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精神五篇

2024-09-12

乐善精神 篇1

在追求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道路上,有的教师主张采用“问题教学法”,即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带着问题探究与思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则主张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师给每个小组布置一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地探究、争辩,以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如此种种,不胜枚举。但笔者认为,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归根结底还得从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和教师这两个行为主体着手,让“乐善精神”引领历史教学,形成教师乐于教书、善于育人,学生乐于上历史课、善于学习历史科目的双轮驱动局面。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作为一个示范性高中的历史教师,笔者与同事多年来一直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探索着。以下是笔者一些不成熟的探索心得,希望能与同行共勉。

一、淡泊名利,乐于做一个清真的历史知识的学习者和传播者

在当今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旋涡中,不断追求物质生活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合理想法,但作为人民教师,不应该随波逐流,而应该有着更高的精神追求与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教师淡泊名利,对当今社会中的物欲有一定的免疫力,乐于做一个清真的知识学习者和传播者。

作为历史教师,尤其需要淡泊名利,因为这个学科既无法带给你备受师生重视的地位,也没法带给你相对丰厚的物质报酬,若是整天纠结于在学校所得到的名与利,教学生涯必将止步于谋生级别,毫无快乐可言。那何不放下名利,徜徉于浩瀚的历史书籍中,去享受探究古今中外、发人深省的历史知识,然后再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述,点燃学生对于这一学科的热情,一改长久以来学生被动学习历史知识的局面呢?若能如此,师生将共同收获成长与幸福,高效的历史课堂也可水到渠成。

二、熟练技能,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的研究也告诉我们,如果学生对某个学科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学习该科知识,反之,则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一些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很多学生认为中学历史课堂枯燥无味,学习这个科目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可见,作为一个历史教师,首先要懂得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然后才能谈课堂的效率。

然而究竟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呢?从教学技能角度来讲,现代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利用多媒体教室和现代电子白板进行教学的技能。

教师在备课时可以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收集大量的历史教学资料,例如数据、图片、音频、视频等。再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动态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受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这样的课堂,一方面能够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开拓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枯燥的历史知识以具体、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甚至可以实现动态教学。例如,在学习“百团大战”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动态地展示八路军主动进攻的路线图,凡是八路军经过的地区,图中该地区的颜色就会不停地闪烁,使学生对课本中枯燥乏味的知识点记忆深刻。如此多姿多彩的历史课堂,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高效。

三、换位思考,乐于与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于作为副科的历史学科来说,教师无法期盼学生在课外多花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因此,唯有提高课堂效率才是切实可行之策。然而,要实现高效的历史课堂,说到底还得取决于学生是否乐意与教师学习历史知识,以及是否善于与教师共同探讨历史知识。于是,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成为调动学生课堂中的“乐善精神”之关键所在了。这种乐善的学习精神,无疑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所获知识的数量和质量达到最大值。

为了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身心健康,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如果教师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轻易地批评学生,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失去学生的信任。可见,换位思考有助于建立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从而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了这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知识碰撞与眼神交流,或是在课后给学生布置适量的巩固练习,抑或是在生活中向学生传授些学习历史知识的妙方法及推荐一些与历史知识相关的课外书籍等等,其增强效果都将是不言而喻的。

四、适时肯定,善于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成功的课堂模式是多样的,但不管教师采用哪种课堂模式,都应该找到有利于激发学生热情的激励机制,而合理的激励机制往往离不开合理的学生评价机制。一个好的学生评价机制,应该面向所有学生,能对所有学生发挥作用,而不仅仅只是为了激励“好学生”,否则就没有办法真正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结合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学校每个学期对学生的考核,除了考试成绩的评价方式外,还要有更多的激励机制。尤其是对“基础稍差的学生”而言,学校和教师不能仅仅依据考试分数来评价他们,而应该更多地结合他们平时的表现,寻找他们的闪光点,适时给予他们肯定,以增强其信心。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给“差生们”一点“特殊照顾”,创造条件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使他们获得一定的自信,并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点赞。教师还可以增加期末考核渠道,或以讲述历史名人故事的形式,或以组织历史趣味知识竞赛等形式作为附加考核,给表现好的学生加分。

乐善精神 篇2

[关键词]历史学科高效课堂乐善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106

所谓高效课堂,通俗来讲,就是教师在规定课堂时间内的教学活动能取得良好甚至最佳的教学效果的课堂,其表现为学生在此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在数量与质量两个维度上都达到很高的标准。因此真正投身于教育事业的教育者,必定会将高效课堂作为其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

在追求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道路上,有的教师主张采用“问题教学法”,即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带着问题探究与思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则主张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师给每个小组布置一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地探究、争辩,以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如此种种,不胜枚举。但笔者认为,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归根结底还得从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和教师这两个行为主体着手,让“乐善精神”引领历史教学,形成教师乐于教书、善于育人,学生乐于上历史课、善于学习历史科目的双轮驱动局面。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作为一个示范性高中的历史教师,笔者与同事多年来一直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探索着。以下是笔者一些不成熟的探索心得,希望能与同行共勉。

一、淡泊名利,乐于做一个清真的历史知识的学习者和传播者

在当今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旋涡中,不断追求物质生活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合理想法,但作为人民教师,不应该随波逐流,而应该有着更高的精神追求与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教师淡泊名利,对当今社会中的物欲有一定的免疫力,乐于做一个清真的知识学习者和传播者。

作为历史教师,尤其需要淡泊名利,因为这个学科既无法带给你备受师生重视的地位,也没法带给你相对丰厚的物质报酬,若是整天纠结于在学校所得到的名与利,教学生涯必将止步于谋生级别,毫无快乐可言。那何不放下名利,徜徉于浩瀚的历史书籍中,去享受探究古今中外、发人深省的历史知识,然后再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述,点燃学生对于这一学科的热情,一改长久以来学生被动学习历史知识的局面呢?若能如此,师生将共同收获成长与幸福,高效的历史课堂也可水到渠成。

二、熟练技能,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的研究也告诉我们,如果学生对某个学科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学习该科知识,反之,则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一些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很多学生认为中学历史课堂枯燥无味,学习这个科目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可见,作为一个历史教师,首先要懂得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然后才能谈课堂的效率。

然而究竟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呢?从教学技能角度来讲,现代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利用多媒体教室和现代电子白板进行教学的技能。

教师在备课时可以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收集大量的历史教学资料,例如数据、图片、音频、视频等。再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动态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受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这样的课堂,一方面能够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开拓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枯燥的历史知识以具体、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甚至可以实现动态教学。例如,在学习“百团大战”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动态地展示八路军主动进攻的路线图,凡是八路军经过的地区,图中该地区的颜色就会不停地闪烁,使学生对课本中枯燥乏味的知识点记忆深刻。如此多姿多彩的历史课堂,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高效。

三、换位思考,乐于与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于作为副科的历史学科来说,教师无法期盼学生在课外多花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因此,唯有提高课堂效率才是切实可行之策。然而,要实现高效的历史课堂,说到底还得取决于学生是否乐意与教师学习历史知识,以及是否善于与教师共同探讨历史知识。于是,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成为调动学生课堂中的“乐善精神”之关键所在了。这种乐善的学习精神,无疑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所获知识的数量和质量达到最大值。

为了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身心健康,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如果教师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轻易地批评学生,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失去学生的信任。可见,换位思考有助于建立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从而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

系。有了这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知识碰撞与眼神交流,或是在课后给学生布置适量的巩固练习,抑或是在生活中向学生传授些学习历史知识的妙方法及推荐一些与历史知识相关的课外书籍等等,其增强效果都将是不言而喻的。

四、适时肯定,善于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成功的课堂模式是多样的,但不管教师采用哪种课堂模式,都应该找到有利于激发学生热情的激励机制,而合理的激励机制往往离不开合理的学生评价机制。一个好的学生评价机制,应该面向所有学生,能对所有学生发挥作用,而不仅仅只是为了激励“好学生”,否则就没有办法真正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结合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学校每个学期对学生的考核,除了考试成绩的评价方式外,还要有更多的激励机制。尤其是对“基础稍差的学生”而言,学校和教师不能仅仅依据考试分数来评价他们,而应该更多地结合他们平时的表现,寻找他们的闪光点,适时给予他们肯定,以增强其信心。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给“差生们”一点“特殊照顾”,创造条件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使他们获得一定的自信,并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点赞。教师还可以增加期末考核渠道,或以讲述历史名人故事的形式,或以组织历史趣味知识竞赛等形式作为附加考核,给表现好的学生加分。

总之,只有打破“考考考,学校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一传统考核的唯一标准,不以分数论成败。适时肯定学生,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真正打造出教师乐于教书、善于育人,学生乐于并善于学习历史知识的高效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李瑾瑜.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周勇,李玉.新课程教师培训的有效方式[J].江苏教育研究,2003(2).

[3]邓涛.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乐善精神 篇3

战友的棉裤破了,他不声不响地把棉裤补好了;大嫂的车丢了,他用自己的津贴补车票;当战友家有困难的时候,他偷偷地以战友的名义寄钱„„他常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就是雷锋,我决定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一个为人民服务,道德高尚的人。

今天,我和我们班的四名同学决定到邻居李奶奶家,帮她打扫屋子,做一些家务活,尽我们力所能及的、微薄之力。同学们脸上绽放出愉快的笑颜。在做这些事时,我感到无比的自豪。雷锋虽然牺牲了,可他的身影我依然存在。在我们的周围,处处充满雷锋的身影。校园里,同学们捡起了地上的果皮纸屑,把门窗擦得亮亮堂堂的,回收变废为宝„„

杜若溪 用心演戏与乐善好施 篇4

目前,杜若溪正在云南大理拍摄年代偶像传奇剧《姐妹姐妹》,她出演女一号。本刊记者前去采访时得知这部电视剧从2014年12月中旬开始拍摄,原定3月份杀青,由于剧情复杂,牵扯的拍摄景点繁多,编剧、导演、主演等主创们对每个镜头又精益求精,所以,《姐妹姐妹》的杀青日子延迟到了4月底,足足晚了一个月。记者听说杜若溪一直在做公益,当问及拍完这部戏的打算时,杜若溪不由有些喜忧参半:“这部戏拍的有些累,我本打算休息一下,等身体恢复些,再去西藏那边的一所孤儿院,因为我一直赞助着那里孩子们的生活费,我想自己的力量太小,如果能让更多爱心人士一起帮助这些没有父母、生活极度贫困的孩子们门,那就太好了,但是也有可能公司会有接戏的安排,所以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因为《姐妹姐妹》这部戏延期到4月底了,距离现在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呢,所以还是先把这部戏拍好吧。”

■打点滴坚持拍戏赶进度

其实在入驻《姐妹姐妹》剧组之前,杜若溪刚刚结束了民国探案剧《同谋者》的拍摄,整个2014年也一直处于工作满档状态。羊年春节期间,当人们都沉浸于“吃喝玩乐”长假的同时,杜若溪却不得不在片场加班加点,所幸有老公严屹宽的时时陪伴,以及斯琴高娃老师等剧组同仁的共甘苦。在《姐妹姐妹》中,由于拍摄周期比较紧张,杜若溪又是饰演女一号,戏份过重,体力有些透支,再加上天气不稳定等因素,杜若溪日前的身体有些吃不消,还突发急性肠胃炎,不得不送医院打点滴,但她为了不耽误拍摄进度,还是带病投入到了拍摄当中,其敬业精神可赞可敬。

■带着睡袋去偏远山区支教

杜若溪一直以来都有公益情结,6年前,在她的工作单位——上海话剧中心与陕西的一个教育机构联合倡议的支教活动中,杜若溪自愿报名去陕西那边十分偏僻、贫穷的一所山里小学支教。她说:“因为没有宿舍,所以,前去支教的老师都必须带着睡袋过去,那里的条件很艰苦,晚上没有地方可以睡觉,我就把几个课桌拼在一起当床,放上睡袋就睡在课桌上,我们支教老师天天都是一起吃一起住。晚上没有电灯,都是点蜡烛,生活很是辛苦,早起洗漱都是用可怜的冰水。上学的孩子们就更辛苦了,他们上学每天要徒步走四个小时山路,所以,他们一般早上起来5点多钟就要出发爬山赶路,上完课,摸着黑再往家赶。那里的孩子们每当我给他们讲战事时,都十分认真地听、认真地学,不像城里的孩子什么都有,而他们只有一双渴望求加的眼睛。我带去的所有东西,孩子们都看着新鲜,这些东西他们都没见过,真让我心酸,我走时,把全部的东西都留给了孩子们,而且赞助其中条件最差的几个孩子到中学毕业。”

■号召伸出援手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说起乐善好施,杜若溪可有的是故事,开始她不想聊这个话题,初衷是默默的做,但想到可以通过媒体来号召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参与,话匣子就被打开了:“我曾经慕名去西藏的一个孤儿院,那里孩子们的生活可比我支教的山村小学艰苦得多了,他们都是孤儿,连下学回家看爸妈的可能都没有。这个孤儿院是西藏一个善良的上师帮助修建的,简陋的校舍只能勉强让孩子们御寒,缺吃少穿是面临的窘境,我除了资助孩子们全年的生活费和学费之外,还想办法给他们多寄些御寒的棉衣,因为那里的冬天实在是又漫长、又寒冷。我去那里,本想在镇子上买些学习用的东西和课本,但是没有,所以我现在只好约了很多朋友都帮孩子们捐一些文具书本之类的东西。我觉得公益不是喊口号,主要在落实,如果我们都伸出援手,微薄的力量就能汇成大海,我国有十几亿人口,如果每个人都拿出一块钱,就会让多少孩子脱离苦海啊,我崇尚用你的爱心行动去感染身边的人。”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近几年,“演而优则导”早已成为演员圈竟相追逐的风尚之一,其中不乏成就精品大作者,如徐静蕾、赵薇、徐峥等。谈及这个话题,杜若溪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毫不掩饰对演员这个职业的热爱,演员与导演其实都是一部好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一的演员或者导演都不能决定一部戏的整体风格。当然在整个剧组中,导演的掌控力是相对最大的一个,能有更多的把控力完成一部自己想象中的作品,这是每个演员的愿望。随着我拍各种题材的戏越来越多,我也会更加了解这个职业,以及拍戏的整个流程,所以对于当导演或者做制片人来说也是我心中的一个愿望,但是都得需要机缘和契机,不过我觉得现在还是把戏先演好最关键。”

■结婚一年的杜若溪渴望早日造人

乐善精神 篇5

为了向全校师生宣传邪教的危害,了解邪教的相关知识,以达到远离邪教、抵制邪教的目的。乐善学校在开学期间,开展了一系列多形式的防邪教警示教育活动。

一是发放传单,大力宣传。8月30日,利用学生报名时间,向家长、学生发放《防邪教警示教育宣传单》2千余份,让全社会更进一步了解邪教的本质和危害。二是升旗演讲,集中教育。9月2日,利用星期一升旗仪式的机会,该校付小彪校长向全校2000余名学生就邪教进行了主题讲话。他从邪教的定义、严重危害、基本特征和怎样蛊惑民心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释,并以法轮功等邪教为例向同学们重点介绍了邪教的危害。他指出邪教活动危害家庭,危害社会,其行为令人发指,危害性令人瞠目,希望全体同学能坚决抵制邪教,使学校成为抵制邪教、传播科学、净化环境、弘扬文明的阵地,以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据悉,学校还将通过板报、手抄报、讲演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防邪教知识。

上一篇:数值研究下一篇:毕业前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