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主义现代化十篇

2024-09-11

科学主义现代化 篇1

《共产党宣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 也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经典文献。《共产党宣言》精辟地分析了由于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兴起而形成的现代化初期阶段的发展过程, 宣言指出:“市场总是在扩大, 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 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共产党宣言》的精辟论述, 既是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 也是马克思主义对现代化作出的最早科学分析;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起源, 也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起源。因此, 马克思主义是最早形成的现代化理论。

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于1867年9月14日在德国汉堡首次出版时, 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运动在西方国家正处在大规模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时期, 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自由竞争阶段。

如果我们站在当代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 马克思撰写和出版《资本论》的时期, 正是工业经济的兴起阶段, 是现代化的初期阶段。因此, 现代化是《资本论》的基础和主题, 《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伟大著作, 也是研究人类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第一部伟大的科学著作,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思想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

在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取得历史性发展的同时, 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下, 现代化运动在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西方思想理论界提出“现代化”概念之后,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袖们敏锐地看到了现代化及其“现代化”概念的重要意义, 把“现代化”概念纳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之中, 提出和创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1.毛泽东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梦寐以求, 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孜孜所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 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特别是毛泽东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实现现代化两步走战略构想等, 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形成了毛泽东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为党制定现代化建设战略指明了方向, 提供基本遵循。毛泽东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主要内容是:一是实现国家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主体;二是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战略构想, 实现了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升华;三是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概念。随着“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确定, 毛泽东又对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提出初步设想;四是提出中国现代化“两步走”战略构想;五是毛泽东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

毛泽东关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 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摆脱贫穷落后状、使国家强盛并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强烈愿望, 而且符合当时世界发展趋势。当时, 新中国处于资本主义的全面封锁之中,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 努力赶超发达国家水平, 极大地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 是中华民族复兴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必然要求, 必将成为现代中国发展史的主旋律。毛泽东提出关于中国实现现代化需要“一百年, 或者更长的时间”的战略构想, 成为邓小平提出中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构想的蓝本, 为我党以后制定更全面、更科学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奠定了重要基础, 提供了一条富有原创性和启示性的战略框架, 为现代化建设战略步骤的最后确定提供了基本依据。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思想,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大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思想, 吸收了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关于工业化的正确理论观点, 结合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实现现代化的实际, 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检验, 是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的,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战略的思想来源。

2.邓小平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围绕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化, 对中国现代化的地位、性质、道路、目标和实现步骤等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 形成了邓小平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 其主要内容是:一是明确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地位;二是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伟大战略决策;三是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四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五是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六是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七是邓小平依据我国国情提出温饱、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构想;八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九是关于中国实现现代化条件的论述。邓小平现代化战略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思想,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化理论体系。邓小平逝世后,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 在新时期新阶段, 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重大战略思想, 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国家信息化等发展战略, 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习近平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 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深刻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习近平关于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1.提出中国梦的战略思想。有人类生活的地方, 就有梦想飞翔, 梦想是人们奋发努力的根本动力, 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十八大后不久,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的战略思想。他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他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超越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美国梦”, 以个人成功与人们共同幸福为目标, 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追求。“中国梦”的实质就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现代化战略, 提出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思想意义重大深远。

2.提出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想。《共产党宣言》指出, 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习近平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说“这个世界, 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 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 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第一次向世界传递了对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两年多来, 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多次演讲以及政要会面中提到了“命运共同体”的主张, 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 区域内命运共同体, 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深入阐述中国主张。据媒体统计, 习近平两年多来共62次提到“命运共同体”。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 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 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 提交出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宏伟答卷, 表明中国现代化与人类现代化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展示了中国现代化与人类现代化的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3.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14年年底, 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指出, 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从这一论述可以清晰地看到, 习近平第一次提出“四个全面”时, 就不是将其作为一般性问题来讲, 而是作为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来思考、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习近平上任以来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则分别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 渗透着习近平对国家治理的战略思考。亲身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劫难的习近平, 深知如果国家没有法治, 人人都无安全感。纵观世界各国, 民主可以缓行, 法治却刻不容缓。现代治理无一不是法治治理。“全面从严治党”则是习近平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的深刻思考, 苏联亡党的最大教训便是治党不力, 能否从严治党, 关系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地位, 关系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续。习近平同志将“四个全面”放到“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方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的地位来加以论述和强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这就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地位和现实意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应有高度,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 其实质就是把现代化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体、主线和核心, 体现了现代化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根本地位和最高地位。

4.提出“五位一体”的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总体布局。习近平任起草小组组长的十八大报告, 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对于十七大报告, 这次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 丰富了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对国家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对生态文明的关注不够, 地位不够高, 力度不够大, 措施不够硬。这有国情因素, 也有发展阶段因素, 但作为一个丰富地方治理经验的领导人, 习近平深知人们的幸福感与生态环境的关联性越来越高。如果没有清洁的空气, 干净的水, 即使国家发展起来了, 将损害老百姓的健康, 威胁民众的生命安全, 老百姓也会抱怨, 也不答应。目前, 人们对生态环境破坏更加难以容忍, 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愈加愈高。习近平提出“五位一体”, 可谓敬畏民意, 顺应现代国家发展趋势, 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战略布局的思想。

5.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党的十八大以后, 我国开始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以“新常态”描述中国经济新阶段发展态势:“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要增强信心,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 适应新常态, 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随后, 习近平7月29日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次提出“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进一步增强信心, 适应新常态, 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政治局会议研究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时的讲话中对新常态的本质作出了总结概括, 他强调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 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6月16日至18日在贵州调研时对新常态作出进一步总结, 他指出:“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总之, 从本质上看,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阶段, 是全球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发展过程和自然历史过程。这就是新常态与现代化的本质联系, 这就是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地位和作用。

6.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指出,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必须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这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 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指出,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两者相辅相成。习近平强调,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 这项工程极为宏大, 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 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7.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作了概括总结, 实践证明,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能够有机结合。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注入蓬勃生机和发展活力, 社会主义为市场经济提供崭新境界与制度优势。但是由于市场机制作用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 市场主体为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可能与社会共同利益发生冲突。因此,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无边界的, 更不是说市场是万能的, 政府可以撒手不管, 政府必须解决市场外部性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和劳动者、消费者的安全、健康等权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关键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 有效的政府治理不仅不能削弱, 还要进一步加强, 这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坚持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发挥党的领导和政府的关键作用, 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科学主义现代化 篇2

1 中药制剂前处理技术

现代化中药制剂与西药制剂最大不同之处在于, 前者所用原料为药材, 处方通常为复方, 而后者是单一化合物。这种技术处理周期短, 收粉率高, 工艺稳定, 还能根据要求在中温、低温或超低温状态下进行粉碎, 避免粉碎过程中的局部过热现象, 可完全按GMP要求进行生产。从而造成对组分提取的选择性上比较差。微波萃取技术用于中药提取还刚刚起步, 随着这种技术的不断发展, 这些问题将会得到逐步解决。

超临界流体 (supercritical fluid, SCF) 既具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扩散系数和低粘度特性, 又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对物质良好的溶解能力。其密度对温度和压力变化十分敏感, 且与溶解能力在一定压力范围内成比例。利用SCF这种兼具气、液两相特性的双重特点, 即可达到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改变中药有效成分在SCF的溶解度, 从而进行萃取分离的目的。由于CO2临界条件适中 (7.488MPa, 304.15K) , 无毒、无味、无腐蚀性, 不燃烧、不爆炸, 价廉易得, 对大部分成分不反应等诸多优势, 故成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中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反应萃取技术目前萃取普遍采用石油醚、正丁醇、醋酸戊醋等物理萃取方法, 其主要缺点为萃取能力有限、选择性差, 应用领域较窄。反应萃取技术是一种按照溶剂和溶质之间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通过强溶剂化或离子反应进行萃取的化学协助萃取技术, 萃取剂主要有中性磷 (膦) 类萃取剂、酸性磷 (膦) 类萃取剂和高分子量脂肪胺类萃取剂, 如三辛基氧膦 (TOPO) 、磷酸三丁酯 (TBP) 、氯化三辛基甲基铵 (TOMAC) 等。

此外, 其萃取方式也改进为连续萃取、超临界萃取、萃取/离子交换、萃取/结晶、萃淋树脂、液膜分离等。例如以小檗碱、黄岑甙、栀子甙为指标, 进行寒痛定泡腾冲剂颗粒剂的提取工艺研究, 结果表明:半仿生提取法>半仿生提取醇沉淀法>水提取法>水提醇沉淀法。

2 分离纯化技术

色谱分离技术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分离过程不受热, 无化学变化, 处理效率高和省能等特点。用此方法既可有效避免大量应用有机溶媒所造成的严重污染, 也可解决传统提取方法的复杂、繁琐等问题, 缩短生产周期, 因而在中药材分离纯化方面倍受欢迎。应用膜分离技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麻黄碱, 可使麻黄碱收率达98.1%, 同时可省略苯提和减压蒸馏等复杂工艺。应用超滤法澄清和精制生脉饮口服液, 有效成分损失少, 工艺流程缩短。舌下含服经舌粘膜迅速吸收进入血循环, 因而起效快。如天津天士力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 临床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治疗和急救。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单位对苏合香丸进行研究, 拆方实验表明将原方十余味中药精简为苏合香脂和冰片两味, 其中苏合香脂用量又较原处方减少一半, 而临床疗效不减, 并以聚乙二醇6 000为基质, 将苏合香脂、冰片采用固体分散技术, 用滴制法制备苏冰滴丸, 并制定了冰片含量标准, 开展了生物有效性研究, 表明该滴丸具有有效剂量小, 起效快等优点。将黄芪夹竹桃果仁中提得的混合物制备成强心灵滴丸, 将齐墩果酸制备为滴丸, 以聚乙二醇4 000、硬脂酸、石蜡为基质, 将雷公藤乙酸乙酯提取物制备为肠溶滴丸等, 均获得较好的效果。

颜耀东等人应用β-CD对强疏水性的齐墩果酸进行包合实验研究, 比较了包合前后的溶解度及溶出速率, 实验结果表明, 齐墩果酸-β-CD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明显高于齐墩果酸, 将齐墩果酸制成包合物有利于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王晓平等人应用β-CD包合冰片和蟾酥所制备的六神丸比原工艺制备的六神丸与体外溶出性快。沈联慈等人针对大蒜油具有特异恶臭和胃肠道刺激性, 给生产和患者服用造成不便, 将大蒜油制成β-CD包合物后, 臭味显著减少。实验证明, 大蒜油β-CD包合物比未包合大蒜油毒性显著降低, 并保持大蒜原有的抗菌、降血脂、抗癌等作用。徐乃焕针对巴豆霜毒性大、刺激性强、均匀性差、含油量不易控制、含水量测定繁杂、特异性差、粉末粘湿性强、流动性小、剂量不准确等问题, 把巴豆霜中巴豆油制成β-CD包合物, 克服了巴豆霜存在的问题, 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如黄连解毒汤肠溶微囊现已用于临床。张志荣等用吸附-包裹法制备了羟基喜树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囊, 具有明显的肝靶向和缓释作用。李凤前等采用喷雾干燥-热变性微囊化工艺制备了肺靶向汉防己甲素微囊, 可将药物靶向性地递送至肺部毛细血管床, 释放出的药物经肺部血流迅速到达肺动脉血管。微囊的生理盐水混悬液于37℃的恒温水浴放置2h后 (模拟体内环境) , 平均粒径7.42μm, 载药量37.88%。

陈庆华等以分子量为100 000的L-聚乳酸为囊材, 用改良的液中干燥法制备12-O- (对硝基苯甲酰) 二氢青蒿素微囊。经药效学实验得知, 本品对日本血吸虫和绦虫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制成微囊剂可使药物达到缓释目的。沈子龙等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雷公藤进行前处理后制成巴布剂, 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北京同仁堂将传统制剂狗皮膏改变剂型制成巴布剂, 并考察了其体外经皮渗透性。结果表明, 狗皮膏巴布剂透过量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多。将中药青风藤中的有效成分青藤碱采用提取、柱层析等方法纯化后加入经皮吸收促进剂制成贴剂, 不仅减少了使用剂量, 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而且克服了口服剂型半衰期短、需频繁给药的弊端。以低频电磁复合脉冲导入装置为促透方法, 将脂蟾毒配基以61.8μg/h, 华蟾毒配基以432.4μg/h的速率渗透进入家兔体内, 可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失血动物的血压并显著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用此方法可解决蟾酥类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的巨毒药物的有效给药剂量问题。

3 结语

当今世界, “回归自然”的思潮席卷全球, 天然药物倍受重视, 为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药制剂的发展只有在遵循中医药传统理论精髓和继承中医药临床特色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学术思想和科学文化, 吸收、借鉴和运用现代科学发展成果和高科技手段, 按照国际认可的标准和规范改造传统产品, 走中药现代化之路, 才会创制出具有传统特色的、与现代制药技术进步相适应的中药制剂, 才会为中药制剂以崭新的面貌迈出国门, 走向世界, 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中药制剂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中药制剂的现状, 对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制剂的前处理过程及中药制剂技术现代化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韩国的现代主义或现代主义传统 篇3

远看呈圆球形,近看缸体上呈现出一定不规则形状的月缸原原本本地反映了韩国美术的传统和历史,堪称韩国美学的结晶。其釉透明呈乳白色,似有若无地展现出独特的色泽。月缸的另一特点是,观摩赏玩之外还可以用作日常生活的器皿。月缸与碟子同为19世纪朝鲜后期产量最大的生活器皿,当时百姓无论地位高低、贫富贵贱,家家户户都有一两个月缸。

圆形白瓷月缸腹径超过40厘米,是韩国固有的陶瓷器皿样式,其制作工艺技术要求非常高。该种月缸在塑型的过程中,坯体很容易瘫软塌陷,因此一般采用上下缸体分别制作,然后相互对接的方式烧制。先将月缸的上下两半分别制坯,进行初烧后拼接起来,进行再烧,因此有时中间会有拼接的痕迹。这时在自然拼接的部位施加力量并用火烧,在烧制过程中,拼接的部分会收缩,因此呈现不规则的圆球形。值得注意的是,陶瓷坯体在烧制过程,是从口沿开始收缩的,所以有时候看上去好像气球的中间部位上系了一根线一般,有稍往内凹的痕迹。

有人可能会问,明明讨论的是韩国现代美术,这里为什么只谈论陶瓷,尤其是月缸?其实,端详月缸,您会发现,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月缸与韩国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韩国现代美术重要分支非常相似,具有一定的西方美术倾向。这种韩国现代美术流派被称为“单色绘画”,与上世纪五六十代发源于欧美的单色画(monochrome)和雕塑作品在形式方面非常相似。基于该种相似性,除去其内容,韩国单色绘画可以看作是单色画的一部分或另一种类型的分支。但是,尽管月缸在材质上与西方陶瓷相似,但是其技法、色彩和内容却与西方陶瓷截然不同,这是因为韩国的单色绘画与单色画形似但神不似。

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们对艺术本质不断提出质疑,西方单色画(monochrome)衍生出了硬边画(hara edge painting)和极简主义艺术(minimal art),硬边画摒弃了以丰富的色彩来表达人们主观感情的方式,而极简主义艺术则通过简化形式和色彩来表现理性的极致。有人认为这些新的风潮通过情感的巅峰和非物质化来实现物质的升华,通过无意义的单色画面来展现空无的世界完美摒弃主观感情的纯粹境界。也有人对这些新风潮做出了批判,认为“过度的洁癖不过是荒芜的空白而已”。

但是,韩国单色绘画在非理性方面与单色画并不相同。韩国单色绘画有将物质升华至精神世界,再回归自然的中性逻辑。因而其虽然以白色为主色调,但又不同于隐约而微妙的中间色。另外,比起平面作品,西方的单色画更多见于雕塑中,其更加强调雕塑、立体、环境等方面,而韩国单色绘画则更重视平面的属性,这一点通过比较月缸的塑型风格和立体风貌也可以明显感受到。

一定要细究形式上的相似性的话,从莱曼(Robert Ryman,1930~)或者皮耶罗·曼佐尼(PieroManzoni,1933~1963)的作品中可以发现形式上的相似性和亲缘性。莱曼的作品将不同质感纸张的触感通过视觉呈现出白色的画面,而皮耶罗·曼佐尼拥有毛或棉花质感的白色玻璃纤维作品则超越了平面,赋予平面以变化。

如果说西方的单色画是通过在形式上否认传统绘画的方法论来实现绝对精神的话,那么韩国的单色绘画则像中空的月缸一样,在完美的外形之下,内容空空如也,可以任由使用者装水、放油或是盛放粮食,在填充内容方面充满了自由。由此来看,西方单色画和韩国单色绘画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然而,至今为止,韩国单色绘画或者被理解为在吸收接纳西方现代美术过程中诞生的变种,或是韩国式吸收接纳西方艺术的结果,亦或是在接纳与反抗之间寻找文化自我认同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成果。因此,在本次展览和文章中,笔者想要阐明韩国20世纪70年代的美术并非是单纯的混血、移植或变种,本文章试图从“视觉触感”和“时间”两个层面对韩国现代美术最具特色的主流美术流派——单色绘画进行更加细致集中的解读。

韩国单色绘画或单色画的特征

韩国单色绘画展现了韩国崇高的精神世界,我们可以通过质朴淡雅的韩国书生文化来理解和阐述。另外,作为多色主义的相反概念,韩国单色绘画在韩国固有自然观和物质观的基础上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绘画形式。细究而言,韩国单色绘画大致可以看作是一种运动、一种风潮,其中蕴藏着丰富多样、形态各异的表现形式。

仔细观察韩国单色绘画的形式,不难发现:平面作画行为有将幻像和载体融为一体的倾向,还有将表面本身的物性极大化或通过重复的方式突显表面的倾向。另一方面,韩国单色绘画还具有通过去除颜料来恢复平面,并试图将材料非物质化的倾向。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表现:将平面撕裂穿破,尝试立体性的疏通;在韩纸上采用水墨画浸润法;通过反复作画来明确突显现平面意识,同时消除作画行为本身的表现性等。

当时的韩国画坛,单色绘画风潮十分盛行,因而出现了所谓“集体个性”化的倾向。这一时期属于韩国现代美术迅猛发展的时期,因此,如果细究当时韩国的单色绘画,则不难发现当时在外形上不用彩色的单色绘画已经成为主流,但是画家们在实现各自的单色时却采用了迥异多样的形式和方法论。换言之,画家们虽然都在向单色画这一目的地迈进,但是抵达该终点的方式、材料和技法却又各不相同。

当时的韩国社会正处于刚刚奠定工业化基础、即将走出农业社会的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将西化做为最重要的标准,大家纷纷争做西化的“快速追随者(fast follower)”。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当时西方绘画的主要流派“单色画”在形式上相似的单色绘画潮流自然也出现了许多追随者,不仅如此,当时几乎所有的绘画形式和技法都呈现出向单色绘画靠拢的趋势。因此,为了对韩国现代美术史上最具特色的流派——单色绘画进行更加明确的定义和阐述,我们应该摒弃一直以来沿用至今的宏观视角,以更加微观、更具分析性的视角来看待单色绘画。

视觉触感

韩国的单色绘画艺术家通常以顺应自然的韩国传统自然观为基础,将留白、观照、气、静中有动、无为自然、风流等水墨画和书法精神概括为“韩国精神价值”并时刻铭记于心。但是这一价值仅仅是囊括了韩国传统思想和精神的广义概念而已,在扩大了理解和阐述的范围之后,韩国单色绘画反而变成了一场模糊不清、不着边际的语言游戏。

基于该种原因,笔者将“视觉触感”设定为韩国单色绘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通常情况下,人们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接收外部信息,因此触感相对不是十分敏锐。触感是指“外部刺激通过皮肤感觉传达出的感受”,虽然触感仅仅是直接接触或碰撞事物而接收到的感觉,但是在美术中视觉触感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这是因为,视觉画面本身固有的物质材质感常常会被绘画对象的材质质感取代。举例而言,在画有玻璃杯的图画中,人们感受到玻璃杯的质感就是视觉触感的一种。由此可知,触感与美术的另一重要因素“量感”合在一起能够令触觉和视觉效果加倍,因此十分重要。

单色绘画的视觉触感是肉眼看到并感受到的感觉,它的对象是绘画的基本载体和作画后颜料所呈现的质感。也就是说,这种感觉不是通过双手触碰带来的感觉,也不是视觉看到的空间幻影,而是人们感受到的画面的本身质感。因此,这里所谓的“看”不是看物体或画中的对象,而是将视线置于画面本身而带来的视觉体验。

观众想要获得这种视觉触感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因为,一般而言,画面上什么都不画,没有特定的事物或对象,想要从画面本身感受到触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正如在不同的乳白色月缸表面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质感和触感那样,如果能从相似但又存在不同之处的事物中发现较大的差异,就可以认为是真正感受到了这种视觉触感。

单色绘画是看得见但看不出具体画面的绘画,但是观众在看到其载体的瞬间,承载画面的载体会将自身的视觉质感合成为一幅绘画作品。虽然通过平时的视觉体验我们什么都看不到,但是通过视觉触感我们可以感受到曾经看不到、感受不到的东西。在凝视的瞬间,我们不是在看某一事物或对象,也不再受事物或对象影像的干扰,而是纯粹地感受画面中载体所呈现的质感,这种凝视的真正意义能够和观众的感受融为一体,这便是单色绘画与西方单色画的不同之处,这种感觉如同在听到声音之后,能够通过音色来辨别是何种乐器那样。

自觉的绘画

雕塑家约翰·麦克拉肯(John Harvey McCracken,1934~2011)在胶合板制成的长方形柱子上漆上光亮的油漆,将胶合板固有的质感改变成铁板的感觉。韩国的单色绘画艺术家们也将绘画载体这一平面改换成新的平面,这时的载体不再是原来的载体,而是画作本身的载体。正如用油漆将胶合板变成铁板那样,绘画作品载体在成为载体的同时也成了绘画作品的一部分。

因此,画家们与其说是在作画,不如说是用绘画载体来探究以另一种存在方式的载体。Kwon Yong Yeongu用柔软但不易撕烂的韩纸揉擦载体,使其与画作合为一体;Yun Hyeonggeun虽然在绘画的底板上挥毫作画,但是更重视和载体的一体化。Jeong Changseop利用韩纸的原料楮树皮纸浆,在韩纸上堆砌韩纸,不过无论这种行为再怎么反复,韩纸依然是韩纸。Jeong Sanghwa反复将颜料堆砌再挖空,并填补空白缝隙,颜料虽然被堆积起来了,但依然是画作的载体。Ha Jonghyeon则暂时停下绘画,在帆布的背面涂抹颜料,与在画布正面作画的方法相比,该种作画方法虽然是反向的,但是对他而言,帆布画板依然只是画板而已。Choi Myoung-Young意识到再现式绘画的局限和矛盾,以及绘画的非现实性,开始追求真实存在的绘画。他在物质与非物质,绘画和作为绘画的条件的平面之间,将颜料当作物质,以客观主义载体的形式展现出来。Mun Beom的平面是平面,同时也是材料组合而成的立体块状。他的作品超越了绘画的局限,利用时间的流逝,将画作自身的载体从平面变为立体。这样无需借助视觉影像,即可成为作品。

而Kim Taeksang与Mun Beom反其道而行,在无框架的布料上撒上浓度很低与水相似的颜料,待其蒸发,然后反复作业,朦胧地表现出画作本身。颜料作为材料被载体画面吸收,材料与载体合二为一。Jang Seungtaek的作品给人以按照严密计划完成的感觉。他在胶片纸上分别用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树脂等涂料作业,反复作业后重叠起来,以此来展现平面的深度。他的平面不是一般的平面,而是有深度的反向平面,好像一个有位置但没有大小的点。这个点所展现出的平面类似于几何学中的点,但又不是点,既是一个平面,又是画作的载体。Park Giwon通过素描,使平面看起来更像平面。除去画面的深度,反复的铅笔线条反而让人认识到空间的本质、空间的原型,使得平面更加突出。体积的最小化和画面的高纯度,使得画作更加接近事物的本源。Min Byeonghyeon的照片也是平面的,他指出了照片的平面缺陷,认为照片是通过显像的过程成像的,但是这个像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将实像转移到平面上的虚像。他的照片揭露了照片世界的虚无,同时提出了平面与像共存的新的照片存在方式。由此可见,参与本次展览的作家们对非背景的平面高度关心,他们用独特的新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平面绘画局限性和平面构造的持续关注。

时时刻刻与时间

单色绘画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韩国主要的美术流派,直至今天依然是韩国现代美术的代表性流派,它对物质的非物质化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这里所谓的非物质化指的是“消灭物质的精神性”,有别于西方的单色画或极简主义。单色绘画是国际性造型方式在韩国的独特性移植和变种,如果说西方的单色画是“还原事物本体”的概念,那么韩国的单色绘画则通过非物质化来实现精神性的追求。

总而言之,韩国的单色绘画并没有停留于还原平面这一绘画基本条件的层面上,而是通过精神性的接近,同时解决了结构形式和东方精神性内容的问题,具有自主性和独创性。但是,对于绘画而言,精神性到底意味着什么?精神的实体是什么,怎样通过物质克服物质来实现并获得精神性?这里的物质只是与精神性相对立的概念,克服物质实现精神性这一论点是逻辑上的过度飞跃。就此而言,上述结论无法摆脱地区和民族的范畴,仅仅是唯物的西方与唯心的东方这种两分法思维的产物而已。与追求客观真实的西方美术不同,东方艺术向来以展现主客融合的体验为原则,并且东方人相信只有再加上艺术家高洁的品性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但是这一结论忽视了西方美术和东亚美术根本上的不同之处。比较东西方的风景画,二者的差别就能一目了然。如果说西方风景画刻画的是眺望窗外的风景,那么东亚的山水风景画刻画的则是置身于画作之中观赏到的风景。因此,西方的单色画无论是画者还是观者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最终,西方的绘画是通过事物的真实性来展现事物的本质或自我实体,而韩国乃至东亚的绘画向来将对象与画家融为一体,给观众带来人画合一的体验。另外,东方风景画常常刻画桃花源之类虚构的理想世界。如果说西方单色画是对绘画的本质或本源实体的质问和回答的话,那么东亚的传统则不存在固定不变的实体,所有的存在、事物与现象都是流动变化的,与其说是追求本质,不如说是过程中的进行时。

由此可知,韩国的单色绘画与西方的单色画或极简主义绘画不同,不是追求本质,而是不停地探索过程。因而作品不是结果或成品,而是在某个持续过程中的暂时停顿。单色绘画不是实际存在的,而是不断向存在迈进,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地运动变化的。所以说,比起事物的本质或者自我认同,单色绘画更看重作品与创作者、作品与观众、创作者与观众的关系。最终,单色绘画可以理解为随时间流动行为痕迹不断重叠堆积而成的平面,理解为时间的累积,也可以理解为实际存在于某一瞬间的短暂存在。

空而丰盈

韩国单色绘画不是永远存在的,而是流动变化的,是在变化的过程中突然闯入我们眼帘的存在,创作者将这个瞬间捕捉下来展现于作品之中。也可以说,韩国单色绘画是二律背反,存在而又不在,永续而又转瞬即逝的存在。所以,从西方的观点来看,东亚的传统绘画或者单色绘画都不能归入绘画的范畴。但是,这种单色绘画反映了韩国人的思想感情,存在于思维空间之中,若想很好地理解这一点,就必须要理解这种以过程形式存在的艺术。该种艺术虽然与西方的“过程艺术”(ProcessArt)在形式上相似,但是就过程中的某个截面或某一瞬间来说,二者是截然不同的。

受文化差异的影响,从西方思维来看,“空而丰盈”是一个令人无法理解的悖论。只有空才可以填满,和只有离开才能重新归来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本来已经填满,就无法再盛装其他的事物了,因为会溢出来。因此,为了不断地装入新东西,就必须不断地清空。就像在容量满满的计算机硬盘里若想存储新的文件,就必须删除清理掉无用的文件。

因此,韩国的单色绘画不是合理性的、概念性的,而是观念性的,因为其更看重心、想法和感情。在东亚,合理性存在于观念之中。所有事物均不是静止存在的,而是以过程形式存在的现在进行时,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让我们重新回到韩国月缸的讨论上来,月缸是不动的,又是运动的,而且它的外观也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因为观者的视角不同,它的形状也是不同的。月缸这种瓷器并不是左右对称的,并且月缸的乳白色在自然照明和人工照明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阴天的白色和晴天的白色也是全然不同的。基于此原因,根据月缸放置的环境和条件,由于观者的心情和感情状态不同,有可能会做出不同的表情,正可谓是干面风华。如此,观赏月缸时,可以欣赏到月缸在不同时间的截面,同样,韩国单色绘画展现的也是时间的截面。月缸的形态拥有无穷的魅力:大而魁梧,丰满十足,威风凛凛。即使内部是空的,也给人以充盈的感觉。略微凹凸不平的外形略微抵消了一些豪气,看起来非常威风,却又带有轻微的瑕疵,从而显得有几分悠闲自得的从容,给人以心胸宽广、可以依靠甚至可以撒娇的感觉。

月缸的这种外形并非陶工刻意烧制而成的,而是月缸自己形成的。由于缸体过大,所以月缸分成上下两半拼接而成,拼接部分因为无法承受自身的重量从而变得凹凸不平。如此制成的陶器再次入窑烧制后可以重新收缩。也就是说,月缸的外观不是陶工随意决定的,该种外观的形成超越了人类能力所掌控的范围。此时的月缸在窑中经过火烧即可决定自己的外观。也就是说,制壶在人,成壶在自然。韩国的单色绘画也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流逝,创作者的创作行为在载体上不断积累,从而形成自身的样貌。

科学传统与中国科学事业的现代化 篇4

科学传统与中国科学事业的现代化

文章首先阐述了科学传统的结构--科学探索的热情、方向和技艺,以及传承和发扬这门技艺的组织、规范和社会基础,进而分析了欧美科学传统的诞生与成长及其移植到中国的.曲折历程.文章最后指出,将现代科学传统移植到中国,以建立自主的学术传统,是实现中国科学事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作 者:郝刘祥 王扬宗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刊 名:科学文化评论 英文刊名:SCIENCE & CULTURE REVIEW 年,卷(期):2004 1(1) 分类号:G0 关键词:科学传统   科学自主性   移植   欧美传统   公共部门   中国科学  

科学主义现代化 篇5

1.1 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作用

重农主义的先驱者从18世纪下半叶以来从推行重商主义的深痛教训中逐渐认识到了农业的重要性。达经逊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顺序排列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他的基本观点是有普遍良好的农业, 才能有幸福的生活。这些先驱们的观点, 成为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魁奈在《谷物论》中这样说:“一切利益的本源, 实际是农业。正是农业, 供给着原材料, 给君主和土地所有者以收入, 给僧侣以什一税, 给耕作者以利润。正是这种不断地再生产的本源的财富, 维持着王国其他一切的阶级, 给所有其他职业以活动力, 发展商业, 增殖人口, 活跃工业, 因而维持国家的繁荣。”在《中国的专制制度》中还说:“农业本身构成了国家的基础, 规定和确立它们的统治制度, 成为能够满足人民需要的财富的来源。”

1.2 以“纯产品”学说为理论支撑点

在重农学派看来, 国富民强的关键在于能生产更多的“纯产品”。这样一来, 农业就是制造“纯产品”的唯一部门了, 成了财富的源泉。

2 重农主义关于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2.1 发展大农业经济

魁奈将法国农业从耕作方法上分为两种:一是大农业经营, 即用马耕作的方法;二是小农业经营, 即用牛耕作的方法。魁奈用事实和数字说明, 大农业比小农业优越。魁奈认为, 只有把土地集中形成大农业经营, 才有可能增置较大设备, 只有大农业经营的租地农场主才有足够的资金支付农业经营所需要的费用, 实行人力的节约, 可以用较少的支出进行生产, 从而获得更多的“纯产品”, 获得较多的利润。

2.2 实行地租单一税

当时法国教会和贵族的土地、房屋都是从主要的赋税中豁免的, 一切赋税都由社会其他成员特别是农民承担。在这一情况下, 魁奈要求整顿税收制度, 实行地租单一税。他认为向土地耕种者的经营资本征税, 要影响再生产, 从而使产量及纯产品减少。不能向工商业征税, 因为它不能创造出比投入资本更多的新财富。

2.3 实行自由贸易

魁奈主张自由竞争, 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认为这是符合自然秩序要求的。实行自由贸易, 能降低工业品价格, 提高农产品价格, 使工农业产品实行等价交换, 从而吸引更多资本投向农业, 促进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

3 重农主义思想的启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

根据重农主义的基本思想, 结合我国国情, 应通过如下途径实现农业现代化:

3.1 更新观念、调整结构, 从战略上重视农业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这是重农主义的核心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 工业和城市的发展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从农村获取了大量资金和物资积累, 使得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长期落后于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农村居民收入长期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同时, 户籍制度等制度性因素的存在使得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 严重制约着城乡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给农村及农业的发展带来极大阻碍。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当前, 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统筹城乡发展, 从战略上转变传统的重工业、轻农业, 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 保障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 扭转城乡二元格局。

3.2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业

大农业经营是重农主义的重要思想, 对我国实行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所谓适度规模, 指的是与当地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营规模, 也就是在一定的自然、经济、技术条件下, 使生产力要素实现优化组合, 取得最佳效益的规模。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 农户土地零散和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普遍存在, 使得土地难以集中, 给农业的规模经营带来严重制约, 影响着农业比较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当前应按照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 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稳妥地开展土地流转, 为土地的规模经营创造条件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济。为此, 一要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循序渐进、积极引导”的原则稳步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二要为乡镇企业固定职工及其他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将其耕地转包给种田能手或土地承包商创造条件。三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那些长期离开土地而从事其他行业的农民的后顾之忧, 如加强社会保障、改革户籍制度等。四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条件, 从而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3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古典重农主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大农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化生产为本质, 以农工商一体的社会化生产为内容, 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集约化经营为目的的现代化农业。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要在培育优势产业上有新的突破。各地由于地域、资源、气候等条件的差异, 优势产业不尽相同, 因而应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确定产业重点, 真正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 形成特色。二要在产业区域布局上有新的突破。在产业规划和布局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打破过去各地自求平衡的格局, 加速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 形成区域明显、优势突出的农业生产布局。三要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有新的突破。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 既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分等定级、包装、储藏、保鲜等初加工和半成品加工, 又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把初级农产品变为技术含量高、具有品牌优势、附加值高的产品。

3.4 切实采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

古典重农主义主张赋税改革, 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收入。在为农民减负方面, 一要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在资金上予以倾斜, 确保农业发展所需资金,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二要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创新。实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 可将原来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 使农民得到的间接补贴, 直接补给农民, 让广大农民直接受益。进一步搞活粮食流通, 取消粮食强制性收购制度, 全面展开粮食市场和价格。三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推进城镇化步伐。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到国民经济全局, 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背景下来认识和对待, 大力推进城市化战略, 积极发展小城镇, 以城市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引导农民合理有序进城经商务工, 拓宽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3.5 充分利用WTO平台, 推进农业国际化发展

根据重农主义关于实行贸易自由的主张, 在我国已加入WTO的国际背景下, 一方面要适量进口那些以土地资源为主要生产要素、国内比较优势不够的大宗农产品, 出口劳动密集型农产品, 包括水果、蔬菜、畜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 进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另一方面, 为迎接WTO对我国农业的挑战, 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 综合利用WTO 《农产品协议》的规定, 防范或减轻进口农产品的冲击;加大农业投入,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调整农业结构, 改良品种, 提高质量;千方百计扩大我国优势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加快建立完整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完善动植物检疫标准, 加强国外疫情的监测和检疫;大力拓展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

摘要:本文根据重农主义思想, 结合我国国情, 探讨如何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首先分析了重农主义农业的基本思想, 然后分析了重农主义关于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最后提出了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途径。

关键词:重农主义,中国,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陈孟熙.经济学说史教程[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吴斐丹, 张草纫, 译.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3]张晶.重农主义经济思想述评[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8) .

[4]赵峰.新编经济学说史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5]于敏.古典重农主义对现代“三农”问题的启示[J].农村经济, 2005 (7) .

[6]农业部软件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7]杨素群.中国农业现代化重大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8]刘东明.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流通[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1.

科学主义现代化 篇6

代表着启蒙、理性、正义、主体性、人本学的现代主义文化从启蒙运动诞生以后就开始遭受到不停地攻击, 尤其是到了20世纪, 外部世界的迅速变化直接导致了人们在空间感和时间感方面的错乱, 而宗教信仰的神学光辉也因遭科技的打击和理性的贬斥而彻底地黯淡了。现代主义者他们看到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旧的价值体系已不能适应, 社会开始出现无序的因素时, 就希望重新建构起一套价值标准, 重新恢复世界的秩序。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努力, 人们不仅没有找到出路, 相反倒愈益陷入危机。后现代主义者看到社会的发展变化是任何一种统一的价值标准都无法把握的, 于是就放弃了这种努力。他们接受了这个世界的荒诞, 以一种纯粹个性的体验, 以一种游戏的态度来对待这个世界。他们要消解一切有意义的东西, 把这一切都看做是一种语言的游戏;他们打破一切的等级制度, 击碎拯救人性、寻找自我等现代主义理想, 把主体变成破碎的幻象;他们主张世界的多元化, 张扬无度的个性自由。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质疑并进行颠覆和解构。它是一种“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端倾向” (王岳川, 1993) , 是“对于迄今为止的西方人文传统的一次重新构想和重新审视, 是一次重新整合和改写。 (盛宁, 1997) ”王治河在《后现代哲学研究》一书中指出,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西方产生的一股在思维方式上有别于传统思维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在思维方式上坚持一种流浪者的思维, 一种专事摧毁的否定性思维, 坚持对划一思维和二元对立思维为特征的现代思维方式的否定, 是所有后现代哲学思潮所共同具有的特征。” (王治河, 2006)

然而, 无论后现代主义以多么革命的姿态摧毁和颠覆, 它仍然无法摆脱与其现代主义母体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仍然保留了现代主义的一些特征, 而且最后也面临与现代主义一样的困境。现代主义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复杂、不断处于分裂流变与不稳定之中的东西, 后现代不过在有些方面比现代主义走得更远、与传统决裂得更彻底。它同现代主义一样反对机械文明与工具理性, 排斥依赖科学、技术和理性的力量来追求人类普遍解放的理想, 关注世界的荒诞和人的异化;现代主义发展的“延续性”和“中断性”与后现代主义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继续, 是现代主义的一个新阶段, 同时也是对现代主义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修正。它是现代主义内部的一种特定危机、一种突出了分裂、短暂和混乱一面的危机, 同时又表达了对于一切治理危机的方案的怀疑态度。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哈桑在1975年发表的《类批评:对时代的七种思考》一书中指出:“现代主义的变化可以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并非突然终止后才能让后现代主义诞生, 它们目前是共存的。”新马克思主义者戴维.哈维认为, “在现代主义广泛的历史与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运动之间更多的是连续性, 而不是差别”。 (哈维, 2003)

如同现代主义的反传统性滋生了后现代主义的反叛, 后现代主义在解构颠覆的同时也丧失了建构的能力。它对于人们解放思想、摆脱束缚、激发创造性思维以及确立主观能动性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它作为专事摧毁的工具不再有意义。它自我矛盾、自我质疑、自我否定的倾向已经无法用任何认识框架去矫正了。当一切都被消解之后, 任何的价值标准和依据都变得不可能, 人们不再对传统的理性和合法性概念深信不疑, 不再相信有终极和普遍的存在, 拒绝一切中心化和总体化的元叙述———当今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危机。在经过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之后, 人类还有可能重建启蒙理性吗?后现代主义终结之后讨论最多的是文化多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反对消解一切意义, 正如它反对任何绝对的、中心的意义一样, 承认文化的相对意义和价值。它允许不同的声音互相交流、相互共存, 使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对话成为可能。但是, 由于文化相对主义只承认相对的意义和价值, 它最终也只能被相对地对待, 仍然无法达成一个终极的目标。不过, 终极目标本来就是不可能达到的, 因为如果达到了人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所以, 人们总是不断地寻找和超越, 不停地解构和建构, 这便构成了人类无限的认识过程。

摘要:后现代主义究竟是什么, 是一种新的世界观, 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风格, 还是一种新文化现象或思想运动?它是现代主义演变到后期的形态, 是现代主义的通俗化, 还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更重要的是, 在解构一切、消解一切过后它又建构了什么呢?它将终结何处?本文讨论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演变、内涵及特征, 以及它的困境和出路。

关键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和价值危机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2]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三联书店, 1997.

[3]王治河.后现代哲学研究.增补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现代企业科学理性采购初探 篇7

1 科学理性采购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传统物资采购业务重形式操作, 轻管理控制, 缺乏市场研究, 缺乏采购前期的策略研究。物资采购人员通过简单的询比价和招投标工作确定厂商和采购价格, 没有把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合同签订前的市场分析、策略研究、风险控制之中, 采购管理水平不高。一是在供应商选择上仅看重采购价格高低, 而不管供应商资信状况、制造能力和历史业绩等, 不科学也不够理性。二是在业务操作上, 采购人员整天忙于询价、比价、谈判、签约、结算和报批等具体业务操作, 往往疏于研究市场、疏于研究需求, 采购工作陷入低水平的重复劳动。三是在价格确认上缺乏市场了解, 缺乏对厂商产品的认知, 缺乏科学的定价措施。不管是公开询比价, 还是招标采购, 单纯以低价格中标。四是在采购后期管理控制上, 缺乏具体的措施和办法, 对厂商的如期交货和产品质量控制只是被动地接受, 没有加工过程的干预措施和协调处理的办法。

现代企业对物资采购的要求不再是物资供货周期和功效的满足, 而是融入了更多的专业化、精细化的内容, 要求采购部门为企业生产采购总成本最低和性价比最优的物资。近年来, 市场竞争的加剧, 价格战、低成本, 使物资低价采购愈演愈烈, 多数企业在市场竞争和成本的压力下, 往往都选择了价格。过多的压低采购价格, 直接导致采购产品质量的下降, 最终影响到自身企业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的下降。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汽车因“刹车门”召回事件, 就是因为过度压缩成本, 导致部件采购中选择了低层次供应商和伪劣产品, 企业经营数十年的“质量标杆”形象一夜被毁, 损失惨重。历史的教训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采购质量可靠的原料和设备是企业生产运行的前提, 是采购人员使命。

现代企业物资采购工作就是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 以物资性能价格比最优和供应总成本最低为最高原则, 通过开展采购策略研究, 制定科学严谨的采购流程管理, 实现理性采购。

2 实现科学理性采购的有效途径

全面落实科学理性采购, 必须强化采购策略研究和应用, 建立物资采购供应的约束机制, 推进采购工作由业务型向策略型转变。如何才能走出“以价订货”的误区, 用科学理性的采购指导我们采购到总成本最低和性价比最优的物资, 使物资供应工作逐步走向决策科学化、制度明确化、采购理性化呢?

2.1 转变传统理念, 通过管理措施和采购模式的调整控制, 实现科学理性采购

通过机制优化, 建立分工明确高效协作、环节之间过程之中的监督制衡和自动纠偏机制。采购人员要从谈判桌前走出来, 腾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市场、研究内部物资消耗规律, 从价值理念上树立科学理性采购的思想,

⑴开展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不仅要关注物资采购价格, 而且要对物资的使用寿命、维护保养费用、储备资金占用、物流运输以及能耗、技术进步、环保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估, 实现物资生命周期的总成本最低。⑵开展物资综合成本分析, 在满足企业对物资性能要求的基础上, 追求适合的性能和合理的价格, 既要防止物资质量与功能过剩, 又要防止忽视物资质量、片面追求过低的采购价格。⑶开展物资采购后评估工作, 对前期采购物资的使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按照不同指标的实际效果引导和修正后期采购业务, 确保采购物资的综合效益最优。

2.2 通过对采购源头的管理控制, 实现供应商资源管理的科学理性

供应商管理是采购供应链当中最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供应商使随后的价格、质量、交货、服务甚至库存管理都有了保证, 是实现科学理性采购的有效途径。

⑴建立优秀供应商网络, 通过对入网供应商的管理控制, 将缺陷供应商和低水平供应商拒之门外;通过供应商引入和淘汰机制, 达到加大竞争、掌握谈判主动权、降低采购成本的效果。⑵积极培育主力供应商和战略供应商。对生产建设密切程度高、所占金额较大、市场资源稀缺的重要、关键物资, 通过承诺市场份额、加快货款支付、合作项目科研等措施, 建立互利互惠、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从而达到稳定货源、稳定质量、稳定价格、共同发展的目的。⑶完善供应商考核和风险评估。对供应商供货和售后服务量化评级, 引导后期采购。在重点物资和大型设备的采购过程中, 对供应商的企业运营现状、生产制造情况实地调研了解和分析评估, 规避采购风险。

2.3 建立深入细致的市场研究策略, 实现采购定价的科学理性

在市场繁荣发展的今天, 坐等供应商上门, 仅凭主观臆断与供应商讨价还价, 是不符合科学理性采购思想的。通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和分析, 采购定价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⑴开展物资采购成本分析。根据物资料性和参数分析成本构成, 掌握供应商的产品成本和利润空间, 建立同类物料价格构成公式, 为之后的商务定价做充足的准备。

⑵开展市场价格分析。通过市场信息的搜集分析, 选择高性价比物资, 掌握对己有力的第一手资料, 增加谈判的掌控力。

⑶合理选择定价策略。根据采购物资的市场特性和我方需求, 综合分析供应商的营销策略等各种经济因素, 选择最合适的定价策略。批量采购的市场通用物资采取招标采购, 少量的普通物资采取询比价采购, 专用的技术要求较高的特殊物资采取联合谈判采购等。

2.4 开展物资采购策略研究, 积极推进框架协议采购和物资寄售业务, 实现采购方式的科学理性

划分不同物资类别, 针对不同的料性和轻重缓急, 有目的地实施不同的采购策略。将物资划分为战略物资、杠杆物资、瓶颈物资和一般物资, 采取不同的采购策略, 确保采购活动目标明确、有条不紊地进行。

⑴集合不同时间和空间的需求批量, 选择优秀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采购, 即锁定了市场资源, 又培养和稳定了战略供应商资源。⑵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 对使用动态不大、料性分散、资金占用较大的物资采取寄售的方式, 采取用后付款的方式, 即节省了资金占用, 又密切了供应商的伙伴关系。⑶引入专家采购和分级决策制度。按物资的重要程度和批量大小成立不同层级的采购决策小组。对于专业性关键物资, 邀请专家参与并主导决策, 增强高技术群体决策结果的正确性。

2.5 建立物资供应过程控制, 防范制造过程和工期风险, 实现采购过程管理的科学理性

对物资加工及供货环节把关, 转变重商务谈判、轻管理控制的观念, 把过程控制放到突出位置。从机构和人员上给予大力支持, 设置专门的机构或岗位从事过程控制工作。将过程控制工作制度化, 建立健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巡视、巡检和监造制度, 确保制造质量、交货进度有人去管, 采购风险有人去识别、有人去控制。特别是对框架采购协议、重大采购合同和低价中标合同, 应安排专人密切关注、动态监控, 防范制造工艺和制造工期风险, 牢牢把握主动权。

2.6 提高物资采购队伍素质, 培育专家采购团队, 以人员素质提高, 促进采购水平的提升

采购管理的精细化要求采购人员要具备现代物流知识, 精通信息技术、网络操作技能;要建立精通物资特性和使用特点的专业人员参加的采购专家队伍。

⑴强化专业知识培训, 让业务采购人员深入一线学习, 跟班劳动, 了解所管物料的加工工艺、生产流程, 熟悉各类物料的使用和性能指标, 进一步提高供应人员的专家采购能力。

⑵强化业务技能培训, 通过业务知识学习, 提高数据收集、整理和市场分析、预测水平, 积极打造物资采购专家队伍。

⑶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和专业比武, 促进业务交流。开展经济论文研讨;开展市场分析交流和采购后评估交流等。

摘要:随着管理精细程度的提高, 科学理性采购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企业物资采购工作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 以物资性能价格比最优和供应总成本最低为最高原则, 通过开展采购策略研究, 制定科学严谨的采购流程管理, 实现理性采购。

关键词:采购策略,供应商管理,市场研究,理性采购

参考文献

[1]蒋振盈.科学理性采购严格控制风险确保安全供应, [J]:中国石化2009年第10期.

[2]王为人.采购技巧, [M]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 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儒学;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5—0040--02

两千多年前,孔子奠基了儒学的基本理论,其后经过孟子,到董仲舒将其发展为官方学说,再到宋明理学将其发展到顶峰。儒学在中国社会中一直既是官方意识形态,又是中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

1918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随着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大陆的政权,马克思主义成为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但是,儒家思想的痕迹却从来没有消失过。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第三代新儒家思想在大陆的传播,复兴儒学,甚至要重建儒教(如果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儒教的话)的呼声再次高涨。一种乐观的看法在思想界正在企图取得主导地位——即:儒家文化是克服西方文化固有弊端,拯救人类的灵丹妙药,21世纪必将是中国人的世纪。对此种种乐观预期,我们不可轻易信以为真,而应冷静分析,客观对待,以免贻笑大方。

儒学现代化这个命题的立论前提就是儒学不是现代化的文化,因此,才有现代化的需求,才需要现代化。那么,儒学作为一种文化,要现代化,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现代化的文化?文化属于人类精神生活的范畴,它是对现实的物质生活的反映。因此,现代化的、先进的文化必然是对现代化的、先进的生产力的反映。很显然,传统的儒家文化在当代已经失去了它的先进性、现代性。不得不承认,经过现代化以后,很多在西方体现得非常好的价值、制度、思想,并没有在儒家传统中体现出来,不仅没有,好像连最基本的发展条件都没有创造出来。代表着现代文化的毫无疑问是西方文化,当然西方文化并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文化。但是,儒学的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却是不得不向西方文化学习,即使新儒家们很委婉地将之表述为中西文化的融和,也不能改变在儒学现代化过程中不得不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事实。杜维明所提出的儒学现代化的四个路径:(一)文明对话,(二)文化中国,(三)儒学创新,(四)启蒙反思。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必须把儒学的现代化纳入全球化的视野中,必须在世界多元文化交会的发展中来实现儒学的现代化。儒学的现代化在儒学内部是生长不出来的,必须借助于与其他文化的交融才能实现。这种交融,首先表现在儒学对自己所缺乏,但却是西方启蒙运动后已经形成的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观,如科学技术、民主自由、人权法制、个体的人格解放等等的接受。也就是只有“先创造性依照启蒙运动的价值观改造自己,然后才能对现代西方国家的极端个人主义、恶性竞争和不道德诉讼行为进行有效的批判”,然后才能“对人类社群当下的困境作出创建性的回应,正是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的循环逻辑。”杜维明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性的问题,即,儒家文化首先必须按照现代文化改造自己,然后才能谈得上对人类社会在当代做出贡献。

现代文化不一定是先进文化,但是,先进文化一定是现代文化。因此,儒学要现代化,就必须用先进的文化改造传统儒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儒学的现代化。那么,什么是先进文化呢?所谓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社会成员最根本利益,反映时代潮流的文化。先进文化本质上所体现的是关于现实社会应如何的价值观念。先进文化必然会对现实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西方的文化土壤,但它关注的却是全人类的解放与发展,它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又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弊端。马克思主义是有史以来惟一从根本上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当代先进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从中国的现实存在来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社会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因此,儒学的现代化在当代中国不可能回避开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儒学的现代化要在中国得到实现,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来改造儒学。否则,所谓儒学的现代化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可以说是儒学自身对其现代化能够得以实现的内在要求。对此,杜维明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中国未来的希望就在于马列主义、西方思想、儒家人文思想三者的健康互动,三项资源形成良性循环”。“儒学是否能够和马列主义进行深入对话,并在其中找到结合点,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儒学能否接受马克思主义呢?从儒学的传统来看,这是完全可能的。儒家文化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它从来都不排斥外来文化。这也是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历两千余年而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这种传统在今天仍然为儒学学人们在继续着。如果说老一代的以梁漱溟、熊十力等儒学学人是被动地接受西方文化和儒学的交融的话,那么,以杜维明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儒学学人则是主动出击,深入到西方文化内部去探讨儒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路。他们强调:“儒学不可能发展成一套纯思辩的论说,目前大的挑战就是通过诠释实践,而且知和行的问题要相当紧密地结合,使之能在生命世界里创发一些真正体现儒家精神的价值。”儒家也看到了,儒学的现代化并不在于构筑一个现代化的儒学体系。因为从总体上来说,儒家思想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了。而是要恢复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参照功能,以儒家精神解决现代生活、政治、文化领域的诸多问题,将儒学的重构转化为儒学的运用。这就为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儒学提供了可能。可以说是儒学自身的学术特征为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改造提供了可能性。儒学的现代化离不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离不开儒学。

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首先,從实践层面上讲,必须和中国社会的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它不可能对每一个民族的具体发展道路做出具体的指示。具体的发展道路必须依赖于各个民族自己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一定的国家、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说:“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这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所以,“对于马克思主

义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但是要应用就必须“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这是能否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也是馬克思主义能否在中国得到实践的前提。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实际相结合,就是必须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相结合,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结合,和科学发展观相结合,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就离不开中国的历史、传统、民族特点。而对中国历史、传统和民族特点的理解,离开儒家文化以及这个文化赖以生根、发芽、生长的民族特征、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等是不可能办到的。

其次,从文化层面上讲,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被中国社会所接受,所吸收,才能真正起到其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源于西方的文化,是在西方社会特有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所蕴涵的思维方式以及它的表达方式,都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文化传统有较大的文化差异。马克思主义如果不为中国传统文化所认同、吸收并转化为新的文化形态,便很难使其真正融入中国文化之中,为中国人所接受。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深切的了解,他对各种食洋不化的思想贩子的浅薄行径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他说:“有些人对于自己的东西既无知识,于是就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也是可怜得很,从外国故纸堆中零星地捡来的。几十年来很多留学生都犯过这种毛病。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在毛泽东看来,以欧洲文化形态出现的现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现实存在较大的距离,只有经过自己的消化和理解,变成人民大众都能明白、都能接受的东西,才能谈到理论结合实际,马克思主义才可能中国化。而要为大众所接受,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来看,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就是从汉以来儒家文化在中国社会中两千多年的统治地位。儒家文化已经根深蒂固地深入到中华民族的一切精神领域之中,形成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习惯。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无不深受儒家文化的支配。因此,马克思主义要被中国人所接受,就必须被儒家文化融合。实现这种融合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之间有着一些相似相通的因素。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人本主义、民本主义有相似相通之处,马克思所主张的共产主义也和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有着相通之处。这些相通之处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可能,但是.这种可能性,要把它变为现实,还有赖于人们的自觉行动,找到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真正的契合点,而不是仍然停留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点,采取简单的拿来手段,给儒家思想里加入几个马克思主义的名词,就自我标榜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现代化建设与科学教育 篇9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闭关锁国的中国被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了国门,从此开始了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历史。在侵略者的洋枪 洋炮 洋货面前,中国人切实感受到了科技的威力。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教育中增加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甚至还提出了“科学救国’’的口号。然而,在缺乏完整的国家主权 内外战争连绵不断的旧中国,科技教育事业不可能得到太大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花大力气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由于种种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原因,我国的教育——包括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不理想,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综合国力方面的差距总体上没有缩小,反而还在继续拉大。改革开放后,中国迅速融入了国际社会,在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竞争中,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越来越痛彻的感受到自身的差距,越来越坚定了大力发展科技与教育事业的决心。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排名,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在1994年到1996 年中呈下降趋势,从第23位下降到第28位;从1997年开始,又呈现出上升趋势,1997年到第20位,1998年又上升到13位。但1999年有回落到第25位。从《科学引文索引》等世界四大科学 文献数据库显示的情况看,我国在国际上发表科学论文的数量。在世界各国的排序中一直在15名赏析徘徊,是美国的3%左右。作为衡量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被引用率,我国仅为20%,而全世界论文的平均呗引用率则为60%。

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急起直追。9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提出要把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共十五大以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保证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这包括成立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朱镕基总理任组长,李岚清任副组长,国务院各综合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包括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也包括出台“面向21试剂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等。

科学主义现代化 篇10

一、国内学者的研究综述

1. 我国学者重视将中国现代化与全球化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我国学者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和研究“全球化”,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学者越来越重视将中国现代化与全球化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比如叶险明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平崛起”、“负责任的大国”, 这些概念实际上都指向一点: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1]俞可平更直接地指出:“在全球化时代, 国内改革与对外部世界的开放, 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没有对外开放, 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国内改革;而彻底的国内改革, 必然要求全面的对外开放。”[2]张宇提出:“正是工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形成了中国特殊的经济转型与发展模式, 即中国模式。”[3]

2. 国内学者更侧重从“机遇与挑战”这个角度就全球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进行探索

从“机遇”的角度看,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是参与全球化的成功者和受益者, 全球化给中国现代化带来了许多机遇。比如胡鞍钢认为, 机遇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加入经济全球化, 中国经济自1978年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时期;第二, 经济全球化促进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第三, 中国在与外界交往过程中, 逐渐缩小了同发达国家间的差距。[4]刘力也认为:“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不仅是中国分享好处、加快发展的主动行动, 而且是中国后来居上, 赶超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5]学者们认为, 中国由于选择积极参与全球化, 在过去三十年完成了西方国家需要一两百年才完成的初步工业化, 为进一步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除经济发展外, 也有学者提出全球化对我国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样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比如丁文俊认为, 全球化便利与我们学习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政治文明成果和文化观念。[6]

同时, 学者们认为全球化给中国现代化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挑战一方面表现在经济全球化加剧中国发展的不平衡性, 比如胡鞍钢认为:“全球化对中国地区发展将产生进一步影响, 东西部差距将进一步拉大。”[7]刘力认为, 经济全球化使国内的经济波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对国内的产业和市场也会造成一定的冲击。[8]另一方面表现在对中国的主权和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比如陈彦超认为:“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国家的对外依存度加大, 这将影响本国的国内经济决策。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尤其如此。”[9]此外还表现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意识形态对中国传统观念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比如有学者提出,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先进的科技对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10]

3. 有学者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全球化的影响和意义”进行了探索

一些学者提出, 中国应该在全球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比如蔡拓提出:中国“不能对全球贫富差距加大听之任之, 也不能让竞争主义压倒甚至冲击社会公正与福利, 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国内, 我们都要为克服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公正与不平衡做出更大努力”。[11]沈湘平也认为, 中国“不应满足于保存普遍性中的特殊性, 而应该对整个全球化的塑造有所作为”。[12]胡鞍钢认为, 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已经具有了对全球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示范作用。[13]

总的来看,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全球化首先是一个经济过程, 但它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政治和文化的变迁, 从而或多或少成为一种政治和文化现象”, 对中国而言, “争取双赢、谋求更大的发展应当成为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基本目标”。[14]所以, 他们认为中国必须正视全球化的挑战, 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全球化因素。

二、国外学者关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互动关系”的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侧重从“中国为什么参与全球化”、“全球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中国在全球化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等角度进行分析。

1. 关于中国参与全球化的原因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提出, 中国想借助全球化, 获得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教育资源, 从而大大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詹姆斯·H.米特尔曼认为, 中国融入全球化就是服务于自己的“和平崛起”。[15]法国著名左翼学者托尼·安德烈阿尼认为, 参与全球化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内部的改革。[16]总的来看,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 中国是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化的, 具有多重目的, 其根本是促进国家发展, 实现现代化。

2. 关于全球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中国即将崩溃》的作者美国人章家敦认为, 参与全球化不是中国的福音。他说, 加入世贸后, 外国产品将像洪水一样席卷中国市场, 中国企业将纷纷破产, 更多工人将失去工作。[17]而俄罗斯学者A.伊拉里奥诺夫通过比较俄罗斯与中国参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后却认为, 由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劳动分工, 因而其经济增长率得到迅速提高, 全球化对中国的正面影响更大。[18]综合来看, 虽然也有一些国外学者对中国能否经受得住全球化挑战持怀疑态度, 但大多数国外学者还是看到中国积极利用全球化的机遇促进了自己的发展。

3. 关于中国在全球化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对这一问题, 国外学者的分歧很大。一些国外学者认为, 中国将在全球化中扮演积极的领导作用。比如, 保罗·埃文斯认为:“中国正在激起一场从亚洲扩展到全世界范围的新兴市场的崛起运动。中国成为全球经济一部分的同时也正在改变着全球经济。”[19]雷默最早提出“北京共识”这一概念, 他认为中国现代化模式已开始具有了全球化趋势, 中国已经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化。[20]“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提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 中国特殊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也被一些国家视为可效仿的榜样……更重要的是, 将来, 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做法, 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21]保罗·埃文斯认为:“中国的崛起对于中国人民、亚洲邻国和世界总体上是积极的;中国将进一步成长为负责任的国际角色和多边角色。”[22]

当然, 国外也有一些学者从另外的角度来认识“中国现代化与全球化”关系, 他们抛出各种“中国威胁论”, 企图说明“中国威胁”的全球化。比如, 西方一些人鼓吹中国正在掏空世界其他地区的制造业。他们认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 既吸收了大部分的外资, 又延缓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 还导致全球的资源和能源紧张。美国多家媒体把中国说成是一只难以满足的能源“饿龙”, 正利用一切手段在全球“圈油”, 全球原材料供应紧张就是因为中国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大肆采购。[23]亨廷顿甚至还提出:“未来的危险冲突可能会在西方的傲慢、伊斯兰国家的不宽容和中国的武断的相互作用下发生。”[24]这些观点实际上反映了西方一些人对中国的偏见。

摘要: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 但不同的学者研究的角度和结论并不完全一致, 甚至相反。对这个研究热点的梳理,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思考中国的全球化战略。

上一篇:重型载货汽车论文下一篇:低年级童话教学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