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运动教学十篇

2024-07-22

排球运动教学 篇1

一、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角度运动教育模式分析

1、基于学情角度分析选项教学的运动教育模式

从大学生的自身的发展情况来说,大学阶段的学生,其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方面的发育都已经趋于成熟。思想体系的不断健全,使得这个阶段的学生自制能力不断加强,自我的管理能力也在日益完善,并且他们对于社会的认识和自身的认识更加深刻,在问题的处理方式上面及情感处理层次上面趋于合理化。在大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国家的高校已经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作为了教育目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运动教育模式来说,它不仅在教学理念中明确的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还在整个运动教学模式中做到了整体把控,在运动教育模式中,学生将会自己管理运动小组,这样便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运动参与、运动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运动教育模式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望、交友愿望、情感需要、独立个人意识的阶段心理特点[1]。

2、基于教学层次角度分析选项教学的运动教育模式

在我们国家的体育教学当中,我们主要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体育教学的导航,并且以此作为体育教学评价、体育教育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这一体育课程教学标准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生理发育情况,对每一个阶段的学生体育教育都有新的教育标准及教学侧重点。简单的来说,他将体育教育划分成了一、二、三、四阶段。就体育技能训练来说,要求处于一、二阶段的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处于三阶段的学生要掌握组合技术技能;处于第四阶段的学生需要掌握并且学会应用技术技和基本战术技能。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并不是分离,高等教育应该是中等教育的延续。而运动技能目标也应该是延续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不应该将目标继续集中于技术的反复训练当中,应该以学生为教育主体,还原一个运动实践的环境。而初级教育和中等教育则是为运动教育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二、基于运动教育模式的角度分析高校运动教育模式体育

1、运动教育模式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教学模式

我们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将体育教育看做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过程。是教学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在我们国家的体育教学发展当中,国外的教育理念不断的被引进,但是因为这些教育理论大多集中于理论层面,并且缺乏具体的实践理论指导,纵使我们国家教育工作者满怀一腔热血,但是最终的教育改革也大多是“纸上谈兵”,很多教师在接触到新的教育理论之后,往往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最终导致我们国家的体育教学改革滞留原地,举步不前[3]。

运动教育模式将会从体育教学实质出发,充分的考虑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及高校体育教育特征,形成自身独特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并且将会围绕着教育思想及教育理论体系,提出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将会从结构特征和教学程序上面的展教学目标。运用教学模式将更加的注重操作成面具体化,对教育课程进行阶段划分,将教育进程清晰化。这些指导过程的指导思想源于教学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不是理论指导。运动教育模式的成熟结构体系,将会成为体育教学工作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依据。我们只需根据运动教学教学过程步骤,便可以系统化、秩序化且按步就班的实现教学目标[4]。

2、对培养学生终身排球运动的积极作用

运动教育模式将运动文化淋滴尽致的表现于实践之中,并最大程度的锻炼了学生自主操控运动的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个人、集体比赛教学形式更是让学生在情感深处得以触动,在运动中增强交往以实现自身发展[5]。从运动操作能力方面讲,社会层面上的体育都是以比赛的形式展开,两两之间比拼的并不是技术精准而是取得成功的技巧,这种技巧表现于在进行运动时的审时度势、集体运动时的默契配合,同样也来源于比赛的积累[6]。

三、结论

学生是我们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原动力,是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略了对于下一代的教育。而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对于下一代的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素质教育,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教育也应该保持高度的重视。排球作为体育项目中一种较为常见的运动,其所具有的普及性等特点,使其可以在现阶段的高校体育课程得以推广。为提高我们国家当下高校学生身体素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对于教育来说,我们还应坚实的走好每一步。

参考文献

[1]沈明.“比赛教学法”在江西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

[2]李强.高校排球选项教学采用运动教育模式探析与理论构建[D].浙江师范大学,2013.

[3]于国辉.运动教育模式在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代花.阶梯教学法在普通高校女生排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5]夏贵良.互助教学法在高校排球选项课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长江大学,2012.

排球运动教学 篇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沈阳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调查需要, 重点通过CNKI中国知网检索近几年来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排球运动兴趣的形成、排球教学等几方面相关文献, 从搜索的文献资料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作为该研究的文献资料。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研究, 为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访谈法

通过采访一些工作多年的体育教师, 特别是对排球教研室的老师进行了访谈和讨论, 了解学生选排球课的情况, 以及排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致趣的功能

运动致趣具有潜移默化的激发潜能、历史演变性、指向和调节功能。所谓潜移默化的激发功能是指在某一事物的游戏规则中被潜移默化地引起兴趣, 从而对该类活动的刺激特别敏感, 伴随着意犹未尽的感觉体验。历史演变性是在演化历程中出现导致“运动致趣”功效下降的任何情况, 都会通过竞赛规则的修改、运动器材和运动技术的革新等规则的变革维护运动致趣价值观的稳定。指向和调节功能是指趋向于某一活动而引起兴趣, 并不断地坚持进行下去, 克服一切挫折, 并随活动内容的重构发生改变。

2.2 运动致趣的原理产生源于排球运动的本质特点

排球运动诞生之初, 是作为一种娱乐性较强的游戏被人们所接受的。在排球项目诞生之初, 这些核心致趣的基本元素就已存在, 它产生的目的就是给运动者带来快乐愉悦的亲身感受, 是置身于排球运动项目的真实底蕴。因此, 排球运动项目特定比赛规则中就潜在着运动快乐的趣味性。

2.3 运动致趣对排球教学的意义

就教学理念而言, 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是进行排球活动行为的基础, 一旦学生在排球运动中产生兴趣, 就不需要教师去督促他们进行练习, 他们就会把排球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排球教学中, 在运动中产生兴趣是使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证, 由于排球运动本身的特点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经常参加排球运动会使人在兴奋与愉快中增进健康, 强健体魄。

2.4 把“运动致趣”作为排球教学实践策略的指导思想

2.4.1 把“运动致趣”作为排球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

在排球教学中, 先进的教学思想才是贯穿于学生产生体育兴趣的根本, 而现代化排球教学思想由传统单一地增强学生体质, 演变到以排球教学为手段, 去促进人的全面身心发展。为了使学生能在体育运动中产生兴趣, 要形成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主的教学理念, 形成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观。

然而, 先进的教学方法也是贯穿于学生产生体育兴趣的关键。传统意义上的排球基本技术教学都是先学准备姿势与移动、垫球、发球等技术的顺序学习, 最后才进行教学比赛。这种教学模式, 往往很难使学生在教学中产生兴趣。如果在排球教学中, 采用探究合作式的教学, 先进行比赛, 让学生体验比赛中的乐趣, 在比赛中就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兴趣趋向, 教练员要循序渐进地引导, 让学生不断地思索, 以规范技术动作, 培养战术意识。再者根据学生的意愿, 男生先学习扣球技术, 因为大多数男生都热爱扣球, 充分展现自我, 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而女生大多数愿意先学传球,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最后, 再根据传统的排球教学技术顺序学习传球、垫球、发球等技术, 并结合教学比赛, 培养集体战术意识。这种教学方式更能使学生在运动中产生兴趣, 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建立以“运动致趣”为终极目标的体育教学新体系。

2.4.2 明晰排球运动“致趣要素”的核心

建立以“运动致趣”为核心的排球教学内容体系, 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思维方式, 在此基础上研究排球运动的致趣原理, 围绕着“致趣要素”进行重构教材。而在排球演化过程中出现导致“运动致趣”功效下降的任何情况, 都会通过修改规则保持排球运动的特色, 适应和推动排球运动的发展。使学生在运动中产生兴趣, 有利于排球教学, 是参与者产生运动快乐的源泉, 充分说明了致趣要素在排球运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2.4.3 围绕“运动致趣”原理重构排球教学方法

以传统的排球教学模式为基础, 不断探索多变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在排球教学中, 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 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 在运动中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的老师在排球教学中, 通过“排球比赛—学生自我探究学习—教师讲解与示范—学生实践—教师纠正错误—再实践—排球教学比赛”整个过程的尝试, 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而通过比赛的形式, 是一种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以他们的喜好来进行教学, 从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出发来引导他们探索学习技术的欲望, 达到在运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然而, 在教学中要多引用排球游戏, 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排球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与具体内容而有目的性地选择不同种类的排球游戏, 能够很好地激发和培养运动兴趣。

3 结语

现在的排球教学应该改变过度授受竞技体育化的教学内容, 在运动致趣原理的指导下, 创编新的排球教学内容体系, 体育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思维方式, 不断思索新的教学方法, 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能够在运动过程中产生兴趣, 体验排球运动所带来的乐趣。

摘要: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 结合运动致趣的相关理论, 对参与排球运动的大学生进行研究。兴趣是第一老师, 在排球运动项目中也不例外, 该文以排球运动的特点, 进一步探究运动兴趣培养的重要性。排球运动的娱乐性不仅在训练和竞赛中体现, 而且还体现在排球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显然运动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不符合现代教学的理念, 产生了诸多冲突, 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以运动致趣原理作为理论支撑, 从广大学生的兴趣出发, 浅析运动致趣原理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运动致趣,排球教学,排球

参考文献

[1]虞重干.排球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9:13-20.

[2]李杰凯.从“运动制胜”到“运动致趣”向俗回转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2 (1) :78-82.

[3]林彩霞.论学生体育兴趣的技法与培养[J].体育科学研究, 2002, 6 (4) :37-38.

[4]唐兴国.浅谈高校学生排球兴趣的培养[J].贵州体育科技, 2002 (4) :53-55.

排球运动教学 篇3

一、运动损伤的基本特征

对我校95名小学生排球运动爱好者进行了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是否在排球运动的过程中发生过运动损伤,损伤的部位与类型及造成损伤的原因。调查发现有如下特征:第一,损伤的部位与排球技术动作有密切的关系。第二,慢性损伤多,急性损伤少,轻伤多,重伤少。第三,排球运动损伤与场地及球的质量有一定的关系。第四,了解排球运动损伤与预防措施的人很少。同时发生轻微损伤后绝大部分人会置之不理,不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而继续运动。

二、运动损伤的部位及种类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本校小学生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主要集中在:手指关节,皮肤擦伤,肌肉拉伤,踝关节,肩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腰等。这是由于参与者的水平决定的,与专业排球运动员的损伤情况是不一致的。但是无论是不是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是与排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密切相关的。在初学者进行垫球技术练习时,就容易发生皮肤的擦伤。进行传球练习时指关节的损伤就比较常见。而进行扣球,拦网等练习时,踝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肌肉韧带的拉伤就容易发生。

三、受伤原因的分析

一个人可能因一种原因受多次运动损伤,也可能因多种原因受一次运动损伤。笔者对151例运动损伤原因的调查显示: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受到运动损伤的最多,占受伤原因总数的24%;因技术动作错误受到运动损伤的人也占很多,占受伤原因总数的17%。盲目进行训练,其他原因及心理因素造成的运动损伤较少,分别占受伤原因总数的10%,6%,5%。

四、损伤的种类及原因

1.引起指关节创伤的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在运动前没有做好合理充分的准备活动。关节活动不足.手指僵硬。

技术动作不合理。传球时指关节僵硬,传球受型错误。容易造成手指戳到来球形成手指关节的创伤。

2.肩关节损伤的原因。思想上的原因。小学生排球运动员由于经验不足经常盲目或冒失地进行比扣球和发球力量,导致运动幅度过大,动作变形,用力过猛或情绪急躁,急于求成,忽略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这些思想、心理状态常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准备活动不充分。在神经系统和其他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没有做好适宜准备的情况下,就立即投入紧张的正式运动,由于肌肉韧带的力量及伸展性都不够,运动中负担较重部位的功能,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身体协调性较差,因而肩关节容易损伤。

3.踝关节损伤的原因。解剖学特征决定了其在排球运动中易受损伤。

缺乏必要的准备活动。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规范是造成踝关节损伤的重要原因。

训练水平不够。如果训练不够,运动必然会出现力不从心,配合失调,精力分散.在这种情况下也易造成踝关节的损伤。

4.膝关节损伤的原因。排球运动中膝关节受伤的解剖学原因:

起跳和落地时冲击力太大。在起跳扣球或拦网过程中起跳和落地动作对膝关节的冲击力都是非常大的。而且一些需要长距离起跳和落地动作对膝关节的冲击力则更大。

五、预防业余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对策

1.高度重视强化防范意识,努力提高小学生排球运动员的基础理论知识,树立急性运动损伤的防治意识,注意平时运动中对损伤的预防,尽量避免运动损伤。

2.合理充分的准备活动。根据每一次不同的运动内容,科学合理的安排准备活动内容.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结合运动的内容,不仅要安排一般性的准备活动,还要针对性的安排本次运动的专项准备活动。

3.科学系统,合理地进行体能训练。专项体能的发展应该建立在一般体能的基础上,在安排体能训练是,要充分考虑到二者的特点,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全面的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身体能力。

排球运动教学 篇4

内容提要 : 由于“硬排”比赛的激烈,速度快,已不适应中学生排球队伍的训练。所以,软式排球诞生了方面的因素,以“硬排”做比较,研究软式排球运动的优势,以及对中学生排球教学的种种影响。关键词: 软式排球 , 心理 , 体质 前言 这种运动适合于大众及中学生业余排球队伍,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本课题根据中学生的体质,心理等 排球运动作为世界三大球类运动,深受世人瞩目,也向着自己独特的方向发展。目前排球运动已发展成拥有排球、沙滩排球、软式排球等项目的一个大的家族。随着竞赛规则的不断修改,传统的室内六人制排球赛的激烈程度明显增大了,速度也明显加快了,其观赏性也增强了,作为竞技体育项目越来越赢得了人们的爱。但是由于其对高度、速度、技术难度等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大众和普通中学生选择用于强身健体的运项目已明显不太适应。在这种形势下,一种新的排球项目,具有较强的强身健体和娱乐性特点的排球应运而了,这就是现在在基层体育锻炼中广为流传的“软式排球”运动项目。“软式排球”虽然诞生较晚,但由于它于掌握,具有明显的强身健体和娱乐性特点,老少皆宜,极适合在普通群体中开展,所以自它一诞生起,生力就极强。1995年传入我国后,迅速在全国流行起来。国家教育部体育司也于2001年将“软式排球”项目式列入全国中学生体育教学大纲的必修内容,同时取消排球项目(硬排)作为必修内容。改革后的软式排球课比原先更具有吸引力,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中学生排球教学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软式排球对中学生排球教学的影响。软式排球的起源及特点 2.1软式排球的起源 的起源,特点、“软式排球”相对于“硬排”的技术特点以及教学角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谈谈“软式排球”教

软式排球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体育项目,它的起源较晚。1988年,一种以柔软的橡胶制成的排球在日本家庭成员的体育活动中出现。1989年,软式排球竞赛规则正式在日本出版。我国于1995年引人日本软式排球,同年4月在北京体育大学举办了我国历史上首次软式排球比赛。1996年1月,中国排球协会宣布,中国排协拟大力开展沙滩排球和软式排球活动,以吸引广大青少年投身其中。之后慢慢开始流行。2.2软式排球的特点

软式排球由柔软的橡胶制成, 与普通排球相比,软式排球由高分子材料做成,柔软好控制,打在身上不疼初学者容易上手,对它也不会产生畏惧感,而且打软式排球达到一定水平后,渐渐会对普通排球发生兴趣,逐步从打软式排球过渡到打普通排球。其特点是:(1).软式排球由于球体大,重量轻,所以在空中球的运速度慢,飞行时间长,提高了来回球的次数,防守起球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因而增强了比赛的趣味性;(2)体柔软消除了初学者对“硬排”容易戳伤手指的恐惧感,大大提高了人们参加此项运动的吸引力,尤其深受质的限制,是一项老少皆宜的体育项目,十分有利于群众性排球运动的开展和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年人和少年儿童的欢迎;(3)软式排球不仅可进行比赛,而且能进行形式多样的游戏,它不受年龄,性别和2.3软式排球的发展前景

目前,软式排球以推广到新加坡,韩国,美国等一些国家,我国自己研制生产的软式排球及竞赛规则也已问世,不少学校和单位已经开始尝试开展比赛活动。可以预见,软式排球以其独特的优势会成为人们终身事的健身和娱乐的活动项目之一,在我国将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软式排球运动是学生们已经接受并且喜欢一项体育活动,尤其去年教育部将软式排球列入9年义务教育的体育与健身大纲后,软式排球正式走进中小的体育课堂,普及率大增。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省市的中小学都已开展起软式排球活动,50%以上的省市都的将来打软式排球也会成为一种时尚。软式排球相对于“硬排”的技术特点 办过各类中学生软式排球比赛。在中国排协的积极推广下,软式排球走入校园,走进寻常百姓中间,相信不3.1发球

在先前的软式排球比赛中,发球不允许击球点高于肩,(现在的软排规则可以上手发球)发球基本是下手发球。所以,发球速度慢,可以给人更多的时间来判断来球;来球的力量轻,不宜使肩部及腕部受伤去了。在大众软式排球比赛项目中,发球作为比赛的开始,只要全身用力协调,击球部位正确,球就轻而易举的发3.2传球 传球技术是比较难掌握的一项技术,软式排球对初学者来讲,较为容易,只要将手型摆好,手掌大,传球发力,还是自下而上,传球不需要手指,手腕的缓冲,即可将球较柔和的传出去。然而“硬排”运中,来球的力度大,手型没有摆正的时候,很容易挫伤手指。这样一来,使中学在校的业余运动员来讲,可球的手型以及力度。一步掌握正确的传球手型和传球力度,不容易受伤手指及关节,使准备成为“二传手”的运动员更好的控制3.3垫球 垫球,是娱乐性排球运动的重要和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基础。软式排球比“硬排”飞行速“硬排”,更适合初学者和大众群众性娱乐和健身。慢,并切在长距离飞行时,有突然下沉的现象,所以在接球时特别要注意。软式排球且重量小,来球力度轻3.4扣球 在排球运动项目中,扣球是一项较难技术,它需要弹跳,协调性和腰腹力量等多种身体素质结合来成,所以中学生很难掌握,尤其是女生。软式排球扣球后,球体迅速凹陷,由于球体气压小,不能迅速反弹教学。软式排球教学对中学生排球教学的影响 所以撞击球体的速度和力量被化解,速度也相对减慢了,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软式排球适宜全民健身及中学体 作为中学体育教学的项目之一,软式排球可以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可以说这个运动项目从以下几个方面可看出软式排球从正面影响着中学体育排球教学: 4.1教育方面的影响

中学生,正是我国后十年的栋梁之才,他们健康成长,拥有良好的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应全面发他,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学校体育的任务。球类运动是青少年普遍喜爱的运动,是综合运用各项基本技能的运用具调查,最喜爱带球类的学生占51.21%,软式排球运动从身体素质上,可促进身体的协调发展,提高各项身素质和基本活动都有良好的效果。从意志品质上来讲,对于培养集体主义,自觉纪律。机智果断的品质有很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技能,增加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的效果。同时它又可以作为一项游戏活动,且具有竞赛的因素,思想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单易行 作为一项体育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中学生不仅在课上进行系统的训练,在课间,课外也可以软式排球的时候,应注意教学的任务和原则: 4.1.1软式排球的教学任务

(1)在娱乐的比赛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软式排球的基本技战术。习。而且不需要球网也可以进行竞赛。不仅如此,软式排球项目以被国家教委列入课程纲目,我们在推广教(2)在愉悦的身心统一中,激发参与意识,养成经常乃至终身参与锻炼的习惯。4.1.2教学原则

(1)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主动性,创造性。

(2)以多人练习,隔网对练和比赛为主,以单人和双人练习为辅。(3)以形成球场意识和起球效果为主,以 实现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为辅。4.2软式排球运动对中学生身心的影响

青年初期学生和运动员的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会发展到接近成人的水平。时在生,心理上处于在日趋成熟的时期,各方面的发展都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球类运动是一项锻炼人各项志品质的运动,不仅培养青少年的团队意识,还可以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等。由于软式排球的色彩鲜艳和比的愉悦性,更加吸引他们,而且经常参加此项运动更能锻炼他们的耐力和意志,具调查有53.14%的学生认为动比原先排球运动更具吸引力,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团队精神。4.3软式排球运动对中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影响 球运动能培养人的意志,有56.36%的学生还认为软式排球更能培养人的意志。由此可见,改革后的软式排球 排球运动员是需要各素质的综合,良好的身体条件才行,所以对运动员的选材十分重要,但是在中学排课上,作为教学课就不能这么严格,更不可以选择性的教授学生,因此在“硬排”课上,学生主动性降低,会有受伤的机率,以及感到身体不适的同学出现。排球运动虽然是隔网对抗的项目,但受伤的机率还是很大在调查的48名在校排球队员中,有13.18%的学生因练球而受过伤,可见还是有危险性的。新出炉的软式排更适合于普通中学生的练习和竞赛,更因为它的球体柔软,色彩鲜艳,球速慢等独有的特点,深受学生的欢迎5 结论

5.1 软式排球运动作为中学体育教学课程,更加受到中学生的青睐,因此比“硬排”运动具有娱乐性,可以快乐的气氛中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战术,培养他们的坚韧的意志,能更好的完成中学体育教学任务。要练习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也降低,所以这又是改革排球教学课的原因之一。能了解和掌握软式排球运动,成为一项健身娱乐的好运动项目。

参考文献:

排球运动教学 篇5

随着硬式排球运动的竞技性不断增强, 硬式排球已经不符合大众对健身娱乐的需求, 排球人口呈逐年下降趋势。在此种情况下, 1988年日本人发明了一种老少皆宜的软式排球运动, 该球体质地柔软, 颜色多样, 练习起来不容易受伤, 受到青少年、老年人及妇女的欢迎和喜爱。

二、软式排球运动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开展

该运动于1994年传入我国, 经过北京体育大学的教职工和学生的比赛实验后, 比赛效果良好。1996年原国家体育委员会排球处拟定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此项运动, 以吸引更多青少年的参与。该运动传入我国后, 在短短的数年时间内, 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和关注, 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已在中小学之间举办过多次比赛。2001年国家教育部已决定将软式排球列入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 在中小学校全面开展软式排球运动, 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软式排球运动的特点

硬式排球运动传入我国已近百年, 在沿海地区的开展比较普及, 80年代中国女排连续五次夺得世界冠军, 在中国大地掀起了一场排球热, 参与者众多, 对中华民族体育运动的崛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随着硬式排球运动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运动员身材、身体素质的要求更高更强, 中国女排的一蹶不振、男排的低谷徘徊, 硬式排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已现颓势, 排球人口急剧下降, 全国联赛的吸引力已无法与足球、篮球同日而语, 现场观众及电视观众日益减少。

加上硬式排球体积相对较小, 重量较重, 速度快, 力量大, 初学者非常容易挫伤手指、手腕, 从而造成心理恐惧的阴影, 不利于排球运动的开展。

沙滩排球的出现曾经给人们以希望, 但是其发展有较大的局限性, 尤其在内陆地区受场地条件的限制较大, 而且在北方严寒的秋冬季节更是无法进行, 无疑目前沙滩排球在我国中小学的开展还不现实。

软式排球在我国的出现, 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它具有自身的特点, 同时在中国迅速开展具有其他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优势, 其球体柔软, 颜色丰富多样, 体积大, 重量轻, 速度慢, 完全消除了初学者害怕损伤手指、手腕的恐惧心理, 它不受性别、年龄、体质、技术水平的限制, 可组织真正没有排球基础的初级比赛, 使排球的基本技术操作起来更容易, 来回球次数明显增多, 适合群体较为广泛, 尤其适宜青少年、妇女及老年人进行身体锻炼, 为全面增强身体素质, 实施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增加了排球人口, 增加了排球的后备力量。

软式排球运动归结起来有以下三个特点:

1. 软式排球比硬式排球在群众活动中有更大的可接受性和娱乐性。

2. 软式排球较硬式排球有操作技术的难易程度低和掌握程度高的特点。

软式排球较硬式排球容易掌握, 具体表现在初学容易, 初步触球就有较多的传垫球次数, 一经学习, 掌握程度明显加快, 参与比赛来回球增多, 这一点为软式排球在群体活动中的推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 学习软式排球对掌握硬式排球无负面影响, 两者技术有较好的兼容性。

两者虽然球体不同, 但大部分技术大致相同, 软式排球对硬式排球技术掌握无副作用。这对于通过软式排球来激发培养青少年儿童的排球兴趣, 再进一步学习硬式排球, 从而克服硬式排球对初学者的不利影响有重要的作用。

四、推广软式排球运动的意义

1. 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

软式排球对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年龄的要求不高, 不进行直接的身体接触, 但又有对抗性, 男女皆宜。软式排球网高2m, 儿童1.8m, 在硬式排球场地或羽毛球场地上比赛均可, 适宜于社区、学校中开展。由于中国有气排球运动的基础, 各单位、社区居委会都有条件进行比赛。根据中国排球运动管理中心软式排球推广小组制定的计划, 到2002年底, 软式排球的人口要达到1亿以上, 掀起一场全民健身的热潮。比赛时可借鉴日本比赛方法:分为家庭组和年龄组两种, 家庭组比赛时必须男女各一名和两名儿童;年龄组分为金、银、铜三个级别, 铜组:30—39岁男、女各一名和40—49岁的男、女各一名;银组:40—49岁男、女各一名和50—59岁男、女各一名;金组:50岁上男、女各两名。同时也可以运用硬式排球的场地规则和比赛方法。实践证明, 软式排球更具有健身性、娱乐性和观赏性, 通过比赛可使人们在愉快祥和的氛围中陶冶情操, 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功效, 对于积极响应《全民健身计划》的号召, 投身于健身运动, 以增强国民整体素质, 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 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国家教育部已经将软式排球纳入了小学和初中最新修订的教学大纲, 使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有机会在体育课堂上学习软式排球。对于身体素质不强、无排球基础的中小学生而言, 学习软式排球技术动作, 练习时不易触伤手指、手腕, 可避免学生学习的畏惧感, 基本技术操作难度低, 初学容易, 技术学习周期短, 掌握速度快, 进步幅度大, 比赛时来回球次数会明显增多, 趣味性更强, 更易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和参与软式排球运动的兴趣, 加强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实践证明, 软式排球较硬式排球在发球、传球、垫球技术提高幅度均有较大的优势;扣球时由于球体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较大, 扣球手法及用力要适当;接发球垫球是因为软式排球体积大、重量轻、球的飞行路线变化较大, 所以脚步移动要灵活、到位。球在手上的感觉较差, 不易控制, 如改用传球来接发球, 效果明显提高。由于软式排球的球体轻、软, 不易挫伤手指, 或造成手臂红肿疼痛, 技术容易掌握, 而且不受场地器材、人数的影响, 有一个球, 一人、三人五人或十人八人, 甚至更多的人在一块空场地就能活动, 并能集健身娱乐于一体, 所以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喜爱。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体育改革势在必行, 增强趣味性、娱乐性、欣赏性、简单易学的体育运动项目将成为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之一。软式排球的出现增加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 通过在中小学的开展实施将会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为学生提供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对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3. 促进了硬式排球运动的发展

硬式排球培养新队员需要“三年成型, 五年成材, 八年成器”的长期过程, 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培养一支排球队不知要耗费多少心血。在体育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部分省市甚至取消了硬式排球运动项目, 而重点发展在国内具有争金夺银实力的单项运动及可给地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足球和篮球项目, 致使中国硬式排球运动实力大幅下降。2000年悉尼奥运会预选赛男子排球兵败希腊, 未取得决赛权, 中国女排仅取得奥运会第五名, 国内联赛现场和电视观众日益减少, 人们失去了对硬式排球的激情。然而软式排球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视, 给硬式排球运动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我们要充分利用软式排球的轻、柔、不易受伤等特点来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积极参与, 通过在愉悦、欢乐的氛围中学习软式排球, 既可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加体质的目的, 又可以掌握、提高排球技术水平, 增加排球人口, 增大排球选材基数, 促进硬式排球的进一步发展, 为硬式排球的迅速崛起奠定基础, 早日实现中国排球事业的辉煌。

4. 为世界软式排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作出贡献

软式排球于1994年传入我国, 经初步试验验证在中国开展具无比的优越性和可行性。经过几年的发展, 软式排球已取得长足进步, 引起了教育界专家的重视,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将其纳入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使其成为普及大众的体育的运动项目之一。

体育总局的大力推广, 国家教育部的积极支持, 软式排球运动的开展将突飞猛进, 由于我国有着众多的中小学校, 教学经验将会更加丰富, 它的实践经验对于世界各国的软式排球运动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软式排球运动从规模和规范程度上来看, 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我们应不断总结、探索软式排球运动的奥秘, 不断加强国际间的交流, 共同推进软式排球运动的发展。

五.结语

软式排球运动虽然诞生时间较短, 但是已经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 在我国掀起了一阵热潮, 对提高我国公民身体素质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 对于促进软式排球在我国的开展和普及, 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开展, 吸引广大中小学学生的积极参与, 对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增加了排球人口的基数, 为硬式排球的选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一步促进了硬式排球运动的发展。我们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 要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教训, 为世界排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作出贡献。

摘要:本文论述了开展此项运动对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 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硬式排球运动的发展, 以及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和推广软式排球运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软式排球,排球运动,发展趋势,影响

参考文献

[1]李雷, 王志刚.软式排球在我国学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9, 1.

[2]王桂荣.软式排球简介[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1997, 1.

[3]葛春林, 对我国开展软式排球运动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学校体育, 2001, 4.

[4]龚德贵, 中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与后备力量的培养[J].体育与教学, 2001, 8.

[5]余敏克, 排球运动项目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0.

[6]温向阳.描绘中国排球21世纪蓝图[J].中国排球, 2001, 3.

排球运动的社会效应分析 篇6

一、由政治价值所产生的社会效应

1.排球运动作为外交需要的重要手段。

现代体育发展证明, 体育发展水平已经不单是体育竞技水平高低和国民身体状况的体现, 而是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风貌的直接展示。而且, 由于体育具有的外向性特点使其相对于政治、经济更具有直接性、国际性和相对独立性, 在为国家和民族赢得地位和威望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

作为三大球类运动之一的排球运动身先士卒。建国初期到50 年代, 男女排代表新中国参加世锦赛, 首次在世界排坛登台亮相即分别以第九、第六成绩双双挤入世界十强, 尤其男排独特的“快板球”进攻打法让各国排球界人士赞不绝口, 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在世界排坛占有了一席之地, 同时为改变中国人在世人心目中“东亚病夫”的形象起了重要的作用。

2. 排球运动对中国以及世界人民的影响力。

80 年代的中国女排在袁伟民等国家优秀教练员的带领下排除万难、一气呵成夺得“五连冠”的优异成绩, 使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国际体坛冉冉升起, 国歌一次次的奏响, 世界一次次的被震撼, 中国女排为祖国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

女排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在国民心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 激发了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由此形成的广泛社会效应, 曾一度成为国家强有力的政治宣传, 鼓动工作的典范, 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二、由经济价值所产生的社会效应

排球运动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他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同步, 与人类的经济水平有着根本的因果关系。生产方式的进步对排球运动的发展和变换起着决定作用, 并同时也制约着各时代排球运动的性质、内容及其特征。而排球运动牵动着经济的发展, 二者之间相互促进, 产生了良性循环的效应。

1.增加劳动效率。

现在社会在带给人们科学技术和财富的同时, 也带来身心的沉重负担, 高速运转下的精神疲劳, 简单重复的异化劳动, 家庭生活的枯燥无味。排球运动给人们提供了一条渲泄激情的渠道, 有效地改善了人体的形态、机能和素质, 全面发展人体机能。增强体力和精力, 降低患病率, 提高出勤率, 提高工作效率, 延长劳动力的使用时间, 并且医疗费用也得到了节省。

2.提高劳动能力。

排球运动的各种技术动作都是球在空中飞行的瞬息间完成, 排球比赛具有球既不能落地, 又不能将球持住而不击出去以及击球次数的限制等特点。因此, 进行排球运动能发展灵敏、协调、快速、准确等素质, 提高判断和适应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的智力发展, 也有助于较快地掌握劳动技能和专业技术, 提高技术的熟练程度。

3.促进经济发展。

在商品经济的前提条件下, 排球运动不仅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也是一种商业现象。随着排球运动大众化程度的提高、竞赛制度的改革和规则的修订, 使排球人口以及各种类型、层次、规格的比赛日益增多, 其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比赛门票、广告和电视传播等的收入, 而对经济发展的延伸作用时进一步沟通商品的流通渠道, 扩大商品的需求, 从而推动生产的发展。

三、由文化价值所产生的社会效应

排球运动作为映射着人类智慧之光的一种实践过程, 它所蕴含着的群体和个体、交往与沟通、竞争与协作、应变与创新等诸多社会文化因素, 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真实写照, 并充分体现着现代人超越自我、张扬个性和对身心全面发展的文化追求。随着比赛的激烈对抗性和比赛的观赏性的不断提高, 在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广泛传播下, 排球运动以其丰富多彩的魅力吸引了更多现代人的参与, 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活动。

1.群体与个体。

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项目, 每一分的得失都与参赛者的技术和全队的战术配合紧紧相扣, 在这紧密配合、荣辱与共的集体中, 每个人都视集体的荣誉高于个人、视队友的成功为集体的成功, 但这种可贵的团队精神并不排斥人个性的张扬。群体的默契配合要依赖于个体的技巧和智能的充分发挥, 比赛场上的瞬息万变, 每一个瞬间都要求个体必须与其配合的团队作出正确的观察判断, 独立果断地采取个人战术行动, 机会稍纵即逝, 机会的选择很重要, 选择的合理性更重要, 对机会的把握不准很可能造成全局的颓势。艰难中需要拼搏, 常态下需要创新, 只有个性鲜明、人格独立的人才敢于拚搏和创新, 才有可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成绩。排球运动张扬了人的个性特点, 同时也使人的人格精神塑造得到了文化熏陶。如中国男排的汪嘉伟、女排的郎平、美国女排已故的海曼、古巴女排的路易斯等等, 都是排球运动造就的个性文化典范。

2.竞争与协作。

排球运动中充满着竞争与配合, 运动之中要学会竞争与配合, 排球运动自始至终贯穿着比赛双方在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心理和智能等多方面的对抗、竞争, 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攻击对方, 战胜对方取得胜利。运动中需要观察对方、分析判断、扬长避短、创造优势、把握时机、敢于胜利, 这是现代人在激烈竞争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 只学会竞争是不够的, 还必须学会配合, 排球运动是群体项目, 要想赢得比赛, 群体内的协同与配合是主要条件, 排球一传、二传、扣球和战术运用, 都是两三人以上在场上的协同配合, 才具有良好的战术进攻效果。而综合多变的防守战术体系, 更是靠全队的密切配合、协同行动才能完成的。群体内的配合, 依靠个体之间统一的目标 (物质的、精神的) 、统一的思想和认识, 以及相互间沟通理解的战术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展开与对手的竞争对抗。这种沟通、理解与合作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个体的配合是群体胜利的基础, 个体行为上的配合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灵与情感上的沟通, 由此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也有所增强, 体现出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如:八十年代我国优秀教练员袁伟民在队伍的管理与建设上始终贯彻“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 凝聚力使6〉6”的方针。队员之间相互鼓励, 团结拼搏, 最终赢得“五连冠”殊荣。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也由此可见一斑。

3.社会行为与社会规范的启蒙教育。

排球比赛具有将个体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化的启蒙和教育功能。排球运动在满足人的天生的攻击性的同时, 又设计了一系列人的社会行为的控制器、调节阀, 那就是竞赛规则与体育道德精神, 更深层次上还有文化的约束力, 如信仰、道德、伦理、礼仪以及法律。体育的道德精神和竞赛的规则保证双方在公平合理的条件下展开攻防对抗, 靠技巧和智慧取胜, 保护健康文明积极合理的行为, 限制粗野动作和不礼貌不道德行为。

运动中个体的行为要符合规则, 要自觉养成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人体的行为要具有敬业精神、责任感, 表现出踏踏实实、全力以赴的精神风范, 取得社会规范的认同。在运动中要挖掘出他的这种启蒙教育功能, 教育广大青少年, 培养他们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

4.平民化趋向与大众文化意识。

排球运动从创始时的少数人的运动,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演变, 已逐渐趋向于“平民化”, 走进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当中。像美国的沙滩排球、日本的软式排球由于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健身性和大众性, 深受人们的喜爱, 也被列入我国全民健身和文化娱乐的基本内容, 并逐步在全国开展和普及, 形成了排球运动大众化的又一道文化景观。

排球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一种商业现象, 既有有形价值, 又有无形价值;既有显现价值, 又有潜在价值;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精神价值。排球运动通过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价值体现, 透射着它的高度, 标志着排球运动的综合性社会效应。

摘要:排球运动的演变过程, 也就是其功能实现由单一向多元转化的过程, 通过对排球运动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三个方面的审视, 展现排球运动的综合性社会效应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排球,社会效应,政治价值

参考文献

[1]排球运动.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中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与后备力量的培养.体育学刊总第29期.2001.1

[3]周红律.对排球运动社会学理论的探讨.体育学刊

湖北省排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 篇7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参加2011年湖北省运动会甲、乙组排球比赛的教练员为研究对象, 共21人。

1.1.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数据库搜索有关排球运动的资料, 查阅了社会学、排球、后备力量等方面的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本文通过查阅有关问卷设计的要求与原则, 通过前期调查初步确定了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并请有关专家对问卷的效度进行了初步检测, 然后根据反馈意见, 进行梳理、进而确定问卷指标的效度问题。共计发放教练员问卷21份, 回收率为95.2%, 有效回收率为90.5%。

1.2.3、数理统计法

对本文的问卷进行分类统计, 并通过数据处理软件Excel200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分析其中存在相关性, 进而进行逻辑分析, 得出有关结论。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科学选材的现状调查

结果显示, 51.5%的教练员以身体形态作为选材的第一要素, 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指标占主要成分, 但是往往忽略运动员的后天发展指标、心理指标等新技术、新指标给选材带来的巨大作用, 往往忽视了运动员的其他指标的重要作用。

2.3、竞赛体质的现状分析

2.3.1、湖北省青少年排球后备力量培养体制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 湖北省排球青少年后备力量的培养模式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由原来单一的业余体校逐渐演变成现在的“体教结合”、“体企结合”、“社会经营”等多种模式的培养体制, 鼓励中小学、高校、社会参与青少年后备力量的培养。

2.3.2、湖北省排球后备人才竞赛体制的现状分析

竞赛体制是检验一支球队训练水平的重要手段。湖北省体育局篮排中心每年都要组织各级别比赛, 比赛过程中湖北省组织教练员团队对青少年进行科学选材、同时对运动员的比赛心理、适应比赛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但由于队伍规模不多, 人数锐减, 只局限于武汉、荆州、黄石等地区, 比赛是运动员成长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训练是基础, 比赛是检验, 通过参加市级、省级和全国比赛, 运动员不仅能够获得技战术的提高, 对于心理抗摔打能力、战术意识、团队凝聚精神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升。同时对于教练员的训练计划的检验、训练成果的考察都是一个良好的标尺。也为上级部门提供了一个检验后备力量的平台。但是调查发现:湖北省的竞赛机制还不够健全, 占43.2%,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4、运动训练条件的现状分析

2.4.1、训练经费状况

俗话说“人马未动, 粮草先行”, 训练经费是制约训练开展情况良好与否的关键, 训练经费的及时到位能够保证平时训练情况的开展以及比赛的正常进行。而调查表明, 90%以上的队伍都受困于运动经费的严重不足, 经费来源较于单一, 主要来源于体育局或者教育局的专项资金投入。

运动场馆是青少年训练的硬件保障, 是训练的基础, 目前, 湖北省业余体校的场馆建设不容乐观。调查显示, 在室内场馆进行训练的有武汉体校、黄石体校、襄阳体校、荆州体校等单位。室外进行训练的为丹江口体校、随州体校、宜昌体校、咸宁等。在冬季、风雨、下雪天气就严重制约了训练, 场馆建设的缺乏、器材的不完善都留下了隐患, 给运动员造成了许多意外的伤害。

2.5、湖北省青少年排球教练员队伍的现状分析

2.5.1、教练员的年龄结构分析

从调查显示, 我省排球教练员的年龄结构基本合理。老、中、青年龄结构比例约为0.1:0.6:0.4。50岁以上的老教练员有2人, 占的9.5%, 35-50岁的中年教练有12人, 占的57.1%, 35岁以下的教练员有7人, 占33.4%。

2.5.2、教练员学历情况分析

从调查可以看出, 大学本科的有12人, 占据总人数的57.1%, 大专学历和中专学历的分别有6人和3人, 占总数的28.6%和14.3%。通过走访调查发现, 目前湖北省各级排球队伍的教练员大多数都从事过专业训练, 从省队、市队和省体校退役下来的专业运动员居多, 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专业训练, 文化学习往往不太重视, 任职以来都是通过函授、自学等方式进行了学历教育, 但是收获较少。由此来看, 我省青少年排球队教练员的学历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特别是对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的培养。

3、建议

改革完善竞赛体制, 发挥竞赛杠杆作用;加强基础科学训练,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改革完善竞赛体制, 发挥竞赛杠杆作用;完善、优化训练条件, 实现经费来源多元化;提高教练素质水平, 增强训练执教能力。

摘要:对湖北省排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 提出应从改革竞赛体制、加强基础科学训练、发挥竞赛杠杆作用、实现经费来源多元化等方面改善排球运动训练现状。

让软式排球运动走进小学校园 篇8

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心。为此,要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增进其身心健康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使学生主动地得到发展。

软式排球是集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为一体,它具有规则限制宽松、场地器材简便、安全性高、富有趣味的特點,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在小学开设,为广大小学生扩大运动范围。

一、软式排球运动简介

(一)软式排球的起源与发展

软式排球是新兴体育项目,目前,软式排球已从日本传到中国、韩国、新加坡和美国等国家。1999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下达体排协字(1999)016号文件,要求各省市排协积极开展软式排球运动,并纳人中小学教材。软式排球正以其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易学性、健身性、群众性、终身性和它本身与标准排球的相似性特点在国内很多城市普遍开展,它会成为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所喜爱的运动健身项目之一。

(二)软式排球的主要特性

l_重量轻、质地软、反弹力低

2.球速慢、难度小、趣味性高

3.娱乐性强

4.不容易受伤、安全、健身价值高

5.比赛形式多种多样,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比赛规则

6.技术动作要求不高,易于普遍开展

(三)软式排球的健身价值

基于软式排球的特性,它不仅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发展智力,促进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而且可以发展心理素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此外,软式排球运动比其他项目,如传统排球,更容易被接受,更具娱乐性,特别是对于那些中小学生来说更为适宜。(四)软式排球的基本技术、特点

1.常用技术

目前我国软式排球运动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常用技术主要有:下手发球、双手垫球、单手垫球、双手传球、单手传球、双手挡球、单手挡球、扣球拦网、脚击球等2.技术特点

(1)击球方法多种多样,可用掌、头、肩、腿等部位击球

(2)要有脚击球意识,可用脚背、脚内外侧击球

(3)学会控制击球力量

(4)手应用技术较多

(5)软式排球与硬排技术有许多共性,软式排球的开展对硬排技术的掌握基本无负面影响,技术上共性较多,并有较好的兼容性。

(五)软式排球的规则

目前,软式排球在世界上还没有统一规则,一般都是在六人排球场或在缩小的场地进行比赛;组队有4男2女混合队或每队5人、6人;要求下手发球,场地上无位置限制,但发球有次序;进攻线距网1米;三局两胜制。网高:成年人男2.30米,男女混合队2.20米,女2.15米,小学生男女为2.00米~2.10米。规定放宽,无持球、连击,无标志杆限制,人数也可三对三、二对二。

二、调查与分析

(一)软排技术较硬排容易掌握

为了了解软式排球对小学生体育教学上的适应性,我对自己所教的四(3)班进行为期2周共六节排球教学的实验,四(3)班有男生26名,女生20名,教授了正面双手自垫球技术和正面下手发球技术,传统硬排、软排各一半人数,在六课时结束后,分别对他们所学技能进行了测试,结果如下:

软式排球垫球技术人数23软式排球正面下手发球人数23 5次从

传统硬排垫球技术人数23硬排正面下手发球技术235次/人

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同等条件下,软排技术较硬排技术更容易掌握。但传统排球对初学者来说,有很多局限性,使其在很长时间内才能掌握,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短,力量小,对硬排会产生“怕疼”的心理障碍,使其在学习硬排时,老师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心理调整,但自从有了软式排球后,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软式排球的优势显得更为突出,学生技术掌握周期短,由于软式排球与硬排技术有很大的相似性与较好的兼容性,学习软排技术对学生在学习排球技术快速掌握动作、缩短学习周期有很大帮助,尤其在小学生中效果更为明显。

(二)学生的喜好程度

软式排球在小学校园的开展是否可行,还要看小学生对软式排球的喜好程度,针对这一问题,作者特别去开展排球运动较广泛的昆山市的一所小学进行了调查,对该校四、五年级的两个班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问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表明,在有过硬排与软排基础的学生中,20%左右的学生喜好传统排球,另外的80%左右的同学在接触软排后,较硬排更喜欢软式排球。由于软式排球气压小而轻,飞行速度慢,这就给对排球技术通而不精的中学生来说,创造了长时间判断的机会,移动和完成击球动作,来回增多了,也增添了乐趣。调查结果充分表明了在小学开展软式排球运动更能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体会运动带来的乐趣。

三、结束语

我喜爱的排球运动 篇9

【作文一】

除了周五,我每天放学后都要去打一会排球,而每次排球训练都会带给我很多喜悦。就拿昨天来说吧。我们先进行准备操,然后开始“鸭子走”的锻炼,“鸭子走”顾名思义就是半蹲着像鸭子一样地走。从远处看,我们还真的像一群羽毛还没长齐的小鸭子。接着,我们玩了锻炼手臂力量的“小推车”运动,我先来讲讲怎么玩吧。一个人两手撑在地上,双脚趴开,第二个人走入他趴开成“八”字的双脚中,然后把第一个人的双脚抬起来,第一个人就可以用手来走路了。我们每次玩这个游戏就会偷着乐,为什么是偷着乐呢?因为如果嘴巴一张开,就有可能把门牙给磕掉了。后来,我们又进行了对颠,对颠就是两个人互相接、发球给对方。这对颠让我们既害怕又开心。害怕的是颠球颠不到五个的话就要被“奖励”做仰卧起坐。开心的是在对颠时发生的一件件生动、有趣的事情:因为别人发来的球太低,我一次次“下跪”;有人经常打斜球,另一个人就说:“我要吃‘饭’,把‘饭’放我‘饭碗’里!”这个‘饭’就是排球,‘饭碗’自然是我们能接球的区域了。天边的太阳露着小脸,那红色照耀着我们,我们每天看着西斜的太阳,踏着轻盈的步伐,欢声笑语地走回家了。

【作文二】

排球,顾名思义,是一项球类运动。球场是长方形,中间隔有高网,比赛双方(各6人)各占球场的一方,用手把球从网打来打去。排球运动使用的球用羊皮或人造革做壳,用橡胶做胆,大小和足球相似。

我就是排球小灵通。但是小灵通也有发威的时候,老虎不发威,你当我Hellokite啊!记得那一次:

记得那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和爸爸看好报纸,异口同声的说:“夜里1点30起看球赛。”“你们不喜欢足球啊?”妈妈说。“什么足球啊,是排球”老爸说。妈妈嘴张特大。爸爸对我说:“2点的赛,你2点起就是的。”我说:“不行,要晚了不就糟了吗?”

到了晚上,我听见“好好好”的声音,我一看表,啊都2:01了,不好,开赛都1分钟了,我赶忙起身去看球赛。经过3场恶战,中国队大胜俄罗斯队。我以一个最响的呼噜为她们加油,我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我就是这样一个排球迷。

【作文三】

上星期的体育课,我学会了打排球,我从打排球中获得了许多的乐趣。

那天,我们体育课准备教排球。整队后,体育老师蔡老师开始给我们讲解垫球的姿势,两只手的.手掌交叉,合起来,看对方的球打过来时,把球往上一拱,就可以把球垫过网去。垫球的时候,手指不能凸出去。我看老师做的示范动作好像很简单,可是我做起来却一直不得要领,我握了好几次总是握不好,我想,这太难了!我开始要打退堂鼓了,老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来到了我旁边,对我说:“不要灰心,来,我教你!”经过老师的细心指导,我成功了。

接着,老师又教我们怎样垫球,他让我们把脚叉开,半蹲下,手和身体保持45度。然后利用脚的弹力,把球向上垫起。起先,我按老师说的垫了两三下,可是那球却怎么也不听我的使唤,不是垫高了,就是从我的手中“逃脱”了,对方打过来的球,我也接不住,有时,为了救球,我得跟球跑了一大圈……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了,我又想放弃了。这时,老师看见了,就对我说:“把球往上垫,而不是往旁边垫!”我看了老师示范的手势,我明白了,是我用力不对。我记住了这一点,按照老师的指点,认真地做好每一个动作,越垫越好,排球在我和同学之间飞过来飞过去,最终,我垫出了65下的佳绩。

【作文四】

排球运动教学 篇10

气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健身,集体娱乐的新兴的运动项目,气排球的重量轻,直径大,空中飞行速度慢,其比赛游戏规则特殊,气排球运动强度低而趣味性强,已逐渐成为老年人喜爱的健身体育项目,随着社会组织老年协会气排球队比赛以及社区老年人气排球比赛队的竞技性上升趋势,随之而来的运动损伤也逐渐增加,直接影响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身体锻炼。因此,开展对老年人气排球的比赛和训练中,造成的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分析显然十分必要。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南昌县县城银河社区气排球队锻炼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对县城体育公园、人民公园公共场所进行气排球训练的老年人进行调查。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文献检索和互联网查寻有关资料,阅读并研究气排球教学训练及其运动损伤方面的资料。

问卷调查法:对银河社区老年人气排球队、县城体育公园老年人气排球队、县城人民公园老年人气排球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份,每队发10份,且收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为100%。

观察法:在暑假和寒假期间,观察老年人气排球比赛和训练,从中发现问题所在。

2 调查结果与讨论

2.1 受伤部位

从表1中看出,损伤的部位呈一定的规律性,受伤总人数却高达58次,受伤最多的部位是踝关节,总数达21人次,占总人数的36.2%。踝关节受伤率高,其次的损伤就是指关节有15人次,占总人数的25.8%,再是肩关节,有7人次,占总人数的12%,膝关节6人次,占总人次的10.34%,是由于训练情况和训练时间长短以及运动量较大造成的,训练强度越强,时间越长则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2.2 致伤动作

气排球的技术分为有球技术和无球技术。前者包括扣球、发球、传球、垫球、拦网,后者为准备姿势和移动。表2表明,受伤比率最高的扣球有25人次,占总比率的34.7%,其次是拦网,受伤人数有23人,占总比率的31.9%。引起气排球运动损伤的动作是扣球和拦网,所以在比赛中应该多加注重。

2.3 气排球运动中易受伤部位损伤的原因

2.3.1 踝关节损伤的原因。

在气排球运动中,急性运动容易造成踝关节的损伤。在做运动时起跳、落地后踩在别人的脚上或者其他物体上,容易造成踝关节的损伤,造成踝关节损伤伤情大多数是向内侧翻转的损伤,这可能和关节的结构分布以及关节的功能特点有关。

2.3.2 指关节损伤的原因。

在气排球运动中,传、发、拦等动作都是靠双手完成,而对身体其他部位不重视,经常被自己和同伴忽略;指关节的损伤也很常见,造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是指关节的结构和指关节功能特点有关。手指的作用很大,在发球等动作中,技术动作不规范,发力方式不对,力量过大,手型不规范等,都容易造成手指的挫伤,关节脱位等损伤。

2.3.3 肩关节损伤的原因。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最大的关节,关节的稳定性较差。关节周围的肌肉的大小和肌肉的力量作用,在肩关节活动的过程中,很容易与周围发生摩擦和挤压,在动力性工作时,容易造成关节损伤。

2.4 运动损伤的预防

2.4.1 加强安全思想教育。

把安全教育列为老年人气排球训练的首要任务,加强老年人对运动损伤的了解,让他们在思想上意识到运动损伤的防范,加大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从而减少老年人们的运动损伤。

2.4.2 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在进行运动项目之前,应该做好准备活动,科学的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人体运动的兴奋性,更可以缓解各内脏器官产生的惰性,使人体的血流量增加,提高肌肉力量和增加肌肉的弹性。

2.4.3 注意放松练习。

在运动过后,要注意全身肌肉的放松,因为放松活动可以减少身体的疲劳,缓解肌肉的僵硬,同时放松运动也可以缓解肌肉运动时产生的乳酸,减少肌肉酸痛,增加肌肉弹性。

3 结论与建议

老年人气排球运动损伤率较高。损伤率由高到低的部位依次是:踝、手指、肩、膝、肘等部位,而造成损伤的动作多为扣球和拦网,在日常健身训练中,应重视对队员的预防损伤意识的培养,并对易受损伤部位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有助于减少队员运动受损伤的发生,所以要求老年人在进行气排球的时候加强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杜绝带伤、带病参加训练比赛,以免损伤加重,延误治疗。

参考文献

[1]蔡卫清.韩解,社区老年人气排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2009.(2):49-53.

[2]姚鲜.连道明.连瑞华,气排球与室内排球竞赛规则的比较分析[Q].体育科学研究,2010,(11):27-32.

上一篇:现代住区水环境设计下一篇:铅锌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