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课堂鲜活性十篇

2024-07-05

法律课堂鲜活性 篇1

职业教育的公共课在学生心目中印象单调而枯燥。如何让我们的教学贴近学生认知水平、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空间, 以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怎样提炼和处理教材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首先在教学理念上解放自己, 在教学设计意图上以学生为本, 带领学生走上社会、走进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 让教学活动亲切有趣、生动新鲜。那么在教学理念和教材处理上该如何呢?

一、教材处理方法:主动针对学生情况采取过滤、还原与重构

教材中对商标的概念作用和商标法律关系、管理注册保护等面面俱到, 体系全但重点不明显, 所以对于教材笔者自主舍弃对学生无益的管理、注册、转让等内容, 而在商标认识和禁止客体内容中重点挖掘和延伸, 将有关知识讲清讲透。教材处理就是“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 教材处理的艺术在于科学地、动态地、机智地组织教学内容, 是提炼与组合的教学艺术。过滤、还原与重构是教师主动处理与教材关系的三种基本途径。

1. 过滤:

重置教学的起点与目标, 抓大放小明重点。中职课程教学首先须强调教学内容的过滤, 这有其客观的因素。其一是中职学生就学习能力与水平而言, 无法接受难度高、话题空洞的文化课;其二是虽经多年改革, 中职教材理论化特征仍无法避免, 存在诸多不适于学生的内容, 比如过难的、过多的、求全的, 过滤的过程实际上相当于“去、留”的过程。从课堂观察、分析以及教师的教学反思中可以发现, 教学内容的有效过滤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整体性过滤。即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结合学生的实际, 对部分过难、相对无用的章节进行删除, 例如金融贸易法律制度、对外贸易制度, 对财会类学生有难度、无用处。去除过多、过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学生的学习难度, 并为专业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撑。

第二种是局部性过滤。即针对具体的课堂, 选择最基本的内容进行教学,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确定教学内容, 概念、作用、意义类的篇章可以省略, 这种过滤的重点在于降低难度, 保证学生学得会、有作用。

第三种是暂时性过滤。专业课教材为求完整性, 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不少是罗列式的。内容在先后顺序上可以穿插组合, 相关的内容进行联合, 无关的内容另行处理。让学习围绕主题和重点, 纵能连成线, 横能看成片, 加强教学有效性。

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过滤, 实际上是重置了教学的起点与目标, 通过过滤, 教学的难度下降, 教学的重点更加突出, 使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相容。过滤的目的是保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适合性, 反映的却是教师的新型学生观。

2. 还原:

回归教学所需情境, 促进学生顺利吸收。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培养目标看, 职业学校的学生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技能掌握, 都需要首先从感性认识出发, 再上升到一定的理性, 最后又回归行业的实践, 这“两端”恰恰是知识与技能产生与应用的情境。

因此, 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还原, 使知识与技能回归原有的情境。这种还原针对中职生的实际而言有3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稀释”的作用, 还原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利于理解;第二是“提趣”的作用, 还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程度;第三是“综合”的作用, 在特定的应用情境下, 学生易于把相关知识与运用融合在一起, 从而较好地形成实践的能力。从课堂观察与访谈分析来看, 目前职教文化课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且较为有效的还原方法有3种。

一是面向学生生活的还原。通过构建生活中的例子来适度还原知识与技能产生的情境, 这样的还原能较好解决教学内容“兴趣”的问题。

二是面向行业实践的还原。即把知识与技能同行业实践关联起来, 或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的知识与技能学习, 这样的还原能较好解决“运用”的问题。

三是面向虚拟情境的还原。即利用现代媒体技术虚拟还原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情境。近年来, 职教领域充分重视“立体化”教材的开发, 为运用知识的情境创设提供生动形象的视角。这些教学资源为教师还原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 而且还原成本低、效率高。

3. 重构:

发挥教师个人特质, 自主释放教学智慧。重构是指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与创新精神,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 重新构建特定的教学内容。从大量实际使用的职教教材来看, 与职业教育所需要的灵活性相比,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其一是应更多关注地方性。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 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 行业特点各异, 企业的需要反映在教学内容上就是教学应据此做出调整。像晋江作为全国十强县市, 民营经济发达, 行业特点集中明显, 教师完全可以从地方行业中自编自选素材。

其二是应更多关注学生需求。教材的逻辑起点是教学的培养目标, 按照知识与技能的体系要求, 较多考虑的是学生应该掌握什么, 而较少考虑学生能够掌握什么以及想掌握什么, 它更不可能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需求。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关注焦点, 可以自选媒体报道中的新闻话题、法律热点来探讨学习, 满足学生想探讨的法律问题同样是种学习。

二、教材处理目标:实现教学“三贴近”

钟启泉先生关于有效教学理念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教师很辛苦, 学生很痛苦。”这个问题也突出地表现在中职学校文化课上, 如何处理好教材让学生不痛苦?真正做到三个贴近, 创设出“亲近”课堂、“真实”课堂、“新鲜”课堂。

1. 贴近学生, 打造“亲近”课堂。

创设“亲近”课堂就要以人的发展为本, 开展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活动, 让课堂“亲近、亲切”。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本课中笔者十分注重学生收集商标的参与情况, 通过分析和欣赏各种商标标识, 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 合作学习气氛融洽。

2. 贴近生活, 打造“真实”课堂。

教学要真正走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将学生社会生活实际中的知识、经验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创设教学情境, 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经验, 启动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很自然地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教师了解所教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 根据学生关注的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素材设计课堂练习, 体现练习的趣味性和针对性, 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的知识就在身边, 本课中对晋江本地商标的收集和认识就吸引了学生眼球。

3. 贴近社会, 打造“新鲜”课堂。

文化课要紧密联系社会, 追求教育的时效性。善于发现社会话题, 关注社会焦点。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一些地方性生活现象和问题,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断;给学生一些机会, 去体验社会生活现象;给学生一些有典型性、启发性的案例、资料, 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带着生涩的新知识去分析、认识社会中的事物, 让所学有所用。这样的课堂有思维的碰撞、知识的运用、理性的思考、快乐的传递, 学习过程即是了解社会的过程。

综上所述, 中职法律教材的处理有很大空间, 我们应本着以生为本的思想, 坚守“三贴近”的教学理念, 重组教学素材, 吸引学生的兴趣, 让课堂生动新鲜起来!

参考文献

[1]何东玲.思想政治课教学回归生活探索[J].素质教育大参考, 2004 (3) .

法律课堂鲜活性 篇2

创设情境———运用音乐渲染气氛

音乐是极具渲染性的艺术。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能够聆听到与文本密切相关的乐曲, 能很快激发起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从而降低课堂教学的坡度,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奠定课堂教学良好的情感基调。

例如, 学习《卢沟桥烽火》一文前, 我就先播放了抗日名曲———《松花江上》。歌曲播放完毕, 我并没有作过多的背景介绍, 而是利用音乐熏染带来的悲情, 让学生径直接触文本。学生们在音乐的渲染下, 读得入情入境, 甚至达到了“人与书合”的境界。这就很好地实现了由“要我读”转变成了“我要读”, 避免了出现“强迫吃食”的尴尬场景。

深化内涵———运用音乐加深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本身就是歌词, 如《快乐的节日》《歌唱二小放牛郎》《让我们荡起双桨》《长江之歌》等等。学生如果仅仅是朗读理解, 背诵记忆, 他们所感受到的仅仅是平面的美、文字的美。这个时候如果能播放出原曲, 这些文字就会立刻鲜活生动起来, 使得学生不仅能准确地理解歌词, 还能充分感受到歌词所表达的丰富情感、所蕴含的深远意境。

还有一类课文虽然本身不是歌词, 但它描述的是著名音乐家的故事, 以及他们所创作的伟大音乐, 如《二泉映月》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 介绍了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为了更好地理解《二泉映月》这部不朽之作的内涵, 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时, 我将音乐贯穿其中, 静心聆听《二泉映月》, 让绵长哀怨的旋律在语文课堂上空回旋。随着音乐旋律的迭宕起伏, 学生心中似乎真的出现了一位饱尝人间辛酸的老人, 带着墨镜, 在清冷的月光下, 坐在叮咚回响的泉水边, 通过手中的二胡向世人倾吐着痛苦与悲伤, 诉说着激愤与不平。音乐在这篇文章中如影随形, 时刻紧扣文章的情感脉搏, 对理解掌握文章的深刻内涵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激活思维———运用音乐启发想象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发展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途径有很多, 而在教学中巧妙运用音乐来激活思维, 启发想象, 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做法。

上完《草原》一课后, 我别出心裁地上了一节创新作文课———听音乐, 写想象作文。学生先听几遍二胡曲《赛马》, 我简单地介绍一下草原赛马的情况, 然后让学生一边听二胡曲《赛马》, 一边写想象作文《赛马》。这次听音乐写想象作文的效果出奇的好, 就连班上平时写作不太好的一位同学也超常发挥了, 他在文中这样写到:

内蒙古大草原上人山人海。一年一度的赛马比赛开始了。几百匹骏马像离弦的箭一样, 冲向终点。一匹白马跑在最前面。跑在后面的, 个个你追我赶, 争先恐后。成千上万观众的喊声、加油声响彻草原上空。一匹枣红马突然加速, 超过了最前面的大白马, 获得了冠军。顿时, 草原上掌声雷动, 成了沸腾的海洋。

文学创作是需要捕捉灵感的火花的, 而音乐同样是一门富有灵感的艺术, 有很多文学大家喜爱音乐, 就是因为音乐能开启他们的灵感之门, 音乐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音乐能点燃他们创作的激情。

潜移默化———运用音乐强化审美

在各类艺术中, 诗歌与音乐是最接近的艺术, 它们是孪生姐妹。在音乐中, 我们会感受到诗的因素;在诗歌中, 我们会体验到音乐的特质。正像音乐必须通过演奏、歌唱来表现一样, 诗歌也只有在吟唱、朗诵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抒情的、审美的艺术效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执教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 为了让学生感受这位忧国忧民的大词人“豪放”和“婉约”这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 窦老师先出示《破阵子》, 同时播放激昂雄壮的打击器乐, 再出示《清平乐·村居》, 配以《水调歌头》的乐曲, 教学生在委婉抒情的曲调里诵读、吟唱课文。两种迥然不同的乐曲激荡着学生的心灵, 在聆听、吟诵中学生对“豪放”“婉约”两种不同的风格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将音乐融入语文课堂的尝试还是初步的, 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不断超越自我, 努力提高课堂上教学创新的能力和融合的功底。这样才能将音乐渗透到儿童的心灵深处, 像绵绵的春雨一样滋润学生心田, 潜移默化地完成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格素养的建构。■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

法律课堂鲜活性探究 篇3

【关键词】法律课堂鲜活性法律功底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2-0015-03

法学是一门既抽象又具体、既呆板又鲜活、既枯燥又生动的学科。相同的法律课程由于教授者素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同,引发的教学效果可能迥然有异。如果讲授者本身法律素养很高,教学方法妥当,教学内容筛选恰当,法律课堂会充满魅力:讲者津津有味,听者声声入耳,法律知识的传授相对比较容易。反之则会枯燥乏味,令人生厌。因此,法学教师在讲授法律课程时如何保持其“鲜”与“活”就是一门教学艺术。法律课堂鲜活性是指在法律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学到精深的法律知识,保持课堂活跃气氛,开启学生法律思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教学相长。法律教师应当将保持课堂鲜活性作为自己课堂教学活动的追求目标。

一、课堂鲜活的前提:法律教师深厚的法律素养和人文功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法律教师也不例外。在古人看来,教师都应当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现代人把教育作为一种职业,这种职业人的素质虽然参差不齐,但社会对教育水平、教师素质的期望值非常高。我国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教师社会地位不高、收入囊中羞涩,待遇低下,因此进入教师群体的人的综合素质有些确实不敢恭维。但整体来说,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应是社会各色人群中素质最高的群体之一。大学老师基本具备硕士、博士学位,大学中举止优雅、谈吐得体、知识渊博、令人尊敬的老师也比比皆是。法律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专业,法律教师的素质更不能降低,大学法学教师丰富的法律素养包括厚实的理论功底和熟练的实务技能是不可或缺的。此外,法律教师是法律知识的传授者,除了拥有高深的法律素质外,深厚的人文功底也必不可少。笔者认为,法学教师要使自己的法学课堂充满魅力,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第一,扎实的历史知识底蕴。某种意义上说,历史的演变就是法律制度史的演变,一个不懂得历史的人自然也不可能深切地理解法律的变化,在法律课堂的讲授中就会暴露对某一制度史的无知,因此,法律教师最起码的素养就是历史底蕴。第二,本学科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本课程系统的法律涵养,这是作为法律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如果一个法学教师从法律本科毕业,且拥有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的话,这一条件应当基本能够满足。第三,雄辩的口才。教师要传道给学生,如果仅仅满腹经纶但语言表达不出来,则变成“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学生上课则了无生趣,学习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从老师那里直接获取的知识量自然有限,教师课堂的魅力就会大大降低。因此,法学教师雄辩的口才是保持课堂鲜活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第四,丰富的实践知识。法律是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在美国,法学与医学一样讲究技巧,因而同样具有临床性。在我国,理论联系实际是任何法律课堂讲授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法律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运用驾轻就熟的实务经验、信手拈来的案例进行讲授,学生会全神贯注听课,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第五,清晰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法律是一个系统,不同法律部门之间、同一法律部门内部都存在协调、衔接的问题。法律讲授者应当游刃有余地驾驭自己所讲知识,合理解释立法意图,找出法律的精神和价值,对条文之间的矛盾、法律之间的不协调作出合乎逻辑的说明。这些都需要法学教师具有清晰缜密的逻辑思维,否则无法正确解答学生对法律的怀疑。第六,比较规范的法言法语。法律是一种规范,涉及到许多专业用语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法言法语。教师既然是法律知识的传播者,自然应当率先使用规范用语,当学生的楷模。第七,较好的文采。法律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如果文采飞扬,充分展示法律文化和法学理论的魅力,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这种课堂的吸引力自不多言。

二、课堂鲜活的技巧: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学科可能有相同的教学方法,也可能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总体而言,法律课堂不管教学者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鲜活性”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相对于古代棍棒式教学把学习者单纯定位为被动接受者,现代教学更加注重学习者学习主体的地位,在教学方式上更加人性化。就教学模式而言,既有单纯的灌输模式即以教师为主传授知识,对学生而言师云亦云,自己不会独立思考,整个学习过程完全依赖教师的教学,也有师生互动模式,即教师学生双向交流,相互提高和促进。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改革,师生互动模式在现代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教育对象从知识的单向传输转到双向交流,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潜能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激发。这种模式下学习者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自己的认识,就自己的见解积极提问并要求教师解答或自己寻找答案。教师也可以在解答学生提问的同时检验自己在教学中的纰漏,把握学习者知识掌握的状况,进一步掌握学习者学习状态,通过这些来改善自己的教学,从而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

要保持法律知识教与学的互动,让课堂始终充满魅力,以下教学方法必不可少: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学生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可以保证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对于法律课堂来说,案例教学法是首选的教学方法。而要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则教师应当保证做到如下几方面:首先,

要精选案例。教师课堂上的案例应当具有典型性,能够保证某个有争议的知识点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分析得到圆满的解决。对于盖棺定论没有争议的知识,无需专门运用案例来进行阐述。课堂上教学案例尽量保证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一般来说,但凡涉及社会热点法律问题的案例,疑难案例、牵扯知识面多而广的案例等都是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法的最优选择,简单明了的案例无需在课堂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其次,应尽量使案例保持真实性。能够用真名实姓最好,切忌反复使用某甲、某乙等名字。因为案例的真实性可以让学生保持一种好奇,不会感觉到教师是为了说案例而举假案例,进而产生厌烦情绪。第三,案例教学法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模式。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可以传送更多的知识信息,案例也不会因为教师的表达或者描述不清而遗漏情节。其四,教师应当通过自身的法律素养和人文底蕴将案例所要说明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这是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案例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案例教学法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将某一法律问题抽丝剥茧,再现法律基本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就在课堂上穿梭。

2.提问教学法(又称启发式教学法)

提问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灌输知识的同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的教学方法。提问教学法的优点颇多:一则可以引发学生对老师提出问题的思考,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知识,加固记忆;二则可以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认真听取老师的讲授;三则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尤其在回答问题错误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提问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将教师自己的知识底蕴系统地表达出来,尤其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时候更是如此。以刑法教学中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犯罪对象讲授为例,教师可以将本罪的对象定位在“妇女、儿童”,这是直观的注释法学的内容。然而,社会人群的范围除了妇女、儿童外还包括不是儿童也不是妇女的男性公民。刑法又无其他犯罪对拐卖已满14周岁的男性公民的行为进行规定,所以,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就可以对之进行提问:拐卖已满14周岁以上的男子该如何进行处罚?对于教师的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有如下答案:①按拐卖人口罪进行定罪量刑;②不能定罪量刑;③如果构成其他犯罪则按其他犯罪进行处理;④说明刑事立法有漏洞,没有将已满14周岁的男性公民这一人群纳入刑法保护的范畴。笔者自己在教学中对此提问时收集到的基本是这些答案,特别是第四个答案学生还举出山西黑煤窑案件中拐卖男性公民的事实。教师在驾驭这个问题时应当涉及这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刑法除了拐卖妇女、儿童罪外确实没有其他拐卖型的犯罪;第二,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对象只限于妇女、儿童,不包括已满14周岁的男性公民;第三,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对于拐卖已满14周岁以上的男性公民的行为只能按无罪处理,因为法无明文规定者不为罪;第四,刑法不处理并不意味着其他法律不处理,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行政处罚;第五,在拐卖男性公民的过程中如果涉嫌其他犯罪,则可以按其他犯罪进行处罚:如若行为人有非法拘禁男性公民的行为且情节严重的,可以定非法拘禁罪;如果有故意伤害行为的可以构成故意伤害罪等等;第六,刑法对拐卖型犯罪的规定确实存在漏洞,需要进行完善。如果将上述问题讲解清楚,学生应该对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犯罪对象有个比较透彻的了解且记忆深刻。所以,就笔者二十年的教学经验看,提问教学法是最能帮助学生加固记忆的方式。当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可以就某一法律知识点进行提问,也可以就系统性法律问题进行提问,这要视教学的具体状况而定。

3.苏格拉底教学法

苏格拉底教学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教学法与提问教学法有异曲同工之处,这种教学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学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教授随机向一名学生发问,只要该学生能够回答问题就会被一直追问下去,在这一问一答中向在座的学生传递着所要教授的信息。教授的问题常常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和理解判例中的法律观念和法律规范,同时教授学生如何像律师那样阐明、发展和防卫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其他学生比被提问的学生可能更加紧张,他们必须集中精力,注意正在进行的讨论,以防被教授询问时不知所云而在全班同学面前出丑。这种教学方法已成为世界各国法学教学中带有普适性的最佳方法。我国大学法学教学中也开始普遍推广这种教学方法,且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但是,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前提是教师需要具备全面系统的本课程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信手拈来的法律智慧以及强烈的问题意识。此外,学生的人数必须控制在20~30人左右,且学生必须具备很高的法学素养,并事先进行了充分的课前准备。目前来看,我国法学课堂教学虽然教师对这种教学法有很高的积极性,但由于课堂学生人数过多,且学生不具备这种教学法所要求的法律素养,加之法科学生一直习惯于教师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故效果没有英美法系国家法学教学那么明显。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吸引力非常:可以让学生紧跟老师思路思考问题,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背后所蕴含的真正含义,可以将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相长,故法学教师应当积极采纳这种课堂教学方法。

总之,法学课堂是传授法学知识的殿堂。如何保障课堂教学的魅力,需要教与学不同角色的共同努力。就教师层面看,教学技巧和方法是保证课堂鲜活的有力武器,教师应当时刻思考自己的课堂技巧,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学到真正的法律知识和技能。

三、课堂鲜活的源泉:因生制宜的教学内容

古代文学大师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法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涉及知识纷繁复杂,法律内容牵涉面广,法学教师如何在浩大无边的法律知识体系中将本课程知识传授到位,让学生基本接纳,是一个令人生难的问题。笔者认为,法学课堂是一个最能令学生接受基本课程知识的地方,课堂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意愿和课后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将生硬的法律在课堂上复活就是吸引学生学习的源泉。总体说来,法律课堂同样存在“道”、“业”、“惑”,教师在课堂上只有将法律基本理论即“道”、法律基本知识即“业”、法律疑难知识即“惑”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精髓,解决自己对本课程知识的疑难之处,学生课堂学习的目标才能实现。

1.法律之“道”

即本课程的基本法学理论,是法律部门的神韵所在。教师在讲授一门课程的过程中,将本课程基本的法学理论传授给学生是最起码的要求,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如何行之有效地将其传授给学生。法学理论比较深奥,学习起来有难度,只有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辅之于生动形象的案例,高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而下到形而上,才能摸索基本法理,进而牢固掌握法理。

2.法律之“业”

即本课程基本的立法内容,是法律部门的权利义务规范。立法内容主要由法律规则、法律制度、法律要素、法律后果等构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将这些基本的专业素养传输进学生的头脑中。法律之业的讲授应当有选择性。一般来说,教师应当选择最基本的法律规则、法律制度以及基本的法律要素进行传授,对于受众明白无误的知识,一句带过即可,无需进行过多的解释,否则学生会认为教师在照本宣科,没有创意,这样会导致课堂枯燥乏味,令人生厌,课堂也会变得死气沉沉。

3.法律之“惑”

可以说,解惑是教师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法律之惑解答得好,课堂氛围就会活跃,学生思维会因此受到启发,教学目标就能够顺利地实现。反之,课堂则会死气沉沉,枯燥乏味。法律之惑的表现主要有四:一为立法之惑,即对于学生不能理解的法律规则、法律制度、法律内容,教师应当在课堂上予以解答;二为司法之惑,即对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疑难案例、疑难法律问题,教师应当予以解决;三为立法与司法差距之惑,即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会发现司法机关的司法与法律规定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于教师而言也大有学问。问题解答得好,学生会接受,解答得不好,学生会对法律失望,对法律的信仰也会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习法律的劲头;四为理论之惑,法学理论的研究总是超前于立法和司法,教师如何将最新、最前沿的法学理论知识授之于学生并使学生欣然接受,是理论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教师解法律之惑也必须解理论之惑。

从法律课堂的总体要求看,解惑是最难实现的教学目标,但也是最能反映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途径。为了达到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目的,使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目光,从而保持法律课堂的鲜活性,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讲授一些“新、奇、特”的内容。“新”是指教学内容应时刻更新,不能落后于立法。由于社会生活复杂多变,法律内容也常常变更。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应将最新的立法、最新的理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最新的法律知识,最新的法律理论。“奇”是指对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与本课程内容有关的奇怪的事件,教师应当结合本课程的内容对之进行分析,如南京曾经发生过一起组织男性卖淫的事件,在生活中比较奇特,如何定性就是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解决的难题。“特”是指对于立法和司法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如何解决。立法和司法都有典型性问题和非典型性问题。非典型性问题就是特殊问题。这些特殊问题要让学生理解透彻,认识清楚。课堂上学生最感兴趣的应当就是“新、奇、特”法律问题,因此,教师将这些问题阐释清楚,带动学生积极思考,课堂的新鲜感凸显,课堂的魅力会无穷,教师也不会因为学生不愿意学习而大伤脑筋。

法律课堂鲜活性 篇4

一、法律确定性与灵活性的法哲学思潮 19世纪初期至中叶,欧洲大陆法学界被“概念法学”之阴影所笼罩。“概念法学”主要源自“德国古典法学”,以萨维尼、普希达和温德夏特等人为代表。“概念法学”认为法院判决是“法律严格之复印”,而法官则“是一部一切按照法律条文含义适用法律之机器”、“宣告法律语言之嘴巴”、“无能力或无意志自行左右自己之生物”。法官判决时,不能加入个人之“利益衡量”、“目的考量”或“价值判断”,仅得纯为逻辑的机械操作。例如,萨维尼主张任何法律问题皆可“依概念而计算”,为形式逻辑演绎之操作。法官的职责在于发现法律、适用法律,绝不容以自己的智慧来创造法律。普希达指出遇到任何法律问题,只需将有关“法律概念”纳入“法律准则”之中,依靠逻辑方法归纳演绎一番即可获得解答。温德夏特宣称法官的职责乃在根据法律所建立的概念,用逻辑推演。法官断案尽往“概念堆里”取之即已足够,无须在“法条”之外另寻他求。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期,“概念法学”遭到了“自由法学”的激烈抨击。“自由法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德国的耶林和坎托罗维茨、奥地利的埃利希、法国的撒来和叶尼等。耶林认为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实际的动机。“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是指导未来法学的“导引之星”。因此,法官解释法律不能热衷于抽象的概念游戏,而忘却法律对实际社会生活所负的使命。坎托罗维茨认为法官不仅应该将法律条文应用于各个案件,而且应该在成文法有缺陷的情况下创造法律。埃利希认为每一种制定出来的规则从其本质上来说都是不完整的,而且一旦它被制定出来,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很快就变得过时了。因此,应该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自由地去发现法律。撒来认为法律固然应与社会并行进化,但同时亦不能忘却规范之本质,须求安定。故法律解释必须调和法律的进化性与安定性。叶尼指出人类创造之实证私法难以尽善尽美,必有许多法律漏洞,绝非如概念法学般以逻辑的演绎方法来补充,而应从法律之外科学、自由地探求“活的法律”加以补充。“概念法学”和“自由法学”的根本差异在于:(1)前者独尊国家制定的成文法,以法典为唯一法源;后者强调法律应为“科学之自由探索”,除法典外,实际社会生活中“活的法律”亦为法源,而且为真正的法源。(2)前者强调法律体系具有“逻辑的完足性”;后者认为法律有漏洞存在。(3)前者对于法律的解释偏重于形式逻辑的操作,排除法官对具体案件的利益衡量及目的考量;后者强调活的法律之探求,法官对于具体案件除运用逻辑的演绎方法外,亦应为利益衡量及目的考量。(4)前者否定司法活动的造法功能;后者肯定司法活动的造法作用。(5)前者认为法学是一门纯粹理论的认识活动,法官无须为价值判断;后者认为法学除理论的认识活动外,亦兼具实践的性格,包括评价的因素在内。“概念法学”和“自由法学”的辩争催生了法律确定性和灵活性这对永恒矛盾。美国当代冲突法学家塞缪尼德斯教授说:“法律确定性与灵活性间的张力关系就像法律本身一样的古老”。法国著名比较法学家勒内·达维指出:“所有国家的法律制度都存在并将永远存在两种正义要求之间的矛盾:法律一方面必须具有确定性和可预见性,另一方面又必须具有灵活性,以适应不同情况的需要。”吼冲突法同样逃脱不了这一矛盾。所有国家的冲突法都受制于这一矛盾,并试图在这两个相互冲突但又必须同时获得的目标之间寻求平衡。欧美冲突法在寻求这种平衡的进程中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轨迹。

二、美国冲突法:僵硬性规则一无规则一灵活性规则 美国曾经拥有一套虽没有得到成文法承认,但却具有成文法效力与影响的冲突法规则。这就是以比尔为报告员所撰成的美国《第一次冲突法重述》(1934年)。该“重述”认为冲突法的作用在于界定每个法律空间适用的范围,即就每一类法律关系决定哪个国家具有立法管辖权。根据法律的属地原则,每一

国家对于其境内实行的行为或发生的事实都具有立法管辖权。《重述》第121、122条规定:依婚姻举行地国法有效的婚姻,其他国家都应认为有效;依婚姻举行地国法无效的婚姻,其他国家都应认为无效。377条规定:侵权行为依侵权行为地国法律,但侵权行为地与数个国家存在联系时,则行为人对其侵权行为负责所必要的最后事件发生地为侵权行为地。如,甲在A国将有毒的糖果邮寄给在B国的乙,意图将乙杀死。乙在B国吃了该糖果后乘火车去E国。在火车到达C国时,乙因中毒而患病,结果在E国死亡。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重述,A、B、C、DN国对该侵权行为都具有立法管辖权,但应选择C国的立法管辖权,应适用C国法来决定受害人的亲属对甲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因为C国是有毒糖果发生作用的地方。上述表明,《第一次冲突法重述》所倡导的法律选择标准是立法管辖权或法律秩序,而非相冲突的法律所体现的政策、案件的特殊性以及当事人争议的公平解决。这种法律选择规则带有浓厚的僵硬性和机械性的缺陷,因而成为美国冲突法革命的对象。20世纪50、60年代爆发的美国冲突法革命是将传统的冲突法体系彻底摧毁,而不是加以改革。激进的革命者柯里教授说:“冲突法规则没有用,也不能用。在试图运用这些规则时,我们遇到了困难。这种困难与其说是来源于这些规则本身不好,倒不如说是来源于我们拥有了这些规则。因此,如果去掉这些法律选择规则,我们岂不更好些。”柯里的观点反映了代表美国冲突法思想特征的强烈的“反规则”情绪。与学界一样,立法者也不愿涉足冲突法的“迷茫沼地”。他们回避冲突法,将法律选择和立法对立起来,并为自己的这种回避态度寻找辩护的机会。法院同样不信任规则,而是推崇所谓的“方法”。这种“方法”并不明确指定准据法,而是规定法院在为具体案件设计临时解决方案时应考虑的因素和指导原则。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冲突法革命中所涌现出的各种新理论、新方法被看作是灵丹妙药,被认为是不需要规则的帮助,甚至不需要司法判例的帮助便能解决所有的冲突法问题。正如美国学者所描述的那样:美国冲突法开始变得像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集,“每一个具体案件的判决或解决方案都是独一无二的。” 20世纪末,天平逐渐发生倾斜。当针对具体案件设计的临时解决方法开始暴露其代价与危险时,对冲突法规则的不信任情绪也开始被驱散。即便是像卡佛斯这样的美国冲突法革命的领军人物,也开始对因革命造成的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而对革命失去了理想主义的幻想,重新认识到确立一定规则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优先原则”。另一位美国冲突法革命的主要人物里斯教授也宣称:“冲突法与其他法律领域一样,规则的确立同样具有客观性。”美国法学会发布的《第二次冲突法重述》不仅仅是对冲突法规则的判例汇编,而更重要的是对绝对化的临时方法的排除。美国最有影响的法院纽约州上诉法院就“乘客法律冲突”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侵权冲突法规则。1992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通过了一部全面的冲突法法典,波多黎各自由联邦也尝试同样的立法。1993年美国法学会针对侵权与合同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提出了一套全面的冲突法规则,以供国会立法时参考。美国冲突法学者在1999年的冲突法年会上已经认识到编撰美国《第三次冲突法重述》的必要性,当代著名的冲突法学家塞缪尼德斯教授还就此提出了构建新型侵权冲突法规则的建议草案。美国近年来出现的这些新的冲突法规则,其最大特点是克服了传统规则的僵硬性和机械性,在传统规则中增加了不少弹性和灵活性。例如,新规则并不调整冲突法的所有领域,而是只调整已经充分研究的领域,对于未充分研究的领域留给冲突法的一般原则来规范。新规则也不规范案件涉及的所有问题,而是仅规范案件的一个方面的问题,如赔偿数额或损失分配问题。新规则还包含大量的例外条款,即在立法中明确赋予法官修正或回避依据冲突法规则指引应当适用的法律的权力。

三、欧洲冲突法:僵硬性规则——灵活性规则 欧洲冲突法经历了一场稳健的变革。传统的管辖权选择规则并不像美国那样被彻底抛弃,而是在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得到了补充和完善。在欧洲,立法干预冲突法的变革是少见的,即使有也是经过了充分的辩论;司法对冲突法的修正也是谨慎的,并且充分尊重传统规则的存在价值。在“规则”与“方法”之间的选择问题上,欧洲国家压倒性地倾向于“规则”而非“方法”,因为所谓的“方法”与欧洲法律法典化的观念格格不入。但欧洲冲突法并未排斥法院的司法裁量权,相反,司法裁量权在新的冲突法立法中得到了大量的反映。在规则从确定性向灵活性过渡方面,欧洲冲突法采取了“可选择连结点”、“弹性连结点”和“例外条款”等立法工具。实现灵活性的一种方法是采取“可选择连结点”,即在冲突规则中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结点供法院或当事人选择。这种规则实质上是“结果选择规则”,因为它将法律选择限制在立法预先设定的特定结果之上,从而否定了法院或当事人选择导致立法预先设定结果的法律之外法律的自由。1896年《德国民法施行法》第19条规定,如果子女出生时依据规范母亲婚姻有效性的法律或夫妻任一方的属人法应赋予子女婚生地位,则该子女获得婚生地位。1987年的一项比利时法规定,符合领养夫妇国籍国法和比利时法中任何一个,都足以使与比利时具有稳定联系的当事人的领养行为在比利时境内有效。1987年《瑞士联邦国际私法》第44条规定,如果婚姻符合瑞士法或婚姻一方当事人的住所地国法或其本国法中有关婚姻实质要件的规定,那么该婚姻即为有效。1961年海牙《遗嘱处分方式法律冲突公约》规定,凡遗嘱处分在方式上符合下列各国内法的,应为有效:遗嘱人立遗嘱时的所在地法;遗嘱人立遗嘱时或死亡时的国籍国法;遗嘱人立遗嘱时或死亡时的住所地法;遗嘱人立遗嘱时或死亡时的惯常居所地法;涉及不动产时为财产所在地法。1973年海牙《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公约》第6条规定,在符合某些条件的前提下,原告可以从侵权人主营业地法或侵害地法中择一适用。实现灵活性的另一种方法是采取“弹性连结点”,即冲突规则允许当事人明示或默示地自主选择法律关系的准据法,或者允许法官运用自由裁量权确定哪个国家的法律是与案件有最紧密、最直接或最合理联系的法律。1980年罗马《关于合同义务法律适用公约》第3条和1985年海牙《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公约》第7条都规定,合同依当事人选择的法律,法律选择必须通过合同条款或具体情况相当明确地加以表示或表明。这就突破了原来“合同依合同订立地法”规则所具有的僵硬性和封闭性的藩篱。1978年《奥地利联邦国际私法》将“最密切联系原则”确立为奥地利联邦国际私法的一般原则,其第1条开宗明义地规定跨国案件“应依与该案件有最强联系的法律裁判”,并明确指出“该法所包括的适用法律的具体规则应认为体现了最强联系原则。”㈣在合同领域,德国、瑞士、匈牙利等国冲突法都规定,在缺乏当事人有效选择法律的情况下,合同受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调整。即便这里所引用的条款与政策选择和结果选择方法具有的弹性相比,被理解为仅仅提供了地理上或空间上的弹性。但应当说它们仍然体现了对传统规则的超越。通常被视为欧洲最具传统色彩的冲突法体系,在保证法律确定性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少灵活性。最值得一提的是1940年的《希腊民法典》。它在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方面走得更远。该法规定,在当事人没有选择法律的情况下,合同争议适用“根据所有情况判断为最合适的国家的法律”。实现灵活性的第三种方法是采取“例外条款”,即在立法中明确赋予法官根据情况可以排除适用依据冲突规则指引原应适用的法律的权力。1978年《奥地利联邦国际私法》第2条明显暗示该法间接赋予法院排除适用冲突规则的权力。规定“对选择哪一法律有决定性意义的事实与法律上的必要条件,应由法官依职权确定。”1987年《瑞士联邦国际私法》第15条规定:“根据所有情况,如果案件与本法指定的法律联系并不密切,而与另一法律的联系明显更为密切时,则可作为例外,不适用本法所指定的法律。”1995年《英国国际私法(杂项规定)》第12条规定:经比较,在所有情况下,如任何与侵权有最重要联系的国家的法律在实体上更适合于解决案件中的问题,那么该有最重要联系的国家的法律应取代侵权事件发生地国法这一一般规则。1980年罗马《关于合同义务法律适用公约》第6条和1985年海牙《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公约》第8条也规定:从合同的整个情况看,如果合同与另一国法律有更密切的联系时,则原依冲突规则援引的准据法应被该国法律所取代。施尔教授在评述例外条款所具有的灵活性时指出:“该例外条款用新的专门冲突规则替代了过分概括的硬性冲突规则”。

多媒体——让课堂“鲜活”起来 篇5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槐乡五月》描述的是五月槐乡美丽的景色, 离学生的生活实践比较远, 我们的孩子多数没有见过槐花, 就更别提槐乡了。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槐乡, 能够在头脑中初步形成槐乡的影像,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导入的时候, 笔者用了这样的导语:生活中, 我们有这样的表达习惯, 把盛产茶叶的地方称之为“茶乡”, 把广泛种植桔子的地方称之为“桔乡”。那, 同学们如果一个地方有成片成片的槐树林, 我们就可以称那个地方为“槐乡”。结合文字讲解, 笔者移动鼠标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组关于“茶乡”、“桔乡”、“槐乡”的图片, 听着优美的音乐, 看着美丽的图片, 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都很好奇“槐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激发了他们探究课文、继续学习的愿望。

二、运用多媒体查找资料, 丰富文本内涵

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 多媒体网络容量大、信息广丰富的信息资源大大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多媒体教学, 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高效平台,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接收信息、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对洋槐有更多的了解, 也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融入课文内容, 笔者在自学导航上让学生们搜集有关洋槐的资料, 学生通过网络查找, 了解了关于洋槐的很多知识, 如:生长地、种类、花期、用途等, 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这样, 既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又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并把资料内化成自己知识的能力。笔者呢, 也事先收集了关于槐乡的一些知识, 下载了一些画面,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欣赏不同姿态的槐花, 用槐花做成的各种美食以及大连槐花节的情景, 学生兴趣盎然, 看到成片的槐花, 纷纷赞叹它的美丽纯洁;看到槐花节上的槐花装, 折服于它的奇妙俊俏;尤其是看到各种槐花美食时, 更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特别羡慕那些槐乡的孩子, 纷纷表示要是能到槐乡去做客该有多好呀!这样的安排既拓展了教学内容, 丰富了文本内涵,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从中高年级开始, 他们的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 但是抽象思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借助于形象思维。电教媒体以其图文声并茂的特点, 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 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 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 能把学生带进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 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调动学生学习潜能的阵地。

《槐乡五月》一文的第一部分重点写了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文章语言凝练, 意境优美, 加之学生对槐花的了解甚少没有切身感受, 单凭想象很难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意境。因此, 在教学“五月, 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 坡坡岗岗, 似瑞雪初降, 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 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 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这一小段的时候, 笔者除了引导学生从字面上理解, 还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了相关的图片满足孩子的记忆要求, 在有感情朗读的时候, 带领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这样孩子理解和记忆起来就更加方便。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 采走了香的粉, 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 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 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这一段的文章内容排列整齐, 对仗工整, “嗡嗡嗡”对“啪啪啪”, “小蜜蜂”对“孩子们”, “香的粉”对“甜的蜜”, “白生生”对“喜盈盈”。特别适合学生朗读。因此, 在教学时, 笔者没有过多地进行讲解, 而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它改编成了一首小诗:

“嗡嗡嗡……”“啪啪啪……”

小蜜蜂飞来了, 孩子们跑来了,

采走了香的粉, 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

酿出了甜的蜜。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这样, 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 读出了语言文字的韵味, 品出了语言文字的意境。

除此之外, 整节课的教学, 笔者用不同的音乐贯彻始终, 让孩子的学习过程始终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情境下完成的。这样, 学生就很能容易地领会文意,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四、运用多媒体, 巧妙突破难点

语文教材中, 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 单凭教师的讲解, 学生很难理解透彻。因此, 在教学中, 可以适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直观化、趣味化, 化难为易, 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 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为理解课文内容创设巧妙的突破口。

《槐乡五月》一文中, 有这样一句话:“中午, 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 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 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 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浸”的意思是一个难点。教学中, 笔者借助了多媒体, 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件, 当鼠标点到句中“浸”这个字的时候, 课件中的“浸”字不仅变红, 还会像水波一样慢慢地变大, 向四周扩散, 沉浸在其他字的底面。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浸”在这儿是“沉浸、弥漫”的意思, 从而感受到此时整个槐乡都弥漫着浓浓的花香, 让人陶醉。这样, 用动态的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同时, 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五、运用多媒体, 激发阅读兴趣

朗读是对文本语言的理解与再造, 可以大大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 无论是情感的调动, 还是情境的营造都难以让学生入情入境。而运用多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得清晰可感, 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 从而使学生融入文本。

课堂上, 笔者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 学生一边听着优美、欢快的音乐, 一边欣赏槐乡的图片资料, 屏幕上那白茫茫的槐花、俏丽的槐乡女孩、贪吃的槐乡小子、槐花美食……这些都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学生仿佛走进了美丽的槐乡, 此时, 笔者因势利导, 以境引情, 引导学生带着对槐乡的赞美之情朗读课文。由于学生被槐乡独特的美所感染———数不胜数的槐花, 洁白纯净;形态各异的槐花, 清新宜人;芳香扑鼻的槐花, 让人沉醉。自然而然进入了课文所描述的情境, 朗读自然水到渠成,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节课, 因为运用了多媒体课件, 为学生创造了温馨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的心情很放松, 多彩的画面, 优美的音乐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认知倾向, 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动感知觉, 让学生积极主动、轻松快乐地学习, 激发、刺激了学生所有的感官, 建立对课堂活动的深刻记忆。让每一个学生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在课堂短短的40分钟内能有效地接受新知。

语文与生活共舞课堂像生命鲜活 篇6

一、“捕捉”生活, 让课堂焕发活力

让生活走进课堂为了使语文教学呈现出色彩缤纷的生活世界,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景, 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如, 在教学低年级识字《自选商场》时, 可把生活引进课堂, 再现生活场景———自选小超市。首先, 我和学生在教室里摆放了各种食品、日用品、学习用具及玩具。然后, 我让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 一部分学生扮演店员, 并指导“店员”按类摆放物品, 引导“顾客”拿着写有生字的卡片去取相应的物品, 识字便在挑选物品的过程中完成。此时, 学生已感觉不到这是在上语文课, 情景的创设赋予了词语生命力, 唤起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情感;此时的老师, 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而是孩子们学习的伙伴、生活的导师。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教学目标也在这其乐融融的“生活”中自然达成。

让课堂走向生活课堂是通向生活的桥梁。《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倡以学生熟识的生活为广阔的学习背景, 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如《影子》一文, 描写的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但是一年级的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是无意识的, 是被动的, 没有别人的提醒和引导更多的时候是视而不见。于是在激趣导入之后, 我带孩子们走出课堂, 到操场上寻找与自己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影子。我让他们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玩“影子”游戏, 边玩边观察, 看谁对影子的发现最多。孩子们有的独自低头观察、沉思, 有的两三个人互相追逐踩影子, 他们尽情地玩耍着, 细细地观察着, 高声地惊呼着, 急切地转告着他们的“重大”发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在生活中验证光、物体和影子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这样的教学, 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资源, 在课堂中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 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紧密结合起来。

二、“链接”生活, 让阅读充满诗意和灵动

儿童往往生活在想象中, 在他们的想象里, 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及时捕捉文本中美的形象, 引导学生进行揣摩, 并通过想象、描述的方式激活学生的积累, 从而生成曼妙多姿的阅读课堂。如, 在教学《画风》一课时, 我设计了“听风———说风———画风”三个教学环节。我先播放各种风声, 让学生听风的律动, 以调动学生的情感。继而说:“叶圣陶爷爷笔下的风像个调皮的孩子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虽然我们看不到它, 却能真实地感受到它。想想风还会藏在哪里?让我们找找看吧!像课文中那样说说, 好吗?”“风躲在飘起来的窗帘后面了。”“风藏在翻动的书里了。”“风吹动了我的红领巾。”……如此的引领使学生打开了生活的积累, 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风被孩子们注入了生命的活力。特别是在最后一个环节:你是怎样画风的?学生们的思维非常活跃, 他们画飘扬的长发、随风舞动的柳枝、放飞的风筝、飘落的树叶、晒在竹竿上的衣服……

三、“感悟”生活, 让写话展示个性

创设情境“生活犹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源泉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叶圣陶先生的这句哲言, 生动阐述了生活与文章的关系。然而, 小学生生活经历有限, 教师应有意识地创造机会, 丰富学生的体验。如, 在新课伊始, 我便从生活中提炼出一个有拓展空间的话题, 创设了一个学生乐于表达的情境:邻居小姑娘佳佳明天过生日, 早上妈妈给她留下30元钱, 说:“你自己去买生日礼物吧。”然后急匆匆地走了……那么这件事接下来会怎样呢?你能接着写下去吗?这样的设计把作文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使作文更贴近学生生活, 让学生绘童心、露童趣、叙童乐, 充分张扬个性, 从而使生活的涓涓细流在学生笔下汩汩流淌。

体验生活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 充实的生活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如, 可设计活动作文《做拼盘》, 先让学生的四人小组进行商议, 每人买一样蔬菜或水果。在购买和选择的过程中, 他们能学到许多生活常识:人际的交往、物品的判断、市场的规则等。然后, 在课堂上让各小组动手合作拼出他们的创意拼盘。课堂立刻活跃起来, 学生们有的剥橘子, 有的削苹果, 有的进行摆放……不一会儿, 一件件富有创意、各具特色的拼盘展现在大家面前。我评选出最佳作品, 并让制作小组介绍动手的经过、作品特点等。最后,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写作方式, 写活动过程或实践后的感受等。这样的活动, 会使得学生的习作个性飞扬, 妙笔生花。

怎样让文言文课堂鲜活起来 篇7

一、充分利用情境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所谓情境就是设计一个特定的环境, 让学生置身其中, 从而使感官受到冲击, 进而刺激大脑, 产生兴奋。作为文言文教学, 设置怎样的情境才会给学生带来兴奋点呢?我尝试了一些方法。如故事导入法, 我往往会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 让学生讲解相关的文言故事, 并在精彩之处故意语塞, 从而留下悬念, 让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寻找答案。在讲《廉颇蔺相如列传》时, 让学生讲述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但叙及二人紧张关系的原因时戛然而止, 此时学生听得正在兴头上, 自然不肯放手, 就会心甘情愿地去阅读文章弄明白, 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就会在无形中形成。有时用影视导入法, 如讲《鸿门宴》的时候就展示了《西楚霸王》中“垓下之围”的片段, 学生被影片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 进而提出问题:项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呢?学生的兴趣此时已被调动起来, 他们会自觉沉浸在文本的阅读中去, 老师就不会那么被动了。情境教学尽可能地触动学生的感官,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课堂还会沉闷吗?

二、在诵读中营造课堂氛围, 培养对文本的情感

钱梦龙说:“要学好文言文, 关键在于要多接触感情材料, 多看文章。”这也与新课标的要求不谋而合, 当然读也是要讲技巧的。现在许多老师通常的方法是放录音—范读—学生朗读。而我的方法却恰恰相反, 我认为一篇文章, 老师不应急着放录音、范读, 而应让学生在自己积累的基础上自读课文, 在自读中识字、断句, 然后才是放录音。因为这时学生就会全神贯注, 关注自己哪些字读错了, 哪些句子断得不正确。我常常会把学生分组, 然后看哪一组错的少, 哪组错得多, 在激励教学中学生显得十分踊跃, 畅所欲言指出错误的原因, 课堂气氛也就热了起来。接着是品读, 品读的方式可多种多样。可要求学生先大声齐读课文, 然后在默读中细细地去感受文章的美, 也可以分组朗读比赛, 比如在讲《归去来兮辞》时, 就分男女赛读、小组赛读、个别赛读, 在赛读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不至于让学生觉得枯燥, 在反复朗读中也感悟了文本的美, 培养了学生对文本的情感, 课堂不再燕雀无声, 学生的学习劲头高涨, 课堂活跃有序。叶圣陶说:学习文言文勉强记住了不算熟, 要能自然成诵才行。可见文言文光能读远不行, 必须背诵, 有了前面的铺垫, 让学生背诵, 那就顺理成章了, 当老师要求背诵时学生就会快速合上书本, 摇头晃脑背起来, 有的学生在竞争的驱使下还有一种想立即背下来的冲动。当学生在课堂上自觉完成自读—品读—背读的阅读活动时, 一堂鲜活的课堂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此时的你还会为如何让课堂鲜活而发愁吗?

三、巧妙设问, 引发共鸣

如果问题设置不够巧妙, 太高深晦涩, 学生难懂, 就脱离了学生的能力范围, 那么学生势必感到枯燥无味, 当然就会毫无兴趣。而巧妙设问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记得我讲授《陈情表》时, 并没有一开始就问学生是怎样理解“孝”的, 而是设计了两道题:李密为何要从自己幼年的坎坷不幸说起?李密为何提出“先尽孝后尽忠”的要求?用这两个问题引领学生, 再深入探讨什么是“孝”, 为什么要“孝”, 怎样才是“孝”的问题, 可谓层层深入, 当一个个问题解答后, 学生的思想已经与李密完全相通了, 领悟了“孝”的精神内涵, 此时再联系实际, 设计了一个环节:母亲节到了, 请你为母亲发一条手机短信。学生不再有平时的怨言, 一个个认真地发了起来, 有的学生眼里还含着泪花, 也许是在为自己的不懂事而后悔吧。可见文言文中有许多古人的精髓, 课堂上巧妙引导, 学生就会和他们产生共鸣, 就会受到他们的影响, 更愿意探讨人生价值与时代精神,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这样一堂有价值的课堂难道还会有学生不屑于学吗?

四、变被动为主动,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者

虽然早就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主导, 但事实却是教师始终占据着整个课堂, 俨然成了一个主宰者, 学生始终是被动的。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活跃文言课堂, 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者, 老师则应退居后台, 成为教学的引导者。比如讲《烛之武退秦师》时, 其中涉及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作为老师的我就不会像往常一样讲得口干舌燥了, 我会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充分信任学生, 在课堂上大胆放权给学生, 我只是作一下引导、点拨。学生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 没想到, 经过查字典、资料, 相互切磋, 这一项被老师当做难点的枯燥的文言文知识点, 学生竟迎刃而解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学习的成功感, 即使不爱学习的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对学习更有劲头。长期下去, 一些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学生就会主动识记积累, 随着阅读增多, 甚至有学生告诉我:老师, 我现在怎么突然发现文言文读起来变容易了呢?这就是变被动为主动所带来的结果, 这就是开放教学的结果。课堂还给了学生, 竟有如此之大的收获, 作为老师的你为什么不放手呢?

以上便是我对激活文言文课堂的一些思考, 我相信, 只要老师肯在教学策略上多下功夫, 充分尊重学生, 选择适宜学生的方法, 作好引导, 老师就会将自己从枯燥的疲累的讲解中解放出来, 学生也会从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 从而真正落实新课改的理念。

摘要:虽然早就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主导, 但事实却是教师始终占据着整个课堂, 俨然成了一个主宰者, 学生始终是被动的。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活跃文言课堂, 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者, 老师则应退居后台, 成为教学的引导者。

关键词:文言文,课堂,兴趣

参考文献

[1]王银申.如何搞好新课程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J].现代语文 (教学研究版) , 2006, (03) .

法律课堂鲜活性 篇8

学习八 (下)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时, 我设置了这样的讨论题引入新课:“乞丐有没有尊严?”

一石激起千层浪,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乞丐向别人伸手, 请求施舍, 怎么会有尊严呢?”;有的说:“乞丐也是人, 怎么会没有尊严呢?”;有的说:“乞丐也有自尊, 也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 他当然也有尊严。”……课堂气氛越来越热烈, 同学们的兴致也越来越浓。这时, 我说:“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故事《嗟来之食》讲完后, 我问:“如果你是那个饥饿的人, 你会不会接受嗟来之食?”“不会!”“为什么?”“因为我有尊严!”“对了, 乞丐也有尊严!人人都有尊严。”就这样, 在不知不觉间已进入到新课中来了。

二、适时讨论, 熔化疑点

学习九年级7.2《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时, 有的同学认为:“实行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后,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两极分化相当严重, 富裕起来的人住豪宅, 开名车;而城乡低收入家庭却连基本的温饱都得不到保证。”有的同学则说:“既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呢?”……看来同学们是把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与实现共同富裕对立起来了。

为了消除他们思想上的疑点, 我决定让他们分组讨论如下问题:①在我国, 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能实现么?②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我国要以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形式, 走向共同富裕?③为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施行了哪些具体的政策?

小组讨论后, 各小组代表在热烈的全班争论中, 逐步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是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 但是, 由于众多因素的制约, 决定了全国人民不可能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只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和步骤。允许部分先富并不是要制造两极分化, 而是要形成一种先进帮后进、先进带后进、后进赶先进、先进推后进的格局, 是为了更快地实现同富裕这一目标。

为了确保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实现, 国家实施了扶贫开发工作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

适时讨论, 熔化了学生们思想上的疑点, 他们对知识的领会也更深刻。

三、专题辩论, 突破难点

“网络交往应遵循规则” 是八 (上) 6.1《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的教学难点, 为突破这个难点, 我让学生开展以“网络交往与规则”为主题的专题辩论活动。

上课前, 我请大家明确双方的观点。其中正方的观点是:“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法律。”反方的观点是:“网络交往不用遵守道德、法律。”, 然后, 让他们搜集材料, 整理材料。

辩论开始后, 正方的同学以“网络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 是一种公共生活, 涉及众多人的利益。所以, 保护大家的利益离不开道德、法律”, 从法律处罚在网络交往中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的实例出发, 说明网络交往需要遵守道德、法律。反方则以“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世界, 而道德和法律是现实生活中的规则, 虚拟的网络世界当然不用遵守道德、法律”为论点展开辩论, 列举众多在网络交往中不守道德、法律而没受到道德谴责、法律制裁的例子, 来说明网络交往不需要遵守道德、法律 。

随着辩论的深入, 反方最初的那种“网络交往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 侵犯了别人的利益只有天知、地知、我知而对方不知”的快乐便被“当自己的资料被网友盗取、隐私被网友曝光, 你发怒不发怒”的愤怒代替了——“我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网络交往确实需要遵守道德、法律。”至此, “网络交往应遵循规则”这个教学难点也就突破了。

辩论完毕, 我问:“网络交往遵守道德该怎么做呢?网络交往遵守法律又该怎么做呢?”通过讨论, 学生们很快得出结论。本课第二目“遵守网络规则”的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

四、讨论热点, 深化情感

2011年9月, 学习九年级2.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这一课时, “雷锋传人”郭明义的事迹已家喻户晓。大家对这个时政热点很感兴趣, 不少同学问:“老师, 郭明义是怎样的一个人?”于是, 在学习新课前, 我让同学们收集有关郭明义的材料。

同学们收集好郭明义的资料后, 我就和他们一起学习新课了。一位同学简单介绍郭明义的事迹后, 同学们对“20多年来, 郭明义献血6万毫升;10多年来, 为‘希望工程’、工友、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 而自己的家中却一贫如洗, 他这样做有价值么?”的讨论就开始了。“郭明义自己收入不多, 为了别人却使自己一贫如洗, 不值得。”一位同学首先发言, 其他同学也纷纷发言, “郭明义虽然帮助了很多人, 但势单力薄, 对社会作用不大。”“郭明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只要大家都像郭明义那样做, 社会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讨论中, 我适时点拨:“郭明义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意义?对社会有什么作用?”“在公益活动中, 郭明义自身的价值得到了提升。”“在郭明义的带领下, 千万人将与他同行。”“那么, 我们应如何做呢?”我又问。“我们也要和郭明义一起, 用自己的行动服务社会。”

对时政热点“郭明义这样做的价值”的讨论, 使学生的思想进行了深层次的斗争, 在挖掘“郭明义这样做的价值”的过程中, 也对自身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深化了情感, 陶冶了情操。

法律课堂鲜活性 篇9

一、返璞归真———提问“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即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意义的教育。只有将学生课堂上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中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探索学习。教育部在其印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要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主题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不能游离而必须根植于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感性生活和切身体验,即他们的“生活关切”息息相关。如果提出的问题偏离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的问题无疑是隔靴搔痒,无病呻吟,苍白无力的。因此回归生活,返璞归真的提问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

例如,在高一政治生活“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中国与法国紧张的外交关系的现状,我首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引起中法外交关系紧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都能结合时政畅所欲言、阐述观点。教师及时进行总结指出:中国奥运火炬手金晶在法国受到了藏独分子的袭击;萨科奇不顾北京反对以欧盟轮值国主席和法国总统身份接见达赖喇嘛;法国佳士得公司坚持拍卖圆明园兔首鼠首等原因导致了中法外交关系紧张的局面。那么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措施?同学们利用自己积累的时政素材做了回答,接着我介绍了中国政府冻结中欧峰会第十一次对话,解冻后温总理访问欧洲但不包括法国,使其行程变成真正的“环法”访问;民航局暂缓向法国空中客车公司订购等措施。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呢,抑或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我的第三个问题产生了。在教师解惑点拨下,同学们明确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就会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摩擦乃至冲突,深刻理解了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教师因时也严肃庄重地肯定了坚定维护我国利益的举措。“作为普通的中国民众包括在座的各位同学,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又提出了第四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群情激昂,提出了抵制法货、不去家乐福采购东西、暂缓民众赴法旅游等主张。顺势而为,我接着提出了第五个问题:上述做法是否在真正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呢?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教师点拨指出:“抵制法货等做法是中国民众对法情绪的合理合情表达,这种情绪值得理解。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法政治、经济等利益交错,密切度加强,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态势,显然这种做法无异于火上浇油,不利于维护我国的利益,因此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需要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通过五个环环相扣、充满生活气息的“生活化”问题,唤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顺利达成。

二、敏锐捕捉———提问“生成化”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当代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政治课堂不再仅仅是那种“预设”的活动,而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对话。这是一个鲜活的、流动的过程,一个不完全在“预料之中”的充满生成的动态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教师突发的灵感,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失误或另类的想法,师生合作过程中的反诘等所表现出来的信息都是最丰富、最生动、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对于这些生成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大胆、科学使用的意识。如果一味死板地将学生拉回原来所设置的固定轨道,那么很有可能会失去这些无法预约的精彩片段而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捕捉课程资源的敏锐意识,要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教学艺术来整合它,适时提出“生成性”问题。

例如,在高一政治生活“我国的政党制度”讲授过程中,当我讲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时候,一名学生站起来说:“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因此我认为作为具有剥削因素的私营企业主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党员。但是我在媒体报道中看到过有私营企业主加入党组织。这咋回事呢?”说实话解释这个问题需要占用我不少的教学时间,但是我并没有随意处理这样的教学插曲。我适时提出了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仅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吗?私营企业主对于国家、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对于上述问题我提醒学生关注教材,指出: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入党的身份条件,我现场通过百度网搜索出《党章》。《党章》第一条明确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按照这个规定,同学们明确了私营企业主也是能够加入党组织的。同时我进一步联系高一经济生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引导学生回忆私营经济在发展生产和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吸收就业、增加收入和国家税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及时补充当地优秀的私企党员的事迹,认识到私营企业主对国家的积极贡献。通过两个“生成性”问题的提出和解答,把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知识做了有效的沟通和嫁接,及时澄清了优秀的私营企业主能否成为共产党员的困惑,同时对我国的私营经济的积极作用有了深刻的理解,起到了“一石两鸟”的作用。

三、设计精确———提问“合理化”

“合理化”的问题首先应该是“考虑差异,面向全体”。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现在它仍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放在课堂提问中,就应该因人施问。为了渗透和践行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作为教师设计问题时应该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既要有针对优等生而设计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同时也要有面向占学生多数的中等生的问题;尤其需要设计较容易回答的问题,以照顾到学习较困难学生的需要。其次“合理化”的问题应该是“分寸恰当,难易适中”。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就是在强调问题应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有联系,但是不通过积极探索是不足以解决、解答的。因此要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水平设计问题,既让他们够不着,又让他们够得着。同时“合理化”的问题还应该“循序渐进,密度适当”。人们认识事物无不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遵循学生的认识特点和规律。尤其对那些教学重难点知识的问题设计上,可以采取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梯度策略;同时需要调节好设问的密度,要抓住关键、重点设问,切忌出现使学生疲于应付、精神紧张的“满堂问”的提问方式。

例如,在高一经济生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教学过程中,针对“纸币”这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首先在展示了古代中外商品交易的图片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通过图片同学们可以发现古代人用什么来购买东西?显然这样的问题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来说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搜集有效信息,从而轻而易举地拿下。接着出示第二个问题:大家觉得金属货币的使用有什么缺陷呢?中等程度包括学习能力偏下的学生都能够说出金属货币在携带、贮藏时具有的缺陷。“金属货币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还有一种缺陷,谁能说明呢”,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只有少数同学结合生活的体验通过积极思考才能作出回答。“那么大家注意到金属货币在长期的使用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它会不断的磨损”,在我降低了提问的难度,做了有效的提示后,同学们恍然大悟。“不断磨损会导致贵金属的流失,但是有没有办法防止这个缺陷的发生,同时又不影响货币功能的发挥呢?”第四个问题提出后,绝大多数同学马上就想到了“纸币”则能避免这一缺陷。“那么一个国家纸币的发行量是不是随意的,为什么?”这个难度颇大的问题确实使学生陷入了困顿。“纸币的出现是代替金属货币的什么职能?”我用了一个变式问题去代替第五个问题。这时候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联系已学内容积极探究后得出了结论,即纸币是履行金属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这时第五个问题的回答就迎刃而解。“假如货币发行量与实际需要的不一致会发生什么经济现象?他们之间有什么异同?”这个问题不宜花费过多时间仅作简单说明即可,以满足优等生提高思辨能力和拓展知识的需要。上述七个问题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差异,照顾满足到了全体学生的需要。通过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梯度策略,采用步步为营的“小步子”方法,经过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索,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总结,从不会到会,从无效到有效,逐步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总之,我们需秉持西方学者德加默的“提问得好即教得好”的理念,切实把握好课堂提问中的每个细节并做到有效实施,从而获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 教育部.2004.3.2

法律课堂鲜活性 篇10

有幸参加校内的赛课比赛, 授课内容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

【案例片段】

……

师:时间到。把书合上, 说一说刚才你们看书时知道了什么?

生:要用所给的数字1、2、3组成两位数。

师:两位数的意思是什么?

生:个位和十位都要有数。

师:你们都组成了几个两位数?

统计组数的人数。看过书后一个也没有组出的学生 (这部分学生不会自学或是根本没有看懂题目意思) ;组出一个的学生人数, 组出两个的学生人数, 组出三个的学生人数, 组出四个的学生人数, 组出五个的学生人数, 组出六个的学生人数。

师:让我们看看同学们都组成了怎样的两位数。

生1板演:12, 23, 31

师:还有没有别的组法?

生2 板演:12, 21, 23, 32, 31, 13

师:这个学生写了6种, 他是怎么做的?

生:交换两个数的位置。

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使得组成的两位数有序且不重不漏?

生3板演:12, 13, 21, 23, 31, 32

师:介绍一下你的方法。

学生用数字卡片在个位与十位上分别摆数。边摆边介绍。在十位上分别固定1, 2, 3, 然后在个数上搭配另外两个数字。这样便可以做到不重不漏。这样组成了6 个两位数。

【设计意图:完全放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 在操作活动中成功, 在交流中找到方法, 在学习中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师:通过刚才学生的讲解, 我们发现从3 个数中选出2 个数组成两位数, 先要固定十位上的数字, 然后再搭配个位上的数字, 这样有序的排列就可以做到不重不漏。

放一段学生喜欢的“喜羊羊和灰太狼”动画片的音乐奖励给刚才想出方法并讲解很棒的学生。

【设计意图:放一段音乐调节一下紧张的学习氛围,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也会疲劳, 1 分钟的舒缓音乐, 用学生耳熟能详的音乐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师: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动画片, 你们最喜欢谁?

生:喜羊羊 (师追问为什么?)

生:它机智勇敢。 (师问你们愿不愿像它一样机智勇敢?) (生:愿意)

师:羊村里盖起了一排排的房子, 喜羊羊遇到了困难。 (师边说边出课件) 请学生读一读喜羊羊让我们帮助它什么?

1.我想给这些房子写上号码, 但要求是由5、7、8 其中两个数字组成的所有两位数。你们能帮助我吗? (生写出:57, 58, 75, 78, 85, 87。多数学生掌握方法并做对。)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巩固刚刚学习组成两位数的方法, 学会用有序全面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师:美羊羊也爱动脑筋, 它发现刚才用1、2、3 组成6 个两位数, 用5、7、8 也组成6 个两位数, 是不是数学王国里0 到9 这十个数字随便拿出3 个数字都能组成6 个两位数呢?

出示课件。

2.用4、6、0 这三个数字能组成几个两位数呢?

生1:46、40、64、60、04、06 是组成了6 个两位数。

生2:我不同意, 04和06不是两位数, 应该组成4个两位数。

师:说明十位上不能是0。

【设计意图:产生冲突, 在冲突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白, 在组数时, 0 不能占首位。培养学生在按照条件组数时面对““0”这个特殊数字要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懒羊羊认为这样的排列问题不仅会出现在数字中, 在涂色时也会遇到。

师:沸羊羊也不想考大家了, 完成课本练习二十四第1 题, 第2 题。

【设计意图: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 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而且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

【教后反思】

一、用动画音乐提起学生兴趣

数学课堂很容易让学生的枯燥无味,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 能在课堂上带着兴趣并且注意力集中地坐40 分钟是不可能的。而在教学中我用一曲“喜羊羊和灰太狼”动画片的主题歌作为对动脑筋孩子的奖励, 同时让学生在欣赏哼唱他们耳熟能详的动画歌曲时放松紧张的脑细胞,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二、用动画人物激活学生思维

小学生对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动画非常感兴趣, 思维很容易被激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种直观, 是一种发展观察力和发展思维的力量, 它给认识带来了一定的情绪色彩。”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根据教学中习题的内容, 利用“喜羊羊和灰太狼”动画片中四个主要动画人物串接教学环节, 让知识由简到难、由浅入深的一点点呈现。先是“喜羊羊”引出问题, 为的是巩固所学内容;接着是“美羊羊”加深问题, 为的是引起学生对“0”这一特殊数字在排列问题时的注意;然后是“懒羊羊”扩展问题, 使学生解决排列问题时不仅仅局限在组数中;最后是“沸羊羊”综合问题, 让学生开阔思维, 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是在动画人物的陪伴下完成学习任务, 思维也被这些喜爱的动画人物激活。

三、用动画语言引导学生探索

利用美丽的画面创设故事情境毕竟是有限的, 制作课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创设了动画语言来引导探索。

上一篇:教学化能力下一篇:微电影的艺术创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