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溃疡十篇

2024-09-09

儿童口腔溃疡 篇1

关键词:儿童口腔溃疡,综合治疗

口腔溃疡是一种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 患病率高, 易复发;本病发生不受年龄、性别限制, 但以青壮年居多, 女性略多于男性。本病病因复杂, 发病机制不明, 有各种不同观点及看法。国内外文献已报道的病因研究包括病毒、细菌、免疫学异常、精神神经因素、遗传因素、营养缺乏、氧自由基变化、微循环障碍等, 临床治疗口腔溃疡虽有多种治疗方法, 却无特效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4例各类型儿童口腔溃疡, 现采用Lehner分型方法, 即将口腔溃疡分为以下3种类型:轻微溃疡、口炎型溃疡, 亦称疱疹样溃疡、重型溃疡, 亦称巨型溃疡或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将104例儿童口腔溃疡患者分为2组, 局部治疗组52例, 男35例, 女17例。其中轻微溃疡15例, 口炎型溃疡30例, 重型溃疡7例。综合治疗组52例, 男33例、女19例, 其中轻微溃疡12例, 口炎型溃疡32例, 重型溃疡8例。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2 治疗方法

1.2.1 局部治疗

通过实险, 局部治疗能及时达到效果, 能清洁保护创面, 消炎、消肿、止痛, 防止继发感染, 促进上皮收敛生肌、促进溃疡愈合。常用药物: (1) 含漱剂:含漱剂具有清洗、防腐、杀菌及收敛等作用。它价廉、使用方便, 药物可遍布口腔, 但在口内停留时间短, 疗效受到影响。临床常用药物如口泰、0.1%利凡诺、0.05%~0.12%洗必泰漱口液以及金霉素溶液等, 疼痛明显时可用1%~2%奴弗卡因含漱止痛。 (2) 散剂、软膏、药膜等的应用:散剂可覆盖在粘膜创面表面, 起保护、收敛和消毒等作用。但散剂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口腔粘膜粘附力弱, 药物易流失。临床多用中药散剂, 如养阴生肌散、冰硼散、锡类散、珍珠散等。临床上常用:软膏, 如溃疡膏、素高捷疗口腔膏等;药膜, 如蜂胶口腔膜、洗必泰药膜、利福平药膜等。民间疗法: (1) 鸡蛋:鸡蛋打入碗内拌成糊状, 绿豆适量放陶罐内冷水浸泡10多分钟, 放火上煮沸约1.5min (不宜久煮) , 这时绿豆未熟, 取绿豆水冲鸡蛋花饮用, 每日早晚各1次, 治疗口腔溃疡效果好。 (2) 全脂奶粉:选用全脂奶粉, 每日2~3次, 每次一汤匙, 加少许白糖, 开水冲服, 晚间休息前冲服效果更佳。一般2d溃疡症状即可消失。 (3) 西瓜:西瓜半个, 挖出西瓜瓤, 挤取汁液, 瓜汁含于口中, 约2~3min后咽下, 再含新瓜汁, 反复数次。 (4) 维生素C:将维生素C药片1~2片压碎, 撒于溃疡面上, 闭口片刻, 每日2次。 (5) 95%乙醇:用棉签沾上95%乙醇, 轻压口腔溃疡点, 并轻轻转动棉签除去溃疡面上的腐败组织, 每天2~3次, 每次20~30s。治疗口腔溃疡, 绝大多数在2~3d愈合。 (6) 芭浓茶:我国明代药典《本草纲目》称:“茶苦而寒, 最能降火……火降则上清矣, ”据研究, 茶含单宁, 具有收敛作用, 浓茶漱口可促使口腔溃疡愈合。

1.2.2 综合冶疗

通过实险, 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机体状况, 加强抗病能力, 调整免疫功能, 有利于促进溃疡愈合, 巩固疗效, 防止复发。常用药物:免疫调节剂和免疫增强剂。 (1) 左旋咪唑 (Levamisole, 简称LMS) :原为驱虫药, 近来发现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2) 反应停 (肽咪呱啶酮) :现认为是一种免疫调节剂, 可用于发作频繁或重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病人。 (3) 厌氧棒菌菌苗:为非特异性免疫激活剂, 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 增强吞噬功能。可从人牙槽窝、骨髓中提取, 培养分离出此种菌属, 经灭活用于临床。可用于治疗重型溃疡病人。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虽然国外报道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病人可收到一定效果, 但同时可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 因此我们不主张全身用药。对顽固性复发性口腔溃疡病人或重型溃疡病人可采用局部封闭疗法, 如2%奴弗卡因11+地塞米松2mg, 于溃疡基底部封闭, 对于减轻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有一定作用。可每周注射1次, 连用4~5次。其他药物:葡萄糖酸锌、硫酸锌或甘草锌修复, 维酶素。

2 结果

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效率更高, 能有效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有效防止复发。

3 结语

儿童口腔溃疡可能为全身的一个表征, 因此治疗本病, 不应局限于局部对症处理, 治疗时应根据脏腑虚实、全身与口腔局部表现综合辨证, 加以调理。全身综合治疗儿童口腔溃疡可缩短病程持续时间, 提高机体状况, 加强抗病能力, 调整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军, 刘金喜, 张萍.辨证分型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6例[J].陕西中医.

儿童口腔溃疡 篇2

1 婴幼儿时期的口腔保健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乳牙和恒牙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家长首先要保证儿童摄入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各种矿物质, 这样才有利于儿童牙齿的发育。婴儿时期母乳是最好的天然食品, 直接哺乳既方便又卫生, 因为母乳含有各种营养素和抗体, 既能抵抗婴儿疾病的发生, 还有预防儿童患龋病的功效。要特别提醒的是在母乳喂养时一定做到要有规律的喂奶和注意喂奶的姿势, 最好是左右交替喂奶。如果是人工喂养要尽量减少婴儿糖的摄入, 因为糖摄入过多会增加龋齿的发生率, 奶瓶喂养同时还要注意不要一个姿势长时间吸吮, 尽量做到减少压迫儿童上前牙, 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引起婴儿颌面部的发育不良。因为婴幼儿的口腔黏膜是非常稚嫩的, 萌出的牙齿钙化程度又很低, 牙釉质牙本质都很薄弱, 加之儿童现在的食品又越来越精细, 儿童特别爰吃黏稠性很强、质软、含糖量高的甜食, 平时又不注重口腔的卫生, 所以儿童很容易就患上各种口腔疾病。

在婴幼儿时期为了防止儿童龋齿的发生, 定期带儿童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 做到每半年检查一次口腔情况, 因早发现、早治疗是保持口腔健康的关键, 也是防止龋齿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 这对婴幼儿时期的口腔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2 学龄前及学龄期的口腔保健

因为儿童时期是处在长身体和增长知识的重要阶段, 所以, 从小就要培养儿童自我口腔保健能力, 提高对口腔知识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口腔的卫生是口腔保健的关键, 如果儿童不注意口腔的卫生, 就会导致口腔多种疾病的发生。首先家长和儿童都要高度重视口腔卫生和口腔保健,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在这时候要特别注重饮食的平衡, 尽量教育儿童做到不要挑食, 在保证好儿童蛋白质、钙、磷等矿物质的同时, 而且还要嘱儿童多吃些含纤维素高和粗糙的食品, 以增强儿童口腔的咀嚼功能, 纤维食物也有利于口腔黏膜及牙齿的洁净, 对儿童口腔的发育也是很有好处的。

儿童口腔保健 篇3

汪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预防儿童科副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儿童龋病、髓病、根尖周病、牙外伤及咬合诱导等。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

问:我家宝宝3岁,我想让他学习刷牙,该如何选用牙刷和牙膏呢?

汪隼:刷牙是去除菌斑、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自我保健方法。清除菌斑应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在哺乳或喂食后,家长就应该把纱布套于手指,轻轻擦洗孩子的牙齿和牙龈组织。随着乳牙的逐渐萌出,可先由家长代为刷牙,并培养幼儿对刷牙的兴趣。随着幼儿的成长,可以让他在家长的帮教和督促下,逐渐掌握刷牙的方法。刷牙次数为每天早晚各一次。

家长应为儿童选择软毛、刷毛较短且适合孩子口腔大小的牙刷,不仅有利于清洁牙齿和牙周组织,孩子操作时也较方便。

婴儿期刷牙不提倡使用牙膏,用清水即可。幼儿可以使用牙膏,但由于该年龄段的孩子可能会把部分牙膏咽下,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氟中毒,故6岁以下儿童应在家长监督与指导下使用含氟牙膏,每次只需豌豆大小的牙膏即可。

问;我儿子7岁,目前正在换牙。由于他小时候蛀牙很严重,现在长恒牙了,有什么办法能预防再次蛀牙吗?

汪隼:龋齿(俗称蛀牙)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要预防龋齿的发生,可以从以下环节入手:首先,细菌是致龋的主要因素,防龋的关键环节是控制菌斑。牙刷、牙膏、牙线、牙间清洁器等保健用品可清除口腔内的牙菌斑。其次,食物中蔗糖的致龋性最强,家长应限定孩子食用含蔗糖食品的次数及总量。第三,使用含氟牙膏、氟片、氟凝胶、含氟漱口水等含氟用品,可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第四,对刚萌出不久的恒磨牙,可做窝沟封闭术以防龋。第五,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以便及早发现龋齿,及早治疗。

问:我侄子11岁,两天前在学校不慎摔跤,把一颗门牙磕掉一块,可以修复吗?

汪隼:在儿童口腔科,因外伤引起牙齿折断的病例并不少见。上颌前牙(俗称门牙)位于面部的最前面且较前突,特别容易受伤。鉴于你侄子已经11岁,前牙一般已经换为恒牙。如果磕掉一半的话,一定要及时治疗,用复合树脂修复牙冠,基本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若前牙的牙神经没有暴露,牙齿没有松动、移位,牙根没有折断的话,可以直接用复合树脂进行牙冠的修复。若前牙有松动、移位,或牙根折断等情况,则需要在修复的基础上,再固定一段时间;若前牙牙神经已经暴露,则需先处理完牙神经,然后再修复牙冠。

问:最近,我4岁的女儿总说牙痛。开始是吃饭的时候叫痛,后来发展到不吃饭的时候也叫痛。我很担心,她是不是蛀牙了?

汪隼:你女儿很有可能患了龋齿,而且可能已经波及到牙神经。疼痛是牙神经发炎的突出症状和重要临床表现,包括受到某些刺激后诱发的激发痛和未受外界刺激而发生的自发痛。激发痛多因过冷、过热食物的温度刺激,食物中的甜、酸刺激,或食物嵌入龋洞后所引起。自发痛或重或轻,重者可能有跳痛、持续痛,轻者疼痛不明显。急性牙神经发炎常常在夜间睡觉时发作,患儿常表现为睡不安稳或从熟睡中痛醒。你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及早治疗。

问:最近,我发现我7岁的女儿晚上睡觉时,偶尔会磨牙。我很担心,磨牙会把孩子的牙齿磨坏吗,该怎么办?

儿童口腔溃疡怎么办 篇4

在宝宝口腔有溃疡时,要仔细观察宝宝的口腔,找到溃疡的具体部位。如果溃疡在颊黏膜处,就要进一步找到造成溃疡的原因:比如看看患处附近的牙齿是否有尖锐不光滑的缺口,如果有这种缺口,就应当带宝宝去医院处理。

2、饮食镇痛:

不要给宝宝吃酸、辣或咸的食物,否则宝宝的溃疡处会更痛。应当给宝宝吃流食,以减轻疼痛,也有利于溃疡处的愈合。

3、转移注意力:

多关心一下宝宝,多和宝宝谈心,转移他的注意力,给宝宝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

此外,还有一些小偏方能促进宝宝溃疡愈合,爸爸妈妈不妨试试:

1、维生素c药片1-2片压碎,撒于溃疡面上,让宝宝闭口片刻,每日2次。这个方法虽然很有效,但是会引起一定的疼痛,小宝宝可能会不太配合。

2、用全脂奶粉,每次1汤韪并加少许白糖,用开水冲服,每天2-3次,临睡前冲服效果最佳。通常服用2天后溃疡即可消失。

3、西瓜瓤挤取瓜汁后含于口中,约2-3分钟后咽下,再含服西瓜汁,反复数次,每天2-3次。

4、蛋打入碗内拌成糊状,绿豆适量放陶罐内用冷水浸泡10多分钟,放火上煮沸约2分钟(不宜久煮),这时绿豆未熟,取绿豆水冲鸡蛋花饮用,每日早晚各1次。

5、采鲜芭蕉叶适量,将其用火烤热贴敷于口腔溃疡处,每日2-3次。

6、西红柿列切挤汁,然后把西红柿汁含在口中,每次含数分钟,一日多次。

儿童口腔科急症215例临床分析 篇5

1 资料及方法

215例均为我院口腔科门诊接诊的患儿。年龄:3个月~14岁, 其中, 7岁以下146例 (67.91%) , 7岁以上69例 (32.09%) ;性别:男122 例 (56.74%) , 女93 例 (43.26%) , 男女之比为1.31∶1。致病原因:创伤因素114 例 (53.02%) , 非创伤因素101 例 (46.98%) 。在创伤因素中, 分为软组织损伤、牙损伤、骨折、颞颌关节损伤等诊断;在非创伤因素中, 有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脓肿、颌面部间隙感染等诊断。将所有病例发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诊断、心理行为特点等进行分类统计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儿性别与急症之间的关系

创伤因素中男孩明显高于女孩, 非创伤因素中女孩稍高于男孩 (图 1) 。

2.2 创伤急症患儿的创伤诊断

114 例创伤急症就疹患儿的诊断见表 1、2。

2.3 急症患儿的非创伤诊断

见表 3。

2.4 急症患儿年龄与病因的关系

见表 4。

2.5 急症患儿心理行为特点

见图 2。

3 讨论

本文215 例口腔科急症患儿中, 创伤因素占比例稍高 (53.02%) , 主要原因是,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的突出及暴露部位, 儿童处于特殊的生理、心理发育阶段, 自制能力及保护意识差, 故易受意外损伤, 尤其是3 岁以下儿童创伤性急症比例更高 (45.61%) 。因男孩具有顽皮、爱动、好冒险等心理行为特点, 故男孩创伤急症发生率高于女孩, 与文献报道一致[1]。

在创伤诊断中, 以软组织撕裂伤和牙移位以及二者的复合伤为最常见, 共占47.06% (64/136) , 多因儿童顽耍时跌倒或碰撞硬物所致, 应结合口腔组织特点, 及时进行清创、缝合。牙移位及牙脱位要及时复位固定, 嘱患儿定期复诊拍X线片, 观察有无牙根炎症性外吸收, 如有应立即行根管治疗;牙髓活力测试在刚复位时常无反应, 需观察0.5~1 年以上才见阳性反应[2]。对颞颌关节损伤患儿, 颌间固定2~3 周, 嘱尽早张口训练, 以防关节黏连甚至强直。在非创伤诊断中, 最常见为根尖周炎、牙髓炎, 而龋病是引起这2 种疾病的主要病因。乳牙患龋后, 自觉症状不明显, 家长往往对龋病不够重视, 致使龋病发展成为牙髓炎、根尖周炎。表明积极防治儿童龋病十分重要。

对215 例急症患儿的心理行为特点分析显示, 配合型者多为7 岁以上患儿, 表明随年龄增长儿童心理逐渐成熟, 对自身健康认识提高, 理解力和控制力增强[3]。对治疗配合较差的紧张型、娇惯型、骄横型, 多为7 岁以下患儿。医护人员针对上述患儿的心理行为特点, 应态度和蔼, 尽可能增强亲切感, 消除患儿恐惧感, 以娴熟轻巧的操作获取其信任, 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葛成, 何黎升, 雷德林, 等.儿童颌面部创伤470例临床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1, 17 (4) :337-338.

[2]石四箴主编.儿童口腔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25-127.

儿童上消化道溃疡临床特征探讨 篇6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过敏性紫癜,儿童,电子胃十二指肠镜

儿童上消化道溃疡主要有PU (Peptic ulcer) 、HSP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继发性溃疡、其他全身疾病或外伤继发性溃疡、应激性溃疡等。其中PU最常见。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生存环境的改变及内镜检查在儿科的普及, PU和HSP等继发性溃疡在儿童中的检出率逐渐升高, 有报道称儿童PU检出率达5%~7%[1,2]。儿童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 易误诊、漏诊。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儿童上消化道溃疡的特征, 对PU、HSP继发性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7 年6 月-2015 年5 月收治并符合诊断标准的儿童PU患者172 例 (男128 例, 女44 例) 和HSP继发性溃疡患者30 例 (男26 例, 女4 例) 作为研究对象。PU患儿根据最明确致病因素分为Hp相关性溃疡40 例、药物相关性溃疡38 例、不良饮食所致PU 28 例、不明原因PU 66 例。

1.2 诊断标准儿童PU诊断参照中华儿科杂志《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镜诊断标准》[3]。Hp感染诊断参照中华医学杂志《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4]。HSP诊断参照科学出版社《儿科疾病诊断标准》第2 版诊断[5]。

1.3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各选入对象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内镜、Hp检测结果等。内镜为日本Olympus GIF-XQ240、XQ260 及XP260 电子胃十二指肠镜。

1.4 腹痛程度分级 Ⅰ级:不影响日常活动与睡眠, 不需服用抑酸或解痉药可自行缓解;Ⅱ级:部分影响日常活动与睡眠, 需服用抑酸或解痉药才能缓解;Ⅲ级:不能进行日常活动与睡眠, 服用抑酸或解痉药仍不能缓解[6]。

1.5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U与HSP继发性溃疡的临床比较PU及HSP继发性溃疡在腹痛部位、程度、发作方式及规律性、血便、腹部压痛部位、粪便隐血、内镜下特点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PU与HSP继发性溃疡胃十二指肠镜下表现内镜显示病变广泛, 溃疡常多发, 伴弥漫性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 (图1~2) 。

注:*表示20例患者未进行粪便隐血试验

注:图1a、图1b为十二指肠球部单发溃疡;图1c为胃窦溃疡;图1d为十二指肠球部黏膜结节

注:图2a为胃窦多发溃疡;图2b为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图2c为胃黏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及出血;图2d为十二指肠黏膜充血、水肿及糜烂

2.3 病因分析202例中, 男:女为3.2∶1, 年龄56 d~14.3岁。结合病史、一般资料、临床、内镜表现及Hp检测结果等总结主要病因:Hp感染占19.8% (40/202) , 药物因素占18.8% (38/202) , 不良饮食习惯占13.9% (28/202) , 过敏性紫癜占14.9% (30/202) , 不明原因占32.7% (66/202) 。

3 讨论

PU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而不典型, 主要为反复间断腹痛, 多位于上腹、脐周或中上腹, 疼痛程度不一, 可在夜间或饥饿时发作, 也可在进食后较明显或无明显规律, 可伴有恶心、呕吐、呕血、便血等, 查体可见上腹、脐周或中上腹部压痛, 少数为全腹或部位不清, 与国内外同类报道相符[7,8]。HSP继发性溃疡特点在于腹痛以脐周或下腹部为著, 程度较剧烈, 反复、阵发性发作且无明显规律, 常伴血便, 腹部压痛部位不固定, 多为脐周、下腹或全腹部, 粪便隐血试验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FOBT) 常为阳性, 与别文琴等[9]报道相似。本文中PU与HSP继发性溃疡胃十二指肠镜下表现与毕淑英等[10]报道类似。

上消化道溃疡中男性更常见, 与国内外报道类似[11,12]。考虑与男孩有更多不良饮食习惯、较多运动、食量较大及过多胃酸分泌等有关, 而女孩可能与体内分泌较多对胃肠黏膜有保护作用的雌激素有关。Hp感染、不良饮食习惯、药物、HSP与儿童上消化道溃疡的发病密切相关, 与有关报道相符[13]。Hp可分泌酸性抑制蛋白, 通过自身尿素酶分解尿素在周围产生氨云, 升高p H值而能够在胃十二指肠黏膜生存;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抑制环氧合酶-1 而使得前列腺素合成减少, 黏膜屏障功能减弱导致黏膜糜烂和溃疡发生;暴饮暴食、喜食辛辣油腻或过冷过热食物、饮食不规律等导致胃肠黏膜抵抗力下降, 易受到刺激损伤而致溃疡形成。本研究中, 不明原因组比例最大, 考虑原因:第一, 可能存在Hp检测假阴性, 本次研究Hp检出率与同类报道相比较低[14]。分析原因在于: (1) Hp检测方法受限, 仅有碳13 呼气试验, 故在Hp感染高危因素存在或内镜发现溃疡时, 应尽量行多种Hp检测方法; (2) 药物影响:Hp对抑酸剂、抗生素敏感性较强, 其中96 例 (47.5%) 行Hp检测前有抑酸剂或抗生素应用史。第二, 考虑部分患儿可能是克罗恩病、嗜酸性胃肠炎等伴发溃疡, 因无相关病史资料而无法明确。第三, 病史采集不够详细, 可能遗漏药物、不良饮食习惯、遗传及被动吸烟等因素, 故病史采集应全面准确。

儿童口腔溃疡 篇7

牙科畏惧症(DF)是指对牙科治疗持有的忧虑、紧张或害怕的心理状态,在行为上表现为敏感性增高、耐受力降低,甚至躲避治疗的现象,在儿童牙科中较为常见[1]。我科通过开展适宜的心理护理在口腔预防中使儿童能够合作方面作了一些调查分析和探索,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从2006年下半年我院口腔科对56所进行口腔预防的幼儿园中随机抽取2所幼儿园,男孩213人/女孩193人,健康状况良好(生病未到园的除外)共406名儿童进行了调查分析。由口腔专业人员根据接触接受预防的儿童的表现,按Veerkamp J(1993)标准将DF区分为5级并进行现场评定:O级(自如):表情自然,能准确迅速地回答问题,配合良好。1级(不自在):表情不自然,愿意并能准确回答问题,有时屏住呼吸,手不自然放置,胸部抬高,预防全过程紧张,但能配合;2级(紧张)回答问题尚准确,声调紧张,有时沉默,有时叫喊,手常悬空,但预防仍可以继续;3级(勉强):欲拒绝预防,哭泣,口头抗议,手常抬起意欲阻挡预防,需命令式语言,预防过程较困难;。4级(恐惧)语言交流尚可,持续哭闹,身体不停扭动,偶需按压,操作困难,预防工作受到明显影响;5级(失控)高声哭叫,命令式语言无效,本能地挣扎,欲逃避预防,需要协助方能进行预防者[2]。406例儿童接受口腔预防时DF分级情况见表1。

1.2 用物准备和操作步骤

所有儿童均使用氟保护漆1ml/支。棉签、口罩、钝头的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塑料胶管、探针、口镜、手套),医用空压机(带二用枪喷头)。①用内附开瓶器打开瓶盖,用钝头注射器抽取药液备用;②让儿童张口,用棉签擦干欲滴涂的牙面;③再用气枪补吹欲滴涂的牙面,使之完全保持干燥;④给钝头注射器套上一次性胶管并将药液滴涂于相关牙面;⑤用气枪分区吹各涂层,使之在被涂布的牙面上形成一层通透性较差的漆膜,促进牙齿的矿化,降低龋齿的发生率;⑥.让儿童45min内不要漱口、喝水、吃东西。

1.3 方法

1.3.1

在每一个班预防开始之前医务人员可先讲解操作步骤,再请DF0级主动要求第一个开始进行口腔预防的儿童示范,从而有利于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1.3.2

2对DF为O~3级的儿童,医务人员和蔼地主动交流至关重要,儿童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减轻心理压力,放松情绪,从而配合预防工作。

1.3.3

对于DF4级的儿童,可先让其马上站到旁边观察勇敢的同学是怎样做的;请老师来帮助和鼓励儿童接受预防;利用孩子之间的竞争心理,使其接受预防;也可以先用钝头的滴管在医务人员的手背上示范一下表示不疼,再让小朋友在手背上也体验到不疼、不会流血的感觉。对于大、中班的具有"治牙疼痛、怕打针和拔牙"等不良经验的儿童所表现出的不合作行为,对这类儿童要抓住他们害怕疼痛的心理进行诱导,使其认识到预防基本上是无痛的,从而接受预防。医务人员应用儿童熟悉的语言对器械及操作进行解释,让儿童预知每一个步骤和动作,减少恐惧感。酌情使用命令式语言。对小班的幼儿可用"看小鱼吐泡泡"等童话式语言进行诱导,引起好奇心使其对预防感兴趣,DF4级的儿童经过以上心理护理后,逐渐变被动为主动合作,可以完成预防。

1.3.4

对于DF5级的儿童,应该先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宣教,对于大中班的儿童可让其先在旁边多待一会儿,持续暴露在紧张、焦虑情绪中一段时间,有利于"心理脱敏",再让其模仿同学就相对容易一些;对较小的幼儿,老师的陪伴可提供安全感,有利于配合预防工作。在各种方式不起作用时,幼儿不愿张口的情况下要慎重采取强迫或按压等强制手段,因为这样会给儿童的心理留下阴影,导致儿童在今后的预防和治疗中合作困难。

2 结果

见表2。

3 讨论

3.1 DF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儿童经历过牙痛或者经历过致痛的治疗(如开髓、针疗、拔牙等)造成恐惧心理;②以前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不和蔼的态度或粗暴的操作;③医务人员的着装,特殊的器械设备、声音及气味;④家长或老师经常用打针、输液等语言对儿童进行威胁和恐吓所形成的不良刺激,造成过分紧张、焦虑的情绪产生,加重了他们对医院的恐惧;⑤56-7岁是儿童乳牙患龋齿的高发阶段,口腔内龋齿过多,由于觉得难看不愿意张嘴示人[3,4]。

3.2

通过对氟保护漆的作用和机制的解释,熟悉并充分应用儿童心理学知识,使用儿童能听懂的语言:如在牙面上形成的漆膜使牙齿变得又白又亮可以说像"海狸先生"一样。加强对刷牙、漱口等儿童口腔保健常用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预防和检查治疗,减少龋齿对儿童口腔正常状况的损害,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5]。对减少和减轻DF以及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意义。

4 结论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有着不同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对口腔预防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对此,医务人员应掌握儿童的心理,具体分析和处理儿童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我科在幼儿园进行口腔预防中积极采用适宜的心理护理,使部分儿童DF的表现从4级和5级转化为3级,争取得到儿童的合作,顺利完成口腔预防工作。所以适宜的心理护理是获得口腔预防时取得积极配合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吴忠,陈耀俊.儿童牙科畏惧症调查研究[J].口腔医学,2005,25(2):111-113.

[2]卞金有.口腔预防医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2-129.

[3]袁益屏.牙科就诊患儿心理障碍及治疗对策[J].口腔医学,2003,23(3):190.

[4]程希兰.760例口腔科就诊儿童的心理行为分析[J].口腔医学,2003,23(5):315-316.

盲哑残疾儿童口腔保健措施初探 篇8

盲哑残疾学生由于身体的残疾,在生活及学习中有很多的不便,口腔健康状况也比正常儿童差。我科从1988年起,对成都市盲哑学校全体学生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使盲哑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对盲哑残疾学生的口腔保健措施进行初步探索。

一、盲哑残疾学生的口腔状况

1988年调查了四川省成都市、重庆市和乐山市的4所盲哑学校9~24岁学生的龋病、牙周疾病及口腔卫生状况。其结果为9~14学生患龋率为43.32%。龋均为1.38,15~24 岁学生的患龋率为33.33%,龋均为0.86。 龈炎发病率9~14学生为57.49% , 15~24 岁学生为74.40% 。每天早晚坚持刷牙的学生为

34.6%,不刷牙的学生有6.7%,每天只是早上刷牙的为51.8 %,晚上刷牙的只有6.9%。

调查中发现残疾学生的牙龈炎发病率较高,刷牙率低,而盲生尤为明显。其主要原因是:(1)由于残疾原因,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无法从各种途径获得正确的保健措施和方法;(2)多数是住校生,生活老师工作繁忙,在各个方面都有大量的工作,因此没有过多精力和时间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3)无口腔专业人员讲解并指导正确的刷牙方法及其他保健措施;(4)部分学生家境困难,家长没有经济能力带孩子到医院作检查和治疗;(5)卫生用具不合格,所用牙刷有分叉、倒毛现象。

在龋患牙中,仅有7.4%的牙做过治疗,92 .6%的牙未做过任何处理,充填率低。

二、口腔预防保健措施

我科根据盲哑残疾学生的特点采取一些的预防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每半年对盲哑学生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通知学校,便于学校及时掌握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并通知家长,同时也便于我们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调整保健措施。

由于盲哑残疾学生具有其一些特殊性,在开展保健工作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1)年龄跨度大,从7~24岁的学生均有,要针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2)由于一些学生听不到,一些学生看不见,因此在开展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措施宣讲时,要根据不同的残疾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3)由于部分学生是住校,因此要求生活老师掌握口腔保健的正确方法,监督学生的口腔保健工作,对于走读的学生,可以通过让学生带宣传资料回家,使家长了解口腔卫生保健知识。

2、在检查的同时,进行治疗。由于盲哑学生行动不便,对检查中发现的龋病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治疗,一是派专人与学校老师一起将需治疗的学生,分批送到医院,治疗完后再送回学校;二是我科医生利用简易椅、涡轮机或口腔保健治疗车,在检查的同时,由一個或两个医生进行治疗,对需多次复诊的个别学生,做好记录,预约到医院治疗,医院提供一切方便。

3、定期到学校开展各种口腔保健工作,对聋哑学生,在教师的配合下由专业人员讲解口腔保健的基本方法,包括正确的刷牙方法、牙线的使用,健康饮食等。对盲生的保健工作要更为细致,要手把手的教学生正确的刷牙方法。在对学生进行宣教的同时,要印制一些宣传资料,让学生带回家,提高家长的保健意识和保健方法,增强学生的口腔保健效果。

4、在一些节日期间,如儿童节、元旦节等,在学校开展各种活动时,增加一些与口腔保健有关的节目,如知识问答、有奖竟猜、保健方法实际操作和一些小游戏等,并准备小礼品发给学生,在提高学生趣的同时增强保健意识。

为了保证学生使用合格的卫生用品,我科与生产厂家联系以较低的价格为学生提供合格的牙刷和牙膏,并定期更换。

在预防和治疗中应注意:(1)卫生宣教要分多次进行,一次内容不宜过多。(2)在检查和治疗中要有足够的耐心,最好能学一些简单的手语,与学校老师一起完成治疗和检查。(3)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疼痛,要事先告诉学生,让其有心理准备。(4)在检查和治疗中要有爱心,不能歧视残疾学生,在语言和行动中要谨慎、细致,与正常学生相同对待,切不可伤害残疾学生的自尊心。

儿童口腔医学教学大纲 篇9

[教学内容]

掌握:儿童牙医学的概念.熟悉:儿童心理特点.了解: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儿童牙医学的范围和国内外的进展,加深理解儿童牙科不同于成人牙科,明确儿童牙科的治疗对象、任务和特点以及接待儿童患者的方法.[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童牙医学的概念。了解儿童牙医学国内外发

展史及接待患儿的方法。

第二章 生长发育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长发育分期及各期特点

掌握: 各生长期的特点.了解: 生长发育各期的概况.第二节 颅面骨骼和牙列的生长

掌握: 上下颌骨和牙弓生长发育特点.、乳、恒牙发育与年龄的关系.乳、恒牙萌出顺序、儿童时期的3个牙列阶段的特点.熟悉: Nolla将恒牙钙化在X线片上生长过程的表现.[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生长期的特点,及上下颌骨和牙弓生长发育的特点;乳、恒牙发育、萌出与年龄的关系。

了解: 乳、恒牙列期牙弓宽度和长度测量方法.第三章 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乳牙的解剖形态

掌握: 乳牙牙体、髓腔形态特点、乳、恒牙的临床鉴别.熟悉: 各乳牙牙体和髓腔的形态、乳牙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记录方法.第二节 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

熟悉: 乳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的组织结构.了解: 乳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化学组成.第三节 乳牙的牙根吸收

掌握:

乳牙牙根稳定期的概念、各乳牙牙根吸收与脱落期的年龄和稳定期的年龄.熟悉: 乳牙牙根的吸收和乳、恒牙替换的特点.第四节 乳牙的重要作用

掌握: 乳牙的重要作用.第五节 年轻恒牙的特点

掌握: 年轻恒牙的定义和特点.[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掌握乳牙的解剖形态特点;乳牙牙根稳定期的概念及年轻恒牙的特点。熟悉乳牙的重要作用及乳、恒牙的临床鉴别。

第四章 牙齿发育异常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数目异常

掌握: 牙齿数目异常的临床诊断与处理原则.熟悉: 牙齿数目异常的病因,先天缺牙和多生牙.了解: 牙齿数目异常中牙瘤的临床表现.第二节 牙齿形态异常

掌握: 畸形中央尖(central cusp)

畸形舌侧窝(invaginated lingual fossa)融合牙(fused teeth)结合牙(concresence of tooth)双生牙(geminated tooth)小牙畸形(microdontia)弯曲牙(dilaceration of tooth)的定义,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第三节 牙齿结构异常 掌握:

釉质发育不全(enamel hyoplasia)氟牙症(dental fluorosis)

四环素染色牙(tetracyline pigmentation teeth)的临床 特征.熟悉: 牙齿结构异常的病因.釉质发育异常的临床病损分类.了解: 牙齿结构异常的临床防治方法.第四节 牙齿萌出异常

掌握: 牙齿早萌的定义.牙齿早萌的治疗原则.熟悉: 牙齿早萌的原因.恒牙萌出困难的原因.恒牙萌出困难的治疗方法.牙齿异位萌出的治疗原则.了解: 乳牙萌出困难的原因.牙齿异位萌出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第五节 牙齿遗传性疾病

熟悉: 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征(ectodermal dysplasia syndrome)的临床分类

和表现.牙本质发育不全(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的临床分类和表现.了解: 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征和牙本质发育不全的发病机理和遗传学.抗维生素D 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遗传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掌握牙齿数目异常、形态异常、结构异常和萌出异常的定义;临床各类表现和治疗原则。熟悉儿童时期牙齿遗传性疾病的临床分类和表现。

第五章 龋病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乳牙龋病的患病状况

.掌握: 乳牙龋蚀的特点.乳牙易患龋的因素.熟悉: 奶瓶龋(milk bottle caries)、猖獗性龋(rampant caries)和环状龋的定义.儿童龋病好发部位:

好发牙:好发牙面,牙面的好发部位.继发龋(secondary caries)余留龋(residual caries)了解: 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和分类.儿童龋患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第二节 乳牙龋病的危害性

熟悉: 乳牙龋病对儿童口腔局部和全身影响.特纳牙(Turner tooth)的含意.第三节 乳牙龋病治疗

掌握: 乳牙龋病治疗的目的.药物治疗的操作步骤.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乳牙龋修复治疗的特点及洞型制备与恒牙有何不同.金属冠修复的操作步骤.备洞的基本原则.洞形设计的原则.熟悉: 乳牙窝洞消毒和垫底材料选择的原则.乳牙充填材料的性能与特点.乳牙易产生继发龋的原因.抗力形和固位形要求.金属成品冠的优缺点.了解: 制备洞型时钻针切割对乳牙的影响.去除感染的软化牙本质的方法.乳牙龋病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各种垫基材料和充填材料性能.嵌体治疗的适应证,洞型制备的要求和操作步骤.儿童在治疗中的心理特点.龋病治疗过程中和充填后引起该牙疼痛的原因分析.第四节 年轻恒牙的龋病治疗

掌握: 龋病治疗的原则.深龋再钙化治疗的适应征.熟悉: 年轻恒牙的解剖形态特点.了解: 恒牙洞型修复的材料选择.第五节 家长教育

了解: 家长教育的重要性.对家长教育的方法及策略.[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同学认识到龋病对儿童和少年可以影响局部或全身的正常生长发育。深刻理解儿童乳牙和年轻恒牙为何易患龋病?有何特点?从中掌握儿童龋病临床特有的症状、治疗的特点、操作方法。并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常用药物和材料的药理作用和性质特点,便于学生灵活运用。

第六章 牙髓与根尖周病 [教学内容]

复习乳牙和年轻恒牙的解剖生理特点.熟悉造牙本质细胞和年轻恒牙的牙乳头生理功能.第一节 牙髓治疗的目的

熟悉: 乳牙年轻恒牙牙髓治疗的目的.第二节 牙髓和根尖周病的诊断方法

掌握: 乳牙、年轻恒牙的牙髓和根尖周病临床检测方法.第三节 牙髓治疗方法的选择

掌握:乳牙和年轻恒牙牙髓治疗方法选择.第四节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

掌握: 直接盖髓术(direct pulp capping)间接盖髓术(indirect pulp capping)活髓切断术(vital pulpotomy)干髓术(pulp mummificatomy)根管治疗术(root canal therapy)根尖诱导成形术(apexification)的概念及适应证

熟悉: 操作步骤.各类治疗中药物的药理作用.第五节 牙髓和根尖周病治疗的评价

熟悉: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中常用药物的评价.Fc活髓切断术、氢氧化钙活髓切断术、戊二醛活髓切断术、髓失活后牙髓切断术的优缺点.了解: 国内外乳牙和年轻恒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进展.[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掌握乳牙和年轻恒牙的牙髓与根尖周病的临床检测方法及治疗方法。熟悉乳牙和年轻恒牙牙髓治疗的目的及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牙髓与根尖周病在治疗中常用药物的评价。了解国内外乳牙和年轻恒牙牙髓与根尖周病的治疗进展。

第七章 前牙外伤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论

掌握: 牙外伤的定义、英文名解(Tooth Trauma or Injury).牙外伤好发部位、高峰年龄及其原因.了解: 牙外伤后该牙牙髓的组织变化.第二节 牙外伤的诊断

掌握: 放射性X线检查外伤牙的几个要素.X线检查根折假阴性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根折检出率.熟悉: 病史采集包括哪些内容.了解: 外伤首次就诊时外伤牙电活力测定意义有否的观点.第三节 牙外伤的治疗

掌握: 冠折(Crown Fractures)的治疗原则.根折(Root Fractures)的治疗原则.冠-根联合折(Crown-Root Fractures)的治疗原则.牙完全脱位(Avulsion)的治疗原则.牙伸长(Extrusion)的治疗原则.牙侧向移位(Lateral luxation)的治疗原则.牙嵌入(Intrusion)的治疗原则.复合树脂夹板固定的几个因素以及其特点.熟悉: 活髓切断术和根尖成形术的适应证及操作步骤.乳牙外伤几种类型的治疗原则.了解: 牙震荡、牙槽骨骨折的治疗原则.第四节 外伤的预后

熟悉: 根折愈合的四种组织反应、外伤牙本身的反应.乳牙外伤对继承恒牙的影响.第五节 牙外伤的预防

了解: 牙外伤预防一些常识.[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掌握牙外伤的定义,各类牙外伤的诊断及治疗原则。了解乳牙外伤的处理原则,以及如何预防牙外伤的基本知识。

第八章 牙周组织疾病及常见粘膜病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牙周组织的特点

了解: 儿童时期牙周组织特点.第二节 牙龈病

掌握: 儿童时期易患牙龈疾病的病因.熟悉: 以下牙龈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萌出性龈炎(eruptive gingivitis)不洁性龈炎(filth ginigivitis)牙列拥挤性龈炎(crowding gingivitis)口呼吸型增生性龈炎(hyperplasic gingivitis)青春发育期龈炎(puberty gingivitis)了解: 以下牙龈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卡他性龈炎(catarrh gingivitis)大仑丁性牙龈增生(dilantin gingival hyperplasia)遗传性牙龈纤维瘤(hereditary gingival fibromatosis)第三节 牙周病

熟悉: 橡皮圈所致急性牙周炎临床表现及治疗.了解: 常见儿童和青少年牙周病的类型和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第四节 常见粘膜病

掌握: 儿童常见粘膜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儿童常见粘膜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白色念珠菌感染(candidiasis)病因,感染途径,临床表

现和治疗原则.坏死性龈口炎(necrotizing stomatitis)口角炎(angular cheilitis)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疱疹性口炎(herpetic stomatitis)病因,临床表现和治

疗原则.了解: 婴幼儿创伤性溃疡(factitial ulcers),坏死性龈口炎(necrotizing), 地图舌(geographic tongue)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第五节 全身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

了解:

儿童时期因患某些疾病引发口腔粘膜,牙龈处出现的特征.[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形成对儿童牙龈、牙周及粘膜病的初步认识;掌握各类牙龈、牙周及粘膜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九章 咬合诱导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咬合诱导的概念

熟悉: 咬合诱导(occlusive guidance)和萌出诱导(guidance of eruption)的概念.第二节

.熟悉: 乳牙中的灵长间隙(primate space)的概念.了解: 理想的临床标准.无牙、乳牙、替牙、恒牙在发育中的临床特征.第三节 影响咬合发育紊乱的因素

了解: 影响儿童咬合发育紊乱临床分类及因素.第四节 儿童常见咬合紊乱的防治

熟悉: 间隙保持器的适应证.了解: 乳牙早失的原因和间隙变化的关系.间隙保持器的种类与临床选择的原则.[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咬合诱导的概念。熟悉导致儿童咬合紊乱的各种因素及简易的预防矫治方法。

第十章 乳牙和年轻恒牙的拔除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乳牙的拔除

掌握: 乳牙拔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熟悉: 拔牙前的准备工作.乳牙拔牙的方法和术后处理原则.第二节 乳牙拔除后牙槽窝的愈合过程

了解: 拔牙后牙槽窝愈合过程和检测标准.第三节 年轻恒牙的拔除

掌握: 年轻恒牙拔牙的适应证.了解: 第一恒磨牙拔牙的原则.[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节学习,掌握乳牙和年轻恒牙的拔牙适应证和禁忌证。熟悉拔牙前的准备、拔牙的方法及术后处理原则,了解拔牙后牙槽窝愈合过程和第二恒磨牙代替第一恒磨牙的条件。

五、前修课程、后续课程

六、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口腔科学手册》 刘正。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二版 大纲制订人:黄海蓉

儿童口腔溃疡 篇10

1 明确教学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改革,特别是教考分离测评方法的实行,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员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变得日益重要。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确立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中心、理论和操作相结合、全面和重点相结合、教材和进展相结合。为了符合以上要求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提高理论课与见习比例,增加实验课和临床见习训练课时数;利用头颅仿真模型,模拟临床操作;增加病例分析,培养综合能力;举办学术讲座,注意知识更新;进行双语教学,与国际接轨;更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学生经过系统而全面的学习,最终是要面对患者,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治。因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技能是我们教学的指导原则。首先我们以国家统编教材《儿童口腔医学》为主,以我科主编的《临床儿童口腔医学》和《儿童口腔科诊疗必修技术》为参考书系统的讲授儿童口腔理论,巩固基础知识,纠正错误、过时的观点,扩大知识面,使学生掌握新理论、新进展。而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获国家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优秀多媒体课件《口腔内科学》为平台,向学生展示正规的临床疾病诊治方法,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及正规操作意识。理论学习中大课不仅讲授书本知识,而且教员在讲课的同时以病人或医生身份讲授临床的典型病例。如在儿童牙体牙髓疾病学习中,为了使学生明显感知乳牙及年轻恒牙与成人牙齿治疗的不同,我科购买和自制了一些教学模型,使抽象的临床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此外在牙体洞型制备、根管治疗、牙齿壳冠修复操作学习中,制作离体牙口内模型,放置于头颅仿真模型中,教导学生在患儿口腔内操作,使理论更加接近实际。另一方面,加大临床前综合训练,通过病历书写、病例讨论、模拟诊疗、病例综合面试教学等临床前综合训练,形成了“理论课-实验课-模拟诊疗-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尽快地完成从理论到临床、从面对书本到患者的过渡,有利于临床思维的形成。

3 教学方法的改进

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常存在某些知识和技能的缺陷: 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脱离,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在临床接诊患儿时对复杂病例的诊断、治疗缺乏清晰的思路; 不能对正确治疗操作的要求和要点时刻铭记,引起治疗并发症和失败发生率较高。针对以上问题首先我们在学习以往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成立了以科主任负责、国内著名专家把关、有国外留学经验的科室骨干带头、由年富力强的专业医生主管的教学团队,制定一套严密的教学计划。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参与程度越高,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越好。在课堂讲解中,我们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和理论,而是教他们如何理解、如何运用。因此我们在传统大课讲授过程中实践形象教学法。比如在《儿童牙齿外伤》课程中,针对学生易对各类牙齿外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混淆,我们采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展示,临床病例讨论,让学生去想象和理解不同程度的牙齿外伤。牙齿震荡可以简单理解为“松动的牙齿”,是牙周支持组织的轻微损伤,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针对受损组织的恢复。牙齿折断可以形象的比喻为“折裂的牙齿”,主要是牙体组织和牙髓组织的创伤,采用的治疗方法是牙齿形态和功能的恢复。牙齿脱位可以想象为“移动的牙齿”,是牙周支持组织的严重损伤,其治疗方法是恢复并保持牙齿的正确位置。

为了使学生能把具有共性的理论知识与个性化的症状结合起来,做出诊断和处理,我们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采取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在充分收集信息的基础上,提出对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办法,并展开讨论,再由教师进行重点讲评。问题是激发学习热情、推动学习的动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通过把他们引入各种临床诊疗的情境中,使他们处于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思维活动状态,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教师、同学及与患者的交往活动。比如我们在《乳牙外伤》理论学习前,提出有关“乳牙的治疗原则”等问题,学生通过资料检索收集乳牙外伤后对恒牙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并发症,教员通过总结和补充,并进一步提出如何避免这些后遗症,学生通过讨论,教员通过分析,最后阐明乳牙外伤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学生通过综合应用,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强化,更重要的是逐步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临床思维分析方法,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口腔医学本科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初次接诊患儿时普遍感到紧张,原因在于医患交流方面缺乏训练,沟通能力较差,面对病情各异的患儿和其家长,缺乏足够的信心,不知应该如何交谈,感到束手无策,导致最终获取的有用信息较少、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很难与具有思想和感情的患儿在良性互动中完成诊疗任务。因此我们在儿童诊疗行为诱导课程讲授了缓解患儿恐惧心理的一些诱导方法,在见习课中增加了与临床就诊患儿沟通的一些训练,针对不同情况或采用儿童性语言交流技巧,或采用心理诱导方法,或采用行为诱导、镇静、基础麻醉等方法,由老师亲身示范和耐心讲解。学生在以后的实习和工作中均感受益匪浅。

在儿童口腔疾病的诊疗内容全部讲授完毕后,进行模拟诊疗教学。此时学生已经对儿童口腔常见的疾病如牙体牙髓疾病、儿童牙齿外伤、咬合异常及错合畸形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模拟诊疗教学是经过精心设计,通过教员对临床患者就诊时实际情况的模拟,并用数码相片及X线片再现其阳性体征,引导学生进行诊疗活动。学生通过与患者沟通、采集病史、拟采用的检查方法和手段、初步诊断、制订治疗计划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了综合素质,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

4 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教学手段是形式,是服务于内容和目的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我院投入了大量的教学经费,建设了多媒体实验课教室和头颅仿真模型教学室。我们根据儿童口腔学的课程特点和要求,制作了全套电子教案,对本科课程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同时,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ant Instruction ,CAI) 课件,如窝洞制备模拟训练、儿童口腔疾病专家诊断系统等。同时,我们还制作了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口腔内科学-儿童口腔医学》,并在校园网运行。学生课后通过网络可以学习理论知识和远程提问,教员对学生进行远程答疑和会诊,收到了良好效果。此外在见习课中利用头颅仿真模型进行口内橡皮障的安放,乳牙窝洞的制备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操作技巧。这些教学手段的充分应用实践证明:它们形象直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形式多样,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信息丰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交互性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目前,以双语教学为目标的医学课程体系改革正在全国的医学院校中推行,国家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在3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以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双语教学在开始实施阶段,必然要面临学生理解困难、课堂教学进度慢的问题,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多媒体课件中的图表和文字英语化,课前预习医学专业词汇的中英文对照版讲义,由博士学位以上并且有出国经历的教员在选定的课程中讲授,这些方法可以把医学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直观化,创造了良好的专业英语学习氛围,为学生在以后的科研和临床工作中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打下了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改革,特别是口腔专科医师制度的建立,对本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变得日益重要。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确立了以临床为中心、着重培养理论知识和专业素质两个方面,按照理论和操作相结合、全面和重点相结合、教材和进展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进行了一些教学实践和摸索,并且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期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前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钱飚,黄雪飞.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的管理制度初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9):593-595.

[2]轩昆,杨富生.儿童口腔科进修医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6):683-685.

[3]王捍国,赵守亮.采用“四结合”教学法进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课教学[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0):1242-1243.

上一篇:节能手段下一篇:情感语音数据库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