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道论文五篇

2024-09-12

小儿气道论文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至2012年7月重症哮喘患儿58例, 其中:男32例, 女26例;年龄在1.3~11岁, 平均年龄为 (5.8±2.7) 岁;病程在3个月~1年;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有:咳痰、憋气、呼吸困难, 三凹征表现明显, 患儿不能平卧, 并伴有末梢循环较差, 心率增快等现象。58例患儿经药物与氧疗治疗后症状均未能缓解。

1.2 方法

治疗方法:58例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应用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 经口插管, 按患儿每千克体质量10ml计数设定给予潮气量;每分钟呼吸频率设定为2~20次、吸入氧流量设定为1~2L。根据患儿血气分析的结果调整各项的参数, 让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数恢复至正常值, 同时严密监测其心脏功能变化情况, 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并且处理心脏骤停、心律失常等症状。

护理方法: (1) 机械通气时护理:护理人员应该熟悉呼吸机性能与一般故障处理方法, 掌握各种参数调节原理, 密切观察患儿全身状态, 准确记录监测结果及呼吸机的参数, 特别是患儿自主呼吸是否同呼吸机同步等。由于患儿烦躁、恐惧、呼吸急促、气道痉挛, 增加了插管的难度, 并且上机后, 易出现人机对抗情况, 所以上机前给予患儿使用镇静药物咪达唑仑, 其中有34例患儿加用肌松药物维库溴铵。患儿用药后, 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2) 人工气道建立:经口插管将人工气道建立以后, 上呼吸道丧失了部分生理功能, 对人工气道护理是机械通气护理中重要的环节, 直接影响着患儿的治疗效果。协助患儿采取正确的体位, 如无禁忌, 应将床头抬高30°~45°, 取半卧位控制胃内容物的返流。降低导管对咽喉部产生的压迫, 给予患儿做口腔护理时, 要先将气管插管中的分泌物吸取干净后, 再吸取鼻腔、口腔内的分泌物, 最后行口腔护理[3], 操作完毕后, 要认真检查导管插入的深度、是否固定劳靠, 并保持患儿脸部的清洁, 做好相应的护理记录。 (3) 气道湿化管理:建议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 定期 (每小时) 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对湿化液滴量应根据气道湿化的标准进行调整, 若患儿较安静, 吸痰顺利, 分泌物较稀薄, 导管内未形成结痂表明湿化效果较好。若患儿的分泌物较黏稠, 患儿呼吸困难, 吸痰不畅则表明气道湿化不足。若患儿分泌物过分的稀薄, 患儿表现出烦躁不安状态, 且咳嗽频繁, 要不断地给予吸引, 表明气道湿化过度[4]。需要适当地调整湿化液滴入量与间隔时间。指导患者正确咳漱, 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 以利于痰液引流。 (4)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人工气道建立以后, 患儿的纤毛运载功能受损, 咳嗽反射功能减弱, 呼吸肌处于无力状态等, 造成其分泌物堵塞、潴留气道, 易加重患儿肺部感染[5], 需要依靠吸引才可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护理中若不视患儿的病情, 常规给予吸引, 则会造成呼吸道黏膜的损伤, 并且增加感染的概率。若吸引的方法不当, 则会导致患儿出现肺不张症状, 诱发其支气管发生痉挛而加重缺氧状态。在给予患儿吸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硬度、粗细适中吸痰管与合适的吸痰时机, 给予患儿吸痰时, 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动作应快、准、稳、轻, 吸痰的负压不可过大, 每次吸痰的时间应在15s内, 吸痰连续不可超过二次, 在吸痰的前后均给予纯氧吸入达3min。注意观察患儿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变化, 以及痰液性质、黏稠度、量、颜色等。建议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 定期 (每小时) 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5) 撤机护理:患儿经过数天的治疗, 临床症状与体征已经缓解, 血气分析指标恢复至正常, 气道阻力明显下降, 肌松剂与镇静剂已停止使用, 予以撤机。在撤除呼吸机前, 要将其气道内的分泌物吸取干净。撤机后, 给予患儿取半卧位, 并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肾上腺素+地塞米松进行雾化吸入, 以减轻喉头的水肿症状[6], 要严密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 (6)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通过具有亲和力并且简单易懂的语言、轻柔的动作、和蔼的表情主动与患儿交流, 尽量消除患儿孤独、恐惧心理与不适感, 同时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工作, 使其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与资料的分析, 将均数±标准差做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 进行t检验, 以P<0.05作为标准来判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8例患儿哮喘症状基本控制时间为 (30.4±0.7) h;患儿机械通气的时间在2~7d, 平均为 (3.5±0.8) d。58例患儿均治愈出院, 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2.2 治疗24h后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 由于空气污染与人们体质的下降, 支气管哮喘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尤其是在小儿中, 上升的比例更是明显, 部分患儿脱离激发因子后, 给予适当治疗, 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但约有10%左右的患儿, 一般治疗症状难以控制, 对患儿的生命与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只有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才可提高救治的成功率。从本组病例可以看出, 通过一系列完善、科学的护理措施, 58例患儿均治愈出院, 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在给予患儿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时, 精心细致的临床护理, 可以控制患儿的病情发展, 对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有重要作用。管道的护理: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一次, 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则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可使用新制备的冷开水, 每天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作为污水清除, 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 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气道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7月重症哮喘患儿58例, 将其使用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 58例患儿哮喘症状基本控制时间为 (30.4±0.7) h;患儿机械通气的时间在27d, 平均为 (3.5±0.8) d;治疗24h后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患儿重症哮喘时, 精心细致的临床护理, 可以控制患儿的病情发展, 对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机械通气,重症哮喘,患儿,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1]彭兵.机械通气治疗14例重症哮喘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0, 4 (12) :17-18.

[2]王玉芹.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患者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 2009, 21 (17) :193-194.

[3]周茜, 胡庆军.186例机械通气新生儿患者的气道管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9 (18) :58-59.

[4]兰艳梅.重症哮喘患者的呼吸道管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 6 (1) :17.

[5]韦海燕, 谢思蓉, 黄静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47例效果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11 (12) :168-169.

小儿气道论文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遵循随机双盲原则,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小儿气道异物患儿36例作为考察对象,患儿年龄1.5~6.5(3.6±0.7)岁;患儿就诊时间0.5~5(1.2±0.4)h;异物的类型:花生5例,果冻10例,骨头11例,其他10例。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典型,根据采取的影像学诊断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且患儿在发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方法

所有的患儿先应用由德国飞利浦公司生产的X线机进行拍片扫描,然后再采用由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扫描诊断。具体操作为:检查前根据患儿的烦躁程度给予口服或肌内注射镇静剂,待患儿平静后开始检查。患儿仰卧于检查床上,通过一次性屏气的方法进行扫描。具体扫描前线给予定位扫描,扫描范围包括下颌至上腹部。将螺旋CT各扫参数设定为:螺距1.375mm,层厚设定为0.625mm,螺距设定为1.0。电压设为120KV,电流设在75~200mA之间,扫描时间定位一圈0.5s,一次性完成整个扫描过程,进行图像重建时将层厚设定为1mm,螺距定位1.0,然后将获得的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上进行重建。重建技术应用多平面重、CT仿真支气管镜、容积再现及最小密度投影。

1.3 评价方法

由影像科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的专家进行阅片,对存在分歧的诊断由阅片人共同商议后进行最后确诊。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确诊率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小儿气道异物是我国门诊和急诊中小儿常见的急重症之一,临床以≤5岁的小儿容易患病,其起病主要是由于小儿的咽喉反射、咀嚼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在进食的时候很容易将异物吸入到气道内,是临床上小儿气道异物比较常见的病因。以往针对小儿气道异物的主要检查手段是进行X光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透光性差的物质可以很好的显示其大小、部位及形状,而对透光性好的异物其检出率就明显降低,其检测仅可以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如阻塞性肺炎、肺气肿及肺不张等进行间接的诊断,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3]。临床有数据显示X线对小儿气道异物的误诊率可达到10%左右[4]。为了寻求更好的检查方法,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将目光投向CT。普通CT具有扫描时间长、扫描的层厚和图层间距比较宽的缺点,因此即使完成三维图像的重建其显示也比较模糊,容易对医师的诊断造成干扰,造成漏诊和误诊情况的发生,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上对小儿气道异物诊断的需要[5]。我院对部分小儿气道异物的患儿分别进行进行X线和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诊断,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确诊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进行各种后处理重建技术出来比较发现,容积再现(VR)主要优点在于可重建支气管树,有利于主治医师多角度的对支气管树的形状及气管内异物所处的位置及气管通路情况有大致的了解[6]。但是对于那些小的异物则显示欠佳,因此虽然可以清楚、快捷、直观的显示异物,但是准确性有待提高。最小密度投影法(MinIP)其成像原理是应用三维立体图像中的最小CT值进行完成的,其主要显示支气管树的各种形态,特别是对气管、支气管狭窄的长度及形状、异物的形状、大小及部位等信息显示比较清楚,因此准确率比较高。仿真内窥镜(VE)是通过透视投影的方法完成对气管腔内表面立体各种图像的重构,和支气管镜观察的到的景象更加贴切。因此比较容易和清楚的指示气管内异物所在的部位及与周围各种器官、血管等的关系[7]。在进行仿真内窥镜检查时要注意调整阈值,阈值越高,其所能展现的各种有形成分数量越低,其造成的假阴性率则越高。仿真内窥镜虽然其检测率比较高而且显示比较准确,但由于有假阴性率的可能性,因此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仍然要借助于其他资料。多平面重组(MPR)其优点是在进行三维立体重组图像后可从各个角度观察异物即其可以根据医师的要求调整其所需要的观察角度,对气道内的异物显示比较清晰,有利于主治医师在制定治疗方案前及全方位的了解了异物和气道的基本情况,并且可以了解气道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8]。采取上面的多种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气道内异物的检查,虽然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只要能够把这些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那其对气管内异物的检查确诊率就会明显的提高。此次试验的结果有效的证明了这一结论。

临床上很多患儿的异物吸入病史并不明确,因此对临床的确诊会形成感染。对于异物吸入病史不明确及确诊困难的,临床医师可根据患儿气道腔内存在的不规则影像、类圆形空缺影以及支气管的局部阻塞症状来进行判断,支气管壁一般表面光滑,部分患儿可发现局部有增厚及阻塞位置下方的支气管呈现扩张状态,这些间接影像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病情的判断。同时医师也可根据密度和周围软组织的结构之间的差距来进行判断。临床上常见的吸入性非金属异物其密度和支气管的软组织的密度是基本接近的,因此在判定的时候更多的需要依据其形态,而且需要排除支气管占位性病变的影响。支气管的异物如果较小,尤其呈扁平状或小块紧贴于管壁的,这部分阻塞症状不典型,而且对肺脏的影响较小,这就需要医师根据患儿的具体病史和各种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判断,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应用于小儿气道内异物的检查,具有迅速、方便、安全、无痛苦的优点,可作为小儿气道内异物的第一选择,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真林,杨志刚,余健群,等.多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检查的放射剂量评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7(23):113.

[2] 周康荣.螺旋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2.

[3] Curtin JJ,Innes NJ,Harrison BD.Thin section spiral volumetric CTfor the assessmant of lobar and segmental brohchial stenosis[J].Clin Radol,1998,112(53):110.

[4] Higgins WI,Ramaswamy K,Swift RD,et al.Virtual brochoscopy for shree demensional pulmonary image assessment:State of the art and furture needs[J].Radiographias,1998,22(18):761.

[5] 钟福兴,周建荣,刘少强.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2001,30(9):464.

[6] 王学廷,丁炜.CT扫描诊断支气管异物6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4,9(1):34.

[7] 王学廷,丁炜.气管、支气管异物的CT诊断(附28例报告)[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3):210.

小儿久咳警惕气道异物 篇3

张重华

所谓气道异物,一般是指食物或其他物体误吸入喉咽、声门、气管、支气管等部位,引起呼吸通道不同程度的阻塞,出现呼吸困难,阵发性呛咳和反复的肺部感染等症状,严重的会立刻窒息致命。它是儿童常见的急症之一。幼儿由于牙齿尚未长好,咀嚼、吞咽功能不够健全,加上哭吵、受惊或跌跤时,如果口内有物,容易随着哭之前的深吸气,被吸入下呼吸道。异物不大的话,一阵剧烈的呛咳及憋气后,异物静止,症状可暂时缓解,大家也以为无事,孩子年幼又不会清楚地诉述病史。这种情况一般多发生在亲邻好友见孩子可爱,好心给东西吃,或发生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家长并不一定知情。异物在气道内活动或嵌顿,引起以咳嗽为主的呼吸系统症状,往往掩盖了异物本身的病情,给医生的诊断带来困难。下面,不妨给大家举两个典型的病例。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我们收治过一个一岁女孩,阵发性咳嗽、呼吸不好伴反复发烧已二月有余,来院前去过本市五家大医院的儿科诊治,分别被诊断为“气管炎”、“肺炎”、“哮喘”,其中在一家医院胸透有右侧“肺气肿”,但未引起重视,用了多种抗生素,病情时好时坏。我们细问病史后了解到,春节前夕家长的朋友曾给患儿吃过花生米,当时发生呛咳,拍背部后缓解,次日孩子即有发热、阵发性剧咳及呼吸困难,以后反复多次类似发作,严重时口唇发紫,检查患儿发现右肺呼吸音明显减轻,胸部透视显示右肺气肿及纵隔向左移位,确诊为右侧支气管异物伴肺炎。当天即做了气管镜检查,见右侧支气管开口处已长肉芽,深部有白色异物,钳出约为0.8×0.3×0.3厘米大小的花生米碎块,术后配合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发热、咳嗽等症状消失,五天后痊愈出院。

另一例发生在十年后:一个三岁半的男孩吃西瓜子时跌跤发生呛咳,后一直咳嗽不愈,伴有发烧,用抗生素后好转,但平均每月要发作一次“肺炎”,已持续一年半之久。半年多前在某医院肺科诊断为“右下肺萎缩”,仍给消炎治疗。一次,患儿的外祖父在电视上看到我院制作的预防气道异物的科教宣传片后受到启发,主动前来就诊。经过仔细检查及询问,拟诊为右支气管异物伴肺炎,即住院进行气管镜检查,见右侧支气管内有肉芽及黑色异物,取出一完整之黑色西瓜子,术后三天胸透正常,很快康复出院。

生动的事例,多少会给人以启发与教训。在我院的门诊和急诊中,气道异物的病孩三天两头会碰上,其中不少是从外地转来。我遇到过的未能及时得到诊治的这种病人,年龄从八个月到八岁;异物种类有花生米、西瓜子、蚕豆、麦穗、鱼骨片、别针等;从异物呛入气道到发现取出少则三天,长者竟达七年;有些患者在途中窒息,到医院时心跳、呼吸早已停止。因此,重要的是应该做到及早发现和预防气道异物的发生。根据我个人的感受,提供以下意见,对各位家长和不是耳鼻喉科专科的医生,特别是基层医院的全科医师也许会有参考价值。

对幼儿气道异物要有足够的认识和警惕性。在遇到孩子不明原因(尤其是进食时)突然发生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甚至口唇、面色发紫,立即要想到有本病的可能;除了偶尔侥幸异物随咳嗽气流咳出外,即使症状片刻后暂时完全消除,但以后又有阵发性发作,或出现反复的“气管炎”、“肺炎”时,应详细追问病史,及早去医院找专科医生,做深入细致的检查分析,尽可能证实有无气道异物的存在。当然,医生对久咳不愈、反复生“肺炎”的病孩,不能“头疼医头”、就事论事,而必需深究原因。有时透光性异物嵌顿在气管内或声门下,胸部听诊和透视可能无异常发现,但患儿若有明确的进食呛咳史,医生切勿轻易放过。

预防幼儿气道异物有两个要点:一是小孩吃东西千万要小心。不要给婴幼儿吃花生、蚕豆、瓜子等硬物;给吃鱼、肉、西瓜时,先要拣净骨头或瓜子;喂药片、丸药时,宜研细后开水调服,不要捏鼻强灌;在孩子进食时严禁逗笑或打骂;劝导儿童不要把小物件(如钮扣、别针等)含在口中玩;医生在给孩子做口腔、咽部检查时,如见其嘴巴里有东西,应和颜悦色地诱导他吐出后再作检查,别去威吓、惹哭他。二是要大力加强有关预防和发现气道异物知识的宣传。前面介绍的第二个病例就很好地显示了科普宣教的作用。当大众对儿童气道异物的认识普遍提高时,“异物”就既无空子可钻,也无藏身之地了。

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55例,均为201月~206月本院收治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男33例,女22例,年龄1~14岁,所有患儿均以反复咳嗽为主要表现,持续时间为3周~2年,无明显肺部阳性体征和X线胸片异常。

1.2 诊断措施:咳嗽综合征的诊断方式是多方面的,有了解询问病史、综合体检、辅助检查等等。在诊断过程中可采取相应的辅助检查,如:过敏原试验、PPD皮试、肺功能等等指标的检查,这样可消除症状病变问题,以得出导致慢性咳嗽的具体因素。

1.3 治疗措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常伴随着多种不同的症状,这就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过敏性鼻炎患者需防止致敏原的接触,使用抗组胺、抗白三烯等药物配合治疗,也可通过免疫调节剂及时处理,在局部范围采取鼻用糖皮质激素、血管收缩剂等。对于鼻炎性反应状的治疗也可以参照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生理盐水进行清理,保持鼻腔内部的清洁,若遇到病情严重的患者可采取手术方式治疗。

2 结果

2.1 病因分析:所有患儿均患有一种以上的鼻炎或鼻窦疾病。其中,以鼻窦炎17例(30.91%);慢性扁桃体炎11例(20.0%);慢性咽炎l0例(18.18%);鼻炎7例(12.73%);过敏性鼻炎4例(7.27%);鼻息肉例3例(5.45%);增殖体炎2例(3.64%),腺样体炎1例(1.82%)。其中有2例鼻息肉患儿同时患有鼻窦炎;有4例慢性扁桃体炎患儿同时患有慢性咽炎;2例增殖体炎息儿亦患有慢性咽炎。

2.2 临床特征:所有患儿均具有慢性咳嗽的特征,咳嗽均以清晨或体位改变时明显;伴有痰鸣、咽部异物感的有17例(30.91%);其中伴有头病及反复低热的患儿有13例(23.64%);伴有鼻塞、流涕的病例有12例(21.82%);有白色、黄白色分泌物附着或有分泌物自后鼻孔流入咽部者32例(58.18%),2例腺样体炎患儿及3例增殖体肥大患儿体查均见咽部淋巴滤泡增生及鼻咽部大量黄白色分泌物。17例鼻窦炎患儿有着显著的特征,在鼻窦克瓦拉位X线照片的观察下发现,7例使用鼻窦CT后得出了确切的诊断结果;全部17患儿均接受鼻窦分泌物细菌栽培,培养出致病菌共15例,未发生菌生长2例。致病菌的类别复杂,包括: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支原体、B组链球菌、厌氧菌等。

2.3 治疗效果:对所有患儿确诊后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观察时间为3~6个月。治疗2周症状有所减轻者26例(47.27%);治疗4周症状明显减轻者35例(63.64%);治疗8周症状基本消失45例(81.82%);治疗12周症状基本消失51例(92.73%);另外4例咳嗽明显减轻(7.27%)。

3 讨论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造成咳嗽的原因有:①分泌物过多时对上气道有刺激作用,使得人的神经比拨动而造成咳嗽;②患上上气道炎性反应后,在上皮内的咳嗽感觉神经纤维会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冲动沿迷走神经传人神经到达咳嗽中枢,并经过相应的调整后对相关的效应器刺激,由此而出现了咳嗽问题[1],且经过治疗后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本组55例引发慢性咳嗽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中,引发因素集中在了鼻窦炎、慢性咽炎、鼻炎、过敏性鼻炎、鼻息肉等方面,且少数患儿出现了鼾鸣、清咽等,患儿经过X线胸片后未出现阳性。这显示了造成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且病变位置主要是后鼻腔、鼻咽等相对隐蔽的地方,这使得疾病的漏诊率、误诊率不断上升[2]。

此次17例鼻窦炎患儿均由鼻窦克瓦拉位X线照片进行诊断,6例配合了鼻咽、鼻窦CT的辅助检查,在X线照片里观察到的鼻窦区黏膜增厚、透光度减低、窦腔内积液等均表明出现慢性炎性反应,为进一步诊断提供了真实依据。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后使得咳嗽症状显著控制,经鼻窦X线片复查后表明慢性炎性反应均被吸收。资料显示鼻窦冠状位CT扫描在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CT显示鼻黏膜增厚在6 cm以上,而窦腔内出现液气平面属于鼻窦炎的典型症状,可当成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诊断参考,对完善鼻窦炎、腺样体、增殖体炎的治疗有帮助。

总而言之,针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治疗必须要及时进行,深刻认识到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造成慢性咳嗽儿童主要因素,在对患儿的咳嗽特征、伴随症状进行观察了解后,可以做好针对性的治疗处理,以保证治疗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4 参考文献

[1] 盛锦云.鼻后滴注综合征[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12):705.

小儿气道论文 篇5

关键词:16层螺旋CT,体层摄影术,低剂量,气道,异物

小儿气道异物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如不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危害严重。多层螺旋CT技术因其快速和无创,在小儿气道异物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2,3],然而较高辐射剂量对小儿有很大的损害。本文收集我院2009-01—2010-05间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有气道异物的患儿48例进行常规剂量及低剂量扫描,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8例均为纤维支气管镜证实有气道异物的患儿,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11个月~9岁,平均3.6岁。有明确异物吸入史36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呛咳、气促、呕吐、呼吸困难,其中伴高热9例、嘴唇发绀15例。25例做了胸部透视检查,发现肺内异常及纵隔摆动17例,8例未能明确诊断。28例为低剂量(30 m As)扫描,20例为常规(100 m As)剂量扫描。

1.2 检查方法

使用西门子公司SOMATOM sensation 16层螺旋CT机;患儿呈仰卧位;扫描范围从下咽部至膈面行轴位容积扫描。对不合作的患儿扫描前给予10%水合氯醛(50~100 mg/kg)镇静,使其入睡。扫描参数:120 k V,准直0.75 mm,螺距0.75,旋转时间0.5 s,FOV 120~250 mm,重建层厚1 mm,重建间隔0.5 mm,重建函数B10f。低剂量采用30 m As,单次扫描的CT加权剂量指数(CTDIw)为2.1 m Gy,常规剂量采用100 m As,单次扫描的CT加权剂量指数(CTDIw)为6.99 m Gy。将原始数据传至wizard诊断工作站(软件版本VB10B),分别行多平面重建、最小密度投影、容积再现、仿真内镜成像。所有患儿在24 h内做支气管镜检查,并且明确异物的位置、性质、大小、质地。

1.3 评判标准与方法

将2种不同剂量扫描的图像资料打乱后,由2名放射科副主任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对异物的显示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以气管镜证实结果为标准,评价对小儿气道异物检出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结果

2种剂量扫描图像比较,均能对肺野、气道等结构显示清晰。低剂量扫描图像略微发灰,图像噪声稍大,均匀性下降。本组资料显示:28例低剂量扫描患儿中发现异物27例,诊断准确率为96.4%;20例常规剂量扫描患儿中发现异物20例,诊断准确率为100%。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典型病例图像见图1~6。

注:异物位于左主支气管注并伴有同侧肺气肿

注:气管内非金属异物

注:气管内金属异物

注:异物位于右主支气管注

注:异物位于左主支气管

注:异物阻塞右主支气管近端

3 讨论

气道异物好发于学龄前儿童,临床上对小儿气道异物通过病史和症状并结合透视大多可以确定诊断,但异物的定位、定量分析不精确,对于症状、病史不典型的患儿,常规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又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多层螺旋CT因其扫描速度更快、后处理功能更强大,已成为目前小儿胸部病变或气道异物首选的检查方法。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群体辐射剂量也明显增加[4]。辐射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与剂量正相关,低剂量扫描是减少直接照射剂量的最佳方法。

3.1 低剂量CT扫描对小儿胸部检查的必要性

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组织细胞更新的速度和比例远比成人快,因此对X线更敏感。与成人接受相同的X线剂量,小儿吸收CT剂量及放射损伤的危险较成人大,且患癌症的风险也远高于成人。王骏[5]认为:儿童对于放射线影响的灵敏度是中年人的10倍多,用成人的扫描参数做儿童CT扫描,剂量效应上升50%以上,这是因为成人中心剂量是表面剂量的50%,而儿童的中心剂量几乎就是全部表面剂量。因此,儿童的CT检查应在保证图像、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低剂量扫描参数。

3.2 低剂量CT扫描对小儿气道检查的可行性

早在1990年Naidich等[6]就提出胸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其原理是肺组织及气管含气量多,与周围组织具有良好的自然对比,并经临床上应用,低剂量最适用于肺部检查[7]。而小儿气道内同样富含气体,气道腔内与壁之间同样具有良好的自然对比,并且随着CT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如机架的短几何设计、探测器材料的更新及多排螺旋CT的出现,特别是16排螺旋CT的出现和普及,更提高了X线的利用率。此外,探测器多通道设计、飞焦点技术以及360°内插法等的应用,极大地提高CT机的整体效率,为低剂量CT检查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且儿童体积小、对X线吸收性低,会有更多X线到达探测器,用相同剂量的扫描参数,儿童的图像噪声比成人低。因此,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行儿童气道检查是完全可行的。

3.3 低剂量CT扫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图像质量与扫描参数的选择和匹配、重建方式、操作者的技巧及熟练程度等为主要影响因素。采取以下措施可以提高图像质量:(1)患者制动至关重要。本组48例,对不合作的患儿扫描前均予以水合氯醛灌肠,使之入睡而制动,为获得高质量图像奠定基础。(2)尽量减少扫描时间,减少呼吸运动的影响。采用准直器16×1.5扫描,使扫描时间缩短1/2。(3)调节适宜的窗宽、窗位,以显示不同密度的异物影。(4)选择适当的重建间隔。采用重建间距为层厚的50%,既能消除阶梯状伪影,又增加了图像的连续性和平滑性。(5)选用合适的重建卷积核。本研究使用西门子公司SOMATOM sensation 16层螺旋CT机,选用了最光滑的重建卷积核B10f,使气管壁与异物产生良好的对比度,CTVE图像平滑。

低剂量扫描主要有降低管电压[8]、增加螺距、降低管电流3种方法。前2种方法在减少辐射剂量同时对X线质量以及Z轴图像分辨率的影响较大;而降低管电流虽然增加了图像噪声,亦降低了图像的信噪比,但对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影响较小。这些影响可通过调节适宜的窗宽、窗位显示异物,弥补图像的清晰度。

3.4 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小儿气道异物诊断的可靠性

16层螺旋CT机的强大图像后处理功能为低剂量扫描以及精确地气道异物诊断提供了良好的诊断手段(见图1~6)。MPR技术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进行冠状、矢状及任意曲面的多平面重建图像,且图像层面深度和角度灵活可调,显示气管、支气管连贯性强,更利于异物的检出;Min IP对气管及支气管树的显示较好,可判断管腔狭窄的部位及形态;VR技术可以清楚地显示气道的充气征象,可以旋转任意角度观察气道的情况;CTVE能模拟气管镜检查,观察管腔内结构及异物的表面形态,并可判断异物对管腔的阻塞程度。本组28例低剂量扫描患儿中发现异物27例,诊断准确率为96.4%;20例常规剂量扫描患儿中发现异物20例,诊断准确率为100%。

总之,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小儿气道异物是一种低辐射剂量的扫描技术,图像完全能满足诊断的要求,对气道异物的诊断率可达到96.4%~100%,且降低X线管损耗,值得提倡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项松洁,倪丽艳,杨继红,等.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6):870-871.

[2]李绍东,李江山,程广军,等.多层螺旋CT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8):1 233-1 235.

[3]李京恩,陈方,周珉,等.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小儿气道异物的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2):165-167.

[4]郑钧正.我国放射防护新基本标准强化对医疗照射的控制[J].辐射防护,2004,24(2):47-91.

[5]王骏.CT辐射剂量所面临的挑战[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分册,2003,27(3):197-189.

[6]Naidich D P,Marshall C H,Gribbin C,et al.Low-does CT of theLungs:preliminary observations[J].Radiology,1990,175(2):729-731.

[7]陈明华,钱明山,杨少平,等.肺部检查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的对照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2):17-19.

上一篇:多项目投资下一篇:猪无名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