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功能五篇

2024-05-15

辅导功能 篇1

我们设想,为了应对高考改革之后的学校德育生态重构,应对走班制学生思想教育的新特点、新要求,可以在每一个(或在几个)流动的教学班中选配一名敬业爱岗、富有责任心、思想素质好、协调沟通能力强的教师担任辅导员,对教学班的学生进行课堂和课后管理,并和行政班的班主任形成信息互补、优势互补,增强走班制背景下的学生德育实效。

一、教育功能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是高中教学班辅导员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把开展集体教育活动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一是制订班级制度。“走班”形成的班集体往往稳定性不够,为了加强来自不同班级学生的向心力,首先要建立班级制度。建立制度,应先广泛听取学生的建议,让学生们讨论后形成初步的条例,辅导员再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最终形成班级的制度,试行一段时间后再作调整并不断完善。制度的设立只有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这样的制度才是有生命力的,也只有这样的制度才会被学生自觉遵守,从而更好地为走班制班集体的稳定打好基础,有利于促进班集体的和谐发展。

二是开展集体活动。为了巩固班集体建设,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辅导员可以适时组织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如设立主题不同的“十分钟教育活动”,可以由辅导员组织,也可以让学生自行组织,学生们在这样的活动中增进了解、锻炼能力。辅导员一方面可以从这类活动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给学生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方法和建议,从而解决问题,为新集体的形成奠定扎实的基础,推动班风、学风建设;另一方面,可以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能力,从而为其今后专业的选择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建议。

三是重视个别教育。实行走班制后,理论上有可能出现一个教学班只有几名学生的情况,因而加强个别教育显得重要和可行。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教育过程中需要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思想上有一个健康、稳定、积极的发展。同时学校应建立学生个别谈话实录档案,便于教学班辅导员与行政班班主任之间的沟通,对每一个学生思想教育实行过程化管理。

四是考察积极分子。辅导员要协助学校党支部、团委指导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建设工作,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辅导员需要发挥优秀学生、学生干部的积极带头作用,通过培养考察,向学校学生党校或理论学习小组推荐表现突出、品德优秀的学生,进行先进理论和党务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辅导员要协助党团组织确立推优入党的对象。

五是指导团支部活动。辅导员要指导学生团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活动,做好团员教育和评议工作。教学班学生超过三名团员即可成立临时团支部,这与行政班的团支部形成互补,可以增加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情况的全面了解。辅导员还要定期督促教学班的团支部开展民主生活会,立足当前社会热点、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指导团员开展主题团日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二、管理功能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在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会寻找一个自己所归属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帮助、关心和爱护。每一个新生如同新生儿一般,对第一次进入的地方往往会有认同感,而辅导员要把这种初始的认同感不断强化,变成班级的向心力。有了这股凝聚力之后,每个学生的言行就和班级联系在一起,在外走班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代表的是这个行政班的形象,从而注意遵守纪律,不为集体抹黑。这样,教学班的管理也就能有序开展了。

一是培养归属感。通过常规的班会课等教育形式可以增进学生的归属感。除此之外,每一次的集体活动也是让师生间、生生间增进了解、培养友谊的有效途径。如在入学前的军训活动中,面对陌生的环境、艰苦的训练、自理能力的缺乏等,学生需要互相帮助,也更需要教师的帮助。辅导员此时的关心学生更容易感受到,若此时再加点“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等”鼓励的话,学生能从心理上接受,在行动中落实,归属感的建设就初见成效了。在校园生活中学生的归属感可以通过体育艺术等集体活动来巩固,如在篮球场上,班级球员统一着装,其他学生都做拉拉队,辅导员亲自带队,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为每一个进球呐喊欢呼时,这种归属感自然而然就巩固了。

二是培养责任感。一方面,任课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打分表上打分,包括学生作业情况、上课情况、订正情况、两分钟预备铃情况、成绩情况等方面,并及时将有关信息输入电脑,上传学校网站;另一方面,每个班级都有一本校德育处下发的《班级日志》,值日班长如实记录每节课的上课情况,如出勤率、课堂表扬或批评的情况、突发事件等,任课教师签名认可。由于记录打分要统计入学生个人的学期总评和班级的流动红旗评比中,辅导员需要及时发现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在这样的管理之下,学生的课堂违纪现象将会大幅减少。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意识和对班级的责任心也就日益增强了。

三是培养独立性。这方面的工作与班主任的工作较为接近。辅导员可以通过学生自主管理来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在教学班中挑出责任心强、有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或学生领袖,让他们主导班级学生管理;另一方面设立班级岗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承担起不同的岗位责任。辅导员还可以加强小组行为规范等星级评比活动,引导各小组加强管理,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服务功能

根据高考改革方案中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各科目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内进行。对于三门科目的选择,学生一次选定,不能修改。学生需要“6选3”,一共有20种组合的可能,学生可选择的多了,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给学生提供生涯指导。今后教师要思考的不仅是教好课,更要思考如何根据高校专业的要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帮他们选出适合的科目,让他们学习适合自己的专业。辅导员要发挥以下几点服务功能。

一是帮学生认识自我。为了帮助学生发现更好的自己和潜在的自我,辅导员可以通过相关的软件系统,对每个学生个体的特点进行评价和分析,同时通过班级各类的团体咨询、个别辅导等活动与学生及时沟通,据此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与价值观等。

二是让学生了解社会。辅导员应对学生进行高校专业、社会职业等特点的教育,让学生尽可能地知晓大学专业的基本特点、将来就业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和相应的前景。

三是为学生制订生涯规划。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近期学业生涯规划目标和较为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同时动态监控与调整学生的规划目标并准确定位相应学科。

四是学法指导。辅导员应该根据学生生涯规划的发展阶段,对传统学业习得情况及时作出判定和调整。比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态度;在学习科目数增多的情况下有效地管理好学习的时间,提升学习和考试的各项技能。

五是心理支撑。高中三年的整体学习过程是一个长久和艰巨的过程,需要强大和稳定的心理素质支撑。因此辅导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辅导的能力,给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和调节的服务,将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调适到最佳。

六是生活支撑。在新高考政策背景下,学生不再是一个学习的机器,而是需要综合发展的人。因此,辅导员应该思考相应的策略,更好地激发学生热情地参与校内的各项德育活动以及校外活动,并从这些活动中获得诸如人际交往、沟通与合作等社会生活技能。

辅导功能 篇2

一、生涯辅导的内涵

“生涯辅导是指依据一套有系统的辅导计划, 通过辅导人员的协助, 引导个人探究、评判并整合运用与下列有关的知识、经验而开展的活动。这些知识经验包括对自我的了解, 对职业世界及其他有关的影响因素 (如工作者的态度, 训练等) 的了解, 对休闲活动及个人生活的影响与重要性的了解, 对生涯规划和生涯决定中必须考虑的各种因素的了解, 对在工作与休闲中达到成功或自我实现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的了解”。[1]生涯辅导的主要内容包括引导学生了解生涯发展的课题、培养学生的生涯发展能力、帮助学生逐步获得自我认定和促进学生自我潜能的开发。生涯辅导以生涯发展为着眼点, 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实现学生个人价值的体现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二、生涯辅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功能”的概念首先起源于物理学, 在被引入到社会学之后, 就有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功能的解释是:事物或物质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 从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和社会所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或影响”。[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和社会所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或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生涯辅导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新功能, 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内在契合性, 具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调节功能。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 新时期的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在种种压力面前, 很容易使自己在求职过程和人际交往过程中迷失方向, 产生沮丧乃至颓废的精神状态, 严重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生涯辅导针对学生在个人交往及职业选择过程中产生的包括心理、情绪在内的诸多问题, 通过全面而细致地开展各项辅导活动, 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认真分析自我, 调适情绪与心态,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促使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和正常的情绪投入到学习、生活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以此为契机, 在大学生精神状态稳定的基础上, 多与学生沟通交流, 积极认真细致地开展工作, 力求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

2. 导向功能。

目标是行动的先导, 学生人生发展目标的确立是学习、生活、求职、择业的重要起点, 对自身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生涯辅导以生涯发展为出发点, 尊重学生主体性, 关注学生成长。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觉醒、生涯规划、生涯抉择、生涯管理, 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自身的发展, 树立符合实际的学业目标、生活目标、职业发展目标, 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自我规划观念, 完善自我知识结构, 提升自身素质, 不断地将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促进自我目标实现上来, 通过这样的过程, 生涯辅导起到了一种良好的目标导向作用。

3. 开发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其所具有的开发功能就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开发个体潜能的目标。生涯辅导通过实施生涯心理测验, 建立测评体系, 开展生涯心理训练等多种项目, 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生涯发展意识, 充分认识自己的潜能, 从而极大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把握学生特质潜能的基础上, 将发展理念充分渗透在日常教育与管理中, 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 促使大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挖掘与提升。

4. 凝聚功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促进教育主客体间关系的和谐, 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 增强教育效果。在大学生生涯辅导中, 通过采用团体辅导、个体辅导和及朋辈辅导的方式, 师生间能够以平等的方式展开对话与交流, 一方面, 教育者能够倾听学生的心声, 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发展动态, 及时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另一方面, 学生可以自由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这样的过程增进了师生间的信任与感情, 从而将教师的辅导目标有效地凝聚到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 很好地发挥了凝聚功能, 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三、充分实现生涯辅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生涯辅导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方式, 其具备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 充分实现生涯辅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 开设生涯发展课程, 端正学生思想。

在广泛而细致的调研基础上, 全面掌握学生的需求及特点, 从而有针对性地以课堂形式来开展生涯教育, 一年级、二年级, 侧重开设基础性生涯理论知识, 旨在使学生充分了解生涯发展知识, 思想上重视自我生涯发展;三、四年级, 侧重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旨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自我职业发展方向。通过生涯发展课程的学习, 学生在思想上能够充分认识到生涯发展的重要性, 自觉树立生涯发展意识, 努力克服自身思想局限性, 积极实现生涯发展目标, 从而更好地促进自我生涯发展与生涯成熟。

2. 组织生涯发展活动, 提升学生素质。

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发展目标, 增强生涯辅导的效果。大学生生涯发展活动可以将校内外活动充分结合起来:校内方面, 如学校可以在校内张贴生涯发展海报, 向学生提供准确而及时的生涯发展资讯, 举行以生涯发展为主题的各种演讲、征文、辩论比赛等,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校外方面, 如加强校企合作, 开展职业实践活动, 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从而进一步使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启发学生对自身生涯意识、工作环境的认识。通过校内外活动的开展,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 从而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3. 实施生涯心理测验, 开发学生潜能。

心理测验是生涯辅导的重要内容, 也是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方法。学校可以运用各种心理测验量表, 进行多方面的测验, 如通过能力测验、智力测验、职业兴趣测验、价值观测验、态度测验、人格测验等方式, 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职业兴趣、个性和性格等心理特质, 而且各种心理测验的结果能够预测到学生在今后教育、职业发展中的表现, 能够协助学生对自身的优缺点作出全面的评估, 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自身潜能, 进一步促进潜能的开发。

4. 开展生涯辅导, 促进学生发展。

生涯咨询辅导不仅能够有效地向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 而且能够很好地增进师生感情, 促进学生发展。生涯辅导可以分别采用生涯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和朋辈辅导的方式进行。在生涯团体辅导中, 根据学生的共性问题, 老师给予学生细致辅导, 实现团体互助的良好效果;在生涯个体辅导中, 师生间能够实现轻松的互动与交流, 教师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进行心理调试, 解除学生在生涯认知、求职择业方面的烦恼, 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朋辈辅导中, 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互相探讨自身发展中的问题, 互相帮助, 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 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总之, 生涯辅导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其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宝贵的借鉴意义。新时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生涯辅导的多种形式, 充分挖掘生涯辅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

摘要:生涯辅导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具有调节、导向、开发和凝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充分实现生涯辅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涯辅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郑琼梅.生涯辅导:高等教育的新功能[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3) .

历奇辅导的德育功能 篇3

关键词:德育;历奇辅导;体验;游戏

历奇辅导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教育培训模式之一,它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从美国传入中国香港。其核心理念是借助合适的历奇设施、程序,有计划地介入辅导,刻意营造支持的关系和鼓励的气氛,捕捉心灵震撼的情境,创造最佳受训时刻,以学员为主体,通过训练,进行反思性学习,培养隐性学习的习惯,带给每个受训者成长、成功的机会。在历奇训练中,参训者必须面对成功与失败,更要处理即时的危机和真实的危险。目前,历奇辅导以一种培训新模式、教学新方法和教育新理念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类培训中,也被运用于课堂教学创新、心理辅导中,已成为教育、培训的重要手段。

一、历奇辅导,教育理念创新的产物

“经历、体验、成长”是历奇辅导的核心理念,这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一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汲取食物中的营养,还需要积累生活中的经验。而经验就是经历的体验,有经历才有体验,没有经历自然也就没有体验,人生都是在经历的体验中成长起来的。

众所周知,我们现行的课堂教学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这很容易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而道德需要是现代德育的基础,道德实践则是道德需要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因此,在学校德育改革中,必须实现由单向灌输的德育模式向参与式道德实践模式的转变。而历奇辅导的教育理念恰巧就是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过程中教师、学生双主体的作用,营造教师与学生平等的氛围;强调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互动参与,建立“双向互动”的有效途径;强调运用体验式教育方法,通过体验与反思进行学习,在“做中学”;强调把历奇经验进行学习的转移,促进个人的成长;强调创造和捕捉心灵震撼的情境,转化为学生最佳受教时机,寓教于乐。

历奇辅导把趣味性、直观性、实用性结合起来,把管理理论与德育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游戏活动中,把学习的收获体现在游戏之外所受到的启发教益上,强调正面教育,应用成功经验拓展潜能。概括地说,历奇辅导就是要使受教育者达到“经历、体验、成长”的目标。

二、历奇辅导,体验教育的新模式

刚接触历奇辅导的人可能会认为这只是做一些游戏而已,但真正参与其中,就会发现,历奇辅导不只是简单的游戏,而是体验教育的一种模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体验总是与个体的自我意识紧紧相连,体验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一是个体亲历的阶段。即个体亲身经历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情境的阶段。

二是个体对上述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的阶段。其实,每个人都在经历着许多事情,每个人的感受却不同。作为体验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亲历的第一阶段,还应上升到对亲历的反思,以形成人生经验的阶段。

三是个体在新情境中检验所形成的观念的适应性阶段。正因为经验具有个体性、主观性,因此只有在新情境中加以检验才能克服经验中的不足之处,或者巩固经验中的合理之处,同时新的情境又会促进经验思维的灵活性。

四是再反思,产生新经验的阶段。通过不断经历,不断体验,不断循环,直至达到目标。由此可见,体验教育是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并由此发展学生适应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个性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

历奇辅导正是遵循体验教育的规律进行的一种科学的教育模式。

三、历奇辅导,德育的有效途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这些要素协调发展的结果。其中的道德认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形成思想品德的内在条件,道德行为是知、情、意、行的集中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优劣的根本标志。这四个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缺一不可。若没有认识,行动便不能产生;若没有情感,认识就难以转化为信念;若没有意志,情感就不易控制,行动就不能坚持。从目前学校思想品德的教育情况来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知行脱节,理论与实际脱节;二是忽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教育。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强,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缺乏有效的途径。历奇辅导采取的是体验式的教育模式,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教育入手,重视知与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找到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总之,历奇辅导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德育载体。历奇的出现,为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通过组织者有目的、有意识地设计若干主题鲜明、新颖独特的活动或游戏,达到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成.经历·体验·成长——历奇为本辅导实用手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2]刘钧演,涂敏霞.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与青年发展——广州市團校开展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引起的思考[J].青年探索,2004,(06).

团体心理辅导及其功能和特点 篇4

团体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团体辅导被逐渐推广运用于学校、企业、军队、社区、医院等自然有团体机构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提高培训及其它活动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有学校团体辅导工作经验教师的实践也证明,学校老师尤其是辅导员,在日常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若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的工作,提高工作的绩效。

但是,作为辅导员,要想成功地带领团体,成为合格的辅导团体的领导者,还需要了解并掌握团体辅导的基础知识、技术和方法。在这个行业当中我们京师博仁心理老师有独到的见解,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团体心理辅导及其功能和特点请认真的看本文章对您或许会有一点点的帮助。

一、团体辅导及其功能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心理学研究证明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为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团体,在帮助那些有着类似问题和困扰的人时,团体辅导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团体辅导已经在学校、家庭、医院、企业、军队等众多的社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辅导与治疗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一)团体辅导的特点

1、团体辅导的定义

“团体”(group)一词内涵丰富,不仅仅指那些为解决个人的问题而组织起来的辅导和咨询团体。团体是由两个以上人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相互依存、彼此间互动的人群结合体。团体的特征表现为:有一定规模,成员具有共识,彼此互动,有团体规范。

团体辅导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互动以帮助个人的历程。团体辅导的基本原理是“催化”,即发挥团体内的助力,减少阻力;在团体中运用自我表露、反馈、尝试、澄清等策略,促进成员的自我成长。一般而言,团体辅导是由1-2名领导者主持,根据团体成员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团体,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有的发展课题或心理困扰。

一个完整的团体辅导,参加团体成员的人数和聚会次数的多少没有一定之规。具体主要是由团体成员心理问题的性质不同而不等,少则3人-5人,多则十几人到几十人;团体成员聚会次数可以是一次,也可以是几次,甚至十几次。

2、团体辅导的要素

台湾最著名心理学家吴教授提出团体辅导有下列四项要素:(1)温暖、真诚、支持、信任、同感的助人性的团体情境(2)持续的、动力的、有目标的团体历程(3)有效、负责、经专业训练的领导者

(4)能促使成员“顺势而为”并遵守团体规范的团体压力 3、团体辅导的类型

以团体形式为人们提供心理帮助的辅导可分为团体辅导(group guidance),团体咨询

(group counseling)和团体治疗(group therapy)三个层次。

心理学家墨勒(Mahler, 1971)根据团体的目标、大小、内容、持续时间、领导者的角色、成员问题的严重程度等标准将行李辅导的团体分为团体辅导、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三种基本类型。

团体辅导(Group Guidance)是面向普通人群开展的一种预防性、发展性的工作,它是通过运用团体的情景,设计出活动、课程,用来预防个体在各发展阶段中会碰到的各类问题及其所引发的一般性困扰;团体咨询(Group Counseling)是针对有心理困扰的人而开展的具有补救性和问题解决性质的工作,参加者在团体中通过较深入的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达到自我悦纳;团体心理治疗(Group Therapy)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需要长期性、人格改变的成员的临床服务。一般由临床心理学家或心理医生实施,在一个较正式组成且有保护的团体中进行,主要是协助参加者个人的人格和行为的改变。

上述可见,三种团体的联系表现在:遵循的理论与使用的方法相似,服务的对象、介入的层面不同,对领导者的学术背景和要求也所不同。但在实际服务工作中三者难以严格的区分。

辅导功能 篇5

b. tt3

c. tt4

d. ft3

e. ft4

答案是a,为什么?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a。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显著增高者为原发性甲减tsh<10ul/ml,而t3、t4降低,则为垂体tsh储备功能降低,属下丘脑或垂体性甲减为继发性。

上一篇:翻译的心得体会下一篇:《基础笔译》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