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研究论文十篇

2024-09-13

地质灾害研究论文 篇1

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密切, 两者既有联系, 又有不同。环境地质, 是环境学与地质学两门学科的综合, 它主要就是研究人类活动对于地质环境的影响, 地质环境在这里是被研究的对象。而地质环境, 则是一个整体概念, 它包括自然空间中的水, 土壤, 沙石, 大气等等。矿产在被开采的过程中, 常常伴有很多地质问题, 人们对于经济的过度追求, 也使得矿山周围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些地质灾害和环境问题, 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矿山环境地质的内容就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在开采矿石的过程中, 一定要尽量减少对矿山环境的破坏, 这是矿产开采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 也是社会可耻发展的需要。

2 矿山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

矿山环境地质是介于矿山地质学与环境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在矿山开采过程中, 自然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及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 从而达到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和保护地质环境的目的。矿山作为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最为强烈活动的场所之一, 人类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 也改变或破坏了矿区的自然地质环境, 从而产生众多的地质灾害, 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矿山地质灾害是由于人为的采矿活动所直接引起或诱发的灾害, 可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严重危害和破坏。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矿山开采开山弃石, 加速水土流失, 引发地表塌陷山体滑坡;矿山抽排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矿区周围地下水资源枯竭, 地下开采诱发地震岩爆冒顶片帮突水瓦斯爆炸地面开裂及沉陷等。因此, 研究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发展规律, 提出防治灾害的措施, 对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显得尤为必要。

3 矿山环境地质

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 原本就是一个地质环境被破坏的过程, 也就是说, 人类只要需要矿产资源, 只要矿产的开采活动一直存在, 那么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就不会消失。人类能够做的就是尽量将开采过程中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矿产的类型不同, 其在开采的过程中, 所带来的地质灾害类型也会不同, 对人们以及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程度自然也不相同。同时,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还与工人开采方式与开采强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环境地质作者通过对以往记录的分析, 总结出了以下几类:

3.1 环境污染问题。

矿石在开采的过程中, 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 土壤污染, 垃圾废物等众多环境问题, 大型机械在运作的时候, 还会产生很多噪音, 与废气, 这些废气中, 有些还是有毒气体。由于我国在矿石开采方面的相关法律政策还不够完善, 使得很多企业, 没有对这些垃圾废物经行处理, 或者处理的不够彻底, 就直接排放到了自然环境中。这些垃圾废物越积越多, 对矿山周围的环境以及人们的身体将会造成非常大影响。

3.2 生态破坏。

矿产资源开采对于生态的破坏十分严重, 由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十分艰难, 大型开采工具以及小型的斧凿都是十分常见的, 这些工具主要是进行挖掘, 开凿的工作, 这些活动对于矿山地貌的改变非常巨大,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 很多植被会被破坏, 这样的情况, 将会造成泥石流灾害的频发发生。使水系统, 自然景观以及很多文化遗址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生态问题的原因很多, 废气废水, 以及过度的开采等等都会对其造成严重的危害。

3.3 地质灾害。

主要有崩塌、地面陷落、地面沉降、滑坡、地裂缝、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致使地质灾害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矿山开采强度过大, 导致矿区地质环境的应力失去平衡, 进而引发各种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强度远远比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更为剧烈。相比于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这类危害速度较缓慢的问题来说, 地质灾害能够在短时间内给矿山企业以及矿山生产人员的财产和生命造成严重的损失。

4 矿山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灾害, 与矿石开采互动相伴相生, 也就是说, 矿石在被挖掘出来的过程中, 必然会对周围地质造成巨大影响, 进而产生连锁反应, 引发很多地质灾害的发生。现阶段我国对于矿石的需求量依旧很大, 矿山的分布广与规模大, 开采模式依旧比较粗放。这些都是造成我国矿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因素, 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以下几个表现形式:

4.1 崩塌。

崩塌多指矿山区域坡度较大的斜坡上的土壤、尾矿以及岩石等物质因为承受不住重力的影响, 而脱离其原来的位置, 进而引发崩塌、滚落等现象。导致矿山崩塌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最为主要的两个方面是矿坑设计和尾矿堆积不合理。

4.2 滑坡、泥石流。

滑坡是指矿山地区较高斜坡上的土壤、碎石等物质承受不住雨水的冲刷或是受地震等地质活动的影响, 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呈整体状向斜坡下方移动或是呈分散状向斜坡下方流动。泥石流是指经过强降雨以后, 大量的地表径流携带着土壤、碎石、岩块等物质快速从山坡上流至山坡下, 并在低洼处堆积起来的现象。

4.3 地面陷落。

地面塌陷是采矿活动中, 十分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 它是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或者缺失, 而导致地面突然下沉,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一般情况下, 矿石再被挖掘出来之后, 工作人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 将其所造成的空洞填满, 这样才能保障地面不会塌陷, 但是如果这方面的措施没有做好, 就会出现地面陷落的情况。由于地面陷落, 没有预警, 事发突然, 并且多发于人口密集地带, 这样就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它不但会造成地表设施的严重损坏, 还会对其周围的地质环境产生影响, 甚至会带来联锁反应, 使其地质稳定性下降。

结束语

人类社会需要进步, 经济需要发展, 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这些目标, 而肆意的对自然和资源进行无休止的采伐和挥霍。矿产资源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 它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创收巨大的贡献, 但是, 在环境与资源问题不断严重的形势下, 我们应该以可持发展的理念为活动的原则, 最大限度的减少矿产开采过程中, 对于地质环境的破坏。与此同时, 相关的部门企业和工作人员, 要建立紧急预案, 在灾害发生时, 第一时间拿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这样才能将损失降到最小, 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强, 朱锟, 张静等.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现状与治理研究[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 2012 (8) .

地质灾害研究论文 篇2

关键词:鄂西山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引言

湖北省是我国地质灾害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 灾害的种类多, 分布广, 灾情重。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和危害的加剧, 引起了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鄂西山区地处湖北省西部, 包括恩施地区和宜昌地区, 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复杂, 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频发次数高, 是湖北省地质灾害高发区之一。经调查统计[1], 2000-2004年期间, 鄂西地区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采矿区地面沉陷等地质灾害近600余处, 造成101人死亡 (或失踪) , 直接经济损失约7.68亿元。尤其近年来, 该地区地质灾害呈不断加剧、危害加重的趋势, 地质环境更趋恶化,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研究该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为当地地质灾害预防、治理、国土整治、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是当务之急。

1 地质灾害发育特点[4]

1.1 塌岸灾害。

鄂西地区境内横亘着著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2], 而水库的蓄水所产生的水库塌岸是影沿岸工程安全的重要问题, 是水库区特有的一种地质灾害。由于长期地壳运动活跃、频繁, 加之河床冲刷、切割, 库岸变形破坏强烈。据有关科研部门调查, 平均线变形破坏密度为0.19个/km, 平均线变形破坏模数为102万m3/km。因此, 该地区干支流库岸稳定性较差。据长江委勘察统计, 鄂西境内的支流库岸稳定性较差的有104多段, 约403km, 占整个库岸线的6.8%。同境内存有各种类型的坍滑体1449处, 方量约3195亿m3。

1.2 滑坡灾害。

由于鄂西地区地质地貌条件复杂, 古滑坡分布众多, 且处于亚热带气候区, 雨量充沛, 多暴雨, 滑坡时有发生。这些古滑坡在天然条件多处于稳定状态, 但在水库蓄水及移民工程的扰动下很多将会复活。移民工程及水库蓄水活动, 除诱发一些古滑坡复活外, 还会导致新滑坡发生在一些县城新址, 由于受滑坡影响被迫多次变迁, 不少移民工程点遭受崩滑灾害破坏或严重威胁。

1.3 崩塌灾害。

调查共发现崩塌13处, 占地质灾害总数的6.7%。崩塌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控制。主要发生在人工开挖形成的陡坡或陡崖上。

1.4 泥石流灾害。

三峡库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三叠系地层[3]。如巴东县等周边地区均系泥石流多发地段。泥石流源主要是古滑体与近代滑体二次改造及岩体风化的产物, 以沟谷型泥石流为主。例如巴东县后山坡发生泥石流, 冲毁房屋, 淤塞街道, 3人死亡, 1349间房屋倒塌, 2519间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破坏, 造成严重损失。

1.5 人类工程活动产生的地质灾害。三峡水

库的形成本身就是规模巨大的人类活动, 对于新城镇不合理的、盲目的建设所诱发的新的环境地质问题, 甚至地质灾害。例如地处宜昌地区的秭归县城新址选在紧靠坝区的剪刀鱼地区, 地形地质条件 (花岗岩) 均适宜作为新址, 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不是顺应地形地质条件, 而是追求平原式的建筑模式, 采取大挖大填、平山填沟、人造平原, 填筑深度达数10m, 填筑地段未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 一遇降雨, 填筑方成为泥石流、水砂流的策源地, 外坡多处破坏, 填筑体本身多处发生破坏, 不得不对填筑体再次进行勘察, 以研究其作为地基的可行性及防止变形破坏的措施。

2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2.1 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防治规划。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是指导防灾减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0世纪90年代中期, 鄂西地区各政府根据《湖北省1996年-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草案) 》和《湖北省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积极开展地方灾害调查和分析, 提出了有可能发生重大地质灾害的主要地区, 确定了38处地质灾害点作为重点监测对象, 分析了地质灾害主要发生时间, 提出了地质灾害防范措施和建议。所处鄂西地区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我省第一个已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基层县。1993年11月, 该县政府与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合作, 在全县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基础上, 编制了《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提出了防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 并按规划开始了花坪滑坡的治理。鄂西各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正逐步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 以改被动救灾为有计划地主动防灾。

2.2 积极做好汛期地质灾害的监测和应急调查工作。

每年汛期是地质灾害多发季节, 泥石流和近80%的滑坡发生在雨季。鄂西各级地质灾害防治部门会同省政府派出的地质灾害调查小组, 积极做好当地的防灾减灾工作。各县、市地矿局和地质环境站应急调查小组对40余处地质灾害点进行了应急调查, 提出了防治意见和措施。针对各地比较普遍存在的重“治”轻“防”的思想, 每到一地, 各级地矿部门负责人都向当地干部和群众讲明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原则, 讲明需要与可能之间存在的差距, 并举出实例说明预防为主的重大意义, 从而使各级政府领导重视在地质灾害发生以前, 而不是在发生以后。同时, 各级主管部门层层签定监测预报责任书, 其中不少县 (市) 都是由县长与当地乡镇长签定责任状, 明确各自的重点监测点和责任, 积极开展群防群测工作, 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如长阳县鸭子口西寨村滑坡, 县矿委办经过调查发现后, 根据监测结果提出滑坡体下方受危及的4户居民共21人需迅速搬迁, 结果搬迁不久, 滑坡体下滑推倒3户房屋, 避免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3 开展重点地质灾害的勘查、治理工作。

几年来, 通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鄂西地区一些重大的地质灾害勘查与治理工作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 各地灾防治单位立项实施国家、部、省级地质灾害专项费用勘查项目12个、治理项目10个, 共投入地质灾害专项勘查经费600余万元, 地质灾害治理经费6900余万元。具体项目包括巴东县新老城区滑坡泥石流、神农架林区松柏镇泥石流、兴山县后山滑坡等地质灾害勘查与治理工程。各级地方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也予以高度重视, 并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开展当地重点地质灾害的勘查治理工作。

2.4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全民防灾意识[5]。

几年来, 鄂西各地区各级防灾部门大力宣传国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原则, 普及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 干群防灾减灾意识正逐步提高。为了使宣传活动丰富多彩, 他们通过利用各种宣传媒体, 以不同的形式开展宣传。他们还通过专家讲座, 把宣传的重点放在农村和乡镇, 扎实、细致地做好宣传、培训工作, 迅速提高群测群防的科技含量。同时, 加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在职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 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提高其整体素质。依靠群众, 发动群众, 增强全社会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 提高防灾抗灾水平。

2.5 协调规划, 落实防治经费

各级政府部门坚持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 落实经费, 确保地质灾害得到及时调查、勘查、治理或搬迁避让。要把地质灾害防治与水利建设、交通建设、城市建设、防汛抗旱、扶贫等结合起来, 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根据“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 地质灾害的诱发者、治理的受益者要承担治理责任和费用。鼓励社会援助, 努力争取国家和国际资助。

参考文献

[1]曹微.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与对策[J].湖北地矿, 2000, 14 (2) :50-55.[1]曹微.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与对策[J].湖北地矿, 2000, 14 (2) :50-55.

[2]吴永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人民长江, 2005年3月第36卷第3期:11-16.[2]吴永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人民长江, 2005年3月第36卷第3期:11-16.

[3]汪华斌, 吴树仁.长江三峡库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8, 5, 第7卷第2期:186-188.[3]汪华斌, 吴树仁.长江三峡库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8, 5, 第7卷第2期:186-188.

[4]刘成武, 黄利民, 吴斌祥.湖北省地质灾害的特点、机制及其减灾对策[J].灾害学, 2003, 18 (4) :29-33.[4]刘成武, 黄利民, 吴斌祥.湖北省地质灾害的特点、机制及其减灾对策[J].灾害学, 2003, 18 (4) :29-33.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研究 篇3

关键词:地质灾害;灾害防治;环境利用

导致地质灾害的原因主要是由自然等外力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会引起岩土层的移动,从而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因此防治地质灾害的问题成为我国自然灾害问题的焦点,从长远来看,地质灾害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给我国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如何防治自然灾害成为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将地质灾害与环境利用问题放在一起研究,在减少危险源的前提下,建立科学的防治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从而提高我国地质的环境利用率。

一、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一)我国目前地质灾害现状。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南北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南方与北方的地质灾害还呈现细微的差别。例如我国西南部山区比较容易发生泥石流以及滑坡的现象,给交通运输带来严重的影响,有时还会破坏西南部地区的通信系统,给救援行动带来一定的阻碍。从受灾程度看来,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受灾害的影响是远远高于北方的,因此一定程度上地质灾害限制了南方某些地区的发展,给当地的人民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针对受灾的强度与规模制定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尤为重要,要针对地质灾害防治的地区,进行地区性的检测,深入研究地质灾害与当地地质水文条件的辩证关系,并制定应急处理方式,从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调查区划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首先要从调查区域的划分开始,只有明确研究目标,才能保证地质灾害防治的有效性。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划定调查区域的基础上,对研究目标开展地质勘探,从而对当地的环境与地质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并根据研究结果,将调查区根据危险的等级进行重新划分,从而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地区,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检测预警建设。地质灾害的防治要以预警工作为主,因此检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核心。正因检测预警建设的重要性.要求相关部门在预警系统的建设上增加投入力度,从而保证预警系统的高效性与灵敏性。预警系统要做到第一时间发布灾情信息,以便发展后续的救援疏散工作。同时预警系统还需要根据地质灾害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救援团队提供较多的信息,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给救援工作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四)搬迁治理工程建设。一般来收,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受波及的范围较广,受灾人群也较为密集,因此针对地质灾害开展搬迁治理工程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受灾程度较重的地区,采用搬迁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地质灾害发生时的影响,给周边居民的安全性添加了一層保障。同时,搬迁治理还要将灾后重建的工作考虑在内,在最大限度内减少地质灾害对当地居民的影响,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五)应急处理建设。应急处理指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地质灾害通常没有任何预兆,具有速度快、破坏力强的特点,因此针对地质灾害建立应急处理措施的建设,也是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的有效途径。迅速反应是地质灾害发生时减少损失的具体方式,同时安排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对地质灾害的情况与影响做出一定的评估,根据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救援措施,是减少事故伤亡的最有效的对策。还应该组织专家进行现场的勘探,从而减少事故的波及范围,规避地质灾害造成二次伤害,迅速组织救援的有生力量,并且对后期的救援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划。

(六)完善科学研究体系。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目前我国对地质灾害发生成因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许多领域还具有突破的空间,这就给我国科研部门提出了挑战。研究地质灾害的发生的原因,能够给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技术与理论的支援,从而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科学性,不断的针对地质灾害进行应急处理的模拟,从而保证减少地质灾害波及范围。

二、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建设

(一)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在保证区域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对区域地质环境的认识,是提高环境利用率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要对目标区域的地质进行深入勘探,从而判断地质的机构与运动规律,从为环境利用工作提供安全保障。建立高效的评价体系是对环境充分利用的前提,因此要加强环境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满足环境利用的相关研究的需要。在进行环境利用可行性分析之后,要考虑怎样将经济建设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从而迎合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环境容量的评价是环境系统的重要标准,其大小将直接影响环境的利用率,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还对我国灾难的调控能力提出一定的挑战,因此能否取得良好的环境利用效果,还要看能否选择正确的发展对策,从而保证环境利用在地质灾害防治基础上的开展。

(二)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地质环境的利用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开展地质环境安全建设,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规避地质灾害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何提高环境利用率在于能够在多达程度上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影响。因此改造自然是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监理工程地质安全体系,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从而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增加地质环境的利用率。

结语:综上所述,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从而在统筹当地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规避地质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加地质环境的利用率,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迎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

实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研究 篇4

潘永佩

摘要:搬迁避让,是对威胁严重而有治理困难的地质灾害,进行选址搬迁,有效避免和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探索避让搬迁机制,总结工作方法、牢固树立地灾防治理念更加重要,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兴仁县搬迁避让实践调研提出了坚持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相结合,构建搬迁补偿标准,让农民带着财产向城镇迁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生态文明;环境权

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之一,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质灾害包括很多内容,我们平时所接触的一般有滑坡、泥石流、塌陷、地裂缝等灾害,很大一部分是大自然的活动形成的,也有一部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减轻灾害不仅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科学问题,也是一个极其严肃的社会科学问题,应从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减灾事业。

地质灾害,通俗地说,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者使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就是地质灾害。发生了的是灾害,将要发生的是灾害隐患。

搬迁避让,对威胁严重而有治理困难的地质灾害,进行选址搬迁,减少损失。地质灾害发生后,或者某地方有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通过地质工作人员的调查,确认此处不适合居住、生活、生产,对所有地质灾害进行工程治理比较效益低下,就另选新址重建家园更为安全、经济合理,则应当进行统一规划建新村,进行户籍不变的或者改变的人口迁移,而搬迁避让的地点也必须经过地质人员的现场勘查论证,没有地质灾害隐患才可以搬入。一般为搬迁避让选取的居住点称之为安置点。

搬迁避让是地质灾害治理的一种措施,地质灾害治理是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保护地质环境的需要,对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保护环境生态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政府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职责之一。

搬迁避让就是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胡锦涛指出:“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坚持科学发展观,政府拿出资金为地质灾害区搬迁,就是让中国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地质灾害防治区全体人民。研究实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有利于我国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的建立。

一、兴仁县地质灾害区域背景及地质灾害分布

1、区域地质背景

兴仁县地处贵州省西南部的斜坡地带,属高原峡谷区,山高坡陡,地形起伏较大,沟壑切割深,地质构造复杂,降雨集中,灾害性天气多。为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域,主要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等,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兴仁县位于黔西南州中部,国土面积1785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62个村(居、社区),总人口52万。兴仁县201个地质灾害点处民居住着布依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而且他们是兴仁县典型的高山区,矿山地区,贫困地区。

2、地质灾害分布

地质灾害隐患点呈逐年上升趋势,点多面广,地质灾患害隐点主要分布于矿区,防治工作相当严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据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五地质大队2006年7月对兴仁县所作的《贵州省兴仁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兴仁县地质灾害较为严重,共有各类地质灾害点134处,其中:滑坡95处(含潜在滑坡隐患点65处),崩塌21处(含14处崩塌隐患点),地面塌陷10处,地裂缝7处,泥石流1处,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变化,现兴仁境内共分布有地质灾害点201处,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递增,威胁3599户,23800人,潜在经济损失2.46亿元,全县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有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分布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地裂缝为主。从平面上主要分布在真武山、新龙场、下山、潘家庄、百德及屯脚镇一带,其余乡镇零星分布。从空间上看,由于受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和人类工程活动的综合影响,其空间展布格局不均衡,具有局部呈密集式分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地区成群出现,如潘家庄镇、真武山办事处、下山的采矿区滑坡、地裂缝灾害等;其次在地形切割较强烈的软硬相间岩组区发育,如屯脚、田湾、新马场、民建一带滑坡、崩塌灾害。《黔西南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全州采矿活动引发、诱发或加剧次生地质灾害发生共350处,其中兴仁县71起,其中滑坡47起、崩塌12起、泥石流1起、地面塌陷8起、地裂缝5起。兴仁县地质灾患害隐点主要分布于矿区。现在作为兴仁县地质灾害一般治理区是:兴仁县田湾至百德矿区、鲁础营至雨樟矿区,总面积为148.05K㎡;作为兴仁县地质灾害重点治理区是:兴仁县下山至潘家庄矿区、新龙场至四联至城关至李关矿区、兴仁县大山至回龙矿区、巴岭至屯脚矿区总面积为478.97K㎡。

二、兴仁县实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作的主要经验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城乡一体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绩突出,搬迁避让工作不断推进。实施少部分人口向环境优美,生产生活条件好的地方搬迁,绝大部分人口向城镇搬迁。机制创新,举措得当。实现了农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

机制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的方式方法,并进行一定的加工,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对实践工作产生有效指导。不因组织负责人的变动而随意变动。只有建立完善的灾害防治机制,才能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稳步发展,保持长久的活力。

多年来一贯坚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完善我县地质灾害防灾机制体制。成为第二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将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民首先列入扶贫、代赈移民搬迁规划和计划,采取“政府扶持,干部负责,个户自救”的方法,积极实施地质灾害移民搬迁工程。据统计,自2008年到2010年以来,我县共投入资金2100多万元,实施地质灾害点移民搬迁717户、3227人,新建房屋2868间。

依托建设工程搬迁。让搬出的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地质灾害搬迁过程中,我县首要考虑群众搬出后的生产生活。如新马场乡补朗地质灾害搬迁点,搬迁户利用马马岩电站建设的有利机遇,大力发展服务业,有的开着小商铺、有的开饭馆,生活过的有滋有味。搬迁户感慨地说,“我们以前住的地方因地质灾害原因而穷困,政府对我们实施了移民搬迁后,既消除了我们的恐惧心理,生活又比过去过得好。”

就地就近搬迁,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田湾乡普茶村江边组43户178名群众遭受地质灾害威胁,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对43户群众实行整体搬迁。现在的江边地质灾害移民安置点,农户住的是规划有序的楼房,走的是水泥路,每家每户都吃上了自来水,群众家里用上了洗衣机、冰箱、电视机等。群众们说,“我们没有投资一分钱,党和政府帮我们把房子整好,还帮我们把水电路修通,非常感谢哟。”

走城镇化发展道路,向城镇搬迁。兴仁县政府对真武山街道办事处三村矿区地质灾害隐患的466户、2350人进行整体移民安置,建设规模约18.38公顷,预计投入1.8亿元在县城高标准建设移民新村,该工程正在实施中。

兴仁县是全国200个产煤县之一,煤炭全县合法有证矿井达44对,设计产煤867万吨。涉及7个乡镇(街道)22个村(居),4.85万户、23.27万余人。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引发矿区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创新管理机制,把煤矿区地质灾害防治作为我县实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的突破口来进行实践。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1、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及保障机制。我县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的落实,切实把经费落到实处,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及保障机制。一是防治经费预算安排到位。县委县政府把全县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确保地质灾害经费来源稳定。二是防治支出保障到位。地质灾害工作经费全部用于地质灾害防治,不得被单位的其它业务支出挤占。促进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三是建立“矿灾基金”机制。引导合法煤矿业主组建煤炭协会,由煤炭协会收取“矿灾基金”(协会委托县煤炭税费征收管理局以每吨5元的标准收取),按照“企业所有、专款专用、政府监督”的原则管理使用,解决了矿群矛盾调处中无责任主体的灾害赔偿资金来源问题。四是建立健全合理补偿机制。因矿方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赔偿金额在50万元以内的,由煤矿企业承担,50万元以上的,超出部分由矿灾基金和煤炭企业各出资50%赔偿,既保护了矿区群众利益,又维护了企业的利益。同时,县委县政府根据当年地质灾害情况,结合当年财力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并采取必要的鼓励性政策和措施,把地质灾害防治与水利建设、交通建设、城市建设、防汛抗旱、扶贫等结合起来,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2、建立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区产业发展扶持机制。加大农民的特种种植、养殖产业技术培训力度,加大产业资金扶持力度,解决搬迁人民的长远发展问题。

3、建立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本着积极友好和坦诚务实的态度,坚持平等公正、双赢互利的原则,对地质灾害进行鉴定,查明原因,分清责任主体,补偿兑现资金。突出抓好地质灾害区矿群矛盾调处,责任主体明确,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4、建立地灾搬迁与小城镇规划建设有机结合机制。在城镇集中统一规划农民搬迁住宅区,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科学合理的安置好搬迁农民,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搬迁。同时对搬迁农民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安置就业,支持自主创业。使搬迁农民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

在国家和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我县地质灾害防治这一“以人为本,和谐搬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正在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兴仁人民期盼已久的“和谐美好家园”梦想即将实现。

三、实施搬迁避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艰巨,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主要存在资金、队伍建设等问题。

1、资金不足

我县财政收入虽然在不断的增长,但是还显得不够发展之用,筹措并有效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资金有限,远不能满足全县地灾防治工作需要。所辖乡镇的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都来源于县财政。一些应提前搬迁治理的地质灾害点,由于经费不足而未能及时治理或搬迁避让,隐患严重。

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队伍的素质与需求不相适应

地质灾害移民搬迁工作涉及面广、政策业务性强,仅仅依靠基层乡镇力量实难完成,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搬迁避让工程专业技术队伍。

3、建设程序繁琐

搬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选址、规划、设计需要的时间较长。审查时间过长,审批程序手续还不够简化,资质单位收费较高。如地质灾害评估费、安置点测量规划设计费等资质单位收费还较高。

4、搬迁户户籍没有发生改变,居住地没有更名 搬迁户的居住地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的户籍没有发生改变,也会影响他们国民待遇。居住地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更改寨名,一般都叫它“移民村”。应该根据居住的地理位置,取一个响亮的名字。

四、实施搬迁避让的对策及建议

地区贫困与区域环境恶劣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有关。严重的自然灾害必然制约和困扰着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成为贫困的重要客观原因。实施移民工程,与工业化、城镇化相结合,人口向城镇搬迁是解决这一问题根本途径。

1、构建搬迁避让补偿标准,统筹安排资金,做好规划。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主体,研究制定科学的搬迁避让补偿标准体系,把“补助”变成“补偿”,实施搬迁避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要把地质灾害防治与扶贫开发、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土地整治等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资金;加强对村庄规划和农村建房的指导,配套提升,提高农村民居设计建设和防灾安全水平。规划要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保持田园风光和生态环境。规划要充分利用起伏多姿的山和蜿蜒曲折的湖,为人民创造优良的环境,创造轮廓分明、景色秀丽的风景;制定搬迁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群众搬迁避让,优先搬迁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群众。要加强对搬迁安置点的选址评估,确保新址不受地质灾害威胁。

2、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更多搬迁避让农民提供长远生产生活条件。张新华指出:“消除一切不合理的制度障碍,给农民以国民待遇,让他们享受与市民同样的发展机会、发展环境和文明成果。”[2]为此,我们有理由采取措施改善和提供农民长远生产生活条件。构建城乡协调和平等的发展环境,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使搬迁农民在不断加快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产品均等化,建设好教育、卫生、文化、服务、保障等公共设施,建设好房屋、水、电、路、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

3、向城镇搬迁,设人口迁移居住中心。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建指出:“只有城市化才能救中国。”[3]从“十二五”规划方案看,城镇化的确承载着重要使命。为此,政府出资作为地质灾害防治搬迁责任主体,人口向城镇迁移是发展的大趋势。人口向城镇迁移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资源,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土地,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济效益。人口向城镇搬迁有利于推动“三化”同步发展,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1)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还很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04年中央1号文件确立公正对待农民工,让进城农民融入城市的完整政策框架。2010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我们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亿人。但是,我国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水平还很低。李国祥指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的建设投资。我国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促进发展最大的潜力也在城镇化,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将成为“十二五”城镇化进程的重头戏,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4] 这充分说明了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2)搬迁人口实现户籍解革,让农民成为城市市民。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指出:“农民工未能市民化,是城镇化最大的短板。”[5]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亦认为,“尽管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亿,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并不完整,比如,截至2011年底,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4.1%。”[6]中国城乡分离的二元户籍结构,制约着农民的各种权利。尊重、保障和实现农民的劳动权和就业权,关键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破除二元户籍结构,使农民能够平等地享有自由择业、充分就业和人类社会普遍公认的劳动和工作条件等各项权利。改变户籍,使农民工的进城动机从目前简单谋求经济收入转向谋求永久性身份转变的努力上来。

(3)实施农民就业培训,解决就业岗位,增加收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7]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农民获得物质保障所必要的权力,是生存的基础。通过实施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轻工业,增加就业岗位。要做大劳务经济,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联系与协调,搞好定向、定单培训,打造一批特色培训基地,创建一批有影响力的劳务品牌,推进劳务输出向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教育和引导农民树立新的择业观念,让群众明白转移人口是增收致富、改善生活环境、享受现代文明的有效途径。

(4)制定优惠政策,让农民带着财产搬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说:“我国的城镇化绝不走让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后进城沦为贫民、城市出现大量贫民窟的道路。”[8]加大实行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力度,让进城落户的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城市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的同时,还要让他们在一定时期内仍然保留农村原有的承包地、宅基地、林地、集体经济资产分红等基本权益。

4、强化全社会减灾防灾意识和能力。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9]地质灾害是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我们要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去防治地质灾害。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为核心,强化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提高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5、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保护农民的环境权入手,做到和谐搬迁。环境权一般指农民享受良好适宜的自然环境的权利,其内容包括环境的使用权、知情权、参与权、请求权。当农民居住的环境出现环境问题时,我们应当采取措施保护,为农民提供良好适宜的自然环境。保护农民的环境权是我党的一贯主张,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发展丰富。在补偿时实现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就是搬迁农民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矛盾得到正确处理。把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制定和贯彻党的避让搬迁政策的基本着眼点,就能够协调各方阶层关系,就能够增强凝集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只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农民的心情舒畅,农民就能够主动参与到搬迁工作来,推动搬迁工作前进,从而整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稳定。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让群众知情,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实施搬迁补偿。让群众知情,他就领情。我们党和政府为他们修建房子,他们领情,主动搬家。实际上,在所转移的人口中,他们对能长期彻底地转移到城镇好环境中去的愿望是强烈的。城乡经济社会水平的显著差异具有巨大的吸引作用,但影响其实现这一愿望的困难和因素也十分复杂和深刻。

6、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与《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配套的规章、法规。搬迁避让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法律责任。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等技术规范。制定相关政策,建立政府、社会和责任者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机制,探索地质灾害保险制度。

总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切物质的运动,对于人类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既造福也可为害。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并重”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利用谁补偿”的方针。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最高价值准则,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为核心,按照“属地为主,分级分类负责”,“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合理避让,重点治理”,“依靠科技,注重成效”的原则,强化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提高中国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3页。[2]张新华,《新中国探索“三农”问题的历史经验》[M],中共党史出版社,336页。

[3]参见《专家:只有城市化才能救中国》[DB/OL],载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平台网2010年6月4日

[4]参见《展望“十二五”:我国农民将得到哪些新的实惠》[DB/OL],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5]参见《来城镇化之路日渐清晰 我国需蓄力城镇化》[DB/OL]载城市规划与交通网2012年5月26日。

[6]参见《蓄力城镇化》[DB/OL]载和讯网2012年05月21日。[7]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35页。[8]参见《展望“十二五”:我国农民将得到哪些新的实惠》[DB/OL]载中国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10月24日。

地质灾害研究论文 篇5

关键词:智能全站仪,边坡监测,隧道

边坡变形观测的意义在于提供边坡的稳定状况、位移和变形的规律等, 为滑坡预报提供依据。边坡变形观测的目的是确定滑体的周界, 定期测量滑动量、主滑动线的方向和速度, 以监视建筑物的安全。对于建 (构) 筑物变形的观测, 除采用常规的正、倒垂、引张线等手段外, 其外部变形的监测则要依赖于以大地测量学的原理、方法与使用精密测量及计量仪器相结合的精密工程测量这种特殊的手段, 通过必要频次的反复测量来保障。变形观测的方法有很多种, 一般情况下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前方交会和极坐标法。近年来由于全站仪和GPS的出现, 用全站仪直接测量变形点的三维坐标的方法和GPS直接进行滑坡监测的方法应用越来越多。本论文主要研究使用全站仪直接测量变形点的三维坐标的方法。

1 工程概况

某隧道位于重庆市远郊区, 由于进洞口附近高边坡开挖, 已造成开挖部分出现多处裂缝, 虽然施工方采取了喷浆及其它加固措施, 但为了安全起见, 并摸清边坡形变量, 为施工方开挖提供正确的数据, 需对有形变的边坡区域进行实时监测。

2 TCA2003全站仪和极坐标差分法简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测量仪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测量机器人 (Measur ement robot) 或称测地机器人 (Georobot) 是一种能代替人进行自动搜索、跟踪、辨识和精确照准目标并且获取角度、距离、三维坐标以及影像等信息的智能型电子全站仪, 可以实现测量的全自动化、智能化。尤其在小尺度局部坐标测量当中, 测量精度高、灵活机动、快速便捷、无接触等方面, 有着其它测量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

2.1 TCA2003硬件介绍

TCA2003集成了步进马达、CCD影像传感器, 是一种能自动搜索、识别和精确照准目标并获取角度、距离和三维坐标的智能型电子全站仪, 属目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测量仪器, 标称测角精度0.5", 测距精度± (1mm+1PPm) , 配备相应软件, 可自动照准目标、观测和记录, 故有测量机器人之称。国内已有多家单位购买使用。

2.2 机载控制软件

机载控制软件是TCA2003的活动神经中枢, TCA2003的自动化在其控制之下得到实现。利用选配的GeoBASIC语言,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发相应的机载应用程序。该隧道进口边坡安全监测中测量机器人控制软件作业模式和限差控制均遵循我国现行有关规范。方向、天顶距和边长根据观测精度等级可设置不同测回数, 观测值超限后能作出判断并重测, 观测过程中外界条件不理想时可人为中断, 排除干扰后继续观测。此软件成熟严谨, 可应用于控制测量、变形监测等用途。

2.3 极坐标差分法基本原理

在监测部位以外相对稳定的地方建立工作基点网 (包括了设站点和参考基准站) , 每一个测量周期均按照极坐标的原理分别采集参考基准站和变形点的斜距、水平角、天顶距, 将参考基准站的测量值与其真实值 (通过建立工作基点网得到) 相比, 有一差异, 这一差异可认为是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包括大气、温度及仪器等的影响。把参考基准站的差异加到变形点的观测值上, 通过计算得到变形点的实际坐标。极坐标监测系统方框图如图1。

一般的变形监测点都有测站点 (仪器的架设点) 、参考点 (为了得到变形体上点的变形量而选取的参考点) 和目标点 (用来观测变形体变形而选定的有代表性的点) 三部分组成。本系统主要就是在观测站架设仪器, 通过对参考点和目标点的观测值来得出变形体的变形趋势, 采用一台测量机器人和计算机以及通讯电缆建立基站, 将棱镜安置在需要观测变形的变形点和为了得到变形点的变形量而选定的比较稳定的基准点上, 通过对基准点和变形点的持续的周期性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实时改正, 从而得出变形点的三维变形测量, 进行安全和稳定性等分析, 得到所需要的数据成果。

3 在隧道边坡监测中的应用

3.1 建立工作基点网

首先, 在发生变形边坡范围外较稳定的区域埋设水准基准点3个, 一个埋在施工单位办公室后面的山坡上, 另外两个埋在进洞口左侧的山洼里, 离进洞口300m左右, 基础较为稳定, 用混凝土现浇。

进洞口监测点布设, 按照业主、施工单位负责人要求,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在上边坡布设16个监测点, 编号为A01~A16;在中间边坡挡墙布设9个监测点, 编号为A17至A26;在下边坡挡墙布设6个监测点, 编号为A27~A31, 共布设31个监测点, 监测点埋设牢固稳定。

3.2 外业数据采集

首先对各监测点进行逐点人工观测, 取得坐标X、Y、H, 建立概略坐标数据库。概略坐标X、Y、H越精确, 以后各期自动观测精确照准速度越快。在监测点变形累积一定程度后, 要及时修正概略坐标数据库。

极坐标差分法坐标精度与基准站至监测点和参考站的距离有很大关系。在观测中, 尽量选择离监测部位近的基准网点做为基准站和参考站。将TCA2003置于基准站观测墩上, 精确整平, 设置好观测点集、顺序和测回数;仪器根据内置点位概略坐标数据库的坐标, 自动进行目标判断、精确照准, 并测量方位角、天顶距和斜距, 并将读数存储于内置SRAM卡中。

外界条件对观测精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日光强烈的情况下, 不但观测数据离散性大, 有时还会令仪器无法捕获目标中心。为获取高精度的观测数据, 我们一般选择气象条件好的时段进行观测。同时, 由于施工场地集中、立体作业, 交叉干扰严重不利的情况下需要及时中断观测, 排除干扰后续测。夏季降雨较为频繁, 工地上大单量爆破也时有发生, 需要及时将棱镜扶正除去雨水和灰尘, 使TCA2003能快速精确的照准目标中心。

3.3 数据处理及成果分析

将存储于SRAM卡中原始采集的监测点斜距、天顶距、水平角转存至计算机 (数据处理工作站) , 根据观测值按以下模型调用相应数据处理软件, 即可得到监测点的三维坐标、位移量, 并进一步进行变形分析和预测。

3.3.1 差分改正

将工作基点与参考基准站间的平距经投影反算后, 改化为以工作基点和参考基准站上仪器高和棱镜高为准的斜距。

各监测点经差分改正后的斜距为;

式中:S为斜距, D为平距, ΔH为高差, S'为斜距观测值。

3.3.2 球气差改正

计算球气差改正系数

式中:Δh为工作基点与参考站间观测高差, ΔH为基准高差, Z为天顶距。

经差分改正后工作基点与监测点间的高差为:

式中:I为仪高, L为觇高。

工作基点与监测点间的平距为

3.3.3 方位角改正

由参考基准站的方位角观测值, 可得方位角改正系数:

经差分改正后各监测点的方位角为:

式中:F0'位角观测值, F0为基准值。

3.3.4 监测点位移量

按极坐标计算公式, 可准确求得每周期各监测点的三维坐标:

式中:X0、Y0、H0为工作基点的坐标值。

与初始值比较, 即得位移量:

4 监测结论

沉降监测:下边坡由于2009年1月13日施工影响, 桩位被泥土覆盖, 其后下边坡未再进行监测, 因此分析的是上边坡及中边坡的沉降情况。从94期观测资料分析, 中边坡右侧的A6、A7、A8、A9、A10, 上边坡中间的A27、A28、A29、A13、A14、A15、A16及上边坡右侧的A23、A24观测期间沉降在5cm至20cm, 其它点位沉降在3cm以内。从最近5期的沉降监测数据来看, 中边坡的A10、A11, 上边坡的A16、A17、A18、A30、A31、A32沉降在2mm至3mm, 其它点位沉降在1mm以内, 隧道边坡受天气及隧道施工影响较小, 整体边坡沉降目前较小。

平面位移监测:因业主要求, 1月份对原位移监测点进行了改桩, 因此分析的是改桩后1月15日后至3月25日的位移情况。原裂缝下方的P4, 上边坡的P8、P9、P10, 下边坡的P13位移量在5cm至7cm;裂缝下方的P5, 中边坡的P12、P14、P15位移量在3cm至5cm;其它位移监测点在3cm以内。从最近5期的平面位移监测数据来看, 监测点位移量都在3mm以内, 整体边坡近期平面位移较小。根据沉降及平面位移数据分析, 近期该隧道进口边坡变形较小, 趋于稳定状态。

参考文献

[1]黄声亨, 尹晖, 蒋征.变形监测数据处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1) .

[2]李青岳.工程测量.测绘出版社, 1995.

水库岸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研究 篇6

水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财富,现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发展成防洪、农业灌溉、为城市供水、发电、养鱼、旅游和航运等多功能综合利用的水库工程。然而水库在蓄水过程及运行过程中,将导致库岸斜坡原有的自然平衡条件失衡,引起坡体原有地形地貌及稳定性的变化,同时由于库水位升高造成河流局部侵蚀基准和地下水位抬高,引起水位动态变化,使水库岸坡地质结构遭受强烈改造,从而可能导致库岸坍塌、崩塌、岩体蠕变、滑坡等多种地质灾害,带来严重后果。目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主要是从岸坡劣化引起的塌岸、滑坡等自然灾害入手。例如采用人工的方法如削坡减载,回填抛石压脚,改善岸坡外部或内部排水条件利用锚固(索)、重力式挡土墙、锚定硅板墙、抗滑桩、阻滑键等进行抗滑与支挡等等[1,2,3,4,5,6,7,8,9,10,11,12,13]。但是目前鲜有从工程管理的角度对岸坡地质灾害进行防治对策的研究,笔者在本文中从工程管理方面提出一些防治对策,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1 水库岸坡地质灾害灾情

三峡水库是世界闻名的特大型水库,库岸长度超过5300km,直接受库水位变化影响的滑坡1190个,不受库水位变化影响但与三峡水库移民工程有关的滑坡近3000个,其中体积超过1X10m的大型滑坡占60%左右[14]。水库在运行期间,库水位一年一度在145m至175m之间蓄水和消落,其30m的水位变幅相当于水库修建前长江100年一遇的洪水涨落,岸坡地质环境必然发生显著变化。如从2008年9月28日三峡水库进行175m蓄水试验至2009年3月18日,受试验性蓄水和退水的影响,重庆库区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县、万州等14区县发生了166处地质灾害灾(险)情,崩滑体总体积约6024万立方米,已造成土地损失约2380亩,经济损失约5亿元。所发生的166处灾(险)情点中,新生突发性灾(险)情121处,占水库诱发灾情的73%。

显然,治理库岸地质灾害,对于岸坡土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岸坡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15],需要有科学的工程管理对策才能达到防治地质灾害发生的目的。鉴于此,本文从防治体系、灾害认识、管理模式、防治方案比选四个方面对库岸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2 库岸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2.1 完善防治机构,健全防治体系

完善的防治机构是开展各项防治工作的基础,各级地方政府应在现代管理理念下,建立合理的组织体系,明确职责权限,保证思想、政策、机构、经费的到位,积极调整管理机构内部不合理之处,健全防治的运行机制。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三方面:

2.1.1 明确防治目标

明确库岸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是“保证工程完整,发挥工程效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它是各项防治工作展开的首要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明确防治的区域和重点治理部位;二是要明确治理工程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对于第一个目标,要以整体的眼光看问题,以灾害活动规律为依据,区分轻急缓重,确保重点部位优先治理,防止平均划分、随意切割现象的发生。对于第二个目标,要根据各项工程防治标准和规范,因地制宜,把握好“度”,在各项指标达标的基础上注意做好节约工作。

2.1.2 制定防治原则

防治岸坡地质环境劣化的工程原则是根据防治工程目标,在遵循“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灾害的类型制定不同的防治原则。如对于塌岸的治理工程原则应遵循:(1)稳定河势,使主流线居中;(2)控导水流,改善水流流态,消除或减缓迎流顶冲库岸。而对于滑坡的防治工程原则[16],应遵循:(1)控制滑坡体的整体及局部稳定的原准则;(2)监测、排水、支挡、封填地表裂缝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另外,无论哪类灾害防治工程原则的制定还应提升生态质量,坚持“以美学理论为指导,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确保设计风格与库区的自然边坡和人文风俗相吻合,高度重视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体现生物多样性和城镇文化的丰富性”的原则[17]。

2.1.3 强化制度落实

防治岸坡地质环境劣化的工程管理人员以及工程建设者,应坚持做好《工程管理考核标准》、《护坝员的任务与职责》、《养护员岗位责任制》等制度的落实。在堤坝管理上做到“六无”[18]:无乱石堆放、无残缺伤损、无篙杆作物及杂草、堤坝平整无坑、坝面砌石根石无损失、备石整齐无倒塌;在道路维修管理上要做到“四无”[18]:无水壕、无杂草、无农作物堆放、无坑;在树木管理上做到按时整枝修剪、锄草施肥、疏松土壤、浇水刷白,做到无损害、无狂枝、无丢失;在防治工程实施上遵循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同时工程管理部门必须要靠法律手段,严格整治各类不利于防治工作开展的违法行为,严肃处理各项违规案件等。例如,要加强工程标底的管理,因为在实际工程当中,标底的编制及保密措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所以,加大法律监管以及公正公开的招标管理是必要的。另外,还要加大关于防治工程工作法律法规的普及,提高群众的法律防范意识。

2.2 加强灾害认识,重视全程勘察

对灾害的认识程度直接决定了防治灾害的力度,因此,从思想上加强人们对灾害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从工程管理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增强对灾害识别技术的认识和对灾害防治技术的认识。对灾害技术的认识,要从综合分析历史灾害的发生和危害入手,而对防治技术的认识是要在总结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学习。只有从点、线、面对灾害有了全面的认识,才能真正掌握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基本特征。关于队伍素质的提高,主要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加强现有人员的再教育工作,二是提高新近人员的门槛。对于现有人员的再教育工作,在不断其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开办各类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既不能忽视工程建设人员,也不能忽视工程管理人员。当然,还要通过各种手段提高现有人员的奉献精神。对于新近人员,要在一定条件下,引进既有工程管理经验,又懂工程建设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水库库岸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不同于一般建筑工程。它是改造、稳定地质结构,并调整、控制地质作用的一项工程。所有工作都是要围绕防治目标展开,地质勘察必须贯穿于始终。首先要认真搞好治理前期的勘察工作,准确查明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包括致灾作用的性质、成因、变形机制、边界、规模、活动状态、稳定状况及危险程度;参与计算评价的有关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及水文地质条件;成灾危害情况,包括可能遭受危险的人、物、设施的位置、规模、价值及可迁移程度;影响治理工程实施的自然条件(地形、水源、天然材料)及社会条件(交通、能源供应、劳工等)。其中准确地判明变形作用的性质、成因及其稳定程度是关键[19]。

2.3 合理配置设施,探索管理模式

对于大型库区,尤其是像三峡这种特大型水库,一般的均具有河道的特性,在各种防治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主体工程的质量,还要注重各类附属设施的配置情况,防止“因小失大”。在后期工程验收和工程日常管理中,更应加强这方面的检测和维护力度,克服重建轻管的现象发生。在防治工程管理工作中,还要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不断寻求提高工程建设效果的新手段、新方法、新路子。管理部门尤其要加强学习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确定合理的管理目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防止消极怠工的现象产生。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多是隐蔽性工程,它要求监理方选派业务水平高、协调能力强并富有责任心的监理工程师主持设计、施工质量监理和协调工作。专家咨询团或专家顾问团(专家组),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管理部门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谋。因此,针对问题所属的领域与特点,筛选科学技术素养高、学术造诣深和责任心强的专家组成咨询团,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也是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20]。

2.4 力抓工程建设,优化防治方案

工程建设是各项岸坡地质环境劣化防治工作的关键,在任何一项灾害防治工程建设中,都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2.4.1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建设是岸坡劣化效应防治工作的中流砥柱,主要包括:(1)护岸(护坡)工程建设。三峡库区岸坡中,水流冲刷、波浪吞蚀的部位较多,针对这种情况,应做好护岸(护坡)工程建设,具体措施是:在岸坡的底部和下部填入大量的石头、石笼、钢筋砼块、土工织布物或膜袋砼等。(2)减滑(抗滑)工程建设。减滑(抗滑)工程建设是为了防治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岸坡的破坏或降低岸边设施遭地质灾害破坏的程度。对于地表水,可采用修筑排水沟进行引导;对于地下水可采用隔膜防止渗透;利用修建挡土墙或栽桩的方法可降低岸边建筑物的滑度。(3)控导工程建设。三峡水库众多岸坡中有部分被侧蚀,这需要建设控导工程来改善,典型的控导工程是修建丁坝或顺坝,这样可以起到控导库水主流,降低流速,使其归顺河槽的目的。(4)弯道曲率改善工程建设。弯道环流容易造成凸岸淤积,凹岸崩塌。弯道的类型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对于高水位护坡则可用砌块石、铺砼块等方法来增强岸坡的稳定性;对于低水位护坡应优先选用自然河岸;对于水库的回水变动区段,治理应以防止主流淘刷为主,防风浪淘刷为辅;对土质条件较差、受风浪影响比较大的地段,可采取平顺护岸。(5)加固工程建设。三峡岸坡的部分地段容易出现滑动带土石的现象,需要加强加固工程的建设,如采取孔底爆破灌注混凝土砂井、焙烧法、砂桩、灌浆法、电渗排水及电化学加固等措施,减少滑带土的现象的发生。(6)绿化工程建设。三峡库区岸坡地质环境劣化防治工程还需加强绿化工程建设。绿化工程不仅可以防止岸坡水土流失,起到护岸(护坡)的作用,还能够提高库区环境质量,优化库区环境,常用的措施主要有:种植树木、芦苇等植被,构建防浪林等。

2.4.2 做好“因坡制宜”

由灾害的分类可知,岸坡类型的不同容易导致不同类型在灾害的发生。对于缓倾层状岩质岸坡,“锁固段”是维持其稳定性的关键,在灾害防治的工程建设中务必保持“锁固段”的完整,将重点防治工作放在为蠕滑段提供足够的抗剪力和阻止后缘拉裂段的继续发展上,这样可以减少“锁固段”的受力,提高坡体的稳定性。对于简单顺倾坡,其劣化效应发生的时间较短,失稳比较突然,尤其是对倾角比较陡的斜坡,但失稳破坏规模较小,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时时,首先要识别潜在的滑动面,然后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对于“隐伏型”顺倾坡,前缘隆起段的阻抗作用是维持其稳定性的关键,也就是说斜坡极限安全厚度控制斜坡的稳定性,在这类岸坡的灾害防治工程中,关键要注意在斜坡开挖时留出足够的厚度。

2.4.3 优化工程方案

工程方案的优化是防治岸坡劣化效应引起的地质灾害的必要手段,这主要是由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对于防治同一类地质灾害,往往具有多种方案,如在抗滑(减滑)工程中,排除地下水,既可以利用过滤式导水管,也可以利用土工布防渗漏,还可以利用透水式集水井等措施。然而,每种方案在技术可行性、地质有效性、经济合理性上存在差异,这就导致了方案优劣的区分。(2)区别于其他工程项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效果是不可预见的,对地质体的扰动效果在短时间内也是难以发现的,这主要是由于地质体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必须在各种工程方案中进行精选,才能避免各种次生灾害的发生。(3)目前,我国对特大型库区的灾害防治治理方面的投入还是相对有限,人力、物力、财力还相对匮乏。然而,特大型水库,尤其是三峡,岸坡地质环境极为复杂,需要治理的地段和部位还较多,这就需要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做文章,必须通过对各类初步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优方案。

2.4.4 加强监测预测

岸坡地质环境劣化的过程持续时间比较长,岩体结构的变化隐藏在岸坡的内部,只有通过监测才能对其情况进行准确掌握,并通过灾害识别及稳定性测评系统合理的分析和预测来防范或降低灾害损失。另外,通过监测预测还可以对防治工程建设的效果进行衡量。岸坡监测预测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质体的变化、防治工程的结构、地下水及周边环境的变化等。岸坡监测预测的地域并不是随意的,主要是针对地质结构较差的点、线、面进行监测预测,尤其是加强对各类滑坡和塌岸的监测预测。当然,对于不同的地质构造类型,除保证基本监测预测内容外,还要加强其他方面的监测预测。如对滑坡的监测预测内容还应包括滑坡深部位移监测、滑坡地应力监测等。岸坡地质环境的监测预测时,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对塌岸的预测,可采用岸坡结构法。对于岸坡地质环境的监测预测结果,要认真对待,做好岸坡稳定性及其他方面的定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尤其对一些重要区、线、点的地质灾害。监测显得极为重要。

3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地质灾害研究论文 篇7

由于影响旅游活动开展的因素众多,其综合性造成旅游业的高敏感性,地质灾害有时作为一种突发性的灾害会影响旅游活动的开展,严重时甚至会使旅游产业彻底遭到破坏或陷于混乱。而地质灾害本身是由地壳内部能量转移或地壳物质运动引起的。从灾害事件的动力过程看,灾害发生后,能量和物质得以调整并达到平衡,但这种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地球的不断运动,新的不平衡又会形成。同时,人类各类改造地球活动的频率和深度日益增加,也会对地壳物质和能量的转换产生影响。因此,可以说地质灾害是伴随地球运动而生并与人类共存的必然现象。综合以上两点,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地质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必然是长期存在的事件,有必要建立一套相应的旅游业预警忠告机制来提醒和指导旅游行业和相关企业进行有准备的应对,这也是尽量减少损失的有效途径之一。

所谓预警忠告机制,本义上是指预先发布警告的制度,通过及时提供警示的机构、制度、网络、举措等构成的预警系统,实现信息的超前反馈,为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奠定基础。在地质灾害后旅游行业为实现这一目标就有必要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对其可能受负面影响的相关领域设定警戒指标,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及时抓住警示信息,以便较早地对相关信息识别、分级和分析,作出判断,并据此制定一系列的计划措施和紧急措施来规避、化解负面影响的运作机制。其作用主要是及早地收集到相关信息,为相关处理赢得宝贵的时间,使得旅游各类组织的决策部门可以迅速地从常态管理转为应急管理,对危险信号做出及时反应,并果断及时地采取预定的相关管理防范措施、将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甚至转危为机。

1 地质灾害后旅游业预警忠告机制构建的基础

1.1 意识形态的重视

一直以来,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旅游者需求旺盛,而另一方面也造成旅游行业人员危机意识淡薄。同时,从心理学角度讲,很多人都有侥幸心理,就算知道地质灾害不可避免,但还是认为其发生是小概率事件,而且不一定影响旅游业或者就算影响也是暂时的、短暂的,因此,旅游业整体管理体系始终是建立在一种常态的假设之上,缺乏相关意识。

1.2 足够的、准确的、迅速的信息

信息作为预警忠告机制的分析基础,是进行识别、分级和判断的前提条件,直接影响了后续相关措施的制定,因此,必须保证其是足够的、准确的及迅速的。收集的渠道主要包括各种公开媒体、各级地质灾害防治部门、旅游政府管理部门、旅游行业协会等。

1.3 相应的人力、物质资源和资金支持

如同任何一个行业的预警忠告机制,地质灾害后的旅游业预警忠告机制主要需要政府、行业协会投入一定人力、物质资源和资金支持。

2 地质灾害后旅游业预警忠告机制的构成

以系统论观点来看,预警忠告机制是对预警对象、预警范围、预警指标和预警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行业影响因素,以便向旅游行业及旅游企业发出忠告,并指导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

(1)对预警对象、预警范围中的预警指标等关键因素进行分析,获得信息;

(2)对信息加以评估,预测出警戒程度;

(3)决定是否发出预警忠告;

(3)草拟预案。按照这一过程可以将其细分为信息收集、信息评估与判断、预警和草拟预案等四个子系统,具体如图1所示。

2.1 信息收集子系统

信息收集是预警忠告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该子系统要根据旅游业的发展规律和行业特点,对地质灾害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会给旅游业带来影响的地质灾害事件。根据韦跃龙等2008年的研究,常见的对旅游业产生影响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

(1)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危岩、河流侵蚀塌岸、不稳定斜坡、人工边坡失稳;

(2)地面变形灾害: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3)土地退化灾害:土壤盐渍化、石漠化、水土流失;

(4)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地下水质污染、地方病;

(5)水源枯竭灾害:泉水干涸、地下水位超常下降;

(6)地壳活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1]

因此,信息收集的范围可以主要从以上地质灾害类型入手。

2.2 信息评估判断子系统

信息评估判断主要是根据信息收集子系统收集到的地质灾害情况进行评估判断,对相应地质灾害对相关旅游行业各领域(旅游景区景点、旅游饭店、旅行社)的影响情况进行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判断是否进行预警忠告发布和确定预警忠告等级。为提高准确性和有效性,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专家意见综合法、行业和企业管理人员判断预测法等方法来进行评估。但对一些对旅游业影响明显且巨大的地质灾害,可先发布预警忠告信息,因为评估判断过程可能会耽误及时处理相关问题的时间。当然在发布的过程中也还是需要对相关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估判断,以便不断地调整相应措施以适应情况变化。

2.2.1 地质灾害对旅游业影响情况评估

首先,按照地质灾害对旅游业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进行划分(可采用概率百分比形式)。其次,根据地质灾害对旅游景区景点、旅游饭店、旅行社的影响分类进行弱、较弱、一般、较强、强的划分,并赋予相应的分值1,2,3,4,5。最后,考虑到很多地质灾害是相伴发生的,因此可建立如下地质灾害对旅游业影响程度公式:

E表示影响程度,Fi表示第i项地质灾害对旅游业的危害程度,Mi表示第i项指地质灾害对旅游业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其中E的数值越高表示影响程度越高。

2.2.2 确定预警忠告发布的临界点

在确定影响程度后,是否发出预警忠告是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计算:

A方案不发预警忠告

总损失值=(事后干预成本+损失值)×发生概率

B方案发出预警忠告

总损失值=事先干预成本+事先干预后的损失值×事先干预后的发生概率

以上两方案中,哪个方案总损失值小,就应选择哪个方案。尽管经济因素可以进行比较,但实际上,非经济因素在总的损失和代价中也占有很大比重,一般不能忽略,而且上述方案中总损失值计算公式中所用的数据本身可变因素太多,取得难度较大,可靠性也不高,因此只能作为参考。临界点的确定,主要还是要依靠了解组织情况、决策力强的决策者对各种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2.2.3 确定预警忠告等级

对于确认需要发出预警忠告的地质灾害,还要考虑发出何种程度预警忠告的问题。本文从威胁程度和可干预性两个维度建立坐标系,如图2所示。[2]

(1)蓝色预警忠告。危害性小且可干预性大;

(2)黄色预警忠告。危害性大但可干预性较高,应保持警惕;

(3)橙色预警忠告。危害性小且可干预性小,需加强防范;

(4)红色预警忠告。危害性大且可干预性较弱,需加强警戒,严密监控。

这里虽然按照可干预性高低、危害性大小进行了等级划分,但由于可干预性高低和危害性大小的判断存在很多的影响因素,确定等级的难度也就相应增加了。

2.2.4 建立应急处理指导预案

这里的应急处理预案是指针对地质灾害对旅游行业各领域造成的影响应采取何种行动的实施方案,可以避免各类旅游组织在对旅游行业产生影响的地质灾害发生后,手忙脚乱的现象[3]。

2.3 预警忠告发布子系统

一般而言,在对地质灾害对旅游业影响情况进行评估并确定等级和应急处理指导预案后,可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预警忠告信息的发布:

(1)政府、行业组织的信息传播渠道;

(2)公共媒体:网络、广播电视和平面媒体等。

2.4 预案子系统

预案子系统是指各具体旅游企业在接收到相关预警忠告信息以后,根据相关应急处理指导预案,并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预案制定和实施。例如,2004年12月东南亚发生海啸后,整个东南亚市场几乎处于“冰冻”状态,占了近30%份额的东南亚线对旅行社来说极为重要,特别是春节之前,一天不恢复就意味着继续损失。很多国内旅行社都消极等待,但上海春秋旅行社却随时关注相关信息。2005年1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东南亚海啸峰会上提出了救灾和重建七点建议,其中第二条为“研究帮助受灾国恢复旅游业的具体措施和办法,鼓励中国旅游者在条件恢复时到受灾国旅游”。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春秋国旅董事长王正华立即在业务例会上组织各部门认真学习温总理讲话精神,要求相关部门、泰国分公司密切关注当地旅游业的恢复进展,一旦条件恢复,立即启动恢复计划,重新“引燃”东南亚市场。2月16日,上海浦东机场,上海春秋国旅及沪上各大媒体迎来了海啸后上海首个赴泰国普吉岛平安归来的43名游客,用行动证明了普吉岛的旅游恢复情况,并表明“普吉已经安全”。但整体而言,这样的企业还在少数。[4]

3 结论

地质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是长期存在的事件,有必要建立一套相应的旅游业预警忠告机制来提醒和指导旅游行业和相关企业进行有准备的应对,这也是尽量减少损失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系统论观点将这一过程划分为信息收集、信息评估与判断、预警忠告发布和草拟预案等四个子系统,其中信息评估与判断是关键,需通过此过程确定预警忠告发布的临界点、等级和应急处理指导预案。下一步深入研究的重点可针对具体的地质灾害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摘要:地质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是长期存在的事件,有必要建立一套相应的旅游业预警忠告机制来提醒和指导旅游行业和相关企业进行有准备的应对。文章以系统论观点从信息收集、信息评估与判断、预警忠告发布和草拟预案等四个过程对地质灾害后旅游业预警忠告机制构建的方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地质灾害,旅游业,预警忠告

参考文献

[1]韦跃龙,陈伟海,覃建雄等.地质遗迹旅游开发中各类潜在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及其防治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3):247.

[2]部分参考:卢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M].人民出版社,2005,10:82-83.

[3]李树民,温秀.论我国旅游业突发性危机预警机制建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5):45-48.

[4]李永和.50天,化“危”为“机”——上海春秋国旅危机公关纪实[J].市场观察,2005(06):81-82.

地质灾害研究论文 篇8

关键词: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9-0154-02保康县东依襄阳,西邻神农架,北交武当、十堰,南汇宜昌、长江三峡,境内奇山怪石、流瀑飞泉,素有“腊梅王国”之称。保康温泉小镇一期工程项目行政区划隶属于保康城关镇陈家河村,距保康县城16.5 km处,经3.8 km县级公路直达省道S223。本次评估是在收集分析有关区域地质、地形等资料基础上,针对保康温泉小镇工程区及周边的地质灾害分布及特征等展开的调查工作,并进行现场核对。采用穿越法和追踪法相结合的野外地质调查方法,利用保康县陈家河温泉小镇地形图,开展了工程及周边范围1:1000比例尺的地质灾害专项调查与测绘。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剖面测绘、地质灾害测绘、GPS卫星定位测量、拍照等工作手段采集第一手资料,经过资料整理、计算与分析提交正式评估报告。

1 地质环境条件

1.1 气象水文

保康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因境内地貌复杂,高低悬殊,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低山河谷, 日照尚足, 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季节变化明显; 高山地区多雨,温度低,湿度大,降霜早,积雪期较长。年平均气温低山15℃,半高山12℃,高山7℃。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16.5℃。评估区内的陈家河在保康县城郊汇入保康县主要地表水系清溪河内,陈家河常年有水,流量受季节控制明显,水环境质量较好。评估区中部分布有北东走向自然冲沟,冲沟内有溪流汇入陈家河,流量受季节控制,调查时流量较小约2L/s。

1.2 地形地貌

评估区地处鄂西山区荆山山脉的北部,地貌单元属低中山,典型的侵蚀河谷地貌,地形切割较深,山势陡峻,植被茂盛。河谷呈稍开阔“U”形谷,北岸山体较陡坡度45~55°,南岸山体坡度15~45°,坡面为直线型,两岸山顶高程500~700m,河床高程418~430m,相对高差约70~300m。

1.3 地层岩性

区域主要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粉质粘土、碎石土、卵石层,厚度0~5.0 m;寒武系下统水井沱组石牌组(∈1s-sp)炭质页岩、灰质白云岩,厚度170~190 m。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收集资料,评估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层粉质粘土、碎石土、卵石层,寒武系下统水井沱组石牌组(未分)灰质白云岩。

2 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区域内断裂较发育,评估区位于土门断裂南新华断裂东。土门断裂分布于土门、蒋家山一带,为一正断层,全长23 km,其特征是:南段走向近南北,断层面倾向东,倾角80°;北段走向320°,断层面倾向东,倾角60°,断裂带岩石极为破碎;新华断裂,分布于新华—鹤峰一带,走向北北东。评估区内无断裂出露,物探资料反映区内存在两条隐伏断裂,是区内主要地下含水带,产状不详。裂隙主要发育一组产状271∠61°,面闭合~微张,无充填,密度20~60 cm/条,延伸大于3 m。保康县城地处鄂西山地上升区,四周分布有挽近期活动性断裂,北西17.5 km为近东西的青峰断裂,西面18 km有北北东向新华断裂,东面50 km有北北西向的南漳—荆门断裂,南面16 km有北北西向的通城河断裂及东西向阳日断裂。在这些活动断裂带中,地震活动频繁,对本区影响显著。

3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评估区地形切割较深,山势陡峻,但是植被茂盛,主要地层为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出露基岩为中厚层灰质白云岩;人类工程活动一般,主要为修建道路、房屋建设和农耕活动,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受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的控制及人类活动影响,评估区主要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等。评估区发育一条长近1 km汇水面积近2 km2的冲沟,走向北东,暴雨季节易发生山洪,进而可能引发泥石流。冲沟两侧坡体坡度20~40°,植被茂盛,覆盖层厚度0~1 m,出露基岩为灰质白云岩,完整性好,物理力学性质极佳,因而不易发生崩塌滑坡,不会形成泥石流的物质来源,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小,危险性小。

评估区内未发现其他地质灾害变形迹象,现状地质灾害为弱发育,危害性小,现状评估危险性小。

4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4.1 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工程建设的开挖切坡、人工平整场地、基础开挖、弃碴等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根据现场调查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及现状评估,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评估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1~5 m,基岩是物理力学性质极佳的灰质白云岩,是良好的持力层,开挖切坡、人工平整场地、基础开挖形成的边坡不高,引发崩塌、滑坡可能性小。保康温泉小镇工程建筑物,多规划布设于冲沟口平缓区域,对原有较陡坡改变不大,引发原有陡坡崩塌、滑坡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工程施工将形成大量的土石方,当弃土场形成一定规模后,暴雨季节可能诱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工程施工区位于评估区冲沟的沟口,对沟内地质环境基本无影响,泥石流缺乏物质来源,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小,危险性小。

4.2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根据现场调查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及现状评估,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为中等复杂,现状地质灾害为弱发育,危害性小,可能发生崩塌、滑坡可能性小;开挖切坡、人工平整场地、基础开挖形成的边坡不高,引发崩塌、滑坡可能性小。工程施工区对沟内地质环境基本无影响,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小;工程建设产生的土石方如不按设计堆放在弃土场,可能引发泥石流的可能性小—中等。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危险性小,但考虑工程属旅游开发,工程规模较大,一旦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对工程建筑物及人员生命危害较大,因此预测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危险性小—中等。

5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依据评估区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工程建设区(段)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危险程度,确定判别区段危险性指标,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综合考虑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发育特征、稳定状态及其对工程的危害程度;不同地域地质环境容量对工程建设的限制情况;地质灾害在采取工程治理或其它措施时的难易程度。采用工程地质定性分析与半定量分析结合的方式,进行拟征用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分(段),并对拟征用地的适宜性做出评价结论。

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为中等复杂,现状地质灾害为弱发育,危害性小;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预测危险性小;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预测危险性小—中等。

参考文献:

[1] 刘鑫,陈奇,吴树仁,等.陕西陇县李家下滑坡风险评价[J].地质通报,2008,(6).

[2] 汪万红,张慧,苏鹤军.秦岭北缘断裂带温泉水循环深度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08,(1).

地质灾害研究论文 篇9

项目管理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探讨了如何将项目管理方法应用到地质灾害监测中,分析了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借助项目管理方法来解决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和风险四个方面主要问题的.方法和意义.最后,结合武汉市汉南长江干堤陡埠村附近溶岩地面塌陷应急工程以及武汉市江夏区四邑公堤谭家窑附近地面塌陷应急工程实践,实证了以上研究的可行性.作 者:彭涛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期 刊:管理观察   Journal:MANAGEMENT OBSERVER 年,卷(期):, “”(1) 分类号:X8 关键词:项目管理    地质灾害    灾害监测   

 

地质灾害研究论文 篇10

关键词:定性,模糊评价法,灰色聚类法,定量

0 引言

地质灾害是地壳内部的动力在综合了许多的因素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对人类社会产生危害性的一种自然现象。地质灾害在众多的地质学环境影响因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在部分地区人类居住生活的环境在原生的区域就潜在地质灾害以及由于人类社会人们的活动引发的次生灾害更增加了这种发生可能性, 使得在国土规划以及城市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目标决策中, 使得这一因素必须被考虑进来。可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这一约束条件的判断与分析还只是停留在宏观定性的评价标准上, 使得对于这一约束条件的分析不够准确或者只是直观总体的印象, 没有因此而引起重视。如何使得人类社会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免受来自自然环境的灾害威胁以及保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的和谐的相处是摆在区域规划者、城市建设者、工程地质研究者面前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本文在深入的学习了以前的工作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问题, 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对吉林省磐石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价。

1 模型的建立

在进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的时候, 由于在这一过程涉及到的因素特别多, 变量特别多, 而单就一个因素考虑又不能充分反映这一情况。各个因素的作用强烈与否, 影响大小又是不尽相同的, 这就造成了给精确地分析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聚类两种方法, 结合各种因素的影响, 来最终确定影响着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建立了数学模型。这一模型能够因时因地的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环境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1.1 模糊评判法

所谓模糊评判法就是对影响因素很多的系统进行总体评价, 即对每个因素赋予一个评判的指标, 并对每个评判指标择优选取。

评价模型的建立, 在本文中采用四级评判标准, 即V={Ⅰ、Ⅱ、Ⅲ、Ⅳ}, 参评要素可以这样表示U={u1, u2, u3, u4}, 然后就要选择参选的评价因素的因子集。通过对地质灾害的综合分析判断, 建立评价地质灾害的综合判断模型。对于不易进行评价的因素, 可以采取因子量化的方法。比如地震的影响可以借助地震的级数来代表剧烈的程度和评判标准。接下来就是隶属函数的确定, 为了表示这一概念, 一般利用隶属函数来表述。对于能够量化的因素通过建立隶属函数来进行判断。不能直接量化的指标可通过将专家评价统计值用评估标准隶属度集来量化。在进行地质灾害危害性的评估的时候, 由于各个因素的影响是不同的, 它们的重要程度也不一样, 再把他们结合到一起进行考虑时就需要设置不同的权重。接下来就是进行模糊变换与综合评判, 一级综合评价由一级评价结果组成二级综合评判模糊关系矩阵, 进行二级模糊变换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 评判计算单元所属危险性级别。二级模糊变换按最大隶属原则, 隶属度最大者与评价集中Ⅲ对应, 即本单元为中危险性。按上述步骤和方法可依次求出其它单元所属地质灾害危险性类别, 从而可判断各单元所属的危险性等级。

1.2 灰色聚类法

对人类的生活环境的优劣进行评判, 环境工程的好坏进行评估以及整个区域的发展进行判断, 采用定量的方法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近年来, 用灰色系统理论处理环境地质问题作了一些初步尝试。地质环境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系统, 因此可以认为这一系统是灰色的系统, 所以可以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分析。其分析过程一般会分为如下一些步骤: (1) 给出聚类白化数。在分析地质灾害过程中对灾害等级划分时要先给出聚类白化数。设定聚类对象、聚类指标、聚类灰数等参数。 (2) 确定灰类白化函数。设定下限权白化权函数。 (3) 求标准聚类权。在这里标准聚类权的概念也就是在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价时要对参数设置的权重因子。 (4) 求聚类系数。用来判断任一个评价单元属哪一等级即归属灾害等级。

2 评价结果分析

(1) 通过利用模糊评判法对磐石市的地质环境进行评估, 磐石市的中部和东部是地质环境危险等级较低的地区, 地质单元2280km2, 占58%;位于磐石市东部的红旗岭镇和北部的烟筒山镇、明城镇是危险程度较为剧中的地区, 地质单元1154.5km2, 占29%;分布于磐石市东部的富太镇和东南部的松山镇是地质环境灾害发生危险等级最高的地区, 地质单元380.5km2, 占10%。

(2) 通过利用灰色聚类法对磐石市的地质环境进行评估, 磐石市的中部和东部是地质环境危险等级较低的地区, 地质单元2300km2, 占59%;位于磐石市东部的红旗岭镇和北部的烟筒山镇、明城镇是危险程度较为剧中的地区, 地质单元1080.5km2, 占29%;分布于磐石市东部的富太镇和东南部的松山镇是地质环境灾害发生危险等级最高的地区, 地质单元423.5km2, 占10%。

(3) 通过上面的分析数据可以观察到, 二者得到的结果基本吻合, 说明二者对于磐石市的地质环境的危险性评估结果是基本一致, 最终得到的结果还是可靠的。

(4)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看到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磐石市的实际的情况是符合的, 这也说明了这两种方法是可行的。根据分析的结果将磐石市的地质灾害区域分为四个区:危险程度较低的磐石市的中部和东部, 危险程度中的磐石市东部的红旗岭镇和北部的烟筒山镇、明城镇, 危险程度高的磐石市东部的富太镇和东南部的松山镇以及无危险性的磐石市的西南部。

(5) 利用模糊评估算法以及灰色聚类法是可靠的评估地质灾害的有效方法。利用模糊算法既能够考虑到各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又能兼顾到定性分析。而应用灰色聚类算法能够解决信息不完备系统的优越性, 可以得出较为准确、可靠的等级分类。

3 结论

(1) 吉林省磐石市由于本质的自然环境因素较为恶劣加之人类活动的强烈作用, 使得其成为了地质灾害易发市区, 主要集中在泥石流、崩塌、滑坡、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 (2) 利用模糊评估算法以及灰色聚类法是可靠的评估地质灾害的有效方法。利用模糊算法既能够考虑到各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又能兼顾到定性分析。而应用灰色聚类算法能够解决信息不完备系统的优越性, 可以得出较为准确、可靠的等级分类。 (3) 虽然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磐石市的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但是还是发现发现方法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还是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定量的效果。这需要今后在继续摸索来完善。

参考文献

[1]黄润秋, 向喜琼, 巨能攀.我国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现状及问题[J].地质通报, 2008 (11) .

[2]张业成, 张春山, 张立海.自然变异与灾害过程的社会学研究[J].地学前缘, 2008 (S1) .

[3]马志江, 陈汉林, 杨树锋.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的滑坡灾害预测——以浙江庆元地区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 , 2012 (05) .

[4]王文俊, 向喜琼, 黄润秋, 曹修定.区域崩塌滑坡的易发性评价——以四川省珙县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0 (02) .

上一篇:数值实验下一篇:乙炔制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