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十篇

2024-08-09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篇1

一、“一个人的恐怖主义”与法律信仰

在这些恶性犯罪事件中, 凶手都是单个的普通人, 案发前, 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认为他们性格和善, 能被推断的杀人动机都是“报复”, 手段都特别残忍, 影响都十分恶劣。舆论把这些凶案称为“一个人的恐怖主义”。

何谓法律信仰?“信仰”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 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所以, “法律信仰”坚信法律所具有的价值和功能能促成人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正义、自由、平等、秩序等的实现;坚信法律是人类走向真、善、美的桥梁;坚信法律能够 (至少部分地) 决定社会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坚信法律之于人有如生命般重要, 由此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二、“一个人的恐怖主义”与法律信仰的缺失

1、漠视法律的权威。

法律是公民行为的规范, 维护法律的权威, 需要每一位公民在内心建立起对法律的尊崇和强烈的守法意识。在“江苏泰兴杀童案”中, 徐玉元在江苏泰州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一审, 供认自己因赌博遭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又因冒用他人银行卡等被单位除名, 后从事直销亏本, 为发泄不满情绪, 产生行凶杀人的恶念。这说到底, 是把个人利益凌驾于法律之上, 把体现法律尊严和权威的判决书当成了个人义务的“白条”。

2、不信法律的功能。

法律有两个基本的功能——秩序与公正。法律给人们行动中的确定的模式, 让人们在社会中找到预期性, 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当现实中软弱的个体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时, 可以依靠法, 足以压倒一切的权威。”而现实中, 很多群众思想深处存在着法律虚无主义思想, 遇到矛盾和纠纷, 不相信法律, 不求助司法机关, 而是找亲属、找朋友甚至采取暴力解决。在“福建南平血案”中, 郑民生与社区医院领导产生矛盾冲突以致失业, “你们不让我活, 我也不让你们活”, 经济上的困境成为其报复社会的导火线;在“山东潍坊血案”中, 王永来耗尽毕生积蓄并举债修建的新房因系违建, 遭致政府拆迁, 情法冲突下引爆了犯罪动机。事实上, 对于这些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予以正当解决, 当事人的权益也可以得到有效保障的问题, 最终却是走上了报复社会的不归路。

三、重塑法律信仰的途径

“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将形同虚设。”美国比较法学家伯尔曼的这句名言指出, 不被人们信仰的法律, 只会被束之高阁成为僵硬的法律条文。当前是法治社会, 从根本上说, 对法律的信仰理应成为人们处理任何事件的源泉。

1、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强化法治观念, 为树立法律信仰创造条件。

法律信仰是一种境界, 它以法律认知为前提, 人们法律意识法治观念的强化是法律信仰得以树立的基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培养人们法律意识的主要手段, 也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一个特色。应该看到, 经过“四五”普法, 人们的法治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离我们建立法治社会的要求还很远, 因此, 我们应该把法制宣传教育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真正从内心树立起法律至上的信念, 为树立法律信仰创造条件。

2、增强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 重

视社会主体的自我意识, 这是培养法律信仰的前提条件。法律要赢得人民对它的尊重和信仰, 首先它要尊重人, 也就是要以保护人的基本权利为基础。社会公众的权利是一部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部没有权利内容的法律激发不了公众对它的渴望。应该说公众的权利意识和法律信仰是一种互相推动的关系, 权利意识的增强必然会导致社会公众对法律的认同及法律所含的价值的褒扬, 从而萌发了信仰的雏形;同样, 采取对法律信仰的认同和鼓励也会引发起社会公众对权利意识的重视。

3、保障充分的司法救济, 为树立法律信仰提供有效的保障。

法律秩序的形成和法律信仰观的最终确立, 皆仰赖于司法对法律的忠诚的守护。因此, 司法方面必须充分公正地实行救济, 从而让公众从心里相信法律是维护个人的自身权益和最有效和根本保障。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篇2

一、宗教信仰是客观存在社会现象中所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

如果说宗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那么宗教信仰便是在其之前形成的一种意识, 宗教作为一个有神论的集合体, 我们并不感到陌生, 它已在近代社会物质文明和世俗化的精神文明中逐渐发展。 (1) 当我们无法用正确的概念来解释自然中的某种现象, 这便产生了最初的原始宗教。“宗教是关于起于人间, 超自然力的一种社会意识, 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著名学者吕大吉深入分析宗教体系的基本要素及其结构的基础上对宗教的本质做出了明确的界定, 同时他认为宗教信仰是综合了社会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 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恩格斯表明:“一切宗教信仰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反映。” (2) 最初在我国的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多山脉多河流, 交通极为不发达, 人们生存和解决生存问题除了运用简单的生产工具和社会手段与自然环境的相协调之外, 对于不理解的自然因素还要依靠自己的巫术去解决, 通过原始宗教信仰仪式来获得战胜自然地信心和力量。宗教的形成和发展是先产生一定的信仰然后再发展出较为规范的教义, 神话和各种理论, 宗教的核心思想多出于宗教创造人或宗教领袖在实践生活中的灵性感悟, 用非科学的灵感形成模糊, 缺乏固定的表达形式, 这也是对客观存在的产物的一种表达。

二、宗教信仰是从感性认识逐渐发展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宗教信仰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但它并不是都是伪科学的信仰。我们可以把有些宗教信仰作为相对理性来理解, 当然实践对于理性的宗教信仰选择极为重要。宗教信仰存在物质性, 当基督教在南方少数民族地方开始传播时, 兴起了基督狂潮, 当时很多民众抛弃了原有的信仰而信仰上帝是有很多的功利因素。在当时美国天主教传教士罗维聪初到中国拉祜族地区为了能顺利传教, 使用了各种手段, 如教徒看病打针不收费, 入学念书不花钱, 星期天不生产, 过年时给群众吃肉, 喝酒。一时入教的民众很多, 但后来人们觉得入教7天就要做一次礼拜, 影响生产, 生病的同样生病, 死了也不见谁进天堂, 于是入教的民众开始逐渐减少。 (3) 宗教的信仰并不是盲目的, 它也是在实践生产中逐步认识到某种宗教信仰并不能为自己的需求带来什么利益, 信奉宗教并不只是精神寄托, 大多带有物质性和功利性的目的。宗教信仰也通过实践中的需要不断有更高的信仰, 在原始宗教中的图腾信仰, 达到了更为形象寄托的精神内涵, 北方的狼图腾表现了民族的英勇, 刚烈;南方的植物, 西域的圣山, 南方的水等等。图腾信仰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憧憬, 不管是哪种信仰, 大多数都是在生产劳动中为获得需求而产生出的一种带有功利性的表现, 宗教信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发展的、随着人们认识不断深入的、渐渐完善的社会行为。

三、宗教信仰在社会矛盾中不断发展变化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反映的社会基本结构的性质和面貌, 涉及社会的基本领域, 囊括社会结构的精神方面的其中因素的宗教信仰也在历史的进程中开始变化。宗教的选择不仅有民众利益的需要, 同时也有统治阶级统治意愿的需要。在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我们都知道, 伊斯兰教不是该地区从古至今一直信仰的宗教, 我们不难发现在新疆众多的民族中最开始信仰原始宗教, 苯教, 再至传入中国的佛教都在新疆这片广大的土地上盛行过, 在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千佛洞中以千姿百态, 神韵富饶的佛像最为耀眼, 佛教的壁画多为由此展开, 然而随着中东伊斯兰教的传入在新疆天山以南的阿图什建起“牛皮大”的中国第一座清真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中亚统治阶级萨曼王朝和喀喇汗王朝统治的需要迫使各民族信仰伊斯兰教, 国家的统治阶级需要借助思想来统治自己的子民, 宗教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媒介。当佛教在该地区开始瓦解时, 破坏各种寺庙, 佛像, 或是运用战争的手段来摧毁一种信仰。我们常听过的圣战, 运用宗教来发动的一种方式, 战争的发展社会矛盾的激化佛教的圣地逐渐被遗忘。在吐鲁番地区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中, 凿有洞窟83个, 现存57个其中有壁画40多个, 经历了唐、五代、宋、元, 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 这里一直是高昌地区的佛教中心, 公元13世纪末, 高昌王室东迁甘肃永昌, 伊斯兰教传入吐鲁番后, 佛教渐衰,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随之衰落。 (4) 在洞内可以明显地看见很多壁面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扣掉, 面目全非。同时民间有另一种说法, 当佛教在该地区渐渐衰落, 有孩子在洞中玩耍, 无意中看到佛像发着金光的眼睛时吓坏了孩子, 于是有人将佛像的眼睛用利器划破。这虽无可靠地依据考证真伪, 但从壁画的残缺来看, 当伊斯兰教在此盛行时, 佛教便不再成为当时民众的信仰, 不论人们是被迫接受还是主动接受, 宗教信仰都是在此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否则, 人们是不会让自己信仰的宗教遭到任意的破坏和践踏。当宗教的发展不再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时, 统治阶级会打压或是将其逐出自己的领土。当朝代更替统治者为达到自己的利益会用不同的思想来禁锢子民的信仰。魏晋时期佛教大肆盛行, 以致土地荒废, 无人耕种, 无人劳动, 一时间寺院大度扩张, 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经济发展较为混乱。寺院的发展必定会与封建国家社会经济产生冲突。北周武帝当政期间, 有僧侣100万, 寺院万余所, 严重影响政府兵源, 建德三年 (574年) 下诏禁断佛, 道二教, 把僧侣的寺院, 土地, 铜像资产全部没收, 以充军国之用, 近百万的僧尼和寺院所属的僧只户, 佛图户编入民籍。 (5) 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在影响人们思想下的宗教,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会导致代表或拥护不同的生产力, 生产关系, 政治法规制度的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宗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只有当宗教发展传播与社会发展产生冲突, 那么宗教的信仰也在不冲突之下安然平和的发展。

四、宗教信仰是适应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和继承的

宗教信仰是否正确我们并不能正确的评判, 宗教信仰是对于现实中某些思维的跳跃。当佛教在内地开始盛行的时候, 因为女子的地位在古代是相对低下的, 很多现实中的美好愿望并不能实现, 于是拜佛的女子占有很大的数量, 佛在传来的最初是男性, 但为了适应当时古代女子的需要而逐渐成为了男生女相的形象。在敦煌的莫高窟中, 我们看到的佛大都是男性, 慢慢的佛教在盛行的同时, 为了顺应社会中女子对佛的崇拜,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便成了女相, 这是适应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创新和发扬。在太宗皇帝李世民在位时期, 因避“世”字, 将观世音菩萨重称尊为观音菩萨, 这是统治阶级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表现的一种人权大于神权的一个典型。有些教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同时也会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消失了。在新疆自治区博物馆中有一个展区是关于新疆先民关于一种生殖崇拜, 这是源于当时自然环境的恶劣, 生育率极低,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 当生育率大于死亡率后, 这种崇拜现象就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消失。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 宗教信仰是发展和继承的。简单的来说对于伊斯兰教的逊尼派中的大部分穆斯林信徒, 不是说长辈们信教而子孙就不再信从, 而是世世代代都会信从穆斯林。国家有明文规定在少数民族信教的民众中, 无论是一般民众还是少数民众只要成为公职人员, 学生, 各事业单位的群众一律不得入教, 但是当不在公众场合, 他们同样会在周五去清真寺做祷告, 穆斯林封斋时期, 在太阳升起到太阳落山之间是不允许进食。但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的发展, 人们需要干活, 需要体力来种良田, 不许进食的观念开始有所转变, 不光明进食, 或在众人以及老者不见的情况下偷偷进食, 以获得体力的支持。

五、宗教信仰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原始宗教可以看成是人类文化的开始标志, 在伊斯兰的禁忌中有很多禁止的现象条纹与我们当今社会道德文化相铺相承。在禁忌中禁止赤身光腿走路, 穿一只鞋走路, 因为恶魔用另一只鞋走路;禁止过多穿戴, 属于浪费;禁止把婚姻当儿戏, 禁止随便结婚, 随便离婚;禁止用各种手段骗人, 禁止参入假货, 出售假货, 禁止远迎客商抢他人买卖;禁止与他人共谋使对方陷入圈套, 从中获利;禁止自杀, 以及怕穷, 受累杀死自己的孩子;禁止忤逆父母, 责斥他们;禁止“呸, 哼, 讨厌等非礼之语”等等的宗教教义。 (6) 从精神文化层面来看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其本身就是精神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与社会精神文化相互影响的一个过程, 渗透尤其直接和强烈, 这种相互影响主要是通过宗教与精神文化的其他样式即政治, 法律, 思想, 道德, 艺术, 哲学中相互包含, 交叉, 渗透, 动荡中表现出来。 (7) 宗教信仰对于精神层面的文化与影响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构成了一定民族的文化精神的基础, 氏族社会通过祭祀祖先的共同祖先之灵以福佑子孙的神性, 氏族成员的认同感, 由此逐渐形成一系列以维持血缘和价值体系, 最终形成了原始的社会体制, 行为规范, 道德准则。

社会文化是在不断的交流中得以传播和发展的。宗教信仰对象是超人间、超自然的某种神秘的或是神圣的东西, 宗教偶像, 神的象征物, 宗教圣物, 宗教神器, 宗教活动场所。 (8) 教堂中央的耶稣, 寺院中的各位佛祖罗汉。我曾经到过清真寺, 没有发现一个有形的神像, 有一个大本钟, 坐西向东, 这具体表明当信徒朝圣的时候是面向的是圣地麦加城的方向, 头顶的拱形建筑上面有各种花草图案。好友 (回族) 告诉我真主的传递者默罕默德是如何的赋有智慧, 真正的万物信仰是伊斯兰。由此可见一切来自物质的社会, 上天赐予你的所有东西都是万物灵长动植物给予你的, 并不是具体到一座佛, 一尊像, 这就验证了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 宗教信仰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进步。

关于宗教的信仰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说就是要客观的批评, 不得否认宗教的发展也是符合社会规律的发展, 而产生的社会现象无论是哪种信仰只要是进步的、积极的, 作为个人都该重新思考, 这种信仰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没有信仰是可怕的。尼克松曾在一本书上说过这么一句话:“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所信仰的传统文化时, 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注释

11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8:79.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34.

33云南省编委会.对拉祜族社会历史调查 (一) [R].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82:103-104.

44金宜久.宗教在当代社会的蜕变[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170.

55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从[M].北京:中华书局, 2006:95.

66金宜久.中国伊斯兰探秘[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9:145.

77孙雄.圣俗之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1) :137.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篇3

摘要: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深刻的批判过宗教,但是这并不代表马克思对于宗教是全盘否定的。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也不乏对于宗教积极作用的描述。不可否认,宗教具有迷惑性、麻醉性,在阶级社会中它更多的是作为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而存在的,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一面。它对于现实社会也有批判的一面,对于被统治阶级有精神抚慰的作用,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有着道德教化、维护稳定的作用。

关键词:鸦片;阶级统治

一般说起宗教,中国人的脑子里都会浮现出一句话: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或者宗教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是列宁的话,但并不是他的原创,而是他对马克思思想的再创造。马克思的原话是这样的:“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在这里,马克思用形象化的语言显示宗教具有“苦难中的人民的精神安慰”的重要社会功能,在马克思的原意中,对宗教的这一功能并无褒贬之意,况且比喻性的描述也不能作本质判断。在西方,鸦片原来是一种药物,是一种镇痛剂,对病痛没有什么实际治疗作用.宗教也是这样,对社会的物质发展没有什么推动作用,只能在人的精神上产生一些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仅仅也就限于类似于医学上的麻醉作用.。而在中国则不同,鸦片对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含义,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起源于中英鸦片战争,中国人提起鸦片都视之为洪水猛兽,是最恶毒的毒品,所以中国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的。

马克思提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一观点,其深刻性在于,它使人们对宗教的负面影响有了十分清醒的认识,犹如重击。其实,这一观点最初并不是由马克思提出的,在马克思之前,费尔巴哈、海涅、布鲁诺-鲍威尔和一些教会中的人都使用过“鸦片”或类似词句比喻过宗教。但是,马克思继承与发展了这一思想,其贡献是不可低估的。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说道:“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主要是针对当宗教与反动的社会政治力量结合在一起时,会成为被这种政治力量用来对人民大众进行欺骗的手段来说的,因此,它着重从政治角度强调了宗教的欺骗性。

关于宗教本质,马克思认为:“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则进一步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反映。在这个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在马克思眼里,宗教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产物,是一种自发朴素的世界观,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也谈不上必然反动与愚昧,更不必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己力量。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都形成现实基础,而每一历史时期的法律、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观点都构成上层建筑。”即是说,宗教是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之一。我们有必要完整领会马克思的原意,特别是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不应以宗教为敌,而应以宗教为镜,找到自己致力于改造的对象。

但列宁在解释这句话时,创造性地加上了“麻醉”两字,即改为人们所熟知的“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把原来“人民对宗教的需要”变成“统治阶级利用宗教麻醉人民。”主语换了,意思也就全变了。更为不幸的是,列宁把“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句话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全部世界观的基石”。由此引申出来的又一结论便是:“马克思主义始终认为现代所有的宗教和教会、各种各样的宗教团体,都是资产阶级反动派用来捍卫剥削制度、麻醉工人阶级的机构,我们应当同宗教做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起码的原则”从此,“宗教是资产阶级(统治阶级)麻醉人民的鸦片”这句话,成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标准理解,也成为我们制定宗教政策的基本依据。宗教被视为“毒品”,被视为旧社会的残余,被视为与先进阶级、先进政党、先进制度格格不入的异物,被视为与马克思主义对立的意识形态。

列宁对于把宗教仪式或准宗教用语用到社会主义运动中来的企图进行过尖锐的嘲笑。一次有人问他,一个社会主义者说社会主义是他的宗教这是否适当。他答复道:“如果一个普通工人说这句话,那么它只意味着那个工人正在抛弃宗教而赞成社会主义。但是如果一个社会主义领袖或一个知识分子声称社会主义是他的宗教,那他就是正在抛弃社会主义而赞成宗教。”我想,这也就是共产党员不能信教的原因吧。

但是列宁后来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十月革命时,俄国东正教曾与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强烈抵制革命,所以列宁当时对宗教的描述,具有鲜明激昂的时代特征。而革命成功后,列宁的观点又有了新的内容,他提出“不在自己的党纲中宣布我们是无神论者”“不禁止基督教徒和信奉上帝的人加入我们的党”。他甚至举例说:“如果有一个祭司愿意到我们这里来共同进行政治工作,真心诚意地完成党的工作,不反对党纲,那我们就可以吸收他们加入社会民主党……现代宗教的根源就是对资本的捉摸不定的恐惧,……无论什么启蒙书籍都不能使这些群众不信仰宗教。”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篇4

宗教信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渊远流长,有着特定的价值和功能。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也有特定的价值和功能。那么,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有什么关系呢?二者之间有没有共同点与不同点呢?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该问题的讨论。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关系: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同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思想,他们作为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的。他认为物质是第一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即存在决定思维。这种观念引导我们公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我们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事情从实际出发,客观踏实的走好每一步。

而关于宗教信仰这一问题,它是一种客观唯心的表现。举一个常见例子,西方社会人们都信奉耶稣,信奉上帝,从这一层面来说,宗教信仰是以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即思维决定存在。它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力量,能够引人向善,改善人们的行为等。从我的观点来说,我是不反对一个人有宗教信仰的。西方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把物理学研究到登峰造极地步后,晚年开始研究神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牛顿认为以现有的理论无法解释一些现象,就连他自己提出的理论都无法完美的解释世界和宇宙,所以,由此可见唯心主义可以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可见,宗教信仰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在特定的时期也是有着自己的特殊作用的。

因此,我认为,宗教信仰和马克思主义在一些方面来说,可以是互补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都不能从绝对的层面来说谁对谁错,即使我们信奉唯物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唯心主义为我们带来的巨大作用。所以,二者是相互补充的。无论是宗教信仰也好,马克思主义也好,都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的学习与认知。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的异同:

相同:

1、二者都作为一种世界观,知道我们正确的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2、二者都在精神上能够为人指引方向,引人奋进。

3、二者都是统治者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重要方式。

4、在二者的影响下,都曾引导社会发生过重大变革。如十月革命,文艺复兴。

5、随着社会的进步,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向前迈进着,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与实践。

不同:

1、宗教信仰主要以唯心主义为主,马克思主义以唯物主义为主。

2、宗教信仰是无神论,马克思主义是有神论。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篇5

关键词:信仰,理性,行为,会计职业精神

一、引言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1964-1920)1920年正式出版的最负盛名的代表作。韦伯主要考察了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的基督教新教的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范畴,而且还是一个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范畴。韦伯认为弥漫于近代欧洲的一种叫做“经济合理性”的精神气质和社会心理就是“资本主义精神(the Spirit of Capitalism)”的核心,而这种经济理性是通过利用健全的会计制度和精心盘算,把资本投入生产和流通过程,从而获取预期的利润加上勤勉、节俭来实现的。促使其以精确的事前和事后的计算来克制感官欲求、勤勉的工作又不追求享受的动力源来自于基督新教的“天职”(callling,vocation)观念。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人是为了让人管理这个世界;“天职观念”认为,“上帝应许的唯一生存方式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世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只有努力工作积累财富的人才能成为“选民”得到救赎。世俗的职业成了“天职”,清教徒们为了荣耀上帝就要兢兢业业去工作,世俗经济行为的成功不是为了创造可供于享受和挥霍的财富,而是为了证实上帝对自己的恩宠。清教徒的传统观念是“只要检查每个人的银行账户,就知道谁是上帝最眷顾的子民。”财富和理性道德的积累需要簿记进行精确地记录和计算。韦伯通过“对上帝的信仰——理性——职业——会计”的逻辑关系来证明了这样的观点,新教伦理导致资本主义理性,会计成为资本主义理性的实现方式。韦伯实际上是以会计的职业特性或者职业精神代表或象征了资本主义精神(理性)。在韦伯那里,几乎所有新教徒而不仅是资本家和会计人员具有这种精于计算、理性、勤俭、不断积累财富的精神气质。这在英国作家笛福(1660-1731)1719年写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中也可以窥见端倪,整部小说几乎就是“典型的账簿语言”(李丹、贾庆军,2005)。事实上,笛福的小说中不断出现各种金钱数目的账目,小到一便士、几先令,大到成千上万的英镑(高玮,2005)。马克思对鲁滨逊这个冒险家的算计理性看得非常透彻,他说“我们这位从破船上抢救出表、账簿、墨水和笔的鲁滨逊,马上就作为一个道地的英国人开始记起账来。”鲁滨逊也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依靠《圣经》、记账和乐此不疲的工作按照自己的算计在荒岛上创造出了属于他的世界。真正直接体现一个职业会计人员资本主义精神和会计职业精神的还是1994年出品的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斯蒂芬·金《不同的季节》(Different Seasons)中收录的《丽塔﹒海华丝及肖申克监狱的救赎》。作品描述的是精通财会税收知识并喜欢地质和石雕技艺的银行家安迪·杜佛伦因妻子遇害被冤入狱,入狱后他很快面对现实,并反思自己,宽恕了妻子。影片分为明暗两条线:明的一方面,他在冒着生命危险争取到为狱警队长海利进行税务筹划的机会,从而使自己和狱友获得了片刻自由的时光;他通过利用自己的税收财务知识不断为预警提供税务筹划为自己争取到了比较宽松的囚禁环境;后来还借机会冒着严刑拷打和关禁闭的危险播放了意大利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片段《今夜无人人眠》,让自己和狱友们在精神上得到了善与美的救赎;他坚持12年每周给缅因州议会写信争取经费资助,扩建了监狱图书馆,购买了新书,并为狱友提供辅导使他们的心灵享受到了知识的滋养并拿到了高中文凭;后来为典狱长诺顿代理记账、转移账户洗钱、提出投资理财咨询,从而得到独处一室的待遇。暗的方面,他借口雕刻石子弄到了一把鹤嘴锄,他用这把鹤嘴锤做工具,用能够遮盖墙壁洞口的丽塔·海华丝或者拉蔻儿·薇芝的海报和能藏下鹤嘴锤的《圣经》做掩护,利用晚上的时间持久不懈地挖掘囚室的墙壁,利用放风的机会抖掉沾在裤腿、藏在暗兜里的挖掘废土,19年时间挖通了狱友瑞德认为需要600年才能挖通的墙壁。当他发现汤米遇害、明白自己不可能被平反的时候,果敢决定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钻出墙洞,爬下窄窄的夹层,借着雷声的掩护精确地用石头凿开污水管道,再爬出500码长的、臭气熏天的粪水管道来到小溪边,一直走到太平洋,重返自由世界。成功越狱后,他以帮典狱长洗钱时虚构的身份提走了诺顿账上的37万美元,按照自己的公义要求到墨西哥海边开起了小旅馆,还曝光了肖申克监狱里的腐败与残暴,使典狱长诺顿和狱警队长海利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与《鲁宾逊漂流记》一样,在这部影片里,出现最多的还是《圣经》、记账理财以及艰苦执着而乐此不疲的工作,这些与韦伯描述的资本主义精神非常相似。除此之外,影片还宣扬了主人公的爱、宽容、希望、心灵的自由、平等以及公义等。由此,与其说银行家安迪靠上帝得救赎,倒不如说是靠着公义(尽管公义也是《圣经》所倡导的)和希望以及职业理性精神得到救赎。在笔者看来,这部影片更多地反映了一种会计职业精神的光辉。

二、信仰、理性、会计、职业精神及其相互关系

(一)信仰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的理性和职业观就是来自于清教徒对上帝的信仰。“韦伯认为理性是上帝赐予的,是人生来固有的。‘理性行为’是社会行为的手段与目的之间合乎逻辑的联系。”按照加尔文教派,理性是上帝赐予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工作,管理这个世界,荣耀上帝。“上帝给我们理性,为的是帮助我们在世上工作,也是为了上帝的荣耀。所以即使那最锐敏最有修养的智力和最清晰的理论,也不过是一种达到超理性的目的的工具和为行动而作的准备。”加尔文教派还明确地把信仰、理性与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理性是用来管束感官的,“重视赎罪和得救的来生,同时它又希望靠一种理性的管束制度来控制肉体和感官生活。”“它产生了不停歇的劳动,对感官生活不断地加以管束,但这努力却全不是以勤劳所产生的为最后目的。这一伦理的,唯一的,主要的,有控制力的目的是在乎荣耀上帝,建立圣洁社会,并达到那在拣选中被认为目的的拯救。加尔文主义的其它一切形式上的特点,都是以这个观点为依归的。”同属于新教的灵修派认为“基督,内心之光,理性,绝对的自然律,这一切全是一件事”。理性来自于会计核算,劳动需要会计核算:“只要资本主义的获利活动是按照理性来追求的,相应的行为就总要根据资本核算来调节。”“要以货币形式进行资本核算,无论是用现代的簿记方式,还是用其它不管多么原始和粗野的方式。总之,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考虑收支问题:在一项事业开始时,要有起始收支;在作出任何决定之前,要有一番计算,以弄清是否有利可图;在该企业结束时,要有最后的收支估价,以确定获得了多少利润。”“只要这种交易是理性的,交易的合伙人每采取一步行动都要进行核算。”所以,理性、职业、会计都可以归结为基督新教的信仰。这一点在《鲁滨逊漂流记》中几乎可以得到全面验证,鲁滨逊就是“一手拿《圣经》,一手拿账簿”的典型。他随时都在阅读《圣经》,并在日常的劳作和生活中感受上帝的恩典以及自己对上帝的忠诚。但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圣经》几乎沦为道具,实际上是作为鹤嘴锤的藏身之所。虽然典狱长诺顿极力鼓吹让囚犯读《圣经》,但电影一次也没有出现过主人公或其他角色读《圣经》的镜头,经常引用《圣经》语录的典狱长却是无恶不作。另一方面,《圣经》所宣扬的爱和公义却不断得到表现,比如主人公安迪入狱后很快就宽恕了自己的妻子的偷情行为并不断自责,所以很快面对了身陷囹圄的现实,他爱这个世界,甚至爱这个监狱,他从没有把肖申克监狱当做禁闭身心的场所,他在放风的时候也像是在“自家客厅”旁若无人地散步。不仅如此,他还把希望不断地传递给狱友们,他冒着生命危险为狱友们争取到片刻的自由,十二年如一日地申请扩大图书馆的资金和书籍,为狱友们争取读书的机会,无私地为小偷汤米辅导帮助他获得高中文凭,最后还把瑞德救赎出来,他不断地把希望、自由和知识的光辉带给每个人,最终他越狱成功,诺顿自杀。他每次爱的行动也都为自己争取到了有利的条件,从而使自己保持着希望;他因为自己冷落妻子而自觉接受惩罚,但他只接受应该接受的惩罚,不接受不该自己承担的惩罚,冒死捍卫生命的尊严。他认为自己帮助诺顿洗黑钱、作假帐有罪而自愿坐够19年牢狱,最后因为无法洗清自己才毅然越狱。越狱成功后,他也仅从诺顿贪污的收入中拿回属于他自己应得补偿的那37万美元。不仅如此,他的诚实和信守诺言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安迪的救赎其实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救赎,暗合了《圣经》的要义,如同《圣经》所说:“因公义得蒙救赎”,但这种爱、公平正义、诚信的信条岂止《圣经》所独有,也决非基督教所唯一提倡的,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观,儒教思想、佛教思想和传统伦理道德观以及共产主义思想都有类似的伦理观念。所以,与其说是《圣经》对安迪进行了救赎,不如说是安迪对这些价值观的信念和坚守使之得到了救赎,如果说信仰也是对这些普世价值观的信仰。

(二)理性

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上)》和《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中把社会行为的决定因素分为四种类型:目的理性(或工具理性)、价值理性、感情因素和传统因素。其中前两者属于理性行为,后两者属于非理性行为。他认为,“支配目的合理性行动的理性是工具理性,支配价值合理性行动的理性是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主要指选择有效的手段去达到既定目标,它是可以精确计算和预先计算的。韦伯根据是否引入计算和逻辑分析又提出了一对范畴“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一种形式上的合理应该称之为它在技术上可能的计算和由它真正应用的计算程度”,“形式理性就是指理性选择中的意识活动形式应当是计算的,计算有几个最基本的特点:“量化、符号化、逻辑推论和效益预测。”实质理性则注重理性选择的目标和结果的实现程度,它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形式理性具有事实的性质,是一种客观理性;实质理性具有价值性质,是一种主观理性。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更倾向于把形式理性当做一种资本主义特有的精神气质。从个人心理角度,无论《鲁宾逊漂流记》还是《肖申克的救赎》首先提到的都是价值理性,鲁滨逊和安迪都面临极其严酷的环境,但是他们首先是对终极价值的坚守。尽管鲁滨逊也欺骗奴役土著人“星期五”,但是当他认识到其所具有的人性光辉后,也会痛苦自责,之后与他并肩战斗,尤其是在面临自身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鲁滨逊也不忍心伤害他。在他得到里斯本船长的慷慨资助时感动得留下了眼泪,但仍然没有忘记合理地写下一张收据,并在其去世后仍然连本加息一并偿还给其子孙后代。在《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安迪·杜弗伦入狱后,无论面临多么艰苦的环境,他都一直相信人的平等、自由和生命的高贵,一直坚持仁爱、宽容、自责、公义、生命的尊严和信义,并依靠这些保持着内心的希望和自由。在这种信念下,他的自我救赎行动才有可能非常坚毅地走下去并最终成功。由此看来,他们的工具理性甚至形式理性得以保持的前提是价值理性,在这两部影片中,价值理性都被宣扬为来自于《圣经》教义,但是在《肖申克的救赎》中,这种色彩已经比较淡薄。所以说,价值理性可能来自于信仰也可能来自于对终极和普世价值的信念,而这又是工具理性乃至形式理性得以展开的前提。归根结底,形式理性之成为理性的或者“合理性”的,是由于人类对终极存在或者“客观”的信仰,在一切未知并且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下,鲁滨逊的理性生存和安迪的自救行为都是在此前提下才充满信心地展开的,但真正得到救赎还是通过理性计算和扎实细致地劳动才得以实现。

(三)会计

按照韦伯的说法,形式理性表现为精打细算,是一种计算理性和逻辑理性,会计是形式理性最重要的方法: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他把会计或者簿记当做实现理性的唯一手段。在早期加尔文新教中的禁欲主义和天主教牧师生活的理性化形式都有对伦理行为的系统化,这种系统化的形式就是“宗教记账簿”,账簿甚至成了道德记录的簿子。资本主义产生后,新教就把会计当做克制感性、发扬理性、积累财富以荣耀上帝的手段。韦伯把会计定义为资本会计制度,是对资本投资事前的计算决策和事后的计算考核,如前文所述,“在作出任何决定之前,要有一番计算,以弄清是否有利可图;在该企业结束时,要有最后的收支估价,以确定获得了多少利润。”(见前文)这非常符合我国“会计管理活动论”的观点。实际上,在韦伯文本中,会计就是(形式)理性,(形式)理性就是会计,他们指的都是合理而精确的计算决策、精细的控制、精确的分析判断,这种通过计算进行的“决策———控制”观就是理性行为观,任何行为都应如此。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二章)》中,韦伯认为无论劳动者还是资本者都应该对自己的要素付出与所得进行精确地计算。在《鲁宾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并非会计职业人员,但是他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去,就要在他的帐本上记载“他所有的各种实用物品,生产这些物品所必需的各种活动,最后还记载着他制造这种产品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在《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最终认识到,安迪“是个讲求方法的怪胎”,他为了自救,不仅设法看到监狱的规划蓝图,精确地弄清了墙壁结构和外面的环境,利用自己的理财和会计知识为自己搞到了单独的囚室,还利用自己的地质知识准确地找到合适的工具,算计出了自己单独囚禁的时间,把如何遮掩挖掘的声音以及用裤脚和暗兜抖落废渣、如何用《圣经》隐蔽鹤嘴锤、用海报遮盖挖出的洞口都计算控制地非常精确;爬出墙外砸污水管井盖的声音与雷鸣声音的和谐一致也处理的严丝合缝,还有一些不能确定的事项比如他怎么知道那个管道尽头或中间就一定没有堵塞、管道各处宽窄度一定都能够容纳他的身体等只能由他的“上帝”来解释了;最后他还利用自己的会计知识合法地为自己弄到了一大笔钱,并且还通过替换账簿使监狱里的贪污犯和杀人犯得到应有的惩罚。结合其精湛的财务理财知识和对账目的精通,不能不说安迪把会计的理性职业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

(四)职业行为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直接把“职业”称为神的召唤(calling),定义为“上帝安排的任务”,并认为这是基督新教独有的观念。在这里,职业就意味着充满喜乐地敬奉,意味着专注地劳作,目的是达到积累财富荣耀上帝的目标。毫无疑问,鲁滨逊就是靠着日复一日地劳动才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空间并返回了英国。安迪也主要是靠着那种坚毅地挖掘才为自己打开了通向自由世界之门。在这些情节之中,那种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给人以极大的震撼,似乎那种劳作的确有着极大的“荣耀”,安迪雕刻棋子、纽扣、为了扩大图书馆不断坚持写信、辅导小偷汤米读书、为了狱警理财避税、为诺顿记账、擦鞋等活动的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和创造精神等等都似乎闪烁着“神性”的光芒。在现实中,德国、瑞士制造业的精益求精也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信仰、理性、会计、职业精神等都是鲁滨逊和安迪成功的共同要素。但那种对上帝的信仰用在安迪身上其实更像一种植根于内心的价值观或者价值信念。本文并不打算总结他们的成功秘诀,而是要据此进一步探讨会计职业精神。

三、会计职业精神的信仰、理性和行为的层次观点

(一)现代会计精神

职业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通过职业或在职业上体现出来的精神或精神气质,会计职业精神是会计职业或者整个会计职业界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整体精神气质,这种宏观意义上的精神气质要通过单个的会计人员所生成和表征,它可能内化成为会计者个人的人格以至于在非职业场合下也能表现出来。依据“会计管理活动论”的观点结合马克斯·韦伯的说法,会计是一种理性的经济管理活动,会计职业精神也表现为基于信仰或者信念的理性的实践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其理性气质应该是最典型的精神气质,理性气质又与信仰密不可分并通过职业行为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前文对三文献所做的分析既可以看做是对资本主义精神或者清教徒、资本主义社会公民个人如安迪、鲁滨逊所具有的精神气质的分析说明,也可以用来作为对会计职业精神进行分析的框架。这在“会计管理活动论”的角度来看是完全可以说得通的。在“会计管理活动论”看来,会计职能与决策职能、执行职能彼此分工协作,共同达成一项经济活动,实现预定经济目标。会计、决策、执行可以三权分立,也可以两两合一,还可以三者合一。事实上,鲁滨逊、安迪就是一身兼三任,尤其是鲁滨逊既是会计,又是决策者和执行者,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所谓“资本主义”(此处及下文使用该名词不是狭义意识形态意义上的概念,而是指一种开拓、勤俭、创新的运动)的精神当然也蕴含了“资本主义”会计的精神——或者说就是现代会计的精神。更何况,即使所谓“会计——决策——执行”三权分立的情况(如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与决策和执行也是密不可分的,会计必须提供决策信息,管理会计是一种决策参谋,会计人员参与生产经营决策;会计信息对执行层的偏差反馈应该进一步具体化为经济活动信息或者可以执行的信息,基层会计人员应该参与经济活动分析活动。所以,由于会计信息的渗透性,会计职能与决策职能和执行职能也紧密相连或者互相渗透,会计职能对决策职能和执行职能的渗透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可以说综合“会计——决策——执行”职能所具有的资本主义精神其实更集中地或者说更一般化地表现为现代会计的精神。

(二)现代会计精神的体现

作为会计职业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精神层面的信仰气质,二是理智层面的理性气质,三是操作层面的行为气质,这类似于心理学上对“灵性”、“理性”和“感性”的划分。本文的划分主要得益于对以上文献的分析。

第一,精神层面的信仰(Belief)气质。人们愿意约束自己的行为归根结底是由于某种内在的信仰或信念——相信这种约束能够使人达到理想的彼岸或目标,即使会计人员的理性约束是针对他人(如企业会计),这种理性方法的长期使用也需要极大的信念支持,因为归根结底会计人员与被约束者的利益是一致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会计职业者当然也应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信仰是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极度地相信和尊崇,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人生指南,所以,是一种纯粹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同样作为精神现象或精神活动,会计职业精神与此密切相关。信仰的内容可以是宗教、科学、个人、制度、商品、财富等,按照《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具有信仰自由。作为一个具备相当教育程度和担当相当社会责任的会计职业人员,应该奠定较高的人生境界,树立较高的人生追求,不应该沉溺于物欲、名利、权势、色欲等感官诉求,坚定对真理和人的自由、平等、幸福等价值观的追求和信念,应该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立足于人的本质的现实性而不是超验性追寻人生的最高价值,立足于人生存的现实而不是天国寻求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立足于社会发展的现实思考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把真理与信仰统一起来。“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Chatfield,1977),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性的。所以,会计职业者独特的精神信仰主要指对具体经济活动本质、规律的信念,会计人员应该坚信并遵从客观、存在、本质和规律这些基本范畴,坚信通过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是可以认识客观存在的;坚信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理想世界是可以实现的。没有对世界和生命的大爱和信心以及广阔的胸怀,很难真正产生胜任枯燥的理性工作的优秀会计人员,当然这种信仰在人的职业生涯中起多大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只有这种广阔的视野和坚定的信念才能看透人类发展趋势,会计职业也才能成为一个在推动经济和社会繁荣发展方面担当重大社会责任的职业;也只有信仰对理性和实践的渗透以及对客观存在或者经济活动规律的不懈追索才能真正焕发出会计职业的本有的光彩。

第二,思维层面的理性气质。按照韦伯社会学的分类,会计属于工具理性中的形式理性。会计职业是经济理性精神的集中表现,是“理性经济人”心理特征形成的源泉,从而也是所谓“资本主义精神”的源泉和实现方式。会计人员必须具有理性气质,不能凭主观想象和主观意志处理会计职业中的若干问题,尊重并严格服从会计信息处理理论、程序和方法,按照会计法规办事,养成自觉遵守律法(Law and Rule)的意识;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的事实和规律,客观公正(Objective and Fair),诚实守信(Honesty and Integrity),不掺杂任何脱离职业要求的主观(Subjective)意见。但是,会计人员首先是社会的一份子,会计职业首先是一种社会职业、一种管理实践活动,所以,会计人员、会计职业理应把价值理性放在首位,并对实质理性施以应有的关注,全面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包括向内部外部全面披露各种有利无利的信息,挖掘企业和产业发展中的各种潜在资源,积极参与决策。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会计人员应该主动承担企业社会繁荣发展的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这种理性气质与淡泊宁静、弘毅远大的信仰气质密切联系。对人类生存和世界发展终极意义的关怀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树立责任感和公正意识,对客观规律的坚信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树立遵纪守法、客观诚信的理性气质。

第三,操作层面的行为气质。抛开基督新教信仰,职业的确是人们服务社会、奉献人类、激发和感悟生命潜力的“天职”,是人的生存方式;同时,人们在职业中精细、专注的工作会使人进一步发现工作对象的运动规律、在工作关系中发现人本身固有的善和劳动过程与结果的美,坚定对生命和宇宙的信仰、信心和信念,在工作中坚持诚信。所以,会计人员应该专注地投身于自己的职业,树立奉献精神。具体说,会计操作层面的行为气质应该包括五个方面,即敬业(Respect)、胜任(Competence)、专注(Devotion)、谨慎(Carefulness)、创新(Innovation)。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在操作实践中展现出来的职业精神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会计人员应该敬奉、尊重自己的职业,无论从内心还是言行上不贬低会计职业,无论多么琐细的账目都应该认真对待;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精湛的会计理论、实践知识和技能,具有对会计职业及其相关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洞察,融会贯通;不断保持、提高自己的能力;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勤勉尽责,精神专注,全面、及时、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应该谨慎、认真、细致,账目清晰明了;会计人员还应该善于发现新问题发现新理论采取新方法设计新流程适应新环境。

实践证明,如果没有真挚、坚定的信仰和信念,人们很容易陷入贪欲、浮躁和虚伪,无法真正具备会计职业要求的责任心、客观、诚信、公正、律法精神等理性气质,同样也无法具备会计职业所要求的敬业、胜任、专注、谨慎、创新等行为气质。盯着名誉,职业之路注定不会走远;盯着权力,职业大门必将你排除在外。崇高才能扎实,扎实也才能崇高;信仰和理想就在地上,并通过职业实现。只有坚定的信念、清晰的理性、扎实的工作才能使会计职业者达到理想的人生Á和职业境界,为会计理论和实践、为企业和社会的繁荣发展、为人类的福祉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最后,会计职业精神可以归纳如(图1)。正如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里所言,精神是一个比较“玄乎”的概念。会计职业精神仅靠所谓严密科学的方法很难把握,需要运用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理论和方法才能真正研究透彻,但是运用这些方法又不够清晰精确。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逻辑推理方法,运用马科斯·韦伯社会学理论对经典电影形象进行分析,并建立逻辑模型,尝试揭开会计职业精神谜团。依然挂一漏万,捉襟见肘,显然这需要更丰富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加以论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马克斯·韦伯著,彭强、黄晓京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英〕笛福:《鲁宾逊漂流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美〕斯蒂芬·金著,傅月庵译:《肖申克的救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5]马贵侠:《理性与理性化进程》,《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2期。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篇6

1.1 教育内容不丰富

这主要体现在现在的课程设置与已有的教学内容上。首先,大部分高校没有开设有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课程,即使有的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也只是选修课程,只是起到普及宗教知识的作用,对党的宗教政策、宗教的本质等都缺乏深入的了解。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并没有承担起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一是因为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涉及的非常少,更不要说单独设立章节内容,二是因为教师本身对这部分知识把握不好,即使有关问题在个别章节出现,也被教师一带而过或省略不讲。这就导致了大学生不能正确地掌握党的政策、正确认识当前的宗教问题。

1.2 教育方法不多样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方式方法的单一落后,致使教育的实效性不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方式大都是以灌输式为主,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而学生只能成为课堂教学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的个体因素被忽视,因此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致使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失去了兴趣,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目的难以达到,不利于大学生正确宗教观的培养。

1.3 教育者的素质相对不高

教育者先受教育,这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前提。这就要求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者不仅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还要具有丰富的宗教知识及对党的宗教政策的正确理解,这对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至关重要。而在高校中,一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者本身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了解得不多,对党的宗教政策也知之甚少,可以说宗教知识还不够丰富,因此,面对现实的宗教问题,就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历史地、辩证地分析。这样,就会影响对大学生信仰的正确引导,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

2 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几点对策

2.1 更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观念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然而,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一些教育者只看到了宗教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的一面,而忽视了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等特点,把信教者与不信教之间的信仰上的差异当成是政治上的对立;还有的人认为宗教问题敏感,不敢触碰它,因此不敢面对或不能正视大学生中的宗教信仰问题。这都不利于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为此,应从高校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做起,摆脱对宗教的某些不正确认识,客观准确地评价大学生中的宗教信仰问题,既不惊慌,也不逃避,既要教育,也要依法监管。这是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首要前提。

2.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自觉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确立。为此,高校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武装大学生,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教育大学生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标准和价值追求,使之自觉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2.3 丰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内容,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第一,在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第二,在条件不是很具备的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选修课及与宗教相关的通识类课程,对学生加强宗教文化知识教育。第三,利用党课、团课、学生社团等进行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尤其是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第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作用,建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主干课的课堂教学中,单设专门一讲,介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内容及党的宗教政策,在形势政策教育课上,要结合重大的国内外时事,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看待宗教问题,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2.4 改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方法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效果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方法呆板单一,不以学生为中心,不考虑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接受度,一味地灌输,结果使教育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所以,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要将理论教育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要将理论教育与心理咨询、职业咨询等咨询教育相结合,走进学生心里,了解学生所思所想,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要将理论教育与个别谈心相结合,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2.5 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者的素质

思想教育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动人。只有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真信、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真懂,才能起到教育大学生的作用。这就要求必须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真懂”、“真信”,要立场坚定地坚持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并在教学与日常行为中,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世界观教育。

2.6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教育的软环境

在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中,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学校应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演讲活动、支农活动、郭明义志愿者团队活动、创业实践活动、各类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等,以满足他们的兴趣需要,使他们的情感有所依托,消除他们寻求宗教帮助的动机和需要,使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无神论思想和科学世界观的理解。当然,学校要对学生社团加强管理,从活动的政治方向上把关,保证活动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7 依法管理宗教活动,强化高校宗教预警机制建设

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离不开法律的规范与机制的保障。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他们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是,由于种种原因,高校还有一小部分宗教信仰者。因此,高校必须要审慎处理好保护公民个人宗教信仰自由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之间的关系,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又要依法对大学生宗教活动进行管理和引导,建立预警机制。既要依法保护信教大学生正常的宗教活动,又要对宗教活动依法管理,配合社会相关部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预警方案,严防西方敌对势力、邪教组织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参考文献

[1]论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篇7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在整合了社交媒体、关系应用、大数据等基础上,搭建一个开放、互动、参与、融合的公共新型服务平台。“互联网+”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手段融入。“互联网+”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从而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就是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重塑融合。敢于跨界了,创新的基础就更坚实;敢于融合协同了,群体智能才会在“互联网+”上实现。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一切革命精神的源泉,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路线决定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需要。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程阶段,各种主义、各种政治力量粉墨登场角逐较力,虽然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信仰危机所导致的精神懈怠、信仰缺失、社会焦虑、戾气横生、片面追求物质刺激、崇尚功利主义等现象,却不能不引人深思,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重大危机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在不断地克服危机和正本清源中得到增强的。“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坚持和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了重大影响,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互联网+”条件下如何克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重塑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信仰成为时代赋予我们新的历史课题。

二、“互联网+媒体”,提高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实效性

传统的三大媒体报刊、广播、书籍时效性差、传播信息滞后、沟通不便,没有信息的即时反馈和互动,降低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互联网+媒体”形成的网络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单向输出的功能,作为一种有互动性的传播方式,不再是单向的传播和灌输,同时也是一个意见表达的平台。网上的各式各样的论坛、留言板、微信微博等成为人们自由发表言论的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充分地自由选择信息并及时地参与信息反馈,形成多项的互动交流和讨论,架起了一座党和群众交流沟通的桥梁,引导人们由被动式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思想在交流碰撞反思中实现传播和价值观的内化,无形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指导地位,有助于使“高高在上”的意识形态、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深入到大众的生活实际中,做到“接地气”。

网络新媒体上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统计资料、重大事件等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人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如此丰富的信息量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承载、无法想象的。网络新媒体还为理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网上理论阵地,一个思想交流交锋的场所,一个连接一切、跨界融合、协同创新、集体攻关的平台,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交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验和方法。

三、“互联网+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力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案,“你听我说”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信息严重不对称,这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教条化、简单化、功利化,已经越来越引发青年人的抵触。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学校、教师由你选,几百万学生,这就是“互联网+教育”———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互联网+教育”的结果,使学生们随时随地、自然而然地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

“互联网+教育”模式是将电视、电脑、手机、录音、录像、远距离传输、超文本链接等手段融合在一起,使得文字、数据、图像、动画、语言、音乐等信息流呈现出多元化、辐射广和立体形象的扩展趋势,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尽可能最大化地激发人们情绪上的“兴奋点”和“敏感度”,来充分地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染力。例如,网上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育,以丰富多彩、轻松活泼的形式形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最大限度地激活受众的认知模式,使枯燥乏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寓教于乐。还可以利用虚拟网络技术,设计一些游戏,以问答闯关晋级的形式,在网上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透彻地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

“互联网+教育”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热情,拓展了学生的认知度与参与度,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学习新渠道、新方式,提高了学习方式的自觉性、主动性、灵活性。教师在互联网上教学,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将会使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互联网+教育”并不会完全地取代或代替传统教育,而是会让传统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互联网+虚拟社会治理”,应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新挑战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一个信息宝库,另一方面也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垃圾场,既有宣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价值观,也有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相背离的价值观念。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自由性,使得信息的生产和传播门槛较低,信息的真实度难以保证。多样的价值思潮相互激荡使人们思想观念具有浅薄性、边缘性、动摇性,造成人们价值选择的多元化,极大地削弱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辨别能力,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传播过程中可能面临信息失真和信息干扰等一系列新挑战,冲击和淡化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

“互联网+虚拟社会治理”就能行之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虚拟社会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中既是重要内容又是治理工具。当前,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网络空间“虚拟社会”的迅速发展成为当前最有影响力的平台,对虚拟社会的治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重视网络新媒体在意识形态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改进网络舆论工作、创新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提升公众对价值观的自我判断理性意识,摒弃过去那种与时代发展不符的政治话语和空洞说教,构建新的认知体系、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占领互联网这块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同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网站的宣传与推广,推进马克思主义网上理论新阵地建设,提高这些网站的更新速度、内容质量、互动性功能。

其次,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健全虚拟社会治理机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重点“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以摆脱“网络乱象”的困扰,更好地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服务。各级立法机关应该根据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发展情况,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普法机制;大力普及网络法制意识,并对于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个人合法权益造成恶劣影响的网络违法事件依法追究,对于传播不良信息和谣言的网站和媒体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

再次,加强互联网技术监管和监察制度,建立主流价值观的安全预警机制。要搭建有利于信息沟通的技术平台,利用必要的技术手段和网络新媒体的超强自我纠错能力,对网络谣言进行跟踪、监督,对有害信息和政治谣言进行屏蔽、追查,增强自我防御能力。同时要加强对网络执法人员的培训,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对于网络犯罪加大监察力度。

摘要:“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坚持和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了重大影响,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互联网+”条件下如何克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重塑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信仰成为时代赋予我们新的历史课题。

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立 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建立

由于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当今的中国受到各种文化意识的冲击,多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中国社会中的主流意识有不断淡化的趋势,从而引发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产生。在之前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一直被视为我国的精神信仰,受到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中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然而,中国社会中特别是中国人民大众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人们的意识中不断淡去,甚至被人们嘲弄。这种现象如果不尽快有效的解决,势必影响到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不断挖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特质

要在我国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必要不断挖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特质,让人们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的精髓。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主动自觉的接受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在挖掘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科学特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著作为主,其他思想家的著作为辅。过去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著作上,研究领域相对狭窄。除了以上思想家,还有卢卡奇、柯尔施、赖希、马尔库塞、弗罗姆、萨特、梅洛庞蒂等人的著作都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2)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立必须要坚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只有充分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吸收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才能够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促进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觉性。当前,我国已经意识到了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在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中,要将马克思信仰教育融入和渗透到精神文明的建设当中。因此,要在我国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来抓,使我国人民大众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指导下建立高度的精神文明。信仰作为人类精神的灵魂,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集科学性、崇高性、全面性、现实性和理想性于一体的信仰。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信仰起着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科学引导的重大作用,只有沿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道,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才不会偏离正轨,才能将具体的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并且越来越好。其次,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健全的思想理论体系,它来源于现实,并为人类社会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导向作用,同时它又高于现实,预见人类未来社会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能够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及时调整发展中的弊端和偏向,防范于未然。在马克思主义的领导下,我国社会的改革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中华民族正在光明的大道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崛起。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性。此外,要将真理力量和情感渗透紧密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设中,要正确处理真理和情感的关系。人类是有感情,如果仅仅是枯燥乏味、毫无感情的真理说教,即使真理再正确和科学,也会激起人们的逆反和排斥心理,不愿意去接受和学习。因此,要在我国社会中建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达到理性和感性的平衡。

三、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深入人心

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中国当前社会现状为背景,它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目标为方向,以中国13亿人口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初级阶段国情充分结合的产物,是扎根于中国现实社会的务实的理想,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也是全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凸显出中国人民振兴中国、对国富民强中国的殷切期盼。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共同富裕是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共同富裕要求中国人民不仅要重视个人利益,还要顾全大局,全面关注集体和国家利益,实现各方利益的双赢,从而带动全中国人民都不断富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人民能够深深感触到国家理想的伟大号召力和感应力,体会到全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的巨大动力和支撑作用。在这其中,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人们提供辨别是非标准,指导人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避免重蹈覆辙,避免过于激进的思想观念和措施,避免误入歧途,抛弃共产主义信仰。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信仰帮助中国社会和人们找到正确的文化和精神方向。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导下,中国才能够设定科学合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中国人民才能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信仰教会人民透过现象看本质,教会人们明辨真理和谬论。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指南针,才能够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危琦,虞新胜.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立[J].求实,2013,12:46-50.

[2]吴芸.论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D].山西大学,2013.

[3]王一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特质和理性化重建[D].陕西师范大学,2013.

共产主义信仰困境与突破4.30 篇9

一、信仰的意义

(一)信仰的普遍意义

康德说:‚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他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道德律即是信仰。信仰是精神力量,人生规范,也是人生意义的来源。具有思想意识,是人摆脱动物性,成为人的必要条件。具有信仰,则是人脱离迷茫、混沌、行尸走肉状态,成为有精神指引、有价值观点、有道德规范的社会人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只有拥有了信仰,善或道德行为才变成人生需要和自觉行动。

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信仰,是它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信仰,必然没有核心价值观,必然导致人心涣散茫然,这个社会的文化就是有缺陷的。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必须有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前总理温家宝也说,我们需要脚踏实地,也需要仰望星空。

(二)共产主义信仰的意义 信仰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宗教信仰,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宗教信仰。二是道德信仰,中华民族传统信仰中,也有佛教、道教的宗教信仰,但真正起支配作用的,是儒家的道德信仰。三是政治信仰。众所周知,共产党员不允许信仰宗教,党员中不允许有教徒。共产主义信仰是一种政治信仰。

坚定的信仰,对于党来说,生死攸关。因为,它事关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生命力,也是党的执政资格所在。

信仰是政党的凝聚力所在。当年共产国际的代表鲍罗廷和廖仲凯对话,说国民党已死,只剩下国民党人,而没有国民党。一个政治集团,不是为信仰而来,而是为利益而来的时候就非常可怕。当利益大于代价的时候,呼啸而至;当某一天代价大于利益的时候,需要你为此担当的时候,就会作鸟兽散。换言之,倘若一个政治集团,没有政治信仰,只靠利益来吸引的话,这个政治集团,早晚会崩溃。

信仰是政党的战斗力所在。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确立的‚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党指挥枪‛,实际也就是党的信仰指挥枪。党为每一位战士都树立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对比。国民党军队,北伐的时候,有三民主义的信仰的指导,还有共产党员在其中,可以说所向披靡,像丁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这种这么惨烈的战斗都拿下来了。为什么,因为有信仰,北伐军相信他们的斗争是正义的,牺牲是有价值的。但是当国民党军队蜕变为四大家族的家丁后,信仰没有了,战斗力也没有了。济南战役中,国民党守军十几万,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守将王耀武感叹:就是一群猪让共军来抓,也不至于消失的那么快。什么原因?没有信仰。中国人民解放军自诞生以来,虽有失败的战役,但无胜利的对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中印战争,一次次打出声威,靠什么?就是这支军队的强大信仰,强大的自我牺牲精神。我军的牺牲精神,全世界的军队无出其右。这一点就是我们的对手也为之震撼,美军就讲,参加过二战,对德作战,对日作战,进攻过太平洋上的瓜岛和冲绳,对德军和日军的牺牲精神已经为之震撼,但与中国军人仍无法比拟。志愿军面对装备精良的美军,第一波倒下,第二波,继续前进,还有第三波,第四波,每个战士战斗到最后的姿态就像殉道者似的,这不简单是因为命令和纪律,而是信仰,战士们深入骨髓的相信,战争是正义的,牺牲是有价值的。

信仰是政党的生命力所在。一个政治集团失去了信仰,表面再强大,其实已经丧失了生命力。当一个党失去了为之奋斗的正确目标,一切便失去了思想和道德依托,人们对自己正在从事的事业失去了起码的信心,这是一个党精神衰败的前兆。有2000万党员的苏共,一夜之间垮台。苏共多名强硬派高层领导发动了一场政变,试图挽回局面,但只是少数人的顽抗,2000万党员的心中,已经没有这个党,已经不认同这个党的价值理念,不愿意再为这个党流一滴血,甚至是一滴汗。反观我们党,从数十名党员发展到八千万党员,依然保持有效的生命力,为什么?就是因为始终不变的共产主义信仰。

共产主义信仰还是党的执政资格所在。建国后,我们党从革命的党,转变为执政的党,不可避免的面临执政资格的问题。‚打江山、坐江山‛属于封建时代的思维。现代社会对执政资格有着不同的标准。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其他党为参政党,所以敢于坚持这种制度,就是因为我们党拥有无上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并且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如果放弃或淡化了共产主义信仰,共产党就进了西方政党的价值系统圈套:政党没有谁比谁高尚,都是利益的代表。既然都是利益代表,那么共产党就没有理由占据统治地位,而应与其他政党竞争,让老百姓选择。所以,敢于把自己臵于唯一执政党的地位,就必需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仰,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二、共产主义信仰困境 从国际来看,苏东社会的**和剧变,苏东共产党失去了执政地位。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上空的红色旗臶也不在飘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目前,明确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也就中国、越南、古巴和朝鲜了。从世界范围来说,共产主义信仰面临危机。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挺了过来,坚持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今年,总书记在访问欧洲时,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就讲到:‚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现在世界范围内,任何国家都不会小觑中国的力量。

在这种形势下,说我们党、我们国内也存在共产主义信仰困境,可能很多同志不相信。然而《周易》有言:‚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一个政党,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居安思危的信念,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对生死存亡的警惕。尤其在顺境的时候、危机只有苗头性显现,我们也不能不保持明察秋毫、洞悉时态的眼光。我们来看看当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一些现象。

第一,对共产主义信念缺乏热情。在一些人看来,共产主义只不过是一个设想和招牌,是空想和乌托邦,永远实现不了。谈起共产主义没有敬意、没有热情,甚至羞提共产主义。第二,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下降。有些党员干部一切向钱看,有奶便是娘,不讲信用,不讲利他;不讲集体,只讲个人;不讲道义,不讲职责,只讲利益,只讲好处。

第三,政治意识淡漠,精神状态麻木。有些人不关心党和国家,不关心世界情势和社会主义运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毫无兴趣,对党的基本路线、指导思想毫无所知。

第四,言必称西方。在日趋多元化的文化观念面前,一些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改变。言必称西方,从价值观到制度实践,西方的都对,我们的怎么看都不顺眼,有这样思想的人,包括党员,大有人在。

第五,腐败之风漫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确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腐败问题的蔓延。腐败并不仅仅表现为对国家财产的侵蚀,更重要的是扭曲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恶化党员干部的良心。可以说腐败现象不改变,小则毒化社会风气,大则毁掉一代官员,异化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发展下去,党将不党,国亦不国。我国干部队伍的腐败程度到什么程度呢,从中央所用的两个词我们可见一斑:壮士断腕,刮骨疗毒。这么重的言辞,说明中央已经认识到,国内官员的腐败程度可以说已经到了用断腕、刮骨这种非常重的手段才能治理的程度了。第六,‚四风‛问题突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形式主义,主要是知行不

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官僚主义,主要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享乐主义,主要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奢靡之风,主要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

第七,热衷封建迷信。唯物主义观念退化,封建迷信返潮,怪力乱神出笼。现在,党员干部中迷信之风大行其道。有些地方修庙立佛成风,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建办公楼都要求神拜佛看风水。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决策时,不是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看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而是求大仙算上一卦。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的封建迷信活动甚至与滥用职权、腐败堕落联系在一起,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将家里老人坟墓迁往成都都江堰,聘请风水先生做道场等花费千万,上千万的花费,一部分用的公款,一部分由商人出资。升官修祖坟,拜鬼问前程,不问苍生问鬼神,这还是共产党的干部吗?

第八,入党动机利益化。在战争年代入党,面对的是坐牢、受刑、牺牲的危险,那是一种纯粹、坚定的信仰。如今党成了执政党,入党就会获得一定的利益。因而一些人入党,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利用党员这一称号,达到为个人谋取功名、私利的目的。

以上这些问题,是共产主义信仰缺失的典型表现。应该引起足够警惕。如果任由这些问题继续发展,后果不堪设想。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对这些问题见怪不怪,甚至觉得理所当然,‚久入鲍肆而不闻其臭‛。这就更加不是潜在的‚危机‛,而是现实的‚危险‛了。

三、共产主义信仰困境的根源

总书记在今年兰考调研讲话讲到他在福建宁德当市委书记时,深入乡镇调研,有一个下党乡,路都没有,乡党委书记拿着柴刀在前面砍杂草开路。到了那以后,看到乡党委办公室设在一个改造过的牛圈里。就是这么一个地方,竟然好几座教堂,是什么人建的呢?18世纪西方传教士。习总书记感慨: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的,但那种传教的使命感,跟我们共产党就有一比啊。今天我们来看,对待共产主义像传教士对待教义一样的共产党员队伍,今天为什么会面临信仰缺失的困境呢?

如果说,改革开放后社会环境的变化、灯红酒绿的浸染、利欲物欲色欲的诱惑,是造成某些党员干部堕落的外部因素,那么,丧失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就是其内在根源。党员干部队伍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都是在信仰、信念这个‚总开关‛上出了问题。因此,困境的出现,既有客观环境因素,也有主观认识原因。

第一个原因,支撑精神信仰的环境在变化。革命时期,党员信仰坚定性的保障线有三条:第一,入党即即意味着可能的牺牲,除了对共产主义怀着坚定的信仰,愿意为共产主义而奉献、而牺牲的人,其他人想要入党,都得掂量掂量。第二,为了保障党的队伍的纯洁性,保障党组织的安全,入党需要有介绍人,党组织还要对申请者进行严格的审查,把不合格的人过滤掉了。第三,在艰苦的斗争中,信仰不坚定的不是遭到组织的淘汰,就是自行掉队。整个的革命环境,确保能够加入党组织,并在党组织中成长起来的,都是真正的共产主义信仰者。在革命的环境中,党的奋斗目标也容不下党员私利的存在。谁为人民谋利益,谁就能赢得人民的支持,就拥有致胜的力量,这是生死攸关的问题。但是党执政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之后,环境和条件转变了。我们党没有独立人民之外的利益,但是党的成员有利益。革命时期的客观条件决定,党员要将权利直接换取利益,几乎不可能,因为没有利益可换。而且,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要求得到严格执行。当前,党员干部手中掌握着权力,这种权利瞬间可以变成利益。权力可能主动寻租,也可能被动巴结,但是归于一点,就是权利与利益产生了关系。这个关系问题解决不好,党员干部的精神系统、价值系统就出问题,导致信仰上的动摇。

第二个原因,理论创新未能解决新问题。信仰是高度依赖理论的。理论问题不解决,信仰问题就解决不了。理论不强,信仰就不坚定。理论不能与时俱进,信仰就会不断出现新问题。包括宗教信仰也是这样的。历史上,基督教也曾遭遇信仰危机的,什么危机?就是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果引发的对上帝的质疑,这是颠覆性的危机。按基督教义,上帝是全知、全善、全能的。如果由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果来推理,上帝就出了问题。如果上帝是全知的,那么他应该知道亚当夏娃要偷吃智慧果。现在人家偷吃了,说明上帝不是全知的。如果上帝说我知道,那上帝就不是全善的,因为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果以后人类有了原罪,那就是上帝不作为,是恶的行为。如果上帝说我知道,但阻止不了,那上帝就不是全能的。这一推理,上帝就完了。后来,神学大师奥古斯丁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他指出,是上帝把选择的权力交给了人类,人类滥用了这种权力,偷吃了智慧果,被罚出伊甸园。那要怎么办,人类要忏悔,要修行,争取重回伊甸园。这理论上的创新,达到了双重功效,一方面解除了教徒的困惑,另一方面,让教徒继续虔诚地追随上帝。后世宗教改革也好,理论发展也好,就是解决新的疑惑出了以后,怎么能够有说服力的问题。基督教为什么有那么强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大批的顶尖的哲学家、神学家来研究问题,现在西方很多大学都有神学院,有一批人在研究神学问题,保证教徒任何的疑惑能够解释。这也就使得信徒们,包括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如牛顿,依然保持宗教信仰,甚至要从上帝那里寻找世界的源动力。所以理论很重要,真理的认识是无限的运动,没有绝对的真理,但是解释真理有相对的绝对性。相对的绝对性,就是你解释到位了,它就能够自圆其说,它就有征服力。而这个问题我们的理论界恐怕没有完全解决好。

从信仰理论上,马克思解决的是革命这半程的理论,他没有解决执政状态下的精神信仰构建问题。因为马克思也没有执政实践,没有执政实践就不会碰到执政实践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比如说马克思的资本论解决什么?最重要的成果是剩余价值,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劳动价值,这就揭示了阶级关系阶级矛盾,剥削被剥削的问题,因而引导人民群众起来革命。这是在产业工人占主体的时候,即工业革命初期是可以的。今天用剩余价值理论,解释不了社会的现实。现在工厂里很多是机械作业,甚至是机器人,你不能说老板榨取机器人的剩余价值,然后号召机器人来造反吧。还有股份化,很多企业将股份分给员工,职工既是员工,也是老板,谁在剥削谁呢。这就是变化,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永远不过时的,但不同阶段要有相应的新理论,只能由我们自己来寻求突破。但目前体制内的理论学家存在着观念和思维的僵化,缺乏旗臶性的思想家、理论家,理论创新突破的能力弱,这也是一个危机。

第三个原因,党员队伍自身认识问题。对理论和现实的双重误解造成信仰和信念缺失与动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首先在实践上进行突破,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主张社会主义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共存,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搞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这一系列实践从本质上说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上的重大突破,是社会主义获得新的发展活力的战略举措。我们力主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极‚左‛僵化不是马克思主义,离开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不是马克思主义,不从实际出发、脱离人民群众、脱离现实生活不是马克思主义。然而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始终未得到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回答。所以,给许多人造成了这样的一种误解:中国的改革开放无非就是改道和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非就是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搞资本主义,所谓市场经济无非就是金钱至上,全国上下一起捞钱,所谓股份制和合作制无非就是在社会主义旗号下合伙搞资本主义,一块走资本主义道路。实践上和认识上的偏差造成了双重误解,理论上误解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实践上歪曲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结果正确的信念丢失了,共产主义信仰没有了,党内党外、上上下下一齐向钱看,唯独不看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等这个改革开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向。既然看不见马克思主义,就谈不上马克思主义信仰了。

第四个原因,我们党缺乏健全的党员退出机制。健康、健全的退出机制,是保障党员队伍纯洁性、坚定性的必要举措。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政党。解决目前党员队伍规模过大的问题,健全党员退出机制,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目前,中国共产党员退出原则上只有一个自然机制,即党员个人寿命结束也就是党员退出。虽然《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了‚退党自由‛,但这里的退党自由相当于一个惩罚性的退出机制,也就是对革命意志衰退的劝其退党、对犯了严重错误或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开除党籍。事实上,劝其退党的现象很少发生,开除党籍的人数很有限,党员退出机制主要是生命机制在发挥作用。由于退出机制的不完善,致使部分不合格党员仍留在共产党内,使得党内始终有不健康的因素存在。这些不合格党员的行为很可能与党的要求存在巨大差异,甚至背离党的要求,影响党的形象。不合格党员的广泛存在还影响到了党员队伍对党的认识和评价问题,引起更大范围的信仰动摇。也就是一颗老鼠屎会搞坏一锅汤。

四、怎样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总书记对这个问题有清醒的认识,他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信仰信念,目的除了要保持党的先进性之外,很重要的还是着眼目前的矛盾和问题。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因此,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一)加强共产主义理论创新。共产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对共产主义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要通过漫长艰辛的探索和实践。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持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性,就需要通过理论创新,不断解决党员思想上的矛盾和疑惑,使党员找到新的精神依托和指导。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有着强大的理论创造力的党。我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姓资姓社‛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现在,党也要运用好理论创新的武器,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当代化,消除党员的矛盾和疑惑,为广大党员树立精神旗臶,保障党员思想的与时俱进,保障党员信仰的坚定性。

(二)壮大党的文化软实力。现在中央号召努力建设国家的‚软实力‛,其实也要建设党的‚软实力‛。因为‚软实力‛并不‚软‛,而是具备着普遍凝聚力、强烈感召力、无可臵疑的说服力的文化价值体系。只有文化软实力强大了,党的信仰信念在纷繁复杂的诱惑、考验、打击面前才能保持其‚硬度‛。优秀的,生动活泼的党文化,也是保持党的吸引力、凝聚力之所在,也是党的形象之所在。

(三)加强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伦理建设。中国的政治主体最主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政治制度设计实质上就是对二者权力义务的规范,其中更突出的是对执政党及其成员行使权力的边界、履行责任的程度进行规定。一党执政,制度设计不能有效限制集团内成员的利益,就等于造就既得利益集团,同时弱化集团内成员追求高尚的动力。所以,政治制度是否先进,关键看设计是否符合公民社会的政治运行规律,保证动态平衡。而能不能设计出科学的权力运行模式,又决定于是否确立新政治伦理。政党的政治活动需要建立与大众道德和社会公德有区别的特有道德,也就是政治伦理。政治伦理和道德有相同的特点,都属于柔性约束,依靠的是人内心深处的道德法则,但伦理规则一旦被公众所接受,就会化作评价标准,就能够由柔性化为一定程度的刚性。当前一些基本理念必须进入党的政治伦理。包括:公权民授,公民有授予权,也有剥夺权;宪法和法律是权利运行的底线,执政党要尊重宪法,依法行政;不透明必然导致腐化,执政党必须自觉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等等。建立了运行良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伦理,即便某些党员干部出现了信仰偏差,也能够约束其不滥用权利。

(四)实现执政理念的突破。很长时间里,我们认为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物质财富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这样的观念和想法在特定阶段是正确的,但吃饭问题得到解决后仍然坚持这样的观念,就很落伍,且导致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是通过满足人的无限财富欲望达成社会平衡。从执政的角度讲,封建王朝‚存天理,灭人欲‛,以缩小欲望来实现满足同样不足取,但过度调动和激发人们的财富欲望更是最危险的。再伟大的政党,再强有力的政府都不可能满足人的无度欲望。尤其是,中国有了数十年的飞速发展,但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在经济没有真正实现转型前,我们不敢言经济继续保持同样的速度,以往我们存在很大的失误,致使矛盾和问题大量积累和拖延,某种意义上以往是靠透支发展潜力而获得社会稳定。在人民群众的欲望或期望值被过度激发的情况下,如果经济成长停滞或下降,将消耗由反腐和转变作风形成的良好局面,甚至因怨气而瓦解党的执政基础。所以,转变执政理念,在保持经济发展适当增长率的同时,更要注重提升社会精神文化水平,用精神上的富足来平衡物质欲望。

(五)及时深入地整顿党风。整党整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列主义党建学说的灵活运用与发展。其目的是通过整党整风进一步提高并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改进党的作风,纯洁党的组织,为党的中心工作提供新的动力。历史上,我们党曾经历数次党的整风运动,包括具有伟大意义的延安整风。新一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在改善党风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个成效主要是源于两个方面的努力,一个是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另一个是转变工作作风,提出和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连发15道禁令约束公权人员行为。这也可以视作新一轮的整风,足以相信,只要中央继续抓下去,全党认真执行好,整风成效会出现倍增。

(六)建立完善党员退出机制。人是会变的,包括人的信仰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是主动的,有的是被动的,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既然承认变是人的主旋律,则就应有应对变之策略。邓小平指出:‚一个人数少但有战斗力的党比一个人数多,但缺乏战斗力的党要强得多‛。不合格党员,首先是思想上不合格,思想上不合格行为上就会潜移默化,政党的旗臶就会变色。如果放弃了共产党的信仰,放弃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追求,放弃了成为共产党员的资格条件,就要让这部分人退出共产党组织。在今年召开的中纪委二次会议上,总书记也提出要清除不合格党员。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党员退出机制,有利于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及影响力、号召力。

(七)党员队伍的自我修养。要巩固和发扬共产主义信仰,党员队伍的主体责任必不可少。作为一名党员,无论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个人的成长进步,都应该自觉加强自我修养建设。党员要主动用党的核心价值观解决精神归宿问题,用精神平衡物欲。少一点吃喝玩乐,多一点人生思考,感悟幸福在哪里,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价值是什么,我和社会什么关系,奉献和获得的关系,这些问题解决,那么我们就跨到更高境界,我们的精神世界会越来越丰满,我们的信仰会变得越来越坚定。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篇10

一、中国梦视域下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一)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

信仰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就好比阳光对植物的重要性, 它能够为你的成长指明方向。大学生正处于青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个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敏锐、聪慧、勇敢,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现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年轻群体,但也是极易受到消极、腐败的思想侵蚀的群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既有科学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系,又带有崇高的人文主义情怀。它强调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又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全人类的解放,共产主义理想紧密结合。这与中国梦话语体系中的个人梦的论述不谋而合,习主席在“中国梦”的论述中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之队的成员,中国梦既是作为整体的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梦想,也是一个个中国人的梦想。”[1]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为年轻人指明了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大有裨益。

(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

当前社会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维方式不断向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思维活跃。如何能够凝聚大学生思想共识,使大学生群体自由健康的发展呢?那就必须坚持思维方式的多元化与意识形态的一元化的统一。就是说大学生既要解放思想,发挥思维方式多元化所带来的创新意识,又要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共产党领导,主张意识形态一元化。所以,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青少年产生精神上的凝聚力,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情感认同。一个具有共同理想信念的年轻群体所产生的合力效应,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2]坚持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三)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已经引导中国人民完成了第一大历史任务,就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现在马克思主义需要领导人民完成第二大历史任务,就是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也就是伟大的中国梦。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生力军,从上一辈人的手中接过接力棒,带领中国向第二个历史任务发起冲锋,大学生就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否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天方夜谭。

总而言之,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内在统一的,中国梦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结合新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社会的特定表达,两者是一脉相承的。中国梦俗易懂,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二、现阶段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自身存在的问题

从大学生群体的角度而言,他们基本处于青少年时期,也是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们往往思想单纯,有着十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极为强烈的爱国热情,对各种社会弊端与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表现出极大敏感。但是,由于缺乏逻辑思考以及对信息的甄别和判断能力,使他们容易陷入主观的经验主义,受到消极思想的侵蚀。盲目接受一些错误思想,以至于迷失信仰。

(二)国际环境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分外“眼红”。他们加大了对中国意识形态的入侵,并以各种形式输出他们的价值理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这些消极腐败的西方思潮借助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传播,缺乏判断和识别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发生思想上的异化,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和性格的养成。

(三)社会风气问题

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越发方便和快捷,信息网络无空间、时间限制的特点被广泛应用。这给不怀好意的人以可乘之机,网络上低俗、色情、暴力的信息以微电影、微博等形式几乎无孔不入,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态养成和性格树立。同时,某些政府官员贪污腐败,以权谋私,严重影响了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大学生从对个别的党员或官员的失望,延伸到对整个中国政府和马克思主义的失望。

(四)学校教育问题

学校本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培育基地,是大学生人生态度和性格养成的重要场所。但是,部分教师对马克思主义持怀疑态度,并将其对社会的错误理解传播给学生,造成恶劣的影响。此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呆板,缺乏创新,使学生产生厌烦甚至抵触的情绪,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和塑造,这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国梦视域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应对策略

(一)应该让大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只有让受教育者真正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他才能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呢?刘建军在其著作中写道,“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从三个角度去理解。首先,它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它是一种信仰态度,从这个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人们对这种理论的相信和信奉,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其次,它是指:‘信仰者心中的马克思主义。’它是一种信仰内容,即人们信奉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这种信仰与实际的科学理论越来越靠近;最后,它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或作为价值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因而‘有人信仰它并以它为指导去改造客观世界,这是一种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4]所以,要从这三个方面深入剖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让大学生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认可马克思主义。

(二)创新高校信仰教育方式方法,增强互动与实践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一直存在着呆板、无趣、吸引力低等缺点,如何进行课程改革,让大学生真正喜欢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点。首先,教材要紧跟时代,穿插一些新时代新环境下发生的案例,以小组互动,主题班会,影视赏析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教学,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应该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以实践的方式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参观红色博物馆,重走革命老区,义务献爱心活动等实践的形式,帮助大学生真正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马克思主义。

(三)将中国梦与学生的“个人梦”有机结合

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的梦想和希望,渴望有平台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期盼健康的生活和社会环境,希望有健全的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这是他们作为个体最为关心和重视的问题。只有中国梦与个人的具体诉求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情感认同感。习近平同志说,中国梦,“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5]鼓励大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将中国梦转化为“个人梦”“家庭梦”, 这是贯彻中国梦精神的最好诠释。

(四)打击社会消极腐败现象,树立廉洁公正的政府形象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每个党员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形象代言人”。但是,部分党员利欲熏心,以权谋私,为自己建“小金库”“拉关系”,严重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习主席上台之后,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反腐,一大批贪污腐败的政府官员落马,让人们大快人心的同时也渐渐树立了对共产党执政的信心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但是,社会中不公平、不公正、贪污腐败的现象仍有发生,我们应该继续打击消极腐败的现象,创造廉洁公正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李维昌,盛美真.中国梦论述的大众化价值解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42-4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4]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0-22.

上一篇:中国发展问题下一篇:老年腹股沟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