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改革十篇

2024-06-13

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改革 篇1

随着现代成像及图像处理技术的深入发展, 医学成像已迅速发展为一个专门的技术领域。各种类型的医学图像不仅可以使医生观察到患者体内脏器在形态学上的变化, 而且可以使其对脏器的功能及治疗效果做出判断, 从而成为临床与医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同时, 可供医学临床、教学和研究使用的医学图像数量正以指数级的速度膨胀增长。据统计, 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中, 影像数据占整个存储量的90%以上。能否有效了解医学影像信息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从中提取更多的信息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以解决临床及医学基础研究中的问题, 已成为医学本科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1]。

《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影像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 通过对先进的信息处理基础理论、医学成像原理及图像分析方法的介绍, 使学生初步掌握常用医学影像系统的成像原理、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提高图像质量的方法和原理以及医学图像的常用分析方法, 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提高综合能力。由于该课程的内容涉及医学、计算机、数学和信号处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 对学生数学、信号处理等的理论基础要求高, 预修课程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 同时又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编程能力, 能够将复杂的算法快速实现并得到处理结果, 学习难度大;加上很多学校不具备相应的临床影像设备, 难以获得有针对性效果的医学图像。因此, 《医学图像处理》是一门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难教难学的课程。

1 课程教学改革及探索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组秉承“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先进教学理念, 面向学生能力培养, 对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研究, 探索并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化、二突出”《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新模式, 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内容特色化

生物医学成像和图像处理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重要分支。现代医学的几次革命性突破均与医学成像技术密切相关。但目前大部分院校的课程或者以医学影像设备为主, 介绍各类成像设备的构造、成像原理等;或者侧重介绍数字图像的处理技术, 包括信息处理理论和主要算法、图像的压缩和传输等。但对于医学图像而言, 由于获取图像的特点与成像设备密切相关, 其有效处理与对成像原理及影响因素的了解密切相关, 因此, 将医学成像和处理技术相结合, 是图像技术在医学基础及临床应用中的特殊需求[2]。在课程教学中, 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将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的内容进行融合并不断完善, 将处理方法的设计分析与医学成像中的质量影响因素及临床需求相结合, 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教学内容。

同时, 随着新的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基础与临床研究中的逐步应用, 教学组还不断吸收本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 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及更新, 增加了磁共振功能成像、统计图像重建、多模图像配准、DICOM医学图像传输标准等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新内容。鉴于在教学内容及教材建设上的特色改革, 教学组2011年获得了教育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医学院校《医学成像与处理技术》核心课程实施方案的研究和分析”教学改革试点项目, 项目成果“《医学成像与处理技术》课程基本要求及实施方案”作为核心课程之一被收入由教指委主编的《高等院校医药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实施方案》白皮书中, 为其他院校相关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指导和方案[3]。基于上述改革, 教学组牵头国内多个医药院校, 主编了《医学成像及处理技术》。作为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规划教材, 这可能是国内第一部将医学成像和处理技术有机融合、全面反映医学影像分析和处理需求的教材[4]。

1.2 教学信息化

由于课程中的很多内容, 特别是基本理论及算法原理相对抽象, 且是前期多门数学、物理、信息课程知识的综合, 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或掌握。针对这种情况, 教学组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 设计了大量多媒体课件和演示动画及软件, 使关键理论和算法具体化、形象化, 结合图像处理结果, 设置了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 以改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目前, 全部教学内容均有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课件总数达21个 (包括双语课件) , 以中文课件为例, 共有视频8段、动画48个、图像812幅、应用案例191个。同时, 教学组结合临床需求, 自行研制了由髋关节发育不良手术仿真系统、唇裂缝合术模拟系统以及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等处理软件构成的“外科手术虚拟实验室”, 能够模拟并实现基于患者影像的三维器官模型构建、临床参数定量测量、术式仿真等功能, 获得了全军院校基础实验课程虚拟实验室和虚拟软件推选成果一等奖。基于上述信息化教材及资源, 教学组建立了《医学图像处理》课程网站 (mip.fmmu.edu.cn) , 全部授课内容面向互联网开放, 为课程的课外教学、网络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平台。

1.3 突出能力培养

作为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具有交叉特色的专业基础课程, 图像处理基本理论及算法的学习与临床应用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教学成功的关键。

随着计算科学的发展及其与自然和社会各个学科的日益结合, 它已从最初的计算工具变成普遍适用于自然和社会领域的通用思维模式。医学成像及处理技术利用信息理论和计算机来处理解决医学影像中存在的问题, 正是计算思维能力在医学应用中的完美体现[5,6]。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着重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在教学中采用大量临床影像实例, 结合其获取、存在问题及处理的过程, 使学生理解理论、算法实现和应用间的关系, 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 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阐述计算在海量数据处理及算法设计上的应用, 突出计算思维在解决医学图像相关处理问题时的作用和思路, 从而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新型的、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得到了大家的关注。2012年底, 我们作为牵头单位, 获得由教育部高教司立项的大学计算机系列课程及教材建设项目“面向计算思维的医药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该项目共有全国30余所医药院校参加, 旨在通过对4门计算机核心基础课程的改革, 突出计算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使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能够成为开发和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培养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进行医学研究、临床决策和指导临床应用的能力。作为4门核心课程之一, 《医学图像处理》将进一步从思维方法和专业应用层次上开展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索。

鉴于医学成像及处理技术的前沿性及快速发展的特性, 为学生提供具有最新前沿内容的双语讲座, 不仅可传授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思维方法和最新应用, 还可通过这种方式创造的广阔环境和丰富材料, 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基础理论、掌握关键算法、跟踪发展前沿以及利用影像处理技术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为此, 教学组一方面在教学中结合课程进展, 开展部分前沿新内容的双语教学讲座;另一方面, 利用与国外团队的科研合作交流机会, 每年邀请国外教授为学生授课, 让学生现场体验国外授课的方式和效果。近年来共邀请来自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Johns Hopkins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Utah、Dartmouth University等医学影像领域的多名国外知名教授为学生授课, 这其中包括IEEE会士, 也包括核医学成像及医学物理方面的终身教授, 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反响。

1.4 突出实验教学

《医学图像处理》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实验教学在课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不仅能够强化对课程内容及理论教学的理解和消化, 同时算法的编程实现亦是课程教学的要求。在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中, 教学组一方面结合课程知识结构体系的需要, 采用具有延续性的临床应用案例, 将实验内容与课堂授课紧密衔接, 使理论课和实验课穿插进行、紧密配合;另一方面, 教学组采用任务驱动型实验模式, 着重优化实验类型, 精心设计实验内容。教学中将实验细化为基础型、综合型、设计型和自主型4大类, 适当降低基础型实验的比例, 加大综合型、设计型及自主型实验的比例。围绕课程标准要求, 教学组共设计了基础型、综合型、设计型实验7个, 同时还设计了自主型实验11个, 鼓励有兴趣和有精力的学生选做。这些自主实验题目主要来自日常生活 (如人脸检测、食品检测、电路板检测) 、临床应用 (如脑组织分割、CT伪影去除) 及行业权威杂志中的文献 (如螺旋重建、边缘保持滤波等) , 趣味性和实验内容兼顾, 对学生开展综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实验项目特别是综合及创新实验有部分英文原版内容或参考文献, 以促进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及学科知识的共同发展。

1.5 考核多样化

为更好地评价学生对理论和算法应用的掌握程度, 全面反映学生的理论水平、实验技能, 特别是应用能力, 教学组对传统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 学生总成绩由3个部分构成:试卷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理解和融会贯通, 约占50%。与传统试卷不同的是, 试题多为基于图像、结合实际应用的试题, 考察学生的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实验成绩主要根据每个实验项目学生的所用语言、算法实现方法以及实验报告内容来确定 (如采用C语言比用Matlab加分) , 约占40%。第三部分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 由课程加分构成, 学生在教学中提出的新问题、新应用、讨论题目或实验设计中的新思路、新方法均有加分, 选做自主实验项目亦有加分, 该部分约占总分的10%。上述综合评价策略的实施结果表明, 多样化的考核方法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避免死记硬背,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综合能力。

2 课程建设效果

A picture is worth thousands of words (画意达万言) , 所见即所得是图像的最大特点。教学过程中制作的示例图像及电子教案, 让理论和算法具体化、形象化, 同时结合图像处理结果, 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大大提高其理解和掌握水平。目前, 中文课件中有各类图像812幅, 资源库中共有图像1 249幅, 累计幻灯片总数超过2 000张, 为课程教学提供了坚实支撑。

好的临床应用案例是吸引学生掌握医学成像及处理技术的关键。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教学组共搜集制作了191个临床或日常图像应用案例, 其中, 临床案例58个, 基本上每个知识点的教学都可由相应的案例引入, 大大提高了课程吸引力及教学效果。

在此基础上, 教学组建立了内容完整、资源丰富、互动交流的课程网站。目前, 课程网站上提供教学所需的完整教学资料, 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习题库、师生互动、学生设计实验作品展示、课堂实录等。该课程进一步向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方向发展。

学校教务处收集的近3 a的本科生评价结果表明,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图像处理》的教学满意率最低达96.9%, 3 a平均为98%, 课程课堂教学满意率高, 教学效果极佳。

3 结语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数进入医院从事医学工程相关工作, 应能熟练处理医院中大量应用的医学影像。我们提出的“三化、二突出”《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新模式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可使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扎实掌握医学影像方面的基础知识, 具备熟练的医学影像处理能力, 从而为其以后的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从内容特色化、教学信息化、突出能力培养、突出实验教学、考核多样化5个方面介绍了《医学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及探索, 并详细分析了课程建设的效果, 指出了该种课程教学新模式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可使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扎实掌握医学影像方面的基础知识, 具备熟练的医学影像处理能力, 从而为以后的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教学改革,《医学图像处理》,能力培养,计算思维

参考文献

[1]田捷.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2]康晓东.医学影像图像处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3]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院校医药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实施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4]卢虹冰, 宋文强, 张国鹏, 等.医学成像与处理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5]陈国良, 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1) :7-11, 32.

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改革 篇2

1 根据培养目标, 确定医学类课程教学目标

中职药品营销专业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使其具备良好综合素质, 掌握医药学专业知识和管理学、营销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熟悉药事管理法规, 具备药品销售、药学服务、药店经营管理及一定药品经营管理能力, 成为适应药品经营企业和制药企业经营管理部门一线需要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药品营销人员服务的对象和主体是患者, 因此, 应重视医学类课程在药品营销专业中的作用。医学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应紧扣药品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使学生毕业后能对常见病进行诊疗, 熟悉药品的功效, 能对患者给予用药咨询和用药指导, 并能为其提供一定的医学保健指导。同时, 注重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语言表达以及与人沟通能力。

2 优化教学内容, 整合医学基础知识

中职药品营销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包括2个模块, 即医药知识模块和营销知识模块。这2个模块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医药知识是药品营销的基础, 营销知识是药品营销的核心。面对自我治疗的患者, 药品营销人员不仅要介绍出售药品的适应证、注意事项及禁忌证, 还要关注部分患者 (老人、儿童、孕妇、文化偏低者) 的主要症状, 对其进行简单的检查, 如体温、血压、血糖的测量等, 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药品, 并能正确回答其提出的问题。医学是药学的命脉, 综合的医药知识是医药营销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之一。

目前, 药品营销专业医学基础知识过多、过深、过细, 偏重临床疾病的治疗, 与实际药店中的知识应用脱轨。应改变传统医学类课程的系统性、连续性、知识结构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以实用、够用为度, 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重点提高学生的用药指导能力和健康保健咨询指导能力。将解剖生理学基础、病理学基础、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常见病和医学保健知识相结合, 优化整合为药用医学基础, 为学生今后学习医药学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教材整合时应以够用、实用为度, 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可以作为扩展知识或指导学生在今后继续学习。

3 开展项目教学, 提高学生用药指导能力

药品营销专业培养的是药品生产或经营企业所需的一线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 中职教育更应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药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而目前培养的药学人才懂药而不懂医的现象较为普遍。比如, 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化学名称、药效等知识学生知道较多, 但对消化性溃疡的概念、诊断依据、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表现等知识掌握较少。药品营销人员不但要懂药, 而且要会用药。在教学中, 将药理学、诊断学基础和临床医学概要进行有机整合, 改变过去教材按照知识体系进行编写的状况, 将教材按照能力系统进行编写, 编写校本教材《常见病及其用药指导》, 形成医药合体的教学体系, 强调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

专业知识必须不断运用于实践, 并在实践中得到训练, 才能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开展项目教学, 让学生围绕各系统典型的常见病用药原则进行分析, 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问题, 并指导学生从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常用药物及治疗原则、预后、保健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究, 通过自主探究、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 学会为患者提供相应的药学服务, 从而提高用药指导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研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 转变观念, 培养学生医学思维模式

通过毕业生实践调研、实习单位访谈, 发现药品营销专业毕业生的用药指导能力较差。这主要是由于教学内容以药为主, 并没有把药与病有机结合起来。如学生只注重学习药理学, 药理学主要介绍各类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作用机制, 它是指导临床用药的理论基础, 如果仅停留于此, 学生的学习目的就不明确, 只能停留在获取知识的层面, 而不会灵活应用知识。所以, 只有转变观念, 将药理学与疾病概要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医学思维模式, 使学生学会根据患者的症状, 查找病因 (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社会性、遗传性等) 、分析病理变化 (结构、功能、代谢等) , 从而对疾病的治疗 (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等) 和保健进行指导, 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药物。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紧密结合起来, 突出知识的应用性, 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提高, 进而获得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全面提升职业能力。这样既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又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要求。

5 进行多元化评价, 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应对原有教学评价体系进行相应改革。从传授、接受知识的效果评价转向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效果评价, 将单一的理论授课考评和课堂教学考评延伸至实验教学和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评价。

评价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 从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专家评等多方面进行, 同时注重评价的可操作性。例如通过考试 (闭卷、开卷) 、抗高血压药的控释制剂和缓释制剂比较的社会调查、血压测量的实践操作、“消化性溃疡病的用药指导———基于药店从业人员设计”项目课程学习过程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 以提高学习能力。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篇3

【关键词】动物医学专业 实践教学 实用技能型人才

【基金项目】2015年度辽宁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动物医学专业实用技能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编号:JG15DB308)。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37-01

经过多年发展,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体系已趋于完善,动物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更强调能力培养和临床技能的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专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反映在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上。沈阳工学院是一所三本民办独立学院,在农科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沿用了沈阳农业大学的教学计划,这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不能很好的体现工学院的办学特色,在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方面也存在着较多问题。

一、沈阳工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沈阳工学院是民办三本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沿用了沈阳农业大学的教学计划,存在一些缺陷,如:(1)针对性不强。没有针对三本学生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尚未形成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先进模式。(2)理论教学过于注重基础知识,教材选择偏于“十二五”规划教材,知识点偏难,容易出现学生听不懂的情况。(3)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单一,没有形成系统的专业层面上的体系,课程之间缺乏延续性。(4)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实验课存在实验内容与生产脱离,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研究和探索培养新型动物医学专业实用技能型兽医师的实验和实践教学新体系和新模式,认真开展教学改革试验,完善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对于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沈阳工学院动物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模式

(一) 调整教学计划

原有的教学计划,对一些课程的教学实习安排存在着时间分配不均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增加教学实习时数。同时,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我们增加实践学时数,从过去的4+1的教学计划更改为3.5+1.5的教学模式。通过延长实习时间,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无论是从现场对动物疫病的诊疗、饲料的配给等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实践知识与生产企业无缝衔接,为学生将来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巩固校内实习基地

校内实习基地是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更多病例,对理论教学是一个好的补充。沈阳工学院的养殖基地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建有400m2生长猪养殖基地、首批30头猪已经到位。蛋鸡养殖基地2000只蛋鸡处于产蛋高峰期。梅花鹿养殖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共有10只梅花鹿在沈阳工学院安家。除此之外,兔养殖基地和养羊场正在筹建中。这些基地的建设并投入使用,提高了动物生产类专业群学生的动手能力,从饲料的补给、疫苗的使用到养殖环境的改善等环节入手,使学生们的知识结构更加丰富。养殖基地的建成给年轻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实践经验也会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培养更多实用技能型人才提供知识储备。

(三)建设校外实践基地

在实用技能型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校外实践是重要环节。从2014年开始,动物生产类专业群加大了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目前已有的校外实践基地有辽宁曙光农牧集团、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兽医研究所等。在目前有合作协议企业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如艾地盟动物保健及营养(大连)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动物的养殖场、饲料厂、研究机构,让学生们学会对不同类动物进行疾病的诊疗、饲料的配给、生产性能的评价以及科研能力的提高。

(四)自编实践实习教材

学院部署专门的任务,制定符合工学院学生特点的实践实习教材。也是以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为依据,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动手积极性,结合工学院提供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教师们自编教材,如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兽医产科学、兽医病理学等课程。

(五)制定项目教学课程

项目教学法是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将部分课程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实验的技术路线、整理实验的实施方案以及最终成绩的评定方式都由学生自己负责。通过项目教学的实施,强调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革与创新,学生们的实践技能进一步加强,在毕业生的择业过程中具备了良好的竞争力。

作者简介:

王建民(1969-),男,蒙古族,黑龙江杜蒙县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动物寄生虫病防治。

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改革论文 篇4

1、教育目标、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的建置

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学校特色与定位、产业发展及职场需求、家长与校友期望、学生个人能力与发展等,确立了三级(校级、院级、专业)教育目标、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即学习成果的确立。制订的动物医学专业教育目标为:面向畜牧兽医行业,培养具有创业能力和较高敬业精神,具有信息处理、有效沟通和终身学习能力,从事动物疾病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和动物检疫检验的兽医技术人员。核心能力从协作力、学习力、责任力、执行力、专业力、发展力六个方面进行制订,每项核心能力指标具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沟通整合(协作力),具备与他人、动物有效沟通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具备跨畜牧、兽医等专业合作的能力。二是学习创新(学习力),具备学会学习及信息处理的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及创业的能力。三是责任关怀(责任力),具备承担责任、关怀社会、关爱动物的精神;具备人文、艺术的基本涵养。四是问题解决(执行力),具备发现、研究动物疾病问题的能力;具备制订、实施动物疾病防控或诊疗方案,处理动物疾病的能力。五是专业技能(专业力),具备运用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和检验动物疾病技术、技能的能力;具备管理动物诊疗企业岗位的能力。六是职业素养(发展力),具备爱岗敬业、遵守规范、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的职业操守;具备适应岗位、心理调适、自我提升的能力。

2、课程的调整

在教育目标、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的导引下进行课程调整,将原来的基础课+专业课调为素质通知课程、专业统整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学程,增加体现学生协作力、责任力及发展力的课程,以便达到预期目标。素质通知课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语文阅读与表达、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办公设备与软件应用、专业英语、体育、就业指导等;专业统整课程开设实用化学、动物解剖生理、动物微生物及免疫等;专业核心课程开设动物病理诊断、动物临床诊断、动物药物应用、动物外科手术、动物防疫检疫、中兽医、兽医法规等。在专业选修课程中设置动物疾病模组课程和宠物疾病模组课程,学生可根据就业方向进行选修,也可全修。动物疾病模组课程有牛羊病防治、猪病防治、禽病防治、宠物病防治、特种动物病防治;宠物疾病模组课程有宠物内科病防治、宠物外产科病防治、宠物传染病防制、宠物寄生虫病防制等。

3、课程的设计

动物医学专业在课程设计时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按照兽医行业“诊治防控检”工作过程开发学习领域,突出动物疾病诊治能力、疫病防控能力和动物检疫检验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养殖场、动物医院等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岗位是动物疾病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和动物检疫检验等。通过对岗位工作任务的收集,整理出疾病调查、病原检验、病理剖检、临床检查、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疫病预防与扑灭等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动物医学专业的行动领域是动物疾病诊断、动物疾病治疗、动物疫病预防、动物疾病控制和动物检疫检验。在此基础上,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将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与企业行业合作,参照兽医职业资格标准,针对兽医临床工作特点,以诊疗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成果导向课程大纲及单元教学设计的开发。

4、课程的实施

在单元教学中设计真实或模拟的情境,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在学习情境实施过程中,按准备活动、发展活动、整合活动开展教学,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料单、工作任务书、评量表等材料,指导学生按项目式教学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实施行动导向学习,学生亲自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和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

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改革 篇5

本次调研采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个人访谈法。在问卷调研法中设计了用人单位调研问卷, 发放问卷116份, 回收有效问卷114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8.28%。通过问卷调查, 我们获得了用人单位对农村医学专业的总体需求情况。对于一些问卷没有调研到或无法调研到的信息, 我们以个别面谈、电话访谈作为补充。通过调研, 使我们较全面、准确地把握了目前用人单位对乡村医生人才需求状况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1 乡村医生现状调查和需求分析

我校选取了鄂尔多斯市周边的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19家医疗机构在我校培训的部分乡村医生开展问卷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乡村医生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在职继续教育培训情况、专业技术人才招聘情况、人才流失情况等。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1 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分析 (见表1)

调查数据显示, 乡村医生的年龄集中在31~40岁之间, 结构相对合理, 但是30岁及以下仅占15.79%, 年轻的乡村医生相对较少, 这将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卫生后续人员不足, 不利于乡村卫生队伍的新老交替。

1.2 职称结构调查结果分析 (见表2)

调查数据显示, 乡村医生的职称集中在初级和执业助理医师, 取得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人员极少。

1.3 学历结构调查结果分析 (见表3)

调查数据显示, 乡村医生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学历的有82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71.93%;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只有11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9.65%;初中学历有21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18.42%。农村卫生人员低学历者比例过大, 高中和中专学历人员所占比例较大, 大专及以上的高学历人员所占比例过低, 不足10%。这样的学历构成导致乡村卫生人员的整体学历水平偏低, 严重制约了乡村卫生院的发展。同时, 由于村级医疗站的乡村医生文化层次结构不合理, 接受正规化教育的人员较少, 医疗技术水平有限, 难以满足广大村民的医疗保健需求, 村民看病需到县城或者是县级以上大医院就诊,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1.4 在职继续教育培训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见表4~5)

由表4~5的数据统计得出, 曾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占总人数的88.60%, 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的人员占11.40%。在接受过培训的101人中, 接受学历教育的有58人, 接受岗前、进修培训的有38人, 进行过学术交流的有5人;而没有接受过培训的有13人。统计结果显示, 鄂尔多斯地区乡村医生接受培训的现状比较理想和合理。当前受教育程度低的乡村医生通过在我校3年的半脱产继续教育和培训, 可以不断提高医技水平, 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1.5 对乡村医生招聘和需求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 (见表6~7)

由表6~7的数据统计得出, 在这次调研的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中, 2012年、2013年招聘大专及以上学历乡村医生人数占总人数 (49人) 的89.79%, 中专占10.20%。而2014年、2015年需要大专及以上学历乡村医生人数占总人数 (65人) 的87.68%, 中专占12.32%。从统计结果看, 农村基层对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需求情况非常不理想, 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就业难的问题一时还无法解决。

1.6 对农村基层卫生人员流失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 (见表8~10)

由表8~10的数据统计得出, 农村基层卫生人员流失比例逐年增加。人才流向构成:继续深造占42.42%, 调上级医院占36.36%;人才流失原因:编制问题占30.30%, 待遇问题占43.94%。从统计的结果看, 造成农村基层卫生人员流失的主要问题是收入较低,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国家财政投入不足。

2 农村医学专业职业能力评价、人才岗位胜任力评价情况

(1) 在对农村医学专业职业能力及人才岗位胜任力的评价中, 基本体格检查技术, 临床诊疗技术, 急危重症诊断、抢救知识, 沟通能力, 责任心、服务态度等非常需要, 而对于病人随访, 归档、输入、初步统计分析能力, 调查能力等属于一般需要。工作3年以上的人员岗位胜任力较强, 而工作小于3个月的人员岗位胜任力较差。见表11~12。

(2) 农村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与知识够用度评价情况。调查结果显示, 85.96%和14.04%的调查对象认为农村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合理和比较合理;77.19%的调查对象认为农村医学专业的医学基础课程设置合理;50.88%的调查对象认为农村医学专业的文化课及人文课设置不合理。同时, 有76.32%的调查对象认为农村医学专业的实习课时数设置合理。除体格检查技术71.05%的调查对象认为够用外, 其他知识认为够用的调查对象均不超过60%。见表13~14。

3 农村医学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3.1 农村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调整建议

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学人才, 应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 分析乡村医生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 分解、归纳, 由工作岗位到职业能力, 进而转化为学习领域, 做到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学习领域与工作岗位相结合、学习内容与职业准入相结合。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 使学生学习的内容能够贴合农村医学岗位的需要, 贴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需要, 以满足乡村医生人才培养的需要。

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我校目前以学历教育模式为主导, 针对已从事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无学历的乡村医生, 通过参加在职的乡村医生学历教育来使其获得中专毕业证。

3.2 农村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中职农村医学教育可采用以实用性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具备较扎实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的应用型医学人才。通过教学改革,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加强实践教学, 创设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 构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根据乡村医生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 设计仿真的学习情境, 以小组学习、个人学习为主要形式, 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 合理设计课程。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在“做中学, 学中做”, 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采用合作学习法、PBL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 结合临床岗位职业需要, 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使学生能具备临床岗位的职业能力, 实现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同步, 将学生培养成为面向卫生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具体课程设置根据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构建四大模块, 即专业素养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课, 整个课程安排力求与其特点相适应, 摆脱全日制普通中专课程设置多、重复多、负担重的弊端。将课程内容重点放在常见病和多发病上, 对临床医学基础课程进行必要整合, 并加入急救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社区医学、医学人文、心理学、社会学和常见临床健康问题处理技能等内容。

3.3 在学校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 引进或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 聘请兼职教师, 培养“双师型”教师, 通过各种培养途径和方式, 打造一支年龄、学历结构合理, 专兼职结合, 在同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的高素质、符合卫生职业教育特点的“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其次, 建立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学校与教学医院紧密结合, 由教学医院推荐临床专家、医疗技术骨干组建兼职教师资源库, 并脱产参加相关的教学培训, 承担临床课程教学任务, 学校专任教师到教学医院顶岗实践和挂职锻炼, 直接参与临床管理与临床教学。

3.4 对实训条件配置的建议

(1) 校内实训实习在医学基础实训室, 包括护理技术实训室, 诊断实训室, 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实训室, 模拟病房等。在实训条件和设备上, 要求满足课程体系学习领域的各项任务知识点。同时要求在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 必须做到人才培养紧密贴合农村实际情况。

(2) 为保证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学校建立农村医学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学校选择可以在本市较好地发挥辐射作用的县级综合医院作为农村医学人才培养临床教学基地, 并与医院签订实习教学基地协议, 以保证基地很好地发挥作用。另外, 学校按照医学教育标准要求, 从软件到硬件, 系统地对基地进行评估, 使之成为很好的临床教学基地, 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当然, 农民看病难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 还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大财政投入, 落实好相关政策, 鼓励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合理确定卫生事业经费投入比例, 优化经费投入结构, 使公共财政投入更多地向农村地区倾斜;合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队伍的能力建设。要制订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 培养适宜人才, 留住合格人才。三是制订适合农村卫生人员晋升的优惠政策。对农村卫生人员职称考核晋升的问题应尽快出台政策, 对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职称时给予优惠政策。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篇6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 其主要研究方向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 研究和解决生物学和医学中的有关技术问题, 保障人类健康, 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1,2]。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世界各个主要国家均将它列入高技术领域, 重点投资优先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类医疗设备在医院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医疗设备的研发、操作、维修及管理人员是各大医院及公司急需的人才。多学科的交叉, 使得生物医学工程不同于那些经典的学科, 也有别于生物医学和纯粹的工程学科。它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中, 要围绕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 密切结合生物医学、科学理论、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但由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起步较晚, 专业培养方向较多, 不同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又由分别来自于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师资组建, 专业建设基础、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都各有差异, 导致长期以来, 该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医工结合不紧密、工程性和创新性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等问题, 造成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与社会要求差距较大的现象[3]。这又进一步导致了该专业招生和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针对生物医学工程课程体系的问题, 我们分析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不足, 以及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 对以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并结合创新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

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但由于专业培养方向较多, 不同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专业建设基础、人才培养目标各有差异, 学校自身特色和师资力量也有所不同, 因此课程体系也不尽相同[3]。从我校该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 我们分别按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惯例和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了课程体系建设。

(一) 按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课程体系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所有专业的课程都可以分为通识教育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等四大模块。除实践教学类课程外, 每个模块又分别由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

1. 通识教育类课程。

通识教育类课程主要是教育部所规定的本科专业所必须完成的基础类课程, 即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军事理论、职业规划;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体育、大学英语等。作为民族院校, 我校还开设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课程。由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理工为主的特点, 通识教育类课程还包括了理科所必需的公共基础课程, 包括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在不同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均有开设, 教学内容几乎一致。

2. 专业基础类课程。

专业基础类课程是为专业课打基础的, 所以此类课程的开设应该与专业课程紧密相关。本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生物医学工程概论、工程制图、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临床医学基础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及其应用、医用传感器;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等。

3. 专业类课程。

由于各个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就业方向的不同, 专业课程的开设在不同高校中有较大的差异。目前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生物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光子学、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生物力学、放射生物学、生物材料学、组织工程、人工器官;医疗仪器设计原理、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生物信息学、生理系统建模、医学信息学、医学信息系统;医学影像物理基础、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图像处理;远程医疗等。因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涉及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 所以专业课程也十分丰富。

4. 实践类课程。

实践教学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医学工程是理、工、医的有机结合,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上述课程的实验部分以外,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类课程主要有:电工实训、金工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医疗仪器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 等。

(二) 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确定的课程体系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以电子信息和医疗仪器为主, 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将专业课程分为:医学基础类课程、电子学类课程、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信号处理类课程、医学信息学类课程类、医学设备类课程等模块[4,5]。

1. 医学基础类课程。

生物医学工程是医学与工程的结合, 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目前, 我校开设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基础、电生理技术、膜片钳原理与应用等。另外还可以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开设下列课程:免疫学、生物力学、放射生物学、生物材料学、组织工程、人工器官等医学类课程。

2. 电子技术类课程。

大部分高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都以生物医学电子技术类课程为重要的工程基础课程, 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生物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DSP技术、EDA技术、生物医学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等课程。

3.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软件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等课程。

4. 信号处理类课程。

信号处理类课程包括生物医学信号检测技术、信号与系统、生物医学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象处理、自动控制原理、医学成像原理等课程。

5. 医学信息学类课程。

医学信息学类课程包括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医学信息系统、医院管理系统、医学图像处理存储与传输、软件工程、软件系统课程设计、医学模式识别、医学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等课程。

6. 医学设备类课程。

现代医疗仪器的品种和规格繁多, 为了便于教学, 我们将其大体分为三类进行教学[1,2]。 (1) 医学诊断技术设备。这是教学的重点, 包括医学成像技术与设备, 超声诊断设备, 电生理检测、分析与监护设备, 生化分析检验设备等课程。 (2) 现代物理治疗技术与设备。这方面的内容很多, 我们选择康复医学与设备为主要课程。 (3) 医用信息系统与设备。包括临床信息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办公自动化等课程。另外, 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扩展学生视野, 我们还为学生开设了智能仪器、虚拟仪器、仪器仪表课程设计等课程供学生选择。

上述分类实际上是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来划分的。这种分类方式既有利于学生的分类培养, 也便于组织教学, 对师资培养和人才引进也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改革

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的重点有:推进通识教学, 坚持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精简课内学时, 增加实践学时;实行分类培养, 发展学生个性;实行分层、分类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这些内容其实就体现了新时期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上述要求, 结合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 我们对原来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改革。

1.按人才培养方向调整和增设相应的专业课。针对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 我们将学生按如下发展方向进行培养 (培养类型) : (1) 临床工程型。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医疗仪器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2) 工程设计型。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医疗仪器的工程设计和开发。 (3) 科学研究型。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科研、教学和开发工作。 (4) 医学信息管理型。毕业后主要从事医学 (院) 信息系统和医院管理方面的工作。对不同的培养类型, 调整和增设相应的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 (1) 对按第一类方向培养的学生, 主要培养其设备管理、使用、维护等能力, 因而开设了临床医学概论、系统解剖学、医疗仪器原理、医疗仪器检测技术、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设备管理学等专业课程。 (2) 对按第二类方向培养的学生, 主要培养他们的工程设计能力, 因而开设了生物医学电子学、机械原理与设计、嵌入式系统、现代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检测技术、医疗仪器设计原理等专业课程, 以及不同种类的医疗仪器专门课程。 (3) 对按第三类方向培养的学生, 主要培养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 因而开设了数字图像处理、医学成像、模式识别、电生理、膜片钳技术、生物医学系统建模与仿真、脑电信号检测与处理等专业课程。 (4) 对按第四类方向培养的学生, 主要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使用和开发能力, 因而开设了临床信息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医院管理等专业课程。

2.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结构的优化[6,7]。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我们确定了“打牢基础、结合行业、注重工程、强调能力”的指导思想, 形成了科学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首先, 我们确立了实践教学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中心地位, 明确提出重要实验课程必须独立设课, 组织专家和教师定期开展实验教学大纲的修订。其次, 以“专业认知、基本技能———综合应用、工程设计———现代技术、创新能力”为认知链条, 对本专业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性设计, 逐步建立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系统传授与探索研究结合的“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研究型”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以弱化和淡化单门课程实验教学, 强化课程群融合, 减少验证性实验,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目标, 我们将实验课分成4个模块:生物医学相关基础知识模块、工程相关基础知识模块、专业课程群和课程设计模块、工程设计和创新科研模块。

同时按实验教学实施过程划分为3个层次: (1) 基础层次教学。包括生物医学相关基础课程实验、工程技术相关基础课程实验两个模块, 主要是认知性和验证性的实验教学, 其特点是对理论课内容的实验再现;教学实施过程为教师指导, 学生认知和验证。 (2) 提高层次教学。主要是综合性、设计性的教学, 其特点是独立的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内容是包括课程设计和课程群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为教师辅导, 学生自主实验。 (3) 创新层次教学。主要是探索性的教学, 其特点是强调工程设计、科研、第二课堂以及开放实验室等方面相互结合的教学;教学实施过程为教师将科研项目分解为创新课题, 也可以学生自主选题, 教师负责答疑, 学生独立完成设计和验证。这种分模块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所示。三个层次的改革体现在:突出基础层次实验“厚”, 提高层次实验“宽”, 创新层次实验“深”。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 还增加了专业实习、医疗仪器课程设计、创新创业项目、电工实训等实践课程或环节, 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创新科研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这些改革, 都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课程体系这个重要的指挥棒, 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特长, 选择感兴趣的方向学习, 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这样也为学生指明了就业方向, 让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明确目标, 将来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

三、结束语

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体现,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只有通过课程的改革和重组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整合和创新, 让学生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更好的提高, 才能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我们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近3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 这些改革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确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邓玉林.生物医学工程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John D.Enderle, 等.生物医学工程学概论[M].封洲燕,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3]詹鹤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 2011, 18 (9) :143-148.

[4]王能河, 邹卫东, 梅贤臣.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J].咸宁学院学报, 2009, 4 (29) :104-106.

[5]周静, 吴效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南方医学教育, 2010, (1) :10-11.

[6]贺秋丽, 李如琦, 陈斌, 等.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12, (2) :141-145.

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改革 篇7

医学检验专业承担着及时为临床提供有价值且准确的患者医疗数据信息, 合理选择必要的检验项目以适应临床诊断的需要, 把检验数据转变为有效的信息, 做出正确解释, 并为临床提供咨询的重要任务, 这意味着检验医学正向着多学科结合的方向发展。各发达国家实验室实现了检验仪器的全自动化, 建立了多学科一体化的现代化检验科, 各式各样的微型便携式分析仪器被广泛运用。目前各医学高等学校均开设了医学检验专业、卫生检验专业, 但各卫生医疗机构仍把检验科室作为一个辅助性的技术部门, 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 检验科的工作应向更高层次发展, 检验专业工作者不仅仅要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更应成为基础扎实的复合型人才。

1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及主干课程的课时

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均是高中毕业统一招生的, 许多基础知识都在高中的课程中学习过, 检验专业应根据实际增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理论课程, 如电学、流体力学和应用物理学等, 同时增加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特别强调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这类基础课设置以100学时左右为好, 同时开设药理学、病理检验学等课程,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加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

2开展临床医学概论课的临床实习

临床医学概论在高职医学院校课程中尚未被列入主干课,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 应将其定为主干课, 并应开展临床实习, 让学生学会一般病史询问和查体操作。在临床实习期间, 安排两个月的内科临床实习, 让学生学会查阅病史, 根据临床表现开检验单, 结合临床表现对检测结果做出科学解释和初步诊断, 特别是学会如何将检验与临床结合。

3增设检验仪器维修和专业英语课

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 检验仪器不断更新, 手工操作逐步被仪器检验所取代。在一般情况下, 仪器检测不但可提供快速准确的结果, 而且临床医师也逐步依赖仪器检测来诊治患者。高等医学院校要突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如果不懂得自己使用的仪器, 是难做好工作的。有条件的院校还应开设检验仪器分析和检验仪器维修课程,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使学生懂得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性能、操作和维护方法, 当仪器出现问题时能自己动手及时解决, 充分发挥仪器的作用, 这也利于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特别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实行医疗一体化, 减少和控制相关费用的支出, 更需要应用这门学科的知识, 以便使学生具有较全面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培养跨世纪人才。现在检验医学已是自动化操作, 许多进口仪器设备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高职检验专业开设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更显得重要和必要, 这不但可促进学生对自动仪器的学习和掌握, 也是与世界接轨的需要。

随着分子水平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 虽然不能抛弃手工操作, 但由于自动化仪器的大量引进, 增加医疗开支而造成的弊端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随之显现。我们应该瞄准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 在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里, 使其打好多方面的基础, 从而培养具有应变力和领导能力的21世纪实用型人才, 促进我国检验医学的发展。

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改革 篇8

关键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教学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17-0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以及食物中有毒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的一门学科,是预防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相关慢性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以及我国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曝光,人们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也越来越重视。

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医学院校的非预防医学专业(包括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医学专业、医学检验专业、护理专业等)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工作,其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水平、态度、行为将对身边的朋友和病人产生重要影响,他们却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效果不理想,令人担忧。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四个方面:①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重视程度不够。多数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认为只要学好英语和相关专业课就行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与自己今后的工作关系不大,没必要投入太多的精力;②教学内容比较多,安排的课时相对又少,导致老师讲授、学生学习都难以突出重点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课程内容必须改革;③课程内容的教学顺序需要调整,先介绍人们每天都接触到的各类食物的营养,而将比较枯燥的营养素部分内容结合到食物营养价值部分讲解;④教学方法必须改革,采用传统的理论讲授难以激发非预防医学专业学员学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兴趣,应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采用结合案例、注重实用性、强化技能培训的互动式教学,以激发学员的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针对上述情况,谈谈我们对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的体会。

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开课前组织师生见面会,让学员认识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食物资源的日益丰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相关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严重威胁居民的身心健康。科学研究表明,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有关。而且,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让人们感觉“食”面埋伏,常常谈食色变。疾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是提高居民健康的最佳服务模式,目前在医疗模式由“重治疗”向“重预防”转变的趋势下,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树立“大卫生、大防疫”的预防医学整体观念。因此,使未来的医务工作者——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全面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相关知识,更好的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不仅要学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要学会如何预防。现在很多病人在医生开完药过后都会问:“我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或者“哪些食物对我的康复有益呢?”然而多数医生由于营养学知识的匮乏而不知道如何回答。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不仅能在临床工作实践中有很好的实用性,而且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怎样把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应用于疾病治疗和疾病预防当中,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准确、全面地学习掌握本学科的有关知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他人甚至患者。

2.课程内容的改革

近年来,“营养”和“食品安全”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处于敏感、新潮、时尚前沿的大学生们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充满了渴望,对这门课程也充满期待,经常希望评价一下自己或亲人的膳食是否合理,有的也想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来控制自己的体重或提高自己的免疫力等等,他们大多是在充满期待中来学习这门课程的,这和几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在我们对大学生的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的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回答。为了适应目前的这种状况,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该更加符合他们的心理,不至于使他们满怀希望而来,经受最初几节枯燥的理论灌输后对该门课程失去学习兴趣,为此必须针对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目前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主要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在部分院校招收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本科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主要在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开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课程内容的设置依次为营养学基础或基础营养学、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特殊人群营养、营养与相关疾病以及合理营养,食品卫生学的内容包括食品污染及其预防、食物中毒及预防、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这样的课程内容安排和顺序设置对预防医学本科教育是必需的。非预防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等)学生学习的预防医学课程中包含部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内容,他们的教学时数为10学时至20学时,时间相对较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营养学基础或基础营养学、合理营养、食品污染及其预防、食物中毒及预防,不仅重点不突出,还恰恰忽略了实用性最强、学生最感兴趣的食物营养、营养与疾病等部分内容。建议重点讲授食物营养与人类健康、营养与疾病,食品污染及其预防可以少讲甚至自学。

3.调整课程内容的教学顺序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营养素的概念比较模糊,因此一开始就给学生讲营养学基础似乎基础性、理论性太强,学生接受比较困难,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感觉就是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既枯燥难学还不实用。

认知学习理论指出,是在头脑中形成认知地图,即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用来同化新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上符合这个规律,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能够联系以往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逐步由已知引申到未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第一堂课常常讲营养素,而营养素是专业性非常强的概念,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很少接触。食物则是人人都知道的东西,所以由食物讲起,逐渐过渡到营养素等,才符合认知学习理论的要求,可以具体化教学内容,使营养学课堂从一开始就联系实际,内容生动,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逐渐进入营养学的理念中,避免因基础内容的枯燥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降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教师课堂讲授的效果。国外的优秀教材《Nutrition:Concepts and Controversies》也是首先介绍食物选择和人类健康这类比较感性的知识。

4.教学方法的改革

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内容多,学时少,加上学生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为了激发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浓厚兴趣,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联系日常生活、结合临床案例和食品安全事件等展开;可以结合当前老百姓中流传的一些有争议的观点(如牛奶有害论、食物相克等)组织学生辩论;也可以让学生分析自己、同学或朋友的营养状况,看看各种营养素摄入是否合理,膳食搭配是否恰当,从而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还可以鼓励学生去指导亲人、朋友的饮食习惯,使之达到科学营养和合理膳食,促进健康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同时感受到其实用性,既牢固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又训练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技能。

总之,为了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效果,在学员方面,要认识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在教师方面,需要优化教学内容,调整课程内容的教学顺序,改革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永,韦娜. 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5):778.

[2]张乾勇,陈明亮. 军医大学本科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的问卷调查[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408-3409.

[3]肖荣,余焕玲,封锦芳,李卫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理论课课程内容改革设想.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6(11):1276.

[4]糜漫天. 军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二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

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改革 篇9

摘 要:为适应我国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改革和基层卫生改革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课程性质、课程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提出《儿科学》课程改革和教学优化的三点建议,即根据职教理念调整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更新教学方法;针对岗位需求改革考核方式。旨在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以适应儿科学向总体医学和全科医学发展的岗位需求,进而适应我国广大基层地区医疗和卫生保健事业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 临床医学 儿科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130-02

围绕我国医学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改革和基层卫生工作改革发展的需要,更好适应21世纪社会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及改革的需求,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儿科学》教学也应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的基本原则[1],重视“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学要求为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和学生就业与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儿科学是研究小儿时期生长、发育、保健、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其特点是:儿童个体身体素质差异、性别差异、年龄月龄差异非常大,无论是健康状态的评估还是疾病状态的临床诊断都不好采用同一单一的评价标准;其次是儿童对疾病造成的损伤、内环境稳态破坏后的恢复能力较强;再次是儿童自身防护能力较弱,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等,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重小儿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干预。由于小儿身体各项机能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中,所以患病率要高于成人,儿科学的教学任务通过理论和实践降低小儿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和提高儿童保健[1]。儿科学的宗旨就是“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基于这样的目标结合高职教育理念,该文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根据职教理念调整教学内容

儿科学属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研究对象包括新生儿、婴幼儿、青春期的儿童。围绕儿科学的教学宗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结合现代职教理念,从四个方面改革教学内容:首先,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小儿体格、智力、适应性、综合素质;其次,根据小儿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技术,最大能力的降低儿童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升儿童疾病的治愈率;再次,普及教育做好儿科知识的宣传,例如先天性疾病的筛查、免疫接种、儿童膳食营养、儿科保健知识的普及等;最后,对小儿疾病的康复可能性及具体康复治疗方案进行研究,尽最大可能帮助疾患小儿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乃至恢复健康。为此,本次课改主要进行以下五个方面教学内容的增加、合并或删减。

(1)根据儿科学发展趋势和对疾病的临床研究,将“风湿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在授课计划和教学课件上进行整合,统一为“免疫性疾病”。这一章内容整合后重新进行分节,包括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免疫缺陷病、风湿热、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川崎病,共六节内容。

(2)根据我国儿童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现状,增加了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内容,将这部分内容与结核病、寄生虫病,三部分内容整合为“感染性(传染性)疾病”。这一章内容整合后重新进行分节,包括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结核病、寄生虫病,共六节内容。

(3)根据人们对健康儿童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这章内容的讲解进行拓展,增加课时量[2]。例如,增加儿童日常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部分内容;配方奶粉儿童每日摄入奶量的计算;婴儿抚触;婴儿主被动操等。

(4)将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方案进行修订和更新,以更好的适应当今临床实际和应用;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新生儿败血症,因此将新生儿败血症的教学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补充完整,增加败血症的诊断指标,使新生儿疾病的讲解更加完善。

(5)为适应基层助理医师的执业能力范畴及其实用性,删掉了儿童急性白血病、儿童急性坏死性小肠炎、儿童癫痫等内容的讲解。将节省出的课时添加到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适应医学教学模式的改变,弱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提倡人体整体化,以适应整体化医学的理念。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则,满足“三个需要”。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处理好不同内容的联系与衔接。进行学情分析更新教学方法

分析我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结构,来源包括三个部分:(1)高职大专(理科)生,这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中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具备学习临床医学的基本条件;(2)高职大专(文科)生只具有中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初步知识,学习医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差距;(3)单招生在中专阶段已经学过生理学和生物化学,部分学生已具有学习临床医学的基础,但知识相对偏少,实践技能有待提高。

针对这样的学情,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和达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教学团队从以下三个方面更新教学方法,适应学情。

(1)以儿童对健康的需求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儿科医护工作人员对小儿的健康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不断地提高儿童体格、智力发育、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教学外应不断的给学生渗透“责任感和使命感”,保障小儿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和谐状态[3]。

(2)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角色扮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要求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从医学学生的角色转变为准医疗工作者。由于年幼的小儿不能自诉病史,年龄又偏小,缺乏明确的定位症状和体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作为儿科医护工作者,临床诊断时务必详细询问家长小儿病史,并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必要时结合实验室检查等。课堂上学生科角色扮演为疾病防治的执行者、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者、儿童营养膳食的指导者、患儿代言者、患儿知心者等多重角色。

(3)CBS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CBS,Case-Based Studying,基于案例讨论的学习。即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以案例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讲述新课前可先提出典型案例,将学生分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CBS教学法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形象性、动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岗位需求改革考核方式

(1)理论知识的传统考核法。按照本课程的授课计划和教学目标,教研室内进行轮流说课,统一每章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方法和考核方法。在每章节讲授完毕时,结合近年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考试,应附有相应的目标检测习题,包括A型、B型、C型单项选择题、X型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学期末时,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儿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50%。

(2)CBS教学考核方法。这种考核方法是本次课改的特色和核心。将每个教学班的学生按照4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并指定小组长。由组长抽取教师之前准备好的相关案例,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小组调研,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激烈讨论、结合课本理论知识形成案例小结,最终以实验报告的形式上交,教师进行点评打分。这种考核方式可在学期初、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每个案例10分。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30%。

(3)实践操作技能考核[4]。实验操作技能考评包括现场操作考核和实验报告考核两种形式。由教师根据课程标准,选定考试范围及操作要求,同时在固定时间内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动手训练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考试时教师将考题编号分组由学生自己抽签,学生根据考题内容独立完成操作,考试完毕进行评委现场打分。对于复杂实验(例如新生儿心肺复苏),也可将学生分成小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机会,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全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认真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打分。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20%。小结与展望

我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儿科学方面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作为未来的儿科医务工作者,在继承前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更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知识含量,提升自身实践水平,更要不断创新为儿科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该文通过分析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课程培养目标,分析儿科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结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提出《儿科学》课程改革的三点建议,即根据职教理念调整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更新教学方法;针对岗位需求改革考核方式。

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进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儿科学不断向更深入的层次分化,儿科学的任务就是要不断探究儿科医学的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尽最大可能降低小儿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小儿体质,提高小儿疾病的治愈率,提高小儿健康保健和疾病的防治水平。其中儿童健康与保健、新生儿医学将是儿科中最具有特色的学科。儿科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为了适应岗位需求,儿科学也将会发展为总体医学和全科医学,以适应我国广发基层地区医疗和卫生保健的需要。

参考文献

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改革 篇10

1 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医学院校中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所占比例依然很大,学生们在不断地重复着他们已经掌握的公共英语词汇和基本语法知识。而医学专业英语课程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医学院校甚至没有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在很多医学院校中,医学专业英语课程是由公共英语教师承担的,但是,不懂医学的英语教师是很难胜任医学英语教学工作的,他们只能介绍一些必要的专业术语,这就直接影响了医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急需既精通医学专业又精通英语语言和英语教学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师。从学生角度来看,由于医学词汇总量庞杂,总数大约为几百万,很多学生对医学英语很生疏,甚至有畏惧心理,学习医学专业英语的积极性不高,这就导致了医学研究生在毕业后无法用专业英语开展科研工作,国际交流和涉外医疗服务。

2 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程可以有效地保证医学研究生顺利完成从学习阶段到应用阶段的过渡。医学研究生肩负着医学创新使命,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将要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这就要求他们必须经常查阅医学文献,撰写科研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从而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医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医学英语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应该是实用性人才,他们既要有极强的专业能力,也要有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能够有效地从事涉外医疗卫生工作,并将越来越多的临床治疗和科研成果用英语发表在世界公认的医学杂志和会议上。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有必要为研究生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程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

3 医学专业英语课程的内容及方法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为医学研究生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应是以训练为主的实践课。应改变过去那种重阅读写作,轻听说的教学现象,主张阅读、听说、翻译和写作并重。各高等医学院校应按照研究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为其开设多门课型,如医学专业词汇课、专业英语听说课、专业英语笔译课和专业英语写作课等。

3.1 增加医学研究生的专业词汇量。

虽然医学词汇总数大约为几百万,但是医学词汇基本上是以词根、前缀和后缀为构词根本,依靠词根、前缀和后缀的相互组合派生出新词汇来,而词根和词缀的组后又有一定的规律性,并具有其特定的含义,所以医学专业英语教师要善于利用医学词汇构词法分解整合医学词汇的词根、前缀和后缀,从而培养学生推导新词含义的能力。

3.2 开设医学专业英语听说课以培养研究生的医学英语听说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等相关内容的录音或录像,或是播放诸如《G r e y’s A n a t o m y》(实习医生格雷)和《E m e r g e n c y R o o m》(急诊室的故事)这样的与医疗相关的情景系列剧。同时,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情景对话练习,就某个医学问题展开一问一答或讨论,或是扮演角色,从而提高学生的医学英语听说水平。

3.3 开设医学专业英语笔译课以提高研究生的医学英语笔译能力。

教师在学生掌握一定医学词汇量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系统的翻译训练,给他们分发一些涉及医学相关学科知识的文章或段落,并不断加大翻译量,将翻译理论和技巧融入到翻译实践中去,从而使他们的专业英语翻译技能逐步提高。

3.4 开设医学专业英语写作课为医学科研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课堂上对医学论文写作要点和技巧进行讲解,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医学英语论文进行实例分析;鼓励学生课后进行广泛阅读以培养语感和扩大知识面;加强应用文的写作练习,特别是摘要、报告、评论等;训练学生用医学英语对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情况进行描述,从而使学生掌握医学英语写作的特殊规律,提高医学英语论文写作的能力。

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当今世界的医学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而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在从事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和国际交流时却由于专业英语水平不高而无法顺利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影响了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及学科的国际化进程。因此,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时候,有必要为研究生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程。

摘要: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在培养医学高级人才,促进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某些原因的制约,我国很多高等医学院校并没有为研究生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程。本文就国内高等医学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程必要性以及课程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

上一篇:沙盘财务报表下一篇:研究生课题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