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运动八篇

2024-07-18

表象运动 篇1

关键词:运动表象,体育教学,作用,实施过程

1. 引言

运动表象是指在运动感知觉、运动知觉的基础上, 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 它反映运动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力量方面的特点。运动表象可分为运动视觉表象和运动动觉表象, 在运动技能学习的初级阶段, 视觉表象起主要作用, 而后视觉表象与动觉表象相结合, 逐步形成运动表象。运动表象对运动动作的形成、熟练地掌握及达到自动化程度都起到重要作用,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善于运用运动表象训练, 提高教学质量。

2. 运动表象的形成过程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学习技术动作时, 首先是从建立视觉表象开始, 即通过体育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图像照片和录像, 在头脑中建立起主要动作的视觉表象。这时所获得的表象只是技术动作的直观形象, 具有不完整、不稳定的特征, 还要通过反复地进行练习来体会动作的特征, 这时学生还不能做出和谐、优美、准确的动作, 只能初步体验, 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随着深入的讲解示范, 不断重复地练习, 运动表象的清晰性和稳定性逐步得到改善, 并进入表象的“确认层”, 即由视觉表象演变成动觉表象。动觉表象由视觉表象过渡而来, 视觉表象是动觉表象的基础, 运动表象在其形成的开端是以视觉表象为主导的。

3. 运动表象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实例

运动表象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已经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运动表象进行教学和训练, 取得了显著效果。

3.1 篮球。

实验研究表明, 在篮球基本技术训练中应用“运动表象”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动作概念, 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 并有利于学生篮球技术和心理素质的同步发展, 对增强篮球基本技术训练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

3.2 排球。

在排球基本技术教学中, 应用“运动表象”可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 建立正确而清晰的动作表象。实验证明, 用该方法教学有利于学生排球基本技术和心理素质的同步提高, 对强化排球基本技术教学效果有促进作用。[2]

3.3 田径。

研究表明, 人的头脑在描绘真实动作表象时, 有机体会产生各种生理变化, 其变化的情况与实际情况极其相似。目前, 国内外各项运动的教练公认表象训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3]

3.4 武术。

将运动表象训练运用于武术教学中能提高课的效率, 丰富课的活动内容和方式, 相对节省授课时数, 且学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动作, 对激发学生学武术的兴趣很有成效, 有推广的价值。[5]

3.5 足球。

表象训练法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在足球初学阶段表象训练法是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可使学生对自我练习的技术进行有效的改进, 并使之增强自信心, 为加速对足球技术学习方法的掌握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 有利于学生加深技术动作要领的理解, 并能提高学生合理运用技术的能力。[5]

4. 运动表象的实施过程

4.1 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 形成学生正确的视觉表象。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组织教学内容, 通过完整的动作示范与分解示范, 辅助图片、挂图、幻灯片、录像等直观手段, 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动作展示, 让学生用耳朵听技术动作的讲解, 用眼睛看技术动作的示范。学生可以生动形象地了解动作形象, 技术结构和细节, 以及整个技术动作的完成过程, 激发学习兴趣, 启发思维, 加深对动作的理解。教师在讲解示范时, 讲解的语言表达简练、准确、易懂, 应有意识地突出动作的重点、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示范时把注意力集中到示范动作的主要特点上。

4.2 巩固加深学生的视觉表象。

教师指导学生, 在脑子里重演技术动作的整个过程及重点、难点, 学生集中精力, 根椐教师语言的描述和提示, 将大脑中的动作记忆表象重现, 提炼加工后巩固记忆成果。个别学生根据记忆中的视觉表象进行示范, 教师运用语言指导和直观演示对其错误动作进行改正, 帮助学生建立初步正确的动作概念。

4.3 学生模仿练习, 建立正确的动觉表象。

建立了正确的技术动作视觉表象后, 还必须通过练习, 让学生感知肌肉本身、肌腱关节表面所形成的感知觉, 完成初步的肌体肌肉感官体验, 建立初步的动觉表象;教师观察学生, 找出学生容易出错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并进行集体纠正与个别纠正, 逐步完善学生的动觉表象, 并最终掌握技术动作, 建立正确的动觉表象。

5. 结语

运动表象训练, 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技术动作, 不再是简单地模仿练习, 可以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 快速有效掌握学习内容。

参考文献

[1]刘建华.“运动表象”在篮球基本技术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 2005, 24, (3) .

[2]王东山, 将国群.运动表象在排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体育科技, 2010, 29, (3) .

[3]张春丽.青少年田径教学中的运动表象训练[J].科教纵横, 2009, 7.

[4]张锡春.谈运动表象训练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2, (4) .

表象运动 篇2

1 运动表象的定位与应用

运动表象也称为动作表象,它是过去经验过的动作形象在头脑中的反映。它反映该动作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力量方面的特征,包括动作的顺序、节奏、方向、幅度及用力特点等。运动表象是学习体育技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正确而清晰的运动表象可为学生学习动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其原理进行深刻的认识并在教学训练的实践中加以运用,以提高教学和训练的效率和质量。正因为如此,有些理论将运动表象归属于高于运动感知、低于运动概念的中间层次。由此引申:运动技能的掌握单凭运动感知是不够的,必须实现由“运动感觉到运动表象再到运动概念的飞跃”,即运动员必须将所获得的运动感知、运动表象借助于抽象思维形成运动概念,才能把握动作的内在本质,形成运动技能。当然,这种划分从认识论的角度是合理的。但是,这种根据一般哲学论建立的运动概念形成理论,需要我们整体地把握其运动理论与运动技能形成的背景,在运动实践中才能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效果。运动技能的掌握必须依靠抽象思维的重要作用,但这不等于运动技能的掌握是抽象思维的直接结果。由于运动技能体现的是“动作物化”的结果,许多运动感知的因素在形成动作技能过程中可能并不一定是按等级的方式实现飞跃,而是综合地体现在运动控制不同层面的协同作用中。例如,单独运动感觉的重量感、力量感、速度感,这些要素在运动概念中极为模糊,但在运动学习与控制中却非常清晰。运动表象与运动概念的关系也同样可以根据以上的分析来理解。训练实践中,运动概念对运动技能的形成是间接的,而运动表象对技能的控制是直接的,这是因为运动表象所保存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图式”回忆,而是对人体多感觉通道加工信息的整体贮存与加工,当运动表象信息被激活或动用时,也激活了运动的操作系统。

运动表象的建立是学生学习动作技能过程中一个重要认识环节,运动表象与动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呈正比关系,即运动表象越清晰,动作技能越熟练。视觉表象和动觉表象这两个因素共同构成运动表象,视觉表象是指通过视分析器活动在脑中形成的事物形象,动觉表象指动觉本身肌肉活动的形象在脑中的反映。这两者在学生学习掌握动作技能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且在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作用也不同,学生初学动作技能时,主要是以观看示范动作产生的视觉表象指导自已模仿练习,通过身体操作练习的不断深入,逐渐渗人肌肉活动的动觉表象,此阶段学生练习视觉表象占支配地位,而动觉表象比较模糊,随着学生身体练习实践的增多,动觉表象逐渐清晰,学生练习开始从视觉表象为主向动觉表象为主过渡,动觉表象逐渐占主导地位。

2 运动表象对跳远腾空练习的意义和作用

腾空技术是跳远教学训练中备受关注的技术动作,依据建立运动表象的科学原理指导教学训练工作,可以提高跳远腾空技术教学训练的科学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练习并非单纯的机械重复,它是心理操作指挥下的身体操作,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因素是练习中不可缺少的心理操作。运动表象是运动记忆的内容,它在技能练习中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调节功能,学生每次练习都将在脑中留下运动表象,用于指导下一次练习。

2.1 运动表象训练能够帮助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

要从事某一项目的体育活动,就要首先进行该项目技术动作的学习,并通过练习加以掌握,才能以技术动作为方式去进行活动.运动学习过程与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不同,它必须通过把技术动作以形象的形式印刻在大脑中,根据这一印刻的痕迹去模仿,也就是大脑中的表象形式,支配自己肢体通过随意运动再现动作的形象,在此基础上通过身体练习最终形成熟练的掌握技术动作。

2.2 运动表象训练辅助运动技能的学习

借助表象训练在大脑中反复操作某种专门的运动技能,使其动作更加熟练准确.使其改正错误动作,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2.3 运动表象训练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有它的优点

第一、表象训练能排除传统的实际练习过程中所出现的身体疲劳现象。第二、表象训练以正确的技术动作模式练习起到巩固、强化正确动作的作用,减少初学阶段出现的错误。

2.4 运动表象训练法能提高学生学习技术动作的自信心

在完成技术动作之前,让学生先表象一下自己过去完美、成功的完成这一动作的情景,或将明星置换成自己表象一下动作过程,会增强学生对即将开始的活动任务的信心。

2.5 运动表象训练可以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表象训练法与传统教法的区别在于,在实施表象训练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练习、比较来掌握腾空技术动作,并建立评价环节和标准。通过评价,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再通过表象训练和分析讨论找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样,学生不仅提高了表象训练水平,而且把想与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培养了他们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3 在跳远腾空练习中进行运动表象训练的过程和方法

3.1 建立视觉表象阶段

根据运动表象建立的原理,在腾空教学训练中,首先应从建立良好的视觉表象开始。学生依靠视觉表象来指导身体操作练习,因此在这一阶段篮球教师、教练员要给学生展示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这不仅对学生建立视觉表象起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对激发学生模仿练习的欲望、增加学习兴趣有重要意义。这一教学训练环节可以通过自身示范,也可以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图片等手段来进行,帮助学生尽快建立良好的视觉表象。

3.2 建立动觉表象阶段

随着学生身体操作练习的增多,帮助他们建立动觉表象就成为主要任务。在保证一定练习时数的前提下。提倡“脑体并行”,学生的认知活动、注意活动应指向肌肉活动的感觉、动觉表象的积累及腾空全身各部肌肉用力差别性感受的改善。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训练方法:

3.2.1 视觉条件下的腾空练习

这种传统的练习方法,是跳远教学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练习方法,是在视觉条件下以所注视的目标来调节其手臂、腰、腿等部位的协调性,经反复练习建立各部位用力的动觉表象。教师和教练员应指导学生养成不断改善各部位差别性感受的习惯,使学生明确这种练习并非简单的跳跃腾空练习,每次跳跃腾空都应追忆各部位感觉,以此来指导下一次腾空动作。

3.2.2 非视觉条件下的腾空练习

这种方法是采用念动方式。通过在脑中连续回忆某个投篮动作来实现的。它不需学生进行实际身体操作练习,而是让学生“静思”该动作。其原理是当某一动作的运动表象在脑中呈现时,完成该动作有关的肌肉往往会产生相应的微量活动,通过此“精神演练”达到强化动觉表象的效果。教师做一次示范或让学生看一遍跳远教学视频录像,然后让学生不用身体去试跳,而是闭上眼睛,用大脑去完成跳远动作。在用意念完成动作过程中嘴里轻轻描述跳远腾空动作。通过评价,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再通过运动表象训练和分析讨论找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样,学生不仅提高了运动表象训练水平,而且把想与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培养了他们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运动表象是体育教学训练中重要的心理训练内容,在跳远腾空技术的教学训练中加强对运动表象的训练,对提高跳远成绩有重要的意义,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世木.表象训练在撑杆跳高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

[2]曹德民.运动表象在初三跨栏步教学中的运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0,(2).

[3]周林.简谈运动表象和运动记忆[J].武当学刊,1996,(4).

[4]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运动表象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篇3

一、体育教学中运动表象的形成

运动表象的形成是在第二信号系统调节下,视觉分析器与运动分析器在一定时间的暂时神经联系形成的过程。是由视觉要素和运动要素构成的,是通过人的感觉要素和语言、思维要素的统一而实现的。对运动表象的形成过程,一般认为这是个多层次的追忆过程。

体育教学中,学生掌握技术动作首先是从建立视觉表象开始,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等形式视觉模型,在大脑中建立起该动作的视觉表象。由大脑经过协调处理后,学生依靠老师的示范所形成的表象为线索进行模仿性练习。这时的学生由于刚刚建立视觉与动觉的暂时联系,所以这种联系是不稳定的,其兴奋与抑制都呈扩散状态,学生也就很难做出协调、优美、准确的动作,只是简单地体验一下动作。学生最初形成的视觉表象是不明晰、不稳定的表象。随着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学生视觉控制部分逐渐减少,随意控制成分的逐渐增加,表象就越来越清晰明了,其稳定性也相应得到改善。由于这种稳定是相对的,清晰的表象也并非牢牢地印记在脑海中,所以学生还要及时地进一步地进行模仿练习,以促使表象更清晰、稳定。而在练习中也要及时校正视觉信号,这样才能与自身感受相吻合。

视觉表象形成后,要加入动觉成分。因为运动表象不仅被一定的时间所制约,而且在空间又伴随着一定的力量而表现出来。试验证明,教学中学生动作表象的形成,在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力量特征方面。随着讲解分析和学生反复练习以及帮助完成动作下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在视觉表象形成基础后,下一步就必须对时间、空间和力量要素加以控制,使他们在教学中实施得到运用,以促使运动表象形成并逐步完善。由此可见,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表象是其中的一个中间环节。它反映的是对事物的概括化了的形象,这一形象所反映的是事物经常的、共同的特征或属性。运动表象是表象的一种形式,由于时间、空间和力量特征在运动表象中的体现,决定了运动表象在实际形成过程中的非单一性。在体育教学中,运动表象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种心理过程,它对动作技术的形成、熟练及达到自动化,皆有重要作用。获得正确清晰的运动表象,能为掌握技术动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获得清晰准确的运动表象,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控制。

二、运动表象在体育教学中的实现途径

1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组织教学内容,通过一定的直观方式作用与人体感觉器官,引起感知。这是教师在体育课堂上采用的基本手段,也是体育课堂上运动表象形成的基本途径。

2动作示范

教师以具体的动作为示范,使学生了解到要学习的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这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便于运动表象的形成。要求我们在动作示范时,正确,规范,熟练,目的明确,位置感、方向性强。示范时更应该注意自己的相对位置,各种示范方式灵活运用。动作示范做得轻快优美,以激发学生学练的兴趣。

3教具和模型演示

教具和模型演示是教学中对图表、照片、模型及其他教具等直观方式的运用,它能使学生较生动、具体地了解动作形象、技术结构和细节以及动作技术的完成过程。例如,球场模型对战术配合的演示,人体模型对动作的演示。对快速动作、空中完成的动作和技术结构复杂的动作,利用这种方法更能促进运动表象的建立。此外,教具、模型还可以起到新颖刺激物的作用,能引起注意,调节气氛,提高学练情绪。

4多媒体技术的利用

利用胶片和磁带对记录信号的再现功能,以及其再现的可控制性,更能生动地突出动作的形象、结构、过程、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如果能把这些视觉信号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加以演示,这样就更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加深理解。它的突出特点是看听结合,生动形象,感染力强。

三、体育教学中运动表象的运用技巧

1示范突出动作要点

教师开始示范时,应有意识地突出动作要点,使学生在观察示范时把注意力集中到示范动作的主要特点上,不要开始就要求学生注意动作的细节。这样就违反了动作表象形成的规律,势必影响到学生运动表象的形成。

2采用整分示范相结合的方法

这是我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学生初始观察时视觉尚未达到分化的程度,常常不能准确地知觉教师示范动作的具体特点,采用整分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既能使学生获得整体的运动表象,又能帮助学生获得动作要点的表象。

3加强对空间特点的方向性和时间特点的连续性的控制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位置以及方向在整个示范过程中都极为重要。合理的位置以及明确的方向性对表象的产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连续性突出在运动表象的时间特点之中,在时间特点中它占有很大的比重,对其加以控制也能促进运动表象的确立。

四、运动表象形成的后期巩固

1用形象准确的语言来巩固动作特点

学生在课堂上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方位的。我们仅用动作直观、形象直观,而忽略了语言表达的教法就不能更加鲜明地突出动作的特点。一切知识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即知识最终都应获得准确的语言表达形式。体育教学中教师恰当地选择语言表达示范动作特点,能帮助学生对动作的理解。

2学生模仿练习注意事项

(1)及时、缓慢、单一化的练习

动作表象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信息由模糊不定到清晰确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是学生。在教师示范时学生能达到同步动作是非常困难的,他只能是间断的模仿。而当这种模仿开始建立初步条件反射时就要及时重复练习所学动作以建立更稳固的神经联系。我们掌握知识的规律是循序渐进,由慢及快。缓慢的动作,能使学生体会个别肌肉活动紧张度的变化,促使视觉表象与动觉表象结合起来。动作尽量单一化,要求学生练习动作时不能囫囵吞枣,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练习,细嚼慢咽,这样单个动作的运动表象确立才能促使多个动作运动表象的确立。

(2)不同重量的器械练习

通过教师帮助练习,学生逐渐能够完成所学动作,这时学生视觉表象各要素不仅更加完善,而且也加入了一些力量因素。最后当动作自动化时,运动表象发生了明显变化,力量要素增加很快,而其他要素却减少,这是运动表象形成过程的一种典型模式。因此为对动作技术加以巩固,就必须采用不同重量的器械进行练习。例如,用较轻的铅球练习以体会铅球出手的动作速度等,这样才符合运动表象产生的规律。

(3)错误动作的及时纠正

学生最初掌握动作时处于泛化阶段,对动作的知觉还未达到分化程度。这时的动作往往僵硬不协调,而且错误动作较多。教师在学生练习时应对学生做具体指导,因为这时学生常常觉察不出错误动作和姿势。教师的这种指导一定要具体细致,不厌其烦。此过程中应给学生提示相应的肌肉感觉,并引导学生交流肌肉运动感觉。往往当一个错误动作形成动力定形时,我们再去纠正其错误就非常困难。因此,对学生具体指导和及时纠正错误动作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有体育知识的传授,又有运动技能的掌握。任何知识都是由信息转化而来的。由于教学中,不能事事都从感知开始,因而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使学生l恢复必要的表象,有利于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学中运动表象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体育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可以加快动作技能的形成速率,提高动作技能的完成质量。表象训练是建立自动理想反应的一种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动机水平,加速动作技能的形成和巩固。表象训练可以使知觉记忆和运动记忆明显提高,加上表象训练可以获得与实际训练效果相同的生理变化反馈信息,所以这种训练对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中运动的形成要由表及里,由部分到整体;从技术动作的基本轮廓以及主要特征和部分人手,利用一切有利于表象形成的事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清晰、准确的运动表象。

参考文献

[1]李羽中,试述运动表象的形成及其在技术动作教学中的应用,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

[2]罗伟洪,黄连寿,李南山,技术教学中建立清晰运动表象的条件及技巧,体育学刊,2000

[3]丁健,孙淑萍,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讲解与示范,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

数学表象教育价值探析 篇4

一、借助数学表象的直观性, 帮助学生形象、快速地认识抽象的数学知识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这种抽象性常制约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借助数学表象, 充分利用数学表象的直观性, 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 小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表征的圆的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在同一平面上, 和定点距离为定长的点的轨迹”。但是,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画圆、剪圆和摸圆的过程中认识圆, 建构圆的直观图形表象, 并借助圆的图形表象, 直观形象地认识圆的本质属性以及其他知识。

斯诺的“折纸测验”, 说明了表象表征可以压缩人们的工作记忆容量, 这也是其他表征形式难以做到的。表现在数学学习中, 借助数学表象, 能帮助学生迅速回忆起相关的数学知识。例如, 在解决与三角形有关的数学问题时, 解题者都习以为常地先画出一个三角形, 然后结合数学问题中提供的信息, 迅速、条件反射似的想起有关的三角形的知识, 如定义、分类、内角和为180°、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以此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从中筛选出有效、简捷的解决问题方法。这种帮助学生压缩记忆数学知识容量、迅速回忆起数学知识的功能, 是数学表象教育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借助数学表象的表征功能, 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分析当前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不难发现, 数学陈述性知识的命题及其网络表征受到了教育者的普遍重视, 而数学表象的教学被忽视, 也是不争的事实。结果是, 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中逻辑化成分很突出、很强, 而学生的直感能力乃至创造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制, 数学表象在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的地位没有得到教育者的充分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们应该解决当前数学表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发挥数学表象在知识表征过程中的作用, 实现优化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目的。

首先, 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表象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过程, 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表象是直观性和概括性的辩证统一。分析学生在数学表象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多数是由于他们只看到了数学表象的直观性, 而忽视或遗忘了数学表象的概括性。按表象的概括性分, 表象可以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我们通常说的某知识的数学表象是指它的一般表象。学生在经历数学表象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过程中, 需要分别考察某数学知识的个别表象, 需要通过个别表象的概括, 抽象出某数学知识的一般表象。因此,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认识到某数学知识的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之间的辩证关系, 克服学生只见数学表象直观性的片面性。

其次, 发挥语言表征的协同作用, 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数学表象所表征的意义。特别是图形表象教学中, 小学生经常把图形表象所反映的非本质属性当作了它的本质属性。如, 学生把“四个角不是直角”看成是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属性, 就是一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表象既可以用图像编码, 也可以用语言编码。具体地说, 教学中可以发挥语言的协同作用, 借助语言把握数学表象所表征的意义。

再次, 帮助学生构建以数学表象为内容的知识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以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 包括数学命题和数学表象之间的关系等。具体分为两种情况:第一, 某一数学表象表示不同的数学对象。例如, 图式表象“a=bc”不仅可以用来表示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而且可以用来表示时间、速度与路程之间的关系等。具有相同的图式表象, 说明了这些知识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 表现在解决行程问题时不仅可以用线段的长度表示路程, 而且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表示路程, 长和宽分别表示时间和速度等。第二, 不同数学表象之间存在的联系。例如, 图1就很好地反映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概念图形表象之间的联系。

三、以数学表象为基础,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指的是依靠人脑中对表象的意识领会, 得到理解的思维方法。数学形象思维的基本材料是数学表象。数学形象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直感能力和想象能力两种形式。

1. 在利用数学表象进行判别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直感能力。

数学直感是指在数学表象的基础上对有关数学形象特征进行判别的思维过程。根据数学直感的定义, 不难看出, 数学表象是学生数学直感的依据。因此, 数学表象对学生直感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 数学直感又可以划分为形象识别直感、模式补形直感和形象相似直感等形式, 也就是说, 培养学生的数学直感能力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形象识别直感是指用数学表象的特征去比较具体数学对象的个象、判别个象特征的思维形式。教学实践经验显示, 加强数学表象的变式训练, 是提高形象识别直感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例如,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中, 当学生遇到变式后的问题“计算26×309=”时, 他们首先要对算式进行形象识别, 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学生发现这个算式“26×309=”可以化归为已学过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例如:144×15=) 后, 他们才有可能在众多方法中选择适合的、简便的计算方法, 如, 竖式计算。在学生发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 图式表象“144×15=”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是学生鉴别算式“26×309=”特点的依据。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26×309=”计算方法的过程中, 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算式的识别直感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模式补形直感是指利用人脑中已建构的数学表象, 对具有部分特征相同的数学对象进行表象补形、实施整合的思维形式。在形象识别的基础上, 利用图形表象和图式表象分别对有关对象进行补形, 是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教学中有大量的实例可以说明这一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对具体对象进行补形的过程, 就是培养学生补形直感能力的过程。

形象相似直感是指以形象识别直感和模式补形直感为基础的复合直感。这种直感常出现在解决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过程中, 学生此时找不到同质的已有数学表象, 也不能通过补形将该数学对象化归为已有的数学表象, 而是需要学生筛选出最接近于目标的数学表象来进行形象识别的一种思维方法。因为在原数学问题中找不到同质的数学表象, 所以需要解题者通过添加辅助线的形式, 构造出能帮助有效解决问题的数学表象。

2. 在对数学表象进行结合和改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数学想象力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数学表象经过结合和改造, 产生新表象的能力。从数学想像力的定义, 不难看出, 数学表象的结合和改造的过程就是学生想象力培养的过程。例如, 在问题“求的和”的解决过程中, 小学生常用的方法是“先同分母, 再相加”, 而学生如果以分数的图形表象为基础 (见图2) ,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对的图形表象进行改造和结合, 就能构造出算式“”的图形表象 (见图3) , 探索出一条直观、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即。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的想象力至少得到了两次提升:第一次, 是学生构造出的图形表象;第二次, 是组合出算式“”的图形表象, 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说明的是, 数学想象力是通过图形想像力和图式想象力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两者缺一不可。其中, 图形想象力是以图形表象为基础, 学生通过改造和组合而展现出来的能力, 而图式想象力则是以图式表象为基础, 通过学生的改造和组合而表现出来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兼顾学生图形想象力和图式想象力的培养。

四、以数学表象为桥梁, 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表象虽然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但是以表象为依据进行的思维仍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是他们胜任数学学习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学表象在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朱智贤和林崇德认为, 表象是从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和桥梁。没有这个过渡和桥梁, 就不可能有抽象思维活动和理性认识[3]。因此, 可以说, 数学表象是由感知觉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基础, 它为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可能。

抽象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 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其中概念是基础, 判断是概念的展开和发展, 推理则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数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抽象逻辑思维的作用, 以数学概念为基础, 进行判断、推理是形成数学学科理论体系的主要手段。下面以长方形概念的形成为例, 探析长方形图形表象在整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长方形概念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显示, 长方形的图形表征要先于长方形的概念而产生。人们认识长方形的活动最早开始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中, 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仅限于图形表象的直观认识, 在随后漫长的历史变迁中, 人们才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概念, 即长方形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其次, 当前教学实践显示, 学生在长方形概念的建构过程中是离不开长方形的图形表象的。正是在学生折一折、量一量和比一比长方形纸片的边和角的过程中, 他们才尝试用语言的形式来表征长方形的本质属性, 经过师生的讨论, 最终抽象、概括形成长方形的概念。因此, 无论是从长方形概念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还是从学生建构长方形概念的过程来看, 长方形的图形表象都是其概念形成的桥梁。进而, 以长方形概念为基础, 才可能进行相关的判断或推理。

五、借助数学表象表征数学问题,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复杂的, 信息加工心理学家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归纳为四个步骤, 并提出了“问题表征”是数学问题解决的第一步。数学表象是表征数学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 同样, 它也是表征数学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研究显示, 借助数学表象表征数学问题,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 数学表象是表征数学问题的常用材料。解题者理解数学问题的过程一般包括:第一步, 数学问题的字面理解。解题者需要把数学问题中的每一个陈述尝试转换为自己内部的心理表征, 尝试着将数学问题与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情境知识联系起来, 为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做铺垫。第二步, 数学问题的深层理解。心理学认为, 问题深层理解指在问题表层理解的基础上, 进一步把问题的每一陈述综合成条件、目标统一的心理表征。问题深层理解需要问题图式的知识[4]。数学图式是人脑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般特征的概括, 它是组成数学问题图式的重要内容, 而数学表象又是数学图式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 数学表象成为表征数学问题的常用材料太自然不过了。如, 波利亚在关于“怎样解题”的论述中提出, “画张图, 引入适当的符号”是解题者“弄清问题”的重要途径, 而几何图形和符号都是数学表象的内容。

其次, 借助数学表象, 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快速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 在解决与梯形有关的数学问题时, 利用梯形的图形表象要比利用其命题表征的概念直观得多和快速得多。前者将要解决的问题与梯形的图形表象联系起来, 问题变得直观了, 随之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就变得清晰多了。而后者则需要学生以梯形的概念等知识为基础, 在判断与逻辑推理的过程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者相比前者, 对学生思维的要求要抽象得多和高得多, 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要大得多, 解题时间要长得多。当然, 我们并不否认, 后者更有利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三, 解题者以数学表象为对象, 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Shepard的“心理旋转实验”令人信服地表明, 人在完成某种作业或解决某些问题时, 主要依赖于视觉表象或表象过程[5]。学生在借助不同数学表象来表征某一数学问题时, 他们很可能探索出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 苏教版教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内容:计算28×12=[6], 教材给出了四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见图4) 。分析这四种方法, 不难发现, 原数学问题的解决分别与图式表象“28×10=280”、“28×6=168和168×2=336”、“28×10=280、28×2=56和280+56=336”以及“”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 假设学生能想到12可以分解为1和11、3和9、4和8、5和7, 想到12=3×4等图式表象, 那么原数学问题至少又可以增加5种解法。总之, 借助数学表象,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问题的表征能力, 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Paul Ernest.数学教育哲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161.

[2]田万海主编.数学教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26.

[3]朱智贤, 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301.

[4]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131.

[5]王更, 王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238.

表象的服装符号 篇5

垂衣裳而天下治,衣裳于人可谓大矣。服装不光在乎遮羞避寒,更关乎礼。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礼即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即贵贱、尊卑、长幼、亲疏,礼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须符合其在家族内的身份和地位,而不同的身份又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服装是礼最为表层的显相。什么质地的服装什么人穿,什么款式的服装什么人着,否则便是僭越冒充,便会有违礼之嫌。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管子曾曰:“衣服所以表贵贱也。”

黄帝制衣,交领右衽。孔子曾赞管仲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胡服右衽也。赵武灵王曾令百姓“胡服骑射”,穿类似胡服的衣裳。衣裳事关国体矣。顺治元年,清兵进入北京城不多日,多尔衮即命兵部发文告:“凡投诚官吏,皆着薙发,衣冠悉遵本朝形制。”中原百姓为之大乱。后又发生孙之獬带头薙发易服之事。

庚子之变后,清廷推行新政,更法令,破旧习,且在军警中准许穿着西服,对民间衣饰控制也有松动,改装去辫俨然新政标志。民国前后,洋装渐风行域内,《申报》有文章描述当时的公务员:“头戴外国帽,眼架金丝镜,口吸纸卷烟,身着哔叽服,脚踏软皮鞋,吃西菜,住洋房,点电灯,卧铜床,以至台灯、毡毯、面盒、手巾、痰盂、便桶,无一非外国货,算来衣食住,处处仿效外国人。”其打破了那种表象的等级之分,暗合了所倡导的“人人平等”理念,但毕竟洋装与国人习俗有隙,诚如孙中山所言:“去辫之后,亟于易服,又急切不能得一适当之服式以需应之,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服装旗袍、中山装应运而生。

旗袍,并非以旗为名的就是旗人的服装,现代旗袍来源于蒙人袍服、汉人长马甲和满人旗装,凝重端庄,温文尔雅。从西装传入后,汲取了西服的审美价值,以连衣裙为参照,依人体曲线对其重新剪裁,收拢腰身,衬起高胸。改良后旗袍一经推出,即风行市井,以致1920年1月18日的上海《时报》感叹道:“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闺秀勾栏,各竞其艳。” 身穿改良旗袍的女子,被视作女性解放的象征,而敢于借宽大的衣袖更多地袒露手臂,将旗袍收腰显露出身体曲线的女性,则被视作个性自由的象征。

中山装因孙中山先生创制而得名。据《中华文化习俗辞典》记载:“1912年,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衣裤特色,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本着‘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由越南华侨黄隆生裁制出一种服装样式。”其大样为立翻领,对襟,四个贴袋,前襟五粒扣,袖口三扣,后片不破缝。其立翻领,喻严谨治国理念;上下左右四袋,喻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袋口为倒笔架形,寓意为以文治国;前襟五扣,则喻五族共和,又喻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袖口三扣,左喻平等、自由、博爱,右喻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后背不破缝,喻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对四袋五扣等的伦理解释,其实依然脱不了礼的出发点。

1929年4月,国民政府颁布《民国服制条例》中正式将旗袍、中山装定为国服。条例中规定,男子礼服包括一褂、二袍、三鞋、四帽;规定一定等级的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女子礼服有两款,一款是蓝上衣和黑裙,另一款是长身旗袍。建国后毛主席和周总理等在正式场合一概着中山装,中山装成了约定俗成的国服,以致老外又称中山装为“毛装”。此服影响远播,又因胡志明和金日成父子的改造,而分别被称作“胡志明装”和“金日成装”。只是旗袍,除宋庆龄等少数人外,无人再敢穿。

时下,旗袍、中山装已鲜有人披着,衣旗袍者多为饭店的服务员,旗袍被王家卫电影借来烘托老上海的怀旧气氛及东方式的暧昧欲望,也成了表象的符号。为了与国外接轨,为了显示开放,中山装是不能再穿了,于是乎衣中山装者上衣口袋里别着的那支钢笔,已不表示有文化,而被看作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保守,这也是表象的符号。如今,衣着更多体现的是财富,而不是礼,这何尝不是一种符号。“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带吴钩,不知是古时哪个朝代有志少年的装束,但穿国际名牌肯定是当下翩翩少年的不二追求。

介子平,原名王介平,1964年生,山西介休人。《编辑之友》杂志社副主编,副编审。出版有诗集《青灯》《烟霏云敛》,散文集《少年文章》《消失的民艺——年画》《褪色的记忆——连环画》 《民国文事》 《风华舟青》等。

用表象思维驱动识字教学 篇6

一、问题缘起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阶段累计识字3000个常用汉字,其中500个左右会写。这些识字量近一半要低年级学习,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低年级学生学得快也忘得快,学会的生字难巩固。目前的识字教学不是按照词义系统的引申派生关系来掌握汉字的发展分化情况,而主要从字的形体书写人手,按照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等,一个个汉字机械地练习、记忆。这种做法严重地割裂了汉字和汉语的关系,丧失了汉字的本质的功能,难免本末倒置,效率低下。

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各有分工与侧重,左脑分管语词、逻辑的内容,右脑分管形象、情感的内容。但是,大脑是整体联动、协同作用的,左右两半球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接受外界刺激的,无论是言语的刺激还是形象的刺激,左右脑都会作出自己的反应。事实上,人脑中存在与心理词典相对应的集合——储备表象的心理相册(mentalimagery album)。语词与表象分属于左、右脑,作为两种相互平行的信息表征形式,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彼此激活、互译。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完全可以丰富并利用儿童的表象储备,同时打开心理词典与心理相册,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使平面、枯燥的字词演练变成形象、生动且立体化的思维活动,通过相关的策略教学与训练,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借助表象思维,有效开展识字的途径和方法

(一)借助表象思维,开展形象识字

1、寻找规律,体验学习汉字的乐趣

无论是识字的过程还是方法,都应该以汉字和汉字的关系来观照。认识汉字的过程本质上是积累词汇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汉字象形、会意的特点,挖掘字词本身所蕴含的形象信息,或根据汉字形、音、义的特征人为赋予它特定的形象信息,以便唤醒学生已有的表象储备,使之参与到相关字词的认识之中来。

(1)象形法。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很强,在识字教学中,把识字与具体的事物或形象相结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例如,简笔画的应用就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汉字的特点,有效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例如教学“舞”:

师:这个字你准备怎么记住它对?

生1:上面是“撇横”,中间是……

生2:老师,我把舞字看做是一个人在跳舞。上面的“撇横”就像是舞台上的幕,接下来的一个横和四个竖就是一个人的身子和四肢。

生1:不对啊,人是站着的,可它是横的呀。

生2:因为跳得很投入,来了个弯腰“搭桥”,所以就变成横着了。中间的“横”是舞台。下面的两个部分是单号和双号的观众。

这样教学,学生不再丢“胳膊”少“腿”,没有一个学生把“舞”字中间的四笔竖写成三笔,记忆效果非常好。

(2)会意法。汉字是表意文字,“以形示意,义寓形中”,字形和字义密切联系,“视而可识,察而见义”。现在多种版本的教材均安排了会意识字,我们要充分利用其中的儿歌,如:二人从,三人众,一火灭,不正歪……等等来帮助记忆字形,领会字义。教师还应注意单个出现的会意字,引导学生识记。如:竹子和毛制成“笔”,人累了靠在树上“休”息;鸟用口“鸣”叫等。

(3)联想法。识字教学中,如果把抽象的汉字变成具体形象的画面,学生在观察、联想中发展形象思维,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对汉字的音、形、义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4)谜语法。第斯多惠说:“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把识字教学与“猜字谜”结合起来,可以增添无穷的趣味。孩子们十分喜爱这种方式,有效把握了字形结构,加强了对生字的观察分析,还加深了对汉字字形的理解。本人在教学中,利用汉字的特点,编创形式多样的谜语,让孩子们去猜。如“泵”字:一块石头真奇怪,扔到水里就浮起,“串”:吕布中箭;“器”:四口人围攻一条狗。久而久之,不仅提高了识字效率,电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2、小组合作,编顺口溜,记忆生字

歌谣琅琅上口,生动有趣,韵律优美,一旦记住便长久难忘。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渗入歌谣,利用其独特形式和风格能达到以歌促学、寓教于乐的效果。本人在平日识字教学中抓住字的一些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歌谣。例如学习“裹”:衣裳中间破,漏出大苹果。又如:“晴、清、睛、精、请、情”字:日出晴,河水清,大眼睛,有精神,请你来,做事情。

(二)借助袁象思维,开展情境识字

教学中,根据相关字词创设特定情境,或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的有关情境,也可直接利用影视、书报、街头广告等做字词学习背景,这样就把孤立的字词融入到活的情境与氛围中,把学与用巧妙地联系起来。

1、创设情景,激发识字兴趣

王国维先生说:“真正的知识唯存于直观。”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利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就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尽快地融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如教学《识字1》(以春天为主题)时,就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春天的图片,让孩子们尽情地观赏春天美景的同时,高效识字。另外,多媒体还可以动态地演示字的字理、结构及书写规律,加强学生的记忆,提高识字效率。例如学习“采”字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电脑设计这样一幅色彩鲜艳的画面:一棵树上有一些成熟的果子,一只手灵活地采摘着,辅以字理解说:“采”树上采果子。动感的画面,形象地解说,艳丽的色彩,吸引学生把画面与相关联的汉字“采”联系在一起,这样既能把枯燥的汉字变得形象有趣,又可加深对字的理解。多媒体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抽象的汉字具体化、直观化,使学生易学、爱学、乐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2、看字词做动作进行识字

在教到一些动词时,我就让孩子看着字卡自己创编动作。例如讲到“飞”时,我就引导他们:“小朋友,你们知道飞是怎么样的吗?谁会做飞的动作?”这可难不倒他们,小朋友们纷纷站起来,做着各种动作,有学小鸟飞的、有学飞机飞的……于是我便叫上一个小朋友,请他做飞的动作,然后请在座的小朋友猜猜,他做的是谁飞行的动作?猜对了我就请他们边看着黑板上的字,边做动作,边说:“我学小鸟飞飞飞”、“我学飞机飞飞飞”、“我学老鹰飞飞飞”……

3、通过编讲故事帮助识字

孩子的天性就是特别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在故事中把识字

教学寓于有意无意之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同时,我们可以发动学生编出有趣的故事进行识字,比如“鼓”字:

生1:一个勇士踩着豆子,拿着树枝表演武艺。

生2:一个士兵数豆子,怎么也数不清,又来了十个士兵,帮着数豆子。

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全班同学在笑声中牢牢记住了“鼓”字。

教师还要因势利导,经常组织、引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并把所看到的故事在“小小故事会”中展示、演说。这样,学生身心愉悦地参与,不仅能在阅读中复习巩固已学的汉字,大大增加识字量,而且还能锻炼说的能力,为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开展游戏活动进行识字

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朱熹主张:在“咏歌舞蹈”的游戏活动中,增强儿童的学习自觉性,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小学生好动好玩,注意力不能持久、稳定。课堂中如果学生情绪低落,教师即使手舞足蹈、口若悬河,也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识字教学中加入游戏,可以创造出热情洋溢、欢快喜悦的学习氛围。例如:①开火车法。可以分小组进行,一部分学生小声地发出火车开动的声音“呜——咔嚓、咔嚓”,教师出示生字,让指定的一组学生依次按顺序读字音,或组词,或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马上停下,由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纠正字音),然后继续进行……②找朋友法。教师可以将本课的合体字分开,分别写在卡片上。游戏时,一个学生拿着偏旁,说明自己要交什么样的朋友,由拿独体字的同学很快作出反应,拼对了,大家读一读。如甲说:“我是单人旁,我要和木字交朋友”,拿木字的学生赶决应答:“我是木,我是你的好朋友”。最后,大家齐读几遍“休”。③摘苹果法。教师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或画板),树上贴着写有生字的苹果形卡片,学生正确拼读后就可以摘下“苹果”,作为奖励。④过彩虹桥法(分组合作过桥)。教师出示生字,第一个学生正确读出字音,后面的同学组词,看哪组词说得多,组词后,小组其他成员从说过的词中任选一两个词说通顺、完整的话,教师宣布“过桥”成功。⑤送信法。请一个学生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当信件,“邮递员”一边表演,一边随机发“信”,发完以后,请学生念生字,念到哪个字,拿到这封信(生字)的学生就站起来,将卡片上的字给大家念一遍。

5、借助实际生活进行识字

识字教学资源无处不在。一是课堂教学资源,包括语文教科书、工具书、自读课本以及其它学利的教材等;二是课外学习资源,如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图书馆、书店、布告栏、报廊、各种标语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各种商品的商标和包装盒(袋)等。因此,40分钟的课堂只是一个狭小而封闭的识字教学时空,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识字欲望,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识字,也不利于学生尽快进入阅读天地吸取知识的养分。因此识字教学应打破时空界限,引导并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在广阔的生活天地中学语文,识汉字。

三、总结与讨论

经过实践与检测,借助表象思维能显著提高学生字词学习,尤其是中等生、后进生的字词学习成绩提高非常明显。

1、借助表象思维能极大激发识字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实物、形象、言语等形式的直观教学,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更具新颖性和吸引力。识字教学因为融入了孩子自己的感受与发现,尤其通过对表象及其储备的激活、补充和应用,沟通了儿童的生活实际与言语活动的联系,学用结合,学习自然就成了儿童的主观需要。

2、借助表象思维能够显著改善识字态度

借助表象思维进行识字,为孩子的言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开放的现实环境。心理词典与心理相册相互沟通、协作,改变了单调、枯燥的字词演练。因此,识字教学一改过去的被动接受而成为主动的吸收和表达,有利于孩子形成语文是一门有趣、有用的学科这一价值认同感。

3、借助表象思维能够有效促进字词学习成效

借助表象思维进行字词学习,就是让表象参与加工,结合孩子的感知与生活积累,主动给字形赋予特定的形象信息。这种对字词的形象加工,实际上就是建立字词与相关事物或表象的联系,在给心理词典中输入词条时,也激活心理相册中的相关表象,让左右脑共同参与字词学习。因此,表象记忆就是将一个完整的表象作为一个单位来记忆的,与语词记忆相比,它的容量十分惊人,能极大地促进字词学习效率的提高。

激情体验,丰富表象,促进表达 篇7

表象的积累,是儿童形象思维发展的基础。表象具有直觉性和概括性,所以表象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获取。直接获取的表象,依赖于感知使各种事物的特点在大脑中储存起来,如观察、调查、实验、活动等;间接获取表象的途径有阅读等。

在中年级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指导学生“激情体验,丰富表象”来“促进表达”。

一、丰富阅读,鼓励想像,积累表达

语文课堂60%以上都是阅读教学课,一篇篇经典的文章,文质兼美,接近儿童生活。是精选的适合儿童心理认知的阅读材料。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真实情感,与生活经验产生有机联系。

教学中,可以精选课文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唤醒生活经验体验,活化阅读文段,在理解中展开想像,为表达积累材料,并以片段训练为突破口,进行写的训练。

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下《槐乡五月》时,以视频与图片让学生感受槐花之美;以类比联想体会槐花之香;以角色扮演表达槐花之趣。特别是在学习第三自然段,为了再现“小姑娘与小小子玩槐花”的情景,让学生讨论:如果你就在槐花丛中,还会怎样玩?

生1:我将一串串槐花,挽一个花环,戴在头顶。真是又香又美。

生2:我用细细的线,将一朵朵槐花串起,挂在胸前。啊!这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香项链呢!

生3:摘一篓洋槐花,晒干成香喷喷的花干,枕着它睡觉,一夏天的梦都是香的呀!

生4:我躺在洋槐花树上,蜜蜂过来和我聊天,我就这样睡着了。

生5:我摸了摸像白玉一样的洋槐花花瓣,啊!真凉呀!我撸下一盆,洗了一个清凉馨香的槐花浴。

生6:我串了一串粗粗的洋槐花花环,足足有我的手臂那么粗。我把它围在我的脖子上,啊!又清凉又清香,我坐在洋槐树下,比在空调房里还舒服呢!

……

课后,在学生写自己的感言时,有的学生摘录了自己喜欢的文段,有的学生在朗读中让自己走近槐乡,做了一次神游。课文学习后,有学生运用所积累的文中好词句,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

槐乡五月

洋槐花开,槐乡似海。

似瑞雪出降,雕于琢雪;

似白发披散,挂满枝头。

打旋的风,熏醉了小蜜蜂,

嗡嗡嗡,嗡嗡嗡,

斜了身子,歪了脚步。

粘一身香粉,酿一屋甜蜜。

白生生的槐花啊,清亮亮的蜜!

喜盈盈的笑脸啊,甜丝丝的心!

香喷喷的槐花饭啊,醉倒了傻乎乎的我!

一片片槐花,一 年年的梦!

五月的槐乡,胜天堂!

抓精选的文段,深入阅读,引导想像,既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又理解了课文,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有意义的表象,通过“读-想-说”实现了“物-意-文”的自然转化,为学生的表达积累素材。

在历史上,罗贯中从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所作的注中,积累了大量素材,写成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可见阅读对于写作具有巨大作用。

以上事例说明, 阅读的过程就是帮助建立表象的过程。表象不是一次感知的结果,而是多次感知结果的积累。表象不仅反映某一事物的直观形象,还反映某一事物概括了的一般特点,它可以通过阅读获取。结合阅读教学进行适当的想象思维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课堂的阅读是有限的,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不同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精读泛读相结合,鼓励学生把看过的书籍择要讲一讲,这样学生就能把书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通过读书会、故事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把书中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即先形成表象),然后以具体形象及文字这两种不同的形式并存脑中,更有利于表象积累。

理解与积累,为学生的表达,贮存了丰富的素材。

二、开展活动,亲身体验,自由表达

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要寓作文教学于语文课堂中,又要寓作文教学于儿童游戏中。

儿童发展专家拜瑞布莱泽顿指出:“智力是建立在情绪能力的基础上,情绪智商的概念是一切智力的基础。”玩耍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玩耍为儿童打开知识的大门。儿童通过玩耍来探索世界,这是他们身上天然存在的学习驱动力。鼓励孩子聪明、巧妙、愉快地玩,不仅能帮助孩子愉快地生活,也能强化体验,积累感受,形成生活表象,积累写作素材,为自由表达打下基础。

我经常利用语文活动课时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如在“看动作猜词语”的活动后,有学生在日记中写道:

老师请了媛元去猜词。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呢?

你看她直直地站在讲台前,面向同学们,等游戏开始。

刘老师一脸坏笑的望望我们,故意做出思考的样子,然后大笔一挥,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大字——流血!

呵呵,这可得怎么猜了!平常斯文的林鸿懿腆着肚皮,微微地笑了一下。你看他,不紧不慢地抬起左手手臂,伸出右手食指,点了三下手臂,又往下划了几条线。恩,不错,还蛮像的呀!

郑媛元大约没有能领会他的意思,直望天翻眼睛。好久都没有回答。你看林鸿懿,还是那样不紧不慢地重复做他的动作,大约他认为这样很清楚地表达了他的意思。大家急得又挥手又做口型。终于,郑媛元憋了一口气,大声地喊道:“粽子!”

天哪!就是端午节到了,你也不能一脑子都是粽子呀,怎么一点也没有联系呢?同学们乐翻了天,有的捶着桌子,捂着肚子,哈哈大笑。

哎,就是中秋快到了,你也不能这样联想啊!真是牛头不对马嘴!

关注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分享体验,也是丰富表象的好方法。

一天下课,我发现学生宪民倒握矿泉水瓶,不同地推拉,经过询问,原来是他发现在矿泉水瓶中,可以制造旋涡,这可是新鲜事情。于是我们利用上课时间,让他带领全班学生一起玩耍,课后,一篇篇有趣的习作出来了,有《我也发现了旋涡》《小民教我做旋涡》《刘老师没有批评他》《我的龙卷风最厉害》《水瓶中会转的三角形》《我能制造龙卷风》《甩出来的龙卷风》《13秒龙卷风》《小民的眼睛真亮》。

“表象储存于人脑是否清晰持久,与情感投入成正比。”(摘自《学习的革命》)儿童在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过程中,情感因素常常充当感知和想像的动力,从感知一开始,情感因素便介入其中。如果对象是比较熟悉的,感知就会撞开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的大门,使主体产生一定的情绪反应,并且支配感知的选择方向;如果对象是陌生的,新奇感和期待感便会增加主体的注意力,强化感知的成果——饱含着情绪色彩的表象。由于情感的进一步诱发,也使表象获得了新的生命,不断运动、分解和综合,使主体进人“神思飞扬”的状态。因此,我们创设各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让学生动情动心,让极平常的人、物、事件都变得有情有趣。如此形成的表象不但储存质量高,而且易于被唤醒,表达时才能鲜活生动地再现出来。

三、观察生活,接触社会,个性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有理真情切而意达。即文学未能外此。(《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那么,“理”“情”从何而来?“真”“切”因何而生?回答是源于自由而丰富的生活。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在看图写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静物的观察,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进行动态观察,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动静结合的事物。如一个人的动作、表情,一个有动静结合的场面,一种变化着的景物等。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观察生活,感受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注重在生活中学习写作,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做到有感而发。

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其文化背景、生活经历也各不相同,让学生关注生活,融身社会,既有利于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也有利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还有利于他们丰富的个性化表达。

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热点话题的讨论或日记或随笔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学生的习作中,有反映法律与生活关系的《法律真有用》,有表现家庭生活乐趣的《我是小小联合国秘书长》,有记录假日多彩生活的《大尖山上英雄多》,有诉说心理喜乐的《当爸爸的孩子真幸福》,等等。

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班级作文报《小脚丫》成了学生积极表达,展示个性生活的舞台。

“激情体验,丰富表象,促进表达”,以激情引路,让学生主动体验,厚积表象,肯定能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伪教育的表象及成因初探 篇8

关键词:教育伪教育表现形式原因探讨

“教育是以有价值的内容,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活动与过程。”——“有价值的内容”,亦即对学生后续发展有帮助的内容;“道德的方式”就是让学生有尊严的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方式。也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发展技能,可以自食其力,有尊严,能融入集体、家庭和社会的独立的、和谐的人。伪教育就是以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甚至是以对世俗的迎合为指导思想所进行的违背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内容和行为。简言之,就是对教育内容的取向上,偏离了“有价值”;在教育的方式上,偏离了“有道德”。

伪教育在教育内容取舍上、传播上,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主观上的自以为是。教育者(既包括教育理论的指导者,也包括教育理论的执行者)不加鉴别与比较,不加思考与实践,盲目地把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有用的内容,灌输给受教育者。有的教师,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把全部内容向学生“复述”一遍,有的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材“复述”,不惜按照自己的思路断章取义。有本技工教材,内容分三个部分:低压电器、电机、变频器。在编者自有把三部分内容揉和在一起的道理,内容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实践上有便于应用的理由。在传授者,也会把这三部分当成必须完成的任务,加以“复述”。但如果从教育对象的基础、接受能力、就业趋势来看,就难免自以为是了。这三部分内容似乎不妨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侧重其一。怎么侧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出力不讨好的自以为是呢?与教育者在教育内容取舍上,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的主观主义有很大关系。实践中,这三部分内容,学生任选其一,都会在社会上立足甚至成才。那么作为教育者,就有责任把“有价值”和学生的基础和社会实践统筹取舍,从而避免主观主义。

客观上的经验主义。教育者的经验不一定能成为新形势下受教育者的可靠借鉴。尤其是当不思进取的经验主义,发展为教条主义的时候,危害更是深远。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上,一是不知道学科发展的前沿趋势如何,二是不知道学科应用的现状与前景如何。也就是说理论陈旧、脱离实践。有了这两不知道,怎么能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好的解决方法是督促教师加强学科研究,建立教师实践制度。

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常常看到“培养有针对性的人才”会出现在一些学校的指导思想中。没有了系统的理论指导,就没有了发展的后劲,所谓针对性的人才,也不过是些被动的执行机器罢了。系统性和针对性如何更好地统一,才是培养人的关键。系统性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从业方向、行业现状与趋势的综合,针对性是选择有效的内容、合适的方式对系统性的落实。

伪教育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表现为忽视了学生人的个性与尊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为有技能、能发展,可以自然和谐地融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人。而伪教育只是想把学生培养为脱离了社会的理想的全人,所以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最根本的是脱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素质教育——看看素质教育的内容不难发现,我们只是在塑造人,而不是在发展人。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因材施教,2000多年前就有了这一理论,再冠以素质教育之名,无非是想把架椽之梁,再造为摩天大楼的顶梁柱罢了,现实吗?激励教育——激励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不是教育的唯一或全部手段。人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学生也是如此。教师的责任是发展学生好的一面,影响和改造学生不好的一面。唯有象正视学生的优点一样去正视学生的缺点,才是对学生的尊重,才有利于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和学生的交流,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有利于学生融入学校、家庭和社会。一味的激励,就变成了一味地顺从,教师的主体性就会削弱。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的理论,教师必须有鉴别、有取舍地吸收、运用,而不能从众、媚众。

伪教育,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坏教育或者反动教育,而是教育过程中不该出现而又会在不经意间不断出現的一种不正常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甚至情绪波动、心理状态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常见的原因,大体有三点:失控、失常、失态。

失控,是指失去了对教育理论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教育理论的抽象性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像法律条文那样被任何人不走样地理解、遵守或执行,教师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执行,不可避免地会掺杂着个人的主观因素。主观因素越多,对教育理论理解的偏差越大,最终就会脱离理论控制,出现貌似正确,实际危害无穷的伪教育现象。

失常,是指对教育规律的理解滞后,导致的知识更新过慢,跟不上受教育者的节奏。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地理教师,从教20余年,上课从不带课本。只是一支粉笔,一张地图。但是学生非常喜欢上他的课。原因其实很简单——功在平常四字而已。只要和地理有关的,他随时收集,随时补充。不论世界地图、不同国家的地图、中国地图、省份地图甚至县市的地图,讲到那节,随手在黑板画来,随手在地图上,把最新的信息标出来。尤其是,任何地方经济物产的增减、经济政策的变化,他都能脱口而出,有纵比有横比有数字有评价,学生怎能不愿意接受?再好的教材,相比于飞速发展的时代,都有滞后性,再好的理论都不可能与飞奔的时代那么合拍。仅仅把滞后的不合拍的东西照本宣科传给学生,能不失常吗?

失态,是指教师修养不够,在教学中,出现情绪化现象。教育理论,不反对教师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反对教师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教育理论也同样要求教师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把个人的情绪带到教育过程中来,即使本意是好的,也不一定会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正面的影响。有位教师,对某款车的电路布置非常不满,课下交流时恨不得把这款车都砸了。但一旦走上课堂,他能客观地把这款车设计的时代背景、当时的科技水平一一作了介绍,然后客观地指出电路设计上的不足和改进办法。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情绪带到课堂上去,这是教师必有的自律。

伪教育,随教育而生,也会随教育而存在,如何认清伪教育,还是开篇那句话:“教育是以有价值的内容,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活动与过程。”只不过,何为“有价值”?什么是“道德的方式”?是教师要慎之又慎地思考的问题。加强自身修养,注重学习积累,尊重学生,尊重知识,实事求是,是避免为教育现象出现的根本手段。

参考文献:

[1]杨和亭.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06, (09) .

[2]李春方. 激励理论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

[3]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民意与伪民意下一篇:马铃薯脱毒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