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十篇

2024-06-25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 篇1

一、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 是教育的一个基础阶段。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必修的课程是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的, 而现状如何却并不能令人感到欣慰。当前,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中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术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中重视程度不高

在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 美术教育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虽然在素质教育发展的情况下, 人们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有所改变, 但是在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学校、老师、家长甚至是学生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都不高, 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大家普遍认为, 主文化课程才是学生的重点, 学生应以语数外为重点学习内容, 而美术教育只是一个辅修课程, 对将来升学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这种错误的认识, 导致美术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不高, 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2.美术教育的配套设施不健全

基于学校对美术教育的不重视, 导致了在很多学校中美术教育的相关教学设施并不健全, 很多学校对其在物质投入上甚少。这样导致在美术课堂上, 学生只能根据老师的绘画简单地画一些最为基本简单的东西。对于一些复杂的画画, 由于学校缺少一些模具或者相关的教材教具, 美术教师也无法发挥其自己的能力将绘画的艺术传递给学生, 这样最终的结果使得美术课堂乏味, 成为了学习休闲的娱乐课程, 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 同时也没有达到美术教育开设的最终目的。

3.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义务教育阶段针对的都是一些中小学生, 相对而言, 美术教育所要求的专业性并不是特别的高。加之学校与家长的不重视, 因而这也容易让美术教师在思想上有了不思进取的懒惰的想法。一些教师认为, 自己所学对于教授学生已经足够, 同时义务教育中的美术课堂也不是一定教给学生特别专业的技能, 只是培养学生的爱好而已, 因而在此环境下, 教师师资力量总体上没有一定的提升, 进而导致整体水平相对薄弱, 为实现美术教育之宗旨增设了层层阻力。

4.其他方面的不足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发展的不足之处还表现在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陈旧, 缺乏创新;学生对美术教育的兴趣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等方面, 这些不足之处都是教育学生及培养祖国未来人才道路上的绊脚石。

二、健全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几点意见

1.转变观念, 提高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

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造力的基础, 没有想象, 就没有创新。因而要不断地提高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 在物质支持上加大投入, 完善学校中的一些配套设施, 购买一些对美术教学有益的一些辅助工具;逐步改变现有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 通过开家长会或者给教育交流会等形式加大社会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调整师资队伍, 增设激励机制, 调动美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促进他们不断地上进, 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广大学生;通过不断地完善措施, 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美术教育的地位及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2.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美术是一门艺术, 艺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的五彩缤纷让孩子们能够深刻的体会生活的幸福及学习的快乐, 所以针对当前美术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 笔者认为有必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义务教学中, 让孩子带着兴趣去学习, 那么学生就会改变认识, 喜欢上美术课程, 通过美术教育来逐步提高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 开发学生创新能力, 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3.注重美术教育与其他教学的结合

教育的作用是使得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全面地发展, 美术教育针对的美术方面的发展;相对于语、数、外三门主课程而言, 他们的作用都是不同的, 处于不同的层次上。注重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结合, 这样也会改变社会对美术教育的认识, 在提高学生主文化课程的同时, 美术教育的作用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样实现了教育的共赢, 提高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综合水平。

三、小结

义务教育阶段, 美术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内容, 是不可忽视的, 唯有不断地重视, 才能实现教育事业的最终目的, 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针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笔者认为, 态度的转变是必要的, 也是刻不容缓的, 只有转变认识才能带动相关问题的妥善解决。只有重视了, 相关的配套设施、师资力量及教学水平才能得到改善。因而, 务必要转变观念, 提高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及注重美术教育与其他教学的结合, 以改变当前美术教育发展的现状。

参考文献

[1]贺亮.新课改形式下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J].教育论坛, 2006, (12) .

[2]成晓祥.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美术教学[J].考试 (教研版) , 2007, (2) .

[3]王芳.对农村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空中英语教室 (社会科学版) , 2011, (4) .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 篇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权利应该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能够受教育的权利;一是受好的教育的权利。能够受教育的权利指儿童 (包括残疾儿童) 无论其家庭背景如何, 都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的权利, 这是显性的受教育权, 可以通过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而实现。受好的教育的权利指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受到的教育是适合儿童、令儿童满意、有利于个体全面成长的教育。这是隐性的受教育权, 通常以学校为全力保障主体, 通过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落实和教师教育教学的具体行为而实现。但是, 仅仅获得入学权还不够, 不同群体的学生在学校内部是否获得了同等待遇呢?他们是否在接受适合自己的令人满意的教育?他们隐性受教育权利的保障状况如何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项调研。

一、研究内容及方法

1. 本研究中不同学生群体的界定

我们将公立学校的学生划分为以下几个群体:择校生、流动人口子女、贫困生、学困生、主流群体。这几种划分方式是不排他的, 即可能有的学生既属于贫困生, 又属于学困生, 以此类推。主流学生群体的学生指通过常规手续 (如学区划分、电脑派位) 入学, 能轻松胜任学校中的各项活动, 学习成绩中等或中等以上, 家庭收入良好的学生。主流群体学生并不一定是某个学校人数最多的群体, 因为据调查有很多公立学校中流动人口子女已占学校总人数的50%以上。另外, 由于有专门的残障学校, 且普通公立学校中随班就读的残障学生很少, 本次研究中我们调查的对象均为心理健康、智力正常的学生。

2. 本研究中受教育权利的界定

本研究重点关注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内部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保障情况。根据尹力等学者的观点,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受教育的自由权; (2) 受教育的要求权; (3) 受教育的福利权。本研究认为学生在学校内部应该享有: (1) 被学校主流文化认同、支持的权利; (2) 在学校中有机会展示个人专长获得尊重与自信的权利; (3) 要求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有利于其今后发展的权利; (4) 要求学校的教育服务满足学生合理需求的权利。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四类调查对象:学生———受教育的主体, 受教育权利的主体;家长———学生利益的代表者, 通常比学生更关注长远利益;班主任———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最紧密的人, 能全面把握不同学生群体在学校的状况, 且他们自身的观念和行为也反映了学校中大多数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态度;学校领导者———理解学校各项措施背后的出发点。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调查工具为自编的《不同学生群体在学校内部受教育权利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生与学校文化的适应情况、学生在学校内部获得奖励或积极评价的机会、学校教育是否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学校教育服务是否满足学生的切实需要四个维度。本研究测试样本为来自重庆市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 北京市顺义区、延庆县, 河北省枣强地区等区域的239所学校的教师、学生、家长。这些区域既包括教育发达地区的远郊区县, 也包括国家级贫困地区, 以及我国的西部地区, 因此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体样本采用随机抽样确定, 研究共收回学生有效问卷15415份, 家长有效问卷14431份, 教师有效问卷3361份, 所有问卷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1. 不同学生群体比例概况

调查显示, 按学生学业状况、家庭经济条件统计, 群体分布基本为正态分布。其中认为家庭经济收入在中下或更低水平的学生占18.9%, 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在中下或更低水平的占16.2%。

本次调查发现, 电脑派位入学的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37.6%, 根据政策推优入学的学生占9.4%, 这两项加起来共47%, 择校生占41.9%, 借读生 (流动人口子女为主) 比例占11.1%。也就是说, 总体看只有不足一半的学生为常规途径入学, 超过50%的学生在入学时进行了择校。从择校原因看, 离家近是择校的首要因素, 31.3%的家长给学生择校时把这一条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其次是教学质量, 27.1%的家长主要考虑了这一问题。接下来的几个原因分别是学校风气好 (12.4%) , 教学内容有特色 (13%) , 办学理念好 (5.8%) , 而对于收费多少的问题只有8%的家长把其当成了择校的主要因素。还有少量家长 (2.4%) 在择校时还重点关注了其他因素, 如学生在校时间长, 家长放心等。就近入学是我国儿童入学的基本政策, 在这种政策下, “离家近”依然成为家长择校时考虑最多的因素, 分析起来可能有三个原因: (1) 流动人口子女在选择学校时首先考虑离家近的问题以保证孩子的安全和减少交通、接送等的成本; (2) 家长希望选择离家近的优质教育资源, 而不是任意离家最近的学校, 因此简单的就近入学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 (3) 部分地区就近入学规划方案不合理, 使得有些孩子明明身边有学校, 却要去远处上学, 家长为了孩子的利益, 产生择校行为。

2. 学生对学校氛围的感受

调查显示, 大多数学生比较接受学校的文化氛围。84.6%的学生喜欢学校、学校的生活, 78.8%的学生喜欢学校内的各种展示和布置, 82.7%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做到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78.1%的学生感觉教师在教学时会关注他们的生活。但调查也显示, 51.3%的学生注意到班里总有一些同学不愿意参加学校的任何活动, 高达72.1%的学生确信, 上课时教师对班里的部分同学是不关注的。在同一次调查中, 一方面大部分学生认同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 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发现教师会忽略班里的一些同学。这样一组数据, 可以让我们推测, 在很多时候班里有一些学生是老师和同学共同忽视的, 当我们特别提及他们的时候, 他们才被想起。对家长的调查也显示, 只有84.3%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中获得了足够的尊重, 而被尊重是受教育权利的基本要求。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 我们发现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学业成绩都与学生是否喜欢学校生活、是否喜欢校园环境、是否感觉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及教师教学时是否关注学生生活显著相关, 且均为负相关。另外, 择校生和借读生更倾向于选择不喜欢、不认同学校文化, 且借读生比择校生在这方面的趋势更明显。数据说明, 贫困生、学困生、借读生等学生群体在学校没有被有效接纳, 没有获得足够的心理力量。

3. 学生的发展愿望

大多数学生 (71.9%) 完成义务教育后希望进入高中学习, 4.8%的学生希望进入职业学校, 4.8%的学生准备直接工作挣钱, 有其他选择的学生 (如出国或管理家庭产业) 占8%, 目标盲目说不准的学生占11.4%。调查显示, 学生和家长对家庭经济条件和学生学业成绩的感受与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后的发展预期显著相关。经济条件中等以上、学业成绩中等以上的学生通常会选择义务教育完成后继续读高中, 而家庭条件不太好或者自我感觉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会选择工作挣钱等。但是从地区来看, 学生义务教育后的发展愿望并不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应。参与调查的几个地区中, 顺义区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 平谷和延庆其次, 临桂和枣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然而, 从家长问卷统计结果看, 希望孩子将来上高中的比例最高的是枣强, 后面依次为延庆、顺义, 据分析这与地区经济发展类型、高中入学的难易程度、高中后的发展预期、该地区其他可选择的发展途径等都有关系。

4. 学生在学校的发展机会

调查显示, 只有65.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有机会展示才华, 69.6%的学生认为学校经常组织同学们喜欢的活动, 71.2%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学生需求, 在组织活动设计、问题决策时, 会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想法。也就是说, 七成的学生乐于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在活动中感觉自己被重视, 需求得到满足。但是, 还有三成的学生不太满意。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 上述问题的数据结果均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显著负相关。家境贫穷的学生去博物馆、公园等社会教育机构的机会少, 参与学校文体活动时的装备、器材质量差, 更容易感觉自己在学校中缺少机会获得承认, 对学校各项活动的满意度也很低。而学校分数至上的单一评价导向也使得学业成绩成为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是否有机会展示才华的主要因素, 对这一问题的另外一个佐证是70.3%的学生认为上课时教师只关注学习中上等的同学。这说明教师在课堂中更关注考试为目标的知识学习, 而对知识的社会价值、生活价值认识, 以及对学生认识世界的视角方法的培养的意识都还不足。学校满足学生教育需求的一个主要方式是提供课程, 学校在确定校本课程时, 应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要求。调查显示, 只有53.5%的学生认为学校在确定校本课程时征求了学生的意见。对于同样的问题也只有60.6%的教师认为学校在制定校本课程时征求了全体学生意见。这说明, 在开设校本课程时, 很多学校不是看学生需要什么课程, 更多的是看能开出什么课程, 以应付上级的检查。显然, 这样做不能全面实现校本课程的功能, 使校本课程的价值部分缺失。学生在学校内得到各种奖励是对学生成长的认同, 是学生获得发展的自信的基础, 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调查显示, 79.4%的学生认为非本地户口的同学在当选班干部、评选三好生等问题上与本地生没有差别, 57.5%的学生表示学校中有些奖励是专为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设立的, 这两个数值都不高。同样的问题针对班主任进行调查时, 两个数据也只达到87.4%和72.1%。这说明学校中确实缺少促进不同群体学生发展的奖励机制。

5. 学校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育服务

学校对学生心理、生活的辅导, 对贫困生及其家庭的帮助和支持, 以及其他基于学生和家长利益而开展的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水平也会影响不同群体学生教育需求的满足。调查显示, 89.3%的教师认为对学生的生活辅导和心理辅导是学校所有任课教师的常规工作,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教师的基本职责。95.3%的教师会根据家长的不同情况建立与家长不同的沟通方式, 81.1%的教师认为学校有措施辅导不同生源家长如何教育学生。与之对应, 81.1%的家长认为学校有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想法, 86.3%的家长感觉和学校老师的沟通很方便, 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83.9%的家长同意每次家长会后收获都很大。数据说明, 学校努力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但还需要更加有效的措施, 进一步提升沟通能力。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是否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问题上, 87.8%的学校中层干部认为学校教育活动能满足流动人口子女的需求, 92.4%的中层干部认为学校活动能满足学困生的需求, 95.1%的中层干部认同学校有系列措施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80.6%的中层干部认同学校努力采取措施为无法照顾子女的家庭提供帮助 (如食堂、住宿、课后辅导) 。同时对家长的调查显示:只有64.6%的家长同意学校活动满足了流动人口子女的需求;只有67.6%的家长同意学校活动满足了贫困生的需求。这说明, 学校确实在努力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特别是满足特殊群体的教育需求, 但是服务效果还不能令家长满意。

三、建议探讨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看到, 不同群体学生在学校内部享受平等的、优质的、适宜的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不同社会角色的共识, 大家都在为这一目标努力。

目前, 划片入学、电脑派位的入学方式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教育需求。一半以上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通过各种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 这既是对教育资源优化的促进, 也是学生实现教育权利的诉求。我们可以放宽办学渠道, 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投入教育, 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 同时引导教育资源产生特色分化, 使学生和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学校。我们认为, 教育发展的方向不是没有择校, 而是全面择校, 每个孩子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这才是学生受教育权利保障的体现。

其次, 贫困生、学困生、流动人口子女等弱势群体在学校依然有被边缘化的趋势。本次研究中, 针对学生有22个调查问题 (不算基本情况部分) , 所有问题的结果都与学生的背景 (家庭经济条件、学业成绩、学生生源) 显著相关。特别是对家庭经济条件和学业成绩成显著负相关;同时, 家庭经济条件和学业成绩之间也呈显著相关, 很多学生是因为家庭贫困带来的学习资源匮乏和文化生活缺失而导致学业成绩低下。因此, 政府在保证孩子免费入学的基础上, 如果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再给予一些学习资源补助, 比如发放免费的博物馆参观券、公园门票、图书馆阅览证或者一些儿童活动的免费入场券等,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贫困儿童与其他儿童间的文化生活差异。

再次, 学校的教育服务还不能针对教育对象进行特色化设计。校本课程是学校满足本校学生特殊学习需求的重要方式, 现有条件下仅靠一所学校从自身内部去培养校本课程师资、挖掘校本课程资源, 是很困难的。教育部门应鼓励以地区为单位培养校本课程师资, 使用校本课程资源。针对一门校本课程, 一个地区培养一个或一组合适的课程师资, 配备相应的课程资源 (如教具、教材, 某些特殊课程的固定场地等) , 然后由这些专业的教师到各校去上课。这样既保证了学生教育需求的满足, 又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 还解决了学生的安全和学校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尹力.试析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研究, 2001 (5) .

[2]罗爽, 苏金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受教育权利意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教师, 2009 (5) .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关键作用 篇3

1. 英语教育的起始年龄

根据“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以及本人多年从教的经验,如果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到了成人阶段,相当一部分人的听、说及综合能力都比较强。如果学生从初中才开始学英语,则影响后续的学习发展。因此,英语教育宜早不宜晚。有条件的地区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最迟不能超过小学五年级。

2. 英语教育一定要回归语言的本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了第十个年头。本地区大多数学校的英语起始阶段教学仍踩着原始、落后的步伐,并在一个固定的框框里进行低效的教学劳作。教师不厌其烦地教学生念单词、句子,然后告诉学生单词和句子的中文意思。学生做作业时要把单词抄写几遍,并死记硬背单词的字母顺序。在教授音标的问题上,大部分教师及家长都认为,只要学会了音标,就像拿到一把可以打开英语语音大门的钥匙。其实,起始阶段的音标传授,就像是塞给学生一根拐杖。词汇需要语音去识记,听写需要语音去传递。语音可以说是语言能力的载体或外在形式。因此,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语音、语调的输入是第一要务。整个小学阶段要有大流量的输入,做好这一步至关重要。只有先打通耳朵,接下来的英语学习才会通畅,才不会最终造成“十聋九哑”的局面。

3. 采用地道的全英教材是上策

使用原版全英文教材能保证学生有全英思维,能深入掌握英语文化教育的各个方面,确保学到深层而不是皮毛的英语。

《灵通少儿英语》(Super Kids)由培生教育出版集团专为亚洲学生编写,最具特色的是设计了语言与单词拼写的系统训练,使初次接触英语拼写的孩子能了解英语拼写与发音之间的关系,为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新派》(New Parade)是由培生教育出版集团出版的另一套教材,把语言学习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数学逻辑、音乐等多学科有机地融为一体,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真正体现了“以语言学百科,以百科促语言”。《新英语》(New Treasury of English)是广东认真企业有限公司《疯狂英语》从英国引进的原版全英教材,纯正地道,原汁原味,能使学生在系统化的学习与实践中掌握大量的词汇。例如,在“Autumn”这篇只有109个词的课文里,学生可以学到30多个实用的词汇,并了解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及所处月份,认识一些树木、动物、鸟类和水果的名称,信息量庞大,文章严谨,行文漂亮。

4. 提高教师发展水平和质量

谈到使用全英教材,问题随之而来的是:“我们是否有足够多的受过良好培训的教师?”政府应把提高外语教师质量的问题放在第一位,支持所有教师参加实实在在的职业培训,并为教师提供职业继续发展的机会。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发展和提高,确切地说,以这些资金作为教师质量基金。而教师要克服一次性学习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语言习得是终身的过程,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榜样,向学生展示语言能力,让他们效仿或超越自己,并终身致力于提高语言技能。

5. 测试要有效度、信度和适度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重激励,重发展,重能力。其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是评价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形成性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终结性评价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以本地区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平时测试与期末测试内容为例。测试形式为一纸试卷。测试卷由听力、笔试两大部分组成。笔试主要项目是语音辨别、选择填空、按要求完成句子、用括号里的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完型填空、阅读和翻译句子。各项目的内容大部分是为了考试而构建的,普遍缺少真实感,更不用说涉及情感、策略和文化的内容。口语测试则根本不存在。而这种测试模式就是本地区学校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唯一手段。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是毕业的关键年级,课堂教学主要就是考试辅导,教学的主要目标变成了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各种测试与模拟考试铺天盖地,每次考完后便是试卷讲解。其他年级的学生要面对的则是大量的英语辅资料,很多学生误认为学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评价的方法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已经给教学造成了负面反拨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 篇4

育阶段)总结

统战部先进性教育第一阶段(学习教育阶段)总结2007-02-02 23:04:2

4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战略部署,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意义重大,根据市委的统一安排,作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第一批单位,自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部严格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市委的要求和部署,经历了前期准备、思想发动、学习培训、专题讨论等教育过程。本着“学习必深入,教育必扎实”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到目前,我们在各级领导的积极支持和全体党员的自觉参与下,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学习教育阶段)的各项任务,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为教育活动顺利转入下个阶段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下面就我部学习阶段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准备充分

为切实开展好这次活动,按照中央、自治区工作部署和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我部领导高度重视,把教育活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今年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一是立即健全机构,成立了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朝鲁为组长,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斯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宗教局局长马世贵为副组长的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并抽调了名副处级、3名科级干部设立了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建立了领导联系点,为搞好教育活动做好组织领导保证。二是迅速召开支部会、党小组会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朝鲁部长作了动员讲话,就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目

标和步骤方法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在讲话中强调:首府统战系统的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开展这项活动重大意义,要结合首府一战线实际,体现特色、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到实处。他提出统战系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坚持正面教育、认真开展批评;坚持严肃整改,把群众是否满意,党外人士是否满意,作为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否取得成效的一个衡量标准,真正使教育活动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三是建立健全学习工作制度,建立责任机制,明确职责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机制,确保教育活动有领导、有组织、健康有序进行。四是我部领导带头亲自抓,认真履行职责,精心组织,积极带头,率先垂范,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活动,认真扎实组织实施教育活动的各项具体工作,确保教育活动的内容、人员、时间

和效果真正落到实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统战部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统一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为开展好教育活动奠定基础。在学习过程中,马世贵副部长讲授党课、斯日副部长作了专题报告。

二、改进学风,求真务实

为了使先进性教育活动能在提高统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切实在解决统战干部存在的影响执政能力提高问题上见到实效。在学习内容安排上,我们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及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重点篇目为基本教材;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自治区和我市领导的有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讲话为重点;以深入开展向牛玉儒书记学习的活动为契机,立足实际,针对不同岗位,还学习了统一战线政策理论。

在学习方式上,结合我们工作的实际,创新学习形式,重点突出一个“活”字,一个“实”字,即灵活多样的学习方

式,扎扎实实的学习效果。一是在具体操作中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读原文与听专家辅导、看录像相结合,讨论与交流相结合,坐下来学与走出去参观相结合。二是在学习中营造了氛围,我们将自治区、市领导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报告以及本部动员讲话、实施方案等全部人手一份。定期召开会议,上传下达、总结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这样即提高学习质量,又达到了共同进步的效果。而且我部教育活动的动态以简报形式及时跟上教育进程,共编发简报期,有期被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采用,市级媒体发稿2条。三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设立了意见箱等方法,征求各方意见。我们协助市委召开征求意见会,向市民主党派、市工商联、市无党派征求意见归纳为条。并邀请上级统战部门领导作专场辅导报告。四是在安排学习典型上,我们采取安排郑培民、任长霞等党员领导干部正

面典型的同时,精选郑德田、刘贵正等党员领导干部腐化堕落的反面典型案例相结合,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又安排我党历史上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如张思德、焦裕禄和新时期典型“生命的守卫者李素芝”、“基层干部的楷模周国知”相结合;还安排区内典型如优秀市委书记牛玉儒和区外典型如中国法官十杰之一的宋鱼水相结合。

在集中学习时间上,分两部分进行细化、量化。第一部分时间从月日至月日计小时,第二部分时间从月日至月日计个小时。平均每天保证有个小时的学习时间,采取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方法;其中集中学习辅导、看录像和讨论交流的时间小时,截止到××年月底,我们统战部参加了学习共计人次,集中学习共次,累积在个小时以上。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集体统一组织学习的,抽调专人补课,保证应学内容不遗漏。

三、教育学习、开局有力

这次教育活动,从月日那天一开始

就我们感到从上到下要求严、标准细。尤其是我们对学习阶段的各项组织活动特别重视,那种严谨、细密、科学、规范和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特点在学习阶段的组织和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要求每名党员读书笔记字以上,心得体会达到字,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完成体会文章篇,科级以下党员干部完成体会文章篇。对年老体弱、患病的党员,采取送学习上门的办法,使党员学习面达到了。真正做到:出勤有登记、学习有记录、个人有笔记、学后有心得。特别是市委常委、统战部朝鲁同志指出:作为统战部的党员干部,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带头学习,带头贯彻落实,做到学在前、用在前,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即要以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两大主题,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两面旗帜,全面履行统战部门的基本职能为目标,着力强化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领导综合素质,以求真务实精神,塑造统战干部新形象,借保持共

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东风,全面开创首府统战工作的新局面。统战部党员干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特别要注重五上方面的塑造,即塑造学习型统战干部形象、塑造民主型统战干部形象、塑造统战干部形象、塑造创新型统战干部形象、塑造实干型统战干部形象。

在学习过程中,朝鲁部长结合统战系统实际,提出边学习边整改,做到“六个结合”,即:坚持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强化党员干部执政意识、加快发展意识相结合,与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相结合,与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相结合,还要与“树统战干部形象、建党外人士之家”活动结合起来,与落实统一战线“服务经济、和谐社会、推动民主”的任务结合起来,进而把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真正凝聚到实现市委提出的“三个第一、一个提高”工作目标上来,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效果检验和推动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月日上午,举行了全市统一战线系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朝鲁作了专题报告。市委统战部、市民委、市宗教、市工商联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各民主党派市委会机关党员、呼市社会主义学院有关领导及教研室教师、各旗县区委统战部部长,共多人参加了报告会。专题报告会推动了全市统战系统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学习期间,我部领导深入旗县区了解情况,关注农村教育,协调争取台湾台塑集团资金万,帮助五个农村旗县区新扩建所扶贫小学。二位领导干部与两户贫困户结成对子,并进行帮扶。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朝鲁每周要深入联系点次,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斯日深入各科室检查督促,并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张光盘分别是:①永远的先锋战士(上下集);②关于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上下集);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④“勤政书记的激情岁月,‘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

心人’”;⑤一代伟人刘少奇;⑥一代伟人朱德;⑦以人为本与人才强国战略(上下集);⑧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荣臣讲党课。我们对统战系统的名老党员进行慰问,为他们专门开辟小组活动点。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路径分析 篇5

一、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

教育是改善人的生存状态,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重要的途径, 这是全球的共识。因此, 教育, 特别是法定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理应提供给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就是均等化。给每个人提供无差别的义务教育资源是政策制定必然的价值取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关键是机会公平, 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 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1]

教育公平又是相对的。它的实现程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现实条件相关。然而, 客观地说, 目前中国教育公平的现状与百姓的期盼值相差甚远。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资源城乡差别不断扩大。虽然国家有一定的倾斜政策, 但现实是农村中小学优秀师资不断流失, 有条件的学生也通过择校等途径转学,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二是教育水平地区差距加大。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使得不同省份, 甚至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区教育水平相差悬殊;三是校际差别, 同一区域优质学校和非优质学校的差异并没有因为取消重点学校称呼的一纸文件而缩小;四是特定人群如农民工子女, 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日益显现。一个受教育群体相对于其他受教育群体在教师资源方面所占有的质的差异是最明显的教育不公平现象。[2]

二、教师的合理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最关键的环节

教育公平包括很多要素, 但人的因素即师资的因素无疑是第一位的, 择校现象的动因主要是名校的优质师资。一所师资优良但硬件一般和一所师资一般但硬件一流的学校相比, 学生的选择是明确和轻松的, 义务教育阶段更是如此。毋庸讳言, 教师之间的素质能力是有差异的。总体来说, 与农村教师相比, 城市教师知识更广, 能力更强;而名校教师因为有更多接受学习培训的机会, 比普通学校教师素质水平更高。师资配置失衡已经成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 研究和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均衡配置, 促进区域内中小学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成为当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核心就是师资水平的均衡化[3]。

三、日本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经验值得借鉴

日本国内各地经济发展也不平衡, 但其教育均衡化水平很高。保证少年儿童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日本通过制定系列法律法规和定期流动制度, 保证偏僻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拥有充足和高质量的教师, 缩小了学校之间教师差异, 从而缩小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差异。

日本公立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及特殊学校教师的“定期流动制”始在20世纪60年代初, 已趋于完善。日本教师的定期流动, 可以在区域内, 也可以跨区域;可以在同级同类学校之间流动, 也可以在不同种类学校之间流动;既有从城市地区学校向偏僻地区学校流动, 又有从偏僻地区学校向城市地区学校流动。从流动的对象看, 既有教师又有校长。如东京都《实施纲要》规定, 除任教不满三年的教师、57岁以上60岁未满的教师、妊娠或产休假期间的教师外, 其余教师都是定期流动对象。凡在一校连续任教10年以上及新任教师连续6年以上者, 必须流动。在流动程序上也有明确的规定[4]。

日本公立学校教师属地方公务员, 政府对他们的管理有完善、规范的制度和法律, 其定期流动属于公务员“人事流动”的范畴。

四、我国义务教育师资流动的路径分析

我国具有人口多、面积大和多民族的社会特征, 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决定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必然是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如何做好好教育均衡、做到教师合理化流动, 可以从短、中、长三个时间段设计和考虑。

1. 短期的治标之策略

短期策略应是没有法律和政策的障碍, 能立即实行的方法。比如:

对农村和薄弱学校的支教、走教、送课、指导教研, “高级教师讲学团”巡回送教等“帮扶”措施应常规化和制度化, 并提高薄弱学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农村地区还有许多教学点, 办学条件很差, 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难点。短期内有效的办法是信息化, 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和远程同步视频教学, 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可以较快地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也起到提高广大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的作用, 从而间接地起到教师的“虚拟流动”作用, 建立补偿、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流动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任教的教师应有适当的激励和补偿。如在职称评定上的政策倾斜和经济上的适当补助, 在区域内设立农村及偏远贫困山区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当然, 对参与流动的教师也应有一定的约束和绩效考评。对从城市流入农村和薄弱学校的老师, 不但在流入学校要承担正常教师的职责, 还应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相反, 对从农村流入到城市强校的教师, 学习和教学应并重。开始阶段应以学习和适应为主。

2. 中期的过渡之策

解决教师流动的中期策略应是为“治本”打下政策和制度基础。

(1) 改进教师的聘用管理制度。

很多教师在一个单位工作很长时间, 有的甚至是一辈子, 有很强的“校籍”观念, 和根深蒂固的“单位人”意识, 阻碍了人员的正常合理流动。应在人事管理制度上打破这种传统, 变“单位人”为“系统人”, 改变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用合同的制度, 由县区一级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聘用, 创造有利于教师流动的制度和舆论环境。

(2) 因地制宜探索建立教师流动机制。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和多民族特点, 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流动制度在现阶段是有很大难度的。不同区域应根据本地的特点, 把流动目标清晰化, 明确必须交流、可以交流、暂不交流的范围, 通过多种形式如对口交流、骨干交流、市场交流、自愿交流, 尽可能地在教师交流工作中兼顾老师和学校的多样化诉求, 让流动渠道畅通, 减少教师交流的阻力。

3. 长期的治本之策

(1) 重视教育公平的其他要素。

教师是公平教育的核心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还有许多其他要素。郭之纯认为:“要将教育公平真正贯穿教育规划、布局和实施当中, 真正实现教育投入的均衡化, 要使区域内的学校办学条件基本相当。其次要让教师的收入实现均衡化, 让他们在哪里都能做到爱岗敬业, 一心教学。”[5]

朱剑伟对上海长宁区教师流动的调查表明, 长宁区在均衡区内各校软硬件投入上投入较大, 区内各学校硬件设施较为均衡, 教育流动的阻力也较小, 流动效果较好。[6]

(2) 探讨义务教育阶段建立教师公务员制度的可能性。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是国家教育责任的具体担当者, 其身份转为公务员并无法理上的矛盾。日本和法国的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就是公务员。把教师纳入公务员队伍管理, 明确了教育教学职责所具有的公务性质, 有利于政府对教师的管理, 有利于实现不同学校间师资的均衡分布, 有利于教师的交流。

(3) 条件成熟时, 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进行专门立法。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6年新修订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强调:“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 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 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时至今日, 这些文件、规章和法律依然没有在现实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为什么?除了社会发展阶段这个大背景外, 这些规规性文件多过于宏观, 或者没有强制性, 没有相应的违法后果。因此, 有必要出台专门的法律, 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中政府、学校和老师的责、权、利。日本的教师流动工作非常成熟, 原因之一是相关的法律很完善。

摘要:义务教育是典型的公共产品。促进教育公平, 提供均衡的教育资源是政府的法定职责, 但眼下中国的教育现实难言乐观。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各因素中, 教师因素是最关键的环节, 只有教师在不同学校间无障碍流动, 均衡师资才有可能。本文从短、中、长期角度分析、探索了教师流动的各种可能路径。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育公平,教师流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2]李方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 , 2006, 01:9-12.

[3]关玉波.师资配置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 2009.

[4]张传萍.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2.

[5]教师流动制:良法但恐难自行[EB/OL].http://www.chinanews.com/edu/edu-jysp/news/2010/02-24/2136150.shtml.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 篇6

瑞士义务教育阶段为9年, 联邦政府制定最低教学标准, 各州据此独立安排包括从教师招聘到教学内容等一切教育事务。尽管各州具有独立性, 但毕业生必须最终要达到联邦政府制定的相关标准。鉴于瑞士多民族、多文化和多语区等特点, 独立性也使得瑞士各州教师无法转到其他州继续任教, 学生也不宜转州学习, 否则可能会“留级重读”。按照日内瓦州的相关规定, 中小学教师必须具有硕士文凭, 且经过专门的岗前培训;来自德语区的转学学生必须要达到法语区学生的法语近似水平。

在瑞士各州, 初级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入校主要是按社区划分, 就近入学。但也存在极少例外, 比如, 因父母无法照顾孩子的午餐或经常出差等原因, 小孩可以申请在 (外) 祖父母居住社区学校读书。

义务教育阶段汉字教学方式的革新 篇7

关键词:语文教育,汉字教学方式,教育改革

我们今天汉字教学的发展, 离不了前人的探索, 在继承那些优秀的汉字教学方法基础上也要有所创新, 尤其是要更加符合汉字本身的规律和历史, 看重汉字的文化内涵, 这在学术界这被称为“再汉字化”;当然, 学生的新情况, 互联网的新背景, 新课标的新要求, 都要求我们的汉字教学更加“接地气”, 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

一、借鉴电视节目, 注重积累和形式的创新

借鉴《汉字英雄》等电视节目的形式,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在寓教于乐的方式中使学生轻松掌握难写、易写错的字。电视节目的本质是趣味性, 是灵活多变的课堂形式和参与合作的竞争游戏。而这些变化的关键在于老师的合理组织, 既要根据学校要求协调好教学进度, 又要腾出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甚至把这些多种多样的形式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这无不体现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眼光、智慧、魄力、调动和组织能力。除了常见的朗诵会、读书交流会、辩论会等形式, 更多的形式等待着老师们去尝试去创新。

教师在组织过程中让学生全程参与也很重要。重视日常教学中的积累, 有意识地收集具有普遍性的错别字和错误读音, 鼓励学生在各种文本上找出错别字, 进行大胆的纠正。通过多种具体的合作形式, 有组织的合作, 从而增强学生对这种日常积累的主动性和成就感。针对汉字比赛之外, 名著阅读、文化常识以及其他学科都可以开展类似的活动, 让广大的学生都有机会体验电视节目的形式。

二、借鉴学术研究, 培育学者型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要有集中钻研的学者精神。李镇西老师家藏图书四千册, 很多名师都有作品行世, 其中不乏钻研语文教学的优秀专著, 像余映潮老师的《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 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工作漫谈》, 王学东老师的《让作文教学更高效》, 以及薛瑞萍老师的大量著作。严寅贤老师认为, 朗诵、书法、写作和钻研是语文老师必不可少的能力。

很多学生都喜欢辩论会的形式, 这给他们表达自己的机会, 通过钻研语文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问题, 可以打破标准答案对学生的拘囿, 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个性。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 正是要帮他们找到中华文化的身份认同, 也要培养学生们独立的人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完全可以在标准答案以外进行钻研, 并鼓励学生提出并坚持自己的看法。

如果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兴趣这位老师只是领进门的老师。现代教育心理学强调, 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则要有成就感的支撑。通过钻研,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加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尤其是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们享受了探索并得到答案带来的乐趣, 拥有了成就感。作为教师要牢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和学生一道不断钻研, 完善教学这门艺术, 做到“教学相长”。本质上, 还是教师理念和能力的问题, 老师在教学中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 要把眼光放活, 把视野放宽, 才能和学生一起成长为优秀的师生。

三、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无尽财富

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今更要真正地走进传统文化中, 实事求是, 认真挖掘。汉字包含着无穷的智慧, 音形义的精妙结合, 尤其是读音上高度的音乐性, 使汉语很早便突破了简单的念与说而带上了乐调。读书时, 根据文章的含义和音韵的特点进行断句, 然后以一定的乐调“读”出来。这也就不难解释, 为什么古时候儿童在私塾中念书时摇头晃脑了, 而是音乐造成的影响。“吟诵、吟唱”不仅是一种读书方法, 还是一种创作方法。这种方法一直流传到民国初年。由于新的教育政策, 在废止读经的同时, 这种读书与创作的古老方法也随之湮没在历史中了。如今, 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日本、韩国等地, 仍然保留了这种读汉诗汉文的传统。在我国,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 许多有识之士的努力下, 吟诵逐渐为人所知。2008年, 有代表性的常州吟诵被确立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中央民族大学等学者的推动下, 吟诵开始进入部分小学课堂, 中国吟诵协会会员也日益多了起来, 相继出现了一些吟诵专著和教材。

吟诵对于感悟汉语之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种中国古代最广泛的读书方式, 在今天不应只成为一种小众文化, 我们完全可以从其中吸取充足的养分。从这个角度出发, 我们才真正的走进了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 不仅让学生们学习到了汉字的优美, 而且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汉字教学的革新绝不是单单指教学方式的改变, 还关系到国家重视传统文化的战略和民族的复兴。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要实现复兴, 必然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因此我们一线教师就要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 做个有心人。真正转变教育观念, 这些细微的变化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在课堂上发出亮丽的色彩。教育讲究“润物细无声”, 这些小小的汉字却传达了真正的文化信息, 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而且渗透了树立文化品格的德育与美育, 真正的发挥好语文学科应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参考文献

[1]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2]姜建邦.国文趣味[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4.

[3]钱道静.语文味:构建和谐语文课堂文化的立足点[J].当代教育科学.2008 (02) .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 篇8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育选择权行使面临的障碍

1.制度障碍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初中教育的普及,就近入学才逐渐成为了普及初中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指针。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2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在2008年11月底通过的《辽宁义务教育条例》第6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城市学校应当按照划定的学区招生,并将招生结果向社会公布。不得采取或者变相采取笔试、面试等测试形式选拔学生入学,不得将各种竞赛、社会各类考试成绩和证书或者捐助作为入学的条件,不得擅自跨学区招生。就近入学是现代许多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的基本教育政策,其根本目的在于方便公民子女入学,确保最基本的教育公平。虽然有学者指出,对学生及其家长而言,《义务教育法》中有关“就近入学”条款,并非义务性规范,而择校亦非禁止性规范,从《义务教育法》的其他条款来看,“入学”确系适龄儿童、少年的权利和义务,但“就近”则只是权利而并非义务。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有能力放弃这种权利而进行择校的父母及其学生可能不多,尤其是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农村地区。

究其实效而言,就近入学一定程度上违反了受教育机会的实质性平等原则,限制了父母及其学生的教育选择权,忽视了个体差异。公民有受教育的宪法义务,但并没有必须在国家强制规定的学校上学的义务。我国目前的就近入学只是形式上的受教育机会平等,从其适用效果来看并未达到实质上的平等。父母及其学生自由进行教育选择本是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应有之意,是对就近入学要求的必要补充,但其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法律规范中未得到明确体现,因此,它的实现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

2.现实障碍

从调查结果来看,关于父母对教育选择权的行使方面存在两个极端。一方面是参与太少,低收入的父母不关心或无力关心。另一方面则是参与太多,收入属中上阶层的部分父母极为重视孩子的教育。例如,对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冷水镇中心小学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五年级一班总人数67人,留守儿童46人,其中31人父母均不在家;六年级一班总人数57人,留守儿童46人,其中24人父母均不在家。从调查中还发现,有25.8%的留守儿童反映父母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只是偶尔过问,7.3%的留守儿童反映父母从不过问自己的学习生活。在这种情形下,父母不可能较好地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选择中来。相反的事例同样存在,据报道,北京海淀区中关村某小学,账外资金超亿元,其中大部分是收取的择校费。基于这些情形迥异的现象存在,我们必须进行反思,父母及其学生教育选择权在现阶段应如何行使,在多大的程度上行使才是正当的和有助益的。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育选择权实现的基本策略

1.加强政府责任,注重市场导向

政府在教育发展和维护教育公平中肩负着公共责任,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这种责任更是不可推卸的。法律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政府负首要责任。《义务教育法》第2条规定,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用公共财政支持义务教育发展,使义务教育有了可靠的稳定的来源。教育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在教育改革市场趋向中政府应承担起发展教育事业、维护教育机会平等、保证教育权利实现的责任;同时还要以社会公共利益代言人的角色,充分利用市场和市场机制,提高教育产品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在我国,公立学校占据了绝对优势和支配地位,因此,非常需要在教育领域树立和贯彻竞争的理念。竞争可以激发活力,增强公立学校的改革意识,从而使其想方设法获得优质生源、良好师资以及办学经费。怎样启动竞争机制呢?在法律上赋予学生教育选择权和确认父母教育选择权,保障其自由行使是一把好钥匙。具体设想是由政府将教育拨款以教育支票或教育券的形式,实行教育机构按人头拨款制度,一次性直接拨付给学生用以完成全程义务教育。该教育支票或教育券可以不受地点、学校所有制形式以及学校类型等的限制而通用,学校则以其所吸引到的教育支票或教育券来获得教育拨款,藉此来促进父母及其学生教育选择权的实现,激励学校提升教育品质。当然,过强的市场导向也可能带来偏颇的影响,如学校可能会有强烈的冲动去取悦学生和家长而偏离其应持的立场。就学校选择而言,政府的职责不应在于如何禁止和防范,而重在如何对择校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规范与监督。由于存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单一依靠政府或市场都是有缺陷的,我们需要一种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发挥辅助作用的混合机制。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应承担起首要责任。

2.扶持民办学校,保障选择空间

要保障教育选择权能够得到较充分的行使和实现,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选择对象和空间。而现阶段在我国,可供父母及学生选择的教育形式还比较有限,更不要说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的选择了。义务教育应当以政府为主办,并不等于国家就要包揽一切。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发展中国家办大教育。国家现实的财力所能提供的条件在绝大多数地区满足不了实际需要。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能仅仅单纯依靠加大教育投入,义务教育阶段同样需要多元化的办学体制,方有利于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满足社会需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改变政府包揽办学,既指向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同时也涵盖了基础教育。国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义务教育实行完全包办的做法,政府应尊重社会对义务教育的选择需求,兼采民办、公办方式,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增加学校供给,提升民办教育水平,有助于满足父母及其学生多元化的教育选择需要。

3.完善法律制度,规范权利行使

父母及其学生享有的教育选择权,作为一项重要的权利,需要在我国法律上得到明示确认,方有利于其行使和实现。一项应然的或者自然的权利需要上升为法定权利之后方可获得保障其实现的强制执行力。我国现阶段的学校选择行为虽然已显得司空见惯,但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实证分析,父母及其学生对学校的选择往往停留在浅层次,如往往依据某校的办学声誉进行判断,而可能未必进一步考虑了该校的课程设置、校风学风以及自身特性、偏好等。这种选择行为既体现了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的规模与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又反映了教育选择权有其正当性和合理性的客观基础,需要由法律对其确认。而此项权利在国际公约层面已得到了确认,例如《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3条第3款明确规定:“本公约缔约国承允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为子女选择符合国家所规定或认可最低教育标准之非公立学校,及确保子女接受符合其本人信仰之宗教及道德教育之自由”。我国政府于1997年10月签署了该公约,并为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因此,我国有信守条约之义务。

当然,正如学者所指出,在实证意义上权利研究的重心不在于主体应该享有的权利是否法定化,而在于法定的权利是否得到了权威的有效保障并为主体所拥有。对权利主体而言,只有通过互利性交换,规范层面的应然权利才可能转化为实然意义上的权利。因此,以“权利是否被主体实际拥有”为依据来衡量,权利实现状况取决于主体自身有无能力实施自己的权利、主体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其他私权主体的尊重、政府权力对私人权利的保障是否有效三个方面。从这个角度而言,父母及其学生的教育选择权的行使与实现尚需要多个条件,如对权利范围的明确、权利行使的条件、权利运行的保障以及权利受损后的救济等均需要通过相应的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唐德海,李枭鹰.复杂性视域中的教育选择.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0).

[2] 辛占强.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选择权合理性的论证.上海教育科研,2007(3).

[3] 朱家存.就近入学:是权利还是义务.中国教育学刊,2001,22(6).

[4] 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5] 李新玲.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有多少盲点.中国青年报,2008-12-14(6).

[6] 张力.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的宏观形势与政策去向.教育发展评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 篇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宏伟事业。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面性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责任高于天,使命重如山。

“十二五”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党的以来,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稳步增强,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加快推进,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五年努力,我国教育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显著增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超过中高收入国家水平,达到92.6%。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中高国家水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占15.83%。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结构调整优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一些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教育保障切实加强,教育投入不断提高,教育经费这几年都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以上。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13亿人口、2.6亿学生、1400万教师。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任重而道远。我国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资源历史积累不足,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尤其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仍是短板、弱项。“家贫子读书”,治贫要先治愚,把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搞好,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不能光是口号,而应该成为我们扎扎实实的行动。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 篇10

从1 9 8 2年起, 我国国家领导一直关注着计算机教育这个关系国家发展前景的新领域。1 9 8 4年,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儿童计算机活动时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此后出台的一系列会议文件都重点强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2 0 0 0年1 1月, 教育部同时下发了3个涉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件, 正式把课程名称确定为信息技术课程, 确定了其在全国高中、初中与小学教学中的必修课位置。

由于各种原因, 2 0 0 1年开始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 信息技术属于综合实践领域, 特点是计算机教育的痕迹较明显。2 0 0 3年, 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技术领域。高中阶段的课程发展从计算机教育中脱颖而出, 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纲要则一直没有变化。其中小学、初中的教学都必须从零开始学习的规定, 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递减, 且与高中的教学难以衔接, 出现了高中课程标准“空中楼阁”的现象。另一方面,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着的目标和内容不清晰、教材审查的依据缺乏时效性等问题, 也造成各地区在义务教育阶段所使用的教材“异彩纷呈”、教学各自为政。

笔者认为,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2 0 0 0年颁布的《纲要》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纲要》的更新或者是课程标准的制定, 特别是应出台各个地区性指导纲要的实施细则。在这一方面, 江苏等省市已经进行了超前的实验性工作, 于2 0 0 7年颁布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江苏省纲要”) , 推动了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新纲要的出发点

我国虽然从本世纪开始通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 建设了能够在农村中小学普遍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设施, 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各级领导对于信息技术教育认识的不平衡, 部分地区重视设施建设, 而不那么重视课程建设, 认为只要上面颁布了, 我们执行就可以了, 上面不变, 我们不动, 而没有真正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实际上, 2 0 0 0年颁布的《纲要》是十分宽泛的。当时这样来制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最明显的例子是, 当时许多小学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 因此《纲要》只能规定小学与初中都从零开始, 都要求学生学习如何开机、关机、使用键盘等基本技能。另外, 《纲要》是从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发展而来的, 不可避免地留有计算机教育的痕迹, 如以计算机软件的使用为主要线索。这样, 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 由于编写人员能力把握的差异, 很容易把教材写成软件的使用说明书, 而忽视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过程。因此, 建立或更新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出发点有以下两方面内容。

首先, 从信息社会对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 理清义务教育各个学习阶段的发展目标与内容。现在, 大家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已经取得了共识, 那就是逐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但可能理解与认识上有一定差异, 更为重要的是小学、初中阶段应该达到的信息素养是什么目前没有细化。按照笔者的认识, 信息素养包括了信息意识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能力和信息技术基本知识, 其关键的信息能力又包括参与信息活动的能力和信息技术系统的应用能力。中小学生应该通过学习, 分阶段地形成与提升这些方面的情感道德、知识与技能。每个阶段有自己的信息素养目标和内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 特别是小学生, 要具备参与信息活动的能力和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 并且通过参与信息活动来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 增进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情感和认识。

江苏省根据该地区信息技术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学校信息设施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 所制定的指导纲要提出“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让学生通过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体验, 初步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结合生活与学习实际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开始形成健康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勇于积极尝试应用信息技术富于个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和“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经验的积累与积极的反思, 达到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协调提升, 开始思考信息技术的价值并初步形成积极而健康的态度”。江苏省纲要区别了各个阶段的不同目标, 也为与高中课程标准的衔接创造了条件。需要指出的是, 江苏省纲要的目标体系中增加了“行为与创新”维度, 反映了他们十分关注信息技术应用的核心价值。

其次, 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规划所预期提供的条件出发。尽管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所必需的基本设施条件, 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 但是全国范围内的发展仍然是相当不平衡的。笔者认为, 这也许是全国性的指导纲要难以完成修订的原因之一。因此, 比较好的办法是, 各省先学习江苏等地的经验, 再制定本地区的指导纲要, 而且即使全国有了修订的指导纲要, 也需要根据本地区的情况, 考虑自己的执行细则。

三、课程体系的重构与细化

任何课程的标准或指导纲要都是国家或地区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 是规定该课程目标和内容范围, 以及提出如何编写教材、进行教学、组织评价建议的政府方案。它反映了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专家建议所形成的课程体系安排。那么, 如何根据各个地区的发展条件,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呢?

首先, 要建立课程各个阶段的目标体系, 即建立逐步提升的信息素养层次目标, 且需要与相应的课程内容相辅相成, 形成体系。尽管现在中小学已经普遍具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条件, 但即便在一个省市 (自治区) 内, 各个地方的需求和发展仍然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平衡的。这就要求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适应不同地区的条件、适应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现实情况。因此, 一般说来, 应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建设方式。还以江苏省为例, 其指导纲要所规定的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基础模块为必修模块, 分为四项内容:信息的识别与获取、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它们中的每一项在纵向上互相衔接, 高年段内容是低年段对应内容的自然延伸;以信息活动的环节为线索是其特点, 分为三个阶段, 以适应有的小学从低年级开始, 有的从中高年级开始学习信息技术的不同情况。拓展模块分别是主题活动、程序设计和机器人, 一方面实现了“行为与创新”的目标, 也突出了信息活动能力的综合应用。每个模块又层次性地分为小学与初中的内容, 避免了学生进入初中后重复学习已经熟悉内容的现象。

其次, 在具体内容的分布上, 也考虑到信息活动各个环节在每个阶段的整体提升。例如, 在信息加工与表达部分, 第一阶段是熟练掌握指法并学会使用一种中文输入法;能够对文字进行简单编辑;能使用简单绘图工具进行创意绘图。第二阶段是会进行文字、段落及文档格式的设置;掌握在文字处理软件中插入表格的方法并能根据需求进行编辑;通过集成文字、图形等创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进行作品的展示与评议并思考技术的表达效果。第三阶段是会综合运用标记与格式等功能编辑常见的应用文档;了解图像的基本常识, 初步学会使用一种专门的图像处理工具;学会使用一种动画制作软件, 尝试制作简单的动画;能应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统计、处理与直观表达;会对音、视频文件进行简单的编辑。经过这样的细化, 一个逐步提升信息素养的课程体系就形成了。

再次, 拓展模块的选择上也有特点, 主题活动模块强调的是通过结合学生的综合实践和学科教育, 组织学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有计划的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 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教育;程序设计模块强调让学生学会通过应用程序设计来摆弄计算机, 进而学习和创新;机器人模块则主要在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综合信息技术和实物设计的实践能力。总之, 这些拓展模块的不同学习活动都强调了对学生应用实践和创新思维的培育, 而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先计划、再实践, 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调整的程序思维是有积极意义的。

上一篇:工厂集成化设计下一篇:灰岩地区岩溶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