软件系统开发对他们来说自然就不知所措,到毕业还不具备高职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技术、方法和技能。有些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连一个简单的软件系统都没有设计过,只能勉强编出几个简单的程序,这样就很难适应社会的要求。4)课程设置更多考虑了培养学生技术的宽度与广度,但是对培养学生综合技术的应用和掌握技术的深度存在着不足。比如,学生学了多门软件开发工具的课程,从学程序语言的数量来说够多了,但是没有真正能够用一种语言来开发系统。

1.2 制定或执行标准不够严格,学生动手能力差

目前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缺少制订实验教学或实践环节的质量标准或执行的标准不够严格,学生动手能力差。一方面,我们比较注重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的制订,但是却缺少课程实验教学或实践环节的质量标准或者是执行不够严格。另一方面,高职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该有课程实验教学或者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即学生学习了一门课程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技术水平,必须确定一个量化的标准,如Visual Basic课程,学完后,学生要学会用Visual Basic来设计与开发一个系统,当学生达到这一质量标准才能得到相应的学分。但是,现在我们往往都是用理论考试来代替了这个质量标准和要求,从根本上造成学生应付理论考试,忽略对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锻炼。学生学完课程后,只能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应对考试,不能够独立设计与开发一个综合的系统。

1.3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场所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用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场所,如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开放实验室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学生到社会见习、实训时间少,学生真正了解公司、企业对技术的需要,了解公司的运作,能够参与软件开发或者接受公司软件开发培训的机会就更少。所以,学校所教、学生所学与公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就产生很大的差距。学生掌握编程工具和编程能力不足,综合各方面技术来独立开发软件系统的能力更显得困难。

1.4 学生掌握的课程内容分散而且各自独立

软件系统开发需要具备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以及熟练掌握一门编程语言、一个数据库系统、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多个处理和编辑系统。但是,学生掌握的是分散的、各自独立的课程内容,缺少融合多课程知识的经验和能力,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就出现了困难:1)不能熟练操作编程工具和数据库系统;2)不知如何实现开发的系统与数据库连接;3)系统开发时,对数据库操作编程必须用到的语言程序感到无所适从;4)对要开发的系统不知从何入手。这是学生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实验方法,掌握的课程内容分散造成的,也是很多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却只是用于上网聊天玩游戏的主要原因。

2 提高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软件系统开发能力实验方法的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软件系统开发能力,我们根据计算机软件生命周期原理,针对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包括框架设计和数据库设计)、详细设计、程序设计、软件测试等5个阶段从实验方法、实验路线的研究出发,设计出了针对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一套有效方法,即培训实验体验法。

2.1 实验方案

指导思想:先培训,然后在老师指导下完成。

实验目标:完成一个简单的功能比较完整的软件系统。

参与对象:高职二年级以上的学生,5人/组。

指导老师:1人/组。

实验设备:在课余时间利用开放实验室及学生自有的电脑。

实验方法:先案例培训、学生结合案例实现与老师分段结果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实验路线:先由指导老师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培训,把系统开发的全过程进行讲解,然后由老师出题或学生自命题进行开发。老师提出完成系统的各时间段,以及每个时间段要完成的内容和进度,学生在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实验步骤:第1阶段,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培训,用6~8课时对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第2阶段,给出系统名称后,要求学生在20~30天的时间内结合案例写出软件需求分析和系统的框架设计,明确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模块。第3阶段,要求学生在30天左右时间内结合案例对系统进行详细的设计。第4阶段,要求学生在30~60天的时间内结合案例编写代码。第5阶段,要求学生在30天左右时间内结合案例进行系统调试修改。第6阶段,学生在30天左右时间结合案例写出系统使用说明书以及总结报告。

2.2 实验方法

实验方案确定以后,我们召集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培训,由指导老师先对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软件系统进行讲解和剖析,从软件系统运行环境、开发工具、数据库、系统的集成等开发过程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在系统开发中自己缺少什么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布置学生自行修读相关的技术、工具等知识,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写出修读的总结或读书报告。最后指导老师给出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去实现。

实验从2008年10月开始,到2009年6月结束,参与的是200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20名学生,他们基本具备开发系统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分4个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指导教师辅导。

2.3 实验效果

对学生进行的2期试验结果如下:1)软件需求分析和系统的框架设计文档,书写得比较完整、规范,符合系统的功能要求的,共有18人;写得一般的,共有2人;写得差的,共有0人。2)对系统进行详细地设计,功能较为完整、规范的,共有15人;完成得一般的,共有5人。3)编写代码能力强的,共有5人;一般的,共有10人;较差的,共有5人。4)系统调试修改、刻录打包。完成得好的,共有12人;一般的,共有7人;较差的,1人。5)书写系统使用说明书文档。完成好的,共有17人;一般的,共有3人;较差的,0人。总体效果比较好。

3 经验体会

本次实验我们的主要经验是:1)该方案包含一个比较系统的培训过程,这正是高职学生普遍缺少的经历和经验。所以,经过培训的学生在撰写需求分析与框架设计文档、系统详细设计、系统测试方面完成得比较好。而一般没有经过培训的学生,很多人在做的时候不知从何下手,撰写出来的文档既不统一,也不规范,指导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帮他们修改和指正。而经过培训的学生撰写出来的文档规范,系统设计比较清楚、系统测试操作得当,指导教师在这方面的工作量就大为减少。2)在系统调用数据库的连接编程方面,实验小组的学生基本都能独立完成,而一般学生,大部分都需要教师的指导,并且花较大的精力指导才能完成。这方面的编程与操作是学生开发系统时遇到的难点之一,它涉及到多个系统的操作,需要学生的综合运用。实验小组的学生由于经过培训,有教师的详细讲解以及有相应的案例作参考,这一难点得到了较为有效的解决。3)高职学生基础普遍不十分好,对软件系统开发都有畏难情绪,经过这次的成功实验体验,会让他们的树立信心,提高软件开发的积极性。

该方法只是作为提高学生软件系统开发能力的起步阶段,但是通过对学生的训练,学生能够掌握系统开发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学会编写开发过程中所必须的各种文档,掌握系统开发所必须的开发工具、技术和技能。经过该方法培训的学生初步具备开发软件系统的基本能力,再进一步通过参与实际的项目开发,软件系统开发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 总结提高

本次实验总结出来的有效实验方案,可以在高职计算机学生中逐步推广,师资不足的,可以从软件公司聘请。也可以与软件公司合作,公司负责培训、指导,学生免费为公司软件开发流水线工作。这样,就可以使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发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摘要:众所周知,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软件系统开发能力普遍不高,该文从分析原因入手,提出提高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软件系统开发能力的有效方法,即培训实验体验法。

关键词:高职学院,软件系统开发力能,培训实验体验法

参考文献

[1]李文敬,廖伟志,陆建波.计算机高职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28(s2):156-160.

[2]黄国勋,席鸿建,曾冬梅.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12.

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篇3

关键词:软件技术培养模式案例教学

中图法分类号:TP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1200多所,每年为社会培养计算机软件及相关的毕业生达到12万人之多,但是,每年企业的软件用人缺口依然严峻,企业招聘软件蓝领人才难相当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培养过程出现了问题:一方面是,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软件设计和开发的技能,缺乏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另一方面,在学生的整个培养中,没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很难适应企业工作[1];另外,目前很多高职培养的软件学生,都是统一的既定模式,虽然,引入了案例,但是没有针对某个行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是学生毕业后竞争力不强。要解决当前计算机软件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必须抓基础、重软件核心技能培养以及结合各自优势把软件融入到应用的行业中,增加软件的办学特色。

1.基础知识培养

计算机软件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就是《程序设计基础》和《数据结构》,重在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和常见算法的描述的能力。此两门课程都比较抽象,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怎样达到培养的目的,夯实学生的编程基础,计算机软件专业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传统方式都是按照知识点进行讲授,每个知识点都相对独立,前后没有融会贯通[2],学生不能真正体会每个知识点的使用场景和需求,从而学生很难熟练掌握编程的方法和思想。1另外,教学效果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很难真正把握学生的基本的编程能力。为此,我们进行了《软件技术基础》的课程包项目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明确讲授的内容和目的,把握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剔除生僻部分。

2)围绕课时单元,明确每次课传授的内容,并且形成鲜明的重点和难点,每次课后都配套有相应难度的编程练习。

3)为了把前后知识能够融合贯通,还分模块进行综合练习和应用;比如:图形面积计算系统,ATM提款机,象棋的模拟实现,商超管理系统以及学生管理系统等。

4)按照试题模板,编写试题库,我们一共开发了20套试题,供期末使用,形成真正考教分离,能有效的掌握學生的真是情况。

课堂练习和综合练习,都来自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对应用场景非常熟悉,学生更容易把场景应用与程序设计结合起来,更能体会程序的魅力,而且综合练习,还让学生融合了前后知识,让学生逐渐形成一种分析、抽象和语言描述和表达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编程兴趣和能力。经过三届学生试点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编程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很大提升。

2.专业核心技能培养

专业核心技能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软件开发平台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重在实际应用上的培养,但是,传统课程设置相对分散,没从实际应用出发进行设置,很难让学生掌握正在实际项目中的需求。我们以.NET平台为例,对传统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剖析和调整如表一:核心专业课程体系对比表。调整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更具有针对性,三个核心技能:.net编程、Asp.Net后台程序和windows应用开发的技能分别在大学第2学期、第3学期和第4学期集中进行有方向的技能培养,每周开设8课时并且进行联排,让学生学了以后,能及时练习和巩固。每个方向都有比较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一到两个个实际项目作为支撑,让学生清楚每个项目的开发过程,明确项目的需求和设计需求,对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和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编程技能;同时在windows模块中,还加入了软件工程,有前面两个项目实训后,学生能能理解软件的开发和管理,对软件工程的掌握更容易,从而促进学生更加规范的进行软件设计和开发。经过三个模块的培训后,学生在大学大二就有了3个完整的项目经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的能力大大增强。

3.专业特色培养

经过两年强化训练和培养后,学生能够利用软件开发平台进行常见应用软件的开发,甚至可以进行软件项目的分析和设计。但是,软件的应用还是要回归到实际应用的行业中,必须要一个行业背景支撑,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在第5学期开设了一门专业限选课和配套的毕业综合实践。专业限选课,主要是根据学院优势和地方行业优势,邀请企业对学生进行相关行业业务的培训,让学生明确行业的管理的处理过程,然后,联合企业在毕业综合实践中进行相关行业软件的设计和开发。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应用行业的知识,也巩固了学生对软件开发技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和意义。通过两届学生特色培养,我院先后与东汽、二重进行了相关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并成功为企业输送了基于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软件人才。

计算机软件专业简历 篇4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找工作的时间越来越近,你的简历写好了吗?相信写简历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算机软件专业简历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计算机软件专业简历范文1

xxx

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5岁(1991年11月13日)

居住地:上海

电话:166xxxxxxx(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8个月]

公司:xx有限公司

行业:计算机软件

职位:移动需求管理

最高学历

学历:本科

专业:计算机软件

学校:上海大学

自我评价

沟通能力强,性格开朗,有责任感和较高的工作热情,处事冷静,做事稳重积极向上。并能吃苦耐劳,具有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做事稳重,善于沟通,有一定的谈判能力及很强的责任心,从事工作以来,以务实、稳重、责任心强的工作态度来对待岗位职责。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可随时到岗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计算机软件

目标地点:上海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移动需求管理

工作经验

20xx/3 20xx/11:xx有限公司[8个月]

所属行业:计算机软件

开发部移动需求管理

1.负责移动终端及管理后台的需求分析、设计、开发等工作。

2.负责与项目相关人员共同完成模块设计、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端的`通讯设计与开发。

3.按照项目计划,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成开发任务。

20xx/5 20xx/1:xx有限公司[8个月]

所属行业:计算机软件

开发部移动需求管理

1.维护和升级现有产品,快速定位并修复软件缺陷。

2.与项目相关管理、测试和需求等人员沟通和合作。

3.负责相关技术文档的编写和管理。

教育经历

20xx/8 20xx/6 上海大学计算机软件 本科

证书

20xx/12 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听说(良好),读写(良好)

计算机软件专业简历范文2

个人基本资料

姓名:李

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广州

民族:壮族

户口所在地:广西

身材:160 cm45 kg

婚姻状况:未婚

年龄:22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文秘/文员:文员

工作年限:2

职称:中级

求职类型:全职

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1500--xx

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厦门厦华新技术有限

公司起止年月:xx-06 ~ xx-06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担任职务:办公室文员

工作描述:

①售后服务,负责客服热线的登记并安排维修员上门维修工作。

②负责公司往来的信函、快件、传真和文件、资料归档管理。

③仓库管理(主要负责物料发放、盘点、对账以及物料的计划申请与旧件冲账等。

④负责售后维修统计的周报与月报表。

⑤核算网点的服务费用、差旅费和整理当月产生的各个费用报销以及管理中心的费用支出与收入。

离职原因:另求发展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西百色市机电工程学校

最高学历:中专

获得学位: 中专毕业-xx-07-01

所学专业:计算机应用

受教育培训经历:

xx-09xx-07 广西百色市机电工程学校 计算机应用毕业证

语言能力

外语:其他一般

国语水平:良好

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从事办公文员两年的工作经验,经过自身的刻苦累积,掌握了一定的综合工作能力和一定的承受力,能熟练操作办公软件,客服沟通协调能力以及仓库管理和统计工作。

详细个人自传

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 篇5

1 大学文科计算机软件理论知识教学现状

1.1 学生问题

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 使得很多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都很重视操作和实践, 忽略了理论知识。在课程的学习中, 不论是理论知识, 还是实践操作都不能忽略。从当前的情况上看, 文科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的学习不是很透彻, 仅学会一些简单的操作, 并且在运用过程中不是很熟练。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新型软件时, 学生连基本的自学能力都没有。所以, 重视对文科生软件理论知识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文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均比不上理科生, 并且其对计算机软件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不强, 这是文科生普遍的硬伤。

1.2 采用统一模式教学

为响应国家号召, 很多高校都实施扩招政策, 学生数量增多, 使得学校在排班上无法满足教育局所给出的规定。有些学校每个班多达100人, 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很难照顾到全部的学生。文科学生比较感性, 对于机械、理工类的课程不是很感兴趣, 并且, 学生在学习基础或对科目感兴趣的程度也会不一样。这种一概而论的教学模式会很难照顾到每个层次不同的学生。因此会出现部分学生觉得内容过于简单, 部分学生觉得内容过难的情况, 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

1.3 编程语言繁多

在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下, 编程语言不断更新换代, 这些编程语言的优劣并存。因此, 高校在选择编程语言的时候, 大多会被工业上流行的软件诱惑, 因而选择了这个软件。然而, 如果学校在教学上对工业上流行的编程语言不屑一顾, 那么, 学生在就业过程中, 必定会受到影响。而在众多、且类型丰富的编程语言中, 怎样选择一套合理的编程语言, 已成为大部分高校头疼的问题。

1.4 只注重操作不重视理论

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 很多高校在开设计算机软件课程时, 往往会将大部分课时安排给计算机软件操作课中, 而软件理论课则相对较少。并且, 教师在上与计算机软件操作有关的课程时, 不会同时向学生灌输软件理论知识, 很难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到计算机软件的逻辑。

2 大学文科计算机软件理论知识教学对策

2.1 由浅入深教学方法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将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握好。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会遇到一个普遍的问题, 那就是选择什么入手点:是语法规则, 还是具体的问题。经研究实践证明, 可以具体问题作为切入点。先引出相关的语法规则, 然后在利用其他方法, 让学生理解其中的语法和句法的要求, 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并说明使用规则。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觉得这门学科是看得见、摸的着的, 因而思路会转的比较快, 进而也很容易将它学会。

2.2 运用形象思维

以多媒体形式结合实践是讲语言的做好方式, 举一个例子。当讲到C语言中的指针间接访问量时, 可以向学生们举抽屉和钥匙的例子, 这个例子会使学生们更容易理解知识点。这个例子可以这样举, 有A、B两个抽屉, B抽屉中有A的副本和钥匙。要想将A抽屉打开, 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直接用A的钥匙打开, 另一种是用B钥匙打开B, 并将A钥匙拿出来, 用于开启A抽屉。以这种方式, 可以提升课堂的活跃度, 并且很容易让学生理解。

2.3 建立教学网站

分析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发现, 仅靠课堂受教方式来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必须让教育方式多样化, 而建立网站是最好的选择。建立网站, 可以让学生的交流方式和课程学习方式变多, 也可以让教师的传教方式变多。教师可以将学习资料、作业的安排及批改好的作业发布到网上, 让学生自由浏览, 不受地理、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意浏览和下载教师上传的学习资料, 并能及时的向教师请教问题等。建立计算机软件教学网站, 不仅能是教学活动更加丰富, 而且还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4 课时的调整

由于文科生在理解机械类、理工类的课程不如理科学生的通透, 因此, 教师可以将软件理论教学与第二学期的Visual Fox Pro语言教学课结合起来, 并且让这些内容和相关的软件理论知识结合专门的语言教学中。为了能将这个教学构思付诸行动, 相关人员可以在第二学期的教学中, 适当调整一下课时的安排, 尽量将计算机软件应用部分的课时减少, 将其增加到计算机软件理论的教学中。

3 结语

文科计算机软件理论知识在文科的科目中占重要的位置, 不过分析文科学生的特点, 这门课程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难的。所以, 只有做到应用由浅入深教学方法、运用形象思维、建立教学网站、调整课时, 才能让文科学生将这门课程学好。

参考文献

[1]胡钰强.高校文科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2009 (27) :494.

[2]朱顺乐, 顾沈明.对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5) :128-129.

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 篇6

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 采用“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过程和课程开发项目的方法已成为职业课程开发主要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都强调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一些典型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实践任务, 提高他们的整体专业能力、质量和基本的工作经验。“工学结合”是通过改变课程发展“学科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程理论, 结合研究、工程实践, 培养学生“企业项目”为中心的课程, 使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 完成职业能力的学习和锻炼, 获得知识、形成经验, 通过具体的实践任务塑造社会企业需要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并逐步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模式

进行模式的建立应先成立由企业、行业专家、软件技术专家、教育教学专家和专业带头人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然后, 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实施以软件为主, 职业成长模式和高等职业教育法相结合, 实践项目为载体, 课程内容开发与软件技术开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 通过研究, 建立典型的任务组。通过对国内软件市场、软件行业、软件公司、资讯科技相关业务以及企业IT部门的研究、数据调查分析, 以及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深入采访, 对国内需求的软件人才方向和趋势予以充分的掌握, 确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模式的发展方向。

(2) 采用典型任务完成法, 形成行动领域。在实践的工作场所, 利用典型的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之上, 确定培训目标。

(3) 通过工作过程分析, 来确定学习领域。要深入分析工作学习的整个过程, 对区域行动进行详细的解析。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 利用职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高中教育的规律, 对“职业教育法”综合运用过程, 建立一个操作系统的课程。

(4) 使用课程项目的方法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以实践为载体的学习, 必须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并对学习分解的项目进行认真设计, 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知识学习, 对能力和专业素质的研究, 打破固有的研究方式, 采用新的研究方法进行学习等领域的研究。

(5) 以行动为导向的方法, 可以使得教学实践取得发展。利用行动导向对学生进行教学, 使学生在行动中对知识的主要特点进行掌握;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内容, 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境的信息, 进行规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 设计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工学结合”课程实施

在高职院校的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中, 从一开始就定位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企业培训相结合, 最终实现人才的培养。

学生学习的前三个学期主要是在学校机房进行专业理论的学习, 完成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 并让每个学生完成一些小的技术项目, 使学生具备从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四个学期开始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 以学校和企业软件项目为载体, 基于工作过程完成专业核心课程。

第五学期组织学生成立项目团队, 并分配学生一些中小软件外包项目让学生完成, 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初步形成, 并在知识的运用与实践中实现“准软件人才”的转变。

第六学期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建设, 投入到工作中, 完成“专业技术人才”的过渡。

四、“工学结合”新课程体系相配套的专业课程建设

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 篇7

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帮助那些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条件的学生进行创业准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在2010年教育部举行的《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新闻通气会》指出,创业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结合专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目前国内创业教育的主要方向集中于学生就业研究,对于培养创业型人才研究较少,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还是空白。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对他们的创业教育,应与国情、地域紧密相关。江苏历来是最重要的软件产业集聚区之一,仅在南京市建设软件名城的过程中,就需要几万软件及服务外包类人才。为了吸引人才创业,教育部规定高校毕业生只要登记后就可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江苏省各市也以多项政策鼓励创业,如高校学子在宁创业就是重点扶持对象。这些外在环境为软件专业学生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的软件技术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站在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平行发展的高度上,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不仅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软件开发与调试等职业能力的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还需要培养拥有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新型人才[1]。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调整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是软件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业实践基地。

1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创业实践基地的构建模式

1.1 构建原则和要求

1.1.1 构建原则

(1)工学结合。除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外,企业更需要的是拥有较强实践能力以及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能力的人才。软件产品的实现有其特定工作流程和模式,必须本着“工学结合”的原则,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能直接操作的实训模式和环境。(2)校企共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创业教育的教育,应成立由职业院校、行业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参与的创业实践基地,通过校企联办、企业扶持等形式,将创业人才培养落到实处。职业院校和企业可以在设备、师资、技术、生产基地等方面优势互补,实现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3)可持续发展。由于软件行业变化非常快,技术、应用、需求、业务的开发等都处于高速变化和发展中,如果构建的实践基地跟不上发展速度,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立刻被企业所采用,更不要说具备创业的能力。

1.1.2 软件技术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对创业实践基地的要求

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在软件技术领域中,无一例外强调人才具备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具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具有与行业接近的工作经验;此外更强调创业激情、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善于运用大脑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智慧型人才是公司最看重的,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进行卓实有效的创业活动。创业实践基地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创业教育提供一个创业项目实施的载体,是高职学生创业不可缺少的训练场所。创业实践基地的构建应该基于创新型软件技术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环境和条件。

1.2 构建模式

文献[2]中提到,高职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的构建模式分为三种,分别是融入式模式、综合实训模式以及项目实践模式。作为实训体系的基本载体,软件创业实践基地的构建要从软件技术专业的特定人才培养要求出发,可以从类似三方面进行划分并构建符合相应能力培养要求的实训基地。

1.2.1 课程嵌入模式

创业课程体系我们主要将之划分为通识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创业项目实战课程。各种课程的实施需要真实操作环境支持,课程嵌入模式的实训基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软件技术实训基地、网络实训中心、硬件实训中心、软件工程师工作室、数据库实训室。

如我院软件技术专业中有一门课程《ASP.net Ajax程序设计》,主要使学生掌握提高网站应用程序运行效率的能力。这门课程就需在软件技术及网络等相关实践基地展开,既强调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又务实创业操作能力的拓展。

1.2.2 技能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下的实训基地更为突出对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意识的培养,应突破专业领域的限制,积极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的软硬件资源,提供给学生从事创业活动。主要包括:

项目开发与设计室:作为载体曾举办软件开发企业形象设计、产品营销策略、大学生活理财大赛等。

创业者协会:定期开展创业活动,可帮助学生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项目中去,为学生的课余时间的创业实践提供丰富的资源。

创业见习基地:高职学生通过校企共建的见习基地,可以深入软件企业,亲身感知典型行业公司创建的全过程,掌握软件企业的业务流程,从而培养创业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创业活动载体[3]。

1.2.3 创业项目模式

创业项目模式下的实践基地是真正锻炼学生创业能力,实现创业活动的场所,学生在此经过有效的指导组建企业或在校外企业进行实际业务活动,熟练掌握软件企业业务流程操作的基础上,提高创业实际操作能力。如本专业的网络创业孵化基地,主要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特色创业项目推介、创业筹划、网络营销培训等服务,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经营,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以及为学生提供创业手续、创业活动等方面的帮助。

2 创业项目模式实践基地实施方案的设计

在江苏的有利的地域环境和行业背景的支持下,总结本院创业项目模式实践基地实施的经验,我们认为,创业项目模式实践基地的实施必须具有明确的实施目标、完善的入驻程序、有效的项目实施方式和全面的评价体系。

2.1 实施目标

创业项目模式实践基地的建设实施综合性较高,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又要紧紧围绕学生创业教育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创业素质;为了能够有效指导创业活动,还需要有丰富的创业经验或经历的专业师资力量,采用培训、挂职、调整、提高等多种形式建设好这支队伍;此外,整合校内外资源,注重基地建设中项目的经济效益,保证学生的创业实践项目产生的利益不低于基地运转的维持成本。

2.2 入驻程序

在基地建设完成,配套软硬件资源到位后,由学校和系部负责动员学生创业团队进行项目申报。创业团队负责人及其成员必须为本校在校学生,应有指导教师,所申请的创业项目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良好的市场潜力,鼓励创业项目与专业相结合。在提交《实践基地入驻申报书》、创业计划书等项目申请文件后,由基地管理者对项目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公示,确定入驻团队,并签署协议。

2.3 实施方式

结合相关创业基地的建设经验[4],软件基地的创业活动可有如下几种实施方式:(1)联合软件研发。由基地提供专业的环境和高性能的设备以及完善的服务,由各指导教师按需带项目入实践基地,指导学生完成教师承担的纵向和横向课题。(2)校企共建项目。以基地为依托,通过校企共建实验室,由企业根据实际需求情况设立项目,可以招标形式,带领企业员工和学校学生共同完成课题。(3)学生科研活动。以基地为依托,设立专门的学生科研实践中心,提供相应的条件,申请相应资金,支持学生完成各类立项的学生科研项目。(4)培训指导服务。以基地为基本条件保障,由专业教师主要指导,带领学生为各类中小企业以及各级基层组织提供应用软件开发、IT技术的培训、指导。

2.4 评审考核

项目团队入驻后,基地应对项目按期定时实施考核,督促入驻团队按要求开展工作,防止项目开展处于停顿状态或造成事故。团队退出基地时,要求创业团队考核时提交符合企业运营模式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文件、团队成员在创业活动中的材料以及其它要求提供的材料,并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按照材料和项目陈述进行评审考核。

3 总结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应积极探索,利用所在区域的政策支持和技术环境,谋求与相关企业深度合作,共建软件创业实践基地,以达到“工学结合、校企联合”的目标要求;企业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可以拥有更加广泛的社会资本和经营资本,多样性的生产经营技巧以及整合竞争的基础。

通过与企业之间共建创业实践基地、或展开横纵向项目开发,让高职学生承担软件企业的某个项目或项目的某个环节,从而切实提高高职软件技术学生对软件企业经营管理、业务流程操作的熟悉程度,最终达到提升创业素质、提高创业机会识别和开发能力的目的。

我院目前已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在基地引进企业项目,在企业人员和指导教师共同带领下,由学生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项目开发,将企业的经营理念渗透到项目设计中,使学生在项目开发与企业运营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例如: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在创业实践基地“霆泰软件工作室”,与企业人员一道共同开发的人事干部管理信息系统,成果鉴定优秀,已经在江苏省教育厅正式使用。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创业实践基地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了软件创业实践基地作用的基础上,讨论了软件技术专业创业实践基地的构建模式及建设途径,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中重要的创业项目模式实践基地的实施方案。通过探讨这些基地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了创业活动的基础和实践平台。

关键词: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高职软件专业

参考文献

[1]张淑梅,宋维堂.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实施创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

[2]严圣阳.高职学生创业实训体系的构建[J].当代经济,2010年12月(上).

[3]邹华玲.浅议高职创业实训基地的建设[J].法制与经济,2009年4月,总第201期.

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开发课程;实训模式

学生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的提升,仅仅依据教学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结合实训模式,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在实训中不断地找寻自身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使得学生软件开发能力得到切实的提升。所以,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开发课程实训模式进行探索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能够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与发展,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的软件开发人才,为我国软件开发领域的不断前进做好人才保障。

1 计算机软件开发课程采用实训教学模式的原因

如今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计算机软件开发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中非常重要的课程,这一课课程包含B/S结构应用程序的开发,以及相关桌面应用程序的开发等众多内容。计算机软件开发具有很高的难度系数,对于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对于该课程的学习难度也很大。高职院校想要保证计算机软件开发教学成效,为社会输出大量的高素质软件开发人才,那么,就必须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且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巩固,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实训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展现,应用项目训练将学生社会岗位需求的多项技术进行锤炼,对于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以及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力[1]。

2 实训项目设计

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开发实训模式落实,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需要对什么项目进行实训,实训项目选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实训成效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实训项目的选择不仅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同时,还需要与经济市场中企业岗位的开发项目相贴近,使得实训模式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想要实现以上内容,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使得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高职院校实训项目要来源于社会企业,对项目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学生现阶段学习层次的实际需求相契合,不仅能够促进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团队意识。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的合作方式,可以采用以下两种:

第一种就是将社会企业优秀的软件开发技术人员引入到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开发教学中去,实训项目的实际落实后由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人员,与社会企业的优秀计算机软件设计人员共同承担,将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进行良好的融合。

第二种模式就是将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人员送到社会企业实际岗位中去,到企业软件开发的第一线进行观摩学习,依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确定学生的实训项目。无论应用何种合作方式,都需要将学生实训项目的确定与社会企业实际需求相联系。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学生现阶段的软件开发能力毕竟十分有限,所以对于企业需求的软件项目不能没有变动的照搬,必需要进行截选或者适当的调整,将难度降低[2]。

3 实训室的建设

实训室是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开发课程实训教学模式开展的重要基础,实训室建设的情况与实训成效有着直接性的影响。高职院校对于实训室的建设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实训专用教室,另一种就是公共软件开发实践机房。建设实训专用教室是开展实训教学模式的最佳方式,通过实训专用教室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联系。在实训过程中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对所有实训学员的实训情况实时地进行了解,对于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教师统一性的对学员进行解答与相关理论指导,使得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且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深化学生的记忆。但是众多的高职院校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实训专业教室,只能应用公共软件开发机房进行实训教学模式的落实。但是无论高职院校选用何种形式的实训室,都必须要满足以下要求:首先要求的就是实训室的硬件建设,在实训室内相关的设备要配置齐全,并且要保证所有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实训室内还需要配置投影仪和黑板,便于教师在实训开展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其次就是保证软件环境建设,计算机软件开发课程实训负责人员在实训教学开展前,需要对实训教学进行全面的规划,需要应用的软件必须要提前进行安装和调试。

4 结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计算机软件开发课程是众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想要提升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仅仅依据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需要将理论知识的讲述与学生亲身实践进行有效的融合,也就是应用实训模式。教育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研究力度,更深层次的对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开发课程实训模式进行探索,促进高职院校教学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建波.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研究初探[J].电子制作,2014(02):65.

[2]夏雪飞,魏荣凯,腾达.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开发课程实训模式探索[J].电子制作,2013(22):7-9.

作者简介:

计算机软件专业个人简历 篇9

姓名:YJBYS

性别:男

民族:汉

年龄:23岁

婚姻状况:未婚

户口所在地:江苏

身材:170cm 65kg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电子邮箱:XXX@yjbys.com

求职意向

应聘职位:网站程序员

月薪要求:2500—3000

工作年限:1

希望工作地区:上海

工作经历

上海XXX电子商务公司 网站程序员

20 上海XXX设计公司 网站程序员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南京工业大学

最高学历:本科

毕业时间:-07-01

所学专业:软件工程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工作能力

精通windows server网络操作系统,熟悉局域网C/S模式的配置及权限设置、

掌握计算机基本的硬件知识,能够解决常见的的硬件问题,熟悉进行计算机维护

掌握使用办公软件如word,Excel的使用以及各种常用软件如网页三剑客,Photoshop,fontpage等

精通ASP,能够熟悉运用Asp+Access或SQLServer的网页设计,对jsp,java有一定的了解

个人简介

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 篇10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这一, 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化,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迫切需要造就一大批精通外语的专门人才, 以加速我国“四化”进程, 使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因此, 学好英语对实现上述目标具有重要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在近几十年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快。但是, 不容置疑的是, 我们在很多技术方面仍然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要发展, 要进步,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种技术, 我们不可能单靠自己搞研究, 必须学习别人先进的技术。而学习的必要前提便是要掌握世界通用技术交流语言, 我们的工具-英语。

2 软件专业英语的重要性

由于计算机学科的知识更新速度快, 且绝大部分计算机新技术都源于英语国家, 要想快速学习、掌握这些新知识和新技术, 必须能够熟练地阅读计算机英文文献和访问英文网站。就计算机程序开发为例:虽然目前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已经有中文版, 但要进行应用程序开发, 程序还是用英语编写的。高新技术资料大部分都是以英语编写。印度虽然在很多方面的发展比不上中国, 但印度的软件开发业却比中国发达很多。造成这种差距,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印度程序员普遍英语应用水平比中国程序员高。英语是信息技术的主要语言载体, 语言的差距造成软件产业人才水平的差距, 最终导致软件产业的巨大差距。因此, 我国的软件产业要发展要参与国际竞争, 必须培养能熟练运用英语的软件人才, 学校必须大大加强计算机软件专业的英语教育。

3 学校英语教学与企业要求脱节的原因

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大多是用的高中或高职英语教材, 主要强调的是英语语法的讲解, 单词的释义, 故事情节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知识技能的训练。就计算机专业英语而言虽然现在从市面上来看, 计算机专业的英语教材种类繁多有软件英语, 网络英语, 综合型计算机专业英语教程等但学生所学的英语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差距还是很大, 教材都没有从企业需求出发。如现有的专业英语教材大都是计算机方面的英语, 只是一味强调专业术语的对照翻译, 这些专业单词相对来说比较生僻, 枯燥。教师根据目前的, 专业英语教材编写特点, 在讲课时大多也只能采取一一对应翻译的教学方法, 实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生学到的是笼统的、内容更新缓慢的计算机英语, 软件技术专业英语教材远远落后于软件行业发展, 不适应教学目标, 不利于学生学习, 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解决软件项目开发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企业实际需要的英语是软件开发方面的英语。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推广、深入, 计算机软件的涉及面及规模也在不断加大、加深, 这就对计算机软件公司及各相关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他们具有更扎实的软件开发能力。而软件开发能力的前提条件, 是软件开发人员, 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方面的英语基础, 在能读懂其他软件的基础上再去开发新的软件。所以学校英语教学与企业实际需要的软件开发英语相去甚远。再者在英语程度方面, 我们的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 学习英语没有兴趣。另加上计算机教师主要还是用中文教授计算机, 偶尔穿插几个英语单词, 很难培养学生软件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如何开发企业需要的软件专业英语教材?

4.1 加强校企合作

开展产教结合, 校企合作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软件专业发展更应走向校企合作的深水区。学生培养是面对企业需求, 软件专业英语教材的内容编排上必须了解企业的要求, 根据企业的实际运用情况进行编写。所以在软件专业英语教材的安排编写上, 除了根据教师的教学实际之外, 更应该汲取企业软件工作人员的实际运用情况, 进行编排, 明确哪些是软件运用中的常用英语, 突出实用性, 反映最热门、目前最常用的技术领域, 反映目前使用最多的主流技术设备和产品。

4.2 合理的教材设计

针对软件专业英语的特点, 以及高职软件专业英语教学目标, 教材设计应合理, 面向企业实际需求, 尽可能做到:

1) 注重实践, 培养学生面向企业应用的英语实践技能;

2) 选材内容真实, 引入软件工程案例, 材料选自专业的软件技术书籍和企业案例所学即所用;

3) 体现教材在内容、功能和语言上的先进性, 浓缩软件技术知识;

4) 安排合理的练习和技能训练, 适时对学生进行考核, 注重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感。

5) 给出适当的注释软件语言单词中英文对照, 系统提示信息 (正常提示及出错提示) 中英文对照, 企业日常工作对话, 包括常用问候语, 一般交流语及软件开发工作语 (中英文对照) , 企业外包单 (中英文对照) ……

5 如何教学

5.1 设置语境进行教学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不太好, 如果只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翻译, 课后记忆单词, 学生会觉得生词量大, 背单词枯燥, 因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在进行计算机软件专业英语教学时可以设置语境进行软件英语教学。当学生进入到软件英语教学课堂时, 要求所有的操作对话都是以英文的对话方式进行, 从最简单开的始。如最初的用英语介绍计算机运用中的如键盘 (Keyboard) 、鼠标 (Mouse) 、硬盘 (hard disk) 、硬件 (hardware) 、软件 (software) 等的英语表达, 到具体讲解计算机程序 (computer program) , 软件工程 (software engineering) , 软件开发过程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dure) 等, 再到软件运用时英文版软件的直接使用, 并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也要求是用英语来完成, 如学生:Mr.Wang, Why my computer runs so slowly? (王老师, 为什么我的计算机, 运行起来这么慢?) 教师:Maybe…is wrong. (也许你的…操作有误吧…这些将使教师和学生完全置身于一个英语语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极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在学生操作过程中, 计算机领域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英文单词都会在英文软件菜单、命令、对话框中出现, 这些对学生阅读原版英文计算机教材, 软件说明书等有很大帮助。

5.2 设置工作环境进行教学

用职业教育的方法培养软件人才, 学习借鉴印度软件人才培养策略特别是底层软件人才的教育培训体系和机制。让软件英语教学完全走市场化商业运作的道路, 进行“职业培训—————职业认证—————就业”一条龙程序教学。社会上有很多英文软件操作者的通病是只会通过记忆菜单命令的位置来操作, 而对菜单中出现的英文单词不会发音, 造成软件操作者出现哑巴英语的现象。设置工作环境进行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模拟企业实训, 并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实践中教师必须能够对菜单中的英文单词正确发音, 也要求学生正确发音。

5.3 利用网络进行软件英语教学

近年来, 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 网络成为人们获得学习资料的重要来源。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 教师通过网络进行软件英语教学, 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 教师通过网络链接把与软件英语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相联, 学习者可以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 这种视听效果明显的教学方式, 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 使之对教材感兴趣。同时通过与网络相结合, 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软件英语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提高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其次利用网络进行软件英语教学, 集知识性、趣味性、易操作性于一体, 学生可借助在线词典学习软件专业英语词汇, 包括最新出现的技术概念, 也可登录专业性、时效性强、涉及面广的专业QQ、MSN、论坛、博客等多种方式与同学、老师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共同探讨问题交流思想。

人才培养必须贴近社会, 贴近时代, 才符合专业教育的社会化趋势。高职软件专业英语教学, 应该紧跟市场发展, 面向企业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中积极探索, 以更好地迎接信息时代与知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

摘要:随着高职软件专业教育不断走向校企合作的深水区, 软件专业英语作为信息技术的主要语言载体, 其教学如何面向企业需求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从论证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入手, 结合软件专业英语教学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现状, 实际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以更好地促进高职软件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高职,软件专业英语,企业需要,教学

参考文献

[1]汪晓华.高职计算机英语教学初探[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3) .

[2]王仙玲.高职院校软件专业教学方法探讨[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8 (4) .

上一篇:铜川矿区下一篇:生态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