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美术课堂随想

2024-06-17

农村中学美术课堂随想 篇1

一、课程安排上, 可将一堂课尽量分成独立但又服务于主题的几个环节

教育心理学有个重要观点, 就是“一般青少年的注意力持续集中只有10~30分钟左右”, 所以将美术课可以分解成理论知识讲解、自己实践以及理论与实践分析三个小节, 每个小节时间分配最好是1:2:1, 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是充分给予学生自己动手时间, 将其能动性发挥到最大;二是实现从理论、实践再到二者结合总结分析的高度上来。三是在每个环节都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 提高学习效率与教授知识浓度。

二、每个小节都要有开始结束承前启后的故事或总结, 吸引学生注意力, 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理论知识讲解之前, 最好是能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开始故事、人物或其他景物, 或者说在整堂之前, 需要教师为每节课的主题做好设计。先从贴近主题的实物开始, 让学生有主动思考和认知的机会, 然后再开始进入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可以侧重点明晰, 对后面实践用到的知识要相对详细, 但不要啰嗦。进入实践时段不必将实践的内容过于限制, 可以给一个大范围的主题, 比如说《校园伙伴》, 校园伙伴学生可以选自己身边的同学, 当然这个主题也可以适当的再扩大到学生自己最熟悉的人, 或者学生认为自己最亲近的人。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自己选择的意愿和专心实践的想法。

三、评价学生实践作品, 要评价学生的特色, 不以单一标准衡量, 鼓励学生敢想、敢画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 应试教育考量学生的标准归结起来说, 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目标简单化、手段统一化、标准局限化, 教师为了完成任务也成了固定的脸谱角色, 学生成了僵硬个性缺失及创新能力缺失的考试机器, 这也是后来从应试到素质教育转变的原因。美术教育作为艺术学科, 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鼓励学生敢将自己理解的主题通过画表现出来, 最后也可以让学生再讲述对画的感受, 自己的体验等等, 更多层次的加深对美术课的理解和培养学生从画中来, 到画中去的自如。还需要注意的是, 其一, 每堂课实践的作品可以评选后, 最好都可以用公开观赏的方式来保存, 这样可以更认真的去实践, 希望自己能有作品“上墙”, 而且可以逐渐让学生养成事事都专心的习惯。其二, 学生作品的评价, 可以从特色上来评价, 而不是最好, 因为所谓的“最好”, 也是摈弃一些标准, 选择评价人主观认为重要的一些标准而已。因此, 对学生作品评价以鼓励为主, 以技法等知识评价为辅, 从心理上培养学生发挥能动性、主动性的意愿, 营造课堂“游戏”氛围而非枯燥昏昏欲睡的填鸭教学。其三, 尽量鼓励学生每堂课作品当堂课完成, 所画的作品可大可小, 但不管是局部还是整体, 最好是完整的, 不要半途而废, 这样也能让学生养成日事日毕的好习惯, 也不会占用其他课程的学习时间。

四、作品选材要注意因时因地而宜, 就地利用身边熟悉素材

对有条件的农村中学, 美术教师要尽可能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让学生多看相关的教学视频, 如:名家绘画的视频等。笔者认为, 教学条件稍差的农村中学美术课同样别有洞天, 因为城市里更多是高楼大厦, 不断的城市化让自然风貌越来约珍贵, 而我国农村有着鲜明的风景特色, 所以说即使是先进教学设备配套少的农村中学, 美术教学反而有更丰富的自然和社会风貌。以笔者所在的中学为例, 柏梁乡位于中原腹地, 有着悠久花木种植历史, 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 是“鄢陵腊梅冠天下”的发源地, 素有“花乡”之美誉;目前绿化苗木、盆景盆花、鲜花切花、草皮草毯等2300个品种, 拥有的景点有中原花木交易博览园、花乡农家乐、花都庄园、鄢陵县花木盆景园、桧柏艺术园等。因此, 笔者所在中学美术课有着丰富的可取素材, 不同季节都可以组织到附近的景点或地头观察植物花卉, 画出不同季节的风景。鼓励学生多看、多想、多画、多问, 因地取材更容易让学生去不断揣摩身边素材, 不仅画其形, 更显其神韵。

总之,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接受过程, 如何在实践中将学生作为一个营销对象, 将知识用学生喜欢接受、愿意接受的方式和途径传达给对方, 是笔者以及广大的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

摘要:农村中学美术课向来被学生及家长认为是“副课”, 很难给予足够的认知和实际的重视, 但美术课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也对中学美术教育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方式方法等多方面做了指导性的意见。笔者就自己教学体验提出对学生的营销教学, 从心理上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热爱。

农村中学美术课堂随想 篇2

在美术教学工作中,深知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农村,加上应试教育在农村根深蒂固。部分教师,家长,学生,思想意识淡薄,缺乏对美术课的正确认识,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语文,数学,英语代替了美术课堂。从而导致学生对基本的美术常识,常用的美术工具,及基本技法缺乏认识和了解。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缺乏简单的爱美意识,没有发现美创造美的习惯,也没一颗积极向上的、崇高的心境。所以在美术课堂上要不断地把美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技法讲给学生,加强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理解,注重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发展。如“什么叫美术,美术的分类,社会意义,教育意义,技法“等有计划,有次序地安排好,形成一整套理论依托于实践的学习过程,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建立在正确的理论基础上。并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加强运用和理解。在灵活运用理论的实践中达到发现美,创造美,不断地提高学生爱美意识和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以平等待人的作风,宽容的态度,尊重学生,包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你,认可你,以成年人与未成年的标准对待学生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要从反面评价学生的作业,要从正面去肯定学生在作业方面的亮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也可以构成学生今后发展的起点和动力。分数是无声的语言表达,给学生一个较高的分数,或写一,二句简单的评语,“真棒!构图准确,很好,有创意,努力,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前途的,大有进步,好好培养一下自己”诸如此类的赞扬。这样的语言不管是管理学生还是教育学生都是很有效的。让学生没有任何顾虑或紧张的心态,也不会担心老师笑自己的作业不好,把这种心态在今后的美术课堂上不断控固和发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多给予帮助。给学生一个更大的空间和表演的舞台,使学生能够充分表现自己。让学生在每一节课,每一张作业中得到满足,心里有点成就感。这样就会增加绘画的信心和热情,培养了学习兴趣,激发了绘画欲望,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家长,学生对素质教育的真确认识,给学生一个健康、和谐的美育新氛围

“曾在某教师的自习课上,有同学在完成美术作业的过程中,受到某老师的批评,某老师说:你尽然在自习课上完成美术作业,感到惊讶,你的数学,英语作业做完了吗?副课吗!没事干吗?

还有部分教师随意占用美术课堂,并且自认为是认真的表现。

面对全体学生这样歧视美术课及美术课的教育意义,直接误导了部分学生及家长、导致学生出现轻视、逃避、甚至讨厌美术课的现象。这不仅仅是某一学校,某一教师的问题,而是一种普遍从在的社会问题。作为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首先提高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提高教师对美术及美术作品的认识,各种技能和美术修养,要用对待语数外一样的教学态度对待美术课,给学生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

加强对学校、非美术教师及学生的宣传,不要给美术课堂泼凉水,要充分认识美术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意义。美育有其他课程所不能及的教育功能。所谓的美育功能主要指通过艺术的形象教育,使人们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或者是坚定某种信念,也就是说: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具有一定的“政治教化”的功利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吕氏春秋》说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是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我们撇开《吕氏春秋》的论点真确与否,只是从他所下的结论来看,除审美功用外,以经很明显地把装饰艺术和“政教”的功利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东汉的王延寿更是清楚地说:绘画的作用是“恶以戒世,善以示后”,汉末三国的曹植直言不讳说:“存于鉴戒者,图画也。这种鲜明的“政教”功利观点从此越来越强烈。其实在“政教”性质的“教育功能”之外,美术的教育功能更多地表现在对“道德”、“修养”方面的辅佐性方面,蔡元培大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是应为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的美术有辅佐道德进步的教育功能之故 。

艺术教育是一个历史现象。作为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初中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上一篇:多维度层次性下一篇:汉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