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人公三篇

2024-09-11

男女主人公 篇1

1890年出版发行的小说《过错》描写了一名年轻漂亮的寡妇在丈夫去世后独自经营一个种植园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及社会变革的故事, 反映了美国南方的田园生活及小说中男女主要人物的变化并借此批判了当时社会道德等弊端。这部小说是因《觉醒》的创作而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十九世纪女作家凯特.肖邦发表的第一部小说, 它反映了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在孀居的两年时间里非常成功地打理了丈夫留下的产业之后, 她最终选择离开了位于圣路易斯的种植园, 部分原因与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一段不可能有结果的感情有关。与凯特.肖邦的其他作品比起来, 《过错》更带有作者个人色彩。正如《过错》中女主人公色瑞斯一样, 她也年轻守寡, 年仅31岁不得不独自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时, 她也遭遇过邻居们对她能力的质疑, 但她的不幸在于:由于南方仍然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观念, 她的新情感不可能被人们接受, 注定以失败告终, 而无法像她创造的角色色瑞斯一样最终获得幸福的结局。当时的评论家托斯认为, 如果肖邦打算嫁给她的情人——信奉天主教的阿尔伯特的话, 她只能等到他的妻子去世。然而, 在创作《过错》时, 肖邦挑战了阻碍她幸福的陈旧的道德规范, 指出这种过时的理念和道德观念对南方社会的进步同样是是有害的, 是亟需改变的。她借其作品实现了在当时现实生活中绝对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二、小说女主人公色瑞斯的转变

在小说之初, 经历丧夫之痛的年轻漂亮的色瑞斯不得不从一个衣食无忧的种植园夫人的角色转型成为一个勇敢、干练、有能力的管理者。在邻居们怜悯的观望中, 她勇敢地承担起管理、运营整个种植园的责任。面对外部世界的变化, 色瑞斯正如牧羊人保护羊群一样保护其种植园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小说第一章中当希拉姆看到种植园外的铁路线并告诉色瑞斯“出问题”了的时候, 色瑞斯立刻采取措施并付诸行动。作为种植园的主人, 色瑞斯对外部世界有可能给种植园带来的变化持激烈的反对态度, 在建房与装饰装修方面, 她亦不接受现代建筑艺术的革新理念, 色瑞斯担心随着铁路入侵种植园可能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她更恐惧纷至沓来的外界因素会影响她及整个种植园的闲适生活。因此, 在小说之初, 色瑞斯跟她的种植园一样是保守的, 极力与外界保持距离。

除了保护种植园不发生变革外, 色瑞斯也像男性种植园主一样极力维护南方传统的道德规范。在当时的路易斯安娜等南方诸州, 当天主教徒离婚后, 法律禁止任何一方再婚。虽然色瑞斯与霍思默尔情投意合, 但是色瑞斯深受传统道德规范的影响, 她坚持认为, 霍思默尔与妻子离婚是不道德的胆小鬼的行为, 不管结果如何, 他应该立刻修复与妻子的关系并与之复婚, 她极力维护其实已然过时且并不人道的所谓“道德正义”。《过错》这部小说发表后, 针对读者到底谁有过错这个问题展开的讨论, 作者肖邦曾于1890年12月撰文明确表示, 小说中霍思默尔的前妻范尼没有过错, 应该受到责备的是色瑞斯, 而她的过失就表现在她的陈旧的道德观念上。色瑞斯从小接受的天主教教育的偏见及其作为种植园主的身份阻碍了色瑞斯勇敢地接受霍思默尔的情感, 一想到有违天主教道德观, 为了保证自己“道德纯洁”, 色瑞斯退缩放弃了。

在霍思默尔与其他外来者到达种植园后, 色瑞斯不再与外界隔离, 她接触到了性格各异, 秉承不同道德观的人们, 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色瑞斯, 使她开始反思她一直坚持正确的传统道德规范。色瑞斯努力促成与霍思默尔复合的范尼从城市来到种植园, 她不思悔改、不懂感恩、缺乏良知, 再次犯了酒瘾的她从莫里克处偷走了一瓶威士忌酒, 在莫里克误认为是他儿子所为并责怪他时, 范尼非但不承认, 反而转身问格瑞高瑞, “这个地方年复一年都是如此吗?难道没人组织舞会或者其他娱乐活动吗?”范尼不道德的行为无法让读者把她与一个值得人们同情的被色瑞斯认为是弱者的弃妇形象联系起来, 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实际上, 她并不像色瑞斯想象的那样在离婚后过着悲惨的生活, 与此想反, 当霍思默尔回到圣路易斯寻找她时, 他发现离异后的范尼生活焕然一新:他们之前居住的房子换上了新壁纸, 地毯和装饰物。因此按照他们的旧友道森夫人的观点, 明智地解决霍思默尔的情感问题非常简单:在幸运地摆脱了不适合他的酗酒、自私的范尼之后, 霍思默尔不应与她再有任何瓜葛。种植园外的人们在霍思默尔复婚这件事上的态度比不问青红皂白, 机械地遵守过了时、有违人性的传统道德规则的色瑞斯更为理智, 这其实也是两种道德准则的对比:保守与进步。事实亦证明范尼不值得爱与同情:她酗酒无度、不承担妻子的责任与义务、自私、无良知。因此, 作为一个浅薄的女人, 虽然最终命丧洪水, 但并未博得读者的同情。当色瑞斯割舍对霍思默尔的感情, 做她认为“正确”的事情时, 她亲眼目睹了她的干涉带来的可怕后果。当她在凌乱的霍思默尔家里看到喝得醉醺醺的语无伦次的范尼时, 她是如此震惊以至于自问“我这么做到底对不对?”。独自一人时, 当色瑞斯回想起她亲眼看到的她所谓的“正义”带给所爱男人的这种悲惨生活时, 她开始反思, 当她意识到她所犯的错误时, 色瑞斯的改变开始了, 这种改变也最终带给了她幸福的生活。

三、小说男主人公霍思默尔的转变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霍思默尔在与色瑞斯的感情中一直处于被动屈从的状态。在整个故事中色瑞斯被赋予男性的性格, 而霍思默尔恰恰相反, 身上带着女性依附顺从的色彩。但像色瑞斯一样, 经历了种种变故后, 霍思默尔身上也同样发生着改变, 但他的变化与色瑞斯不同, 既突然又富有戏剧性。当范尼被洪水卷入河流中时, 他奋不顾身地跳入波涛汹涌的河水中去救妻子。第一次不是因为色瑞斯的建议和要求, 他主动地竭尽全力地去帮助范尼。当色瑞斯发现霍思默尔与妻子离婚后, 她指责他“抛弃”了范尼, 在霍思默尔与范尼复婚前, 他告诉色瑞斯, 他之所以这么做不是因为他认为对, 而是因为色瑞斯认为这样做正确。当霍思默尔企图救范尼时, 在小说中他第一次做了他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儿, 他不再完全依从色瑞斯, 他有了自己的判断标准和处事原则。在故事结尾, 作者进一步强调了男主人公的变化, 作者暗示了这次经历给霍思默尔带来的变化:一年后当色瑞斯在火车上遇到他时, 她发现他身上发生了她说不清楚的某些改变, 他的双手握住她时有力而充实, 眼神中也多出了很多新的含义。

故事开始并结束于春天, 在明媚的春日, 火车作为工业、改革、进步的象征, 不再是故事开头时色瑞斯眼中的“丑陋的”怪物, 她欣然接纳了这个新事物, 为了更多地了解外部世界, 她乘坐火车远赴巴黎游历, 她接受了新观点、新事物, 穿戴着巴黎时装, 在火车上与更加沉稳、成熟的霍思默尔重逢并喜结连理。婚后, 他们就自己的新角色进行了沟通, 谁也没有成为需承担全部责任的种植园主, 霍思默尔坦言不会干涉色瑞斯的事务, 庄园的事务分为两部分:霍思默尔仍然经营木材厂, 色瑞斯负责传统的棉田, 他们肩并肩地共同承担起经营种植园的责任。他们的婚姻揭示了南方旧秩序的瓦解与新秩序的确立, 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后的结合也预示着南方的种种变化及更加美好的未来。

摘要: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小说之一《过错》反映了保守的美国南方种植园及社会逐渐发生的各种变化, 本文着重分析了生活在这个变革时期的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顺应时代变迁所发生的转变, 他们与时俱进, 从而最终收获了幸福。

男女主人公 篇2

关键词:《我的安东妮亚》 女性主义 女性形象 男性形象

一.引言

薇拉·凯瑟,20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的女作家,被誉为美国立国以来一名最伟大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以浓郁的中西部乡村气息和伟大的拓荒精神而闻名于世,热情讴歌了美国西部开拓者奋力拼搏的创业精神和坚强不屈的刚毅性格。与名声大噪的亨利·詹姆斯、海明威、威廉·福克纳齐名。

《我的安东妮亚》是凯瑟早期著作中最为经典的一部小说,小说以安东妮亚幼时伙伴吉姆·伯丹为第一人称,讲述了安东妮亚从童年到老年的坎坷人生经历以及通过自己不懈努力赢得尊重和幸福的故事。小说以刻画大地女神安东妮亚的形象为主,生动再现了十九世纪末美国中西部拓荒者的艰辛,展现了女性拓荒者坚持不懈的性格特征。小说中除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独立自主的勇敢女性外,穿插于作品中的男性形象也为小说增色不少。然而凯瑟在《我的安东妮亚》中塑造的男性形象与传统的维多利亚时期的刚毅男子形象大相径庭,他们多是弱者的代表,自私、自大、却不强大。薇拉·凯瑟作为女权主义的拥护者,作品中描绘的男女形象实则凯瑟渴望男女平等、和谐共处的内心独白。

二.女性意识强烈的女主人公

女性主义又称女性解放,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运动与1791年,由法国大革命的妇女领袖奥兰普·德古热拉开序幕,她们提倡性别平等并维护女性的权利。小说《我的安东妮亚》中以女主人公安东妮亚为主线,描绘了一些独立自主、勇敢坚强的女性形象。

1.安东妮亚---历经磨难的坚强女性

年幼的安东妮亚随家人从波西米亚移民到荒凉的内布拉斯加大草原寻求财富,十年一遇的特大风雪天气让本身就拮据的雪默尔达一家雪上加霜,忍受不了思乡病的雪默尔达先生开枪自杀后,无疑又给这个家带来沉痛的打击。坚强的安东妮亚从小就学会为家庭分担家务,父亲死后,她更是承担了家庭的重担,她像男孩一样劳作,并对自己能和哥哥做一样的农活感到自豪。“我现在能像男子汉那样干活了。我阿妈再不能说所有的活儿都是安布罗希干的,没有人给他帮忙这样的话了。我可以同他干一样多的活儿。”[1]她的这番话与女性主义倡导的“反对夸大男女之间的生理差别,反对把妇女排斥于一切公共事务之外”[2]的主张不谋而合。安东妮亚从不担心自己的容貌会因长期在田间劳作受到影响,相反她为自己隆起的肌肉和拥有强大的力量感到骄傲。凯瑟笔下的安东妮亚总是一副积极向上的乐观少女。

青年时期的安东妮亚来到城里哈林先生家帮工,哈林一家都很喜欢这个年轻懂事姑娘,相处地很愉快。舞蹈班子的到来点燃了安东妮亚热爱跳舞的热情。然而,雇主却对年轻女子在街上跳舞这种行为极为反感,面对哈林先生的严厉斥责,安东妮亚没有选择忍气吞声,她勇敢的反驳道“我的亲阿爸都不能阻止我!在我的工作之外,哈林先生不是我的老板。”[1]P132并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哈林家。初尝爱情的安东妮亚很快与列车员相爱,然而这段感情最终以安东妮亚被狠狠抛弃为结局。带着受伤的心,安东妮亚回到了那片给予她力量的大草原,在那里她平静地生下了女儿。她丝毫不畏惧别人异样的眼光和流言蜚语,而是简单地享受做母亲的快乐。她坚持给孩子选最贵最大的相框,这在当时很难为世人所接受,却也是安东妮亚强烈女性意识的表现。

中年时期的安东妮亚在大草原中过着平静、安逸的生活,她像丰富的矿藏一样充满能量。初次爱情失败并没有让安东妮亚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很快她遇到现在的丈夫库扎克,两人相濡以沫,和谐共处。传统家庭模式:男主外、女主内,男人是家庭的主要劳动者和支撑者,女人从事家务和照料孩子。[3]然而安东妮亚在家中俨然占据了主要地位,她是家庭的主要劳动者,辛勤耕耘,带领她的丈夫和孩子们创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农场。她的家虽不富裕,却充满温馨。安东妮亚的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痛苦丝毫没有影响她客观生活下去的决心,她的所做一切足以证明她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勇敢女性。

2.莉娜---独立自主的新女性

莉娜·林加德是除了安东妮亚,凯瑟塑造的又一独立自主的勇敢女性。为了生存,莉娜也到城里做帮工,因为心灵手巧又热爱专研学习,在城里经营着颇受欢迎的裁缝小店。之后又和儿时伙伴蒂妮一起开工厂,办实业,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在到处充斥着男权意识的时代,“传统妇女必须所做的一切,都是准备奉献自己,去找一个丈夫,适应家庭,生儿育女。”[4]而莉娜所做的一切都与传统女性所背离,她从不依附于任何人,只想靠自己的双手生活。“我什么人也不嫁”“结了婚的生活我看得多了,我才不稀罕。我只想能够帮衬家里并照顾我妈,不用看别人眼色过生活。”[1]莉娜这种追求独立、自由的生活态度让我们看到一为坚强勇敢的新女性。

3.蒂妮---敢于冒险的勇敢女性

小说最具有冒险精神的女性形象非蒂妮莫属,她胆子很大也有魄力,在餐厅做服务生时,用一个眼神就可以将男性客人制服。原本开办寄宿舍的蒂妮看到旷工从北方带来一袋袋金子时,居然卖掉了寄宿舍,北上发展自己的淘金事业。勇敢的蒂妮获得了事业的成功,然而也因此付出了丢掉三根脚趾的惨痛代价,当朋友提到脚趾受伤事件时,蒂妮反倒毫不在意。她的成功让我们感受到事业成功不是男性的专利,女性同样可以撑起事业的一片天。

4.哈林小姐---精明能干的成功女性

弗朗西斯·哈林是哈林先生的大女儿,他继承了父亲会做生意的经商头脑,精明强干。作为父亲的能力助手,她对工作认真负责,处理事情有条不紊。她的才能连男人都自叹不如。两三个曾试图利用弗朗西斯的男人最后只能灰头土脸地败北而归。哈林小姐除了才华横溢也非常富有爱心,她总是“探望很少出城的妇女。不管天气如何,她从不错过一个葬礼和婚礼。送礼物给每一位即将出嫁的农民女儿。”[1]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识大体又不恃才而骄的城市姑娘。

三.性格懦弱的男性形象

穿插于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无疑为作品增色不少,而男女形象上的巨大差异也是作者向父权文化发起的挑战。小说开始,安东妮亚一家随父亲雪默尔达移居到内布拉斯加大草原,雪默尔达原本希望这次举家迁移可以收获财富,让全家人的生活更加舒适。可是荒凉的自然环境加上恶劣的暴风雪天气给予雪默尔达先生致命一击。他渐渐失去生活的斗志,变得消极失落,甚至连生活下去的乐趣也荡然无存。而家里的女人却承担起生活的重任,安东妮亚和母亲总是设法让生活变得更好,尽可能地为雪默尔达减少生活的重担。然而女人们的努力没有让父亲重拾生活的信心,受不了思乡苦的雪默尔达最后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将所有的繁杂和生活的重担交给了家人,他的这种行为看似是一种解脱,实则是性格上的一种懦弱。他害怕挑战,也畏惧生活中的困难,当难题出现时,他只会用死亡这种方式去逃避,凯瑟笔下的雪默尔达先生实则是败给生活的弱者形象。

小说中介绍的第二个男性形象是安东妮亚的哥哥,作者在他的出场时就给予了细腻的外貌描写。“褐色的眼睛小小的,目光狡黠,就像他母亲一样,但更狡诈,鬼鬼祟祟的”。[1]父亲死后,安东妮亚的哥哥当上了家中的男主人,他总是将权利紧紧握在手中,让安东妮亚和自己做一样的农活。送安东妮亚去城里做帮工,却将安东妮亚劳动所得全部占为己有,只留一点钱供安东妮亚添置冬衣。安东妮亚的哥哥总是以男性权威自居,自己却没有为家庭做出实质性的贡献,是一个自私、自大的讨厌鬼。

安东妮亚在城里做帮工的期间遇到了她的雇主哈林先生,哈林先生是一位成功的生意人,他经商有道,财力雄厚,却是不折不扣的男权中心制的代言人。哈林先生喜欢安静,所以他在家的时候,孩子们必须早睡。夜里无论哈林先生什么时候想要喝咖啡,哈林太太都必须给他煮。哈林先生的大女儿弗朗西斯·哈林是父亲工作上的得力助手,然而哈林先生要求女儿必须每天为他效劳。在家庭和工作中哈林先生享有唯我独尊的至高权利,要求他人绝对服从自己的命令,这种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行为方式是作者抨击的对象。

小说结尾处,安东妮亚与丈夫库扎克幸福、甜蜜地生活在大草原中表达了作者对两性和谐相处的理想。然而库扎克本人性格中却存在软弱性,空旷的大草原让库扎克厌烦单调的生活,他觉得快支撑不下去,是妻子一次次鼓励他,生活才得以继续。在他们家中,安东妮亚更像领导者,占有主导地位,这是作者对男权文化的极大讽刺。安东妮亚带领丈夫赫孩子创建了一个大农场,并将农场打理的井然有序。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中,库扎克都依赖着自己的妻子。凯瑟一方面对库扎克尊重、爱护妻子表示赞扬,另一方面也向读者展示他性格上的缺陷。

四.结论

作为女权运动拥护者的薇拉·凯瑟,作品中所展现的男女形象有着巨大差异。在成长的过程中,女性尽管会受到一些伤害,但她们最终会因为自己的坚强、独立收获幸福,她们是强者的代表;而凯瑟笔下的男性形象,他们大都生活沉闷,能力低下却总爱以男性权威自居,自私自大,是生活中的弱者。通过描写作品中的男女不同形象,凯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赞扬独立自主、有梦想的新女性,反对男权中心的霸权文化,倡导男女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美]薇拉·凯瑟著.周微林译.我的安东妮亚[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翁德修·英美文学中的女权思想[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5)

[3][美]凯特·米利特著.钟良明译.性的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郭英剑.男性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当代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述评[J].外国文学,1997,(3):80-85.

男女主人公 篇3

摘要: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自问世来,其语言风格就被学者们反复推敲与评论。其语言主要表现在对话艺术上的幽默与讽刺,并常以风趣诙谐的语言来烘托任务的性格。笔者于本文中,将以2005年的电影版本为例,选取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的个别对话要例,并从语音、词汇、句式、修辞这四个语言要素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语言要素 傲慢与偏见 语言风格

2005年版的《傲慢与偏见》是由乔·怀特导演,马修·麦克费登及凯拉·奈特主演的一部经典电影。该片是最贴合原著的影片,无论是电影场景的设计,还是人物性格的塑造,甚至包括剧本语言的编写,都极力与原著相合。分析此版本中男女主人公的语言,是为让读者们能从本文的分析中进一步体会奥斯汀极具独特风格语言所反映的人物形象及时代背景与思想感情,初步体会她的语言魅力。本文仅选取语音、词汇、句式、修辞这四个语言要素来简要分析。

一、完整的语音形式

一个人的发音可以反应这个相应的背景,如社会背景、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等。片中男主人公达西和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在说话时,他们从来都不用简写的语音形式。例如,他们会说“I do not”而不是“I don’t”,他们会说“did not you”而不是“didn’t you”。根据发音,我们可以推测出他们的用语十分正式,而使用这种正式用语的人一般是地位较高,身份显赫或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绅士和淑女。而片中的达西和伊丽莎白正是如此,他们经常参加社交,懂得社交用语。这同样与当时英国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是相关的,也可反映出十七八世纪的英国上层生活。

片中也用一些辅助语言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态度,如大叫、假声、呜咽、大笑、叹息等等。当伊丽莎白得知妹妹私奔的消息时便忍不住哭泣表达出他不知所措和害怕的心情,使得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贴近现实。

二、精炼准确的词汇

片中达西每每称呼伊丽莎白时都用“Miss”,而伊丽莎白也是如此,总是用“Mr.”来称呼达西,用语十分礼貌,与他们的社会身份十分相配。

我们再看看一段达西和伊丽莎白的对话:

L: I wonder who discovered the power of poetry in driving away love.D: I thought poetry was the food of love.L: Of a fine, stout love.But if it is only a vague inclination.One poor sonnet will kill it.D: So, what do you recommend to encourage affection? …

这是达西和伊丽莎白初次见面时两人对于什么能激发爱情的一次对话,从对话中两人的用词可以看出两人受过很高的学术教育,因二人的语言都十分具有文学性,而且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例如对话中的“food”,“kill”就很好地体现了两人渊博的学识,而且,想必一般百姓也不会将诗与爱情联系到一起。我们可以再看一段对话:

D: You were dancing with the only handsome girl.B: She is the most beautiful creature I have ever beheld.But her sister Elizabeth is agreeable.D: Perfectly tolerable, not handsome enough to tempt me.这是达西和他的好友宾利的一段对话,当宾利说及伊丽莎白的姐姐时,用“creature”来形容她,表明宾利对她的倾慕之情。而当宾利问及达西对伊丽莎白的印象时,他却用“tolerable, not handsome enough”来评价一个初次见面的女士,反映出他的高傲与自命不凡,同时从他尖锐的语言里也可看出他是个不善与人交往的人,为片子的后文情景其实也做了铺垫。

片中不同人物在对话时所用的词汇都代表了他们不同性格与心理,这正是奥斯汀的词汇语言魅力。

三、多样化的句式

片中男女主人公对话中运用了丰富的句式来表现两人情感。如: D: Is this your reply? L: Yes, sir.D: Are you laughing at me? L: No.D: Are you rejecting me ? L:I am sure the feeling which hindered your regard will help you ovecome it.D: Might I ask why with so little cilivity I am such repulsed? L: I might enquire why you told me you like me against you beeter judgement.D: If I was uncivil, then that is some excuse L: It was uncivil, but it was some excuse.But you know I have another reason.D: What reason? L: Do you think anything might tempt me to accept the man who has ruined the happiness of a most beloved sister? do you deny that you have separated a young couple who loved each other? do you deny, Mr.Darcy? Exxposing you friend to censure for caprice.and my sister should derision for disppointed hopes and involing them both in acute misery? …

这段对话中运用疑问句和反问句,深刻地将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厌恶之情刻画出来了,同时也将达西内心的不知所措与无奈表达得十分彻底,达西因被伊丽莎白误会而再向其求婚后遭伊丽莎白拒绝,此时他很疑惑,也很不甘心,同时也很无奈,所以他才不停地追问伊丽莎白,而伊丽莎白则因误会达西而反问达西,这疑问句与反问句的对话中,将剧情推向了高潮,同时也为影片渲染出一种紧张的气氛,令观众们不得不为这对情路坎坷的佳人的后续发展而担忧,这就是句式所达到的魅力了!另外,本片最初伊丽莎白于乡村舞会上不停重复说:“It’s not the same!It’s not the same!”,这里运用重复句式是为表现伊丽莎白活泼开朗的性格,体现出她的自信,然而,接下来她对她姐姐说:“If every man does not end the evening in love with you, then I’m no judging of beauty”。这句诙谐幽默的假设句表现出她性格中尖锐的一方面,为她的傲气做了铺垫。

四、巧妙地修辞手法

奥斯汀的语言主要通过讽刺的手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以表达文章的主题。片中伊丽莎白在乡村舞会上曾问她的姐姐:“Which of the painted peacocks is our Mr.Bindley?”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宾利比作彩雀,一方面是说宾利先生很有钱,很招女士们喜欢,另一方面却讽刺了当时社会人们受钱财、地位与利益的驱使而攀附有钱的先生,以求能与其结缘的社会现象,同时表现出伊丽莎白不谙于世的性格特征,另外,伊丽莎白用“the quizzical brow”指代宾利先生,“the miserable half”指代达西,这两个词中一个是用身体的局部指代整体,一个是用物(达西所拥有的财产)指代人,选取这两种指代也是为讽刺两人的权势与钱财,同时也看出伊丽莎白是一个很喜欢评论他人的人,而且话语十分尖锐,这与达西也有共同之处,刚好吻合了傲慢与偏这个主题,也难怪作者将两人设为一对,片中二人因着对对方的种种偏见,再加上自身傲慢的性格,使得二人吃了不少苦头。

而且片中语言上多处都用了对比,如前文中所列举的达西和宾利的对话中,两人在评价自己倾慕的女士时,宾利就十分坦白,还不吝啬对倾慕者进行赞美,而达西则显得十分冷淡与口是心非。这种言语的对比,更加表现了达西那孤高的性格。

《傲慢与偏见》虽经过两个世纪的阅读和批评,却始终能引起长盛不衰、雅俗共赏的兴趣,并对一代代后起作家发生影响,其也被多次排成不同电影版本,而笔者最钟爱2005年这个电影版本,只因它是最贴近原著的,相信读者们在笔者于此版本中对片中男女主人公语言的简析中也能体会奥斯汀的独特语言魅力。

参考文献:

[1]史青玲 浅谈《傲慢与偏见》的语言风格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 德州学院学报2004,20(5)

上一篇:长期指标下一篇:金融支持下的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