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荷塘月色》十篇

2024-08-22

赏析《荷塘月色》 篇1

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探讨朱纯深先生在这篇散文译文中所采用的翻译技巧及处理方式。

1、叠音词的翻译

例1、原文:妻在屋里拍着闰儿, 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译文:in the room, my wife was patting the son, Run-er, sleepily humming a cradle song.

译者为了实现“迷迷糊糊”这个词的完美翻译, 将之翻译为“sleepily humming a cradle song”, “sleepily”这两个词中总共含有一个长元音和两个短元音, 拉长了整个词的发音时间, 真的如同一位母亲在哼着眠歌的感觉, 使得它和原句中的词相得益彰, 再现了原句的音韵美。

例2、原文:荷塘四面, 长着许多树, 蓊蓊郁郁的。

译文:in a lush, shady ambience of trees all around the pond.

原句中作者用“蓊蓊郁郁”一词展现了树木的茂盛、浓密, 并且使句子有了节奏, 译者采用了lush和shady两个词, 同时含有sh这个音, 并且前后紧跟, 给人一种连绵不绝、茂盛浓郁之感, 使句子充满节奏美, 展现了树木繁茂的美感。

2、双声叠韵词的翻译

例1、原文: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译文:layers of leaves are dotted with white lotus blossoms, some in demure bloom, others in shy bud;

原句中的双声叠韵词“零星”、“袅娜”二词把荷花的几种不同的状态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在人的大脑中留下了荷花那种娇俏可爱羞涩温婉的情状。而译者把“零星”二字用一个短语给转换了过去——are dotted with, “袅娜”二字译者把它译为“in demure bloom”, 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便于英语读者接受原作中的美感, 译者简洁明了地再现了原句产生的美感。

例2、原文: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译文:A breeze stirs, sending over breaths of fragrance, like faint singing drifting from a distant building.

原文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把微风吹来的荷花的清香描述成远处高楼上的歌声, 把嗅觉感受转换成了听觉感受, 让读者体味出荷花清香的飘渺之感, 以听觉感受表现出来, 给读者以全新的感受。原句中的双声叠韵词“渺茫”被译为faint一词, 这个词有“虚弱的, 衰弱的”含义, 读起来能让作者体味出荷花清香给作者的那种微弱的嗅觉上的美的感受, 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荷花的香味随着微风渐渐淡去的意境, 此处用词达到了意境美的再现。

3、平行结构的翻译

例1、原文:我爱热闹, 也爱冷静;爱群居, 也爱独处。

译文:I like a serene and peaceful life, as much as a busy and active one.

原句中作者用了一个对称结构, 叙述了自己的性格特征, 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而宁静的生活的向往。译者保留了原文的写作特色, 将之译为一个平行结构的句式, 忠实而传神的再现了原句中的节奏感和平衡感, 将原句中的意蕴表现的恰到好处。

例2、原文:酣眠固不可少, 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译文:a profound sleep is indispensable, yet a snatched doze also has a savor of its own.

原句中作者表达了对天空中出现满月而又带有淡淡的云彩的天气中, 应该“酣眠”和“小睡那个”的想法, 语句轻松自然。译者为了使译文与原作的整体风格和情调相一致, 便把“酣眠”翻译成了a profound sleep, 把“小睡”翻译成了a snatched doze。若要按常人把“酣眠”翻译成a heavy sleep, 把“小睡”翻译成nap的话就不免落入俗套, 丧失了传达原作风格的表现力。此处的译文完美再现了句子的结构的平衡感。

4、比喻手法的处理

例1、原文: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译文:reaching rather high above the surface, like the skirts of dancing girls in all their grace.

原句中作者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 展现了一幅唯美的荷叶出水图, 让读者体验到叶子那种摇曳而婀娜的姿态。译者将此句也已成了一个明喻, 保持了原句的风味和修辞手法, 原汁原味的传达了原句的意境美。

5、通感的处理手法

例1、原文: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译文:The moonlight is not spread evenly over the pond, but rather in a harmonious rhythm of light and shade, like a famous melody played on a violin.

原句中作者把月色投射到大地上的那种视觉感受以听觉的方式展现出来, 给读者一种全新的超凡脱俗的感受, 那朦胧的月色就像小提琴上的名曲那样令人着迷, 让人神往, 那种轻柔的美感跃然纸上。

朱纯深先生的译本中使用了跌声词、双声叠韵词、平行结构以及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 完美再现了原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其中的英文表达十分符合英语读者的表达习惯, 便于读者接受其中的美感体验。朱先生的译本不仅忠实于原文的内容, 而且采取多种翻译技巧尽可能贴近原文的风格情调, 实属一篇值得称道的经典译文。

参考文献

[1]霍小青.飘移的审美场——对《荷塘月色》的美学解读[J].语文学刊, 2008, (08) :98-99.

[2]李智.情融意境, 神形逼现——析朱纯深先生译文《荷塘月色》[J].中国翻译, 1998, 4.

[3]李平.朱纯深译《荷塘月色》部分段落赏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2) :34-35.

赏析《荷塘月色》 篇2

一、背景音乐:

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 清新悠扬, 给学生情景氛围。

二、教学目标: (幻灯片放映)

(1) 知识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 揣摩语言, 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2) 能力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彷徨苦闷的心境和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4) 教学重点、难点:体味语言美, 画面美、音乐美。本课时着重语言美。

(5) 能力拓展:比喻修辞。

三、教学过程:

听着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 我们仿佛进入朦胧又美丽的荷塘世界, 想象一下这唯美的画面, 我们开始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1、作者简介。 (学生简单介绍)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2、再次通读全文, 品味语言, 之后思考。 (幻灯片)

(1) 比较下面几组句子, 看看哪一句的语言更好?

(1)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曲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叶子。

(2)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月光如流水一般, 安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3) 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微风过处, 送来一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学生回答:恰当地运用叠词, 创造了独特的语言美。

(2)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看看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

(1)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月光静静地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以动写静、以虚写实的表现手法, 创造出独特的艺术美。 (勾勒出十分迷人的梦一般的幻境)

(2)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

薄薄的轻雾升起在荷塘里。

学生回答:月光如流水一般倾泻, 赋予月光以动感。

雾的轻柔, 月光映照, 朦胧恬静, 表现了叶与花的飘渺姿容。

3、请找出下面两句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 (通感)

(1) 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有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2) 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3)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小结语言特点。

通感;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 创造出一种意境美;叠词的使用———语言美。

以动写静、以虚写实的手法———艺术美;用博喻、通感等修辞———意境美。

四、知识拓展:

比喻修辞

1、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 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 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 下列几处情况, 虽有喻词, 但不是比喻。

(1) 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 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 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 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节。

(4) 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 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2) 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2、比喻的种类:

(1) 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 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 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 中间没有比喻词, 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3) 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 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 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4)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 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 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 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五、小试身手:

请以“青春”为中心写一个片段。

赏析《荷塘月色》 篇3

关键词:荷塘月色;求静;不满现实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15-02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在任教清华大学期间所创作的一篇现代抒情散文,它是一篇优美的、充满文学质感的的文学作品。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作者心中对自由的向往,对现实的批判感情之强烈,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其作品写于1927年,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朱自清是一名爱国的民主主义者,无法参加革命或反革命,他最终选择了暂时的逃避,通过文学作品来抒发心中的惆怅,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把情绪寄托在文字之上,由始至终都体现出一种挣扎的心理,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文章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表现出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在内容上看:文章中运用大量的叠词来描述荷塘月色的美,一粒粒明珠,峭愣愣,阴森森,蓊蓊郁郁,曲曲折折,影影约约,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文章里面的荷塘,荷叶,荷花,树木,青雾,月光等景象都运用叠词来进行修饰,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美轮美奂的荷塘月色景象。“悄悄地”披了大衫出去,又“轻轻地”推门进去,这两处首尾呼应,“悄悄”与“轻轻”体现作者内心的不平静与烦躁,说明了我的心情并没有多大改变,在走出去看到夜晚的荷塘美景,不想打破这种安静的场景,于是轻轻的推门回家。“曲曲折折”体现了荷塘的宽广,“田田的”为我们生动形象的展现出荷叶的形态,“层层”说明了荷叶的多与深,体现出茂密的荷叶场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说明了树木生长的茂盛繁荣和错落有致。叠词的使用表示程度的加深,来突出强调事物,使描述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富有艺术魅力,表达更为丰富的思想感情。文章中还运用大量的比喻,比如“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以“亭亭的舞女的裙”喻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 赋予荷叶动态的美, 极为生动, 又极为贴切。“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作者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和“刚出浴的美人”三个喻体同时去说明荷花的美,明珠惊醒剔透,星星晶莹闪耀,美人窈窕娇媚。不仅写出了荷花的美,更写出来荷花在月色中的特点。文章运用了亭亭、袅娜、羞涩、刚出浴等词语来形容荷花荷叶,使得荷叶自身舒展的形态、荷花的开放和含苞待放的姿容各具情态,把荷花与荷叶描写的栩栩如生。“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 写月光照耀, 一泻无余的景象, 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 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倾泻, 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写出了夜晚中的月色之美。在这篇文章里,还运用了博喻来描绘景色,加强了语意,增添了气势,把事物的特征特征和内涵从不同角度来表现出来,这就增添了文字铺排的气势呈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荷塘月色景色。文章中还运用了通感的修辞品格,在描述客观事物中,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转移,使意向更为生动活泼。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是嗅觉感受,可闻而不可听, 可嗅而不可见。作者把淡淡的清香比做渺茫的歌声, 就让读者很形象地体会到这香气是飘渺不定、似有若无的, 非常新颖而又贴切。再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把树影与月光交织在一起时所构成的黑白相间的优美画面的视觉形象, 转化为听觉形象, 激起读者无穷的遐想。这样写,不但可以促使读者进一步想象荷塘上和谐的画面,宁静的气氛,而且大大丰富了月下荷塘诗一般美的意境。拟人手法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把事物人格化,表现出人物特征,生动形象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把事物表现的淋漓尽致,使文章生动活泼。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袅娜是柔美的样子,用来形容女子美丽优雅的身姿;羞涩形容女子的娇柔,在这里形容白花,感受到荷花呈现出一幅美人般的姿态。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把叶子比作人肩并肩密密的挨着,呈现出一幅荷叶茂密,整齐排列的场景。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杨柳依依,这里被当做是女子稀疏的倩影,把杨柳赋予了人的灵魂,展现出美丽的女子的形态,让人不禁着迷。文章中还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就体现出对比的手法,这种矛盾的写法,通过热闹和冷静、群居和独处的对比,让作者的感情更加鲜明,也突出了作者这种矛盾的心理,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在结构上看: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段,交代夜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第二部分为第2~6段,写出了作者夜游荷塘的心绪和见闻。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按照行踪顺序,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2~3段)在写去荷塘的路上,介绍了荷塘周围的环境和作者站在荷塘旁的心情;第二层(4~5段)主要描述了荷塘上的月色,皎洁月光下美丽的荷塘,具体写了荷花、荷叶、荷香、荷波和叶下的流水这几种景物,体现了作者暂得安宁时的喜悦之情,通过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也曲折的反映出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第三层(6段)写荷塘的四周,主要分为中景、远景。第三部分是最后两段,作者欣赏月色,并且回到家中,抒发不满现实的感慨。本文的景物色调具有朦胧的美、静谧的美的特点,作者内心的苦闷哀愁和对现实的不满,渴望平和自由的生活,现实中只能寻得短暂的宁静和自由,造就了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开始就写出文章的中心——“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通过写小路的“静”、月色朦胧的“静”, 来衬托出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写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来衬托出荷塘月色的“静”。通过描写江南采莲的场景: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衬托出夜晚“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委婉地体现出“心里颇不宁静”的缘由。文章的结构脉络清楚,严谨细密,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文章达到了“形散神不散”的境界。文章又分为外结构和内结构。外结构是作者出门走过小径到荷塘,又从荷塘回到家中,夜游荷塘月色按照空间顺序来进行描述的。内结构是作者的情感思想从平静、求静、得静到出境。通过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的为作者展现出一段心理历程。文章首尾相呼应,本文共有三处首尾呼应的地方,开头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文章按照这一线索来描写月光下的荷塘月色,并且设置了悬念。结尾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回答这一悬念。另外开头的“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眠歌”,与结尾的“妻已睡熟好久了”首尾相呼应。最后是开头的“我悄悄地披了衣衫,带上门出去”与结尾处的“轻轻地推门进去”,开头与结尾首尾呼应尤为明显,“悄悄”与“轻轻”说明了我的心情并没有因为夜游荷塘而发生很大改变。这三处的首尾呼应环环相扣,巧妙地让文章浑然一体,结构紧密。

《荷塘月色》表现出语言美、声韵美、温馨美、朦胧美与和谐之美,文章充分的展现出这几种艺术美感,情感描述细腻而又不失强烈。文字能体现作者的心性与感情,全文按照“静”这一线索来寄托思想感情,作者向往自由而又平静的生活,月光下的荷塘很美,作者有淡淡的哀思,淡淡的惆怅,同时也有淡淡的喜悦,几种感情同时存在,展现了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也抒发出作者心中的想求静、想超脱而又不能的无奈之情。

参考文献:

[1] 何子谦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感赏析

[2] 张玉玮 赏析荷塘月色

[3] 刘青 《荷塘月色》赏析

《荷塘月色》赏析 篇4

《荷塘月色》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文学研究会成员中在诗歌和散文创作方面有特色、有成就的作家。代表性作品主要有长诗《毁灭》,诗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温州的踪迹》、《欧游杂记》等。《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后收入散文集《背影》。

在过去的阐释中,许多人认为:《荷塘月色》作于大革命遭受挫折的白色恐怖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位正直的、怀着满腔爱国热忱的知识分子,他无疑是极为痛苦而为祖国深感忧虑的。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压抑、沉闷之情,以及对黑暗现实和反动统治的强烈不满;也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逃避,作者也正是想借淡月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摆脱现实的烦恼,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同时也体现了他追求美好、自由生活的理想。(钱谷融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样的理解具有它的合理性,但是这样的坐实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这篇散文的误读。

作品中的“心里颇不宁静”既然没有明确说出是因大革命失败而来,就有多种可能,既可能原因在大革命失败,也可能原因在家庭琐事。总之,作者是想找一个“逃遁”之所。所以具有日常性的“日日走过的荷塘”、并不特别美的荷塘才会变得美伦美奂。这样的荷塘首先是自然的美,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拟人都修辞手法,将自然的美与诸如“舞女”“刚出浴的美人”“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梵阿铃”等联系了起来。荷塘之美被是清醇的,但是喻体却是艳冶的。在喻体与本体同时出现的表达方式,与其说是为了形容荷塘与月色,但同时也表现了艳冶的想象。但不管怎样,艳冶的梦想是在半遮半掩中表现出来的。接着作者进行了深度的时间性想象,即将想象由现实/荷塘引入历史和文化,写出历史上许多采莲的盛事来,直接地写出历史上与采莲有关的情事。先是写出皇家的采莲景况,引用了梁元帝《采莲赋》,写出“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热闹场景。但因为自己不是皇帝,而就是皇帝则事过时移,因此心里不免酸楚起来。于是又把自己放到平民的位置上写出民间采莲的情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迷恋过人头的莲花中,男女嬉戏,低头弄莲子相爱的场面。

无论是写现实中的荷塘的美,还是写历史上采莲的盛事,文本的总体指向都与娱乐有关。在写荷塘的现实部分,一系列的比喻,如“凡俄琳的歌声似的”“刚出浴的美人似的”,很显然是个体的欲望呈现。就是写历史上采莲的盛事,所想到的也都是与情爱有关涉的,如“妖童媛女,荡舟心许”和“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历史上的情事,使“我”心旷神怡。即使意识到现实/今的逼迫,但也不想回到现实。

但就在他反复咀嚼“弄莲子”,细诉内心“爱子”的心意的时候,突然到了家门口。因为是如此的沉浸,以致忘却了现实,而当现实突然出现的时候,所以吓了一跳,因此文中才有“猛然抬头”之说。一切的爱情想象,面对这现实中熟睡的妻子——家庭以及家庭道德责任的时候,都不得不烟消云散。所以说,这篇散文实际上是作者的艳情想象,一场士大夫的艳梦。

这部写了士大夫艳情白日梦,但是这样的梦想又总是被现实所搅扰。这就形成了朱自清散文的既放纵/想象又约束/现实之间的振荡文本结构,既以谨严缜密的结构约束放纵想象的文本形式。在这篇《荷塘月色》之中是如此,在另外一篇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也同样表现出来。

《背影》、《荷塘月色》等篇所表现出了朱自清散文的基本风格。朱自清作为一代散文大家,《背影》和《荷塘月色》代表了他的散文两种不同的风格特色。

首先,感情真挚。深厚的情感注入是朱自清散文脍炙人口的重要原因,所抒之情都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的流露。他的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所表现的或温厚、或感伤、或幽默的人伦之情,颇为动人。如《背影》就是写出父子之间那种醇厚、深沉的情感交流,并蕴涵对人生社会的深切体验。《荷塘月色》《绿》中所包涵着的对大自然的真诚的热爱。

其次,构思的缜密精巧。《荷塘月色》以“背着手踱着”尽情受用无边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从出门经小径至荷塘复又归来,使内在思绪的复杂变化从空间顺序中得以表露。从家出发写起,最后结尾又回到家中,前后呼应。作品首先着重写荷塘之美,继引出月色,再写荷塘四周,动静结合,疏密相间,从里到外,由近及远,月光与荷塘融为一体,内心情感与景色相互契合,诗情画意,简直就是一幅国画写真。

《背影》选材角度独特,不从正面写父亲而是从背影着手,出奇制胜;而且文中四次写背影,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概括性的记述,虚实结合,前后呼应,整个文章结构极为严密。《松堂游记》虚实并举,又一情贯注。

第三,以小见大的取材方式。作者往往以点滴的感受或是微不足道的情景升发出深广的思想内蕴,而且他善于用工笔式的细腻对情景加以精巧的描绘和刻画。作于1927年的《荷塘月色》就是以玲珑剔透之笔绘出一幅中国式的泼墨写意的清新幽雅的月色荷塘画,并由此倾诉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深处的忧伤与烦恼,追求与希望。

第四,情与景交融。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写景的往往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既有朦胧的画意,又有幽幽诗情;而抒情的又往往情中见景,充溢着匆匆行色,水乡风光。情与景互通。《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本很平常,而在朱自清笔下,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春雾,蓊蓊郁郁的树及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工笔画,梅雨潭的绿,秦淮河的波与光,弦歌画舫……,都能招人入内,心生身临其境之感。

《荷塘月色》的艺术风格评析 篇5

一、构思精巧, 剪裁得当

《荷塘月色》一文, 扣住中心内容提炼素材, 紧密构思, 从而详略得当、疏密相间、虚实融合、紧凑而尽情地在极短小的篇幅里表现出丰富的内容。他的结构艺术可谓是参差繁密而错落有致。全篇集中在“荷塘月色”的描摹上。他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 从高到低, 由近及远, 形成鲜明的空间顺序, 通过观赏视线, 依次将各个景物串连起来, 有机地组合起来。《荷塘月色》表达的是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似的智者情绪, 是因自己高于芸芸众生而不被人理解产生的知音难觅的喟叹和悲哀,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活力的憧憬。我读《荷塘月色》文中的“妻”, 每次均自然联想到欧阳修的《秋声赋》里的“童子”。在《秋声赋》里, 欧阳文忠公对秋声发了一声高颂, 寓慨甚深。但结果呢“童子莫对, 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 如助余之叹息。”真是“知音世所稀”啊!人最怕的是寂寞, 是渴望宣泄的时候没有人共鸣。寂寞的极致是连最知心的人也不理解自己。智者的孤独是一种曲高和寡的孤独。“童子”对欧阳修的外形是熟悉的, 但对欧阳修的遭际和因一贬再贬而产生的满怀伤秋情绪却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可以想象, 当欧阳修落笔“童子莫对, 垂头而睡”的时候, 那心中深沉的孤独只有当世界只剩下你一个人的时候你才能感觉到。朱先生撰文很吝惜笔墨。短短的一千余字的散文结构中的构思安排“妻”这一人物不是为了烘托静谧的夜景, 也绝不是对“妻”酝酿的静谧夜景报以欣赏的口吻, 而是“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似的责备!

二、语言凝练, 精雕细刻

《荷塘月色》一文, 细腻秀丽, 善于精雕细刻的功夫, 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 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同时, 又注意文字的锤炼加工, 注意措词炼字, 把景物写得神采飞扬。如:描摹眼前的景色: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 隐隐约约的远山, 曲曲折折的荷塘, 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 静静的花叶, 薄薄的轻雾等都有一种音韵美。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 一个“泻”字, 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 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 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 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采莲赋》和《西洲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那就是赞美爱情, 歌颂青春, 作者面对现实世界是孤独寂寥的, 所以他就幻化一个热闹风流、自由美好而又多情的世界来与之对抗, 并满足自己的向往。只不过这种满足是暂时的, 现实生活中是“无福消受”的。这里虽有“过人头”的莲花, 却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 真是“花有意而水无情”啊!那么现实生活中究竟有什么呢?有的是“什么声息也没有。”

《荷塘月色》一文的结构, 是圆形的。外结构与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 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 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 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 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 恰到好处的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

三、手法多样, 技能精湛

作者擅长于对自然景物作细致观察, 对声音、色彩有独特的敏锐感受, 并尽力地展开想象的翅膀, 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对比等手法, 融入作家自我的感情色彩, 描绘了一幅幅幽远宁静、声色俱全、可感可触的艺术画卷。在景物描写中, 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段没有写月, 但处处有月, 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 有着奇异的光彩。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 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这里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 而且是刚出浴的, 这样的感觉肯定不是真实的。相反, 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 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写荷花的缕缕清香, 微风传送, 向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 时断时续, 捉摸不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 如在嘈杂的白天, 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觉形象, 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 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 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 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象和联想, 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 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

四、写景抒情, 紧密结合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 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 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突出了优雅, 朦胧、幽静之美。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 高处丛生的灌木, 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峭愣愣地如鬼一般,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写“黑影”和“倩影”, 还是写月色, 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愣愣地如鬼一般”, 仅此一句, 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 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愣愣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 没有喜悦, 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 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作者的忧愁与喜悦是相伴共生的, 处于忧愁之中而向往喜悦, 处于喜悦之中受忧愁的牵掣。他们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但内心的波动没有大起大落, 而是有所掩抑的, 情感的抒发是有阶节制的, 这就是所谓怨而不怒, 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表现。

五、追求口语, 雅俗共赏

朱先生的《荷塘月色》一文中的语言有朴素的美。他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点, 说“用语为的是求真化俗, 化俗就是争取群众。”所谓求真的“真”, 一方面是如实和直接的意思, 在另一面这“真”又是自然的意思, 自然才亲切, 才让人容易懂, 也就更能收到化俗的效果, 更能去获得广大群众。“回到朴素, 回到自然” (《今天的诗》) , 以为“藻饰过甚, 真意转晦”, 便不可取。他不用绮丽的、古奥的、生僻的字词来雕琢描绘事物, 而显千情万态于轻描淡写之中。但也不是单纯的朴素, 而是寓灵机、灵巧、灵动、灵秀于朴素之中, 也常依据忽然触发的感受, 凭借丰富的想象, 使物象灵光闪现, 把读者引入如诗如画的境界中。虽说仍属知识分子化的口语, 却亲切自然, 鲜活上口, 幽默风趣, 雅俗共赏, 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拥有更多的读者, 这正是朱自清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

赏析《荷塘月色》 篇6

但是, 笔者以为, 把《荷塘月色》简单地理解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只是突出了作品的政治性, 忽视了文学作品的人文性, 这其实是拔高了作品的主题, 是把朱自清先生当成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 而不是爱国的民主战士 (此时的作者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战士) 。在《荷塘月色》里, 作者表现了一定的政治愁苦与彷徨, 但更多的还是一种人文情调上的郁闷, 从人性的角度分析, 是作者用美景对美人的梦幻置换。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 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人们按照一般的思维定势分析, 说爱国的朱先生在这个时候苦闷彷徨, 一定是“对黑暗现实不满”,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就算朱先生在政治上愁闷彷徨, 也不过是他在新旧时代、新旧势力矛盾冲突之际的自然反应。他的愁闷彷徨可以说是整个时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所共有的, 严格说来, 还谈不上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因此, 如果单从政治的角度去解读《荷塘月色》的主题与情感, 不仅人为地拔高了朱先生的“革命性”, 还掩盖了《荷塘月色》所展示的人文美, 降低了文章的美学意义。

朱先生在政治上有愁闷彷徨, 但这种愁闷彷徨更多的是出于他的人文性而不是他的革命性。他自己也知道, “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 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既不愿参加反革命, 也不愿意加入革命。所以他最终还是选择“暂时逃避的一法” (《哪里走》) 。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 “妻子儿女一大家, 都指我生活”, “还是暂时超然为好” (见陈竹隐《忆佩弦》) 。可见他虽然在思想上有关注或者维护人的自由、平等、尊严、价值、命运的人文倾向, 但在政治上还是比较保守与胆小的。纵观朱先生的一生, 其所作所为也只是体现了他的正直, 而且这种正直也只是知识分子人文思想的自然流露, 并没有显现出他的革命性。作为一位国学大师, 他关注更多的还是学治而不是政治。

文章开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 历来被认为是“文眼”, 是最有政治色彩的。按照这一思路, 作者选择“曲折”、“幽僻”、“寂寞”、“阴森森”的荷塘, 去“做个自由的人”, 从而不理白天“一定要做的事, 一定要说的话”, 似乎确实有不满现实的苦闷。但是, 如果我们联系先生的工作经历、家庭生活、个人性格看, 应该还有更浓的怀旧心理与人文意味。

先生1920年大学毕业后, 回到江南, 先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工作了六年, 与叶圣陶、俞平伯、朱光潜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常呼朋引伴, 纵情山水, 以文会友, 不亦乐乎, 刚到北京自然孤单怀旧。这从他的《我的江南》一诗中可知。先生一代大师, 正直清高, 出淤泥而不染, 在世俗面前, 自是苦闷而无处诉说。在家庭生活方面, 妻“拍着闰儿, 哼着眠歌, 熟睡好久了”, “我”什么时候出去什么时候回来, 没有半点的担忧与牵挂, 一副满足生活安于现状的样子, 似乎完全不知道“我”的所思所想。这种精神上的隔膜, 强烈地暗示着作者, 希望有一个情感宣泄的对象, 让精神的压抑得以释放。于是, 作者选择了月光下的梦幻般的荷塘, 选择了江南的采莲。

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描绘了月下的荷塘与荷塘的月色, 勾勒了一幅宁静的、幽美的、朦胧的诗情画卷, 与其说是写美景, 不如说是画美人。在作者笔下, 荷叶是“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荷花“袅娜”“羞涩”, 是“刚出浴的美人”———美女;荷香是“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歌女。连流水也是“脉脉”的, 可谓情深意切。用弗洛伊德的梦论分析, 完完全全就是作者把潜意识的美人原形投射在了荷的意象上, 是与朋友的隔断, 与现实的隔阂, 与妻的隔膜后的自然宣泄, 是精神出轨。恰恰是这种潜意识的精神出轨, 体现了作者的人文精神, 使作品更真实自然, 更具有了美学上的长久的生命力。

关于文章最后朱先生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的目的, 历来也是纵说纷纭。其实只要弄懂引文的内容, 便不难理解。

《采莲赋》是梁朝皇帝萧绎撰制的, 属宫体文学范畴, 内容是写一群美丽绰约的少女在风和日丽的暮春季节荡舟采莲的嬉戏, 以及由眼前美景引起的对心上人的思念。《西洲曲》是南北朝民歌, 全诗写一个女子对所爱之人的深长的思念。《采莲赋》写的内容“热闹风流”, 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西洲曲》则写的是单相思, 突出美丽女子外表含蓄而内心浓烈如火的恋情。这两则引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那就是赞美爱情歌颂青春, 体现男女情爱的浪漫。这是作者对荷美人的幻化的延续, 是更直接更大胆的潜意识的外现, 是先生孤独清冷的精神世界的抗争, 是对妻麻木的没有精神沟通的生活态度的否定。这就是一个文人一般的人文情调, 与政治压抑没有直接的关联。

文章两次提到“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这真是有趣的事, 可惜早已无福消受”, 乍一看还以为此文是先生晚年所作, 其实先生此时不过29岁, 正是风华之年。大概是教师的身份与知识的渊博, 加上道德的约束, 制约了先生自由想象与自由行为的空间, 即便是精神出游, 也有种种顾虑, 最后不得不忍痛割爱回到现实。对于这一点, 我们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里也能感受到。也许正是这样那样的限制甚至是压抑, 最终导致了先生的英年早逝。

赏析《荷塘月色》 篇7

这篇散文写于1927年7月, 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朱自清先生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 一直在呐喊斗争, 但是在“四一二”之后, 他从斗争的“十字街头”消失, 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了。他毫不掩饰地表白这种思想的变化:“在旧时代正在崩坏, 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 衰退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 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 便只有暂时的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 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 总得找一个依据, 才可以故作安心的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 (《哪里走》)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 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海上, 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 也可以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 要明白些什么, 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一封信》) 所以, 当读到《荷塘月色》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时, 我们穿越时空的隔阂, 从他当时写的这些文字中, 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作为小资产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在形势剧变和政治重压之下内心的痛苦、彷徨、寂寞、迷茫的情绪。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正义感的人, 朱自清先生觉得非常痛苦:白天, 他不是“一个自由的人”, 过得很不舒心;夜晚, 就是失眠, 依旧惶惶然。尽管他处于苦闷之中, 但就在他最苦闷的时期, 他仍然能够写出让我们在语言、画面、意境上陶醉的美文。我们追随着他的足迹, 沿着他目光的指引, 去感受他“文章之美”, 他的散文“贮满着那一种诗意” (郁达夫) 。

朱自清走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家门, 描写了荷塘月色之美, 更主要的是他借荷塘散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从“背着手踱着”一句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月光的柔美、小径的幽僻、作者的孤独和寂寞, 还有清醒与悠闲。没有感伤, 也没有欢喜, 只有淡定和从容。他用自己的双耳倾听这个美丽的夜晚, 用自己的双眼欣赏着这个美丽的夜晚, 用自己的嗅觉亲密地接触这个美丽的夜晚, 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着这个美丽的夜晚。这时候的他, 才觉得是“一个自由的人”, “到了另一个世界”, 可以自由的呼吸, 可以自由地思考, 可以和这个世界零距离接触而亲密无间。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不是朱自清生活的现实世界。有人说朱自清先生逃避政治, 逃避生活, 不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真的猛士”。我自己也觉得, 朱自清先生对当时的社会缺乏深刻的认识, 想去认识却不能认清。在历史的长河里, 有多少知识分子仁人志士, 曾在漫漫长夜里摸索过、探求过。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就用“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表明了自己的追求。二三十年代也有许多知识分子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 鲁迅先生也曾《彷徨》过。因此, 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一个优秀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我们仍然需要清醒地知道, 朱自清先生的苦闷和彷徨既是个人的, 也是时代的。我们不能因为他彷徨苦闷而责备他, 更不能因为他去钻研古典文学而认为他落后。我们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一个有思想、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那个特定环境下真实的情感。

那么, 朱自清先生在本文给我们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通观全文, 先生突出了“荷塘”和“月色”这两个对象。众所周知, 朱自清先生是一位古文功底很深的国学家。他对屈原的“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不会不熟悉, 他对王维的“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不会不熟悉, 他对刘禹锡的《爱莲说》不会不熟悉。自然, 我们就能感受到他为什么在自己彷徨苦闷的时候, 在深夜失眠的时候, 选择清华园的荷塘, 还有荷塘上的月色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表明自己的心志。走出自己的家门, 敞开自己的心扉, 与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为伴, 与高寒孤洁的明月为友, 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

浅析《荷塘月色》的意境 篇8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堪称散文意境创造的经典之作。朱自清通过精美绝伦的景物描写,将其郁结的心声艺术地折射给读者,通过文中营造的幽静深远的意境,巧妙地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情怀,让读者在品味作者清丽优美的语言的同时,也接受了优美意境的艺术洗礼。

作者是具有强烈的民主思想和满腔爱国热忱的知识分子,朱自清渴望光明和进步。然而面对血与火的交战,一介文弱书生的他却又没有参加实际斗争的决心和勇气。作者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却只能在现实面前徘徊,只有在幻灭中苦涩地咀嚼自己的矛盾与痛苦的心情,被动地感受着时代的重压。时局的困扰,现实的黑暗,使他活得太沉重了,他需要片刻的开脱,希望有一个让精神暂时逃避、思想得以暂时休憩的自我空间。于是,作者把这种向往之情融进对荷塘月色的描绘之中,摒弃尘世的喧嚣,力求心境的宁静。

作者把一切景物都描写的那样轻柔淡雅、恬静优美,期望营造一方可供精神喘息的净土,文中到处弥漫着宁静淡雅、温馨舒畅的韵律和情趣,这种柔美雅静的景物描写与作者不满现实世界,追求“恬淡自适”的意境相契合。“我”在月下自由独处、尽情地受用的这个“另一世界”正是作者心境的一种追求,是作者移情于景、借写景来抒情,让物我反复交融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这就是意境。

在这个清幽恬静的月下世界里,“我”可以尽情地放下生活的困扰和现实的负重,身心可以在迷人的夜景中逍遥自在。“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什么都可以不想”,只剩下一个人独处的妙处,跟着作者的思路,置身于作者营造的梦幻般的境界,人们不禁也和作者一齐放开心怀,轻松地徜徉在没有烦恼与喧嚣的尘外世界里。

《荷塘月色》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充满了一种淳朴至诚的情感。然而,在这种情感后面,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一份厚重的历史和现实的承载。正是这份真挚厚实的感情被悄然无声地外化在令人惊叹的精美描写中,景物才被情意化成,而变成诗意盎然的意境,作者不露痕迹地在意境的营造中托寓了 自己的情思。

《荷塘月色》描写的主要对象是荷花和月色,可是作者把大多笔墨都用在了意境的营造上面。去荷塘的路“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静的路”。把路写得如此蜿蜒幽静,目的就是为了营造文中“恬淡自适”的意境。郁闷的“我”,踟躇在月色下,心绪正是通过这条幽静的小路,由内心的不宁静来到宁静的月下荷塘的。作者写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不说荷叶如何茂盛挺拔,而是说荷叶宛如玉女临风,舞裙飘曳,将荷叶的丰姿写得轻盈柔美,飘逸洒脱,也是为了营造文中“恬淡自适”的意境。再看月下的荷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打着朵儿,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这里不写荷花如何绚烂艳丽,却从其他方面细腻地描绘荷花的清丽幽雅。先是荷花的姿态:如少女娉娉婷婷,婀娜多姿;再写荷花的神态:犹如含羞女子,娇羞妩媚;接着是荷花的颜色:像玉盘里的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蓝天里的星星那样闪烁着柔和的亮光,又如刚出浴的美女,那样温润纯洁;最后写荷花的香味,如随风飘来的歌曲若有若无,那样飘渺悠远,沁人心脾。作者千方百计把荷花的神态色香写得如此轻柔娇媚,同样还是为了营造文中“恬淡自适”的意境。

作者是这样写荷花的,同样也是这样写月色的:“月光也是淡淡的”、“如流水一般”。既非皓月当空,也非晦月深沉,而是淡淡的,如脉脉的流水,多么清净淡雅。还有远处“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近处“稀疏斑驳的倩影”,路旁一两点“没精打彩的像渴睡人的眼”似的路灯,用“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衬托周围环境的寂静,确实是一处放飞思绪的胜地。正是因为一切景物描写都围绕着静谧的意境来描绘,所以所描绘出来的景物必然又同时染上意境具有的共同特色。因此,文中“恬淡自适”的意境才会如此鲜明和谐,深邃悠远。

即使谴词造句也是为营造意境而服务的。如“月光如流水一样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用“流水”来比喻月光,不明不暗,不浓不淡,紧扣柔和恬淡的文中意境。用“静静地泻”既写出了夜深人静的环境,又描写出了温柔娴静的月色,从而很好地突出了荷塘的寂静和月色的柔美。一个“浮起”,顿时烘托出一个月色轻笼的梦幻般的境界。这类词语的运用,成功地营造出作者心驰神往的那种安谧静穆的环境氛围。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赏析 篇9

《荷塘月色》,从一个侧面曲折地为我们展示了那个可诅咒的时代,留下了旧中国知识分子苦难历程中一个清晰的足印。

这篇散文选进现行教材时作了删节。现有八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文章第一段,交代了作者去荷塘的时间和缘由。开头就说出这几天“颇不宁静”的内心状态。“颇”字是对不宁静心情的强调。下文中作者思绪翻飞,神驰万里,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这“颇不宁静”的心情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句是作者进行艺术构思的焦点,也是本文的文眼。

“颇不宁静”四个字,似乎言犹未尽,一般来说,继续抒发胸臆才顺理成章,但作者的笔锋却转向了晚上乘凉时的所想、所见、所闻。这样“颇不宁静”的表述,就如同悬念似的抓住了读者的心。

作者先写所想:“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再写所见:“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后写所闻:“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些仿佛与作者的情绪没有联系的白描,却创造了一种凄楚、孤寂的氛围,是为“颇不宁静”的心情着色,也是为描写皓月清光下的荷塘垫笔。

心有隐忧,能向谁去诉说?荷塘或者可以使自己得到片刻解脱。作者受到情绪的压迫、景色的吸引,终于带上门走向荷塘。这一行为是有着心理活动根据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这一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它以强烈的直接抒情开始,将淡淡哀愁流露在字里行间,为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第二段写荷塘周遭的环境。先写曲折幽僻的小煤屑路。通过“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的叙述,暗写了在这种气氛环境中作者的一颗寂寞的心。继而实写荷塘四周的林木,虚写没有月光时的阴森气象,虚实相参地,勾勒出此刻荷塘的环境和作者的心境。最后以赞美今夜的淡淡月光作结。平时无意于荷塘的月色,尽管今晚的月光只是淡淡地,仍然觉得很好,这是什么缘故呢?读者带着这种思索转入了下一段。这个结句完成了由写景到抒写作者心情之间的过渡。

这一段里对淡淡月光的描述为正面写荷塘定了基调。淡淡月色是景物的色调,淡淡哀愁是内心的情调,交融在一起,不仅使读者踏进了淡淡月色笼罩下的荷塘,而且也踏进了作者那被淡淡哀愁笼罩着的心灵里。

第三段紧承第二段,披露自己所以中意于今夜荷塘的原委,抒发自己踏月寻幽的万端感慨。

“路上只我一个人”提起了下边关于踽踽独行于荷塘的一番妙论。“背着手踱着”这一细节,微妙地展示了作者此刻稍有宽解的心情。接下去是一段内心剖白:“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一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是都加了“好象”、“象”这样修饰语,说明这种喜悦之情是建立在虚幻的遐想上的自我慰藉。从以后的行文中可知这当然也只能是不堪现实一击的淡淡地喜悦。尽管如此,由于此时此地能使身心挣脱生活的种种羁绊,偷得片刻安宁,因而才有了“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是个自由人”的感觉。只是这样一种感觉的获得,就能使作者发出:“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的自足的惬意的心声,足见这样一个小天地对困扰于人事中的作者来说,是多么难求的境界。这句话,细加品位,最能撩人心绪。从作者苦涩的微笑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痛楚的灵魂对现实的反抗。

这二、三段为第二部分,它为四、五、六三个重点段作了足够的铺垫。

第四段写月光下的荷塘。从田田荷叶写起,依次写出荷花,荷香和脉脉流水。符合人物观察景物的顺序。

最先扑入眼帘的是满塘荷叶。“亭亭”一词表现了荷叶的风姿秀丽,“舞女裙”的比喻,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在纵观之后,凝神细审,视线移到万绿丛中的点点白花。盛开的袅娜喜人,含苞欲放的流露着勾人情思的娇羞,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进而用“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样的比喻,写出荷花从光色上给人的感受。“明珠”是写近处荷花的玲珑剔透,“碧天里的星星”是写在满塘荷叶衬托和月光的辉映下,远处荷花的闪烁迷离。既看到宜人的花色,也就必然会嗅到沁人的花香。“缕缕清香”,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是很难的。但作者以歌声设比,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远处的歌声,这样易于体味的听觉感受,唤起读者的嗅觉体验,把两种感觉沟通起来,这种移感修辞手法的运用,实在可以传神。

在这番静态描写之后,又把荷塘的动态捕捉进镜头里。清风徐徐,荷叶的一丝颤动,化为一道碧痕,荡向荷塘那边。这种细致的描摹,真使人宛然若见。

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之后,作者又用“更见风致”概括地写出淡淡月色之下,脉脉流水之上的荷叶的美。怎样“更见风致”呢?由于前边形象描写的具体和逼真,读者完全可以在已获得的内心视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去想象,作者就不必多说了。

第五段描绘荷塘的月色。月色是单调的,难以着笔,而作者把它和形态不一、色彩有别的景物结合在一起进行描写,就使月色有了光上的变化。他首先从月色的角度写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流水的比喻,把月光写得流动、轻柔,而且突出了它那空灵、明彻的特点。“泄”字化静为动,更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作者写荷塘上水气氤氲,在月色映照下泛起“薄薄的青雾”。这就准确地抓住了月色和水气揉合在一起的那种特殊的色彩。第二句从景物角度写月色。月光笼在花间、叶上,花叶有如“牛乳中洗过一样”。牛乳并非透明的,那就是说,眼前的花叶给人一种终隔一层,不甚分明的感觉,同时也恰恰表现出作者一时朦胧、恍惚的心理状态。此景此情,就象“笼着轻纱的梦”一般,既是写景,也是写情。满月而不能朗照,才使荷塘愈加显得虚空、缥缈,唯有这样的境界,作者一腔愁绪,才得暂忘、暂解。因此作者说:“这恰是到了好处”。这梦幻般的景物,实际上是作者希冀超脱的梦幻般心理的象征。

月光“隔了树照过来”把斑驳的树影映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当然不均匀。淡淡的月色和树影之间有明暗的变化。但明与暗又是溶进溶出,不着痕迹,没有明显的界限,从不均匀的变化之中又透露出某种内在的和谐。这种视觉的感受,怎样使读者体味到呢?作者

用梵婀玲(即小提琴)奏著名曲来比喻,于是这种光与影的和谐便化为耳边悠扬的旋律。

读者可以凭借对优美的乐曲的想象去领略月色之美。这种对月色的描写,可以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第六段展示出月光下荷塘四周的景象。“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重迭词语的运用,造成了树木错落有致的层次感。荷塘周遭的树木“乍看象一团烟雾”,这是从面上写树的整体形象。独有杨柳的丰姿能让人辨得出,是点的描写。点与面的结合,也是为了从另一个角度描写月色。然后,视野扩展开来,写了依稀可见的远山。荷塘有了这样一个写意般的幽深的背景,更衬托出月下荷塘的宁静。接着,树缝里一两点灯光闯进作者的视野。无精打彩的灯被比喻为渴睡人的眼,十分别致。这一比喻可能触发读者对于此灯下人们的种种联想。现实的生活步步逼近了,刚才的美妙的幻觉慢慢在消失。曾是听而不闻的蛙叫、蝉鸣,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心境。作者曾据为己有的别有天地的境界,化为乌有。作者终于发出了“我什么也没有”的恍然若失的慨叹,这就和开头写的“颇不宁静”的心绪照应起来。

以上是文章的第三部分。作者触物兴怀,笔笔是景,笔笔是情。画意浓,情更浓。在这宁静的荷塘景色的描绘中,我们时时感受到作者情感波澜的冲腾。

第七、第八两个自然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进一步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而不能得的复杂心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先写江南采莲,继而以南朝乐府《西洲曲》的诗句来表现古代江南采莲的幽美情景。这由此及彼,抚今追昔的联想,是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畔没有得到排遣之后的必然去向。抒怀乡之衷情,发怀古之幽思,能否消除心上的郁闷呢?答案是否定的。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江南,在血雨腥风之中,又怎么会有“采莲南塘”的佳境呢?作者不仅不能摆脱世间事,反而更“惦着江南了”。惦记着什么呢?没有讲出,只是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破折号,心事浩茫,尽在不言之中。作者产生“颇不宁静”心情的原因在哪里呢?在这儿也给我们含蓄地作了解答。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心情之所以“颇不宁静”,是由于对祖国命运忧心忡忡,而不是基于考虑个人得失的多愁善感。全篇文章至此感情达到了顶点,在这巧妙的点题之中,文章升华到一个新的思想境界。

荷塘漫游也好,怀古思乡也好,幻觉中的自我虽一时能远远地离开现实,关怀时代命运的作者最终仍要回到现实中来。“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文章至此作了看似平淡,却是情味无穷的收束。说明现实是无法逃避的,也是不应逃避的。带门而出,推门而入,首尾呼应,结构十分严整。以上是文章的第四部分。

这篇散文以“我”的游踪为线索,贯串全文。实则是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在牵动着步履,步移而景换。读者似乎追随着作者的行踪,实际上是在作者情感的波澜中浮沉。情感的变化起伏,又都是现实的投影。缘情写景是这篇散文的一大特点。

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深沉的。正如他自己所说:由于“久而后出,这种情感必尽其层层叠叠,曲折顿挫之致”。(《朱自清文集(一)·短诗与长诗》)因此,在景物描写中能极尽起伏变化之能事,是情感使然,绝对不仅仅是文字技巧问题。这种以情带笔,使笔墨翻澜,意境跌宕,结构严整,又富有变化的写法,是本文的又一特点。

本文语言清新朴实。娓娓谈来,如叙家常,倍觉亲切。其中巧妙的比喻形象,象是一颗颗明星,熠熠照人,使满篇生辉,又不露丝毫雕琢的痕迹,确实是大家手笔。

赏析《荷塘月色》 篇10

比较和对比有很多的共同特征,同时又保持其特定的特征。比较是人类了解和研究一些东西的基本方法。然而对比是一种将重点更多地放在两个主题之间的区别。

1.1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

对比语言学是一种应用型工科语言,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旨在描述一副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的方法,对比语言学的任务是进行共时对比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描述他们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尤其是用在对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差异和应用方面上。

1.2 对比语言学和翻译

如果探讨翻译和对比语言学之间的关系,我们有三个问题需要考虑。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翻译和对比研究与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他们的最新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笔者认为这两个主题紧密相关,从这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从而使其更好的发展。

(1)翻译和对比语言学之间的关系。第一个是无论在理论或实践的阶段,两个学科对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都比较感兴趣。特别是实践阶段,翻译研究在理论上也需要解决跨文化和跨语言的问题。第二个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基础,翻译研究和对比研究,曾经被称为“等价”。有人翻译成“价值等价”,有些人翻译成“等效效应”。这个术语主要是从翻译研究的角度提出的。后来,对比语言学家提出了“中间”这个词,笔者认为现在讨论的是一个新的术语“起点”。不管它是等价、中间或起始点,在对比语言学中都已经对其有着很多的讨论。这两个学科之间的共同特征也为彼此之间奠定了更紧密的关系。总而言之,这两个科目有着共同的基础、性质和目标,但显然这两个不同的方法之间也是可以相互受益的。

(2)相互影响。翻译和对比研究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注意这两个主题的更新。我们发现这两个学科的最新发展与其更接近。对比语言学的“相似性”等于翻译理论的可译性,上述观点都对翻译研究有巨大的影响,使我们更好地解释相对论,开放、主体间性和不同版本风格翻译的可能性。中国和西方语言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国和外国之间的对比研究语言更符合当初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倡导发起对比语言学时的初衷,就是学习语法上的差异显著,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语言,使彼此各自远离。

在西方国家,无论在欧洲或美国,他们使用的语言都属于“标准平均欧洲”的历史背景,基于这个基础很多学者很难有经验去证明语言的对比理论和对比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尊重和更全面的发展,也形成了中国对比语言学不同于西方对比语言学的一些特性。例如,通过对比研究中国特色,通过思想对比研究的三个阶段(表层:结构;中间水平:表达方法;深层次:语言心理学和语言哲学),它的哲学基础对比研究(语言前景)构成更大的压力。这些新的语言,尤其是中国和外国之间的语言上,中国新的翻译理论自然无疑地促进了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不仅敦促了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西方国家的翻译理论,而且教会了我们如何以适当的方式去对待他们,以致作出明智的决定。总之,似乎看来翻译和对比语言学不能互相隔离。

2 中文和英文的语法特点

汉语语法是隐性的,英语语法是显式的。他们是一对相反的词。隐式和显式的语法取决于是否有外部迹象或语法的印记这样的表现。展示“隐式”中文和“显式”英语的特点如下:

第一,除了等有限的词缀“子”或“儿”,还有等辅助词“的”“地”“得”,这个词没有标志能够识别分类。例如,“打”,一个动词短语“钟打了十二下”,一个量词短语“一打鸡蛋”。识别字符本身没有标志着词分类。因此,分类只能在上下文中找到。此外,就是没有标志确定时态、语态或中文的动词。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可以仅仅通过他们的拼写或形成就能体现。在英语中,有文章标记名词。名词的语法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名词结算后,对应的名词形式的动词也可以基本定义。同时英语动词的时态变化有变形形式。

第二,从功能语法的角度来看,词汇在中文中很难被确定为主题,谓词或目标。然而在英语中人称代词和动词都是有语法标志的。例如,“她打他”和“他打她”,主观的“她”和“他”和客观的“她”和“他”是没有区别的。而在英语中,主观和客观都是指相同的意义,但是它们却有不同的形式。我们可以从相应的英语版本中反义词两句话“She hit him.”“He hit her.”

第三,在中文中主观和谓词在意思上仅仅是需要彼此呼应的,并没有要求任何形式。相比之下,在英文中主观和谓词的数量上要求是需要严格统一的。例如,“我是学生,他是学生,我们都是学生。”在中文中,此谓词在三个引用表达中表达的都是相同的意思。但在英语,“I am a student,she is a student,we all are students.”谓词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却是因人而异的。

隐式和显式是他们之间最大的根本差异。在这两种语言中一系列的特征形成了它们之间基本的差异,在它们之间英语语法是以其形式闻名的尽管它在表达中缺少含义。其中结构主义就是一个例子。然而汉语语法和含义却是不能分离的,是要息息相关的。

3 分析朱纯深翻译的荷塘月色

文章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朱纯深的杰作,这是众所周知的。它在形式和内容都是唯美的。英语中有四个很有价值的版本,其中本文的作者建议通过体现异质性的英文版本来成功转达了朱纯深版本下所描述的中国的魅力。并给出了以下三个方面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尽管这三个方面只是对比语言学的一小部分、却也是语言学的根本。荷塘月色在中国现代散文中可以称为是一片经典的文章,然而在声音、形状和意义上如何继续保持它的美仍然是一个问题。诺曼·夏皮罗曾经说过,“在我看来,翻译应该追求的是透明度,一个好的翻译应该像一块玻璃,让读者感觉它不像是一个翻译的版本”。然而,朱纯深的翻译在向读者传播意境和情绪上就是达到了这样一个完美的阶段。

3.1 语言系统

有许多文章分析并摘要朱自清的散文之美,其中大部分摘要都集中在语言美上,因为朱自清写散文的方式就表达了这种语言美。在本文,作者试图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它。从对比语言学角度来看,英语和汉语属于两个语言系统。

(1)叠词的使用。在朱自清的散文中,使用叠词是最著名的特征之一。荷塘月色也不例外。示例1: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Alongside the Lotus Pond runs a small cinder footpath.It is peaceful and secluded here,a place not frequented by pedestrians even in the daytime;now at night,it looks more solitary,in a lush,shady ambience of trees all around the pond…在这一例子中显示的叠词,根据中国的异质性,我们很难找到一个等价的词来借此表达景色的美丽。然而,朱纯深的翻译“郁郁葱葱,阴暗的氛围”着实传达了树木的“华丽”。

(2)量词的使用。示例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Like scattering pearls,or twinkling stars,our beauties just out of the bath.A breeze stirs,sending over breaths of fragrance,like faint singing drifting from a distant building.…月光下的荷塘,作者用大量的量词精确、精细描述荷塘。在第四组,作者使用了“层层的”,“一粒粒的”,“缕缕”,给荷塘加以活泼的确切含义。

(3)头韵和押韵的单词。译者经常应用各种方法处理重复的单词和并行结构达到相应的效果。在文章中,头韵和押韵的单词是最明显的例子。例如,“蜿蜒伸展的水,什么…”,“层层的叶子”,“小兴奋芽…”,“闪电”的倾向,“影子形状”,“一团雾…”和“有”。这些例子都通过施加头韵和押韵这样的词的方法,使句子得到更愉快的阅读。

3.2 词汇系统

词汇系统,中文和英文都有词汇宝库。如何将中文论文翻译成英文,词语的选择在其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动词。动词虽然简单,但动词却能够活跃整个文章,朱纯深动词的翻译也是如此。示例3: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Shrugging on an overcoat,quietly,I made my way out,closing the door behind me.以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中动词“带”为例。这个动词为读者提供了一幅软行动的画面当作家关上了门。朱纯深的翻译成“……,静静地,我的出路,关闭门在我身后。”充分表达行动,和走出房门的连续动作,关闭门。“悄悄地”这个词也协助创造了一个和平的氛围。

示例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The moon sheds her liquid light silently over the leaves and flowers,which,in the floating transparency of a bluish haze from the pond,look as if they had just been bathed in milk,or like a dream wrapped in a gauzy hood…在这段文章中,他用了动词“泻”(下转第188页)(上接第157页)帮助读者达到这种意境,“The moon sheds her liquid light silently over the leaves and flowers”。朱纯深用“sheds”强调月光下的浮动,也正是这个动词提升了文章的美感。

3.3 语法结构系统

反演的应用也是一个为翻译添加更多活力有效的方法。

示例5: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I like a serene and peaceful life,as much as a busy and active one;I like being in solitude,as much as in company.源文本应用平行结构来表达作者自由和平静的生活的渴望。译者巧妙地密切连接了文章的前部和后部,维护的目的在于保持源文本的平行结构,和源文本的平衡之美。示例6: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like scattering pearls,or twinkling stars,our beauties just out of the bath.这种并行结构已经成功地通过这个版本维护。这个句子类型很整洁,但是听起来确实给读者一种很有节奏的感觉。

示例7: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a profound sleep is indispensable,yet a snatched doze also has a savor of its own.对立面的应用也是一个有效为翻译添加更多活力的方法。文中“酣睡”和“小睡”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例子。

4 结论

朱自清的经典文章荷塘月色是一篇典型的中国文章,不仅包含外部美丽还有更深的东西,译者需要保持美丽的中国的异质性。有许多中国谚语找不到对应的英语单词和短语,要想在翻译时解决这样的问题,译者需要充分掌握两种语言,根据各种不同的策略和技巧翻译才是必需的条件。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目的是将信息传达给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所以,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反映,否则传达和交流信息的交际目的便无从实现,本文从不同层面对朱纯深翻译的荷塘月色进行对比赏析发现对比研究的重要性,对比研究处处存在于我们的翻译活动中,为人类了解其他语言和使我们的语言发展得更好扮演着一个关键角色。

参考文献

[1]刘翃.汉英语言差异与汉英翻译.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4).

[2]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3]潘文国.翻译与对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5]熊文华.汉英应用对比概论.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6]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7]肖小燕.《匆匆》诗化语言的成功再现——赏析朱纯深译《匆匆》.科教文汇,2008(3).

上一篇:集成电路工艺学课程下一篇:住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