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构建文明社会十篇

2024-07-17

发展经济构建文明社会 篇1

近年来, 一种在中文里不加注释地夹杂英文的“语言加花现象”, 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批评。如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语中成语改写, 将“随心所欲”写成“随心所浴” (热水器广告) ;将“刻不容缓”写成“咳不容缓” (止咳药的广告) ;将“默默无闻”写成“默默无蚊”。甚至有的人崇洋媚外, 把洋化的词语当成一种时髦, 明明是中国的商店偏要叫做什么“亚里山在啤酒屋”, 亦或叫做“伊里莎白发廊”, 挂上“佳宁娜”“迪丽莎”的招牌, 明明是国产货, 却要起个洋名字, “玛利亚果茶”“亚比特矿泉水”。

二、语言的规范化问题

近年来, 在广告、商品包装、娱乐节目以及某些电视剧、电影、文学作品和报刊上, 滥改习惯用语、滥用方言词语、肆意扭曲词语的现象越来越多。《水浒传》被出版商篡改成《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出版;在商业利润的驱动下的挑逗性广告:“甜甜的, 酸酸的, 妈妈, 我要喝……”。再如[Shopping]英文购物之意, 也有译作“舍宾”。[Yeah]与In近似, 时髦入流之意。[In]时髦, 入时之意, 其反义词Out则为跟不上形势, 该换脑筋了, 如“你Out了”意思是你落伍了。[Show]展示、表演, 台湾译为“秀”。[酷]英文cool的汉译, 有“潇洒中带点冷漠”之意。“酷毙了”犹如“酷得厉害极了”。[人气]某人 (通常是艺人) 或某地方 (通常是吃喝玩乐的去处) 的受欢迎程度。其量度单位与股票市场相同, 都是“指数”。[High]“高”的意思, 形容合法的兴奋状态。[电邮]电子邮件 (E-Mail) 的简称。以在网络中出现的“新生词汇”为例, 比如, “顶、恶搞、愤青、理财规划师、超女、反恐”等等。这些新生的语言, 与一般使用的语言没有本质差异。

三、语言的标准化问题

由于文学市场的出现, 写作的机会比以前大大增多了, 网络的出现增加了大家成为作家的可能性, 于是作家的见习期也大大缩短了。文学作品的发表在近十年中已失去了以往的严肃性, 发表作品不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但在这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

(一) 文学著作是具有极强的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的艺术品, 语言的运用对社会用语有极大的导向作用。

但有些名家作品的书 (篇) 名却令人吃惊, 只能让人感到语言的品位、格调不高。

(二) 某些作品中还有语言不规范的错误。

如用词不当、生造词语、错用成语、搭配不当、滥用外文、不用标点等等。对不妨碍交际的笔误, 在所难免, 不必苛求;但造成歧义或令人不知所云就不能不注意了, 这一问题即使在某些名作家的作品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作家的语文基础知识并未过关, 作家轻易迈入文坛“门槛”。另一方面是否也反映了报刊、出版社编辑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问题?

四、建议

可以看出, 新词语反映着社会发展, 促进着社会进步, 虽然它的用法不是规划化的标准, 可是, 社会上有些人接受这样的说法, 而且又广泛应用, 那它就应该是合法的。而新词语的大量涌现, 总体上说是语言充满活力的表现, 是语言生活生机勃勃的表现。当然应该看到网民的增加, 网络的发展, 一些格调不高、不合语言规范的词语, 也可能污染语言。因此创建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语言环境, 就非常重要。那如何建立这样的语言环境呢?作为一个在一线基础教育工作的普通教育工作者仅仅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 建立规范的语言文字体系, 保持民族语言文字体系的纯洁。

语言自身在不断更新变化, 社会要根据需要, 在遵循语言规律的前提下, 采取一些积极的管理行为, 或加以干预, 或加以治理。同时在我们基础教学工作中就要对语言有所甄别, 毕竟我们面对的是缺乏判断力的孩子。

(二) 建立良好的言语交际行为秩序是一个言语行为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问题。

所以, 我们在教育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 既要遵守语言文字自身的组织规律, 又要做到言语交际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

(三) 培养、提高全民的言语道德修养。

语言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是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 养成良好的使用语言的习惯, 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养。提倡语言美, 倡导语言文明。

(四)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营造良好的言语行为环境。

全民言语道德修养的提高, 都有赖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文明程度, 有赖于良好社会道德风气的形成。更有赖于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点滴培养。

总之, 语言现象错综复杂, 语言观念渐趋多元, 对新词语等语言现象的看法, 一定是千差万别, 但对于有悖于语言的规范化、影响语言方案的纯洁和完整、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语言行为绝不能姑息。只有这样, 社会语言生活质量才会不断提升, 社会语言生活才会和谐健康, 才能促进语言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而建立起一个健康文明的语言环境, 构建一个语言文明的和谐社会。

摘要:近年来, 语言的异化现象日益突显, 也暴露出语言的规范化和语言的标准化问题。就这些问题, 笔者提出文明使用语言的建议,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经济构建文明社会 篇2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象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整体面貌。生态文明是一种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高度发展、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文明形态,是人们在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负面效应,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伴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人类也在一次次的阵痛中开始重新反思与矫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开始重新审视与批判人类文明的功过,并且希望确立一种全新的生态理念,从终极的意义上对人类的命运给予关怀。

现阶段,人类文明逐步开始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阶段过渡。关于人类文明发展史,从历史来看,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历史阶段。 所谓的工业文明就是指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而生态文明就是指以生态产业为核心的文明形态。从历史发展阶段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新的发展阶段,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从狭义上来说,生态文明是文明的一个方面,是人类在发展时处理与自然关系的文明程度,是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相对来说的。不管是广义还是狭义生态文明,其共同点都包括了注重环保、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合理公正的社会制度,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体现,是人类文明走向高级阶段的标志。

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思想一致性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是,我们所讲的发展,是速度与效率相统一的发展,是与人口、资源、 环境相协调的发展,也就是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其内在的一致性的。首先,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长远选择。是根据我国实际国情的需要, 以及世界发展变化的一般经验,国内国外形势相统一。在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注意处理好发展的关系,才能实施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其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核心是实现生态文明。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这是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当实现社会生产力以及自然生产力和人自身生产三者和谐统一为一个整体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才有了物质上的保障。最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是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通过对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调整和变革,才能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的循环的机制。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已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

1.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贯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原则。 协调和实现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以及人自身生产力的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简单地说,就是要在协调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不只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而且也是保护自然、养育自然的能力。事实上,生产力是在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实际能力。同样,先进生产力不只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的提高过程和结果, 而且也是保护自然、养育自然的能力的向上提升过程和积极成就,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和特征。总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就是对生产力的破坏,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就是对生产力的保护,资源环境的改善就是发展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力是可持续和发展的高度统一。因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与发展先进生产力相统一。

2.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贯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原则。首先,这种关系建立在实践基础上,是一种作用与被作用、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同时相互之间存在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在现阶段人类发展过程中,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需要更先进的文明意识形态出现,即生态文明。在现阶段的中国,生态文明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指出了前进的方向。从我国国情来说,这种生态文明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其次,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应该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明。这是对当今中国生态文明性质的准确解读。最后,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明。这是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形态的科学规定。一是我们的生态文明应该是具有明显民族特征的生态文明。今天,我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科学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便更好地吸纳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有机思维以及生态伦理价值观。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态文明必须要立足于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必须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的文明。二是我们的生态文明应该是具有鲜明科学特征的生态文明。这就要求我们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是我们的生态文明应该是具有大众化特征的生态文明。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态文明是要在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伦理认识、生态道德水平的基础上,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实现真善美的统一,最终促进人类的全面、协调、自由地发展。

3.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贯彻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原则。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必须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文明,这是由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而决定的。这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历史前进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长远利益及全局利益的集中体现,代表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理想诉求。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要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首先,实现人民群众物质利益以及文化利益的基本保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以及精神需要的基本保证。其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安全需要、同样也是实现人民群众的生态利益的基本保证。显然,只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才能做好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篇大文章。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观,是一种崭新的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的实现会波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人类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想意识方面进行改变,需要持之以恒,做好长期发展的准备。新时期生态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人们对自然的观念发生变化,同时引起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变化。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不仅是自然界,同时也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政治经济等方面,而且还存在于人类的精神世界中。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这种理想,需要人们以生态观为指导,来引导社会的发展,不断积极探索,实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发展经济构建文明社会 篇3

关键词:和谐社会;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早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国家就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而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决策执行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作为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重大比重的中国,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一、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农村问题依然是需要重视的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全社会实现和谐,这其中必然离不开农村社会的和谐,而和谐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上均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新农村建设本身就已经包含有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对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有促进作用,进而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全面性;其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主体保证,“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能够逐渐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从而提高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1]

第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伴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开展,农民文化素质亦随之提升,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日益丰富,部分城市人选择到农村游玩,城乡交流和融合得以加强,这无疑会对全社会更大范围的人群产生影响;其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有利于农民创造更多有农村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措施,积累的经验对于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将具有借鉴作用,进而推动全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

现阶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并不理想,存在很多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情原因引起集体主义理念淡化。中国的国情是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很大比重,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国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以户为单位,自行决定如何劳作,在生产上与集体明显的脱离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镇化政策的推行,农民们生产经营开始分散化,农民从事的职业开始复杂化,使得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对国家大事更是漠不关心,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屑一顾。

第二,基层干部过于重视物质文明建设。部分基层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认识不到位,缺乏两手抓的意识,过于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可有可无的任务,口头上喊两手抓,实际上则重物质,甚至在建设任务繁重的时候,放弃了精神文明建设,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发展,造成了诸多不良后果。

第三,农民自身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不足。农村存在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能完成的任务,与自己无关,认为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没能力也没必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另外,基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没能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这都影响了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

三、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改善措施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存在很多困难,要想解决建设中的问题,必须在政策上支持、工作上推进、思想上重视,为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

证。”[2]

第一,国家在政策上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给予支持。近年来,国家推行了许多“惠农”、“补农”的政策,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但是,这更多地满足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消费需要,还远远不能满足其精神文化消费需要。同时,因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不足,农村仍有一小部分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进行偷盗抢劫等违法活动,这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不和谐的音符。因此,国家应在政策上倾向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方面,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开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第二,基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上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给予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能否开展的深入持久,扎实有效,首先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是否到位。”[3]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首先需要解决好认识问题,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要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物质文明建设工作协调统一、互促互动、共同发展。切实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明确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各项具体目标,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據。

第三,农民在思想上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产生认同。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农民进行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教育,作用十分重要。在农民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牢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以提高农民的基本思想道德素质,让农民认识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自觉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产生认同感,自觉地积极参与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当中,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余在岁,丁荣祥.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发展前景[J].滁州学院学报.2008(5).

[2]杨巍.关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J].学理论.2009(24).

[3]梁保稳.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0(4).

用文明构建和谐社会 篇4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而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之人,学做社会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无不遗憾的发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公民的文民素质却出现了问题。新华社基本日报道了一则新闻:“十一”黄金周的第二天,新疆乌鲁木齐市南由旅游景区出现80多名韩国游客集体捡垃圾的场面,其中包括30多乐儿童。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有游览途中看到景区垃圾遍地,便自发地组织真情为清理垃圾,短短期20分钟,方圆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在驱车将5个装满垃圾的纸箱送至垃圾站后,韩国游客才安心继续游玩。参加集体捡垃圾的韩国游客柳仁先生说:“野外应该是一片净土,但令人尺讶的是这么漂亮的地方却有很多垃圾。”

再来看看孩子们吧。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的独生子女,在文明礼仪方面也存在着诸多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长辈们重智力学习轻德育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界,导致了他们对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与父母沟通,不理解家长的辛苦,不珍惜家长的钱财,不分担家庭的劳动,一味索取而不奉献,在学校里,不听从老师教诲,说一些时髦的脏话,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着时尚的发型;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明礼仪时刻提醒我们周围还有别人的存在,我们的行为会相相互影响,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现代化的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

发展经济构建文明社会 篇5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 从静态的角度看, 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政治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 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部分。

2 全球经济一体化给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带来的挑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还很不成熟, 经济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 政治体制还存在一些弊端, 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与西方也大不相同, 这样也就给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带来风险与挑战。首先, 政治动荡的风险。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全球经济的动荡及其蔓延与扩大, 会波及政治的稳定与发展, 甚至会引起政治冲突, 这在国际上也屡见不鲜。其次, 全盘西化的威胁。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来, 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大都自闭国门, 加强防范, 西化的风险从而减少, 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 国门洞开, 西方政治文化和价值观随之渗透进来, 使这一威胁在迅速加大。再次, 传统意义的国家主权弱化的风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 社会主义国家的部分主权尤其经济领域的权力与权限的让渡是必然的, 但是,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先行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 拥有重要的发言权, 经常借机干涉他国内政, 使其主权弱化并加以控制。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与国际惯例和规则的接轨, 某种程度上中国处理经济的自主权必然面对挑战。最后, 更须认真应对的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会受到西方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和挤压, 西方世界把全球经济一体化几乎等同于西方化、美国化, 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 希望把他们的价值观、社会制度、行为规范推广到全世界, 实现以西方为主宰的世界一统或政治一体化。

3 全球经济一体化视角下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比较

3.1 政治理念的差异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政治文明。西方政治文明建立在西方官僚制的法律理性基础上, 它对人性的预设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上的。在这样的法治社会里, 国家权力、政治统治是指法律而不是指个人。政治权力处于法律的控制中。在执法上, 强调以法律作为衡量一切的准绳。与西方政治文明不同,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政治文明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儒家政治思想是当代政治建设中的主要传统资源。孔子优先注重的是道德秩序的性质, 而不是法制。在东方道德教育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强制的法律, 与西方政治文明的法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2 政治文明价值取向的差异

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 利己的、个人至上的个人主义被大大张扬, “个人的生存是最终目的;活动、劳动、内容等都不过是手段而已。”结果资产阶级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大打折扣, 不可能完全得到实现。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 自由不过是封闭在自身的屋子里的那种个人自由, 平等也只限于法律规定上的平等, 至于博爱, 在强大的个人主义和难以克服的现实不平等面前, 显得无能为力。而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上, 社会主义否定了那种崇尚强权、剥削, 张扬两极分化的政治理念, 以社会公正、社会平等、社会共同富裕的鲜明价值倾向, 表现出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历史进步要求。

3.3 政治行为主体的差异

在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不断的推进过程中, 却始终表现着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关系以及少数社会成员对于多数社会成员的权力控制形式。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主体上否定了政治生活中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统治,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倡导和确立了广大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理想, 使人类政治文明的主体扩展到了大多数民众。

4 全球经济一体化视角下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构建

4.1 要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发展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的政治文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 要以宽大的胸怀和世界眼光充分吸纳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 创立先进的适应中国国情的政治文化。要坚持两点:一要对传统政治文化进行合理的扬弃, 创造性地加以改造。正如江泽民在论述中国文化问题时指出, 爱国主义、团结主义、热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 这是我们今天要倍加珍惜、精心培育和大力弘扬的优秀文化传统。二要坚持以全球性和本土性交融互动为路径取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多元政治文化并存和冲突的格局下,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自身进行客观的反省, 开拓本土政治文化资源中的精华部分, 大胆吸纳全球政治文化资源中的合理因素和优秀成果, 根据中国国情, 构建中国特色的先进政治文化。

4.2 努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认同

第一, 要加快与国际规则接轨并适应全球竞争的市场经济机制的建设, 促进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 反不正当竞争垄断以及地方保护主义, 从体制上消除各类租金。第二, 与世界银行等长期关注腐败问题的国际组织开展合作,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研究资源, 实现最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 从而不仅提高我国腐败预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而且还能够和国际接轨。第三, 与公众、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甚至跨国公司建立伙伴关系, 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积极作用。开通电子政务通道, 建立公众监督网站、反腐民意测验评价体系, 使公众获得更多的知情权和表达权。

4.3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4.3.1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主要是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此外, 要扩大基层民主, 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这包括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 完善公开办事制度, 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在农村, 要完善村民自治, 健全农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在城市, 要完善城市居民自治, 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4.3.2 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制度

(1)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 通过制定大政方针, 提出立法建议, 推荐重要干部, 进行思想宣传, 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坚持依法执政, 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 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

(2)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正确的决策机制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 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 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各级决策机关都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 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 完善专家咨询制度, 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 防止决策的随意性。

(3)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要把对干部的监督、对人财物的管理和使用的监督作为重点: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 完善重大事项和重要干部任免的决定程序;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 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实行多种形式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 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 发挥新闻媒体等舆论监督的作用。总之, 只有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才能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5 结论

当今中国, 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和社会主义模式创新时期。传统的农业社会正在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过渡, 打开国门的中国正在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 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渐被市场经济模式取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和科技迅猛发展而来的, 是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政治文明建设不但直接增强政治实力, 而且影响其他实力的提高和发挥。因此,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摘要:政治文明就是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 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它标志着人类政治活动的进步状态与发展程度。作为人类现代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接受冲击和考验, 更好地发挥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这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重大时代课题。本文就全球经济一体化视角下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构建做了相关探索。

关键词: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文明,比较

参考文献

[1]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2]金太军.政治文明的共性、个性与中国制度建设的特色.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M].武汉:武汉出版社, 2003.

发展经济构建文明社会 篇6

关键词科学;技术;和谐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22-0176-01

1 原始文明社会阶段——科技的萌芽阶段

远古时代,为了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人们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例如石器、骨器等来帮助自己更好的生活,科学技术是人们在这种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科技是人们用来获得自然资源的最有力的武器。

古代的技术属于工匠传统,一般都经历了发明、改进、传播和长期积累的过程。它们不仅是科学理论的应用,还是符合人们后来总结出来的科学原理的基础上的发明。在那时,科技的力量尚不强大,人们利用科技对自然所造成的伤害也轻,一般说来自然界都可以凭借自身的恢复能力来保持平衡。马克思在谈到古代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时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在原始文明时代,尽管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作用是极其有限,但随着人类适应自然环境能力的增强,表现为过度的采集和狩猎,往往造成了居住地的许多物种的消失使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但是,此时人类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的初衷是为了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使自然环境变得更加舒适和适于人类的生存,因而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并没有破坏整个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 农业文明社会——科技对自然改造和征服阶段

原始社会科技只是人类用来逐渐摆脱对自然依赖的一种工具和有力武器,人类依靠科技手段使自身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的科学提高服务的,使人类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幅度的提高,同动物产生了根本性的区别,使人成为了“万物之长”。逐步摆脱了原始的和野蛮性的状态,慢慢进入了农业文明社会。

进入农业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天文、地理和畜牧养殖等方面的知识。标志之二是社会上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区别,出现了所谓的“劳心者”,他们专门研究有关农业、水利等方面有关的知识,极大的发展了人类的精神方面的知识,并制作了较多的科技含量高的工具,使人们对自然界的开发和改造力度进一步增大,在大自然中深深的留下了人类的烙印。可以说,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农业文明的飞速发展,而社会的发展有力的加速了科技的进步,二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互为动力。但是这个时代,科技的负面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例如,随着人们改造自然的手段的增多,人类无节制的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砍伐和焚烧森林导致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一些物种濒临灭亡。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同一种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

总的来说,在这个文明阶段,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基本上是和谐的,因为这时期科学技术发展较为缓慢,对自然的开发利用是一种局部的、表层的,没有对自然实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所以,人并没有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就像马克思所说:“所以,尽管农业文明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但这只是一种在落后的经济水平上的生态平衡”。

3近代工业文明社会——“科学技术是双刃剑”阶段

18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标志着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 19世纪40年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完成了或已经开始产业革命,工业生产从手工工具向机械化的转变,使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整个社会生产力推进到了机器时代。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为了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便要不断完善机器体系,这就成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动力。对自然的开发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加大。人类从太空、海洋地表及地壳深处开发、改造自然,创造了发达的物质文明 ,使人在自然界中获得了无限的自由。 为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但是人类却丧失了对自然的责任,我们不顾自身是世界的一部分的事实,把我们的标准强加于自然,并通过科技的力量来改造自然,但是却忘记了我们改造自然、规划和预见未来的力量以及负责的、道德的决定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快,利用率越高和对自然的开发程度越高,它的各种负面效应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显得来越明显,例如,蒸汽机的使用,加大了煤的燃烧 ,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废气含量剧增;另外,核污染、水污染、生态问题、能源危机等的出现,使人们看到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同时,也加速了人类与自然的对立。正如黄顺基所说:“人类进入20世纪中叶,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人类已经掌握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的科学和物质力量,迫使自然尽其所能为人所用:物质财富急剧增加,活水平很快普遍提高,全球灾难性的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等等,人类享受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丰硕成果。但是,现代科技革命带给人类的不全是福音,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我们要认识到科技负作用的产生并不是它本身所造成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使用科学技术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对利用科学技术可能长期后果的认识不那么全面和透彻。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还要必依靠科技来缓解人类的生态环境危机;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生态科技、绿色科技和低碳技术的口号提出,标志着人类正用理性的态度看待科学技术,在这是人们对传统科技的在新世纪的创新。

通过回顾科学技术的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出,科技前进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目前,只要人类只要处理好科技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科学技术一定会使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陈洪著.科学的沉思和沉思的科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

[4]黄顺基,等.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发展经济构建文明社会 篇7

一、政治文明以和谐社会为理想追求

中国古代素有崇尚和追求和谐社会的优良传统,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十分丰富。要而言之,下述思想颇具当代意义。其一,“太和”是最佳的和谐状态,是最高的社会理想;其二,“和实生物”,即和谐是万物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其三,和谐需要规范,正所谓施政使民,贵乎“执中”,天地万物,贵乎“中和”,君子言行,贵乎“中庸”;其四,以“和”作为基本的伦理道德标准和社会治理标准,“礼之用,和为贵”、“中和,道义由之出”,正是这种标准的体现。中国古代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影响既深且广,成为历代统治者治国安民的根本法则。最近,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1] 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主张,既是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弘扬,又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理想追求富于创意的深刻表达。

政治文明的进步应该表现为社会关系的整体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价值取向。对此,我们可以从胡锦涛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一段论述得到确认:“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 这一论述既是对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科学概括,也是对和谐社会与政治文明关系的准确把握。深入研究二者的关系,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政治文明建设的一切努力所向往的正是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明建设是主体(人民群众)与客体(公共权力)相互作用的过程,必然要求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和谐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政治文明建设主要是通过政治交往实现的,以政治参与为形式的人民群众之间的交往、以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为形式的政治集团之间的交往、以政治对话为形式的国家之间的交往,都必须强调“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政治交往的根本要求。尽管政治交往的具体形式具有多样性,但和谐则应该成为其正常运行的一条主线。制度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点,而“民主法制”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主要标志,只有完善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政治体制改革是政治文明进步的动力,然而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需要在“安定

有序”的条件下进行。只有遵循积极稳妥的方针健全社会组织机制,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才能形成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必然强调的是,公正与平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正因如此,它便构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涵。没有公正与平等的社会绝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没有公正与平等的政治文明也不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维护公正与平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也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责。显然,从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取向看,二者具有统一性。

从一定意义上说,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政治文明进步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在社会质变时期通过社会革命,以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以新的政治制度代替旧的政治制度。随着社会形态的更替,新的政治文明形态应运而生,并引起社会关系新的和谐。另一条是在社会量变时期通过社会改革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后一种情况下,政治文明的形态保持质的确定性,而其量则发生着局部性或阶段性的深刻变化,与此同时,社会关系在量变的过程中达到新的和谐。政治文明的进步无论采取社会革命的形式,还采取社会改革的形式,它都是以追求社会和谐为目标的,都不过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一种途径。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量变过程。其间,需要建设政治文明,更需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无疑包括政治关系的和谐,并要求通过政治关系的和谐去促进其他关系的和谐。可见,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既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和谐社会以政治文明为构成要件

马克思曾就社会整体构成发表过精辟见解,他明确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 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整体结构三维划分的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是构成社会整体的基本要素,其中物质生活制约着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而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对于物质生活具有重大反作用。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其所以具有划时代意义,不仅在于它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唯心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且在于它从社会有机构成的角度阐明了社会的整体性特征,并重视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各自领域和规律的特殊性。正因如此,它对于我们理解和谐社会的构成及政治文明在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就应然状态而言,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才能形成和谐社会。如果“三个文明”顾此失彼,势必造成社会整体结构失衡和社会发展无序,那样就不是什么和谐社会,而是混乱无序的社会。和谐社会表征着社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而政治文明是和谐社会的构成要件,它以其独特的作用显示出其对于和谐社会的极端重要性。首先,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由经济决定,政治文明建立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之上。然而,政治必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重大影响。事实上,一个国家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无法脱离其政治制度所规定的方向。先进的政治制度促进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落后的政治制度则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其次,政治对文化具有重要的制约性。政治和文化都是上层建筑,然而,在整个上层建筑体系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于核心地位,思想上层建筑则从属于政治上层建筑,正是这种关系促进社会关系的整体和谐。最后,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介。政治文明直接为物质文明提供制度保障,并通过对物质文明的作用为精神文明开辟广阔的发展前景;政治文明直接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并通过规范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引导物质文明建设。可见,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政治文明,就谈不上社会的整体和谐,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社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有作为其精神文明之重要组成部分的先进科学技术,然而,它却不可能成为真正和谐的社会。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本质决定了其既不可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也不可能做到让人民当家作主。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其固有的政治本质而不可能生成出和谐社会,只有彻底改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才能为形成和谐社会创造前提条件。正如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在《全世界和谐》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政治文明始终是题中之义,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阐明社会整体进步的同时总是把政治文明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后,毛泽东在深刻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并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奋斗目标,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导。邓小平在引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科学地阐明了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刻道理,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如果说毛泽东、邓小平的上述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渊源的话,那么,党的十六大则明确地表达了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政治文明的基本主张:一是从总体上设计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把“社会更加和谐”纳入到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二是确立政治文明在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郑重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三是强调社会构成要素的互动性和协调性,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

文明的协调发展”。[4] 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并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与此同时,还深刻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辩证关系,把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些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思想、新观点,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三、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政治文明的共同使命

从社会实践过程看,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政治文明不可分割、互相促进。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只有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质,才能自觉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推进人权事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是构社会主义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共同历史使命。

公共权力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科学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政治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人类政治文明演进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处理公共权力的归属和行使。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优越于其他政治文明形态的根本标志。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是公共权力运行的载体,虽然它在制度形式上保留了某些一般公共权力的属性,而最根本的特征则在于它的人民性。按照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政治主张,公共权力的运行必须以代表和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和法律为基本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约束,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各级领导干部要忠实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5] 可见,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

人权状况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5],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推进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实质在于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群众在政治文明建设和其他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政治生活、政治关系问题上谋求和谐。这就要求:推进政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

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等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满足于只是对人权内涵的某种规定,关键是要把人权的规定付诸实践,赋予公民基本政治权利、参政资格和机会,真正把政治变为绝大多数人的事务。为此,必须通过健全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保障人权的实现,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所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

发展经济构建文明社会 篇8

“十八大”虽闭幕仅一月有余,但其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在农业和食品加工业作为第一大产业的中国,要想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选择一个有力的支撑——走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径。其中,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生态农业经营体系对生态农业甚至整个生态社会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为此,《中关村》特别采访了我国生态学农业专家、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院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专家顾问刘宗超。刘院长早在上世纪80年代研究“生态文明”理论至今,主持完成了中国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生态文明与生态伦理的信息增值基础”,先后发表了生态文明与生态产业方面论文近20余篇,科技论文50余篇,并于1997年最早出版了生态文明专著《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又陆续出版了《生态文明观与全球资源共享》、《生态文明观》;生态农业专著3本。在这些论文与著作中,较为完整地建构了生态文明觀理论体系和生态农业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的紧迫性

《中关村》:目前很多企业宣扬的绿色、有机农业是否就一定是生态农业?

刘宗超:绿色农业侧重无公害,对人体达到无害的程度;有机农业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等,是生态农业的一种比较极端的形态,它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只是一种干净的生产力,养活的人口很少。而生态农业通过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按照生产、交换、消费、分解、还原、再生的闭合环节,在动态变化中保持平衡。

《中关村》:现阶段,在中国倡导生态农业有哪些紧迫性和必然性?

刘宗超:目前,中国农业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它是一个高氮的农业,造成面源污染,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河流污染影响很大。其次,以养猪养鸡的畜牧业,粮食消耗大,对环境的污染也很严重。分解环节的丧失,导致生态循环不顺畅,甚至本应该被分解掉的有机废弃物又被猪、鸡等动物吃掉,或被当作垃圾围城,又反向进入人们的身体、产生有害物质富集,及大地影响了人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再次,食品安全问题很严峻,很多人遭受着各种炎症、癌症和生殖健康等疾病的困扰。德国有项研究显示,化学污染(包括传统化肥、农药、有害食品添加剂)对于人的生育能力有很大影响。总而言之,搞生态农业是一件非常迫切、势在必行的工程,民以食为天,人的文明程度不仅体现在精神和物质层面,还要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周围的生存环境,否则,就会增加个人的医疗成本,整个社会的福利就会被拉下来,生态文明也无从谈起。

《中关村》:近期,就生态农业发展问题,您有什么新的想法和提案?

刘宗超:我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建议国家用低碳农业改造现代农业。应该扩大草食畜牧业的规模,向荒山荒坡种草要肉,大力发展现代的人工牧草的草本农业,来满足肉类的供应,这样有利于粮食安全。

生态农业对于城市建设、小城镇建设也有很重大的意义。在传统农村社会,尽管从事的不是生态农业,也能持续很多年,因为它的生产消费是在一个小区域里完成的,在分解环节,肥料又循环在生长作物的土地上。而城市化、城镇化以后,农产品被运到千里之外,动物吃了粮食,变成肉运到城里,人们吃肉和粮后的排泄物当作垃圾围城留下了,没有有效的分解利用,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另外,现在的中国人每天在餐饮上浪费的东西可以解决2亿人的温饱,这是一种对生态的犯罪。由于生产过剩、消费超前,处理垃圾回收利用的比例在中国又少得可怜,生态循环在这一环节发生了断裂,整个生态系统变得不平衡。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垃圾猪、地沟油就是消费、分解环节不平衡造成的恶果。

其实,很多垃圾可以作为生态肥料,重新回到生产环节中去,从而让生态农业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近期,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利用生活污水和厨余垃圾作为肥料,将细菌在发酵过程中自然转化,提升有机质含量,再将成型的肥料撒到田间地头,种出来的作物产量高又健康。目前,这一成果已经被列入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循环经济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重点项目。

相较于自然生产系统的生产、消费、分解三个环节,社会生态系统有六个环节,依次为生产、交换、消费、分解、还原、再生。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让这六个环节通量相等,总体平衡。

在国外,农业经济是通过合作社来完成的,这与我们上世纪50、60年代的合作社不同,彼时只强调生产上的合作,而现在的合作社要从六个环节入手,大致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大环节。在合作经济下,农业劳动力在产前、产中、产后的比例是7:2:9。产前服务包括种子供给、营养供给、产量规划等;产中包括种植、收割和灌溉服务;产后提供深加工、包装、运输等服务。目前,中国农业劳动力大多数集中于产中环节,产前和产后的服务没有跟上去,必然造成农业的低效率。合作社经济可以将农业生产置于一个系统中,各个环节统筹兼顾,还有利于农业技术的大范围推广,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目前的分散种植(个人、企业)的后果大多会导致农产品结构型紧缺和“谷贱伤农”的后果。

《中关村》:在中国,尤其是全球化挑战、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的当下,发展生态农业的可行性有多大?

刘宗超:现在,很多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城,老弱病残留在农村,造成大片土地荒芜,倘若真有人去租地种,土地租金还不低,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未来谁来种地?搞生态农业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不妨学学法国。很多年轻人去城里工作,将土地租出去,但与农民打交道的不是种粮大户、也不是企业等法人租户,而是政府。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30年不变,但是目前往往农民自愿或被动员以极低的价格将土地租出,一租就是三五十年,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大隐患。因为单个的种粮户大户或者一个不断变换所有者企业是不可能对一块土地负责三五十年的。最好让政府参与进来,只要农民耕种,这块土地就始终归他所有;一旦他离开土地,从事别的职业,土地就被收回,转租给其他人。从目前情况看,政府应该对荒芜的土地做整合,进行严格管理,并且投入农田建设、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随时监督这块地的耕种情况,有租户走了就要有新的人来填补空白,不管是谁,政府要保证这块地长出来的是庄稼,产出来的是粮食。

nlc202309022112

生态农业带来的机遇

《中关村》:发展生态农业会带来哪些细分领域的变革?

刘宗超:对于生态农业的推进,在生产资料领域,从事生物农药、抗旱种子、缓释性肥料、小型农业机具、生物防治等细分产业的企业将迎来很大发展空间。同时,围绕食品安全、食品营养领域开展的相关企业如食品检测企业等也将发展成大。1990年前后,农业食品加工业已经上升为美国第一大产业。2010年前后,农业和食品加工业才在中国成为最大的产业。食品加工业在任何一个成熟的社会都是第一大产业,生态农业会极大地促进生态安全食品的发展,食品加工业又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一个指南针。

《中关村》:发展生态农业是否可以建立科技园区,走集群式发展道路?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上,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刘宗超:生态农业以科技园区的形式走示范的路子是可行的。但是,需要弄清楚示范给谁,如何推广,是否带动了农民增收等问题。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做生态农业园区,但真正做大做强的很少。我认为一个可以试探的模式是,把生态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联系起来,产业链条上的各类企业组合在一起,建立一个生态农业的科技示范园区。

尤其在科技的前沿阵地,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园,可以把诸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集合在一起,做生态安全高效的生产资料作给产前作保证,做生产机具的给产中环节做配套服务,到了产后环节,让研究食品加工机械、食品安全等企业联合起来做示范。示范的对象是农业生产合作社,让北京周边甚至全国的合作社来这里学习、开展项目合作。这个园区将会带动北京生态农业的发展,研究成果再拿到各个省做推广。在产学研领域,企业要加强与一些科研院所的合作,组建一批创新技术平台和生态农业产业联盟。例如,让农科院做产前、出技术,农业机械研究院做产中服务,食品营养研究院去开发有益的健康食品类型。在食品检测领域,多发挥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跨界合作,相信会产生不错的成果。

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上,我推崇农民合作社经济。如果农民没有走合作社这条路,在产前环节,生产资料一度涨价,产后环节,深加工企业把农产品价格压得很低,就会影响产中环节的稳定性,如果产前和产后联合起来向产中施压,农业生产就会被撕裂,农业生产及食品供应鏈就会崩溃。

《中关村》: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哪些参与者转变思维?具体到农业产业结构又该如何优化?

刘宗超:政府部门需要转变职能,认真组织好农业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我国现在试图用大户、大企业来代替农业合作社是不可行的。首先,很多大企业种植势必造成农产品垄断;同时,企业以追求利润为主,农业利润并不高,当企业遇到风险时,将这项业务丢弃,就会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其次,只有通过合作社经济,在农产品深加工环节让农民参与其中,通过农产品的加工增值与销售他们才能切实得到农业带来的实惠。再次,当租地的企业遭遇大的冲击倒闭,就会产生很多失地的农民,农民无其他生活保障,就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在我看来,农业是一项事业,而非商业。农业企业可以去研究种子,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还可以拓展农产品加工及销售渠道等,而不是一窝蜂去租地、生产农产品,从而导致垄断。现在,中国很多农产品的定价权都在一些农业企业手里,这势必给社会带来很多问题。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关键是调整畜牧业在整个农业结构中的比例,在整个畜牧业中,要调整草食畜牧业的比例,这才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所在。一个生态型的现代农业结构的比例是什么概念?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畜牧业的比例达到65%-70%;在畜牧业中,草食畜牧业要占到60%-70%;在草食畜牧业中,牛的比例要占到65%-70%;在牛业中,奶牛的比例要达到65%-70%。

《中关村》: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成立的初衷和背景是怎样的?这一机构在促进中国生态经济发展的路途中提出了哪些有益的主张?

刘宗超: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的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国家社科“九五”规划生态文明课题组,2002年被国家正式批准成为现在的研究院,总部设在北京中关村。研究院集产学研为一体,致力于“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产业”的推广。在技术研究方面,研究院还专门成立了生态文明科技发展中心,将生态文明用各种工具来建成。我们通过机构建制、专家队伍、理论研究、上书建言等形式促进社会生态文明观的形成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产业的发展进行引领和示范。在产业促进层面,研究院通过15年的生态肥料研究和产业化,与常规相比可减少使用无机氮磷钾肥料用量的40%,仍能增产并且提高品质生产出健康美味的农产品。如今,研究院技术支持下生产出的生态源肥料已在很多省份施用,成为极受农民和消费者欢迎的生态型肥料。

研究院的专家不是在实验室里搞研究,是以肥料为基础,从源头上进行各种生态种植,在设计入口产品的终端解决方案,使瓜果蔬菜、粮食作物等农产品既有营养又安全。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创文明谋发展构建和谐校园 篇9

------上海市建设初级中学申报区文明单位总结报告

上海市建设初级中学,地处杨浦老城厢,学生居住环境以危棚简屋旧里居多。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492名学生,教职员工62人。学校现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陶艺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爱心助老特色基地、上海市写作协会会员单位、上海市校外教育会员协会单位、杨浦区文明单位、杨浦区艺术特色学校、杨浦区优秀家长学校、杨浦区无烟学校、杨浦区健康教育先进集体、杨浦区学校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在提升办学水平,推进内涵发展的过程中,学校清醒地意识到创建文明单位对学校未来发展将产生的重要影响;意识到创建文明单位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前进的动力所在。前进中的建设初级中学需要在创建的过程中更清醒的审视自身的不足、寻找努力的方向;政府对基础教育力度的加强,周边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以及学校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更需要学校通过创建文明单位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绩效,扩大影响、赢得声誉,最终将学校办成一所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社会认可、家长满意的品牌初中。两年来,学校把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进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创建区级文明单位和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结合起来,全面推动学校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明确方向,营造浓郁的创建氛围。

学校成立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政工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构成,负责“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规划与组织实施。学校在文明单位的创建过程中重视目标引领。两年来,学校抓住初中建设发展机遇,励精图治、大胆探索、深化改革,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许多困难。在办学质量、办学特色、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学校分东西两部,教学区和活动区布局合理,设施较为完善,为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两年来,学校在新三年规划的目标引领下,科学合理地规划教育发展与改革措施,在强化学校管理、服务家庭社区、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做出了大

胆的思考和实践,广大教职员工团结一心,埋头苦干,以昂扬的斗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逆境求生,走上了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强化落实,开展有效的创建活动。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师生文明素养。

1、扬师德、明责任,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师德建设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和谐校园创建的重点工作。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将师德教育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地位来抓。在师德建设上,学校提倡埋头苦干不言苦,讲究方法有成效的教风。结合学校青年教师群体比例较大,热情有余,经验不足的现状,学校在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中开展职业理想导航教育,两年来,学校召开题为“铸高尚师德、强立教之本”为主题的九届四次教代会,组织广大教职工就新时期下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如何规范办学开展讨论,达成共识,同时,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要求,重新修订了建设初级中学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行为规范;开展学校师德案例征集活动、“为人、为师、为学”第二届校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及“立师德、正师风、铸师魂、促和谐”第三届校师德标兵评选活动,让广大青年教师从身边的榜样学起,增强责任意识,真情育人。每学年学校通过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教师绩效考核等形式,对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进行检查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并与学期考核、评优挂钩。目前学校广大教师干劲足,精神状态好,义务为学生辅导、答疑、补缺、补漏,工作不计时间和报酬已蔚然成风,得到家长和学生的充分认可。

2010年上半年,学校成功召开以“铸学校精神促内涵发展”为主题的九届六次教代会,回顾建设初级中学近40年办学历史中形成的学校特有的文化内涵,并组织过广大教职工充分讨论,并广泛征求退休教职工特别是学校退休党政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学校“塑德砺人开拓创新”的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成为学校今后改革发展以及教师成长的标杆。

2.重校本,抓常规,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关注文明创建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机渗透。通过完善评比检查制度,鼓励先进,树立典型,优化班风学风;通过规范学生仪表礼仪,培养文明行为。两年来,学校从实际出发,以区行规金座校评比为契机,加强对学生行规养成教育的训练,美化校园环境,整顿校风学风,开展了切合学校、学生实际而又

行之有效的德育实践活动。结合世博实践及建国六十年的主题,开展“迎世博,做文明建初人”主题教育(1)通过开展“查找陋习,美化三星路,做可爱杨浦小主人”活动,使学生找到自身存在的陋习,从而自觉改正陋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通过开展“建初文明礼仪歌”童谣征集活动,普及校园文明礼仪要求,形成良好的行规氛围;举办题为“迎世博、庆国庆”开展以“沧桑巨变六十年,文明礼仪树新貌”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展示周活动;组织参加迎世博建设初级中学学生礼仪知识竞赛活动;开展“节约行动”及节能减排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创作节约金点子和节约标语;参与上海市德育教育网举办的“世博文明公约网上签名活动”,“小手牵大手”世博风尚文明承诺卡——学生、家长签名承诺活动,世博风尚文明承诺卡封面设计活动,“低碳生活”电子小报制作活动等。两年来,学校关注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培育特色,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提升学校文化环境;学校重视教育资源的整合,通过分年级、分层次举办家长会,切实帮助家长改进了教育方法、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效果;通过与街道、警署及其他社会力量的通力合作,建立互动平台;学校重视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定时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禁毒教育,举办逃生及消防预案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逃生技能;学校关注成长困难学生的教育转化,认真落实转化成长困难学生的措施。认真排摸成长困难学生动态,做到帮教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及时处理相关事件,两年来,学校无案发、零犯罪。

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深入社会、服务社会、感受生活。2009年5月,学校作为杨浦区基层少先队风景巡礼的一站,以“礼仪迎世博,做文明建初人”为主题开展了雏鹰争章的观摩活动,校大队主席杨丽芳荣获上海市雏鹰争章金章。

两年来,学生累计服务达3828人次,涉及包括街道、里弄、图书馆、幼儿园等36个服务点。

(二)坚持党支部融入中心工作,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两年来,学校党支部在教育局党委的领导下,结合学校实际,围绕建国60周年、世博实践的活动主题,正校风、强队伍,推进师魂工程、提炼学校精神,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及党支部争先创优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1、重学习,提升队伍工作执行力。

两年来,学校党支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教代会民主推荐,先后有两位同志在校内挂职轮岗。学校关注青年干部工作的创新性、任务的达成度,与人的相容性,已建立起能上能下的干部用人机制。通过每学期中层干部述职,开展干部民主评议,两年来,学校干部队伍整体的群众满意率较高,广大干部用自己全心的投入,得到教职工的肯定。学校党支部重视党员队伍建设,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开展理论学习,细化党员责任,完善党员管理,围绕党员手册的目标任务,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区谈心活动、党员与成长困难学生结对帮教活动、党员与非责任区教师谈心活动、党员学习活动等。两年来,学校党支部世博主题,先后开展了“书香迎世博党员读书征文活动”、以“ 服务世博,增强责任意识,创平安校园”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我为世博献一策”征文活动、围绕共产党员应该如何以实际行动投入“世博先锋行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党团员举办“青春与世博同行,理想与责任并重”国旗广场党团员宣誓活动。

2、提认识,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2009年下半年,在教育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学校党支部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创建杨浦优质教育集聚区”的总目标,本着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结合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讲规范、提质量、创特色”的实践载体,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活动,开展广泛调研,学习调研阶段外请专家做专题报告1次,组织专题学习2次,先进人物事迹介绍一次,中心组专题交流学习成果1次,党员大会专题交流学习成果1次,撰写学习札记17篇。并先后形成《加强学校管理,促进内涵发展》、《守望中华礼仪之邦,构建校园特色礼文化》、《加强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三个校级调研报告以及14个党员个人调研报告。期间,召开3次座谈会、问卷调查55人次、充分听取群众、家长、学生对工作的意见或建议,梳理意见建议数32条,汇总形成学校存在突出或瓶颈问题6条;分析检查阶段学校通过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找到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及整改方向,并达成共识,形成学校分析检查报告,并在整改落实阶段进一步予以落实,形成学校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学校学实活动经全体教职工民主评议,满意率和较满意率为100%。

3、炼作风,不断推进学校行风建设。

两年来,学校在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不断完善学校行风建设的各项制度,先后建立健全了校务公开制度、规范教育收费监督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教辅材料征订原则、收费公示制度、教学事故认定条例、招生管理制度等,形成学校行风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学校党政始终把行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一块,通过行政会、教工大会、中心组学习等途径,引导广大教职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两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自身成长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每年一度的校师德标兵评选、通过我身边的师德案例征集活动、通过于漪精神的传承,形成学校正确的舆论导向;与此同时,学校关注行风建设过程监控,通过学生问卷、家长访谈、职能部门考核等形式,使学校行风建设与教师个人发展、收入及岗位聘任有机结合。

两年来,学校关注自身的社会声誉,通过定期召开社区工作会议,邀请居委干部、共建单位、家委会成员来学校就学校办学、收费、教师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工作向社区通报,为学校办学争取社区支持,并接受监督。

4、扬民主,党群同心倡和谐。

学校党支部指导学校工会积极开展凝聚力工程,为广大教职工构建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两年来,在党支部和工会的努力下,十字绣沙龙、瑜伽沙龙、羽毛球沙龙、话剧沙龙、美食沙龙等一批群众性沙龙组织相继成立,每年组织教师欣赏高雅艺术,每年举办教工运动会,顺利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献血任务,认真做好退管会各项工作,使老教师感到集体的温暖。同时,学校注重工作的透明度,主动接受教工的监督。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教代会,精心涉及教代会的主题,两年来,先后召开了题为“铸高尚师德、强立教之本”、“ 统一思想,实施绩效工资;优化管理,促进学校发展”、“ 铸学校精神促内涵发展”为主题教代会,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改革发展和重大决策中的作用。

发展经济构建文明社会 篇10

【关键词】 吉林市 城乡经济一体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为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1.立足区情,抢抓机遇,超前谋划

要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把农民变成市民或镇民,使农民集中居住,把村屯变成社区,使农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与城市一致,使农民享受到真正的居民待遇。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一过程还将比较漫长,这个过程不能等也不能靠,只能抢抓机遇,自己去创造。龙潭区委、区政府从龙潭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抢抓机遇,超前谋划,适时提出“两村两镇”建设规划,并强力推进。

2008年9月,龙潭区委、区政府抓住吉林市工业重心北移和创建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历史机遇,从江北乡八家子村、棋盘村的大部分土地被征占,大量失地农民需要安置的实际出发,积极提出了建设“江北农民新村”的规划构想,规划总用地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建多层住宅楼24栋,可安置回迁户1780户,人口6240人。项目地点位于吉林龙潭经济开发区南区,江北乡棋盘区域内,北至徐州路住宅小区,西至徐州西路,南至吉林市金博化工有限公司,东至规划兵工大街。项目建成后,所有的回迁户可以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2009年初,龙潭区委、区政府抓住吉林钢铁建设项目全面启动,金珠乡九座等村土地大面积征占的机遇,综合考虑吉林市工业区北扩,化工循环示范区规划及吉林钢铁未来发展的需要,将涉及到龙潭区金珠乡6个村及乌拉街镇2个村近23000人口搬迁安排。建龙集团正常达产后,按预计将会有产业工人及相关联带产业人员近2万人,需要解决医疗、教育、住宿、餐饮、娱乐等实际问题。同时北部工业区在规划上没有规划服务区及相关社会事业、商贸、宾馆、洗浴、饭店、休闲、医院、学校等服务业,这些都需要就近妥善解决。而且金珠乡驻地周围的村屯比较分散,一些村屯完全可以向乡驻地集聚,以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为此,又适时提出了建设金珠小城镇的规划。按规划,未来的金珠小城镇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容纳人口5万人,撤并8个村18个屯,涉及人口7000余人。按照功能分为生活区、商贸区、物流区和工业区四大区域。计划安排农民新村、商业中心、医院、物流贮运、高级宾馆、学校、基础设施、绿地、社会事业等项目。项目建成后,金珠小城镇将会成为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功能完善的新型城镇,并将成为龙潭区区域性核心乡镇和龙潭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乡镇,进而跻身吉林省一流城镇之列。失地农民离土不离乡,由农民变为镇民。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绝不是简单地把农村变成城市,一味追求城乡一样化,而必须注重保持乡村特点、民族特色、地域特征等方面建设。龙潭区委区政府按照这一思路,立足区情,抢抓机遇,又提出了建设“一村一镇”的规划构想。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百镇重点建设工程,龙潭区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依托乌拉街镇丰厚的历史底蕴、浓郁的满族风情和发达的有机农业,全力支持乌拉街镇申报百镇工程,并且成功申报了特色旅游镇建设项目。现在乌拉街百镇建设的社会发展规划、特色镇发展规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草案都已通过市级专家组论证,总体规划纲要已经形成,具体规划将由中国民族规划设计院承担。按照规划草案,未来的乌拉街镇,将以生态农业立镇,旅游业兴镇,逐步成为吉林市北部中心镇、吉林省民俗旅游基地、吉林省最大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集散地。乌拉街镇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计划容纳7万人。以现有镇区建成区为主,规划3.2平方公里,计划容纳1.4万人,为核心发展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贸、餐饮及社会事业。另在弓通村规划1.75平方公里,作为新镇区,计划容纳5万人,这样乌拉街镇现有人口除去从事特色产业的以外,全部搬进新镇区,实现由农民向镇民的转变,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化。同时便于农地集中、建设用地集约,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乌拉街镇阿拉底村是一个以朝鲜族为主的民族村,为了保护、传承和开发朝鲜族民俗、民居和餐饮,把特色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龙潭区紧紧抓住吉林市建设成为以旅游为主体的形象鲜明、品牌特色突出、旅游设施完备、服务质量优良,具有獨特魅力的旅游城市的大好机遇,适时提出了建设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设想。按照规划,通过大门景区、院落区、民宿区、商业街、文化广场、农民新村等9大景区的建设,阿拉底村中心屯将建设成生态和谐、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朝鲜族文化内涵丰富、产业发展特征突出、带动能力强,并集朝鲜族餐饮、居住、民俗、生产等特色文化于一体的,具有朝鲜族民族风韵的国内一流的朝鲜族民俗村。当地农民通过转产转业,足不出户,不离家园就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彻底消除城乡差别。

2.多方筹措,突破瓶颈,攻克难关

无论是进行新农村建设,还是小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首先必须突破的瓶颈。如金珠小城镇建设的九座农民新村项目,按照有关部门规划,那里本来是为九座村失地农民预留的宅基地,如果真的按原计划进行建设,只不过又新建了一个村落,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还是原来的老样子。而且,随着吉林市工业重心的逐渐北移和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发展建设,会有更多的项目进区,也就会有更多的失地农民需要安置,因此,提出“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是必要的。而且,如果按照原计划,目前在建的九座农民新村的位置,只能解决300余户、1000多人的安置问题,现在却可以建设楼房近20万平方米,可以解决近万人的安置问题,为日后园区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即使这样意义深远、效益巨大的项目,如果解决不了投入资金这个瓶颈问题,那么也是无法实施。经过多次的分析论证,龙潭区终于找到了突破瓶颈,攻克难关的办法,就是在各方面条件初步具备,但缺少某一项条件时,与能提供这一条件者进行合作,如招商引资和合资融资都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龙潭区委、区政府凭着“在职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敢想敢试、大手笔迎得大发展的开拓精神,以及政府在资源宏观调控的独特优势,终于打动了投资者,“两村两镇”建设都是由承建单位全额垫资建设。金珠小城镇由吉林市鸿博建安公司承建,仅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项目,就须垫资3.5亿元。江北农民新村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一期工程需要垫资3500万元。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项目也由龙潭建筑公司垫资建设,包括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在内的一期工程,需要垫资近1000万元。乌拉街百镇建设启动以来,已经上报省发改委,道路、下水管网、自来水、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绿化等60个建设项目,总投资15200万元;古城街建设、打牲乌拉农史广场建设、雾凇岛、韩屯民俗村、三府维修与开发、乌拉街古城复原等11个建设项目,总投资需14亿元。现正在与吉林市隆鑫建筑公司接洽,隆鑫公司表示可以先行垫资2亿元进行建设。

3.上下一心,全力施实,强力推进

3.1领导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担任“两村两镇”领导组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办公室主任,并把“两村两镇”建设列为全区重点工作,责成有关部门专项督导,帮助建设单位解决实际问题,而且经常调度有关单位和部门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3.2设立独立管理机构为了切实加强全区的新农村建设,区委、区政府在2008年末,成立了职能相对独立的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由主管农业工作的副区长任主任,并且拨付专款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配备了车辆和电脑等办公设备。“两村两镇”建设是龙潭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因此项目全面启动后,新农村办每名副主任负责一个项目的综合协调和日常调度工作,而且制定了日汇报和周总结的管理制度,即每天都向主管区长汇报工程的进程,每周都向区委书记或区长汇报工程进展情况的制度。每项工程都实行了倒排工期制度,按工期计划对工程实行有效的监督,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发挥了积极的职能作用。

3.3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每项工程都涉及规划、建设、土地、发改等多个部门,由于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各部门都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项目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形成了上下一心、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上一篇:图形管理下一篇:竞争力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