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课十篇

2024-05-14

国际贸易实务课 篇1

一、说题教学法的基本认识

(一) 说题教学的定义

说题教学, 是指让学生在课堂上说出自己对题目的认识、理解;说题目的条件、结论、涉及的知识点 (包括概念、公理、定理、原理等) ;说条件、结论之间的转化;说与学过的哪一类问题相似;说可能用到的方法;说自己的想法和猜测;说解题方法是如何想到的;说为什么这样想;等等。总之, 使学生从各个角度积极思考, 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时点拨、引导, 避免学生离题太远。说题的内涵不是“拿嘴拿题来说”, 而是“用心用题去教”。

(二) 说题的内容

说题主要是在习题课和复习课中进行。说题范围一般是一道典型题或一批同类型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判断分析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等等。每次说题的内容大致包含说选题、说审题、说析题、说解题、说变题五个环节。其中, 审题是基础, 析题是关键, 解题是重点, 变题是目标。

二、说题课的设计与应用

外贸专业计算题是借助数学计算知识, 从报价方面对外贸专业的概念或理论加以理解。通过计算可以进一步明确不同贸易术语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下面以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的《进出口贸易实务》第三版第二章“常用贸易术语的价格换算”为例, 说说在复习课中如何针对计算题来说题。

(一) 选题

教师选取2009年浙江省外贸类高职考题作为本课的开篇题目。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计费标准的判定, 运费、含佣价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分析、归纳、类比等能力。此题虽然仅一个问题, 但可分为三个小题, 由易到难, 环环相扣, 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例题 (2009年浙江省外贸类高职考考题) :

天马进出口公司向美国出口商品一批, 纸箱装, 每箱毛重30千克, 每箱体积0.05立方米。原报价每箱30美元FOB大连, 现客户要求改报CFRC2%西雅图港。经查该商品的运费计费标准为W/M, 每运费吨基本费率为140美元, 到西雅图加收港口附加费率10%, 问:在不减少该公司净收入的情况下, 改报CFRC2%价每箱应为多少?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二位)

教师启发:请同学们分析题目的命题意图、解题方法、解题思路与解题过程 (用时大约十分钟) , 然后由学生说。

学生说题:此题应是考查运费和含佣价之间的换算和贸易术语之间的转换。

(二) 审题

认真阅读全题, 反复推敲题中的关键点, 审清题中的要求, 提取有效信息, 理清题中涉及的知识点, 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这是解题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学生说题:

找出的已知条件:

每箱毛重30千克, 每箱体积0.05立方米

每箱30美元FOB大连

计费标准为W/M

每运费吨基本费率为140美元

港口附加费率10%

要求的问题是:

CFRC2%?

教师启发: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搞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 析题

运用已有知识, 构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既可以从已知量推及未知量, 也可以从未知量推及已知量, 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 探寻解题的突破口, 以确定解题的思路、方法和途径。这是解题中最关键的一步。

教师启发:

(1) 当我们在解题时还应该想想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比如说先求FOB含佣价, 再加上运费, 看看是否可行?让学生们讨论一下看看什么办法更好, 更快。讨论后让学生总结, 并由学生代表发言。

(2) 如果学生错解, 让其他学生帮忙找出错误的原因。如果按FOB计算佣金, 那支付给中间商的佣金就少了, 并借此引申, 要搞清计价依据。

学生说题:

选择的公式是:

CFRC2%=CFR净价/ (1-佣金率)

F=每运费吨运费× (1+附加费率之和) ×计费标准

计算步骤是:

先算运费, 再算CFR, 最后算CFRC2%

教师启发:

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 计算公式的正确运用。

(2) 计算过程中的正确计算。

(3) 步骤的规范。

(4) 单位的统一。

(四) 解题

这里所说的解题, 并不是简单地把答案算出来, 而是要深入、透彻地做题。需要找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做题, 找出问题的易错点、难点等。在审题、析题的基础上, 选择适当的方法, 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力求做到步骤清晰、过程简洁、答案准确。解答完成后学会检查解题所依据的知识点是否正确, 公式是否有误, 数据是否正确, 单位是否一致, 结果是否准确, 解答是否全面。

解:W=0.03公吨M=0.05立方米W

每箱运费=140× (1+10%) ×0.05=7.7美元

CFR净价=FOB+F=30+7.7=37.7美元

答:在不减少该公司净收入的情况下, 报价为38.47美元。

教师启发:教师在说题过程中加以评价, 并把正确结果自己板书或让学生板书在黑板上。教师巡视中发现大多数同学都采用了黑板上的方法算出了答案。但个别同学计算时因为公式或计算错误, 得不出正确的答案。所以应让解错题的学生说说解题的困惑, 让解对题的学生说说解题的心得和经验。

(五) 变题

联想题目的背景、源头和发散点, 并通过添加或减少参数、增加隐含条件等来改编试题, 改变试题的难度。要发挥试题在教学中的作用, 不仅要教会学生试题的解法, 还应从变式的角度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去认识问题, 达到能解决这一类试题的目的。

教师启发:我们能不能对本例进行改编呢?结果如何?

学生说:能。

比如改变以下条件:

(1) 货物的数量可以具体化。

(2) 贸易术语可以换算。

(3) 净价与含佣价可以改变。

(4) 计费标准可以变化。

(5) 增加保险费率条件。

(6) 问题可以改变。

(7) 其他。

改编后的题目如下:

某出口公司向菲律宾出口某种商品400箱, 每箱装12套, 每套报价50美元FOBC2%上海。现客户要求改报CIF马尼拉, 按发票金额加成10%投保一切险和战争险。经查, 该商品为11级货, 按W/M标准计收运费, 自上海至马尼拉每运费吨运费为200美元, 港口拥挤附加费率为10%, 燃油附加费率为10%, 每箱尺码25cm×40cm×40cm, 重量50公斤, 一切险费率为0.5%, 战争险费率为0.3%。试计算:

(1) 每套FOB净价是多少?

(2) 每套运费是多少?

(3) 每套CIF马尼拉价格是多少?

(4) 总共支付保险费多少? (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教师启发:对每道习题我们要尝试着变换条件, 改编习题的条件, 并编写习题, 在变中求结果, 从而锻炼我们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师生讨论:本题上述两种解法都涉及价格的换算, 为什么两种解法的答案不一样呢?哪种方法更好一些?好在哪里?

本题是由一道高考题提炼的。通过一题多变的方法, 将高考考纲中涉及的重点知识点以及重要思想通过转化和类比、归纳总结等加以落实, 以点见面, 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变”的重要性。

(1) 从知识上, 教师要立足于基础, 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能力。

(2) 从方法上, 注重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3) 从效果上, 达到“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多题同题, 错例众评”的教学效果。

题海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如果能够深入研究典型题和一些基本的计算题型, 相信就能举一反三。

三、说题流程 (见下页图1)

四、基于说题的复习课教学效果

(一) 说题应注意的问题

说题活动的目的是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说”, 带动全体学生的“学”, 实现全体学生的“会”。为了使全体学生通过说题活动, 都能有所心得、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实施时, 必须注意三个问题:

1. 说题过程的循序渐进性。

说题活动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性的发展过程, 即教师示范 (学生感悟) 阶段→学生模仿 (学生体验) 阶段→学生正式说题 (学生掌握运用) 阶段;说题过程中关键要让学生清楚了解说题的目的、要求, 明确说题在实践中的具体意义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引起学生的重视。切忌一蹴而就。为此, 要做到“四适”:示范适中、点拨适时、启发适当、评价适度。

2. 说题内容选择的广泛性。

题目的选择应具备“四性”:灵活性、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过难、过易都是不适宜的。应坚持的原则是:难度上先易后难, 程序上先课本后课外, 知识上先点后面, 数量上先单一后成批, 广度上先封闭、后开放。切忌以偏概全。

3. 说题主体参与的全面性。

学生群体间有差别, 个体能力中又有强弱之分, 因而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 既保证人人参与又各有侧重。如让优生完成说题全部环节, 差生只说某一项或几项内容, 或采取小组内分工与协作的形式, 充分调动全体学生说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发求知欲。切忌顾此失彼。

(二) 基于说题的复习课教学效果

为了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现状, 笔者对所任教班级与其他高三班级做了一次简单的调查, 对比统计如右表所示。

五、研究结论

“说题”教学能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及时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能挖掘学生潜力, 培养思维能力和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减轻学生的负担, 提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素质教育思想。因此, 这种教学模式很有必要加以深化和推广。但“说题”也不是万能的, 因为说题重在“说”, “说”与“做”始终存在巨大的差距。如果学生只重视“说”, 而疏于实际操作, 恐怕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 只有正确处理“说”与“做”的关系, 才可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总之, 学生“说题”是达到主动获取知识, 培养良好思维习惯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摘要:本文针对在高三进出口贸易实务计算题复习课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计算题失分较多的现象, 尝试引导学生在第二轮阶段性复习教学中运用说题来进行知识梳理。调查发现, 说题教学法能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及时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能挖掘学生的潜力并培养思维能力和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减轻学生负担, 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说题,进出口贸易实务,复习课,计算题

参考文献

[1]殷伟康.学生“说题”让数学课堂更精彩[J].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0 (11) .

[2]吴素利.习题课中的“说题教学”[J].福建教育 (中学版) , 2010 (7) .

[3]周伟锋.以生为本的中学课堂教学改革[J].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0 (1) .

[4]屠丰庆.例题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分析和思考[J].中学数学教与学, 2009 (11) .

[5]金秀青.“说题”——让数学课堂更精彩[J].中学数学, 2009 (6) .

国际贸易实务课 篇2

近年来, 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之时, 高校特别注重和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专业结构的调整,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更新,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逐步确立, 传统的以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下对经贸人才的需要。只有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来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知识、技能水平, 才更加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性质和学习目标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 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知识的运用, 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它以商品进出口贸易为研究对象, 以我国外贸方针政策为指导, 阐明商品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 学生能掌握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 掌握外贸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 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 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 掌握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 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 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业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检验都离不开课程考核这一重要环节, 因为它能客观地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为此, 作为国贸专业的核心课程, 更需建构一套客观有效、切合实际且操作性强的考核改革方案, 运用到课程教学的体系中。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现状

目前, 绝大部分高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考核一直沿袭着传统的以闭卷笔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法, 有的学校虽然也加大了课堂表现力的考核改革形式, 如把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平时出勤和期末笔试组合在一起作为该门课程的考核成绩, 实际上并没有实质的改变。此外, 虽然也有考核改革方式的多样性的提议, 但没有探讨出可实施的方案。

可见, 传统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内容上偏重理论考核, 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核少;形式上客观性试题偏多, 主观性试题较少;方式上终结性考试多, 没有过程考核。考试题型标准化和形式单一化夸大了分数的功能, 而且试题答案多数是唯一的, 能留给学生探索创新的机会少, 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 笔者在从事多年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体会到, 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培养出名副其实的人才, 必须建立起一套在内容上注重考核学生实际能力和形式上注重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的考核改革方案, 并将其运用到教学的综合评价中提高教学质量, 以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应在符合本课程的特点与性质的前提下, 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综合和积累, 体现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应新的形势下对外贸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 考核内容注重综合能力。

传统考试的考核内容, 一般对合同各个条款, 如品质、数量、包装、价格术语、运输方式、保险类别、结算方式等条款内容着重专业术语和贸易惯例知识的记忆考核;由于考核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的范围, 绝大部分学生就会去搜寻现有的考试资料, 浏览课堂笔记, 或只复习任课教师划定的范围和指定的重点知识, 这样就使学生形成了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样的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

因此, 对考核内容的改革应做到知识和技能并重, 理论和实践结合, 注重考核学生掌握综合性知识情况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核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掌握现代化技术的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改革, 理论知识部分可以选用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核心部分进行检查考核;实践运用部分要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 选择适当的考核形式, 在问题的提出和题型设计上要因地制宜, 把学生上课所学到的专业知识, 综合应用到设计某一批货物贸易的进出口业务中, 如进出口报价部分应考核学生商品成本核算的能力, 磋商部分考核贸易谈判的能力, 订舱、报检、报关以及结算部分等的考核可以通过一票进出口业务的制单来进行。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指定的参考书目等内容也应列入考核范围,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形成良好学风, 便于学生对课程系统知识的掌握及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在考试中, 除基本概念和理论等使用客观试题外, 适当增加主观题比重, 即简答、综合性论述题, 建立一种主客观题并存、分值比例合理的测试模式, 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把考试内容转变为检测学生的能力水平, 才能将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 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增强其自学能力, 提高其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

(二) 考核形式应实行多种类别的组合考核。

传统考试的考核形式闭卷考核多, 开卷考核少;笔试形式多, 答辩、机试等形式少。因此, 为提高专业基本能力与综合素质, 应实行多种形式类别的组合考核方式。

如谈判磋商部分可以通过答辩方式进行考核, 答辩能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自由抒发见解, 充分展现才能, 对学生学识的广度与深度、口头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以及心理素质、仪表风度、个性特征等, 均能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观察和检测。课程设计、论文、实验报告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机试可以用于学生认知领域的考核, 还可以考核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操作技能领域的模拟操作, 进出口业务的制单、信用证审核部分可以用这种考试方式, 在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的今天, 应大力开发和利用这种考试方法。

(三) 考核方式变结果考核为过程性考核。

传统考核方式往往重结果、轻过程, 以终结性考试为主, 将考核知识的累积、记忆作为目标, 属于静态考核。如此一来, 师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分数结果上, 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综合和积累, 以及试卷分析、反馈等重要环节。为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应加强平时考核在总成绩中的比重, 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将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采取平时成绩、阶段考试、期末考试与实验技能相结合的方法。平时成绩考查学生全学期的学习状况, 包括课堂表现、完成作业等, 在考查学生识记、理解等智力因素的同时, 也考察了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 由此激发他们持久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 形成良好的学风。阶段考试成绩则根据不同章节的教学要求, 运用提问、讨论、作业、小论文等方式获取信息反馈, 达到督促学习的作用。其中, 作业以巩固所学为目的, 内容上应更多地考虑现实性和拓展性, 使学生有足够的思考和创新空间,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实训题, 例如合同条款翻译、案例分析、修改信用证等, 以加强学生对实际业务工作的演练, 增强其实际运用能力;课程论文能够提高学生完成拓展性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检验学生课外学习效果, 评定学生学习过程;模拟实验可以对一些关键性环节, 如进出口成本核算、信用证审核等进行指导, 并有的放矢地根据学生在模拟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进行修正和讲解。

考试不是目的, 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伴随着考试所进行的教育活动比考试自身还重要。过程性考核强化了过程控制, 达到了考核学生和检验教学质量、效果的双重目的。变结果考核为过程性考核不仅可以适时地、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 而且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 从而产生紧迫感, 认识到过程不努力则难以应对综合性考核。过程性考核有利于教与学双边互动, 对教与学能够起到一定的反馈、修正作用, 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更好地引导学生重视能力的学习和掌握, 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总之,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既要有理论的反映, 也要有实践教学过程的记录, 这对师生双方都是一种约束, 不仅规范了学生成绩评定的客观和公正, 也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序实施, 使考试更有效、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学习, 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现行的考核形式, 不能客观地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课程考核改革势在必行。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体会, 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提出建构一套在内容上注重考核学生实际能力和形式上注重多种类别的组合考核方式的考核改革方案, 希望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发展建设做一点贡献。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莫红梅, 钟芸香.关于《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探讨[J].商业文化, 2011.4.

[2]严艳荣, 刘成群.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2.20.

国际贸易实务课 篇3

建构主义主张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笔者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构建了自学体验课型,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探讨自学体验课型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教学实例,使学生能在课堂上体验工作,融做于学。

一、自学体验课型及特点

自学体验课型是指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指导,自主研究问题,设计完成任务的方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训练技能,体验是指学生在课堂中感受、体验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创设的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完成教学内容、学习任务。自学体验课型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在“做中学”,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实训中,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实现课程目标。课型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

(一)学生主体性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这就要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能简单地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进入主动探索的境界,让学生通过体验探索获得直接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真正成为有趣、有序、有效的课堂。自学体验课型中每一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课前由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课前提纲;课中小组预习情况汇报;教师结合学生的自学汇报和教学内容创设模拟的工作情景,让学生体验各个工作岗位,甚至评价也是由学生完成,教师主要充当总结和引导的角色。

(二)工作情景性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与力量。”品尝到成功的学生其实是不多的,尤其在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都比较差,那么设计逼真的工作情景,设计任务让他们去完成,让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完成任务的喜悦,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激起他们为下一次成功而努力拼搏的欲望。自学体验课型特点就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体验工作岗位环境和工作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发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改变。

(三)职场适应性

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工作要有一个很好的衔接,以便毕业生能够很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自学体验课型所选用的情景通常为仿真的工作场景,使得学生在模拟情景中担任不同角色,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单调枯燥的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知识并在模拟操作中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

二、自学体验课型结构

自学体验式课型结构是:自主学习,小组研讨—小组交流,体验工作—课后延伸,拓展知识。

(一)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指教师在课前将课中所要探讨的问题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和组内讨论,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问题,为课中汇报做好准备。包括自主学习和小组研讨两项内容。

(二)课中汇报

课中汇报由小组交流和体验工作两项构成。小组交流是指各组在教师的引导下由组长汇报本组自学情况,谈谈对本节课所学新内容的理解。体验工作是指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创设逼真的工作情景,从而使学生感受、体验具体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过程,获得知识,形成技能。

(三)课后拓展

首先是谈收获,即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小组进行讨论并由代表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与疑难。然后是进行知识和技能拓展,深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三、自学体验课型的应用

研究自学体验课型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体验仿真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下面以《国际贸易实务》的“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实务”为例来探讨课型的应用。

(一)课前活动

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工作岗位的需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课中的汇报和情景体验做好准备,在这个环节里给学生准备预习提纲。如,在“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实务”这节课的预习提纲是让学生阅读课本,理解课本内容,解释投保单各项的内容:保险人、被保险人、标记、包装及数量、保险货物项目、保险货物金额、总保险金额、运输工具、装运港、目的港、投保险别、货物起运日期、投保日期、投保人签字等项目。

2.小组研讨,集思广益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了预习提纲中的“个人完成”部分,小组长在课前组织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是:“如果你们组是增城的某家进出口公司,请为本组公司命名,研究投保过程需要哪些人?”这个讨论是在课前完成,从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二)课中活动

1.预习汇报,小组交流

预习汇报就是让小组组长通过课前的自学和小组讨论汇报预习提纲完成的情况以及讨论后的心得。通过这一环节,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自学情况和讨论情况,学生得到教师的肯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逼真模拟,体验工作

在“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实务”的教学设计中,将投保的知识点和操作具体化、任务化。

首先,教师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创设情景如下:受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影响,啤酒和炸鸡热销,现出口啤酒到韩国,出口商需要向中国财产保险公司投保一切险和碰撞、破损险。现按课前分组情况,由教师选出一组学生作为保险公司,其他组则为进出口公司。

接着,教师分发任务书,任务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投保单的填写,主要由进出口公司小组负责,进出口公司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投保单的填写;第二部分是核对和检查投保单的填写,主要由保险公司小组负责,保险公司小组内部要分好任务,每个学生负责一个进出口小组的投保单的检查工作。当然,对于负责保险公司的小组,教师必须要在课前进行辅导,确保该组成员已掌握投保单的制作和流程。进出口公司小组在填写投保单的同时,保险公司小组到进出口公司小组进行巡视,做好记录。

最后,由保险公司小组的组长进行总结和汇报,组长以保险公司员工的身份对刚刚收到的保险单进行评价,对有误的保险单进行讲评。

(三)课后延伸

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里,提出“结合现在的市场和国家的现状,如何为进出口货物购买保险,是以防万一全购买一切险还是为了降低成本全购买平安险?”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等现状的相关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的兴趣。

四、课型应用反思

1.自学要得当

自学不是放手,教师需准备好预习提纲,引导学生正确学习。预习提纲的内容要让学生感兴趣,否则预习提纲只会流于形式。

2.模拟要逼真

学生需要通过情景模拟,体验工作获得知识。这个情景模拟、工作模拟要在“真”字上下功夫,“公司”机构要与真实的公司一致,所有的岗位和与真实岗位一致,这才能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升应变能力和职业能力。

3.总结要全面

总结不但需要教师对学生预习情况、学习情况以及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总结。采用自学体验课型要重视学生的阶段性总结工作。如,预习汇报的总结、岗位体验情况的总结、保险公司对其他组完成情况的总结等,这不但是检查学生学习状况的有效方法,而且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自我提升。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结课报告 篇4

题目

管理学院 物流12-1班 朱彩芸 3120823416 2015年6月

一、案例提出

有一份 CIF 合同,出售一级咖啡豆 50 吨。合同规定:CIF 纽约每吨 500 美元,6 月份装船,卖方在纽约提供单据,由买方支付现金。货物于 6月 15 日装船,但卖方一直拖延到 7月 20日才把单据提交给买方。由于当时咖啡豆国际市场价格下跌,买方拒绝接受单据,除非卖方赔偿差价损失。试问在上述情况下,买方有无拒绝接受单据的权利?为什么?

二、相关理论基础

CIF术语

CIF的全文是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即成本加保险费和运费(„„指定目的港)。采用CIF术语成交时,卖方的基本义务是,负责按通常条件租船定舱,支付到目的港的运费,并在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船,装船后及时通知买方。卖方还要负责办理从装运港到目。

1、采用CIF术语时,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基本义务概括如下。

买方一般义务

⑴承担货物越过船舷后一切风险。

⑵负责装船后装运港到目的港通常运费、保费以外费用。⑶办理进口。⑷支付货款。

卖方一般义务

⑴安排运输,支付至目的港运费,及时通知买方。⑵承担货物越过船舷前一切风险。⑶办理保险,支付保费。⑷办理出口。

⑸提供相应单据的港的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

2、保险险别的问题

CIF术语中的“I”表示Insurance.即保险。从价格构成来看,这是指保险费,就是说货价中包括了保险费;从卖方的责任讲,他要负责办理货运保险。办理保险须明确险别,不同险别,保险人承担的责任范围不同,收取的保险费率也不同。按CIF术语成交,一般在签订买卖合同时,在合同的保险条款中明确规定保险险别、保险金额等内容,这样,卖方就应按照合同的规定办理投保。但如果合同中未能就保险险别等问题作出具体规定,那就要根据有关惯例来处理。按照《2000通则》对CIF的解释,卖方只需投保最低的险别,但在买方要求时,并由买方承担费用的情况下,可加保战争、罢工、**和民变险。

3、象征性交货问题

从交货方式来看,CIF是一种典型的象征性交货。所谓象征性交货是针对实际交货而言。指卖方只要按期在约定地点完成装运,并向买方提交合同规定的包括物权凭证在内的有关单证,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而无须保证到货。可见,在象征性交货方式下,卖方是凭单交货,买方是凭单付款。只要卖方如期向买方提交了合同规定的全套合格单据(名称、内容和份数相符的单据),即使货物在运输途中损坏或灭失,买方也必须履行付款义务。反之,如果卖方提交的单据不符合要求,即使货物完好无损地运达目的地,仍有权拒绝付款。但是,必须指出,按CIF术语成交,卖方履行其交单任务,只是得到买方付款的前提条件下,除此之外,他还必须履行交货义务。如果卖方提交的货物不符合要求,买方即使已经付款,仍然可以根据合同的规定向卖方提出索赔。

4、装运合同,不是到达合同,如果规定具体的到货时间,就不是真正意义的CIF术语性质的合同。风险划分界限与费用划分界限相分离。

5、卸货费用的问题

前述CFR术语中为解决卸货费用负担问题而产生的变形,完全适用于CIF。CIF的变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CIF Liner Terms(CIF班轮条件)这一变形是指卸货费按班轮做法处理,即买方不负担卸货费,而由卖方或船方负担。

②CIF Landed(CIF卸至码头)这一变形是指由卖方承担将货物卸至码头上的各项有关费用,包括驳船费 和码头费。

③CIF Ex Tackle(CIF吊钩下交接)这一变形是指卖方负责将货物从船舱吊起卸到船舶吊钩所及之处(码 头上或驳船上)的费用。在船舶不能*岸的情况下,租用驳船的费用和货物从驳船卸至岸上的费用,概由买方负担。

④CIF Ex Ship’s Hold(CIF舱底交接)按此条件成交,货物运达目的港在船上办理交接后,自船舱底起 吊直至卸到码头的卸货费用,均由买方负担。

三、案例分析

买方有权拒绝接受单据。因为:(1)CIF 合同交易中,买卖与货物有关的单据,甚至比买卖货物本身更重要。一方面买方以付款换取卖方的单据,另一方面在货物到达之前,他又能以单据换取第三者的付款。因此,按CIF 条件买卖,在货物到达目的港以前,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单据可能几易其主。这使 CIF 合同给商人带来极大的便利。因此,卖方提供的单据必须是有效和正确的,不致给买方带来转让单据的不便。在本例中,卖方提交的提单是 6 月 15 日装船的,而提交单据的时间却是 7 月 20 日,这份提单就是过期提单,加上咖啡豆市场价格下跌,这就给买方带来重大损失。因此,买方有权以过期提单为理由,拒绝接受单据和付款。(2)构成过期提单,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货物已到达目的港,而单据在以后才到达,这种比货物迟到达的提单,称为过期提单;二是虽然货物尚未到达目的港,但是提交单据的日期比提单签发日期超过 21 天,这种提单也叫过期提单。例如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43条a款就有如下的规定:“除规定交单到期日以外,每个要求提交运输单据的信用证还应规定一个在装运日后根据信用证条款必须交单的特定期限,如未规定该期限,银行将不接受迟于装运日后 21 天提交的单据,但无论如何,提交单据不得迟于信用证到期日。”在本例中,卖方提交单据的日期,显然比提单出单日期超过 21 天,而达 35 天之久。因此,这项提单应属于过期提单。综合上述两点,既然卖方提交的提单是过期提单,加上在这个过期期限内,咖啡豆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因此,买方要求卖方赔偿差价损失,否则拒绝接受单据和拒绝付款,这种主张是合理的,在法律上和惯例上都有根据。

四、心得体会

学习了李老师的国际贸易课程后,有下面几点心得体会:

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们现在学习的国际贸易实务都是书本上的知识,没有有目的地去参加实训。我们现在觉得不是很复杂,但可能实际操作起来和想象中的出入会很大很不习惯。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老师讲课时的一些具体案例,根据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不断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多做一些实际的操作,充分理解和掌握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如去海关、进出口公司等参加实习,或者参观询问,了解情况,提高国际贸易实务业务水平。

2、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课程内容紧密相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该将个科目的知识综合运用。比如讲到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内容时就应去了解商品学科的知识;讲到商品的价格时,就应去了解价格学、国际金融及货币银行学的内容;讲到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内容时,就应去了解运输学、保险学科的内容;讲到争议、违约、索赔、不可抗力等内容时,就应去了解有关法律的知识等等。我们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补充,充分掌握和贸易相关的知识,使我们在做起贸易工作来能对各种流程应付自如,提高效率。所以觉得国际贸易和我学习的物流专业息息相关。

3、注重培养良好的心里素质,贸易人员要求具有非常良好,非常过硬的心里素质。因为贸易过程的复杂和风险是无法估量的,要有充分的心里准备,同时还要有相应的备选解决方案。贸易人员要做到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有真心。同时还要做到严谨仔细,责任心强,勇于承担责任。每一件事都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不能耍小聪明,投机取巧。

4、注意业务同法律的联系 国际贸易法律课的内容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容关系密切,因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步骤,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对合同当事人双方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履行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处理履约当中的争议实际上是解决法律纠纷问题。而且,不同法系的国家,具体裁决的结果还不一样。这就要求从实践和法律两个侧面来研究本课程的内容。

5、坚持学以致用原则,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案例、实例分析和平时的操作练习,若条件允许,可以组织活动到校外参观、实习,以增加感性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在培养规模上突出应用性,加强实践性,注意灵活性。学会灵活运用国际上一些行之有效的贸易方式和习惯做法,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综上所述,我觉得从事国际贸易活动,要求贸易人员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具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深刻地了解到了外贸实务操作的复杂性,也学到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应该怎么做。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把欠缺的这些知识和技能尽快掌握。

对国际贸易实务案例教学的思考 篇5

1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教学的意义

1.1 符合课程特点

国际贸易实务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运作过程, 课程实践性强, 是一门综合应用型学科。教学内容涉及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贸易条件、国际贸易程序、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法律法规等多种对象, 具有线长、面广、环节多、操作难度大、连续性差等特点。该课程要求学生能全面系统地掌握经济、金融、保险、运输、海关、法律、外语等各方面的知识, 并正确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市场调研、业务联系和谈判、外贸函电的写作、单据的制作和审核等多种业务。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 可以将知识点有效融合, 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系统认知, 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1.2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填鸭式”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教师满堂灌, 学生被动学。教师照本宣科, 教学过程只是单向灌输, 师生之间没有双向互动, 学生缺乏自主性, 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变消极为积极。学生需要自己分析讨论问题, 使学生由讲授法中的“要我学”抽象的理论变成“我要学”抽象的理论以分析具体的案例[2]。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 教学互动的局面也得以形成。

1.3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传统的课堂讲授过程及考核形式, 注重的都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强调的是学生“记住了多少”, 轻视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 忽略了学生“会用多少”。通过案例教学, 学生可以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在案例分析讨论中, 学生积极发言, 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不同意见同学间的交流, 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2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教学的运用

2.1 精选案例

案例选择要围绕教学目标。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信息量大, 涉及部门和知识较多, 因此在案例的准备过程中, 教师应同时做好教学计划, 明确本次案例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及预期的教学效果, 并根据案例的内容事先设计案例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引导学生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讨论。

案例的篇幅要适中。受授课时数和课堂时间等因素的限制, 不宜选择篇幅过长、环节过多、信息超量的案例。每一章节内容学习完毕, 安排与所学章节相关的案例, 组织学生讨论。相关几个章节理论知识学习结束, 应设计综合性案例, 让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 能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案例的时效性。网络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 对国际经贸领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单据方面, 电子单据在很多领域替代了纸质单据。惯例和规则方面, UCP600取代了UCP500。运输方面, 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的发展, 使传统运输单据的使用发生改变。因此, 在选取国际贸易案例时, 要与时俱进, 反映行业领域的新变化、新发展。

案例的趣味性。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大多来自于国际经贸实践, 比较形象直观, 但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的选取应尽可能联系现实情境, 增强趣味性, 比如在海洋货物运输保险的案例中, 可以穿插索马里海盗、日本地震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分析讨论案例, 这样兴趣更浓, 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2.2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案例课中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每次案例课之前, 教师要认真备课, 对准备的案例做到心中有数, 并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教师应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案例, 提示学生做好相应的理论知识准备, 避免因课堂时间不足, 使案例课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案例课上, 教师需要向学生交待清楚本次案例分析的意图, 使学生明确应掌握的理论知识。

案例讨论方式上, 教师可根据班级人数要求学生提前分为若干小组, 每组成员6人左右, 各组成员应实力相当, 每组由组长负责, 组长轮流担任。在课堂讨论过程中, 各组先分组讨论, 教师在全班巡视, 观察各组讨论进展, 适时参与, 可进行提示, 可故设疑团,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勇于发言。第二阶段, 各组协调意见,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 表达本组观点, 其他同学可作补充发言, 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最后, 由教师总结。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着引导者与参与者的角色。

学生发言阶段, 教师的引导作用更显重要。鼓励学生发言,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 使学生意识到案例解决的方法不止一种, 要勇于探究, 不墨守成规。在讨论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冷场、偏激、跑题等情况, 教师要进行疏导, 避免纠缠。教师引导的关键, 是将讨论引向重点问题, 使案例分析的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2.3 评价的导向性

为了使学生对案例教学更加重视, 仅靠教师的鼓励或引导是不够的, 要注意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 避免学生不积极思考、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可将每个学生在案例分析与讨论时的表现与课程考核成绩挂钩, 根据参与讨论发言的积极性, 发言准备是否充分, 发言水准如何来给予成绩。对于要求学生完成的案例书面分析, 教师可严格计分, 给出优、良、中、差成绩。

在学期末成绩考核时, 将案例分析的成绩记入总评成绩。一方面, 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三部分按比例计算, 其中平时成绩由出勤、平时作业、案例讨论组成, 每部分各占10%的比例。另一方面, 在试卷试题量上, 减少理论性试题的比重, 加大案例分析试题比重, 以此激励学生加强案例分析讨论。

2.4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有条件的院校, 在案例教学中, 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由教师将精心挑选的案例发布到网络教学平台, 师生在网络平台讨论相关案例, 学生完成作业提交。这种形式比较受学生欢迎, 而且可以展示给学生更多案例, 解决课堂时间不足的问题, 最后教师通过教学平台的统计功能, 考核每个学生的工作量。

3 结束语

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 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课程的知识点, 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教学始终是案例教学的基础, 基础打得牢, 在分析案例时就会得心应手。因此开展案例教学不是替代论教学, 两者应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切忌将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割裂开来[3]。

虽然案例教学法有很多优点, 但在实际教学中, 也不可以一概全, 一味强调使用案例教学法, 而忽视其他教学方法的作用。在授课过程中, 要根据教学目标、知识结构、课程内容, 综合使用情景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导入式教学法等多种教法, 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 不断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摘要:案例教学法非常切合于国际贸易实务课堂教学。教师精心准备案例, 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及时督促, 认真评价, 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总结与提炼。案例教学应和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学坤.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贸易实务课案例教学[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8 (19) :53.

[2]肖武岭.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84.

[3]刘兵权.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 :81.

国际贸易实务课 篇6

过去, 教学目标主要侧重于知识方面, 通过教改, 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方面, 而且包括能力方面和素质方面, 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1 知识方面: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个业务环节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掌握出口和进口交易的程序和方法;深入了解有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及法律知识;了解其它贸易方式。

1.2 能力方面:

要求学生对交易磋商及合同签订有一个感性认识, 并初步具备进行出口与进口交易的实际能力。具体要求是:熟悉国际贸易惯例、法律、法规;具有国际贸易进口与出口的一般认识能力;具有贸易谈判及合同签订能力、具有价格核算、运费、保险费及佣金的计算能力;具有根据合同缮制发票、箱单、汇票等相关单证具体操作能力;并能取得单证员、外贸业务员、报关员、货运代理等相关的资格证书。教改后的教学总体目标尤其侧重能力方面的培养, 如图1所示, 以让学生具备各种能力为目标, 进行每一个任务的学习, 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而不象过去为了掌握知识点而学习, 如果不会运用知识点, 把知识点转变为能力, 也就是说不会学以致用的话, 知识点永远还是知识点。

1.3 素质方面:

具有从事对外贸易专业所必需的贸易理论及实务操作应用的素质, 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从事国际贸易活动中所涉及业务活动素质;具有继续学习、独立获取新知识素质;具备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素质。

2 教学模式改革

本课程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全新模式进行综合化改革, 以国际贸易流程重组教学内容, 以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从职业能力出发, 提炼课程的核心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

2.1 理论方面

本门课理论教学采用“项目引导、工作任务驱动、案例结合、技能训练”组织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部分分为三个项目内容———出口贸易项目、进口贸易项目及其他贸易方式项目, 每个项目均以典型的外贸工作实例导入, 贯穿该项目教学的全过程。如图2所示,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大致为:教师提出各项目、模块及单元工作任务;师生共同分析工作任务, 提出实现任务的途径;教师讲解实现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技能训练, 完成工作任务;最后由教师点评, 提出努力方向。

这种教学组织与安排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使得学习过程变成一个不断成功地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当所有项目任务完成后, 学生既掌握了交易磋商和合同签订、合同条款及合同履行知识点内容, 又具备了一定出口交易实际工作能力。

2.2 实践方面

实践方面, 本门课程采用“工学结合”的思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实训课程的开设, 本课程安排了26课时的实训课程, 利用浙科国际贸易系统平台, 要求学生进行制作单据和国际贸易流程模拟的实训。

2.2.2 引进外贸企业的专业老师, 他们具有非常丰富的进出口贸易工作经验, 把实际操作做法传授给学生, 使得理论教学生动活泼。同时他们充分发挥长期在外贸企业工作的优势, 带领学生到外贸公司见习和实习, 将书本上的知识在实际中应用。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强, 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2.2.3 抓住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 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探索校企合作双赢模式。

2.2.4 学院聘请国际贸易实训基地的行家成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兼职教师及实习指导教师, 这些行家参与国际贸易实务理论教学、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建议、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中心建设, 指导学生顶岗实习, 还根据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参与国际贸易 (国际商务)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综合化改革, 为本门课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内容的整合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2.5 每年安排《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生到这些实训基地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在企业行家指导下, 参与企业外贸业务操作。如, 参与租船订舱、保险、企业制单结汇等工作;有报关员及报检员资格证书的同学协助企业报关、报检工作。由于这些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提前介入企业的实际业务, 基本掌握贸易业务流程, 许多学生被企业选中, 毕业后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保证了课程的实用性、先进性, 教学过程深受学生欢迎, 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积极思考, 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工作, 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的能力, 使在校学习和实际工作一致, 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21世纪经济发展的趋势, 中国入世后对各类人才需求类型的变化, 客观上要求教育要联系实际, 教育要学以致用。为适应这一要求, 我们需要将课程建设和社会实际发展的要求紧密相连, 工学结合, 不断改进、提炼、丰富、发展课程内涵, 加大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 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 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根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经验, 本课程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 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

3.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剖析案例, 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来促进学习, 最突出的优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了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这种方式从归纳的角度而不是从演绎的角度展开某一专题的学习, 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高度投入事先安排好的一系列精巧设计的案例讨论之中, 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我们在单元理论教学结束后都会安排一定数量的案例分析, 例如:“在交易磋商及合同签订”单元理论部分教学结束后, 我们会安排案例“对逾期接受处理不当致损案”及“对有条件接受处理不当致损案”分析;在“品名、品质、数量、包装”单元理论部分教学结束后, 我们会安排案例“合同品质条款签订不当引起的纠纷案”及“因交货规格不符造成索赔案”分析;同样在其他单元理论部分教学结束后都会安排1-2个相应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 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机会, 培养学生分析案例的责任感, 最后对学生的各种观点进行评述。

案例讨论中教师的主要角色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 负责引导、记录、组织学生的讨论, 也可以在课堂上参与讨论。通过剖析案例, 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提高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 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 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仅仅依赖教师的教学方法, 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变依赖式教学方法为参与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 主讲教师根据教材内容, 对于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及争论, 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贸易术语怎样选用?”、“支付工具及支付方式如何选择?”等内容, 就可以采用研讨互动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诱导学生思考上述问题, 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要善于理清学生思考问题的脉络, 把握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

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多维互动, 不仅实现了知识、信息、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相互交流, 而且实现了这些信息的相互构建。同时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交往, 还重建了民主的、和谐的平等师生关系, 使教师和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3.3 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 是将国际贸易业务引进校内实训室, 从大量的实际业务中选择典型的内容组成一套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程序, 在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中心仿真模拟的环境内完成国际贸易业务的全过程。通过情景模拟教学, 使学生掌握合同履行各个环节中主要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 提高学生专业实际动手能力, 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外贸及相关工作。

情景模拟教学的仿真模拟的环境由商务系统 (进口方、出口方) 、国家机关系统、外汇管理系统、银行系统、运输系统、保险系统、检验检疫系统、海关系统、税务系统等组成。例如:我们在理论、实验课程教学结束后, 安排学生进行国际贸易模拟综合实训, 实训在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训中心进行。该中心布置了职场化的工作环境, 分别设置了进出口公司办公室, 国家机关、海关、商检、外运公司、保险公司、外汇管理局、国税局、银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职能部门;硬件有服务器、终端电脑、传真机、打字机、电话等;实训中心软件由本课程组资深教师同江苏某知名教育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发完成, 模拟现今出口、进口、加工贸易的真实做法。老师把学生分组, 在项目组长的带领下, 在模拟实训室完成三笔进出口业务操作。

通过情景模拟教学使学生能独立与外商签订完整的国际贸易合同, 并保证国际贸易合同条款的准确性, 使学生能独立履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熟练地与有关方面当事人 (上述九个系统) 建立各种工作关系, 增强学生公关意识及沟通与协调能力, 使学生能独立处理履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 正确进行索赔和理赔工作。

3.4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每学期邀请业内资深专家或经理举办三次以上学术报告, 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市场调查活动, 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竞赛 (演讲比赛、辩论比赛) 等,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欧.互动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4) .

[2]张凤珍.浅谈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定位[J].辽宁高职学报.2004 (4) .

[3]廖万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 (12) .

[4]张一峰.“实务类”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几点体会[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 (6) .

国际贸易实务课 篇7

国际贸易实务是经济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它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 涉及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以及国际金融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 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而目前的问题是,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的记忆程度, 记忆性的题如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占了较大比重, 分析性、应用性、综合性的题少;强调标准答案唯一性的题多, 不定答案的题少;书面作答的多, 动手操作的少;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 忽视专业实践技能考核。此外, 高职院校在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的考试方式方面也比较单一, 主要表现在平时学校不重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投入状态以及平时学生学习成绩的测评, 往往以期末笔试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的评价标准, 最多也就是是把学生平时上课的考勤记录如迟到、早退、旷课扣若干分这些纳入考核成绩里;这样一来,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没有压力和动力, 积极性不高, 此外, 教师每学期期末考试之前会给学生划定考试范围, 考试前学生往往会互相复印学习笔记以及老师画过的重点要考的题的答案, 然后临时抱佛脚突击地把这些知识点背上十天八天基本上就可以过关, 更有甚者有部分学生在考试中存在投机心理, 不择手段地借助作弊侥幸取得好成绩。这样的结果是导致那些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 其在比较扎实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却与那些平时不努力的学生的考试成绩拉不开距离, 从而在学校评奖、评优、以及就业时没有任何明显的优势。因此说, 只是注重学生期末考试, 其考试结果不能真正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检验不出教师的教学效果, 从而不利于良好的学风和教风的培养。另外, 考试与社会生活相脱离, 与社会相脱离, 无法积极地适应社会竞争需求, 这样一来, 课程考核就大大偏离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因此, 研究如何改革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模式就有了充分的必要性。

二、改革的举措

为了保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 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兴趣, 同时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在考核方式上, 作者就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提出了开放、全面的考核措施。

1. 形式多样化。

国际贸易实务考核形式包括平时考试和期末考试。其中, 平时考试方式主要有随堂测验、课堂讨论发言、小考试等。课后作业包括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思考问题等形式。随堂测验包括书面答题、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等形式;讨论发言可以组织课堂讨论时学生互相问答, 包括分组讨论、自由讨论、课堂主题讨论发言等多种形式;对平时作业、小论文、讨论和学习态度的评分标准也应当尽量通过分解小项来进行量化处理, 从而进一步可以使考评结果更加客观、公平、合理。此外, 每学期期末考试的考核形式要多样化包括题型和试卷的多样化。期末考试每套试卷至少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计算题等多种标准化题型, 注重合理划定主观性和客观性试题的比重的同时要注重试题的认知层次和难易程度的合理搭配;另外期末笔试命题要分为统一命题和机动命题两个部分:统一命题是是从建立的题库中随机抽取, 本学期所有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班级都要参加考试的共同部分, 主要用以考核各专业和班级统一界定的基础性知识点, 分值可占卷面分值约60%;机动命题则是由任课教师根据各专业特点选择的自主性教学内容的相关命题, 通过这部分命题可以考察不同专业的教学重点, 并且要与所教班级专业领域的特点以及其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相互结合, 分值约占卷面的40%。

2. 强化职业资格培训。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院校的一个显著特征, 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又是检验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手段。对高职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其职业技能进行鉴定并让高职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 同时又能密切与企业的联系, 强化实践教学, 从而发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导向性作用。可见, 职业资格考核是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突出高职办学特色,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标志。针对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开展业务的基层人才十分缺乏的现状, 我们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与国际商务单证员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结合起来, 突出高职教育特色, 以证代考, 以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知识, 并能具备较强的交易磋商、制单结汇、规避风险等三大关键能力, 把学习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结合, 可以缩短学生毕业后的适应过程, 从而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其就业增添筹码。

3. 加强题库建设, 实行教考分离。

人工命题容易造成试题的知识点分布过于集中, 题型不够丰富, 以及试卷的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 这样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却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 建立自己的试题库就显得十分必要, 可以组织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和课题组成员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深入研究, 拟制考核题目, 并依据不同时期专业发展方向, 及时调整考核内容的重点, 更新试题库, 确保考核公平。这样, 国际贸易实务考试便可以大胆突破教师讲授什么考试考什么的传统方式, 教师只负责按照教学大纲实施常规教学和平时考核, 不负责期末试卷考核, 期末考核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任意一套试卷, 彻底杜绝教师期末变相划定复习范围的现象, 同时也大大减少学生期末考核作弊的可能性, 较好地满足了教考分离的要求, 而且还可以通过分析历年来试卷命题的规律和特点, 及时掌握各课程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 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从而调整授课内容, 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4. 注重平时考核。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在讲完每章内容后给学生做做平时测验, 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地学习和巩固每一章节的内容, 从而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然后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 有针对性的对学习内容进行辅导。此外, 还可以采取速测的方式, 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试题形式可以为选择题, 也可以为填空题, 重点考核学生对课程最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在国外, 没有哪一门课程会只以一次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 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平时测验的成绩做为这门课程期末总评的一部分。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而言, 每学期的考试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平时到课堂, 而更要注重学生参与课堂提问和讨论的程度, 这些都可以反映其学习态度。平时考核形式包括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的作业、国际贸易案例 (比如商务谈判) 分析的作业等。然后在每个学期期末时也要组织一次期末考试, 以上所有的要求及测验都做为学生成绩考核的一部分。当然不同的考核方式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除期末考试重点灯对学生掌握的书本基础理论和要点的识记以外, 其他考试形式的重点都是为了考查学生对国际贸易知识的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平时考核能让学生在整个学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而且可以让学生不在心存侥幸心理, 通过以上各种考核方式的综合运用, 学生通过这种平时性测评, 不再对考试产生惧怕心理, 也不过分担忧和紧张, 从而学生的考试心理也很健康。

5. 借助软件考核。

在国际贸易实习教学软件TMT平台进行模拟操作能力考核, 以增强学生对业务的感性认识。每名参与TMT平台虚拟贸易的学生, 都将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 从而共同组成了模拟贸易环境。通过这样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 他们将面对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甚至银行的日常工作, 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 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的互动关系, 真正了解到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TMT外贸实习平台, 对于学生的实习成果有一套完整的考核方法, 其特有的评分机制, 可以从多个角度, 对学生的国际贸易业务能力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分。作为国际贸易实务考核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 TMT软件功不可没。

三、总结

课程考核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促进该学生的专业技能形成都有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 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使课程考核更切合实际, 更具有实用性、针对性。

参考文献

[1]余向平.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3 (27) :52-54

[2]王晓平.基于“工作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9, (27) :172-173.

国际贸易实务课 篇8

【关键词】高职 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教学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88-02

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到如今国际贸易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在此情形下,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融理论与实务为一体且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专业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系到培养适合我国当前企业所需国际贸易人才的关键。本文试分析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并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零散缺少创新。据调查,各高职高专本科院校开设该门课程的课时一般都有55课时至60课时,但教师在授课中没有整合教学内容,课堂上仍然照本宣科、按照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运输、检验、支付、投诉等分割教学,缺少把这些内容串起来的一条主线。

(二)重专业能力轻职业素养。企业在招聘时都希望毕业生“会做事又会做人”即专业能力强和品德好,但浏览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程建设网可知,专业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上以“岗位技能型”,为主,过于强调提高学生岗位能力,轻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毫无疑问,这将制约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很多私立高职、三本大学大量增加,学生生源的锐减令全国各类高职院校除了严格按照教育部政策从高考中录取毕业生外还采取了高校自主招生、定向招生、中职毕业后直读高职等灵活的政策进行招生,这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的理解能力上有很大差异,加大了教师在专业教学方面的难度。

(四)考核方式单一。期末一张卷已成为大部分高校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主要考核方式。在新形势下,结合外贸企业在招聘时要求毕业生有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知识又有操作能力的现实,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已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些有效做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专业教师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上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课堂上采取一些新的做法,也完全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设一条贯穿教程内容的主线。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涉及贸易、物流、报关、报检、金融等行业,专业性强,内容多、学生素质差别大。为了提高学生听课质量,教师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并用一条线把这些内容串起来。具体做法是:以企业实际交易过程为依据,把国际贸易销售合同设为教学主线,以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订立一份国际贸易销售合同各条款为教学目标,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涉及的出口商品品质、数量、价格、支付、包装、装运、保险和索赔仲裁等内容穿插到合同中的品质条款、数量条款、价格条款、支付条款、包装条款、装运条件、保险条款和索赔仲裁条款(如表1)。

表1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

能力目标学会草拟国际贸易合同

1.会制定品质条款2.会制定数量条款3.会制定包装条款4.会制定价格条款5.会制定保险条款6.会制定装运条款7.会制定支付条款8.会制定检验条款9.会制定不可抗力条款10.会制定索赔条款11.会制定仲裁条款

知识目标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知识

1.掌握品质的表示方法2.掌握溢短装条款的运用3.掌握包装种类及包装唛头4.熟悉价格术语及价格构成5.熟悉保险类别及承保范围6.熟悉装运条款的内容及提单7.熟悉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8.熟悉检验方式及证件类型9.了解不可抗力的构成10.了解索赔条款的内容11.掌握仲裁的效力

(二)运用情景教学法。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先设定一笔交易即两个公司一个国内出口公司另一个为国外的进口公司正在进行某一具体产品买卖,其次,把学生分成每6人为1个小组,各小组要分3个人担任卖方成立虚拟的国内出口公司,3个人成立虚拟的国外进口公司,最后每组成员在课堂上模拟企业实际的交易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模拟企业交易过程的内容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订立合同前的工作,内容包括市场调研、建立业务关系、业务磋商中的询盘、发盘、还盘到接受和订立国际贸易合同;第二部分,进出口商履行合同的工作,内容包括信用证项下支付条款、包装条款、装运条款、保险条款、检验条款、索赔条款等内容的学习和订立。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在指导学生模拟进出口业务操作时,还要全程记录各小组课堂上担任相关业务角色:组织货源业务、报关业务、租船订舱业务、报检业务的各学生表现。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课堂上完成合同各条款的订立,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合同条款订立的过程中可轻易地把课程各相关的知识点串起来,学生在动脑动手去订合同的过程也牢牢掌握了这门课程的相关专业知识。实践证明,这种模拟企业实际操作的情景教学法能够收到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的效果。

(三)运用双语教学,提高学生外语沟通能力。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业性、综合性、涉外性和技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课堂中要使用双语教学,同时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合同、信用证和单据等尽量选用英文资料,真实地展现实际业务中的样本,使教学内容紧贴进出口业务实际。同时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外销员、报关员、报验员等资格证书的考试以及毕业后能胜任相应的外贸业务岗位,授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将这些证书的考试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用英语订立销售合同各条款的能力,也要求学生运用专业英语口头表述各项业务的交易过程。

(四)寓职业道德教育于课程教学。“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教师在课堂上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课件并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训练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把对学生思想品质教育、职业道德修养参透于课堂教学中,在课后要充分利用网络各种交流工具,把一些跟课程相关的有用的信息不断地提供给学生,老师既能随时在网上为在校的或毕业的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建议,也便于毕业生在工作后可随时向专业课老师传递企业新的资料或资讯,教学相长。

(五)创新考核方式,客观评定学生课程成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已不适合客观评定一个学生的课程成绩,采取课堂考核、课外作业考核和期未试卷考试综合评定学生课程成绩不但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成绩的评定公平公正,凸显能力技能。

1.课堂考核。教师将上课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双数),每个小组6人。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组织、联系、安排等方面工作。每次课堂练习时,各小组分别扮演卖方或买方,在审阅交易案例后,就交易条件进行小组间交流,组内成员讨论,草拟交易条款,小组代表陈述或在黑板上展示,同学点评,老师点评并记录成绩。以代表小组发言、主动回答、教师提问、教师检查或批阅学生个人课堂作业等项目,按以下陈述的A、B、C档记录成绩:A——能正确表述条款,分清责任与义务,内容完整;B——能基本分清责任与义务,表述不够简明,内容较完整;C——有部分内容不能分清责任与义务,表述明显不正确,内容不完整。其中,如代表小组陈述发言所得A档成绩,则组内成员同样获得一次同等A档成绩,代表者多得一次A档成绩,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2.课外作业考核。教师设计的课后案例分析题或仿真企业业务操作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书面形式上交作业。作业中陈述的内容必须包括:由哪位学生于什么时间收集到某一篇文章,该文章来自何处?如文章来自“中国商务网”,文章何时发表或何时登载?作者是谁?小组内何时何地集体讨论?集体讨论时有谁缺席?由谁起草或归纳大家的体会,体会的内容有哪些?

每题安排课堂评议。课堂评议时,由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限时3分钟内陈述小组体会。组内成员补充发言,组间互评,教师点评并按以下要求记录成绩:A——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正确,语言简练,声音洪亮,仪表端正;B——基本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基本正确,语言简练,声音较洪亮,仪表端正;C——基本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部分不正确,语言不够简练,声音不够洪亮,仪表端正。按上述A、B、C三档评定,书面作业由教师评定;代表发言得分,组内其他成员同样取得相应得分,代表者多得一次分;补充发言者为个人得分;组内互评按6人组计,按参与度评2人为A、3人为B,1人为C;组间互评以代表发言的表现比较,本组只评其他各组。以6组计,评出2组为A,3组为B,1组为C。

3.期末考核。该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考核采用开卷考试,实践考核以分组完成作业形式。在期末总评成绩中,课堂练习成绩以每两个条款学习内容作汇总1次,每次以A×3+B×2+C×1计算个人得分值,以全班学生人数的分值排序达到前15%以上者为90分以上,达前40%又小于前15%者为80-89分、达前85%又小于前40%者为70-79分、后15%者为60-69分,迟到每次扣3分,旷课每次扣10分,三次或三次以上平时成绩不及格。若干次总和平均即为课堂练习的总成绩。

课外作业成绩,每次作业参照上述课堂练习成绩的计算方法。最后,课程总成绩=课堂表现成绩×0.2+课外作业×0.1+课程期末考试×0.7。

总之,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理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订立销售合同条款为主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考试方式,使学生对国际贸易操作的全过程和现代的国际贸易方式有全方位的认识、了解和把握,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理论知识、合同条款及后续知识,外贸业务操作和各种国际贸易业务单据的填制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学完本课程能切实提高学生正确履行外贸业务的能力,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现代化的国际贸易环境。

【参考文献】

[1]吴百福.进出口贸易实训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张卿.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3]孟祥年.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4]万文丽.面向21世纪,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JGB299)

(责编 何田田)

(五)创新考核方式,客观评定学生课程成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已不适合客观评定一个学生的课程成绩,采取课堂考核、课外作业考核和期未试卷考试综合评定学生课程成绩不但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成绩的评定公平公正,凸显能力技能。

1.课堂考核。教师将上课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双数),每个小组6人。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组织、联系、安排等方面工作。每次课堂练习时,各小组分别扮演卖方或买方,在审阅交易案例后,就交易条件进行小组间交流,组内成员讨论,草拟交易条款,小组代表陈述或在黑板上展示,同学点评,老师点评并记录成绩。以代表小组发言、主动回答、教师提问、教师检查或批阅学生个人课堂作业等项目,按以下陈述的A、B、C档记录成绩:A——能正确表述条款,分清责任与义务,内容完整;B——能基本分清责任与义务,表述不够简明,内容较完整;C——有部分内容不能分清责任与义务,表述明显不正确,内容不完整。其中,如代表小组陈述发言所得A档成绩,则组内成员同样获得一次同等A档成绩,代表者多得一次A档成绩,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2.课外作业考核。教师设计的课后案例分析题或仿真企业业务操作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书面形式上交作业。作业中陈述的内容必须包括:由哪位学生于什么时间收集到某一篇文章,该文章来自何处?如文章来自“中国商务网”,文章何时发表或何时登载?作者是谁?小组内何时何地集体讨论?集体讨论时有谁缺席?由谁起草或归纳大家的体会,体会的内容有哪些?

每题安排课堂评议。课堂评议时,由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限时3分钟内陈述小组体会。组内成员补充发言,组间互评,教师点评并按以下要求记录成绩:A——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正确,语言简练,声音洪亮,仪表端正;B——基本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基本正确,语言简练,声音较洪亮,仪表端正;C——基本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部分不正确,语言不够简练,声音不够洪亮,仪表端正。按上述A、B、C三档评定,书面作业由教师评定;代表发言得分,组内其他成员同样取得相应得分,代表者多得一次分;补充发言者为个人得分;组内互评按6人组计,按参与度评2人为A、3人为B,1人为C;组间互评以代表发言的表现比较,本组只评其他各组。以6组计,评出2组为A,3组为B,1组为C。

3.期末考核。该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考核采用开卷考试,实践考核以分组完成作业形式。在期末总评成绩中,课堂练习成绩以每两个条款学习内容作汇总1次,每次以A×3+B×2+C×1计算个人得分值,以全班学生人数的分值排序达到前15%以上者为90分以上,达前40%又小于前15%者为80-89分、达前85%又小于前40%者为70-79分、后15%者为60-69分,迟到每次扣3分,旷课每次扣10分,三次或三次以上平时成绩不及格。若干次总和平均即为课堂练习的总成绩。

课外作业成绩,每次作业参照上述课堂练习成绩的计算方法。最后,课程总成绩=课堂表现成绩×0.2+课外作业×0.1+课程期末考试×0.7。

总之,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理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订立销售合同条款为主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考试方式,使学生对国际贸易操作的全过程和现代的国际贸易方式有全方位的认识、了解和把握,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理论知识、合同条款及后续知识,外贸业务操作和各种国际贸易业务单据的填制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学完本课程能切实提高学生正确履行外贸业务的能力,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现代化的国际贸易环境。

【参考文献】

[1]吴百福.进出口贸易实训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张卿.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3]孟祥年.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4]万文丽.面向21世纪,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JGB299)

(责编 何田田)

(五)创新考核方式,客观评定学生课程成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已不适合客观评定一个学生的课程成绩,采取课堂考核、课外作业考核和期未试卷考试综合评定学生课程成绩不但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成绩的评定公平公正,凸显能力技能。

1.课堂考核。教师将上课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双数),每个小组6人。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组织、联系、安排等方面工作。每次课堂练习时,各小组分别扮演卖方或买方,在审阅交易案例后,就交易条件进行小组间交流,组内成员讨论,草拟交易条款,小组代表陈述或在黑板上展示,同学点评,老师点评并记录成绩。以代表小组发言、主动回答、教师提问、教师检查或批阅学生个人课堂作业等项目,按以下陈述的A、B、C档记录成绩:A——能正确表述条款,分清责任与义务,内容完整;B——能基本分清责任与义务,表述不够简明,内容较完整;C——有部分内容不能分清责任与义务,表述明显不正确,内容不完整。其中,如代表小组陈述发言所得A档成绩,则组内成员同样获得一次同等A档成绩,代表者多得一次A档成绩,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2.课外作业考核。教师设计的课后案例分析题或仿真企业业务操作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书面形式上交作业。作业中陈述的内容必须包括:由哪位学生于什么时间收集到某一篇文章,该文章来自何处?如文章来自“中国商务网”,文章何时发表或何时登载?作者是谁?小组内何时何地集体讨论?集体讨论时有谁缺席?由谁起草或归纳大家的体会,体会的内容有哪些?

每题安排课堂评议。课堂评议时,由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限时3分钟内陈述小组体会。组内成员补充发言,组间互评,教师点评并按以下要求记录成绩:A——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正确,语言简练,声音洪亮,仪表端正;B——基本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基本正确,语言简练,声音较洪亮,仪表端正;C——基本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部分不正确,语言不够简练,声音不够洪亮,仪表端正。按上述A、B、C三档评定,书面作业由教师评定;代表发言得分,组内其他成员同样取得相应得分,代表者多得一次分;补充发言者为个人得分;组内互评按6人组计,按参与度评2人为A、3人为B,1人为C;组间互评以代表发言的表现比较,本组只评其他各组。以6组计,评出2组为A,3组为B,1组为C。

3.期末考核。该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考核采用开卷考试,实践考核以分组完成作业形式。在期末总评成绩中,课堂练习成绩以每两个条款学习内容作汇总1次,每次以A×3+B×2+C×1计算个人得分值,以全班学生人数的分值排序达到前15%以上者为90分以上,达前40%又小于前15%者为80-89分、达前85%又小于前40%者为70-79分、后15%者为60-69分,迟到每次扣3分,旷课每次扣10分,三次或三次以上平时成绩不及格。若干次总和平均即为课堂练习的总成绩。

课外作业成绩,每次作业参照上述课堂练习成绩的计算方法。最后,课程总成绩=课堂表现成绩×0.2+课外作业×0.1+课程期末考试×0.7。

总之,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理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订立销售合同条款为主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考试方式,使学生对国际贸易操作的全过程和现代的国际贸易方式有全方位的认识、了解和把握,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理论知识、合同条款及后续知识,外贸业务操作和各种国际贸易业务单据的填制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学完本课程能切实提高学生正确履行外贸业务的能力,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现代化的国际贸易环境。

【参考文献】

[1]吴百福.进出口贸易实训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张卿.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3]孟祥年.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4]万文丽.面向21世纪,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JGB299)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 篇9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国际贸易中,对于吸湿性较强的商品在计算重量时通常采用(C)。A净重 B以毛作净重 C公量 D法定重量

2、所谓中性包装是(D)。

A商品包装上无任何文字或者标识

B包装上没有产地与出口厂商名称,但有原商标 C包装上只有产地与出口厂商名称,无原商标

D包装上既无出口产地和出口厂商名称,也没有原商标

3、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如果卖方交货数量大于约定的数量,买方(D)。

A可以拒收约定的和多交的全部货物

B只能拒收多交部分中的一部分货物 C只能拒收多交的全部货物

D可以拒收多交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接受多交中的部分或者全部货物

4、某外商欲购我“乘风”牌电扇,但要求改用“幸福”商标,并不得注明产地和厂商名称。外商这一要求属于(B)A.无牌中性包装 B.定牌中性包装 C.运输包装 D.销售包装

5、美国的度量衡制度采用的是(C)。A.公制 B.英制 C.美制 D.国际单位制

6、某美国客商到我国一家玩具厂参观,之后对该厂的部分产品很感兴趣,于是立即签定购买合同,批量购买他所见到的那部分产品,决定按实物样品作为合同中交收货物的品质要求。这种表示品质的方法是(A)。A.看货购买 B.凭卖方样品 C.凭买方样品 D.凭对等样品

7、在国际贸易中,合同的数量条款通常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C)。A.按重量计算和按个数计算

B.毛重;净重;公量;理论重量;法定重量 C.规定机动幅度的方法;具体规定增减幅度

D.数量的确定;重量的计算方法;数量的机动幅度及其增减价内容

8、按合同中的数量,卖方在交货时可溢交或短交百分之几,这种规定叫(B)。A.数量增减价条款 B.数量机动幅度条款 C.溢短装条款 D.品质公差条款

9、某公司出口某商品大约1000公吨,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规定,该公司发货时,如果支取金额不会超过信用证总金额,最多可以装运(C)。A.1000公吨 B.1050公吨C.1100公吨 D.1115公吨

10、某外商欲购我“华生”牌电扇,但要求改用“钻石”商标,并注明“MADE IN CHINA”,这属于(C)。

A.中性包装 B.定牌中性包装C.定牌生产 D.无牌生产

二、多项选择题

1、合同中的包装条款主要包括:(A C D)。

A.包装材料

B.包装种类 C.包装费用

D.包装标志

2、为了便于运输和装卸,节约人力物力,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简化了运输标志,将其内容减少到以下几项:(A BCD)。

A.收货人代号 B.参考代号 C.目的地名称 D.件数号码

3、标准的运输标志(唛头)应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CD)

A收货人 B发货人 C参考号 D批件号

4、下列哪些情况下,应使用指示性标志(ACD)A易碎 B易燃 C易损 D易变质

三、判断题

1、为了更好的说明商品品质,在约定成交商品的品质时,可以同时采用即凭规格、又凭样品买卖(对)

统一编码委员会(UCC)使用EAN码作为物品标识符号,其分配给我国的国别号为690。(对)

2、各国度量衡制度相同,使用的计量单位也相同。(错)

3、中性包装就是既不是通常说的大包装,也不是通常讲的小包装或内包装,它是不大不小的包装。(错)

中性包装是指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厂商、商标或牌号的包装。(对)

4、《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第500号出版物)认为:信用证上如规定数量有“约”字,应解释为允许有不超过10%的增减幅度。(对)

5、条形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相应字符组成的标记,它表示特定信息,是专供机器识读的一种特殊符号。(错)

6、品质公差一般为国际同行所公认的产品品质误差,即使在合同中不做规定,卖方交货品质在公认的范围内,也可以认为符合合同要求,买方不得再提出任何异议。(错)

7、我国某公司与外商按CIF条件成交某 商品 1000打,允许卖方有5%溢短装幅度。我公司在实际装船时装运1000打,提单也载明1000打。货到目的港后,买方来函仅收到948打,并已取得船公司短交证明,同时向我方索赔。我方不应理赔。(对)

8、如果卖方交货数量超过买卖合同规定数量,买方有权拒收全部货物。(错)

四、简答题

1、标准运输标志构成及其特点(“标准运输标志”由四部分组成:收货人代号、目的地、批件号、参考号。该标志只能用文字或数字组成,禁止使用图形,且每一行文字不能超过17个字母。)

2、简述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以实物表示商品品质:看货买卖,凭样品买卖;以说明表示商品品质凭商品规格买卖,凭商品等级买卖,凭商品的标准买卖,凭说明书和图样买卖,凭商标或牌号买卖,凭产地名称买卖)

3、简述数量机动幅度的订法(合同明确具体地规定数量的机动幅度;在交易数量前加上“约”字;合同中未明确规定数量机动幅度)

4、简述溢装和短装的法律后果的区别(溢装是一般性违约,不能解除合同;短装是根本性违约,可以解除合同)

五、案例分析题

1、我某公司向德国出口一批农产品,合同规定其所含水分最高为15%,杂质不超过3%,但在成交前我方曾向买方寄过样品,订约后我方又电告对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货到德国后,买方验货后提出货物的质量比样品差的检验证明,并据此提出索赔6000英镑,最后我方如数赔偿。请评析此案例。(此案例中我方提供的样品缺乏代表性,我方所交货物与我方提供样品不一致。)

2、黑龙江某贸易出口公司与俄罗斯某公司成交一笔黄豆出口交易。合同的数量条款规定:每袋黄豆净重100公斤,共1000袋,合计100吨,但货物运抵俄罗斯后,经俄罗斯海关检查,每袋黄豆净重只有96公斤,1000袋共96吨,当时

正遇市场黄豆价格下跌,俄罗斯公司以单货不符为由,提出降价5%的要求,否则拒收。请问:俄方的要求是否合理?另问:若该例黄豆不是用袋装而是散装,则结果又如何?(提示:俄方要求是合理的,因为黄豆的交易是按整件计价的,合同中未作规定货物数量的机动幅度,所以俄方要求是合理的。如果是散装货,则此要求是不合理的,合同中未作规定的散装货的机动幅度在正负5%,而题中少的数量在机动幅度范围内,所以我方并没有违约。

3、有一份数量条款规定“1000M/T5% MORE OR LESS AT SELLER’S OPTION。”卖方正待交货时,该货物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问:

(1)如果你是卖方拟实际交付多少数量?为什么?(1000M/T5%LESS,因为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只能交有利卖方的数量)

(2)如果你是买方,磋商合同条款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特别是涉及重要条款的时候,特别是数量价格等方面,尽量不用大约,大概等模糊的字眼,免得发生争议)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清洁提单的进口货物在复验时发生数量减少现象,进口方应当向(C)提出索赔

A卖方 B保险公司 C承运人 D信用证开证行

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将违约划分为(B)A、轻微违约和重大违约B、根本性违约和非根本性违约 C、违反要件和违反担保D、延迟债务和不履行债务

3、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合同成立的必要程序是(A)。A、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 B、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和签约 C、发盘接受和签约 D、发盘和接受

4、将违约的形式划分为违反要件和违反担保是(B)A.大陆法 B.英国法 C.美国法 D.《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5、“××公司:你方10日传真收悉。你方条件我方接受,但请降价10%,可否即复。(签章)”这份传真是(C)A.询盘 B.发盘 C.还盘 D.接受

6、《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接受的生效时间采取(D)。A.投邮生效原则 B.到达生效原则

C.理解生效原则 D.经发盘人进一步确认后方产生效力的原则

7、为邀请对方向自己定货而发出的商品目录单、报价单以及一般的商业广告,是(A)。

A.发盘 B.还盘 C.发盘邀请 D.新的发盘

8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发盘内容必须是”完整的”,下列构成发盘完整性的是(D)。

A.写明货物名称、明示或默示地规定数量和价格和如何确定价格的方法 B.写明货物名称、数量和价格的具体数额

C.写明货物名称、具体数量、具体价格、具体交货期

D.写明货物名称、具体数量、具体价格、具体交货期、货款支付时间和方式

9、我某进出口公司于1998年1月15日用电报向外国一公司发盘,要求在20日复到我公司有效。1月18日上午9:00,我公司同时收到外国公司表示接受和撤回接受的电传。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此接受(C)。

A.可以撤回 B.不可以撤回,必须与我公司签订合同 C.经我公司同意方可撤回 D.视为撤销

10、在国际货物买卖交易磋商中,附条件的接受(A)。

A.视对发盘所做修改的性质及发盘人的态度而决定其是否构成有效接受 B.构成接受C.构成还盘 D.构成发盘邀请

11、我某出口公司于3月5日对外商发盘,限10日复到有效。外商于8日发出接受通知,我出口公司于11日才收到接受通知,事后我出口公司也未表态。那么,(A)。

A.除非发盘人及时提出异议,该逾期接受仍构成接受 B.该逾期接受无效,合同未成立

C.只有发盘人毫不迟延地表示确认,该逾期接受才构成有效接受 D.经电信部门出具有关证明后方可认定是否有效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合同磋商过程中,如果合同成立,则必不可少的环节有(BD)A.询盘 B.发盘 C.还盘 D.接受

2,构成一项有效的发盘,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CD)。A.应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 B.发盘必须是在对方询盘后作出的

C.必须表明发盘人对其发盘一旦被受盘人接受即受约束的意思 D.发盘的内容必须十分确定

3、发盘失效的情形包括(ABCD)。

A.发盘超过有效期 B.发盘被撤回C.发盘被撤销 D.受发盘人对发盘表示拒绝 4.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买卖合同无须以书面订立或书面证明,即买卖合同可以以下列哪些方式订立。(ABCD)A.电话 B.面谈 C.传真 D.平信信函

5、我A公司向巴西B公司发出传真:“急购巴西一级白砂糖2000吨,每吨250美元CIF广州,2002年2月20日至25日装船。”巴西B公司回电称:“完全接受你方条件,2002年5月1日装船。”依照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巴西B公司的回电属于(AB)。

A.对要约的拒绝 B.一项新的发盘 C.发盘的撤销 D.接受

6、构成一项有效的接受,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C)。A.接受由受盘人作出 B.接受由第三者作出

C.接受同意发盘所提出的交易条件 D.接受的传递方式符合发盘的要求

7、一项合同成立的有效条件包括(ABCD)。

A.当事人必须具有签订合同的行为能力 B.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

C.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D.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一致

8、下列的变更构成对要约的实质性变更的是(ABC)A品质 B数量 C履行地点 D违约责任

三、判断题

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ⅹ)

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在非根本性违约的情况下,受损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但是不得解除合同(√)

3、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了有效期的发盘一旦到达受盘人,在有效期限内发盘人不得撤销该发盘。(√)

4、为邀请对方向自己订货而发出的报价单、商品目录以及一般商业广告也是发盘。(×)

5、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一项发盘必须明确规定货物的品质、数量、包装、价格、交货和货款的支付等六项主要交易条件,缺一不可。(×)

6、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受发盘人如对发盘表示接受,但又作出非实质性的添加和变更,均构成对发盘的拒绝,并构成新的发盘。(×)

7、卖方发出发盘限买方在6月10日复到。8日下午,卖方收到买方复电,要求减价并修改交货期。卖方正在研究如何答复时,次日上午又收到买方来电,接受发盘。卖方对此未做任何表示。此时,合同按卖方发盘条件达成。(×)

8、中国某进出口公司于2月16日向欧洲某公司发盘,出售一批水果,该发盘载明在5月装船,19日复到有效。18日,对方来电称,16日电接受,6月装船。中方未作答复。则双方合同成立。(×)

四、简答题

1、简述合同的生效要件

①、合同当事人要具有签约能力②、合同必须具有对价或约因③、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④、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⑤、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2、简述发盘的含义及其构成要件

提示:发盘又叫发价或报价,法律上叫要约。①、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特定人提出②、发盘的内容必须十分确定③、表明经受盘人接受发盘人即受约束的意思

3、简述发盘的撤回与撤销及其条件

撤回是指发盘尚未生效,发盘人采取行动阻止它生效.撤回的条件:撤回通知在发盘到达受盘人之前或同时到达受盘人。撤销是指在发盘生效后,发盘人以一定的方式解除发盘,对其的效力。撤销条件:必须在受盘人发出通知之前送达受盘人。

4、简述接受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提示:接受是指交易的一方在接到对方的发盘或还盘后,以声明或行动向对方表示同意的行为。①、接受必须由受盘人做出。②、接受必须表示出来③、接受必须是同意发盘提出的交易条件(即接受必须与发盘相符)④、接受必须在发盘规定的时效内做出⑤、接受通知的传递方式应符合发盘的要求

五、案例分析题

1、我某进出口公司于1997年8月5日向外商甲发盘并限其8日复到我方。外商于6日上午10时向当地邮局交发关于接受我方发盘的电报。但由于当地邮局工人罢工,该电报在传递途中延误到12日才送达我方。我进出口公司认为对方答复逾期,未予置理。并将货物以较高价格售予外商B。8月14日,外商A来电称:信用证已经开出,要求我方尽早出运货物。我方立即复电A,声明接受到达过晚,双方并不存在合同关系。随双方限于争执。请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有关规定,分析双方孰是孰非?并说明理由。

提示:接受。如果接受通知超过发盘规定的有效期限,或发盘未具体规定有效期限而超过合理时间才传达到发盘人,这就成为一项逾期接受。公约对逾期接受处理的规定:① 如果发盘人于收到逾期接受后,毫不迟延地通知受盘人,确认其为有效,则该逾期接受仍有接受的效力;②一项逾期接受,从它使用的信件或其他书面文件表明,在传递正常的情况下,本能及时送达发盘人,由于出现传递不正常的情况而造成了延误,这种逾期接受仍可被认为是有效的,除非发盘人毫不延迟地用口头或书面形式通知受盘人,他认为他的发盘已经失效。

2、我A公司将从别国进口的某商品向法国B商发盘,B商在发盘有效期内复电:“接受,请提供产地证”,A公司未予置理。一个月后,A公司收到B商开来的信用证,信用证要求提供产地证,因该商品非我国产品,我国商检机构不能签发产地证,经电请B商取消信用证中要求提供产地证的条款遭到拒绝,于是引起争议。A公司提出从未对提供产地证的要求表示同意,因而无此义务,而B商坚持A公司必须提供产地证。请分析A公司提出修改信用证的要求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提示:从案例中可知B的还盘改变了A发盘的内容,构成了新的发盘,A没作出回复,因此A提出修改信用证的要求是合理的。

3、公司向国外乙公司发盘,对方在有效期内复电表示接受,同时要求提供该国某商检机构签发的商检证书。第二天,我公司收到该公司开来的信用证。因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上涨15%,且我无法提供该商检机构的检验证书,我立即回电表示拒绝,并将信用证退回。试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分析我方的做法是否合理? 提示:作法不合理,在接到发盘时我方并没有提出异议,说明我方接受所有条件,可以提供商检证书。

4、试分析A、B之间的来往电报及信函,回答下列问题:(1)、A于2月11日向B发出电报“拟订索尼21英寸购彩电10台,请报价。”(2)、B收到电报后于2月13日电报答复如下:“索尼21英寸购彩电10台,每台1250元”,该电报于2月15日送达。(3)、B于2月14日发出电子邮件如下:“2月13日电取消”,该邮件即时送达给A。(4)、B2月20日向A发出信函:“向你方提供索尼21英寸购彩电10台,每台1280元,限3月10日复有效。”该信函于2月25日送达。(5)、B2月28日发出电子邮件如下:“2月25日电取消”,该邮件即时送达给A。(6)、A于3月2日发出电子邮件“你2月20日信函我接受”。B收到后未作答复。

问:①上述6封信函或电报、电邮属什么性质?②双方之间有无合同关系? 提示:① 2月11日向B发出的电报是询盘,B2月13日的电报是发盘,B2月14日发出的电子邮件是发盘的撤回,B2月20日的电子邮件是发盘,B2月28日的电子邮件是发盘的撤回,A3月2日的电子邮件是有效还盘。② 双方之间有合同关系,双方的发盘还盘构成了合的成立要件。

5、A公司2月17日向B发盘,有效期至3月10日,并于同月25日发出取消发盘的通知,B公司于2月27日收到发盘,于3月5日收到取消通知,并于3月9日作出了表示完全同意A发盘的意思表示。问上述情况下双方有无合同关系?为什么? 提示:发盘的撤回条件是知在发盘到达受盘人之前或同时到达受盘人。案例中取消通知迟于B收到发盘,且在有效其内作出完全同意A发盘的意思,所以双方有合同关系。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国际贸易货物检验方法中比较公平合理的是(D)A在出口国产地检验 B在装运地检验

C在目的地检验 D在装运地检验,在目的地复验

2、以下能体现公平合理的确定商检机构的办法是(D)

A以出口国商检机构的检验结果为准 B以进口国商检机构的检验结果为准

C出口国商检机构初步检验,进口国商检机构复验

D出口时的初步检验和进口后的复验,均由交易双方约定的商检机构来进行

3、在国际贸易的纠纷解决过程中,如果买卖双方在合同中订有仲裁协议,则他们(A)A.只能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 B.只能通过法院解决纠纷 C.既可以到法院,也可以到仲裁机构去解决纠纷

D.应该先到仲裁机构去,如果一方不服裁决,可再到法院上诉

二、多项选择题

1、不可抗力的含义包括(ABCD)

A、是合同订立之后发生 B、是当时人在订立合同时不可预见的 C、当事人不能控制,而且是无法避免、无法预防的 D、不是任何一方当事人的疏忽或者过失造成的

2、下列属仲裁自愿性的表现的是(ABCD)A有权选择是否仲裁 B有权选择仲裁机构

C有权选择仲裁员 D有权选择仲裁所适用的法律

3、关于仲裁说法正确的是(BD)。A.仲裁裁决一旦做出,即具约束力,有关当事人应予执行,若一方拒绝执行裁决,仲裁机构可以强制其执行

B.在国际经贸仲裁程序中,申诉人和被诉人均可指定一名仲裁员

C.双方当事人必须在争议发生之前达成书面的仲裁协议,否则不能提请仲裁 D.买卖双方已达成仲裁协议,一旦发生争议,任何一方都无权向法庭提起诉讼

三、判断题

1、为了确保进出口商品质量符合要求,应当对所有进出口商品实行商检(×)

2、在进出口合同中关于对不可抗力范围的描述以综合式表示较为恰当(√)

3、仲裁是具有终局性(√)

4、所有商品都必须经过商检方能进出口。(×)

5、“由于台风、海啸、火灾或其它不可抗力的原因,致使卖方不能交货或延迟交货,卖方不负责任”,该不可抗力条款的订法属于概括式。(×)

四、简答题

1、简述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围及其法律后果

提示: 范围:自然力量的事故

政府的行动 社会异常事故 法律后果:1 解除合同 2 延迟履行合同,应由双方按买卖合同的规定结合具体形势商定

2、仲裁协议的形式和主要作用是什么? 仲裁协议的形式:一种由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前订立的,表示同意把将来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协议,另一种由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后订立的,表示同意把已经发生的争议交付仲裁的协议,这种协议称为提交仲裁的协议 仲裁协议的作用:1 约束双方当事人只能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不得向法院起诉 2 排除法院对有关案件的管辖权 3 使仲裁机构和仲裁员取得对有关议案的管辖权

3、简述不可抗力条款的订法。

4、简述仲裁的特点。

仲裁的特点:仲裁的方式既不同于协商和调解,又不同于起诉。

仲裁方式既有自愿的一面,又有强制性的一面,自愿只要表现在仲裁的提起,要由双方达成的协议;强制性则表现在仲裁裁决是终局性的,双方必须遵照执照;对于双方当事人来说,仲裁比诉讼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五、案例分析题

1、我进口商向巴西木材出口商订购一批木材,合同规定“如受到政府干预,合同应当延长,以至取消”。签约后适逢巴西热带雨林破坏加速,巴西政府对木材出口进行限制,致使巴西出口商在合同规定期内难以履行合同,并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我方延迟合同执行或者解除合同,我方不同意对方要求,并提出索赔。请分析我方的索赔要求是否合理。

提示:不合理,真理由如下:1 买卖合同明确规定“发生政府干预行为,合同应予以延长,以致撤销”,巴西出口商提出的要求有理有据,我方不应拒绝其合法要求,2 按国际惯例,政府限制出口属不可抗力,发生不可抗力时间的一方当事人即巴西出口商本可以免除履行的责任,而我方却对国际上公认的法规和惯例熟视无睹,向其提出索赔,这是毫无道理的

2、中国某公司与美国企业订立了一项农产品出口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仲裁条款,约定在履约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在中国仲裁。后来,双方因为商品品质发生争议,美国企业在其所在地法院起诉我公司,法院发来传票,传我公司出庭应诉。对此,你认为我公司该如何应对美方起诉?并简述理由。提示:仲裁是指买卖双方按照在争议之前或之后签订的协议,自愿把他们之间的争议交给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并约定裁决是终局的,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对双方均有约束力,若对方不执行裁决,另一方有权向法院起诉,要求予以强制执行。仲裁协议三方面作用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排除法院对有关争议案件的管辖权是很关键的,就是说,只要双方订立了仲裁条款或其他形式的仲裁协议,就不能把有关争议案件提交法院审理,如果任何一方违反协议,自行向法院起诉,对方可根据仲裁协议要求法院停止司法诉讼程序,把有关争议案件发还仲裁庭审理,在本案中,由于买卖双方在合同中已经明确规定了仲裁条款,因此,外商在其所在地法院起诉我公司是不成立的。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0.5分,本大题共20分)

1、CIF与DES的区别,除了交货地点和交货方式外,()

A.只有风险划分的界限不同

B.只有费用的负担不同 C.风险划分与费用的负担都不同

D.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

2、根据《2000通则》的规定,F组贸易术语的共同点是()A.交货地点均在装运港口 B.都是只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

C.从装运港(地)至目的港(地)的运费由买方负担 D.按F组术语成交的合同都是到达合同

3、国际贸易中用以表示交易双方风险、责任和费用划分及商品价格构成的专门用语称为()

A.贸易惯例

B.贸易术语

C.贸易规则

D.贸易条款

4、下列我出口单价的写法,哪个是正确的A.每公斤100德国马克CIFC2%汉堡

B.每吨1,000美元CFR净价

C.每打l,000法郎FOB

D.每箱10,000日元广州

5、根据我国实际,品质增减价条款主要的规定方法有()

A.对机动幅度内的品质差异,可根据交货时的实际品质,按规定予以增价和减价

B.只规定交货幅度的下项,对高于合同规定者,不予增价

C.对于在机动幅度范围内,按低劣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扣价办法 D.对于在机动幅度内的品质差异不予增加和减价

6、买方自费办理货物出口结关手续的术语是()A.FAS B.FOB C.FCA D.EXW

7、根据《2000通则》,若以CFR条件成交,买卖双方风险划分是以()为界。A.货物交给承运人保管

B.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保管 C.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

D.货物在目的港越过船舷

8、品质机动幅度条款一般用于()

A.制成品交易

B.初级产品交易 C.机电产品交易

D.仪表产品交易

9、凭样品买卖时,如果合同中无其他规定,那么卖方所交货物()A.可以与样品大致相同

B.必须与样品完全一致

C.允许有合理公差

D.允许在包装规格上有一定幅度的差异

10、商检证书有多种作用,但下列各项之中,有一项并非商检证书的作用,它是:()

A.作为银行议付货款的单据之一

B.作为海关通关验放的单据之一 C.作为仲裁机构受理案件的依据之一

D.作为法院受理案件的依据之一

11、中国一外贸公司出口衬衣1000件。合同规定每20件一个纸箱,不可分批装运。工厂安排生产时由于原料较多,所以共生产了1020件。根据溢短装条款的适用规定,交货数量可以是()箱。

A.49

B.50

C.51

D.以上都可以

12、价格条款的正确写法是()A.每件8.50元CIF香港

B.每件8.50美元CIF C.每件8.50元CIFC巴黎

D.每件8.50美元CIF C 2%伦敦

13、从我国向英国出口商品过程中,使用的货币最好是()A.币值稳定,汇率保持持续攀升的货币,即硬货币

B.币值不稳定,汇率保持持续下跌趋势的货币,即软货币 C.双方未同意采用的第三国货币 D.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14、某商品单价为“每件CIF净价大阪20美元”指的是()A.该价格中不包括佣金

B.该价格中不包括折扣 C.该价格中不包括运费

D.该价格中不包括保险费

15、从法律上讲,提单可作为物权凭证,这是说()A.提单在任何时间都起到物权凭证的作用 B.提单正本在任何时间都起到物权凭证的作用 C.提单正本作为物权凭证有一定的时间界限 D.提单副本也起到物权凭证的作用

16、“仓至仓”条款是()

A.承运人负责的运输责任起讫的条款

B.保险公司承保的保险责任起讫的条款

C.出口人承担的货物品质担保责任起讫的条款

D.进口人承担的接受货物责任起讫的条款

17、不清洁提单是指单据上附有声明货物及(或)包装有缺陷的附加条文或批注的提单。那么,注明()的是不清洁提单。

A.对货物质量或包装情况的客观描述,未表示有不满意的情况

B.承运人对货物的内容、数量、质量、特性等不详

C.承运人对包装或货物特性引起的损失概不负责

D.外包装有油渍和水渍

18、托收方式下的D/P和D/A的主要区别是()

A.D/P属于跟单托收,D/A属于光票托收

B.D/P是付款后交单,D/A是承兑后交单

C.D/P是即期付款,D/A书远期付款

D.D/P是承兑后交单,D/A是付款后交单

19、在国际货物运输中,对需要进行拼箱处理的货物,一般需要承运人在()负责将不同发货人的货物拼装在一个集装箱内

A.集装箱堆场

B.集装箱货运站

C.发货人仓库

D.码头 20、共同海损是指载货的船舶在海运途中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船长为解除船与货的共同危险或航程得以继续,有意而合理地做出的特殊牺牲。对于共同海损所作出的牺牲和支出的费用应由()

A.船方承担

B.货方承担

C.保险公司承担

D.所有与之有利害关系的受益人按获救船舶、货物、运费获救后的价值比例分摊

21、信用证的基础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而且又是开证行对出口人的有条件的付款承诺。所以,当信用证条款与销售合同规定不一致时,受益人可以要求()

A.开证行修改

B.开证人修改

C.通知行修改

D.议付行修改

22、可转让信用证可转让()次。

A.1次

B.2次

C.3次

D.没有次数限制

23、根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海洋运输货物的保险条款的规定,货物在海运途中由于自然灾害和运输工具遭到意外事故造成被保险货物的实际全损或推定全损。由于运输工具遭遇搁浅、触礁、沉没、互撞等情况造成保险货物的全部和部分损失,是属于()险别的保险范围。

A.平安险

B.战争险

C.水渍险

D.一切险

24、三种基本险别中,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程度是()

A.平安险最大,其次是一切险,再次是水渍险

B.水渍险最大,其次是一切险,再次是平安险

C.一切险最大,其次是水渍险,再次是平安险

D.一切险最大,其次是平安险,再次是水渍险

25、信用证是依据买卖合同开立的,出口商要保证安全收汇,必须做到()

A.提交的单据与买卖合同规定相符

B.提交的单据与信用证规定相符

C.提交的单据既要与买卖合同规定相符,又要与信用证规定相符

D.当信用证与买卖合同规定不一致时,提交的单据应与买卖合同规定为主,适当参照信用证有关规定

26、班轮运输的运费应该包括()

A.装卸费,不计滞期费、速遣费

B.装卸费,但计滞期费、速遣费

C.卸货费和应计滞期费,不计速遣费

D.卸货费和速遣费,不计滞期费

27、国外某公司向我国某出口公司来电“接受你方12日发盘请降价5%”,此来电属()

A.发盘

B.询盘

C.还盘

D.接受

28、按照国际保险市场上的一般习惯,保险金额是以发票的()价格为基数,再加上适当的保险加成率计算得出。

A.FOB

B.CFR

C.FAS

D.CIF

29、商检部门对进出口商品的质量、规格、等级进行检验后出具的是()

A.品质检验证书

B.重量检验证书 C.数量检验证书

D.卫生检验证书

30、合同中的数量,卖方在交货时可溢交或短交百分之几,这种规定叫()

A.数量机动幅度条款

B.品质公差条款

C.数量增减条款

D.溢短装条款

31、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开证行对受益人履行付款责任,是以()

A.卖方将货物装运完毕为条件的 B.买方收到货物为条件

C.按时收到与信用证相符的全套单据为条件的 D.到卖方提供的代表货物所有权的提单为条件的

32、买卖大宗货物,并采用()方式时,为了加快装卸速度,减少船舶在港口停留的时间,通常在合同中规定滞期速遣条款。

A.班轮运输

B.定程租船

C.定期租船

D.光船租船

33、卖方根据买方提供的样品加工复制出一个类似的样品提供买方确认,经确认的样品叫()

A.复样

B.回样

C.参考样品

D.卖方样品

34、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核心条款为()

A.品质条款

B.装运条款

C.价格条款

D.支付条款

35、某公司签发一张汇票,上面注明“AT 90 DAYS AFTER SIGHT”,则这是一张()

A.即期汇票

B.远期汇票

C.光票

D.跟单汇票

36、按提单收货人抬头分类,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使用的提单是()

A.记名提单

B.不记名提单

C.指示提单

D.班轮提单

37、属于顺汇方法的支付方式是()

A.汇付

B.托收

C.信用证

D.银行保函

38、根据现行伦敦保险协会条款之规定,承保风险最小的险别是()

A.ICC(A)

B.ICC(B)

C.ICC(C)

D.ICC(D)

39、我公司按CIF条件出口棉花300包,货物在海运途中因货舱内水管渗漏,致使50包棉花遭水渍损失,在投保()险别时,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A.平安险

B.水渍险

C.战争险

D.一切险

40、我公司按CIF出口1000箱茶叶,按照INCOTERMS2000,我公司只须投保

()

A.平安险

B.串味险

C.平安险加串味险

D.水渍险加串味险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选错,该小题无分。(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20分)

41、以下贸易术语中,()只适用于水上运输。

A.DEQ

B.FOB

C.FAS

D.DDU

42、合同中的单价条款包括()

A.金额

B.计量单位

C.计价货币

D.贸易术语

43、开证行拒付货款的理由可以是()

A.单证不符

B.货物不符合合同规定

C.单单不符

D.货物未装运

44、根据我国现行《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条款》的规定能够独立投保的险别有()

A.平安险

B.水渍险

C.一切险

D.战争险

45、解决涉外争议的方式有()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46、运输包装上的标志,按其作用或用途可以分为()

A.运输标志

B.指示性标志

C.警告性标志

D.条形码

47、在国际贸易中,如果卖方交货数量多于合同规定的数量,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解释,买方可以()

A.接受全部货物

B.拒绝全部货物

C.只接受合同规定货物而拒绝多交部分

D.接受合同规定数量及多交部分中的一部分

48、我国本票和汇票的区别在于()

A.本票是书面支付承诺,汇票是书面支付命令

B.本票的付款是有条件的,汇票的付款是无条件的

C.本票的付款人都是银行,汇票的付款人不一定是银行

D.本票业务中有两个当事人,汇票业务中有三个当事人

49、下列关于可撤销信用证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A.凡属可撤销信用证,必须注明“可撤销”字样

B.可撤销信用证的开证行可在任何情况下撤销该证

C.开证行不需要经过受益人同意即可撤销该证

D.只要该信用证没有被使用,开证行可单方面撤销

50、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发盘内容必须十分明确,即发盘中应包括下列基本要素()

A.表明货物的名称

B.表明货物的交货时间、地点

C.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数量或确定数量的方法

D.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价格或确定价格的方法

51、在信用证业务的有关当事人之间,存在契约关系的有()

A.开证申请人与开证行

B.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

C.受益人与开证行

D.开证申请人与通知行

52、下列因素中,()不是不可抗力因素。

A.政府禁令

B.能源危机

C.市价跌落

D.战争因素

53、由出口商签发的要求进口商或银行见票即付的汇票是()

A.银行汇票

B.商业汇票

C.即期汇票

D.远期汇票

54、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主要有()

A.《华沙-牛津规则》

B.《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

C.《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D.《海牙规则》

55、合同中的数量条款为“1000M/T With 5% more or less at Seller’s option”,则卖方交货数量可以是()

A.950 M/TB.1000 M/TC.1500 M/T D.950 M/T到1050 M/T之间任意数量

56、我某进口公司按FOB条件进口一批货物,采用程租船运输,如果我方不愿承担装船费用,应采用()

A.FOB Liner TermsB.FOB Trimmed C.FOB StowedD.FOBST

57、关于发盘和接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国际贸易中,达成一项交易的两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发盘和接受

B.发盘必须明确规定有效期限,未规定有效期的发盘无效

C.除非另有约定,一项有效的发盘,一旦被受盘人无条件地全部有效接受,合同即告成立

D.在交易磋商过程中,发盘是卖方作出的行为,接受是由买方作出的行为

58、UCP600适用于以下哪几种信用证?()

A.不保兑信用证

B.光票信用证 C.备用信用证

D.自由议付信用证

59、信用证保兑行的付款是()

A.有追索权的 B.无追索权的 C.终局性的 D.非终局性的

60、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下列术语中风险划分以货交承运人为界的是()

A.CPT

B.FCA

C.DES

D.DDP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小题0.5分,本大题共20分)

()61、根据UCP500的规定,唯有开证行在信用证中明确注明“可转让”(transferable),信用证方可转让。()62、可撤销信用证是指开证行对所开信用证不必征得受益人或有关当事人的同意,有权随时撤销的信用证。()63、分批装运(Partial Shipment),又称分期装运(Shipment by Instalments),是指一个合同项下的货物分若干批或若干期装运。

()64、在国际贸易中,如果交易双方愿将履约中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必须在买卖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否则仲裁机构不予受理。()65、“加工贸易”与“以进养出”属于同一个概念。

()66、代理是进口商根据他与国外出口商达成的协议,承担其在规定期限和地域内购销制定商品的一种做法。

()67、海运提单的签发日期是指货物开始装船的日期。

()68、按我国《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条款》的规定,三种基本险和战争险责任起迄均适用“仓至仓”条款。

()69、按DES术语成交,卖方是否投保,由其自便,按CIF术语成交,卖方则必须办理保险。

()70、按国际惯例,凡装在同一航次及同一条船上的货物,即使装运时间与装运地点不同,只要运输单据注明的目的地相同,也不作为分批装运论。

()71、UCP600规定,信用证修改通知书有多项内容时,只能全部接受或全部拒绝,不能只接受其中一部分而拒绝另一部分。

()72、UCP600规定,在分期装运中任何一期未按规定装运,则本期及以后各期均告失效。()73、在国际贸易中,如果买方没有利用合理的机会对所收到的货物进行检验,就是放弃了检验权,也就丧失了拒收货物的权利。

()74、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如果交易双方愿意将履约中的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裁决,则必须在买卖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否则仲裁机构将不予受理。

()75、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发盘可以撤回,其条件是发盘人的撤回通知必须在受盘人发出接受通知前传达到受盘人。

()76、保兑行审核单证无误而付款后,若开证行倒闭或无理拒付,则保兑行有权向受益人索回货款。

()77、除非另有约定,交易双方只要经过发盘和接受,对交易条件达成协议,即可建立合同关系,而无须经过询盘和还盘。

()78、海运提单是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订立的运输契约,是物权凭证。

()79、备用信用证只适用于国际工程承包业务,而不适用于一般的商品买卖。()80、某外贸公司按CIF术语出口坯布1000包,根据合同规定投保水渍险。货在途中因船舱内淡水管道滴漏,致使该批坯布中的200包遭水渍,保险公司应对此负责赔偿。

()81、按照INCOTERMS2000的规定,CIF术语下卖方应负担货物装运前的检验费用。

()82、按照INCOTERMS2000的规定,DES术语仅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83、按照UCP600的规定,信用证中未注明可否分批装运与转运,即为允许分批装运与转运。

()84、还盘在形式上不同于拒绝,但还盘和拒绝都可导致原发盘的失效。()85、邮政收据(Parcel Post Receipt)是邮政运输的主要单据,它既是邮局收到寄件人的邮包后所签发的凭证,也是收件人凭以提取邮件的凭证。

()86、某商品每箱体积为30cm×40cm×50cm,毛重为62kgs,净重为59kgs,如果班轮运费计收标准为W/M,则船公司应按尺码吨计收运费。()87、海运货物保险中的战争险责任起讫不是采用“仓至仓”,而是仅限于“水面危险”。

()88、ICC恶意损害险不承保出于政治动机的人的行动所造成的货物的灭失和损害。

()89、不清洁提单是指带有宣称货物及/或包装有缺陷状况的条款或批注的提单。如,提单上批注“货物由旧麻袋包装”。

()90、航空运单和海运单都不是物权凭证,收货人都是凭到货通知提货。()91、在票汇业务中,收款人是持以银行为受票人的银行汇票办理提款手续,所以,票汇业务属于银行信用。

()92、光票托收是指金融单据不附有商业单据的托收,而跟单托收是指金融单据附有商业单据的托收。

()93、银行汇票的付款人是银行,而商业汇票的付款人可以是银行,也可以是商号、个人。

()94、按国际招标惯例,如招标人在评标过程中认为所有的投标均不理想从而不想选定中标人,也可宣布招标失败,拒绝全部投标。

()95、卖期保值是指从事现货交易的商人为避免现货市场价格变动的风险,在买进现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同等金额、同一交货期的期货,然后再以多头进行平仓的做法。

()96、按照INCOTERMS2000的规定,卖方在CIF术语下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要比FOB术语下的大。

()97、按照INCOTERMS2000的规定,在所有的贸易术语下,出口强制检验的费用都由卖方承担。

()98、按照INCOTERMS2000的规定,按CIF术语成交,海运途中的风险由买方承担,卖方对货物的延误或灭失不承担责任,因此,合同中如果作出相反的规定是无效的。

()99、按照 FOB Under Tackle的规定,卖方的交货地点是买方指定船舶的吊钩所及之处。

()100、在品质公差范围内的货物,买方不得要求调整价格。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本大题共25分)

101、请以CIF和DES为例说明装运合同和到达合同的区别。102、简述可撤销 L/C 与不可撤销 L/C 的区别。103、简述共同海损和单独海损及其区别。104、简述对背信用证与可转让信用证的区别。105、简述 FCA 与 FOB 的区别。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5分,本大题共15分)106、我A公司以电传方式向美国B公司发盘出售某农产品,数量为1000公吨,价格为每公吨200美元CIF旧金山,新麻袋包装,以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支付,交货期为收到信用证后两个月内。此外,该发盘中还列明了该农产品的具体规格,并写明限B公司4日内答复有效。A公司发盘后的第二天即收到B公司的回电,电文中称:Accept your offer shipment immediately。A公司对此未作答复。次日,B公司通过花旗银行开来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信用证中规定:收到信用证后两个月内装运。此时,该货物国际市场价格上涨20%,因此,A公司拒绝按原发盘条件向B公司供货,并立即退回了信用证。请问: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A公司的做法有无道理?并说明理由。

107、有一注明受UCP500管辖的不可撤销即期付款信用证要求受益人提交下述单据:1)以开证行为汇票付款人的即期汇票。2)提单开成空白抬头或者抬头人为I行。该信用证同时载明下述特别条件:

信用证项下开出汇票的支付,只能在“实现再出口得款计划”以后。(Payment of drafts drawn hereunder will be made only after the realisation of the re-export proceeds program.)受益人装运货物后,向信用证规定的付款行-开证行提交了信用证所要求的单据。开证行收单后通知受益人,虽然信用证项下提交的单据相符,但由于它们未能从“再出口得款计划”中获得必要的资金,因此,他们不能付款。如果他们获得了这笔款项,他们将付给信用证项下的支款。请问:对受益人来说,该信用证可否接受?

国际贸易实务课 篇10

1 倡导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的互动式教学理念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堂展示出师生之间话语权的变化、知识解蔽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复杂性的集聚与解散。很多课程理论把课程看成是教育复杂因素集合的产物。勒温的心理场论认为情境场包括在一定时间,决定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所有事实,是人及其环境相互依存因素的集合。人的行为将随着人与情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课程作为有局域性的情境,是一个整体性的活动与过程,这是课程事件本身所要求的,被关注的、重视参与、互动的授课具有外在情境特征,这就是本文所提出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设计创新研究观。这种课程观主要强调把课堂看成是一个复杂域,基本思想就是认为教学本身就是有限教学要素集聚的过程与整体,而每节课是师生、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气氛的相结合的展示过程,在这个事件之中,教师和学生从不同的知识结构出发传授和理解知识,在教室这个空间之内,形成了特定的氛围与态势,由此孕育出不同教学的势、能。

任何教学都是立足于特定文化、意识形态或专业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展开课程互动。根植性也就影响了课程初始的敏感性,课程基础和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整个课程的发展方向。离开了这个根植性,任何教学都会成为空泛的概念游戏。课程的根植性提醒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知识与能力结合,职业与学习结合。课堂知识是根植于整个学科系统之上,根植于教师所把握的知识基础之上,即使是简单的范例,也会显示出应有知识相关性。而那些范例,就是隐含着本质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而不管是哪个因素,都是隐藏于整个背景之中,这个背景不仅仅是课本知识,而且还有教师的知识结构。课程并不是什么都可以的尝试,而是有自身的独特的知识脉络,众多的相关知识沿着课程内涵聚集在课程中,并尽力解释课程知识的难点和重点,教师所表达的语言是围绕着特定的知识核心,课程一旦设计好,就具有相应的“路径锁定”功能。

课程的非均质主要是课程构成要素的差异,以及师生知识之间的非均衡。上课本身就是知识的传播,师生知识是非均质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背景,决定了因人而异的事实。围绕核心知识,通过讨论、对话、互动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设计如下的教学法来实施教学过程:第一,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从实际生活中提出学习的目的,亦即要解决的问题;第二,师生一起制订达到目的的工作计划,即进行设计;第三,通过实际活动来完成设计,学生在设计和进行活动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第四,检查活动的结果,进行成绩评定。整个课程过程都提倡师生协作完成,以解决课程主体上的知识差异性。在一些教学条件优越的地方,提倡小班教学,甚至是“师傅带徒弟”式的言传身教,提倡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可以解决课程非均质性知识之间的落差。

课程的根植性指导课程的方向与内容,引导课程不至于变为一种夸夸其谈的演讲,也不至于让课程变为一种漫无目标的说教或者故事会;课程非均质强调课堂内各个师生之间各有优劣势,只有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才能发挥课程的最大优势,课程不仅仅是教师的讲台,也是学生交流的平台。这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构成了课程应有的内涵、特色与态势。

2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课程教学设计的重点

能力,不仅仅是体现在显性知识的力量以及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潜在和隐性的经验和知识的传授,结构功能论的潜在课程论强调经由团体活动和社会关系中所学到的正式课程中未包含的或不同的抑或相反的规范、态度对学生的影响。可见,一些非显性知识越来越被一些课程理论所强调,也就是说传统的知识能力的范畴的内涵不断被拓展。但不管如何,课程之能主要体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2.1 切近

切近能力就是教学主体通过一切方法和手段,改变教学资源的时间和空间方式,并把教学资料调集到课堂中,展示给学生的能力。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一个人不可能精通本学科所有的知识,但是借助于阅读书本杂志、多媒体、网络信息等渠道可以把远距离、多时间的资料变为课堂内容,而学生同样也可以借助于切近的能力,把这些资料与现实相结合。教师切近相关知识、社会现实、学生思想,学生切近知识,切近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方法。切近能力,不仅仅是让不同知识经验在有限空间内集聚,而且也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后者,在本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学科建设指导意义。

2.2 生成

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复制,也不是课本的模仿,通过知识的增值才会改变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课程的生成,就是根据课程核心知识与课程大纲生成出系统的课程知识体系,以及由知识体系所生成的实践指导,还有观念、方法以及知识本身的变动与完善。在课程布局中,由核心知识拓展与生成的知识体系在互动与传授中不断给予,有效的教育应该让学生掌握到知识并由此实现知识本身的生长与增值。鲁曼在他的社会系统理论中提出自我生产和自我参照对我们知识的自我生产、课程的生成也具有指导意义。

2.3 涌现

教学中的涌现,是指教学中新知识、能力、经验、技能等的突现与创新。课堂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知识扩散与传播过程,而是在所有资源集聚之中激发灵感的活动及其过程。特别是在大学课堂之中,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通过课堂得到启发,并有创意涌现。而涌现的结果,导致课程知识更为复杂化,从而形成了复杂化的循环,知识也在这种循环中不断衍生,创新变成了一种持续的机制,而不是一种暂时的启蒙。一般而言,越能集聚资源的课堂,对于学生的心智锤炼越有效。在课程理论中,批判课程论把整体性思想看成是至关重要的原则,他们认为课程是“反思性实践”的一种形式,学习本身需要成为一种社会性的行为,也就是说学习不仅仅是师生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社会性,从这个意义而言,课程的本质应是一种政治性的实践,所以由课程生成了社会、学习者应该参与建构课程这种观念。

3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设计创新观的实施步骤

3.1 课程核心知识研究

由课程专家和社会上相关领域的知名人士共同组建一个研究小组对课程的基础以及课程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提出该课程的核心知识、逻辑体系、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方法等纲领性的课程大纲。

3.2 课程整体性设计

授课教师邀请上届学生、新生以及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围绕核心知识制订系统的教学方案。教师切近和选择资料开始撰写教案,设计教学步骤。

3.3 启发式与实践式教育

教师营造教学氛围,实现课堂与实验室、课堂与岗位一体化。开始利用整体性的设计方案和教案进行启发式和实践式教学,以期激发学生的灵感,并使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的社会实践之中,从中不断发现问题,纠正学生知识偏差,并完善教案内容。

3.4 评定成绩

教师与学生共同根据启发的结果和学生所在岗位内完成项目的质量进行评定成绩。博克曾指出:“迅速增长的信息和知识对各级教育都有影响。在大学,最明显的需要是停止对传授固定知识的强调,转而强调培养学生不断获取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这个转变意味着更加强调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强调论述和演讲以及掌握基本语言的方法,掌握这些方法是获得大量知识的途径。”他批评一些教师仍然依靠讲课和指定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业,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太少,而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因此,“现在已到了认真考虑成倍地给学生增加机会,让他们考虑疑难问题的解决办法的时候了……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更加积极的课堂讨论,需要培养教师用苏格拉底教学法进行教学,并要多给学生布置启发其思维发展的写作作业,考试题目也要注意启发思维。”博克的这些思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哈佛大学在教学方法上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总之,复杂域课程观把课程看成一种知识技能生长与涌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展开需要切近交流这样的机制。通过各种可借用的手段,切近一切资料,启动教师和学生之能。同时要把布局课程看成是有计划的策划和营造氛围,根据课程基础的初始条件,努力用激情和实践方式来实现知识传播与交流。

摘要:课程的实现,需要特定的课程要素与系统集聚,由此形成了课程复杂域。课程复杂域主要由课程之势和课程之能构成。课程之势主要由根植性、非均质性和流构成;而课程之能则主要是通过切近、生成与涌现构成,它们共同规定了课程的内涵、特征以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复杂域,课程,势,能

参考文献

[1]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312-313.

上一篇:劳动力要素下一篇:人物速写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