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地十篇

2024-08-20

佛教圣地 篇1

一、洪武时期的普陀山

明太祖即位后, 洪武元年 (1368) , 在南京天界寺设善世院, 以统治管理全国佛教事务, 此象征对佛教全面整理的开始, 普陀山为佛门道场, 当然包括在控管的行列中。朱元璋设立佛教管理机关, 除了统制僧侣, 禁止与俗人相混杂外, 亦以僧侣带动修行及钻研教理。洪武三年 (1370) , 朝廷派大基来管理普陀山, 为普陀领众说法。洪武二十年 (1387) , 因汤和行海禁政策, 普陀山改名为补陀寺 (明太祖即位就开始实行海禁政策, 但因海禁而封禁普陀山, 则从洪武二十年实行) 。所以世人皆言本寺即为南海普陀山, 大殿仍祭祀观音菩萨, 每逢圣诞日, 香客觐见不绝。总之, 中国僧侣不忍圣山被废, 设法上山进行复建的工作, 加上中、日朝贡关系, 普陀山变成补给和迎接的中继站, 这些因素便成为普陀山持续的条件, 并没有因海禁而完全荒废。

二、嘉靖时期的普陀山

明代倭寇的肆虐, 可分成前后两期:自14世纪中叶起, 至16世纪中叶止, 亦即从其开始发生于高丽始, 至嘉靖三十一年 (1522) 止为第一期;嘉靖三十二年 (1553) 至隆庆年间 (1567—1572) 掠夺中国者乃第二期。前期的倭寇, 主要以日本人为主, 在中国沿海设有根据地, 与中国的海盗和海商关系不大。因为永乐时与日本建立朝贡体系大致满足日本贸易的需求, 日本幕府足利义满也严格执行缉拿倭寇的工作, 虽不能完全断绝倭寇行动, 但其侵掠中国, 主要被局限在浙江地区, 时间亦限于三、四、五月。但是到了嘉靖年间, 葡萄牙曾在浙江双屿港建立贸易据点, 想设法和中国进行贸易。而嘉靖二年 (1523) , 中、日关系上又发生重要的“宁波事件”[3], 影响中、日两国的朝贡贸易。明嘉靖年间, 倭寇猖獗, 也影响到普陀山的发展。原因在于普陀是个岛屿, 朝廷为防止倭寇盘踞, 所以采取“移寺”的政策, 把山中僧侣遣回内陆, 禁止香客再来名山朝圣。嘉靖时普陀山的香火发展, 乃呈现先盛复衰之势。嘉靖六年 (1527) , 河南王赐琉璃瓦三万, 鼎新无量殿。于嘉靖年间, 鲁王又施建琉璃殿和梵王宫。嘉靖中期, 中国受大倭寇侵扰后, 普陀山的寺僧就被强迫迁离。嘉靖二十六年 (1547) , 倭寇曾囤聚普陀, 山中殿宇遭到毁坏, 僧众被解散, 历朝所赐予的碑文被抛入海中。嘉靖三十二年 (1553) , 普陀僧侣因海寇侵扰, 而被解散, 五台山“僧真公”至普陀山, 见山寺萧条, 遂入京都, 将普陀的颓废状况上奏礼部, 获得宫保大学士的支持, 帮助真松修复殿堂, 更发给文书, 准许僧侣住山。发展至隆庆初年, 普陀山僧侣终于由朝廷颁给文状, 准许住在山中, 并且运料修复寺院。

三、万历时期的普陀山

明中期以后, 随着明世宗统治权巩固, 开始崇信道教, 佛教遭受到严重的冲击, 然后因神宗母子支持佛教, 佛教遂获得较大的发展。明神宗生母慈圣皇太后, 姓李, 因其奉佛, 造成明代佛教复兴。因为慈圣皇太后支持佛教, 明神宗又侍奉母亲至孝, 以及在皇帝崇佛, 则“如本朝以大圣之教主持法, 而兼收二氏以备方家之术。如中原正朔统御万方, 而四夷诚服, 不相逾越, 亦万世无敌之宗哉!”[4]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想法影响下, 神宗也资助一些佛教的活动。慈圣皇太后和明神宗的态度影响着王公、诸宫眷属、官员和宦官集资修建寺院。神宗母子除“施钱斋僧”外, 也节约宫廷经费, 用来兴建海会、承恩、慈寿和万寿等佛寺, 而且常常对外宣称各种重大建寺工程, 是在不劳民、不碍国家公务和经济下进行。然而, 以慈圣太后建寺之繁, 实难不妨碍民生, 依据《明史食货志校注》所主张, 以为万历以后, 建织造数倍, 加以征调、开采, 民不得少休, 故万历时, 频繁支持兴寺等工程可推测, 当时佛教于其帮助下, 渐走向复兴之势。另外, 神宗与慈圣皇太后对佛教的赞助, 亦包括藏经的“开刻及施予”。明初编刊《初刻南藏》、《永乐南藏》和《永乐南藏》诸藏经, 累积对大藏的校对, 至万历时, 朝廷认为“赐藏”有益教化, 故有再印大藏经, 颁赐名山。

万历年间, 经藏刊刻完毕后, 在万历十四年 (1586) , 皇上颁赐十五部藏经, 散施给天下各山。首先, 以四部大藏经置于国内的边境, 地点包括南海普陀、东海牢山、西蜀峨眉和北蜀芦茅。于朝廷第一次颁赐的经藏中, 诏赐的寺院包括普陀山, 可见普陀山在当时的佛教界, 或是世人的眼中, 其地位都非他山可以比拟。政府首次颁予普陀山大藏经, 时间是在万历十四年 (1586) , 依此推论, 所赐的藏经应该是《永乐北藏》。明万历时, 由于朝廷颁给增补完成的《永乐北藏》及相关的活动, 使普陀山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明代宦官和佛教有密切的关系, 当然亦乐于与普陀山观音结缘。明代宦官欲平息恶业、求来世安心、希望往生净土以冀望身后留名等原因, 使得他们与佛教因此结合, 而关系变得十分密切。明朝宦官虽因现世或来世的利益, 而护持佛教, 宦官对佛教的虔诚信仰, 似乎也是其和佛教关系密切的一个重大因素。总之, 万历年间, 由于明神宗母子信奉, 促使政府“赐藏与修寺”, 积极来复兴名山, 后更开放海禁, 让香客及僧侣自由到山中朝圣, 遂为圣山奠定今日的基础。另经皇室的倡导, 一些虔信佛教的官吏和宦官, 也施舍钱物给普陀。这些因素都是导致万历年间普陀山兴盛的因素。

四、晚明时期的普陀山

自天启朝以后, 普陀山依然和皇室来往密切。天启七年 (1627) , 崇祯捐资建药师殿, 书赐“法门龙象额”给普陀禅寺, 殿址在寺左。并赐“施千佛衣”给寺僧。崇祯十四年 (1641) , 诏令国戚“田弘遇”捧“御香”到普陀磐陀庵, 为皇贵妃祈求子嗣。并施“渗金佛像”一尊。此时, 除了皇室外, 地方官吏也敢于捐资建寺, 例如明季定海都司梁文明, 因祈求子嗣有感, 即捐资创建白华庵。崇祯朝时, 内官苏若霖更是捐资千余两, 修造佛像或佛寺, 用以庄严净土。晚明仍有信徒继续施舍给普陀山, 促使山中繁荣。

五、明代佛教与普陀山

明代因为普陀山属于佛教之香火道场, 因此, 才使其能从几乎荒废的地步, 走向兴盛及扩大的境界。明王朝对佛教采取充分利用又严格控制的政策, 实行僧俗隔离的结果, 使得佛学思想不能普及于民心, 而注重现世利益的各种信仰因此兴盛, 传承观音信仰的普陀山, 也在此时渐渐地走向繁荣的境界。

朱元璋即位后, 便对佛教进行整理, 防止佛教和政治、社会等势力结合, 而成为反动的基础。洪武元年 (1368) , 他在金陵 (南京) 天界寺设立善世院, 管理全国的佛教, 其下设立僧官, 用以对佛教教徒进行控管。洪武十五年 (1382) , 又将天下寺院分成禅、讲、教三种类别, 当中“禅”者是指禅宗;“讲”指华严、天台等诸宗派;“教”者乃指为人民举行佛事的僧侣寺院, 规定除从事法事, 为死者举办追善供养和为生者求福等活动外, 从事禅修与钻研佛理的禅、讲僧, 不可和人民有所交结, 需要专心在寺院中修行。另外, 政府又限制出家人口, 禁止寺田买卖, 欲防止奸者入佛门夺利。如此措施使得有佛学修为的僧侣日渐减少, 人们对佛教印象日差。在民间, 宣扬“一心念佛”简单修行的净士信仰成为佛教主流, 同时祈求现世利益的菩萨信仰也普遍加强。

虽然明代中期以后, 神宗母子信佛, 阳明心学兴起, 使得一些士大夫禅悦风气盛行等因素, 促使佛教稍呈复兴之势。然而, 具民俗性之满足现世利益和个人愿望的菩萨信仰, 依然弥漫人间, 加上明朝佛教政策在明太祖制定后, 往后各代并没有重大的变化, 所以使得属于观音信仰之名山, 且表现出具有“香火道场”特点的普陀山, 其规模亦在逐渐兴盛与扩大。虽有因朝廷海禁等政策, 而一时被封禁, 然终究还是挡不住信徒欲朝拜之心, 经历明代的发展与经营, 最后还是奠定普陀山发展的基础。

明代佛教圣地普陀山屡废屡兴, 终于奠定今日的规模。洪武年间, 因防止倭寇占山为据, 进而侵扰大陆, 信国公汤和便“废山迁寺”, 把相关文物移到宁波栖心寺, 自此普陀香火沉寂荒废。永乐、正德年间, 乃有祖芳、普贤等僧人, 急赴到山兴复, 但碍于官禁, 始终无法成功。至嘉靖年间, 倭寇再起, 朝廷“防倭”官员又决意封山, 而且出兵驱使名山僧众离开海岛, 如有违例者, 更被发配充军, 可说是非常严厉地执行“移寺政策”, 此时普陀文物则被迁到浙江招宝山。明代普陀山香火寂寥的情况, 到万历年间便获得改善。明神宗因母亲慈圣皇太后崇佛与欲赐大藏经给普陀, 他们母子即决定支助、兴复圣山。从万历十四年 (1586) 起, 陆续颁赐藏经、金钱、佛像、丹药等, 亦吸引一些重要人士例如鲁王、参将侯继高等, 布施钱物给山里寺院。及至晚明, 屡次兴废, 终将不至于沉灭, 即为明代佛教圣地普陀山发展的现象。

摘要:普陀山的兴起和衰落与明朝发展有着重大关系。经过神宗的保护, 从万历朝开始, 普陀山信徒逐渐增加。因此, 普陀山的发展不可避免与政治和社会变迁有密切关系, 本论文即以此为立足点, 研究明代的发展对佛教圣地普陀山的影响。

关键词:明代,佛教圣地,普陀山,旅游

参考文献

[1]郑石平.中国四大名山[M].上海:文化出版社, 1985.

[2]朱颐坦.明万历鲁王补陀山碑[M]//王连胜.普陀洛迦山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3]秦耀曾.普陀山志[M].台北:文海, 1983.

佛教圣地 篇2

在南诏国初期,宗教信仰十分复杂,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信仰,在南诏广阔的疆域里,杂居着众多部落民族,由于各族生产、生活习惯与风俗的不同,服务于民众的意识形态也复杂多样。

(一)鬼主

初唐时期蒙舍诏并五诏从而建立南诏地方政权时,结合“夷族”长期崇奉的鬼教,形成了南诏前期的国教即巫鬼教,以及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即鬼主制度。唐代樊绰《蛮书》载:“第六程至生蛮磨弥殿部落,此等部落皆东爨乌也……大部落则有鬼主,百家二百家小部落亦有鬼主。一切信使鬼巫。”①《新唐书•南诏传》载:两爨均有鬼主,且“南路有廓清道部落鬼主三人,波监鬼主十人。”②这说明乌蛮、白蛮信仰鬼教。

(二)原始崇拜与儒、道

《南诏图传》中有“三赕白大首领将军张乐进求并兴宗王九人,共祭天于铁柱侧”③的文字和图画,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有铁柱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但总的来说,南诏初期的宗教信仰并不统一,信仰形式多种多样。同时由于南诏与唐交好,其与中原文化交流的促进,使得儒教与道教也已经在洱海区域发展。

(三)萌芽期的本主信仰

《南诏野史》载:“蒙氏平地方,封岳读,以神明天子为国步主,封十七贤,五十七山神。”④。《蛮书》亦载:“上请天、地、水三官,五岳四读及管川、谷诸神灵,同请降临,永为证据。”⑤表明南诏中后期巫鬼教虽渐渐淡于人间,但南诏统治者所崇拜的宗教是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思想为基础,融合了道教鬼神崇拜、佛教来世观念甚至是偶像崇拜等思想、行为的新型宗教。这种非巫、非道、非佛而又兼备诸家特点的宗教,⑥以另外一种姿态继续影响着洱海地区,也就是早期的本主崇拜。

二、南诏国时期的佛教

(一)佛教传入洱海地区的时间

追溯佛教传入洱海地区的时间,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争议的话题。方家大师都做过很多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徐嘉瑞先生认为:“密教在唐初已传入云南大理地区,但证据薄弱。”孙太初先生据贞元十年(794)唐政府册异牟寻为南诏王典礼时,“‘上请天、地、水三官,五岳四渎及管川、谷诸神灵,同请降临’的史实断言,可见佛教之传入云南,当在南诏晚期”。⑦李东红先生《阿叱力教派与白族本主崇拜》一文载:“印度密教传人今白族地区的时限,可上溯至初唐时期。阿叱力教成为独具特色的密教新宗派,大约为南诏中期,流传至今已有近12个世纪之久。”⑧张锡禄先生《佛教密宗对白族社会思想心理的影响》中言道:“在盛唐之际传人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的汉地密宗是印度佛教传人中国近600多年后形成的中国大乘佛教的一个宗派,此时其包含的印度文化和汉地文化也更为成熟更为年富。”⑨傅永寿《南诏地方化佛教的崛起》一文中的第一部分特意对佛教进入洱海地区做了深入解释,“‘《南诏图传》描绘了观音七化的传说,同时表明了南诏佛教始于唐初六诏并立之时。’又‘佛教何时传入洱海地区,历来说法不一。依本文对天竺道的考察,早在东汉时作为佛教传播的通道,佛教就已传入洱海地区,只是当时洱海地区各部落还没有接受佛教的社会基础’”⑩。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学界对于佛教传入洱海区域的具体时间似乎没有确切的定论。徐嘉瑞先生、李东红先生认为佛教进入洱海地区的时间是初唐时期,但是李东红先生认为阿吒力派传入的时间是在南诏中期,而孙太初先生认为是在南诏晚期,根据张锡禄先生的论述,他认为佛教进入洱海地区的时间是盛唐时期。我们知道公元649年细奴罗建立大蒙国,公元738皮罗阁建立南诏国,而中国历史上将公元618年至712年界定为初唐时期,也就是唐高祖武德元年至唐玄宗先天元年的这段时间,而盛唐时期则是公元650年至公元820年。

《南诏野史•大蒙国》载:“永徽四年,唐僧西天取经……丁巳,唐僧取经佛像回,过点苍雨湿经,晒于坡间,今名晒经坡”;又“开元元年,嵯巅建大理崇真寺,基方七里。圣僧李贤者定立塔,高三十丈,佛一万一千四,屋八百九十,铜四万五百五十斤”;又“幽王,名劝龙成,伪谥幽王。元和四年即位,年十五,改元龙兴。二月,铸佛三尊送佛顶寺,用金三千两”11。也就是说早在贞观初,洱海地区已经有佛教活动,尽管不能找到确切的时间起源或者标志性的事件,但是通过相关文献,笔者认为大致可以知道佛教传入洱海地区的时间为初唐时期。

值得深思的是:佛教进入洱海地区时间为何方家大师说法不一,学界意见不同?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不清楚传入洱海地区的佛教派别。陈垣先生《明季滇黔佛教考》言:“云南佛教,‘其始自西传入多数密教,其继自东传入,遂广有诸宗’。”12可想而知,密教派别众多,所以应该更加细致研究所属的密教派别。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中国中世佛教建国意识形态研究》载:“从《南诏图传》中所画的《梵僧》像来看,此<梵僧>的确是修莲花部观音法门的僧人……”13由此可知,密教为南天金刚金派莲花部。因此,我们是否由此来进一步精确佛教进入洱海地区的时间也未尝不可。

(二)佛教的进入

唐初,随着南诏国的社会变革的加剧与发展,洱海地区的部落民族已开始接受了佛教。而南诏所崇拜的政教合一形式,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最终导致南诏历史上原始宗教、巫鬼教、佛、道、儒的诸教之争。《南诏图传》中《寻弥觉受记图》中用图画的形式反映了阿嵯耶观音指引细奴罗为王,说明当时的统治阶级——蒙氏皇族——已经认可了佛教,也就是说其他的意识形态必然受到打压。《白古通记浅述》中《观音伏罗刹》也记载,观音帮助南诏诏主打败魔鬼,进而指引细奴罗为王。由此看出,由于政治上的统一,统治者的支持和提倡,使佛教就此于洱海区域逐步传播开来。

有学者认为南诏国地处南疆,南临印度,西邻吐蕃,北上毗邻唐朝,并且南诏时期,南诏国又与骠国交往甚密,因而受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影响,必然使得佛教在洱海区域能够快速传播和发展。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使得南诏成为佛教三股源流的汇聚点,促进了佛教在南诏的发展传播。

(三)密教的发展

“天宝十年,‘南诏臣属于吐蕃’南诏与吐蕃关系十分密切,而此时,吐蕃贵族掀起了第一次禁佛运动,大量僧人被驱逐,此时的洱海地区白蛮大姓中,佛教已经广为流传,洱海地区当是这些僧人理想的避难之所。824年至838年,吐蕃又掀起了第二次‘禁佛运动’,僧人被杀,四处逃亡,这时正是洱海地区大兴佛教之时,更不会排斥这些流亡的僧侣。”14这就使得在客观条件下,进入洱海地区的僧人数量增多,促进了佛教密宗在洱海地区的发展。

至于佛教密宗阿叱力教派的形成,可以说其传播力和影响力都很大,在南诏王室的大力支持下兴建庙宇,并奉佛教为国教。“阿叱力的佛教密僧,他们被称为长老或者国师,国师不但主持宗教活动,还参与政事,为巩固王室的统治出谋划策。”15而且南诏国主还出世成为佛门弟子,用“君权佛授”的思想统治南诏国。《南诏图传》图画卷中隆舜接受灌顶仪式,成为转轮王,以佛王姿态统治南诏。古正美教授《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中国中世佛教建国意识形态研究》载:“《南诏图传》的《第七化》便提到,‘至嵯耶九年丁巳岁,圣驾淋盆’,此处所言的‘淋盆’,即是指‘以水灌顶’。这则记载有说明隆舜是在改元‘嵯耶’的第九年(898年)才用‘水灌’的方式登上转轮王位。”16由此可以看出南诏王室以及南诏社会的统治阶层对佛教的重视程度。1956年8月,在云南省凤仪县北汤天董氏宗祠发现题有“内供奉僧崇圣寺主密宗教主赐紫沙门玄鉴集”的字样。通过研究发现,以董氏家族为代表的阿叱力世家,实际上他们多数被敕封为国师,形成了白蛮密僧阶层,除董氏外,还有高氏、李氏、杨氏等。

(四)小结

佛教是符合南诏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的,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宗教一直以来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也是调和阶级矛盾的有效手段。由于“观音受记”思想的影响逐步深入,以及佛教历来的思想制约,使得王室、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佛教消极避世的思想观念很容易被社会底层的人们所接受,这种思想使其在面对政治是非、社会整体命运时往往会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态度,极大地削弱人们的抗争精神,有利于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而且对于统治阶级来说,消极避世的思想一旦在皇室内部传播,就很容易被权臣利用,这一点放到大理国时期,就很容易看出来,大理国皇室二十二王,有九位皇帝出家为僧,皇室内部亦崇信佛法,使得高氏清平官得以执掌朝政,段氏“徒有虚位”。

三、结语

佛教圣地——普宁寺 篇3

乾隆皇帝亲自为这座寺庙赐名“普宁寺”,希望普天之下永远安宁。六世班禅不远万里从西藏来到承德为乾隆祝寿时,先到普宁寺瞻拜礼佛,再到山庄觐见皇帝。清代蒙古族宗教领袖章嘉活佛和哲布尊丹巴活佛每逢来承德避暑山庄觐见皇帝后,必到普宁寺为喇嘛讲经说法。同时,按佛教仪轨,寺内还举办“法会”,组织“辩经、跳查玛”等宗教活动,普宁寺逐渐成为了清代塞外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

普宁寺这座清代鼎盛时期的皇家寺庙,历经250多年的风雨沧桑,如今一切仍显得宁静祥和。古老的普宁寺把一代皇家寺庙不可替代的尊严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普宁寺以其建筑的宏伟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于1961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寺内古松苍劲,殿阁鳞列,金碧辉煌,气宇轩昂,给人以肃穆高雅神秘之感。雄伟壮观的古典建筑群主要建筑29所,内供大小佛像一万多尊,在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中,堪称上乘之佳品。前部的汉式建筑与后部的藏式建筑的结合是我国各民族团结和文化交融的象征。每当山门迎着第一缕阳光开启时,朝阳里这座汉藏建筑更显得富丽堂皇。从7世纪开始,经过漫长的汉藏佛教文化的交流,到18世纪,中原内地的藏传佛教艺术进入鼎盛时期。这些闪着光、透着亮的喇嘛塔,利用不同琉璃巧妙装饰,秀美挺拔。上下两层塔身之间十三道圆圈,代表佛家等级,依次而上的太阳、月亮、火焰宝珠完全体现了宗教风格、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作为普宁寺整体建筑群中的标志性建筑——大乘之阁,又叫“三样楼”。从正面(南面)看阁顶为六层檐,从东面或西面看为五层檐,从北面看,出檐四层。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巍然于9米多高金刚墙之后的藏式建筑群中央的白石月台之上。整体藏式建筑群显得庄重而崇高,辉煌而博大,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向着表层发散,如此的丰富、独特、鲜明,而我们的建筑家在这些没有任何作者姓名的宏篇巨著中消失了,但人类的智慧都凝固在这里。

普宁寺的神奇、神秘不仅是它所拥有汉藏结合式的雄伟壮观的古典建筑群和厚重浓郁的历史及民族宗教文化内涵,更让人们惊叹不已的是大乘之阁内,有一座1999年入选世界吉尼斯记录的世界最大的金漆木雕大佛——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由松、柏、榆、椴、杉五种木材建造而成,用木料120立方米,重量达110吨,仅头部就重达5吨多,腰围15米,大佛通高27.21米。虽然大佛如此高大,但是他大而不笨、高而不拙、造型优美、比例匀称、线条流畅。当人们的目光与这尊大佛对视的时候,世间一切喧哗静止了。观音菩萨一副大慈大悲的模样,端庄肃穆,无不显示出人物的豁达、温馨。大佛的手臂好似车轮般展开,中间双手合并,最上面的两只高举哈达,左右分别托起太阳、月亮,其余36只手臂柔顺圆滑,造型优美,恰到好处。每只手拿有按比例雕刻精细涂有金漆的宝刀、宝瓶、宝钵、宝镜等法器,展现了大佛的威猛雄壮。这些优美的造型,极富动感节奏。圆形与方形、直线与曲线构成了静与动的结合,体现了矛盾的对比与统一。在繁而不乱中,体现着对称艺术的从容与大器,对着这尊大佛我们不能不说这是造型艺术与建筑艺术的大手笔,不能不感叹18世纪中国清代皇家登峰造极的汉藏结合的艺术造诣。

普宁寺自1985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后,是承德目前唯一住有僧人的皇家寺庙,在藏传佛教界影响很大,地位突出。有活佛、金刚上师数十名,固定的香客、信众约30万人,是一处佛教文化底蕴极深的富集地,堪称我国北方最大的佛教圣地。按佛教仪轨,除每天晨钟暮鼓、梵音阵阵的正常佛事活动外,每年举办一至两次大型法会,先后举办了“大威德怖畏金刚灌顶法会”、“胜乐王佛传承大法会”等60余次法会。在2006年“中国承德普宁寺首届佛教文化艺术年”系列佛事活动中,不仅丰富和提高了普宁寺佛教文化内涵和品位,更是多元佛文化在普宁寺的交融的集中展示,是普宁寺大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佛文化向更深层次的延伸。

佛教圣地塔尔寺四年级作文 篇4

塔尔寺这个名字我早已如雷贯耳。今年暑假,我终于来到了让我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佛教圣地——塔尔寺。

塔尔寺,藏文名称贡本贤巴林(十万狮子吼佛陀弥勒洲),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湟水流域的宗喀莲花山中,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也是格鲁派(黄教)的发祥地,为格鲁派六大著名寺院之一。故蒙、藏、土等少数民族,视塔尔寺为圣地,都以来此朝觐为荣。整个寺院是由经堂、亭台、佛塔、楼阁等组成一座汉藏兼备的建筑群。占地面积有六百余亩,僧舍房屋多达九千三百余间,殿宇佛堂有五十二座。

走进塔尔寺内,我们请了一位导游为我们做单独讲解。

我们先后游览了大金瓦殿、小金瓦殿、如来八塔等著名景点。在游览途中导游叔叔说;“现在,塔尔寺内还有一位**。” “有**?!”我激动地说,“我真想见一见**,看看究竟是什么样子呀。”导游叔叔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领着我们在一座经堂前停下了。“**就在这里面。”

我怀着对佛教的尊重,请导游带我去购买了一条哈达,献给寺里的这位**。(注:哈达是一种礼巾,是藏民族礼仪往来中使用的.丝绸纺织礼品。献哈达是藏民族最崇高的一种礼节,现代的哈达分为五种颜色,红黄蓝白绿,红色代表空间护法、黄色代表大地、蓝色代表蓝天、白色代表白云、绿色代表江河之水)。

我选了一条蓝色的哈达,毕恭毕敬地走进经堂。里面坐着一位慈祥的**,他眼睛半睁半闭、高高的鼻梁、微微地笑着、露出了洁白的牙齿、黑黑的皮肤,穿着厚厚的藏袍。我把哈达高举过头,**在上面盖了一个章之后,让我坐下在心中默默的许愿、许愿时**一直在念经,许完愿后**摸了摸我的头。然后,把哈达戴在我的脖子上。带着**的祝愿,我退出经堂。

佛教舞狮运动的起源 篇5

中国的佛教文化对中国的文化活动甚至体育运动都有着重要影响。舞狮运动在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就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 在运动形式和运动的内涵诠释上都体现了佛教的教宗教义。对于舞狮运动的起源学说各表不一, 有很多学说也认为舞狮运动的起源与佛教文化有着重要关系, 同时舞狮运动的发展过程一直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那么, 舞狮运动的起源是否与佛教文化有关联, 又有那些关联, 佛教文化对舞狮运动的发展起着什么样的影响呢?笔者就从这些问题着手探讨佛教文化对舞狮运动的影响。

一、舞狮运动概况

舞狮运动在中国分为两派, 南派和北派。北狮最早在中国北方地区出现, 是在北魏时期由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传入到中原地区的, 北魏太武帝将这种舞狮运动称之为“北魏瑞狮”而后发展得名。北派舞狮的狮子造型和舞狮动作较为细腻。在造型上, 北狮外形呈现狮头大以显刚猛;狮子口呈方形, 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点;狮子身体的颜色为金黄色, 象征着高贵与吉祥;舞狮的人露出双脚, 裤腿的颜色和造型也与狮头匹配, 同时狮子头和狮子身体分开舞动, 一般双人舞狮时两个舞狮的人一个在狮头内, 为主舞, 一个在狮子的身体后部, 配合着狮子头舞动, 两个舞者由狮子身体的被盖连接在一起。北狮的这种舞狮造型一方面象征着吉祥与狮子的威武, 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表现狮子的勇猛彪悍以及顽皮可爱。北狮的舞动风格比较细腻, 舞狮动作表现柔和, 富有喜剧性。北狮的舞狮动作一般通过跌仆、跳跃、翻腾、抓耳、挠痒以及一些细微的动作来表现狮子的威武、好斗、驯服、可爱等形象。南狮又叫做“醒狮”, 南狮是由北狮演变而来的。北狮传入中原北方以后, 受到全国人的喜爱, 因此, 在节日庆典当中经常出现舞狮表演, 这样逐渐传播到南方。南狮以今天的广东地区为核心, 由北狮的造型和舞狮套路与中国武术的结合而形成的, 南狮在表演风格及造型上吸取的南方民俗文化, 又具有一定的地方性色彩。南狮造型一般多圆头高额大口, 头顶有一角, 狮被分七彩色 (文狮) 和黑白色 (武狮) , 气宇轩昂, 色彩照人。南狮动作注重外在形象的表现, 如睡醒时慵懒的眼神, 登桩前的打量观望, 过钢索时的小心。现代南狮以地面动作为辅, 主要动作都在桩上完成。南狮的“狮头”和“狮被”连接在一起, 两名舞者做动作就比较自由, 这与北狮形成鲜明对比。所以南狮表演风格是动作快、幅度大、难度高、惊险、灵活善变, 突出表现在蹿、蹦、跳和采青上, 桩上飞跃和采青是南狮表演的精彩绝伦之处, 比赛和表演时最能扣人心弦, 令人惊叹。

二、佛教对舞狮运动的影响

1. 舞狮运动与佛教思想。

北狮和南狮风格迥异, 这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事实上, 舞狮运动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民间故事、文化传统和神话传说等方面构成的, 而舞狮运动是在狮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狮崇拜是一种具有神话色彩的崇拜, 既具有民俗性又具有宗教性。在中国的舞狮运动当中的舞狮流程、套路和舞狮起源的传说当中都体现着佛教的传说, 佛教对舞狮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 佛教对舞狮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的影响。

关于舞狮运动的起源, 有着不同的传说, 当然每一种传说都与狮崇拜有关。第一种传说与佛教信仰相关, 说在很久以前山里住着狮子, 狮子经常伤害附近居住的村民, 人们遭受狮子之苦就求助于佛祖, 希望能够消除狮子灾害, 佛祖听到这个消息就亲自下凡将狮子引走, 这个传说在后来的舞狮运动当中也得以体现, 南方舞狮当中都有“大头佛”引领狮子;也有传说人们在过年的时候舞狮子是因为狮子是一种神兽, 他驱赶走了年兽, 人们为了庆祝就模仿狮子的形态动作编成舞蹈。也有另外一种传说说中华民族的祖先生活的地方有山, 山中住着狮子, 狮子经常出没在村子周围, 伤害村民养的牲畜, 吃掉村民。村民为了捕杀狮子就四处学习武功, 后来终于练成了绝世武功击毙了狮子, 村民就模仿狮子的形态动作编成舞蹈以庆祝。这些传说没有事实根据, 也不是很科学, 因为狮子不生活在中国的区域范围, 中华民族的祖先也不可能受到狮子的危害, 因此来说中国的狮子一定是外族引进的狮子。

关于中华狮文化的起源, 史料当中也说法不一。在目前的学术研究当中, 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狮子是伴随佛教东传进入中原地区的。这种说法有一定理论基础。首先, 狮子不产于中国, 在中国的中原地区没有狮子出现的记录, 那么狮子一定是从外地区引入的。同时, 狮子作为一种象征吉祥的瑞兽, 之所以能够为中国人民喜爱并且作为镇宅和避邪的神兽, 一定有着宗教相关的文化渊源。而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宗教当中佛教进入中国的时间最晚, 在汉代后期, 这个时间与狮子在中原地区出现的时间大体相当, 同时, 狮子能够避邪、带来祥瑞的“神性”也与佛教事物的功能相近, 因此, 认为狮子是伴随佛教东传的过程中进入中国中原地区的说法有着历史文化的合理性。第二种观点, 认为狮子进入中原地区是由少数民族带入中国中原地区的。这种说法有着自己的合理之处, 因为在丝绸之路打通以后, 少数民族与外界的接触面要广于中原地区, 因此少数民族可能更早地接触到狮子, 但是历史资料上却并没有直接资料认为狮子由中国的少数民族带入中国的中原地区的。第三种说法认为, 狮子进入中原地区是外域作为贡品进贡而来到中原的。这种说法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 关于狮子引入中国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后汉书·西域传》, 书中记载说:张帝章和元年, 安西遣使献狮子“扶拔”, 说的就是在西亚的那个安西国, 它就是在咱们今天的伊朗一带, 派使臣给当时的汉张帝刘桓送来罕见的礼品, 那就是狮子和扶拔。“扶拔就是一种有鳞无脚的动物, 这在当时的国都洛阳城, 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从此狮子开始走入了中国人的民俗生活, 不仅受到礼遇, 而且国人对它是厚爱有加, 尊称它为瑞兽, 抬到了和老虎不相上下的兽中之王的地位。狮子在进入中原地区以后, 很快就成为了与龙、凤、麒麟相提并论的四大祥瑞之物。那么, 狮子为何能够成为人们心中的祥瑞之物呢?这又缘于佛教文化。

关于狮子是佛教东传带来的观点, 没有充分资料证明, 但是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不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代的舞狮运动当中, 都充溢着佛教文化, 不仅舞狮运动是佛教重大礼节的节目, 在佛教的庙会上舞狮运动是最经常出现的运动。同时, 狮崇拜的产生也是佛教赋予狮子具有避邪、镇宅的“神”能力的, 因此说, 是佛教赋予了狮子以“神”性, 又是佛教让人们从对佛教的信仰直接表达为对狮子的信仰。佛教文化是由印度传播过来的文化, 而狮子也是来自西方, 二者在传入方向上相同, 人们也会将二者联系起来。而真正使狮子赋予神性的还是要从狮子被引进的过程说起。狮子被引进到中原地区是在西汉张骞通使西域的时期, 作为贡品同孔雀等物品一起带到中国的。狮子传到中国以后与佛教文化就结合起来了, 在佛教文化中, 认为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 文殊菩萨是佛教当中最有智慧的菩萨, 因此狮子具有了神性。而舞狮运动是在狮子被赋予神性以后与舞蹈结合产生的运动。舞狮运动的传入途径有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舞狮运动原来是西凉地区的假面戏, 后来在狮子具有神性以后, 在庙会上经常有用狮子头作为假面而进行演出的, 久而久之就成为了狮子舞。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舞狮子原来是军队的运动, 在军队当中利用舞狮运动来联系攻防技巧和队形, 这也有一定道理, 很多现代运动都是最早出现在军事训练当中的。中国佛教文化当中, 佛教教义与印度的不同, 虽然都认为人是可以转世轮回的, 印度佛教则是认为人生是苦的, 通过苦行的方式多受疾苦, 免得来世轮回受苦, 而中国佛教则主要是要求人们从事善事, 来世修得好转世, 子孙修得好福气。中国的佛教与中国的礼仪结合起来了, 人们对待佛教的心理是希望能够通过对佛的尊重行为来获得佛的重视, 来世获得好转世, 今生获得好福气。而狮子是菩萨的坐骑, 自然也就获得了人们的尊重, 这也就让狮子从兽的地位变成了神, 人们希望通过狮子来镇宅保平安, 招吉祥祈平安。这也是舞狮运动在中国发达的文化心理基础。因此笔者认为舞狮运动是对狮子的崇拜与舞蹈的结合, 而对狮子的崇拜则源于中国的佛教文化。

舞狮运动是一项古老的运动, 它的起源大约在汉代后期或者南北朝时期, 在唐朝已经非常发达。舞狮运动是在狮子被传入到中国的中原地区以后, 同佛教文化以及假面舞等舞蹈相结合形成的。舞狮运动的起源与繁荣源于中国人民的民族文化心理, 这种文化心理在佛教文化的引导下人们形成了对狮子的崇拜, 继而将狮子作为神兽, 那么舞狮运动就逐渐成为了象征平安祥和的运动, 在中国的庆典节日当中出现了。

参考文献

[1]黄益苏.龙狮表演与竞赛[M].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9.

[2]张茂林.中华狮崇拜与舞狮运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2 (4) .

佛教对日语影响的考察 篇6

一、佛教传入日本

同佛教传入中国一样, 佛教传入日本也并无具体的时间和经过。目前仅知的是, 佛教大约在公元六世纪经由朝鲜从中国传入。据《日本书记》记载, 当时的日本朝廷高官物部氏以佛教传入日本、崇尚外佛激怒本国之神为名, 与笃信佛教的另一重臣苏我氏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并率人将佛像投入河中, 又纵火焚烧伽蓝寺院, 一时各地佛寺皆被查封, 佛像被毁。苏我氏痛心疾首, 怨气抑郁难消, 于是发动宫廷政变。最后的冲突结果以苏我氏灭掉物部氏告终, 苏我氏通过政变掌握朝政大权。所以佛教像其他日本高级文化一样, 先是在贵族中得到推崇, 进而在民间得以普及。《日本书记》中关于佛教在日本滥觞的这段记载, 虽然不甚确切, 但大概算是在日本信史中最早的。

苏我氏个人推崇佛教之后, 日本又发生了一系列政变, 之后圣德太子走上台前, 颁布了全部由汉文书写的《宪法十七条》作为日本官方的最高指导法典。《宪法十七条》以佛教和中国的儒教精神作为伦理中心和出发点, 在圣德太子和官方的推崇和推动之下, 佛教才正式进入民间并迅速推广开来。

二、佛教对日本文字的影响

日本作为一个与大陆隔绝的岛国, 受人口和生产力的限制, 文明落后, 故而没有自己的文字。早期由于日本宫廷中将汉文作为官方文字, 而社会下层民众又没有文化, 因此其时日本并无官方的造字能力也无计划。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以及由于佛教传入导致的文化进一步普及, 以佛教传入为契机, 日本民间社会越来越需要一种自己的文字作为日常的表达和书写工具。假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日本假名的创制同中国汉字的创制一样, 只有传说流传下来。

据传, 佛教传入后, 僧侣们为了阅读经文的方便, 开始在经文的上面用省略的部首对汉文的经文进行标记, 久而久之, 这些标记成为了定例, 这是关于片假名起源的传说。而平假名, 有传说是由高僧空海所创制。虽然经考证平假名只是汉字草书书写不断演化的成果, 但将之归功于高僧空海, 可见日本人心中对于佛教影响了日本文字有很深的情结。

此外, 虽无明证证明僧侣创制了日本文字, 但僧侣对日本假名文字的推广除上面所谈到的通过经文普及之外,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证据。《いろは歌》是一首歌词只由日本全部假名文字组成的歌曲, 类似英文的字母歌。它创制于日本平安时代, 最早见于公元1079 年 ( 承历三年) 所写的《金光明最胜王经音义》。“いろは”是该诗歌的首三个音。

いろはにほへとちりぬるを

わかよたれそつねならむ

うゐのおくやまけふこえて

あさきゆめみしゑひもせす

这首歌最早囊括了日语的全部假名。在教学和传播手段贫乏的古代社会, 《いろは歌》对普及日本文字和减轻文字学习难度起了重要的作用。直到现在, 有些地方还将《いろは歌》作为学习的基础。

三、佛教对日本词汇的影响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 日本一直与亚洲大陆隔绝。由于人口稀少和资源短缺, 日本早期生产力一直不高。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创作会导致词汇的大量产生, 这在中国古代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但日本正是一个反例。日本早期缺乏生产工具, 实物少见, 词汇自然贫乏。在这样情况下表达精神生活的词汇自然更加难以出现。后来随着海路的开阔, 经由朝鲜而来的船民不断将实物和大量来自中国的汉文典籍带入, 才让日语的词汇丰富起来。

起初, 由于造船和出行技术的限制, 日本只能经由朝鲜往来中国, 因此每次难以取得大量的实物和典籍。后来由于生产力的进步, 日本已经可以和中国大陆间通航。孜孜不倦的日本人不断向中国派出使臣, 如遣隋使、遣唐使等。这些古代留学生在中国不断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将中国的词汇和文化传回日本, 并且带回了大量的实物典籍, 随后这些都在日本民间得到传播和发展, 丰富了日文词汇。

佛教在中国的两晋时期发展极快, 进入唐朝之后更是达到顶峰。据统计, 唐朝时期对佛经的翻译是历朝之中数量最多的。许多佛经中的词汇先是进入中文, 随后经由使臣或经典传入日本。由于汉字也是日本文字的一种形式, 更加便利了词汇的交往。

来自佛经中的词不胜枚举, 比如世界一词, 源于《楞严经》卷四。经言: “世为迁流, 界为方位。”“世”是指时间, “界”是指空间, “世界”即宇宙。以须弥山为中心, 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 称为一个世界。积一千个世界, 为“小千世界”; 积一千个“小千世界”, 为“中千世界”; 积一千个“中千世界”, 即为“大千世界”。以三积千故, 名三千大千世界。现今, “世界”成了一个偏义复词, 仅含空间的意思。

又比如“尊重”一词, 同样来源于佛经。《无量寿经》云: “尊重奉事诸佛, 为世明灯, 最胜福田, 殊胜吉祥, 堪受供养。”

这些词都是出自佛经, 在中国由梵文翻译成中文, 之后直接传入了日本。这样的词汇还有很多, 比如, 现在、如实、实际、真谛、单位、迷信、无常、净土、慈悲、相对、如是、上乘、有缘、化身、忏悔、生老病死、菩萨心肠、大千世界、不可思议、觉悟等等。

佛教词汇先是通过翻译在中国生根, 之后通过陆路和海路分别传入朝鲜和日本, 在丰富了这些国家的语言文字和精神文明的同时, 也构成了东亚汉字文化圈, 为此后三国间的交融提供了极大便利。

四、佛教影响了日语的语言文化

佛教是一个文学色彩极其浓厚的宗教, 佛经中充满了出色的文学语言和丰富的想象。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一生之中创作了无数的佛教经典, 据乾隆时期的《乾隆大藏经》总结, 《乾隆大藏经》共收录经、律、论、杂著等1 669部, 7 168卷。由此数量可见一斑。佛经的写作经常使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内容当中又充满了各种奇妙构思的故事。这些修辞和故事对中日两国语言文化影响极深, 深刻影响了后世的语言习惯和言语思想, 拓展了语言的内涵, 使日常的表达得到了升华。

举例来看, 比如“天花乱坠”一词, 来源于对佛祖说法的形容。传说佛祖说法时, 诸天感动, 撒下香花作为“供养”和“皈依”。如《心地观经·序分》云: “六欲诸天来供养, 天花乱坠遍虚空。”又传说梁武帝时, 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上天, 香花从空中纷纷落下。这样充满浪漫色彩的词形象生动, 为人们所喜爱。后成为一般词汇, 既被形容讲经说法, 有声有色, 极其动听, 也引申其含义, 用来指言谈虚妄, 不切实际, 或用甜言蜜语骗人。如《红楼梦》六十四回: “说得天花乱坠, 不由的尤老娘不肯。”又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凭那哥哥说得天花乱坠, 只是不肯回去。”

又比如“挨拶”一词, 原意是指佛教禅宗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试探门下弟子参禅修道的程度, 现在则泛指日常的见面寒暄、打招呼。“有頂天”一词, 本是佛经中的一个专有名词。佛经中将天上世界分为“三十三天”, 有顶天是指天上最高的一层, 现在则泛指极度的得意、喜气洋洋。又比如“以心伝心”也是来自佛教禅宗中的词语, 原意是指佛法精神, 难以用文字表达需心领神会之意, 现在则被用来指相互之间的默契。

这些词语并非对事物的普通指代, 也非对感情感觉等精神领域的简单描写。这些佛教词语之中充满了佛教创始人的价值观念, 对世界的认识, 创始人的机智以及他构建的充满了浪漫和想象的世界。而佛教语言正是他实现自己目的向世人介绍佛教思想的手段。佛教为日语带来的不仅是词汇的数量扩展, 能指称事物和能描绘感觉的增加, 更多的是引申了词汇的原始意义, 拓展了语言观念, 将词汇的使用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和新的世界, 极大地拓展了原有词汇的功能, 将语言的使用带上了一个新台阶。其对日语语言的影响远大于原始出处中的字面意义和功能。

摘要: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在东亚地区广泛传播。佛教思想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甚至改变了一些国家的历史进程。着重讨论了佛教对东亚国家——日本在其语言日语方面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东亚,日本,日语,传播,文明

参考文献

[1]刘富胜.中日佛教交流概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2) .

[2]刘彤.从教学的角度分析日语中的佛教词汇[J].创新教育, 2014, (33) .

[3]大野晋.日本语的起源[M].岩波书店, 1994.

[4]中村元.佛学大辞典[M].岩波书店, 2002.

航天圣地胡杨故乡——额济纳旗 篇7

守土戍边胡杨精神

额济纳旗地处阿拉善盟西北部, 东南与阿拉善右旗相连, 西南与甘肃省毗邻, 北与蒙古国接壤, 边境线长507公里, 面积11.46万平方公里, 居住着蒙、汉、回、藏等9个民族2.5万余人, 是一个以土尔扈特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边境旗。

骄阳似火的七月, 记者从阿拉善左旗出发, 穿越著名的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来到额济纳旗旗委、旗政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路途中, 浩瀚的沙漠戈壁中偶尔闪入记者眼帘的一棵棵绿树, 昂扬挺拔地屹立在天地间, 让人惊喜的同时, 更感觉到生命的顽强与珍贵。太阳象精灵一样照耀着苍茫辽阔的大地, 偶尔一只只雄鹰飞掠过湛蓝色、纯净透明的天空, 空气爽朗清新……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路程, 当我们乘坐的草原快客即将进入额济纳旗时, 一阵阵的凉风拂面而来, 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胡杨林滋养着我们的视野!

额济纳旗旗委书记高世宏告诉记者:伴随阿拉善建盟30周年的前进步伐, 额济纳旗各族人民扎根边疆, 凭勤劳的双手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建设家园。

遍布额济纳旗的39万亩胡杨林是当今世界仅存的三处天然河道胡杨林之一、是阻止巴丹吉林沙漠向北扩散、我国西北、华北的重要生态屏障。胡杨树‘生而一千年不死, 死而一千年不倒, 倒而一千年不朽’, 被世人称为英雄树, 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在发展的历程中, 额济纳旗各族人民也充分体现了这种高贵的品质和精神,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1958年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额济纳人民为支持祖国国防航天事业的发展, 抛家舍业, 三易旗府, 让出世代居住的丰美的草牧场, 迁往环境恶劣的下游地区, 为国防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二是多年来, 在胡杨精神的激励下, 额济纳旗各族干部群众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额济纳的宏伟目标,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通过几代额济纳人的不懈努力, 额济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发生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是在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出了以党的十四大代表南斯勒玛、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代表永青加布及治沙英雄李德平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

记者在额济纳旗采访期间了解到:作为我国重要的北方门户, 额济纳旗有较长的边境线。多年来, 额济纳旗委、旗政府将国防安全和生态安全视若所有工作的生命线, 把双拥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 积极解决驻军部队军事训练、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 有力地促进了部队国防现代化建设。如2004年, 额济纳旗投资1亿余元, 贯通了旗达镇与策克口岸边防部队的油路, 并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对驻地武警部队办公大楼建设给予资金支持, 两年间累计投入120余万元, 从根本上改善了驻旗部队的生活和办公条件。驻地部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 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改善额济纳旗教育事业的落后面貌, 东风航天城动员全体官兵捐款72万元, 建成了额济纳“八一”希望中学科技实验大楼。东风航天城官兵在试验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 积极配合额旗搞好水利部对额旗黑河的勘察测量工作, 为额旗顺利争取到黑河下游额济纳灌区工程做出了贡献。2003年4月15日, 东风航天城首长带领官兵在旗四大班子领导的陪同下, 到居延海种植了芦苇、红柳、沙枣、梭梭等树苗8000多棵共173亩, 让美丽的居延海畔再现往日的风景。额济纳旗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双拥工作也与时俱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荣获了全国“双拥模范县”三连冠和自治区“双拥模范旗”六连冠的殊荣。

美丽和谐跨越发展

戈壁绿洲、瀚海沙漠、丝路重镇、居延典故、西夏黑城、大漠胡杨、东风航天城、策克口岸等自然和历史人文风情构成了额济纳旗独有的旅游资源。近年来, 额济纳旗借助土尔扈特部东归300周年大庆和金秋胡杨节的成功举办, 适时提出的“旅游兴旗”战略, 充分挖掘发挥自身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品位高、潜在优势大的特点, 精心构筑了“一个旅游中心枢纽 (达来呼布镇) 、一条综合景观长廊 (古弱水沿线自然风光) 、四大旅游品牌 (胡杨林、东风航天城、居延文化、东归传奇) 、六大旅游产品 (胡杨观光游、航天科技游、古城遗址探秘游、土尔扈特民俗游、戈壁大漠探险游和策克口岸出境游) 及六大旅游区 (达来呼布镇民俗风情区、古城遗址区、四道桥胡杨旅游区、东风航天城、策克口岸、巴丹吉林沙漠和马鬃山古生地质地貌无人区) ”的旅游发展格局。2008年第八届国际金秋胡杨节上, 额济纳旗邀请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组成功举办了《走进额济纳旗》大型演唱会。随着额济纳旗知名度的不断提升, 从1998年到2009年, 额济纳旗累计接待游客达160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达6.43亿元。与此同时, 额济纳旗以旅游为契机, 促进招商引资工作, 努力带动三次产业繁荣发展。

额济纳旗旗长陈万荣告诉记者:额济纳旗今天取得的成就, 前后经历了六个“五年计划”。特别是进入“九五”以后, 额济纳旗确立了“南依” (依托东风航天基地空陆交通、科技人才、领先信息优势) 、北开 (开放面增大、同蒙古国发展多渠道贸易) 、西联 (与酒泉、嘉峪关等地联办企业) 、东靠 (依靠上级在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的优惠和支持) ”的发展战略, 初步形成了以农牧业为基础、工矿业为支柱、加工业迅速发展的格局。进入“十五”, 特别是“十一五”以来, 额济纳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抢抓机遇, 努力破解经济发展难题, 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实施“生态立旗、工业强旗、口岸富旗、旅游兴旗、文化塑旗”五大战略, 旗域经济的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步入了快车道, 2007年跨入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百强县市之列。2009年, 额济纳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4亿元, 是自1987年统计以来的14.6倍, 较“十五”末增长240%, 财政收入达4亿元, 是1980年建盟时的615倍。

记者在额济纳旗采访了解到:目前在第一产业方面, 额济纳旗积极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 激活了农牧业发展生机, 从生态保护建设出发, 以农牧民增收节支为主题, 深入实施“转移发展”战略, 大力压缩传统畜牧业, 积极推进舍饲、半舍饲方式。截止2009年, 全旗牲畜总头数压缩到7万头只, 其中舍饲、半舍饲养殖达5.8万头只, 占总数的81%, 初步形成了以巴彦陶来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达镇纳林高勒新区为中心, 辐射东风镇、苏泊淖尔苏木和赛汉陶来苏木的舍饲养殖基地。

从1998年起, 额济纳旗立足自然区位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引进棉花、蜜瓜、籽瓜等特色农作物, 使其迅速成为额济纳旗农业的支柱产业。2009年, 全旗棉花、蜜瓜播种面积占到总播面积的86.4%。额济纳旗从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出发,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目前, 由额济纳旗政府投资新建温室大棚已达110多座。同时, 额济纳旗不断加大农副产品品牌培育力度, 实施名牌战略, 在全国打响了“漠洲棉花”和“居延密瓜”等农业品牌, 进一步提升了额济纳旗农产品的知名度。在发展沙产业方面, 额济纳旗依托神舟药业肉苁蓉深加工, 建成了万亩肉苁蓉种植基地。2009年, 额济纳旗第一产业完成1.05亿元, 是1980年的26.5倍, 较“十五”末增长101%。

在工业方面, 近年来, 额济纳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加快资源整合步伐,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依托资源优势, 形成了以煤炭、铁金属、非金属化工、建材、绿色农畜、中药材为主的六大主导产业, 先后完成了以赛汉陶来工业园区为中心, 黑鹰山、东七一山、雅干、策克4个工业加工区相呼应的一区四点的工业布局, 为额济纳旗在促进产业集聚, 发展循环经济, 使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发展口岸经济方面, 位于额济纳旗境内的策克口岸作为阿拉善盟对外开放的惟一国际通道和国内陕、甘、宁、蒙、青五省区共有的陆路口岸, 自1992年开通以来, 中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经贸合作交流, 带动了口岸地区餐饮住宿、商品零售、仓储运输、修理、装卸等服务业的繁荣发展, 进一步增强了额济纳旗的经济发展实力。2005年, 国务院批准策克口岸为中蒙双边性常年开放陆路口岸, 2009年1月12日正式实现中蒙双边性常年开放口岸后, 内蒙古庆华集团、北京首钢集团、酒钢集团等企业, 先后到策克口岸开发蒙古国煤炭等矿产资源, 为策克口岸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吸引了大量企业项目落地建设, 目前已有15家企业在策克口岸从事蒙古国煤炭进口业务。截止2010年6月30日, 策克口岸累计过货总量1600万吨, 进出口贸易总额5.44亿美元, 出入境人员104万人 (次) , 出入境车辆65万辆 (次) , 今年仅上半年过货总量就达到381万吨。2009年, 以策克口岸贸易和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57亿元, 是自1987年统计以来的14倍, 较“十五末”增长186.2%, 已成为助推额济纳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生力军。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 “十五”以来, 额济纳旗按照“一年一小变, 两年一中变, 三年一大变”的建设思路, 累计投入城镇建设资金11.89亿元, 实施了270项城镇建设项目, 城镇建设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 相继实施了廉租住房、垃圾无害化、达镇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建设了胡杨节主会场、步行街、富士商贸街、文体广场、一道桥景观工程, 启动文博馆、阿拉腾陶来广场、国际商贸城、新居延海公园、广播电视中心等公用设施工程, 使额济纳旗旧貌换新颜, 一个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生态优美、社会和谐、边疆稳定的边陲明珠正崛起在祖国的北疆!

昔日汉唐居延地, 今日美丽额济纳。额济纳旗的沧桑巨变, 也从一个侧面浓缩地展示了30年来奋进中的阿拉善盟的勃勃生机, 体现了“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阿拉善精神!

叩响圣地的门扉 篇8

格聂峰是南康巴地区的第一高峰,如果你畅游了贡嘎山和四姑娘山,这里就是四川最后的神奇之地。

著名的高山有6204米的格聂神山、喀麦隆神山、肖扎山,这些高山都是闻名的藏地神山。

文化看点

“格聂”藏语为居士之意,据说是一骑着白马身着白衣战袍的英俊战神化身。据《智者喜宴》记载:格聂又称“岗波贡嘎”或“岗波岗让”,是佛教密宗经典胜乐金刚的24大圣地之一,又是康巴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发祥之地。作为佛教的圣地,有“要去拉萨朝拜,必先朝拜冷谷寺”之说法。每天下午寺庙的僧侣在院内按时投放食盐,盘羊会从山间跑来舔食。人们对自然界崇拜和热爱的特殊感情充分体现在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远眺群山环抱中的冷谷寺,高低错落,经幡飘拂,佛塔高耸。近观冷谷寺依地形地势建筑,体势巍峨,静穆庄严,主体宫殿位于寺院最高处。至尊嘎玛巴一世活佛曲吉都松钦布于1164年在此修建了康巴最古老的白教噶玛噶举寺庙。

寺内除收藏有大量经文外还存放着稀世之宝母鹿角,从石中取出的法器海螺,被奉为格聂神山“心脏”的块形乳白色奇石,奇石上自然形成有各种类似毛细血管的花纹。

山水特色

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密密的纹路中,我们走进了其中的一条,这条大地的脉络就位于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的分水岭,沙鲁里山脉中间的几条河谷。

地图上的这块地方不好找,这块地方足足有五百多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几千。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几千年来未有破坏。

行者感受

走进格聂,一路风景,一路感动。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句在脑海萦绕—“倘若我有万米的白绸缎,我将把岗波贡嘎(格聂神山)裹起来”。凝望格聂神山,这便是梦中的香巴拉,心中的日月。

南康巴的致命诱惑

吉普车沿着理塘无量河的支流进入了毛垭草原南面,远处山峰和云连接在一起,一条被轧烂的土路一直延伸到高山的尽头。翻越铁匠山垭口时,风雪吹起了天空中低低的云,海拔4200米的垭口并排着三座三角形的风化岩石山峰,当地人称“铁匠三兄弟”。山脚下有几个漂亮的小海子,周围沙砾地上有稀疏的灌木和漂亮的地衣。铁匠山垭口的这道山梁是西南流向的硕曲河上游和东南流向的无量河上游的分水岭。这也是通向格聂神山的山门,传说中走进南康巴香巴拉的圣门。站在垭口往西看,格聂主峰山群隐藏在云层的上方很难看到。

从垭口直冲而下,自然又恢复了生机,逐渐出现森林。牛群在森林高处的草原上洒下黑点,山坡上变化的色块从淡黄色往下就是深绿色的树林,再往下就是河谷岸边一个又一个的黑色圆栅栏,大大小小的,间或有简易的房子和帐篷。这是为了冬季过渡的牧场,高地上的牧场会逐渐地往较低的河谷迁移,以避免大雪将草皮覆盖导致牲畜饿肚子。河谷泥泞不堪,吉普车常常打横或倒滑,不过总是有惊无险。

喇嘛垭就快到了,河谷越来越宽阔,围绕着村寨大片的青稞地都有收割痕迹,前方不远的村寨打麦场有忙碌的人群,现在正是收割青稞的季节,丰收的人们忙着收获。村长四郎开着拖拉机在喇嘛垭村口迎接我们。在他家干净的客厅中,热腾腾的酥油茶很快消除了我们一路上的劳累。巨大的正方形房间中,靠墙摆放的坐床围绕着一个巨大的炉子,坐床很大,足够很多人休息睡眠。当晚由于人多,我被迫睡地板,那只顽皮的猫总是在我脸前跑来跑去。

草坝子观景台

从喇嘛垭到则通有八公里。则通村开阔的河谷从北往南流,河流源头就在喀麦隆山的山脚下。喀麦隆山很像鹰嘴,据说久远以来一直是修炼的场所,这座山在藏传佛教中属马。

往河谷下游走,地势越发平坦了。到达乃干多村子前缓坡一个接一个,海拔逐渐上升到4000米左右,踏上最后一个山坡,开阔平坦的高山草甸呈现眼前。草坝子北面从西往东,格聂山、肖扎山、喀麦隆山等圣山群体次第排开,气势磅礴,直插云霄。南面往下是一个又长又深的河谷,其间一条河流向东南方。错落的藏式民房排在河岸边,晒架上都是青稞和土豆,河边的田里牛拉犁在翻地,闲散的马和羊散布在远处的缓坡上,山上黄色的树林正在向金黄的颜色过渡。乃干多到冷达都是沿着同一条河谷行走。冷达有多个巨大的草坝,可以看到雄伟的格聂东山脊,巨大原始的森林同河岸一起延伸到山脚,冷达村的废墟已经是一片灌木和湿地了,从嘎木沟流出来的河流在冷达的南侧和热地曲河汇合在一起,水量大的季节冷达村很容易浸水。

秋意在冷达被抒写得淋漓尽致。阳光照耀着漫山的山林,令人赏心悦目。突然间,一大片云层遮了过来,原本红黄绿相间的彩林,一半成了金色,泛着夺目的光芒;另一半则成了暗影。光线的强弱对比、色彩的巨大反差,如此和谐地统一于一体,让人的视觉受到强烈的冲击,感官享受着无尽的惊奇和美妙。

环绕肖扎瀑布的行走

格猜钦多的旁边有条上山的小路可直接到肖扎瀑布下面。肖扎山谷是一个朝南的开放式山坳,从肖扎河底下往上观察,发现沿着瀑布一层一层有五级岩石平台往上才能到达瀑布山口,并且陡峭难爬,特别是第四级平台。肖扎瀑布从顶部流下最后从底坝的一个溶洞流出,最后的出口就是肖扎河的源头。

夕阳让美丽的格猜钦多释放着一种自然的瑰丽,弯曲的河流、间隔的各种色块的沼泽、变色的森林、移动的云层不停地改变地上的颜色,这就是传说中的虎皮坝!

离开肖扎河谷和虎皮坝,沿着左侧小路可以到达如明镜般的鬼湖,从那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格聂峰的东北顶峰全貌。沿蜿蜒曲折的山道一直到达冷谷的天门,冷古寺就在前面不远的嘎木内沟中。路边的树根上有堆得很仔细的卵石,很奇怪没有粘合的情况下,不同形状的石头可以堆得很高。

佛教知识 篇9

名词解释,对于初机很重要,很多的同修不仅对佛教的观念是错误的,也许是对名词不理解所至,我和同修们一样都是初学,所以我遵照净空法师、佛学大辞典上的解释转抄给同修,帮助初学,虽然未完全尽意,但是真诚的供养,真诚的发心,希望有缘的同修,都能欢喜,共同勇猛精进。

佛:智慧和觉悟的意思。

佛教;佛教 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佛教不是哲学、宗教,是佛法。

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

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从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讲现在、讲未来。

佛降生是周昭王26年,圆寂于穆王五十三年。如以此历史记载,佛灭度至今为三千零一十九年。(西方说佛灭度二千五百三十三年)。

佛法在象法时初传入中国是汉永平五十年,公元67年。传入中国已一千五百多年。

到我国周末时,世界生三聖人。孔子也、老聃也,东方之聖人也。释迦摩尼也,西方之聖人也。三聖人之学不同也,而其道无不同,化世界於无形焉而已也。三聖人之教不同也,而其皆无不同,救世界於无名焉而已矣。故夫孔子之道、极其旨则在大同,故其言曰、天下为 公、人不独親之親、不独子之子、货不比藏於己、力不必为己。而其为学也、则无意本於无我。老氏之道、极其旨在自然。故其言曰、万物则自賓,万物将自化,天下则自正,人民不令而自均。而其为学也,则无有人於无间。释迦之道、极其旨在极乐。故其言曰、其国众生、无有众若、但受诸乐。天人供养,禽树演法、照十方国,无所障碍。而其为学也,则无死根於无生。然则三聖人者。固将起灭万古,升降一世、来其道也治天下,而不已独善其身者也。

九界:(名数)十界中,除佛界,自菩萨界至地藏界之九界也。此九界,由佛界言之,悉为迷之境界也。

佛陀:“智觉”究竟圆满的觉悟(全知全能)。

智:就体上讲,智有三种:第一、“一切智”:用现代哲学的名词来讲,就是正确的了解宇宙的本体;这样的智慧,在佛法里称为“一切智”。第二、“道种智”:种是指种种繁多的现象,宇宙之间的现象,怎么产生的呢?从那里来的呢?现象、过程如何?后来结果如何?能够正确明了宇宙万象的智慧,叫做“道种智”。第三、“一切种智”: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圆满的明了,没有一絲毫的迷惑,也没有一絲毫的差誤,这样的智慧,叫做“一切种智”。

释迦牟尼佛,具足这三种智。由这个智慧起作用,当然,对于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得到完全正确的了解。智慧起用就是“大觉”。

佛在经上给我们说“觉”也有三类:第一、是自己觉悟了。第二、是能够帮助别人觉悟,这叫做“觉他”。第三、是圆满的觉悟。

大智大觉的对象:就是无尽时空里面所包含的一切万事万物。“万”不是数字,只是形容极多——无量的无量。

佛法:就是无尽的智慧、觉悟,觉了宇宙人生一切万事万物。中国人常讲‘佛法无边’,我们本能的智觉与智觉的对象(宇宙人生万事万物),是一不是二。

一真法界:最真实、最圆满、最高的境界,“能知能觉”与‘所知所觉’是一不是二。

修行有两种:一种是坐禅,一种就是念佛。所以修行人每天有十六个小时在用功,妄念当然少了,所以成就很快。

凡夫与菩萨有什么不同:一个是“觉”一个是“迷”。寺院的组织:

和尚相当于学校校长,是主持教学政策的人,课程是他制定的,教师是他聘请的,这是和尚的职责;掌管教务的称首座;掌管训导的称维那;掌管总务的称监院;教学的老师称阿阇黎。

佛教寺院的体系:

佛教寺院的体系好像学校和博物馆的结合体。佛教所有的一切艺术,都具有高度的教学艺术,不能把它看成单纯的艺术品;它含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很高的灵性智慧,这是一般凡夫俗子看不出来、领会不到的。

佛教所供养的诸佛菩萨不是神,是代表法门的。世间有无量无边的事、无量无边的理,用一个形像、一种方法是无法完全表达的,所以用许许多多不同的艺术品来表达。佛教艺术在教育上特殊用意了解了,便不会把佛教当作是神教;真正清楚了,佩服之心便油然而生。一切诸佛是代表我们的性德;一切菩萨、罗汉是代表修德。不修,性德虽然有,但不能够显现出来,得不到受用,所以性德的显现要靠修德。菩萨代表“修”,佛代表“本性”。因此,佛门供养佛像,一般都是一佛二菩萨。这一尊佛代表真如“本性”,菩萨代表从“性”起“用”。本性是空、是体,起用是有。体、相、用;“体”是空寂的,从“体”能够现“相”,现“相”就有作用。菩萨代表“相”、代表“用”,佛代表“本体”。

通常我们供养释迦牟尼佛,即是代表“本体”。释迦牟尼佛的两边,供养两尊罗汉——阿难尊者、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他代表“解”、代表智慧。迦叶尊者苦行第一,代表实“行”。也有供奉释迦牟尼佛,旁边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文殊是智慧第一,代表“解”,普贤菩萨是“行”的代表。换句话说,不管有多少,总不外乎“解、行”两大类。净土宗供奉阿弥陀佛——代表本体。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代表“行”;大誓至菩萨智慧第一,代表“解”。所以佛像的供法都有他的意义,一定是一佛二菩萨,不会供两尊佛三尊菩萨!

释迦牟尼佛是从名号上说的,名号都是显性德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这是教我们对人要仁慈,要以慈悲待人。“牟尼”是清净的意思,寂默就是清净,是对自己的。对人慈悲,对自己要求的是清净!这是释迦牟尼佛代表的,这是我们性德本来具足的。阿弥陀佛是梵音翻过来的,“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阿弥陀是无量的意思啊。什么无量呢?一切都无量,没有一样不是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道力无量、寿命无量„„。无量的无量当中,寿命是第一,没有寿命,一切都落空了;要有寿命,所有一切无量才能得到享受。

所以供佛便要了解每一尊佛、每一尊菩萨,代表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代表宇宙之间的一种真理。

在佛教的建筑方面,供佛的大殿,我们从外面看它是二层,里面看是一层,这都有意义的。从外面看,真俗二谛;里面告诉我们,真俗不二,万法一如。这个意思就是说:外表是有差别,实质是一致的(没有两样的)。佛教正规的建筑,一进山门,第一个见到的建筑物就是天王殿,里面供奉四大天王——护法神——当中供著弥勒菩萨。这样的供奉方式,使人一进山门,第一眼就看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塑的是布袋和尚像,看他那笑咪咪的样子,就是告诉我们:你想学佛吗?先要笑脸迎人,不能发脾气;发脾气不能学佛,一定要欢欢喜喜。再看,他肚皮很大。“大”代表什么都能包容,不与人计较。所以也代表(教给我们)平等心、喜悦相——对待任何人、任何事物,心里都欢欢喜喜、平平静静的,不要跟任何人计较。有这些条件才可以入佛门学佛。所以弥勒菩萨面对著大门,告诉来者:要有我这个条件,才够资格入佛门。

旁边的护法,分东、南、西、北四大天王。东方天王,代表负责任,叫持国天王(持是保持,国是国家)。南方增长天王。单单把我们职责之内的事情做得很好还不够,还要天天求进步。西方广目天王,叫我们多看;看到别人的优点,我们采纳;缺点,我们惊场、改进。我们能够“舍人之短,取人之长”。北方多闻天王,叫我们多听。这就是中国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这些塑像供在那儿,是在 给我们上课的!你要一看就晓得,并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朝这理想目标精进!能这样做,佛哪里是迷信、哪里是崇拜偶像呢?

四大天王手上都拿著道具,这道具也是表法的。东方持国天王手上拿著琵琶,代表做事情不可以操之过急,要知道“中道”,不能过之也不能不及;像弹琴一样,琴弦松了,弹不了,紧了它就断了。负责尽职,要做得恰到好处。南方增长天王,这是代表日新又新,他手上拿的是剑——慧剑(智慧之剑),是“快刀斩乱麻;慧剑断烦恼”的意思。西方广目天王,身上缠著一条龙,有的时候是一条蛇,蛇跟龙都是一样的意思。代表变化!我们常说:“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示这个世界现实的社会,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是变化无常,变化多端,一定要把他看清楚,才能够从容应付。龙表的就是这个意思。北方多闻天王手上拿一把伞;伞是遮盖。千变万化的世界,种种染污,要防止,不要被污染。所以广学多闻的同时,要保护自己的清净心,要不受染污。要对现实社会能够完全理解,才有智慧、能力,知道应该用什么态度、方法,来应付、处理,才能做到尽善尽美(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天王殿教导我们这些啊!不单是神明,对他烧几炷香,他就保佑你平安哪!那就大错特错了!

由此可知,佛寺院没有一样不是教学。就是供具也有它的教育意义。佛前供一杯水,有什么意义呢?表法的呀!水是乾净的、清净的,代表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乾净;水不起波浪,是平的,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平、一样静。看到这杯供水,就想我的心要像水一样的清净、平等。佛前供花,花代表“因”,开花后就结果;花代表六度万行。供 果,水果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呀,是教我们看到“果”时,就能想起“希望得什么样的果报,就应该要修什么样的因”。所以佛门一切设施、供养,处处都是提醒、教育自己啊。佛菩萨不闻、也不吃,什么都不要啊!再者,“灯”代表智慧、光明,“香”代表戒定真香。没有一样不是表法的,没有一样不是教育。现在学佛的人,对这些教育意义,统统不知道。为什么要烧香?为什么要供这些东西?都不知道啊,所以信佛统统都变成迷信。社会上有人批评学佛的人“迷信”,更有人说学佛的人都是精神病。他说得没错啊!多少学佛的人真没有弄清楚啊。

总而言之,佛法是以真实的智慧、无量的大觉,帮助一切众生得到真实的利益、真正的快乐,这是离苦得乐。佛以无尽的悲心,教化一切众生。自古至今,每一个朝代,依照这些理论、方法修行的,成果都非常殊胜,这是真实不假的呀。这一代是衰落了、迷失了,真正的佛教不知道了,所以成果比较少、比较暗淡。念佛的殊胜,就在它简单容易,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也不需要任何仪式。无论什么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修行,只要坚持一定会有成就。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世尊在三千年前,出现在北印度。根据中国历史所记载,佛诞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入灭,住世七十九年。现代中国佛教,老一辈的大德们,对佛入涅盘的纪念日,便是用这个纪年。历史上记载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曾经为大众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佛入灭后一千年,也就是中国东汉明帝永平十年(西元六十七年),佛教才正式传入中国。

“经典的来由”——佛讲宇宙人生的真想,后来学生记录下来,就 是现在的经典。

释迦垂教四十九年,铨次结集,流演分佈,闻为四藏,析为五乘统为十二分。随机啟发,浩若尘沙。佛典译自印度,非吾固有之国粹也,奚贵之有

自汉以后,诸佛菩萨先后化身降临,传译此一千余部法宝。墨烛穴以智灯,起沉疴以良剂。佛力广被,照耀人天

三藏玄枢,赞灵文于宝偈。圆融理体,不落言诠。绝待真如,岂堕文字。第真空无象,非象教无以显其真。实际无言,非言辞无以显其实,故一真法界,假名 异乎常名。四悉因缘,有说不殊于无说。戒学定学慧学,三学齐资。教部类开十二,契经义蕴无边。圣言不易言穷,佛旨良难窥测已。溯夫释迦世尊之垂化也,普鉴机宜,广演言教。针锋相对,水乳互融。度凡外而尽成法器,斥权小而共达真修。历五味之调纯,会归圆顿。至五时而开显,悉入醍醐。佛应有感遂通,法化不遗在远。我中华则周星閟彩,已彰降诞之休征。汉日流祥,乃叶通神之瑞梦。使臣西去,释侣东来。自马驮贝多之文,金简译单兰之典。法降伪道,化及遐陬。三国六朝畅其流,秦晋隋唐极其盛。

况佛教书類之浩瀚,古今之无比。一字一句如寸珠尺壁,令人视为稀世之宝,瑞相豈易现。佛意豈会哉,願众生者猛省回头,打拼精神,归何一路,还一疑义,如临被水阵,不克不休。逢一难关,如过独木桥,不敢旁瞬。在佛前痛加忏悔。求佛力加倍。

“佛教教学的方针”

彻底破除“迷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破除迷信,启发真正的 智慧。让我们有能力在现实环境里辨别真、妄、邪、正、是、非,乃至于善、恶、利、害。然后再帮助一切众生建立理智、大觉、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慈悲济世的宇宙人生观。断烦恼、出三界——殊胜的利益,就更不可思议了。佛法是教学,是真的能让我们得到真、善、美、慧,永恒真实幸福的教育成果。

佛教教育众生的两大方针

“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如果失掉理性,感情用事,那慈悲就是祸害,方便就下流了。佛家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多下流。” 注释: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可以将它分为三个阶段说明:第一、是“正觉”。第二、是“正等正觉”。第三、是“无上正等正觉”。世间人对于宇宙人生也有觉悟,只是觉悟不圆满。如果是贪、瞋、痴、慢,人我、是非、烦恼,都断尽了,没有烦恼了,佛就承认这个人是“正觉”。他得到了「正觉」的学位;佛教里面称他为「阿罗汉」。

“正觉”——阿罗汉“识心”——没有烦恼“正等正觉”——菩萨“无上正等正觉”——佛 “阿罗汉”——老师“菩萨”——硕士 “佛”——博士“佛法”智慧的教育。“寿”—— 无量。既多多就是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大圆满——真如自性。“般若”—— 能够断烦恼、破无明的智慧叫般若。“ 般若与智慧的不同” ——般若无知和无所不知,无知是“般若”,我所不知是“智慧”。“三昧”——是梵语,翻译为「正受」,就是禅定的意思。“修行”—— 修是修正,行是行为,就是把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

“无量的行为归纳为三大类” ——

(一)是身体所造作的身业行为。(二)是言语所造的口业行为。

(三)是起心动念,意业行为。行为无论有多少,总不出这三个范围,所以叫“三业行为”。

修行要从根本修,什么是根本呢?“心”是根本,起心动念是根本。心正,我们的言行一定正,所以要从心地修。

“三昧”—— 就是心定。“禅定”——就是心不乱。

佛法讲行门是无量无边,有八万四千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道),这许多方法、门道都是修定。「三昧」是佛家修学的枢纽。——“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般若智慧是从禅定中生出来的,这是自性本定,称为「三昧光明云」。

“三宝”—— 佛、法、僧,大福德是怎样能够得到的?福德是果报,果之前一定要修因,修什么因,得什么果报。

大乘圆满法/地藏/观音/文殊/普贤/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以四大菩萨来代表。第一位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观音菩萨”,第三位是五台山的“文殊菩萨”,第四位是峨嵋山的“普贤菩萨”。用四大菩萨来代表整个的佛法。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观音菩萨是地藏菩萨的发扬光大,没有地藏哪来的观音„。所以

(一)地藏的孝敬。

(二)观音的大慈。

(三)文殊的大智。

(四)普贤的大愿。

“净业三福” 第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共十一句。

“四无量心” ——慈、悲、喜、舍。

“很高的天界” 如色界天、无色界天。“色界天”——为诸天也,“无色天”——(界名)谓无色界之四处。

“六道轮回”——与六趣同,地狱、恶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是也。六者乃众生轮回之道途,固曰六道。众生各乘因业,而趣之,固谓之六趣。

“出家人的生活”—— 树下一宿,日中一食!“六和敬”——(一)见和同解(二)戒和同修

(三)身和同住

(四)口和无诤,(五)意和同悦,(六)利和同均。

“菠罗蜜”——是究竟圆满的意思。

1.布施、2.持戒、3.忍辱、4.精进、5.禅定、6.般若。

“三藏”——

(一)经藏,(二)律藏,(三)论藏。“十二部经 ”一切经分为十二种类之名。据智度论三十三之说:(1)修多罗,此云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也。(2)祇夜,译作应颂,又作重颂。(3)伽陀,译作讽颂,又作孤起颂。(4)尼陀那,此译因缘。(5)伊帝目多,此译本事。(6)阇多伽,此译本生。(7)阿浮达摩,新云阿毘达磨,此译未曾有。(8)阿波陀那,此译譬喻。(9)优婆提舍。此译论义、(10)优陀那,此译自说。(11)毗佛略,此译方广。(12)和伽罗,译授记。此十二部中修多罗与祇夜及伽陀三者,为经文上之体裁。余九部从其经文所载之别事而立名。

祠堂建筑色为三等:

1、黑色白字者表奸佞,是亦寓褒贬之意,以期收劝恶奖善之功法。

2、黄色金字表平民。

3、紫色金字表忠孝。

“中华民族宗祠”刍议

一曰祭祖先,旨在教民诚、信、忠、敬,爱人如己,视死如生,情至厚也。二曰祭天,天者,天礼也。有事必有理。祭天旨在教民以明其法尔自然之理也。天理明,则良知现;良知现,则道义生;心生道义,行顺理智。此祭天之本义也。三曰祭诸神。诸神即指万物万事之谓也。祭之旨在教民敬事爱物,以成百艺,是为生活之艺术感情之表现,并非迷信也。如地神、山神、海神、树神、花神、五谷神,乃至门神、灶神等等,无一不是教人敬事爱物之意也。实即国父孙中山先生所谓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勤俭之道,从此生矣。其立意之精美,则非浅智所知也。三祭备,真、善、美满之人生乐趣,始得与物同享。佛法曰“离苦得乐”,是祭之道,不亦大矣哉!

净宗修学理论,咸共遵修,《净士五经》、《净士十要》,尤以《无量寿经》、《夏大士会集本》、《弥陀要解》、《普贤行愿品》三种为必修所依,„„。遵修观经三福、六和、三字、六度,十大愿王。

修学次序:“大乘四愿”,第一,一切众生誓愿度。第二,烦恼尽誓愿断。第三,法门无量誓愿学。第四,佛道无尚誓愿成。

达拉斯佛七讲话(一九九三年),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求。”我等何幸得人身?何幸得闻大法?尤幸者,竞闻如来无上至圆至顿之净宗妙法,则此身之成大幸之至者也。用真诚恳切的心念佛,时间久了,自然得念佛三昧(即一心不乱),这个时候身心自在,万境如如;这是功夫向前成就。求得九品莲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之彼次发心撰稿成文,均是引导老师“释心军”协助整理所致。但自知悟性劣钝,故错漏难免尚啟贤法有以指教。

阿弥陀佛

释心军.思果

中日同形佛教用语的对照研究 篇10

关键词:佛教用语,中日,同形,对照

一、汉语的佛教用语

中国作为文明大国, 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首先是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 然后是中期大乘佛教, 最后是密教。中国对于佛教的接受也并不是照单全收, 生搬硬套, 而是在接受佛教的过程中融入了我们本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和思想, 而使其有自己的闪光点。在佛教传来之时, 一些佛经等也成为了人们学习的工具, 与此同时佛教用语也广泛流传开来, 汉语中融入了很多佛教用语。现如今这些佛教用语有的保持原来的意思, 而有的已经有了自己的引申意义。

例如:“世界”这一词语在佛教中的意思是“世为迁流, 界为方位。汝今当知, 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现在、未来为世”现代汉语中, 则是指“人类居住的地球”。“平等”一词在佛教中是指“佛教的平等, 意谓舍去一切差别, 最重要的是破除我执和我见, 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 达到人我平等一如的境界”在现代汉语中则指“权利、性别、利益上的相对公平”。“实体”在佛教用语中是“真如法身是一切物质和精神的实体。《大乘起信论》中提到以法身是色实体, 故能现种种色。谓从本以来, 色心无二”现代汉语中引申为其他方面的意思, 如民族实体, 政治实体, 经济实体等。

二、日语的佛教用语

日本的佛教起源于538年从朝鲜半岛的百济经渡来人和归化人传到了日本, 被当权者支持和保护, 并逐渐扩大规模。在日本大和时代, 聖德太子以及奈良时代的各位天皇都很支持并鼓励佛教的传播。到了平安时代佛教才大众化, 这个时期成立了真正的佛教派别, 最著名的两个人就是最澄和空海。他们在唐朝留学归国后, 成立了新的佛教宗派。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政策, 使日语中也出现了很多佛教用语。

例如:“安心”一词原指安心皈依佛门, 笃信佛教的教诲。现在一般指放心, 无忧无虑。“一莲托生”一词原指死后一起投胎到极乐净土的莲花上, 继续和睦地生活。现指与他人同呼吸, 共命运。“有顶天”一词原指九重天的最高一层。现指得意洋洋欢天喜地。“觉悟”一词原指烦恼当中, 妄念当中醒悟, 悟到真理。但是在现代的日语中则是心理准备的意思。“精进”一词佛教意义是指一心向佛, 虔诚修道。在现代日语中的意思是别开肉食吃斋。

三、中日同形佛教用语的比较

(一) 同形同义的佛教用语

同形同义, 就是写法相同, 大概意思相同。像“戒律”“祈祷”这样的中日同形同义的佛教用语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被使用。辞典中还有很多这类的佛教用语, 例如:衣食, 有情, 温室, 外用, 获得, 敬爱, 苦行, 居士, 功能, 成人, 法律, 天堂, 因果等等。“学者”一词在佛教用语中的意思是“一直寻找, 学习方法, 悟道, 但最终也没有完成”。现代汉语中是指“做学问的人, 多指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现代日语中是指“从事学问的研究”。“本土”一词在佛教用语中的意思是“完成愿望或实现诺言”。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当地, 本地;本地的土壤;殖民国家本国的领土, 也指一个国家固有的领土”。在现代日语中是指“本国, 本土;所属国货所属岛屿的主要的国土”。

(二) 同形近义的佛教用语

中日同行近义的佛教用语也有很多。例如:安心, 出世, 一味, 境界, 现行, 胡乱, 恍惚, 非常, 初心等等。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出世”和“安心”这两个词语。

首先“出世”的佛教用语意思是僧人在大寺院任职, 特别是指紫衣道场的任职;公卿的儿子削发为僧为救赎众生而出现在世界上。这一词语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出生;产生;超脱人世;出仕做官;高出世间;出动。在日语中的意思是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为救赎众生而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超脱世俗远离喧嚣。汉语意思和日语意思的第三个意思是一样的, 但是其他的意思则略有不同之处。

“安心”一词在佛教用语中的解释是努力修行佛法达到心无旁骛的境界;相信佛陀是能救赎人们的。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心情安定;存心, 居心。在现代日语中的意思是放心, 没有任何不安和担心。汉语和日语都有“放心”的意思, 但是汉语中还有“存心, 居心”的意思。

结语

中日两国在地里位置上一衣带水, 在文化方面也有很多共通之处。两国对佛教传承和对佛教文字的整理运用都在中日交流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日同形的佛教用语进行比较, 了解到, 有一部分中日同形的佛教用语在语意上是相同的, 也有一些在语意上是相似的, 而且现如今也广为使用。当然也有同形不同意的佛教用语, 本文没有对其做更多的阐述。今后想在这一领域有更深入的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曾文.《日本佛教史》.人民出版社, 2008年6月.

[2]大野达之助.《新稿日本佛教思想史》.吉川弘文馆, 1973年5月.

[3]村上专精.《日本佛教史纲》.商务印书馆, 1999年11月.

[4]镰田茂雄.《中国佛教史》.东京大学出版社, 1982年.

[5]李芳.源于佛教中的日语词汇 (上) .日语知识杂志社, 2009年.

上一篇:开采活动下一篇: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