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螳螂拳架四篇

2024-09-10

太极螳螂拳架 篇1

定步旋转太极球功法,是在双脚不移动的情况下,双手抱着一个想象中的太极球在身前旋转滚动。在讲解该功法之前,首先介绍一下内缠丝圈的走法,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和掌握,在走内缠丝圈时,我们可以把脊柱当做垂直树立的一杆笔,尾椎想象为笔尖,在胯、膝、踝关节的旋转带动下,“笔尖”凌空在地面上划“∞”字形的圈,这个由一个顺时针圆和一个逆时针圆首尾相连组成的“∞”字形的圈,就是内缠丝圈,内缠丝圈的走法就是这样的。

第一式平圆“

”字形滚球功

平圆“∞”字形滚球功,是身体在内沿水平方向走“∞”字形圈的同时,双手抱球在外也沿水平方向走“∞”字形的圈,这就叫平圆“∞”字形滚球功。

动作一:两脚分开,间距略宽于肩,两腿微屈,呈高马步站立,全脚掌着地,足心涵空。立身中正,头正颈直,虚灵顶劲,开胯圆裆,松腰松胯,全身放松。既不裹臀也不翻臀,让脊柱保持自然的松垂状态。双手在身前抱球,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掌心向下,两手上下距离20厘米左右,下手约与肚脐同高,距离身体约10厘米。如(图1)

动作二:以右膝右胯为主,左胯左膝为辅旋转,以脊柱为笔,沿水平方向先向右顺时针旋转划平圆,重心向右旋转移动。同时,在身体的带动下,双手抱球也向右略向前顺时针划立圆运动。(图2)

动作三:身体继续向右顺时针旋转划平圆,在身体的带动下双手抱球向右略向后抱圆运动,此时身体向右旋转了大约45度左右,重心偏于右腿。右腿承担六分重量,左腿承担四分重量。如(图3)

动作四:由(图3)位置开始,身体变为由右向左顺时针旋转划平圆,重心也由右向左旋转移动。双手抱球在身体的带动下也由右向左顺时针旋转划立圆。这一动是将所抱之球由右向左向前运动,同时,边运动边将所抱之球翻转180度,由右手上左手下,翻转为左手上右手下。如(图4)

动作五:身体继续由右向左顺时针旋转划平圆,重心也继续向左移动,带动双手抱球回到中间位置,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如(图5)。(到这里,我们的身体以脊柱为笔,向右顺时针划了一个平圆,同时双手抱球在身体的带动下,也向右顺时针划了一个平圆,并且双手将所抱之球在手中翻转了180度。)

动作六:接着,我们的身体变为在以左胯左膝为主,右膝右胯为辅的旋转带动下,以脊柱为笔,沿水平方向向左逆时针旋转划平圆,重心向左旋转移动。在身体的带动下,双手抱球也向左逆时针旋转划平圆。这一动,双手将所抱之球向左向前运动,由(图5)中间位置运动到(图6)位置。

动作七:身体继续向左逆时针旋转划平圆,在身体的带动下,双手抱球向左略向后运动,此时身体向左旋转了大约45度,现在重心偏左,左腿承担六分重量,右腿承担四分重量(图7)。

动作八:由(图7)位置开始,身体改为由左向右逆时针旋转划平圆,重心也由左向右旋转移动。这一动是双手抱球由左向右略向前运动,同时将所抱之球翻转180度,由左手上右手下,翻转为右手上左手下,如(图8)。

动作九:接着身体再继续向右旋转,重心向右旋转移动,双手抱球回到(图1)中间位置。(此时我们的身体又向左逆时针旋转划了一个平圆,双手抱球在身体的带动下也向左逆时针划了一个平圆,同时双手所抱之球又在手中翻转了180度。)

到此为止,我们的身体以脊柱为笔,在胯、膝、踝关节的带动下,先向右顺时针旋转划了一个平圆,然后又向左逆时针旋转划了一个平圆,划了一个水平的“∞”字形的圈。与此同时,我们双手抱球在身体的带动下,也在身前划了一个水平的“∞”字形的圈,所抱之球还在手中翻转了360度,这就是平圆“∞”字形滚球功。然后重复上述动作。

要点:

1、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套功法与其他太极拳功法强调身体以腰脊为轴去进行旋转(以自转为主)不同,这套功法强调用胯、膝、踝关节带动身体去进行旋转(以公转为主),并且特别强调要用身体去划圆和走圈。

2、需要搞清楚内缠丝圈与外缠丝圈。内缠丝圈——就是在功法练习中用我们的身体所走出来的圈,外缠丝圈就是在功法练习中,手、肘、肩在身体的带动下所走出来的圈。

3、功法中内缠丝圈走“∞”字形,体现了在太极拳螺旋缠丝运动中人体运动的内在规律,就是顺时针旋转后即转为逆时针旋转;同样,逆时针旋转后转为顺时针旋转,顺与逆在始终不断地进行转换。

4、特殊的“三尖相对”。功法练习中要求双手抱球,转动时要与身体的转动保持一致,做到手(尖)、鼻尖、尾椎尖向着一个方向,让鼻尖犹如船首,尾椎尖犹如舵尾,做到首尾上下呼应。

5、注意重心不要出圈。练习时,身体重心在四六之间转换,内缠丝“∞”字形圈就在四与六之间,注意重心不要超出这个范围。

6、在功法练习中,双膝不允许同时顺时针或者同时逆时针旋转划圆,只允许一个膝顺时针划圆,另一个膝则必须逆时针划圆,两个膝是一顺一逆的,不是同时顺或者同时逆的。双膝同时顺时针或者同时逆时针旋转划圆,则会造成身体飘浮,脚底下没根,犯了练家之大忌。

7、呼吸方面,初练此功,呼吸纯任自然,不要加以干涉,想呼就呼,想吸就吸,更不要强求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只是要知道我们呼吸所采用的方法是体呼吸。即想象着运用我们全身的皮肤和毛孔进行呼吸。呼吸要匀、细、均、长,绵绵不断。在思想上,我们要将呼吸当做一种享受,想象着呼吸到新鲜空气时的那种舒适、惬意、甜美和愉快,又如啜饮美酒,酣畅淋漓,掉了自我。

8、关于“丹田内转”。锻炼此功法半年以上,动作已经比较娴熟,思想上已不必分心于动作,这时在意念上可以将腹部丹田部分想象为一个太极球(20厘米大小),让这个太极球随着外部双手所抱球体的翻转滚动,也在腹部内同样翻转滚动。只是意念上不可过于专注腹内这个太极球,思想上似有似无、若有若无。腹部想象的这个太极球是否滚动,也要任其自然,功到自然成。先感觉是微动,后感觉能动起来了,继而感觉这个太极球能随着外部球体的滚动而滚动。先是由外部这个球引动内部这个球的滚动,随着练功的深入,则感觉是内部这个球在催动外部这个球滚动,再到后来则感觉是内部这个球与外部这个球浑然一体,变成了一个球在滚动。这时将会大大增强健身的效果和技击的功能。

以上的要点也是其他各式功法的共同要点。因此,在其他的功法练习中也都要认真体会。

上面是双手抱球右顺左逆划“∞”字形平圆的功法,练习3~5分钟。左顺右逆划“∞”字形平圆的功法动作与此相反,由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开始,也练习3~5分钟。

第二式立圆“

”字形滚球功

立圆“∞”字形滚球功就是,身体在内仍然沿水平方向走“∞”字形圈,但是双手抱球却沿着身前的横立面划“∞”字形的立圈,这就叫立圆“∞”字形滚球功。

动作一:与第一式平圆“∞”字形滚球功动作一要求相同,双手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抱球如(图9)。

动作二:还是首先让我们的身体在以右膝右胯为主,左胯左膝为辅的带动下,以脊柱为笔向右顺时针沿水平方向旋转划平圆,重心向右移动。在身体的带动下,双手抱球是向右上方顺时针划立圆。这一动是双手抱球由中间位置向右向上运动,从(图9)运动到(图10)。

动作三:身体继续向右旋转划平圆,而双手抱球向右向下运动,此时身体向右旋转了大约45度左右,右腿承担六分重量,左腿承担四分重量。如(图1 1)

动作四:由(图3)开始,身体变为由右向左旋转运动,重心向左移动,双手抱球向左向上运动,同时边运动边将所抱之球翻转,由右手上左手下,翻转为左手上右手下(图12)。

动作五:身体继续由右向左旋转,双手抱球回到中间位置,如(图13)。(这时,我们的身体以脊柱为笔向右顺时针划了一个平圆,在身体的带动下,双手抱球则向右顺时针划了一个立圆,同时,球在手中翻转了180度。)

动作六:接着,身体在以左胯左膝为主的旋转带动下,由中间位置向左逆时针旋转划平圆,重心向左移动。在身体的带动下,双手抱球向左上方逆时针划立圆。首先由(图13)中间位置向左向上运动到(图14)位置。

动作七:身体继续向左旋转,双手抱球向左向下运动;此时,身体向左转了大约45度,右腿承担四分重量,左腿承担六分重量。如(图15)。

动作八:然后身体变为由左向右运动,重心也向右移动。双手抱球向右向上运动的同时,边运动边将所抱之球翻转,由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翻转为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如(图16)。

动作九:身体继续由左向右旋转,重心继续向右移动,双手抱球回到图一位置。(此时,我们的身体以脊柱为笔又向左逆时针旋转划了一个平圆,双手抱球则向左逆时针划了一个立圆,球在手中又翻转了180度。)

到此为止,我们的身体以脊柱为笔,在胯、膝、踝关节的带动下,划了一个水平的“∞”字形的圈。同时,双手抱球在身前划了一个立起来的“∞”字形的圈,球在手中翻转了360度。这就是立圆“∞”字形滚球功。然后重复上述动作。

要点:

1、立身中正,保持脊柱这杆笔的垂直状态,是练好这套功法的基础。

2、做立圆“∞”字形滚球功时,双手抱球划立起来的“∞”字形圈,而身体则仍然划水平的“∞”字形圈,这一点要仔细体会。

太极螳螂拳架 篇2

转身左指路:向右转身,左脚向前踏半步,跟右脚,定式为小蹬山式,同时左前臂竖起,以桡骨为力点,向外旋臂,自右向左顺时针挂出;右手自右向左捆闭或右拳横掍,拳眼向右,拳心向上(图2)。上动不停,右脚跟落地,向右拧腰变步为寒鸡式,同时左手以拳轮为力点,顺时针内旋臂向前横向抖击,拳心向下,拳眼向右,然后弹回;右手抱于右肋前(图3)。

技击参考:我方左转身,左手挂出,右手击敌面部后捆闭,左手反打其面门后收回,以左寒鸡步站立。

鳌鱼侧身连环脚:上动不停,腰略向左拧,左手变勾手向左下掠,同时起左脚前弹,右手变掌封护于身前(图4)。上动不停,双手随腰右拧向后引,左手自向左圈封,右拳自右向左前上方圈打,同时右脚蹬地起跳,以右脚内侧为力点向左摆挂,左脚落地为金鸡独立式,左手扶于右臂肘弯处,抱于胸前(图5,图6)。

技击参考:我以左寒鸡步侧身而立,敌右手打来,我左手向左一掠,起左脚,随起右脚,右拳也圈打而出。

双封双肘、右胳肘、右挫捶:接上式,我右脚尖外摆上步,定式为玉环步,同时右手自左下向右上至右肩侧,随腰右拧,左腆肘自下向上腆出(图7),随之左脚上步,右盘肘自有向左盘出(图8正,图8背)。上动不停,我有脚尖内扣上步为小蹬山式,同时右臂以尺骨为力点,随腰右拧,向右下胳肘口昆下;左手附于右肘弯处(图9)。上动不停,我向左转身180度,定式为小蹬山式,同时左手向左下封采,右拳随拧腰栽至左腿前方,右膝向下猛跪(图10)。

技击参考:敌右手打来,我右手勾采住,左肘打人右胁,随之左手勾采,打出右盘肘,右胳肘再扑下,再以右挫捶击之。

翻身顺手牵羊锁口捶、偷展胳肘随:接上动,我腰身向右转180度,右脚向右上步,脚尖外摆,同时右手变掌,逆时针外旋臂向右上挂出。动作不停,我右臂继续外旋翻掌下拿,向右后叫,左手自左向有封闭,步法变为玉环步(图11)。上动不停,我左脚上步,脚尖内扣,定式为小蹬山,同时左手外展后速收回,同时击出有拳,拳心向下,拳眼向左(图12)。上动不停,右脚盖步向前,定式为玉环步,同时左手自右肘下面向前洗展,右手收于有腰旁(图13)。上动不停,左脚尖内扣上步,定式为小蹬山,同时左手臂顺时针外旋,左掌抓握成拳外捌,随拧腰,右胳肘横向击出(图14)。

技击参考:敌在右侧压顶打来,我用右手展拿,向后一叫,右捶打锁口。敌左手一招,我即左手偷展,右捶胳肘扑下打敌肋。

合手走马双扣、双捆圈曲窝里炮、连环实难招:接上动,右脚向前垫半步,左脚内扣上步为小蹬山,同时左手变掌,自左向右封护于脸下方,手指向上,掌心向右;右拳随腰右拧变掌,随腰左拧向前插出,掌心向上,手指向前(图15)。不停,我右脚向前盖步,脚尖外摆为玉环步,同时右掌白下向右上略挂,逆时针外旋掌向右下叫,左手以尺骨或拳轮为力点,逆时针内旋臂,向右下措打(图16正,图16背)。不停,我左脚尖上勾上步,同时两手向前下打双掷肘,右手扶于左臂弯处(图17)。上动不停,我左脚略向前半步,右脚超过左脚为虚步,同时左手变掌自右上向左下封拿,右掌自左下向右上捆闭。不停,步法不变,腰向右拧,同时我右手变拳,自右上向左下劈下后,以桡骨为力点屈臂挑挂,左手向右随拧腰封闭,右拳心向后,拳眼向右(图18)。上动不停,我右脚前蹿,左脚跟步,定式为小蹬山式,同时右拳向前下劈出,拳心向左,拳眼向上;左手扶于右肘弯处(图19)。不停,我左脚跟放下,稍后移右脚为虚步,收胸腹,同时右臂顺时针内旋,自下向左向上、向右挂至右脸侧,拳心向后,拳眼向右;左手握拳击出,拳心向下,拳眼向右(图20)。

老架一路太极拳展演解说词 篇3

老架一路太极拳展演解说词

晋安广场太极拳辅导站

2010年清明文化艺术节

太极拳,是一项武术运动,也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和健身项

目,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基本功法是:开、合、发。它是以“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的经络学、道家的导引、吐纳综合创造出的一套有

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

太极拳以它顺其自然、潇洒飘逸、刚柔相济、行云流水、舒缓流畅、圆润饱满、柔韧厚重、轻松自如的特色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同时它又不受场地及自身条件的约束成为了大众最好的健身养生方法。国际武联已于2000年7月做出决定,将每年的5月定为“世界太极拳月”。目前,太极拳已经传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习练太极拳者已达1.5亿人之多,使之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武术运动。

现在观众朋友们观赏到的是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由晋安广场太极拳辅导站的朋友们为大家表演。

陈式太极拳始于明末清初,时间大约在1509年前后,是由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氏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发展至今已形成了陈式太极拳套路、太极推手、太极剑、刀、枪、棍等器械的演练体系。其中太极拳套路中的第一路拳(老架)和第二路拳(炮捶)更能体现出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其它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又都是在陈式太极拳的支脉上发展衍变而成的。

陈式太极拳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老架共有七个套路,流传最广的有:第一路(老架)和第二路(炮捶)。

陈式新架套路也有两种,一种是陈家沟拳师陈有本编创的,顺序与老架相同,架式较老架小,转圈也较老架小,去掉了原有的某些较难的动作,陈家沟村人称之为“小圈拳”,把老架称为“大圈拳”。新架另一种套路是由陈有本的弟子陈青萍创编的,特点是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渐加圈,以至极为复杂。因为是在河南温县赵堡镇首先传开的,故人们称为“赵堡架”。新架近年来也已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所喜爱。

陈式太极拳也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运动特点基本一致:整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等矛盾的相互依存、互相转化中,相连不断,一气呵成。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是:以缠丝劲为灵魂,以内劲为统驭,这是太极拳推手时具有威慑力量的基本条件。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是其最显著的特点,缠丝劲按其性能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掌心由外往里翻的顺缠丝,一般都以棚劲出现;另一种是掌心由外向内翻的逆缠丝,大多以捋劲为主,这两种缠丝劲贯穿于太极拳演练的始终。内缠丝和外缠丝的不断变化,形成陈式太极拳独有的螺旋式运动,演练时只见大圈化小圈、小圈变大圈,动作变幻万千,形成运动如缠丝、运动如抽丝的境界。(对于初练陈式太极拳者,一开始缠丝动作可以缓慢一些,螺旋画圈大一些。熟练之后,这种缠丝圈就越画越小,达到有圈不见圈而似有似无的境地。)

陈式老架一路拳现有83式,主要特点如下:①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②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稳而又灵活;③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习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shěn)、嘘、吹),以加大劲力;④快慢相间,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⑤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动作以柔为主,以刚为辅。以身领手,足随手运,动分(离心力)静合(向心力),不断变化,不断调和。手

法中多以棚、捋、挤、按四正的劲力为主,辅以采、挒(liè)、肘、靠的四隅(yú)手。整套动作在中气贯足下的基础上,体现出缠中显柔、缓、稳的特点。练习方法是以缠丝劲、以柔抑刚与以柔化刚的化劲为基础,动作以缓而稳为宜,尤其注重缠丝劲的运用与演练。而技击性战略原则,则是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先至,借力发力。练拳时速度快慢相间,以20分钟左右练完一套拳为宜。由于陈式太极拳震脚、发劲、跳跃等动作特点,所以练习时的运动量远远大于其他传统的太极拳,故而,在习练时运动量可以调节,架子亦可分高中低三种,可以分别适应于疗病保健,增强体质。练意(心静用意),练气(腹式逆呼吸法,气沉丹田与丹田内转相结合),练身(武术攻防性动作的拳势)三者密切结合,是陈式太极拳的习练原则。即使是降低其运动量,以适应年老体弱者的锻炼,仍须保持练意、练气、练身三者结合的锻炼原则,以期于无形之中达到水到渠成的锻炼效果。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鑫的《太极拳发蒙缠丝劲论》说得好:

太极拳,缠法也。缠法如螺丝形 运於肌肤之上,平时运动 恒用此劲,故与人交手,自然此劲行乎肌肤之上,而不自知,非久于其道不能也。其法有:进缠,退缠;左缠,右缠,上缠,下缠;里缠,外缠;顺缠,逆缠;大缠,小缠。而要莫非以中气行乎其间,即引即进,皆阴阳互为其根之理也。或以为软手;手软何能接物应事?若但以迹象视之,似乎不失於硬,故以为软手。其周身规矩:顶劲上领,档劲下去要撑圆,要合住:两肩松下,两肘沉下,两手合住,胸向前合;目勿旁视,以手在前者为的;顶不可倒塌,胸中沉心静气;两膝合住劲,腰劲下去;两足常用钩劲,须前後合住劲,外面之形,秀若处女,不可带张狂气,一片幽闲之神,尽是大雅风规。至於手中,其权衡皆本於心,物来顺应,自然合 进退、缓急、轻重之宜。此太极之阴阳相停,无少偏倚,而为开合之妙用也。其为道岂浅鲜哉!

太极螳螂拳架 篇4

动作:左手向右后封采成拳,右拳拇指朝下从左手内向左前插击,左拳拳心朝外置于右肘后,右歇步(图34)。要点:左右手同时动作,上身随右拳击出略向左探。

上动稍停,左手自右臂下向前上采手握拳左拉,右前臂外旋向左前方隔出,拳心朝上,成左阴拳右阳拳,同时上左步成左登山式(图35)。要点:右前臂隔出时,要左侧身扭腰发力。

用法:设敌从身后出右手击我上部;我即用左手采封敌右手腕,右拳击敌脸(图36)。要点:出右拳时须贴近敌身,力点在右拳面。

接上式,设敌出左手招我右拳;我即用左手采住敌左手腕向左横拉,在上左步的同时,用右前臂隔击敌左肘部,将敌跌倒(图37)。要点:要拧腰滚臂贴身用招,力点在右前臂近腕尺侧。

十三、右采迎面圈

动作:右手向右采手,左拳向前右圈击,同时震右脚右侧身向前出左勾脚成塌式,右手扶在左腕桡侧(图38)。要点:右侧身时,左拳与左脚同出。

用法:设敌出右手击我上、中部;我即用右手采敌右手腕,同时出左拳圈击敌脸右侧,并出左脚勾挂敌右腿,防敌脱逃(图39)。要点:进招时要贴近敌身,便于左脚勾挂。

十四、隔肘伏地下

动作:左前臂向左下隔击至左膝外,右拳压在左前臂近腕桡侧助力,进左步成左小登山式(图40)。要点:左脚略前移即可,左臂下击时,要扭腰发力。

用法:接上式,设敌向左后躲过我的左圈捶,并左转身起左脚攻我中、下部;我即矮身下式,用左前臂向左下隔出敌左小腿,(图41)。要点:隔击的力点在左前臂近腕尺侧。

十五、肋捶翻阳掌

动作:左手向右封出,右拳从中路向前内旋打出,拇指朝下,左掌扶于右上臂内侧,同时进右勾脚成右塌式(图42)。要点:右拳要随左侧身顺肩时打出。

上动稍停,左手向前封压变拳,右掌自胸前向前上摔出,掌心朝上,高与脸平,左拳在右肘下,同时进右步成右小登山式(图43)。要点:进右阳掌时上身前倾,右肩臂探出。

用法:设敌来右手击我上、中部;我即用左手向右封敌右手腕,随即出右拳击敌右肋部(图44)。要点:右拳于敌左臂下进击,力点在右拳面。

接上式,设敌出左手招我右拳并撤步躲闪;我即用左手封压敌左手,出右阳掌摔击敌脸部(图45)。要点:右掌要打出抖弹劲,力点在指背。

十六、右采左圈下

动作:右手内旋翻采握拳向右下拉,拳心朝左下,左拳自左上向右下圈击,双拳在额头上两侧,同时进右步成右小登山式(图46)。要点:左手拉、右拳击同作,上身向右下方侧弯。

用法:接上式,设敌出右手招我右阳掌;我即右手翻采敌右手腕向右下方拉下的同时,用左拳自左上向右下圈击敌脸右侧(图47)。要点:左拳下击时要用上腰力,力点在左拳面。

十七、左采迎面圈

动作:左手向左采手,起身向前跳左步的同时,右拳返右上向左横圈至脸左侧,左手扶在右腕桡侧,并提起右膝成独立式(图48)。要点:跳左步时,向左侧身、右拳圈击和提右膝同做。

用法:设敌来左手击我上、中部;我即用左手采敌左手腕,跳左步靠近敌身的同时,向左侧身提起右膝护住裆部,用右拳圈击敌脸左侧(图49)。要点:右拳击打与左脚落地同时,力点在右拳背。

十八、隔肘往下打

动作:向前落右脚的同时,左拳压在右前臂近腕桡侧向右下隔击至右膝外,步成右小登山式(图50)。要点:右前臂下击时,要扭腰发力。

用法:接上式,设敌撤步后闪避出我右圈捶,并起右脚攻我中、下部;我即用右前臂向右下隔出敌右小腿(图51)。要点:力点在右前臂近腕尺侧。

十九、擒拿捐眼斩腰剑

动作:右手随右侧身在脸前采手向右后,至胸前成勾,同时左横掌掌心朝下向正前方打出,高与眼平,左掌尺侧朝前,双腿成歇步(图52)。要点:侧身采手时,步型的转换与左掌的击出动作要一致。

上动稍停,上左步成左小登山式的同时,随上身向左扭转,左手向左横采至左肩前外成拳,右手变掌,掌心朝上,向左前推至左膝上方外侧(图53)。要点:上左步时,脚落地即扭腰发力,上身向左转45度。

用法:设敌来右手击我上、中部;我即用右手采敌右手腕,左掌沿敌臂上方击敌眼部(图54)。要点:左掌击打要快而准,力点在左掌尺侧,要使敌头部后仰忙于招架无法还手。

接上式,设敌出左手招我左掌;我即用左手采敌左手腕,上左步套扣敌右腿的同时,右掌向左推击敌胸肋部,致敌跌倒(图55)。要点:进左步时,要贴住敌身,力点在右掌根。

二十、缠龙锁口撩阴脚

动作:右手随右侧身经脸前向右采手至右耳侧成勾,同时左拳向正前方打出,拳心朝下,高与颈平,并右脚面绷起向前方偏左踢出,高与裆平(图56)。要点:上身要略向右侧以伸长左臂,左右手反向同时动作。

用法:设敌来右手击我上、中部;我即用右手采敌右手腕,左拳前上击敌颈、脸部,右脚踢敌裆部(图57)。要点:拳脚要同时击出,使上打下踢同时收效。

二十一、劈开中门压当顶

动作:左手向前左采手,右拳向前自上而下劈击,拳心朝左,高与肩平,左手扶在右臂内侧,同时前落右脚,成右小登山式(图58)。要点:右拳劈击时,要左侧身顺右肩伸长胳臂。

用法:接上式,设敌撤步后退避我左拳和右脚的攻击;我即用左手封采敌手的同时,出右拳臂劈击敌上部(图59)。要点:右拳前探高于敌头即可劈击,不要回劲或将拳举得太高,力点在右前臂近腕尺侧。

二十二、双封闭门脚

动作:左脚落实,上身后移,随即右手掌心朝左,高与脸平,左掌掌心对右肘内,双手自左向前右横封至身右侧,同时右脚脚面绷起向前侧踢,高与裆平;右脚踢出即收回落地,同时双手略回,成右虚步抱门(图60)。要点:双手横封与出右脚同做,双手回与右脚收同动。

上一篇:选材标准下一篇:抽水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