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与城市设计十篇

2024-08-02

景观与城市设计 篇1

现就城市景观与人文景观开发、利用和建设的协调性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 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城市景观的美化要有特色

一座城市不单单是按照僵硬的棋盘模式排列的参差不齐的建筑合体。一个城市要发展, 不能不要城市景观。笔者认为, 城市景观美化要有特色, 这就要在居住、学习、工作、游憩和交通五大活动的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方面, 充分体现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适用、经济、美观这一中华民族特征, 在保持我国古代建筑空间布局到体形、尺度比例协调的民族传统和岭南地方色彩的同时, 改建、新建一些必要的现代建筑群, 开辟城市建筑空间, 使城市既充满智慧和文化气息又颇有现代化城市的气派。

“一种栖居之所以会是非诗意的, 只是由于栖居本质上是诗意的。人必须本质上是明眼人, 他才可能是盲者” (海德格尔) 。就城市景观美化而言,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建筑物外形要具有独特美。由于建筑风格的变化多以线条为中心, 因此, 建筑物外形的形式美要讲究线条、色彩、材料质感和建筑物外形比例协调。二是建筑空间环境营造要合理。城市高层建筑是现代建筑物的表现形式之一, 它不仅是为了反映其建筑艺术本身, 而且还必须借助于良好的建筑空间环境的营造, 以减少和克服人们的各种负面心态。若在现有的狭窄空间里, 扩大城市建筑空间环境, 在其中架设立交桥、人行天桥, 设置各种雕塑、建筑小品等, 这样就可以突出建筑空间美化特点。三是建筑周围环境要协调。建筑与环境形成和谐、整体的形象, 能促使人们心理、生理机制活跃起来, 达到心旷神怡的目的。考虑到建筑物建造起来后就长期地固定在特定的地点, 建筑与环境的艺术组合也很需要体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双向交互式的和谐统一, 建筑周围环境应以创造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和优美而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观为主。

二、人文景观的内容要不断充实完善

人文景观则是指人类所创造的景观, 这是古代人类社会活动的历史遗迹和现代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通俗表述就是将历史景观与自然景物和人工环境, 从功能美学上进行合理地保护、开发与改造利用的活动。它主要是通过文物、古迹、诗文、碑刻这些历史景观, 人工筑台、堆山、堆石、人工水景、绿化等这些可以改造的自然景观, 以及人工设施景观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和城市设施等元素来反映。人文景观的作用是处于环境中而不是孤立存在的。经过规划、改造建设, 城市景观, 尤其是人文景观, 是否为现代城市中的普通市民所认识和鉴赏, 这是城市景观能否在保护的基础上作为资源利用与开发的基础。同时, 要创造一个舒适而安静的居住环境和优美又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 应从整体来考虑。所有的景观规划将寻求人和其生存环境之间的最佳关系, 寻求人间天堂的创造。

对于城市设施之一的雕塑而言, 近年来雕塑已成为城市景和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城市文化品味、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的重要标志。因此, 现代化城市要求雕塑与自然景观、社会景观的环境相配合, 以丰富城市景观。不过有些建筑环境毋须设置雕塑, 尤其是一些现代建筑, 它本身已刻意于造型特色的独立完美, 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雕塑作品。

我们曾留恋那些自然的花朵盛开于山中的小镇, 陶醉于沿海滨或河岸层层分布的幽雅城市。住宅小区是人们认识城市的主要视觉场所之一。它除了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外, 还可提供一个美好的视觉转换, 住宅小区的人文景观如何借鉴国内各大流派而有特色?笔者认为, 住宅小区的人文景观建设, 也应从城市的整体性来考虑,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认识和分析将来现代化城市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情感价值。同时, 在处理空间和布局重点上创造出独特的风格, 使人文景展现于人们面前是系列变化。此外, 创造住宅小区的人文景观还应注意树木、绿篱、花卉、绿地等植物景观和灯柱、花池、坐椅、亭台楼阁等城市基础设施与现有建筑物等街市面貌的设计和布置。

街道是穿越城市的运动流线, 也是人们认识城市的主要视觉场所之一。城市建筑的连续性常常依于街道的连续, 同样, 各住宅小区、商业区人文景观建设也离不开街道的连续。因而, 对于街道的人文景观建设, 除了注意街道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和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与布置外, 应多从段落、节奏、配置等方面考虑, 以便构成空间的连续画面, 形成良好的街道景观。

绿化率高的小区能够做到绿树成阴、青草萋萋, 绿地降粉尘能力可达20%-30%。其次, 绿化较好的居住小区更显得安静。同时, 小区绿地在炎热的夏季能起到降温作用, 一方面良好的绿色景观使人们心情愉悦。另一方面小区内绿地为居民在突发事件时提供避难场所, 如发生地震、火灾等。

我们的期望是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完全考虑到自然的形式和力量, 从而与我们地球家园融洽。

参考文献

[1].俞孔坚等《.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1.俞孔坚等《.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景观与城市设计 篇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人们更渴望好的产品出现, 以适应时代的潮流, 而现在市场上的产品却差强人意。人们在谈及到一款产品设计时, 经常会用到“挺漂亮的”, “有创意”, “有点意思”等等词汇, 其实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这些词汇都是对于设计师、产品和受众之间的情感征兆的描述。选择该论文题目是自己根据自己的情感, 设计的一种有“人情味”的造型灯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是自己对产品造型的体会, 通过自己的作品和总结, 使大众对产品造型设计有深刻的认识, 并观注设计的发展趋势。

浅析景观雕塑与城市的生态设计

一、城市景观雕塑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楼大厦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 城市景观雕塑同样也具备成为城市标志的可能, 当你走进大城市后,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恐怕不是那些近乎雷同而又毫无地域性可言的高楼, 也不会是那些近乎一个模式的绿地草坪, 而应是那些停留在公园、广场、或街头绿地中的具有地域符号的雕塑。好的雕塑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解读你所在的城市, 更好的让人们了解关于你所在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因此, 有人称雕塑为城市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 你可以看到这个城市内心最深处的灵魂, 看到这个城市的成长历程, 看到这个城市所特有的内涵。

然而, 令人可悲的是存在于我们城市中好的雕塑太少了, 现实中存在更多的是那些近乎幼稚的雕塑, 那些抽象的让人们看不懂的雕塑, 那些所谓的“雕塑景观”。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著名雕塑家曾成钢忧心忡忡, 他指出, 眼下大到北京、上海等大都市, 小到县城乡镇, 到处都在做城雕, 仿佛一夜之间要把所有空间都填满, 但精品少、败笔多, 九成以上的城市雕塑不仅没有起到美化城市形象的作用, 反而成为无法抹去的新的视觉。

二、用景观雕塑来体现城市文化

城市景观雕塑既可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标志和象征, 又可作为该民族文化积累的产物。雕塑述说着民族发展的历史, 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和传统, 代表着每一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 反映着自古至今, 人们的无限追求与执着信仰, 展现价值观念及审美情趣。城市景观雕塑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最直观、最集中的表现。城市景观雕塑作为人创造能力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 记载了文明风风雨雨的历程。民族的历程刻凿在雕塑的形体与空间之中, 各民族用不同的雕塑美表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理想价值, 积累下人类最宝贵而本质的精神财富, 使得文明的开拓得以永久地发展。城市景观雕塑一旦成为独特的艺术价值, 就可作为民族文化的永久性物化形态, 意义长远。在设计中提到最多的一个原则就是注重地域文化的挖掘, 雕塑的设计同样如此。在设计雕塑时, 要深入到地方人的生活中, 要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 去聆听当地人的故事……,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曾经说过:你不要以为你比当地人更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了, 你要学会去聆听, 学会去体验, 否则你会犯严重的错误。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更好的设计结合点, 设计出更好的雕塑景观。

三、城市雕塑景观要注重人文性

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不光造型给人以美感, 裸露在大自然下, 任何视角、任何时点都带给人美的倾诉, 并且其传达的内在思想丰韵也是至真至纯的, 符合人类最彻底、最核心、最本真的人文精神。城市雕塑作品符合大众共有的审美观, 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体。城市雕塑的某些特性明显区别于室内雕塑和架上雕塑, 它必须具备高度的公共性, 是作为客体存在于公共环境之中, 其欣赏者才是城市雕塑的主体因素, 城市雕塑不完全是个人的艺术行为, 它必须服从于公共环境所需, 服从于公众的审美需要, 迎合公众的审美习惯、情感取向。但当一件城市雕塑作品受到公众广泛好评, 成为公认的典范之作, 成为地区性、全国性乃至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地标后, 其主体地位将大大提高, 欣赏者更多的置于客体地位, 对其进行观摩、瞻仰。

四、城市景观雕塑和周围环境统一

明代造园大师计成先生著的《园冶》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在造园中要“巧于因借, 精于体宜”。雕塑设计同样遵循这个原则。在现代设计中, 雕塑更多的被放置在公共空间中, 它本身便于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关系, 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 在设计时一定要统筹考虑, 做好整体布局, 使环境空间因加入雕塑后也能变得更和谐。城市景观雕塑与艺术雕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 它必须与周围的环境相融, 并起到点景、衬景的作用, 在充分理解环境内涵基础上, 因地制宜做出设计意向。分析景观雕塑在环境要素上所形成的各种观赏效果, 依据美学原则, 作出“设计定位”。

五、生态设计

“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 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 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文化的纽带。参照西蒙·范·迪·瑞恩 (Sim Van der Ryn) 和斯图亚特·考恩 (Stuart Cown) (1996) 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 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 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 减少对资源的剥夺, 保持营养和水循环, 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 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六、对未来城市景观雕塑发展定位

城市景观雕塑的出现与发展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向前发展的必将结果。城市作为比乡村、城镇更高级的聚落, 更发达的所在, 汇聚了尖端的科技与工业文明, 前沿的信息与精神文明, 汇聚了素质更高的人口群体, 更先进、便捷的基础设施与生活、服务设施。在这个崭新的信息时代, 科技突飞猛进的后工业化时期, 城市的发展速度也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展现着人类城市化进程的辉煌成就。但另一方面, 城市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如过度拥挤的人口密度、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生态失衡等;快节奏的城市生活, 压抑乏味的城市环境空间, 让人们希望拥抱自然, 拥抱艺术;人们渴望着更美好的生态绿色家园, 渴望受到精神上的抚慰, 希望压力的舒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城市居民呼唤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享受, 呼唤更舒适悦目的城市空间。

综上所述, 园林城市呼唤着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也应确立园林城市目标, 这是建设一流的国际大都市的必然要求, 规划、设计、园林等各有关方面的工作者应该共同肩负起建设园林城市的历史重任。

七、结论

优秀的城市景观雕塑应该标识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 承载起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未来的对接, 描绘出一个城市的时代追求, 凝聚起一个城市的精神, 展示出一个城市的品位。当每一个城市外来者站在这些城市景观雕塑作品下时, 他们应该能够从中解读出这个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品味出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世态民风, 并将这种印象深深地留在脑海。我们需要这样的雕塑, 我们也在呼唤这样的雕塑能够更多的出现在我们身边。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的含义》, 《时代建筑》, 2002年。

[2]约翰.O.西蒙兹, 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年。

[3]唐学山、李雄、曹礼昆:《园林设计》,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年。

城市街道景观形式特征与设计 篇3

关键词 街道景观 街道与城市 街道设计

一、城市中的街道景观空间

城市中作为联系各个街区空间和承担交通运输功能的地段被称为街道,它是一个城市内区域间沟通的纽带,街道的设计和其物质功能以外的艺术及美化的作用,在如今的城市环境中,已很好的融为了一体,任何种类的街道都有以歌剧院背景的三种街景的发展根基,早在维特鲁威时代就被他所描绘和归纳出来,虽然名称和象征的含义已经改变,但其总体上欧洲都市具有的强烈印象的“庄严的”、“欢快的”、“激情的”的三种景观形式特征仍然维持着。它们的装饰和各自的体系也各不相同。柱子、山墙及其他适合于君主的事物通常构成庄严的景象;欢快的景象是在普通的公寓之后展现出一派带有外廊、并有成排窗户的私人寓所的代表性景观;激情的景象是由树、洞穴、山脉和其它一些质朴的事物来装点城市街道,景观的风格就由这些事物描绘出来。在赛利奥1537-1545年出版的《建筑五书》中,这三种街道形式被另一种方式所解释。赛利奥运用几何透视法,把古典建筑定义为庄严的景观;欢快的街景则由哥特式所描绘;城市外的风光构成一派激情的景色。安东尼.维德勒断言这三种街道形式构成了文艺复兴街道的典型环境。

在今天的欧洲,古典、笔直的街道所呈现的庄严感是和公共展览仍然被人们认为和游行联系在一起。迷人的中世纪街道之所以被当作古老的欧洲城市的步行街而为旅游者所青睐,而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田园大道很明显的使很多人回归到了世外桃源。街巷和道路组成了街道,现代所称的生活性道路大致对应于街巷,后者即指交通性道路。城市道路按机动车通常的道数可以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快速路、主干路偏重交通功能,生活服务功能则由次干路和支路承担。道路从横断面的角度又可分为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在城市景观系统的研究中,由于城市道路整体的物质空间形态由道路与建筑、绿化、河流的空间结构关系构成,同时城市道路景观空间的物质基础因此形成,因此,建筑的研究范围包括了退让道路红线的部分以及建筑界面、两侧的景观要素等。

二、街道与城市景观

作为“线状”空间的街道,其特征是“长”,因此表达了具有增长意味的一种方向、运动、延伸的特性。街道从空间形态上讲,构成城市的“架”,表明了城市基本的结构形态。各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就由棋盘式、放射环形式、自由式、综合式的街道格局形成。

街道是整个城市景观的支架。无论行走在街道上的城市居民还是外来游客,来自于街道周边的景观提供了对其视觉,听觉,嗅觉最直接的感受。由于每个城市地理位置、经济、政治等不同的因素,其街道格局的形成方式也不同,任何形式的城市历史的发展过程都可由其街道景观格局反映出来,可以说城市街道反映着城市的历史,蕴涵城市的文化,记载着重要历史事件和故事,城市街道景观格局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特点,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布局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于街道,培根有一套很有参考价值的“同步流动系统”理论,它的定义是:如果我们能鉴别市民(城市环境的‘参与者’)流动最频繁的路线,然后设计两旁的建筑和空间,使市民得到连贯与协调的官能感受,那就是成功的城市设计。”其中最主要的设计原则是“同步连贯”。“同步”的意思是:在同一时间的每一条路线上,那些各自走路、开车、坐公交等等的人,会有各不相同的官能感受,每一个人连贯和协调的感受都是由好的城市设计决定的。比如为配合高速度车辆的节奏,高速公路两旁的设计多是流线式的、弧形和宽敞的。相比之下,设计会多利用短距离、窄角度的视觉焦点去突出行人系统两旁的趣味与变化。“同步流动系统”的设计要求是兼顾不同速度、不同视野,使城市环境能够满足不同视众的需求。

三、街道设计的统一

统一的街道设计包含很多因素的作用,最重要的可能是:建筑物的形式应该设计成面状而非块状。如果建筑物的三维形式感比较强烈,在街景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建筑呈现体块感,空间就失去了地位。吉伯德就这一点指出:“街道并不是建筑物的立面,而是由成组的建筑所形成的一系列风景画所表现的空间;换个说法,街道的空间能够扩大,形成围场和广场”。有些情况下看上去呈三维具有体的特征的建筑,能很好溶入为街道和广场所围合的地面城市景观。屋顶轮廓线高度的变化越大,空间体就具有越强烈的不稳定性。但这说法并不是要求将一条街道的建筑物在同一高度上进行建造,很多吸引人的中世纪街道恰恰有着非常不规则的建筑立面。但这种不规则性的变化经常是在外部一层的一部分至二层之间进行。当变化限制在这个范围之内时,街道得以保留统一感并避免了单调乏味。同理,建筑组群的重复尺寸相近,韵律和肌理能够同时建立起来,并且包含规整变化的有序的框架得以形成。

参考文献:

[1]郭笑梅,北方居住区绿化种植与水景景观设计研究[D],2009.

城市夜间景观与夜间景观规划 篇4

1.夜间景观是城市自然科学文化与社会科学文化的集中体现夜晚的城市通过各种照明手段对城市夜间景观进行二次审美创造,为市民提供适于休闲、娱乐、购物及交往的人工照明环境。现代城市夜间景观环境不仅仅包括高质量的城市照明体系,它更与城市居民的活动体系交融在一起。

城市景观是城市夜间景观的基础,为其创作提供了表现空间、表现主题和景观依托。城市景观分析通过景观分类与景观元分析来确定城市夜间景观规划的对象。城市景观按照不同属性分为自然景观集、人文景观集和构筑物景观集三个子集。

城市景观分类景观元自然景观集 城市绿地、山体、水体、公园等文化、民俗、政治、经济和历史景观的内容与特色,如舞龙灯、除夕夜、元宵观灯、中秋赏月等。所以在城市夜间景观规划组织人文景观时, 可与当地节日的民间习俗联系起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夜生活”场景。

2.城市夜间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思想的具体贯彻城市夜间景观规划设计是规划师在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经济历史社会和区域发展的前提下,对城市夜间环境提出总体的及分区的宏观意向构思,并人文景观集 提出详细要求和限定条件。城市夜间景观规划的任等文化生活形态务,是采用系统化方法,从宏观上确定和部署城市景主要建筑(构筑)实体、基面、城市构筑物景观集观骨架及重点景观地带,处理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开敞空间、大型桥梁、景观小品经过以上的分析,在城市夜间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突出城市夜间景观的特色的关系,指导城市灯光景观的有序发展。从微观上解决城市灯光景点的分布,景点之间的关系、主次景点的确立、特征主题和人文活动的引入等问题,对艺术、技术、经济等因素进行综合限定。规划目的,一 自然景观特色是引导,二是约束。

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 篇5

1 国内外的城市户外广告现状

国外的城市户外广告极其注重户外广告景观与周边景观的有机结合。英国第三大城市曼彻斯特是重要的工业大都市, 那里很少见到“现代化标志”的“摩天大楼”, 依然还保留着十八、十九世纪的建筑物。城市中的牌匾、商业广告、指示牌等, 都相应地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 尽显城市风格。而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国内城市的户外广告整体范围不断拓展, 其设计与设置逐渐被重视, 但由于管理部门在审批上缺乏依据、标准不清, 出现了广告媒体各自为政的问题。因此造成了户外广告较为严重的“大、杂、乱、差”的现象, 城市视觉环境已经受到“广告污染”的严重威胁。在欧洲, 大型电脑喷绘户外广告, 一般设置在城市建筑施工和道路维修的围蔽上。店面招牌广告, 既有透雕花框的传统形式, 又有现代化工艺广告。街头巷尾的电话亭、书报亭广告, 具有典型的欧洲风格, 可称一景。公交车身广告设计巧妙, 车顶多为放大的商品模型。整个城市引导系统明晰, 交通畅顺, 户外广告实现了城市景观化的效果, 整个城市的视觉效果极佳。可是在我国大型城市的商业密集区, 建筑常被广告牌无情地包裹;火车站广场周边, 已经被广告画面所吞噬;高层建筑楼顶广告设置突兀, 缺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建筑墙体广告和店铺招牌设置随意, 效果紊乱;广告繁复叠加, 层次无章;更有甚者, 有些户外广告严重遮挡交通信号……这些尺度失衡、缺乏装饰的户外广告, 既给城市带来了不美观和粗糙的感觉, 也无益于广告信息的有效传递。

2 城市户外广告景观设计的对策

城市户外广告景观应该与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历史、民俗、建筑风格等融为一体, 设置形式单一、工艺制作雷同, 与城市文化没有内在联系的户外广告, 会影响城市形象特征以及城市特色和内涵的展示, 户外广告景观设计必须与城市总体环境相协调。我们应从城市美学、城市景观学的角度出发, 进行多层面综合分析, 从而提出户外广告景观设计的对策。

1) 广告萃取就是对城市户外广告进行综合性的科学分析, 从中进行萃取, 使城市户外广告取得好背景, 创造出城市户外广告和谐美。2) 广告延伸指城市街区的广告应延伸到周围环境, 使壮观的城市户外广告与环境相互响应, 互作补充, 形成完整的城市户外广告几何模型, 进而突出城市户外广告主题, 形成城市户外广告的独特美。3) 广告对比通过广告与建筑的对比, 广告与环境的对比, 获得良好的艺术构图, 达到统一协调的景观效果。4) 广告动态沿城市主要街道活动, 都市街道的广告形成动态景观点。在风景区的街路, 应从突出自然景观的角度进行协调设计, 使自然景观和广告形成独特的风貌。5) 广告轮廓是城区、街区规划和景观要素艺术处理后的综合性标志, 是都市青春活力的体现, 是潜在的艺术形象, 是整合都市体形的视觉形象。广告中各物体间的排列、空间组合、综合布局、动态效果, 都是城市户外广告美学的要素, 不可忽视。6) 城市户外广告景观设计是城市景观重要的视觉延伸, 以街道、广场、标志性建筑物等为载体的户外广告不能游离于城市视觉景观环境之外, 而需要整合设计。户外广告是价值观念和文化意义的一种物化形态, 它不能与原有的城市风格大相径庭, 户外广告的商业价值应更多地通过广告文化价值和环境景观价值体现出来, 户外广告应能有助于城市视觉环境质量的整体提高。7) 户外广告要在城市景观规划控制的前提下进行, 无论密度、色彩, 还是形态、照明等方面, 都要与城市环境相和谐, 符合与城市整体视觉景观的“主从关系”。a.合理控制密度。户外广告密度控制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特质, 合理控制广告设施的“体与量”的关系, 使户外广告疏密有序、错落有致。例如, 在交通要道区域, 户外广告设置密度不易过大, 可以摆放内容简练、引人注目的广告牌, 便于人们流动观瞻;商业中心区域设置密度较大的户外广告时, 要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职能中心主要指政府机关、文教机构、医疗单位、大中企业等, 户外广告设置内容与密度应根据周边职能部门的特点来具体考虑。b.合理控制色彩。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环境系统包括由城市建筑构成的具象色彩环境和由地域、历史、民俗等城市意象元素构成的抽象色彩环境。城市户外广告应该与城市建筑色彩相统一, 同时应该承担传播城市意象色彩的任务。户外广告的色彩控制主要体现在对户外广告主色调的选择上, 如何从城市固有的色彩体系中寻找灵感, 并对此作时代性的表述是户外广告对色彩进行规划的重要思路。c.合理控制形态。对户外广告的单体造型控制而言, 户外广告可仿古, 可现代, 可具象, 也可抽象, 单体造型应成为城市景观的新元素、新符号和有效组件, 它必须具备与环境融合, 并能兼顾媒体的经济性和有效性。户外广告之间的群体组合控制则更复杂, 强调了广告之间、媒体物与建筑物之间、媒体物与街道环境之间的组合。对户外广告景观形态的控制, 是整个视觉环境整合的必要工作。d.合理控制照明。合理控制照明, 是指合理使用灯光, 不同区域对亮化的要求与手段都是不同的。有些区域如商业中心区, 户外广告需要的是全部亮化、多种形式亮化;而非商业繁华区域的户外广告, 则只需简单照亮, 满足夜间光亮的基本功能即可。户外广告照明规划, 是针对不同区域的功能特征对广告照明的强弱、动静进行综合控制。

3结语

由于户外广告和景观之间不可剥离的关系, 以及随着人们对城市形象及城市空间质量关注的加强, 当各种新技术与户外广告的视觉要素融为一体时, 我们将会看到能不断地体现科技与艺术理想结合的新的景观形态;户外广告的盈利和功利色彩将被淡化, 将会越来越重视公共精神, 更加注重形象的树立, 更多地体现隐藏在商业背后个人和社会群体的梦想, 体现其对社会生活非物质层面上的引导作用;从表现形式上来看更趋向于多样化和艺术性, 实现城市户外广告拓展城市空间、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使命, 并达到人与自然相和谐、优化人居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共同进步、景观视觉美学效果与社会发展“共生共荣”的终极目标。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的城市户外广告现状, 从建设和谐城市的理念出发, 归纳了城市户外广告景观设计的对策, 通过城市户外广告, 以实现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户外广告,城市景观,设计,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珂.对城市景观问题的理性思考[A].中国城市环境景观规划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4.

[2]鲍海波.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 2007.

[3]何修猛.现代广告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4]刘滨谊.现代城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5]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6]Norberg-Schulz C.Genius Loci—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Architecture[M].New York: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Inc, 2001.

[7]黑川雅之.世纪设计提案——设计的未来考古学[M].王超鹰, 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

景观与城市设计 篇6

1 城市景观园林分析

城市景观园林的构成。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园林建设的基础依托。只有经济进步了, 才会需要美化周边的环境, 园林景观建设的需要量也就越大。人们可以在过往的任意一个时光片段里, 发现创造各种城市景观所需要的物质要素, 经过加工演化, 运用在不同环境中, 进行城市景观建设。这样的好处是在不断增加着的城市景观内容中, 城市功能也会更加完善。城市景观环境是人类内心世界的反映, 并将这种反映具体化, 运用各种方式展现出来,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人类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1.1 自然因素。

城市的园林景观主要是由两个因素组成, 一个是自然因素, 一个是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指那些天然就存在的, 不是后天人工打造的景观与地理环境, 这些统统都是城市进行景观建设时的基础依据, 自然因素的基本构成部分有地形、水体、植被及天气气候。

1.1.1 地形。

任何一座城市都是建造在地球表面, 即地形之上的, 而地球表面原始存在的地形种类比较多, 如平川丘陵、山峰谷地等等。这些地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环境的建设要求, 同时也给城市景观园林的打造提供了极为可贵的景观因素。对于城市景观设计来说, 其所设计、建造出来的景观园林应该要辅以人工技术, 充分展示出城市地形、地貌的魅力。

1.1.2 水体。

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的一个因素, 对于植物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城市的景观园林建设中, 水属于重要的组成元素。从由人类记载开始, 人们在进行居住选择时都会以山水作为主要的依托, 从而可以发现, 水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在进行现代的园林景观建设时, 将水系充分融入园林中, 并将趣味性与艺术性融入到景观创意中, 丰富水体工程的多样性, 成为打造现代景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园林建设中, 水体主要是分为人工水体以及自然水体两大类。像江河以及自然的湖泊, 这些都属于是自然水体。后天打造的比如水溪、喷泉等都属于是人工水体。灵活生动的水体是绿地中的一份灵动, 打破大片种植草坪的单调, 而且还可以在炎热的夏天带来凉爽的气息, 所以说, 水体的景观更实用, 也可以满足人们亲水的特性。所以在现在进行城市景观建设中, 水系的地位变得更加举足轻重了。在进行景观设计时, 在提供美感的时候, 更要突出城市本身的魅力所在, 打造独特的景观特点, 水体景观可以同时满足这两点需求, 通过水体形态不同, 表达出不同的意境, 可以在空间上给人不同的美感, 为促进城市的发展增光添彩。

1.1.3 植物。

植物是促进城市绿化不可或缺的因素。其观赏性强, 易于改造, 可以为园林环境增添无限美感。在我国, 常见的用于园林景观设计的多为花卉、绿地及乔灌类树木。不同类型的植被具有不同的特点及用途。花卉的运用是为了突出园林整体的色彩感, 让人们看过之后有一个美好的心情;绿地主要是作为背景材料使用, 让园林具有画面感, 好像身临其境的感觉;高大的乔木可以使整体空间更加饱满, 将丛生的灌木加以辅助, 达到错落有致的效果。把这些植物搭配组合成各种不同的类型, 可以为城市园林带来勃勃生机。

1.2 城市景观环境的构图规律

1.2.1 对立统一。

在城市中, 统一性的原则要求表现出和谐, 构成城市空间的各部分必须有共同的主题。建筑物的体量、形态、色彩、质感、风格以及细节构造都要表现出恰当的关系。例如北方地区很多建筑采用黄白相问的色彩, 洋葱头式的屋顶, 古典柱式的立面, 共同的因素形成了欧式风格的城市特色。

1.2.2 稳定均衡。

均衡创造了宁静, 具有一种无形的控制力, 人们通过视觉均衡感可获得心理平衡。例如城市广场设计, 建筑布置在四周, 广场中往往布置水池喷泉和雕塑, 表现出一种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的运动感。

1.2.3 韵律节奏。

韵律是物体构成部分有规律的重复, 可以产生强烈的方向感和运动感, 引导人们的视线和行走方向。使人们不仅产生了连续感的趣味。而且期待着这种连续感带来新的惊喜, 韵律的最终目标应该指向高潮。

2 乡村园林景观

从地理学的角度看, 乡村景观是指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和内涵的景观类型, 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能够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 是土地应用粗放、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的地域。

乡村景观是在乡村范围内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等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它不但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制约, 而且也被人类的经营活动及经营策略所影响着。乡村景观的生态系统是由村落、土地、水体、畜牧等因素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结合了自然、经济、社会等多个层面, 这就决定了它与城市景观, 自然景观的不同。

3 两者的差异

根据生态学中基质一斑块一廊道的理论, 在乡村地区, 由人工来管理的农田 (包括果园, 人工森林) 是为基质, 乡间道路和河流为廊道。而各自然村以及为数不多的工厂为斑块。与之相比较, 城市的基质是建筑, 道路和河流是廊道, 斑块则是各分散的公园绿地。由此可见, 城市和乡村最大的区别在于基质是影响景观控制力最大的要素。

结束语

从上述列举的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中我们可以看出, 虽然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少不同之处, 但是都是人类思想的结晶, 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产物, 经过我们的再创造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所以我们在注重差异性的同时, 也要考虑到二者的紧密关系。

摘要:由于城市与乡村所处的地理及周边环境的不同, 必然导致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 两者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城市的园林景观,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 着重表现使用人群的主观意愿以及技术的手段;而相对于乡村的景观, 要以自然生态为主, 充分表现大自然的力量。主要是以城市和乡村园林构成的相关要素入手, 分别对各自的园林景观特点进行阐述, 希望可以为从事相关行业的人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城市园林,乡村园林,园林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由佳, 赵庆超.园林规划中两种基本设计方法的应用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 2009 (6) .

[2]张志杰.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作用[J].花卉, 2016 (12) .

[3]李飒.乡村园林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设计要求[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13) .

地域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 篇7

1 地域文化

园林文化是人地相互作用的产物。特定的地理环境、人群, 以及特定人群对特定地理环境的适应和特定的利用方式, 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形态, 这一文化形态继而也影响到特定环境中的园林形式。地理环境是区域性的, 文化也必然带有区域性的色彩, 因此世界上才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文化及园林形式[1]。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但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愈来愈使人与传统的地域空间相分离, 地域文化的特色日趋式微。标准化的商品生产致使景观环境趋同, 景观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提倡景观设计向地域文化的回归, 尊重地区传统赋予景观的特殊性和丰富性。

2 地域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2.1 传统文化

地域传统文化 (包括自然和社会历史) 及其人文精神的个性, 是一个 (或大或小的) 地域的民众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交流、传承, 以及与自身相异的力量抗争的历史过程中的积淀, 也是一个地域及民族在行为习俗和价值观念上相互认同的基础。它们又是地域文化面对外域文化与其进行交流的基础和进行冲撞或竞争的依托[2]。

路易斯·巴拉甘是20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之一。他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意识, 其作品源自于对墨西哥丰富的本土文化传统所作的耐心研究与理解。巴拉甘认为, 缺乏地域差别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国际风格会毁灭文化的个性和品味。他本人一直致力于从本国乡土文化中找寻设计的源泉, 把景观设计与墨西哥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巴拉甘的景观设计作品色彩和质感丰富, 来自于墨西哥建筑传统的拉毛墙面、土坯砖瓦、木梁, 甚至水都是他的构筑元素[3]。巴拉甘的实践证明, 在吸收民族传统和外来经验时, 不可生搬硬套, 不能指望在他人的方案中找到直接的解决办法, 继承传统不是简单的复古和拼贴。只有通过吸收传统的精髓, 加以转换, 使之地方化, 并适应现实生活, 才能得以实现。

清华大学朱育帆先生设计的北京金融街北顺城街13号四合院更新改造项目取名“与谁同作”, 苏轼《点绛唇》词中写到:“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设计者通过巧妙的手法将“清风”、“明月”和“我”转译:设计中采用圆形磨砂玻璃盘, 简明的具象方式诠释“明月”;“风”的表述则通过栽植竹子, 借助其在风中沙沙作响来含蓄的表达;对“我”的阐释则是通过在庭院碎石铺地中横卧一块北京房山石, 借助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以石为君”的典故。在继承中国传统文人园林儒雅风格的基础上, 适应城市新的生活方式, 同时具备现代、简约和质朴的时代气质, 从而营造新文人园林的场所精神, 以继承和发扬地域特色[4]。

对于巴拉甘等立足于本土文化的景观设计师而言, 他们需要对熟知的传统“方言”进行再阐释, 从而透过表面的形式去探索地区文化的内在精神实质, 重新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2.2 传统民俗和生活方式

传统民俗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观念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基本文化因素。一个地区中世代传袭、连续稳定的行为和观念形成了这个地方的传统习俗, 它反过来又影响着现在人们的生活。一个地区特有的生活习俗, 是地域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些生活习俗的不同特点也常常反映在景观上, 向我们诉说着当地的社会文化传统, 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能使我们对公众的真正需求有一个真实的认识。

“加州花园”的出现, 更多的是由战后美国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而引起的。在经历了超过10年的大萧条和战争之后, 美国经济得到复苏, 中产阶级日益扩大, 收入逐渐增多, “核心家庭”成为普遍的家庭单元, 生活更加随意和不拘礼节, 轻松休闲的加利福尼亚生活方式充分的繁荣。一大批美国人从农村和小城市迁移到大都市和市郊, 在气候温和的西海岸地区新的城市定居点, 社会生活的新形式自然而然的发展了, 以丘奇为代表的加州学派景观设计师通过设计带有露天木制平台、游泳池、不规则种植区域和动态平面的小花园迎合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创造了户外生活的新方式[5]。

2.3 地区产业历史传统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和改造的动态过程, 在这种新陈代谢的过程中, 如何对待现存的旧工业建筑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中, 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和记忆, 对其实施改造的环境景观设计中, 应利用原有场所特征, 并根据新的功能定位对其进行新的塑造, 使之适应新生活的需要, 从而使一个活的地区产业历史传统的价值得以延续和发展。

对工业区的改造就是延续城市发展的连续性, 延续工业区所特有的工业文化氛围, 使人们充分认识、利用其潜在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 并注入新的现代的社会标准, 人们在获得自身使用要求的同时, 也得到了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1994年开放的由彼德·拉兹 (Peter Lats) 设计的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园, 坐落于德国杜伊斯堡市北部, 面积约200hm2。当具有百年历史的钢铁厂于1985年关闭后, 基地上各种老工业厂房和无数构筑物很快被淹没在野草之中。拉茨面临的最关键和棘手的问题是, 工厂各种遗留物大量存在, 如庞大的建筑、矿渣堆、烟囱、水渠、铁路、桥梁、鼓风炉、起重机等, 设计中是将这些无用的构筑物视为一种包袱或垃圾, 花费大量金钱去处理, 还是将之视为一种可以再利用的元素, 有效地处理和应用?拉茨选择了后者。其设计是以对工业传统的继承为基础的, 旧铁轨路基被保留作为一种大地艺术作品, 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片草坪区域。钢铁厂的炼钢炉等一些构筑物也被保留下来, 提供人们攀爬远眺的机会, 大型的混凝土构筑物则可以作为攀援爱好者的运动场地[5]。设计师从未试图去掩饰或篡改历史, 建筑和构筑物都作为工业时代的纪念物保留下来或被有效的再利用, 而未被任意的改造或歪曲, 原有植被被保留, 荒草也任其自由生长, 可利用的废弃材料得到尽可能的再利用, 秉承了工业传统和地区的传统环境, 体现了设计师对历史的尊重和科学理性的态度。

3 结语

中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历史久远, 所以中国文化不是一元的, 而是多元的, 是由各具特色的当地文化共同组成的, 因此, 我们不能满足于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体现泛泛的中国文化, 要有地域意识, 挖掘当地历史人文, 体会当地日常生活, 营造符合当地文化的景观, 用最新的技术和信息手段来诠释和再现一个古老文化的精神内涵。只有准确把握住所在地域外在和内在的景观特征, 才能创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化景观, 才能构建起高质量的中国文化景观体系。

参考文献

[1]凯瑟琳.斯莱塞著, 彭信苍译.地域风格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彤.整体地区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3]谢工曲, 杨豪中.路易斯·巴拉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农林生态景观的设计与规划 篇8

关键词:农林生态;景观;设计;规划

中图分类号:S7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2.066

1农林生态景观的发展现状

目前,各国的生态景观园区发展势头强劲。生态景观园区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前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例如,德国的“乡村旅游”、“市民农园”,意大利的“农业旅游”,英国的“田园城市”,法国的“城郊农业”,波兰的“果菜园”,美国的“广田城市”,加拿大的“度假农庄”和“土著旅游”,新加坡的“农业科技公园”,马来西亚的“国家级农业公园”,这些都是农林生态观光园区发展的典范国家。通过最新的农业科技把农、林、牧、渔、旅游、观光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新型农林生态观光园区,从而改善和丰富人们生活居住休闲的环境。通过对各国农林生态景观园区发展和建设的分析,针对目前我国农林生态景观的实际情况总结了一些实际经验。

2城市郊区建设农林生态观光园区的可行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生态观光和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了热点话题。使用现今的高科技手段改造原有大自然环境特征,为人们展现一种新的自然环境,做出一种源于自然但又高于自然的生活环境是现今人类所追求和向往的。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农林旅游、高科技农业林业园区都在不断建立和崛起。观光农林业生态园区作为我国农林业的转型升级,把城乡园林和农林业现代化融为一体,达到尽快与国际接轨的目的。

3观光园区的种类

3.1农业主题公园

我们通过对主题公园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其大多数园区都是利用当地农业景观为基础。建立和规划起综合观光旅游景区,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以及休闲娱乐集中整合为主题公园。它的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旅游、度假、休闲、农产品、娱乐等设施。在园区内可展示名优产品,并且可以组织举行各类节日庆典活动。农业主题公园一般划分为森林区、花卉区、水果区、景观区、服务区和生活区等等。

3.2农业观光园

在接近城区或者城市近郊建立特色农业园区,例如:花卉园区、养殖场、果树园区、蔬菜种植区、自由采摘区等,为人们提供入园采摘服务使人们更加亲近大自然。

3.3农业田园化

农业田园化地区主要建立在城市的近郊,以城市为依托发展田园化农业产业。该地区主要以园艺农业为主体,配合瓜果的种植、花卉的培养、蔬菜的种植,果实和水产养殖。同时,结合城市近郊的村镇环境美化,集菜地、水面、农田、果园、房舍于一体,建设一系列与实习、实验以及旅游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

3.4休闲农场

主要建立以农业为主的休闲娱乐区。园区内可实现观光、体验农作、采果,让城市化的人们体验到农村的生活,充分体验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休闲农场也可以提供短期的住宿度假服务,这样可以使游客体验到更多的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生活,为非农业者提供调剂性劳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科普和实习劳动的机会和场所,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周边无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3.5现代化科技园区

现代农林科技园区是通过对科技旅游和农林业旅游结合出现的新型园区类旅游项目。充分发挥农林新型科技的优势,引进和使用国内外先进的科学农林技术,建立起农林业科技研究、推广、试验、生产、示范和经营等活动场所。

3.6森林公园

主要以林木为主的大型农业复合生态群,拥有多变的地形和辽阔的林地。森林公园内主要景观由林区、河流、小溪、草地、山石等组成,为游览者提供观赏性、游览性较强的科普教育活动场所,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生态自然环境。

3.7 植物园

在城市郊区建设综合性植物园,引进国内外优良的植物种类,结合本地实际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种植,实现林草优美景观相间的布局。成为种质资源丰富、园林景观优美、具有观赏、游览、科研、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场所。

4农林生态观光园区的规划

农林生态园区规划主要分为四步进行:第一,对项目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农林业相关信息,划定规划范围和规划区域的用地情况,确定该区域的特点以及公园的主题等;第二,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细致分析,规划出园区的主体框架,明确相关规划内容,初步规划出整个园区用地规划情况;第三,方案制定阶段,完成草图和文字方案,形成初步文字方案,进行反复讨论和论证,修订初稿后形成正式文件;第四,最终形成成果文本和图形文件,文件中包括规划园区框架、布局、绿化、水电、经济区域、分区规划等文字内容和相应规划图纸文件,园区规划全部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开发和建设。

参考文献

[1]陈爽,王进,詹志勇.生态景观与城市形态整合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4,(05).

[2]彭少麟.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主要生态学理论与应用[J].广东林业科技,2012,(03).

[3]秦春林.对旅游景区中生态景观设计的思考[J].北方园艺,2011,(24).

[4]郑晓芹.浅谈生态景观林建设与新农村可持续发展[J].陕西林业科技,2014,(06).

城市街道景观改造理论与经验 篇9

一、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区主要街道市容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办字〔2009〕19号)

桥西区、桥东区、邢台县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市区主要街道市容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三月六日

市区主要街道市容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城市主要街道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空间,反映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总体水平。进行城市主要街道市容环境整治,是全面提升城市品味,展现现代化城市面貌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的重要内容。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主导,以提升城市品味为目标,以沿街店铺门头牌匾、建筑立面包装、市容秩序、环境卫生治理为重点,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政府组织、业主落实、社会共享”的原则,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对市区主要街道市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美化城市容貌,提升城市档次。

二、整治范围

此次整治范围为市区十条严管街道(泉北大街、团结大街、中兴大街、新兴大街、钢铁路、冶金路、守敬路、新华路、顺德路、邢州路)和仿古街、红星街、新西街,新世纪广场、火车站广场、清风楼、明月门洞等重点部位。其中以中兴东大街为重点,先做示范整治。

三、整治目标

针对市区市容环境现状,集中优势力量,采取强有力措施,以中兴东大街为重点,逐步向十条严管街推进,对城市管理中的不文明、不规范现象、多发性违章行为,对影响我市整体形象的重点区域重点路段的景观和秩序全方位综合整治,力争在短期内取得实质性突破,达到市容市貌明显改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形象明显提升的效果。

四、整治标准

按照《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城市主要街道两侧既有建筑外观改造和街道景观环境整治的实施意见》和《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有关要求,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活动。

(一)广告牌匾 1.户外广告设置要求

(1)下列区域及位置禁止设置各类户外广告:

①国家机关、文物保护单位及名胜风景点的建筑控制地带;

②市人民政府明令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的区域; ③风貌建筑保护区、风貌建筑及保护性、标志性建筑;

④主要街道两侧、交叉路口四周的护栏、围挡;

⑤沿街商铺门窗;

⑥各类涵洞内、桥梁下。

(2)除商业密集区以外的街道原则上不再设置楼顶、楼体广告和其它形式的户外广告,同时严格控制商业密集区的户外广告设置,鼓励商户采用新技术、新材质制作户外广告,且不得破坏原建筑物立面造型,不得遮挡或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景观。

(3)公交候车亭等市政设施等允许设置广告的,需设内置光源,属同一形式多处设置的,应统一规格、统一材质。

(4)户外广告设置人应当按照批准的位置、形式、规格、效果图等实施,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变更手续。户外广告设置人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7日内向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5)发布户外广告必须在广告画面右下角标明市工商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户外广告登记证号、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户外广告设置许可证》编号和设置人的法定名称。

(6)违反本规范设置户外广告的,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7)户外广告的设置人应当定期巡视、维护,遇大风、汛期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8)户外广告的设置人应当保持户外广告设施的整洁、完好。出现断亮、残损的,设置人应当在24小时内维护、更换,并在修复前停止使用。

(9)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城区范围内已到期或违法设置的户外广告按照市容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清理。2.门头牌匾设置要求

(1)文字。门店牌匾的内容要与工商部门核准的名称一致,力求简洁明了。文字、拼音、计量单位等必须规范准确。

(2)版面。牌匾版面应及时清洗、整修、更换、无歪斜、污渍、破损、退色、缺字现象,达到整洁完好,悬挂规范;牌匾版面及造型应当与自身店(门)面相协调,版面设计美观,色彩搭配合理,体现行业特点;主干街路、重点区域牌匾版面设计应与建筑物风格、店面装修及橱窗设计相结合,采用装饰性、立体性等表现形式设置。达到设计精细,简洁大方,材质优良;版面文字疏密得当,字体尺寸比例协调,主题突出,标识适当,无广告文字内容。

(3)灯饰。设置牌匾应当采用内置灯、背景灯和霓虹灯等形式亮化,灯具设置应兼顾白天景观效果;商、服企业应结合区域环境和店面风格合理配置灯饰,做到设计新颖、动静结合、突出夜间景观效果;灯饰设施应及时维修、更换、保持整齐完好;积极推广使用新光源、新材料、展示时代气息。

(4)材质。牌匾制作应因地制宜,选择坚固耐用、防腐美观、不易退色的材料,达到视觉效果新颖,牢固安全;主干道、重点区域的牌匾应根据版面设计,采用先进制作工艺和新型材料,达到制作精良,造型美观;禁止使用泡沫、即时贴、灯箱布、喷绘布扣板等材料制作牌匾;招牌所使用的材质。为提高档次、达到美观、经久耐用,设置的材质必须为亚克力、霓虹灯或高清晰内亮式招牌。

(5)定位。

①牌匾设置原则上一店一牌(匾),以建筑楼体为单元,以不遮挡采光窗和影响建筑特色及不侵犯合法权益为原则,在店面上方依附建筑楼体外墙立面定位设置。依附建筑楼体外墙立面竖向或顶部设置的。不得在橱窗、玻璃、幕墙上再粘贴各类图形、文字广告;

②一层店面牌匾设置,下沿齐一楼门头,上沿齐二楼下窗台线,沿街平房设置高度一般不超过1.2米;外挑距离有走廊的一般不超过0.5米、无走廊的一般不超过1.5米;

③一楼以上的垂直招牌,形式、高度必须统一,造型新颖,一般采用滚动式霓虹灯或其他新型发光材料设置;下沿一般与二楼窗户上沿相齐,顶部不得超过建筑物檐口高度,底部离地面净空高度不得少于3米,外挑距离不得超过1.2米;设置在四层(含四层)以上建筑物垂直招牌总高度不得超过9米;每幢建筑物上垂直招牌数量不得超过两块;

④沿街建筑物的门头牌匾不得多层设置。一楼以上的单位需设置单位名称的,可依次在一楼出入口有序设置铜牌或在一楼大厅内、门前设置指示牌;仍无法设置的,经批准可用铜质字、烤漆字或亚克力字等新型制作材料,在建筑物立面上直接镶嵌;

⑤门店牌匾设置严禁破墙破窗开门店;严禁外扩;严禁使用外置封闭式卷闸门。

(6)规格。在店面范围内,与一层店面比例协调,禁止超范围设置;同一建筑楼体(含相连接建筑楼体)层面牌匾的规格与平面原则上尺寸统一、造型协调;商业招牌、标识应结合行业特点,根据外墙面现状最佳比例设定。设置形式、规格应与店面及经营项目协调,设置高度、间隔统一整齐。

(7)门店牌匾的设置单位(门店)应按批准的时间、位置、朝向、形式、规格、内容、色调、进行设置,不得擅自变更。确须变更的,应按原申请审批程序办理变更手续。

(8)门店牌匾设置者应该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和安全检查,发现污浊、破损的,应及时采取措施恢复原貌。

(二)建筑容貌

1.沿街的建(构)筑物外立面包装。按照《邢台市区沿街建筑立面包装整治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对楼体和墙面污损、陈旧、表面脱落、涂料斑驳、褪色、涂写、刻画、张贴等影响市容观瞻的现象进行修整、清洗、粉刷、高档包装,并按要求增加亮化设施,保持建筑物外立面整洁、美观,色调与周边景观相谐调。

2.建(构)筑物屋顶不得违反城市规划擅自搭建棚亭,严禁堆放杂物,保持整洁、美观。3.清风楼、火神庙等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不得设置屋顶广告,周边不得设置垂直广告;在其本体视线所及范围内,不得设置与传统风貌不相符合的设施设备。

4.城市道路两侧不得有影响市容观瞻的非法设置建(构)筑物和堵塞、占用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盲道的棚亭。

5.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竣工时,应拆除规划确定拆除的建(构)筑物以及各种临时工棚和设施,清除高出地面的废弃钢筋、螺钉、木桩等影响行人的障碍物,并将现场清理干净。6.城市道路两侧的施工工地,围墙设置应符合有关规定,外立面要保持干净整洁,与周围环境相适宜。

7.城市街道、广场及其他公共场所设置的建筑小品、雕塑等,其造型、色调、应与周围景观协调。出现污损的,要由产权单位或使用单位及时粉刷、修饰。

8.主要街道两侧建(构)筑物的外立面应当保持整洁、完好,禁止改变原设计风貌和用途,破墙、破窗开店;屋顶、阳台外和窗外不得吊挂、晾晒或者堆放有碍城市容貌观瞻的物品;平台、阳台内堆放的物品不得超出护栏。

9.对沿街楼体进行平屋顶建筑改建成彩色坡屋顶。

(三)市容秩序

1.主要街道沿街门店橱窗、卷闸门。彻底清除街道两侧门店橱窗、卷闸门、玻璃、门楣、墙面粘贴广告图片及文字。对卷闸门实施改造,要求更换成钢化玻璃门窗。

2.彻底清除建(构)筑物、临街及小区墙体、电杆、路灯杆、各类棚亭、桥体、涵洞等部位涂写、悬挂、粘贴的小广告。

3.不得擅自占用城市道路、桥梁、广场及商业街进行宣传、促销、咨询、募捐等活动。4.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处设置要合理、规范。(1)科学设置一批高标准停车场(点),在沿街门店、企事业单位门前划定泊位,完善停车场设施。(2)非机动车停放,要求车辆必须线内停放,达到车头一致,摆放整齐,不占盲道,不堵交通。(3)机动车停放。在沿街门店、机关单位等公共场所门前做到停放有序、整齐。(4)对无序停放机动车辆处罚力度。5.城市主要街道、重点区域不得有占道经营、流动摊点,禁止在城市道路兜售商品和散发宣传品。

6.洗车行、汽车维修装饰店,不得店外洗车、擦车、修车,不得随地排放污水。7.各公共场所(火车站、汽车站、公园等)应保持秩序良好,环境整洁。

8.落实主要街道沿街门店“门前三包”责任制,保持卫生整洁、秩序良好、设施完善。

9.规范集贸市场和早夜市,严禁市场外溢,小商小贩要撤离至主要街道口30米以外,有便道的市场街,商贩全部上台经营,无便道的市场街,实施划线管理,商贩一律在线内经营,同时对市场街实施分类划取管理,保证市场街良好秩序。

(四)城市亮化

1.道路两侧路灯其高度、间距、悬挑长度、照明度等符合《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的要求。市区主要街道亮灯率不低于98%,次要街道亮灯率不低于95%。

2.桥梁栏杆景观照明和涵洞内照明根据建筑本身特点设置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主要街道沿街两侧3层以上建筑物、特色建筑及车站、广场等重点部位,需增加LED、霓虹灯等新材质、新技术的亮化设施;沿街各单位,需按要求的规格、材质将单位名称(标识)设置至本单位楼顶临街外沿处,且按要求增加亮化功能,保证单位名称标牌牢固、美观;夜景灯光亮化设施的产权单位应当保持其灯光亮化设施完好、整洁、美观,并保持功能良好,开闭正常。残缺、损坏的,产权单位或使用单位应及时修复、更换;遭受污染的,应及时清洗。

4.新建工程的亮化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设施安装完成需经市城管执法部门验收。5.主要街道沿街楼体、牌匾夜景照明设施不得擅自改变、移动和拆除。

6.开闭时间。常年开闭时间,四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每日二十时开启,二十二时三十分关闭;十月一日至次年三月三十一日,每日十八时开启,二十二时关闭。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开闭时间,按市政府相关规定执行。

7.夜景灯光亮化设施所用原材料及工程安装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定和规范,并同时配备防水、防火、防风、防漏电、防爆、防雷击等保护设施,保证设置牢固和使用期间安全。

8.夜景灯光亮化设施的光源、颜色、造型不得与交通信号灯等特殊用途的灯光相似、相近。9.夜景灯光亮化设施由设置单位(个人)负责维护,应保持功能良好和容貌整洁。图案、文字、灯光显示不全或者污浊、陈旧以及损坏的,应当及时维护、修复或者更换。

(五)清除违法设施和拆除违法临建

1.清除沿街各类违法建筑、违章棚亭;清除沿街建筑二层以上(含二层)防盗网、放物栏、破旧遮阳罩;清除楼顶、阳台的杂物;清除建筑外立面各种吊挂,无擅自设置的各种指示牌、标志牌。

2.结合拆迁工作对道路沿线可是范围内的有碍观瞻的平房和各类违法建筑一律拆除,对拆迁后的空地实施绿化或硬化,有条件的进行地块整理。对保留的建筑实施综合整修。

(六)施工工地

1.建设施工、拆迁、待建工地必须采用硬质材料或围墙封闭,其高度不低于1.8米。

2.建设施工场地出入口应做硬化处理,同时设置轮胎清洗台或水排,悬挂明显的施工标牌和行车、行人安全标志。

3.施工工地堆放的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实施覆盖处理,杜绝建筑扬尘污染环境。4.拆除建筑物的工地须采用浇湿作业,并采取隔离、封闭措施,防止扬尘污染环境。5.施工期间废水、泥浆,不得流出场外,浸漫路面,堵塞管道。运输车辆轮胎不得带泥行驶,污染路面。

(七)城市环境卫生

1.生活垃圾实行定时收集。收集容器应保持完好、洁净。垃圾处置场地周围应保持清洁,不得污染环境。

2.道路两侧人行道上垃圾箱、果皮箱的设置要疏密合理,定期清掏、擦洗,保持整洁。3.城市中的公厕设置合理,标志明显。厕所达到“五净一彻底”标准。沟槽、管眼畅通,无蝇蛆、尿碱、臭味。

4.沿街门店及单位应认真落实市容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包门前卫生、包门前绿化维护、包门前环境秩序)管理责任制,按要求设置统一的垃圾收集容器,保持周边环境清洁,无乱堆、乱放杂物。沿街饮食门店不得直接向外排放油烟、污水。严禁炉灶出店作业。5.餐饮经营单位、门店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饮具。

6.城市道路、公共场所应保持清洁,不得乱扔烟头、纸屑、瓜果皮核等废弃物;不得乱倒垃圾、污水污物;不得随地吐痰、便溺;不得焚烧落叶、枯草、冥币等。

7.禁止在城区和近郊居民区饲养家畜家禽。经批准饲养的犬类宠物,不得进入公共场所。

(八)市政设施

1.保持道路要平坦、完好、通畅,无路面破损;便道无破损、缺失;盲道平整、无塌陷、缺失;路沿石、树坑石平整、顺直,无缺失。

2.未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挖掘道路。

3.保证给排水管道无泄漏外溢,及时清除路面积水;井盖、井箅等设施应保持齐备完好,并与路面高度一致;道路开挖和下井作业后,应及时修复路面、清理现场,保持干净整洁。4.城市公共设施(如邮政、电信、传媒、供水、供电、环卫、雕塑、道路消防栓、公共休闲等)应设置规范,标识明显。各产权单位应加强对各自设施的检查与维护,保持设施外观整洁、完好。

5.道路两侧人行道上设置的电话亭、书报亭、广告牌、阅报栏、护栏等,由产权单位负责管理并保洁。设置时应注重造型美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得挤占盲道及其他无障碍设施。6.公共场所设置的座椅要保持干净、完好。

(九)提升绿化水平

1.城市道路和临街绿化布局合理,植被养护良好,无违法占绿。

2.行道树应排列整齐,同一路段树木品种应趋于一致,树冠应均匀完整,枝繁叶茂,无病虫害,无缺株、死株,树边无泥土裸露现象,行道树不得影响机动车通行和路灯照明,不得影响电力、通信等管线及周边建筑物,其支撑物应统一高度,统一形式。

3.道路绿化隔离带的绿篱应修剪整齐,讲究造型美,无缺株断垄现象,内无垃圾和杂物。4.街头游园广场内灯具、石凳、喷水池、护栏等各类绿化设施应保持完好,卫生干净整洁,秩序井然,无园内骑车、遛狗等不文明现象。

五、职责分工

“三区一县”负责对各自辖区内街道市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市城管执法局负责市直企事业单位沿街建筑粉刷包装、夜景亮化;市区环境卫生,市容秩序,施工工地、施工车辆围挡、遗撒;户外广告及门头牌匾治理;负责整修整治范围内的道路、桥梁、便道、路灯等设施。

市工商局负责配合市城管执法局店外经营、乱贴乱画的治理,对不服从管理的商户,暂扣或吊销其营业执照。

市交警支队负责协助市城管执法局划定机动车停车位和机动车停车场的管理。

市建设局负责督办沿街单位的楼体进行高档包装、“平改坡”等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各县市区政府要成立整治工作指挥部,具体负责对改造整治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查;按照本《实施意见》,制定具体的改造整治工作方案和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细化任务目标,充分调动各县市区有关部门和产权单位的积极性,确保按照标准和时限完成各项任务。党政机关既有办公建筑的外观改造。

(二)加强检查督促严格奖惩。三区一县、市直各单位要密切配合,及时协调、解决整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市城管执法部门要按照综合整治工作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地加强检查和督促,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集中整治后,由市城管执法局领导对三区一县和各有关部门整治效果组织检查验收。对按时完成整治工作的区县政府和市直部门将予以表扬;对推诿扯皮、工作严重不力、不能按时完成整治任务的,区县政府、市直部门将追究有关主要领导的责任。

(三)大力开展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市容环境整治工作的意义。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全社会对市容整治工作的认识,引导市民理解、支持、参与整治工作。

发布部门: 发布日期:2009年03月06日 实施日期:2009年03月06日(地方法规)

二、关于对白河游览区内违章建筑物进行拆除的实施方案 市政府、市纪检委:

为了净化美化白河游览区环境,还市民一个洁净、优美、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根据12月8日市政府、市“六创一迎”指挥部、市纪检委会议要求,特制定白河游览区内违章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净化美化白河游览区环境为目标,拆除违章搭建,规范市容市貌,提高城市品位,扮靓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形象,确保“六创一迎”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任务分工:

市水利局负责白河四级橡胶坝上、下游各150米范围内(含卧龙桥南端纺织乐园和白象湾)违章建筑物的拆除工作。

市体育局负责白河南划船基地、停船场、赛艇航道、白河游览区3号岛饭店等非公益性经营设施等建筑物的拆除。

因滨河东路卡丁车场以东至南阳大桥台地尚未进行征地,归宛城区管理,该区域内的金沙滩游乐场和桃花园等违章建筑,由宛城区负责拆除。育阳桥南端的虹桥舞场由宛城区负责协调枣林办事处拆除。

市建委负责除以上区域外白河游览区内违章建筑的拆除。

三、拆除意见:

据统计,白河游览区内共有各类固定建筑物70处(详见附表)。根据市政府会议纪要规定,属于市建委管辖范围的固定建筑物为55处,市水利局负责拆除的固定建筑物10处,体育局负责拆除的固定建筑物2处,因土地权属原因,由宛城区负责拆除的建筑物3处。根据建筑物使用性质的不同,我们对于市建委管辖范围内的55处固定建筑物,提出三种处理意见:

1、对于必要的、公益性的固定建筑物,如自来水公司水井房、白河光亮控制室、白河绿化喷灌控制室、管理值班室,建议予以保留、亮化美化、整顿提高。其中:自来水公司水井房共9处,白河光亮配电室、绿化喷灌控制室、路灯所配电室共16处(请示附后)。

2、对于冷饮、台球、停车场等服务项目,限制发展、严格审批、规范管理。目前游览区共有冷饮2处,台球14处。拟台球数量压缩50%左右,台地停车场全部取缔,下台地路口设置路障,全部封死,机动车一率不得驶入游览区台地。

3、对于其他经营性固定建筑物,如饭店、餐饮摊点、临时市场等,全部予以取缔、拆除。包括旺角、阔昌饮食、滨河东路台地12家餐饮摊点、天河娱乐宫、金岁月白河布衣、育阳桥南临时市场、江南水寨、天舒园红房子。共8处。

月亮岛码头和温泉号码头2处建筑物作为二期整治范围,暂时予以保留。

莲花岛、淘气猫岛上所有的餐饮设施,以及有碍市容观瞻的违章建筑全部予以拆除,半年内进行绿化升级改造,要求绿地率达50%以上,不达标者责令停业整顿。

月亮岛(有房产证、有政府会议纪要、水利局批复)和大屏幕岛,现未进行经营,不存在污染问题,建议在提高绿地率、美化环境的基础上,予以保留、整顿和提高。

四、拆除步骤与时限:

建委管辖范围内的55处违章建筑限于1个月内全部清理、整顿、拆除完毕。其中: 12月8日----10日,为调查摸底、制定方案阶段。12月11日----15日,为宣传动员阶段。12月16日----20日,为自行拆除阶段。12月21日----31日,为强制拆除阶段。2010年元月1日----7日,为检查验收阶段。

元月8日----2月8日,对游览区内确定予以保留的固定建筑进行装饰、亮化、美化处理,进一步提升档次和品位,点缀游览区景观。同时建议:

1、对滨河东路卡丁车场以东至南阳大桥台地进行征地,由白管委制定绿化实施方案,尽快实施绿化美化,提升游览区品位。

2、对违章建筑拆除后留下的空地,财政上要尽快拿出资金实施绿化,避免前清后乱,和黄土裸露现象,切实巩固“六创一迎”拆违成果,恢复优美景观,营造良好环境。

五、措施与要求:

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确保上级交办任务的如期圆满完成。为保证白河游览区拆违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白河游览区拆违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廖玉安 ;副组长:张喜雨、杨洪甲;成员:王志坚、毛中召、相庆彬、王域、赵辉、华伟、张富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王志坚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希相关各部门领导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起高度重视,把白河游览区拆违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事项来抓,要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全力以赴搞好游览区拆违工作,齐心协力把这项工作抓好、抓细、抓到实处,确保按期、圆满完成拆违任务。凡因工作不力、行动迟缓,造成工作被动、不能较好完成任务的,要按照市纪委要求,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城市道路景观与植物造景研究 篇10

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路景观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 反映了城市的个性和发展状况。而道路中的绿化则是塑造道路景观的重要元素, 通过植物造景的手段, 可以形成不同特点的道路景观。道路绿化应在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 运用美学手法, 塑造道路景观, 彰显地域特色。

2 城市道路景观概述

2.1 满足功能性要求

2.1.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当前城市道路上穿行的机动车辆日益增多, 成为了道路上废气、噪声、尘土的主要流动源, 使行人和道路附近的居民深受其害。而道路上茂密高大的行道树、配置合理的绿化带、建筑前庭绿地及街头绿地、广场等, 对于调节道路附近的温度、湿度、减低风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抗震防灾、杀菌等方面都具有显著效果。因此道路上的植物栽植首先满足了生态功能。

2.1.2 组织交通

城市道路常设置不同形式的绿化, 一般用中央绿化隔离带将上、下行车辆分隔, 用两条绿化带将快、慢车辆分隔, 在人行道与慢车道之间又有行道树绿带或人行道绿带将人车分流, 另外, 在交通岛、立体交叉桥等处也有一定量的绿化。在路口和转弯地段, 特别是立体交叉的出入口, 还常用树木作诱导视线的标志。这些不同形式的绿化满足了组织交通的功能。

2.1.3 美化市容

植物造景即应用乔木、灌木、藤木、草本及水生植物来设计和创造景观, 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 配植成美丽画面, 供人们观赏。植物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风貌。美好的园林景色, 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 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道路绿化带属于人类塑造的一种特殊的“绿廊”, 其组织形式受限于道路条件, 因而有着较高的人工化痕迹。这种人造的绿化景观会创造出美好的市容风貌, 是映入来到一个城市里所有人眼帘的第一印象, 美好的市容风貌, 有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 有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2.2 美学在植物景观中的体现

2.2.1 形式美法则

园林是融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文化美为一体, 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环境艺术。前文提到道路景观是带有较强的人工化痕迹的, 所以道路景观的布局应运用形式美法则, 将变化与统一, 对称与均衡, 韵律与节奏等手法运用其中。

2.2.2 植物的自然之美

植物材料和水泥、钢筋不同, 它有生命, 有季相变化, 人们在季相演变中欣赏春花、夏绿、秋叶、冬姿, 感受植物年复一年的生命周期。植物造景不单是一个造型设计, 不单是一个规划组合, 更是一种时空设计, 它折射出了人们对时空变化的情感。

2.3 地域特色的体现

2.3.1 个性化原则

城市道路联系了几乎所有城市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 反映出城市特有景观和面貌, 表现出城市的气质和性格, 体现出市民的文明、礼貌和昂扬的进取精神, 同时还显示出城市的经济实力, 商业的繁荣, 文化和科技事业的综合水平。个性鲜明的道路景观使人印象深刻, 流连忘返, 而植物造景可采用色彩张扬的特征植物, 具有特色的植物群落来彰显个性。

2.3.2 展现城市文化

道路景观是城市的重要形象元素。而城市景观的巧妙设计, 完全可以体现出这个城市的地域人文特色, 充分展示城市的形象品质, 植物景观就是要展示城市的文化与形象魅力。北京香山红叶, 就是很典型的城市形象元素。很多城市有市花市树, 影响力广泛, 它们本身具有的象征意义也成为该市文明的标志和文化象征。在设计时可以让他们占据主要景观, 放在显眼重要的位置, 突显象征意义。

3 塑造城市道路景观的基本原则

3.1 以人为本

道路是连接不同场所内外空间的线性单元, 构成人类生存空间的重要环节。把自身同周围环境相联系是人类的本能。这种场所感不能忽视。一个好的街道空间设计要处处为人着想, 人车的分流与衔接, 设立步行道已经成为了城市空间设计的重点。植物的布置也要优先满足遮荫、降噪这样的功能。

3.2 尊重和保护历史

城市的景观环境特别是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也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 对城市的历史演变、文化传统、居民心理、市民行为特征及价值取向等作出分析,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理解什么是需保护的, 举例而言, 文物是历史, 古树名木同样是历史, 是自然演变的活化石, 这些都是需要保护的。

3.3 整体性

整体性是通过严格的规划、控制和持久精心的设计得到的。整体性要求不能孤立地评价道路景观要素, 把它们看作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将道路与自然美结合起来, 使那些具有特殊风景或历史价值的地方性道路成为风景道路。

道路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还体现在每一条道路景观在设计时的总体考虑上, 即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去考虑, 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道路绿化、街道家具、道路色彩、道路历史、道路文化等, 避免将一条完整的道路变成一片段式的堆砌和拼凑, 整体的绿化风格同样如此。

3.4 可持续发展

城市道路绿化在规划、建设时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城市街道绿化要特别强调其生态小环境的合理性, 既要有充足的阳光和满足不同年龄、职业人群活动的场地和休息设施, 又要有足够的绿量、合理而景观丰富的植物配置, 为市民创造出宜人的生态环境。所以在植物造景的布置上要留有后期建设的余地, 且不能只建不养, 后期的养护对植物景观的长期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3.5 因地制宜

城市道路用地范围空间有限, 在其范围内除安排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等必不可少的交通用地外, 还需安排许多市政公用设施, 如地上架空线和地下各种管道、电缆等, 道路绿化也需要安排在这个空间里。绿化树木需要一定的地上、地下环境条件, 如得不到满足, 树木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直接影响其形态和生长。因此, 需要规划部门的统一协调, 合理安排道路绿化与交通、市政等设施的空间位置。

4 实际案例剖析

4.1 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山大道与慈天公路

金山大道与慈天公路是武汉市东西湖区一横一纵两条景观主轴线。笔者参与了两条道路的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两条道路因时间段的不同而风格迥异。金山大道长14km, 建于2006年, 慈天公路长9km, 建于2010年。以下通过道路景观设计的几个方面来剖析。

4.2 天际线

金山大道建设所处的时间段讲求绿量, 密集的植物板块使天际线几乎呈一条直线, 在一个70~80m的长度内, 密集的布置了6~7个层次的植物, 大乔木、常绿小乔木、落叶小乔木、灌木球、灌木色带、草坪, 所有的元素堆砌在一个较小的空间里, 春夏的日子里郁郁葱葱, 冬季便显得有些阴森, 一些生长量大的植物在未修剪前将整个道路封成了墙壁, 红叶李、石楠等在和大乔木如银杏、枫香争夺生长空间。总体来说, 金山大道没有塑造出和车行视线匹配的绿带天际线, 标准段集中在一个较短的距离, 变化全在标准段内, 然后又不断复制, 疏朗的空间较少, 它的密集既保障了充沛的绿量, 也削弱了天际线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进, 建设者包括设计师意识到空间感是比植物量更重要的塑景方式, 在慈天公路的建设中, 更多研究车行视线的规律, 以主干道60km/h的时速计算, 事物被人感知的最短时间是3s, 因而要使人得到影像感, 最短距离为 (60000/3600) X3=50m。塑造一个高低起伏天际线的道路标段应有一个渐变过程, 从开敞低层到中间层再到高层, 然后又从高层回复到开敞低层, 这个渐变过程形成的标段推算为300m。实际建设中, 慈天公路的绿带天际线塑造方面是成功的, 它摈弃了金山大道过度密集的植物堆砌所形成的弊病, 开敞空间和郁闭空间有效结合, 使视线有收有放, 感觉更加舒适。

4.3 林缘线

由于分车带的宽度均不超过10m, 两条道路在中间分车带的林缘基本无法做出凸凹对比强烈的空间;两侧隙地也在10m左右, 且建设前的现状隙地里已有大量的列植乔木, 这些乔木呈圃地式规则布置, 出于控制建设成本的需要均要保留, 使得塑造林缘线无法谈起。从两条道路在林缘线塑造上遇到的相同尴尬, 折射出道路规划层面上的问题, 道路的断面需要更宽的绿带来实现景观。中心城区寸土寸金, 若要获得更多的绿地需要投入大量的拆迁费用, 这样做的性价比很低, 但在新建道路、远城区道路的规划中, 如能考虑至少20m的隙地绿带, 就能布置出进退有致的林缘线, 若能达到30m, 就能吸引鸟类筑巢, 形成自然生态群落。中央分车带也应尽量宽些, 深圳的深蓝大道已做到过。

4.4 色相季相变化

这里所说的季相色相变化, 主要是指道路的特征-开花植物的布置。当然, 如银杏、枫香、法桐这些色叶大乔木也体现出季节变换时植物色彩的魅力, 但要在道路上形成有气势、有视觉冲击力的色相变化, 需要依靠开花类小乔木的集中布置。开花小乔木较大乔木容易成活, 花期长的植物能长久体现色彩的艳丽, 在大乔木绿色背景村托下才能表现出更佳的效果。金山大道选用了一种特征开花植物:紫薇。紫薇花期长达百日, 贯穿整个夏季, 道路由始至终都布置有紫薇, 在中央分车带、机非隔离带、隙地中都有布置, 6~9月间紫色、红色花朵遍布, 使人印象深刻。慈天公路在开花植物的选择上兼顾过多, 全线分为4个特色段, 既有樱花、木槿、花石榴、紫玉兰, 又穿插了红叶李、木芙蓉、垂丝海棠, 甚至局部地段布置了花境, 没有一种绝对数量的开花植物构成整个道路的特征。虽然每个季节都有花开, 但其数量和给人造成的直观印象并不强烈, 道路的特征性由此大打折扣。开花植物的运用在量的控制上存在一种矛盾, 某一种用的过多, 其他季节无法兼顾, 但在特征塑造上会立竿见影。所有季节都兼顾, 则会顾此失彼, 缺失特征性。综合来看, 强化一种开花植物仍是塑造道路景观的捷径, 但在用量的比例上需要针对道路的特征仔细斟酌。

4.5 后期维护

金山大道布置有大量的修剪型灌木, 这对后期养护是一个的沉重的负担, 每年投入养护的费用累计起来几乎与建设费用相当, 养护使现状的金山大道有很好的图案化效果, 但很多灌木已经出现了老化的现象, 如红继木、栀子花等, 继续生长的灌木已很难修剪在一个较低的高度来保持色块的图案, 很多生长迅速的小乔木如红叶李几乎接近了银杏的高度, 为了保持层次的分明, 每年需要不断的截枝, 金山大道所用的草坪马蹄金也是不断退化, 露土现象令人头疼。慈天公路上运用了大量的地被, 如细叶麦冬、葱兰、吉祥草等, 这些地被无需过度的维护, 让其自然生长, 虽然初期较为稀拉, 生长两年后便密实的覆盖住每寸土地, 乔木组团也不追求过分的多层次组合, 每个板块几十棵同种乔木构成小片林, 越长大越显绿量充沛, 还有很多播种类的草花有自播能力, 需要的是除杂和间苗, 而不是采用枝剪来塑造灌木的形状。综合来看, 慈天公路的养护量显然是少于金山大道的, 它的城市化痕迹更浅, 更生态, 虽然也需投入很多后期维护, 但不像金山大道般很大程度的依赖养护来保持效果。因此, 若想生态化程度高, 植物的选择需要更少选择修剪型灌木, 乔木的组合需要更多的片林方式, 植物配植上需要更多的斟酌。

4.6 实际案例剖析小结

金山大道的建设有绿量充沛、特色突出的优点, 也有天际线较单一、后期维护成本高的缺陷, 慈天公路在建设上汲取了很多金山大道的经验, 在天际线塑造、后期维护控制等方面是成功的, 但也有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塑造道路景观并不是单纯地运用植物材料来堆砌, 讲求空间美、特色化、持续发展是当今道路景观绿化的趋势, 而塑造一个好的道路景观的前提, 还要依靠规划上给予充分的建设空间。

参考文献

[1]郑强, 卢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

[2]姚时章.城市绿化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大学英语读写课教学下一篇:信用评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