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艺术教育十篇

2024-09-12

中西结合艺术教育 篇1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文化碰撞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创的一门新兴学科。自从16世纪中叶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中医药学相互接触,互为影响,在中医界产生了中西医“汇通”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的西医学习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产生了“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并逐步发展成为—门独立的学科,中西医结合学科是在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学科,以其综合中西医两者之长,充分吸收利用现代科学和中西医药研究的新成果为特点,在近50年来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和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及普及尚不完善。

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中西医结合教育在我国正逐步发展,但它培养的人才还远不能满足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的需要。为此,需在医学院校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或独办中西医结合学院,并把其纳入教育体系,培养专门人才以吸收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并推动其发展。故而,中西医结合教育纳入教育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势在必行,中西医结合医学需要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中前进,而与之紧密相关的中西医结合教育也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开拓思维,立足当前,展望未来,才能成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持续发展的强有力后盾。

1 中西医结合教育的重要性

1.1 中西医结合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是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当今科学发展一方面不断分化,另一方面又不断系统化,交叉化和综合化。在我国,同时并存两种医学,一个是有几千年发展历史并行之有效的中医;另一个是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了几百年并拥有先进技术的西医。科学发展这一趋势必然要求中西医顺应这—规律,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不断综合。受这一规律制约,高等教育也表现为学科不断综合、合并,边缘学科不断出现,医学教育也不例外。现在,无论是西医院校或中医院校,中西医科目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有不同程度的渗透、合并。与其自行发展,不如将中西医结合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使之更自觉,科学和完善地发展[1]。

1.2 医学本身发展需将中西医结合教育纳入教育体系

中医学以宏观、辩证、系统的观察法,理论抽象的辩证思维和综合调控的治疗法则,在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以致中医学理论体系模糊易变,难以变革,这就导致了中医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陷入困境。与此相反,西医强调细致的临床观察,重视实验研究,但其精细的局部解剖和定量分析不同于古代医学直观、笼统、模糊的概念,有异于其朴素却合理的辩证观点,带有机械和形而上学的弊端[2]。因此,中西医学的发展都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人类自身已充分认识到:医学研究的对象不仅是一种物质实体,还是生物,心理,社会的总和,要求现代医学以整体综合的方法,从机体的完整性与人同自然的相互关系上重新把握生理和病理过程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所谓的医学模式从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这一崭新积极的医学模式,一方面要求中医采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引入现代科学的观察手段和数学方法建立自身的构造性自然观、受控实验、开放性技术系统,并使之形成循环加速机制;另一方面也要求西医吸收中医的合理内核,以求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如中医理论所强调的整体观,辩证观;“天人相应”思想;对疾病诊治“外感六淫”与“内伤七情”并重等观点和防治手段。就是说,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中西医学吸收对方所长,以达既源于中医又高于中医,既源于西医又高于西医的治疗效果。大量事实证明,中西医结合取中西医之所长有扬长避短的疗效。例如,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在放、化疗杀灭癌细胞的同时,采用中医扶正疗法就能取得比单纯中医疗法或西医抗癌疗法更好的疗效。因此,医学发展本身对中西医结合医学提出了客观要求。同时,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对现代医学发展产生的影响也带来了世界性的挑战和竞争。这种挑战和竞争赋予中华民族以重任。只有把中西医结合纳入教育体系,并使培养的队伍呈梯队,才能使中西医结合研究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1.3 中西医结合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有利于提高我国社区农村卫生保健水平

从世界医学教育改革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基层、社区医疗保健和初级保健卫生人员的培养。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医学教育改革要充分考虑面向社区、基层,为实现21世纪“人人享有健康”而努力。我国内地山区面积大,农村人口多,经济底子薄,而且由于近几年社区初级医疗保健和农村医疗机构不健全,医疗力量与治疗技术之间的矛盾日渐加深。因此,把中西医结合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培养具有综合治疗手段、适应力强的专门人才,适合了我国卫生保健的需要。

2 中西医结合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人才主要来源于院校高等教育,已经具有从专科教育到对博士后人员进行科研训练的较为完整的多层次的培养体系,各层次教育各有其优势和侧重,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中西医结合院校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3]。

专业设置问题。许多院校中西医结合仅作为中医学专业的—个方向,并未将中西医结合正式纳入高等本科教育体系,故作为学科人才培养基础的本科教学受到限制,学科发展缺乏有力的人才支持。

课程安排不合理。大多数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开设课程还是由中医课程和西医课程两者共同组成,这样机械结合且缺乏衔接引导的课程设置是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导致毕业生专业知识不精、专业思想不稳、专业能力不强。

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中西医结合教育普遍存在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状况,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坚实理论基础和熟练临床技能,这是与医学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色相违背的,所以需要大力提倡”读书以明医理,临证以得真谛。

由上可见,中西医结合教育有待改革,有待创新。

3 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医疗模式的转变,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素质要求比任何历史时期更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指出:“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应该培养造就中医药学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方面军和后续队伍,协同奋斗,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作贡献。”为全面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从根本上提高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中西医结合教育的长学制,多层次趋势。几十年来,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办学层次从最初的西学中班、专科、本科、七年制、硕士一直到博士研究生,基本涵盖了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逐步构建成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多层次的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体系。然而,事实证明,西学中以及专、本科教育培养存在着培养进程不合理以及培养周期短等问题,在—定程度上,难以达到培养目标,长学制、多层次成为保证培养日标实现的有效途径[4]。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后开展的七年制教育以及高层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就逐渐会成为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途径,推动着中西医结合教育从探索阶段逐步发展向成熟和规范化。

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实基础、重能力趋势。目前的时代背景,要求未来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的知识结构具备深厚性、广博性、创造性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医学知识,还广泛涉猎相关边缘、交义学科如人文科学、循证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公共关系学、预防医学、环境医学、社会医学及地理医学等知识,同时具备掌握最新科学成果和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及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5]。这样的中西医结合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才能适应医学的发展。因此,在明确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之下,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发展需要进—步加强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司注重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实用性和开放性,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紧密衔接学科特色,根植于临床,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仅“授之于鱼,还要援之于渔”,全面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最终使他们既有扎实的理论和技能,义有敏捷的科研思路和创新思维,善于吸取中西医之长,发掘新理论、新疗法。将中西医结合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创新性、开拓性趋势。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作为医学科学的一个分支,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创新中形成,同样靠创新而发展,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创新性地发展中医[6]。然而,谈创新,不可能回避继承的问题,缺乏有效的继承,创新将成为无本之木。可见,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动力,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创新是对传统最好的继承。因此,中西医结合医学需要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中前进,而与之紧密相关的中西医结合教育也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开拓思维,立足当前,展望未来,超越创新,才能成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持续发展的强有力后盾。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教育任重而道远,在新的形势下,只要同道们把握好发展方向,共同努力,中西医结合教育将迅速发展,教育体系将不断完善,从而使中西医结合事业能在社会发展和医学发展的进程中继续为人类造福的面貌立足于世界医学之林。

参考文献

[1]张克非.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J].医学与哲学,1997(2):77-78.

[2]李恩.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模式与实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5):1820.

[3]卢传坚.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6):18-19.

[4]高昱,高岩.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及其整体性和层次性[J].医学与社会,2002(4):29-30.

[5]陈阳,刘远新,梅拉.试论中西医结合人才知识结构[J].新疆中医药,2010(2):47-48.

中西结合艺术教育 篇2

我认为, 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 对了就该表扬, 错了就该惩罚。

我曾读到很多学生因老师的宽容而成人成才的典型事例, 自己也曾用宽容的方法转变过很多孩子。宽容的确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教师的人格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内疚和自省, 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表现不好就对不起老师”的动力。

然而, 宽容的教育方法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在这样的时间、地点可以成功, 在另外的时间、地点未必成功。尤其是对一些特殊的学生。

我班男生曹某, 天资聪颖、成绩优良, 父母长年在外打工, 他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的溺爱使得他极富个性、桀骜不驯, 跟同学们格格不入。有一次, 他在课堂上的“张扬”惹恼了老师, 也惹恼了同学们, 一时间“众叛亲离”“四面楚歌”。一向自我感觉很好的他耷拉起了脑袋, 也没有了那股自以为是的“良好状态”。十五六岁的孩子自尊心强, 虚荣心也强, 如果不能及时挽回“面子”, 将很难改变现有的状态并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课下和曹某谈心时, 针对这件事情, 我跟他分析了他的错误所在, 让他正视自己的问题, 并对他说:“数学一直都是你的强项, 看你平时也不是死学, 但成绩很好, 能总结一下是什么原因吗?”得到了我的认可, 他很感动, 也很骄傲。于是他跟我讲了他的心得, 讲得很好。我就说:“把你跟我讲的这些, 也跟同学们说说吧, 让其他同学也能把数学学好。”之后, 我安排了时间, 让他作了关于如何学好数学的经验介绍。

从那以后, 他变了, 变得谦逊了, 也变得平和了, 数学成绩也更好了。看来, 自尊让他找到了最佳的生存状态。

事后我想, 如果这件事我一直“冷处理”, 同学们对曹某一直不理不睬, 曹某自己又做不到“自我调节”。那么, 他以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会不会我行我素, 破罐子破摔?会不会因此而挫伤了锐气, 从此一撅不振?也许都有可能。看来, 我在处理这件事时用的赏识和鼓励不能不说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同样是曹某, 我对他的惩罚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初三的课程很紧, 晚上还有一节一个半小时的晚自习, 而每到这节课, 曹某总是迟到两三分钟。问他干什么去了, 他说到操场放松放松。第一次, 我没说什么, 让他进去上自习。第二次, 我说:“放松一下对学习可能很有好处, 这无可厚非, 但是以违反纪律为前提就不太好了。你不妨向校领导建议, 把第二节课后的休息时间延长一下, 那就既能放松, 又不耽误上课了。”曹某痛快地答应了。而我这样做也是想让他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规则意识。

好景不长, 一周后, 曹某又迟到了, 我单独找他谈。他诚恳地承认了错误, 答应一定改。第二天, 我很想检验一下自己的教育成果, 故意在上课的前两分钟来到教室, 急切地寻找曹某的身影, 结果没有找到。预备铃响了, 曹某仍然没进教室, 上课铃响了, 教室里还是没有他的身影。3分钟后, 曹某气喘吁吁地进来了。看来, 教育真不是万能的。他想改, 可没有改的压力呀!我想, 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了。他站在门口, 怯怯地望着我。“在门口站好!”我很冷静也很严厉地下了命令。他低下了头。之后的一节课, 我没有再看他一眼, 其他同学也在紧张地忙碌着, 他好像被人遗忘了。

有人说, 给人带来最大伤害的不是批评和责骂, 而是漠视。我想曹某已经感受到了这种“伤害”, 而这也是他的行为带来的后果。

课后, 曹某去了我的办公室。我说:“老师对你的惩罚, 你能理解吗?”他点点头, 没有惩罚后的敌对。“我这样做有两个目的, 一是做给同学们看, 让他们知道, 错了就要付出代价;二是让你永远记住, 不遵守纪律就要受到惩罚。”那晚, 我们谈了很多。再以后的晚自习, 他都早早地坐在那里, 我们的目光相对时, 都会心照不宣地露出笑容。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犯错就得付出沉重的代价。教育是一门艺术, 只要能促其成长、促其进步、促其向善, 不管是批评还是惩罚, 也不管是鼓励还是赏识, 都是成功的教育方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教育中的赏与罚确实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只要适时恰当地运用赏与罚, 赏与罚就都是好的教育手段。

从心理学理论角度看, 赏与罚来源于行为主义的观点。行为主义的理论将行为的习得分为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前者的学习过程是教师教一个行为, 学生进行该行为;后者是学生主动进行各种各样的行为, 教师给予不同的反馈。操作性条件作用适应了学生的差异性, 而且有利于个性人才的培养。

本文中的赏与罚是操作性条件作用。如果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 教师给予物质的或精神的奖励, 即强化, 从而使该行为持续下去, 即塑造了该行为;如果学生做出了错误的行为, 教师则给予学生语言上的批评或行为上的惩戒。但行为主义对错误的行为不主张惩罚, 而主张运用消退。文中“之后的一节课, 我没有再看他一眼, 其他同学也在紧张地忙碌着, 他好像被人遗忘了”, 这一做法便是消退, 即对错误行为不予以任何反应。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当时的情境, 灵活运用赏识、惩罚或消退, 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我认为, 在运用时要做到两点, 一是让学生明辨是非, 一定让学生知道他的行为是错的还是对的, 这是教育之本。二是赏罚都要建立在对学生的爱的基础上,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目前解决师生矛盾的最好办法也是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通过爱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教师, 才称得上是赏罚分明的好教师。

专家点评:李梅, 女, 心理学专业博士, 副教授。2002-2004年为北京大学认知和脑科学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200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获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幽默心理学和特殊儿童心理及其矫正。从事面向社会的心理咨询8年。

E-mail:limei1992@163.com;博客:www.yangkuixinli.blog.sohu.com.

中西结合艺术教育 篇3

[关键词]中西融合;特色教学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民办教育的再度复兴,国外教育资源也开始进入我国教育市场,一批中外合作学校开始兴起,并且涉足基础教育领域。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全寄宿制民办学校,在小学有个特色教学班,那就是“国民教育过渡班”。“国民教育过渡班”是全国首个为探索海归人员子女向国民教育过渡的方法和途径而开设的班级,主要招收对象是海归人员子女以及有双语教学需求的非海归人员子女。这个班级是一个中西合并的小集体,一部分学生具有在加拿大、智利、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教育背景,他们的家长既认可西方教育的先进理念,同时又认可国内基础教育的优势,希望孩子在接受西方开放教育的同时也能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

西方教育比较看重体验,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上课期间师生和生生之间可以互相自由地交流,有时教师甚至可以别出心裁地到户外开展教学活动。而很多中方教师已经习惯于中式课堂教学:固定的教室,固定的座位,讲究记忆,强调严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笔者认为,一味采用西方的教学模式会导致我们的数学课堂出现活泼有余、严肃不足的学习氛围和学生自由散漫的混乱场面,教师要充分了解西方教育的特点,取精去粕,探索一种独特的中西融合的数学教学模式。

画画、表演、手工等是小学生最喜欢做的事,也是国民班学生最擅长做的事。在数学课中我带领学生一起画数学、用数学、表演数学、讨论数学、动手做数学……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开动脑筋,心情愉悦,没有学习压力,没有学习数学就是服苦役的感觉,孩子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充满快乐情绪和积极心态的学生在学习中才会充满快乐,才会把数学学习变成快乐的事。

一、画数学

在AUT艺术课上画画一点都不足为奇,SOUVLI外教会带着学生完成非常有趣、有意义的作业。数学课上画画你见过吗?其实无论是中国画还是西方绘画都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画家张大千曾说:“能够真正欣赏我作品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数学家。”被公认为最具审美意义的“黄金分割”也是西方绘画与数学的完美结合。

数学画画,直观、简单、有趣,并能充分调动学生手、眼、脑的功能,以此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新人教版数学教材中,无论是“用你喜欢的颜色给正确的图形涂色”,还是“先圈一圈,再填一填”,亦或是统计学中出现的“先涂一涂再回答问题”,诸如此类的数学问题经常出现,因此,动笔涂涂画画的数学学习形式也渐渐多了起来。

例如,《角的初步认识》单元一共有四大块内容:角的认识;画直角;认识锐角和钝角;拼角。而在角的认识章节中“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无关,跟角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对于初入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在华茂小学,由于教学整合需要还要提前到一年级末完成这些内容,可以说是难度乘方。教学中,我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画画特长,一上课就告诉学生今天的数学课进行画角比赛,学生一听兴趣盎然,却又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真的吗?我给每人发一张白纸。第一轮:每人画两个自己心目中的角,画好后让学生相互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初步建立起角的概念: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两条直直的边。第二轮:每人画五个角,要求从小到大,学生在画的过程中自然感悟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第三轮:我画一个直角,要求学生也画一个直角。由于我是在黑板上画,学生是在纸上画,因此学生感觉我画的边似乎比他们画的边要长。为了证明两个角一样大,必须首先证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我请学生观察,每个孩子画的直角边都不一样长,却与我画的角一样大,这就进一步证明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堂课,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活动,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数学难点也迎刃而解。

二、表演数学

游戏是儿童最佳的学习方式。游戏中的表演更是让孩子们印象深刻,它能调动孩子们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所要认识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鲜明而深刻的表象。我做过一个小调查,让学生选择自己记得最牢的数学知识:A) 老师讲过的。 B)我上台表演的。 C)独立思考的。D)从网络获取的。结果学生选择B的比例最高。

《摆一摆》是一节数学实践课,要求学生通过摆一摆建立数值概念。学生通过摆3个珠子可以得到3、12、21、30四个数,通过摆4个珠子可以得到4、13、22、31、40五个数。那么摆5个、6个、7个甚至更多个珠子可以得到哪些数字呢?为了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尝试采用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一人当指挥,其余人当棋子,然后在数位表上移动,先完成的组把答案写到黑板上。当1~9个珠子全部摆完时,黑板上也完成了一副巨大的统计图。此时,我又换了一个数学情景,拿出许多孙悟空头套给学生带上,请他们睁开火眼金睛,寻找黑板上数组的特点。学生有的学猴子把手搭在额头上,有的抓着脸,也有的托着腮帮……一群猴像惟妙惟肖,但大家没有忘记老师的要求,都目不转睛地盯着题目寻找秘密:“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相差9”“从小到大排列十位依次加1,个位依次减1”“从大到小看,十位递减,个位递增”“每个数个位和十位相加都得9”“摆出的数比珠子的个数多1”“最小的数都是珠子数,最大的数都是几十数”……

三、用数学

平时教学中,我比较喜欢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带有一定思考性的问题,在训练中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我更乐意为学困生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家长、老师、同学及各种现代化学习软件的帮助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在国民班,我的数学课非常开放,学生可以随时提问,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独特想法,课后评选谁的提问和想法最有意义和价值、谁解决了难题等。

《人民币的认识》《钟表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出现在小学一年级课本中,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这部分内容最难教学。在新课前一周我就布置了预习作业,要求学生认识人民币和钟表,并告诉他们人民币和钟表的知识用途非常广泛,尤其是人民币和钟表的发展史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可以从古代考察到现代,也可以从国内延伸到国外。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充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也高涨起来。

两学年下来,在中西结合教育模式下,我校国民教育过渡班学生的数学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生在数学课中快乐、自信,做事有目标,善于表达,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国民教育过渡班的数学教学给我很大启示:人的一切创造都是在自由的心态下发生的,学生的心情好了,整个身心舒畅了,以这样的状态去学习就会变得无限快乐!

参考文献:

[1]董迪,何洪涛.中西教育的比较与借鉴[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2]潘家宇,邹荣.中西教育对比:浅析中国教育的不足[J].科技信息,2006,(04).

[3]江士坚.新世纪中小学教育模式展望[J].安徽教育, 2002,(21).

[4]卢兆强.入世后的中西文化交际观——兼议高等教育的文化取向[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0).

[5]张华华.当代中西方学校课堂道德教育利弊评析[J].学术论坛,2002,(03).

中西结合艺术教育 篇4

上世纪90年代,中外护理合作办学项目在我国悄然兴起,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和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1],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护理教育与国际先进护理教育方式接轨,但这种区别于我国传统护理教育的异体植入办学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诸多水土不服的问题,本文针对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外合作护理项目的顺利开展。

一、项目概况

该项目采取“4+0”培养模式,专业培养计划由江西中医药大学和美国托马斯大学共同审定,教学计划所涉及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均在江西中医药大学完成。学生在修习完教学计划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在获得江西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资格和学位授予资格的基础上,符合美国托马斯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可向托马斯大学申请学士学位。该项目目前已招生三届,第一届学生已完成在校的课程学习。

二、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课程门类增多,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美方护理课程综合方式多样,可按照生命周期、健康模式等进行课程综合,并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2],重视人文课程,其人文课程占美国护理本科全部课程的1/3。我国护理本科课程体系依旧受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强调护理知识的系统性,基础医学和护理专业课程占主导地位,人文科学课程偏少。为了解决中外课程的这一差异,中外双方合作成立教学计划开发小组,在保留国家规定课程、我校特色课程等基础上上,引入美方先进课程,最终形成了中方课程、中外合作课程、美方课程三个板块的课程体系。但在项目操作过程中发现,中外合作班课时总数远高于我校普通护理本科班的课时总数,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弹性时间。

2.课程基数过大,影响教育部评估达标。

根据教育部教外综〔〕5号[3]的文件要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外方课程必须达到“4个1/3”的标准。然而,按照中医药院校护理学专业标准,要求中医护理课程必须达到11-19学分以上,且需根据我国国情开设相关通识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使我校开设科目达47门,学时高达3440,全部课程门数和全部教学时数的基数相对偏大。同时,考虑到江西省属于中部省份,我校又为江西省二本录取批次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英语层次与教育发达地区、学校有着一定的差距,如大量引进外方优质课程并采用全英文授课有可能会造成部分学生一定程度上专业知识的.缺失。因此,在项目具体实施中,适当放慢了引进美方课程的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4个1/3”达标比例。

3.多种教学方法应用,挑战学生学习能力。

目前,我国护理本科课程体系依旧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传授,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仍是以讲授法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被学生接受和熟练掌握。随着美方课程的逐一引入,PBL教学、小组讨论、论文汇报、调查报告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也一并融入课程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极大地挑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不少同学表示为了应付美方课程后的调查、报告等作业,不得已把大部分学习重点放在美方课程上,从而忽略或应付中方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学习压力大、负担重,甚至有的同学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4.师资结构复杂,提高师资管理难度。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课程的师资队伍,在结构上既有中方教师又有美方教师,既有专职教师也有兼职教师,且外籍教师大多为短期来华执教,流动性大;除此之外,中美方教师教学理念、文化背景、聘用方式的不同,均对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也增加了教师队伍管理的难度。

5.自身特色不凸出,影响教学持续发展。

每个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都应与众不同,有着自己鲜明的文化背景和实践特色。我校是传统的中医院校,具有多个国内外一流的学科建设平台,而护理学科作为学校新兴的重点学科之一,更加需要依托学校优势资源,在开展中外合作项目的基础上,寻找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以特色求生存,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三、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思考

1.精简课程门类,整合课程内容。

在引入美方课程的过程中,不能单纯以科目数量作为质量评估的标准,而应注重中外方课程内容的整合,对美方引入课程内容、所耗学时、授课教师资质等多方面进行把关,避免课程门类重复建设,如引入的美方课程社区护理学与中方课程社区护理学、美方课程灾难护理学与中方课程急危重症护理学等雷同科目,应在内容上进行重新编排,使所开设的中美合作课程既符合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现状,又能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国从业能力;充分利用课上、课下两个学堂,并积极利用学生第三学期,开展护理实践等注重学生参与性和实践性的课程,错开学生各专业课学习、考核的高峰时间,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果。

2.采用脱敏疗法,适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引入美方先进教学方法时,应首先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逐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注重以学生为主教学方法的连贯使用,鼓励和培训中美合作护理专业的中方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适当采用美方先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跨入大学校园起,从最初接触大学课程起,就能接触并逐渐熟悉各种美方的教学方法,以适当改变其多年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同时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课外专业辅导和心理疏导,以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选聘优质师资,加强师资管理。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4]的要求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任教。此外,中方授课教师应至少为本科以上学历,且教学经验丰富、具备英语教学能力并能够熟练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骨干教师;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合理配置师资,对于系统性较强的中医和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安排中方教师进行授课,聘请外籍师资讲授行业前沿、强调动手能力的护理实践、人文护理等相关课程,如生化危机处理和灾害预防、护理专题研究和循证护理和专业护士实践等;针对中美合作班与普通本科护理班的不同,制定相关的中美教师选聘及教学质量监督的办法或制度,以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

4.依托学校优势专业,凝练自身特色。

依托学校中医药、热敏灸等教学优势,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培养社会紧缺护理专业如老年保健康复护理、重症监护等中医药高层次护理人才,并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有选择性地引进国外优势资源,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5.政策鼓励,寻求自身发展。

中西结合艺术教育 篇5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音乐艺术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尽可能的与音乐艺术教育结合起来, 这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 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培养并提高自身审美情趣的有效举措。事实上, 音乐艺术教育本身就是高校美育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能够提升人的理想和素养, 是高校学生管理中必须要推进和融合的教育方式。

2.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当前,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不容乐观, 主要是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2.1 缺乏完善的教育机制。

当前,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虽然说也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教育法规和政策, 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与指导。但是, 毕竟这些政策还不完善, 很多政策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难以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这些政策方面的缺陷严重阻碍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与开展。

2.2 办学模式较为单一。

我国高校中以公立学校为主, 它们的办学模式仍然较为单一, 无法真正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学生管理工作也会受到这种单一办学模式的严重影响, 其管理工作无法实现创新, 让学生管理工作仍然处于一种比较落后的状态, 从而使得其无法真正实现全面实施之后应该取得的理想效果。

2.3 学生本身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 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 很多学生的素质整体上偏低, 他们是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产物, 实际上一些学生的素质并没有达到大学生的标准。这就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这些学生的个人素质基础层次不齐, 他们在高校里的学习和生活起点不一样, 让高校制定的学生教育目标与管理目标难以一致性的实现。

3. 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现状

作为高校素质教育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美育承担着高校大学生审美情趣和整体修养的培养任务。事实上, 美育是最接近于道德教育层次的素质教育, 它可以升华人的精神和内心情操, 是人们在物质层次得到满足之后的精神层次需求。那么, 音乐艺术教育正好是美育的重要一份子, 是人素质教育中属于高层次的部分, 也是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中极为缺乏的部分。因而, 我国高校当前的音乐艺术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

3.1 思想定位不够准确。

当前, 我国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思想定位仍然不够清晰和准确, 有些高校虽然说在国家相关素质教育和美育政策的指导下开展并实施着, 但是, 其实际的发展方向、延伸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 很多时候的教育效果都是处于一种敷衍的状态, 这些主要都是由于当前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思想存在着根深蒂固的顽疾, 使得音乐艺术教育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 很多学生和老师都认为音乐艺术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这显然是一种漠然的态度与思想定位。

3.2 教育基础较为薄弱。

我国高校的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起步较晚, 很多时候在体制和规模方面都存在较大的缺陷,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整个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教育体制落后等多方面因素造就的结果。这些都使得我国高校的音乐艺术教育基础较为薄弱, 全民审美情趣都不够高。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和音乐艺术鉴赏能力都是十分有限的, 这不利于我们素质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也无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3.3 社会功利心较强。

当前, 我国高校的音乐艺术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 由于遭遇到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 使得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工作的作用无法真实有效的发挥出来。具体来说, 当今社会的功利性较强, 人们的内在修养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很多人们对于音乐艺术教育抱着一种浮躁的心态, 认为这种教育根本就是一种浪费, 在当前应该以经济发展为主, 尤其是一些高雅的音乐形式都被庸俗化了, 从而使得一些音乐艺术教育充满了商业化的炒作和低劣品质, 这也进而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审美水平。

4. 高校学生管理与音乐艺术教育的结合途径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都不容乐观, 因此, 我们应该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出二者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那么, 我们到底该如何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呢?具体结合途径如下:

4.1 高校教育管理者应该要深入把握传统文化精华。

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说, 他们应该从我们传统的历史文化中寻找到与现实生活环境相匹配的音乐风格, 进而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这里应该是高校教育管理者通过这些传统文化来构建一个和谐的教育理念, 它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核心所在。高校学生管理者应该从传统音乐中挖掘出强烈的音乐魅力, 不仅诠释出音乐的艺术魅力, 更让其中的和谐之美感染学生的内心情感, 使得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4.2 高校教育管理者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作为当今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 高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所在。他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应该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那么, 高校教育管理者尤其是学生管理者, 应该通过音乐艺术教育来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让他们具备较好的趣味、气质和情操, 能够培养并不断提升他们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正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言, 想象力有时来的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因此, 我们当今在强调素质教育理念的大背景下, 必须从人的情感出发, 通过音乐艺术教育来丰富和充实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精神境界, 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4.3 高校学生管理者还应该积极举办各种音乐艺术活动。

对于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们来说, 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需要不断的突破传统的知识框架, 这就需要他们积极发挥出创新思维。那么,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 尤其要清晰的意识到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出高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 要能够具备较高的创新意识, 能够在创造性活动中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积极通过各种渠道举办各种音乐艺术展演, 让学生们在各种竞赛活动中激发出自己的创新思维。因而, 作为最能激发出人的潜能的音乐艺术来说, 其从创造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的话, 将能够刺激到人的情感优势灶, 不仅能够丰富人的想象力, 还可以启迪人的智慧, 切实提高音乐艺术的教育功能, 从而形成健康的个性与心理特征, 成为有用的新世纪人才。

4.4 高校学生管理者应该积极促进学校音乐艺术课程的科学构建。

这就是说, 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应该本着公共课的性质出发, 积极构建一个符合当代大学生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 高校应该不断拓宽公共音乐艺术课程的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系统且具有一定专业性的音乐艺术教育, 让学生在音乐艺术课程的学习与体验过程中, 感受到音乐魅力的同时, 也能够得到心灵的引导和震撼, 学校可以在学分设置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 促进他们参与到音乐艺术学习中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给他们提供多个灵活的课程选择机制, 让他们自主选修音乐课程, 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 还可以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此外, 高校学生管理者还应该加强学生艺术社团建设,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加大音乐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 完善教育教学设施, 切实提高音乐艺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5. 结语

总之, 面对日益严峻的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我们应该把学生管理工作与音乐艺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切实加强对音乐欣赏的重视程度, 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适度开展音乐技巧训练课程, 鼓励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演出活动, 重视音乐特长生的发展, 并发挥其骨干作用, 从而让音乐艺术教育能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到启迪人的智慧和形象思维提升的作用, 提高人在精神层次的理解, 同时它也是促进其他相关素质教育的有力工具。

摘要:作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学生管理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而音乐艺术教育又是高校中美育的核心部分, 其也构成了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必要成分。因而, 我们应该把高校学生管理与音乐艺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让二者相互促进, 相互协调, 真正让音乐艺术教育能够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仅可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还可以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效果与效率。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音乐艺术教育,结合

参考文献

[1]曹理, 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9

[2]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8

[3]徐春华, 邹箭.高职教育需要吸纳艺术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06

中西古典舞艺术比较 篇6

一、含蓄性与开放性

中国的文化是封闭的文化, 显示在舞蹈艺术中具有含蓄性;而西方的文化是一种扩张的文化, 显示在舞蹈艺术中则具有开放性。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在山的包围中形成了半封闭的状态, 封闭中形成自足的农业经济, 成为一个农业大国;历来以血缘关系传承的统治者在封闭的环境中坚守着统治地位, 民众习惯了被统治的命运;山水之多, 形成自然的宁静美, 中国人慢慢满足于顺应自然, 追求平稳求实的生活, 不愿意受到冲击, 不想漂泊, 不愿寻求刺激, 只想在安稳中度日, 这使中国人在许多方面不张扬, 不浮夸, 而是充满含蓄。这种含蓄性贯穿了中国人的生活, 深深印在国人的心上, 积淀在精神领域中, 并在舞蹈艺术中显露出来。中国古典舞在服装上多为飘逸与严实, 体现了古典舞的韵律美和庄重美。在动作上, 中国古典舞比较讲究呼吸的控制, 通过呼吸的气息流动产生相应的动作, 这些动作摆动的幅度不大, 比如迈着轻盈的脚步转身, 在水袖的掩饰下低眉, 颔首, 或是含胸等, 讲究内在的感觉。在跳跃的动作上, 不管是在地面翻滚还是在向前飞奔, 不像西方那样有着“高高在上”之感, 而是表现了顺从, 闲适, 娇羞、抚媚等。在舞蹈过程中, 避免不了彼此身体的接触, 但在中国古典舞中, 男女双人舞是比较少的, 一方面是女子在中国古典舞中能更好地诠释舞蹈的美, 因而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 不必通过双人舞来展现女子的美;另一方面是受古代交际礼俗的影响。在男权的社会里, 女性的地位比较低, 受到的约束比较多, 因而古代交际中强调男女隔离与疏远, 不允许非夫妇关系的两性有过多的接触, 即使在家庭内部, 也严格区别男女。自宋代以后, 男女之分更为严格, 妇女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天地里, 自由、交往、爱情、理想等都被限制, 统治者力求把她们变成封建道德力量顺从者。这种影响也渗透到古典舞中, 为防止男舞者与女舞者的身体接触, 其舞蹈的形式多为男女对舞。

西方的大多数国家为沿海国家, 有着漫长的海岸线, 宽广的海赋予了他们宽广的胸襟, 海的汹涌澎湃使他们有着勇敢、热情、求变、探险、开拓的性格, 对海那边的世界的向往推动了他们走向外界的脚步, 对外的扩张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增长了他们的见识, 使他们敢于敞开胸怀接纳外面的世界。这种开放性, 在扩展空间与领域中形成并使这种文化特点在芭蕾舞中得以体现。芭蕾舞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 人的整个肢体线条都绷得直直的, 腿要尽量伸长, 在裙子下摆几乎与腰部齐平的芭蕾舞裙下, 演员的双腿展露无疑, 是对个性的开放性表现;芭蕾舞的跳跃动作很多, 要完成这些动作, 得靠蹲的动作的控制, 靠蹲的一瞬间打开整个肢体动作, 一蹲一立, 是聚力与张力的转换, 张力使肢体放松, 身体向上跃起, 追求“高高在上”之感, 产生肢体的趋向性, 打开了身体的美与舞蹈的美。芭蕾舞的开放性既表现在动作上, 也表现在内容上。如芭蕾舞《天鹅湖》中, 年轻王子齐格费里德在参加乡村庆典时, 同时和他的两个女仆共舞, 没有任何顾虑的进行一段三人舞;王子在发现奥杰塔是一个被施了魔法的少女后, 对奥杰塔一见钟情, 并发誓爱她, 下决心对爱人忠贞不渝, 短短的时间内充分表现了对爱的追求, 没有任何的掩饰。西方芭蕾舞中, 男女表演的双人舞是非常多的, 舞蹈过程中男女的接触非常频繁, 因舞蹈的需要, 男舞者常常抱起或托起女舞者, 这些开放性的接触在他们看来是舞蹈的需要, 是个性魅力的展现。

二、丰富性与优雅性

中国古典舞的丰富性与西方古典舞的优雅性, 下面主要从舞蹈者的面部表情上分析。

中国的古典舞来自民间, 后因宫廷的需要进入宫廷表演, 为宫廷服务, 成为宫廷舞蹈。为了使宫廷的娱乐更丰富, 宫廷从民间收集了各种民歌民谣及舞蹈等, 这为宫廷舞蹈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加之宫廷人才济济, 她们的综合素质较高, 善用丰富的表情诠释宫廷舞。除了宫廷, 宗教的影响也很大, 可以说中国古典舞也包括宗教舞蹈。统治者利用宗教来进行统治, 发挥宗教的社会功用, 宗教的发展产生了宗教音乐、宗教舞蹈等。因而中国古典舞的范围变得更广, 有祭祀舞蹈、仪礼舞蹈、巫术舞蹈、宴乐舞蹈等等。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舞蹈用不同的表情才能更好的表现舞蹈的本质, 中国古典舞中的面部表情是非常丰富的, 有喜悦、欢乐、幸福、甜美、忧伤、麻木、痛苦等等, 丰富的表情和相应的动作演绎了美。

西方芭蕾舞, 出现于15-16世纪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意大利, 最早的芭蕾表演是在宫廷宴会上进行的, 后人称它为“宴会芭蕾”。随着意大利贵族与法国宫廷的通婚, 意大利的“芭蕾”演出被带入法国;路易十四时期, 法国芭蕾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 在宫廷中非常受欢迎, 被称为“宫廷芭蕾”。宫廷是贵族的场所, 男士讲究绅士风度, 女士讲究高贵典雅, 这也是当时那个社会许多人的表现,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里, 在宫廷的特定场合中, 芭蕾舞的表演就必须符合那个社会的标准, 因而芭蕾舞演员在台上没有太多的表情变化, 基本上一直保持着优雅的表情, 让舞蹈的面部表情与社会同步。

三、静美与动感

中国人向来喜静, 在静中悟人生, 在静中看宇宙;西方人却是奔放热情, 活力四射, 处处体现动感的冲力。

中国人历来崇尚“静”, 认为“静”能产生精神的愉悦等。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常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 显出空明的境界和宁静之美, 读其诗《山居秋瞑》可知, 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自然山水中, 诗人的精神得到升华。王维的诗受到禅宗的影响, 他将禅的静与山水之美结合起来, 在对自然山水的描绘中享受禅趣, 感悟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之意。中国的许多山水画也表现了国人对“静美”的追求, 象征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国古典舞受到禅宗、求静等思想的影响, 力求舞蹈显人生, 舞与悟相辅相成, 在舞蹈中体现出来则是动中求静美。如其走圆运动原则, 即动态和静态之间圆的相互转换和结合, 在舒而不缓、紧而不乱中体现动静结合的魅力, 是身体的动与心灵的静, 是舞者的静与观者的思, 那一支支古典舞, 如从远古飘来, 催人深思, 由此可知, 中国古典舞与中国山水田园诗及山水画一样, 在动静的和谐发展中追求静美。

西方社会中人重个性, 人民善于挖掘自己的潜能, 善于展现自己的各种能力, 以个性标榜自己。地理环境上靠近大海, 大海的激情澎湃也深深地影响了西方人, 使他们的生命里多了一份激情, 这种激情不仅在他们的生活中出现, 也出现在芭蕾舞中。如舞蹈中有的动作是:人跑出去的时候需要快速、敏捷, 推地板要很快到达外面并延伸, 回来时用力压地板;有的动作把力聚在脚背、快速地往外打并延伸出去, 向前、向旁或向后延伸, 可以到达地面或空中;有的动作是在雀跃、迸跳中延伸等等。总的来说, 芭蕾舞给人的感觉是在动作的极度延伸与反差中表现一种动感的魔力, 奔放的情感。

四、重意义与重形式

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物质载体和不同的物质手段, 舞蹈的物质载体是人的身体, 舞蹈的表现手段是人的身体动作。中国古典舞通过塑造舞蹈形象来反映社会的种种, 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我国古典舞中有很多舞蹈动作是从动物的动态形象中提炼、加工的, 如“虎跳”“扑虎”“金鸡独立”“鹤子翻身”“双飞燕”“鹰展翅”等, 表现出我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聪明、机智。如一舞者通过模拟燕雀的款款欲动、翩翩若飞, 而有奔飞于天的造型效果。又如舞蹈以男子凝重沉稳的动态造型象征山之雄伟敦厚, 以女子流畅婀娜的形体韵律象征水之清丽奔涌, 有着丰富的审美意境。可以说, 对中国古典舞的欣赏, 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重新审视, 是对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艺术的传承。

中国古典舞在舞蹈动作、舞蹈造型等蕴含着许多意义, 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而西方芭蕾舞中的动作姿态大体上是纯形式的, 重视人体动作的形式美感。

1661年,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 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七个手位, 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和体系, 这五个基本脚位一直沿用至今。这些脚位和手位塑造了芭蕾舞的经典舞姿,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另一个方面看, 西方芭蕾舞的动作虽奔放洒脱, 但其动作体系是比较单一的。演员的动作, 不分男女, 也不管内容如何, 都是同一套动作体系, 即使因内容的不同有一些区别, 其动作的性质还是一样的。动作一致, 形式相同, 使芭蕾舞表演看起来确实有舞步整齐、形式的美, 如投掷舞步、摇摆舞步、聚合舞步、追赶舞步、飞逝舞步、突然跃起等, 但这样的形式没有一定的意义, 没有意义便少了很多美感, 这是西方芭蕾舞重形式的结果。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踮起脚尖跳舞,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既然做到了, 又何必改变, 改变了就没有特别之处了, 那只有继续保持这样的形式了。可见其重形式是为了保持芭蕾舞的特点, 保持舞蹈场面的开放与活力, 也是对传统的一种保护, 再通过不同的芭蕾舞内容来弥补形式的不足。

中西方艺术精神比较 篇7

世界上的艺术繁多, 形态万千, 发源于不同的地域、人文环境, 又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演变和洗礼, 逐渐形成了特点鲜明的两大类群, 即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世界上任何一种特点鲜明的艺术形式都可以归为其中。艺术精神始终是中西方艺术的本质。

二、艺术精神起源

艺术精神始终是中西方艺术的本质区别。对于西方艺术精神的起源问题, 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说法是西方艺术起源于古希腊克里特岛, 两河流域。此观点认为西方文明不是连续性文明, 也不是独立成熟的文明形态, 起源于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随着希腊和罗马外族的统治, 商品交换、共和民主、开拓求索的现代资本主义扩张精神对西方艺术精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在精神性上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深受儒家、道家、佛家美学思想的影响, 三者交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在中国的很多艺术作品中都可以看出, 中国的艺术精神是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这一点和西方艺术精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纵观西方艺术的发展历史, 无论是其初期的神权至上, 塑造崇高的天神、上帝与乖戾罪恶的人类, 还是后期文艺复兴对于人权的释放和人体力量美的再现, 本质上都在描绘一种人与自然的对立。追根溯源是中西方的宇宙观、人生价值观的不同。

三、美学实质差别

中国艺术精神和西方古典艺术精神都有其精神的实质与根源, 但是这个实质又存在着差别。在中国, 传统艺术精神来源于道家、儒家、佛家的哲学的思想, 这种思想虚怀若谷、包罗万象。而西方美学是以古希腊哲学思想作为美学指导思想的, 那就不得不提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哲学家。柏拉图认为,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美存在于审美者的体验过程中。由此可见西方艺术也在寻求一种艺术表现背后永恒而不变的东西。如果说理念和儒道反映的是中西文化起源问题上的具体差别, 在具体差别的背后, 也可以抽象提取出一个普遍的共同性, 那就是中西文化在本源上都反映或者说紧密联系于一种宇宙观。中国讲究顺应宇宙天地当中的道, 而西方主张崇尚无上的神力, 这都是人在自然面前对于宇宙广阔神秘空间的一种体验与美好的回忆[2]。

四、艺术精神结构

中西艺术精神结构, 从各自的艺术风格上, 大致可以看出这样一种不同的风格。中国艺术精神及其审美理想, 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 那就是:“温柔敦厚”。那么西方艺术 (主要是指古典艺术, 即代表西方传统的艺术) 的理想可以用黑格尔的描述来概括它:“静穆的哀伤”。西方的艺术是静穆里透露出一层淡淡的哀伤, 这是西方古典艺术达到理想极致的一种风格[3]。

1.中国艺术“温柔敦厚”

中国艺术“温柔敦厚”的风格是如何形成的?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层面, 一个是儒家的层面, 一个是道家的层面。儒家的层面可以说是动态的层面, 儒家是主张入世、健动的, 主张有所为。而道家主张虚静, 是属于静观的层次。动静互补, 儒道互补。儒家道家, 一动一静, 组成了中国艺术的“温柔敦厚”。“温柔敦厚”体现出中国文化传统心理中把个人融化于群体, 或者说融化于自然的这样一种倾向[3]。

作为中国艺术的理想, 它分为两个不同层面的态度。第一个层面是政教的态度, “温柔敦厚”有一种道德评价。这是中国艺术精神自先秦以来一脉相承的态度, 在中国艺术里面到处都可以看到其间贯穿着这样一种政教的态度, 就是所谓的“乐通伦理”、“文以载道”。所以, 对于自然万物, 中国艺术精神总是忘不了有一种道德评价。第二个层次, 就是一种“静观”的态度。政教的态度是动态的, 是“移风俗、美人伦、成教化”的, 就是要培养人向善, 把人熏陶为真正的君子。“静观”的态度表现在中国艺术标榜的那种理想:清高、脱俗、质朴、天真, 中国艺术特别推崇这样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状态。总之, 中国艺术精神“温柔敦厚”的结构有两个层面, 一个是政教的态度, 另外一个是静观的态度。

2.西方艺术的“静穆的哀伤”

西方艺术精神, 它是“静穆的哀伤”。其里面也有两个层次, 这两个层次是尼采通过他对古希腊文明的追溯而发现的, 这就是所谓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

“酒神精神”又称为狄奥尼索斯精神。狄奥尼索斯就是古希腊酒神的名字, “日神精神”就是阿波罗精神, 阿波罗是古希腊的太阳神。这两种精神形成了古希腊艺术的理想:静穆的哀伤。如何形成的?“酒神精神”是动态的;“日神精神”是静态的, 是梦幻式的。“酒神精神”就是把自然纳入到人的个体里面。古希腊人在祭祀的时候要喝酒, 喝过酒后就狂歌乱舞, 冲破一切道德伦理对人的理性限制[3]。第二个层次就是日神精神, 日神精神就是对酒神精神造成的那种痛苦的拯救。梦的原则实际上导致了古希腊人个性原则和个体意识的恢复, 个体意识在酒神精神里面被解构了, 但是它带来一种痛苦, 也就带来一种生命冲动, 要摆脱这种痛苦。这种冲动在“日神精神”里面得到了满足。

中国人在回归大自然的时候, 会感到一种快乐而非痛苦。就像庄子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希腊人完全不同。他们在大自然中, 一方面有种回归到本性的狂欢, 同时也感受到一种个体意识的痛苦, 要从里面升华出阿波罗精神来。这是古希腊人艺术精神与中国人艺术精神很不相同的地方。

五、中西方各艺术门类之绘画

各个艺术门类有不同的倾向, 总的来看, 就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各个艺术门类, 无论是诗歌、绘画、书法, 还是其他艺术都有种倾向:音乐化。相反, 西方艺术的各个门类有个特点:“时间意识的空间化”, 尤其体现在雕刻上面。因为雕刻艺术最能代表西方古典艺术的精神。在动态中间, 截取它的一瞬间定格, 就把时间意识空间化了。

欣赏中国的山水画, 不是看上面的树、山画得像不像, 主要是体会其中的一种“气象”, 体会大自然的呼吸。而且在这样的画面上, 经常配上题诗、印章点缀, 这都是属于伴奏。相比而言, 西方的透视关系是“焦点透视法”。你先确定焦点, 围绕焦点再处理一切透视关系。

绘画有种雕塑化的倾向, 西方的绘画着重刻画人物立体形象。中国画的代表性作品一般都是描绘大自然的。西方油画的代表性作品一般都是描绘人物的,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的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都是以人物的描绘为中心。而描绘人物的时候是雕塑化的, 讲究透视法、解剖学、光影、立体感, 像真的一样, 可以走进去。

六、结语

中西方艺术都起源于神话, 在发展上都蕴涵一种对于宇宙观和自然观的思考。但是由于地域和发展历史的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速度。探求艺术的发展历史、艺术背后的艺术精神, 有助于我们对于纷繁艺术形式的辨析, 更有助于认识、欣赏现当代艺术作品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刘玉华.中西方艺术精神的异同分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0, (2) .

[2]苄下丹.中西方艺术精神异同的比较与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 .

[3]邓晓芒.中西艺术精神比较[J].艺术百家, 2010, (4) .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中西家庭的“教育差” 篇8

就拿学习来说吧,老大各科文化成绩都很不错,刚上到加拿大这边小学三年级,就能基本弄懂中国初一数学、物理课本里大多数内容,英文、中文都不错,还有音乐和美术的天赋,但他颇有中国孩子“敏于行而讷于言”的风范,不太善于表达和表现自己,以至于明明是“全校音乐素质最好的一个”(音乐老师离任时亲口所言),却连着两个学期仅得了刚刚及格的3分,若非上个学期末因为十分偶然的原因作为同学的替补登台演奏钢琴技惊四座,恐怕这个3分还要再得几个学期;而老二则不然,明明学习不怎么样,却特别善于当众表现,结果幼儿园老师和同学家长都大赞他“聪明好学”、“能歌善舞”,其实他连一首能从头唱到尾的歌都没有,学习也只能算马马虎虎。

教育的基础

两个孩子的学习习惯差异并非在家里、而是在不同的幼儿园养成的:老大因未排到当地西人办的正规幼儿园,上的是华人办的小型幼儿园,接受的自然是和中国差不多的一套幼教熏陶;老二则很幸运地刚到年龄就进入正规幼儿园,所接触的老师、同学大多是西人。华人讲究“从小好好学习”,喜欢提醒孩子“不招摇”,而西人则习惯让孩子“量力而行”、“高兴就好”,但鼓励孩子善于自我表现,从我的两个儿子身上就能清楚看出其中的差异来。

西式教育很注重所谓“社会行为能力”,比如怎样和人交往,如何与人互动等,并且将这些能力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您的孩子在学校里朋友不多,或和老师交谈时不直视对方,都可能被老师甚至校长约谈,当成天大的事,而这些在中国家长、学校或许根本不当个事,即便有所注意,也最多在家长会上轻描淡写地口头提醒一番。相反,孩子课堂文化成绩糟糕,在中国家长、学校看来是头等严重的问题,在加拿大这边的公立小学,往往连说都懒得去说,一句“素质教育”便带过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加拿大7年级以下都是所谓“打分制”,即没有考试,不论文化课或其它表现课,都是由科任老师按1-4分去打分,学生文化学习特别突出非但没啥好处,甚至未必表现得出来(比如一个三年级学生,会算三位数进退位加减法和会解二元一次方程,得分都是3或者4),而“社会行为能力”却可以一目了然,学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孰轻孰重便不言而喻。十年级以上的公立学校和大多数私立学校因为有了专门的文化考试,且资源充足,其对学生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中国高中,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加拿大十一、十二年级每个学期的成绩都影响升学)。

华人或西人只要有条件,都会用各种“课后班”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填满。但相对而言,西人家庭通常都会让孩子自己选择学什么,而华人家庭往往会给孩子选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有一点比较有意思的是,西人家庭给孩子上课后班会量力而行,如果自感收入力不从心就会立即停止,不会让课后班的负担影响自己或全家生活品质,而华人家长往往会竭力支撑,不惜自己节衣缩食。我的孩子在温哥华师从一名乌克兰裔钢琴家学琴,她的学生很多,其中华裔有穷有富,而西人则清一色的中高收入(她学费不便宜)。

中国人的情面

曾有人说“华人喜欢教育孩子守规矩,西人比较放松”,照笔者的观感并不见得。实际上西人家庭往往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不断提醒子女的各种行为规范,比如餐桌礼仪、在别人家里或超市里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等,如果孩子有出格的地方常常会立即纠正,毫不讲情面。反倒是一些华人、尤其年轻一些的华人父母,在碰上这类问题时常常用“孩子还小”之类托词为自家子女护短,以至于一些“老侨”对此皱眉,网上则有人戏言“这不是‘熊孩子养成法’么”。

当然,西人也有“护短”的地方——学校。如果学校老师批评孩子,西人家长往往第一反应是为自己的孩子辩护,而华人家长则仍然习惯于先反省“我们孩子有啥不对”、“我们家长有啥不好”,曾有家长跟我说,正因为这种教育观上的差异,导致一些学校老师学会了“看人下菜碟”,对华裔家长“特别关照”。这种现象是好是歹,只能说见仁见智了。

都说“西人更注重孩子动手能力培养”,其实倒不见得,在这方面华人和西人相差不多,但相对而言西人更“规矩”些,比如他们通常不会让12岁以下的孩子去碰微波炉和灶具(中国家长有些在孩子很小时就教他们做饭做菜,严格说这是不允许的),又比如他们给孩子买“乐高”之类玩具,一般都会严格照包装盒上标注的适宜年龄去买,而华人家庭通常喜欢买超龄的或零件数更多的。

明显的价值观差别

相对于华人家庭,西人家庭更注重孩子的体育锻炼,更喜欢亲子活动,加拿大西人家庭的周末(尤其周日)几乎是雷打不动的亲子活动日,而华人家庭在这方面就差得多了。

华人家庭普遍有择校的习惯,排名靠前的公立中、小学附近总是住满了华裔,这种“学区房”的租、售价格也被华人炒得火爆异常。相对而言,大多数西人家庭对此显得满不在乎,“住在哪就让孩子上哪里的学校”、“哪里方便就去哪里读书”是很普遍的思维。

华人家庭不论贫富,普遍有“学历越高越好”的思维习惯,热衷于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最好上名牌大学。而在西人家庭中则存在明显的“等级分化”——收入越高、父母学历越高的西人家庭,在这方面的思维习惯越接近华人,反之则显得越来越“无所谓”。

西人家长逢年过节也会给孩子学校老师送礼,但讲究“礼轻面广”,即礼物不妨轻些,但最好人人有份(通常就是卡片),而华人家长则许多仍保留“礼重、择人”的习惯,即礼物通常较贵重,但往往专挑“重要人物”去送。

西人家长常常有“凑假”的习惯,每逢年末、复活节前或暑假前的公司休假高峰期,中小学非毕业班的西人学生常常会“减员”不少,多半是家长自己要休假,就顺便替孩子请假一起去玩。而华人家长除非因特殊原因临时决定回国探亲,很少会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孩子功课”。

在交朋友方面,西人家庭更喜欢“张罗”,比如参与学校的各种义工活动(聚餐时做饭或当服务员,孩子郊游时当义务司机,在家长会里担任职务或发起家长活动),帮自己的孩子主办生日聚会(可以在自己家,但更多是在专门的商业场合),或邀请孩子的同学、朋友来家里玩(在加拿大低龄学生自己不能邀请同学、朋友来家,要由家长出面邀请并接待),而华人家庭在这方面则显得较为消极、被动,虽也注重让孩子“多交朋友”,但并不习惯这样亲力亲为地去张罗。

相对于华人,西人家长特别注意对孩子的“契约性”灌输,西人孩子很少答应别人一件事,一旦答应就会尽可能做到,且相对于口头承诺,书面承诺显得更加郑重。西人家长也会特别重视“责任划分”,哪些是自己能负责的,哪些是不能的,都会交代得清清楚楚,曾有一次,一位西人家长邀请包括我大儿子在内的许多同学去家里玩,邀请函随附一张“免责声明”(即同意“自己孩子在某某家游戏期间安全责任自负,邀请家庭概不负责”),愿意自己孩子去玩的家长必须同时在“免责声明”上签字交回。很显然,这种习惯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

相对于文化学习,西人家长、学校都更重视给低龄孩子教授更多实用性知识,如怎样拨打“911”应急电话,如何应对陌生人,如何辨别街上交通标志等,大温哥华地区曾有7岁女童在母亲昏迷时拨打“911”叫来救护车救了母亲一命,和9岁男孩在做客时对溺水小伙伴成功施行人工呼吸的事例,不能不说这种教育思路有其独到之处。

“亲兄弟、明算账”这种因美剧等文艺作品而广为国人所熟知的北美西人教育模式,的确是非常流行的,孩子未成年时就习惯于用帮忙做家务换取零花钱,成年后如果还需要住在家里,往往会主动交房租、水电费。这种习惯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学校引导的影子,比如大温哥华的一些小学就给低龄学生家长发函,要求学生每帮家长做一件事,家长就给学校某个慈善募捐项目捐1毛钱,这显然会促使孩子很早就养成“帮忙干活能换钱”的思维定势。

不过作为多元文化社会,加拿大一些族裔混居的城市,西人和华人家庭的教育习惯也开始互相融合、混搭,如不少中低收入的西人家庭也开始讲究“学区房”,督促孩子好好学习、将来升学,而许多站稳脚跟的华裔家庭也经常在年底给学龄子女请假,全家一起去加勒比、夏威夷去享受“亲子阳光”。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论文 篇9

中式古典园林受传统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内向型空间形态为主的设计风格,反映了中国人内敛的特征,多为半封闭的空间形态,注重内部的统一和协调,常以较大的水域作为园林的中心景观,四周环绕布置回廊、亭榭等建筑物,向心、内聚的感觉十分强烈,视线迂回曲折,妙趣横生。西方古典园林多受理性集中式思维的影响,形成了外向型空间形态为主的设计风格,反映了西方人开放直白的特征,呈现外向型、离心、扩散式的空间形态,注重外部统一与整体的协调性,体现着形式美与秩序美,把几何学、物理学、建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综合运用并反映在园林景物的`造型之中,将园林的主要景观直接呈现在游人的眼前,没有隐藏或躲闪,气势宏大,视野开阔。

2。2造园手法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审美差异与使用功能差异,即便是古典园林中具有相同使用功能的道路,在设计建造时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就古典园林中道路的建造来说,中国古典园林常常具有曲折性,通过各种“曲廊”的穿插与组合将各个分散的建筑单体要素有机地连着成为一个整体,具有“曲径通幽”的奥妙;而受西方理性哲学思想影响的西方古典园林设计中,不论是主路还是支路,都具有笔直的特点,完全依赖横纵轴的水平十字交叉,整个道路网络呈现发散性的几何布局结构,更加鲜明直白,不仅为了追求功能与效率,还追求空间的拓展性,与外界环境想联系。对于水景和植物的处理上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差异存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元素更多的是“灵动”,体现着相互依托、相互倚借的关系,西方古典园林中的水元素多为喷泉等,兼具美观和实用性,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对于植物的处理,中国古典园林多为依据园林大小,考虑树木与周围环境间高低疏密的关系,在树种上多选棕树、女贞等耐阴耐寒的植物。西方古典园林中树木的设计多将植物人工修剪成形态不同的几何样式,更具规则性。

3结语

中西结合艺术教育 篇10

学习、研究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不能脱离其生活教育的理论背景,要把他的职业教育思想看成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一个具体体现,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职业教育必须始终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方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

1. 推动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理念

培养合格人才的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要坚持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道路,积极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校企合作“2+1”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就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用人需求“零距离”的办学目标。职业学校要建立与企业间相互信任、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与机制,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将企业作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 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职业教育应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建立多种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做合一”是实施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实训课、生产实习、毕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将课堂与实训场所融为一体,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做”为中心,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促进手脑并用,真正达到在劳力上劳心。

3. 深化理论课程及教学改革

根据陶行知先生的职业教育应“充分生利”的观点,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应当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掌握。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学习专业技能、从事专业工作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而实践教学则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是以理论为指导、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训练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实现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和手段。

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建立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理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基础理论课程与内容以应用为目的,专业课程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调专业教学与职业的关系。强化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增加与培养专业技术能力有直接关系的主干课程的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能力的培养更加有赖于教学做合一,改革传统的以单一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开辟性,从而使学生在知识结构、动手能力、技术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4.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盖己立而后能立人,己达而后能达人,天下未有无生利经验之人而能教育人生利者”。要培养出具有职业特色的专业人才,必须拥有一支具备“生利之经验”、“生利之学识”、“生利之教学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按照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职业教师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双师队伍的建设。例如:采用到企业顶岗,带领学生到企业实习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参加专业实践,强化专业实践能力等。同时,从企业调入既有生产一线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的具备中高级职称的技术骨干充实专任教师队伍,从企业一线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熟练操作技能的高级技术骨干作为长期兼职教师,形成一支具有良好师德、较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师德建设方面

职业教育工作的本质是培育人才,育人是学校各项任务的核心,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以“学生”为本,建设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涵。这一内涵最重要的体现应当是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帮助、关爱和尊重。陶行知先生指出:现代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改造社会”的意识和决心,知道“在教师的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也就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教师必须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要求,以“爱满天下”的情怀,关心、教育每一个学生。

1. 充分尊重学生是师德建设的根本

“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大可不必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故作威严。当教师故作威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身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账,只会投来冷漠的眼光;而当我们随时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人格时,学生才会把他们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教师要积极地去体验学生的心灵,以一种民主、平等的心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2. 对学生要求严格,也应有宽容之心

学生需要严教,更需要教师的慈祥和宽容。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心理特点较为复杂,他们中有的因成绩不好而感到自卑;有的因缺少信任和理解而感到孤独;有的因强烈的独立意识而产生逆反心理等等。学生面临的这些心理问题都要求为人师者放下架子,以一个宽容的心态去包容和理解,并通过观察、谈心、讨论、调查等方法,来感受和体验他们的情绪,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而决不该企图运用粗暴的批评和惩罚来达到教育目的。我们应该把批评、惩罚转化为亲和、宽容的魅力之帆,使学生在人生的航程里不断调正方向,让学生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扬帆远航。

3. 真诚沟通,从心开始,让心走近

教师要有一颗乐于与学生沟通的心。沟通是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媒介,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渠道。在沟通中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在认识上达成一致,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与学生沟通要讲究相应的策略。第一,要放下架子,善于倾听。静静的倾听有时胜过千言万语;要善于理解学生的心语,理解他们的所做所为,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让沟通从心开始。第二,要把握适当原则,耐心引导。与学生沟通要寻找适宜的时间、地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处境及生理、心理特点,创设适当时机,把握用词分寸耐心引导。第三,要运用好表扬与批评,使学生明辨是非。表扬要真诚,发自内心;批评要冷静,对事不对人。没有打不开的锁,没有拆不倒的墙,用真心换真心才是打开学生心门的密码。

三、学校教育管理方面

职业学校管理的目的就是寻找一条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成长的道路,否则管理就失去了施行的价值。人文管理就是一种以人为主体,呼唤人性复苏,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的管理。这种管理不是简单的约束,更非机械的令行禁止,更多的应该是关注人、关爱人、陶冶人、凝聚人,陶行知先生在其一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现代职业教育实施人文管理、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确立服务观念,实现“以生为本”

职业学校管理必须做到一个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为学生服务,既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又服务于学生的生活,自始至终,把服务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懂得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关注学生,发现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倾听他们的呼声,想方设法给予解决。

2. 铸造爱心队伍,实施“人文教育”

人文管理能实施到什么程度,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支富有人文素质的教师队伍。什么是教师的人文素质呢?陶行知先生将其概括为两点:一要有“爱满天下”的情怀。教育首先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懂得爱,才懂得教育,具备爱的美德,才具备教书育人的资格。二要有“敢探未发明的领域,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气概。陶行知先生强调,在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今天,教师应具备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3. 建设校园文化,实现“润物无声”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学校管理的基础。职业学校要增强四种文化建设:一是环境文化。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环境陶冶性情的作用,他在学校地址选择上“一要雄壮,可以令人兴奋;二要美丽,可以令人欣赏”,职业学校要不断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二是实践文化。根据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职业学校应该让学生多多参加实践劳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活动文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接受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目的。四是兴趣文化。根据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职业学校应成立各种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锻炼、发挥特长的平台。校园文化的建设,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也使学校的管理有深厚的人文底气。

参考文献

[1]安秀玲.浅析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6.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四卷.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9.

[3]沈幼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课程改革.爱满天下,2007-3.

上一篇:心肌酶及心电图下一篇:分流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