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湿地景观的营造六篇

2024-09-13

居住区湿地景观的营造 篇1

1 人工湿地的植物景观的现存问题:

1.1 植物种类使用较少, 没有注意到多种功能

目前全球湿地植物6000多种, 但实际使用的不过几十种。在我国人工湿地中, 基本都是使用芦苇、香蒲、荷花、睡莲, 各地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并且, 目前的人工湿地植物配置往往只能顾及一方面的功能, 要么重视生态功能但景观效果不佳, 要么植物配置的景观效果较好但却忽略了生态功能, 使得湿地的功能单一。

1.2 岸边的植物景观被忽略

水岸植物对湿地功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不仅可以护岸, 还能为水体植物提供养分和能量。现在的大多情况是设计者注意到了水面的植物配置却忽略了岸边的植物配置, 将水面和水岸割裂开了未能统一考虑, 而统一起来考虑在生态功能上的效果将会大大提高, 在植物景观多样性营造和生态系统的稳定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1.3 植物的种间搭配不太合理

现在, 人工湿地的植物配置往往太过于随意而导致效果不佳, 甚至出现了一些问题。研究表明, 宽叶香蒲、水葱和苔草等植物腐烂产生的化感物质对芦苇生长和繁衍具有抑制作用。如果我们能多了解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 进行合理搭配, 便可以实现生态和景观功能的双赢。

1.4 冬季植物枯萎后景观效果差, 且植物残枝污染环境

由于没有足够重视湿地的景观功能, 湿地的植物景观忽略了季节搭配。到了冬季, 湿地植物的枯草期, 缺乏绿色, 植物一片枯败十分萧瑟。植物冬季枯死后气温很低腐烂很慢, 但是到了春季气温上升, 植物残枝的腐烂速度加快, 释放出的有机物又污染了周围环境使得一片水体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大大降低。

2 对于人工湿地景观营造的建议

2.1 空间尺度

2.1.1 水面植物景观营造。

水面植物的使用扩大了景观的空间感受, 增加了湿地景观的情趣。可以用在水中的植物有挺水植物、浮叶植物, 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以及湿生植物, 我们在做植物配置时要注意各个种类的运用以及合理搭配。

水面植物在使用时要注意量的控制。正如中国画中的留白, 水面植物的使用也要注意“留白”, 约占水面的1/3~2/5, 这样营造的植物景观才是透气的、有张力的美。如果水面足够清澈, 岸边空出的水面还和周围植物、建筑形成美丽的倒影。

在布置水面植物时也要注意与岸边的远近, 形成有远有近的有节奏的变化, 使岸线变得丰富可看。湖面宽阔时要注意植物的群体效果, 强调整体而连续的效果, 可以通过大片运用荷花、睡莲等给人壮观的景观效果。

2.1.2 水岸植物景观营造。

岸边不同种类的乔灌木的使用丰富了其天际线, 常使用的水杉、落羽杉等植物挺拔的枝干可以立马成为视线的焦点, 而垂柳和桃树等的运用与水面相映成趣, 使得水岸边的景观变得富有意境。当然在做水岸边的植物景观搭配时要注意景色的开合、透景线的开辟, 与周围的环境有交流和呼应。

2.2 时间尺度

在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中, 如果植物搭配合理, 植物的季相变化可以丰富其植物景观, 还能提高景观的意境。所以, 在做湿地的植物造景时, 要充分了解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使得四季有景可观, 其次也可以根据植物观花、观叶、观果、观干的观赏特性来实现植物景观的设计。

我国冬天气温太低, 使得湿地的植物景观此时十分缺乏绿色景观, 效果很差, 所以应当注意选用耐寒性强、根区丰富的湿地植物, 还可以考虑选用湿生灌木来解决冬季景观效果不佳的问题。

2.3 植物景观的意境

植物景观所创造出来的美感是一个层次美, 是实的、可感的, 但让人所感受到的意境就是更深一层次的美, 是虚的, 是感受出来的。湿地植物景观不同于陆地的植物景观, 植物与水, 与水生植物, 与远山都是非常有意境、有野趣的场景。

湿地在现代社会的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笔者在专业的基础上, 希望通过植物的合理运用和植物造景来充分发挥城市人工湿地的生态、人文、社会、经济方面无限的价值。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人工湿地植物景观现存的问题, 并从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植物意境三个方面提出湿地植物景观营造的建议, 希望实现人工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双赢。

关键词:人工湿地,景观功能,生态功能,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 宋晓青, 叶青.浅议城市中人工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造[J].现代园林, 2007 (4)

居住区湿地景观的营造 篇2

关键词:湿地公园,关中地区,可行性,景观营造

一、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是在一定规模和范围的基础上, 以湿地景观为主体, 对湿地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进行充分的保护和合理开发。需满足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展示、科普教育以及一定的文化和没学价值, 以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它作为一个湿地与公园的复合体, 兼具物种栖息地保护及生态旅游与教育的功能。

湿地公园相对于自然湿地而言受人为干扰因素较大, 且具有地域特色。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中湿地的生态恢复是较为重要的方面, 其次是在平衡场地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力流动基础上, 有效地改善湿地生态环境, 并且适度满足一定的游憩科普的功能。因此将湿地公园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景观营造相结合, 不仅为城市空间环境增加了生态景观系统, 更是对城市景观在生态方面、经济方面、人文方面等社会价值最大化的提升, 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健康发展。

二、关中地区湿地公园

1.关中地区环境特征

关中地区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发展大省的陕西省。自然条件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 春夏冬少雨, 秋季多雨, 年降水量550-700mm。该地区有泾、渭、灞河等构成的“八水绕长安”。然而如今河流由于污染严重、水位下降明显, 水资源生态环境得不到合理保护和利用。经济方面, 近几年国家在相关政策上给予支持, 接连建立起很多的经济活动圈。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城市整体环境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成为城市生态建设制约性问题。地域人文方面, 关中地区文化历史悠久, 依托陕西浓厚的社会文化底蕴, 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积淀, 使得关中地区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2.关中地区湿地公园建设可行性与必要性

上文中对关中地区的自然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做了简要概述, 可以看到这些条件因素的叠加就促使城市应该向一个健康、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同时, 陕西省也为加大绿色建设, 将流经的部分河道、河滩两侧一公里内的湿地景观纳入保护范围。因此, 在这种绿色建设的趋势下, 合理的景观营造是保护和改善关中地区城市环境的重要途径。

结合关中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城市发展需求、湿地公园景观的建立条件、区域规划等综合因素, 湿地公园景观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关中地区的自然环境压力, 为多样性生物提供更加稳定健康的栖息场所。不仅如此, 也将提高该区域的景观生态价值, 为周边的市民提供自然的休闲游憩场所。总体来说湿地公园的建设可起到完善生态系统、保护水源、保护动植物资源、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维护民俗文化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作用, 对整个区域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三、关中地区湿地公园景观营造

1.关中地区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1) 关中地区湿地公园资源分析

湿地公园设计初期, 需要掌握详细的场地建设条件。对于关中地区湿地公园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水文资源、气候条件等;旅游资源条件如区域内湿地景观、水文等;社会经济条件如该地区人口、发展建设史、土地利用现状等;基础设施条件如场地及周边内外交通等, 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各方面资源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整合, 构建一个适宜性的前期建设体系。

(2) 关中地区湿地公园空间功能布局

根据关中湿地公园资源特征及分布情况, 依据规划对象的属性、特征和管理需求, 按照自然、人文相对独立又互相依存的原则, 划分一定的空间范围, 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湿地公园最为基础的空间布局划分应该为湿地保护区、缓冲区、功能活动区。若按照功能分区, 则可以分为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

(3) 关中地区湿地公园景观建设

湿地公园景观建设主要分为水体景观、植被景观、人文景观这三个主体建设。其中水体景观的边坡宜采用当地常见的材料作为自然或生态的护岸措施。植被景观建设则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满足游客观赏需求的植物的配置与管理为目的。应考虑植物种类和景观的多样性以及水体净化等生态功能的需求, 所用的植物物种应采用本地种如宽叶香蒲、芦苇、萱草、梭鱼草、浮萍、水葫芦等。人文景观建设则是各种源于湿地的具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建设。应与周边湿地自然景观相协调, 体现地域特色。应优先采用生态材料和工艺。基本原则是需要景观元素的完整性、尺度大小的协调性、易辨识性以及文化元素的体现性。

2.关中地区湿地景观设计原则

(1) 自然环境与景观美学的融合

湿地作为多样性生物圈的载体, 为各类物种的和谐共生提供稳定的场所。而关中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稳定的生态环境建设相当迫切。因此湿地公园景观的营造中应回归自然模式, 充分发挥环境的生态功能。在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 规划和引导人们合理科学地进行景观营造, 通过对原有场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减少对湿地的二次伤害。例如关中地区大部分为黄土, 表层土壤营养丰富, 为植物提供主要生存的养料, 在营造湿地景观时应保护场地原本的自然土壤层意见对土壤层结构营养的破坏。其次, 植物、水体作为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 也应科学合理的利用地域性的植物群落地形地貌等的自然资源。

(2) 城市发展与湿地景观的融合

湿地公园的建设与该地区的城市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城市的发展与湿地景观应随着时间的改变而相互融合。这便要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前期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有详细的调研,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湿地公园建设要根据湿地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等进行统筹规划, 根据湿地的地域特点和保护目标合理布局。

(3) 人文与湿地景观的融合

首先, 人作为环境中的一个主观方面, 是湿地公园景观营造必须要着重考虑的因素。设计中要满足人们对景观环境美感的需求, 并且还需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域人群等对湿地景观不同功能的需求。其次文化作为景观设计中另一重要元素, 湿地公园建设应重点突出湿地景观, 保留湿地的生态特征, 最大限度维持区域的自然风貌特色, 并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 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湿地公园景观。

四、总结

湿地景观的建设可以很好地提升该地区的生态、经济、社会等效益, 是城市发展中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共赢的良好措施。本文阐述了湿地公园在关中地区建设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并且也简要介绍了关中地区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重点内容以及景观营造原则, 通过对关中地区的自然、文化、地域特征以及场地的湿地资源分析和合理利用进行适宜性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但新球, 但维宇.湿地公园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3.

[2]成玉宁.湿地公园合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3]胡卿.人工湿地在关中地区的景观营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居住区湿地景观的营造 篇3

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对环境有着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湿地遭到严重破坏,景观破碎化程度日益加快导致湿地景观格局连续度下降。本文通过引入景观连接度的基本原理,分析湿地景观设计中景观连接度的影响因子及应用,为修复湿地景观破碎化现状提出相应的设计途径。

引言

近年来,人们处于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模式下,对亲近自然的渴望不断升温,亲水而居成为人们对城市居住区环境的更高要求。将湿地的概念引入到城市居住区的建设中,成为当前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湿地现状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借助景观连接度理论治理景观破碎化、景观格局连续度下降等状况,因此将景观连接度理论运用到城市居住区湿地景观设计中对城市居住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景观连接度与城市居住区湿地的释义

1.景观连接度

景观连接度是景观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1984年Merriam首次使用景观连接度概念用以描述景观结构特征与物种运动行为间的交互作用,景观连接度就是描述斑块、廊道和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指标,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度量。

2.城市居住区湿地

城市居住区湿地是指分布在城市居住区范围内的自然湿地或人工湿地,与居住区水景有着本质区别,是拥有景观功能与生态功能同时能够自我维护及发展的生态系统。城市居住区湿地是为了满足居民生态、观赏、游憩及教育的要求而建立的场所,同时又能够保护和修复原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因而在城市居住区湿地景观设计上要充分考虑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与人本观念的双重因素。

城市居住区湿地中景观连接度的影响因子

1.斑块

斑块是景观结构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在景观结构中景观斑块包括水体景观斑块、人文景观斑块、植物景观斑块、动物景观斑块等,这些斑块的结构(斑块的位置、组成和质量、大小和形状、数量和密度,同类斑块的间隔和隔离度)对景观连接度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景观是由众多高连接度的斑块组成,那景观连接度就较高,反之景观连接度就较低。

2. 廊道

廊道是指两个生境斑块间狭长的线性区域,其存在为斑块间物种的迁移、种群的基因流动提供了保障,因此保护和建立廊道是提高景观连接度的重要手段,然而不同的生物体对廊道的要求不同,故在廊道与斑块的自然属性及生物对两者的反应良好的前提下,增加景观结构中廊道的数量是可以提高景观连接度的。在城市居住区湿地中由于形式不同廊道可分为两类:自然廊道和人工廊道,其中自然廊道包括带状树木、草地、河流等,人工廊道包括道路、桥、木栈道、景观廊架等,合理的配置廊道的空间分布、数量是提高城市居住区湿地景观连接度的有效手段。

3.基质

基质在景观设计中指的是场所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社会特征,其异样性、多样性和连续性的性质影响着景观连接度的高低,基质斑块内的空间构成是影响景观连接度的重要因素,如阻碍物种运动的斑块环绕在生境周围就会降低景观连接度,反之增加。

基于景观连接度的城市居住区湿地景观设计

1.景观节点

人为干预、设计的斑块常常是以景观节点的形式呈现,斑块的属性体现出景点的性质,斑块的大小反映的是景点的尺度,斑块的外形反映的是景点的形态。在城市居住区湿地景观设计中,考虑景点的数量、密度、大小、形状、间距等因素是保证景观高连接度的前提。

2.道路与铺地

道路与铺地作为景观廊道的一部分,是连接各个景观节点之间的重要构件,不仅为游客提供游览路线并能够优化居住区景观空间格局,提供交通、休憩、观赏等功能。

3. 植物

随道路、水系分布的带状树木、草地作为软质廊道是动物迁移生存的地区,同时是游客观赏的一部分,故在植物配置上应满足生态功能、视觉功能并重的要求。

4.水体

湿地离不开水,湿地中流动的线性水域作为自然廊道为水中生物提供了迁移的路线和空间,同时为游客提供游览路线或起到引导作用;湿地中的非线性水域为亲水性种群提供适宜的生境,成为其觅食、休息或繁殖的栖息之地,因而在水体设计时,应将水体与外部的连通性、水系网络的生态功能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结语

居住区湿地的景观连接度指数可以反映其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及交流是否一个完善的循环过程,它直接影响了居住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而将景观连接度理论运用到城市居住区湿地景观设计中有利于城市居住区湿地的保护、恢复与发展,湿地生物资源管理,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和人们生活环境的优化,在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高要求下能够解决湿地景观破碎化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黄朝霞(1989-),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在读,研究方向:景观环境艺术设计;

居住区湿地景观的营造 篇4

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对环境有着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湿地遭到严重破坏,景观破碎化程度日益加快导致湿地景观格局连续度下降。本文通过引入景观连接度的基本原理,分析湿地景观设计中景观连接度的影响因子及应用,为修复湿地景观破碎化现状提出相应的设计途径。

引言

近年来,人们处于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模式下,对亲近自然的渴望不断升温,亲水而居成为人们对城市居住区环境的更高要求。将湿地的概念引入到城市居住区的建设中,成为当前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湿地现状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借助景观连接度理论治理景观破碎化、景观格局连续度下降等状况,因此将景观连接度理论运用到城市居住区湿地景观设计中对城市居住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景观连接度与城市居住区湿地的释义

1.景观连接度

景观连接度是景观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1984年Merriam首次使用景观连接度概念用以描述景观结构特征与物种运动行为间的交互作用,景观连接度就是描述斑块、廊道和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指标,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度量。

2.城市居住区湿地

城市居住区湿地是指分布在城市居住区范围内的自然湿地或人工湿地,与居住区水景有着本质区别,是拥有景观功能与生态功能同时能够自我维护及发展的生态系统。城市居住区湿地是为了满足居民生态、观赏、游憩及教育的要求而建立的场所,同时又能够保护和修复原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因而在城市居住区湿地景观设计上要充分考虑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与人本观念的双重因素。

城市居住区湿地中景观连接度的影响因子

1.斑块

斑块是景观结构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在景观结构中景观斑块包括水体景观斑块、人文景观斑块、植物景观斑块、动物景观斑块等,这些斑块的结构(斑块的位置、组成和质量、大小和形状、数量和密度,同类斑块的间隔和隔离度)对景观连接度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景观是由众多高连接度的斑块组成,那景观连接度就较高,反之景观连接度就较低。

2.廊道

廊道是指两个生境斑块间狭长的线性区域,其存在为斑块间物种的迁移、种群的基因流动提供了保障,因此保护和建立廊道是提高景观连接度的重要手段,然而不同的生物体对廊道的要求不同,故在廊道与斑块的自然属性及生物对两者的反应良好的前提下,增加景观结构中廊道的数量是可以提高景观连接度的。在城市居住区湿地中由于形式不同廊道可分为两类:自然廊道和人工廊道,其中自然廊道包括带状树木、草地、河流等,人工廊道包括道路、桥、木栈道、景观廊架等,合理的配置廊道的空间分布、数量是提高城市居住区湿地景观连接度的有效手段。

3.基质

基质在景观设计中指的是场所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社会特征,其异样性、多样性和连续性的性质影响着景观连接度的高低,基质斑块内的空间构成是影响景观连接度的重要因素,如阻碍物种运动的斑块环绕在生境周围就会降低景观连接度,反之增加。

基于景观连接度的城市居住区湿地景观设计

1.景观节点

人为干预、设计的斑块常常是以景观节点的形式呈现,斑块的属性体现出景点的性质,斑块的大小反映的是景点的尺度,斑块的外形反映的是景点的形态。在城市居住区湿地景观设计中,考虑景点的数量、密度、大小、形状、间距等因素是保证景观高连接度的前提。

2.道路与铺地

道路与铺地作为景观廊道的一部分,是连接各个景观节点之间的重要构件,不仅为游客提供游览路线并能够优化居住区景观空间格局,提供交通、休憩、观赏等功能。

3.植物

随道路、水系分布的带状树木、草地作为软质廊道是动物迁移生存的地区,同时是游客观赏的一部分,故在植物配置上应满足生态功能、视觉功能并重的要求。

4.水体

湿地离不开水,湿地中流动的线性水域作为自然廊道为水中生物提供了迁移的路线和空间,同时为游客提供游览路线或起到引导作用;湿地中的非线性水域为亲水性种群提供适宜的生境,成为其觅食、休息或繁殖的栖息之地,因而在水体设计时,应将水体与外部的连通性、水系网络的生态功能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结语

居住区湿地的景观连接度指数可以反映其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及交流是否一个完善的循环过程,它直接影响了居住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而将景观连接度理论运用到城市居住区湿地景观设计中有利于城市居住区湿地的保护、恢复与发展,湿地生物资源管理,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和人们生活环境的优化,在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高要求下能够解决湿地景观破碎化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黄朝霞(1989-),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在读,研究方向:景观环境艺术设计;

居住区湿地景观的营造 篇5

万科本着“尊重土地、以人为本”的宗旨, 注重居住区景观的情感设计, 探索适宜人居的空间情感取向,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切实的景观情感空间营造。鉴于此, 笔者分析了万科经典案例, 并实地调研杭州万科较具代表性的竹径茶语、白鹭郡东、西溪蝶园等楼盘, 解析万科居住区景观的情感化设计途径, 希望对以后的居住区景观建设有所启示。

1 情感与空间

1.1 情感与空间的概念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是人的自然属性, 是人与外界之间建立关系的纽带, 是人类行为与思想的重要影响因素。空间是点、线、面的总和, A m erican H eritage词典的解释为“在日常三维场所的生活体验中、符合特定几何环境的一组元素或地点;两地点间的距离或特定边界间的虚体区域”。空间是人从事各类活动的载体。

1.2 情感与空间的动态作用

人具有自主思维能力, 可以进行创造性的、目的性的、有意识的活动, 空间是人从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和对象, 人在空间中活动, 感受空间氛围和特征, 在认知和理解空间的各种信息的过程中, 产生欢快、愁闷、兴奋、安静等多种情感体验。与此同时, 空间也受人的行为心理影响, 随着人的参与而变化, 表现出更为丰富的信息和情感。这是一个互相影响、相互反馈的动态变化过程[1]。

情感设计是构成“人”与“景”互动与交流的关系设计, 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 居住者的情感体验决定着居住区景观的情感取向, 不同的情感取向影响着情感设计方法的选择, 最终形成差异性的情感空间, 这些性格迥异的情感空间进一步激发、引导居住者多样的情感体验 (表1) 。

2 万科居住区景观的核心情感取向

万科居住区景观具备居住区景观情感取向的一般特征, 如美丽、宁静、愉悦、静谧等, 除此之外, 在万科核心价值观“用建筑赞美生命”引导下, 其居住区景观情感取向存在鲜明的个性特征, 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自然, 归属感, 活力和怀旧[2]。

2.1 自然

随着环境的恶化和传统居住环境的改变, 人们摆脱灰色森林, 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诉求愈加强烈。万科为帮助居住者回归青山绿水的朴素自然, 提供心灵向往的生活方式,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建立在自然原生态保护和地段自然生态进程延续的规划设计方法。

2.2 归属感

归属感是居住者的客观需要, 是为居住者营造出家的氛围的关键, 但是如同城市“千城一面”的问题, 居住区也普遍存在千住一面的现象, 缺乏识别性。万科重视居住者归属感的心理需求, 注重个性化特征的塑造。整体上, 以居住群体的需求为核心做有别于其他居住区的设计, 细节上, 以居住个体的需求为核心, 努力在居住区内部做出丰富多样的景观空间。

2.3 活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商品房住区, 封闭在人为圈定的生活区域中, 加之居住区内部因为缺失必要的交往活动空间, 人们不能走出室外进行活动交流, 邻里关系淡漠, 住区活力消失。针对以上问题, 万科在前期项目定位到规划设计等方面做了诸多尝试, 如开放住区的理念的引进、混合人群社区的创造、组团院落空间的优化等, 旨在为居住者营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人居环境[3]。

2.4 怀旧

怀旧是我们个人对于过去诗意般的回忆, 是对自我的认同, 没有历史便没有存在。万科强调景观环境的文化性, 尊重地域特征和本土文化, 在设计中注重保留、挖掘和提炼地方特质, 使生活的场所富有历史性和生命力, 增强居住者的熟悉感, 使其情感得以延续, 精神得以传承。

3 万科居住区情感化景观空间的营造

3.1 自然环境与人的融合

3.1.1 保留、恢复自然环境。

万科对居住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建立在尊重生态过程前提下的, 具体措施有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 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原有自然环境的影响;顺应自然的水体环境, 保护河道水系的流域整体性和原始水文功能;保护原生的树木景观, 组织到居住区景观环境中。

杭州万科竹径茶语居住区保留基址的丘陵坡地, 融入山坡、谷地、溪流、湖面等多种原生地貌与自然形态, 环山抱水, 基地内保留原有植物包括樟树、枫香等, 保护了原场地的性格, 无刻意雕琢, 真正地再现了自然, 为居住者创造出返璞归真的情趣。成都万科城市花园借住地形地貌将自然缓坡形成的谷地设计成谷底绿化休闲公园, 建筑顺应自然地形而起伏错落。沈阳万科花园城市中采用了“躲着大树规划, 围着大树盖房子”的策略, 保留了240多株胸径40多cm的树木, 为居住区营造出了成熟的景观环境。

3.1.2 尊重人的自然性。

万科居住区景观的自然设计是以尊重人的自然性为前提的, 设计符合人的使用功能和审美需求的自然景观, 即以人体功能学为基础, 考究人的行为尺度、光影、色彩感知度等, 注重细节设计。

3.2 用标识性景观创造归属感

3.2.1 宏观标识景观。

万科居住区景观归属感, 从宏观上以视觉性强的标识景观塑造为途径, 如个性的空间形态, 独特的空间色彩等, 在追求物理结构、生态功能的造型美和色彩美的同时, 渗入情感、意境等非物质因素, 做到形态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从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景观空间特征, 营造出强烈的归属感。

杭州万科白鹭郡东在规划构思上, 从传统的行列式出发, 通过打断、组合、旋转后, 形成了14个“住宅居住小岛 (BLO CK) ”, 每个居住小岛形成一个内向的居住组团空间;在形态设计上, 白鹭郡东仿效了“鹅卵石”图案设计多个卵圆形绿地, 在建筑、地形、植被的结构上自由地组合变化, 形成组团之间运动、优美的空间环境;在色彩设计上, 建筑外环境景观与建筑外立面颜色互相衬托, 道路和铺装以灰色为主, 大气而不喧闹, 为白色飘逸的建筑提供了一个稳重的基底, 卵圆形的绿地承载着绿色流动于建筑之间, 像一艘艘绿洲, 打破灰色基底的沉闷, 为整个空间带来了灵动的气息。景观空间的简约、清爽、灵动带动着人的情感, 使人思绪自由、心情舒展, 尽享清净的居家生活。

3.2.2 微观标识景观。

微观上, 万科关注居住者回家路线的空间体验, 独创了“回家的路线”, 将商业步行街、社区公园、街头广场等承载城市住区生活的景观空间都串联在主要的住区道路上, 使开车和步行的人都能经过这些公共空间。“塔”也是万科居住区景观常用的标识物, 多布置于居住区入口、商业街、景观中心或者景观轴线等突出空间位置。

杭州万科西溪蝶园北区回家的路线由居住区主入口—林荫道———组团绿地———散步道———入户花园等一系列景观空间序列构成。主入口处设置半圆形交通岛, 交通岛中设计了著有“西溪蝶园”字样的景墙, 景墙采用大气简洁的石质材料, 绕过环岛, 地面上为直径约1.8m的“蝶”字形铺地, 起到很好的识别作用。小区入口并没有采用平面形状的“开口”处理, 而是运用三面柱廊围合成有一定进深的内凹式入口, 入口建筑和树阵对称布置, 使居住者感受到城市空间到小区内部空间的过渡, 使生活隐于城市之中, 增强其归属感。内部交通人车分流, 机动车道沿小区周边设置, 行人通过内部步行道通行, 步行道尺度适宜, 为0.8~1.2m, 路面铺装材质多样, 两侧绿地景观变化丰富, 营造出了多样的步行体验, 每个单元门口都有精致的植物景观。

3.3 以交往活动空间促进住区活力

3.3.1 开放社区。

在居住区外部, 万科在大型社区中打破围墙的简单表面概念, 采用“开放社区+封闭单元”的布局形式, 将各种与居住相关的活动, 如商业、娱乐和教育活动等组织到城市网络中, 构成开放的道路, 开放的步行街, 开放的商业设施, 开放的景观带等, 形成生机勃勃的交往气氛, 使得居住者感受到城市生活的活力。

深圳万科四季花城采用“院落围合式+步行商业街”的布局形式, 商业街呈“L”形, 一半朝向城市道路, 形成沿路商业街, 另一半伸入社区, 成为步行尺度的纯商业步行街, 服务于住区内和住区周边的居民, 呈现出生动、活跃的城市生活氛围。上海春申万科城保留了穿越住区宽24m的“L”形市政道路, 形成“封闭组团+开放市政道路”的结构, 成为开放社区的中心轴线。

3.3.2 交往空间。

在居住区内部, 万科关注居住者的交往需求, 规划设计了多种多样的交往活动空间, 倡导多种类型的住区公共活动, 以获得居住者心理上的感知, 通过活动的类型、人数、丰富程度等创造住区活力。

杭州万科魅力之城一期利用建筑的转折围合成了1个居住区公园绿地和3个组团绿地。组团绿地私密性较强, 使居民形成了强烈的领域感和识别性, 增进邻里交往。此外, 在组团围合的基础上, 通过对适当部位的开口、底层架空或开洞等空间层次的设计, 以绿化散步道串联各个景观空间, 形成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景观空间, 在丰富了景深变化层次同时, 方便居住者使用, 为增加邻里偶遇、更多活动的发生和更多的参与创造可能性。杭州万科阳光天际利用儿童是二次交往的一个途径的原理, 在儿童活动空间中设置景观亭和家长座椅, 便于家长的看护的同时, 也为家长之间的交谈创造了机会。

3.4 保护、再创场所精神烘托怀旧感

3.4.1 保护场所精神。

万科居住区景观设计不是机械的割裂居住区与开发地块的关系, 而是注重对居住区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有意识的保护, 挖掘“过去”的价值, 保护原地段机理, 用这些历史标志物营造浓郁的场所精神和历史文化氛围。

万科天津水晶城的原址是一个经历了50多年建设和生产的玻璃厂, 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时代特征和历史情结。万科规划保留了老厂区的几条主要道路作为新住区的交通骨架, 有效地保留了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保留原厂卫生院的一大片枝叶繁茂的树木, 部分残墙;保留了带有旧枕木的铁轨, 大跨度的钢制吊车, 老式水塔等。再将这些原有的厂区空间要素融于新的居住区景观中, 新旧形成鲜明的对比, 为增住区添了感伤怀旧的文化韵味[4,5,6]。

3.4.2 再创场所精神。

对于一些特色不鲜明的开发地块, 万科通过再创传统居住形式, 再现昔日的生活方式的方法, 唤醒居住者的场所记忆, 满足居住者的怀旧情结。

深圳万科第五园在景观空间布局上以“村”、“院”、“墙”为主, 颜色以“素”、“雅”为主, 演绎新中式的诗情画韵。第五园侧重对传统村落的表达, 小区由边界清晰、形式各异的小村落构成, 各个村落由半环形主干道串联, 内部由宽窄交织的街巷与院落相连。运用墙的长短、高低、虚实变化, 形成了中式民居“藏露结合, 外简内繁, 外实内虚”的特点。采用黛瓦白墙的色彩搭配, 青石路面, 绿植点缀, 散发出宁静简洁, 清秀质朴的气质[7]。

4 结语

情感是人的生活和生存的基本需求, 随着居住生活品质的提高, 居住区景观的情感化设计必将成为一个大的发展趋势。万科的实践探索表明, 发现研究人的情感需求, 用合理的规划设计手段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到景观环境中, 是进行情感化设计的一条有效途径, 也是做有生命力的居住区景观环境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诺曼.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2]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万科住区规划研究课题组.万科的主张[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3]扬·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陈天.传承城市文脉营造都市氛围—天津万科水晶城规划设计评析[J].规划师, 2006, 22 (3) :35-39.

[5]朱光武, 李志立.天津万科水晶城设计[J].建筑学报, 2004 (4) :33-37.

[6]莫尚勤.万科地产在天津[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居住区湿地景观的营造 篇6

传统的沙地绿化多利用人工固沙先锋植物种的优势作用增加植物在沙地的覆盖率, 这种从恢复生态学的入侵生态学角度引进优良固沙植物强势种的做法确实起到了防风固沙的重要作用, 但对于有人为活动参与的公园类场地而言, 这种生态学种植方式也降低了沙地植物营造的景观性和场地的功能性。但沙地植物景观的营造也不能像一般场地一样仅停留在美学意义上, 忽略了沙地种植本身的自然性和生态性, 并影响到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的基本功能。

设计成集生态恢复、地方特色、场地功能、发展控制于一体的游览环境, 以取得期许的社会、环境、人文、生态效益, 将是有场地功能的沙地植物景观营造设计未来改进的方向。

2 项目背景

鄂尔多斯草原气候处于东南季风和西风带、暖温带与温带的交错处, 自然地带上是在阿拉善荒漠与落叶阔叶林之间的过渡带, 植被地带上处于荒漠、荒漠草原与典型草原的过渡地带。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该区地处过渡带和生态脆弱区, 植被分布格局动态变化对生态环境变化具有很敏感的指示作用。[1]

项目区作为一个特殊敏感的生态过渡带, 造就了该地区较为丰富的灌木种类群, 植物科的数量组成中菊科、禾本科、豆科、葵科占较大比例, 在属上是篙属、黄茂属、葵属、寥属等占较大比例。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使本区形成了以中生、旱生的多年生草本为主, 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层片明显, 灌木、半灌木相对发达的区系系统, 且地带上存在一定的替代性[2]。

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以湖库景观、鹭鸟景观、峡谷景观为主, 是典型的荒漠峡谷湿地, 水库两岸高差明显, 且南北两岸土质条件不同, 北岸以流动、半流动沙地为主, 南岸以黄土地为主, 构造剥蚀丘陵地貌, 园内河谷深切, 沟深30~60 m, 由一系列的凹岸与凸岸基座阶地、离堆山、古河道所组成, 为规模较大的沙漠大峡谷。设计区内的巴图湾水库是一座以工业供水为主, 兼顾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生态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从现状的GIS分析中可看出, 规划设计区域高差60m, 整体高程南岸高于北岸。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 最终可实现向北岸眺望可观赏到碧水连沙的荒漠奇特景观, 向西北眺望可观赏到植被丰茂的景观的设计初衷。

3 发展机遇及问题

3.1 发展机遇

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最明显的是其荒漠峡谷的景观, 设计的本质应该遵循自然演替的过程, 延续地方文脉特征, 打造属于萨拉乌苏本地特色的景观类型。以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为背景, 以巴图湾水库、河套人文化遗址为依托, 利用金沙碧水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当地历史文化底蕴, 形成集合地方资源特点、生态示范性和文化交融性的游览休闲湿地公园。

3.2 项目区规划主要面临的矛盾

3.2.1 短期的植物景观效果和树种固沙保育长期性之间的矛盾

树种保育的长期性是指人工植物群落能够在自然演替的过程中保证其生态效用的持续性。对于项目区北侧的沙地而言, 人工固沙植物群落很可能影响到土壤水盐的移动情况, 改变其原有的空间格局, 这使得塑造物种多样性和景观丰富性虽然在初期阶段得到提升,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自然优势种的侵袭作用削弱了群落多样性的结构强度。尤其是出于短期内的景观效果的目的, 在本身水分含量有限的沙地上大量种植乔木的做法, 改变了原有的沙地贮水格局, 增大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从而导致缺水更加严重, 进一步促使了荒漠化的形成。

自然界的自我恢复能力是不可忽视的, 正是因为地球表面的环境因子与植被在响应中形成的动态平衡被打破, 所以常常引发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的退变[1]。科学性是项目区人工植物群落结构的首要条件。

3.2.2 特殊生态功能场地的利用与保护的矛盾

在项目区内根据土壤、植被、视线、地形、道路等情况进行植被功能性的分区, 形成隔离保育区、受损恢复区、湿地驳岸区、游憩休闲区4大区域, 其中隔离保育区分布在自然修复能力较强, 距离道路、入口、水岸湿地较远的场地;受损恢复区主要针对流动和半流动沙地、人工破坏严重影响生态平衡、植被覆盖率低的场地;湿地驳岸区和游憩休闲区结合湿地公园内游览景点和人的活动相关因素, 多栽植可观性的植物种, 塑造有当地特色的景观形象。

4 规划理念

规划在现有生态格局和绿化成果的基础上嵌入式开展生态旅游, 进行小面积、小尺度的人为干预与环境改造, 对于生态受损区域予以修复。以门户景观、立体湿地为主要规划侧重点, 由景观游步道串联成线, 种植体系形成的面, 嵌入现状基地, 构成一个完整的湿地公园生态系统。

4.1 立体湿地概念的提出

复合式立体湿地是利用固有地形, 选择坡度较大的场址建设人工湿地, 也就是把传统的在单一平面上发展的湿地景观延伸到竖向上。立体湿地的建设能够控制土壤侵蚀、防风护堤, 而且利用山体自然坡度, 使污水自谷坡流经各级处理单元流到水库, 提高局部地区景观的美学价值。在整个湿地系统中, 通过“林地+灌丛缓冲带+消落带+沼泽+过水带”的组合[3], 把湿地在立面上展开, 形成建造峡谷湿地的特色。

由于项目地为浅丘沟谷, 谷底面积较小, 不利于湿地在平面上展开, 且峡谷沿岸存在裸露岸线和林相残破、景观效应差的护岸林, 防护功能弱, 易发生岸坡崩塌、滑坡等现象。为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构建完整、安全、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 特别把湿地的范围向立面上延伸, 提高其生物多样性水平, 构筑立体湿地的净化和生态景观系统。

4.2 叙述性的游线布置

规划时综合考虑河流两岸的线性景观及两岸自然现状的不同, 分为三个部分展现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的历史与文化, 分别为:由水草丰美的河套人文化发源, 后期因人为参与而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 最后重塑生态的景观序列, 塑造“自然生态—生态失衡—重塑生态”的过程。

5 不同地貌植物环境关系与生态建设对策

5.1 北部沙区

水分条件是影响沙漠植物种群的最主要因素, 借助GIS对沙地土壤和水分等生态因子的改变 (如坡度、坡向、地形) 进行分析, 并结合立地类型的划分, 通过植物群落的演变规律, 确定不同立地类型坡向上的植物结构, 指导造林生产、树种选择。

5.1.1 植物群落类型

项目区北部沙区的植物有常绿乔木樟子松 (Pinus sylvestnis) 、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 , 也有人工栽植的旱柳 (Salix matsudana) 、毛白杨 (Populus tomentosa) , 这些树种是疏林和水旁的主要组成乔木。分布较多的柠条 (Caragana Korshinskii) 、中间锦鸡儿 (Caragana intermedia) 、油蒿 (Artemisia ordosica) 等为防风固沙的主要树种。其中灌木整体上是以油篙为建群种的沙生植物群落为主, 其次是以百里香 (Thmus mandschuricus) 为丛生禾草类草原建种群, 一二年生草本常见沙米 (Agriophyllum squarrosum) 、猪毛菜 (Salsola passerina) 、狗尾草 (Setaira viridis) 。这些植物在半流动或固定沙地上可以占据优势, 尤其是无人为破坏时, 对沙地的固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5.1.2 立地条件的划分

生态恢复除了自然自我修复能力之外, 进行适当合理的人工植被建设, 加速生物种群的繁衍, 增加整体群落的丰富度是项目区生态恢复的重要内容。水分是影响荒漠生态系统内诸多生态过程的主要制约因子, 同区域内水分含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立体条件的不同上, 所以按照立地条件划分决定植物的群落种植结构是沙地绿化考虑的重点。

沙地土壤水分含量由高至低的变化趋势根据地形条件依次表现为:丘间地>迎风坡>坡顶>背风坡。这可能是由于丘间地地势较低, 不仅容易聚集雨水, 而且阳光照射时间短, 而背风坡坡度较陡, 并且向阳, 蒸发比较强烈所致[4]。

根据含水量的区别将项目区北侧沙地的立地情况分为平缓沙地、丘间地、迎风坡、背风坡4类。

现状平缓沙地以半固定和固定沙地为主, 植物种群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 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大, 为了进一步防风固沙, 增加景观观赏性, 同时植入建种群和非建种群, 一方面发挥建群种的优势地位, 另一方面用非建群种填空白斑块, 丰富物种多样性。

丘间地由于地势较低, 受风小, 水分条件好, 雨季还有少量积水, 现状多侵入为1年生植物, 如虎尾草、断穗狗尾草、寸苔草等。灌木以锦鸡儿和油蒿当地优势种为主, 丘间地是沙地上灌木最理想的种植区域, 在人工群落中应进一步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满足防风固沙要求的同时满足景观观赏需求, 同时也应考虑到丘间地土质盐碱化和微生物结皮作用对种植的影响。

迎风坡现状植被分布没有垂直分布特征, 有明显水平层片状分布特点, 迎风坡下部植被生长情况最好, 整体呈现草本植物占主体, 灌木伴生的群落模式;中部植被稀疏, 分布零碎, 少见灌木, 多为草本;上部近乎没有植物, 沙土基本处于半固定状态。

背风坡的水分含量属于沙地各种立地条件下最少的一种, 草本覆盖率较高, 灌木非常少。

5.1.3 不同坡向植物结构

项目区的平缓沙地采用嵌入式灌草结合的方式为主, 场地周边种植乔木。灌木类群多样性取决于群落的空间配置, 特别是群落的草本层组成。除了优势种禾本科和莎草科之外, 可增加其他生物多样性的植物种配植, 如蔷薇科、黎科、豆科等构成群落更稳定的结构。

从水分含量上来讲, 丘间地最适合植物的种植, 增加多年生禾草、藜科和柳属的一些种类以及花棒、柠条等优良固沙植物, 提高植被总覆率和物种多样性, 尤其是灌木种的多样性。由于土壤表面生物结皮的影响, 乔木在区间地覆盖率并不高, 在人工植物群落结构中也主要以灌木为主, 沙地固定下来的灌木能够改善局部的小环境。对于在降水稀少而蒸发量很大的沙地地区来说, 结皮的形成对该地区的水分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植物的吸收和蒸腾作用, 结皮对沙地降水的入渗和土壤水分的蒸发具有很大的影响。乔木根系较深, 蒸腾作用也较大, 由于结皮作用不适在丘间地生长, 草本植物的萌发和出苗在很大程度上也受生物结皮的影响, 这就造成了丘间地虽然土壤含水量较高, 但草本植物的盖度和密度却不是最高的现象[5]。

人工种植应对迎风坡的上中下采取不同的种植方式。迎风坡下部应配置以柠条、沙柳、锦鸡儿等人工灌木为主要植被类型, 半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伴生的植物群落, 少量配置几颗乔木, 主要目的在于防风固沙, 为中部种植乔木创造良好条件;中部应配置以樟子松为主要种植树种, 草本植物为伴生的植物群落;上部初期种植特殊抵抗风力侵蚀的植物, 如绵蓬、沙竹等, 以改善流沙土质。

背风坡的水分含量较低, 主要通过增加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形成稳定的群落构成。种植沙地固沙灌木, 丰富草本植物的种类, 多种草本植物的组成为主要植物固沙方式。对于背风坡来说, 物种的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主要受草本层植物的丰富度影响, 即多样性愈大, 群落的结构愈复杂。

5.2 南部黄土区

现状项目区南部属于黄土地区, 相较北侧沙地区植物更加丰茂。经现场调查发现, 除侧柏及部分灌木外, 不同地形部位、不同坡向乔灌木造林树种随耐旱程度的差异与相应的土壤水分状况呈现规律性的分布。

5.2.1 植物类型

现状植物乔木以新疆杨、樟子松、旱柳、臭椿、华北落叶松、白桦、栾树为主, 还有一些果树的分布如苹果和杏树等, 灌木以锦鸡儿、匙叶小檗、内蒙野丁香为主, 草本植物主要是紫花苜蓿、黄花补血草、大针茅草、紫羊茅、草地早熟禾等。

5.2.2 立地条件划分

黄土区的土壤水分随地形变化的规律为:坡面>山顶;阴坡>阳坡;梁坡>沟坡。地形部位根据各类型区地形分析来确定:坡向为分阴坡 (北、东北、西北) ;阳坡 (南、东南、西南、西) 。

5.2.3 不同坡向植物结构

阴坡在种植规划时因梁坡和沟坡水分含量的区别要分别规划。现状梁坡部分有本土灌木, 整体以草本植物为主, 规划中将梁坡种植少量乔木, 主要以种植多种灌木为主;沟坡种植多种草本植物, 增加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 主要以增加群落丰富度为主, 种植方式有较明显的坡向垂直特征。

现状阳坡的梁坡段有乔木生长, 灌草也较为丰富, 生态环境好;沟坡以草本和灌木植物为主。整体群落组成无明显垂直分布特征。规划中梁坡补植多种适地乔木和观赏性较强的灌木;沟坡种植多种灌草和小乔木, 增加灌木的物种丰富度。

5.3 湿地观光区

湿地是水生和陆地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带或生态交错区, 不仅对水陆生态系统间的物流、能流、信息流和生物流发挥着廊道、过滤器和屏障的作用功能, 而且对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产力、净化水体及减少污染、消浪护岸、调节微气候、美化环境和开展旅游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潜在价值[6]。

现状项目区湖滨带生态系统有所退化, 湿地生物资源种类缺乏, 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极少, 净化功能并不明显, 利用规划理念中立体湿地的概念, 将湖滨植被分为三区, 陆向辐射区种植藨草、马蔺、扁穗草、水葱、寸草苔、水烛;水位变幅区种植浮叶眼子菜、品藻、菖蒲、细叶鸢尾、野慈姑、棒头草;水向辐射区种植小眼子菜、狸藻、千屈菜、莕菜。利用水生植物的多样性增强其生态功能和观赏效果。

6 满足游憩休闲功能场地的塑造形式

6.1 植物空间组成

整体空间组成仍以地方性特点为主, 景区嵌入式放大, 其他地区多为开放式。乔木从滨水至陆区密度逐渐降低, 人工观赏群落也以景点为中心做辐射状布置, 其他空间多以生态型维护建设为主, 按照隔离保育、受损恢复、功能利用的不同保护程度分类。其中景点区的植物空间组成也根据功能的不同有所区分, 主要分为:①孤树观赏景观;②质地草甸景观;③芳香花甸景观;④群落丰茂景观;⑤湿地植物景观。

孤树观赏景观以沙柳、沙枣、胡杨、旱柳等姿态可观性强的乡土乔木植物与贴地草本 (刺叶柄棘豆、北芸香、青葙等) 为主, “孤树对夕阳, 了然无美景。”这种植物景观类型尤其在项目区北侧的沙区能打造出粗犷的特色景观;草原牧业风光通过两种不同类型植物配置塑造, 均以灌木加草本的群落组成为主;质地草甸景观主要以针茅、赖草、鄂尔多斯蒿、中间锦鸡儿、金丝桃叶绣线菊、甘蒙柽柳、沙蒿组合而成;芳香花甸主要通过色彩和一些芳香类植物增添场地的趣味性和可观性, 选取红柳、沙冬青、百花蒿、蒙古莸、青葙等植物组成;群落丰茂景观适合于生态条件良好且游客主要活动区 (入口、广场等) , 乔木主要选取当地风景林多用树种如樟子松、银白杨、旱柳、北沙柳、金叶榆、白桦, 灌木和草本丰富度也要求较高, 同时考虑不同季相植物景观, 常绿阔叶彩叶树种搭配, 打造乔、灌、草配置丰富的植物景观;湿地植物景观主要围绕水边景区布置, 种植鸢尾、菖蒲、眼子菜科、水毛茛、千屈菜等水生植物, 打造“柳荡花香草缀堤”的景观形象。

6.2 结合功能的景点布置

根据场地的交通、地质条件、高程变化和规划理念, 项目区分为游牧文化体验园区、生态文明教育区、沙地运动区、地方人文展示区、湿地植物园区、湿地拓展休闲区、游客服务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垂钓区和植物修复展示区这10个功能分区。根据功能分区规划了20个景点布置, 分别为:栖风草影、牧野绿径、凝霞秋色、水镜流碧、潋滟沙澜、怡沙浮璨、临芳流霞、宿云醉月、柳堤水镜、芦花石流、曲水流饮、引静涵芳、浣水映沙、宿风残月、高坡听杨、田野乐趣、蒲涧濯缨、留听远翠、卧云眺远、栖霞晚照。

全园20个景点中有10个景点布置于亲水侧, 充分发挥项目区湿地公园的主题, 由于黄土区植物生长环境较好且为了满足沙区生态修复保育功能, 南岸黄土区景点较多。整体项目区规划集合科普、休闲、观赏、展示、保育、服务于一体, 充分利用鄂尔多斯地方性湿地及地质景观。

7 结语

从以上规划过程可以看出, 项目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生态功能, 在营造湿地公园的同时, 从生态恢复和群落演替的角度出发进行植被规划, 从不同立地条件的角度阐述了植物群落的不同结构组成, 意在使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不仅能够满足一般湿地公园的使用功能, 且在尽量不影响到生态的恢复的前提下, 促进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稳定。

沙地种植作为一种技术性的生态恢复形式, 如何融合在我们的景观设计中还将是一个可深入研究的问题。只有在保护和营造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保护生态环境和植物多样性的前提下, 将沙地景观注入更鲜活的生命力, 使其产生独有的观赏魅力, 满足科学性和美学性的双重需求, 才能使沙地景观营造真正走向成熟。

摘要:指出了沙地景观营造因兼有沙地生态恢复的特殊性而日益受到景观设计者的关注, 以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 从生态恢复性、使用功能性和景观地方性三个方面出发, 在GIS分析的基础以及沙地植物的大体演替规律上, 进行了沙地立地条件的划分, 分析了不同坡向植物群落结构。并从国家湿地公园的角度, 进一步规划了场地的空间分区和游线组织, 布置了结合地方性和功能性的景点, 以期使沙地植物景观不仅满足功能性的游览需求, 也满足了防风保育的生态功能。

关键词:萨拉乌苏,迎风坡,丘间地,背风坡,灌木类群,生物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李朝生.鄂尔多斯草原北部沙区植被-环境关系与生态建设对策[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5.

[2]李新荣.鄂尔多斯高原荒漠化草原和草原化荒漠灌木类群与环境关系的研究[J].中国沙漠, 1998 (2) .

[3]殷洁, 张建林, 王静, 彩云湖湿地公园水岸带景观建设模式研究[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 2009 (1) .

[4]潘颜霞, 王新平.荒漠人工植被区浅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沙漠, 2007 (2) .

[5]石莎.不同地形条件对沙漠植物生长和沙地土壤水分的影响[J].干旱区地理, 2007 (6) .

上一篇:众筹雷声大雨点未必大下一篇:文学文本的阅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