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体育有效教学十篇

2024-09-13

对中学体育有效教学 篇1

有效教学其主要是指教师要抓住有限的课时时间, 采用积极的教学理念和新式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 对当前有限的体育课时教学, 和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大任均具有现实意义。

一、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教学需要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体育改革前, 我国大部分的高中在进行体育教学时, 多采用主智主义的一些体育教学思想, 多采用以教师教为主的这一教学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的优点便是能够确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体育教师如果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得当的话, 则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教学技能, 某种角度上讲在一定的特殊历史时期确实推动了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新时期所倡导的体育健康课程改革, 希望摒弃过于注重学生分数的这一错误教学思想, 转而注重学生能力的增强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而体育教学也要顺应市场经济和历史时期发展, 做出应有调整, 改变过去过于注重学生分数, 过于注重学生运动技能传授的错误观点, 转而以学生的学为主,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 附之以必要的讲解和指导, 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等等, 这些意识的培养对于丰富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其更好的步入社会, 更好的满足于社会竞争具有积极意义。

二、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教学需要改革课外体育活动

当前我国教育与教学的主题便是素质教育, 而素质教育与传统的应是教育相比最大的不同便是注重学生个性教学的提升, 摒弃原有过于注重学生分数的提升, 转而针对学生的不同喜好、不同兴趣, 进行有针对性的独立教学。体育与艺术教学实际上便是素质教学在我国进行的有效先河, 其对于丰富学生的素质, 提升学生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 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 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应采用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 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和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 采用单项俱乐部制。各俱乐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 为学生提供选择的自己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 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 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教学需要对现有的中学体育教学评价进行革新

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定量评价, 在期末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身体素质测试, 根据学生现实的身体状况赋予一定分数。这样的教学评价理念, 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期中学体育教学的需要, 忽视了评价对学生现实有效学习的促进作用, 仅仅是对学生现实的身体素质进行评价, 这与当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存在较大差异。实际上给予中学生正确积极的身体评价, 是对其现实好好进行体育学习的最好肯定, 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 反之, 不能够及时准确的对学生进行身体评价, 给学生的成绩不能够客观反映出学习的体育学习态度等, 造成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抵触情绪。因此, 为更有效的进行中学体育教学, 需要体育教师革新现有的体育教学评价理念, 以发展性教学评价为主进行中学体育学习评价。

结语

中学体育教学是中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现实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 健康习惯的养成均具有现实意义, 但由于学生每周所进行的体育学习时间非常有限, 因此需要中学体育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优化教学措施, 使学生的体育学习达到最优化程度。经笔者对部分文献资料的总结分析, 认为对中学体育有效教学的措施主要有: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教学需要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教学需要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和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教学需要对现有的中学体育教学评价进行革新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 来具体优化中学体育教学过程, 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体育学习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钟启泉, 崔允郭, 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对中学体育有效教学 篇2

一、正确理解和树立体育有效教学理念

体育有效教学首先要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并促进自主学习。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运动技术与技能的正确掌握一直是教师关注的主要目标, 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心理却比较淡漠。《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明确规定了学习目标即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以及社会适应目标这五大目标, 这意味着运动技术与技能目标不再是判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唯一目标。体育有效教学必须促使五大目标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要求教师将体育教育的价值定位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另外体育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使学生学和练, 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体育教学的“效”, 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上, 要让学生在体育文化知识、体育能力、心理素质诸方面取得进步。“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只有教师把学生当成学习活动的主体时, 教师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另外体育有效教学还需要教师具备反思与创新意识。体育有效教学必然是一种反思性实践, 有赖于教师持续地反思与探究。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价值观, 最终都需要体育教师认真学习、理解领会, 并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长期以来, 体育教师比较缺乏理性精神和反思态度。体育教师只有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培养自觉的反思意识, 才能有效地贯彻新课程的理念, 体育教学才能有效、高效。

二、实施体育有效教学的建议

所谓“有效”, 主要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学生取得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这里的进步或发展不仅有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获得这一方面, 还包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可从如下方面采取措施:

1. 强化有效教学目标意识。

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要根据体育新课程目标, 制定合理教学目标, 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最大限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 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学目标制定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一节课目标不明确, 重点不突出, 是导致体育课程课堂教学形式主义的一个直接原因。

2. 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有效教学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平等是在教与学上没有尊卑之分, 和谐指师生情感有效的沟通和融洽。研究表明, 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时间和机会越多, 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 有效教学可能性就越大。可见, 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情景, 给学生以轻松、平和、快乐的享受, 营造出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 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存在的价值。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是发扬教学民主, 优化学生组织。课堂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 鼓励质疑提问, 发表不同意见, 形成师生“互动流”;二是体育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 优化教学艺术;三是注重情感投入, 加强师生情感沟通。教师如能在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的基础上, 予以情感投入, 努力采取与学生心理情感相接近或兼容的态度和方法, 形成与学生和谐共振的情感基调, 那么, 良好的教学气氛自然水到渠成。

3. 精选的教学内容要保证体育的有效教学。

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 确保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能有效促进其发展。新课标并没有否定技能教学, 而是给了技能教学一个更合理、更重要的定位, 我们不但不能“淡化”, 而且应有重点、有选择地去“强化运动技能教学”。所以, 要实施体育新课程有效教学, 一定要精选教学内容, 体育运动项目如各种球类、田径、体操等仍然是我们的首选内容, 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和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也要进入课堂,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做好“教材化”处理, 如何“用好教材、拓展教材”, 绝不能把体育课的根本——运动技术的掌握丢弃, 否则我们就失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真正价值。

4. 正确运用教学评价, 优化导评形式。

学生学习评价集中体现着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取向, 影响课程发展的方向。特别是课程目标主体取向评价的提出, 更加强调每一个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反省意识和能力”。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运用好学生学习评价, 能有效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反省,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 保证有效教学的顺利实施, 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正确运用好学习评价:首先,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并明确体育新课和评价理念, 努力发挥学习评价的激励和进取作用。其次, 强化学习过程评价, 用终结性评价指出学生应努力的方向。第三, 关注学生差异, 特别是学生年龄心理活动和认知水平的差异,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对中学体育有效教学 篇3

关键词 体育课 兴趣 中学生 激发 途径

中学体育课的目的就是让中学生可以通过体育教学而达到强身分体,促进其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综合发展。目前,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很多学生及其家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轻体”的问题;另外,也有个别学校对体育课的重视就不足,这均会阻碍、抑制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1]。本文则就如何激发中学生对体育课兴趣进行了系统分析。

一、中学生体育课参与的现状

笔者调查发现,一些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常会出现部分中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较淡泊,自主性、积极性不强。同时,也有个别体育对教师在创设体育教学氛围、布置的学习内容过程中,也缺乏积极性;加之个别学校的体育场地、教学器材等也存在着较多不足。另外,很多中学生未能形成体育锻炼意识,缺乏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其参与体育课的过程也往往是被动的、消极的。

二、影响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因素分析

(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落后

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人们对体育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抓好学生“智能”教育才是教育根本。这种观念的存在,导致了体育教育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弱势,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校领导的关注程度;同时,也导致了社会、学生及其家長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轻体”的问题。一些中学校对体育教学场地、设施、运动器材等不重视;加之一些受资金所限而导致一些中学校在体育教学场地、设施、运动器材方面较为落后。甚至个别中学没有一套完整的体育教学器材,进而也会阻碍、抑制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形成。

(二)体育课程设置单一,缺乏科学性

笔者调查发现,一些中学的体育课程设置都比较单一和教条,课程设置几年内无任何更新。加之,个别中学的校领导对体育教学重视不够,体育课程设置和创新上尚存在一定的阻力,体育课程设置得不到应有的施展舞台和空间。另外,一些中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中,“田径”项目就占据了较多的内容,中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对一些技术、动作难度较大的项目产生恐惧感,而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三)课堂教学方法陈旧

一些体育教师未能将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是一味的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未能有机的结合学生的爱好、兴趣进行教学;加之,个别体育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中过于严谨,这也会促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三、激发中学生体育课兴趣的策略

兴趣是人对认识、学习某种事物或进行相关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一个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更易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内容上,同时也更易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欲全面提升中学生的体育课兴趣,我们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改善学校的体育教学、运动场地及设施

中学校应逐步加大对本校体育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力度,对体育新课程的设置以及学生的体育需求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合理利用、开发现有体育资源,对学校现有的教学、运动场地进行合理改造;同时,加大对体育教学器材的资金投入力度,购进更多的、符合中学生体育教学、学习的体育运动器材,为培养、激发中学生体育课兴趣奠定“物质”基础。

(二)完善体育课程设置与组织形式

中学体育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对现行的体育教材进行适当的、合理的“修订”,令体育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学生的爱好与心理;另外,还要结合中学生的身体情况、体育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合理进行课程设置等来全面激发学生的体育课兴趣。另外,体育教师还应进一步完善课程组织形式,如利用体育竞赛、体育竞技、校园(年级)联赛等体育课程组织形式,来完成教学目标,在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同时,也会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体育知识与技巧的掌握情况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时”、“适度”的鼓励与表扬;通过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信心来激发、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体育教师还应努力为学生们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体育课学习氛围;如进行一些体育小游戏或体育知识竞赛等,让学生们在“游戏”、“竞赛”中学习、掌握到更多的体育知识,这样一来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心理压力,也必须会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增强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这就需要学校在完善体育教学设施、器材的同时,还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完善体育课程设置与组织形成,令每节体育课都能让学生们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不断体现自身的特点和价值,这对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兴趣、提升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均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东勇.论中学体育课中的激发兴趣教学[J].科技资讯.2014(7).

[2] 刘磊. 激发和提升体育课中女生学习兴趣的对策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5(5).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策略论文 篇4

一、中学体育的教学现状

从我国现阶段的教学改革中可以发现,中小学体育教学正在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于当今社会环境下的中学生,体育教学的方向正在发生转变。在中学体育教学环境中,学生、家长和教师都没有对体育教学有足够多的重视,认为体育专业学习是主业课程学习之后的选择,身体锻炼水平不是衡量学生升学的标准。很多中学的体育课程,尤其是初三学生的体育课都会被挤压成一周一两节,并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尤其是女同学并不喜欢在体育课堂上锻炼,体育教学无论在学生眼中还是家长眼中都没有发挥出其应由的价值。

从客观实际的角度上来,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设施、器材缺乏也是教学的普遍现象。由于学校场地有限,没有办法组织学生进行大规模的体育锻炼,这就使得体育教学活动的空间受到了限制,体育教师对于实践活动的选择条件非常有限。同时,由于体育教学没有得到重视,在教学器材方面也严重缺失,体育教师没有办法发挥出体育锻炼的特色性,让学生体验到不同锻炼对于自身的影响,很多体育教师在户外课堂中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指导学生跑步和自由活动,这极大的浪费了体育教学资源。

二、中学体育的教学策略

(一)体育知识与体育锻炼相结合

传统的认识里,体育锻炼是一定要发生在户外的,并且是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帮助学生做一些有氧运动,恢复大脑,达到劳逸结合的效果,这样才能够发挥出体育活动的优势。但是,体育锻炼的内容能够不仅包含有氧运动还包含无氧运动,体育锻炼的作用也不仅是帮助学生在课间更好的恢复,而是帮助学生锻炼出更强健的体魄。从强身健体的角度出发,体育锻炼的教学空间就被无限放大了,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学生只接受教师的简单指导,内心也对体育学习产生了轻视的态度,体育教学要结合正确的知识讲解和正规的`动作示范,知识讲解是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体育动作的内容,保证自身在运动过程中的健康,避免意外伤病的发生,体育锻炼教学与体育知识讲解共同进行能偶更有效的使学生领悟到体育动作,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以知识为出发点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够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并且对学生以后的个人身体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最重要的是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教学相互结合能够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

(二)设置合理目标,建立评价标准

体育教学想要提高教学效率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正确的认识中学生学习锻炼的过程和现阶段我国的中学教学情况能够更好的帮助体育教学设置出合理的教学目标。首先,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群体,体育教师应对其设立不同的锻炼目标,通常的教学要求是以跑步来对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评价,但是这种评价并不标准,很多学生只有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勉强完成过跑步,这无论是对体育教学的发展还是对学生个人都是有害的。体育教学应该阶段性的建立目标,保证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段完成体育锻炼,体育教学的目标不在于突破学生的身体极限,而是为了增强学生的锻炼水平。同时,由于评价标准的单一引起的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不重视,体育科目的评价标准应该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以3~5项科目作为考核参照的标准,并且以长期、阶段性的考核标准来衡量出学生的期末成绩,虽然体育并不属于目前的应试科目,但是体育课程的评分标准可以作为学校的参考项目,以此来推动学生在体育课程上的认真学习。

(三)发挥体育课程的多样性

为了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体育教学应当丰富自身的教学空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班級为单位,单一教师对班级负责,指导全部班级内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但是为了丰富体育课程的多样性,体育教学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选择空间,开设各种专门的体育课程,不同的教师负责不同的课程,以课程为主,并不以班级为主,这样学生就可以自由的选择课程,学习的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学生会呈现出很大的热情,这就刺激了学生的体育学校效率,同时,在多样性的基础上,教师也可以组织适当的比赛,一方面能够注入体育课程更多的活力,另一方面可以在比赛中发掘出真正具有身体天赋的学生并且加以培养,发挥学生个人的优点。

(四)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指导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信息技术也深深影响着教学改革。在体育教学中,虽然学生的大部分课程都是以室外活动为主,但是对于师资力量有限的学校来说,并没有能力对学生进行详细、正确的指导,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寻找合适的机会,从外界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学生能够对体育锻炼有更高级的认识,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指导,还能够将丰富的人体健康系统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认识体育锻炼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使其能够重视体育课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正确的对待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对于体育锻炼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体育是我国中学生所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虽然体育不是应试的主要科目,但是体育锻炼关系着学生的个人成长。有效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恢复在其他课程上的疲劳,并且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要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详细讲解,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的完成体育锻炼,其次要设立合理的目标,刺激学生完成体育锻炼,并且丰富体育课程的多样性,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提高体育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英,宫建华.中美体育教学策略实践案例的比较与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2,(03).

[2]李鹏伟,林阿利.论卫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改革策略[J].中国西部科技,,(02).

对中学体育有效教学 篇5

一、深入浅出, 使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

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 教师在讲解动作要领时只能靠动作的示范和专业性很强的术语或配上动作挂图进行教学, 而这种枯燥无味的讲解不能适应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 他们在进行学习时往往只听其大概, 有时还没有听懂, 便跃跃欲试, 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改进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加强学科间的联系, 探索出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在投掷垒球教学时, 学生不易掌握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 我引导他们回顾数学课中角的知识和速度对路程的影响, 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动作要领。在进行前滚翻教学时, 学生最难掌握、最不容易理解的是团身问题, 我引用数学课圆的知识进行前滚翻的讲解, 学生都知道圆形最容易滚动, 因此在练习时都尽量使自己的身体团成圆形,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凭借问题, 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 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从本质上讲, 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 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 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在体育课中,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这样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例如在跑步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继承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加以创新, 将数学课上常用的口算题以游戏的形式运用在跑步的过程中。如学生在跑进途中, 教师出题如8×6÷8=?要求学生快速作出反应算出得数, 然后学生以正确的人数站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到跑步的练习中, 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在不知不觉中, 使学生的身心、意志、智力协同得到发展与提高。

三、激发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运动兴趣是激发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识, 同时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运算能力。解法一: (Ⅰ) 过E作EH//BC交CC1于H, 则CH=BE=1, EH//AD, 且EH=AD.又∵AF∥EC1, ∴∠FAD=∠C1EH.∴Rt△ADF≌Rt△EHC1.∴DF=C1H=2.∴BF=姨BD2+DF2=2姨6。 (Ⅱ) 延长C1E与CB交于G, 连AG, 则平面AEC1F与平面ABCD相交于AG.过C作CM⊥AG, 垂足为M, 连C1M, 由三垂线定理可知AG⊥C1M.由于AG⊥面C1MC, 且AG奂面AEC1F, 所以平面AEC1F⊥面C1MC.在Rt△C1CM中, 作CQ⊥MC1, 垂足为Q, 则CQ的长即为C到平面AEC1F的距离.由EBCC1=CGBG可得, BG=1, 从而AG=姨AB2+BG2=姨17, 由∠G-BA=∠MCG知, CM=3c os MCG=3c os GAB=3×

前提。调查显示, 我国16岁以上居民中有66.74%的人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 其中相当多的人是因为对体育缺乏兴趣, 占各种不参加体育活动原因的第三位。而学生对体育活动无兴趣或兴趣不高, 就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因此, 激发学生学习的运动参与兴趣, 在课程改革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体育教师,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变化都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 在体育教学中适当运用数学知识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曾尝试在25米往返跑教学时, 先事先布置好场地, 把一道道数学题放在往返点, 学生在练习跑的时候, 学生跑过去从中抽出一道题, 算出结果写在准备好的纸上, 再迅速地跑回, 教师根据学生所算出得数正确与否和跑得快慢, 对学生作出综合评价。有些平时很少跑在前面的学生也有机会跑在最前面,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 选择成人化、竞技化的教学内容, 采用的是单调乏味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运动兴趣可能就会泯灭, 也就不可能学好运动和知识技能。

四、拓展思维, 使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 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教学观念与方法,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充分相信学生, 尊重学生, 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学生知识、经验、能力可及之时, 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要给学生创造相对自由放松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感到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不被教师忽视。要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动脑筋, 想办法, 想中练, 练中想, 边想边练, 反反复复地尝试,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生的主人, 课堂的主人,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游戏教学时, 教师要把游戏的选择权、组织权、创编权还给学生, 学生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体育知识的基础上创编的游戏花样繁多, 形式多样。有将数学知识与跑结合起来的游戏, 有把数学与跳跃结合起来的游戏, 有在传统游戏基础上把数学知识渗透其中的游戏……在游戏练习过程中, 学生的创造成果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这样, 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课堂的主人。

(江苏省东台中学)

对中学体育有效教学 篇6

关键词:初中体育,伤害事故,人身伤害,事故处理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的诱因

1. 中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

作为“00后”的现代中学生,他们个性十分鲜明,喜欢争强好胜,乐于在同伴或者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意识不到潜在的危险性,时常做出十分危险的举动。比如,在跑步练习中,有的学生对后面的学生“放铲腿”,导致后面的学生重重摔倒。又如,在拔河练习中,故意突然松手,让对方集体后摔等举动。这些看似儿戏的举动蕴藏着巨大的危机,经常造成学生伤害事故。

2. 体育教学设施不达标

近年,由于学校体育设施不符合规范导致的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案例数不胜数。在我国很多学校,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学,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运动场地紧缺、器材陈旧。以足球运动为例,常规的足球教学要在铺设有草皮的球场上进行教学,但是很多的初中学校没有标准的足球场,很多就在水泥篮球场进行,学生摔倒后容易擦伤、磕伤,给教学埋下了重大安全隐患。

3. 教学组织不严谨、欠科学

首先,很多体育教师忽视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淡化了安全教育。初中体育教学以户外的体育锻炼为主,教师很少向学生传授人体机能的相关知识,对安全体育运动没有清晰的概念。其次,很多体育教师没重视锻炼之前的热身训练。不少教师对学生的热身操不重视,只是走一下过场,热身操并没达到应有的热身效果,学生在热身操过后,肌肉没得到放松,关节没得到舒展。再次,很多教师对课堂纪律没有严格的要求,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出现打闹、追赶等现象,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最后,教师在具体的运动项目指导中,没有遵循科学的教学方法,没有尊重学生的生理发展水平,在难度要求上设置得过高也容易导致学生受伤事件的发生。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的有效防范策略

1. 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生本理念下,教师要将“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要通过生动、鲜明的案例给予学生深刻的启发,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安全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笔者为了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特意选取了一个雨天室内上课的机会,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命安全教育专题课。为了给学生以最直观、最真切的体验,笔者搜集了近年发生的重大中小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事故的案例,如某学校足球课上,一男生跳起来挂足球门栏,但因该门栏年久失修,不够牢固,导致门栏翻倒下来,学生内脏被严重压伤。当活生生的案例展示在学生面前之时,学生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表示以后在体育活动中要听老师安排,不做危险的事情。

2.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体育设施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企业是这样,教育也如此。试想,没有标准的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如何能培养出优秀的篮球、足球、羽毛球后备人才?在崎岖不平、破败不堪的运动场上,如何能培养出优秀的田径选手?面对缺三少四、陈旧不堪的体育器材,学生的运动兴趣何以激发?要让学校的体育教学出成绩,要让学生保持运动的热情,就必须在硬件上面加大投入,让学生用上安全、舒适、好用的体育场地以及器材。

笔者学校为给学生提供舒适、安全的体育教学环境,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一是投资购买新器材,新建运动场地。二是对旧器材进行维护与保养,比如定期对学校的跳远沙滩进行平复与休整,对田径栏架进行固定等。三是进行常态化的巡视与维护,及时发现器械存在的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3. 科学安排教学任务,规范动作要领

笔者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提出了三个“务必”:一是热身练习务必认真。课前三分钟的热身练习中,我亲自给学生喊口号,同时自己也认真地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进行参考,尽可能地做到规范。二是动作要领务必牢记。在运动之前,我会将练习动作的要领清晰、明确地教授给学生,并通过亲自示范、学生协作示范等手段进行动作的规范化教学,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清楚运动过程中哪些动作存在危险性,哪些动作必须做到位。三是纪律务必严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可忽视。在本人的课堂中,课堂气氛可以是轻松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肆意妄为。对于那些不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运动、在场地上追赶、大吵大闹的学生予以批评和教育,让学生严肃对待,认真学习。

对中学体育有效教学 篇7

1 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现状

1.1 安全保护技能的欠缺

体育教学具有特殊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方式。体育教学是一项系统运行的动态过程, 也是师生通过身体练习相互交流过程的实践活动。简单来说, 体育教学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耐力, 让学生动。但随着学生身体的动也会使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发生。据调查的结果来看, 器械体操和武术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 还可以提高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吸引力, 让更多学生知道体育教学的意义所在。但是, 目前大部分的学校并没有开设器械体操和武术, 其主要原因是这些课程可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人身安全, 目前大部分的体育教师不具备安全保护技能, 更有甚者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就上岗。种种原因都阻碍了体育教育向前发展的脚步, 还会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这种现象导致体操出现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频率越来越少, 使体育教师的安全保护技能日益减少, 从而让体育教师认为有无安全保护技能都不重要。

1 . 2 体育教学技能的“高原现象”

所谓的体育教学技能高原现象其实就是教育心理学中一个技能练习的术语。简单来说, 就是当一个人在学习某种技能时, 前期学习效果非常显著, 但是由于练习方法和不利因素的出现, 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 甚至表现出停滞不前的现象, 这就是体育教学技能的高原现象。经过相关人员的调查终于发现造成教师高原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 对自身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感到满意。第二, 缺乏相应的动力, 对自身的要求逐渐降低。要知道高原现象不仅仅会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 降低了体育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技能, 还会使学生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2 体育教学技能培养现状的研究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 培训体育教学技能的方式各种各样, 根据相关人士的总结有以下几点方式。

2.1 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主要是应用在现代技术和设备当中, 是培训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微格教学给体育教学技能培训提供了很多合适有效的方法。若体育教师合理运用微格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还可以使体育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其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可以帮助体育教师掌握教学技能, 明确教学任务。由此可看, 微格教学的针对性非常强。

2 . 2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训体育教师教学技能

一般来说, 培训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是通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来实施的。学校可以不定时的为体育教师开设相应的教学技能课程, 必要时可以利用考核的模式来检验体育教师的教育技能有无增加, 只有考试合格者方能继续上岗。

2.3 其他形式的培养

为了提高我国的体育教师的教育技能, 相关人员可以开展教学技能比赛、开设相关课题让体育教师相互之间交流与探讨等。

3 体育教学安全的研究

“安全”一词一直就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何为安全?安全就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人们是否有能力承受, 从而判断出这一客观事物是否会危及人们的人身安全。而对于体育教学安全来说, 安全教学变得尤为重要。因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目的就在于在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体育教师极力控制不利因素的发生, 避免学生的身心受到影响, 促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3 . 1 体育教学安全现状和引起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导致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有:没有及时更新体育器械, 导致体育器械使用年限已到和器械质量已经得不到保证;缺乏安全书籍;体育教师师资力量不够雄厚;学生活动区域不足;上课班级间互相干扰。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 我国部分的中小学校认为开不开设体育教学对学生不重要, 不会影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纵使开设了体育教学课程, 在安全管理上还是没有达到安全教学的要求, 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 需要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家长和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 但是没有具体的政治法规和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方法。其中体育教师技能的衰退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3 . 2 预防及处理体育教学安全事故发生对策的研究

3.2.1 国内研究现状

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不单单只是靠体育教师来维护, 学生也应该承担起这一责任。因此, 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技能和安全要领, 以此来避免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不利因素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体育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其承担着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的重任。因此体育教师要合理地组织教学, 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比如在体操课的学习中, 对于一些高难度和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技术动作时, 体育教师一定要发挥出其本身的作用, 保护并帮助学生完成这一高难度的动作, 这样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学生在体育教师的帮助之下, 会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 这样既可以保证体育课堂有序地开展下去, 又可以实现开设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与此同时, 学校主管部门也要发挥出作用, 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不定时检查和维护教育器械, 加强体育教育的监督力度, 健全并完善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制度等。

3.2.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第一方面是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相关补偿。第二方面是学生在体育教育课堂发生意外的责任认定。第三方面是学校对安全事故的预防所展开的一系列有效措施。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造成体育教育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学校没有定期更新教学器材, 师生的安全意识不强烈, 缺乏安全书籍等。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 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衰退是导致意外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实现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 体育教师必须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技能, 提高安全保护意识, 而学生也应该掌握基本的安全技能和安全要领以此来避免危险。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会不再只是注重学生的成绩, 而是把提高学生自身体力和耐力列入到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当中, 立志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而教学技能是每位体育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 教学技能不仅可以预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基于此, 该文主要对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对体育教学安全的影响进行了深度的研究, 以便给体育教学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体育教学安全,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

[1]赵飞飞.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对体育教学安全影响的分析与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3.

[2]张洁.“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我国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 2012.

[3]张震伟.新课程标准下苏州市初中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0.

[4]黄传婷.上海市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健康促进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践[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 2010.

对中学体育有效教学 篇8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对学生而言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时课改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中如何在课堂上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更有效的知识和锻炼,是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新课题。本文结合自身的体育教学经验和体会,就有效体育教学问题上的一些做法进行了讲述,以供有效体育教学的改进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学体育 体育教学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师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心理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指导自身正确合适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是在符合学生个体和时代发展,在效率上不低于正常教学的平均水平的教学方式方法。体育有效教学的理念上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如果学生自身不想学或是学后没有收获,那么教师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无功的,同样学生学习再刻苦,不得法的话,学生在体质、知识、技术等方面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得爱好,并积极的去探究的心理倾向,当学生对体育爱好时,会对体育活动赋予极高的热情,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和锻炼中去,所以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的兴趣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首先,注重示范美感和吸引力,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某些示范性动作一定要尽力做到位,充分体现此教学项目在每一个姿势和动作中的形体美感,刺激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授课形式上,给学生讲解学习项目对身体的协调性、增强体能、技能增长等方面的好处,并附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使授课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兴趣的培养,离不开长期坚持不懈的培养,对于很多运动项目,开始时需要对学生的基础性动作进行反复的练习,时间一长,学生很容易对这种枯燥的重复动作产生厌烦的情绪而丧失学习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带动学生的积极性,等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后就会慢慢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训练中去,并逐渐能够根据自身的身体特点去做一些改进和创新性的动作。

二、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实施分层教学法

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身体素质、个人发展意向等方面进行分组,把成绩相当、兴趣相同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根据不同分组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进度安排等。但在实践教学中,往往由于受到场地、运动器材等方面的限制,教学中可以灵活的运用现有的设施条件,结合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分类教学。

对于同一个运动项目一般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基础将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是优等生,这类学生在身体身体素质较好,之前有过相关项目的学习,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对于这类学生在技术要求上要有所提高,在教学进度上也应有所加快,余下更多的时间对其进行拔高训练,重复发挥这部分学生的潜能;第二类学生是中等生,这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或是体能素质较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对这部分学生教学内容难度上和教学进度安排上都应适中,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能够适合者部分学生的身体和技能特点;第三类学生是差等生,这部分学生没有身体素质条件一般较差,之前也没有从事过教学项目的学习,没有技术基础,对这部分学生应该 适当的降低教学难度,进度安排上也应该适当放缓,使这部分学生在教学难度和进度上能够受得了、跟得上。当然还有采用性别、兴趣爱好等多种的分组采用方式,在此不详细阐述。分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个体的特点,以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课前做好准备,课上有的放矢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课前应该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教学大纲上的内容充分吃透,并就有关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理会其中的精髓,另外,把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想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和实际化,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另一方面使教学内容能够最大限度的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体现和应用。

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将之前备课的内容进行概况总结,以简介、精准的语言以及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把教学内容的精华传授给学生。课堂上语言要简练,不能喋喋不休,那些效率低下的体育课程无一例外的都是一些啰里啰嗦的话占用了学生学大量时间。由于体育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一些动作的做法和要领上不是很容易表达,学生也不是很容易理解,要辅助一些示范性动作,与动作讲解相结合,然后让学生自己亲身做一下,教师再对学生不对的地方进行纠正。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上,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体育技能的提高,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然后利用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在体育训练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融入到课堂的情境中,在每一个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充分理解课程的知识点,并再练习中做到活学活用。另外,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有所创新,不能墨守成规,教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课堂的情况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

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广大的体育教育从业者,在不断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总结归纳经验,并根据各的地域特点、风土人情、教学条件等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 吴晓尧.初探体育教学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J].山西体育科技.2005(03).

[2] 阳兆洪.浅谈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体态语言[J].体育科技.2005(02).

[3] 吕金江,龙兴元,杨晓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以云南省曲靖市农村中小学为例[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03).

对中学体育有效教学 篇9

摘 要:体育在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结合教学实践对中学体育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健康

体育作为中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以下是本文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高度重视准备活动,坚持健康第一原则

无论是体育课、运动会,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有可能会出现受伤的情况,这既会损害学生的身体,也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还可能使其他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惧怕的心理。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健康第一”这一原则放在首要位置,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练习要求,既要保证运动量的适度,又要使学生得到锻炼。另外,为了防止学生受伤,教师应高度重视课前准备活动,让学生做好活动前的热身,以适应慢慢增加的运动强度。

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

在学习运动技能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传统的学法与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结合起来,以期取得好的效果。以足球教学中正脚背射门这一技术为例,教师先不要讲解和示范该动作,只是给学生设定一个目标:看谁射球有力且准确,再展开分组练习。学生自己练习时,为了实现该目标,他们会反复练习,寻找最佳的方法。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之间一起探讨和交流,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像如何站位支撑脚,找准击球点等,最后教师再进行精讲和示范,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该技术动作,再加上自身感悟,学生不再感到乏味无趣,相反变得愿意学习,养成科学健康的学习习惯,有效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鼓励学生相互交往,科学培养个性心理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个性健康得以发展的必经途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进行接触和交往,彼此间展开竞争与互相帮助,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良好群体意识的养成,消除忧郁、骄纵、孤僻等负面心理倾向,养成宽容、大度、互助的正向心理。体育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时态度要积极,因为它直接关系着能否形成健康而有凝聚力的集体。假如教师对某一学生长期从态度上进行排斥,忽视其能力,对他的动作表现视而不见,甚至经常性加以处罚,时间一久,他也会被学生集体所排斥。因此,在公共活动场所,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多进行鼓励和表扬,肯定和认可他们的表现。

总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广大体育教师要转变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对中学体育有效教学 篇10

1.1、对体育选项课中心思想的误解

高中体育选项课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 倡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运动项目, 学生能学到指定的运动技术, 有着明确的运动目的性, 真正实现学校体育功能。

在体育课程的提法上,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 《新课标》) 提倡“以学生为本”, 即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通过兴趣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一、两门运动技能。但是部分学校将“以学生为本”解读为“以学生为主体”, 迁就学生的主观意愿, 将“满足学生兴趣”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盲目开设运动项目资源条件不足的体育选项课, 抛弃具有显著提升学生体质、发展学生意志品质的教材, 取而代之选用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的教材作为必修内容。

1.2、对基层体育教师关注的缺失

体育教师的专业特长是学校开展体育选项教学的重要依据。目前体育教师中从事篮球和田径专业的较多, 而从事小球类和新兴体育项目的教师较少, 相比之下很多体育项目没有扎实的专项基础知识的体育教师, 这必然影响体育选项教学的项目开展范围。目前开设的项目多为一些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 新兴的体育项目较少, 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的教师使得很多学生喜爱的项目无法开展, 如今大多数学校为了节约成本多开设体育选项课, 将一个专业项目的体育教师经过简短专项培训就让他们从事几个专项的体育教学, 体育老师们也面临这专项技能难以适应, 技能转变困难等问题, 这样严重的影响了体育选项课开展的效率, 也降低了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 这与体育选项教学的要求和学生对新兴体育项目的需求极不相附。

体育教师年复一年用同样的教案, 教同样的内容, 这种几乎不加变化的工作方式形成职业经验, 而且这种职业经验足以让他们应对职业生涯。 新的选项教学方式对习惯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体育教师来说意味着工作方式的颠覆, 同时也意味着自身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的解构和重塑。教师职业经验与模块选项教学的错位导致教学质量和效果难以提高。

1.3、课程目标检验性弱化

在体育课中教学评价体系中另一个亮点, 即是通过“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来评定学生在一个时期内的表现。然而, 缺乏客观指标的主观评定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于是学生、 教师均采取“ 不得罪人” 的态度, 统一评为 “ 优秀”, 使这一过程性评价流于形式。实施模块选项教学之前, 存在学生、其他科教师向体育教师“要分”的现象, 在模块选项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下, 软性目标更多受人的主观意识决定, 要人情分现象更加严重。

1.4、学校导向性不足

学校领导对课改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的观念滞后, 导致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创新度不够, 选项教学内容完全由学校选择, 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容易造成使用教材内容的随意性, 偏离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 影响选项教学的效果, 使体育教学改革误入歧途, 部分学校体育设施配备、 场地规划情况还不能保证学校体育活动以及选项教学的开展。 加之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 体育基础较差, 情绪极不稳定, 即使选项也是盲目的, 造成在同一项目的学习时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很大, 导致教学受阻, 对学生成绩评定上, 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尤为突出而过程评价的方式较少, 影响教学效果。

2、对高效体育选项性教育解析

2.1、体育选项课教学的思想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没有具体规定教学内容, 其主要原因是考虑到教学内容必须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我们应该考虑到他们的需求。然而, 目前存在的客观现实是, 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 主要原因在于我们过去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需求,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原来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成人化的、竞技性较强的内容, 这样的内容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选项教学选择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 做到真正重视学生的需求,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力争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重视学生之间的不同的需求。

2.2、选项教学的学生差异性

高中学校体育更多地把体育课视为传授有关运动技能、 知识和方法的过程, 过分强调教学过程的规范化而忽视学生体育兴趣和习惯的养成, 因而造成体育教学日益枯燥呆板, 教、学双方兴趣低落。体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与其他知识的掌握的根本差别之一, 就是高度个性化。 高中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依旧采用竞技运动的评价标准, 看不到受教育者的先天差异和后天努力, 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形成。教育学原理明确要求, 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和可接受性原则, 它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差异出发, 力求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获得最佳的发展。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项教学, 符合“因材施教”原则。选项教学模式的构建, 就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 设计不同要求的教学目标, 学习不同教学内容, 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学有所得, 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3、体育选项发展方向

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 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以人为本, 就是要关注人的发展。从课程意识来看, 围绕学生的发展, 要关注每一位学生, 不管是优等生、中等生, 还是边缘生, 都要用心去对待。正所谓, 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课程是学生愉悦心情, 积极情感体验最好的方式。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教育, 应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相应的教育措施, 让学生接受到平等的教育。给学生在一个全面健康地教育环境中发展良好的身心, 健康地成长。体育教学要创造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欢乐和谐的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热情愉快地参与体验体育运动, 理解和领悟运动的感觉与乐趣。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 热爱运动, 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体育意识, 养成正确稳固的运动行为习惯。能自觉、持久、理性地参与体育运动,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终身健康并参加运动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3、对有效实施高中体育选项课的优化措施

3.1、体育教师队伍的完善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 使得体育教师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 因此必须加强体育教师的长期专业培训提高在职体育教师的知识与技能, 拓宽体育教师的知识领域, 提高其工作能力。高中领导应该重视体育人才的引进, 招入更多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教师专项技能的不同专业的体育老师以满足学生对体育专项课程的需求, 调整课程结构, 增添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

3.2、加强对《新课标》的认识

高中的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 要多阅读课改文献资料, 把握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加深对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 特别是在体育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上, 要辩证地讨论。

3.3、因材施教

针对部分学生中途换项的问题, 体育科组应根据模块选项教学的特点、内容安排等问题通过理论课的形式向学生讲解, 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水平等, 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体质给予学生选项上的建议。

3.4、资金及场地的合理安排

场地和师资是高中开展模块选项教学最大的障碍, 而两者的改善又都源于教育资金。 对体育投入的加大意味着对其他学科投入的减少, 学校如果对体育教育的作用缺乏认识, 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持保守态度势必影响体育教育资金的投入, 这需要体育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话语权, 根据体育教育发展的需求, 设立体育教育专项资金, 专款专用。体育器材设施资源要积极争取, 也要充分利用与开发。对固定类的器材要提前做好计划, 合理分布场地, 合理轮换, 并多开发对器材类依赖度小的项目。还可以通过多设置选项来解决器材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对我国实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29 (5) .

[2]葛建南, 孙超.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 2011, 18 (2) .

[3]叶新江.对北京市城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现状的调查及选项教学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05.

[4]鲁龙玉.大连市示范性高中体育选项课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5]张振明, 胡晓琛.北京市高中体育选项课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报, 2005, 22 (5) .

上一篇:高校档案数字化加工下一篇:中学班主任工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