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企业成本管理十篇

2024-06-28

供水企业成本管理 篇1

一、供水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内容, 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也是通过管理出效益的最具体、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做为供水企业, 只有实行精细化的成本管理, 采取成本控制措施, 即要抓“大成本”, 又要抓“小费用”, 才能改进现行成本管理的不足, 实现企业资产增值和效益增收。黄羊水厂是于2015年6月由原凉州区黄羊河水利管理处渠首水厂和安全饮水管理站整体划转甘肃水务凉州供水公司后组建成立的供水单位, 主要负责黄羊、谢河、河东三个乡镇1.6万多户农村人口的日常供水工作, 同时承担甘肃国际陆港、武威保税物流中心、黄羊河集团公司及当地企业的供水任务, 现有日供水规模3万平米的生产车间1处, 运行管理人员21名。由于水厂在组建划转前属于事业单位, 长期以来, 运行管理实行的是一种以计划价格为基础、以事后核算为重点、以完全成本法为内容的算账报账型的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与企业化管理的运行体制已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 没有真正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 缺乏适应市场体制需要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二是成本管理的现状不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不利于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也不利于企业成本的宏观调控。这就要求对现行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 并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以此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盈。

二、供水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措施

随着国家水利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城乡水务一体化市场的发展, 供水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使得供水企业的成本呈现上升的趋势。供水企业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 要不断加强成本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一) 全面预算管理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 准确地对企业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 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创造条件。首先, 制定年度经营目标, 对于水厂一年之中所要完成的业务收入和成本预算等经济指标进行合理分配, 并以这个经营目标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预算指标制定出来后, 认真组织实施、严格遵守执行, 并对经营成果进行总结, 将经营业绩与年度预算指标作比较, 对差异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为制订下一年经营目标方案收集数据, 积累经验。其次, 将工作业绩与经济目标挂钩, 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细化、量化, 建立有责任、有风险、有收益的良好运行机制和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 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使各项指标都有新的突破。

(二) 实行成本控制

供水企业水价都由政府有关部门统一制定, 企业没有制定价格的权利, 具有一定刚性。因此, 水厂要获取更多的利润, 必须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成本控制应贯彻以下几个主要思路:

1.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公司在目标成本分解中, 从公司到水厂、班组、岗位、个人, 将各个部门联系起来, 形成由上而下层层分解, 由下而上逐级保证的纵横交叉的金字塔式的成本管理网络。也就是说, 成本管理工作不再是仅仅着眼于短期目标和内部经营, 而是从战略角度出发, 将成本管理与外部环境变化挂钩, 在各个部门间进行协调和合作, 依靠全体员工进行成本控制。就水厂来说, 要保持相对低的水价, 全方位控制和降低成本, 这就要树立“大成本”观念, 即将成本管理扩展到生产、经营各个领域, 一是实行对人财物的定额管理;二是做好供水管网改造的规划设计;三是做好管网优化调度工作。

2.树立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意识。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指标, 涉及到各方面的管理, 同时也涉及到各层次的人员。但是,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存在一种偏差, 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 认为成本、效益都应该由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负责, 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员工只看作是生产者, 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 广大的员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 成本意识淡漠。员工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 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 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 浪费现象严重, 主要表现在水厂加药下料时不精打细算, 供水管网跑、冒、滴、漏等。成本管理主体确立的失误使得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了诺大的管理群体, 这就决定了成本控制必须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 让成本控制、节约的观念成为每个部门、每一个员工个体的自觉行动。为保证成本指标的顺利完成, 水厂要发动生产骨干和班组长以召开会议, 大家集思广益出主意想办法, 查找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可控措施及可控点, 做到“三个清楚”即:清楚厂里制定的各项管理办法及考核措施;清楚自身控制的成本指标;清楚完成自身指标的各项措施。

3.建立比较完整的成本目标考核体系。一是严格考核, 不讲客观, 不搞分析;二是实行成本否决权, 即如果成本指标完不成, 其他指标完成得再好, 所有的奖金将被否决。通过严格的目标考核, 使员工与水厂真正形成了责、权、利相统一的利益共同体, 从而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目标成本责任网络体系。

(三) 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企业运行的基本保证, 没有制度建设, 就不能固化成本管理运行, 就不能保证成本控制质量。而在实际当中, 我们的制度建设有两个问题:一是制度不完善, 首先在制度内容上, 制度建设更多的从规范角度出发, 看起来像命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制度建设要从运行出发, 这样才能使责任人找准位置, 便于操作;二是制度执行不力, 老是强调管理基础差, 人员限制等客观原因, 一出现利益调整内容, 就收缩起来, 最终导致制度形同虚设。通过有效的制度促使每个环节、每个员工都处于受控状态, 从基础抓起, 从点滴抓起, 力求走好每一步, 抓好每件事, 让每一个人、每一分钱、每一份资源都发挥作用, 都为企业创造价值。

(四) 完善激励机制

成本管理必需围绕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而展开。水厂在成本管理方面, 要细化成本责任, 推广“点滴降成本, 分角算效益”的全员降本经验, 把成本指标细化分解到班组、到岗位、到个人, 使各项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要强化忧患意识, 教育员工认清当前面临的供水形势, 居安思危、居危思进, 培养向上进取的新心态;强化效益意识, 教育员工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勤俭节约, 降本挖潜, 增强岗位创效的积极性;强化责任意识, 教育员工清楚自身的责任, 深刻认识“企业靠员工发展, 员工靠企业生存”的道理;强化创新意识, 教育员工提高创新能力, 引导树立“创新成就未来”的思想。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 加强成本管理是供水企业改革创新的必要工作。供水企业应该树立明确的成本管理意识, 积极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 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不断探索出最适合自身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 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收益。

摘要: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内容, 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成本控制更是企业财务部门最主要的职责和任务之一, 也是通过管理出效益的最具体、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供水企业开展成本控制要树立科学发展观, 实行精细化成本管理, 不仅要抓“大成本”, 还要抓“小费用”, 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到位”。为此, 企业就必须采取成本控制措施, 改进现行成本管理的不足, 立足战略管理的角度, 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

供水企业成本管理 篇2

关键词:供水企业,人才管理,问题,对策

供水企业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企业面对的重大课题。供水企业属于资源型国有企业,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同样面临激烈的人才竞争。因此要加强人才管理,科学合理地管理人才,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才尽其用,方能有效地实现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目标。目前供水企业在人才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浅显分析和探索,竭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供供水企业的领导人参考。

一、供水企业人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后果

多数城市的供水企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一般地说,由于这个行业的一些特殊性,竞争的压力比另一些行业的企业要小些,故在人才管理方面已呈现相对落后倾向,自觉开发人才和使用优秀人才的机制比较缺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管理层观念滞后。

供水企业是服务型、公益性较强的企业,各级地方政府是其后盾。其自身特点决定着缺乏竞争性,企业经济效益政策引导性较强,相对于其他国企改革,供水企业改革步伐明显缓慢,危机意识较为淡薄。加上各地供水企业效益大多在当地处于较好的水平,企业更趋向于安于现状,变革、创新动力不强。用人制度、薪酬体系、激励机制等大多仍沿袭原有规章制度,缺乏创新。

2、人才流失严重。

企业的自身的人才被大量的冗员淹没,供水企业从建厂开始,由于长年人员只进不出,在企业中形成大量过剩人员,与如此多的人力占据了企业的许多岗位,这严重影响到企业效率,使企业人浮于事、内耗严重,人才的积极性遭到挫伤。另外,老企业人才素质普遍偏低,且有“近亲繁殖”的现象。“近亲繁殖”大大挫伤了企业人才的创造性与积极性,有真才实学的人才难以被提拔重用。有些企业领导人或有影响的老企业职工又将家中缺乏竞争力的孩子安排在企业内,这部分滞留在企业中的人则形成企业的基础,从根本上影响着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这样使得企业人才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看不到希望,纷纷离开企业,形成企业人才的大量流失。

3、不重视人才的使用。

有些供水企业对引进人才比较重视,每年都与不少高等院校联系或通过人才交流市场招聘很多大专生、本科生、甚至还有研究生。有关领导认为,大学生知识面宽是事实,但缺乏基层实际工作经验,来自生产一线土生土长的工人好管好用,于是便出现了师傅退休让徒弟的调换规律,这样不仅大批科班出身的大学毕业生排斥在管理和决策层之外,而且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难以提高。这种师徒管理模式,使供水企业人才管理难以创新和突破。

二、供水企业人才管理中问题存在的原因

1、缺乏人才管理的动力与压力。

其实,企业资源是企业资财、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企业要得以迅速发展,最缺少的是什么资源?如果我们就从表面现象来看,最缺的就是资金,然而,捧着“金碗”还在喊没钱,贷了巨款还是缺钱的企业并不在少数。其实,在知识经济时代,纵观全球企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企业的迅速发展靠的是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背后就是人才。因此,企业要发展,首要的问题就是能真正认识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同时,危机是危险的祸根,是遭受损失和失败的诱发因素,也是进入十分困难境地的一种状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随时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危机,因此,中外优秀企业家无不十分重视企业危机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大的危机是人才危机。然而,这样的意识在供水企业是比较缺乏的。

2、用人机制死。

多年来,供水企业的高福利政策和铁饭碗、“吃皇粮”的优越性吸引了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员。企业既无紧迫感也无积极性,形成僵化的用人机制,进而造成人员的“单位所有制”。由于某些局部利益,各下属单位采取各种措施限制人才的流动,造成人才没有用武之地,需要人才的单位得不到人才。由于供水企业中职务越高,薪金越高,基于利益的驱动,许多干部都想晋级以提高收入,有些干部四处找关系、托熟人,企业领导人有时也不得不考虑方方面面的关系,这既影响了有真才识学的人才的工作热情。

3、对人才绩效考核不力。

企业人才身份置换不到位,传统的“干部”、“工人”身份影响着企业的薪资制度,这极大的限制了企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无法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体制。另外,企业激励企业人才的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搞好一般性福利,对企业人才缺乏特殊的激励手段。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外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运营环境改变,这种单一的激励手段逐步失去往日的魅力。“大锅饭式”的薪酬制度和福利待遇助长了平均主义。挫伤了那些积极肯干、追求上进员工的积极性;工资报酬向“苦、脏、累”及生产一线倾斜,对企业经营者、技术人员则缺乏相应的激励手段,没有形成比较健全的、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的绩效考核不能将组织目标与企业人才个人目标紧密联结在一起,难以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效应。

4、企业人才不能脱颖而出。

论资排辈是我国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老问题。尽管这几年反复强调让年轻人挑大梁、挑重担,但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机制诸方面的原因,供水企业在挑选人才时更是忽视实绩,偏重资历,以抽象的“无功劳也有苦劳”的思维定势搞照顾。这样就形成了“能上不能下”的局面,致使一些任职时间短,但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干部不能及时得到提拔和重用。有些部门一方面喊干部队伍年龄偏大,后备干部青黄不接,一方面又放着优秀人才不大胆使用,使干部队伍缺乏生机和活力。

5、受政府影响太大。

强行塞人是供水企业人员调配和利益分配是加强供水企业管理的有力“杠杆”,也是供水企业人才运行机制的重要“手段”。政府部门和主管局的领导总要往些效益相对较好的供水企业塞一些人员,这种“介绍”来的人,很多是年龄偏大又没有特长,但在安排岗位时,却非要企业不要放在生产一线的车间、班组,而是要进科室到舒适的地方去“因人设岗”。还有供水企业正想使用经过多年培养的干部,结果往往主管部门抢先发文任命书一到,上面便来人。

三、供水企业人才管理对策

1、增加人才管理重要性的意识。

人才意识是一种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供水企业永葆生机的源泉。当今时代,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已成为历史,“企业常有才人出,独领风骚三五年”才是现实。这就要求供水企业领导人在人才问题上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人才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人才因比较而存在,因竞争而发展。当年能者,如今未必能;今日优者,明日未必优。因而,人才没有终身制,必须通过创新实现发展;人才工作不能停顿,必须通过创新实现突破。这是人才成长的规律,也是人才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

2、精简组织层次。

针对供水企业冗员过多状况,要充分利用国家对国企改革的优惠政策,利用重组改制的大好时机,根据供水企业对人员的需求程度和对人员分流成本的承受能力,加大人员分流、下岗的力度,消减冗员,建立企业内高效、竞争的用人机制。同时,供水企业要重新确定机构设置,对原有各个内设科室的职能重新界定、划分,撤销职能重复的科室。增强企业人才紧迫感和责任感,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推行岗位竞争制度,优化人才配置。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人才竞争是具有三个主要特征:竞争范围广泛、竞争关系复杂和竞争程度激烈。激烈的人才竞争是最主要的特征,而范围广泛、关系复杂是竞争激烈的原因所在。岗位空缺不再靠各级领导签字下发调动通知单。供水企业管理的干部由供水企业组织竞聘,各核算单位、部门管理的岗位由各部门组织竞聘,形成企业内部层层聘任制,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制度,改善和加强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人力资源管理新局面,在管理上能打开局面、工作上能做出突出业绩的人得到重用,实现自我价值。第一,供水企业要打破干部工人界限,严格民主测评程序,在供水企业内部全面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这有力地推动了中层干部队伍年轻化。增添企业活力。第二,供水企业实行一般管理人员的内部招聘制度。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对全部竞争人员进行初次考核。对考试合格人员由供水企业组织有关领导、招聘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进行面试和综合考察,以增加企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激起企业人才潜在的竞争意识。

4、科学设计薪资方案,实施岗位工资制。

供水企业原有较低工资制度根本无法吸引人才,也无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供水企业要以企业效益为中心,实施岗位工资制,把企业人才的责任、权力与利益结合在一起,加大薪资结构中“活工资”比例,拉开分配档次,从根本上解决分配过程中存在的企业人才薪酬与劳动力市场脱节、工资水平不反映岗位劳动差别等突出问题,打破在薪酬改革中形的新一轮的平均主义,实现“能者多收、庸者减收”;打破原有的论资排辈的工资制度,体现岗位的差异性以岗位定薪资,排除工作年限的限制,让真正的企业人才得到更合理更公平的报酬。

5、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整体竞争力。

当今世界成功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理念:企业成功运行的关键是人才培训。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也认为,经营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行的核心部分,而其人才有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成败得失,许多优秀企业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把这一理念倾注到具体的培训过程。然而,供水企业在人才培训方面还面临着一些困难,严重阻碍了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企业的发展,归纳起来,人才培训的困难主要有三点:一是企业人才培训的观念转变难,二是企业急需的三种人才培训难,三是人才培训资金投入难。过去的事实往往会证明现有的观念是正确的,因此让一个人转变观念有时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让那些用旧的观念指导行动而取得成功的人。供水企业领导人应赶紧改变观念,确立新的观念,首先,要区分人才培训与基础教育是不同的,前者是提高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后者则是培养一个人的一般基础知识和素质;其次,要知道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企业人才培训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决不能把它看成可有可无的事;最后,要知道,培训人才对企业来讲,其重要性超过了人才培训本身,它对人才使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甚至人才竞争都有十分积极的重要作用,因为通过人才培训,能满足人才自我提升的需要,能提高人才的工作效率和组织绩效,能强化企业精神,培养人才的忠诚程度。人才培训是供水企业的双赢战略,表面上看起来是提高企业人才的技能和素质,其实质是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相应的提高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潘丰.企业人才培训的十八条理由[J].工业技术经济, 2005, (5) .

[2]刘东.城市供水企业的无功补偿[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19) .

供水企业成本管理 篇3

【关键词】供水管网;漏损;测压点;管理;控制措施

台州自来水公司始建于1969年10月,目前总供水能力21.5万立方米/日,DN100以上管线600公里,供水区域170平方公里,随着城市的发展,供水管网不断扩大,造成供水管网漏损的不断增加,给公司经济带来损失。由此,我公司加强管理工作,采取很多方法来减低管网漏损,下面就城市管网方面漏损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城市供水管网漏损严重性分析

供水管网漏水是供水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据相关资料介绍:2009年全国城市供水漏损水量为60亿立方米,从2006年开始,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在三年内上涨至12%。总漏损率正逐年升高,专家指出,中国城市自来水的漏失率有的高达30%到50%,管理不善是水资源浪费重要的原因。因漏损而流失的水量越来越大,导致城市水资源流失现象加剧,供水企业的制水成本和供水设施的投资费用增加,使本来就紧缺的淡水资源处于更加紧张的状态。

2、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的主要形式

2.1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情况调查

2011年本区自来水公司共查暗漏280处,其中DN100以上管道破漏165处,漏水量共计600多万吨,表1为历年漏损情况统计。从表1可以看出,本区自来水公司的漏损率要比我国城市供水平均漏损率低,但管网的漏损造成的损失还是比较严重。

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漏损率/%9.908.129.098.619.6010.93

表1为本区自来水公司历年管道漏损情况统计表

2.2 管网漏损的主要形式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主要有暗漏、明漏及其他形式。明漏容易发现,若对管线巡查与管道维护修理及时到位,一般不会造成很大的漏失量。管道漏水很多是暗漏形式,这是目前供水企业漏失水量最大、最难控制和最不易发现的;其他包括计量误差、不合法用水(盗用消防栓、非法接管用水)等因素引起的漏失。

3、城市供水管网漏原因分析

城市供水管网在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与运行过程中的许多因素,都可能引起管网的漏损。

3.1 设计因素形成的漏损

3.1.1管网埋深方面。埋深太浅,受地面过往车辆影响,会增加管道的活负荷,容易引起接头漏水甚至爆裂;埋深太深发生漏水时不易准确找到漏点,再加上挖掘土方量较大,地质条件差的地方容易塌方,会使抢修变得困难,延误抢修时间,导致水损增大。建议一般给水管道埋深超过冰冻线即可,不宜太深。

3.1.2给水管材方面。我国城市现有管道中,绝大多数旧管为铸铁管道,住宅小区则多为镀锌钢管。管材方面造成漏损的主要原因是镀锌钢管腐蚀穿孔,铸铁管则因强度低、接口刚性强导致容易漏水。虽然漏水有可能是多种因素引起,但材质不好是主因。现在供水主管已基本改为球墨铸铁管;小区给水管现在多采用钢塑管、铝塑管、PE、PPR 等新型管材。

3.1.3给水配件的设置选用方。供水管网最重要的设施之一是阀门,它控制供水、调节压力、流向、流速、控制停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阀门的设置一定要符合给排水设计规范,如在穿越市政道路、铁路等障碍物前有的没有设置阀门,这些管段一旦漏水,就需要关闭干线阀门,停水面积较大,加之这些地方往往维修难度大,所需时间长,从而导致维修过程漏损增大。

阀门的选用也至关重要,一方面,阀门本身的密封不好,会使水量流失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当处理爆管等突发事件时,若阀门不能及时关闭(或关闭不严),延误抢修时间,也将造成巨大损失。

另一重要设施是排气阀。排气阀的设置不当或失灵,管道运行排气不畅,会引起水锤的发生,导致管道损坏。

3.1.4特殊地段管道方面。如有时因标高及管位的限制,供水管网在穿越排水沟渠时,为防雨水冲刷和被雨水携带物冲撞,管道一般位于排水渠的中上部。一旦发生漏水时,水量随着沟渠排走,极不容易被发现。为了方便日后维护和检查,应在穿越管正上方设置检查井。

3.2 施工因素形成的漏损

3.2.1地基与沟槽回填方面。由于地基下沉和基础回填土不符合要求造成的管道受损漏水比例最高,从漏损分析的角度,施工过程中首要注意的问题是管基与回填土的适当处理。

常见问题有:①管道基础不好。由于管底不平,机械开挖后不采取平整措施,使水管不均匀沉陷较多,以致逐步损坏接头甚至管道断裂;②不按规范施工,施工时对管道采用局部垫高方式;③回填土中含有硬物(大石块),敷土未分层夯实或管道两边的密实度不均匀,使管道受力显著增加,产生管道爆裂的可能,这在大口径管道更为重要;④软土地基区,地基未处理好,造成基础密实度不同。

3.2.2管道接口的原因。如承插口间隙不均,借转角度过大;橡胶圈就位不正确或不密实;填料配合比不当;打扣后养护不好;钢管焊缝质量不高等等,均会导致日后接口漏水。

施工质量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阀门密封面受到损坏,管道试压检验不严或未过关,管道支礅、阀井砌筑不当等等。

3.3 其他原因

⑴供水压力持续高压或压力的骤变,均会引起存在爆管隐患。

⑵市政工程施工人员不了解地下城市设施,又缺少相关部门监护,有可能直接挖断管道。

⑶旧管网年久老化,使用年限过长。

⑷土壤的腐蚀性和管道自身防腐蚀不良,造成管道的使用期缩短。

⑸水锤破坏可能引起很高的压力使水管或水泵爆裂。

⑹低温影响,有关水司统计数据表明,12月份漏水、爆管次数比8月份的2倍还多。

4、城市供水管网漏损解决措施

4.1做好管网技术档案管理

管网技术档案的管理对管网维护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并能使维护工作事半功倍。因此,做好管网技术档案十分重要,管网管理工作应逐步向微机化动态发展,管网现状图应标注的内容有:管道的材质名称、口径、管道坡向方位、节点(包括折点)坐标和相对位置的控制尺寸、折点的竣工高程及埋深、安装年份;用水支管的管材名稱、口径、方位、埋深、安装年份、水表位置及口径、其他主要管道交点位置及说明。还应注明沿线用户的接水情况,并应充分反映管道的现状,提供管道新建、扩建以及管网维护中巡查、检漏等第一手资料。

4.2建立免费用水水量统计工作

对消防、园林绿化、市政、环卫用水实行定点取水、装表计量后由用水监察和营业部门及时统计出这一部分用水情况。消防取水随意性较大,目前只能在管网新安装过程中,安装DN100的计量水表,暂时为估算水量提供依据;园林绿化、环卫用水根据现状调查已取消计量水表,要求用水监察加大监察力度,以免未计量水量产生;市政用水由于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在道路施工及管线施工过程中要求养护、试压,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计量办法和登记、上报的办法。针对当前管网抢修漏失水量无计量、工程完工管道冲洗随意性较大的情况,建立管网抢修、冲洗、排污管道情况统计报表制度。

4.3做好管网巡查、检漏工作

建立专业的检漏队伍,管网巡查是管网运行管理的一项日常工作,是预防管道发生故障的积极措施。巡查主要是检查管道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等漏水现象,是否有其他工程施工危害管道的现象及阀门井、消火栓等供水设施是否完好。目前在国内基本上都采用声波检漏法和区域流量分析法,检漏仪器:听漏棒、电子听漏仪、相关仪、管线定位仪、噪音记录仪、高精度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探地雷达等,并通过DMA分区理念对市区管网进行区域划并进行区域流量分析,从而引导检漏队伍及时有效的检测和修复漏水.

4.4加强出厂水的计量管理

出厂水计量器具选型必须先进准确,定期通过各种方法对出厂水计量器进行复核、检测、确保计量准确。

4.5加强用户水表的计量与管理工作

⑴科学合理选择水表口径。大口径水表应在采用旋翼湿式水表和水平螺翼式水表的基础上改用宽量程水表。

⑵跟踪分析大口径水表的每月用水量。对长期达不到水表额定流量的用户,应该考虑调换较小口径的水表或计量等级较高的水表。而对因经常过载,导致水表频繁损坏的用户,建议调换量程宽的WPD水表。特别是DN80以上的绿化表和单位用水表,经营业所主任调查分析后,对达不到额定流量和过载的水表应进行调换。

⑶科学合理的确定水表口径。选择水表规格时,应先估算通常情况下所使用的流量大小和流量范围,然后选择常用流量最接近该值的那种规格的水表。一定要安装大口径水表的用户必须有最低用水量承诺,并签订相应的协议,安装部门及时将协议交给营业所,以后凡没有达到最低用水量的大口径表一定要按该表的最低用水量计算用水量。

⑷加强大、中用户水表及用水管理。制订落实大表维修、维护工作,水表的运行数据分析制度,确保大、中用户水表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在此基础上结合抄表,对用户信息和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评估。

4.6设立测压点,控制管网水压

根据管网布局,设置管网测压点,对管网进行动态跟踪,可以系统地了解输配水管道的工作状况。如管网各节点的压力、流量、流速和流向等实际情况。把测得的数据、资料长期收集整理分析,为管网检漏及管线改造提供技术依据。管网水压的高低不仅关系管网的漏损,而且关系到广大用水户的正常用水和供水的生产成本,水压过高必将使管网漏损率提高。

4.7加强新技术、新理念的学习及应用

近年来供水管网管理与运营有了很多新技术、新理念,如:DMA系统、GIS系统、SCADA系统(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PMS压力管理系统、WDM水力模型、管道CCTV技术、管道非开挖技术等,加强这些理念的学习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5、结语

控制管网漏损是当前供水企业抓管理、促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漏损的形成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在给水管道漏水事故分析及防治方法上,因地制宜地选择適当的防治方法,以达到便捷、高效的目的。而应在实践与应用中不断总结、创新和完善,才能跟上供水发展的步伐。从而改善居民用水质量、改善企业运营状况、缓解水资源的紧张局面,从而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邓近贵. 关于供水管网漏损的原因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8)

[2] 宋锐,马千里. 供水管网设计和施工中的若干问题[J]. 天津科技. 2010(01)

供水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 篇4

摘要:众所周知,水资源是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命脉,是人类社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源。本文依据这一实际情况,以供水企业的成本管理为研究对象,从供水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供水企业实施成本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强化供水企业成本管理需要采取的措施这三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供水企业实施有效成本管理工作在整合供水企业资金运用情况乃至提高整个企业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供水企业;成本管理;必要性;问题;改进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1-0032-01

从理论上来说,供水企业的成本可以按照水资源所处生产经营环境的不同划分为制水成本、输配销售成本以及管理费用这三大板块,他们共同构成供水企业成本这一项综合性指标。供水企业的成本管理结构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同时也于企业内部各资金资源的优化整合程度息息相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逐步扩大的推动作用下,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供水企业要想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稳定的发展与长足的进步,对供水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是必然选择也是唯一途径。据此,如何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找准供水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难点与问题所在,以相应的改进措施对这

部分问题进行弥补、完善,已成为当下相关工作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当前供水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供水企业所实施的成本管理工作在我国历经了比较长的发展阶段,但受到我国特殊水资源供应与需求的影响,当前这些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概括起来主要有:成本投入不够、管理方式落后、员工激励机制不完善以及水价的波动性影响这四个方面的问题。笔者现就这几点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1.成本投入不够。当前大部分的供水企业在成本管理这块工作中投入的经费往往不能满足成本管理正常消耗,设备管网老化速度非常快,成本控制工作难以实施。再加上每年政府授权审批并由企业发放的设备管网更新资金非常有限,这些老化的设备管网无法得到及时的升级与更新,因而成本管理中的成本降耗工作也就无从实施。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在当前供水企业的成本构成情况分析表中,材料费、电费这两种单项成本支出占到了供水企业总成本支出的30%左右,而用于设备管网检修的直接费用更是占到了供水企业总成本支出的35%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当前供水企业的经济性损失问题成为了成本管理工作首要面临的挑战。

2.管理方式落后。就我国而言,大部分供水企业的成本管理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这种管理方式在当前市场经济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会逐步呈现出诸多问题与缺陷,再加上整个企业全体工作人员对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或是一味的认为成本管理只是企业成本

管理或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企业其他部门或是工作人员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进而也会造成整个供水企业成本管理方式的落后,成本管理工作陷入误区。

3.员工激励机制不完善。经研究发现,当前大部分供水企业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工作中,普遍存在对班组工作人员激励考核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整个供水企业的成本消耗指标并没有深入到企业基层生产线上,并没有与基层班组员工的个人利益挂钩,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也就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与此同时,供水企业现行的考核机制在风险收入分配环节中采取过于平均的分配制度,员工认识到自身工作的积极程度并不会给自己的收入带来太大的影响,因而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受损。这些问题反映到供水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会最终造成成本管理指标的控制工作存在缺失。

4.水价的波动性影响。就我国而言,供水企业从企业经营性质上来说属于垄断性行业,国家对其实施的宏观调控手段比较多、且力度大。政府干预下较为紧缩的水价控制使得供水企业能够获取利润回报的空间比较小,水费收费方式也偏向被动接受而非主动收取。当前我国供水企业所推行的阶梯型水费收费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水资源的节约,但这种意识深入发展以后,用户主动、积极的节水动作势必会使得整个供水市场的水费收入下跌,供水企业能够获取经济效益的空间变得更小,最终也不利于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供水企业实施成本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我国现行的水价定价体系中规定价格=成本+利润。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下,供水企业的水量销售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这使得供水企业要想在水价一定的条件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只能从成本环节入手,采取各种手段将成本管理工作做好做强,从而使供水企业能够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其次,当前一些供水企业对成本管理工作存在思想认识方面的误区,尤其是对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许多供水企业缺乏成本控制的意识,并没有将成本控制工作贯彻落实到供水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当中,成本控制相关规范与操作流程也仅仅流于口头传达及精神领会方面,并没有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取得制度化的规范确立;另一方面,企业对于成本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将供水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过分依赖在供水市场的水价调整工作上。一些经营管理不善的供水企业为了弥补自身生产经营的亏损,就采取涨价的方式抬高水费费率,并用以弥补企业的经营亏损,再亏再涨、再涨再亏,最终形成成本管理的恶性循环。这样做不仅损害了整个供水市场中供水企业在人民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损害了广大用水用户以及供水企业自身的利益。由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供水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于企业内部树立合理降低成本的工作意识,贯彻落实成本管理工作是供水企业谋求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及趋势。

三、强化供水企业成本管理需要采取的措施

针对上述供水企业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要想使供水企业中的成本管理工作得到稳健、良好的控制,供水企业就需要在企业日常经营运作过程中发挥企业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寻找成本管理的相关对策,以此不断促进整个供水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不断完善与提高。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强化供水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供水企业全体员工的素质,使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具体来说,供水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每年投入一定的时间和资金,使员工能够具备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供水企业管理知识,并不断推动全体员工的思想意识的转变。与此同时,供水企业管理层还需要认真掌握先进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不断加强整个供水企业的创新发展意识。我们需要认识到一个现代化的供水企业、一个能够应对剧烈市场竞争的供水企业应当以打造复合型供水企业工作人员为基本宗旨。在努力培养现代化白领精英的同时,将基层生产与作业员工打造成一职多能、技术精湛、能打能拼的蓝领骨干。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对于供水企业员工的培养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供水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

2.供水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营销管理水平,在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打造出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营销团队。供水企业管理阶层需要认识到:有效的营销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使得整个企业营销活

动效率大幅上涨。那么,如何在供水企业发展战略下,实现营销管理水平的提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供水企业管理者需要在企业沿用的营销理论思路及营销方法上加大研究力度;其次,要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意义。在营销管理的技术、制度、组织方面多做文章。同时供水企业还需要加大对营销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通过研讨会、座谈会等方式使营销人员认识并领会强现代企业营销管理知识,进而推动整个供水企业营销水平的提高。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社会不断完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对新时期的供水企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从存在问题、必要性分析以及改进措施三个方面对供水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进行了简要说明,希望对今后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供水企业成本管理 篇5

一、城市供水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意义

(一)是适应改革进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1、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城市供水企业(包括水厂、管网公司等)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即使在同一城市,同类供水企业由于供水区域与取水成本的不同,也存在着不同的成本,也具有横向比较的可能性。财务管理可以作为分析工具对企业的历史数据与行业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2、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如财务总监对股东会、董事会负责,对于经营者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实行监控。又如,在资本市场上,公司募集的资金必须按指定的用途使用,此时财务管理就可以发挥监督职能,维护出资人的权益。

(二)是提高管理效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需要

随着改革的进程,不少地区基础产业已经逐渐向外资开放,城市供水企业相对独家经营的垄断性将会被打破,或者供水企业直接改制吸引外资资本。在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不仅要从公司的角度出发,控制成本与财务行为,更要向双方出资人负责。就我方而言,要提高国有资本的控制力,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财务管理更应该树立成本观念、效益观念、资金流观念,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框架的指导下,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

(三)是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向民众提供更好服务的需要

供水企业的主要产品是城市用水,个别城市的水务企业还包括污水处理等相关业务,这些业务不言而喻都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这就决定了城市水务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要注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实现。可以设想,如果供水企业不能完成经济指标,缺乏发展后劲,实现社会责任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当前我国城市供水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城市供水企业都是由地方政府直接投资建设与运营的,带有较强计划经济的烙印,使得企业的直接经营管理者财务管理意识淡漠,成本意识不强,内部控制涣散,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效率僵化,成本与费用居高不下。即使目前个别地方已经有民营或外资参与竞争的公用企业,但由于城市供水企业历史形成的“天然的垄断性”,经营者与主管部门的财务管理意识与忧患意识并不强烈。在这种经营环境下,企业的经营与成本,不同于其他企业,而受到诸多价值标准的扭曲,很难真正考虑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财务管理精细化程度还不够

首先,由于城市供水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沿袭以前的水厂人员配置,其专业水平与观念还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于简单的核算工作可能还能胜任,但缺乏现金流观念、现值观念、成本观念、财务风险观念等,也就无法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其次,由于激励制度不健全,导致“干好干坏一个样”。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如成本控制等没有积极性,更加不愿意对于各关键环节的控制点进行关注。再次,供水企业的成本核算还局限于传统的成本模式,过多地局限于生产领域,以降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作为成本管理的主要手段,忽视对开发费用(如新水源勘探等)、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控制。

(三)内部控制设计与实施还不完善

内部控制水平较低。较多的供水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有制度实实施与评价却流于形式,导致关键控制点失控,使得损失、浪费现象屡屡出现。

(四)缺乏长远完整的财务战略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与城市人口都处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这对于城市供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城市供水企业却缺乏长远的财务战略。如对于大规模的新建小区缺乏统一的布网规划,造成了资金投入的不合理,误用了宝贵的发展资金。特别是对于某些企业甚至还举债建设了不急需的供水设施,没有收益却还要支付高额的财务费用,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供水企业属于固定资产密集型行业,约70%以上的资产均为管网或设备,供水企业对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充分也导致了投资决策失误。

三、当前我国供水企业改进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当前,强化供水企业财务管理,应当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进行。从宏观角度来看,要强化公司层面的财务控制。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企业现金流、净利润、净资产的稳定增长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成本观念、现金观念、资金时间价值观念。从微观角度来看,各具体从业人员要关注细节,如企业的净利润率、费用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注意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二)做好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

1、转变财务管理职能重心。

当前各基层供水企业往往财务工作的职能还只是算账、报账,应将工作重点更多地转移到财务分析、资金管理、项目投资测算方面来。

2、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实施管理职能。

财务管理要贯穿到企业的各环节,生产、计划、技术、检查、财会等部门如能从生产与经济结合、技术与经济结合等方面直接管理。如根据季节因素,夏季需要增大供水量,事前财务部门就可以提示生产部门提前做好检修工作,时安排检修资金,也能够较好的防止突发大额成本。

3、提高信息化水平。

如:抄表信息化,减少不抄、抄错、漏抄、数据输入出错现象。如用户资料、管网资料信息化可及时发现黑户,也便于及时分析水费变化情况,了解不抄用户的具体情况。结合收费回款进行异常分析与考核。

4、建立全面预算制度。

全面预算制度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形式之一。供水企业应建立全面预算制度,将全年的收入、成本、费用情况进行合理预计,并严格执行,杜绝当前预算编制普遍以“零基”预算为编制的笼统方法,对于预算执行中的异常情况要从严审批。

5、建立责任成本制度。

按照经营决策所规定的目标,进行事前指针分解、事中行为控制和事后成效考核。正确划分责任成本中心、严格确定责任范围、实现责任成本的核算考核与分析。对责任者管理、责任考核、业绩评价都以责任成本为依据,这样能给企业带来成本观念,使领导和职工重视成本核算,自觉主动地挖掘生产潜力,寻求降低成本途径,实施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以降低成本。

(三)设计与实施完善的内部控制

首先,建立和完善供水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控制度要以预防控制为起点,事后控制为辅助,从制度上而不是从结果上杜绝不法行为、杜绝无效率的重复工作。在岗位设置方面,要重视岗位之间的制约作用,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范围,并且将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人。其次,合理设置流程程序。如授权、批准、执行、记录等是在固定资产采购、基础设施建设招投标等重要业务中的必经程序。第三、把握关键控制点。如供水企业的资金管理等。

(四)制定并贯彻长远的财务战略

一方面,重视整个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即考虑企业未来的财务发展战略,对企业股东的回报率、企业的经济增加值等。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规划,保持合理的扩张。另一方面,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要量力而行。笔者认为,由于供水企业的社会属性,不宜采取激进性的融资策略,而应以稳健性为主。所以,供水企业除自筹资金外,项目投资时,还应尽可能地争取财政拔款或第三方资金,寻求灵活合理的企业合作模式。

四、结论

城市供水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水平与运行状况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城市供水企业主管部门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转变观念,以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明确财务战略,强化成本观念,实施内部控制,做好精细化管理,以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洪河.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稳步推进——供水企业合资合作情况调研[J].企业经济.2001(12).

[2]、陆玉明.供水行业困境及财务思考——以某市自来水总公司为例[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8).

供水企业成本管理 篇6

1 应用

1.1 用于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数据指示的依据

电磁流量计在自来水厂安装是生产的计量所需, 通过实时的数据传输反映, 指导生产的自动化中所需要的用药用电变化和泵机的配搭, 通过调节药耗和电耗, 可以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

1.2 用于供水区域的管理和监控

由于电磁流量计的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和可测量正反两个方向的流量的优点, 使供水企业可以对局部供水区域的流量进行分析, 对供水片区的水量漏损情况和回收情况提供数字依据。同时通过数据反映, 可以通过自来水厂之间的合理调度, 满足供水区域的用水要求。配合测压系统可以实时反映管网的异常情况, 遇到爆管状况时可以及早锁定爆漏地段, 减少因爆管抢修造成的停水影响, 保证用于和供水企业的利益。

1.3 作为贸易结算的依据

水表是供水企业的主要经济结算工具, 一般的机械表容易出现呆表、停表的现象, 部分水表地处偏僻而且分散, 是抄表结算产生一定难度, “估表”“人情水”的出现对用户和供水企业都造成不良影响。电磁流量计的使用解决了以上问题, 实时数据传输并对应生成记录文档, 设置异常流量报警系统使供水安全和抄收准确变得科学合理。

2 维护

我司一处位于佛山市三水区金本片区的流量计在安装试运行期间, 多次因雷雨天气造成断电、模块击穿和信号干扰等现象使得该处的电磁流量计无法正常计量, 对监控和结算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以上现象我司作出了以下的应对措施。

2.1 电源维护

因为实时数据传输和记录的需要, 电磁流量计必须连接供电网络。但凡出现断电现象, 就会造成数据的丢失, 对于生产管理、管网监控和贸易结算都造成重大的影响。所以, 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我司对电磁流量计配套相应的流量计表房或表箱, 内置UPS不间断电池, 保障电磁流量计的用电需求。UPS不间断电源的优点在于它的回路设计使得整机效率提高, 不会干扰电网, 实现功率损耗的降低, 而且可靠耐用。在日常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 我司注意定期对UPS不间断电源进行放电保养, 延长其使用寿命, 同时很好地解决了电磁流量计的断电问题。

2.2 防雷措施

由于南方地区雷雨天气比较频密, 在空旷地段安装的电磁流量计在雷雨天气容易受到雷击现象, 甚至会出现模块被击穿破坏。因此, 防雷接地措施对电磁流量计的保护尤为重要。

我司针对雷击情况, 对该处的流量计表房进行了防雷地网的整改, 具体方案如图1。

防雷地网施工要求: (1) 沿着中圆钢走向, 开挖沟槽, 圆钢铺设深度不少于80 cm; (2) 6条角钢之间用直径12圆钢连接, 焊接位置满焊, 并涂防锈油漆; (3) 地网圆钢引入表房室内, 端头焊接螺母便于设备接地线连接; (4) 地网焊接好后, 经检测电阻小于2Ω后, 再回填。

2.3 信号传输

由于电磁流量计的组成部分包括变送器和转换器, 变送器会受到环境中不同的励磁方式的干扰, 干扰严重时, 可以使流量计本身无法正常计量, 会严重影响制水生产和供水调度监控。所以抑制和消除干扰的信号也是电磁流量计正常运作的一个关键。

我司针对信号干扰情况, 对该处的电磁流量计进行了安装接地的整改, 具体方案如图2。

流量计接地施工要求: (1) 在流量计制井旁开挖沟槽, 沟槽深度不少于80 cm; (2) 在沟槽内打地极, 地极顶高出沟槽约10 cm, 地极之间用直径12 mm的圆钢满焊连接, 并涂上防锈油漆; (3) 地网圆钢引入流量计制井, 端头焊接螺母便于设备两端法兰连接, 螺母之间用25 m2铜线连接; (4) 地网连接完成后, 需要检测电阻, 结果小于2Ω时可以回填。

通过连接设备两端法兰可以减少同相干扰, 连接时要注意不能与设备的地线连接。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 在变送器和转换之间可使用屏蔽导线传输, 分别将信号线和电源放在不同的套管内。

按照以上方案整改后, 增置了UPS不间断电源及使电磁流量计和其他传输设备单独接地, 在强雷雨天气期间, 流量计设备能够正常运作, 没有造成由雷击引起的流量计异常;信号干扰现象仍有发生, 但抗干扰能力明显增强, 提高了流量计的工作效率, 整体效果较为理想。

3 管理

3.1 安装管理

电磁流量计的规范安装是供水行业在管理上有效的保障, 根据我司的安装情况, 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1) 为确保计量精度, 电磁流量计安全管道要求有前直管道10D、后直管5D以确保流态的稳定发展。特俗情况可以采用直管道5D、后直管3D的安装; (2) 流量计制井内应该留有足够的直管段方便日后的计量检测; (3) 安装时应注意避免外界磁场干扰和避免流量计的强烈震动, 条件允许的情况做好隔热防水工作; (4) 安装备用电源和做足接地防雷等维护措施。

3.2 日常管理

为确保流量计设备的正常安全运作, 使其性能稳定、计量准确, 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1) 流量计管理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性能和故障的情况处理。管理人员对流量计原始资料、运行状况进行归档整理, 方便故障发生时可以及时查阅资料及时处理; (2) 要保持流量计运行周边环境的整洁, 日常检测要注意电源、指示灯和设备显示的情况; (3) 为保证流量计的计量准确, 通过容积法或者标准表法定期对流量计进行检定和校准, 又可以通过厂家提供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在没有专业的检测设备时, 可以通过万用表测量通过流量计传感器的电流电压进行换算检测。通过检测分析和记录流量计的实际运行情况。

4 结语

伴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发展, 精确稳定的电磁流量计已经在自来水行业及其他现代化工业领域中得到推广和应用。作为供水行业流量计的技术管理人员, 通过规范管理和经验总结促进流量计的更新换代, 让高智能化的计量设备保障安全供水和计量准确。

摘要:介绍电磁流量计在供水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和应该注意的几个事项, 现结合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整改后将总结的经验供参考。

供水企业成本管理 篇7

一、供水企业开展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20世纪80年代, 我国开始推行国家信息化, 90年代之后, 开始全面的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 以便于实现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核心就是企业信息化, 而档案信息化则是顺应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所谓档案信息化, 是指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 科学的处置和管理档案信息资源, 同时, 为企业的使用提供便利服务, 换句话说, 在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时, 重点工作为全面的保管档案实体, 并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为以数字化的信息为企业提供档案服务。

城市化的建设需要基础设施的保证, 而基础设施由企业来提供, 供水企业作为一个关键的企业, 在其发展建设的过程中, 逐渐的向着高度工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新时期, 我国社会进入到了信息化阶段, 在此背景下, 供水企业成为了独立的社会法人以及市场经济主体[1]。在供水企业不断变革的过程中, 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发展成为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为了实现良好的开展与发展, 就需要用新思路来开展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保证供水企业的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与经济及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在传统的供水企业档案资料管理中, 多是处于被动、等待的状态, 这不仅不利于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开展, 同时也不利于供水企业的使用。在供水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地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等, 由此, 档案资料的内容就会增多, 如果依旧采取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 那么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严重时甚至限制企业的发展。基于此, 供水企业开展有效的供水管理工作不仅仅能够实现信息的科学管理, 还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见, 供水企业开展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二、供水企业当前档案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足

随着供水企业改革的深入, 供水企业需要自主获得经济利益, 这样一来, 供水企业就将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企业生成经营方面, 对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就会比较差, 在具体的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时, 并未设置专门的部门以及专门的管理人员, 进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比较差[2]。同时, 受到不重视的影响, 泄露档案资料、档案丢失等情况时有发生, 给供水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2.管理方法落后

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方法中, 通过工作人员手工的方式来形成档案, 对于一个档案主题, 其所包含的资料会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 将相关的资料全部收集完成之后, 再移交到档案馆中, 这种管理方法不但会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比较大, 同时, 工作效率也比较差, 而且重复性比较多, 包含着大量没有价值的信息[3]。在当前的供水企业中, 所采用的档案管理方法还比较落后, 在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时, 效率比较差, 企业和职工在进行信息共享时, 共享性比较差。在供水企业的内部, 一些现代化的管理设备, 如计算机等都已经配备齐全, 不过在利用计算机管理档案资料方面, 还存在着利用不完善的情况, 更多的只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录入, 对于目录编制、统计、检索等功能, 尚未实现良好的利用, 从而导致档案资料管理的信息化不足。随着供水企业的发展, 现有的档案资料管理方法已经与发展水平不相符, 必须要对管理方法进行创新, 进而显著的提升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

3.信息化水平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技术也不断地完善, 并具备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范围, 现如今, 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应用信息技术, 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通过信息化档案管理, 提升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也增强了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供水企业也已经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并开始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然而在建设的过程中, 信息化只停留于表面, 从而导致信息化水平比较低。另外, 在建设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中, 企业过分的重视了信息化及电子化, 对于档案管理流程的优化并没有充分的重视, 从而导致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科学化的水平也比较低。

三、加强供水企业档案资料管理的思路

1.做好职能的延伸

在供水企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 经营管理的目的决定了其职能和任务, 在现代企业中,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得到了深入的应用, 再加上企业资源计划的实施, 导致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面临了新的挑战。在城市发展的同时, 对供水水质的要求也不断地提升, 为了充分的满足这一要求, 供水企业就需要对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能进行创新性的延伸, 而创新的主要依据就是档案资料[4]。在利用档案资料为提高供水水质服务时, 除了要通过利用者来实现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之外, 还需要强化企业的信息开发职能, 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基于此, 供水企业在进行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时, 就必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对于文件的形成与积累, 要进行科学的控制, 以便于实现科学的文件管理, 第二是在对档案信息进行控制时, 逐步的实现智能控制, 并将档案利用的重点转为咨询、编研等。

2.实施管理的创新

在供水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逐步的实现区域化联网供水, 由此一来, 在水量、水质、水压等方面的要求将会非常的严格, 市场对于供水的需求是不断地变化的, 供水企业在根据市场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时, 就需要以相关的信息为依据, 而信息则来源于档案资料。如果供水企业的档案资源依然以传统的方式来进行, 那么在寻找相关的资料时, 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同时也会对供水企业决策的有效性产生严重的影响。对此, 在进行档案资料管理时, 需要从电子文件形成时期就开始。在进行档案信息传输时, 需要经过多个交换设备, 为了避免存储转发的存在, 需要在两端设备之间建立一条链路, 这样一来, 就可以有效地保证接收端准确的接收档案资料, 保证档案资料的原始性, 提升其使用价值[5]。

3.促进载体的改变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下, 传统的档案管理手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档案存储方面, 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原来的纸质档案转变为现在的数字化档案。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进行存储, 不仅提升了档案资料存储的数量, 同时, 还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实现了企业管理和信息共享。在供水企业中, 档案资料的复杂程度非常高, 除了基本的文书档案, 比如生产技术、人事劳资、物资设备等, 还包含供水用户文字资料、照片资料等, 而在这种类繁多的档案资料中, 大多数都是实验图纸[6], 在以纸质的方式来进行保存时, 不仅需要保存的档案资料非常多, 而且比较容易发生损坏、丢失等问题, 但是如果这些档案资料以电子的方式来进行保存, 那么保存的便利性及有效性将会得到显著地提升。同时, 以电子为载体进行保存时, 检索的速度比较快, 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避免了找寻时间的浪费, 有效地将工作效率提升。不过, 在利用电子方式存储时, 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 供水企业在利用电子方式进行档案资料的存储时, 还应该加强电子文件的保管工作, 通过相应的技术来保证电子文件的安全性, 从而保证档案资料的安全。

四、结论

随着供水企业的发展, 其所形成的档案资料越来越多, 为了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并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资料的价值, 就需要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 通过职能的延伸、管理的创新以及载体的改变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发展。这样一来, 供水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将会实现良好的发展, 并供水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促进供水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勇.关于企业档案管理创新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4) :74-76.

[2]王苏月.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变革与思考[J].机电兵船档案, 2010, (2) :5-9.

[3]聂虹.新形势下企业档案收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科技风, 2015, (7) :278.

[4]李萍.加强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及信息化档案管理的研究[J].办公室业务, 2013, (15) :175, 181.

[5]张蓉.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 2013, (31) :238-239.

简述城镇供水企业自身的节约用水 篇8

【摘 要】城镇供水与节约用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目的都在于合理地满足城镇用水的需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供水管网查漏堵漏、节约用水自用水等城镇供水企业的节水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城镇供水;节约用水

城镇供水与节约用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目的都在于合理地满足城镇用水的需要,城镇供水企业要一手抓供水,一手抓节水,特别要重点抓好供水管网的查漏、堵漏工作和节约企业本身的生产自用水。

一、管道的检漏

供水企业的节水工作最首要的是防止漏失,而供水系统中最大的漏失途径在供水管网,且其所漏失的是载能较高的优质饮用水。加强供水管网特别是地下管网的查漏、修漏工作,降低损失率,是城镇供水企业搞好自身节水工作的关键。

(一)漏水的种类

1、明漏---地面管道设备因维修保养不够,造成明显泡、冒、滴、漏或地下管道由于腐蚀穿孔,裂缝、爆管、接头漏水等,水流露出地面的统称明漏。一般附近居民、行人或专业巡管人员都可发现。

2、暗漏---地下管道因上述种种原因漏水,而水流未露出地面的叫暗漏。暗漏要由专业检漏人员,运用专门听漏工具或检漏仪器,才能发现。

(二)检漏的方法

1、查漏

通常在白天进行。由专业巡管人员分片负责,定期沿管线分片巡回查看明漏和地下漏水的可疑迹象。

(1)查看沿管线地面有无无故泛水、泥泞,地面沉陷,积雪早溶,杂草异常茂盛现象;

(2)查看用水户或用水地区的用水压力,有无突然下降或下降幅度反常情况;

(3)查看下水道内有无清水急流或沿管线低处坎坷、近河道岸边有无清水冒出,土壤下坍等现象。

如可疑漏点明查不准,应进一步组织听漏,判明漏点所在,进行修漏、堵漏。

2、听漏

听漏,是一种传统的探查暗漏的主要方法,它是基于地下管道压力水向外泄漏时产生的漏水声响, 通过管道外露件(如阀门、消火栓等)和路面结构传到地面,利用固体传递声波由专业听漏水员进行。常用的听漏方法有:

(1)接触听漏---即利用地下管道外露的阀门、消火栓、明装管段、水表节点等听漏人员可以直接接触到的管件设备,进行听漏。

(2)钻洞打钎听漏---当地下管道很凶长又无上述接触听漏条件时,可用探管仪探明地下管道具体位置所在,然后用洞打钎的办法,直接接触到管件,进行听漏。

(3)地面听漏---在找准地下管道走向和具体位置所在的前提下,运用以下地面听漏工具、仪器,从管道上方的地面上,接音听漏:

1)听漏棒---一般用铁棒或空心木棒做成,棒的一端与管道或管件接触,另一端与耳朵接触即可凭经验听漏。

2)听漏盘---是一种酷似医用听诊器的听漏装置,分左右耳分别用空心软管借助管内空气传音。软管上端(听端)装有听漏开塞钳,下端(拾音端)装有由拾音膜片和铅饼构成的拾音盘组成。拾音盘平置于欲听漏的地面上,逐渐移动,漏水声变大时,其下为漏水处。最好夜间使用它。

3)电子检漏仪---我国目前,以采用音频放大线路原理为基础的电子检漏仪的应用较为普遍。但由于放大功能较强,噪音源有所增多,因而对漏水声的分辩度较低,掌握比较困难。也需凭经验来判断。

目前较新型的检漏仪叫相关仪。这是检测漏水处前后两侧通过管道传递之漏水声波相关信号重合时之时差,从而由集成电路自动算出漏水具体位置的仪器。

(三)损失率的计算

查漏、检漏的目的,在于尽早发现漏点,及时准确地予以修复,降低管网损失(漏失)率。

所谓损失率,系指洪水量和有效供水量之差与供水总量之比。是国家对供水企业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供水总量——企业实际供水量+同期实际节水量;

有效供水量——售水量+同期不计费消防水量+同期不计费为社会服务的其他水量。

二、水厂自用水的节约

以地面水为水源水厂生产自用水量,视原水浑浊度的高低和浑水期的长短而异,约占取水量的15-20%。

水厂的生产自用水,主要的用于净水工艺过程中的沉淀(澄清)池的排污用水和滤池的冲洗用水, 它们是节约水厂生产自用水的重点,但必须在保证水质和维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来进行。

(一)滤池冲洗用水

滤池冲洗用水,一般占产水量的4%左右,由于含污污浓度低,用水量大,有较高的节约价值,措施也比较容易,因而应作为减少水厂污水排放量,节约生产自用水的重点,主要的措施有:

1、改变反冲洗方式

迄今为止,常见的滤池反冲洗方式,多属单独用水反冲洗,不利于节约冲洗用水,

(1)改单独水反冲洗为有表面冲洗的水反冲洗:这样用高速水流对表层滤料强烈搅动,加强接触摩擦,提高冲洗效果。

(2)改水反冲洗为气水反冲洗:可先气、水同时反洗,后用水反冲洗。由于空气擦洗时,粒间流速大,颗粒相互冲擅和摩擦作用强烈;因而清洗效率高,反冲洗效果好,可降低冲洗强度,缩短冲洗时间,节约冲洗用水。

2、回收反冲洗废水

由于滤池反冲洗废水含污量不高,因此可酌情回收经沉淀后与原水混合回用。

(二)沉淀池排泥用水

沉淀池(含预沉池)或澄清池排放污泥用水,占水厂的生产自用水量的比重很大,但污泥浓度也很大,一般回用比较困难,宜从池型结构和排泥方式上进行优化选择,提高排泥用水效率,节约排泥用水。

三、其他的防漏止漏工作

城镇供水系统从取水到用水,水流流经的环节多,面积广,除以上所述而外,供水企业还应在以下方面,做好防漏和止漏工作;

1、各种水池池体(池壁和池底)的渗漏,裂缝漏水问题;

2、各种水池池底排污阀、放空阀的漏水问题;

3、各种水池因管理不善的溢渡问题;

4、各种水泵和闸阀盘根的漏水问题。

作者简介:

李海岭(1968-),男,安阳市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韩智力(1977-),男,安阳市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工程师。

供水企业成本管理 篇9

江苏省南通市自来水公司 邵 建

众所周知,准确计量对于供水企业计算漏失率和产销差率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城市供水“一户一表、抄表到户、计费到户”的不断推进与实施,供水企业的正表用户数与日俱增,用户对水司加强计量管理及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比之下,供水企业水表计量方式、管理等方面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滞后,因而,造成一些计量不准确、计费不明确等现象,直接影响到用户的经济利益和供水企业的经济利益、社会效益。2004年11月、12月,我们南通水司对全市151946只水表进行了普查,查出问题表5871只,占3.86%。其中,无表户1354户,表井、箱、盖损坏1380只,影响正常抄表的因素达11种之多,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结合平时工作实际,我们更加认识到加强水表计量管理对供水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造成计量不准确、计费不明确的主要原因

1、水表本身质量问题:国内部分水表生产厂家由于设计理论应用不够,往往以试验修正来代替设计,加之工艺装备落伍、检测仪器精度不高,造成水表精确度、稳定性不高;有的厂家在外壳、连接件、表玻璃和机芯材料上偷工减料,直接影响水表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的厂家生产、装配和检测过程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不高,水表出厂时始动流量值就偏大;有的计量误差超出了国家规定的允许2%的标准;少部分新型的智能水表和远传水表存在阀门控制可靠性不高、抗攻击性能差等不 足。

2、水表运行工况差:一是设计不合理:突出表现是水表设计口径与实际流量、用水量不匹配。特别是在城市供水取消增容费后,用户申请接水往往就高不就低,而设计部门又把关不严,缺少现场勘估,造成实际流量与设计口径偏差很大,有的在水表的临界流量之下,甚至低于水表的最小流量,造成了较大的计量误差。二是安装不规范:缺少统一、明确的安装施工标准,安装施工的随意性大,如在阀门后紧接着就安装水表,应该水平安装的水表垂直安装,应该朝上安装的水表侧向安装;有的甚至将水表装反;有的由于实际安装空间条件的限制,造成水表抄见困难。三是超周期使用:没有认真执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实施检定的有关规定》,水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计量精度会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大口径水表(DN80~DNl50)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转速变慢,计量误差趋负,小口径水表(DNl5—DN80)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转速变快,计量误差趋正;有的是由于客观原因,如阀门找不到、要停大片水、用户不配合等,造成该更换的水表就是换不下来,长此以往,精确度可想而知。四是环境变化:由于市政建设、小区改造、道路拓宽、违章建筑等,造成水表被埋没、表箱被堆压;下水道和化粪池堵漏造成水表被淹没等。五是设施损坏:实施“户表改造”以后,水表要求集中摆放,一般在居民楼下,接近新村道路,过往的机动车,特别是汽车,很容易压坏表井、箱、盖,甚至水表。由于搬迁等人为有意无意地损坏表井、箱、盖等。

3、水质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区域的供水管网材质不合格、管网冲洗不彻底、屋顶水箱二次污染,导致内衬、流砂等杂质堵塞水表或水表前的滤网,影响了水表正常运行。

4、管网压力:由于管网压力挠动及管道中存在空气,导致水表不用水时也在缓慢行走,最突出的现象是正走一点点,再反走一点点,最终正走一点点,引起用户不满。

5、人为因素:用户利用水司管理上的漏洞,在水表上做文章,最典型的是伪造水表铅封、私自反装水表,先把水表正向安装,水表则顺时针正转,正确记录用水量;使用一段时间后,再把水表反向安装,水表则倒转,用水量不但不增加,反而会使原用水量减小,不能真实地反映用户的用水量,达到窃水的目的。

6、恶意破坏:这类用户虽少,但性质恶劣,如私自打开水表拨动指针、调整读数,或外力使水表机芯变形,导致水表运转迟钝。有的甚至恶意击碎水表表面,调整读数,再向水司报修。

7、改变用水性质:申请接水时为生活用水,实际却为经营用水,由于经营用水和生活用水之间存在明显的差价,造成计费不准确。这种现象在临街房、店面房、车库后改为店面房中尤为最。

8、抄表员自身原因:虽有“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一次申告,查实待岗》,但仍有极少数抄表人员责任心不强,甚至恣意妄为,由于估表、漏抄等给水司造成隐性经济损失。

9、维护整改不及时:由于管理不严格,造成在急性换表和周期性换表中该更换的没有换,不该更换的反而换了;由于部门间协调不力,对疑难水表的整改久拖不决,相互推诿;水司根本没有水表巡检巡查制度;

二、加强水表计量管理的几点建议:

1、水表要符合质量标准:如《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02)规定城市供水企业出厂水计量工作,应符合《城镇供水水量计量仪表的配备和管理通则》(CJ/T3019)的规定。用水计量仪表的性能应符合《冷水水表》(GB/T778.1~3)、《水平螺翼式水表》(JJG258)和《居民饮用水计量仪表安全规则》(CJ3064)的规定。如供水量大于等于10×104m3/d的水厂,供水计量仪表应采用1级表,供水量小于10×104m3/d的水厂,供水计量仪表精度不应低于2.5级。用水计量仪表宜采用B级表。对于水表,真正的考验是在用户安装、使用了若干时间之后。在水表选型上要注意精度高、性能稳定,精度经过标准计量设备检定等,特别是水表机芯。

2、严格水表检定管理制度:水表在使用前,虽有厂家的合格报告,但水司仍要委托法定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百分之百首检,再合格也要检定,并加装水司特制的铅封;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有针对性进行抽检,再麻烦也要坚持;使用到一定周期,及时更换,再困难也要换下来,保证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建立水表管理信息系统,对各类水表、表务信息如装表、换表、拆表、改表、停表、复表、移表等实行计算机过程管理。

3、设计要遵循适配原则:设计部门要根据用户的用水性质和用水量合理配臵水表的口径,既要保证水压水量,也要保证不丢失水量。流量计常常以管道公称直径和平均流量为基础选配。如遇经水表的水直接进蓄水池情况的,水表前应装有流量调节部件,确保在额定流量范围之内。对于一些特殊的用户可尝试应用新型水表,如防滴漏水表具有滴水计量、防倒流、抗水压波动对水表计量干扰的功能。有关数据资料表明:防滴漏水表起始流量的误差亦能控制到接近最小流量的计量特性要求。

4、保证安装施工质量:安装施工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尤其对表井、表箱的基础、表位、管道接口、井盖、井箱的质量、工程验收等一系列工序都必须严格把关,按规矩办事;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工程验收人员必须具备施工经验;加强施工材料、材质检验,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建立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反馈制度。

5、建立用户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用户和水表从申请立户、更名、销户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监控,堵塞无表户、黑户等管理上的漏洞,对全部用户信息整理核实,保证用水性质及核定水价的准确合理,建立完善的户(用户)表(水表)量(水量)价(水价)费(水费)五位一体的管理制度。

6、不断改进抄收模式:实践证明:对抄表人员进行线路轮换抄,能有效地克服定人定线的弊端,轮换的频次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尝试实行计件抄表制,确定基本工作量(基数),超过基数的实行计件,多抄多得,少抄少得,不抄不得,当然,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也要跟上,最大限度地调动抄表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推行跟踪抄表,委派专人对抄表员所抄线路、水表进行二次抄表、核实、监督,防止漏抄、错抄、估表等现象;建立抄表信息反馈制度,抄表员根据抄表情况,当天填写工作信息反馈单,如水表工况如何?用水性质是否改变?用水量是否异常等,既提高水表的抄见率和准确率,同时也向用户及时反馈 水表异常信息,提供提醒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户损失和水司损失。

7、推广应用自动抄收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数字通讯技术,将数据采集、处理于一体, 综合处理供、用水信息。主要有四大类型:一是智能卡水表:通过预付水费买卡用水,不实行抄表联网。二是分线制集中抄表: 各水表单独出线连接至数据采集器,由数据采集器统一收集与处理数据。三是总线制集中抄表:水表本身具有数据计量、处理功能,多个水表接至同一条数据总线。四是无线发射式水表:同样是一种智能水表,但数据的接收与发送通过无线方式实现。从长远来看,水表自动抄收系统为发展趋势。

8、建立有奖举报、巡检稽查制度:为维护水司的合法权益,挽回经济损失,必须建立有效的有奖举报、供水稽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对私自拆、改、移、装水表等都可以举报,一经查实,即以重奖。同时,加大对违章用水的稽查力度。建立水表巡检制度,专人巡查水表及供水设施,对破损、滴漏等现象及时维修、整改。

9、定期普查整改:可采用一对一跟抄,对水表表况、表井、箱、盖、用水性质、漏户、黑户等进行普查。每次普查的重点,因地制宜、因时而化。通过普查,真实反映水表及供水设施的工作状态,然后,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整改、完善,这对于提高水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肯定大有裨益。

浅析城镇供水管理及供水安全对策 篇10

一、城镇供水系统概述

城镇供水系统的发展历史很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而我国大规模的发展城镇供水系统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迄今为止,城镇供水管网已经遍及了全国绝大部分城市和乡镇。所谓的城镇供水系统就是给城镇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提供需求的水量、水质和水压。城镇供水系统的来源主要是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其中地表水主要是江河、湖泊的水,而地下水主要是井水、地下河水的水。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丰沛的国家,但是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特别是西北部地区水资源极度缺乏,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我国的城镇供水水源正在不断减少,在不远的将来,城镇供水会日益紧张,所以,现阶段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水资源的开发和供水的质量。

二、供水企业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运用到传统工业中,从而对传统行业进行体制的创新和改革,提高其工作效率,保障工作的质量。对供水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实现城镇供水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加强城镇饮用水源检测和保护工作

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不仅涉及的部门较多,管理的内容也比较繁杂,因此,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环保、水利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保护饮用水源,加快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线的建设。城镇供水企业要建立水源水质资料库,按照相关规定开展水源水质检测,当水源水质出现异常和污染物质超过有关标准时,要加大检测频率,并及时报告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卫生监督部门及环保部门,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保护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

四、健全水质监测体系

(一)加大水质监测的资金投入。

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是有效保障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一定要足够的重视,要逐步加大水质监测的资金投入,完善水质监测的行业体系,引进先进的水质监测设备,提高水质监测人员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质,从而,有效的保障供水的质量和安全。

(二)完善供水水质监督检查制度。

对于供水水质的监督检查,我国有着明确的规定,从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到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再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实行逐级监督检查。各主管部门要定时的对管辖范围内的供水企业进行检查,要对供水企业的供水水质进行抽样检测,检查供水企业的相关报表、数据和原始记录等文件和资料,一旦发现被检查的供水企业供水水质不达标,要让企业进行说明,当涉及到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情节较轻的,要对供水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罚,情节较重的,要扭送到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三)健全供水水质上报制度。

供水企业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按时的提交水质检测数据,供水企业上报的水质检测数据必须是经过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水质检测机构检测后的数据,水质检测机构作为检测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客观、公正地出具检验数据。水质检测机构在发现水质检测数据异常时,要及时通报给相关机构进行处理。此外,要规范上报数据表格的格式,各检测机构应订立统一的标准,方便进行检查和管理,

五、完善供水系统质量控制和监督制度

(一)提高供水处理工艺。

我国的供水系统建设虽然历史久远,但现阶段我国的供水处理工艺与发达国家还有着差距,因此,供水企业必须要加快提高供水处理工艺的步伐,可以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融合自身的特点,来形成一套完善的工艺处理方法,从而保障供水的质量。

(二)加大供水管网的维护和改造。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乡镇并入到城市中,因此,城镇供水管网也越来越大,在供水管网不断扩大的同时,供水管道的老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使得供水的质量受到了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供水企业必须要加大供水管网维护和改造的力度。首先,对于有一定年龄的供水管道,要定时的进行检查和维护,一旦发现管道腐蚀或者是管道漏点要及时进行更换;其次,要发展管道防腐技术,采用新技术来减小管道腐蚀的程度,提高管道的使用年限;最后,要保障新铺设管道的安全性,对于新铺设的供水管道要进行规范的处理,必须进行冲洗和消毒等一系列处理,并且检测合格后才可以使用。

(三)加强供水质量控制。

水质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来保障供水的质量。首先,供水企业要加大供水质量的控制,对于重要的工艺环节要进行实时的监控,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工艺流程和检测手段,保障供水的质量和安全;其次,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的力度,要定期的对供水企业进行检查,及时核对供水企业上报的数据。

结语

虽然我国地域幅员辽阔,但水资源的分配却很不均匀,东部地区水量丰沛,而西部地区水资源极度缺乏,再加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工业用水量的增加,城镇供水会越来越紧张。为了保障城镇用水,必须合理的开发水资源,在保障供水质量的基础上,节约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树全.关于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成功条件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

上一篇:信息数字时代下一篇:农民满意补贴机具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