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原因论文十篇

2024-09-13

动作原因论文 篇1

对策:①选用冲击电压不动作型保护器;②用正、反向阻断电压较高的 (正、反向阻断电压均大于1 000V以上) 晶闸管取代阻断电压较低的晶闸管。

(2) 由雷电过电压引起的误动作。雷电过电压通过导线、电缆和电气设备的对地电容, 会造成保护器误动作。

对策:①使用冲击过电压不动作型保护器;②选用延时型保护器。

(3) 剩余电流和电容电流引起的误动作。在一般情况下, 三相对地电容差别不大, 因此可以认为三相对地形成的电流相量和为零, 保护器不会动作。如果开关电器各相合闸不同步或因跳动等原因, 使各相对地电容不同等充电, 就会导致保护器误动作。

对策:①应尽可能减少导线的对地电容, 如导线布置远离地面;②适当调大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值;③保护器尽可能靠近负载安装;④在无法避免电容电流的地方, 应使用合闸同步性能良好的开关电器。

(4) 高次谐波引起的误动作。高次谐波中的3次、9次谐波属于零序对称。在这种情况下, 电流通过对地泄漏电阻和对地电容就容易使保护器误动作。

对策:①尽量减少电源和负载可能带来的高次谐波;②尽量减少电路的对地泄漏电流和对地电容;③保护器尽量靠近负载安装。

(5) 负载侧变频器引起的误动作。有些用户的电气设备上有变频器 (彩色胶印机等) , 受其影响, 保护器极易发生误动作。

对策:①提高保护器的抗干扰能力, 通常可采用双晶闸管电路或采用分立元件电路板取代集成电路板;②选用抗电磁干扰性能好的产品。

(6) 变压器并联运行引起的误动作。电源变压器并联运行时, 由于各电源变压器接地保护线 (PE线) 阻抗大小不一致, 因而供给负载的电流并不相等, 其差值电流将经电源变压器工作接地线构成回路, 并被零序电流互感器所检测, 造成保护器误动作。

对策:将并联的两台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点先连起来再接地。

(7) 保护器使用不当或负载侧中性线重复接地, 也会使正常的工作电流经接地点分流入地, 造成保护器误动作。

动作原因论文 篇2

关键词:电力系统,差动保护,误动

0 引言

差动保护是当前电力系统中主要电气设备的主保护, 是按照循环电流原理——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制成的, 已被广泛应用于高电压等级 (一般是220 kV及以上) 的输电线路, 大容量的变压器、发电机、电动机, 110 kV及以上母线等重要设备的主保护。作为主保护, 差动保护承担着快速反映各种故障类型和动作跳闸的重要任务, 因此其能否正确动作, 将直接影响到被保护设备的安全。在实际使用中, 电力系统虽然采用了各种防误动措施, 差动保护误动作还是不断发生[1,2]。因此本文对几种主要设备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影响原因进行分析, 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1 线路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原因

线路差动保护是近年来逐步推广应用的, 逐渐取代高频纵联保护, 被越来越多的用于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 以及存在距离保护困难的110 kV电压等级线路。线路差动保护的原理与其他元件的线路保护相同,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 (1) 线路端点少, 一般为两端, 需要各侧之间的配合, 因而在两侧均要装设差动保护, 而在变压器、发电机、母线等主设备中仅存在1套差动保护, 可以直接将各侧电流引入差动保护; (2) 线路的距离长, 不能像其他主设备保护那样直接连接, 必然存在各侧保护之间信息传递的通道。因此, 线路差动保护的不正确动作问题, 特别是误动、拒动等严重问题, 往往与通道和信息传递有关。

信息传递的首要问题是同步, 如果不能保证两侧信息的同步, 则必然会存在角度误差, 较大的角度误差会直接导致差动保护的误动作。其次是信息传递的可靠性问题, 如果不能可靠稳定的传递信息, 出现信息的终端或数据丢失, 则会导致差动保护的拒动或者延迟动作, 这在高电压等级的线路上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虽然当前的线路差动保护广泛采用光纤通道, 有效地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但是仍要注意通道连接的可靠性, 以避免线路因通道原因而失去主保护。

2 母线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原因

与线路保护截然相反的是, 母线往往存在较多的端点, 且各端点都存在同一变电站内。因此, 母线差动保护不存在通道问题, 但多个电流直接引入母线保护, 非常容易出现TA极性反接等问题。在接线时需要特别注意, 并在投入运行时保障接线以及电流方向的正确性。

大量实践表明, 虽然区外故障导致TA饱和问题, 也会使母线差动保护出现误动作, 但只是在极端条件下, 而母线保护误动作的最主要原因仍然是TA极性问题和接线错误问题。此外, 母线保护拒动的情况极少发生, 这与母线极少发生故障有关, 但是一旦母线保护发生拒动, 将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例如原本只需要1条母线退出运行, 但由于母线保护拒动可能导致双母线断电的情况。因此, 需要对母线差动保护继续提高重视。

3 变压器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原因

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均是变压器关键的主保护, 其中变压器差动保护主要是用来避免大容量变压器绕组内部及其引出线上的各种相间或接地短路故障, 以及变压器单相匝间短路故障。以双绕组变压器为例, 变压器两侧均装设电流互感器, 共同进入变压器保护。从理论上讲, 正常运行以及发生外部故障时, 差动保护的回路电流为零。然而实际上, 由于电流互感器的特性、变比、型质等原因, 使得在正常运行和发生外部短路时, 仍存在不平衡电流。在选定两侧电流互感器变比且接线方式正确的情况下, 由于微机型变压器保护的自动角度转换、自动调节等功能, 不平衡电流值很小, 差动保护可以不发生动作;而当变压器内部发生短路时, 流入继电器的电流大于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 差动保护动作跳闸。

对于变压器差动保护, 励磁涌流仍然是当前影响其正确动作的最主要原因。励磁涌流的产生是由于变压器铁芯的严重饱和, 在等值电路中表现为励磁阻抗的大幅降低。变压器的电流和磁通不可能发生突变, 必须经过一定的过渡才能达到稳定状态。然而当变压器投入运行时, 铁芯中的磁通落后电压90°相位角, 此时铁芯严重饱和, 励磁涌流达到最大值, 约为额定电流的5~7倍。最严重的励磁涌流一般发生在合闸的瞬间, 此时单相电压为零。对于三相变压器而言, 无论何时合闸, 至少有两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励磁涌流, 导致不平衡电流的产生, 极易引起差动保护的误动作。

为了解决励磁涌流的问题, 广大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当前采用的最主要的方法是励磁涌流闭锁技术, 当发生励磁涌流时, 及时对保护进行闭锁, 防止差动保护误动作。常用的消除励磁涌流的方法有二次谐波制动和间断角制动方式, 对于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 一般要求装设2套保护, 对2套保护分别采用二次谐波制动和间断角制动。然而, 由于2套保护的制动原理不同, 在励磁涌流情况不同时, 很容易出现一套保护有效制动而另一套保护未能有效制动的状况, 仍然会导致差动保护的误动作。针对变压器投运时的保护误动作, 特别是由于二次谐波制动以及二次谐波制动系数整定值不合理而造成的误动作, 不同厂家在变压器差动保护利用二次谐波进行制动时采取了分相、或门、三取二制动等方式, 并对相应方式的二次谐波制动系数进行了合理性地定值取值, 有效的减少了涌流误动。

4 发电机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原因

发电机差动保护的技术多年来发展缓慢, 未能适应发电机性能、规格的快速发展。在实际中发生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的情况并不罕见, 如文献[3]、[4]对实际发生的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指出差动保护整定不合理、穿越性励磁涌流、TA暂态饱和等问题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文献[3]根据事故原因分析, 针对性地提出了修改保护定值的处理措施, 并对电流互感器的选型及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文献[5]以某电厂母线对变压器充电而引起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的事件为例进行了分析, 认为和应涌流造成相邻发电机差动保护的误动, 提出在发电机的整定计算中引入相邻变压器的励磁涌流和和应涌流等因素。由于发电机差动保护装置两侧的电流互感器型号及特性不一致, 在长时间和应涌流直流分量的作用下, 最终产生差动电流并达到保护动作值, 导致保护出口跳闸。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作的问题较为常见, 但大量研究人员和开发设计人员却无法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只能依靠现场人员通过整定等方式来解决,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发电机差动保护的正确动作率。发电机 (特别是大型发电机) 是电力系统中较昂贵的设备, 一旦发生故障, 其差动保护能否快速动作, 将给故障处理和修复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其差动保护技术。

5 结语

差动保护的原理很简单, 但在应用中却存在大量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由不平衡电流引起的, 其主要表现为TA饱和导致的不平衡电流、励磁涌流等。由于无可代替的性能, 差动保护必将继续作为主保护而长期存在和应用, 只有深入细致地分析影响差动保护正确动作的因素, 并与现场运行人员和研究、开发设计人员通力合作, 进一步将其存在的问题分解和处理, 才能使差动保护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孔飘红, 余彬, 韩荣杰.浅析励磁涌流引起的主变差动保护误动[J].浙江电力, 2012 (3)

[2]连杰.厂高变差动保护区外故障误动原因分析[J].电工技术, 2012 (1)

[3]杨涛, 车军浩, 吴跨宇.TA饱和引起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的分析及对策[J].浙江电力, 2011 (7)

[4]艾合买提.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作原因分析及处理[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8)

瓦斯保护动作原因及处理方法浅析 篇3

关键词:重瓦斯保护  故障分析  事故处理

中图分类号:TN948.53;TM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b)-0082-01

1 瓦斯保护动作原因

1.1 变压器内部故障

当变压器内部严重故障时,必然会有强烈的气体产生,变压器内部压力突然增大,内部

油流冲向油枕方向,当流速达到整定值,启动继电器直接跳闸,切除故障。当继电器内聚集气体超过30 mL时,只报警发信号不跳闸,即轻瓦斯动作。变压器内部故障主要有匝间短路、铁芯过热损伤、接触不良、铁芯多点接地等,这些内部故障都会导致热量突增,分解出可燃气体,启动瓦斯继电器。

1.2 附属设备异常

变压器附属设备主要有呼吸器、净油器、冷却器等,这些附属设备与变压器内部相通,其油路不通、堵塞、进气等原因均可导致变压器瓦斯保护动作。总结变压器运行情况,其附属设备异常主要有:

呼吸器不通畅或堵塞,此时会引起变压器轻、重瓦斯动作,并伴随喷油或者跑油现象。

冷却器密封不严漏气,特别是新投变压器时此现象会引起瓦斯频繁动作于轻瓦斯。此外,在变压器新安装、大修等工作后,冷却器阀门未打开均会造成瓦斯保护频繁动作。

潜油泵异常时在烧伤潜油泵的同时会使油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引起瓦斯继电器动作。

当变压器密封垫老化、焊接处砂眼、法兰盘结合面不吻和时可能造成变压器本体进气,这种情况主要使用于轻瓦斯发出报警信号。

检修、新安装时误关闭油阀口,当气温下降时,变压器内部油面下降缺油得不到及时补充,会在油箱内或继电器内形成负压,导致继电器动作。

新安装、大修后,变压器油枕、净化器气体未彻底排出,或者密封不严,使空气进入变压器均可导致轻瓦斯动作,发出报警信号。

瓦斯继电器在下雨时,雨水进入接线盒,接通跳闸回路,当出口电压达到整定值,重瓦斯将启动,引起变压器跳闸。

1.3 保护动作跳闸

大修、新安装变压器需排气时,运行人员操作方法不当,快速将打开阀门,油枕压力突然降低,油箱的油快速流向油枕,导致保护动作跳闸。

1.4 瓦斯保护动作

除上述3种原因,变压器由于安装不当、瓦斯继电器部件设计不合理在运行中均可能造成瓦斯保护动作。

2 瓦斯保护动作判断

2.1 监控人员通过后台机信号判断

后台机“重瓦斯保护”动作,主变各侧开关闪烁,电流、功率等指示为“0”;若备自投装置投入,此时备自投装置动作。从上述现象,监控人员可以判断主变重瓦斯动作,主变跳闸。

2.2 运维人员检查

(1)核对现场运行方式是否与监控一致,保护屏信号与监控一致、备自投动作情况与监控一致、开关变位情况与监控一致。

(2)现场检查:对主变本体进行检查,瓦斯保护范围为主变本体内部,在现场检查主要内容为:油温、油色、油位变化情况;释压器是否动作,有无着火、喷油等现象;检查变压器外壳是否有变形;透过瓦斯继电器观察窗检查瓦斯继电器内是否有气体;检查防爆管膜是否被冲破。现场人员通过上述现象进行是否是重斯斯动作。

运维人员在现场通过瓦斯保护范围内的现象进行检查,通过上述现象,运维人员可以判断瓦斯动作情况。在检查中,运维人员必须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不得在检查造成人身伤害,或者扩大事故。在瓦斯保护动作的同时,可能会伴随差动保护动作,此时,运维人员要对差动保护范围内的设备进行检查。

在现场检查中,若主变压器本体没有上述异常及故障痕迹、瓦斯继电器亦无充满油、冒泡、其他设备和线路亦无故障动作信号,此时,要查阅直流系统是否有“直流接地”信号发出,若有说明是直流多点接地引起的保护误动作。

2.3 试验人员对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判断[1]

试验人员主要通过现场取样,对油中溶解气体和继电器中自由气体的浓度进行分析判断。

自由气体含量与实测值比较,若结果相等,且故障气体各组分含量偏少,可以

判断变压器无异常。

自由气体含量与实测值比较,若结果大于实测值,可以判断变压器存在早期潜

伏性故障。此时,可以采用特征气体法、三比值法、产气率来分析故障的性质和变化速度。

自由气体与油中溶解气体比较,若小于溶解气体,可以判断该台变压器内部不

存在潜伏性故障,可能是主变压器附属设备造成。

在试验中,若发现自由气体中氢气、氧气含量偏高,但总烃含量低,可以分析

出存在漏气,有空气进入。

3 处理方法

在处理瓦斯保护动作时,要分析动作原因,判断到底是内部故障或是附属设备导异常引起,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下面以运维人员现场处理经验对变压器重瓦斯动作处理进行研究。

在事故处理中,运维人员根据调度命令进行处理。首先按调度命令将故障变压

器由备用转为检修,不建议运维人员在此时采集气体;等待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气体采集、检查、试验。在试验人员给出试验合格的结论后,汇报调度,在调度命令下将变压器投入运行。

運维人员在事故处理中,若现场备自投入使用或者备自投未成功动作,此时,

运维人员按事故处理程序,将失压母线上所有开关转为备用,并检查另一段运行母线负荷情况向调度申请,通过分段对失压母线进行送电,出线投入情况按调度对负荷控制进行投入。在此运行方式下,监控人员要加强对运行变压器负荷、油温进行监视,不得越限运行,扩大事故。[2]

参考文献

[1] 陈化钢.电力设备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手册[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篇4

错误的原因:收腿时,大腿与上半身角度太小,也就是说收腿不够,并且在收腿时做提臀动作了,所以自然感觉屁股露出水面。

改正方法:正确的姿势是大腿与躯干之间约成130-140°角,大腿于小腿之间约成40-45°角。如果不能把握这个角度,那么需要注意收腿后,蹬腿时以大腿、小腿和脚掌内侧向后蹬水,腰保持适度的紧张,但是不是僵硬。

2、蹬腿会有水花

错误的原因:蹬腿时没有翻脚掌。所以蹬水动作不对,相当于蹬水没有效果。

改正的方法:加强陆上模拟训练,可以多多压脚掌。加强脚部柔韧性练习。

3、身体老感觉往下坐,游的很吃力,但是却没有速度。

错误的原因:收腿和蹬腿时脚的位置太低,收腿动作没有做到位,身体重心后移。

改正的方法:身体在水面保持平衡,腰部适度紧张,用力向身体两侧收腿,蹬腿时向身体两侧而不是向身体后方。

4、收腿动作很快,但是效果却不好。

错误的原因:每个动作都没有做到位

电厂差动保护误动作的原因分析 篇5

差动保护主要用来保护双绕组或三绕组变压器绕组内部及其引出线上发生的各种相间短路故障,同时也可以用来保护变压器单相匝间短路故障。

差动保护是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理工作的,当变压器正常工作或区外故障时,将其看作理想变压器,则流入变压器的电流和流出电流(折算后的电流)相等,差动继电器不动作。当变压器内部故障时,两侧(或三侧)向故障点提供短路电流,差动保护感受到的二次电流的和正比于故障点电流,差动继电器动作。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都是纵联差动保护,反应被保护变压器各端流入和流出电流的相量差。变压器纵差保护单相原理图中互感器二次侧采用环流法接线,对双绕组变压器实现纵差动保护的原理接线如图1所示。

1 A卸煤变差动保护概况

电厂2×300MW机组卸煤变母线室A卸煤变压器装设三相完全纵差动保护,其动作原理为:三相任意一相差流大于动作值便启动差动保护出口,其动作逻辑框图如图2所示。

卸煤变母线室A卸煤变压器装设的三相完全纵差动保护接线图如图3所示。

当变压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电流互感器TA1和TA2的二次侧电流差值为零,保护不动作。当电流互感器TA1与TA2之间发生故障时,造成二次侧差流,启动差动保护动作。其中,TA1的容量为20VA,其带额定负荷为0.8Ω。

一段时间以来,A卸煤变差动保护频繁误动作。2015年9月13日,A卸煤变负荷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A卸煤变高压侧开关差动保护动作跳闸。经分析,由于故障点位于差动保护范围以外,确认此次差动保护属于误动作。

2 误动原因分析

在A卸煤变所装设的差动保护中,变压器低压侧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缆长708m,经实测,其电阻值约为3.5Ω,已经远远高于其额定负载阻值0.8Ω。

电流互感器特性分析:电流互感器在理想情况下视其为非功率元件,即一、二次侧电流值为正比关系,但实际中电流互感器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下面就其误差的产生原因做以下分析。

产生误差的原因:一是电流互感器本身造成的,二是运行和使用方面造成的(即负载阻抗)。

2.1 本身原因

由电流互感器得等值电路图入手分析,如图4所示。

I1,I2———一、二次电流;

Z1,Z2———一、二次绕组电阻和漏抗决定的阻抗;

Zu——电流互感器的励磁阻抗;

Iu———励磁电流;

R2———二次侧负载电阻。

可得:当Zu为常数时,Iu与I1成正比;当Zu→0时,即I1几乎全部流入励磁支路,变为励磁电流了。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与一次电流之间的关系:

由上式可得,

当Zu→0时,I2∞I1误差几乎为零,即理想的电流互感器;

当Zu→∞时,I2→0电流互感器工作在最坏的状态。

可见,二次电流与一次电流之间的比例关系与Zu有很大关系。

2.2 负载阻抗原因

电流互感器铁心具有饱和的特性。当二次侧接一个额定负载时,若一次电流超出额定电流并继续增大,铁心中的磁通密度也会慢慢增高,导致铁心饱和,励磁电流大幅增加。我们在选择电流互感器时,要求:SN2(额定负荷)叟S2(实际负荷)。

设KTA为电流互感器的变化,其一次电流与二次电流有I2=I1/KTA的关系,在KTA为常数(电流互感器不饱和)时,是一条直线,如图5中的直线所示。

当电流互感器铁芯开始饱和后,I2与I1/KTA就不会继续保持线性关系,而是开始如图5所示,呈铁芯的磁化曲线状。此外,当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I1等于最大短路电流时,其变化误差必须≤10%。

由上述分析可知: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阻抗的大小对互感器的饱和度有很大影响。电流互感器铁芯饱和和二次负载过大导致了运行和使用中造成的测量误差过大。因为如果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载阻抗增加很多,超过自身的核定负载时,其二次端电压和电势就会增大,同时提高励磁电流,促使铁芯进入饱和状态,面对这种形势,电流中的一部分就会用来提供励磁电流,由此误差就产生了。

经分析,造成这次差动保护误动的根本原因便是TA1二次负载超出额定负载,当区外故障时,TA1饱和,与TA2形成差流,造成误动。如图6所示。

3 总结

差动保护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比如要求电流的幅值转变和相位转变的准确度高、电流互感器的剩磁小、接线准确牢固等,这对我们的日常维护工作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系统故障时继电保护开始发挥作用,继电保护工作的正确性直接影响着对故障电流、电压传变的准确性。而由于故障时电流大幅度增大及其它客观原因的限制,导致电流互感器很容易出现饱和,而一旦出现饱和现象,其正确性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对于继电保护所使用的电流互感器要求很高。由于各种保护工作原理不同,所保护的元件不同,对于电流互感器准确级和容量的要求也不同。本文通过一次由于电流互感器饱和而造成的差动保护误动现象,对导致电流互感器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由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负荷超过额定负荷所导致的互感器饱和,进一步造成了差动保护的误动作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

摘要:电厂卸煤变差动保护发生误动作现象,我们对其保护回路进行了具体研究,结合相应的保护原理,着重由电流互感器的特性入手,经过分析检验,得到结论,由于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超出了额定负载,导致差动保护误动作。

关键词:差动保护,误动作,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

参考文献

[1]刘学军.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与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天津大学电力研究培训中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与实用技术[M].天津大学电力研究培训中心,1998.

[4]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动作原因论文 篇6

关键词:电容器,差压保护,电容量,事故分析

0 引言

集合式电容器因结构紧凑、运行维护工作量少、占地面积小、采用的差压保护原理简单、装置可靠等特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集合式电容器的大量使用和运行时间的增长,故障也逐渐增多[1]。电容器本体故障多为内部某一电容元件或多个电容元件的损坏引起的。当内部电容元件电容量发生改变时,电容器组的电容量也将改变,此时电容器组端部电压将会发生改变。因此,通过检测端部电压的改变可以及早发现电容器故障,提高电容器运行的安全性。下面结合一起集合式电容器差压保护动作案例,系统介绍集合式电容器故障的发现、分析以及解决的方法。

1 故障现象

某变电所35 k V4#电容器组差压保护动作后,检修人员立即对电容器本体和电容器差压保护装置及保护回路进行了仔细检查。发现:(1)保护装置运行正常,保护动作正确;(2)保护回路正常;(3)放电线圈试验结果正常;(4)油样试验结果正常;(5)集合式电容器容量为1.667 Mvar,电容器本体电容量测量数据见表1、表2、表3[2,3]。依据《输变电设备交接和状态检修试验规程》中“5.10高压并联电容器和集合式电容器的相关规定,3 Mvar以下电容器组电容量允许偏差值为-5%~10%;且电容器组中各相电容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不应超过1.05。”该电容器容量为1.667 Mvar,根据电容量测量结果,电容量最大偏差值为-2.17%,三相间最大电容量与最小电容量比值为1.042(22.54/21.62),根据规程均在正常范围以内。

2 原因分析

因为所有数据均在规程要求范围之内,只有C相电容器组W1-W3相误差较大,为-2.17%,则初步判断事故为电容器本体故障。

2.1 集合式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

此电容器型号规格为BFMH38.5/3-1667-1 W的集合式电容器。该电容器每相是由14台小电容器串联组成,然后将其平分为上下两节,每节接1只放电线圈,两放电线圈的变比相同,二次线圈反极性串联后接人差压继电器构成差压保护。正常运行时上、下两段电容值相等,两放电线圈一次承受的电压相同,继电器两端基本无电压。当上、下段电容值发生变化时就会引起电压的变化,从而产生差压,一旦差压达到整定值,开关就会跳闸。

图1所示为本次事故中C相的内部结构示意图,W1、W2、W3是其3个套管引出端。根据C相的电容器内部结构图可以看出,平时只能测得CW2-W3、CW1-W3、CW2-W1的电容值,如要测量内部电容单元的电容量则必须吊芯测量,其中内部每只电容单元的电容量在155μF左右。

2.2 故障原因分析

因为在规程中要求:3 Mvar以下电容器组电容量允许偏差值为-5%~10%,且任意两线端的最大电容量与最小电容量比值不超过1.05。当测量结果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逐台测量。单台电容器电容量与额定值的标准偏差在-5%~10%之间,且初值差小于±5%,所以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根据图1的结构图做了如下7个假设。

总假设条件:如果每只单元的电容量均为155μF,则此时CW2-W3与CW1-W3的电容量为155/7=22.143μF;另W2-W3间的电容单元全部正常。

假设1:假设W1-W3间有1只单元的电容量超标10%,而其它的电容单元电容量正常,则此超标单元的电容量155×1.1=170.5μF,则此时CW1-W3为22.434μF,CW1-W3与CW2-W3比值为:22.434/22.143=1.013,此值未超出标准的1.05,而与额定电容量偏差值为1.3%也未超出标准。

假设2:假设W1-W3间有1只单元的电容量超标-5%,而其它的电容单元电容量正常,则此超标单元的电容量155×0.95=147.25μF,则此时CW1-W3的电容量为21.978μF,CW2-W3与CW1-W3比值为:22.143/21.978=1.007 5,此值未超出标准的1.05,而与额定电容量偏差值为-0.75%,也未超出标准。

假设3:假设W1-W3间有1只单元的电容量严重超标而其它电容单元电容量正常,从而引起CW1-W3与CW2-W3比值达到1.05。设该电容单元电容量超标为Cx,则知此时CW1-W3为22.143×1.05=23.25,则根据上述假设有如公式(1)所示:

解方程得到Cx为50%,则由此可知当其它6只电容量正常的条件下,1只单元的电容在超标50%的情况下,此时的W1-W3间与W2-W3间的电容量比值才达到1.05。

假设4:假设W1-W3间有1只单元的电容量严重超标而其它电容单元电容量正常,从而引起测得CW1-W3与其额定值的偏差达到10%,设该电容单元电容量超标为Cy,则知此时CW1-W3为22.143×1.1=24.36,则根据上述假设有如公式(2)所示:

解方程得到Cy为175.5%,则由此可知当其它6只电容量正常的条件下,只有当1只单元的电容量超出额定值175.5%的情况下,此时测得CW1-W3与其额定值的偏差才达到10%。

假设5:假设W1-W3间有1只单元的电容量严重超标而其它电容单元电容量正常,从而引起测得CW1-W3与其额定值的偏差达到-5%,设该电容单元电容量超标Cz,则可知此时,CW1-W3为22.143×0.95=21.036,则根据上述假设有如公式(3)所示:

解方程得到Cz为-26.9%,则由此可知当其它6只电容量正常的条件下,只有当1只单元的电容量超出额定值-26.9%的情况下,此时测得CW1-W3与其额定值的偏差才达到-5%。

假设6:假设W1-W3间全部7只单元的电容量超标10%,则每只超标单元的电容量是155×1.1=170.5μF,则此时CW1-W3为24.357μF,CW1-W3与CW2-W3比值为:24.357/22.143=1.1,此值超出标准的1.05。而与额定电容量偏差值为10%也达到超出标准。

假设7:假设W1-W3间全部7只单元的电容量超标-5%,则每只超标单元的电容量是155×0.95=147.25μF,则此时CW1-W3为21.035μF,CW2-W3与CW1-W3比值为:22.143/21.035=1.052,此值超出标准的1.05。而与额定电容量偏差值为-5%也达到超出标准。

综上7个假设可知只有当全部电容单元故障时或者有1只电容单元严重超出标准时,此时测得的CW1-W3间与CW2-W3的比值才能超出1.05,电容量允许偏差值才能超出规程规定的-5%~10%范围。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C相的数据相比较其它两相来说,CW1-W3实测值与额定值的偏差最大,为-2.17%,但未超出标准。测得的CW2-W3间与CW1-W3的比值为1.021,也未超出标准。

由于与额定值的偏差最大为-2.17%是个负值可以确定出现偏差的原因应该是电容单元电容量发生减少所引起。因为CW1-W3的额定值为22.1μF,与假设的电容量22.143μF基本一样,所以可以根据上述的假设5中的假设这个故障是因为W1-W3间有1只单元的电容量超标而其它电容单元电容量正常,从而引起测得CW1-W3与其额定值的偏差达到-2.17%。设该电容单元电容量超标为Ca,则可知此时CW1-W3为22.1×(1-2.17%)=21.62,则根据上述假设有如公式(4)所示:

解方程得到Ca为-14.4%,所以如果是全部因为1只单元电容量的减少而引起CW1-W3偏差-2.17%,则说明这只故障单元的电容量偏差值超出标准了,标准规定每台电容器电容量与额定值的标准偏差在-5%至10%之间。

当然也有可能是2只或者多只电容单元的电容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从而造成总电容量的减少。则每只电容单元的偏差值不一定就超出标准。

鉴于保护装置正确动作,判定电容器内部单元可能存在缺陷。为了确定最终的结果,只有在现场进行吊芯检查,对每只电容单元进行检查才能判断其原因。

后来,厂家到现场对电容器的总电容量进行了测量,数据与现场测得结果基本一致(厂家使用便携式电容表,单位使用的是调压器及仪表),由于A、B相测得值与出厂值基本一样,而C相对比数据偏差较大,所以随后对C相进行吊芯检查,测量每只单元的电容量,数据见表4。经试验分析,编号为299的电容单元电容量与额定值(额定值为155)偏差在-10.3%左右。(状态检修试验规程为:单只电容器电容量与额定值偏差为-5%~10%,与初值差为-5%~5%),判定已损坏。299(及339)号单体表面明显与其他个体不同,成色较旧,表面标号与其他差别较大,不是一批次组装,怀疑是由故障电容单元修复后又重新使用。而最终结果与本文的假设5吻合。而保护装置动作的原因,应为其电容器组出厂时三相间最大电容量与最小电容量比值为1.023,此值已经较大,再加上当C相内部单元电容故障时造成此值变大为1.037。当系统电压本身出现不平衡时,由于电容器三相电容量比值较大,从而进一步加大了电压的不平衡度,最终造成差压保护动作。

因此在集合式的电容器组测量时,在怀疑内部个别电容器存在故障时,应吊罩检查。

3 结语

通过本例还暴露出一些问题,在系统参数的设计上和产品的监造和验收上应该更加严格。一方面,本例中厂家的出厂内部要求为三相间最大电容量与最小电容量比值初值不超过1.02,但本电容器组出厂时该项数值就达到了1.027,已经超出厂家自行规定。而在交接验收时这方面还缺少相关的验收标准;另一方面,厂家将故障电容单元修复后又重新使用,造成个别单元寿命出厂时就减少。因此在监造和验收上应该严格执行验收标准,必要时进行吊芯检查。

参考文献

[1]滕乐天,邹彬.几起35kV集合式并联电容器故障分析[J].电力电容器,2004(1):1-2.

[2]陈天翔,王寅仲.电气试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动作原因论文 篇7

1 微机型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误动作

中国的电网中, 大多采用中性点非直线接地系统, 同时大多数安装的都是微机型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由于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当的误动作, 用于单相接地的装置容易出现故障。主要的误操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零序电流互感器选择不当

零序电流互感器选择不当, 这是现实的使用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由于零序电流互感器选择不当, 容易造成装置出现故障。比如, 在冶金企业一般都是采用电缆线路, 尤其是一些35 k V供电线路, 这些供电线路一般都是单芯电力电缆, 通常都是单相接地, 在接地的过程中, 瞬间电流较大。因此, 如果零序电流互感器选择不适当, 出现过小或者是过大的情况, 就容易造成零序电流互感器趋于不正常的极端饱和, 进而影响相关装置的正常使用。这一类情况, 也是微机型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误动作中比较常见的情况, 而分析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对于相关知识了解不够专业化, 同时对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把握缺乏一定的经验。因此, 投入使用就会引起一定的问题。

1.2 零序电流互感器安装位置有差错

选择到合适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当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但这仍然不能够保证不出现一些误动作的情况, 影响相关装置的正常使用。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 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安装位置也是有着一定的讲究。如果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安装位置存在一定的差错, 那么这就会关系到能够正常地监测到故障发生时产生的不平衡电容电流。如果不按照相关的规定安装电流互感器的位置, 当出现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以及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上时, 接地线可能直接接触地面造成相关设备出现一些使用上的故障。比如, 采集不到零序电流, 进而导致选线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1.3 零序电流互感器接线极性错误

零序电流互感器接线极性错误也是微机型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错误。针对这一个问题,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由于科学化的设备使用和操作不能仅仅依靠工作人员的经验, 更需要根据相关设备的标志来进行把握。因此, 按照科学的标志来了解相关极性的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 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 有一些工作人员对于相关的标记不是特别了解, 将零序电流互感器上标有“P1”的一端指向了高压母线, 而二次端子的极性与微机选线的极性不相匹配, 进而造成了零序电流直接指向地面, 而未通过选线的装置, 进而影响了相关设备的正常使用。

2 微机型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问题解决

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 探析微机型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中误动作存在的原因, 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介绍故障产生的概念, 更好地促进微机型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使用, 促进相关装置的正常使用, 尤其是电网的正常使用。

2.1 选择相匹配的零序电流互感器

针对上述提到的零序电流互感器选择不当的问题, 选择相匹配的零序电流互感器是重要的解决措施。首先, 在进行微机型选线装置安全选线时, 要结合实际情况下的系统规模以及相应的电容电流情况, 进行充分而又有效地了解, 适当地选择合适的零序电流互感器, 尽可能选择精度、灵活度、敏感度高的零序电流互感器, 来更好地保证微机型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正常安全使用。

2.2 正确安装零序电流互感器位置

针对零序电流互感器安装位置有差错的问题, 最主要的解决方法就是正确安装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位置。但是如何才能确保按照的有效性呢?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1) 选择专业性和经验性都强的安装人员, 有效的操作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来完成, 因此, 建立在专业性以及经验性基础上的安装人员才能更好地从标准出来来正确地安装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位置;

(2) 对于以安装的零序电流互感器位置进行充分的检测, 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科学地调整, 使其符合最科学化的标准。

2.3 正确匹配零序电流互感器接线极性

正确匹配零序电流互感器接线极性有着现实的重要性。针对这一点要求, 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充分了解相关的电流互感器接线的极性, 并且做到不同的设备的接地极性相互匹配, 来更好地帮助相关设备正常投入使用, 充分发挥其价值, 更好地帮助微机型小电流接地装置的正常使用。

3 结语

总而言之, 我们的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微机型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发挥其作用, 它很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 帮助各种电力设备更好地进行使用。因此, 更好地研究分析微机型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给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才能更好地确保选线装置的动作正确, 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其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忠仁, 李微波, 吴维宁.一种新型小电流接地综合选线装置[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7 (5) :23-25.

[2]贺家李, 宋从矩.电子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3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52-60.

[3]何志励.工程质量在电力建设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 2010:22.

动作原因论文 篇8

一、选修课中的“自选动作” 与“规范动作”

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区别在一个“选”字,正如课程标准所说,选修课“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即选修课更强调教与学的“选择性”,强调“自主地选择”,“以满足高中学生对学习的不同兴趣爱好和学习要求、生存与发展需求,为培养实践能力,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和有个性的发展创设空间”。选修课相当于体操比赛中的“自选动作”。

同时选修课也体现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关注共同的文化素养,以促进学生基础学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这相当于体操比赛中的“规范动作”。

这样,选修课与必修课一起构建学生的基础学力的大厦,“自选动作”与“规范动作”共同推动学生全面、均衡、协调而有个性的发展,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多层次地做好“自选动作”

既然是选修课程,我们就要真正在“选”字上下功夫。我以为主要是在选择课程、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选择评价方式上真正落实好“选”。

1.选择课程:既要选择核心课程,又要促进个性发展。

理想状态下的选修课程是由学校开发、学校指导选修、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但从选修课程实施的情况看,课程由教材编写组开发,由学校选择课程,学生在原有的教学班级学习学校选择的课程。学生对选修课程的选择,落实在学校对选修课程的设置上。那么学校如何做好选修课程的设置呢?

(1)抓住核心课程,提升基本素养。

对一些在语文基本素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课程,学校要保证开足开好。如要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其核心课程是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也可选择《论语》《孟子》、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红楼梦》选读),要培养学生现代文学素养,其核心课程是现代散文选读(也可选用现代诗歌选读、短篇小说选读、中外戏剧名著选读),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核心课程是写作。这些选修课程应成为学校的必选课程,以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

(2)兼顾其他课程,促进个性发展。

学校在设置核心选修课程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开设其他选修课程,要兼顾文学、语言、中外、古今、文化,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生在选修了“诗歌与散文”文学系列后,可以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系列、“文化论著选读”系列。还要注意体类平衡,同一体类的尽可能不要重复,如《史记》、《论语》或《孟子》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都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只要选择1~2个模块就行了。另外选修课程设置还要注意文学文化演变发展的系统性。如选修了唐宋八大家散文后,可以选修现代散文选读,以形成较为完整的散文发展脉络。

2. 选择教学内容:对课程内容增、删、改、合、立,完善课程内容。

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必要像必修课那样循规蹈矩,教师可以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自身情况和学生实际,“灵活适度”地处理教学内容。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删、改、合、立,从而不断完善课程内容。

“增”,就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增加教学内容。如唐诗宋词选读,就可以增加一些未被选入课本的诗词,如唐诗可以增加虞世南、王建、崔颢、钱起、张籍、皮日休等诗人的代表作。“删”,就是删除重复的、不符合标准的、不必要的内容,因为每门选修课程只有36学时,如果按照必修课的要求讲,课时是不够的,因而可以选讲。如《史记》选读中的《孔子世家》,可以选讲孔子青年时期的学习情况,陈蔡被围的情况,删去其他部分的内容。“改”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修改不合适或不合理的内容。如《写作》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的写作水平对其内容进行修改。“合”,整合不同知识点或不同学科的内容。如讲《写作》时,可以打破文体界限,如讲文章开头的技巧,可以将诗歌的开头、散文的开头、记叙文的开头综合在一起讲。“立”,打破原来学科内容的次序,开发全新的内容。如唐诗宋词选读就可以打破按时间顺序的编排,按照诗歌的内容分为“送别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怀诗”等。

3. 选择教学方式: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

新课程倡导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教学方式,在选修课程的教学上,这些教学方式同样也适用。

对于文本研习,我建议要根据学习目标制订研习重点和要求;对一个专题的研习围绕一两个问题展开;研习中要尽可能学会自己分析、归纳、整理,有自己的观点。如在“《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专题中,我们文本研习的问题就是“以所学的《史记》选文为例,分析《史记》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

对于问题探究,我建议教师和学生共同拟定探究的问题,由学生去收集资料,解决问题,问题探究不必过分重视学生的探究结果,而要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如在学习完苏轼词和辛弃疾词后,我与学生拟定了一个共同探究的问题:“在宋词史上,苏轼和辛弃疾如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请课外阅读他们的其他作品,收集相关资料,以‘我看苏辛词’为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把探究成果和其他同学交流。”

对于活动体验,我以为重要的是选好课题。如《史记》选读结束后,我们举行了两个活动:“以‘《史记》对我的启迪’为题,开一次读书报告会”,以及“将自己写在选文空白处的批语、记录和体会归纳起来,与周围同学交流。”

4.选择评价方式:关注过程,发展个性。

我们认为选修课程评价的目的不是甄别与选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个性化的发展。为此,评价就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想学、会学、学得好。

(1)平时注意观察,及时提出建议。选修课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并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等。教师要注意通过日常观察与交流、课堂观察与交流、通过作业与测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学生提出学习的建议。

(2)突出个性发展,评价因人而异。对于选修课的教学,要“更多地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各种选修课程有其评价的重点,我们要根据课程评价重点,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切实关注规范动作

选修课程中的规范动作,就是“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换句话说,选修课程要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基础学力的提升。那么如何使选修课程的动作规范呢?

1.强化选修课与必修课共性内容。选修课程许多内容是对必修课程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但这些拓展延伸是建立在必修课的课程基础上。因此在学习选修课程内容时,必须注意抓住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共性内容,抓住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联点,促进学生基础学力的提升。

2.落实不同选修系列的能力培养重点。五个选修系列的课程目标各不相同,能力培养重点不同,落实这些能力重点,就能基本实现选修课的课程目标。比如“诗歌与散文”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文字应用”关注学生的语言的应用能力;“文化论著选读”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防止意外动作

1.防止随意性,随意改变课程内容和目标。

选修课程的内容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虽然我们前面讲了教师可以对选修课程的内容进行增、删、补、改。但要根据课程目标来进行,而且要把握好“度”,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

要防止少数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开发喧宾夺主,甚至完全抛弃选修课程内容。如一些教师将选修课上成高考复习课,这些课往往是根据高考要求舍弃了部分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这种现象在目前比较普遍,不可忽视。

2.防止习惯性,将选修课上成必修课,或必修课的补习课。

有部分教师没有注意选修课程的针对性和选择性,完全按照必修课的要求和方式上课。有的教师面面俱到,不注意内容的选择,结果造成学时紧张,也不能实现选修课程的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还有的将选修课时用来强化必修课的内容,使选修课成为必修课的补习课。

3.防止无效性,目标不明确,问题无价值,手段低效。

有的教师不去研究各门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每节课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不清楚,上课很随意,提出的问题无价值。如学了《史记》选读中的《孔子世家》,就要学生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孔子评传”,这个问题看似有价值,但学生如果不去读《论语》,不去读一些研究孔子的文章,要写出有价值的孔子研究谈何容易。如果将这道题改为“你读了《孔子世家》后,从孔子身上学到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研读,又能够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感受去思考。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选修课的教学进行的反思,我认为高中的选修课程虽然还处在艰难的探索之中,但只要我们依据课程标准、现代课程理念,认真做好“自选动作”和“规范动作”,我们一定能够实现选修课程的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动作原因论文 篇9

(4)描写劳动的佳句

她把一叠馄饨皮儿都拿在左手心里,右手用筷子头挑一点馅儿,往皮儿里一裹,然后左一捏,右一捏,一只馄饨在我手中“诞生”了。

我拿起面皮,用筷子夹起馅,小心地放在面皮上,两手使劲一捏。只觉得粘乎乎的,仔细一看,“哎呀!”我不禁喊出声来——原来是我用力过猛,挤破了面皮儿,馅冒出来了。我赶紧“急救”,又从另一边冒出来了。我急忙又用另一块面皮儿裹住那一边,才算堵住了“漏洞”。我终于用三块面皮包了一个饺子。

她在脏衣服上打上肥皂,就“哼哧哼哧”地搓起来,一个个小肥皂泡儿从衣服上冒出来,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大堆白沫子。

她往窗玻璃上呵一口气,再用指甲蹭一蹭,一连串动作干净利落。

我先在锅里倒入少量的油,等油冒烟的时候,我赶紧把鸡蛋倒入锅中,只听见“嚓”地一声,鸡蛋在油锅里迅速泛起,它地边缘多像小姑娘裙子上的花边。

我把拖把在水池里涮了又涮,再拧干,然后弯下腰,前腿弓起,后退绷着,“哼哧哼哧”拖起地来。

轻飘飘的一根针,在我手里好像很重很重似的,每缝一针都让我费很大的劲儿,刚缝了几针就累得我开始冒汗了。

动作原因论文 篇10

关键词:直流输电,交流滤波器,差动保护,二次回路,N线断路

1 故障概况

1.1 工程介绍

±500kV兴仁换流站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广Ⅱ回直流输电工程的起点站, 位于贵州省兴仁县境内, 属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管辖。直流落点在深圳宝安换流站, 输电距离1 194.08km, 输送容量双极3 000 MW。站内配置有10个小组的交流滤波器, 小组保护功能通过SIMA-DYN D和CPR04继电保护装置实现。

1.2 故障经过

2015-06-09T17:19:38.945, 交流站控自动跳开582开关, 在582开关分闸过程中582交流滤波器小组差动保护动作跳闸。

故障过程主要SER信息如表1所示。

兴仁换流站交流滤波器小组差动保护接线如图1所示。

1.3 检修人员现场检查情况

(1) 检修人员对582交流滤波器A相CT1和CT3以及其他一次设备进行了检查, 外观正常, 未发现任何放电痕迹;对CT1和CT3本体二次端子箱进行了检查, 二次端子接线正确, 端子箱内无异常。

(2) 对C1电容器进行了检查和测试, C1电容器无放电痕迹;对C1电容器桥臂电容进行了测试, C1电容器4个桥臂电容测试值均为1.6μF, 桥臂平衡, 无异常。

(3) 对582开关A相回路电阻、并联电容、动作时间进行了测试, 并与上次测试数据进行对比, 数据正常, 无明显变化。

(4) 对差动保护二次电流回路绝缘、电缆两侧铠甲接地情况进行了检查, 未发现异常。

(5) 对SIMADYN D保护装置差动功能进行校验, 当输入1.05倍差动电流后, 保护装置可靠动作;输入0.95倍差流, 保护装置可靠不动作, 保护装置差动功能正常。

1.4检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582交流滤波器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检查情况和测试情况进行分析, 可以判断差动保护动作时刻582交流滤波器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均正常运行。

2 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2.1 保护原理

交流滤波器小组差动保护采集交流滤波器高端电流值 (T1) 和低端电流值 (T3) , 两者做差后取绝对值。当差值的峰值达到118.1A时, 经零延时跳小组开关。

2.2 外部录波波形分析

兴仁换流站交流滤波器小组开关均配置了ABB公司生产的Switchsync F236选相合闸装置, 以降低断路器在合闸操作过程中的过电流和过电压。控制系统将分582开关命令下发到就地控制单元, 就地控制单元再将分闸命令下发至选相合闸装置。选相合闸装置接收分闸命令后再将命令以A→B→C顺序下发到开关分相操作箱, 最终实现开关按照A→B→C三相顺序依次分闸。

通过外部录波波形可以明显看出, T3电流在582跳开的瞬间, 也就是距离录波触发47.03ms电流降为0, 但T1电流的A、B相相对于T3电流分别延时13 ms、6 ms后才降为0 (图2) 。在距离录波启动43.13ms时刻, T3的A相电流为0, 但此刻T1的A相电流峰值为137 A, 大于差动保护动作门槛值118.1A, 差动保护动作。

仔细观察T1波形不难看出, 在582开关A、B相完成分闸后, T1电流A、B相近似正弦波形。通过录波波形通道整合, 将T1的B相和C相电流相加, 与T1的A相电流进行比较, 将T1的A相和B相电流相加, 与T1的C相电流进行比较 (图3) 。

从图3可以得出, 在582开关A相分闸前至A相分闸后7ms内, I。B+I。C始终等于-I。A;在582开关B相分闸后至C相分闸前这6 ms内, I。A+I。B始终等于-I。C。

正常情况下, 若A、B、C三相电流平衡, 则。在B、C相电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当582开关A相分闸后, 结合T1二次电流回路图 (图4) 不难看出, 只有当N线不通即N线断路情况下依然成立。同样地, 在C相电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当582开关A、B相分闸后, 结合T1二次电流回路图不难看出, 也只有当N线不通即N线断路情况下成立。

2.3 装置内部录波波形分析

从SIMADYN D保护装置内部读取了保护动作时刻触发的录波文件 (TRACE) (图5) 。经分析, 582交流滤波器的T1、T3之间差流最大达到了16.988 2%, 该差流超过差动保护门槛值16% (在保护程序内部通过换算计算出的数值) , 差动保护动作。

3 保护动作行为评价

为了确定N线断路是造成582交流滤波器在自动切除的过程中差动保护动作原因, 现场进行了在直流输电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划开582交流滤波器小组保护高压侧CT (T1) 线圈1二次回路N线后远方手跳开关试验。试验发现, 划开N线后手动跳开582开关过程中差动保护能够动作, 且582分闸时刻T1、T3波形与之前一致。

依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582交流滤波器小组差动保护动作系二次回路N线断路造成的保护装置误动。由于检修人员现场检查过程中对电流二次回路的端子进行了紧固, N线断开点目前尚未查明。

4 结语

兴仁换流站交流滤波器小组差动保护目前采用的是T1和T3差流瞬时值为判据且无延时出口的逻辑, 导致该保护灵敏度过高, 在N相出现松动或接触不良时有可能会误动。目前, 国内很多生产厂家的差动保护装置均采用差流有效值为判据, 且配有差流越限告警和根据差流大小调整出口延时的逻辑,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某些极端情况下保护装置的误动。针对此次差动保护误动事件, 建议相关人员可以与西门子厂家沟通修改目前兴仁换流站交流滤波器小组差动保护逻辑。

参考文献

[1]关立志, 沃志民.一起220kV主变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分析及保护动作行为评价[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5 (11) :24-25.

[2]文继锋, 陈松林, 李海英, 等.交流滤波器保护配置和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6, 30 (2) :109-112.

[3]柳明, 张振华, 赵艳茹.交流滤波器保护装置误动分析及其改进[J].南方电网技术, 2012, 6 (3) :90-93.

[4]朱韬析, 郭卫明, 何杰.南方电网直流输电工程的交流滤波器保护[J].电力建设, 2011, 32 (1) :45-48.

【动作原因论文】推荐阅读:

动作作文07-12

作文动作08-23

动作词语09-12

错误动作05-02

人物动作05-19

动作解析05-28

动作因素06-01

动作逻辑06-12

动作模式06-13

动作优化06-20

上一篇:反击式破碎机下一篇:半金属稳定性