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茂县三篇

2024-07-02

四川茂县 篇1

四川茂县地处青藏高原向川西平原过渡地带,面积3886km2,境内高山耸峙、峰峦叠嶂,林地面积约为67%,人口11万。县域平均气温11.1℃,平均日照数1557小时,年降水量490毫米,平均蒸发量1376毫米,无霜期216天。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很适合苹果、大樱桃、青脆李等优质水果生产,1985年该县被当时的农牧渔业部确定为“优质苹果商品生产基地县”,苹果、大樱桃、青脆李等水果通过了国家的绿色认证,特别是茂县的苹果着色美观、果面光滑、香气浓郁、肉质细腻、甜酸适度、清脆可口、耐运耐贮,适合加工等特点,使其驰名海内外,3次被评为全国优质水果,以色列专家曾称赞茂汶苹果是“世界上最好的苹果”;大樱桃个大色鲜、味甜爽口,价格曾卖到40元/斤。优质果品种植已成为该县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现在全县已建成水果生产基地27000余亩,年产量近30000吨,主要销往成都、重庆、贵阳、昆明、绵阳等大中城市。

随着优质果品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的增加,“卖难”问题开始凸显,大樱桃的价格降到了不到10元一斤,苹果价格一直在2元左右一斤徘徊,因物流链制约,茂县优质果品的销路和流通渠道不畅,甚至出现大量优质水果烂在树上的现象,成为了该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

2 茂县果品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2.1 茂县果品物流发展现状

果品属于农产品,该县农产品物流现状也基本反映了果品物流发展现状。从整体上看,该县农产品物流发展既有一些有利因素,也存在不少问题。

2.1.1 有利因素

随着中央和省政府加大对边远地区“三农问题”的政策扶持,茂县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组织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1)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茂县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国道213线纵贯全境。近年来,经过灾后重建的对口支援和政府的投入,全县交通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基本实现了乡镇路面硬化、村村公路连通;在农产品物流市场的培育上,所有乡镇都建立了农产品集贸市场,一些较大的集镇还建有农产品批发市场。这些基础设施为分散居住果农的果品交易提供了方便,奠定了特色农产品“货畅其流”的物质基础。

(2)物流主体和组织形式呈多样化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地的主要物流组织形式,是当地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市场的纽带,在政府支持和鼓励下,一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逐渐诞生,“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农户”、“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基地”等发展模式正在得到推广,带动了果品物流产业化的发展。

(3)抓住机遇拓展市场。“5.12”地震后,茂县政府抓住灾后重建机遇,该县根据国家、省、州有关政策和法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通过对援建省市,结合实际,建设了一批绿色生态果品基地,通过专业的商贸物流公司,将大樱桃、苹果等特色果品市场拓展到沿海地区,为茂县果品的冷链物流和物流规模化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对茂县特色果品供应链产业一体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与杭州新亚太果品交易中心合作,把茂县优质水果通过市场运作介绍给杭州、上海等华东地区的消费者。

(4)积极培养物流专业人才。茂县政府在省州政府物流办的支持下,加强了对农产品运销、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的物流相关人才等培训,利用省物流发展基金,鼓励这些人才创办各类农产品物流实体,为农产品物流专业化提供了基本的人才支撑。

(5)宏观环境有利于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改善民生成为当今国之大计,为尽快使农民致富,解决农产品“难卖”、“贵买”问题,国家政府把解决好农产品市场流通问题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的新要求,提升和改造我国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探索和建立新型、高效、安全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和运行机制势在必行,因此,各级政府必然将出台更多有利健康发展边远地区农产品物流的扶持政策。

2.1.2 存在的问题

总体看,虽然茂县的农产品物流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特色果品的流通渠道仍然欠畅通,导致优质水果贱卖,农民“丰产不丰收”,严重制约了当地水果产业的发展,阻碍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特色果品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其一,茂县地理位置处于山区,交通运输条件总体较差,农产品物流渠道不畅通,增加了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其二,在批发市场、仓储设施等公共设施方面还需改善。茂县还没有专门的仓储设施,导致大量丰收的农产品因为没有很好的保鲜而腐烂变质。其三,茂县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农产品物流运输企业,其他运输手段也较单一,运输网络也不完善,导致对流运输率低,返空运输现象比较严重,再加上自动化设备较少,基本上都采用手工操作,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物流效率。

(2)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政府有关部门和流通管理部门对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建设不够重视。信息化程度的地低下,导致各物流主体与农户之间供求信息不对称,产销脱节现象严重。县域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缺乏相应的信息设备,使市场无法为物流主体与农户提供准确的物流信息。虽然该县初步建立了苹果产销信息网络,但由于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断层现象,发布苹果物流信息很难保证其时效性,难以起到市场信息的服务指导功能,导致苹果流通不畅,交易率也大大降低。

(3)农产品市场发育程度较低,流通渠道范围狭窄。首先,作为农产品重要市场主体之一的农户,在现实中要真正承担起市场主体的角色很难。其次,能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经纪人、中介组织匮乏。最后,农村合作社等起主要作用的市场主体,数量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内部运行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商品流通效率低,经济实力较弱,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服务功能意识不强。

(4)人才与技术制约农产品物流发展。当地经济条件和教育条件的落后,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较少,尽管近年来有一些大学生回县工作,但茂县农产品主体农户和中介组织合作社都缺乏专业的物流教育和培训,导致了解物流的专业人才不多,更不用说现代物流意识和市场营销观念;茂县果品物流仍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在运输途中由于交通运输条件和保鲜、冷藏等物流技术、设备的落后以及加工技术不完善造成果品损失巨大。人才和技术成为了制约当地特色果品物流发展的瓶颈。

3 发展茂县果品物流的基本对策

3.1 重视仓储等果品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

茂县要大力发展现代果品物流,实现茂县果品产业化发展,必须要在运输、仓储、信息处理等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借鉴发达国家大宗农产品市场建设经验,充分利用中央、省政府大力扶植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建立由政府出资、企业化经营的优特果品批发市场,形成功能较为齐备的冷链和物流集散系统,市场内建构面向全国的茂县特色果品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发布果品产销和物流信息,以信息平台为纽带,将果农、经纪人、经销商、储藏与加工、物流运输、客户和市场联系起来,形成一条完善的果品物流链,消除果品交易的信息不对称,促进果品从产地到市场的物流畅通。在一定时期内,可以采取政府给予适当补贴的政策,特别扶持市场的冷链和果品专用物流运输设施的建设,如大型冷库、冷藏集装箱和冷藏运输车辆,提高果品交易率,降低果品物流损失率。

3.2 完善果品物流体系

果品物流的发展直接关系着茂县果农的经济收入。因此,政府一是要逐步转变观念,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法规、市场条例以及市场监督机制,适时加强市场内部的宏观调控、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为果品物流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从而保证果品流通的协调、高效运作,并藉此提高果品的交易效率;二是在茂县、绵阳市和成都市分别建立茂县特色果品批发物流中心,通过中心的经纪人、经销商的物流系统将茂县果品种植户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三是政府应当做好合理的规划与协调,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物流模式和技术,引入国际化标准,实现茂县苹果生产标准化、物流标准化,宣传口径统一化,在区域内严格实行品种布局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1],目的在于建立公众广泛认知的品牌,通过市场需求的扩大,促进果品物流的发展;四是争取县、州、省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政策扶持,利用农产品“绿色通道”,减免跨区域的果品运输路桥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3.3 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物流企业是物流的主体,没有发达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就不可能有果品产业的大市场。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大力扶持果品种植大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下转第43页)(上接第24页)积极支持、鼓励农民开展苹果加工、销售服务和自购销组织,推进果农联合会、发挥这些组织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界限,建立一批多形式专门化的第三方果品物流企业,以此为核心,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将各个独立的农产品仓储业、加工业、配送中心以及零售商等组成利益共同体,更有效地服务于果品的大规模生产,促进茂县果品物流和农村果业经济的发展。

3.4 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和现代物流意识

在现代农产品物流快速发展进程中,其标准化程度决定着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流通损耗。农产品物流的标准化主要包括两点:其一是农产品流通工具的标准化,其二是检测体系的标准化。流通工具的标准化程度是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比如日本,目前已实现了农产品从净化到包装的一系列标准化变革,从而形成了从集装箱、小包装箱、托盘直至运输设备、库房、搬运器械的标准化系统,为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检测体系的标准化是物流质量追溯的保障,美国利用条形码技术,建立和完善了产品及物流过程的追踪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的全过程监控。

实现果品物流标准化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们的现代物流意识。物流标准化程度高低直接影响物流质量,间接影响果品质量和价格。因此,对广大果农和果品物流从事者进行现代物流技术、方法、装备知识的普及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帮助他们渐渐转变传统的单一运输经营理念,变自货自运的经营模式为多联式协作物流。

3.5 提高物流技术,重视物流人才培养

果品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中,基本上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物流技术,技术的创新是果品物流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动力和支撑,因此应把提高各环节的物流技术放在首要位置。要维护农产品物流的正常运营和大力发展,需要物流意识较高,专业知识丰富和实践技能较强的专业人才。

3.6 建设果品冷链物流系统

果品冷链物流冷藏冷冻类果品在生产、贮藏运输、加工、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果品的鲜度和质量,减少果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从采摘下来,常温下,樱桃保质期只有两天,苹果保质期4~6天,在冷链系统里,鲜果的保质期可以达到半年以上。所以茂县鲜果要面向大市场,离开现代冷链系统是根本不可能的。鲜果冷链系统建设重点在检验清洗、分级及深加工、现代冷藏工艺、冷藏运输、包装技术、保鲜技术。通过冷链,既可以规避鲜果“丰产贱农”的果业产业化风险,还可以实现鲜果的反季节销售,提高果品价格,增加果品附加值。

摘要:根据茂县特色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现状,分析了茂县苹果等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茂县特色农产品物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果品物流,研究

参考文献

四川茂县 篇2

羌族服饰是羌族文化的载体,上面凝聚、积淀的文化信息十分丰厚,在服装的类别、刺绣纹样、色彩构成上,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均显示出丰富的审美经验和品位。

1 羌族服饰文化特点

1.1 羌族服饰的特点 羌族服饰较为朴素而华丽,广袍大袖的长衫是典型的羌族传统服饰。古代羌族人民服饰中多以披毡为主,这也是当时羌族服饰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同时这种传统的文化服饰依然保留至今。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近代的羌族人民中的传统服饰承袭了袍服之制度,我们所见到的服饰的主要材料是毛、裘皮、麻。这些质朴的材料也反应出这个民族在精神上,文化上的质朴、真实。经过调查研究,现代的羌族男人头上喜好穿着青色或白色的头巾,用麻布做成长衫形,这种长衫长过膝盖。羌族的男人喜欢把无袖子的羊皮褂子套在长衫外。而褂子的作用是挡一些雨、防寒、垫坐等。羌族的人们脚上穿的是绣有云彩图案及波纹,他们的鞋尖微翘的云云鞋,羌族人民在喜庆的日子里都会穿云云鞋。云云鞋在实用价值上发挥着价值的同时,相当高的艺术观赏价值上反映出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特点。经过实地研究羌族男人还穿皮鞋、把布鞋脚上裹牛、羊毛制的毡子绑腿,绑腿有御寒和护腿的作用。男女都束腰带。经过研究发现羌族妇女也喜欢缠青色或白色的头帕,青年妇女常包绣有各色图案的头帕或用瓦状的青布叠顶在头上,用两根发辫盘绕作鬓;她们穿着的长衫要比男人的长,要到达脚背的位置。羌族妇女与男人穿着的不同之处是,她们在领口、袖口、腰带上绣有几何花纹图案,这种图案大多是圆圈纹、三角纹等,羌族妇女非常喜好装扮自己还在衣领及袖口上镶有梅花形银饰,腰上系着绣花的飘带;耳环、圈子和和戒指等饰物。朴实而华丽的羌族传统服饰,无一不体现出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民族习俗。他们纯朴自然,努力的保护着发展着自己民族的文化,这种精神也是我们要学习和发扬的。

1.2 服饰色彩运用 色彩上,长衫多以蓝色、红粉为主,展现出羌人崇尚自然的情节。在服饰和刺绣中,常通过色彩并置与搭配产生色彩美,提高了色彩明度,对比强烈、浓重华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羌族受宗教信仰的影响,尤其喜爱白色和红色。对白色的崇拜源于白石崇拜以及羊图腾崇拜,在头帕、绑腿、白色麻布长衫、释比服饰上均有体现;对红色的情感更多源自对火和太阳的崇拜,如红色腰带、绑腿,甚至“羌红”,都将人置身于团结、喜庆、祥和、欢乐的气氛之中。

1.3 工艺运用 羌族服饰文化之中的羌绣工艺美不得不令大家所叹服。我们所看到的羌绣色彩艳丽,做工精湛,羌绣浓缩了历史文化中的精华,成为绣中之精品,已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羌族人们在他们的文化服饰上特别注重工艺的传承,在羌绣的内容上、构图上、以及用线、用色、针法等方面都是时常在变化的,调查发现常用的刺绣方法有挑花、扎花、纳花、提花、链子扣、勾花等,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挑花刺绣。挑花工艺的精巧细致,绣出来的图案栩栩如生。羌绣纹中图案都是从生活中以及自然环境中提取、概括、抽象出来。这种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美充分代表了羌族人民的审美方向,并在服饰上得到了充分运用。图案美得自然纯朴,美得让人叹服。

2 羌族服饰中图案文化的审美价值

2.1 羌族服飾图案 图腾是神话了的祖先,是氏族的保护着。许多民族中图腾崇拜是一个普遍现象,羌族人民也不例外。羌族人民用羌绣表现出来的的太阳纹、杜鹃花纹、云云纹、羊头纹等等就是典型的图腾崇拜。羌族人民在服饰上刺绣象征吉祥的图案如牡丹象征幸福,瓜果之类的象征果实的丰收,鱼、龙象征着吉祥。羌族人民用这些象征的图案想要获得图腾神灵的庇佑,并获得幸福安康的生活。如今,羌族文化保留比较完整的语言、生活习俗、建筑、和宗教外,最灿烂的就是服装艺术中的羌族服饰图案,图案的制作由辛勤的羌族妇女用桃花刺绣手工方式来完成的。她们绣出来的图案个个无与伦比的美丽,图案中透漏出制作者的聪慧、手工技巧。也反映着这个民族的魅力与精神。羌族服饰图案多用点、线、面结合,线中有面,面中有线。粗细、刚柔结合,使画面富有节奏感、韵律感。

2.2 服饰图案的审美内涵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一个名族各时期的历史,然而图案作为一种符号,则诠释着一个名族的变迁,发展以及对神的崇拜和对美的追求。各民族间在服饰文化上的影响与交流是民族文化过程中必然要产生的文化渗透现象。羌族是一个生活在汉藏之间的民族,因此其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服饰建筑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汉藏文化的交汇影响,从而决定了羌族的文化意蕴并不是某个单一方面,而是相互交融,丰富多样。

2.3 服饰图案的文化价值 羌族服饰能充分强调出羌族民族的一体性及其文化的独特性,而羌族服饰上的羌绣图案在发挥着美观服饰的装饰功能外事实上又成为羌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羌族服饰图案伴随着羌族人民千百年生生不息的漫长历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羌族服饰图案的历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智慧的羌族人民传承保护着自己的文化至今,它的服饰图案最具代表的。我们所看到羌民族服饰图案在用色上具有美艳、自然、古朴的艺术形式。同时在选材、寓意上都具有美好的艺术想象,就像前面所说到的他们把牡丹、龙、鱼用刺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服饰图案在造型上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朴实而真挚的美学内涵,浓郁的乡土风情,看到美丽的羌族图案总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就是风吹草地现牛羊一般的境界,就因他的真挚、朴实。羌族服饰上的花纹图案与饰物不单一是一种形式美,也是符号与意义之间的某种联系和结合,承载着羌民族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积淀的民族经历、文化交融、宗教习俗、生存环境等厚重的文化意蕴。

3 羌族传统服饰的文化价值

3.1 羌族传统服饰文化与观念 与审美意识相结合,羌族服饰文化中常体现出乐观积极、健康、美好的精神和情趣。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现代服饰文化,羌族人们穿着他们的传统服饰,不仅可以增强彼此的认同感、自信心和民族的凝聚力,而且还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发展的作用。而在过去,由于经济上的落后与民族文化上的封闭,这使得羌族服饰长期不被人们关注。他们的文化也没有人所知晓。人们在观念上过分注重门当户对,凭金银度人。现在人们的观念已经发生改变。婚姻为例,当代羌族男女之间更注重的是自己感情与志趣,嫁妆的贵重与否只是从侧面反映双方的家境。羌族人民的着装不再是地位的显示和权力的象征,而是民族传统文化与审美观的综合体现。

3.2 羌族传统服饰文化与时代特征 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从其款式上,可以看到民族的生命力,看到该民族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旧时的羌区,因为各地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物质生活水平参差不齐,剥削阶级占据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以一袭衣衫显示着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高贵,银首饰成为他们作为特权阶层的象征,用之不尽的布匹和彩线炫耀着各自门户、权势的强大。广大被统治者则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穿着简陋而破烂,甚至是衣不蔽体。解放后,羌族人民获得新生,以极大的热情建设自己的家园,羌区换新颜,人民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服饰的质量、色彩都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显示出崭新的时代感,焕发出浓郁的民族气息和现代气息。

4 结束语

四川茂县 篇3

四川茂县维城乡前山危岩体变形机理研究

受“5.12”地震影响,茂县成为地震次生重灾区之一.茂县维城乡前山危岩体地震过程中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崩塌,震后崩塌不断,严重地威胁着维城乡政府所在地数百人的生命安全.本文通过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分析危岩体结构、变形与河谷演化耦合关系后认为:前山危岩体变形是在软硬相间的层状反倾坡在河谷下切过程炭质千枚岩发生塑性变形导致上覆变质砂岩发生倾倒变形,在地震力作用下发生松动,形成平行临空面的.长大拉裂缝,加之岩体破碎,震后危岩体逐渐崩塌解体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此外,论文对危岩体稳定性现状进行了评价,认为其处于欠稳定状态,应及时治理.

作 者:马宏宇 王运生 魏鹏 孙刚 王福海 罗骑龙 MA Hong-yu WANG Yun-sheng WEI Peng SUN Gang WANG Fu-hai LUO Qi-long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 刊 名: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 年,卷(期): 20(3) 分类号:P694 关键词:危岩体   层状反倾坡   倾倒变形   变形机理   汶川地震  

上一篇:营销问题论文下一篇:卓越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