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之间要沟通三篇

2024-09-01

医患之间要沟通 篇1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患关系的和谐有赖于医患双方彼此的尊重、相互的信任和共同的努力。这两起貌似简单的医疗投诉案例,在临床工作中时有发生,其发生原因与医患沟通有关。

这两起案例,其医疗行为本身并无过错,似乎纠纷的发生源于护士随意的回答。固然,对于患方的疑问,护士解答过于简单而片面,其实这仅是事件发生的导火线,根本的原因是患方对于医生的诊疗心存疑虑、将信将疑。

首先,由于患者医学知识所限,其在与医生的沟通之中处于“隐蔽区”,这就需要医生以恰当的方式向患方解释病情、诊断、治疗方法以及利弊,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及选择权,取得患者的信任、并充分理解医生所表述的内容可以提高患者对医嘱的顺从性,更好地配合治疗。通过这种有效的沟通,有助于调整患者对医疗的目标预期值,使之合理化、现实化,从而降低发生纠纷的风险。

其次,护士应当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培养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医疗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上述两个案例,假如护士的专业素养较高,纠纷也许不会发生。同时,期间的沟通也出现了问题,护士没有发现患者问题背后的疑惑,其随意、局限的答案将患者直接推到了医生的对立面,引发了纠纷。因而,当自己对相应知识掌握有限的情况下,沟通处于“半知或未知区”,应实事求是、认真回应,以免使患者获取错误信息。

医患之间要沟通 篇2

医疗圈内一位颇为知名的培训师前来医院,给大家上了一课,题目叫做“医患沟通的要素与艺术”。演讲提到一个重要的沟通法则,叫做“73855定律”。具体点说,一次有效的沟通中,语言仅占7%,语调音色占38%,肢体语言竟然占55%。这是上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Albert Mehrabian的研究成果。观照当下的医患沟通,这一沟通法则自然适用。比方说,人们总是喜欢说去医院“看医生”,而不是“看病”。“看医生”显然强调了对话双方的互动性,而沟通的客体才是“病”。

突然之间,我内心坚守的医患相处方式土崩瓦解了。我一直在努力成长为一名好医生,但这种好却是技术性的。换句话说,努力提高自己的“医技”,解决患者病痛就好。至于沟通,说得多、错得多、误解得多。我们总是选择说得少,话不说满。我们以为这样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

“医技”显然只算“艺术”里的一小部分。美国临床医学之父William Osler曾言,“行医,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艺术。从本质来讲,医学是一种善良人性或有情感的表达”。著名医史学家Henry Sigerist则说,“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那就是医生和病人,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的多方面关系”。

遗憾的是,医患之间的沟通大多是不畅的。医生常不愿多言,即便言语,也不好好说话。这种不好好说话,便是没有充分利用“肢体语言”和“语调音色”,让信息量最大的“语言”部分失去本该有的作用。

与患者多一些目光接触,可以增加医疗信任度,甚至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焦虑;专注地与患者进行交流,而非一心多用;要鼓励患者参与到疾病诊疗中,而不是对医学信息不对称偏差的不管不顾……这一张张开给医生的“处方”,让我不得不思索起来。

到底怎么做?医生应是火与冰于一体的化身。冰,代表着医生的职业素养与技术水平,那是他们沉着冷静的缘由所在,也是为将治疗效果最大化的一种保证。火,代表着医生的沟通热情,愿意将心比心,投入自身情感资源来感同身受,休戚与共,让患者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有沟有通。

第二天,我便尝试着去应用这几张“处方”。我是名麻醉医生,需提前一天访视拟手术的患者,查看他们的身体状况,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来到病床前,首先送上一个大大的微笑,开门见山地介绍自己,目光一直投向患者,不断用手势在自己和患者之间转换,表达自己与他们之间的联系,对他们的关切。即便在签字时,也并非一味常规地介绍那些生冷的医学名字,而是不断询问“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离开病房前,再度微笑着说:“今天好好休息,明天好手术!”他们也笑着,看我离开,“谢谢你,医生!”我想我的沟通是有效并成功的。

医患之间要沟通 篇3

(1)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与人交往的社会之中,我们处在一个人与人沟通的世界,没有沟通,我们将无法生存。

(2)医患沟通,是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与患者及其家属在信息方面、情感方面的交流,是医患之间构筑的一座双向交流的桥梁。

(3)医疗机构是治病救人的场所,在这里,有许多的医务人员,有许多的患者和家属。医患沟通,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有助于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医方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到与疾病有关的全部信息,才能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还可以减少不当医疗行为的发生。例如患者体质上的特殊情况,只有患者自己最清楚,而有些特殊情况医务人员可能检查不出来。如患者药物过敏情况,如果医务人员在询问病史时没有深入地了解,而使用了不应该使用的药物而发生了过敏反应,则会发生不当的医疗行为。

满足患者对医疗信息的需要医患双方在诊疗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定的不平等性,医务人员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在医患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患者相对于医务人员来讲,缺少医学知识,主要是在医务人员的安排下接受治疗,解除自身的病痛,所以处于一定的被动和服从地位。因此,医务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才能满足患者对医疗信息的需要。

密切医患关系,患者为了身体的健康而寻求医疗帮助,来到一个陌生的医疗机构里面,需要了解许多有关疾病和治疗的信息。医患之间如果没有沟通,缺乏真正互相信赖,与患者或者家属之间发生误解和纠纷就不可难免。医患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能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上一篇:内部控制方式下一篇:交换机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